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文化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徐望[1](2021)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文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文化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当前,国与国在文化贸易场域中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资本跨国流动的作用下,理想中的多样文化"杂态共生"式的文化全球化难以实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市场的文化博弈中占据上风。尽管当前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不甚平衡,但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在一些文化贸易领域取得了突破,促进了国际文化贸易格局的演变。了解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类型和形式,研判国际文化贸易现状与趋势,进一步分析国际文化市场的经济、文化、法律和技术环境,可以更好地把握国际文化贸易形势。
董开颜,谭博[2](2021)在《时代激变下的融合之道与通变之途:“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综述》文中提出2020年10月23日至26日,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本届会议以"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得到了来自全国69所高校的支持。来自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并进行了 1场主旨报告、7场主题演讲。就"新文科"与"新商科"视域下的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学科前沿动态举办了 3场分论坛,共51人次进行研究汇报。体现了"新文科"与"新商科"背景下,文化管理类学科发展学科交叉、理论融合、内涵深刻以及外延包容的学科特点,并积极推进新时代文化管理类学科向着树立文化自信的方向发展。
宋永永,薛东前,马蓓蓓,马艳艳,袁鑫,王怡婕[3](2021)在《地理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产业是国家社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1993—2020年3 904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等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视角总结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能量分布、演进脉络、现状特征和重要启示,提出文化产业研究亟待加强的重点领域。结果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历经四个阶段,高校成为文化产业优势研究团队的主要集中地,经济类和地理类等期刊对文化产业研究传播具有重要贡献;(2)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空间结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五个方面,总体呈现出研究视角多维、方法多样、数据多源、内容多面和区域多点特征;(3)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多遵循描述现象、总结规律、解释成因、探究路径的逻辑思路,基于学科交叉的理论方法创新、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文化空间塑造与城市更新等关键问题的研究依然薄弱,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4)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视角出发,构建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体系、揭示文化产业空间生成机理与集群发展路径、探究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机制与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文化消费空间生产与重构路径、厘清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关系、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全面深化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是新时代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创新理论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
马向阳,岳新[4](2021)在《试论“十四五”时期江苏文化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是文化资源大省,有着非常灿烂光耀的过去,但其中许多文化遗产都已成历史陈迹,在新时代"文化强省"的要求下,江苏文化如何走出自身的"舒适区",激发出新的"时代精神"和创新活力?结合"十四五"期间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和时代要求,江苏势必要在审视自身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采取聚焦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等重新进行战略定位,确立其国际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战略管理目标,才能成功探索出一条实现其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
罗仕鉴[5](2021)在《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提出了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模式。方法从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政策出发,结合国际文化产业数字化政策模式,如美国的市场创新驱动、英法德意资源创新驱动、日韩政策驱动模式等,提出了我国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内涵。结论分析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国际经验与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数字化价值体系与范式道路、智能文化产业关联聚合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技术、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与外生进化和产业生态系统协同的数字化高效治理与精准服务。提出了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价值和未来研究思考,对推动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杨健[6](2021)在《国际版权贸易中的文化冲突与协调——以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版权贸易极大地助推了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国际版权贸易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内在有机联系,但因国际版权贸易中可能伴随着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积极解决冲突,正确面对国际版权贸易自由化与文化多样性,构建良好的协调机制至关重要。厘清国际版权贸易中存在文化冲突的根源,有助于深入阐释利益冲突,并进一步探究国际版权贸易中特殊的文化内涵。国际版权贸易中要考量文化因素,通过激励创新来保护和促进文化,通过利益平衡机制对国际版权贸易中的利益进行动态调整。国际社会各成员应遵守国际版权贸易规则、尊重与保护文化多样性,加强国际协调。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国应主动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构、坚持国际贸易自由化,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版权保护的法治水平,从而促进国际版权贸易与文化保护的有机协调。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课题组[7](2021)在《六十年风雨同舟 新征程砥砺奋进——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成立六十周年志庆》文中提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也迎来了成立60周年这一重要时刻。本文是拉美所课题组撰写的一篇基于学术发展史的回顾和总结。60年来,拉美所风雨兼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一进程中,拉美所学术发展的内涵和方向呈现为四个鲜明的特点: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相适应,与中国发展阶段相同步,与中拉关系的发展相配合,与拉美发展相伴随。中国的伟大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为我国拉美学术研究提供了新机遇、新要求。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拉美所的科研已经从自发探索转向自觉构建新时期的拉美研究范式,不断激发问题导向与推动理论创新的学术研究活力,巩固了历史与逻辑、现实与理论相统一的学术研究框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解决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智力支持。着眼未来,拉美所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继续坚守责任,坚持质量导向,开拓创新,再创辉煌,不负使命。
孙英春[8](2021)在《逆全球化趋向下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治理》文中研究说明逆全球化使全球文化融合与多样性并存的历史进程面临重大挑战,决定了文化安全诉求的紧迫性,以及文化安全与文化治理议题之间更密切的关联。对广大非西方国家和霸权国家之外的一些西方国家而言,有必要确立"多层文化治理"的系统性认知框架和实践定位,用以审视、把握本土、区域和全球社会各层次文化实践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以及各层次文化事务的勾连互动,发挥全球文化的整体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复杂互动的"系统效应",借助全球、区域治理推进本土文化治理,依托本土、区域治理深化全球文化治理。基于"多层文化治理"框架,各国应积极发展走向"多层善治"的治理观念、策略、机制和能力,协同配置各层次的文化资源和使用方式,携手重建能够在各层次上协调彼此权益的竞争合作关系,通过集体努力使全球化归入正轨。
徐望[9](2021)在《全球文化资本扩张中的我国文化安全危机分析与应对》文中指出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格局之下,经济资本携带着文化资本实现全球流动与扩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上的有利地位,实现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单一经营;发展了媒介帝国主义;建立了伪称的自由贸易体系与自由市场;助长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使得文化资本的流动呈现出单向性,导致发展中国家面临文化安全危机。对此,要直面当前文化安全危机,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扭转我国多年以来的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在"引进来"方面要把好意识形态关,制定限制政策,在"走出去"方面要彰显中华文化特色。并且,对内不断增强主流文化凝聚力。
范晓鹏[10](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二、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文化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文化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市场上文化的激烈博弈 |
二、国际文化贸易格局 |
三、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类型和形式 |
四、国际文化贸易现状与趋势 |
五、国际文化市场环境分析 |
(一)经济环境 |
(二)文化环境 |
(三)法律、政策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3)地理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 |
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2 研究能量分布 |
2.1 时间及期刊分布 |
2.2 研究机构分布 |
2.3 作者团队分布 |
3 研究脉络与热点主题 |
4 研究进展与特征 |
4.1 研究进展 |
4.1.1文化产业空间结构特征 |
4.1.2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 |
4.1.3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1.4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关系 |
4.1.5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机制 |
4.2 研究特征 |
4.2.1研究视角多维 |
4.2.2研究方法多样 |
4.2.3研究数据多源 |
4.2.4研究内容多面 |
4.2.5研究区域多点 |
5 研究启示与展望 |
5.1 研究启示 |
5.1.1理论体系和范式尚需完善 |
5.1.2研究方法与技术有待融合 |
5.1.3区域文化产业研究亟需深化 |
5.1.4文化产业融合研究有待加强 |
5.1.5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亟需加强 |
5.2 研究展望 |
5.2.1文化产业研究理论方法体系构建 |
5.2.2文化产业时空演化与集群发展研究 |
5.2.3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
5.2.4文化消费空间演变与重构研究 |
5.2.5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更新研究 |
5.2.6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
(4)试论“十四五”时期江苏文化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苏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挑战 |
二、国际化:一种能力建设 |
三、作为延伸的数字化战略 |
四、产业化的溢出效应 |
五、余论 |
(5)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政策 |
1.1 国内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政策研究 |
1.2 国际文化产业数字化相关政策研究 |
1.2.1 美国模式:市场创新驱动 |
1.2.2 英法德意模式:资源创新驱动 |
1.2.3 日韩模式:政策创新驱动 |
2 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内涵 |
2.1 文化产业数字化国际经验与发展战略 |
2.1.1 国际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与经验分析 |
2.1.2 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文脉 |
2.1.3 国际语境下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
2.2 文化产业数字化价值体系与范式道路 |
2.2.1 中国文化产业数字化价值体系构成 |
2.2.2 构建自觉自信的文化产业数字化中国范式 |
2.2.3 构建美美与共的文化产业数字化中国道路 |
2.3 智能文化产业关联聚合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技术 |
2.3.1 构建虚拟文化空间理论 |
2.3.2 文化产业资源数字化标准融合与规范活用 |
2.3.3 文化产业资源关联聚合与知识图谱构建 |
2.4 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与外生进化发展 |
2.4.1 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与外生进化理论 |
2.4.2 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与外生进化路径与模式 |
2.5 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协同的数字化高效治理与精准服务 |
2.5.1 构建“双循环”驱动的数字化文化生态系统 |
2.5.2 数智驱动的文化增值高效治理机制 |
2.5.3 多元主体共享的数智精准服务新模式 |
3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价值 |
3.1 学术价值 |
3.2 应用价值 |
3.3 社会价值 |
4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未来研究思考 |
4.1 构建新的文化产业数字化研究方法与理论体系 |
4.2 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结构和组织 |
4.3 文化产业数字化的活化应用 |
4.4 文化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 |
4.5 话语体系创新 |
5 结语 |
(6)国际版权贸易中的文化冲突与协调——以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际版权贸易与文化的有机联系 |
(一)文化在国际版权贸易中的重要体现 |
(二)国际版权贸易对文化的重要影响 |
三、国际版权贸易中文化冲突的根源与表现 |
(一)冲突的根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差距 |
(二)冲突的表现——文化保护与版权保护的利益冲突 |
(三)冲突的特殊性——国际版权贸易的客体差异与文化内涵 |
四、国际版权贸易中文化冲突的协调机制构建 |
五、结 论 |
(7)六十年风雨同舟 新征程砥砺奋进——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成立六十周年志庆(论文提纲范文)
一 紧跟时代步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应 |
(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
1.第一阶段(“冷战”时期):国际反殖、反帝、反霸的引领国。 |
2.第二阶段(“冷战”结束到21世纪初):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国。 |
3.第三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主导力量。 |
(二)中国国际地位变迁下的拉美所研究选题 |
1.第一阶段:从“革命范式”向“发展导向”转变 |
2.第二阶段:研究方法与分析视角的突破 |
第一,研究议题多维扩展,全球视角、比较研究成为亮点。 |
第二,学术争鸣氛围热烈,相关研究属国内领先水平。 |
3.第三阶段: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的强化 |
第一,强化了对拉美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 |
第二,更多关注对策规划性研究。 |
第三,战略研究成为新关注点。 |
二 应对现实诉求,与中国发展阶段相同步 |
(一)中国发展阶段之划分 |
1.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蓄力期 |
2.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探索期 |
3.加入WTO后的工业化加速期 |
4.步入新时代后的工业化换挡期 |
(二)研究方向与中国发展阶段相同步 |
1.工业化蓄力期的拉美研究 |
2.工业化探索期的拉美研究 |
3.工业化加速期的拉美研究 |
4.工业化换挡期的拉美研究 |
三 把握合作趋向,与中拉关系相配合 |
(一)中拉关系呈现“累积—跨越式”发展特点 |
第一,中拉关系发展动力由政治驱动转向经贸驱动。 |
第二,中拉在彼此外交中的战略地位上升。 |
第三,中国是中拉关系“构建发展”阶段的主要推动力量。 |
(二)拉美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可或缺的地区 |
第一,整体合作开辟中拉友好合作新纪元。 |
第二,中拉关系立体化发展成为“金字塔”构造图景。 |
第三,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实践。 |
第四,中拉是全球治理改革的推动力量。 |
(三)中拉共建“一带一路”,增加拉美公共产品供给 |
(四)文明对话是当前中拉关系的新范式 |
四 探究思想演进,与拉美发展相伴随 |
(一)拉美国家的发展特点 |
1.思想活跃,探索不断 |
2.共性与个性并存 |
3.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
4.复杂变化,曲折前行 |
(二)拉美研究:紧扣发展主题,聚焦重大问题 |
1.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
2.地区性研究与国别研究相辅相成 |
3.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
4.广泛研究,深度思考 |
五 新时代、新机遇、新要求 |
(一)中国高质量发展必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
(二)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为拉美学术研究提供新机遇 |
(三)伟大实践和社会科学大发展为拉美学术研究提出新要求 |
1.巩固历史与逻辑、现实和理论相统一的学术研究框架 |
2.激发问题导向与推动方法论创新的学术研究活力 |
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学术研究体系 |
六 开拓创新,不负使命 |
第一,坚守责任,不负使命。 |
第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
第三,突出重点、质量导向。 |
第四,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
(8)逆全球化趋向下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逆全球化趋向对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 |
二、文化安全与文化治理 |
三、“多层善治”的理想目标 |
结 语 |
(9)全球文化资本扩张中的我国文化安全危机分析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资本主义的单一经营 |
二、媒介帝国主义 |
三、伪称的自由贸易体系与自由市场 |
四、西方强势文化的国际性传播 |
五、化解当前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策略 |
(10)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文化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J]. 徐望. 社科纵横, 2021(06)
- [2]时代激变下的融合之道与通变之途:“新文科”和“新商科”背景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第十七届全国高校文化管理类学科建设联席会议”综述[J]. 董开颜,谭博.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21(01)
- [3]地理学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J]. 宋永永,薛东前,马蓓蓓,马艳艳,袁鑫,王怡婕. 经济地理, 2021
- [4]试论“十四五”时期江苏文化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战略[J]. 马向阳,岳新. 北京文化创意, 2021(05)
- [5]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研究[J]. 罗仕鉴. 包装工程, 2021(18)
- [6]国际版权贸易中的文化冲突与协调——以文化强国建设为背景[J]. 杨健. 北方法学, 2021(05)
- [7]六十年风雨同舟 新征程砥砺奋进——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成立六十周年志庆[J].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课题组. 拉丁美洲研究, 2021(03)
- [8]逆全球化趋向下的文化安全与文化治理[J]. 孙英春. 浙江学刊, 2021(05)
- [9]全球文化资本扩张中的我国文化安全危机分析与应对[J]. 徐望. 经济界, 2021(05)
- [10]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