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法测定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和丙烯成分

红外光谱法测定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和丙烯成分

一、红外光谱法测定二元乙丙橡胶中乙烯、丙烯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毛泽誉[1](2020)在《烯烃共聚物的接枝改性及其在增韧PBT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采用苯乙烯(St)为辅助接枝单体,分别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烯烃弹性体(POE)上熔融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考察了接枝单体GMA含量、引发剂DCP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和苯乙烯含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其次再以使用最佳配方与工艺条件合成的EPDM-g-(GMA-co-St)和POE-g-(GMA-co-St)分别作为EPDM增韧PBT、POE增韧PBT的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的用量对PB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EPDM-g-GMA接枝率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苯乙烯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苯乙烯作为辅助接枝单体可有效提高GMA的接枝率。(2)POE-g-GMA接枝率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苯乙烯用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大,苯乙烯作为辅助接枝单体可明显提高GMA的接枝率。(3)随着EPDM-g-(GMA-co-St)引入到PBT/EPDM共混物中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结晶温度降低,EPDM在PBT中的分散相粒径更加细化,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减小,PBT与EPDM间的相容性增加。(4)随着POE-g-(GMA-co-St)在PBT/POE共混体系中引入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POE在PBT基体中的分散相粒径明显减小,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差值减小,PBT与POE间的相容性提高。

申锴泉,李化毅,王垚[2](2020)在《气相原位聚合制备碳纳米管/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文中研究指明以碳纳米管为防黏助剂,通过气相原位聚合制备了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加入适量的碳纳米管可以防止聚合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橡胶颗粒软化粘结问题,且碳纳米管的加入对乙丙橡胶的熔融温度和热解温度没有影响;与导电炭黑相比,碳纳米管的加入显着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拉伸强度;通过气相原位聚合制备的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在乙丙橡胶中的分散良好,其导电性能优于机械共混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橡胶复合材料。

牛慧,刘姝慧,何宗科,包卓,王爱慧[3](2019)在《乙丙橡胶可逆交联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丙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热氧老化和耐化学品性能,在汽车制造、建筑材料、密封制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交联结构是赋予橡胶制品优良力学性能的基础,但传统的硫化交联方法使乙丙橡胶不能进行反复加工。随着我国绿色发展计划的推进,对交联橡胶进行可回收化设计意义重大。综述了乙丙橡胶交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Diels-Alder反应构筑可回收化和功能化乙丙橡胶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赵瑶瑶[4](2019)在《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剖析》文中认为吉林石化生产的高第三单体(ENB)含量的牌号为J-5105的EPDM,其主要用途是用于制造挤出成型-连续硫化的EPDM产品,且高ENB含量的EPDM具有硫化速度快的特点,但吉化生产的J-5105却存在着硫化速度偏低、胶料气味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怀疑是其中有游离的ENB残留,为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测定其中游离第三单体含量的方法。我们首先使用索氏抽提的方法抽提48小时,以保证将橡胶中游离的小分子乙叉降冰片烯(ENB)去除。然后采用碘值法、傅里叶红外法、1H-NMR法测定抽提前后橡胶中ENB环外双键的含量,从而确定游离的ENB占原胶中总ENB的百分比分别为13.11%,13.62%和14.91%。并且发现采用碘值法测定的结果重现性较高,结果较准确。对于吉化生产的牌号为J-3080P高乙烯含量的三元乙丙橡胶产品,由于其在冬季存储后使用时,出现炭黑等增强填料难于均匀混炼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低温存储对其混炼工艺、混炼胶、硫化胶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与其改善产品充氮3080以及国外相应牌号胶3092PM的性能作了对比。我们首先将国内高乙烯含量的3080P、充氮的3080以及国外牌号3092PM的EPDM在-23℃下低温环境下存储0天、7天、14天、21天,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差式扫描量热法两种方法表征胶料的结晶性,然后采用密封条的配方进行加工,并且测定其加工工艺性能,混炼胶与硫化胶的性能。发现在低温存储后的3类EPDM橡胶中,3092PM的性能要优于3080牌号胶的性能,并且发现在3080牌号胶中充入氮气可以改善其在低温存储后的性能。

刘永兴[5](2019)在《纤维织物增强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元乙丙橡胶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的理想材料,一般需要加入纤维、增粘树脂和功能填料来提高其应用性能。传统的短切纤维增强的耐烧蚀复合材料的横向性能较差,层间剪切强度较低,耐冲击性能不足。耐烧蚀纤维织物因其在橡胶基体中产生横向和纵向取向从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尤其对于飞行时间较长的发动机来说,使用2D或3D织物增强绝热层可以有效抵抗高能粒子及气体长时间的冲刷。纤维表面处理对纤维与基体界面以及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有直接影响,对纤维织物改性处理的研究尤其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三种纤维织物(PI、芳纶F-12、CF)及纤维表面改性方法对三元乙丙橡胶和纤维织物之间粘接性能的影响。经超声和表面刻蚀处理,纤维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增加,纤维和橡胶之间的机械互锁作用增强;偶联剂在橡胶与纤维之间具有桥连作用,在使用偶联剂处理前对纤维进行表面预处理可以使剥离强度进一步提高。以NaOH和1.0%KH550处理PI以后,和4045剥离强度达到3.7N/mm,破坏形式表现为橡胶的破坏;胶粘剂在纤维织物与橡胶基体之间产生的扩散、吸附和共交联作用对两者粘接性能的改善较明显,在胶粘剂处理前分别对F-12和PI进行TDI接枝和碱刻蚀预处理可以提高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胶粘剂粘接效果更明显。4045/F-12 和 4045/PI 剥离强度分别达到了 6.5N/mm 和 4.2N/mm。综合考虑每种改性方法的粘接性能和加工性能,选择合适的改性方法对织物进行改性,以真空袋成型方式制备纤维增强弹性体绝热材料。探讨了纤维种类和表面改性对复合绝热材料力学性能、耐烧蚀性能和炭层结构的影响。F-12纤维经过BK-40处理以后,与EPDM橡胶基体粘接性能提升,力学性能进一步提升,拉伸样条未发生断裂。烧蚀性能有所改善(0.108mm/s),炭层中有橡胶基体残留;PI纤维经过碱刻蚀处理后,酰亚胺环水解,杂环共振效应减弱,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稍有下降。但PI和EPDM粘接性能得到改善,EPDM/PI烧蚀炭层中有基体残留;PI经过BaF/4045浸渍处理后,PI和基体粘接力提高,力学性能(43.1MPa)和耐烧蚀性能(0.073mm/s)稍有改善,EPDM/PI烧蚀炭层中有橡胶基体残留;CF属于无机纤维,具有脆性大、加工过程易破裂的缺点,故EPDM/CF拉伸强度相对较低(31.9MPa)。同时,CF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比强度及高比模量的优点,耐冲刷性能和固碳作用良好,EPDM/CF烧蚀率最低(0.020mm/s)。但和三元乙丙基体结合力较弱,EPDM/CF烧蚀炭层中无橡胶基体残留。

丁文丽,王超,李明,吴爱芹[6](2019)在《红外衰减全反射法测定EPDM中的乙烯含量》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红外衰减全反射(ATR)法测定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乙烯含量,对聚乙烯、聚丙烯及EPDM特征谱带进行归属,绘制特征峰红外吸光度比值与乙烯含量的工作曲线,建立了ATR法测定乙烯含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制样简单,环保快捷,测定样品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3%,重复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0.5%。

王爱慧[7](2018)在《具有可逆交联功能的乙丙橡胶的设计与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烯/丙烯共聚物(乙丙橡胶)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品种,交联结构能够赋予乙丙橡胶更加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目前乙丙橡胶的交联方式大多为硫化交联,但是硫化交联的不可逆性却给材料带来了回收和再利用的难题。本文通过设计含有呋喃官能团的功能性烯烃单体(8-呋喃基-1-辛烯),使其在广泛使用的商品化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催化下,与乙烯/丙烯进行三元共聚合,直接在反应釜中合成侧基含有呋喃基团的乙丙橡胶,可直接与双马来酰亚胺小分子发生热致可逆的Diels-Alder反应,从而实现了乙丙橡胶的可逆交联,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调节聚合反应条件,能够直接调控共聚物组成、呋喃基团含量、聚合物分子量等结构参数,为研究可逆交联定制结构明确且可调变的乙丙橡胶聚合物模块。1H-NMR表明,随着第三单体起始加入量的增大,第三单体插入率逐渐提高。(2)通过调节呋喃侧基含量与双马来酰亚胺与呋喃侧基的比例,可以调节交联乙丙橡胶的交联密度。变温红外结果表明,在高于110 oC时发生解交联反应,在低于85oC时发生交联反应;DMA测试结果表明,其力学强度与未交联的乙丙橡胶相比可以耐受更高的温度,并且在降温过程中其力学强度因D-A反应引起材料交联而得以完全回复;拉伸测试结果表明,与未交联乙丙橡胶相比,交联乙丙橡胶的杨氏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3)将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用于材料局部裂纹修复,并对比完好样品与修复样品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裂纹的局部处理即可实现对材料的修复,并使材料性能一定程度恢复,为可逆交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王奥[8](2017)在《氢化丁腈三元橡胶及乙丙橡胶的微观结构剖析与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核磁共振波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丁二烯-丙烯腈-异戊二烯三元无规共聚物(NBIR)、丁二烯-丙烯腈-丙烯酸正丁酯(NBBR)及其加氢产物的结构特征并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其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结构参数,详细分析了核磁共振波谱特征峰峰位并通过其峰面积定量计算确定了 NBIR、NBBR及氢化物的结构组成及基团含量,以此为基础通过Material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了这两种三元共聚物的基础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验证分子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为合成性能优良的三元氢化丁腈橡胶提供了基础数据及一种模拟计算方法。为了探究共聚组成对于共聚物耐低温性、热稳定性及耐油品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分子模型并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不同结构共聚物的溶度参数、Tg及半分解温度(TD1/2)等参数。结果表明结合丙烯腈含量是影响两种聚合物Tg和溶度参数的主要因素,从而可知其也是改性产物的耐低温和耐油性之关键。氢化对共聚物的影响与HNBR类似,加氢度上升将导致热稳定性增强,但对低温性能不利。两种第三单体加入后两种共聚物的耐低温性都有一定提升,而丙烯酸酯可以更多地维持耐油性能。丁二烯的1,2结构对于共聚物的耐低温性及耐油性不利,但是侧基上的双键加氢使Tg下降,建模进行动力学计算并分析所得自由体积以及径向分布函数,可知这是由于自由体积分数增加,抵消了分子链刚性增加的影响造成的。目前国内已有多种自主生产的乙丙橡胶牌号产品,不过与国外一些发展完善的产品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FT-IR等对比了国外几种牌号的EPDM与国内吉化公司参照生产的EPDM的结构差异,采用GPC、DSC等测试其分子量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方面的性能差异,以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出的微观结构为基础构建EPDM分子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乙烯质量分数的EPDM玻璃化转变温度并将其与DSC结果对比,结果吻合度较好。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值的误差不超过10%,同时可知样品中的结晶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证实了采用分子模拟方法预测不同结构EPDM参数的可行性。通过碳谱分析了乙丙橡胶的三元组类型以及含量,对比分子模拟计算结果讨论了序列分布对于结晶性能的影响。此结果一方面为企业乙丙橡胶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另一方面从微观结构角度对共聚物改性及国内EPDM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陈焕军[9](2016)在《乙丙橡胶新牌号技术开发及工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乙烯、丙烯为主要原料,第三单体为乙叉降冰片烯,以己烷为溶剂,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以改性三氯氧钒-倍半氯化乙基铝为催化体系进行聚合反应。研究了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分子量调节剂用量、n(Al)/n(V)比、单体配比、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国外样品LANXESS4703、7340进行了剖析,通过试验确定了达到目标产物时聚合工艺条件。提出了在2万吨/年乙丙橡胶工业化装置上生产密封条用乙丙橡胶的试车方案,并且在2万吨/年乙丙橡胶工业化装置上进行试车。在装置上开发出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牌号,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LANXESS4703水平,完全可以制作汽车密封条。主要结果表明,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产品经过北京化工大学检验,与LANXESS4703具有相同的硫化特性,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满足密封条使用要求,并且综合性能优良;因此,开发的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牌号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完全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赵笛,滕谋勇,王平,庞振华,白凡,郑乃雪[10](2014)在《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三元乙丙橡胶的制样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制品试样,并用红外光谱法对其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硫化胶溶解制膜法,用溶剂抽提后裂解制样和直接裂解制样法制备的试样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均能得到与GB/T7764-2001《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吻合的标准.从实验的经济快速考虑,可以采用直接裂解制样法定性分析三元乙丙橡胶制品,且分析结果可靠.

二、红外光谱法测定二元乙丙橡胶中乙烯、丙烯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光谱法测定二元乙丙橡胶中乙烯、丙烯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烯烃共聚物的接枝改性及其在增韧PBT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弹性体概述
        1.1.1 三元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1.2 聚烯烃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1.2 聚烯烃的接枝改性
        1.2.1 接枝改性方法
        1.2.2 接枝改性影响因素
        1.2.3 接枝物的纯化与表征
    1.3 PBT树脂概述
        1.3.1 PBT树脂的改性研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烯烃共聚物的接枝改性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
        2.2.4 接枝物制备流程图
        2.2.5 接枝物的制备
        2.2.6 接枝物的纯化
        2.2.7 测试与表征
    2.3 EPDM-g-GMA接枝率的影响因素
        2.3.1 接枝效果的验证
        2.3.2 单体含量
        2.3.3 引发剂含量
        2.3.4 反应温度
        2.3.5 反应时间
        2.3.6 转子转速
        2.3.7 苯乙烯含量
    2.4 POE-g-GMA接枝率的影响因素
        2.4.1 接枝效果的验证
        2.4.2 单体含量
        2.4.3 引发剂含量
        2.4.4 反应温度
        2.4.5 反应时间
        2.4.6 转子转速
        2.4.7 苯乙烯含量
    2.5 小结
第3章 PBT的增韧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PBT/弹性体共混物的制备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化学反应机理
    3.4 EPDM增韧PBT
        3.4.1 共混物的流变加工特性
        3.4.2 橡胶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4.3 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3.4.4 PBT/EPDM/EPDM-g-(GMA-co-S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3.4.5 力学性能分析
        3.4.6 热力学性能分析
        3.4.7 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3.4.8 共混体系相容性的表征
    3.5 POE增韧PBT
        3.5.1 共混物的流变加工特性
        3.5.2 弹性体含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3.5.3 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3.5.4 PBT/POE/POE-g-(GMA-co-S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3.5.5 力学性能分析
        3.5.6 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
        3.5.7 共混体系相容性的表征
    3.6 小结
第4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气相原位聚合制备碳纳米管/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工艺
    2.3 表征方法及表征样品制备
3 结果与讨论
    3.1 SEM分析
    3.2 红外光谱分析
    3.3 TG及DSC分析
    3.4 导电性测试
    3.5 力学性能测试
    3.6 展望
4 结论

(3)乙丙橡胶可逆交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乙丙橡胶的传统交联技术
    1.1 直接交联
    1.2 含功能基团乙丙橡胶的交联
    1.3 可逆交联
2基于D-A反应的乙丙橡胶热可逆交联
    2.1后改性法
    2.2 直接聚合法
3 利用可逆交联构筑功能化乙丙橡胶
4 结语

(4)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总目标
    1.2 乙丙橡胶的概述
        1.2.1 乙丙橡胶的发展史
        1.2.2 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1.2.3 乙丙橡胶的合成方法
        1.2.4 乙丙橡胶的催化体系
        1.2.5 乙丙橡胶的应用现状
        1.2.6 国内外EPDM的发展概况
    1.3 第三单体
        1.3.1 概述
        1.3.2 第三单体的种类
        1.3.3 第三单体种类与性质的关系
        1.3.4 第三单体含量与性质的关系
        1.3.5 ENB含量的测定方法相关研究
    1.4 高乙烯含量EPDM的相关研究
        1.4.1 乙烯含量对EPDM性能的影响
        1.4.2 高乙烯含量EPDM的拉伸结晶
        1.4.3 表征结晶手段
    1.5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5.1 第三单体含量测定与评估
        1.5.2 低温存储对EPDM混炼工艺性能、混炼胶、硫化胶的结构性能影响
第二章 EPDM中游离ENB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内容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索氏抽提法去除游离ENB
        2.1.3 碘值表征
        2.1.4 红外表征
        2.1.5 ~1H-NMR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碘值测定结果分析
        2.2.2 红外测定结果分析
        2.2.3 ~1H-NMR测定结果分析
        2.2.4 三种方法的准确度比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温存储对EPDM混炼工艺性能、混炼胶、硫化胶的结构性能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2 低温存储
        3.1.3 加工过程
        3.1.4 结构表征
        3.1.5 性能表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温存储对EPDM结晶性能的影响
        3.2.2 混炼工艺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2.3 混炼胶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2.4 硫化胶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5)纤维织物增强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绝热材料概述
        1.1.1 内绝热材料主要成分
        1.1.2 内绝热材料烧蚀机理分析
        1.1.3 内绝热材料性能要求与表征
        1.1.3.1 绝热材料性能要求
        1.1.3.2 绝热性能的表征
    1.2 三元乙丙绝热材料
        1.2.1 三元乙丙橡胶基体
        1.2.2 纤维
        1.2.3 增粘树脂
        1.2.4 其它功能填料
    1.3 纤维织物增强橡胶复合绝热材料概述
        1.3.1 纤维织物编织方式
        1.3.2 纤维织物增强橡胶复材的制备工艺
    1.4 橡胶与纤维的粘接
        1.4.1 粘接理论
        1.4.2 纤维改性对橡胶纤维粘接性能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织物浸渍工艺对橡胶织物间粘接性能的影响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橡胶胶乳和胶片的制备
        2.1.3.1 三元乙丙胶乳的制备
        2.1.3.2 液体三元乙丙胶乳的制备
        2.1.4 测试试样的制备
        2.1.4.1 液体核磁试样的制备
        2.1.4.2 剥离样品的制备
        2.1.5 性能与表征
        2.1.5.1 液体核磁氢谱
        2.1.5.2 固体核磁碳谱
        2.1.5.3 浸渍布上胶量
        2.1.5.4 无转子硫化仪
        2.1.5.5 剥离强度
    2.2 结果与讨论
        2.2.1 EPDM单体含量及序列结构的计算
        2.2.1.1 EPDM单体含量的计算
        2.2.1.2 EPDM序列结构的计算
        2.2.2 纤维浸渍工艺的探索
        2.2.3 胶乳浸渍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表面处理对橡胶织物间粘接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橡胶胶乳和胶片的制备
        3.1.4 纤维表面改性方法
        3.1.4.1 表面刻蚀处理
        3.1.4.2 偶联剂处理
        3.1.4.3 胶粘剂处理
        3.1.5 测试试样的制备
        3.1.5.1 红外测试样品的制备
        3.1.5.2 剥离样条的制备
        3.1.6 性能与表征
        3.1.6.1 红外光谱表征
        3.1.6.2 剥离强度的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纤维表面刻蚀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2 纤维偶联剂处理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2.1 偶联剂与橡胶和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
        3.2.2.2 偶联剂处理纤维红外表征
        3.2.3 胶粘剂处理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3.1 开姆洛克(CH205)和黑胶(BK-40)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3.2 CH205的稀释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3.3 钡酚醛树脂(BaF)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2.3.4 纤维表面预处理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纤维改性方法对绝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原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橡胶胶乳的制备
        4.1.4 纤维织物的改性
        4.1.5 复合绝热材料的制备
        4.1.6 测试试样的制备
        4.1.6.1 热失重测试样品的制备
        4.1.6.2 烧蚀样条和力学样条的制备
        4.1.7 性能与表征
        4.1.7.1 热失重性能表征
        4.1.7.2 力学性能表征
        4.1.7.3 耐烧蚀性能表征
        4.1.7.4 烧蚀炭层厚度的表征
        4.1.7.5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几种纤维的热失重性能
        4.2.2 EPDM复合绝热材料的力学性能
        4.2.3 EPDM复合绝热材料的耐烧蚀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和作者简介
附件

(6)红外衰减全反射法测定EPDM中的乙烯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1.2 仪器及设备
    1.3 样品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EPDM的红外谱图分析
    2.2 EPDM中乙烯含量定量依据
    2.3 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2.4 精密度实验
    2.5 准确性实验
3 结论

(7)具有可逆交联功能的乙丙橡胶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乙丙橡胶
        1.1.1 传统乙丙橡胶合成方法
        1.1.2 其他合成方法
        1.1.3 应用
    1.2 功能化乙丙橡胶
        1.2.1 后官能化法
        1.2.2 反应性单体法
        1.2.3 直接聚合法
    1.3 交联乙丙橡胶
        1.3.1 直接交联
        1.3.2 功能化乙丙橡胶的交联
        1.3.3 可逆交联
    1.4 课题的提出
2 含呋喃侧基乙丙橡胶的设计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及测试方法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实验部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呋喃烯烃的合成
        2.4.2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呋喃烯烃聚合
        2.4.3 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呋喃烯烃聚合
    2.5 本章小结
3 可逆交联乙丙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原料及测试方法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实验部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线性乙丙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3.4.2 可逆交联的实现及乙丙橡胶的性能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氢化丁腈三元橡胶及乙丙橡胶的微观结构剖析与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氢化丁腈橡胶
        1.1.1 氢化丁腈橡胶简介
        1.1.2 氢化丁腈橡胶的性能特点
        1.1.3 耐低温橡胶
        1.1.4 氢化丁腈橡胶的应用与发展
    1.2 乙丙橡胶
        1.2.1 乙丙橡胶的类别
        1.2.2 三元乙丙橡胶
        1.2.3 乙丙橡胶性能
        1.2.4 乙丙橡胶应用发展
        1.2.5 乙丙橡胶的结构分析
    1.3 分子模拟技术
        1.3.1 分子模拟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1.3.2 分子模拟的方法及力场
        1.3.3 分子模拟计算玻璃化温度
    1.4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氢化丁腈异戊橡胶的性能及分子模拟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丁腈异戊橡胶(NBIR)三元共聚物的制备及氢化
        2.1.3 结构性能表征
    2.2 分子模拟过程
        2.2.1 分子模型的构建
    2.3 NBIR及HNBIR结构及性能分析
        2.3.1 红外谱图分析
        2.3.2 NBIR与HNBIR的核磁氢谱表征
        2.3.3 分子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表征
        2.3.5 热性质的模拟计算
        2.3.6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2.3.7 不同共聚组成HNBIR的模拟计算
        2.3.8 丁二烯异构及氢化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氢化丁腈酯橡胶的性能及分子模拟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HNBBR的合成与氢化
        3.1.3 结构性能表征
    3.2 分子模拟过程
        3.2.1 分子模型的构建
    3.3 NBBR及HNBBR结构及性能分析
        3.3.1 红外谱图分析
        3.3.2 NBBR与HNBBR的核磁氢谱表征
        3.3.3 NBB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3.3.4 分子模拟研究
        3.3.5 氢化度对于HNBBR的性能影响
        3.3.6 共聚组成对于HNBBR的性能影响
        3.3.7 其它分子模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元乙丙橡胶的微观结构分析及分子模拟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
        4.1.2 表征方法及实验过程
    4.2 结果分析
        4.2.1 红外谱图分析
        4.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2.3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4.2.4 分子量及分布测定
        4.2.5 EPR与EPDM的热性能分析
        4.2.6 分子模拟计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9)乙丙橡胶新牌号技术开发及工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文献调查工作进行情况的概述
    1.3 技术难点及技术路线的选择
        1.3.1 技术方案
        1.3.2 技术路线的选择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技术难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乙丙橡胶生产概况
        2.1.1 世界乙丙橡胶生产概况
    2.2 国内生产概况
    2.3 乙丙橡胶供需情况
        2.3.1 国外乙丙橡胶供需概况
        2.3.2 国内乙丙橡胶供需概况
    2.4 乙丙橡胶技术概况
        2.4.1 聚合反应机理
        2.4.2 乙丙橡胶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
    2.5 合成乙丙橡胶的物料组成
        2.5.1 单体
        2.5.2 第三单体
        2.5.3 溶剂
        2.5.4 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2.5.5 预聚合型催化剂
        2.5.6 聚合工艺的研发
    2.6 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牌号国内外生产、科研情况概述
第3章 国外样品剖析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挥发分的测定
        3.2.2 灰分的测定
        3.2.3 钒含量的测定
        3.2.4 特性粘数的测定
        3.2.5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3.2.6 门尼粘度的测定
        3.2.7 序列结构的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高温GPC分析
        3.3.3 高温核磁共振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聚合反应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主要原材料
        4.2.2 分析测试方法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体系的确定
        4.3.2 n(Al)/n(V)对聚合的影响
        4.3.3 主催化剂(V)用量对聚合的影响
        4.3.4 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对聚合的影响
        4.3.5 第三单体(ENB)用量对共聚物产量及[η]的影响
        4.3.6 n(H_2)/n(C~(2=))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4.3.7 原料单体丙烯/乙烯质量比对共聚物结合丙烯的影响
        4.3.8 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4.3.9 反应压力对聚合的影响
        4.3.10 反应时间对聚合的影响
        4.3.11 动力学及热力学结果
        4.3.12 国外同类产品的比较
        4.3.13 产品应用性能
        4.3.1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乙丙橡胶新牌号工业化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工业化试生产工艺条件以及产品指标的确定
    5.3 工艺流程叙述
        5.3.1 催化剂配制
        5.3.2 聚合反应
        5.3.3 失活和洗涤
        5.3.4 闪蒸提浓、挤压干燥及造粒
        5.3.5 脱水、干燥包装
        5.3.6 溶剂和甲醇回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工业化试验研究
        5.4.2 采取的措施
        5.4.3 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对比
        5.4.4 乙丙橡胶应用试验研究
        5.4.5 密封条用乙丙橡胶新牌号生产工艺条件的确定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三元乙丙橡胶的制样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主要设备和仪器
    1.2 主要原材料
    1.3 实验流程
        1.3.1 硫化胶的溶解制膜.
        1.3.2 用溶剂抽提后裂解制样.
        1.3.3 直接裂解制样.
        1.3.4 红外光谱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硫化胶的溶解制膜红外光谱图分析
    2.2 用溶剂抽提后裂解制样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2.3 直接裂解制样红外光谱图分析
3 结语

四、红外光谱法测定二元乙丙橡胶中乙烯、丙烯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烯烃共聚物的接枝改性及其在增韧PBT中的应用[D]. 毛泽誉.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2]气相原位聚合制备碳纳米管/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表征[J]. 申锴泉,李化毅,王垚. 新型炭材料, 2020(01)
  • [3]乙丙橡胶可逆交联研究进展[J]. 牛慧,刘姝慧,何宗科,包卓,王爱慧. 石油化工, 2019(06)
  • [4]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剖析[D]. 赵瑶瑶.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纤维织物增强三元乙丙绝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刘永兴.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红外衰减全反射法测定EPDM中的乙烯含量[J]. 丁文丽,王超,李明,吴爱芹. 弹性体, 2019(01)
  • [7]具有可逆交联功能的乙丙橡胶的设计与合成[D]. 王爱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8]氢化丁腈三元橡胶及乙丙橡胶的微观结构剖析与分子模拟研究[D]. 王奥.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9]乙丙橡胶新牌号技术开发及工业化研究[D]. 陈焕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10]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三元乙丙橡胶的制样方法探讨[J]. 赵笛,滕谋勇,王平,庞振华,白凡,郑乃雪.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标签:;  ;  ;  ;  ;  

红外光谱法测定乙丙橡胶中的乙烯和丙烯成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