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批“海龟”阐释信息化(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靓[1](2021)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度发展,我国文化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文旅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旅游政策前景利好,在旅游行业发展中,“遗产旅游”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在文化方面的创新发展也在推动旅游行业前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自开园以来,其文化遗产展示、文化体验、文创产品等游览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体验游玩,成为南昌市一张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相关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等领域,对于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在研究遗址公园的过程中,发现新时代遗址公园不再一味地强调遗址保护,而是更加关注在保护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遗址公园的高质量开发,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放弃社会效益的发展。互联网经济时代,很多产业都已经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第三产业,在很多方面都有涉及,比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遗址公园,在旅游业,一些文化产业等方面都有涉及,“互联网+”这一热门模式也不局限于第三产业,其在第一和第二产业中也在慢慢成熟。在文旅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应借鉴国内外遗址公园发展的经验,立足公园发展实际,不断优化商业模式,坚持保护、开发和利用并重,注重规划先行,在前期的设施建设上做好准备,同时公园内外分别适宜的旅游业态也要认真考虑,借助微博、微信、淘宝、抖音、腾讯、优酷、携程、驴妈妈、同程旅游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产品营销,开发多层次多品类文创产品,依托高端的科学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建设智慧景区,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对于其要求作出准确的描绘,通过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不断升级优化资源,弘扬和传递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选取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优化作为研究方向,在遗址公园、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比较分析国内外遗址公园商业模式,同时着重对中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成功范例进行剖析,提出改善和提高遗址公园管理的意见建议。通过本研究,以期为遗址公园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并为管理者在实践中如何有效管理运营遗址公园提供些许建议。为使研究更具严谨性与科学性,将实际与理论方法融合起来,通过对文献等的研究实现理论方法,得到可靠理论,同时也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法,实践方面利用社会调查法。通过分析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现有商业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商业模式优化对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管理实践者提供一些参考:(1)讲好海昏侯故事。打造海昏侯IP,包含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等,围绕讲好海昏侯的前世今生,依托汉朝历史文化,扩大海昏侯知名度。(2)借助新媒体推广。海昏侯遗址微博建立时间较短,粉丝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回复量较少。为增强吸引力,要挖掘更有趣的话题,提高活跃度。开发海昏侯APP,在腾讯、优酷、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APP上定期发布海昏侯宣传文稿和视频,邀请团体和个人到访海昏侯,记录海昏侯游玩的心得体会和历史趣事,从多个维度立体展示海昏侯。同时,在微信平台建立的公众号也要按时发布新的内容,以海昏侯发掘的重大历史文化、海昏侯的前世今生、汉朝历史文化为基础,发掘有趣生动的文案,结合社会文化热点,撰写创新性、趣味性文案,鼓励粉丝和网民转发,提高知名度。(3)加强海昏侯网站开发和建设,从门票预订、旅游服务、文化考古、研学交流、官方动态、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等多方面充实网站内容。同时,利用VR技术,建设网上博物馆,使大众能通过博物馆VR展示,全方面了解海昏侯遗址公园和汉朝文化。(4)与知名大学、中小学合作,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主管部门开设科普知识宣传和专题讲座,内容以海昏侯日常生活、汉朝历史文化、发掘过程等为主,同时兼顾国内外重大考古发掘动态,发掘海昏侯历史文化价值,打造汉文化研究中心,提倡大众加入保护历史文化行列。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学术交流会等学术交流让更多学者参与海昏侯国遗址研究,扩大海昏侯遗址在国内外的影响。在影响人群的年龄范围上进行扩大,将海昏侯的历史以通俗有趣的语言描述出来,将海昏侯相关知识写进中学历史课本和小学语文课本。提高公众参与感。(5)着重打造体验区。在文物展陈的基础上,加入考古过程的元素,不仅可以看到静态文物还可以了解考古人员的工作情况。重点聚焦汉代人民生活场景还原,结合科学技术,采用虚拟现实(VR)等方法展示西汉人文景观和社会风,将遗址过去的文化生活分模块展示,创新趣味互动项目,邀请游客深度参与体验考古,通过模拟考古场景、交互体验、游客互动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大游客访问量,激发国内外游客的参观参与热情。
宋建欣[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提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刘亚晶[3](2020)在《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进一步要求优化区域互助和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然而长期以来,不管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区域层面都面临着“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的重大挑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间的发展关系,区域间形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的发展新格局,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地关系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包含了多功能的地理环境与多层次的人类活动主体的相互作用、彼此渗透与双向生成;区域协调是指在既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各区域之间发展机会趋于均等,发展利益趋于一致,总体上处于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相对协调状态,区内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的有机整体。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明确要求广东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异化协调发展。然而广东省因其固有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区内发展差异较大,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典型性、迫切性和全局性。改革开放之后,省内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各地级市之间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相互作用愈发紧密,整体上看各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耦合度逐渐提高,但山区地区耦合度低于沿海地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是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水平正在逐渐拉大,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显着高于省域外围地区,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亦愈加突出。因此,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强省,广东需要深入实践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针对省内区域发展失衡的问题,在优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强化粤东西北支持力度,特别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调控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工业化、城镇化新格局,率先构建海陆一体、陆海协调的海岸带经济发展新空间。本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在梳理其人地关系区域演进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评价体系,测度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分异,探求其区域协调发展的调控机理并提出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是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实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7个章节:第1章,绪论。从区域发展失衡、人地空间矛盾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出发,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开展广东省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研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搭建整体结构安排,明晰研究技术路线。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对本文涉及的人地关系、区域协调、调控机理等基本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对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化与公共服务、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3章,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介绍研究区域的概况,并对研究区域的划分和选择的缘由进行交代,介绍本文的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区域综合发展、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说明各项指标的具体意义并利用熵值法确定其影响权重的大小。第4章,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从时间维度对广东省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进行梳理,从地级市和四大区域两个空间维度剖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综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四个方面对广东省人地关系的空间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广东省人地关系的时空结构格局。第5章,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评价广东省不同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时空分布,构建人地关系空间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4个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的空间协调发展状况,并总结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第6章,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相关章节的研究基础,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广东省近年来发布和实施的区域调控规划政策及驱动力进行评估和解析,对现有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作用机制进行研判,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统筹等方面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7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说明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以及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①广东省区域综合发展状况区域差距较大,珠三角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好且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粤北山区综合发展状况波动较大,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综合发展状况较差;②广东省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的速度放缓,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事业增长较快,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③广东省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均衡性较低,区域间协调发展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衔接都市圈和大湾区建设,从基础设施、产业共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海陆功能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控。
李勇[4](2019)在《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解决全球经济增长难题的“妙药”,人才制胜成为各国普遍共识,在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背后最根本的是人才制度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凭借自身所蕴藏的人才资本开展创造性劳动、实现创新价值。人才制度就是对人才创造性劳动和创新价值实现过程进行管理约束的行为准则、办事规程和管理体制的总和。通过人才制度创新,政府等行动集团可以为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排他性产权,为人才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使其私人收益充分接近社会收益,有效激励人才增加人才资本供给、提升创新绩效、最大限度实现潜在创新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在对人才资本理论、创新绩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梳理和修正的基础上,从人才资本的视角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从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的成本收益分析来看,人才制度体系可以分为成本控制制度和收益获取制度。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直接成本的教育、培训、研发等人才投入制度,以及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交易成本的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才创新制度。收益获取制度包括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物质收益的人才激励制度,以及主要影响人才资本创新活动精神收益的人才评价制度。随后,本文从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出发,分别考察了美国和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变迁历程,及其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影响情况。美国政府在提供稳定宪政制度等可信承诺的基础上,通过移民制度、留学生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官产学研结合机制等人才制度创新,不断形成新的人才制度均衡,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提供边际收益递增预期,确保了美国创新绩效的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人才投入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市场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成果保护制度、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制度创新,为人才逐步建立私人收益和效用预期,为经济奇迹提供了人才支撑和制度支撑。在对中美两国进行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旧金山和深圳两个世界创新城市进行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案例研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得出,政府在人才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保持对人才制度的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为人才资本创新活动建立起稳定的收益预期和制度均衡,从而有效激励人才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最后,本文在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人才制度创新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包括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建立以创新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和动态调整。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在既有理论以及对人才资本创新活动成本收益和效用函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制度体系对人才资本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二是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对两个国家及两个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了人才制度体系创新的经验和规律,为中国构建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足在于,受有关人才制度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对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化,在相关统计数据不断充实、可及的情况下,可对本研究进一步拓展。
张俊[5](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冯遵永[6](2019)在《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必将推进大学治理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变革。学生作为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理由,是大学组织内部构成和活动的主体,是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活动的重要力量。在我国高等教育语境下,对学生参与内部治理无论是在认识还是实践上都还存在不足:学生参与治理的权利尚不明确,学生及学生组织的参与权力存在异化现象,学生权益的维护和救济机制不完善,学生参与的制度供给依然不足等问题突出。可见,相沿成习的大学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参与诉求。如何保障学生参与权利,使学生适度有序地参与治理,成为我国现代大学治理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尝试构建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维护学生权利为价值取向,以学生权力为逻辑主线,从本质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探讨我国大学学生参与内部治理的依据、现实与策略;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国外与国内等四个不同维度“全景式”考察政府、高校、学生三个主体在保障学生权利、行使学生权力方面现实与理想之间关系,为提升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效果拓展新视野;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尝试回答为何需要学生参与、学生参与为何、学生如何参与等问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研究存在共识与差异、借鉴与启示、视角与视域的特点,相关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表现为: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系统性研究不足、本土化方略不实、创新性程度不强。以此为基础,本研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为基石,确认学生的角色定位,将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学生主体置于中心位置,并以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现实基础为根据,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的基本立场是:我国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既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基础,也有迫切性、必然性的现实,更有与我国大学立德树人相一致性的目的。其次,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循着中外大学的发展进程,以学生权力发展为主线,对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源流、历史演进和当代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欧美国家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治理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参与治理须有体系性的制度保障、学生参与治理的机制须科学设计、学生参与治理的国际经验须理性借鉴等。同时,结合国内外大学内部治理典型经验,剖析国内外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社会背景、历史动因、发展逻辑、功能内涵、参与路径、制度保障、机制安排等。第三,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从认知、内容、路径和价值四个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设计访谈提纲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半结构型方式访谈,发现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生参与治理的主体地位隐而不显、学生参与治理的制度供给不足、学生参与治理的权力异化、学生参与治理的边界和限度难以厘定、学生参与治理的机制建设滞后。据此尝试构建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理念、制度和机制三个层面的机理模式。最后,以机理模式为基础,提出推进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对策建议:一是通过倡导人本理念以促进学生参与治理的实现、树立法治理念以推进学生参与治理权力的落实、彰显服务理念以保障学生参与治理的主动性,改进现代大学治理理念。二是通过学生参与内部治理应以大学自主自治制度的建立为基础、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权力应以教育法律体系的健全为保障、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应以学生发展规则的健全为支点,健全学生参与治理制度。三是通过建立适度有序的学生参与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参与机制、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学生参与治理运行机制。
卓百会[7](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李慧君[8](2018)在《浙江省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开发的三种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在浙江省第一、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显得尤为耀眼:一方面,它们产生的信息经济效益显着,推动社会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它们的不断发展又催生了新的文化,也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语境,新型城镇化的困境、不断加剧的城市危机等社会矛盾促使其找寻新的发展思路;而信息经济自身的文化特性则决定了小镇模式的必然形成。信息经济类小镇有很多,本文选取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及萧山信息港小镇,它们的典型体现在:较高的经济、社会影响力,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本文先分别对三个小镇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后总结出三个小镇文化类型及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共同点,同时,将其经验推广到其他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中。最后,文章还将深入探讨三个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开发不完全的主要原因,以小见大地引出特色小镇创建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对策。
刘婷[9](2017)在《四川“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成都七中育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初中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通过互联网等接触到的信息日渐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初中生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初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尚在形成中,大量碎片化的信息使学生难以正确辨识。与此同时,伴随网络传入的“洋文化”冲击着初中生的认知,也冲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导致崇洋媚外等不良风气。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呼吁社会各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目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蕴含丰厚历史文化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寻“非遗”资源与历史教学的“契合点”,将“活态”的“非遗”资源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丰富初中历史课程资源,促进“非遗”认同者、欣赏者、传承者培养,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参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关教育的描述(1),四川省人民政府也倡导和鼓励“教育机构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或与特色课程相结合、开设校本课程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2)。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四川地区“非遗”资源分布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相关实践教学案例,拟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个维度探讨“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并从历史教师准备、运用方式、具体实施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其他学校提供参考。
习玥[10](2015)在《城市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维吾尔麦西莱甫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发展与建设一直是“全球化”下的主题,故此许多人类学家的目光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文化事项之中。城市中的维吾尔麦西莱甫是基于传统民间麦西莱甫文化发展之上的产物。传统麦西莱甫文化随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渐迁移。它从传统步入现代,从农村迁移城市。从宏观上看,较之过去、较之农村,在时空中都与处于现代语境下的麦西莱甫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城市中尤为突显。从微观上看,城市中的麦西莱甫较之传统麦西莱甫不仅在内容及程序上简化,而且还注入很多现代化、多元化、国际化等新型元素。本文在一定文献基础上,选取乌鲁木齐市、哈密、和田、喀什等新疆典型现代化城市为主要调查点,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维吾尔人进行了采访及详细记录。通过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的整理,将麦西莱甫置入城市文化生态空间,对其文化背景、文化要素及内容、文化功能、未来的发展及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正文部分包括四个部分,其内容扼要如下:第一部分。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及国内外文献的整理与评述。此部分为整个研究项目的基础,通过研究现状分析得出对处于现代城市语境下麦西莱甫研究甚少,应当多加关注麦西莱甫文化生态土壤的研究。第二部分。首先是对文化生态学及城市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概述。其次,说明了用城市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麦西莱甫文化研究的意义。最后,对传统麦西莱甫的源流问题与现代麦西莱甫的关系及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田野资料和数据的分析,对城市化麦西莱甫的具体文化要素及艺术功能进行解读与分析。文化要素从麦西莱甫的时空、参与主体、音乐与舞蹈、文学、器具、服饰、饮食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音乐的角度解释了审美、教化、自我展示、信息传递等功能。第四部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是城市麦西莱甫文化得以健全生存的基础,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传统和现代之间关系,对城市麦西莱甫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展望。
二、第三批“海龟”阐释信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批“海龟”阐释信息化(论文提纲范文)
(1)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海昏侯国遗址 |
2.2 遗址公园 |
2.2.1 遗址公园的起源与内涵 |
2.2.2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 |
2.2.3 遗址公园的相关研究 |
2.3 商业模式 |
2.3.1 商业模式的概念 |
2.3.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
2.3.3 商业模式的现代思维 |
2.3.4 商业模式构建 |
2.3.5 商业模式设计 |
2.4 遗址公园商业模式 |
2.4.1 国外遗址公园商业模式 |
2.4.2 国内遗址公园商业模式 |
2.5 文献小结 |
3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 |
3.1 海昏侯国遗址概述 |
3.2 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组织架构 |
3.2.1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
3.2.2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
3.2.3 江西省海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3.2.4 南昌海昏文化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
3.3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价值分析 |
3.3.1 历史价值 |
3.3.2 科学价值 |
3.3.3 艺术价值 |
3.3.4 社会文化价值 |
3.4 高管访谈 |
3.5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现状 |
3.5.1 市场分析 |
3.5.2 旅游项目分析 |
3.5.3 商业模式现状 |
3.6 存在的问题 |
4 商业模式优化 |
4.1 总体思路 |
4.2 发展策略 |
4.3 基本原则 |
4.4 商业模式画布 |
4.5 商业模式优化对策 |
4.5.1 产业发展 |
4.5.2 商业模式优化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管访谈 |
致谢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与概念体系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2.2.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研究 |
2.2.2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2.3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区域人地关系协调研究 |
2.3.2 主体功能区与协调发展研究 |
2.3.3 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研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3 选择的缘由 |
3.2 区域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2.1 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
3.2.2 耦合度评价模型 |
3.2.3 协调度评价模型 |
3.2.4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3 区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2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3 社会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3.3.4 环境保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5 资源利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
3.4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3 数据测算与预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广东省人地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
4.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 |
4.1.1 区域人地关系演进规律 |
4.1.2 广东区域人地关系演进阶段划分 |
4.2 各地级市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
4.2.2 社会进步水平时空分异 |
4.2.3 环境保护质量时空分异 |
4.2.4 资源利用状况时空分异 |
4.2.5 区域综合发展时空分异 |
4.3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概况 |
4.3.1 珠三角地区 |
4.3.2 粤东地区 |
4.3.3 粤西地区 |
4.3.4 粤北地区 |
4.4 四大区域人地关系时空分异 |
4.4.1 经济发展空间 |
4.4.2 社会进步空间 |
4.4.3 环境保护空间 |
4.4.4 资源利用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广东省区域发展协调性的时空测度 |
5.1 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时空测度 |
5.1.1 区域内部发展耦合度时空分布 |
5.1.2 区域内部发展协调度时空分布 |
5.2 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2.1 经济发展指数的构建 |
5.2.2 经济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2.3 经济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3 区域间社会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3.1 社会发展指数的构建 |
5.3.2 社会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3.3 社会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4 区域间环境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4.1 环境发展指数的构建 |
5.4.2 环境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4.3 环境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5 区域间资源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5.1 资源发展指数的构建 |
5.5.2 资源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5.3 资源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6 区域间综合发展协调性时空测度 |
5.6.1 综合发展指数的构建 |
5.6.2 综合发展的全局空间相关性 |
5.6.3 综合发展的局域空间相关性 |
5.7 区域协调发展成效与问题 |
5.7.1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效 |
5.7.2 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
5.8 本章小结 |
6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与政策建议 |
6.1 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 |
6.1.1 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1.2 区域协调发展的地理探测 |
6.2 区域协调发展调控机理分析 |
6.2.1 珠三角地区 |
6.2.2 粤东地区 |
6.2.3 粤西地区 |
6.2.4 粤北地区 |
6.3 都市圈与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1 都市圈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3.2 大湾区建设调控区域协调 |
6.4 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
6.4.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压缩区域时空距离 |
6.4.2 探索区域产业共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6.4.3 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共享区域发展成果 |
6.4.4 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
6.4.5 统筹海陆功能衔接,打造一流湾区经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层次分析法计算程序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限度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一、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
二、人才资本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
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
二、创新绩效有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才制度研究综述 |
一、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
二、人才制度有关研究 |
第三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 |
第一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人才资本理论 |
三、创新绩效理论 |
四、制度变迁理论 |
第二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一、基本假设 |
二、分析框架 |
三、分析模型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美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教育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研发投入体制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美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人才引进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人才市场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美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科研组织模式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美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成果保护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成果转化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三、美国的薪酬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美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美国的职称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二、美国的职业资格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美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第一阶段:分权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二、第二阶段:管制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三、第三阶段:平衡期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 |
第五章 中国的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投入制度:政府包办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投入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二节 中国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流动制度:控制流动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流动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中国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创新制度:指令科研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创新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四节 中国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激励制度: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激励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五节 中国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才评价制度:标准主体单一 |
二、改革开放后的人才评价制度与创新绩效 |
第六节 评中国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 |
一、中国人才制度创新的成果与问题 |
二、中国人才制度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 |
第六章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旧金山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人才投入制度创新:政府收购科研成果 |
二、人才创新制度特色:科技金融、孵化器与产学研合作 |
三、人才激励制度创新:税收优惠与奖励 |
第二节 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与人才资本创新绩效 |
一、深圳的人才制度创新主要内容 |
二、深圳的人才资本集聚效应与创新绩效 |
第三节 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与优势发挥并重 |
二、建立以绩效和结果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 |
三、构建精神收益与物质收益并重的人才激励制度 |
四、建立科研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 |
五、对人才制度开展实时评估、动态调整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评论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留学人员 |
(二)统一战线 |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述评(Research Review and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Possible Innovations and Deficiencies) |
2 理论基础与理性审视 |
2.1 理论基础(Theoretical Analysis) |
2.2 相关概念辨析(Concepts and analysis) |
2.3 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理性审视(Rational Analysis of Internal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
2.4 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Theory Analytical Framwork ofResearch) |
3 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历史流变 |
3.1 欧美国家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历史演进(Historical Progres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
3.2 我国大学治理中学生参与的历史考量(Historic Review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in China) |
3.3 欧美国家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的启思(Rethinking of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European andAmerican Universities) |
4.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调查研究设计 |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
4.2 基于学生主体的问卷调查(Student-centered Questionnaire) |
4.3 基于多主体的访谈调查(Interview Survey Based on Multi-subject) |
5.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调查结果分析 |
5.1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Analysis of Data about |
5.2 基于访谈调查的文本分析(Analysis of Interview) |
5.3 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的主要问题表征(Main Problem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l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
5.4 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机理模式的探寻与阐释(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Models about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l Governance of Universities) |
6.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之策 |
6.1 改进学生参与治理理念(Re-establish new Ideas of governance of modern universities) |
6.2 健全学生参与治理制度(Establish the System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
6.3 完善学生参与治理机制(Improv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 Governance)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
7.2 未来研究展望(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浙江省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开发的三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与兴: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的提出 |
第二节 小镇之谜: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的文化资源开发的意义 |
第三节 小镇的选择——三种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 |
第二章 会展拉动型:西湖云栖小镇极客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一节 “云栖现象”:从转塘科技园到云栖小镇 |
第二节 文化定位——以“云”为核心的极客文化 |
第三节 极客文化的产业开发:以会展为主,多元化发展 |
第四节 云栖小镇极客文化产业的开发路径 |
第三章 文旅促进型:余杭梦想小镇创客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一节 梦想小镇的前世今生 |
第二节 创客文化的培育 |
第三节 文旅融合:梦想小镇创客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四节 梦想小镇的创客文化及其产业开发模式 |
第四章 传媒互动型:萧山信息港小镇智慧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一节 由小变大:萧山信息港小镇的智慧转型 |
第二节 小镇智慧产业下的智慧文化定位 |
第三节 传媒助力:萧山信息港智慧文化的产业开发 |
第四节 萧山信息港智慧文化的架构及产业开发模式 |
第五章 信息经济时代的小镇之路 |
第一节 三个小镇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 |
第二节 镜与竞:对信息经济类及其他类特色小镇的借鉴 |
第三节 探索中的小镇:问题与出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9)四川“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成都七中育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
3“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概况 |
3.1 运用意义 |
3.2 运用途径 |
3.3 运用形式 |
4 四川“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案例评述 |
4.1 在国家历史课程中适时补充“非遗”教学 |
4.2 结合地方历史课程进行“非遗”教学 |
4.3 充分利用校本历史课程开展“非遗”教学 |
5“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问题反思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相关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四川省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B 成都七中育才校本教材《蜀戏冠天下》(节选) |
附录C 成都七中育才文史探究校本教材 2(节选)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城市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维吾尔麦西莱甫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陈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1.3 选题意义 |
1.1.4 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关于麦西莱甫定义的研究 |
1.2.2 关于麦西莱甫起源的研究 |
1.2.3 关于麦西莱甫地域的研究 |
1.2.4 关于麦西莱甫功能与价值的研究 |
1.2.5 关于麦西莱甫与维吾尔木卡姆关系的研究 |
1.2.6 关于麦西莱甫传播与传承的研究 |
2.城市文化生态学对麦西莱甫文化研究的意义 |
2.1 城市文化生态学概述 |
2.2 城市文化生态学对维吾尔麦西莱甫研究的意义 |
2.3 麦西莱甫与城市化麦西莱甫 |
2.3.1 麦西莱甫文化概述 |
2.3.2 城市化麦西莱甫 |
3.城市文化生态学视阈下麦西莱甫文化研究 |
3.1 城市化麦西莱甫文本研究 |
3.1.1 空间 |
3.1.2 参与主体 |
3.1.3 音乐与舞蹈 |
3.1.4 文学 |
3.1.5 器具 |
3.1.6 服饰 |
3.1.7 饮食 |
3.2 城市化麦西莱甫艺术功能研究 |
3.2.1 教化功能 |
3.2.2 自我展示功能 |
3.2.3 调节与自我调节的功能 |
3.2.4 信息传递功能 |
3.2.5 规范功能 |
3.2.6 凝聚功能 |
3.2.7 传承功能 |
3.2.8 维系功能 |
3.2.9 身份认定功能 |
3.2.10 求偶的功能 |
3.2.11 利益实现功能 |
4.城市文化生态学视阈下麦西莱甫文化的思考 |
4.1 现代语境下的麦西莱甫文化 |
4.2 对城市化麦西莱甫的展望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第三批“海龟”阐释信息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商业模式优化研究[D]. 周文靓.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人地关系的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刘亚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4]人才制度体系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李勇.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我国大学内部治理中学生参与研究[D]. 冯遵永.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7]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8]浙江省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开发的三种模式[D]. 李慧君. 暨南大学, 2018(01)
- [9]四川“非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成都七中育才为例[D]. 刘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城市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维吾尔麦西莱甫文化研究[D]. 习玥.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