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 SYSTEMS MPLS 新进展

FORE SYSTEMS MPLS 新进展

一、FORE系统公司MPLS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侯闻佳[1](2013)在《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近十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的业务网正处在发展转型时期。一方面,各大通信运营商从原有的语音类业务转而面向IP化数据类的全业务,传送网承载的业务从以TDM为主向以IP为主转变;另一方面,传统的GSM和CDMA终究要向LTE演进,而LTE要求传输网络提供更大的带宽资源和IP化的大颗粒。目前使用的TDM(SDH、MSTP)网络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发展的需求,如何构建统一承载网满足业务IP化的传送需求?采用哪种技术构建承载网?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通信运营商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挑战。论文从分组传送网的基本网络功能分析出发,针对现在还未成熟的时间同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测试数据为依据,提出以同步以太网1588v2为核心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实际复杂网络环境(如微波和交换网络的混合组网)下时钟无法统一的弊病。另外对于现网数据类业务安全等级高的特点,结合移动PTN试验网的设计方案,制定出一套适合于现阶段混合组网的保护方式,为未来大颗粒的全业务发展提供电信级的安全保护。论文也对LTE承载方式的选择和演进方向也进行了探讨。

张会彬[2](2011)在《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和约束路由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的高速发展,通信网络业务容量爆炸式增长,光传送技术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以OTN/PTN为代表的新一代光传送技术正在取代传统DWDM、SDH技术的统治地位,逐渐成为新一代光传送网的主流,光传送网络的大容量、分组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OTN/PTN技术标准日益成熟,组网应用大规模展开,由于节点能力约束引起的网络性能受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OTN网络,主要是电交叉能力受限引起的资源预留失败问题和光交叉结构不平衡性造成的建路阻塞问题;而针对PTN网络,则主要是调度机制、资源预留和路由的协同性导致的业务QoS性能劣化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在国家863课题“新一代光网络标准、测试和组网应用研究”的支持下,本文重点研究新一代光传送网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研究OTN/PTN网络的资源优化和约束路由问题,并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第一,针对OTN多层网络中由于电交叉资源限制导致的资源预留失败问题,参考标准节点模型定义,提出了OTN电结构约束节点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TN节点电结构约束的动态路由优化算法。根据光层建路和电层建路的不同模式,算法分为光层建路优先、电层建路优先和光电混合算路优先三种策略,并利用OMNeT++仿真工具对三种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策略,电层建路优先策略在阻塞率性能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第二,针对OTN节点光交叉结构不平衡性造成的建路阻塞问题,研究了OTN有阻光节点的内在结构,分析了节点光结构约束模型,提出了基于OTN节点光结构约束的冲突感知波长分配算法,以有效降低网络阻塞率,并利用OMNeT++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考虑节点光结构约束后,之前广泛使用的波长分配算法的性能发生了很大异化,在所研究的网络模型中,本文提出的M&R、R&M方案的性能要优于传统方案。第三,围绕OTN多层网络节点电结构约束模型,针对OTN节点电交叉资源中LIU资源和AIU资源配比不平衡性问题,研究了骨干OTN多层网络中LIU资源和AIU资源配比关系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在流量荷载的各个阶段,LIU配置率在60%-70%的时候OTN网络性能最佳的特性,为骨干OTN网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来解决任意OTN网络的电交叉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并基于线性逼近策略和阻塞率逼近策略利用OMNeT++仿真工具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阻塞率逼近策略相对于线性逼近策略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性能有更大的提升,在满足相同阻塞率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LIU资源的配置量。第四,MPLS-TP网络面向传送的特性使其对业务QoS的保证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MPLS-TP网络中调度机制、资源预留和路由的协同性问题,研究了调度机制的不公平性对业务QoS特性的影响并将这种不公平性作为重要约束引入到路由计算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度机制不公平性约束的分布式路由优化算法,并利用仿真工具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调度机制不公平性约束的分布式路由算法能有效提高高等级业务的QoS特性。第五,针对传统光传送网络资源管理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交互性与管控能力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光传送网络资源管理优化平台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论文提出了任务管理中心的架构,结合虚拟化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可重构的、交互式网络资源管理优化平台,有效解决了多方接入、数据共享与安全、统一管控和均衡资源配置等问题。在此框架内开发实现了MPLS-TP网络中同步网络规划/优化模块,移植实现了网管模块和传输仿真模块,将网络的规划优化、传输的性能分析和网管有机结合,将前台展示和后台运算实体分离,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许军[3](2012)在《多业务承载宁夏电信IP城域网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3G的快速发展及其向LTE的演进,以及国家三网融合政策下催生的IPTV等视频交互业务的层出不穷,传统的城域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中国电信而言,现有IP城域网主要承载传统的宽带上网业务,这在宽带业务发展初期、用户使用业务单一、对带宽需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是可以胜任的。但是,随着3G以及IPTV等高带宽需求业务的发展,如果针对移动业务及IPTV业务再独立建设IP承载网络,必将增加建设成本、增加网络维护的复杂性。为此,为节约建设及维护成本,建设一张多业务承载网络已经是中国电信IP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介绍了电信网及IP网的发展趋势,由此总结出了IP网的发展目标及演进原则;接下来,通过对IP网络上目前承载的业务和未来将要部署业务的介绍,得出了建设综合承载网络的必要性;对MPLS承载方式的关键技术及目前城域网所需的关键传送技术进行了介绍,为构建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对宁夏电信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进行了设计,分别从核心层、业务控制层、汇聚及接入层的设备定位、路由互通要求、用户接入原则及今后设备、电路的扩容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和规划设计。并对关键业务的接入方式、部署原则进行了详细设计,对多业务承载所涉及的关键网络资源IP地址、VLAN及QOS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划。通过本文对宁夏电信构建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所涉及的关键内容:网络组织与路由、业务承载规划及网络资源规划进行的详细规划与设计,为宁夏电信构建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指导宁夏电信今后的网络规划、建设与优化工作,使得今后的网络建设与优化目标更加明确,各方面的实施内容更加清晰,从而是整个网络建设与优化工作能够少走弯路。同时,通过对多业务综合承载网方案的逐步实施,能够大大节约为满足不同业务承载所需建设的双平面承载网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并为宁夏电信继续在本省保持网络优势奠定了基础。

华静妤[4](2011)在《MPLS网络队列参数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MPLS技术在流量工程、VPN、QoS等方面表现出了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MPLS网络中分组转发与处理过程进行了介绍,描述了MPLS网络在工程实现中的具体模块划分与功能实现,指出目前MPLS网络工程实现上的优缺点以及改进MPLS网络的办法。通过引入factor因子,对流量工程算法MSA进行优化;通过引入队列机制,获取最佳队列长度设置。本文对MPLS网络中分组的调度转发进行仿真研究,得到有助工程实现的较好结论:在采用FIFO调度的MPLS网络环境下,选择250byte作为分组大小较合理;为了获得较好的延时、丢包率、利用率性能,对于输入、输出端口都服从泊松分布流量模型的情况,选择1/5输入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VOQ长度,选择2倍输出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输出队列长度可以达到优化MPLS网络要求;对于输入端口服从泊松分布流量模型、输出端口服从ON/OFF突发流量模型的情况,选择3.2倍输入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VOQ长度,选择3倍输出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输出队列长度可以达到优化MPLS网络要求;对于输入、输出端口都服从ON/OFF突发流量模型,负载小于80%的情况,选择4倍输入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VOQ长度,选择4倍输出链路处理能力大小作为输出队列长度可以达到优化MPLS网络要求;对于输入、输出端口都服从ON/OFF突发流量模型,负载大于80%的情况,单纯依靠改变输入、输出队列长度不能有效优化MPLS网络。在引入丢包阂值概念的基础上,对阈值进行筛选:对延时要求高的网络,选择0.025作为阈值性能较好;对丢包率要求严格的网络,选择O.175作为阈值性能较好;对于对公平性要求严格的网络,选择按照输出链路速率设置阈值性能较好。通过仿真,得到多种流量模型下,队列相关参数的优化参数。这对优化MPLS网络的工程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刘丽颖[5](2011)在《网管DCN系统优化》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加上技术进步、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等因素,中国信息产业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了高速建设期间。从设备容量上来说,从最早期的PDH、SDH到后期的ASON智能网、从早期的2.5G×8、2.5G×16到后期的40G×80,从网络结构上来说,从早期的链型、环形到后期的MESH型组网,从早期的单OTM、双OTM到后期的多OTM,网络容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结构呈爆炸性扩张,作为整个网络的大脑中枢——网管,也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将网管比喻为大脑神经元、那么网管DC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综合数据通信网)系统则是连接各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本文从技术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网管DCN系统在整个传输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并着重分析了中国某些电信运营商的网管DCN系统结构、网管DCN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网管DCN系统优化改造情况。作者从事通信行业网络维护工作将近10年,工作期间内,多次遇到并解决网管DCN系统所涉及到的各类相关问题。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亲身经历了从单局点的DCN整改,到系统的DCN优化,再到整个网络的DCN改造,对DCN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及认识的不断深入,对DCN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本文以DCN系统实例为切入点,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情况,详细分解了DCN的建设、整合现状,在详细分析了DCN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现原有DCN系统结构中存在的缺陷,并根据业务拓展的需求,对DCN系统进行了大胆的优化改造、进行了颇含远景的优化改造工作,从而解决了DCN系统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整合了DCN系统网络资源,拓展了DCN系统的网络容量,适应了DCN系统的发展潮流。

张奕[6](2010)在《福州电信IP城域网IPTV业务的应用与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电信五大营销品牌(天翼、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iTV、我的e家)之一的IPTV(iTV),集网络和电视媒体特点于一身,未来几年将步入高速稳定的成长期,这也对IPTV的质量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IPTV的关键技术包括:电子节目导航、交换、编解码、承载网、安全加密、信令和组播、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机顶盒技术等,本文主要关注IPTV在承载网方面的技术发展。传统IP网络的尽力服务不可能识别和区分网络中的语音、视频以及数据等各种通信类别,而具备区分能力正是为不同的通信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前提,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的出现便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电信福州分公司致力于电信网向信息网的战略演进,在福州IP城域网全面部署了QoS通信保障,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高整体服务质量。IPTV作为重要增值业务,QoS提供的保障将有效提升客户感知,拓展福州电信的整体品牌优势。本文首先研究了福州IP城域网的整体架构,以及IPTV在整个城域网中的地位以及福州IP城域网QoS的整体部署情况。对于IPTV的架构进行了一些网络优化建议,并且对比验证福州电信城域网全网部署QoS前后,IPTV业务质量的网络指标变化和客户感知差异。结合福州城域网现网实际,给出了一种基于QoS的IPTV业务的差异化保障方案,同时通过测评验证,采用客观指标衡量与主观感知相结合的方式,确认该方案在客户同时进行高速下载和观看IPTV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保障效果。最后,文章也给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研究当网络中出现偶发的流量拥塞时,IPTV的实际保障效果。

许昌俊[7](2009)在《基于IPv6的MPLS VPN研究》文中指出随着Internet迅速的发展以及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的开通,IPv6将逐渐取代IPv4。实践也表明IPv6网络协议比IPv4不仅在网络IP地址枯竭问题的完美解决上,而且在网络管理、运行、控制、处理等许多性能上更为强大、高效。MPLS(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即多协议标记交换,是一个网络层包转发新兴标准,作为一种新的Internet骨干网技术,它的实现可以简化IPv6的实施。MPLS技术是集成的路由/交换解决方案的最新进展,它无缝地集成了IP路由技术的灵活性和二层交换的简洁性,将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优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把IP技术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与ATM等技术的高性能、流量控制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当前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而以MPLS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为主的IP VPN技术是一种灵活的VPN解决方案,其简单方便、可扩展的特性使它在众多VPN技术中独具特色。因此,基于IPv6的MPLS/VPN研究更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学术上,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前瞻性。论文首先介绍了IPv6以及基于IPv6的MPLS VPN基本运行机制等相关知识,然后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本课题所做的主要工作。(1)6PE实现IPv4向IPv6过渡。(2)综合型的MPLS QoS在IPv6下的实现。(3)MPLS VPN在移动IPv6下的实现。论文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研究的不足作了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该课题以理论研究方式为基础,以真实环境实验和模拟实验为核心的方案进行研究,紧跟网络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贾宗璞[8](2008)在《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在乒乓切换模式下移动IPv6快速切换、层次切换和快速层次移动易出现的切换时延长、丢包率高、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PAR-NAR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并将该思想应用到FMIPv6和FHMIPv6中,分别得到FMIPv6-PP方案和FHMIPv6-PP方案。所提思想和方案通过定义新的Hop-by-Hop选项报头TM、PCoA表和双向隧道表,建立和维持MN切换前后两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双向隧道,用于乒乓切换期间数据包的快速转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思想和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吞吐量也有较大提高,比移动IPv6其它协议更适合乒乓切换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切换方案。针对现有的MPLS和IPv6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所需时延大、丢包率高和无错误恢复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定义预测信息表和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移动节点在移交切换前,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目的接入路由器,提前完成其与交叉路由器的LSP建设,从而实现移动节点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另外,所提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本方案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对LSP拓扑结构的改进和采用双播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丢包率。

李丹荔[9](2007)在《L2VPN-VPWS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的日益扩张,客户分布日益广泛,合作伙伴日益增多,传统企业网的功能缺陷凸显,企业对于自身的网络建设在灵活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VPN以其独具特色的优势赢得了飞速的发展。VPN使用的主要技术是隧道技术,VPN用户的数据就是通过各种隧道进行传输的,而MPLS技术集成了IP路由技术的灵活性和二层交换的简洁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隧道,因此决定了其对VPN技术有着良好的支持。目前MPLS L2VPN主要有两种实现,一种是Martini提出的基于扩展LDP协议实现的Martini L2VPN,一种是Kompella提出的基于MP-BGP扩展实现的Kompella L2VPN,目前Martini L2VPN已经标准化,而Kompella L2VPN已经基本上没有再使用了。随着协议的标准化,各个运营商对于设备支持MPLS L2VPN的需求增加,各个设备商也在为此做着自己的准备。本课题依托港湾网络有限公司X项目,承担设备对MPLS L2VPN-VPWS模块的实现,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深入学习MPLS、VPN的基本技术原理和L2VPN的相关标准及草案;深入了解基于NP架构的高端智能交换机的软、硬件体系结构,从MPLS模块入手,了解与之相关的协议模块的体系结构。2.结合项目需要分析MPLS L2VPN-VPWS模块设计需求,给出了L2VPN-VPWS模块的实现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出VPWS模块的解决方案。3.详细设计了VPWS模块的实现流程,包括控制流程、数据转发流程和对外接口的设计。4.设计VPWS系统的测试方案,通过对集成测试环境上VPWS功能测试的现场结果分析,完成了VPWS系统基本功能的全面测试;结合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实例,总结经验并为相关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胡华东[10](2005)在《Internet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使Internet更好地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赋予其提供QoS服务的能力。当前,DiffServ已经成为QoS供应的主流模型。然而,仅仅使用DiffServ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还需要Internet流量工程的支持。在核心网中同时实施DiffServ和流量工程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共识,流量工程也已经因此而成为QoS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但是,目前的流量工程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方面都还亟待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融合DiffServ的区分服务思想,为了在更广阔的网络区域中加以实施,迫切需要将现有的不可区分的、作用范围局限在域内的Internet流量工程扩展为端到端、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本文以域间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环境下的动、静态路由方案为研究目标,对相关的动、静态路由算法和协议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目前Internet流量工程作用范围的局限性之所在,并在深入研究整个Internet路由体系结构以及可区分流量工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端到端、可区分的Internet流量工程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的建立为今后多种多样跨区域的网络应用奠定了基础,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一。2.基于化繁为简、由浅入深的考虑,将域间可区分Internet流量工程(ID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问题分解为单自治域中多路由区之间(Inter-Area DS-TE)的动态路由问题以及多个单区自治域之间(Inter-AS DS-TE)的动态路由问题,分别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的路径计算方法和信令传递机制。以MPLS技术为基础,将类别区分与跨区域操作结合起来进行流量工程的基于约束路由计算是本文的创新之处。3.将Inter-Area 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机制和Inter-AS DS-TE环境下的动态路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了IDDS-TE环境下层次化的通用动态路由机制,以适应任意的组网情况。4.针对要求简单、快速的计算环境(例如网络规划以及某些大规模的ISP网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静态路由算法,并为之设计了合理的全局优化策略,以弥补因为算法简单而带来的优化性能损失,该策略的使用是本文简单静态算法的特色所在。5.给出了与本文IDDS-TE动态路由机制相关的协议扩展,主要是路由协议(主要是OSPF协议、IS-IS协议以及BGP协议)以及信令协议(主要是RSVP协议)方面的扩展。

二、FORE系统公司MPLS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ORE系统公司MPLS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PTN 概述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各章内容简介
第二章 分组传送网(PTN)的性能架构与技术分析
    2.1 PTN 性能结构
    2.2 PTN 技术的实现方式
    2.3 PBT 与 T-MPLS 技术
    2.4 业务的封装及承载
    2.5 各种承载技术 TCO
    2.6 层次化 OAM
    2.7 PTN 时钟同步技术
    2.8 PTN 技术的优势与比较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TN 的保护技术的研究
    3.1 PTN 的保护方式
    3.2 LSP/PW 线性保护
    3.3 RP 保护
    3.4 双归保护
    3.5 双归保护解决方案及分析
    3.6 试验网的场景应用
    3.7 端到端 QOS
    3.8 PTN 整体网络保护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TN 组网架构及其应用
    4.1 PTN 组网架构
    4.2 工程建设中的接入模式
    4.3 面向 LTE 的承载及演进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关键问题的思考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2)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和约束路由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光传送网络发展趋势
        1.1.1 光网络发展历史
        1.1.2 下一代光传送网络特征
        1.1.3 光传送网资源优化和约束路由的内在联系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OTN技术国际研究进展
        1.2.2 PTN技术国际研究进展
        1.2.3 相关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1.2.4 相关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工作
        1.3.1 论文结构
        1.3.2 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章 OTN多层网络中基于约束的路由优化算法研究
    2.1 OTN多层网络ODUk复用的变迁与影响
        2.1.1 OTN标准中ODUk复用结构的变迁
        2.1.2 复用结构变化对网络应用模型的影响
    2.2 基于PCE的统一控制平面对OTN多层网络的影响
        2.2.1 PCE标准体系
        2.2.2 多层网络统一控制平面原理与实现
        2.2.3 基于PCE统一控制平面下的OTN网络中的节点约束
    2.3 OTN网络中基于电结构约束的动态路由算法研究
        2.3.1 OTN节点电交叉容量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2.3.2 基于电交叉容量约束的OTN节点模型
        2.3.3 基于OTN电交叉容量约束的动态路由优化算法
    2.4 OTN网络中基于光结构约束的冲突感知波长分配算法研究
        2.4.1 有阻光网络光节点结构、模型及约束
        2.4.2 基于节点光交叉约束的冲突感知波长分配算法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OTN多层网络电交叉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3.1 OTN多层网络电交叉资源优化配置重要性
        3.1.1 OTN节点设备形态
        3.1.2 网络资源优化理论
    3.2 骨干OTN多层网络电交叉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3.2.1 节点、网络和业务模型
        3.2.2 仿真结果
    3.3 OTN多层网络电交叉资源启发式配置研究
        3.3.1 网络和业务模型
        3.3.2 算法描述
        3.3.3 仿真结果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MPLS-TP网络中基于约束的路由优化算法研究
    4.1 引言
    4.2 MPLS-TP网络中现有QoS保障机制
        4.2.1 RSVP-TE原理分析
        4.2.2 区分服务结构体系
        4.2.3 调度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4.2.4 QoS路由算法原理与性能分析
    4.3 基于调度机制不公平性约束的分布式路由算法研究
        4.3.1 WFQ调度算法不公平性分析
        4.3.2 算法描述
        4.3.3 仿真结果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光传送网络资源管理优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5.1 概述
        5.1.1 背景分析
        5.1.2 设计目标
    5.2 光传送网络资源管理优化平台设计
        5.2.1 光传送网络资源管理优化平台整体架构与核心模块
        5.2.2 同步网络规划/优化模块设计
        5.2.3 网管/传输仿真模块设计
    5.3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3)多业务承载宁夏电信IP城域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信网络发展面临的形势
    1.2 IP 网络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主要业务承载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介绍
    2.1 互联网接入业务
        2.1.1 互联网接入业务
        2.1.2 企业互联业务
        2.1.3 视频业务
        2.1.4 软交换/IMS 业务
        2.1.5 ITMS 承载
        2.1.6 C+W 承载
    2.2 MPLS VPN 技术
        2.2.1 MPLS 协议原理
        2.2.2 VPN 概述
        2.2.3 MPLS FRR
        2.2.4 MPLS 的QoS 保证
        2.2.4.1 DiffServ 支持
        2.2.4.2 MPLS TE
    2.3 IP 城域网的关键传送技术
        2.3.1 IP over 光纤/WDM、PON
        2.3.1.1 IP over 光纤
        2.3.1.2 IP over WDM
        2.3.1.3 PON
        2.3.2 IP over SDH(POS)/ MSTP / RPR
        2.3.2.1 IP over SDH ( POS )
        2.3.2.2 IP over MSTP
        2.3.2.3 IP over RPR
第三章 网络组织与路由
    3.1 组网原则
    3.2 目标组网结构
    3.3 IGP 互联要求
        3.3.1 ISIS
        3.3.1.1 ISIS 概要
        3.3.1.2 ISIS metric 值规划
        3.3.2 OSPF
        3.3.3 IBGP 互联要求
        3.3.4 EBGP 互联要求
        3.3.4.1 与163 互联要求
        3.3.4.2 与CN2 互联要求
    3.4 业务接入控制层网络规划部署原则
        3.4.1 设备定位
        3.4.2 网络接入原则
        3.4.3 设备、电路扩容原则
    3.5 接入层网络规划部署原则
        3.5.1 设备定位
        3.5.2 网络接入原则
        3.5.3 设备、电路扩容原则
    3.6 IPTV 业务部署原则
    3.7“我的 e 家”业务的承载
        3.7.1 家庭网关ITMS
        3.7.2 IPTV 业务
        3.7.3 VoIP 业务
        3.7.4 互联网上网业务(PPPoE 模式)
    3.8 QOS 部署原则
    3.9 二、三层VPN 部署原则
        3.9.1 二层VPN 业务部署原则
        3.9.2 三层VPN 业务部署原则
        3.9.3 域内三层MPLS VPN 业务部署原则
        3.9.4 跨域三层MPLS VPN 业务部署原则
    3.10 网络管理部署原则
    3.11 网络安全部署原则
第四章 业务承载规划
    4.1 个人业务承载规划
    4.2 二层MPLS VPN
    4.3 三层VPN 业务规划
        4.3.1 域内三层MPLS VPN 业务
        4.3.2 跨域三层MPLS VPN 业务
    4.4 ITV 业务承载实现
    4.5 ITMS 承载实现
    4.6 C+W 承载实现
        4.6.1 城域接入网实现
        4.6.1.1 公共热点接入
        4.6.1.2 接入的家庭网关
        4.6.1.3 LAN 接入的家庭网关
        4.6.2 城域接入网实现
        4.6.2.1 公共热点接入
        4.6.2.2 接入的家庭网关
        4.6.2.3 LAN 接入的家庭网关
第五章 网络资源规划
    5.1 城域网IP 地址规划
    5.2 VLAN 分配规划
    5.3 MPLS TE FRR 实施设计
    5.4 QOS 业务等级和保障策略
        5.4.1 QOS 实现模型
        5.4.2 QOS 等级规划
        5.4.3 QOS 保障策略
    5.5 三层QOS 部署结构
    5.6 IP 城域网组播规划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缩略语

(4)MPLS网络队列参数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4 主要内容及结构
2 MPLS网络的工程设计与实现
    2.1 MPLS网络中分组转发的基本原理
        2.1.1 MPLS网络中分组转发过程
        2.1.2 MPLS网络中处理分组过程
    2.2 MPLS网络实现
        2.2.1 MPLS Classify Module总体方案
        2.2.2 Traffic Classify Module总体方案
        2.2.3 Queue Module总体方案
        2.2.4 工程实现中的问题
    2.3 MPLS流量工程
        2.3.1 MSA算法
        2.3.2 MSA算法的改进
    2.4 本章小结
3 MPLS网络仿真
    3.1 流量模型的仿真
        3.1.1 Possion分布流量模型
        3.1.2 ON/OFF模型
        3.1.3 服从Pareto分布的ON/OFF模型构造
        3.1.4 ON/OFF突发流量仿真算法
        3.1.5 Possion分和与ON/OFF分布统计比较
    3.2 MPLS网络仿真模型和算法
        3.2.1 MPLS网络仿真模型
        3.2.2 仿真程序实现算法步骤
        3.2.3 主要实现算法
        3.2.4 性能参数的获取
    3.3 本章小结
4 MPLS性能分析
    4.1 仿真参数的设定标准
        4.1.1 对称交换机与非对称交换机的选择
        4.1.2 分组大小的选择
    4.2 输入、输出流量服从泊松分布
        4.2.1 最佳输入队列长度
        4.2.2 最佳输出队列长度
        4.2.3 不同负载下性能分析
    4.3 输入流量服从ON/OFF分布、输出流量服从泊松分布
        4.3.1 最佳输入队列长度
        4.3.2 最佳输出队列长度
        4.3.3 不同负载下性能分析
    4.4 输入、输出流量服从ON/OFF分布
        4.4.1 最佳输入队列长度
        4.4.2 最佳输出队列长度
        4.4.3 合适的阈值选取
        4.4.4 不同负载下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网管DCN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中国电信企业DCN系统建设现状
    1.3 中国电信企业DCN系统整合
        1.3.1 电信企业DCN系统整合原因
        1.3.2 电信企业DCN系统整合路径分析
        1.3.3 电信企业DCN系统整合案例分析
        1.3.4 电信企业DCN系统整合小结
第二章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案例分析
    2.1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简介
        2.1.1 网管DCN介绍
        2.1.2 网管DCN系统故障实例
    2.2 网管DCN系统优化
        2.2.1 网管DCN系统优化的原因
        2.2.2 网管DCN系统优化的方法
        2.2.3 网管DCN系统优化的目标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优化
    3.1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优化实例(单站)
        3.1.1 某运营商国干站点网管DCN系统现状
        3.1.2 网管DCN系统存在的问题
        3.1.3 网管DCN系统问题原因
        3.1.4 网管DCN系统问题分析
        3.1.5 网管DCN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3.1.6 网管DCN系统优化改造实施步骤
        3.1.7 网管DCN系统优化改造完成后的网络结构
        3.1.8 网管DCN系统优化改造完成后的效果
    3.2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优化实例(系统)
        3.2.1 某运营商国干网管DCN系统现状
        3.2.2 监控信道(内网管DCN)成环方案
    3.3 中国电信企业网管DCN系统优化实例(整体改造)
        3.3.1 方案概述
        3.3.2 组网分析
        3.3.3 具体实施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见网管DCN模型及应用
    4.1 直接网线连接
    4.2 网桥模式
    4.3 一对路由器
    4.4 直接连接加一对路由器方式
    4.5 三个路由器方式
    4.6 路由器网络
    4.7 黑盒式网管DCN通道模式
    4.8 可配置网管DCN
第5章 网管DCN系统发展前景
    5.1 ASON中的网管DCN系统
        5.1.1 ASON网管DCN系统的介绍
        5.1.2 ASON网管DCN系统的描述
        5.1.3 ASON网管DCN系统的应用
        5.1.4 ASON网管DCN系统的性能要求
        5.1.5 几种典型的ASON网管DCN系统的结构分析
    5.2 MPLS VPN中的网管DCN系统
        5.2.1 MPLS VPN概述
        5.2.2 MPLS VPN的应用
        5.2.3 三层MPLS VPN组网及其故障处理
        5.2.4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5.2.5 MPLS VPN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福州电信IP城域网IPTV业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背景
    1.2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QoS和IPTV技术概述
    2.1 主要QoS模型介绍
        2.1.1 综合业务模型(Integrated service Ⅰ)
        2.1.2 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
        2.1.3 选择Diff-Serv的理由
        2.1.4 QoS执行的功能
    2.2 IPTV业务综述
        2.2.1 IPTV的主要特点
        2.2.2 IPTV的关键技术
        2.2.3 IPTV的应用系统
        2.2.4 IPTV的主要业务
第三章 福州城域网、IPTV专网结构及QOS部署介绍
    3.1 福州电信IP城域网网络现状
    3.2 福州电信IPTV专网介绍
    3.3 福州电信IP城域网QoS部署情况介绍
        3.3.1 福州IP城域网QoS部署模型
        3.3.2 QoS等级、队列设计
        3.3.3 端到端QoS关键指标
第四章 IPTV的QoS概念-用户质量体验QoE
    4.1 QoE指标简要介绍
    4.2 IPTV业务用户体验质量(QoE)研究的现状
第五章 基于QoS的福州IPTV业务差异化保障方案
    5.1 基于QoS的福州IPTV业务差异化保障方案简介
    5.2 城域网各层面典型设备相关配置
        5.2.1 CDN专网设备
        5.2.2 城域网设备
第六章 QoS保障在福州城域网IPTV应用中的效果测评
    6.1 测试背景
    6.2 测试方案
        6.2.1 测试依据
        6.2.2 测试工具
        6.2.3 测试环境
    6.3 测试内容
        6.3.1 LAN+PPPoE方式接入
        6.3.2 ADSL+DHCP方式接入
第七章 总结
    7.1 下一阶段的工作
    7.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IPv6的MPLS VPN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实验平台
    1.3 研究方案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IPV6的MPLS VPN基本运行机制
    2.1 IPv6协议简介
    2.2 MPLS VPN技术
        2.2.1 MPLS概述
        2.2.1.1 MPLS简介
        2.2.1.2 MPLS体系结构
        2.2.1.3 MPLS工作原理
        2.2.2 VPN概述
        2.2.2.1 VPN简介
        2.2.2.2 VPN关键技术
        2.2.3 MPLS VPN概述
        2.2.3.1 MPLS VPN简介
        2.2.3.2 MPLS VPN分类
    2.3 IPv6下的BGP/MPLS VPN
        2.3.1 BGP路由协议
        2.3.2 用于IPv6下MPLS VPN的BGP4扩充
        2.3.2.1 MP_REACH_NLRI属性
        2.3.2.2 MP_UNREACH_NLRI属性
        2.3.2.3 EXT_COMMUNITIES属性
        2.3.3 IPv6下BGP/MPLS VPN的基本原理
        2.3.3.1 IPv6路由分发
        2.3.3.2 BGP协商能力
    2.4 IPv6下BGP/MPLS VPN部分程序实现
    2.5 使用MPLS VPN对IPv6的意义
第三章 6PE实现IPV4向IPV6过渡
    3.1 6PE实现IPv6/IPv4互通技术出现的背景及现状
    3.2 6PE实现IPv4向IPv6过渡
    3.3 该技术总结
第四章 综合型的MPLS QOS在IPV6下的实现
    4.1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4.2 方案包含主要模型
    4.3 方案实现
        4.3.1 网络结构设计
        4.3.2 采用的关键技术
        4.3.3 工作流程
    4.4 设计方案总结
第五章 MPLS VPN在移动IPV6下的实现
    5.1 移动IPv6
        5.1.1 移动IPv6简介及基本概念
        5.1.2 移动IPv6工作原理
    5.2 设计方案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5.3 方案实现
        5.3.1 构建方案的分析
        5.3.2 具体方案的实现
        5.3.3 模拟实验
        5.3.3.1 仿真的分析与设计
        5.3.3.2 仿真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1.2.3 MPLS 技术及其与移动 IPV6 结合的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2.1 移动 IP 与移动 IPV6
        2.1.1 移动 IP
        2.1.1.1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
        2.1.1.2 移动 IP 切换过程简介
        2.1.1.3 移动 IP 技术的优势
        2.1.1.4 移动 IP 技术的不足
        2.1.2 移动 IPV6 基本协议
        2.1.2.1 IPV6 中的移动性相关特性
        2.1.2.2 移动 IPV6 工作原理
        2.1.2.3 移动 IPV6 主要操作过程
        2.1.2.4 移动 IPV6 中的切换概述
        2.1.2.5 新消息与新选项
        2.1.2.6 移动 IPV6 存在的问题
        2.1.2.7 移动 IPV6 切换优化技术概述
        2.1.2.8 MIPV6 与MIP 的比较
    2.2 移动 IPV6 快速切换方案
        2.2.1 关键概念
        2.2.2 新消息与切换过程
        2.2.3 切换性能分析
        2.2.4 存在的问题
    2.3 移动 IPV6 层次管理方案
        2.3.1 关键概念
        2.3.2 MAP 选项格式
        2.3.3 切换过程
        2.3.4 切换性能分析
    2.4 层次移动 IPV6 的快速切换
        2.4.1 关键概念
        2.4.2 切换过程
        2.4.3 切换性能分析
    2.5 几种切换方案的比较与局限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 IPV6
    3.1 引言
    3.2 基于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
        3.2.1 乒乓切换
        3.2.2 基于 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
    3.3 基于乒乓效应的预测式快速移动 IPV6(P-FMIPV6-PP)
        3.3.1 预测式快速移动IPV6
        3.3.2 问题定义
        3.3.3 P-FMIPV6-PP 细节
        3.3.3.1 主要思想
        3.3.3.2 TM 报头的定义
        3.3.3.3 PAR 隧道状态表
        3.3.3.4 改进的操作流程
        3.3.3.5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3.3.4 与反应式的兼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IPV6 层次移交管理方案
    4.1 引言
    4.2 FHMIPV6 性能分析
    4.3 基于乒乓切换的快速层次移动IPV6
        4.3.1 FHMIPV6-PP 体系结构
        4.3.2 FHMIPV6-PP 细节
        4.3.3 与FHMIPV6 的兼容性
        4.3.4 FHMIPV6-PP 与FHMIPV6 的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5.1 NS-2 简介
    5.2 模拟场景
    5.3 关键 TCL 脚本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数据采集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MPLS 与移动IPV6 融合的预测式快速切换方案
    6.1 MPLS 技术概述
        6.1.1 MPLS 基本概念
        6.1.2 MPLS 工作原理
        6.1.3 MPLS 网络体系结构
        6.1.3.1 节点结构
        6.1.3.2 标签与转发等价类(FEC)
        6.1.3.3 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与标记边缘交换路由器(LER)
        6.1.3.4 标签分发协议 LDP
        6.1.3.5 标记交换路径 LSP 的形成
        6.1.3.6 数据分组在 LSP 上的传输
        6.1.4 MPLS 技术特点及优势
    6.2 MPLS 与移动IPV6 的结合技术
        6.2.1 MPLS 支持移动IPV6 的网络结构
        6.2.1.1 基本移动MPLS
        6.2.1.2 分级移动MPLS
        6.2.1.3 微蜂窝移动 MPLS
        6.2.2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6.3 预测式切换方案
        6.3.1 主要思想
        6.3.2 网络拓扑结构
        6.3.2.1 域内 MAP 的切换
        6.3.2.2 域间 MAP 的切换
        6.3.3 预测信息
        6.3.4 改进的 LSP 及双播
        6.3.4.1 改进的LSP
        6.3.4.2 双播
        6.3.5 预测式MPLS 移交切换算法
        6.3.6 预测式移动MPLS 切换流程
        6.3.7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6.3.8 仿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L2VPN-VPWS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MPLS VPN 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背景技术分析
    2.1 VPN 技术
    2.2 MPLS VPN 技术
    2.3 VPWS 技术原理
第三章 VPWS 模块的概要设计
    3.1 课题对VPWS 模块的需求分析
    3.2 VPWS 模块的实现基础
    3.3 VPWS 模块基本设计思想
    3.4 VPWS 的数据流设计
    3.5 VPWS 模块的接口设计
    3.6 模块运行设计
    3.7 小结
第四章 VPWS 模块的具体实现
    4.1 VPWS 协议控制模块的实现
    4.2 VPWS 转发路径管理模块的实现
    4.3 接口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VPWS 模块的基本功能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目标
    5.2 测试环境需求与测试工具
    5.3 测试拓扑与配置
    5.4 具体测试过程
    5.5 测试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有待进一步完成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10)Internet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nternet QoS
    1.2. Internet 流量工程及其新进展
        1.2.1 可区分的流量工程
        1.2.2 域间流量工程
    1.3 相关研究工作
        1.3.1. Internet2
        1.3.2. IST IP Premium
        1.3.3. ITU 的QoS 框架
        1.3.4 新一代信令体系
        1.3.5. MPLS 及其对DiffServ 的支持
        1.3.6. BGP 相关协议扩展及其域间流量控制方案
        1.3.7 其它
    1.4 论文选题意义、工作重点及创新之处
        1.4.1 论文选题意义
        1.4.2 论文工作重点
        1.4.3 论文创新之处
    1.5 论文组织
第二章. Internet 流量工程及其类别区分
    2.1. Internet 流量工程基本原理
        2.1.1. Internet 流量工程的定义
        2.1.2. Internet 流量工程的发展过程
        2.1.3. Internet 流量工程的分类
        2.1.4. Internet 流量工程的实施目标、内容与手段
        2.1.5. Internet 流量工程的适用环境
    2.2. MPLS 与Internet 流量工程
        2.2.1. MPLS 简介
        2.2.2 基于MPLS 的Internet 流量工程实施方案
    2.3. Internet 中可区分的流量工程
        2.3.1 服务类别
        2.3.2 带宽约束模型
        2.3.3 资源抢占与流量工程类
        2.3.4 相应的配置及协议扩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供端到端、可区分的Internet 流量工程体系
    3.1. Internet 中端到端、可区分的流量工程体系
        3.1.1. Internet 的路由结构
        3.1.2 端到端、可区分的体系框架
    3.2. Internet 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的研究
        3.2.1. IDDS-TE 的应用环境
        3.2.2. IDDS-TE 的设计原则
        3.2.2.1 兼容性原则
        3.2.2.2 可扩展性原则
        3.2.2.3 安全性原则
        3.2.3. IDDS-TE 的类别区分机制
        3.2.4. IDDS-TE 的带宽约束模型
    3.3. IDDS-TE 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
        3.3.1. IDDS-TE 中路由计算的网络模型
        3.3.2. IDDS-TE 环境下对路由机制的要求
        3.3.3. IDDS-TE 环境下的路由框架
        3.3.4. IDDS-TE 中路由的难点
        3.3.5. IDDS-TE 中的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间可区分Internet 流量工程中的动态路由机制
    4.1. IDDS-TE 中路由的几个基本问题
        4.1.1 路由量度选择
        4.1.2 约束条件判定方式
        4.1.3. Intra-Area DS-TE 路由算法
        4.1.4 跨区域路由的二分图模型
    4.2. Inter-Area DS-TE 中的动态路由机制
        4.2.1 路径计算方法
        4.2.1.1 单AS 中多area 的组网结构
        4.2.1.2 几种inter-area 路径计算方法
        4.2.1.3. CBGIA-IDR 算法
        4.2.2 信令过程
        4.2.2.1 路径计算过程中的信令传递
        4.2.2.2 利用信令建立LSP 转发状态
        4.2.3 失效保护
        4.2.4.Inter-Area DS-TE 动态路由示例
    4.3.Inter-Area DS-TE 动态路由仿真研究
        4.3.1 算法复杂度分析
        4.3.2 仿真模型
        4.3.2.1 拓扑模型
        4.3.2.2 流量模型
        4.3.2.3 评价指标
        4.3.3 仿真试验及其分析
        4.3.3.1 路由量度中n 值的确定试验
        4.3.3.2 带宽预留比例的确定试验
        4.3.3.3 不同BCM 模型的对比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域间可区分Internet 流量工程中的动态路由机制
    5.1. Inter-AS DS-TE 中的动态路由机制
        5.1.1 自治域间组网结构
        5.1.2 自治域间链路状态信息的散发
        5.1.3 路径计算方法
        5.1.3.1. Inter-AS DS-TE 中路由计算的特点
        5.1.3.2 基于CBGIA-IDR 的路径计算方法
        5.1.4 信令过程
        5.1.5 失效保护
    5.2. IDDS-TE 通用动态路由方案
        5.2.1. AS/Area 混合情况下的组网结构
        5.2.2 路径计算方法
        5.2.2.1. HCBGIA-IDR 算法
        5.2.2.2. HCBGIA-IDR 算法的HPCE 实施
        5.2.3 信令过程
        5.2.4 失效保护
        5.2.5. IDDS-TE 动态路由示例
    5.3. IDDS-TE 动态路由仿真研究
        5.3.1 算法复杂度分析
        5.3.2 仿真模型
        5.3.3 仿真试验及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间可区分Internet 流量工程中的静态路由方案
    6.1 区间可区分流量工程下的静态路由
    6.2 基于Inter-Area DS-TE 动态算法的简单方案
        6.2.1 问题描述
        6.2.2 基本思路及其流程
        6.2.3 优化量度选择
    6.3 仿真研究
        6.3.1 算法复杂度分析
        6.3.2 仿真模型
        6.3.3 仿真试验及其分析
        6.3.3.1 参数λ的确定试验
        6.3.3.2 全局优化弥补策略的有效性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态路由机制的相关协议扩展
    7.1 域内路由协议扩展
        7.1.1 与DS-TE 相关的扩展
        7.1.2 与PCE 计算方式相关的扩展
    7.2 域间路由协议扩展
    7.3 信令扩展
        7.3.1 与PCE 计算方式相关的信令扩展
        7.3.2 与DS-TE 相关的信令扩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FORE系统公司MPLS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分组传送网(PTN)技术的研究[D]. 侯闻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2]光传送网的资源优化和约束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 张会彬.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7)
  • [3]多业务承载宁夏电信IP城域网研究[D]. 许军.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4]MPLS网络队列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 华静妤. 南京理工大学, 2011(01)
  • [5]网管DCN系统优化[D]. 刘丽颖.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 [6]福州电信IP城域网IPTV业务的应用与研究[D]. 张奕.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基于IPv6的MPLS VPN研究[D]. 许昌俊. 贵州大学, 2009(S1)
  • [8]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D]. 贾宗璞. 吉林大学, 2008(11)
  • [9]L2VPN-VPWS的研究与实现[D]. 李丹荔.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10]Internet中域间可区分流量工程环境下的路由问题研究[D]. 胡华东. 天津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FORE SYSTEMS MPLS 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