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挑选独立董事(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雄,杨沁丫[1](2022)在《高管权力制衡机制崩溃与重构研究——基于东芝会计造假案的分析》文中认为文章利用管理学新兴学科失败学作为理论和分析工具,通过动态立体的失败学理论对东芝集团高管权力制衡机制崩溃过程进行剖析,拓展学科领域找出被忽视和隐藏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发现,独立董事"客人"意识、内部提拔与集体决策治理、长期雇佣与等级思维、审计行业低迷与低价揽客、内控局限性已成为高管权力制衡失败的重要原因。
杨坪[2](2021)在《“漩涡”中的独董:权责不对等、提名权尴尬,又“独”又“懂”尚需制度约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1月25日晚间,又有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康美案”判决以来,已有超过4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独立董事的辞职公告,其中不乏个别明星“独董”。独董离职潮的背后,关于独董不“独”、不“懂”、“闲职化”、沦为“
蒋科,付金[3](2021)在《国外政府董事制度考察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政府董事即政府委派或推选至公司董事会中履行公务职责的董事,其功能在于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或其他经济目标。国外基于政府董事的公职身份或其承担的公务职责,对其考评、激励、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均体现了强烈的公法性。我国的国有股权董事类似于国外的政府董事,但现行法律仅承认其董事的私法身份而否认其公法定位。这使得其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的保护下,与公司内部人形成了利益同盟,削弱了其作为政府董事的基本功能。我国可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将国有股权董事定位为承担公务职责的政府董事,以适应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要。
吴泽鹏,安宇飞[4](2021)在《独董成A股“高危职业”:8天24份辞呈 有独董要求公司尽快披露辞职》文中研究说明“所以我已经不当独董了,到期后全部卸任,不是开玩笑,(康美药业)独董要承担上亿的连带责任,这谁受得了?”说起独立董事面对的风险,曾在几家上市公司担任过该职务的陈波(化名)叹道。可能是对几位同仁的遭遇心存畏惧,他重复了好几次,“不是开玩笑”。不只陈波,?
马玥[5](2021)在《独立董事同业兼任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独立董事联结有助于公司之间知识、行为、学习能力、经验的传播,因此可以提升企业的治理效果。特别是当董事联结存在于同一行业中时,这种同业兼任的现象更有可能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效果,让独立董事的治理作用在行业内部有更好的传递。本文利用2007—2017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联结的样本,研究了不同特征的独立董事联结对企业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在同行业联结的背景下,独立董事同业兼任提升了公司的盈余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独立董事的行业任职经验、独立董事财务等专业背景后结论仍稳健。最后,考虑到独立董事治理受限的情况,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低和内部控制低的企业中独立董事同业兼任治理效果更好。
万金梅[6](2021)在《推动央企外部董事制度发挥更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高素质的外部董事加上外部董事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就是健全的外部董事制度。下一步,建议稳妥适度向董事会授权,加强专职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提高对外部董事的激励,更好发挥外部董事作用董事会制度是保证企业三权分立、防止内部人控制、侵害股东权益、防范企业风险的最重要的制度设计。国资委从2004年开始进行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建立和完善董事会制度。2005年底,宝钢、神华等第一批7户中央企业董事会正式组建到位,经过十多年的试点实践,中央企业董事会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规范董事会建设在中央企业全面推广。
周勤业[7](2021)在《一个上市公司监管老兵眼中的独董制度》文中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建立至今,已有二十周年的历史。在这20年中,独立董事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独立董事制度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截至2021年6月30日,我国4 391家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人数为13751名,平均每家有超过3名独立董事,参与规模和人数得到了大幅增长。但独立董事制度发展至今仍争议不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一制度对上市公司治理发挥了作用,有人则认为这一制度形同虚设,独立董事是"花瓶董事""人情董事",妆点门面而已,不起任何作用。本人作为一名上市公司监管的老兵,当年曾参与了独立董事制度从孕育到推出的过程,并亲眼目睹了这20年间独立董事行业的规模发展,在此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李若山[8](2021)在《独立董事如何说“不”——我的20年独立董事生涯点滴》文中研究表明仅仅从弃权票或反对票的统计来评估独立董事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上市公司只有在矛盾比较尖锐,或利益出现巨大反差,只有在治理结构极差时,才会愿意冒着独立董事投弃权或反对票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这样的提案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8月16日正式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之后,距今已有二十年了。对于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作用,贬褒不一。似乎前者多于后者,主要观点为上市公司治理存在根本性问题,且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有缺陷,更多的是诟病独立董事素质及职业道德。甚至有些学者通过统计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提案中表决票数量来判定,中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花瓶"居多,独立性不够。
吴成颂,程茹枫[9](2021)在《董事网络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公司数据,讨论董事网络对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董事网络助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越处于董事网络核心位置,企业发展质量越高,具体表现为董事网络中心度加快了技术进步与提升了纯技术效率。(2)非独立董事网络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更加明显,而独立董事网络未呈现明显提升效果。(3)金融发展影响董事网络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存在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越过门槛处于合理区间时,董事网络才能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当金融发展超过合理范围时,董事网络的积极作用失效。此外,董事会规模、大股东持股和独立董事占比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刘斌[10](2021)在《公司机构设置的组织法逻辑与改革路径》文中指出我国现行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设置了实质相同的组织机构模式,未充分照顾到两类公司的治理实践和商事需求,导致公司治理规范与现实的脱节,造成公司机构设置的虚假繁荣和形式主义,徒增公司治理成本。从组织法逻辑来看,公司法上的机构设置规范应当涵盖从所有权与管理权一体的成员管理模式到两权高度分离的受托管理模式,涵盖单层管理模式和双层管理模式的治理需求,涵盖从基准型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到强化型和简化型的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以实现公司类型的差异化规制。从规范配置层面而言,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应当区分上市公司、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和封闭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差异化配置:上市公司因其公开性、规模性,公司治理的规范性最强,需要配置包括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监事会在内的完备组织机构;公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选择单层管理模式或双层管理模式;封闭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在选择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机构设置,以实现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规范的差序配置。有限责任公司除委任管理模式之外,还应当兼容成员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放宽组织机构设置的法定要求,提升公司运行效率。
二、怎样挑选独立董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挑选独立董事(论文提纲范文)
(1)高管权力制衡机制崩溃与重构研究——基于东芝会计造假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分析框架构建 |
(一)失败路径解构:搭建制衡机制崩溃基本框架 |
(二)剖析控制节点:梳理制衡机制层次差异 |
(三)策略机制重构:基于人类共性和社会个性的机制改革 |
三、案例介绍 |
(一)研究设计 |
(二)案例介绍 |
(三)具体舞弊方式 |
四、案例分析 |
(一)高管权力制衡机制失败路径 |
1. 总裁继任。 |
2. 麻痹外部董事。 |
3. 瘫痪集团管控。 |
4. 月度例会“黑箱子”。 |
5. 事业部层面总裁、业务经理与财务部门舞弊。 |
6. 审计失败。 |
(二)制衡机制层次差异分析 |
1. 常规性机制。 |
2. 非常规性机制。 |
(三)失败策略重构 |
1. 内部提拔与集体决策治理思维。 |
2. 长期雇佣与等级思维。 |
3. 外部“客人”意识。 |
4. 审计行业竞争激烈,低价揽客。 |
五、对策与建议 |
(一)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改善股权治理文化 |
(二)扭转独立董事“客人”意识,提升履职风险险,试行长短期薪酬计划 |
(三)总裁选聘与高管提拔双向调查 |
(四)检举途径和奖励机制 |
(五)杜绝审计行业低价揽客,恶性压价竞争 |
(2)“漩涡”中的独董:权责不对等、提名权尴尬,又“独”又“懂”尚需制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独董履职“困境” |
“履职标准”众说纷纭 |
制度建设尚待完善 |
(3)国外政府董事制度考察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政府董事制度的基础性考察 |
(一)政府董事的缘起与发展 |
(二)政府董事的功能 |
1.对英美法系国家政府董事功能的考察。 |
2.对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董事功能的考察。 |
(三)政府董事的法律地位及其法律责任 |
二、国外政府董事具体制度的考察 |
(一)政府董事的选任 |
1.对英美法系国家政府董事选任的考察。 |
2.对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董事选任的考察。 |
(二)政府董事的考评 |
1.对英美法系国家政府董事考评的考察。 |
2.对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董事考评的考察。 |
(三)政府董事的激励 |
1.对英美法系国家政府董事激励的考察。 |
2.对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董事激励的考察。 |
(四)政府董事的监督 |
1.对英美法系国家政府董事监督的考察。 |
2.对大陆法系国家政府董事监督的考察。 |
三、国外政府董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的国有股权董事当为政府董事 |
(二)我国的国有股权董事当具公私法上双重身份 |
(三)我国的国有股权董事制度当回归其公法性 |
(4)独董成A股“高危职业”:8天24份辞呈 有独董要求公司尽快披露辞职(论文提纲范文)
独董离职数创同期新高 是否与康美药业巨额赔偿有关? |
独董“赔款”早有先例 最近一年60名独董累计被罚近500万 |
辞职独董倒苦水称难发现造假 证监会:“不知情”“未参与”都不是免责理由 |
独董也现“用工荒”?广东东莞尝试搭建人才库 |
独董制度如何优化?律师:完善任职激励与惩戒 |
(5)独立董事同业兼任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相关理论研究 |
(二)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1.独立董事同业兼任 |
2.盈余质量 |
3.实证模型 |
(三)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检验结果 |
(一)独立董事同业兼任与盈余质量:基本回归结果 |
(二)独立董事同业兼任与盈余质量:内生性控制 |
(三)独立董事同业兼任与盈余质量:稳健性检验 |
1.重新定义样本 |
2.控制独立董事的行业任职经验 |
3.会计/财务相关专业独立董事 |
4.更换盈余质量的度量方式 |
(四)独立董事同业兼任与盈余质量:区分情境 |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
(6)推动央企外部董事制度发挥更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董事制度要害在外董 |
做实董事会的“生命线” |
外董作用发挥需要机制保障 |
建立高素质外部董事队伍 |
下一步改革创新的几点建议 |
(7)一个上市公司监管老兵眼中的独董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寄予厚望的“舶来品” |
作用很大但期望过高 |
五大问题制约独董效用 |
我的几点建议 |
(8)独立董事如何说“不”——我的20年独立董事生涯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对治理结构不完善条件下的提案说“不” |
对不科学的董事会战略提案说“不” |
(9)董事网络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假设 |
(一)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
(二)网络异质性 |
(三)金融发展门槛效应 |
四、模型构建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描述 |
1.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TFP) |
2.董事网络中心度(degree) |
3.金融发展(FD) |
4.控制变量 |
(三)全要素生产率、董事网络中心度和金融发展描述 |
(四)回归模型 |
五、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基础回归结果 |
1.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
2.非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
3.金融发展门槛效应 |
(三)稳健性检验 |
1.变量替换 |
(1)替换解释变量。 |
(2)替换被解释变量。 |
2.内生性检验 |
(1)PSM法。 |
(2)处理效应模型。 |
(3)工具变量。 |
(4)提前与滞后一期。 |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四、怎样挑选独立董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管权力制衡机制崩溃与重构研究——基于东芝会计造假案的分析[J]. 黄志雄,杨沁丫. 财会研究, 2022(01)
- [2]“漩涡”中的独董:权责不对等、提名权尴尬,又“独”又“懂”尚需制度约束[N]. 杨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
- [3]国外政府董事制度考察及其启示[J]. 蒋科,付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1(06)
- [4]独董成A股“高危职业”:8天24份辞呈 有独董要求公司尽快披露辞职[N]. 吴泽鹏,安宇飞. 每日经济新闻, 2021
- [5]独立董事同业兼任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经验证据[J]. 马玥.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6]推动央企外部董事制度发挥更大作用[J]. 万金梅. 董事会, 2021(08)
- [7]一个上市公司监管老兵眼中的独董制度[J]. 周勤业. 董事会, 2021(08)
- [8]独立董事如何说“不”——我的20年独立董事生涯点滴[J]. 李若山. 董事会, 2021(08)
- [9]董事网络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发展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J]. 吴成颂,程茹枫.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10]公司机构设置的组织法逻辑与改革路径[J]. 刘斌. 法律适用,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