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生物环境材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娜[1](2021)在《生物液体中三种RONSS小分子的电化学实时连续传感》文中提出生物标志物分子中的活性氧、活性氮和活性硫(RONSS)参与细胞氧化还原平衡态的维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深入理解并阐明RONSS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氧化还原平衡的调控机制,可避免应激反应带来的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还可用于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新药新疗法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对RONSS含量准确而快速的检测,但是生物液体中RONSS物种反应性高、扩散快并具有瞬态转化特性,实时连续检测具有巨大的挑战性。基于电化学伏安分析法的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易于小型化的特点,使在生物液体环境中进行实时和连续测量RONSS物种成为可能。复合纳米材料和生物识别元素在构筑传感界面上的应用是传感器常用的信号放大策略,是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必由之路。贵金属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都是最合适的电极修饰材料。电极表面可用多种不同组合的修饰剂进行沉积,单个修饰电极的特性分析对于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修饰材料是至关重要的。理想的传感器最终取决于实际应用,灵敏度、选择性、长期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这些指标在定性定量保证中同样重要。本文分成五部分对三种生物活性小分子双氧水(H2O2)、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的电化学传感进行了研究。(1)使用1-氨基芘作为中间连接物构建监测H2O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传感界面1-氨基芘一端含有氨基可以和HRP共价连接,另一端是共轭芳基能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发生π-π共轭作用。酶的共价连接可以阻止电极使用过程中的酶的浸出,而π-π共轭作用可以加快电子传递,从而实现酶的高效、定向固定化。HRP-AP/RGO传感界面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和恒电位安培法(CPA)进行测定,在优化条件下,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5μM到28.5μM,最低检测限为0.5μM,传感器稳定性好,选择性高,适宜监测生物液体中的H2O2浓度变化。(2)以牛血清蛋白为模板用生物矿化法合成了二氧化锰纳米材料,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验证了材料的成功合成及二维片状形貌。然后将其与导电性能良好的RGO杂化,用于生物环境H2O2电化学传感。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在20 n M到5μM和5μM到800μM范围内对双氧水电流响应具有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4.92 n M(S/N=3),稳定性、重复性和选择性好,可用于真实生物环境下H2O2含量的监测。(3)用高温热解法以荷叶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碳材料(Bcn),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纳米Cu Fe2O4,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SEM、ATR-FTIR表征了产物的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将导电和负载能力优良的Bcn与电催化剂纳米Cu Fe2O4相结合复合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生理p H下H2S电化学传感器。使用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CPA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分别进行考察,发现复合材料的使用避免了氧化副产物硫在电极表面的沉积和生物环境中电活性物质的干扰。Cu Fe2O4/Bcn构筑的传感器在5 n M-10μM浓度范围内,能灵敏准确地对H2S产生响应信号,并在模拟伤口液中对H2S有较高的灵敏度留存率。(4)三脉冲安培法(TPA)可以提供离散的清洁和测量脉冲,消除硫沉积带来的电极表面钝化。在电极表面修饰贵金属材料或导电聚合物薄膜,能稳定传感器性能,提高选择性。选用纳米金、纳米铂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修饰电极分别构筑电化学传感器并对H2S传感性能进行单独考察。根据CPA和TPA对H2S和四种主要干扰物抗坏血酸(AA)、多巴胺、尿酸和肾上腺素的电流响应计算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将选择性系数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优化的电极修饰方案为使用PEDOT/Au复合膜修饰电极和TPA技术。并且传感器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模拟真实生物环境中H2S电化学连续监测。(5)NO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发生在较高的电位,因此对其传感器选择性的定量考察很有必要。分别使用滴涂法、电化学沉积法和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碳纳米管传感界面(CNT/GCE)、Ti3C2传感界面(Ti3C2/GCE)、纳米金传感界面(Au/GCE)和聚1-氨基-5奈酚电聚合膜传感界面。使用DPV法研究了四种传感界面对NO和三种干扰物AA、半胱氨酸、亚硝酸盐的伏安响应,计算对应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干扰系数,优化出性能最好的传感界面为Ti3C2/CNT/GCE,并在模拟真实生物液体中评估其使用性能良好。本论文有68幅图、9个表和315篇参考文献。
吕淑敏[2](2020)在《基于发生层的均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调查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CST)体系下均腐土土壤环境因子、土壤生物学性质及二者间的关系。以均腐土8个典型土系富牧西系(DFm)、春雷南系(DCl)、保国系(DBg)、明水系(DMs)、大西江系(MDx)、新发北系(MXf)、卫星农场系(MWx)、裴德系(MPd)的腐殖质层(Ah)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采用简单相关、逐步回归、RDA、CCA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均腐土8个土系的环境因子(化学性质、氧化铁和矿物组成)和生物学性质(土壤酶、细菌和真菌)的变化特征,且探讨环境因子与生物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各环境变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CST中均腐土生物学诊断特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环境因子与酶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化学性质:除脲酶外,TN与酶活性均呈显着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除过氧化氢酶外,SOC和EX-Mg是影响均腐土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其中,TN为影响过氧化氢酶的首要因子,TP是影响脲酶的首要因子;EX-Mg是影响蔗糖酶的首要因子;CEC是影响碱性磷酸酶的首要因子。氧化铁:仅蔗糖酶和磷酸酶与氧化铁呈显着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蔗糖酶的主导因子为活化度、游离铁;影响碱性磷酸酶的主导因子为活性铁、络合度、络合铁;其中,活化度是影响蔗糖酶的首要因子;活性铁是影响碱性磷酸酶的首要因子。矿物组成:除K2O、Na2O外,矿物组成均与酶活性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过氧化氢酶的主导因子为MnO、SiO2;影响脲酶的主导因子为MgO、MnO;影响蔗糖酶的主导因子为P2O5、Na2O、MnO、MgO;影响碱性磷酸酶的主导因子为MgO、SiO2、CaO;其中,MnO为影响过氧化氢酶的主导因子,MgO为影响脲酶的主导因子,P2O5为影响蔗糖酶的主导因子,MgO为影响碱性磷酸酶的主导因子。通过细菌群落组成的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富牧西系、春雷南系、保国系、大西江系、新发北系、卫星农场系、裴德系7种均腐土系的优势菌群。明水系以绿湾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为主要优势菌群;在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Thermoleophilia)、(Bacteroidia)、(Acidobacteriia);在目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β-变形菌目(Betaproteobateria)、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Gaiellales)、(Pyrinomonadales)、(Rhizobiales)、(Micrococcales);在科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鞘氨醇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Burkholderiaceae)、(Pyrinomonadaceae)、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Chthoniobacteraceae);属水平上,均腐土各土系的细菌群落差异较大。样品热图分析发现,均腐土8个土系细菌群落主要分为两类,干润均腐土分为一类,湿润均腐土分为一类。Mental test发现,化学性质中pH、EX-Ca、EX-Mg、TP、CEC、SOC,氧化铁中络合铁、活性铁、游离铁、络合度、游离度,矿物组成中SiO2、MgO、Fe2O3、P2O5、Al2O3、CaO、TiO2、MnO是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RDA分析发现,化学性质中pH值,氧化铁中络合铁,矿物组成中SiO2为影响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通过对真菌群落组成的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8个土系的主要优势菌群;在纲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子囊菌纲(Sordariomycetes)、被孢菌纲(Mortierelliomycetes)、锤舍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在目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粪壳菌目(Sordariales)、被孢菌目(Mortierell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柔膜菌目(Helotiale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在科水平上,主要优势菌群为:被孢霉科(Mortierellaceae)、丛赤壳科(Nectriaceae)、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柔膜菌科(Helotiaceae)、曲霉科(Aspergillaceae);属水平上,均腐土真菌群落各土系间差异显着。样品热图分析发现,除春雷南系和新发北系外,均腐土8个土系真菌群落干润均腐土和湿润均腐土各聚为一类。Mental test发现,化学性质中EX-Mg、TK、CEC、EX-Ca、TP、pH、EX-K、SOC和氧化铁中游离铁、活性铁、络合铁、活化度为均腐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主要影响因素;而矿物组成均与均腐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显着相关(P<0.05)。CCA分析发现,在化学性质中pH值,氧化铁中络合铁,矿物组成中CaO为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在CST体系下,均腐土8个典型土系环境因子间和生物学性质间的差异显着。且均与土壤酶活性、细菌和真菌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均腐土不同亚纲8个土系的微生物类群多样性均表现为干润均腐土高于湿润均腐土。同时均腐土细菌和真菌的优势菌群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干润均腐土和湿润均腐土分别聚为一类,此外,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是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发生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张小燕[3](2020)在《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新常态以来,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大布局的确立到“十九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区域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实现协调发展、联动增长的关键力量。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能有效促进科技与经济、创新与商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价值创造与增值,因而逐渐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首选战略。然而,当前我国区域创新生态实践多停留在初级的创新要素堆砌和拼凑阶段,对其“有机式、生态化”的特性认识尚显不足,创新“碎片化”和“孤岛化”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效能不高,作为制度条件的创新引致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如何从创新要素匹配、互动与共生的生态化视角,有效整合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的生态化、共生式发展,是当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生态学共生理论和区域创新生态理论为基底,以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创业为背景,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质。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归纳,界定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内涵、共生内容、共生要素及结构等。在明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内涵及研究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系统观研究逻辑,设计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框架。其次,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进行相关研究。在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建构方法识别和提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并依据选择性编码的典型结构关系,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驱动路径模型,进而提出相应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假设,识别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的作用效果和作用路径。第三,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进行相关研究。根据共生机制内涵,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成;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生态系统共生单元的进入退出机制;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生态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TOPSIS生态位评估投影模型的生态伙伴评价方法,采用算例分析揭示生态伙伴选择机制;分析了生态系统创新单元间沟通与信任机制,建立博弈模型分析政府主导模式下和市场主导模式下创新主体的资源共享行为和机制;利用修正因子改进基于理想点的Shapley值法,构建生态伙伴间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型,采用算例解析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的利益分配行为;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单元与非生物环境间的适应性机制模型,并分析其适应过程。第四,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问题进行研究。根据生物共生演化理论,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主导规律;基于系统熵变模型,利用生态熵辨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方向;分别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共生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释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阶段及其表现;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其模型的稳定性及条件,并对不同共生演化模式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过程和结果进行仿真分析;根据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关键种群演化轨迹,利用L-V模型回归估计得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关系系数,判断其共生演化模式,进而预测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进程。第五,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问题进行相关研究。结合共生度测度中的“功能”和“协调”特性,建立综合考虑“功能”和“协调”特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静态测度模型,进而考虑变化速度特征建立融合进化速度趋势和进化速度状态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动态测度模型;依据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模型,建立基于五维共生要素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30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揭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态势。第六,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进行相关研究。从共生租金视角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来源,进而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现实表现层次;分别建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区域科技创新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回归分析得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地区科技创新的驱动效应,以此验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的驱动创新效应。最后,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实现策略进行研究。遵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规律和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现状,从宏观整体层面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政策建议,从微观现实层面提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对策措施。
林麦琪[4](2019)在《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儿童医疗空间色彩研究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医学的发展,医院的空间设计重点从功能研究逐步演变为对病人心理的关注,这促进了“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发展。“亲生物设计”理论是基于亲近自然是人的本能这一观点,提出在建筑空间设计中使用自然系统和过程,构造人与自然的积极交互。在医疗领域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医院使用人群的心理压力,达到疗愈环境的效果。本文是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下的儿童医疗空间色彩研究。尝试从亲生物设计的视角,解读医院空间色彩与心理压力的内在联系,目的是通过亲生物色彩设计营造疗愈环境,来改善儿童医院使用人群的心理压力。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个案研究,探究医院使用者在亲生物色彩环境中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进一步解读亲生物色彩设计的方法与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跟踪、色彩偏好测试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分析,为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中的色彩配置提供客观依据。最后,总结出儿童医院的亲生物色彩设计策略和操作方法,并运用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改造方案中,对其进行验证。这种以“亲生物色彩”理念为核心的儿童医院设计可以为医疗环境的人性化营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及操作模式,也进一步扩展了“亲生物设计”理念的应用范围及设计方法,为医疗空间的发展作出贡献。
张欣松[5](2019)在《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文中研究说明牙形石是一种地史时期未确知的海洋生物的部分遗体,其个体微小,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多呈尖齿或锯齿状,自寒武纪到三叠纪一直繁盛。本文基于华南和西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两条地层剖面、227件样品、20000余枚牙形石个体,系统地建立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并与国际标准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在高分辨率生物地层框架下,通过沉积微相、稳定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晚泥盆世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模式、海平面进退规程、碳循环以及古气候演变的趋势。本文发现晚泥盆世牙形石体型大小和分异度的变化均受到全球温度所控制,说明了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调演化关系。本研究丰富了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古生物资料,对古生代牙形石的古生态、形态演变、谱系演化和晚泥盆世诸多生物-环境事件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认识和新思路。
喻素芳[6](2019)在《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结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与森林的功能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是充分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因此,研究森林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对于森林经营及优化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受人为干扰后经长时间自然恢复的松阔(PYI)、松栎(PYII)、松杉栎(PYIII)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进行系统取样和调查,分析了三种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冠幅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方面结构特征,同时对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立地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分析,采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该困难立地条件下退化森林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针阔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不同,植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PY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小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Elliptic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PY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栓皮栎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PYI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C.E.Bertrand)Beissn.)、栓皮栎和细叶云南松,由于它们的伴生树种类型差异较大,因此群落间乔木层组成树种相似系数都较低。三种针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YIII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其乔木层和灌木层香浓-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三种针阔混交林中均为最低。2.三种针阔混交林均具有典型异龄林林分直径结构,但树高和冠幅分布结构差异较大。PYI、PYII和PYIII的径级分布曲线都呈倒“J”形,PYIII的平均胸径较大,PYI较小。树高分布曲线PYI整体呈单峰状,PYII为多峰状,PYIII呈双峰状,树高结构均偏左分布,平均树高也表现为PYIII较大,PYI较小。三种针阔混交林林木冠幅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平均冠幅为PYII>PYIII>PYI。3.三种针阔混交林树种混交度、林木大小分化度及生长空间整体表现出相似性,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竞争力也不等。PYI、PYII和PYIII整体都处于中度以上混交,其中PYII混交程度最高。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PYI、PYII和PYIII林木整体分化都均匀,但它们的生长空间都不足,且PYI严重不足。林分林木空间分布格局PYI总体呈团状分布,PYII和PYIII总体呈随机分布。三种林分中PYIII的林木间的竞争压力最大,PYI最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分的空间结构因子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与非空间结构因子乔木株数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胸高断面积密切相关,同时这些空间及非空间结构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都影响显着。4.三种针阔混交林都位于中低海拔区域,坡度和坡向不同。土壤都呈弱酸性。不同林分的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因子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在林分密度较大及细叶云南松株数密度较高的PYI中均为最低。季节对土壤理化因子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除p H、土壤含水量和土壤C/N比外,其他因子均表现为干季高于湿季。5.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功能的各项生物指标因子在三种不同针阔混交林中存在差异,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AWCD、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功能辛普森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含水量、p 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有关。三种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量较高的均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Biolog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针阔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起分异作用的是氨基酸类碳源。磷脂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不同;土壤G-/G+、Mono/sat在三种林分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而Bact/Fungi则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混交林分的土壤好氧环境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但不同这些差异不会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冗余分析方法较好的解释了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非生物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坡度、坡向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生物环境因子中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的有: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微生物利用碳源数、微生物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微生物功能辛普森指数以及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羧酸碳源和酚酸碳源利用量等。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的立地环境各指标因子与单个林分结构因子相关关系的排序发现: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标、林分高度及灌木密度与坡度密切相关;林分树种混交度及大小分化程度与坡向密切相关;灌木物种丰富度、林分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开敞度、林分郁闭度、乔木密度、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土壤土壤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等土壤养分因子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土壤微生物特性因子也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果发现:受干扰经长期自然恢复的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不同,非生物环境和土壤生物环境也存在显着差异,且林分结构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特别是当林分土壤养分含量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强时,越有利于提高林木胸径的增长,同时土壤肥力越高的林分生长空间也越充足,林木竞争力也越强,由于植被-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反过来也亦如此,当林分整体长势较好、生长空间充足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繁殖力。南盘江流域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树种资源为植被自然恢复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但自然恢复过程中侵入树种杂乱,树种间竞争并逐步淘汰所需时间长,因此,仍需要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对种类组成与密度进行适度调控,改善林分结构及立地环境,以加速恢复退化的森林。
邓玉婷[7](2019)在《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山地城市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坡地资源,随着山地区域高强度的城市化、山地城市规模的扩大,坡地被纳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视野。不同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与连续性,且集中成片,坡度较大等特点,对坡地的生态特征影响明显,以此形成了山地城市区域坡地环境的不稳定性、地质构造复杂性等特征,且往往处于生态敏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也是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区域,在人为的挟促下易于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这些区域如果利用方式不当将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根据坡地环境要素的功能特征与生态过程的演变机制,结合生态过程的适应性理论,构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方法,对引导坡地规划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南山地城市区域的坡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坡地规划以及坡地生态过程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结合实例分析与实地调研,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坡地利用存在的现状问题,并对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坡地的空间特征、坡地的稳定性、生态过程的分析,建立对坡地环境的整体生态认知;对坡地对城乡建设产生的综合影响以及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从保护与利用角度,结合坡地生态环境不同生态敏感性,以开发强度作为划分维度,将坡地环境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的适应性分析与现有的规划设计思路进行耦合,对不同坡地类型建立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并针对综合利用型坡地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利用策略;最后将形成的策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具体的实践案例,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策略。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首先对西南山地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坡地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归纳出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其次,按照坡度、形态、坡位的不同对坡地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两个方面对坡地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自然因素包括地形与地质环境因素、气候因素、土壤环境因素、水文环境因素、动植物环境因素;人类活动因素主要指在坡地环境上展开的各类建设活动与土地利用方式。最后,结合与坡地生态过程紧密相关的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将坡地生态过程分为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自然过程包括坡地环境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土壤侵蚀过程、生物过程,社会生态过程则从个人行为与城市建设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综合自然-社会过程对坡地环境产生的复合效应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部分: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首先,分析了坡地地形特征对城乡建设的影响,主要从不同坡度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建筑用地的适宜性等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从用地选址、交通组织、建筑布局、景观塑造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坡地开发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问题进行了总结论述。最后,基于坡地环境条件对城乡建设的综合影响与生态风险分析,选取影响坡地环境的主要生态因子(地形、土壤、植被、水文与降雨、土地利用方式),对坡地的生态敏感性以及建设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分析结果,从保护与利用角度,以开发建设强度作为分类维度,将坡地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开发型、综合利用型三种类型。第三部分: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在前文的综合分析基础上,以生态适应观为理论基点,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分别从两个层次进行了策略构建,其一,针对前文划分的三种不同坡地类型,从总体上上提出分类引导策略;其二,针对综合利用型,将坡地生态过程特征与空间规划的不同要素结合,提出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利用策略,从结合坡位特征的场地选址、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探讨,以此建立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第四部分:实证研究本文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与相应策略,针对泸水市城市规划区(以下简称泸水城区)西坡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方法基于对泸水城区西坡的生态过程的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用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确立了不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进行了策略引导。针对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型坡地构建了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利用策略。
程文玉[8](2019)在《生物环境响应型苝酰亚胺染料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染料具有可修饰,性能可调节,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基于有机染料的荧光成像及检测技术在分子影像,生物医学等领域获得了诸多应用。其中,苝酰亚胺染料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多修饰位点,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或光动力,光热效应)及吸收/发射带可调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例如:基于苝酰亚胺的荧光大分子被用于基因,蛋白及药物的递送研究。特定修饰的苝酰亚胺衍生物被用于光动力及光热治疗。然而,生物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屏障,具有单一性质的材料很难同时跨越这些屏障到达指定的地点。因此,针对特定屏障设计具有响应性的材料以提高其递送效率是重要且必要的。欲将苝酰亚胺染料制备成生物环境响应的探针需克服以下困难。(1)水溶性差,容易聚集并导致荧光淬灭;(2)针对特定生物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分子设计策略以实现生物环境响应;(3)基于苝酰亚胺结构特点设计并实现荧光信号的巨大变化。综上,对苝酰亚胺染料的性质特点加以利用和改善,开拓新的应用场景,对拓宽其生物医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用具有极高稳定性的苝单酰亚胺和苝双酰亚胺染料作为荧光核,通过不同的修饰方式实现了其荧光对生物环境的响应。包括如下性能:首先,染料与客体分子的自组装-解组装过程能够造成荧光信号从off到on的转变,利用荧光信号改变实现客体分子释放的有效监测。其次,响应性聚合物修饰的苝酰亚胺能够在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下提高摄取并将药物释放出来。另外,具有多细胞器靶向性的染料在pH刺激下能够实现荧光颜色的巨大变化从而区分多种亚细胞结构。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功能化的苝酰亚胺染料并研究其在生物环境响应方面的新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苝酰亚胺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星形双亲共聚物聚苯丙氨酸-聚赖氨酸P1。通过将疏水药物姜黄素包裹到荧光聚合物中制得了超分子载药系统,并且该荧光超分子载体系统荧光被完全淬灭。通过荧光光谱,理论模拟及电化学等方法,证实了荧光淬灭现象是由于姜黄素与荧光核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作用造成的。在细胞内,姜黄素能够被释放出来与苝酰亚胺染料解组装从而切断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使荧光得以恢复。在酸性溶酶体环境中解组装的过程,达到了监测姜黄素释放的目的。这种利用解组装切断光诱导电子转移以实现监测客体分子释放的方法为临床药物释放的实时监测设计提供了新思路。2、以苝酰亚胺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具有伯胺基团的星形阳离子聚赖氨酸P3,并将抗癌药物喜树碱通过肿瘤微环境响应性的基团共价连接到聚合物侧链上。随后合成了具有酸响应的阴离子聚合物P2。通过静电作用将阴阳离子聚合物进行组装得到超分子前药。该前药能够在水中组装成长150 nm的棒状超分子胶束并具有微酸性/还原性双响应性。在体内药物释放过程中:前药在肿瘤微酸性环境下发生电荷翻转而使超分子组装体解组装,阳离子前药被释放并实现癌细胞增强的摄取;在细胞内的还原性条件下,阳离子载药聚合物中的双硫键断裂,最终将CPT释放。细胞和活体治疗实验中,超分子前药有效的抑制了肿瘤的增殖。因此,该荧光超分子载药体系在生物成像,程序化释药及癌症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超分子载药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3、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多细胞器靶向的荧光探针P4。该探针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线粒体靶向基团(2)溶酶体靶向基团(3)海岛位不修饰的苝单酰亚胺细胞核靶向基团(4)能够在线粒体环境中断裂的弱碱性响应基团,促使探针荧光从橙色到近红外(720 nm)的转变。探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且吸收和发射峰值位于490 nm和570 nm。以商业化的探针为对照,该探针能够被HeLa细胞迅速摄取(3 min内),其绿色荧光首先定位到溶酶体和线粒体。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该探针在线粒体中水解并释放出近红外荧光,且水解后的近红外染料能够进一步进入核仁中。因此,该探针在溶酶体中展示出绿色通道,在线粒体中出现绿色和红色的叠加为黄色,在核仁中为红色。因此,通过一种探针实现了三种细胞器的区分,并通过3D细胞成像观测到不同亚细胞结构在细胞中所处的位置。此设计为其他响应性荧光纳米探针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吴烨[9](2019)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A湖泊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概念得到国家的大力弘扬,党的十九大会议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就强调了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这说明本文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应用的研究既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大政方针和指导思想,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但是,由于生物环境工程审计是近两年才提出来的概念,再加上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所以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的阶段,与之相对应的规范化的指导规章自然也比较欠缺,所以审计人员开展生物环境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审计人员对各个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把控不好,容易造成审计结果的偏差。但是随着生物环境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规范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项目阶段应用的审计重点内容和程序显得越来越迫切。因此,本文试图构建和规范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项目阶段应用时的重点内容和程序,主要是从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六个阶段展开,并通过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项目的案例来检验构建的审计内容和程序的合理性,针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项目阶段应用的情况,总结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生物环境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措施:健全法律法规及操作指南、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优化审计队伍的组织结构、科学制定审计范围以及合理规划部门机构之间的职责。本文希望通过对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审计案例的具体研究不仅可以有助于完善生物环境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体系,也可以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为打好生态环境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居璐[10](2019)在《基于生物环境光波调控的超材料吸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超材料是一类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其所拥有的电磁特性很难在天然材料中得到,可通过人工改变其单元结构得到特定的电磁特性。自从Veselago V.G,Pendry J.B,Smith D.R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负折射效应,人们意识到通过超材料能够调控电磁波以及操纵光的传播。超材料的吸收机制在于对电磁波的共振吸收,其本身的吸收光谱非常窄,通常是单频吸收,所以如何有效获得宽带吸收器结构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单平面原子片,其碳原子紧密排列在二维蜂窝晶格中,被看作是无间隙半导体。石墨烯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质,包括与光的相互作用,可调控光波的吸收,拥有高且可调控的载流子迁移率等。但是当光波垂直入射时,单层石墨烯在500-2500纳米(nm)波长范围内对光波的吸收仅为2.3%。近年来,基于超材料的单元结构可调控特性以及石墨烯独特的光电、导电、可调谐性质,科学家们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研究石墨烯超材料。基于石墨烯超材料,可通过调节相关结构及参数实现高吸收、宽/窄带吸收、单/多频带吸收。太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之一,但是过度太阳光波的辐射同样也对人类的生活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如阳光的辐射致使建筑物、汽车内的温度升高,相应温度的调控产生了能源的消耗,所以隔热保温涂层材料的研发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由此可知,生物环境光波的调控对于当今时代的发展非常重要,探索经济又环保的覆盖材料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石墨烯与超材料的光学可调控性,设计了两种超材料结构,并用传输矩阵法对其吸收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其中一种结构是一维石墨烯超材料结构。研究发现基于本文设计的石墨烯超材料结构可得到高吸收峰,且吸收峰的位置与化学势,介质厚度以及倾斜角度密切相关。随着化学势的提高吸收峰的位置发生蓝移,随着介电层厚度的提高吸收峰的位置发生红移,并且石墨烯-介电层的光轴方向对于吸收峰的位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可通过叠加含有不同参数的超材料结构可形成多频段吸收峰。第二种是含金属层的超材料板,分析模拟其各结构参数对其吸收峰的影响。选择参数相接近的超材料板进行叠加组合组成层状级联结构,并对级联结构的吸收波谱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不同合适材料的叠加,吸收波带明显拓宽,并且在近红外波段出现了多频段吸收峰。本文所设计的材料属于薄膜结构,为太阳光波段的吸光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浅谈生物环境材料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生物环境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液体中三种RONSS小分子的电化学实时连续传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标志物及活性氧氮硫 |
1.2 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概述 |
1.3 双氧水传感研究进展 |
1.4 硫化氢传感研究进展 |
1.5 一氧化氮传感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氨基芘的电化学酶传感器检测生物液体中H_2O_2 |
2.1 引言 |
2.2 传感器的构建与电化学检测方法 |
2.3 HPR-AP/RGO杂化材料的表征 |
2.4 电化学传感实验条件的优化 |
2.5 传感器对H_2O_2的电化学响应 |
2.6 酶传感器性能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催化的超灵敏H_2O_2电化学传感 |
3.1 引言 |
3.2 MnO_2纳米材料的合成及传感器的构建 |
3.3 MnO_2纳米材料和工作电极的表征 |
3.4 MnO_2NFs/RGO复合材料对H_2O_2的电催化响应 |
3.5 H_2O_2电化学传感实验条件的优化 |
3.6 传感器安培电流响应及实用性能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4 纳米铁酸铜/生物质碳复合材料构筑H_2S生物传感器 |
4.1 引言 |
4.2 CuFe_2O_4纳米材料和生物质碳的合成及传感器的构建 |
4.3 CuFe_2O_4和生物质碳材料的表征 |
4.4 CuFe_2O_4/Bcn纳米材料对H_2S的电催化响应 |
4.5 传感器检测H_2S实验条件的优化 |
4.6 传感器对H_2S的安培时间电流响应 |
4.7 H_2S传感器稳定性、重复性、选择性和兼容性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5 不同电化学催化界面上H_2S传感性能比较 |
5.1 引言 |
5.2 传感界面的构建和选择性评估方法 |
5.3 裸电极对H_2S的循环伏安响应特性 |
5.4 传感界面的表征和对H_2S响应敏感度的比较 |
5.5 不同传感界面对四种干扰物的安培响应比较 |
5.6 优化的传感界面对H_2S的传感性能考察 |
5.7 本章小结 |
6 差分脉冲伏安法下四种传感界面对NO电化学性能影响评价 |
6.1 引言 |
6.2 NO传感界面的构建及性能评估方法 |
6.3 四种NO传感界面的表面形貌和差分脉冲响应 |
6.4 四种传感界面对三种干扰物的选择性研究 |
6.5 优化传感界面的性能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发生层的均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均腐土概况 |
1.2.2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 |
1.2.4 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因素 |
1.2.5 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1.2.6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
2.3 土壤环境因子的测定 |
2.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5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均腐土土壤剖面特性描述 |
3.1.1 干润均腐土的描述 |
3.1.2 湿润均腐土的描述 |
3.2 均腐土环境因子的分析 |
3.2.1 化学性质分析 |
3.2.2 矿物特性分析 |
3.3 均腐土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
3.4 均腐土土壤环境因子与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4.1 土壤化学性质与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4.2 氧化铁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4.3 矿物组成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
3.5 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特征的分析 |
3.5.1 稀释性曲线 |
3.5.2 细菌多样性分析 |
3.5.3 细菌群落的OTU分析 |
3.5.4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3.5.5 细菌丰度聚类热图 |
3.5.6 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6 均腐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特征分析 |
3.6.1 稀释性曲线 |
3.6.2 真菌多样性分析 |
3.6.3 土壤真菌的OTU分析 |
3.6.4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3.6.5 真菌丰度聚类热图 |
3.6.6 真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影响均腐土酶活性的主导因子不同 |
4.2 均腐土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 |
4.3 均腐土土壤pH、络合铁、SiO_2为驱动细菌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 |
4.4 均腐土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具有相似性 |
4.5 均腐土土壤pH、络合铁、CaO为驱动真菌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
1.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1.2.3 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
1.2.4 文献研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2.1.1 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特征 |
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内涵、结构与特征 |
2.2.1 共生理论及其适用性分析 |
2.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内涵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结构 |
2.2.4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特征 |
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框架 |
2.3.1 基于系统观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逻辑 |
2.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研究 |
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分析基础 |
3.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内涵 |
3.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研究的基本思路 |
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提取与辨识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设计 |
3.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识别和提取过程分析 |
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要素驱动路径与效果 |
3.3.1 理论模型与相关假设 |
3.3.2 实证研究设计 |
3.3.3 数据预处理 |
3.3.4 多元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3.3.5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研究 |
4.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分析基础 |
4.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内涵 |
4.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构成 |
4.2 基于生态位的生态决策机制 |
4.2.1 生态位基本分析 |
4.2.2 基于生态位的进入退出机制 |
4.2.3 基于生态位的生态伙伴选择机制 |
4.3 基于互动共生的生态协调机制 |
4.3.1 沟通与信任机制 |
4.3.2 资源共享机制 |
4.3.3 利益分配机制 |
4.4 基于非生物环境匹配的适应性机制 |
4.4.1 适应性机制的内涵 |
4.4.2 非生物环境对创新主体的影响 |
4.4.3 创新主体对非生物环境的适应性机制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 |
5.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内在规律 |
5.1.1 共生演化的生态学分析 |
5.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基本规律 |
5.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阶段分析 |
5.2.1 基于生态熵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方向分析 |
5.2.2 基于生命周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阶段分析 |
5.2.3 基于共生关系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阶段分析 |
5.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研究 |
5.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的基本假设 |
5.3.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构建 |
5.3.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 |
5.4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式识别与进程预测 |
5.4.1 基于演化轨迹的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式识别 |
5.4.2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研究 |
6.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理论解析 |
6.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内涵 |
6.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文献基础 |
6.1.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的基本思路 |
6.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模型构建 |
6.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静态测度模型 |
6.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动态演变效度模型 |
6.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获取 |
6.3.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指标体系确立 |
6.3.2 测度数据获取 |
6.4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及分析 |
6.4.1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要素发展态势分析 |
6.4.2 静态视角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测度及分析 |
6.4.3 动态视角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度演变趋势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研究 |
7.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内涵 |
7.1.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能量分析 |
7.1.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界定 |
7.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来源:共生租金视角 |
7.2.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租金界定 |
7.2.2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租金基本构成 |
7.2.3 共生租金视角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来源解析 |
7.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的表现层次 |
7.3.1 创新资源配置优化 |
7.3.2 创新协作质量提高 |
7.3.3 区域创新绩效提升 |
7.4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实证研究 |
7.4.1 实证研究基本思路 |
7.4.2 实证研究设计 |
7.4.3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效应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实现策略研究 |
8.1 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实现策略的基本思路 |
8.2 基于宏观视角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政策建议 |
8.2.1 增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动力 |
8.2.2 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机制 |
8.2.3 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 |
8.3 基于微观视角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共生的对策措施 |
8.3.1 以引导共生要素强势集聚激发科技创新磁场效应 |
8.3.2 以推进共生要素协调发展规避创新生态短板效应 |
8.3.3 以增强创新生态空间联动缩小科技创新空间差距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儿童医疗空间色彩研究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医院的概念与发展 |
1.1.2 医疗领域中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兴起 |
1.1.3 儿童医院中的色彩运用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学术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2.4 社会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Biophilic Design亲生物设计理论概述 |
1.3.2 医疗领域的亲生物设计研究现状 |
1.3.3 儿童医疗空间中的色彩设计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亲生物设计理论——自然环境的疗愈效果 |
2.1 亲生物设计起源与概念 |
2.1.1 人类亲生物性的来源 |
2.1.2 亲生物设计概念——在建筑中构建人与自然的积极交互 |
2.2 亲生物设计为医疗环境带来的具体作用——减压 |
2.3 亲生物设计中的色彩元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亲生物色彩设计及其疗愈作用分析 |
3.1 亲生物色彩设计 |
3.1.1 亲生物色彩设计元素转译 |
3.1.2 亲生物色彩设计特征 |
3.1.3 亲生物色彩设计与仿生学色彩设计的异同 |
3.2 亲生物色彩设计疗愈作用 |
3.2.1 激发人类本能的康复能力 |
3.2.2 通过温和的视觉生理刺激平复人的情绪 |
3.2.3 利用色彩助力信息传达来提高人的行动舒适度 |
3.2.4 构建色彩联想引发积极情绪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儿童医疗空间亲生物色彩设计个案研究 |
4.1 儿童医疗空间使用者的色彩感知特点 |
4.1.1 医疗空间中的儿童色彩感知特点 |
4.1.2 医疗空间中的成人色彩感知特点 |
4.2 儿童医疗空间植入亲生物色彩的物理条件 |
4.2.1 儿童医疗空间与亲生物色彩环境的空间关联 |
4.2.2 儿童医疗空间亲生物色彩设计空间的层次分析 |
4.3 儿童医院植入亲生物色彩设计方法 |
4.3.1 确定儿童医院使用者的自然环境偏好 |
4.3.2 自然样本的亲生物要素分析 |
4.3.3 自然样本色彩信息和色彩结构的提取 |
4.3.4 建立色彩主题 |
4.3.5 构建亲生物色彩的空间层次与节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儿童医疗空间的亲生物色彩设计策略 |
5.1 提取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的亲生物色彩 |
5.1.1 自然样本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
5.1.2 构建亲生物色彩主题 |
5.2 构建亲生物色彩与空间的关联性 |
5.2.1 构建空间关联性 |
5.2.2 空间色彩和谐度调整 |
5.3 构建亲生物色彩的自然结构 |
5.3.1 构建结构型色彩载体 |
5.3.2 保障色彩识别度 |
5.3.3 弹性交错分布 |
5.3.4 构建色彩互动节点 |
5.4 构建色彩联想与情感依恋 |
5.4.1 构建有效的色彩联想 |
5.4.2 营造情感依恋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亲生物色彩设计实践 |
6.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特需病区设计背景 |
6.1.1 区位分析 |
6.1.2 特需病区建筑空间分析 |
6.1.3 特需病区人群特征 |
6.2 设计思路 |
6.2.1 方案实施原则 |
6.2.2 构建亲生物色彩主题 |
6.3 构建亲生物色彩与空间的联系 |
6.3.1 门诊区入口亲生物色彩分析 |
6.3.2 门诊区等候区域亲生物色彩分析 |
6.3.3 病房区走廊亲生物色彩分析 |
6.3.4 标识元素中的亲生物色彩分析 |
6.4 亲生物色彩的表达——色彩载体设计 |
6.4.1 材质设计 |
6.4.2 色彩互动装置设计 |
6.5 亲生物色彩环境设计测评 |
第7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5)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前人研究概述 |
1.2.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概述 |
1.2.2 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概述 |
1.2.3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3.1 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存在问题 |
1.3.2 华南和西准噶尔晚泥盆世事件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3 晚泥盆世化学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和工作量 |
1.4.1 选题依据 |
1.4.2 论文创新点 |
1.4.3 工作量 |
第二章 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 |
2.1 华南与西准噶尔地区的地质背景 |
2.1.1 华南板块与拉利剖面 |
2.1.2 西准噶尔区域地层与布龙果尔剖面 |
2.2 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方法 |
2.3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亚阶划分 |
2.3.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描述 |
2.3.2 弗拉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3.3 法门期华南拉利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2.4.1 晚泥盆世布龙果尔剖面描述 |
2.4.2 法门期洪古勒楞组下段独特的牙形石动物群 |
2.4.3 洪古勒楞组上段可能的泥盆系-石炭系界线 |
2.4.4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的回顾与讨论 |
第三章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与布龙果尔剖面的碳酸盐岩微相、海平面变化和事件地层 |
3.1 沉积微相和牙形石生物相的研究方法 |
3.2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 |
3.2.1 晚泥盆世华南拉利剖面沉积微相和解释 |
3.2.2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牙形石生物相 |
3.2.3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海平面变化 |
3.2.4 华南拉利晚泥盆世地层剖面的生物环境-事件与黑色岩系 |
3.3 晚泥盆世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层剖面 |
3.3.1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沉积微相及其解释 |
3.3.2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牙形石生物相、沉积相、海平面变化与事件地层 |
3.3.3 洪古勒楞组下段的凉水型碳酸盐岩 |
第四章 华南晚泥盆世的气候变化与碳循环 |
4.全岩碳同位素和牙形石氧同位素的原理与方法 |
4.1.1 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与碳循环模型 |
4.1.2 全岩稳定碳同位素的测试方法 |
4.1.3 牙形石氧同位素古温度计原理 |
4.1.4 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4.2 晚泥盆世牙形石磷灰石的氧同位素化学地层 |
4.2.1 拉利剖面牙形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 |
4.2.2 牙形石氧同位素化学地层的全球对比 |
4.3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
4.3.1 拉利剖面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全岩碳同位素测试结果 |
4.3.2 晚泥盆世碳同位素曲线的全球对比 |
4.4 晚泥盆世短周期与长周期的气候变化 |
4.5 晚泥盆世碳循环和生物-环境事件的控制因素 |
4.5.1 植物登陆 |
4.5.2 构造运动 |
第五章 晚泥盆世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来自牙形石体型大小和生物分异度的证据 |
5.1 温室效应驱动的晚弗拉期牙形石的“小型化” |
5.1.1 牙形石P1分子测量方法 |
5.1.2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变化 |
5.1.3 弗拉期牙形石体型减小与极端温室效应 |
5.1.4 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小型化效应” |
5.2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与古环境演替 |
5.2.1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的牙形石的种级分异度 |
5.2.2 晚泥盆世拉利剖面生物分异度对比 |
5.2.3 晚泥盆世生物分异度的控制因素 |
第六章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谱系演化的再研究 |
6.1 牙形石P1分子的鉴定标准 |
6.1.1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鉴定标准 |
6.1.2 贝刺属Icriodus鉴定标准 |
6.1.3 多颚刺属Polygnathus鉴定标准 |
6.2 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1 弗拉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2 法门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谱系演化 |
6.2.3 晚泥盆世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疑问种 |
6.2.4 法门期期掌鳞刺属Palmatolepis中的异物同名和同物异名 |
6.2.5 不属于掌鳞刺属Palmatolepis的分子 |
第七章 系统古生物学 |
Genus贝刺属Icriodus Branson and Mehl, 1938 |
Genus掌鳞刺属Palmatolepis Ulrich and Bassler, 1926 |
Genus多颚刺属Polygnathus Hinde, 1879 |
Genus假多颚刺属Pseudopolygnathus Branson and Mehl, 1934 |
Genus管刺属Siphonodella Branson and Mehl, 1934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结构 |
1.3.2 森林立地环境 |
1.3.3 研究评述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森林资源 |
第三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样地调查 |
3.1.3 研究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 |
3.2.2 林分非空间结构 |
3.2.3 林分空间结构 |
3.2.4 林分结构相互关系 |
3.3 讨论 |
第四章 针阔混交林立地环境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非生物环境 |
4.2.2 生物环境 |
4.3 讨论 |
第五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性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数据采集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2.2 林分非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2.3 林分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林分结构特征 |
6.1.2 立地环境特征 |
6.1.3 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相关关系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7)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量坡地进入山地城市空间发展的视野 |
1.1.2 城市空间发展的地形地貌制约 |
1.1.3 生态适应观在城乡规划学科中的应用 |
1.1.4 西南地区在全国山地城市研究中的典型性 |
1.2 相关概念 |
1.2.1 西南山地城市 |
1.2.2 坡地 |
1.2.3 生态过程 |
1.2.4 生态适应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态学理论 |
2.1.2 城市规划学理论 |
2.2 坡地规划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3 小结 |
2.3 城市区域坡地利用现状经验总结 |
2.4 小结 |
3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的生态认知 |
3.1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概况 |
3.1.1 西南山地城市自然环境特点 |
3.1.2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环境特征 |
3.2 坡地特征总述 |
3.2.1 坡地的形成 |
3.2.2 坡地的空间特征与分类 |
3.3 坡地的稳定性分析 |
3.3.1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自然因素 |
3.3.2 影响坡地稳定性的人类活动因素 |
3.4 坡地的生态过程分析 |
3.4.1 自然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
3.4.2 社会因子驱动下的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
3.4.3 坡地环境自然-社会过程的复合效应 |
3.5 小结 |
4 西南山地城市坡地对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与分类 |
4.1 坡地地形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
4.2 坡地生态特征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4.2.1 对用地选址的影响 |
4.2.2 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
4.2.3 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4.2.4 对景观塑造的影响 |
4.3 坡地开发存在的生态风险问题 |
4.4 基于综合影响分析的坡地保护与利用分类 |
4.5 小结 |
5 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 |
5.1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总体原则 |
5.2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基本思路 |
5.3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分类引导策略 |
5.3.1 生态保护型 |
5.3.2 生态开发型 |
5.3.3 综合利用型 |
5.4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综合利用策略 |
5.4.1 结合坡位特征的用地选址 |
5.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
5.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
5.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
5.5 小结 |
6 适应生态过程的坡地规划实证研究——以泸水城区西坡为例 |
6.1 泸水概况 |
6.1.1 地理区位 |
6.1.2 资源条件 |
6.1.3 城乡建设 |
6.2 泸水城区西坡生态过程分析 |
6.2.1 研究范围 |
6.2.2 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
6.2.3 坡地生态过程分析 |
6.3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分类引导策略 |
6.3.1 坡地用地分析与评价 |
6.3.2 坡地分类引导策略构建 |
6.4 适应生态过程的泸水城区西坡综合利用策略 |
6.4.1 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使用 |
6.4.2 生态集约的交通组织 |
6.4.3 应变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 |
6.4.4 体现坡地特色的景观规划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生物环境响应型苝酰亚胺染料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苝酰亚胺染料的结构及性能 |
1.3 苝酰亚胺染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
1.3.1 荧光成像 |
1.3.2 癌症化疗 |
1.3.3 癌症光动力治疗 |
1.3.4 癌症光声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 |
1.4 生物环境响应型荧光探针设计策略 |
1.4.1 pH响应性策略 |
1.4.2 还原性响应设计策略 |
1.4.3 活性氧族响应性设计策略 |
1.4.4 乏氧响应性设计策略 |
1.4.5 肿瘤靶向性设计策略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主要内容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苝酰亚胺荧光聚合物用于药物释放监测 |
2.1 引论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苝酰亚胺聚合物的合成 |
2.2.2.1 P1的设计 |
2.2.2.2 P1的合成 |
2.2.2.3 PPL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2.2.3 P1与姜黄素的共组装 |
2.2.4 材料表征及测试 |
2.2.5 药物装载量的测试 |
2.2.6 药物释放实验 |
2.2.7 细胞培养 |
2.2.8 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
2.2.9 组装体形貌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组装性能及载药量 |
2.3.2 荧光性能研究 |
2.3.3 荧光淬灭机理研究 |
2.3.4 毒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响应超分子药物递送系统用于抗癌研究 |
3.1 引论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2.2 聚合物P2, P3的合成 |
3.2.2.1 SPDP的合成 |
3.2.2.2 CPT-NHS的合成 |
3.2.2.3 PDI-PLL的合成 |
3.2.2.4 P3的合成 |
3.2.2.5 P2的合成 |
3.2.2.6 P5的合成 |
3.2.3 等温滴定量热(ITC)实验 |
3.2.4 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表征 |
3.2.5 细胞培养 |
3.2.6 流式细胞数研究 |
3.2.7 激光共聚焦研究细胞摄取情况 |
3.2.8 细胞毒性 |
3.2.9 P2@P3的活体毒性 |
3.2.10 肿瘤模型的建立 |
3.2.11 P2@P3对肿瘤治疗效果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超分子载体的设计与合成 |
3.3.2 P3的光谱性质研究 |
3.3.3 载药性能研究 |
3.3.4 组装性能研究 |
3.3.5 P2与P3相互作用研究 |
3.3.6 电荷翻转性能研究 |
3.3.7 GSH响应性研究 |
3.3.8 细胞摄取 |
3.3.9 细胞定位 |
3.3.10 细胞毒性 |
3.3.11 活体治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H响应的苝酰亚胺荧光探针用于多细胞器区分 |
4.1 引论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P4的合成 |
4.2.2.1 化合物2的合成 |
4.2.2.2 化合物4的合成 |
4.2.2.3 化合物5的合成 |
4.2.2.4 化合物6的合成 |
4.2.2.5 P4-NIR的合成 |
4.2.2.6 P4的合成 |
4.2.3 细胞摄取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4的设计与合成 |
4.3.2 P4及P4-NIR的光谱性能表征 |
4.3.3 P4的水解性能表征 |
4.3.4 亚细胞器定位 |
4.3.5 核仁染色机理探究 |
4.3.6 亚细胞结构区分 |
4.3.7 P4-NIR细胞定位研究 |
4.3.8 三维(3D)细胞成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A湖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情况 |
1.2.2 国内情况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物环境工程 |
2.1.2 全过程跟踪审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3 传统审计方法和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在生物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3.1 传统审计方法在生物环境工程中应用的一般程序 |
3.1.1 事前准备阶段 |
3.1.2 事中审计阶段 |
3.1.3 事后审计阶段 |
3.2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应用的一般程序 |
3.2.1 事前审计阶段 |
3.2.2 事中审计阶段 |
3.2.3 事后审计阶段 |
3.3 全过程跟踪审计相较于传统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应用的优势 |
4 生物环境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各阶段的主要审计内容和程序 |
4.1 审计准备阶段 |
4.2 项目决策阶段 |
4.3 项目设计阶段 |
4.4 项目招投标阶段 |
4.5 项目实施阶段 |
4.6 项目验收阶段 |
5 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案例研究 |
5.1 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概况 |
5.2 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应用分析 |
5.2.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事前准备阶段 |
5.2.2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决策阶段的应用 |
5.2.3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
5.2.4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
5.2.5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实施阶段的应用 |
5.2.6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 |
5.3 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
5.4 改进A湖泊水葫芦治理污染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建议 |
6 生物环境工程应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启示 |
6.1 国家和政府层面 |
6.2 审计机构层面 |
6.3 审计人员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生物环境光波调控的超材料吸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超材料概述 |
1.1.1 超材料基本概念 |
1.1.2 超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2 石墨烯概述 |
1.2.1 石墨烯的结构及基本特性 |
1.2.2 石墨烯的制备 |
1.2.3 石墨烯的发展及应用 |
1.3 石墨烯超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4 生物环境光波的调控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1 论文的选题和目的 |
1.5.2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超材料的数值理论方法 |
2.1 有限元法(FEM) |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
2.3 传输矩阵法(TMM) |
2.3.1 传统传输矩阵法 |
2.3.2 分层传输矩阵法 |
2.4 计算方法的建立以及算例验证 |
2.4.1 计算方法的建立 |
2.4.2 算例验证 |
第三章 超材料性质研究 |
3.1 石墨烯的表面电导率及有效介电常数 |
3.1.1 Kubo公式 |
3.1.2 石墨烯的有效介电常数 |
3.2 超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 |
3.2.1 石墨烯超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 |
3.2.2 金属超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研究 |
4.1 石墨烯超材料的理论基础 |
4.2 石墨烯超材料的宽带吸收特性研究 |
4.2.1 不同化学势μ_c对吸收峰的影响 |
4.2.2 不同介质层厚度d_c对吸收峰的影响 |
4.2.3 不同倾斜角度Φ对吸收峰的影响 |
4.2.4 不同周期数N对吸收峰的影响 |
4.3 石墨烯超材料的窄带吸收特性研究 |
4.3.1 不同化学势μ_c对吸收峰的影响 |
4.3.2 不同介质层厚度d_c对吸收峰的影响 |
4.3.3 不同倾斜角度Φ对吸收峰的影响 |
4.3.4 多频段窄带吸收峰的设计 |
4.4 石墨烯超材料板对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研究 |
5.1 金属超材料的理论基础 |
5.2 金属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研究 |
5.2.1 不同倾斜角度Φ对含金属层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的影响 |
5.2.2 不同间隔层厚度d对含金属层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的影响 |
5.2.3 不同金属层厚度d_0对含金属层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的影响 |
5.2.4 不同超材料板厚度W对含金属层超材料的吸收特性的影响 |
5.3 多频段宽带吸收峰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浅谈生物环境材料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液体中三种RONSS小分子的电化学实时连续传感[D]. 邹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发生层的均腐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环境因子关联分析[D]. 吕淑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3]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研究[D]. 张小燕.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4]基于亲生物设计理论的儿童医疗空间色彩研究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例[D]. 林麦琪.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5]华南与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牙形石生物地层、事件地层和化学地层[D]. 张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6]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D]. 喻素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7]适应生态过程的西南山地城市坡地规划策略研究[D]. 邓玉婷. 重庆大学, 2019(01)
- [8]生物环境响应型苝酰亚胺染料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应用研究[D]. 程文玉.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全过程跟踪审计在生物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A湖泊为例[D]. 吴烨.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基于生物环境光波调控的超材料吸收特性研究[D]. 居璐.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