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州 向市级工业区下放审批权限(论文文献综述)
黄莺[1](2017)在《福建省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招商引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引擎的角色,推动着地方经济快速向前发展。永安政府将招商引资定义为经济发展的总基石,在政策、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确保招商引资的成效。本文以永安市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其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过程中政策执行整体情况,就存在的的问题和问题成因展开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永安走在了福建省各县(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前列,但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手段市场化程度不足,政策执行不够到位,政策执行环境有待完善,招商引资政策落实效果有限、政策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招商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招商规划不完善、相关招商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为此,应科学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统筹制定招商引资政策规划、建立完善的招商激励机制。
刘淑虎[2](2016)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分权化与全球化相耦合,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基础和空间配置方式,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处于同轨转型中,在此背景下,西安以3100余年城市发展史和1100余年都城史的特殊背景,进入剧烈转型时期,众多历史遗存的空间布局使其空间发展历经了复杂的演化过程,聚焦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西安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向,在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以1978-2002年间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为对象,运用地图还原、系统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以“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为路径,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阶段特征和动力机制,判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典型性与特殊性,总结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为西安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同类型城市研究提供实证基础。围绕问题及目标导向,研究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基础与研究论体系构建。以确立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体系为目标,通过国外—国内—西安三个层面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在此基础上,确立“过程分析”-“特征识别”-“机制解释”的技术路径;同时,构建了契合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分析体系”和“机制解释体系”,为解析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第二部分: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和历史分期研究。首先,阐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基础;其次,以空间拓展、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社会演进为分期要素,梳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脉络,理清研究时段的角色和地位;最后,将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确立为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经济-社会的宏观脉络进行总结,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时段基础。第三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解析及特征识别研究。依托本文构建的“特征分析体系”,从“空间格局”和“功能类型”两个层面,分阶段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通过“空间格局”特征和“功能类型”特征的叠加,提炼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对比阶段特征的异同。在此过程中,“空间格局”以功能区位、功能比例、地块尺度、空间强度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过程;“功能类型”以工业、居住、道路、商业、公共空间为对象,阐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系统过程。第四部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机制解释研究。依托论文构建的“机制解释体系”,分“动力因素”和“社会主体”两个层面,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因素演化及其空间响应,理清主体互动下的空间结构响应机制,并通过两个层面的耦合关系分阶段解释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在此过程中,将历史遗址对空间结构转型的影响进行重点解析,以阐明特殊性因素与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方式。研究具有三点创新:第一,研究时段:1978-2002年是西安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剧烈时期,聚焦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于此时段的研究对当前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直接启示作用,同时,弥补了关于此时段系统研究的薄弱点。第二,研究方法:以城市形态学为理论基础,在借鉴其类型研究与多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空间格局”与“功能类型”为内容,以类型叠加为技术策略的“过程分析体系”,契合了城市空间历史研究的基本逻辑,拓展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领域。第三,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制度、经济、文化、技术因素推动了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使其呈现工业郊区化、功能圈层分化、空间强度梯度化;同时,大遗址空间布局使城市空间发展呈现避让历史大遗址下的空间拓展、功能布局、强度分异等特征,使西安城市空间演化具有自身特殊轨迹。
汤庆园[3](2014)在《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始终是经济学家孜孜以求研究的焦点。从最早的古典经济学到近年来颇具影响力的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这些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被不断提出来,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的理论,但绝大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取材于那些经济发达,资本雄厚,高科技人才集聚,科技实力强劲的国家和地区,而忽视那些区域经济增长碍于资金短缺和政府与社会关系非常重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国家来说如何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撬动经济增长便成为首要的任务,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来说,其初始资本的积累非常重要,要完成资本的积累这一过程必须要通过城市化来实现,而这些大都市恰恰是全球化资本主义最先进入本土化的门户或是成为剥削积累的场所。土地由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成为仅有的能被地方政府控制的最大资源。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它们的经济发展已无需依靠土地等资源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开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如“发展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作为经济增长主轴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自90年代后分税制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使中国的增长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惊人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奇迹之谜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渐进式且根本性的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地方政府的实施和公众监督将事关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成败,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都市的城市扩张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现有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体系。国务院下发的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明确提出,“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地自下而上的通过土地开发来推动产业升级,因此,正视土地开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土地开发对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的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土地开发的相关理论和土地开发政策的梳理入手,以我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最早的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地制度改革之后,尤其是分税制之后,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不同时间跨度内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矫正当前土地财政的负面形象,论文有三个核心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土地开发的政策和时空特点与过程是什么?(2)不同时期上海城市土地开发的驱动过程是如何表现的?主要影响因子是什么?(3)上海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是什么?各土地开发利益相关者在产业升级中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三章为理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后四章为本文的实证部分,最后一章为全文的研究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问题的由来,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土地开发相关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土地开发,产业升级这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尤其是产业升级,分别从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附加值的高低和产业发展驱动力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的土地开发理论、阿隆索的地租模型、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和增长机器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对上述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三章是对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开发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通过回顾对中国现有经济增长的主流解释,指出无论是人口红利说,还是投资驱动说,亦或是制度决定说,这些理论都只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它们忽视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碍于资本的短缺,土地作为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控的资源,恰恰是能最好集结原始资本,启动城市发展的法宝,因此土地开发才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武器。接下来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对已有土地开发和经济增长研究进行了回顾,分别从不同利益主体在土地开发中扮演的角色和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方面进行了回顾,根据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经验研究问题,最后通过本文理论框架的演绎确定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章是上海土地开发政策的演变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通过对上海不同时期土地开发政策的回顾,总结出不同时期土地开发政策的特点,并对上海土地开发政策双轨制如何推进市场化进行剖析,然后对上海总的土地开发政策,90年代的“退二进三“土地开发政策和2000年后“郊区化”土地开发政策,利用双重差分回归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第五章是上海土地开发的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本章基于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技术,利用1980年上海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底图,选取1987,1993,1999,2010年四个时相的上海市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法,探讨1980-2010年上海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183个街道乡镇一级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其动力机制,并对土地开发未来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上海土地开发的空间演变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本章回顾了上海空间发展的演变过程,从宏观上重点研究自8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上海土地开发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从90年代土地开发中的“退二进三”和2000年之后土地开发中的“郊区化”进行分析,同时还分别对这两个时期的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第七章是上海国际汽车城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通过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例,利用访谈资料从微观上分析土地开发和产业升级的关系。围绕着由政治经济学而产生的演化视角来考察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土地开发过程,从政府,开发商,土地使用者和专业机构围绕土地开发而形成的利益博弈,在产业升级中各自扮演的不同角色来分析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第八章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了一些主要的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1)在理论上,突破以往土地开发研究仅从政府角度进行研究的单一维度,建立了政府,开发商,土地使用者和专业机构这四者之间共同作用的多维理论框架,并从时间维度考察这四者之间在不同时间跨度内所扮演的角色。(2)在方法上,注重将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并分别从多尺度,动态化的综合视角分别利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土地开发政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和土地开发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揭示这些因素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作用。(3)在实践上,先从宏观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整个土地开发过程推动产业升级进行研究,再从微观上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前面已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具体案例上来研究不同土地利益相关者在土地开发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从而来揭示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
林升腾[4](2014)在《福建省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以闽侯青口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十八大报告会中多次阐明要在新时期加快促成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对城镇建设扶持力度,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格局,让更多农民平等共享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可见城镇化主题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发展重地,其小城镇发展水平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发展福建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如“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农业税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福建省小城镇的发展,有效转移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使福建省的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福建省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镇区规模较小,小城镇密度低;小城镇发展的融资渠道单一,财政收入规模小;非农化程度较低,特色产业不明显;乡镇企业经济实力较弱,规模小而分散;在小城镇前期规划上,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等,以上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福建省小城镇的长远发展构成不利影响。本论文主要以福建省闽侯青口镇为例展开论述,以期对福建省小城镇发展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涂光陆[5](2013)在《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运用人类学、历史地理学、城市历史学、建筑学等综合方法研究合肥市在两千多年城市空间营造的演变及推动其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为科学分析和评价合肥现代城市规划实践并寻找解决合肥规划中遇到新问题提供历史启示。全文共分十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意义,广泛调查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本文研究的框架与主要结论。第二部分介绍战国前合肥的自然地理以及相关族群在此地活动的历史。并分析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的营造特点。第三部分介绍秦汉到五代十国时期合肥的历史背景及空间营造特征。重点分析了三国新城和金斗城。第四部分为宋代到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从体、面、线、点四个尺度分析了宋代斗梁城及嘉庆年间的合肥城。第五部分为1859年至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第六部分为1919年至1949年合肥空间营造特征,长期战乱,合肥县城遭到毁坏,民国时期进行的规划也没有得以实施。第七部分论述1949年至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特征,城墙被拆除及大量道路被翻修或新造,是合肥城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第八部分详述了1979年到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主要是论述经济改革后合肥在城市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及新区的开发,使城市进一步扩大与完善。第九部分是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最后一章是在总结两千年合肥城市空间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对合肥城市空间营造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及空间特征提出预测。
崔庆仙[6](201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制度,是中国国家决策执行系统的“空间一权力”安排,也是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政府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地方制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曾应对过诸多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在相应的地方制度建设层面,有哪些普遍意义值得中国借鉴?第三,中国正面临着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路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的地方制度改革,在追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地方制度建设应走向何方?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注重问题关怀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漳州、三亚等城市-区域为案例,对地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与证实;第二,遵循逻辑演绎的研究理路,在对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研究中,既努力厘清地方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充分发掘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各项制度之间横向的互动机理,从而更准确把握地方制度变革的内在历史逻辑:第三,以人文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为主,采用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本论文主要有三大研究板块:一是,对西方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借鉴;二是,对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地方制度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提炼;三是,对当代中国地方制度改革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两千多年的地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并不断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演进。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地方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中央集权和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建设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逐级下放权力的地方制度改革之路。第三,中国地方制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权益地方配置的不均衡和权力下放中行政管理层级与幅度的悖论,这是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社会矛盾激化、地方政府信任危机、腐败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的地方制度背景。较多的行政区划层级、复杂的条块关系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制度集权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第四,世界主要现代化大国地方制度变革表现出诸多共性,地方民主自治的精神和能力构成中国与若干现代化大国最为根本的差异。第五,立足于当前政治结构,现有体制内的地方制度改革应当主要是一个方案设计的技术问题和地方政府的作为问题;逐步推进地方民主自治,以此重塑地方制度,使地方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和实现社会繁荣的强大动力,应当是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李挽霞[7](2011)在《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上海市S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政府职能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机制,探讨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实质与趋势。本文共分六部分。导论侧重理论分析。第一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S区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第二、三和第四章在理论分析框架下对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是结语。导论,在清理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范畴和理论分析框架。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是由政体形式、政权性质、央地关系、国情特征以及中国特定阶段的中心任务等多重因素塑造出来的。作为政策落实者、资源扩充者和汲取者的地方政府,同时也是地方共同利益构建者与代表者,其职能变迁是权力再分配、利益再分配和注意力再分配的共同结果。所谓再分配既是从空间上一种权力在传递中演变的结果,也是从时间上多次再分配行为累积的结果。并围绕这一理论假设,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了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S区在改革开放后重构了经济管理体制,强化了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地方性逐步回归。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合实证研究,分别论述了权力再分配、利益再分配和注意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关系。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服从于以下三重逻辑的支配:一是权力再分配的逻辑: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着权力的下放、上交与分割;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之间同样进行着权力的转移,这种权力再分配深刻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二是利益再分配的逻辑:利益一词乃是本文对地方政府经济属性的把握,地方政府相对于中央政府、相对于社会和民众,是一个有着特殊利益的政治主体。不论是分税制改革还是土地财政的兴起,不论是GDP崇拜还是发展型国家,都与这种利益政治密切相关。三是注意力再分配的逻辑:这一逻辑从属于权力和利益的逻辑,同时受到意识形态的约束,更加具有权变性,随时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政治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地方政府将注意力从经济中心主义部分地转移到民生问题,并引发了地方政府职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系统及其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直接可以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变迁,也可以通过影响注意力的再分配而间接导致地方政府职能的变迁。同时,提出了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五大趋势,即走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职能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地方政府职能的三层结构以及地方性的彰显。
高翔[8](2010)在《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和创新路径 ——以上海市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文中指出1986年,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闵行、虹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上海开发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正逐步成为上海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成为支撑上海经济两位数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务院批复上海南汇行政区整体划入浦东新区和《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出台后,从浦东原先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大国家级开发区,到“新浦东”空港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临港新城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再到上海虹桥商务区等,几乎包括了上海金融、航运、贸易等各个领域建设的所有主题,上海开发区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上海开发区管理模式的体制性障碍凸显,原有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上海开发区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探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再一次的创新,使其保持原来的体制优势,为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加快实现“四个率先”战略部署再做新贡献。文章回顾了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行政管理体制现状,总结了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对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内其他开发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出了建议。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上海开发区应科学地构筑适应开发区发展需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其管理模式是“小政府、大社会”,主要运行方式是面向市场、经营城市。在内部创新上,主要体现在实行相对集中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充实块块、精干条条”,强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在外部创新上,主要体现在加强开发区立法工作,明确开发区行政体制的性质、职能、权限,支持开发区在产业升级、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上增创新优势。文章最后从加强开发区立法、探索开发区新型管理体制、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模式与财政体制、在开发区中率先进行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与“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刘冬华[9](2007)在《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利用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旨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新型城市化的转型期。如何解决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增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城市增长和发展道路中所遇到的困境之一。而在西方城市,基于紧凑、节约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精明增长思潮正方兴未艾。因此,本文选取促进土地资源消耗低增长的视角作为研究我国城市精明增长的现实切入点。本研究在分析西方精明增长现有的理论、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对其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将其研究的物质空间视角转向城市土地低消耗的视角,构建出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模型,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城市的现实情况对这一理论分解细化,进行合理的指标设计。然后以上海市为例,对基于土地消耗低增长条件下的上海市精明增长现状进行测算和分析评价,在以上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方法合理预测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趋势,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了城市增长以物质空间为主的传统研究视角,构建出一套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框架和指标设计。根据城市精明增长理论的理论内涵,建立了包括城市增长总量、城市增长强度、城市增长循环和城市增长效益等四个指标的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的指标框架。其次,运用城市精明增长评价指标对上海市的城市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市城市精明增长各指标水平在国内城市居前,低于主要世界级城市,但各指标增幅较快;和其他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的情况不同,上海市城市增长总量控制压力较小,而主要精力需要关注在增长强度、增长循环和增长效益等其他指标上;在现状研究基础上对上海市未来城市增长进行了惯性和适宜情景分析。最后,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提出治理结构下的城市精明增长政策设计。研究证实了上海市人均土地资源消耗与人均经济产出之间存在先增长后减慢的地耗库兹尼茨曲线关系,且正处于曲线左方的上升期通道中;论文从约束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角度出发,对应城市精明增长四项指标分别从政府、市场以及公众三方治理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的政策设计。
殷文杰[10](2007)在《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上海郊区发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城市发展进入大都市区化时代,郊区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称作大都市郊区。城市由单中心向分散化发展,中心城区外围的郊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成为大都市区综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因而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渐渐受到重视,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郊区空间结构演变、实现途径模式分析的理论探索到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对大都市郊区的发展进行了专门的探讨。首先通过系统的观点,结合郊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阐明大都市郊区的形成和发展、动力机制、空间演化等规律,全面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空间过程;然后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模式进行了阐述,把握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实现途径;最后以上海郊区发展的实证研究深化大都市郊区发展理论,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破解当前郊区发展障碍的设想和思路。全文由以下9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第二章为大都市郊区发展概述,廓清“郊区”概念和界定标准,阐释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涵。第三章为郊区发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郊区相关概念和郊区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第四章从城市、郊区、乡村系统的发展角度,着重分析了郊区发展的历史规律、阶段性特征、动力机制;第五章着重分析了郊区空间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从空间发展中揭示城乡融合是大都市郊区的基本空间特征,是发展的基础;第六章对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内容、途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郊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郊区化发展、郊区城市化两大组成部分。主要通过郊区城市化、郊区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三种途径实现。第七章剖析解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系统阐述了上海郊区发展的过程、现状、动力、途径和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第八章对浦东新区“功能区域”发展进行分析,浦东新区拟通过建立“功能区域”,打破城乡分割,激发郊区开发区与乡镇的联动发展,本章以其近三年实践发展为基础,探讨了以“功能区域”这一特殊单元的管理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方向、未来模式和实现途径,为解决郊区发展中的城乡分割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上的总结。第九章为理论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在城市、乡村、郊区发展的综合视角下,以历史演变为基础,全面归纳总结郊区发展阶段理论;全面阐述了大都市郊区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的郊区化发展、郊区乡村城镇化、郊区农村现代化。系统整合了郊区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较为完整地将大都市郊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丰富内容给予展示;从发展阶段、空间演变、发展内容和途径指出大都市郊区的特征是从结构到内容的城乡融合体,城乡分割发展不适于大都市郊区的发展;指出开发区是中国大都市郊区发展的重要类型;论文进一步论证了促进开发区对周边经济、文化的带动作用是实现郊区城乡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环节,同时提出以“功能区域”为单位单元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打破城乡分割,实现郊区统筹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二、福州 向市级工业区下放审批权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 向市级工业区下放审批权限(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招商引资的定义 |
二、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内涵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相关内容 |
第二章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概况 |
第二节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现状的调查研究 |
一、访谈调查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一、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手段市场化程度不够 |
二、招商引资政策执行不到位 |
三、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环境有待完善 |
四、招商引资规划不完善 |
五、政策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 |
第三章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一节 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
第二节 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 |
第四节 招商引资规划不完善 |
第五节 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科学定位政府职能 |
第二节 加强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监督 |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四节 统筹制定招商引资政策规划 |
第五节 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概念辨析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与体系构建 |
2.1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历程 |
2.2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3 西安相关研究 |
2.3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启示 |
2.3.1 过程分析启示 |
2.3.2 特征识别启示 |
2.3.3 机制解释启示 |
2.4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体系构建 |
2.4.1 论文研究路径确立 |
2.4.2 过程分析体系构建 |
2.4.3 机制解释体系构建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基础与阶段划分 |
3.1 自然地理基础 |
3.1.1 区位条件 |
3.1.2 山水格局 |
3.1.3 地形地貌 |
3.2 空间发展基础 |
3.2.1 区域空间演化轨迹 |
3.2.2 历史遗址分布特征 |
3.2.3 内部空间发展基础 |
3.3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历史分期 |
3.3.1 相关研究启示 |
3.3.2 历史分期原则 |
3.3.3 历史分期标准 |
3.3.4 要素演化时段 |
3.3.5 分期节点判识 |
3.4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脉络 |
3.4.1 阶段一演化脉络(1978-1992) |
3.4.2 阶段二演化脉络(1992-2002) |
3.5 本章小结 |
4 1978-199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4.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4.1.1 经济体制转型 |
4.1.2 价值体系转变 |
4.1.3 发展目标转变 |
4.1.4 城市规划“科学化”转变 |
4.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4.2.1 功能区位演化 |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4.2.3 地块尺度演化 |
4.2.4 空间强度演化 |
4.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4.3.1 工业空间演化 |
4.3.2 居住空间演化 |
4.3.3 道路结构演化 |
4.3.4 商业空间演化 |
4.3.5 公共空间演化 |
4.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4.4.1 “空间格局”特征 |
4.4.2 “功能类型”特征 |
4.4.3 阶段“特征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1992-2002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与特征判识 |
5.1 城市“经济-社会”背景 |
5.1.1 经济体制转变 |
5.1.2 价值体系转变 |
5.1.3 城市规划“区域化”转变 |
5.2 “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分析 |
5.2.1 功能区位演化 |
5.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
5.2.3 地块尺度演化 |
5.2.4 空间强度演化 |
5.3 “功能类型”演化过程分析 |
5.3.1 工业空间演化 |
5.3.2 居住空间演化 |
5.3.3 道路结构演化 |
5.3.4 商业空间演化 |
5.3.5 公共空间演化 |
5.4 阶段演化的“特征识别” |
5.4.1 “空间格局”特征 |
5.4.2 “功能类型”特征 |
5.4.3 阶段“特征识别” |
5.5 阶段特征的比较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解释 |
6.1 动力因素层面 |
6.1.1 空间性因素 |
6.1.2 文化性因素 |
6.1.3 秩序性因素 |
6.1.4 经济性因素 |
6.1.5 技术性因素 |
6.2 社会主体层面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6.2.3 市民层面 |
6.3 层级耦合下的机制解释 |
6.3.1 1978-199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3.2 1992-2002时期的机制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目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3)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地开发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市土地开发 |
2.1.2 产业升级 |
2.2 土地开发的相关理论 |
2.2.1 传统土地开发理论的回顾 |
2.2.2 阿隆索的地租模型 |
2.2.3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 |
2.2.4 增长机器论 |
2.2.5 城市精明增长理论 |
2.3 理论评述和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化背景下土地开发研究的进展 |
3.1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流解释 |
3.1.1 人口红利说 |
3.1.2 投资驱动说 |
3.1.3 制度决定说 |
3.1.4 理论评述 |
3.2 土地开发和经济增长 |
3.2.1 政府在土地开发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
3.2.2 开发商在土地开发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
3.2.3 土地使用者在土地开发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
3.2.4 专业机构在土地开发中所起作用的研究 |
3.3 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 |
3.4 经验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理论框架的演绎 |
3.4.1 经验研究问题的提出 |
3.4.2 理论框架的演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士地开发政策的演变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
4.1 宏观背景 |
4.2 上海土地开发政策的演变 |
4.2.1 政府完全控制阶段(1949-1978) |
4.2.2 政策松动阶段(1979-1987) |
4.2.3 半市场化阶段(1988-2000) |
4.2.4 市场化阶段(2001-) |
4.3 上海土地开发政策的评述 |
4.4 上海土地开发政策的量化分析 |
4.5 产业升级速率的定量测度 |
4.6 土地开发政策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定量分析 |
4.6.1 1990年代土地开发政策 |
4.6.2 2000年后土地开发政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海土地开发利用的变化及其驱动力 |
5.1 数据来源 |
5.2 1980—2010年上海土地利用变化 |
5.2.1 1980年代初上海土地利用的现状 |
5.2.2 1987—1993年土地利用变化 |
5.2.3 1993—1999年土地利用变化 |
5.2.4 1999—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 |
5.3 1980—2010年上海土地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5.4 模型与研究方法 |
5.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5.1 人口密度变化 |
5.5.2 非农人口比例 |
5.5.3 工业产出变化和1980年农业产出 |
5.5.4 距市中心距离 |
5.6 上海土地开发未来空间变化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的土地开发空间演变及其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
6.1 早期上海城市发展 |
6.2 近代上海城市发展 |
6.3 改革开放前上海城市土地开发(1950—1980年) |
6.4 1980年代上海土地开发的现状 |
6.4.1 第二产业 |
6.4.2 第三产业 |
6.5 1990年代土地开发前后上海财政变化 |
6.5.1 土地开发前上海财政状况 |
6.5.2 土地开发后上海财政变化 |
6.6 1990年代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产业比例的变化) |
6.6.1 第二产业的搬迁 |
6.6.2 第三产业的复兴 |
6.7 2000年后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附加值的提高和驱动力的变化) |
6.7.1 中心城区 |
6.7.2 新城和郊区 |
6.8 产业升级方向测度 |
6.8.1 1990-2000年产业升级方向测度 |
6.8.2 2000-2010年产业升级方向测度 |
6.8.3 产业升级测度结果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国际汽车城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实证 |
7.1 数据来源 |
7.2 上海国际汽车城的演化过程 |
7.2.1 典型的江南小镇(1958年之前) |
7.2.2 安亭卫星城建立后(1958—1984年) |
7.2.3 上海大众集团公司成立后(1985—2000年) |
7.3 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建立(2001年以后) |
7.3.1 开发的背景 |
7.3.2 地理位置和开发概况 |
7.3.3 组织建构 |
7.3.4 土地开发的运作机制 |
7.4 土地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所扮演的角色 |
7.4.1 政府的角色 |
7.4.2 开发商的角色 |
7.4.3 土地使用者的角色 |
7.4.4 专业机构的角色 |
7.5 不同时期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演变 |
7.6 各利益相关者在产业升级中扮演的角色 |
7.6.1 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 |
7.6.2 开发商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 |
7.6.3 土地使用者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 |
7.6.4 专业机构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 |
7.7 产业升级 |
7.7.1 新增用地(2001-2007) |
7.7.2 已建项目用地(2008年以后) |
7.8 产业升级方向的测度 |
7.9 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土地开发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的效果显着 |
8.1.2 距市中心距离成为影响上海土地开发利用变化最重要的驱动力 |
8.1.3 不同时期上海土地开发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同 |
8.1.4 各土地利益相关者在土地开发中的相互作用是此消彼长 |
8.1.5 土地开发和产业升级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
8.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福建省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以闽侯青口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城镇发展内涵概述 |
第一节 小城镇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农村小城镇的特点 |
第三节 现阶段小城镇主要作用分析 |
第二章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发展现状评价 |
第一节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二节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发展水平的评定 |
第三章 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制约 |
第二节 政府职能滞后制约 |
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制约 |
第四节 城镇建设规划制约 |
第四章 闽侯县青口镇对福建省小城镇发展启示 |
第一节 福建省小城镇发展战略定位 |
第二节 福建省小城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三节 福建省小城镇发展政策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学术价值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结论 |
1.4.2 创新点 |
1.5 合肥建城史 |
第二部分 古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2 战国以前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2.1 历史发展背景 |
2.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2.3 庐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3 战国——五代十国时期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3.1 历史发展背景 |
3.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3.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3.3.1 体 |
3.3.2 面 |
3.3.3 线 |
3.3.4 点 |
3.4 楚文化及吴越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4 宋代——晚清(185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4.1 历史发展背景 |
4.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4.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4.3.1 体 |
4.3.2 面 |
4.3.3 线 |
4.3.4 点 |
4.4 江淮文化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第三部分 近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5 1859年——191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5.1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5.2 洋务运动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第四部分 现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6 1919年——194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6.1 历史发展背景 |
6.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6.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6.3.1 体 |
6.3.2 面 |
6.3.3 线 |
6.3.4 点 |
6.4 文化运动带动合肥城市现代转型 |
7 1949年——197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7.1 历史发展背景 |
7.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7.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7.3.1 体 |
7.3.2 面 |
7.3.3 线 |
7.3.4 点 |
7.4 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第五部分 当代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8 1979年——200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8.1 历史发展背景 |
8.2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
8.3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
8.3.1 体 |
8.3.2 面 |
8.3.3 线 |
8.3.4 点 |
8.4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9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
9.1 政治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
9.2 文化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
9.3 经济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
9.4 社会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
9.5 生态对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
9.6 新时期合肥发展新动力 |
10 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发展 |
10.1 2009——2039年合肥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
10.1.1 体 |
10.1.2 面 |
10.1.3 线 |
10.1.4 点 |
10.2 多元文化融合的合肥城市空间营造 |
主要参考文献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地方制度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地方制度研究 |
1.2.2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2.3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现代化 |
1.3.2 行政区划 |
1.3.3 地方政府 |
1.3.4 行政建制 |
1.3.5 地方制度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样本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样本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 |
2.2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
2.3 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 |
2.4 行政区经济理论 |
第3章 世界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变革 |
3.1 英国地方制度 |
3.1.1 英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1.2 英国地方制度变革 |
3.1.3 二战后英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1.4 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经验 |
3.2 法国地方制度 |
3.2.1 法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2.2 法国地方制度变革 |
3.2.3 二战后法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2.4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国经验 |
3.3 德国地方制度 |
3.3.1 德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3.2 德国地方制度变革 |
3.3.3 二战后德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3.4 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经验 |
3.4 美国地方制度 |
3.4.1 美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4.2 19世纪早期美国新英格兰的地方政府 |
3.4.3 美国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地方政府制度变革 |
3.4.4 美国大都市区的碎片化政府 |
3.4.5 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经验 |
3.5 日本地方制度 |
3.5.1 日本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5.2 日本地方制度变革 |
3.5.3 二战后日本的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5.4 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经验 |
3.6 俄罗斯地方制度 |
3.6.1 俄罗斯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3.6.2 俄罗斯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
3.6.3 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经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地方制度沿革 |
4.1 地方制度的形成 |
4.1.1 夏、商时期 |
4.1.2 走向一统的周代分封制 |
4.1.3 东周行政区划的萌芽 |
4.2 县制沿革 |
4.2.1 县的机构与职能 |
4.2.2 县的幅员变化 |
4.2.3 县的数量变化 |
4.2.4 县的分等而治 |
4.3 县级以上地方制度沿革 |
4.3.1 秦、汉时期 |
4.3.2 隋、唐、宋时期 |
4.3.3 元代以来 |
4.4 县级以下地方制度沿革 |
4.4.1 秦、汉、晋、唐时期 |
4.4.2 宋至清末 |
4.4.3 民国时期 |
4.5 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
4.5.1 古代地域型行政建制中的城市管理(秦-唐) |
4.5.2 古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宋-清) |
4.5.3 现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发展(民国时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地方制度改革 |
5.1 当前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
5.2 政区层级演变 |
5.2.1 五级制时期(1949-1954年) |
5.2.2 三级制时期(1954-1958年) |
5.2.3 四级制时期(1958年至今) |
5.3 政府间职权调整 |
5.3.1 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集权与下放的反复 |
5.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管县 |
5.3.3 新世纪以来的扩权强县 |
5.3.4 强化乡镇管理权限的努力 |
5.4 市(镇)制改革 |
5.4.1 市建制类型 |
5.4.2 设市模式、标准与数量变化 |
5.4.3 市域内地方制度安排 |
5.4.4 镇制改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大城市-区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上海为例 |
6.1 直辖市地位的确立(1927-1949年) |
6.1.1 直辖市制初创时期(1928-1937年) |
6.1.2 汪伪时期(1937-1945年) |
6.1.3 解放前夕(1945-1949年) |
6.2 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49-1956年) |
6.2.1 增置大区建制 |
6.2.2 上海军管政府 |
6.2.3 基层政权的改造 |
6.3 计划经济时期(1956-80年代初) |
6.3.1 中央高度集权下的地方政府 |
6.3.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
6.3.3 城乡二元政区结构中的飞地型建制 |
6.3.4 中心城区对郊县的“蚕食” |
6.4 改革开放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
6.4.1 郊区(县)乡镇体制的恢复 |
6.4.2 权力下放中的地方制度建设 |
6.4.3 中心城区蚕食式扩张的延续 |
6.4.4 城乡政区整合与整建制转型 |
6.5 本章小结——兼论上海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7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市管县体制改革与创新——以漳州为例 |
7.1 行政区划沿革 |
7.1.1 皇权时期 |
7.1.2 “区-县(市)”体制时期 |
7.1.3 市管县体制时期 |
7.2 地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非对称的行政区架构 |
7.2.2 典型“小马拉大车” |
7.2.3 治理格局的碎片化 |
7.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7.3.1 建设海西经济区——国家战略 |
7.3.2 中心城市发展——经济因素 |
7.3.3 市县关系重构——体制因素 |
7.3.4 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因素 |
7.3.5 九龙江流域保护——生态因素 |
7.4 本章小结——兼论漳州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8章 县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三业为例 |
8.1 行政区划沿革 |
8.1.1 县制时期 |
8.1.2 县级市时期 |
8.1.3 地级市以来 |
8.2 地方制度存在的问题 |
8.2.1 地方行政系统完整性缺失 |
8.2.2 部分基层政权辖区偏小 |
8.2.3 中心城区成长存在体制摩擦 |
8.2.4 基层政权权益配置碎片化 |
8.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
8.3.1 “世界旅游岛,三亚排头兵”——国家战略 |
8.3.2 维护南海权益的前缘基地——国防因素 |
8.3.3 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提升——经济因素 |
8.3.4 “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体制因素 |
8.3.5 北部山区三亚生态屏障的保护——生态因素 |
8.3.6 地名的文化认同和无形资产价值——文化因素 |
8.4 本章小结——兼论未来三亚市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
第9章 结论与余论 |
9.1 结论 |
9.1.1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特点 |
9.1.2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问题 |
9.1.3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改革取向 |
9.2 余论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本文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一章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轨迹:以S区为例(1978—2009) |
(一)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背景分析:S的三个发展阶段 |
(二) 从再分配体系走向发展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重构 |
(三) 从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 |
(四) 从代理型政府走向代表型政府:地方性的回归 |
第二章 权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
(一) 从高度集权走向适度分权:国家内部的权力再分配 |
(二) 从全能主义到社会成长: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再分配 |
(三) 机构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其结果 |
第三章 利益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
(一) 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崛起和全球化中的S区 |
(二) 分税制改革和土地财政的兴起:改革的非预期后果 |
(三) 地方政府的资源、目标与行为选择 |
(四) 政治精英的选择:一位区委书记和他所切的"蛋糕" |
第四章 注意力再分配与地方政府职能变迁 |
(一) 从增长万岁走向绿色GDP:环境政治的兴起 |
(二) 从经济至上走向和谐社会:民生政治的升级 |
(三) 影响注意力再分配的几个变量 |
第五章 结论 |
(一)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动力系统: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
(二) 地方政府职能变迁的五大趋势 |
附录 |
主要参考书目 |
(8)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和创新路径 ——以上海市开发区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思路、理论框架和方法 |
第一章 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论 |
第一节 开发区管理基本内涵 |
一、开发区的内涵界定 |
二、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涵义 |
三、开发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我国开发区管理发展沿革 |
一、我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 |
三、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
第三节 我国开发区管理的现状 |
一、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二、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
第二章 上海开发区发展和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上海开发区概述 |
一、上海开发区概况 |
二、上海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现状 |
第二节 制约上海开发区加快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
一、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二、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不到位 |
三、开发区管理体制回归明显 |
四、开发区与所在的行政区矛盾突出,关系不顺畅 |
第三章 国内其他开发区管理体制先进经验的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
一、广州开发区管理体制分析 |
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分析 |
三、天津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
四、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开发区管理体制先进经验的启示 |
一、探索建立开发区集中管理体制 |
二、加强各开发区之间的联动与合作 |
三、取消功能区管理体制实现扁平化管理 |
四、理顺开发区管委会与企业的关系 |
第四章 上海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与对策 |
第一节 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及法律保证 |
一、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的五项原则 |
二、积极推进开发区法律体系建设 |
第二节 探索开发区新型管理体制 |
一、实行浦西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三区合一”管理体制 |
二、实现浦东开发区之间联动发展 |
三、取消功能区管理体制做实开发区 |
第三节 积极推动相关管理体制改革 |
一、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模式与财政体制 |
二、在开发区中率先进行审批制度改革 |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
四、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构想和内容 |
1.4 研究视角说明及主要概念界定 |
1.5 总体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精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
2.1 研究溯源:城市精明增长的文献评述 |
2.1.1 精明增长的涵义及特征 |
2.1.2 精明增长的实践进展 |
2.2 理论进展:城市精明增长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增长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 |
2.3 实践演进:国内城市增长及管理现状 |
2.3.1 从空间扩展到网络治理:城市增长中的分散化趋势探析 |
2.3.2 从城市经营到城市服务:思考以人为取向的城市管理模式 |
2.3.3 从自组织到增长管理:应对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稀缺的现实选择 |
2.4 问题定位:面向低增长的土地消耗 |
2.4.1 研究视角:源自争议中的共识 |
2.4.2 精明增长在中国具有市场吗? |
2.4.3 精明增长如何量化? |
2.5 对象介绍:上海市城市增长背景 |
2.5.1 上海城市增长历史 |
2.5.2 面向新世纪的上海城市发展定位 |
2.5.3 对象选取的现实意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方法论哲学 |
3.1.1 社会研究方法论哲学流变 |
3.1.2 方法论分歧的实质根源 |
3.1.3 管理学研究方法: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3.2 具体研究方法 |
3.2.1 统计分析 |
3.2.2 GIS空间分析 |
3.2.3 情景分析 |
3.2.4 比较分析 |
3.3 数据选取及处理 |
3.3.1 数据选取标准 |
3.3.2 数据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框架与指标 |
4.1 当前精明增长实施及评价方法借鉴 |
4.1.1 波特兰市城市精明增长实施方法 |
4.1.2 佛罗里达州精明增长策略 |
4.1.3 国外精明增长的评价方法借鉴 |
4.2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相关要素分析 |
4.2.1 城市精明增长与土地低消耗 |
4.2.2 城市增长的利益主体分析 |
4.2.3 城市增长的影响要素分析 |
4.3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框架及指标设计 |
4.3.1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构建过程 |
4.3.2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框架 |
4.3.3 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指标设计 |
4.3.4 指标设计原则 |
4.3.5 对于指标设计的一点说明 |
4.4 各指标具体解释 |
4.4.1 城市增长总量 |
4.4.2 城市增长强度 |
4.4.3 城市增长循环 |
4.4.4 城市增长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城市精明增长现状测算与评价 |
5.1 上海城市增长相关指标的定性分析 |
5.1.1 经济发展 |
5.1.2 人口及城市化 |
5.1.3 城市区域面积及耕地 |
5.1.4 人类发展 |
5.1.5 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上海城市增长总量 |
5.2.1 动态变化分析 |
5.2.2 空间分布特征 |
5.2.3 国内比较分析 |
5.2.4 国际比较分析 |
5.3 上海城市增长强度 |
5.3.1 动态变化分析 |
5.3.2 空间分布特征 |
5.3.3 国内比较 |
5.3.4 国际比较 |
5.4 上海城市增长循环 |
5.4.1 动态变化分析 |
5.4.2 空间分布特征 |
5.4.3 国内外比较 |
5.5 上海城市增长效益 |
5.5.1 动态变化分析 |
5.5.2 空间分布特征 |
5.5.3 国内比较 |
5.5.4 国际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海城市精明增长情景分析及政策设计 |
6.1 上海城市精明增长情景分析 |
6.1.1 情景设置及说明 |
6.1.2 上海城市增长惯性情景 |
6.1.3 上海城市增长适宜情景 |
6.1.4 上海城市增长情景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
6.2 治理结构下的政策设计 |
6.2.1 上海地耗库兹尼茨曲线 |
6.2.2 以治理结构约束土地资源消耗 |
6.2.3 促进上海城市精明增长的政策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上海郊区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原因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大都市郊区及其发展的内涵 |
2.1 大都市郊区的概念和内涵 |
2.2 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的内涵 |
第三章 大都市郊区发展理论综述 |
3.1 大都市郊区的相关区域研究 |
3.2 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四章 大都市郊区的发展及其动力机制 |
4.1 系统和系统论 |
4.2 郊区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
4.3 郊区发展阶段分析 |
4.4 郊区发展动力分析 |
第五章 大都市郊区空间演变研究 |
5.1 郊区空间演化的阶段 |
5.2 大都市郊区内域格局的发展演化 |
5.3 大都市郊区空间发展的规律探讨 |
5.4 大都市郊区城乡空间融合 |
第六章 大都市郊区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
6.1 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基本模式 |
6.2 城市郊区化发展 |
6.3 郊区城市化发展 |
第七章 上海郊区发展问题研究 |
7.1 上海市郊区发展概述 |
7.2 上海郊区发展特征分析 |
7.3 上海市郊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八章 大都市郊区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
8.1 功能区域的基本内涵 |
8.2 浦东新区功能区域发展的背景及原因 |
8.3 浦东新区功能区域的发展现状 |
8.4 浦东新区功能区域发展的模式与途径 |
8.5 “功能区域”对郊区发展的意义 |
第九章 结语 |
9.1 前文总结 |
9.2 后续研究注解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福州 向市级工业区下放审批权限(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永安市招商引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黄莺.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2]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研究(1978-2002)[D]. 刘淑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 [3]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汤庆园.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4]福建省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以闽侯青口镇为例[D]. 林升腾.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5]合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源于庐文化的多文化之融合[D]. 涂光陆. 武汉大学, 2013(06)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D]. 崔庆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7]地方政府职能变迁:权力、利益与注意力的再分配 ——以S区为例[D]. 李挽霞. 复旦大学, 2011(12)
- [8]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发展沿革和创新路径 ——以上海市开发区为研究对象[D]. 高翔.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6)
- [9]面向土地低消耗的城市精明增长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刘冬华. 同济大学, 2007(02)
- [10]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以上海郊区发展为例[D]. 殷文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