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鑫[1](2021)在《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通过降低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摄入大量膳食纤维与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有关(Marlett et al.,2002)。然而,在世界范围内,DF在人类饮食中的流行程度仍然不够。新的高纤维成分可能使消费者更容易增加他们的摄入量。果蔬、谷物以及豆科植物等是丰富的膳食纤维来源。尤其是谷物中的膳食纤维,在我们的饮食中非常普遍。亚麻籽壳是亚麻油料加工产生的纤维副产品,一般用于饲料。随着亚麻籽需求量的增加,大量亚麻籽壳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相当大的资源浪费。本文以亚麻籽壳为研究材料,通过超微粉碎,获得了不同粒径的亚麻籽壳粉。初步探索了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研究了不同粒度壳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壳粉中亚麻籽多糖的体外消化和酵解特征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微粉碎能显着降低粉体的粒度,平均粒径(D50)从231μm下降到9.26μm。比表面积(Brunauer-Emmett-Teller:BET)随壳粉粒径减小逐渐增大,超微粉BET与粗粉相比最大增加了约5倍。结晶度指数(Crystallinity index:CI)随粒径的减小是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是在SG3。随着粒径的减小,L*显着增加,b*值和a*降低,表明粉体的颜色变亮,变淡。与OS相比,超微粉的持油力(Oil holding capacity:OHC)降低了约1.66倍,而WSI稍有提高,但两者在超微粉之间(SG1~SG9)的变化不显着(P>0.05)。随着粒径的减小,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溶胀能力(SC:Swelling capacity)都是先增大后减小,SG5的WHC的最大,SC在SG3最大。壳粉的特性黏度和表观粘度都随粒度减小而显着降低(P<0.05),粗粉表观黏度最低。从亚麻籽壳粗粉中提取的多糖(P-OS)表观黏度最低,亚麻籽壳超微粉中提取的多糖,随壳粉粒径逐渐减小,多糖表观黏度显着下降。此外,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与粗粉相比,亚麻籽壳超微粉中酚类物质的溶出率显着提升,几乎是粗粉的2倍,但超微粉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超微粉碎显着促进了壳粉中木酚素的溶出,粉碎3 h后提取率达到最大,约为5.06 mg/g。粒度较小的亚麻籽壳粉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样品SG9清除DPPH的IC50值最低,为1.03 mg/m L。SG7清除ABTS的IC50值最低,为71.89 ug/m L,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11.12μm时,壳粉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在体外降血糖活性方面,超微粉对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和葡萄糖透析阻滞指数(Glucose dialysis block index:GDRI)都显着高于粗粉,粉碎5 h壳粉的葡萄糖吸收能力最好,GDRI在SG3达到最大,为30.11%;平均粒径在23.44~14.96μm时,壳粉的体外降血糖活性最好。(3)添加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后,面包比容、内聚性、回复性和弹性显着降低,硬度和咀嚼性显着增加(P<0.05)。与添加亚麻籽壳粗粉相比,添加超微粉对面包的比容,硬度、咀嚼性、内聚性、回复性和弹性影响较小。与添加粗粉相比,添加超微粉的面包L*升高,a*和b*降低,表明面包的色泽变亮、变浅。粗粉的感官评定分值最低,选择粉碎3 h(SG3)的壳粉添加到面包中,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较小,总体在可接受范围。(4)通过模拟消化(唾液、模拟胃液和小肠液)和体外发酵对亚麻籽多糖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亚麻籽多糖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对亚麻籽多糖(Flaxseed polysaccharide:FSP)无影响,其分子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无变化,胃肠道消化液不能消化FSP,可安全到达大肠。FSP厌氧发酵后,体系p H明显降低,总碳水化合物浓度显着下降,还原糖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总量显着增加,以丁酸、丙酸和乙酸为主。16S r RNA分析显示,FSP处理培养与对照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着差异,FSP发酵显着降低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比值(F/B),增加了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Sutter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Blautia的相对丰度。研究结果表明,FSP对肠道菌群的组成有明显的改变,可作为一种有益肠道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开发。
张钰瑶[2](2019)在《AFG100型气流粉碎机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粉体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如制药工业对制备粉体材料的设备、制备效率、成品粉体粒度及制备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细粉体可用于改善粉末加工并可以提高活性药物成分(API)的生物利用度,从而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经调研知,制备药材超细粉体的一种重要设备为气流粉碎机,该设备某些工艺参数及结构参数的确定依靠大量实验并只能由经验得出,因而对于珍贵的中药材粉碎来说成本高昂。本文以中药材三七超细粉末为粉体出料对象,针对三七研究提高出料率的方法,通过使用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AFG100,对粉碎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基于工业级单片机的参数闭环控制方法:(1)对AFG100喷嘴位置分布进行了分析建模,发现了影响出料率的颗粒回流,在此基础上改变了AFG100喷嘴位置分布,由于腔体底部位置较宽广,且有物料堆积,因此增加了底部喷嘴,有效减少了绕喷嘴形成的回流。基于沟流理论,绕喷嘴形成的回流可导致物料在粉碎区循环无法粉碎,或脱离粉碎区沉降至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AFG100的腔体底部,粉碎区或腔体底部的物料堆积有可能会造成腔体内部持料量过重,从而降低产品投出效率,增加底部喷嘴后将沉降在腔体底部的物料吹起,使颗粒集中在了粉碎区,提高了产品出料率。(2)针对喷嘴角度、分级转速、进料速度、背压这四个参数设计了正交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参数优化的结论:喷嘴角度和分级转速对出料率的影响较显着。(3)基于上述工艺参数对出料率的影响显着,为AFG100设计了基于工业级STC单片机和北京昆仑通态MCGS触摸屏的闭环控制系统,使进料速度实现了自动反馈调节控制,从而使参数的影响更可控,进一步提高了对喷式气流粉碎机的出料率。通过研究,为提高三七粉碎出料率对生产过程中的参数设定及设备完善提出参考。
孟庆然[3](2019)在《超微粉碎对天然可食植物组织理化性质及营养素释放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及大型可食用真菌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食用者提供多种必需营养素及天然植化成分,发挥增强人群营养、调节人体机能、降低慢性疾病发病风险等独特功能。由于植物及大型真菌细胞壁结构强韧、不易被破坏,其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功效成分的释放效率通常较低。超微粉碎是一种常见的能破坏植物性食物组织结构,进而提高其营养素释放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有关植物性食物原料超微粉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微米级粉体(1~10 μm)与较大颗粒粉体(>40μm)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超微粉的性质更加优异,而对于不同超微粉碎程度(以平均粒径表征)对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及食用真菌理化性质如溶解度、分散性、吸附性、化学反应性和流动性等方面影响,以及超微粉碎程度对不同分子尺度的植化成分的稳定性、释放效率等影响的系统研究,却非常缺乏。本文拟通过研究几种可食植物组织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粉体特性、理化性质、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变化来系统的研究粒径与原料特性之间的关系。在对不同来源、归属原料进行系统分析后,从粒径与特征营养素释放及理化特性之间关系的角度揭示影响原料生物利用率的具体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加以验证。力图兼顾营养价值提高并最大限度的减少过度粉碎。主要结论如下:1.西兰花超微粉碎处理与萝卜硫素等特征小分子营养成分释放效率的研究。首先以萝卜硫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新鲜西兰花最优热烫条件:58℃条件下热烫13 min。在此条件下对西兰花进行热烫和干燥处理,并制得一系列不同粒径分布的粉体。粉体特性方面,随着粒径的减小,西兰花粉比表面积逐渐增大,L*值增加、b*值增大、a*值减小、△E*值降低。随着西兰花粉粒径的逐渐变小,堆积密度大幅增加、休止角和滑动角呈现减小趋势;WSI逐渐提高而WHC和SC却先增大后减小,并在34.38 μm时达到最大。随着粒径的减小,西兰花提取物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逐渐升高。较细的西兰花粉提取物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粒径小于等于27.32 μm的西兰花粉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是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西兰花粉中特征小分子营养成分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溶出随着时间的增加显着增加。相同的溶出时间,随着粒径的减小,特征营养成分的溶出显着提高。综合考虑超微粉碎对西兰花粉水合特性、抗氧化特性及特征小分子营养素溶出的影响,西兰花粉的适宜粉碎粒度为30 μm左右。2.铁皮石斛超微粉碎处理与石斛多糖等特征性大分子营养成分释放效率的研究。首先以石斛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新鲜铁皮石斛最优干燥条件:60℃鼓风干燥。在最适干燥条件下对铁皮石斛进行脱水干制并制得一系列不同粒径分布的粉体。随着粒径的减小,铁皮石斛粉的比表面积增大、体积平均粒径和表面积平均粒径逐渐减小,且差异显着。与粗粉相比,粒径较小的粉体通常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然而并非越小越好。铁皮石斛粉抗氧化成分的提取率及抗氧化活性随着粒径的减小逐渐提高。粒径小于等于29.6μm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率最高,但差异不显着。抗氧化活性与TPC和TFC的含量显着呈现显着的相关性。粒径小于等于29.6μm的细粉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抗氧化活性;粒径小于21.3 μm的细粉表现出足够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粒径小于12.1 μm的细粉表现出足够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不同粒径铁皮石斛粉中蛋白质、多糖和WSS溶出率在初始阶段具有较高溶解效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达到平衡。随着尺寸的减小,粉体达到溶解平衡所需的时间显着减少。粒径小于等于29.6 μm的铁皮石斛粉的蛋白质溶出效率差异不显着;粒径小于等于21.3μm的铁皮石斛粉末的多糖溶出效率差异不显着;粒径小于等于29.6μm的超细样品的最大WSS提取率为45%左右,且差异不显着。铁皮石斛特征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溶出率、抗氧化成分含量(TPC和TFC)和抗氧化活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逐渐增加,随后达到平衡。综合考虑,铁皮石斛的适宜粉碎粒度为20μm左右。3.芦笋纤维超微粉碎处理与芦笋纤维粉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随着芦笋纤维粉粒径减小,比表面积显着增加;WHC、OHC和SC先升高后降低,在30μm左右时WHC、OHC和SC达到最大;可溶性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显着增加。其中粒径为3.18±0.8μm的样品的可溶解性达13.25 ±2.36%;芦笋纤维粉的流动性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先增大后减小。芦笋纤维粉表观粘度随着粒径减小而显着降低。超微粉碎处理后,芦笋总膳食纤维含量的降低。随着粒径的减小,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逐渐降低,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逐渐增加。随着粒径的减小,游离和结合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均显着增加;芦笋纤维粉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NIAC)逐渐增强,粒径为9.97μm和3.18μm的样品的NIAC差异不显着。随着粒径的减小,相同时间点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粒径为9.97 μm和3.18 μm的样品表现出了最大的葡萄糖吸附作用和较小的葡萄糖最大扩散速度。考虑芦笋纤维水合特性和粉体特性的变化规律,其适宜的加工粒径范围为25 μm左右;考虑芦笋纤维粉抗氧化成分含量、膳食纤维组成及功能特性的变化,其适宜粉碎粒度为10 μm左右。4.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肠道功能和健康影响。动物实验证明,三种粒径分布芦笋纤维粉均有一定的润肠通便功效。与模型组相比,三种粒径分布芦笋纤维粉均能够显着改善便秘,提高小肠推进率。但SG0.03组和SG0.01组之间的小肠推进率差异不显着。排便实验中,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组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和6h排便总质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着,SG0.03组和SG0.01组之间差异不显着。灌胃不同粒径分布芦笋纤维粉能够显着降低盲肠中氨的浓度。相比较SG0.08组,SG0.03和SG0.01组的效果更佳明显,但二者之间的效果差异不显着。三种粒径分布芦笋纤维粉显着影响小鼠粪便干重,但是SG0.03和SG0.01组小鼠粪便干重差异不显着。与空白组相比,较小的粒径分布的芦笋纤维粉在抑制粪便细菌酶活性方面作用更强,SG0.03和SG0.01的效果差异不显着。结合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水合特性的趋势可以得出,在改善肠道健康方面,SG0.03(~30 μm)的粒径分布即可满足要求。5.超微粉碎西兰花粉在面团中的应用特性。粒径为30μm的西兰花超微粉能够提高小麦粉的糊化温度。小麦粉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粘度随着西兰花超微粉含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西兰花超微粉对小麦面筋蛋白的稀释导致面团强度的弱化,然而,西兰花超微粉和淀粉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补偿了由于面筋蛋白被稀释而产生的强度减弱。添加西兰花超微粉能够增加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但是面团的固有流变性没有改变,仍然具有相同的G’>G"趋势(tanδ<1)。适当比例的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包的体积非常重要。较高的西兰花超微粉可能导致面团过于柔软而不能很好的持气,从而减少面包体积。添加3%、6%和9%的西兰花超微粉面包的比容与空白组相比差异不显着。而西兰花超微粉比例提高至12%和15%时,面包的比容显着降低。随着西兰花超微粉比例的增加,面包的回复性和内聚性显着降低,而咀嚼性和粘着性则显着升高,说明西兰花超微粉的大量添加会使面包心硬度增加、缺乏弹性且粘牙,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较大。通过感官评价可以得出,西兰花粉超微粉添加量在9%以内时,产品的可接受度较高。
陈彦如[4](2015)在《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的研磨特性与过程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超细粉碎是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是粉体工程和非金属矿的重要深加工技术,对现代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卧式超细搅拌磨机是超细粉碎中应用广泛的超细粉碎设备,目前对其研磨原理研究较少,使得超细搅拌磨机理论研究落后于生产实际,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重研究了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的超细研磨过程动力学、能耗规律、机械力化学作用;并建立了磨机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研磨动力学研究。选用超细重质碳酸钙粉做原料,通过改变操作条件,研究粒度区间,介质密度、介质粒度、介质填充率,助磨剂种类,搅拌轴转速以及入料浓度对研磨速率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超细粉碎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粉碎速率随着粒度区间的宽化而增大,粒度区间越大,粉碎速率越大。添加助磨剂能有效提高粉碎速率函数,超细粉碎重钙时,Acume 9300的助磨效果优于六偏磷酸钠。粉碎速率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其关系可表示为4.30 10。粉碎速率函数随介质粒度的变化呈现出幂函数关系,其公式为0.26843 d.;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大,粉碎速率不断减小,矿浆浓度与粉碎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大,粉碎速率不断增大,介质密度与粉碎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0.03073 0.00117。随介质填充率的增大,粉碎速率增大,介质填充率与粉碎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0.003073。考虑超细研磨过程中微细颗粒团聚现象的存在影响了物料细化的规律,对样品进行比表面积测定,分析了不同研磨时间下产品的团聚程度。针对传统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结合超细粉碎过程中因物料细化引起的团聚现象,提出包含团聚系数的更符合超细粉碎实际的新型超细粉碎动力学模型:!"#$%。通过采用传统动力学模型和本文新提出的超细粉碎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了新模型的拟合精度较优。(2)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研磨能耗规律研究。影响粉磨能耗的因素众多,有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不可量化的因素比如助磨剂种类、介质种类,可量化的因素有研磨时间,磨机转速,矿浆浓度,助磨剂用量,介质填充率和介质粒度等。首先对不可量化因素助磨剂种类和介质种类进行研究,选用超细重质碳酸钙粉做原料,基于罗辛-拉姆勒粒度特性方程和宫胁猪之介推导出的能耗公式,采用MATLAB数学分析软件拟合得出特定工艺条件下添加不同助磨剂时粉碎能耗和粒度模数的粉碎能耗方程以及采用不同介质时粉碎能耗和粒度模数的粉碎能耗方程。对各方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证明所得模型可靠。其次,对可量化的因素进行研究,采用design-expert6.08软件中响应面试验方法研究得出了影响粉碎能耗的显着因素为粉碎时间、磨机转速和介质填充率。建立了实验条件粉碎能耗的数学模型:&0.0740.04’0.016(6.41710)*0.027&5.50010)0.019&0.012’&0.016(&0.016&。通过对比能耗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发现实验值和预测值吻合度较好,表明该能耗表达式可以用来预测不同实验条件下卧式超细磨机粉碎重钙时所需的能耗。(3)矿物粉体在湿法卧式超细研磨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对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重钙和石英粉进行长时间超细粉碎。采用离心沉降粒度仪检测样品粒度变化,采用静态氮吸附仪检测样品比表面积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这四种矿物在超细粉碎过程中特征峰的强度变化和谱线宽化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进行测定,观察粉体物料在受力作用前后的颗粒大小、形貌、团聚状况。结果表明金红石型钛白粉d97最小达到0.95μm,d50最小达到0.17μm;产品粒度分布宽度最小可为1.8;比表面积随粉碎时间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可达31.02m2·g-1,面积平均径最小值为47.18nm。金红石钛白粉的xrd特征峰强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特征峰宽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金红石型钛白粉晶粒尺寸最小为16.41nm;超细粉碎过程中金红石钛白粉(211)晶面稳定性最差,(220)晶面稳定性最好。锐钛型钛白粉d97最小达到0.76μm,d50最小达到0.19μm;产品粒度分布宽度最小可为1.45;比表面积最大值可达22.19m2·g-1,面积平均径最小值为70.23nm。锐钛白粉的特征峰强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特征峰宽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锐钛型钛白粉晶粒尺寸随超细粉碎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小为25.43nm。超细粉碎过程中锐钛钛白粉(204)晶面稳定性最差,(105)晶面稳定性最好。重质碳酸钙d97最小达到4.61μm,d50最小达到0.26μm;粒度分布宽度最大可为11.4,最小可为2.31;产品比表面积最大值可达55.21m2·g-1,面积平均径最小值为40.25nm。超细粉碎后重钙样品的xrd特征峰强度都迅速减弱,特征峰宽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晶粒尺寸最小为25.59nm。超细粉碎过程中重质碳酸钙(018)晶面稳定性最差,(116)晶面稳定性最好。石英粉d97最小达到13.64μm,d50最小达到1.08μm;产品粒度分布宽度最大为11.4;产品比表面积最大值为169.19m2·g-1,面积平均径最小值为13.13nm;石英粉的xrd特征峰强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特征峰宽度随研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晶粒尺寸最小为26.25nm;超细粉碎过程中石英粉(203)晶面稳定性最差,(031)晶面稳定性最好。(4)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内部流场模拟和研磨强度分析。对实验室用卧式搅拌磨机结构尺寸进行观察与测量,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进行建模,利用GAMBIT软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利用流场模拟软件FLUENT仿真磨机内部矿浆流运动状态,利用EDEM软件仿真磨机内颗粒场运动状态,得出了磨机内壁面处导致颗粒的破碎作用主要为碰撞挤压作用力,这种作用方式不随转速和浓度的变化而改变,该作用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矿浆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磨机内,壁面附近和轴销附近处发生的粉碎作用主要由摩擦作用引起,该作用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磨机内粉碎作用主要发生在筒体入料段。磨机内颗粒碰撞次数随搅拌轴转速的增大而增多,碰撞形式中颗粒与颗粒的碰撞为物料粉碎的主要碰撞形式。颗粒碰撞中法向碰撞作用力小于切向碰撞作用力,说明粉碎作用中摩擦粉碎作用占主要地位。法向最大碰撞次数与切向最大碰撞次数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最大碰撞次数所对应的法向速度与切向速度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王小龙[5](2013)在《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对于解决豆浆加工中的渣浆分离问题和提高豆浆产品质量及豆浆机行业的整体水平具有较大意义。本文首先对不同湿法粉碎设备的粉碎机理进行了研究,用现有的湿法粉碎设备对大豆进行了粉碎实验,并对粉碎效果和粉碎后浆液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大豆纤维的有效粉碎方式和现有商用豆浆机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对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内部进行了速度场、压力场和剪切率场的模拟,对不同的静刀圈缝隙偏角的模型进行了流场模拟,比较叶轮与静刀圈间的最大速度、最大压力、最大剪切率,通过验证分析对超细粉碎装置进行参数优化;最后通过对比试验和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的粉碎效果,分析了粉碎时的较优豆水比。1.研究了不同湿法粉碎设备的粉碎原理,对比分析了不同设备的粉碎效果、粉碎过程温升情况、粉碎能耗和粉碎后所得浆液的特性。2.对大豆纤维的有效粉碎断裂方式、大豆的有效粉碎方式以及现有商用豆浆机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对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关键参数,并对新型商用豆浆机系统进行了初步探究;3.通过三维建模,对超细粉碎装置进行了流场分析,得出了粉碎腔中的压力场、速度场和剪切率场的分布情况,对五种静刀圈缝隙偏角的流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4.根据五种缝隙偏角流场情况,增加了两种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对比模拟分析结果确定较优偏角,较优偏角为2°。5.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的粉碎效果优于九阳商用豆浆,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得出豆水比例对粉碎后粒径尺寸有一定影响,豆水比为1:5时粉碎效果较好。本文的研究为商用豆浆机粉碎装置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的数据和结论为商用豆浆机粉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解立斌[6](2013)在《提高微量营养素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将单体营养强化剂或预混的多种营养强化剂按要求加入到某种食物载体中即为食物强化。食物强化是营养干预的主要手段。粉粒体状食物的强化要求营养强化剂在食物载体中应均匀分布。粉粒体状强化食品的生产是一个基于多种不同物性颗粒粉体混合的复杂过程,明晰粉粒体混合的基本原理及易造成粉粒体混合物分级的主要原因,能够为生产合格的粉粒体状强化食品奠定重要技术基础。于是我们基于粉粒体物性开展了一系列实验。1.营养素强化剂单体、辅料、食物载体的物性指标测定目的明晰影响粉粒体混合的物性因素,对实验粉体的各项物性指标逐一测定,完成营养素单体物性数据查询软件。方法以GB14880-2012及行业使用习惯为依据,全面收集粉粒体状营养素强化剂单体、预混料生产常用辅料、法规允许使用的食物强化载体。使用相应方法对所涉粉体的介观图片、电镜图片、粒度分布、有效密度、Carr流动性指数、Carr喷流性指数、吸湿性进行逐一测定。结果课题共收集各类样品126个,通过对各样品所涉物性指标的测试比较,营养素预混料和强化食品生产中所涉的各类粉体在微观形貌、流动性、喷流性、吸湿性等方面均表现了较为明显差异。以此数据为基础,分类整理后开发了营养素物性数据查询软件。结论不同粉体的物性差异应是影响混匀度的根本原因。2.粉体混合均匀度预估经验公式的建立目的建立粉体分形维数与粉体中目标物含量变异系数间的数量依存关系,以期形成混合均匀度经验预测公式。方法以分形维数表征粉体粒度分布数据,通过对相似性质粉体的筛分,按照不同配比得到不同分形维数的两相混合粉体,使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实验组中目标物含量变异系数,进而建立分形维数与变异系数间的量化关系,数据拟合后得到计算公式。结果分形维数与变异系数的数据拟合结果显示,二者间有高度的相关性(p<0.05),得到了混匀度预测经验公式,但该公式的使用范围受限,需进一步修正。结论初步实现通过粒度分布数据预测混合均匀度的目的。3.物理包覆法改善预混料混合均匀度目的通过干法包覆实验实现营养素在预混料及强化食品中的均匀分布。方法使用气流磨在不同参数条件下对部分营养素进行超细粉碎实验,通过粉碎前后粒度分布数据评价粉碎效果并探讨不同颗粒粉碎特性。将经超细粉碎的营养素强化剂单体作为子颗粒,麦芽糊精作为母颗粒,分别在不同条件下投入高速气流冲击式粒子复合化系统中进行物理包覆实验,通过包覆前后的电镜图片及粒度分布数据评价不同营养素包覆效果,并进一步通过混合操作对子母颗粒包覆强度进行考察。最后,通过比较添加营养素原料及营养素包覆颗粒后强化面粉中目标营养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评价物理包覆技术对改善强化食品中微量营养素混合均匀度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对NaFeEDTA的超细粉碎实验,选定了气流磨的气流压力为8Mpa时粉碎效果最佳。通过对超细粉碎后的NaFeEDTA进行包覆实验,确定了子颗粒15%添加量、叶片转速45hz、包覆时间10min的包覆条件。在选定条件下,对CaCO3、 ZnO、VB(硝酸硫胺素)、VB2、烟酰胺、叶酸分别进行超细粉碎及包覆实验,结果显示,矿物质类颗粒的包覆效果要优于维生素类颗粒。经NaFeEDTA、CaCO3、ZnO包覆后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子母颗粒结合强度,微量营养素在包覆过程中损失较小,回收率都在90%以上。使用包覆超细NaFeEDTA、CaCO3后的粒子对面粉进行强化后,较之使用未处理营养素的强化方法,微量营养素含量变异系数都有了较为显着的降低,降低程度都在50%以上。结论使用气流磨对营养素强化剂单体进行超细粉碎,超细营养素通过物理包覆方法能产生较为稳定的新粒子,以此新粒子进行食物强化的方法能较为有效改善强化食品中微量营养素的混合均匀度。
王芳[7](2013)在《超细粉碎对枸杞中多糖得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枸杞作为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名贵中药材,其药理和保健作用与枸杞多糖有很大关系。但由于枸杞多糖的加工特性及其机制不明确,影响了枸杞多糖的开发利用。本课题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分别建立了常规提取和超细粉碎辅助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技术,比较了原料的超细粉碎预处理对枸杞多糖提取得率、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以提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常规提取和超细粉碎辅助提取枸杞多糖的得率分别为3.46%±0.11%和4.00%±0.13%。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对枸杞粗多糖进行分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各分级组分的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乙醇分级沉淀法对枸杞多糖具有一定的纯化效果。原料经超细粉碎处理后,五个枸杞多糖组分的数均分子质量分别由834.0、1786.2、1172.8、900.8和72.2 kDa降为538.4、1386.1、746.5、288.2和2.1 kDa。采用化学方法、气相色谱法(GC)、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别研究了枸杞多糖各分级组分的化学组成、单糖组成、微观形貌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原料经超细粉碎处理后,枸杞多糖的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由2.36%,2.30%,2.89%,1.91%和2.15%分别降低为2.32%,1.56%,1.86%,1.30%和0.69%);球形颗粒状团聚物的高度和直径均减小;组成枸杞多糖各组分的单糖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单糖组成的摩尔比例有较大差异。DSC检测结果表明原料的超细粉碎处理对枸杞多糖的热力学性质无显着性影响。采用DPPH·清除试验、ABTS+·清除试验和FRAP法分别对枸杞多糖各分级组分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超细粉碎后枸杞多糖各分级组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由18.20、9.60、6.42、10.38和5.33 mg/mL降低到4.96、6.16、2.55、1.98和2.97 mg/mL。对于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由5.10、3.44、2.91、3.91和0.86 mg/mL降低到2.25、2.51、0.39、0.20和0.25 mg/mL。在同等质量浓度下,超细粉碎组中各分级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较常规粉碎处理组略有提高。综上所述,采用超细粉碎技术对枸杞原料进行预处理,能显着提高多糖的得率,降低多糖的分子质量,增强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枸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质量和分子溶液行为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多糖分子质量越低,其抗氧化活性越强,但分子质量过低,多糖分子在溶液中相互聚集时,无法形成具有活性的空间链构象,其抗氧化活性减弱。
张民,王芳,唐秀丽,董家美,吴娜[8](2012)在《超细粉碎对枸杞多糖得率、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建立了超细粉碎辅助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技术,并初步探讨了超细粉碎对枸杞多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超细粉碎技术对枸杞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子力显微镜(AFM)、DPPH和ABTS法进一步考察超细粉碎对枸杞多糖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的作用。结果:枸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83.8℃、料液比1:6、浸提时间95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得率可达4.00%±0.13%,比常规粉碎法提高了15.61%;超细粉碎后枸杞多糖平均分子量明显降低,其球形颗粒状团聚物的高度和直径减小,抗氧化活性显着提高。结论采用超细粉碎技术,能有效提高枸杞多糖得率,降低多糖分子量,有助于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王春花[9](2011)在《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黄晓东[10](2011)在《中药黄连超细粉碎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药的超细化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药物释放率,有利于保留药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减小用药量、改善中药口感和改变服用方式。本文实验选用超细振动粉碎机,以植物类中药黄连为研究对象,结合粉体工程学和药物化学,研究了黄连振动粉碎时最佳填充率,以及不同粉碎时间和入磨粒度对超细粉碎过程的影响,确立了超细粉碎工艺流程,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激光测粒仪和电子显微镜对超细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综合药物化学和红外光普分析法对黄连超细粉体和普通粉体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特性研究和分析比较;最后对比分析了传统黄连饮片煎煮法与超细粉体浸泡法。
二、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亚麻籽概述 |
1.1.1 亚麻籽简介 |
1.1.2 亚麻籽壳的利用现状 |
1.3 膳食纤维的概述 |
1.3.1 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 |
1.3.2 膳食纤维的来源 |
1.3.3 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 |
1.3.4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
1.4 超微粉碎的研究现状 |
1.4.1 超微粉碎的定义和分类 |
1.4.2 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 |
1.4.3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结构、理化特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的制备 |
2.3.2 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
2.3.3 不同粒径粉体基本性质的表征 |
2.3.4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多糖的变化 |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成分测定 |
2.4.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粒径 |
2.4.3 比表面积分析 |
2.4.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色差分析 |
2.4.5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的加工特性 |
2.4.6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扫描电镜图像 |
2.4.7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结晶度分析 |
2.4.8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红外分析 |
2.4.9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特性黏度的分析 |
2.4.10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流变分析 |
2.4.11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多糖特性黏度的分析 |
2.4.12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亚麻籽多糖的表观黏度 |
2.4.13 不同粒度亚麻籽壳粉中提取多糖的分子量变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功能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木酚素含量的测定 |
3.3.2 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吸附的影响 |
3.3.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木酚素含量的变化 |
3.4.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总酚含量的变化 |
3.4.3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的抗氧化活性 |
3.4.4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
3.4.5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在面包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亚麻籽壳粉膳食纤维面包的制作 |
4.3.2 不同粒径亚麻籽壳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包比容的影响 |
4.4.2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的添加对面包色泽的影响 |
4.4.3 亚麻籽壳粉膳食纤维对面包质构的影响 |
4.4.4 亚麻籽壳膳食纤维对面包感官评价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麻籽多糖体外模拟消化和酵解特征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亚麻籽多糖的制备 |
5.3.2 模拟唾液消化 |
5.3.3 模拟胃液消化 |
5.3.4 模拟小肠消化 |
5.3.5 FSP的体外发酵 |
5.3.6 p H值、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还原糖的测定 |
5.3.7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5.3.8 分子量测定和单糖的测定 |
5.3.9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测定 |
5.3.10 DNA提取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模拟唾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
5.4.2 模拟胃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
5.4.3 模拟肠液消化后FSP分子量和还原糖变化 |
5.4.4 酵解液中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 |
5.4.5 酵解液中p H和单糖组成的变化 |
5.4.6 酵解液中FTIR谱图的变化 |
5.4.7 酵解产物中SCFA的含量 |
5.4.8 FSP发酵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AFG100型气流粉碎机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气流粉碎机分类及相关原理 |
1.1.2 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结构与粉碎原理 |
1.2 国内外气流粉碎机研究情况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粉体理论介绍 |
2.1.1 气流粉碎机在粉体中的应用 |
2.1.2 功耗原理 |
2.2 多相流理论 |
2.2.1 流场中的理论分析 |
2.2.2 两相流的基本性质 |
2.2.3 基于fluent的控制方程 |
2.3 对喷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中的流化情况 |
2.3.1 颗粒的悬浮运动 |
2.3.2 流化床的性质及作用 |
2.3.3 流化床中的几种不稳定现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FG100 流场模拟仿真分析 |
3.1 AFG100 模型的描述 |
3.2 喷嘴布置对流场影响的仿真分析 |
3.3 利用正交表来设计粉碎场仿真试验 |
3.3.1 正交参数的选择 |
3.3.2 正交表设计及正交分组步骤 |
3.4 AFG100 型气流粉碎机粉碎区域两相流模拟仿真 |
3.4.1 网格划分 |
3.4.2 fluent中的仿真计算 |
3.4.3 仿真结果的观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FG100 仿真结果分析及工艺参数控制 |
4.1 AFG100 仿真结果分析 |
4.1.1 直观分析的方法与结果 |
4.1.2 方差分析的方法与结果 |
4.2 AFG100 进料速度的闭环控制方法 |
4.2.1 AFG100 生产设备系统简介 |
4.2.2 单片机及MCGS简介 |
4.2.3 控制系统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
附录 B 程序 |
(3)超微粉碎对天然可食植物组织理化性质及营养素释放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粉体概述 |
1.2 超微粉碎技术概述 |
1.3 食品加工中主要的超微粉碎技术 |
1.3.1 干法超微粉碎 |
1.3.2 湿法超微粉碎 |
1.4 食品超微粉体的表征方法 |
1.4.1 颗粒性质的表征 |
1.4.2 堆积性质的表征 |
1.4.3 表面性质的表征 |
1.4.4 结构特性的表征 |
1.5 超细粉碎对原料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1.5.1 粒径的减小 |
1.5.2 颜色 |
1.5.3 表面积和孔隙度 |
1.5.4 流动性与滑动角和休止角 |
1.5.5 水合性质 |
1.5.6 吸附特性 |
1.5.7 营养素生物利用率 |
1.5.8 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 |
1.5.9 功能特性 |
1.5.10 其他变化 |
1.6 课题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主要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西兰花粉品质及其特征小分子营养物质溶出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热烫处理 |
2.3.2 热烫实验设计 |
2.3.3 热烫后主要成分分析 |
2.3.4 西兰花脱水干制 |
2.3.5 不同粒径西兰花粉的制备 |
2.3.6 不同粒径粉体基本性质的表征 |
2.3.7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粉体水合特性的影响 |
2.3.8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粉体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2.3.9 超微粉碎对西兰花粉特征小分子营养素在模拟胃、肠液中释放效率的影响 |
2.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热烫处理对总硫苷含量的影响 |
2.4.2 热烫处理对萝卜硫苷含量的影响 |
2.4.3 热烫处理对萝卜硫素含量的影响 |
2.4.4 热烫处理对黑芥子酶活性的影响 |
2.4.5 萝卜硫素含量的优化 |
2.4.6 不同粒径西兰花粉粉体性质表征 |
2.4.7 超微粉碎处理对西兰花粉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2.4.8 超微粉碎对西兰花粉特征小分子营养成分溶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燥方式和超微粉碎对铁皮石斛粉品质及其特征大分子营养物质溶出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铁皮石斛的干制 |
3.3.2 色差分析 |
3.3.3 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
3.3.4 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 |
3.3.5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7 不同粒径铁皮石斛粉的制备 |
3.3.8 不同粒径粉体基本性质的表征 |
3.3.9 超微粉碎对铁皮石斛总酚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10 超微粉碎对铁皮石斛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3.11 超微粉碎对铁皮石斛粉特征大分子营养素释放效率的影响 |
3.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干燥方式对干燥时间的影响 |
3.4.2 不同干燥方式对铁皮石斛粉颜色的影响 |
3.4.3 不同干燥方法对水溶性多糖和总石斛碱含量的影响 |
3.4.4 不同干燥方法对TPC和TFC的影响 |
3.4.5 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粉FTIR光谱分析 |
3.4.7 不同粒径铁皮石斛粉粉体性质表征 |
3.4.8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铁皮石斛粉TPC和TFC含量的影响 |
3.4.9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铁皮石斛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10 超微粉碎对铁皮石斛粉特征大分子营养素溶出效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微粉碎对芦笋纤维结构、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的制备 |
4.3.2 不同粒径粉体基本性质的表征 |
4.3.3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膳食纤维组成的影响 |
4.3.4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中游离和结合酚类物质的影响 |
4.3.5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中TFC含量的影响 |
4.3.6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亚硝酸盐离子吸附能力 |
4.3.7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
4.3.8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样品水分吸附等温线 |
4.3.9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样品显微状态观察 |
4.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粒径分布 |
4.4.2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比表面积 |
4.4.3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持水性 |
4.4.4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持油性 |
4.4.5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溶胀性 |
4.4.6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可溶解性 |
4.4.7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流动性 |
4.4.8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粘度 |
4.4.9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膳食纤维组成的影响 |
4.4.10 超微粉碎对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 |
4.4.11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 |
4.4.12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葡萄糖扩散的影响 |
4.4.13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样品吸湿等温线 |
4.4.14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样品显微状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粒径芦笋纤维粉对肠道功能和健康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三种芦笋纤维粉粒径分布 |
5.3.2 剂量选择及分组 |
5.3.3 小肠运动实验 |
5.3.4 小鼠排便实验 |
5.3.5 小鼠肠道功能和健康实验 |
5.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三种芦笋纤维粉粒径分布 |
5.4.2 芦笋纤维粉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
5.4.3 芦笋纤维粉对小鼠排便实验的影响 |
5.4.4 小鼠肠道功能和健康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团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不同西兰花超微粉添加量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6.3.2 面包的制备 |
6.3.3 面团粉质特性分析 |
6.3.4 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分析 |
6.3.5 面团微观结构分析 |
6.3.6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
6.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6.4.2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
6.4.3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6.4.4 不同比例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团微观结构的影响 |
6.4.5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包烘焙特性的影响 |
6.4.6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包全质构的影响 |
6.4.7 西兰花超微粉对面包感官评价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的研磨特性与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细粉体概念、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
1.1.1 超细粉体 |
1.1.2 超细粉体的应用 |
1.1.3 超细粉体制备方法 |
1.2 搅拌磨及其工作原理 |
1.2.1 搅拌磨结构 |
1.2.2 搅拌磨工作原理 |
1.3 超细搅拌磨机粉碎理论研究现状 |
1.3.1 超细粉碎动力学 |
1.3.2 能耗理论 |
1.3.3 机械力化学理论 |
1.3.4 数值计算方法与模拟技术 |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助磨剂 |
2.1.3 研磨介质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动力学模型研究 |
2.3.2 能耗数学表达式研究 |
2.3.3 机械力化学作用 |
2.3.4 过程模拟研究 |
2.4 样品表征与检测方法 |
2.4.1 粒度检测方法 |
2.4.2 比表面积检测方法 |
2.4.3 颗粒形貌表征 |
2.4.4 物相结构表征 |
2.4.5 粘度检测方法 |
2.4.6 流量检测方法 |
2.4.7 密度检测方法 |
第三章 搅拌磨超细粉碎动力学研究 |
3.1 研磨条件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1 粒度区间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2 助磨剂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3 磨机转速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4 介质粒度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5 矿浆浓度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6 介质密度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1.7 介质填充率对粉碎速率的影响 |
3.2 搅拌磨超细粉碎动力学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模型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搅拌磨超细粉碎能耗规律研究 |
4.1 粒度模数与能耗的关系式 |
4.1.1 助磨剂对能耗的影响 |
4.1.2 介质种类对能耗的影响 |
4.2 研磨条件对粉碎能耗的影响 |
4.2.1 能耗关联式的建立 |
4.2.2 时间和转速对能耗的影响 |
4.2.3 矿浆浓度和助磨剂添加量对能耗的影响 |
4.2.4 介质粒度和介质填充率对能耗的影响 |
4.2.5 关联式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搅拌磨机械力化学作用研究 |
5.1 金红石型钛白粉在搅拌磨中的机械力化学变化 |
5.1.1 粒度分析 |
5.1.2 比表面积分析 |
5.1.3 形貌分析 |
5.1.4 XRD分析 |
5.2 锐钛型钛白粉在搅拌磨中的机械力化学变化 |
5.2.1 粒度分析 |
5.2.2 比表面积分析 |
5.2.3 形貌分析 |
5.2.4 XRD分析 |
5.3 重钙粉在搅拌磨中的机械力化学变化 |
5.3.1 粒度分析 |
5.3.2 比表面积分析 |
5.3.3 形貌分析 |
5.3.4 XRD分析 |
5.4 石英粉在搅拌磨中的机械力化学变化 |
5.4.1 粒度分析 |
5.4.2 比表面积分析 |
5.4.3 形貌分析 |
5.4.4 XRD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搅拌磨过程模拟研究 |
6.1 MINIZETA型卧式搅拌磨 |
6.2 模型建立 |
6.3 网格划分 |
6.4 流场模拟 |
6.4.1 流场求解条件的设定 |
6.4.2 转速对流场的影响 |
6.4.3 矿浆浓度对流场的影响 |
6.4.4 模型验证 |
6.5 颗粒场模拟 |
6.5.1 颗粒场求解条件设定 |
6.5.2 磨机内颗粒场整体分析 |
6.5.3 转速对颗粒场的影响 |
6.5.4 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5)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豆浆机行业发展概述 |
1.3 豆浆机产品市场现状 |
1.3.1 产品类型分析 |
1.3.2 产品结构分析 |
1.3.3 销售型号分析 |
1.3.4 品牌集中度 |
1.4 商用豆浆机介绍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湿法粉碎设备粉碎机理及粉碎实验研究 |
2.1 不同湿法粉碎设备简介 |
2.1.1 胶体磨简介 |
2.1.2 剪切粉碎机简介 |
2.1.3 高速切割粉碎设备简介 |
2.2 不同粉碎设备的粉碎机理 |
2.2.1 胶体磨粉碎原理 |
2.2.2 剪切粉碎机粉碎原理 |
2.2.3 高速切割粉碎设备粉碎原理 |
2.3 不同湿法粉碎设备粉碎实验研究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研究开发 |
3.1 大豆纤维的粉碎方式研究 |
3.1.1 纤维力学性能及流体微团运动分析 |
3.1.3 大豆纤维的粉碎断裂方式 |
3.1.4 大豆纤维的有效粉碎方式 |
3.2 设备方案设计 |
3.2.1 工艺方案设计 |
3.2.2 设备结构设计 |
3.3 关键结构设计 |
3.3.1 磨结构的设计 |
3.3.2 高速剪切结构的设计 |
3.4 关键参数的确定 |
3.4.1 转速 |
3.4.2 间隙尺寸 |
3.4.3 静刀圈缝隙尺寸 |
3.5 商用豆浆机系统设计 |
3.5.1 商用豆浆机系统组成 |
3.5.2 商用豆浆机系统流程 |
3.5.3 系统其它设备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细粉碎装置流场分析与结构优化 |
4.1 流体力学简介 |
4.2 FLUENT 简介 |
4.3 超细粉碎装置流场分析 |
4.3.1 三维模型创建 |
4.3.2 模拟参数及边界条件设置 |
4.3.3 计算结果检验 |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1 压力场分析 |
4.4.2 速度场分析 |
4.4.3 剪切率场分析 |
4.5 静刀圈缝隙偏角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4.5.1 对压力的影响 |
4.5.2 对速度的影响 |
4.5.3 对剪切率的影响 |
4.6 结构优化 |
4.6.1 验证流场分析 |
4.6.2 确定最佳结构参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细粉碎装置粉碎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制定 |
5.2 对比性实验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步骤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单因素实验 |
5.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提高微量营养素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及意义 |
2.颗粒物质的特殊性 |
3.粉粒体混合的基本原理 |
4.粉粒体物性与混合操作的关系 |
5.表面包覆改性技术 |
试验设计 |
1.试验设计总体思路 |
2.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营养素强化剂单体、辅料、食物载体的物性指标测定 |
1 样品宏观、介观、电镜图片拍摄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设备 |
1.1.3 实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样品宏观图片 |
1.2.2 样品介观图片 |
1.2.3 样品电镜图片 |
2 粉体粒度分布 |
2.1 概述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实验样品特征粒径平均值 |
2.3.2 粒度分布列表法及图示法的表示 |
2.4 讨论 |
3 粉体颗粒有效密度 |
3.1 概述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剂 |
3.2.4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4 Carr流动性指数及Carr喷流性指数 |
4.1 概述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实验样品粉体Carr流动性评价 |
4.3.2 实验样品粉体Carr喷流性评价 |
4.4 讨论 |
5 粉体吸湿性 |
5.1 概述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剂 |
5.2.4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6 物性数据查询软件的开发 |
6.1 总体介绍 |
6.2 软件高级查询功能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粉体混合均匀度预估经验公式的建立 |
1 概述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筛分预处理 |
2.3.2 实验样品混合处理 |
2.3.3 样品混合物分形维数计算 |
2.3.4 混合均匀度检测 |
2.3.5 混合均匀度预测经验公式的建立 |
3 实验结果 |
3.1 混合后各组分形维数及变异系数结果 |
3.2 混匀度预估经验公式的建立 |
4 讨论 |
4.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4.2 实验颗粒使用量的选择 |
4.3 样品混合物的分形维数计算 |
4.4 混匀度表征指标的选择 |
4.5 混匀度预估经验公式的建立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物理包覆法改善预混料混合均匀度 |
1 概述 |
1.1 研究思路 |
1.2 气流磨超细粉碎 |
1.3 PCS机械包覆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营养素单体超细粉碎效果评价 |
2.3.2 超细营养素单体的PCS包覆效果评价 |
2.3.3 包覆后子颗粒、母颗粒界面粘结强度评价 |
2.3.4 包覆后颗粒的营养素含量评价 |
2.3.5 新复合粒子对混合均匀度的改善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适宜超细粉碎参数的选择 |
3.2 各营养素单体的超细粉碎结果 |
3.3 PCS物理包覆参数的优化 |
3.4 其它营养素强化剂单体的包覆效果 |
3.5 子颗粒、母颗粒界面粘结强度 |
3.6 包覆后粒子的营养素含量测定 |
3.7 包覆后粒子对强化食品混匀度的改善效果 |
4 讨论 |
4.1 各营养素样品超细粉碎特性 |
4.2 子颗粒、母颗粒的选择 |
4.3 子颗粒、母颗粒适宜配比 |
4.4 论上完全不包覆状态粒度分布数据的计算 |
4.5 PCS包覆参数的初步确定 |
4.6 包覆后粒子对强化食品混匀度的改善效果 |
5 小结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超细粉碎对枸杞中多糖得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多糖的概述 |
1.1.1 多糖的提取方法 |
1.1.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1.3 多糖的纯度鉴定 |
1.1.4 多糖的结构研究 |
1.1.5 多糖的理化特性与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 |
1.2 枸杞的概述 |
1.2.1 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及分布 |
1.2.2 枸杞的营养成分 |
1.3 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 |
1.3.1 免疫调节作用 |
1.3.2 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
1.3.3 降血糖作用 |
1.3.4 降血脂作用 |
1.3.5 抗肿瘤作用 |
1.3.6 护肝作用 |
1.3.7 其他作用 |
1.4 体外抗氧化研究 |
1.4.1 自由基概述 |
1.4.2 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 |
1.4.3 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方法 |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枸杞多糖的常规提取工艺研究 |
2.4.2 枸杞多糖的超细粉碎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
2.4.3 枸杞多糖的分级沉淀方法研究 |
2.4.4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理化特性研究 |
2.4.5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枸杞多糖的常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 |
3.1.1 苯酚-硫酸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2 DNS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3 乙醇溶液前处理条件实验结果 |
3.1.4 枸杞多糖的提取条件研究结果 |
3.2 枸杞多糖的超细粉碎辅助提取工艺研究结果 |
3.2.1 枸杞超细粉的粒径检测结果 |
3.2.2 乙醇溶液前处理条件实验结果 |
3.2.3 枸杞多糖的提取条件研究结果 |
3.3 原料的超细粉碎预处理对枸杞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
3.4 分级沉淀方法研究结果 |
3.4.1 LBP的分级沉淀研究结果 |
3.4.2 LBP-S的分级沉淀研究结果 |
3.5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 |
3.5.1 化学成分分析 |
3.5.2 单糖组成测定结果 |
3.5.3 原子力显微镜对枸杞多糖形貌的观察结果 |
3.5.4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热力学性质 |
3.6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 |
3.6.1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对DPPH·的清除作用 |
3.6.2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 |
3.6.3 枸杞多糖分级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 |
4 结论 |
4.1 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 |
4.2 超细粉碎处理对枸杞多糖理化特性的影响 |
4.3 超细粉碎处理对枸杞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超细粉碎对枸杞多糖得率、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超细粉碎及粒径测定 |
1.2.2 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 |
1.2.3 响应面试验法优化枸杞多糖的提取条件 |
1.2.4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1.2.5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多糖形貌 |
1.2.6 DPPH·清除能力测定 |
1.2.7 清除ABTS+·清除能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枸杞超细粉的粒径检测结果 |
2.2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实验结果 |
2.3 不同处理对枸杞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比较 |
2.4 枸杞多糖分子量分布 |
2.5 枸杞多糖的AFM观察分析 |
2.6 枸杞多糖对DPPH·的清除作用 |
2.7 枸杞多糖对ABTS+·的清除作用 |
3 结论 |
(9)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用于中药制剂的主要优势 |
2.1 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
2.2 有利于提高药效 |
2.3 有利于节约资源 |
3 对药物制剂质量和工艺过程的影响 |
3.1 中药制剂质量 |
3.2 工艺过程 |
4 超细粉体技术特点及设备 |
5 发展趋势及展望 |
(10)中药黄连超细粉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超细粉碎技术 |
1.2.1 超细粉碎机理研究 |
1.2.2 超细粉碎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超细粉体的特性和制备 |
1.3 中药的超细化 |
1.3.1 细胞级超细粉碎 |
1.3.2 中药超细粉碎特点 |
1.3.3 超细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及前景 |
1.3.4 中药的超细粉碎对中药性能的影响 |
1.4 超细中药饮片项目研究简介 |
1.4.1 本项目意义和特点 |
1.4.2 项目研究结果 |
1.4.3 中药黄连物化特性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黄连的超细粉碎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装置与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参数的确定 |
2.1.4 粒度的测定 |
2.2 实验流程 |
2.2.1 前处理 |
2.2.2 初粉碎 |
2.2.3 筛分 |
2.2.4 超细粉碎 |
2.2.5 送检 |
2.2.6 超细粉体性能分析 |
2.3 填充率实验 |
2.3.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2.3.2 实验结果 |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粉碎时间实验 |
2.4.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入磨粒度粉碎实验 |
2.5.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2.5.2 实验结果 |
2.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连超细粉体的物化性能分析 |
3.1 黄连颗粒微观粉体表征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结果 |
3.1.4 颗粒形状特征分析 |
3.2 红外光谱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结果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3 水分测定 |
3.3.1 实验材料 |
3.3.2 样品制备及水分测定 |
3.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 黄连浸出物含量测定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薄层色谱法(TLC) |
3.5.1 实验材料 |
3.5.2 操作步骤 |
3.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3.6.1 色谱条件 |
3.6.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3.6.3 黄连供试品溶液制备 |
3.6.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7 传统饮片煎煮法与超细粉体浸泡法的比较 |
3.7.1 实验材料 |
3.7.2 实验方法 |
3.7.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超细粉碎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微粉碎对亚麻籽壳粉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的分析研究[D]. 周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AFG100型气流粉碎机的参数优化研究[D]. 张钰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3]超微粉碎对天然可食植物组织理化性质及营养素释放效率影响的研究[D]. 孟庆然. 江南大学, 2019(04)
- [4]湿法卧式超细搅拌磨机的研磨特性与过程模拟研究[D]. 陈彦如.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5]新型商用豆浆机超细粉碎装置研究[D]. 王小龙. 江南大学, 2013(02)
- [6]提高微量营养素混合均匀度的方法研究[D]. 解立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04)
- [7]超细粉碎对枸杞中多糖得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D]. 王芳. 天津科技大学, 2013(05)
- [8]超细粉碎对枸杞多糖得率、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张民,王芳,唐秀丽,董家美,吴娜.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2(06)
- [9]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王春花. 中国药业, 2011(10)
- [10]中药黄连超细粉碎技术研究[D]. 黄晓东.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