一、动水单孔封堵煤矿突水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斌[1](2021)在《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文中认为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发生后,钻孔控制注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可以解决传统过水巷道动水截流工程量大、工期长且易产生次生灾害等技术难题,但其仍不能达到根治突水区域再次发生突水灾害的可能,为此后期还需开展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工作。目前,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工程实践,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效果难以判断。因此,开展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论文以水文地质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和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考虑矿井淹没水位、突水因素和井巷空间位置三类基本因素,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条件进行了分类,并阐明了各种动水治理条件的难易程度。结合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突水灾害特征,对两者动水治理模式进行了划分。(2)归纳了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的主控因素及其适用条件,建立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和注浆建造水力模型,开发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大型模拟试验系统,可实现5m宽、4m高、动水流量2000m3/h的过水巷道在不同矿井淹没水位、不同突水水源水位条件下的快速截流模拟试验,其中突水水源水压最高可达5MPa。(3)开展了水灰比、水玻璃浓度和水泥单液浆与水玻璃体积比对凝胶时间、结石率和结石体强度非交互作用配比试验,得到钻孔控制注浆浆液抵抗动水冲刷最优配比参数为W:C取1,水玻璃浓度取30°Bé,C:S取100:30和100:50,其中C:S为100:30时,用于袋内充填注浆,C:S为100:50时,用于袋外控制注浆。(4)基于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物理模拟和CFD-DEM耦合模型数值模拟,揭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是保浆袋囊能够使双液浆在袋囊之间控制运移扩散,并快速与巷道顶板堆积接顶,提前完成部分骨料铺底和充填阶段,加快巷内空气快速排出巷外,使得阻水体具有高阻弱渗阻水性能。(5)建立了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在实际注浆堵水工程案例中的应用,检验了该定量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杨志斌,董书宁[2](2021)在《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可以解决传统过水巷道动水截流工程量大、工期长且易发生次生灾害等技术难题,实现快速抢险救援和恢复生产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阻水墙快速建造机制,采用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和基于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大型模拟试验平台的物理模拟试验,对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快速截流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的主控因素为动水压力、动水流量和巷道围岩力学强度,其中单纯的投放保浆袋囊+补充注浆的动水截流模式,仅适用于动水压力低、动水流量小和巷道围岩力学强度高的突水截流环境,其快速截流机理是保浆袋囊能够使得袋囊之间的水流流速较小,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在扩散凝结过程中不易被动水袭夺,致使双液浆凝胶体可以在袋囊之间控制运移扩散,并快速与巷道顶板堆积接顶,有利于截流巷道中阻水墙的快速建造。而投放保浆袋囊+灌注骨料+补充注浆的动水截流模式,可适用于动水压力高、动水流量大和巷道围岩力学强度低的突水截流环境,其快速截流机理是保浆袋囊首先能够提前完成部分骨料铺底和充填阶段;其次是保浆袋囊残余过水断面处的高速水流环境能够使得骨料灌注过程中携带进入巷内的空气快速排出巷外,减少骨料灌注过程中的堵孔次数,同时加快骨料灌注速率;最后是由保浆袋囊和骨料组成的骨料接顶阻水体具有高阻弱渗的阻水性能,其中,高阻特点可使阻水体抵抗更高的动水压力,减少骨料灌注期间堵孔阻水段快速升压导致发生阻水体频繁突破再造的次数,低渗特点可为阻水段后期补充注浆浆液快速凝结创造有利的条件。
牟林[3](2021)在《骨料灌注法封堵过水巷道的接顶溃坝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煤矿突水截流堵巷过程中骨料灌注的"接顶-溃坝"机制一直缺乏直观有效的研究手段,通过建立CFD-EDEM两相流耦合计算模型,分别在静水和动水条件下进行了单孔连续灌注试验,从堆积形态上验证了细骨料更适用于搬运和铺底过程。通过多孔灌注试验模拟了骨料的接顶过程,结果表明:流量小时钻孔之间会残留大量未充填区域,大流量条件下骨料会发生水平生长直至孔间接龙,接顶区逆势向上游生长最后全段接顶。引入颗粒拱概念分析了骨料随机接顶的力学机制,提出了骨架的剪切失稳模型,通过管涌概念解释了堆积体的渗透失稳机制以及溃坝过程中骨料的运移形式。结合工程数据验证了静水截流和动水截流在工程投入和施工难度上的差异性,指出动水截流需要经历多次溃坝、反复灌注才能最终成功截流。
牟林[4](2021)在《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水条件巷道截流技术长期处于经验摸索层面,其内在力学机理与关键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开展该项研究对提高矿井水害灾后治理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室内注浆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现场工程应用等手段,研究了动水巷道骨料灌注及注浆加固机理,分析了阻水墙与围岩的作用规律,探索了阻水墙建造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考虑流速、骨料粒径、断面糙度、坡度、投料速度等因素,研发了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为动水条件下截流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2)通过相似模拟试验发现了骨料运移堆积规律,评价了主控因素对骨料灌注效果的影响机制,指出巷壁糙度对增加接顶概率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孔间距和钻孔数量的影响因素,提出正常灌注时从细到粗,接顶时粗细组合、上游下游搭配的投料原则。采用应力拱和管涌概念解释了堆积段的失稳溃坝机制。(3)建立了骨料中水泥浆液的运移方程,得出骨料粒径、浆液时变性及黏度为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室内测试发现了浆液运移存在空间分区效应,验证了水灰比0.7:1~1:1的浆液流动性和阻水性兼备适于大量灌注。(4)基于CFD-DEM耦合计算模型,模拟了骨料在水下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得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双巷截流模型,得出优先封堵其中一条巷道更具合理性。模拟了倾角对堆积规律的影响,结论与理论预测相符。(5)基于Mindlin模型建立了阻水墙应力状态方程,分析了水压力、围岩与墙体弹性模量比对墙体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结合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得出重点加固范围是上游距来水端较近的堆积区域。(6)基于堆积段水力学稳定性、浆液初凝时间和水流能量判据提出骨料堆积段长度的预测方法。根据截流过程中流量的空间分布,提出巷道未接顶区流速的估算方法。运用单孔灌注能力、预计截流时间与堆积长度相匹配的原理,提出钻孔数量的计算方法。(7)以石坝井煤矿截流堵水工程为例,对截流施工方案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现场试验和技术优化验证了阻水墙建造技术体系的有效性。
牟林[5](2021)在《过水大断面截流堵巷工程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过水巷道中灌注骨料建造阻水墙是实现突水矿井水害治理的重要手段,阻水墙建造的关键技术问题长期以来缺乏理论技术支撑。从骨料灌注期间的水力学状态、堆积体的"生长-接顶"机制、截流施工参数、墙体受力特征、建造技术综合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1)截流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骨料灌注前的施工准备阶段、铺底-充填阶段、骨料接顶阶段、注浆加固阶段,结合固液两相流数值模型验证了截流期间流量在时空上的动态分布效应。(2)灌注期间骨料运移受流场作用存在筛选效应,堆积形态与流速密切相关,当骨料灌注过程与流速总体匹配时堆积高度和长度可同步增长并向上游逆向接顶直至成功截流,如果水流流速过低则会提前接顶并在孔间留下空腔。(3)巷道倾角越大骨料向上山方向的起动流速越大,向下山方向越小,且下山中灌注时堆积长度更大、高度更低,不利于成本和工期的控制。(4)从能量守恒、渗流突破、浆液初凝时效3个角度提出了骨料堆积长度的估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指出巷道倾角、分支巷、冲刷效应对骨料灌注量的影响。模拟得出5 MPa上游水压对阻水墙的最大应力影响范围不超过50 m,表明注浆加固重点区域是上游距来水端较近的范围。(5)提出施工前尽量避开不利因素,综合研判设计治水方案,截流过程中结合施工信息动态反馈对技术方案进行实时调整,以最小投入实现最佳堵水效果。
史先志[6](2020)在《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矿开采向深部延伸开采,煤层底板灰岩水害问题已成为华北型煤田开采的最大技术难题之一。永城矿区地处黄淮平原腹部,是华北型煤田中受底板石炭纪及奥陶纪灰岩突水威胁的典型区域。从1982年建井到2019年共发生19次较大的灰岩突水事故,其中陈四楼煤矿就有9次。经过对陈四楼煤矿历年来突水事故案例分析、研究,根据突水系数理论进行验算,矿井各采掘头面的突水点根据水压及煤层底板与太原组上部含水段之间的厚度计算得出的突水系数值都不大于非正常地层块段的0.06MPa/m,突水点附近没有揭露具有明显断点的断层或褶皱等构造,综合分析认为矿井突出具有典型的深部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型突水特征。为此,论文以陈四楼煤矿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塑性理论及经验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回采工作面顶底板应力变化及顶底板破坏特征、井下现场试验和室内岩样测试等方法,围绕深部开采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及高承压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埋藏深度大、底板赋存高承压水的2517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公式、塑性理论、室内FLAC3D数值模拟及井下工作面钻探结合高密度电法实测等数种方法,分别获得了采动底板最大破坏深度量值,揭示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水条件下二2煤层采动过程中底板破坏的演化特征,绘制了煤层底板变形破坏形态和水平方向的影响范围,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修正经验公式。(2)基于大埋深采动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完整地段采动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扩展的突水模式,分析了高地应力及高水压力联合作用下采动底板变形破坏逐渐向下发展和高水压含水层裂隙逐渐向上发展乃至贯通的突水理念,提出了临界突水的有效隔水层厚度表达式,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了验算。(3)基于深部采动底板破坏演化特征及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基础上,经过井下注浆前及注浆后现场孔内采取岩芯样观测和地面实验室内灰岩岩样强度测定对比分析,确定了钻孔注浆目标岩层、选用的注浆材料和浆液扩散的半径,明确了纯水泥浆液是矿井煤层底板注浆改造的最优材料。(4)室内实验发现在高压水侵蚀作用下,未注浆的太原组灰岩岩石内裂隙发育,造成岩体抗压强度降低;在采用水泥浆液进行煤层底板加固后,煤层底板中各类孔隙被充填,岩石力学强度增加明显。论文采用施工注浆钻孔与考察钻孔结合的方式对浆液扩散半径进行了现场实测。考察钻孔实测资料证明,浆液扩散半径的长度与岩层裂隙网络发育规模、裂隙发育长度和宽度及浆液主剂材料具有密切关系,注入蒙脱石与水泥等混合材料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比注入纯水泥作为注浆主剂的浆液的运移扩散半径大,但注浆后的岩石强度前者比后者低。(5)根据研究确定的注浆层位、注浆半径和注浆材料,论文选择了南五采区深部三个典型的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分别进行了二2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在各试验综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前进行了瞬变电磁探测,查明了富水异常区;在工作面注浆加固后采用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工作面注浆改造效果进行验证,用以指导注浆改造设计和施工,实现了在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论文基本确立了研究区针对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的防治水技术流程。论文附有插图93幅,附表24个,参考文献157篇。
胡彦博[7](2020)在《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在全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调整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煤炭供给安全,东部矿区仍需保持20年左右的稳产期,许多矿井进入深部开采不可避免。围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动态形成过程机理、水害评价防治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华北型煤田东缘代表矿井为例,采用野外调研、理论分析、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按照华北煤田东缘矿区的赋煤地质结构特征→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和突水模式→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方法和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的思路开展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利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破坏的动态监测方法。根据研究表明BOTDR系统监测的动态变形量及应变分布状态与煤层底板岩层应力应变特征具有一致性,是有效监测煤层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的新方案。BOTDR系统对煤层底板岩层监测显示,在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岩层从上向下是呈现压-拉-压的应变趋势;同时获得了有效的煤层底板岩层的最大破坏深度,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的精准预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原位测试数据。(2)揭示了深部煤层开采完整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a.采前高应力区超前影响范围大约在煤壁前方38 m附近;b.开采底板岩层第一破断点的位置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29.07 m,煤层下方垂距9.24 m处,煤层底板破坏是从脆性岩层开始破断;c.开采底板破断发展趋势是从第一破断点首先向上发展破断,然后再同步向下破断。d.煤层开采底板破断的最大深度处于采前高应力区内,并且最大破断深度在采前高应力区内的峰值应力传播线附近(一般情况下)。根据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了完整底板和含断层底板两种条件下煤层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点;同时对煤层开采底板进行横向分区,区域名称依次为原岩应力平衡区、采前高应力区、采后应力释放区、采后应力再平衡区。(3)利用BP神经网络、煤层开采底板应力螺旋线解析、气囊-溶液测漏法、经验公式法、多因素回归及分布式光纤实测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对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进行有效的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表明,多因素回归中模型III预测值更接近分布式光纤监测和气囊-溶液测漏法等实测数据,预测误差较小的预测方法依次为新的数学理论模型解析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深部煤层开采破坏后有效隔水层厚度和其他多种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对深度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到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AHP-EWM)综合算法评价模型和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脆弱性指数(IAHP-VI)法两种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择优选其一,也可以根据两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取并集,能够进一步提高评价安全程度。(5)基于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通道的形成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并进行了定义。在现有的深部煤层开采水害的治理技术上,根据注浆改造目的层的构造、区域地应力、原岩水动力场等因素对地面受控定向钻进顺层钻孔方位和钻孔展布间距的设定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研究。(6)提出了“深部煤层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效果序列验证评价方法”,利用对改造目的层的渗透系数和透水率、煤层底板阻水能力、矿井电法检测、检查钻孔数据等结合GIS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了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方法。(7)利用“充水含水层和导水构造协同超前块段治理”模式对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深部煤层底板水害进行了治理,结果显示治理效果良好,研究矿区深部煤层工作面实现了安全回采。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华北型煤田东缘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8](2019)在《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文中提出系统阐述了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及其突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煤田岩溶陷落柱偶然发现于煤炭开采中,因其带来开采及安全影响,研究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能源先行,陷落柱对煤炭开发的影响逐渐显现,在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同时,基础理论得到蓬勃发展,至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震惊世界,其成功封堵复矿标志着我国治理技术基本成熟,该事件得以成功处理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其后能源行业从萧条到黄金10年,煤炭开发向深部、西部转移,陷落柱突水威胁日趋严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相关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理论及治理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其局域性和特殊性,国外仅有岩溶塌陷和采矿垮落的理论可作为研究借鉴。从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导水性、突水模式及机理、预测探查和治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岩溶陷落柱空间形态特征、充填物特点、揭露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等,系统梳理了岩溶陷落柱分类及类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建立了岩溶陷落柱预测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分类提出了陷落柱突水模式和机理及力学判据,研讨了陷落柱突水量预测的可行性,规范了陷落柱预测探查及治理的程序,总结了陷落柱治理技术。作者指出了目前陷落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凝练了岩溶陷落柱成因、导水性、预测、突水机理及突水量预测等方面的待解科学命题,列举了陷落柱精细化探查、突水监测预警、治理装备技术等方面技术难题,指明了未来探索及发展方向。应当指出,尽管现有成果基本成型,但距离技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满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申[9](2019)在《基于分带的断层带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断层带经常构成地下工程重要的导水通道,开展断层带注浆加固机理的试验研究和针对注浆工艺的改善探索,对减少断层突水事故发生,保证工程安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针对巷道掘进遇到的地质条件复杂的断层带,建立简化的基于分带的断层带注浆工程地质模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断层分带物质结构和注浆方式对浆液扩散规律和注浆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注浆压力和被注断层带内介质应力变化的关系,获得注浆对断层各带和分带界面的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并对各带注浆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实际工程注浆效果改善的方法。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断层带分带的二维和三维工程地质模型。依据任楼煤矿F2断层分带性特征,针对断层带注浆工程实践,建立了基于分带的断层带分带工程地质模型,作为室内注浆模拟试验的基础。建立室内模拟的二维和三维断层带分带注浆模型。(2)进行了断层带分带注浆二维模拟试验,以断层诱导裂缝带的粗细颗粒比例(指5-20mm颗粒和小于2mm颗粒的质量比)和胶结程度、破碎带的砂粒黏粒比例(指小于2mm的砂粒与黏粒的质量比)、注浆压力以及注浆孔的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浆液在横向上分带内部以及整个断层的扩散规律和加固模式,被注介质条件和注浆条件的改变会改变注浆扩散模式,出现:诱导裂缝带渗透注浆、破碎带压密-劈裂注浆、诱导裂缝带向破碎带优势劈裂注浆、诱导裂缝带高压劈裂注浆、破碎带向诱导裂缝带被动渗透或劈裂注浆5个模式。不同注浆方式、不同物质组成的断层带注浆,整个注浆阶段可以出现上述几种注浆模式的不同组合。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扩散模式形成的注浆和被注介质条件进行了分析。(3)断层带注浆二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层的不同分带内注浆加固作用机理有较大的差别,在诱导裂缝带主要是充填胶结作用;在破碎带主要是压密固结、微细浆脉和浆脉骨架形成支撑作用;在分带界面的注浆浆液扩散存在各向异性,诱导裂缝带向破碎带产生多层劈裂薄脉,而破碎带向诱导裂缝带产生点状连接,形成类似锚固的作用;受被注断层带介质条件和注浆方式的影响,注浆加固模式随扩散阶段的不同而改变。(4)进行了基于分带的断层带注浆的三维模型试验。模拟了基于断层带横向分带巷道过断层带预注浆和巷道掘进过程,以及基于断层垂向破碎岩体的分带的注浆扩散过程。试验表明:在断层带注浆浆液扩散和注浆效果都呈现出分带性和相对优势扩散性。横向上诱导裂缝带有优势,但在诱导裂缝带可注性较差的地方,破碎带更易形成浆脉;垂向分带性上有向诱导裂缝带粗细颗粒比例大的区域产生优势扩散趋势。注浆后的巷道开挖模拟显示,注浆后诱导裂缝带注浆效果较好,破碎带未得到很好的加固。之后针对破碎带采用了补充注浆,形成了加固骨架。这种针对诱导裂缝带和破碎带的分带注浆,避免存在注浆不良的区域,提升了整体稳定性。(5)断层带注浆的二维、三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诱导裂缝带浆液充填率和干密度增长率与诱导裂缝带粗细颗粒比、注浆压力正相关,与胶结程度和距注浆口距离负相关,受破碎带影响不明显;破碎带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和破碎带砂粒黏粒比例成正比,另外受诱导裂缝带的影响,与其胶结程度成正比,与粗细颗粒比成反比。孔隙率与粗细颗粒比例成反比,粗细颗粒比例越大浆液可注性越强。(6)结合本文的试验现象和前人研究,提出了注浆效果的分带评价方法,对破碎带注浆效果采用复合体弹性模量法,对诱导裂缝带注浆效果采用充填率反算法,并对断层带垂向分带上不同岩性破裂带注浆体强度进行了估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断层带注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例如,设计和注浆施工时要针对断层带特征进行优化,对诱导裂缝带采用分阶段注浆、分步降低裂隙率,对不同分带采取分带定区域注浆方法,加强分带界面注浆整体效果。
张丁阳[10](2018)在《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扩散多场耦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地下工程建设和采矿过程中,裂隙岩体突水溃砂经常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灾难,注浆是防治水砂灾害的关键手段之一。由于地下工程岩体处于温度、应力、渗流等多场耦合作用中,因此,在已有注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研究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和规律对于改善注浆工程设计,保障注浆封堵效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安徽朱仙庄煤矿为地质原型,综合运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可视化的裂隙网络岩体注浆试验系统,进行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和规律研究,分析了动水条件、温度环境和裂隙网络形态对浆液扩散、注浆压力、裂隙渗流压力、温度和注浆堵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了安徽朱仙庄煤矿注浆工程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模型。详细分析和论述了朱仙庄煤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突水溃砂灾害的主要水源。由于侏罗系第五含水层与第四含水层、“太灰”含水层及“奥灰”含水层均存在水力联系,不利于疏干,因此,采用帷幕注浆进行截流。概化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模型,为注浆工程实施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2)研究了围压、温度对裂隙岩体渗透特性的影响。以朱仙庄煤矿注浆地层地质环境为基础,选择不同围压(3 MPa、5 MPa和7 MPa)和温度(10℃、20℃、28℃、35℃和50℃)条件,利用GDS高压环境三轴试验仪对现场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围压条件下,完整角砾岩样品各温度段的稳定渗流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5℃时达到最大,继而出现降低趋势;剪切破坏后的样品各温度段的稳定渗流量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条件,完整和剪切角砾岩样品的渗透流量随围压增加均降低。(3)分析了注浆裂隙岩体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特征,推导了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注浆过程中粘时变浆液扩散的数学模型。将整个地下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建立了反映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的网格模型,分析相互作用过程和耦合作用产物;建立了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方程。(4)研制了单裂隙、二维交叉裂隙网络和三维正交裂隙网络动水注浆多场耦合试验系统,并研究了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特性。试验系统主要包括定水头动水、双液注浆泵、粗糙裂隙岩体、数据采集、图像采集、称重及恒温恒湿环境控制等系统和装置。化学浆液和水泥浆液的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随草酸浓度升高,以及环境温度增加,化学浆液的初凝时间也逐渐变短;随水灰比的增大,水泥浆液初凝时间变长;但随着温度的增加,同一水灰比浆液的初凝时间先变小后增大,水灰比较高时受温度影响更大。(5)研究获得了动水条件、温度环境、不同浆液性质对单裂隙动水注浆堵水效果和浆液扩散规律。优化了堵水效果评判标准,提出了相对堵水率和相对堵水效果的概念。从堵水率可以看出,在流速较低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注浆封堵效果越好;随着流速的增大,温度条件的优势逐渐降低。当流速相同时,不同温度条件试验中的动水流量出现相似的变化曲线。(6)研究获得了动水条件、温度环境对裂隙网络动水注浆堵水效果和浆液扩散规律的影响。在二维裂隙网络中温度为10℃、20℃、35℃和50℃时,分别注入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浆液,在温度为20℃和50℃时的注浆效果较好;对于三维裂隙网络,在流速较低的条件下,四种温度条件的注浆相对堵水率均较好,但随着流速从0.45 cm/s增加到0.77 cm/s,在10℃和20℃时相对堵水效果好。根据三维正交裂隙网络动水注浆的浆液扩散形态,将扩散形态分别沿水平向/竖直向划分为压力作用扩散/沿裂隙方向扩散、重力和顺水流双重作用扩散/近圆形扩散以及顺水流方向扩散/顺水流近圆形扩散。三维正交裂隙网络注浆的渗流压力、注浆压力与温度的影响规律与单裂隙的相同,即裂隙渗流压力与注浆压力呈现正相关关系,温度变化曲线与渗流压力曲线呈现负相关关系。(7)对朱仙庄煤矿侏罗系第五含水层帷幕注浆工程进行了宏观与微观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注浆工程达到了帷幕截流的作用,同时验证浆液扩散距离与理论和试验值相符。通过现场疏放水试验,证明注浆工程可有效隔断“五含”与“奥灰”之间的水力联系,并验证浆液扩散范围与理论推导值接近。压汞和电镜扫描试验表明,水泥在裂隙面上形成水化胶状物,减小了含水层裂隙岩体的空隙率,降低了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达到有效截流的作用。
二、动水单孔封堵煤矿突水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水单孔封堵煤矿突水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3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1.2.5 注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与模式 |
2.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 |
2.1.1 矿井淹没水位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1.2 突水因素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1.3 井巷空间位置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2.1 巷道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2.2 工作面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与概念模型 |
3.1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典型案例 |
3.1.1 单孔单袋控制注浆案例 |
3.1.2 单孔双袋控制注浆案例 |
3.2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 |
3.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 |
3.3.1 突水通道涌水模型 |
3.3.2 过水巷道阻水模型 |
3.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注浆建造水力模型 |
3.4.1 保浆袋水力模型 |
3.4.2 阻水段水力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系统研发 |
4.1 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原理 |
4.1.1 模拟试验意义与目的 |
4.1.2 相似准则与设计原理 |
4.2 模拟试验功能系统设计 |
4.2.1 功能要求 |
4.2.2 概念设计 |
4.3 模拟试验设备系统组成 |
4.3.1 系统设计 |
4.3.2 设备组成 |
4.4 模拟试验流程与功能验证 |
4.4.1 试验流程 |
4.4.2 功能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 |
5.1 浆液结石体特性配比试验 |
5.1.1 浆液初凝时间与结石率配比试验 |
5.1.2 浆液结石体强度配比试验 |
5.2 保浆袋囊变形移动规律及其对巷道流场变化特征试验 |
5.3 保浆袋囊对骨料快速灌注作用机制试验 |
5.4 保浆袋囊对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快速封堵作用机制试验 |
5.5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6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数值模拟 |
6.1 软件简介与计算原理 |
6.1.1 软件简介 |
6.1.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6.2 动水抛袋试验数值模拟 |
6.2.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2.2 工况条件 |
6.2.3 保浆袋囊运移规律及巷道流场变化特征 |
6.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数值模拟 |
6.3.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3.2 工况条件 |
6.3.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分析 |
6.4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数值模拟 |
6.4.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4.2 工况条件 |
6.4.3 保浆袋囊对骨料堆积体阻水能力差异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 |
7.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注浆治理工况 |
7.2 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 |
7.2.1 评价指标选择 |
7.2.2 评价方法选择 |
7.2.3 数学模型建立 |
7.3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
7.3.1 现场测试方案 |
7.3.2 测试结果定性分析 |
7.3.3 测试结果定量分析 |
7.3.4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分析 |
1.1 单孔单袋钻孔控制注浆截流案例 |
1.2 单孔双袋钻孔控制注浆截流案例 |
1.3 钻孔控制注浆快速截流主控因素 |
2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 |
2.1 过水巷道动水截流水力学条件分析 |
2.2 物理模拟试验系统介绍 |
2.3 保浆袋囊变形移动特征及流场变化特征模拟 |
2.4 保浆袋囊对骨料快速灌注作用机制模拟 |
2.5 保浆袋囊对双液浆快速封堵作用机制模拟 |
2.6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模拟 |
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分析 |
4 结论 |
(3)骨料灌注法封堵过水巷道的接顶溃坝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孔连续灌注实验研究 |
1.1 基本参数设定 |
1.2 静水灌注实验 |
1.3 动水灌注实验 |
2 多孔灌注截流接顶过程 |
2.1 小流量截流实验 |
2.2 大流量截流实验 |
3 堆积段接顶-溃坝的力学机制 |
3.1 颗粒拱效应分析 |
3.2 颗粒拱结构的剪切-失稳模型 |
3.3 堆积体颗粒的渗透-失稳模型 |
3.4 失稳溃坝后的运动形式 |
4 截流堵水工程案例 |
5 结语 |
(4)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截流堵水技术 |
1.2.2 泥沙运动与物料输送 |
1.2.3 颗粒介质力学 |
1.2.4 砂土渗流理论 |
1.2.5 岩土注浆理论 |
1.2.6 固液两相流模拟 |
1.3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动水巷道截流堵水可视化试验模拟系统 |
2.1 相似准则研究 |
2.1.1 相似条件分析 |
2.1.2 相似准则分析 |
2.1.3 相似参数分析 |
2.2 平台研究对象 |
2.3 平台参数设定 |
2.4 试验系统设计 |
2.4.1 主要功能 |
2.4.2 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动水环境骨料运移堆积理论与试验研究 |
3.1 骨料颗粒的受力状态分析 |
3.1.1 泥沙运动学相关概念 |
3.1.2 起动流速 |
3.1.3 动水休止角 |
3.1.4 沉降速度 |
3.2 骨料运移堆积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
3.2.1 单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2 多孔灌注堆积体形态演化规律 |
3.2.3 骨料灌注期间的几种典型现象 |
3.2.4 动水中骨料颗粒起动流速分析 |
3.3 动水中骨料灌注截流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3.3.1 正交试验原理 |
3.3.2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3.3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3.3.4 初始流速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5 投料速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6 巷道坡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7 巷道糙度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3.8 骨料粒径对灌注过程的影响 |
3.4 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
3.4.1 孔间距及钻孔数量 |
3.4.2 投料次序 |
3.5 动水截流接顶-溃坝机制分析 |
3.5.1 截流各阶段的水力学状态 |
3.5.2 接顶溃坝过程的力学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动水环境骨料注浆加固理论与试验研究 |
4.1 浆液在骨料中运动的模型研究 |
4.1.1 骨料堆积形态及空间分区 |
4.1.2 水泥浆的颗粒性与流动性 |
4.1.3 堆积疏松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4 堆积密实区浆液运移特征 |
4.1.5 骨料中浆液的运移扩散方程 |
4.1.6 主要注浆阶段的灌浆量分布 |
4.2 水泥浆液性能测定 |
4.2.1 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3 骨料中浆液可注性测试 |
4.3.1 静态测试 |
4.3.2 动态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骨料灌注截流过程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5.1 固-液两相流耦合方法原理 |
5.1.1 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 |
5.1.2 离散单元法原理 |
5.1.3 固-液两相流耦合原理 |
5.2 固-液两相流耦合模型的适应性验证 |
5.2.1 颗粒沉降特性的模拟验证 |
5.2.2 颗粒起动速度的模拟验证 |
5.2.3 堆积形态与流场的模拟验证 |
5.2.4 灌注速度与动水携砂能力模拟 |
5.2.5 阻水消压作用与流量分布规律模拟 |
5.3 骨料堆积一般过程模拟 |
5.3.1 骨料堆积的几个阶段 |
5.3.2 灌注过程中流速及压力演化 |
5.4 倾斜巷道中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4.1 静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2 动水条件下的堆积 |
5.4.3 倾角对起动速度的影响 |
5.5 双巷条件下骨料堆积过程模拟 |
5.5.1 工况1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5.2 工况2 下双巷截流过程模拟 |
5.6 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
5.6.1 关于接顶过程 |
5.6.2 关于堆积长度 |
5.6.3 关于钻孔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阻水墙与巷道围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6.1 阻水墙与围岩相互作用的解析模型 |
6.1.1 Mindlin位移解简介 |
6.1.2 阻水墙应力分布的解析解 |
6.2 阻水墙的受状态分析及破坏判据 |
6.2.1 阻水墙轴向应力及剪力分布 |
6.2.2 阻水墙受力和来水压力的关系 |
6.2.3 弹性模量比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6.2.4 水压载荷对阻水墙的应力影响范围 |
6.2.5 阻水墙的强度破坏判据 |
6.3 阻水墙与围岩受力状态数值模拟 |
6.3.1 Flac3D软件简介及数值模型 |
6.3.2 堵水之前过水巷道的受力状态 |
6.3.3 注浆之后阻水墙的受力状态 |
6.4 本章小结 |
7 动水截流堵巷工程参数估算与技术优化 |
7.1 典型工程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阻水墙工程量预测方法研究 |
7.2.1 阻水墙堆积段长度的控制因素 |
7.2.2 基于施工过程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2.3 基于数据分析的堆积段长度预测 |
7.3 灌注期间骨料粒径选择判据 |
7.4 钻孔数量与间距分析预测 |
7.5 阻水墙建造施工过程优化 |
7.5.1 技术体系建立 |
7.5.2 施工过程优化 |
7.6 本章小结 |
8 动水截流堵巷技术现场工程应用 |
8.1 项目背景 |
8.2 技术模型分析 |
8.3 截流方案设计 |
8.3.1 总体技术方案 |
8.3.2 骨料用量估计 |
8.3.3 钻孔数量预计 |
8.3.4 骨料粒径选取 |
8.3.5 钻探工程设计 |
8.4 截流堵水过程 |
8.4.1 骨料灌注 |
8.4.2 注浆加固 |
8.4.3 效果评价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似模拟、室内试验及现场工程应用照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过水大断面截流堵巷工程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阻水墙建造水力学模型 |
(1)施工准备阶段。 |
(2)铺底充填阶段。 |
(3)骨料接顶阶段。 |
(4)注浆加固阶段。 |
2 动水环境骨料运移堆积规律 |
2.1 高流速环境下骨料生长-接顶机制 |
2.2 低流速环境下骨料的堆积过程 |
2.3 巷道倾角对堆积过程的影响 |
3 骨料堆积段长度的估算方法 |
3.1 基于能量判据的长度估算方法 |
3.2 基于渗流和注浆判据的长度估算方法 |
4 骨料灌注钻孔数量及孔间距设定 |
5 阻水墙的受力特征分析 |
5.1 受力模型及参数设定 |
5.2 应力分布状态模拟结果 |
6 阻水墙建造过程技术优化 |
7 结 论 |
(6)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水文地质概况及突水原因分析 |
2.1 地质条件分析 |
2.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3 矿井主要突水点及突水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大埋深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演化特征的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研究 |
3.1 典型试验工作面概况 |
3.2 大埋深煤层底板破坏演化特征研究 |
3.3 大埋深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裂隙型突水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埋深高承压条件下煤层底板太原组灰岩注浆充填效果研究 |
4.1 注浆层位确定及试验方案设计 |
4.2 注浆试验及结果对比分析 |
4.3 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埋深高承压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水治理应用研究 |
5.1 工作面底板改造的目的及原则 |
5.2 研究成果现场应用实例研究 |
5.3 工作面太原组灰岩裂隙型水害防治实证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北型煤田东缘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赋煤构造及含水层 |
2.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 |
2.3 煤系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开采底板变形破坏原位动态监测 |
3.1 分布式光纤动态监测底板采动变形破坏 |
3.2 对比分析光纤实测与传统解析和原位探查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坏机理和突水模式研究 |
4.1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 |
4.2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突水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非线性预测评价方法 |
5.1 深部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
5.2 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及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深部开采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 |
6.1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效果评价方法 |
6.2 底板水害治理模式和治理效果评价的应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性成果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煤田岩溶陷落柱危害及其研究历程 |
1.1 岩溶陷落柱危害 |
1.2 研究历程 |
1.3 国外研究情况 |
2 岩溶陷落柱研究进展 |
2.1 岩溶陷落柱特征 |
2.1.1 岩溶陷落柱形态特征 |
2.1.2 岩溶陷落柱内部充填物特征 |
2.1.3 岩溶陷落柱出露特征 |
2.1.4 岩溶陷落柱结构构造特征 |
2.2 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
2.2.1 区域构造控制岩溶陷落柱区域分布规律 |
2.2.2 区域岩溶陷落柱分布规律 |
2.2.3 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发育分布规律 |
2.3 岩溶陷落柱分类 |
2.3.1 陷落柱单项指标分类 |
2.3.2 陷落柱综合指标分类 |
2.4 岩溶陷落柱成因 |
2.4.1 陷落柱形成基本条件及控制因素 |
2.4.2 岩溶陷落柱成因 |
2.4.3 岩溶陷落柱形成时间 |
2.5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 |
2.5.1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影响因素及条件 |
2.5.2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宏观定性辨识 |
2.5.3 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微观定量半定量辨识 |
2.6 岩溶陷落柱预测及探查 |
2.6.1 岩溶陷落柱预测 |
2.6.2 岩溶陷落柱探查 |
3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分析 |
3.1 岩溶陷落柱突水机理 |
3.2 岩溶陷落柱突水模式及判据 |
3.3 岩溶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评价 |
3.4 岩溶陷落柱突水量预测 |
3.5 岩溶陷落柱治理 |
3.5.1 岩溶陷落柱综合治理原则 |
3.5.2 岩溶陷落柱突水治理 |
3.5.3 岩溶陷落柱超前治理 |
4 岩溶陷落柱及其突水机理研究展望 |
4.1 待解科学问题 |
4.2 工程技术解决措施 |
4.2.1 岩溶陷落柱精细探测精准定位精致堵水 |
4.2.2 陷落柱突水监测预警系统 |
4.3 建议 |
5 结论 |
(9)基于分带的断层带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断层带分带特征 |
2.1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
2.2 任楼煤矿F_2断层组地质特征 |
2.3 中六运输大巷安全隔水层厚度 |
2.4 F_2断层带分带性 |
2.5 本章小结 |
3 断层带试验材料和试验参数 |
3.1 试验材料和试验参数 |
3.2 注浆材料 |
3.3 注浆效果评价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断层带分带注浆扩散规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断层横向分带多孔注浆扩散规律 |
4.3 断层横向分带单孔注浆扩散规律 |
4.4 断层破碎带内部注浆扩散规律 |
4.5 注浆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巷道过断层带分带注浆试验研究 |
5.1 巷道过断层带分带注浆模拟试验研究 |
5.2 试验结果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
5.3 考虑垂向分带断层带注浆试验研究 |
5.4 注浆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断层带分带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
6.1 断层带分带注浆扩散模式 |
6.2 断层带分带注浆加固模式 |
6.3 断层带分带注浆扩散阶段划分 |
6.4 注浆效果评价方法 |
6.5 断层带注浆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扩散多场耦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2 朱仙庄煤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4 区域地温 |
2.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围压与温度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影响试验研究 |
3.1 GDS三轴试验研究 |
3.2 温度对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 |
3.3 围压对裂隙岩体渗透性的影响 |
3.4 渗透系数影响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注浆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耦合模型理论研究 |
4.1 裂隙岩体等效连续化处理 |
4.2 裂隙岩体注浆渗流场的基本特征 |
4.3 注浆裂隙岩体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
4.4 注浆裂隙岩体温度场的基本特征 |
4.5 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效应 |
4.6 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浆液扩散数学模型 |
4.7 裂隙岩体动水注浆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方程 |
4.8 本章小结 |
5 单一裂隙动水注浆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试验研究 |
5.1 模型设计 |
5.2 化学浆与水泥浆的基本物理性质 |
5.3 单一平板裂隙化学浆流体注浆耦合试验结果分析 |
5.4 单一平板裂隙水泥浆流体注浆耦合试验结果分析 |
5.5 单一裂隙动水注浆粘时变浆液扩散数学模型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裂隙网络动水注浆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试验模拟研究 |
6.1 二维裂隙网络动水注浆耦合试验 |
6.2 三维正交裂隙网络动水注浆耦合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7 注浆工程效果的宏观与微观检验 |
7.1 朱仙庄煤矿注浆帷幕工程宏观验证 |
7.2 注浆帷幕取样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动水单孔封堵煤矿突水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D]. 杨志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研究[J]. 杨志斌,董书宁.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06)
- [3]骨料灌注法封堵过水巷道的接顶溃坝机制研究[J]. 牟林. 煤矿安全, 2021(04)
- [4]动水条件巷道截流阻水墙建造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D]. 牟林.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5]过水大断面截流堵巷工程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J]. 牟林. 煤炭学报, 2021
- [6]大埋深高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破坏演化及水害防治研究[D]. 史先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深部开采底板破裂分布动态演化规律及突水危险性评价[D]. 胡彦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J].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1)
- [9]基于分带的断层带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D]. 陈申.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10]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扩散多场耦合机理研究[D]. 张丁阳.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