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霍露萍[1](2020)在《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大城市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了疏散化趋势,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其行政区划内都出现了所谓郊区化的现象。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这是构成完整的城市发展历史过程的一个必然阶段。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这种具有“逆城市化”特征的疏散化现象,与传统的、经典的城市化现象,二者之间在时间交集上存在着什么关系;或者说,疏散化现象出现在城市化的什么时间节点或区间。从我国大城市地区已有的现象或实践中对这个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揭示出我国的城市发展是否已经进入(或者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为城市发展战略是否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或转型提供经验参考。对于这个主题的研究,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作为本文主要用语的“疏散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十分复杂,至少涉及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类现象。比如就北京市而言,何为“郊区化”、何为“逆城市化”,何时为“郊区化”、何时为“逆城市化”,就很难确认一个界限,因而学界也存在完全不同的观点。为解决这个难题,本文提出“动态中心-外围”理论,以不同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划清了北京市域内“中心”与“外围”之间界限的变化。即以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为界,之前的中心区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区,其余为郊区(包括近郊和远郊);之后的中心区为东城(包括原崇文区)、西城(包括原宣武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六区,其余为外围地区。以此为基础,2004年以前,由中心城区向外部的扩张,本文称为“郊区化”(疏散化Ⅰ型);2004年以后,由更大中心城区向外部扩张,本文称为“逆城市化”(疏散化Ⅱ型)。这样,不但便于对北京市疏散化阶段进行研究,而且使学术上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关于疏散化的用语在实践中能够落实到一个区域的空间变化上。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试图提出“动态中心-外围”理论。基于此,分析我国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和疏散化的特点、城市拐点及其影响因素;比较我国与美欧日等国外疏散化发展的差异;根据中心区划定范围的不同,采用两段法探讨北京疏散化历程以及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分时期、分阶段实证检验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之间的数量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具有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后,北京城市发展经历了快速增长时期、较快发展时期及稳定发展时期。同时,疏散化经历了相对分散阶段和继续分散阶段。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研究发现,1992年至2003年,北京城市发展呈现出以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区为中心区向近郊区疏散的“郊区化”特征;2004年至2018年,北京城市发展呈现由东城(包括原崇文区)、西城(包括原宣武区)、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六区为中心区向外围远郊区疏散的“逆城市化”特征。结合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方法得出,北京市呈现扩张式发展趋势。从空间旋转角的变动情况看,因各乡镇、街道的地理位置及与中心区之间的通勤成本等差异,北京城市发展的中心向东北方向迁移。第二,我国大城市地区出现疏散化趋势。从城市发展的特点看,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发展并存;城市发展迅速,周期短,波动大;城市疏散化现象较为显着。从大城市地区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判断,不同大城市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拐点具有差异性。从大城市地区疏散化的特点看出,通勤距离延长;中心区职住比偏高;郊区人口增速大于中心区人口增速;外来人口主要聚集在郊区。第三,国内外城市疏散化发展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从时间上看,国外发生时间早于国内,国外疏散化阶段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则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从体制机制上看,国外大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则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城市发展道路上看,我国注重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国外注重大都市区的发展。从动力机制上看,国外大多是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病”的出现等促使疏散化的发展;我国主要是由政府牵头推动城市的向外扩张。从产生的结果看,国外疏散化发展会导致中心区的衰落;我国是中心区繁荣与疏散化发展并存。从郊区功能看,国外的郊区由单一功能向综合性功能发展;我国郊区的基础设施落后,郊区综合性功能发展较慢。第四,分时期、分阶段探讨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数量关系看出,1992至2003年,城市发展与疏散化之间具有显着的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城市发展对疏散化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并通过产业结构转变、人口外流以及住房外迁的方式促进疏散化发展。2004至2018年,北京城市空间由中心向远郊区疏散。城市发展对疏散化影响不具有长期但具有短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商业、办公业外迁以及就业外流的方式促进疏散化发展。此外,疏散化现象首先出现在大城市地区。对最早出现疏散化现象的北京市观察得到的判断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统计人口城镇化率接近30%时,开始出现“郊区化”现象(疏散化Ⅰ型);当统计人口城镇化率超过40%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疏散化Ⅱ型)。因而,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已经出现的疏散化现象,因势利导地发挥逆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张强[2](2018)在《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转为追求健康、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政策也从传统的“托底式”养老保障,转变为健康老龄化的支持政策。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有三层含义:数量规模、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深入研究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不仅体现了健康老龄化的价值取向,而且对于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的供给效率,缓解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口与资源的匹配问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实践形式,既是国家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数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范式,采用制度结构分析框架,从人口安全、人口与资源的辩证互动关系,人口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等维度,研究人口与资源的匹配关系。然而上述研究范式,忽略了空间结构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将空间结构理解为资源配置的外生变量而非内生变量。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逐渐兴起,为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现实看,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不平衡,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尤其是我国已经从重视人口与公共服务资源“量”的匹配,逐渐过渡到重视“质”的匹配。因此,从空间的视角,讨论城市健康资源空间配置与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价值。论文以上海为研究样本,聚焦以下两个矛盾现象,其一,以医疗资源为主的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供给增长迅速,医疗费用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其二,以绿地、公园为代表的老年人口健康环境资源和以养老机构、老年体育、老年教育为代表的老年人口健康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老年人重视,而老年人在空间选择上却面临艰难取舍。据此,上海老年人口为什么不愿意往郊区迁移?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如何?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机理是什么?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成为论文研究必须紧扣的核心问题。论文基于空间匹配的视角,从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质”的均衡和“量”的均衡两个维度,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GIS空间可达性分析、分要素预测、GM(1.1)灰色预测、空间回归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需求和供给,以及匹配的现状及特征。系统阐释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特质,深入分析了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可达性,揭示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表象及成因,讨论了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路径。论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总体分析,并就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创新之处进行阐释。第二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文献综述。从人口老龄化、健康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明确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第三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价值研究。论文从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困境三个方面,对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学理性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评价。利用上海公安局统计数据、上海统计年鉴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分要素、灰色理论、双线性开放-动态人口模型等相关模型,对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评价。第五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评价指标与模型构建。对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思想、动力、原则,空间匹配模型的指标体系,空间匹配模型的构建与测算等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研究。第六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论文从匹配不平衡的表现、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利益诉求分析、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三个纬度进行分析。第七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实践路径研究。论文从空间匹配路径构建的原则、空间匹配机制构建的目标、空间匹配的具体措施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第八章是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论文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和概况论文研究的结论,并就论文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阐释。论文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本质是,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匹配关系,即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的差异化与健康资源的供给标准化之间的匹配关系。这种匹配关系,一方面是数量规模和结构类型的匹配,另一方面更是空间分布的匹配。论文将空间结构作为内生变量,研究老年人口健康资源,考察空间匹配效用的最大化。第二,空间匹配动态性,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重要属性。当前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一方面,主要围绕“存量”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数量、规模等方面的静态匹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增量”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动态匹配,论文深入研究了空间匹配关系的动态性。第三,论文认为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不高。基于上海的数据和地图,利用ArcGIS程序软件,对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进行测算,发现基于平均可达距离测算的可达性系数不高,可达性效果不佳。第四,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差,但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匹配系数测算,当前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为勉强匹配,但面临失调。对2020年预测结果分析发现,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指数约为0.8,基本达到良好匹配区间,表明其空间匹配趋向良好。第五,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博弈。各利益主体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进而产生利益冲突,影响了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整体目标实现和资源有效配置。
张欣炜[3](2017)在《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都市区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亚洲的城市化率并不高,但由于人口总量较大,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最主要的贡献者,并且亚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同样具有大城市化特征。目前,西方国家对于都市区化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建构了丰富多样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多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关注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深入,集聚与扩散双重力量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发生快速而剧烈的演化,都市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现象在沿海的大部分城市以及内陆部分中心城市尤其明显。但对于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却出现了统计口径的问题,长期以来,如何衡量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一直是中国城市研究的一个难题,这是因为我国的城市是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实质上是城市—区域,尤其是1982年我国市代管县体制实行后,中国的市域范围远远超过城市真正的规模。因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中国的都市区界定方案,作为对中国都市区化进程进行研究的空间单元,同时结合国内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聚焦典型案例,从产业、人口通勤等相关联的维度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特点下的都市区发展现状和动力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介绍都市区概念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外应用现状入手,对国内外都市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归纳提出本文对都市区基本内涵和特征的理解。随后通过对都市区形成发展相关理论的分析介绍,归纳出全球化、城市化、郊区化影响下中国都市区化的形成机制与分析框架,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论文将宏观分析与中微观案例相结合,希望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研究目标:第一,在保证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新特点,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进行细化和完善;第二,对界定出的中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功能专门化特征以及空间演变等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对2000年以来中国都市区化进程特征有宏观认知;第三,以代表性大都市区上海为研究案例,从"产业空间分工-人口空间重构与通勤行为"这一视角探讨都市区的产业空间分工与通勤特征,识别核心都市区范围,并总结都市区中国化的模式、特征与形成机制。论文共分八章对以上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其中前三章为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第四章到第五章从宏观尺度对我国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进行研究;第六章到第七章论文选取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都市区化开展最深入的城市之一——上海作为代表性城市进行中微观尺度的分析;第八章则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核心的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对使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进行介绍。第二章是都市区相关概念的介绍与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首先,论文在介绍都市区概念源起的基础上,论述了都市区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应用与演变。其次,文章综述国内外关于都市区学术层面研究的相关进展,并对其主要代表性观点和演化趋势进行评述。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都市区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第三章是对有关都市区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及全文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西方传统的郊区化近域推进理论,到东亚地区特有的都市区模式(Desakota);从经济学基于劳动空间分工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机制,到政治学、社会学从行为者视角进行分析的框架,本章对西方关于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提出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章和第五章是从宏观视角对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格局及演变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将首先对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及城市统计口径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完善和细化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并界定出全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中国都市区化格局的分析提供基础。第五章对第四章界定出的大都市区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以及空间发展格局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的都市区化动态进程。在分析的维度上,一方面通过六普数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从时间维度观察中国大都市区的演变;另一方面文章对于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的分析,选取大区域、省域、市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以反映不同空间尺度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第六章与第七章选取代表性城市上海作为案例,以企业、个人两个行为主体为对象,从中微观实证视角分析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由于在工业化的引导下,生产力布局对都市区空间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引领作用,"生产空间"已成为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第六章首先介绍了上海经济和产业的调整过程和生产力的总体空间布局,随后以三个年度经济普查为数据来源,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相当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第七章则从产业布局转向人口格局与通勤,在分析了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地铁刷卡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通勤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而制造业在郊区的集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促成了大都市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通勤流最多的联系还是出现在近郊区(包括远郊区的近郊部分,如松江)与中心城区之间,从而形成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最后力图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提出都市区可以分为中心区和外围区两部分,而外围区则可根据通勤情况进一步分为通勤区以及一般的外围地带,其中中心区与外围的通勤区可以构成大都市区中的核心都市区。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基本结论和主要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创新尝试:(1)采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确立的城乡统计口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宁越敏等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界定对2000年中国大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010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其城乡划分标准较"五普"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六普"人口统计的新特点,本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大都市区的界定方案。(2)提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大都市区化阶段的论断。以论文界定出的128个都市区范围为基础,从人口规模结构、功能专门化特征、空间发展格局演变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提出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与以往用市域或市区为统计口径的研究相比,以都市区为口径的研究无疑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3)以上海为典型案例,分析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分工。以2004、2008、2013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为支撑,结合较少发生空间变动的邮区作为空间单元,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了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分工格局以及集聚-扩散趋势,认为上海中心城区的去工业化已基本完成,制造业的郊区化过程明显;而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呈现出了中心城区连片集聚与郊区点状集中并存的"一主多次"格局。(4)通过地铁通勤流界定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总结大都市区一般空间结构模型。论文利用上海市地铁刷卡的大数据,对上海都市区的通勤范围、空间流向以及主要职住地进行分析,首次界定了基于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分析了就业—居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进行总结,构建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型。(5)提出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都市区形成发展的机制。与西方传统的都市区化过程不同,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明显具有城市化与郊区化并存的二元动力结构特征,乡镇工业化与制造业的郊区化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都市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社会联系,而人口居住郊区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区的集聚,促进了外围郊区与中心城区的通勤联系。政府、企业、个人是这些复杂空间作用中的行为主体。
赵捷[4](2015)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对我国省会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幅增长,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加速变化,人口高密集聚,土地利用低效,城市空间失衡,规划编制滞后,实施不力,导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时空错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城市后续发展建设较为不利。为了合理应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三个层面着重展开对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1990年后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的研究,通过分析中部地区人口和用地变化最为剧烈的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总结两者互动关系的特征和规律。理论研究中,本文对人口空间分布、用地布局、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研究的国内外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中涉及到这些概念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型运用,以及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展开综述,明确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现状,方法模型基础和演变规律雏形,从而总结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领域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实证研究中,本文以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SPSS等技术方法,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建立“人地一张图”,通过分析街道级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率得到人口空间分布的微观尺度变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形态演变,用地规模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得到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心,分阶段分层次,定性定量的对武汉市、长沙市、郑州市、合肥市、南昌市和太原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状况展开分析,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影响相结合,提炼影响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主要因素,六省会城市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共性、特性和问题,为后文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模型分析中,本文主要针对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叠合关系展开定性定量分析,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不均衡度,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和GIS叠加分析,将两者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对应,指出两者协同-错位发展的区域,探索错位发展原因,总结省会城市不同阶段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特征及规律。
陆燕秋[5](2014)在《上海市域人口分布与变动:1990-2010年》文中提出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人口郊区化不断深化。人口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表现为农村人口向郊区城镇聚集;人口郊区化是城市人口分布由向心集聚转变为离心扩散,表现为人口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扩散。城市人口为了寻求更宽松舒适的生活空间从中心城区向外转移,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享受更方便的城市公共服务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中心城区人口郊区化和郊区农村人口城市化是上海人口分布发展的主线。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90-2010年,上海人口发分布变动表现为全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口重心继续向郊区转移;中心城人口明显负增长,人口密度下降;人口高强度导入区向外扩张,从原本的近郊区扩张到远郊区,郊区人口密度显着上升;郊区新城人口增长较快,带动郊区人口整体增长。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在空间上存在集聚效应:中心城区人口高密度聚集;中心城区人口外迁,中心地区人口变动出现离心效应,人口密度集聚下降;郊区吸引大规模人口集聚,形成高增长的聚集。通过定量分析上海人口密度分布模型,推求上海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规律和特点。发现:1990-2010年,人口分布出现新的转变,城市发展进入更成熟的阶段,表现为人口密度曲线从较低级的负指数函数分布模式转变为较高级的二次指数函数分布模式。上海人口郊区化不断向外推进,空间上表现为人口密度梯度不断降低,人口密度分布曲线从陡峭逐渐趋于平缓。在人口郊区化特征明显的同时,上海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已达到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目前的城市化,完成了人口的空间转移,而对新增城市人口的市民化过程仍然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下一阶段,上海市将不断深入发展人口城市化水平,从数量上的提高转移到质量上的提升。郊区新城建设初具规模,人口增长迅速,吸引了大规模外来人口进入,成为吸纳新增人口的蓄水池。郊区新城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对象,将为产业和人口聚集提供发展空间,成为全市人口增长的重要载体。可以预见,未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上海将继续共同推进城市人口郊区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将会进一步减少,郊区人口将持续上升,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人口郊区化强度进一步加大。上海将继续推进郊区新城发展,引导郊区产业布局,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聚集,完成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
江琴[6](2013)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以我国中部地区城市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定量分析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格局,揭示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动因,并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优化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开展: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梳理城市人口分布、人口空间变动格局有关理论,把握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人口集聚与扩散,人口郊区化研究的最新进展。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基于1982年—2010年30年来的统计年鉴资料和人口普查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动格局。从各行政区,各圈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不同角度来把握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规律和特征。运用Geoda空间相关分析软件,对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中心城区人口分布的集聚与分散特征。第四章从经济发展、住宅建设、交通建设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分析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的原因。第五章结合武汉市人口空间变动中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城市人口分布的优化建议。第六章总结主要结论与不足,展望未来的更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在各个圈层中,中心区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数量最多,但近郊区人口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一直都保持最大,人口分布有向郊区变动的趋势。(2)武汉市中心城区2010年人口的Moran’s Ⅰ值为0.661901,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Ⅰ值说明武汉市人口存在着显着的正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武汉市人口分布存在着显着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且呈正相关的街道数量明显高于负相关的数量。(3)武汉市人口呈现局部向郊区变动的趋势,是经济发展、住宅建设、交通建设和产业布局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吴文钰,高向东[7](2010)在《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指出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模拟是城市空间结构、郊区化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学和区域科学学者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文献很多,揭示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经历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演变。本文从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2种研究假设,梳理了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进展。从已有研究看,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北京、上海等个别大城市的研究上,多为个案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存在共性特征:①单中心人口密度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中国的紧凑性的城市人口分布;②负指数函数在模拟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时有较好的优度;③同国外相关研究结论一致,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模型中,人口密度梯度逐渐变小,密度曲线变得更为平缓。④多中心模型研究表明,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已经符合多中心模型分布特征,大城市次中心已经初步发育。纵观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数据质量差、研究方法滞后、研究城市少、可比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该在未来应努力利用GIS等提高数据质量,创新研究方法,对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研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加强比较研究,从而构建中国城市密度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而推动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及郊区化研究。
孙文华[8](2010)在《城市人口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 ——以济南为例》文中提出郊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表现为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及服务业由城市内部向郊区的迁移。人口郊区化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人口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一般认为城市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下降是郊区化开始的典型标志。对城市人口郊区化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些学者对我国部分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外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比较。本文是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济南六区一市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7年四个年份的人口数据对其人口分布和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各地域圈层各阶段的人口增长幅度、人口年均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变化情况,以及各地域圈层内部乡、镇、街道的人口变化情况。并根据Peter Hall的城市变动模型,提出了郊区化发展过程的四阶段理论。通过分析济南城市人口的时空分布和变动,分析其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郊区、郊区化、人口郊区化的概念。第二部分阐述了国内外人口郊区化的一般过程和机制,并对其进行比较。第三部分简述济南区域概况,对所研究的地域单元进行界定;然后根据统计数据对济南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变动情况进行总体和分阶段的剖析,依据郊区化四阶段理论断定济南人口郊区化所处阶段。第四部分分别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旧城改造和城市规划、新区开发、交通和通讯,以及居民居住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对济南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研究表明:济南1990—1995年间处于郊区化的萌芽阶段,人口以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为主;1995—2000年间处于郊区化的初级阶段,城市主核心区人口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人口开始从主核心区向次核心区迁移;2000—2007年间处于郊区化的发展阶段,人口由次核心区进一步迁往近郊区。在济南人口郊区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改革,旧城改造和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等因素对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过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私家车的逐渐普及,济南城市的离心力将进一步加强,城市人口将会迁往更远的郊区。
高向东,王宇[9](2009)在《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及其形态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对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总体上定性研究较多,定量而深入的研究较少,且研究方法单一,没有形成体系。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目前对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可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志法、圈层距离法、方向距离法、函数模型法和人口重心法等六种方法。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其结论更加系统、深入和可靠。
王宇[10](2009)在《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的空间表现形式,也是整个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人口分布变动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特征。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直辖市,研究这4个城市人口分布变动特点,分析其所处发展阶段,以便了解把握我国大城市的发展规律。这些将对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制定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研究大城市的人口分布变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上海市进入绝对郊区化远域推进阶段。1990年至今,上海市人口郊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心城区人口持续下降,边缘区转变为人口迁出地,近郊区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开始下降,远郊区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从全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高度集聚的人口形势得以缓和,郊区的分布则趋于集中,人口在全市内分布更加均匀。北京市处于绝对郊区化的近域郊区化时期。1990年至今,人口郊区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扩散范围向近郊区延伸。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减少,但减幅却有所减小,边缘区人口集聚能力降低,近郊区对人口吸纳能力有所上升,远郊区仍然人口增长缓慢。从全市的人口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边缘区、郊区的人口分布趋于集中,全市整体呈现均匀分布的发展趋势。天津市处于相对郊区化阶段。中心城区人口小幅增长,人口密度持续增大;边缘区人口集聚能力较强,是人口最主要迁入地;近郊区和远郊区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口迁入,人口增长率较高。中心城区、近郊区人口分布更加均匀,远郊区趋于集中,全市的人口分布更加均匀。重庆市城市化过程继续推进。1990年代,重庆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区人口大量迁入,郊区人口迁出,人口分布表现出显着的向心集聚形势;2000年至今,重庆市人口总体增量较小,但市内各区域人口仍向市中心迁移,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边缘区以及郊区各地域内的分布都更加集中,人口分布总体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态势。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4直辖市的城市发展阶段不同,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变动形势也各有特点,造成城市发展阶段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经济水平差异是根本原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口的迁移扩散提供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口活动距离增加,旧区改造工程进一步促使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外迁,而房地产业则为大量外迁人口提供住房支持,成为人口郊区化的有利支撑。外来人口对促进城市发展也起到了较大作用,北京、上海两地外来人口的迁入地不断向外扩散,加速了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下的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在短时期内引起人口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发生变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直接拉动力。
二、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于城市发展中的疏散化现象 |
1.1.2 关于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两种流动趋势 |
1.1.3 关于两种流动趋势在不同地区的表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4.2 疏散化的相关研究 |
1.4.3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时空关系研究 |
1.4.4 我国大城市地区疏散化的相关研究 |
1.4.5 文献述评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理论上的创新 |
1.5.2 方法上的创新 |
第2章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关于城市、大城市与大城市地区的概念 |
2.1.2 关于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概念 |
2.1.3 关于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概念 |
2.1.4 关于疏散化的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2 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城市与区域发展理论 |
2.2.4 城市社会发展理论 |
2.2.5 疏散化的进程理论 |
2.2.6 借鉴意义 |
第3章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理论解释 |
3.1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 |
3.1.1 城市化与疏散化 |
3.1.2 工业化与疏散化 |
3.1.3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
3.1.4 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
3.2 疏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3.2.2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规制分析 |
3.2.3 关于疏散化影响因素的现实条件 |
3.3 本文理论框架的构建 |
3.3.1 我国体制约束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
3.3.2 关于“动态中心-外围”的假设 |
3.3.3 基于“动态中心-外围”假设的两种疏散化形式 |
3.4 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分析 |
3.4.1 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 |
3.4.2 拐点的计算方法 |
3.4.3 提出假说 |
3.5 小结 |
第4章 大城市发展阶段与疏散化分析 |
4.1 大城市发展阶段讨论 |
4.1.1 大城市的区域划分 |
4.1.2 研究指标及方法 |
4.1.3 大城市发展趋势特征 |
4.2 大城市发展阶段的特点 |
4.2.1 中心区繁荣与郊区发展并存 |
4.2.2 城市发展迅速,周期短,波动大 |
4.2.3 疏散化现象显着 |
4.3 大城市发展阶段的拐点 |
4.4 大城市疏散化的特点 |
4.4.1 通勤距离延长 |
4.4.2 中心区“职住比”较高 |
4.4.3 外来人口主要向郊区聚集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外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比较 |
5.1 我国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讨论 |
5.1.1 城市发展阶段 |
5.1.2 疏散化阶段 |
5.2 国外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 |
5.2.1 美国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
5.2.2 欧洲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
5.2.3 日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 |
5.3 中外疏散化发展的对比 |
5.3.1 中外疏散化路径的宏观特征 |
5.3.2 中外疏散化过程的微观机理 |
5.4 小结 |
第6章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及空间现状 |
6.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阶段 |
6.1.1 北京城市发展阶段 |
6.1.2 北京疏散化阶段 |
6.2 北京疏散化阶段的空间现状 |
6.2.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6.2.2 北京疏散化阶段的空间演变 |
6.3 小结 |
第7章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实证分析 |
7.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疏散化Ⅰ型” |
7.1.1 指标测算、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
7.1.2 实证检验与讨论 |
7.1.3 结论 |
7.2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疏散化Ⅱ型” |
7.2.1 实证检验与讨论 |
7.2.2 结论 |
7.3 北京市各乡镇、街道的检验估计 |
7.3.1 回归估计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进—步讨论:城市发展的非线性 |
7.4.1 城市发展的拐点 |
7.4.2 拐点的特征 |
7.5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北京城市发展与疏散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
8.1.2 我国大城市地区出现疏散化趋势 |
8.1.3 国内外城市疏散化的特点差异显着 |
8.1.4 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交互作用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人口分布 |
1.2.2 健康资源 |
1.2.3 空间匹配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 |
1.4.2 学术观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情况概述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2.2 国外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 |
2.2.1 人口老龄化理论 |
2.2.2 健康地理学理论 |
2.2.3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4 国外学术实践研究 |
2.2.5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2.3.1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价值研究 |
2.3.2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
2.3.3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2.4.1 已有成果的主要贡献 |
2.4.2 已有成果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价值分析 |
3.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理论价值 |
3.1.1 积极老龄化的价值取向 |
3.1.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效用的最大化 |
3.1.3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供给与需求空间匹配的有效性 |
3.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价值 |
3.2.1 应对老年人口对老年健康资源“量”的需求 |
3.2.2 应对老年人口对美好老年生活的“质”的需求 |
3.3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实困境 |
3.3.1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 |
3.3.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获取的主体利益博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 |
4.1 上海老年人口概况分析 |
4.1.1 上海老年人口的变动及特征分析 |
4.1.2 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
4.1.3 老年人口结构预测 |
4.2 上海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老年人口数量空间分布 |
4.2.2 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
4.2.3 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 |
4.2.4 老年人口分布预测 |
4.2.5 老年人口分布评价 |
4.3 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3.1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指标设计 |
4.3.2 老年人口健康环境资源空间分布 |
4.3.3 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空间分布 |
4.3.4 老年人口健康社会资源空间分布 |
4.3.5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分布总结 |
4.4 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测度 |
4.4.1 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
4.4.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模型构建 |
4.4.3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数据处理 |
4.4.4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测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评价指标与模型建构 |
5.1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思想、动力与原则 |
5.1.1 空间匹配模型的构建思想 |
5.1.2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动力机制 |
5.1.3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原则 |
5.2 空间匹配模型的评价方法 |
5.2.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 |
5.2.2 层次分析法 |
5.2.3 匹配度评价方法 |
5.3 空间匹配模型的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4 空间匹配的模型建构与测算 |
5.4.1 静态匹配模型建构与测算 |
5.4.2 动态匹配模型建构与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
6.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表现 |
6.1.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理论表现 |
6.1.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实践表现 |
6.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利益主体与利益诉求 |
6.2.1 政府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2.2 社会力量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2.3 人群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3 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
6.3.1 各级政府的利益博弈 |
6.3.2 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利益博弈 |
6.3.3 不同人群的利益博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路径 |
7.1 空间匹配路径构建的原则 |
7.1.1 以“质”、“量”均等作为政策考虑的首要目标 |
7.1.2 以公平与效率的合理协调为中心 |
7.2 空间匹配的政策目标设计 |
7.2.1 建立健全老年人口需求表达机制 |
7.2.2 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利益主体博弈解决机制 |
7.2.3 明确政府在老年人健康资源供给上的差异化定位 |
7.3 空间匹配路径的构建 |
7.3.1 加强老年人口分布趋势的科学预测 |
7.3.2 构建基于老年人口特征的健康资源空间配置模式 |
7.3.3 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都市区化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
1.1.2 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城市人口增长的主战场,拥有较多特大城市 |
1.1.3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都市区化现象初露端倪 |
1.1.4 "城市"及相关概念混乱,为学者的研究与政府的管理决策造成不便 |
1.2 研究缘起与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我国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成果 |
1.3.2 较好的反映中国城市的实际规模,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
1.3.3 有助于城市的管理规划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篇章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都市区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综述 |
2.1 大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发端与起源——大都市区概念在美国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借鉴与应用——其他国家对于都市区的界定 |
2.1.3 比较与总结——发达国家对于都市区界定的特点 |
2.2 国外学者对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
2.2.1 郊区的出现——都市区研究的早期萌芽(1870年代-1920年代) |
2.2.2 郊区的填充——西方都市区研究的兴起期(1920年代-1940年代中期) |
2.2.3 郊区的蔓延与计量革命的爆发——都市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194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 |
2.2.4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都市区——都市区研究的成熟期(1980年代中后期至今) |
2.2.5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3 中国学者对都市区的研究 |
2.3.1 对于都市区定义的理解 |
2.3.2 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案 |
2.3.3 关于都市区的发展阶段与空间结构研究 |
2.3.4 对于中国都市区形成机制的探索 |
2.3.5 其它扩展概念的研究 |
2.3.6 文献评述与启示 |
2.4 对大都市区基本内涵与特征的理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都市区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传统的城市化发展空间阶段论——都市区演化的一般模型 |
3.1.2 "Desakota"——亚洲人口稠密区都市发展的特殊形态 |
3.1.3 工业-城市区位论——全球化时代从劳动空间分工视角看当代都市区形成 |
3.1.4 城市增长机器——从政治经济学与行为者的角度诠释都市区发展 |
3.1.5 为增长的规划——"后郊区化"时代的都市区 |
3.2 全球化、郊区化、城市化与中国大都市区的形成 |
3.2.1 全球化的劳动分工——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宏观背景 |
3.2.2 郊区化与城市化——中国都市区形成的双重动力 |
3.3 政府、企业、个人——中国都市区形成的重要行为主体 |
3.3.1 政府 |
3.3.2 企业 |
3.3.3 个人 |
3.4 中国的都市区化进程——本文的分析框架建构与实证设计 |
3.4.1 中国都市区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 |
3.4.2 实证设计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六普数据对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 |
4.1 中国城市地域相关概念 |
4.1.1 建成区 |
4.1.2 城区与镇区 |
4.1.3 市区 |
4.1.4 郊区 |
4.2 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口径 |
4.2.1 中国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迁 |
4.2.2 中国常用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及存在问题 |
4.3 基于六普数据对于中国大都市区的简化界定方案 |
4.3.1 "六普"对城乡人口划分的新变化 |
4.3.2 基于"六普"数据的大都市区界定方法 |
4.3.3 四种特殊形态的都市区 |
4.3.4 界定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00年以来中国大都市区化的发展格局与演变研究 |
5.1 总体情况 |
5.2 人口规模结构特征 |
5.2.1 总体特征 |
5.2.2 大都市区的人口规模分布分析 |
5.2.3 与其他统计口径下的比较分析 |
5.3 人口就业结构与功能专门化特征 |
5.3.1 人口就业与城市职能 |
5.3.2 主要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3 分析结果 |
5.4 空间发展格局——现状与演变 |
5.4.1 大区域层面 |
5.4.2 省域层面 |
5.4.3 市域与都市区内部结构 |
5.4.4 都市区化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都市区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重构与机制——以上海为例 |
6.1 建国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与都市区发展 |
6.1.1 上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
6.1.2 上海生产力布局和大都市区空间变化 |
6.2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发展格局与演变 |
6.2.1 上海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 |
6.2.2 研究数据与基本思路 |
6.2.3 总体发展情况 |
6.2.4 制造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2.5 制造业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6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
6.2.7 上海大都市区制造业经济空间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上海都市区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格局与集聚 |
6.3.1 研究数据与方法选择 |
6.3.2 总体发展情况 |
6.3.3 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距离分布特征 |
6.3.4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变动特征 |
6.3.5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6.3.6 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分析 |
6.4 上海都市区产业空间重构特点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都市区分析——以上海为例 |
7.1 研究背景与基础 |
7.1.1 2000年-2010年上海人口的变动及郊区化 |
7.1.2 研究的主要基础 |
7.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通勤OD的识别方法与可视化处理 |
7.2.3 中心性指标——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借鉴 |
7.3 上海都市区通勤特征的分析 |
7.3.1 职住地的识别与特征 |
7.3.2 通勤OD特征与可视化 |
7.3.3 主要居住地站和就业地站通勤分析 |
7.3.4 通勤网络节点的度数中心度、点出度与点入度分析 |
7.3.5 基于轨道交通通勤的上海核心都市区范围 |
7.4 从上海看都市区的中国化特征 |
7.4.1 中心城建成区向郊区的蔓延 |
7.4.2 离心方向通勤流的产生 |
7.4.3 突破地区(地级以上)行政界线的情况不普遍 |
7.4.4 中国都市区的一般空间结构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都市区可以较好反映城市实际发展规模,中国城市的都市区化现象开始显现 |
8.1.2 中国都市区化进程具有"规模大型化"、"功能高端化"、"区域差异化"等趋势 |
8.1.3 产业空间分工推动了都市区外围地带的城市化过程 |
8.1.4 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化与居住的郊区化促进都市区通勤流的产生 |
8.1.5 中心区、通勤区与一般外围地带构成了中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核心都市区"逐步扩展 |
8.1.6 中国都市区发展的行政化色彩较强 |
8.2 主要启示 |
8.2.1 都市区外围地带应当成为疏解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主要载体 |
8.2.2 融入全球劳动分工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都市区的发展 |
8.2.3 官方层面建立都市区普查体系意义重大,并可作为界定城市群的基础 |
8.3 研究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4)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我国中部地区人口与用地状况 |
1.1.2 大城市人口规模及结构与城市功能 |
1.1.3 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中的人地关系 |
1.1.4 人地统计数据与规划编制管理的科学性 |
1.1.5 城市规划领域人地关系研究有待完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之处 |
1.7.1 理论创新 |
1.7.2 方法突破 |
1.7.3 技术创新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2.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
2.1.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和理论动态 |
2.1.2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量化及技术应用 |
2.1.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趋势 |
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研究 |
2.2.1 国内外用地布局理论及模式演变 |
2.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的量化模型和技术应用 |
2.2.3 国内外用地布局影响因子研究 |
2.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1 国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2 国内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4 国内外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
3. 中部六省概况 |
3.1 中部六省概况 |
3.1.1 中部六省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演变 |
3.1.2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 |
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行政区划 |
3.2.1 中部六省行政区划现状 |
3.2.2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
3.3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 |
3.3.1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概述 |
3.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小结 |
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特征 |
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密度演变 |
4.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演变特征 |
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4.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3.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心城区街道级人口规模及密度演变 |
4.3.2 中部六省大城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成区演变 |
5.1.1 湖北省武汉市 |
5.1.2 湖南省长沙市 |
5.1.3 河南省郑州市 |
5.1.4 安徽省合肥市 |
5.1.5 江西省南昌市 |
5.1.6 山西省太原市 |
5.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2.1 建设用地扩展阶段 |
5.2.2 建设用地扩展形态 |
5.2.3 建设用地扩展主要用地类型 |
5.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
5.3.1 湖北省武汉市 |
5.3.2 湖南省长沙市 |
5.3.3 河南省郑州市 |
5.3.4 安徽省合肥市 |
5.3.5 江西省南昌市 |
5.3.6 山西省太原市 |
5.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特征 |
5.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 |
5.4.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与人口空间分布互动影响研究 |
6.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
6.1.1 湖北省武汉市 |
6.1.2 湖南省长沙市 |
6.1.3 河南省郑州市 |
6.1.4 安徽省合肥市 |
6.1.5 江西省南昌市 |
6.1.6 山西省太原市 |
6.2 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演变关系 |
6.2.1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与实施特点 |
6.2.2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系的影响 |
6.2.3 基于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省会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1 宏观层面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互动关系特征 |
7.1.1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方法 |
7.1.2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结果和分析 |
7.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异速增长模型比对 |
7.2 中观层面人口规模与用地结构互动关系特征 |
7.2.1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构建方法 |
7.2.2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分析结果 |
7.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类用地对人口规模增长影响分析 |
7.3 微观层面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3.1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叠加分析 |
7.3.2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不均衡指数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
8.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共性与差异 |
8.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共性与差异 |
8.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共性与差异 |
8.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对人口空间分布及用地布局影响对比分析 |
8.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对比分析 |
9. 研究结论与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理论研究结论 |
9.1.2 实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200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 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三:2000-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增长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1949-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情况一览表 |
(5)上海市域人口分布与变动:1990-201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1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节 相关研究概述 |
1. 研究综述 |
2. 理论基础 |
3.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 |
第3节 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二章 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基本特征 |
第1节 人口分布变动基本特征 |
第2节 人口分布变动的截面剖析 |
第3节 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相关性 |
1. 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 |
2. 人口分布与变动的空间相关性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距离关系的模型分析 |
第1节 人口圈层分布 |
第2节 人口分布与距离关系的模型 |
1. 负指数函数模型 |
2. 二次指数函数模型 |
第3节 人口密度分布的模拟结果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人口分布 |
第1节 人口城市化进展 |
第2节 郊区城乡人口分布比较 |
第3节 城市化率的数据调整 |
1.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2. 调整结果 |
第4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城建设与郊区人口分布 |
第1节 郊区人口的分布与变动 |
第2节 新城建设及其人口增长 |
第3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节 主要结论 |
第2节 创新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空间统计分析法 |
1.4.2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法 |
1.5 资料来源 |
1.6 研究区域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人口分布 |
2.1.2 人口郊区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推力—拉力理论 |
2.2.3 城市人口迁居理论 |
3 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 |
3.1 不同圈层人口分布及变化 |
3.1.1 人口总量的分布及变化 |
3.1.2 人口密度的分布及变化 |
3.2 不同行政区人口分布及变化 |
3.2.1 人口数量分布及变化 |
3.2.2 人口密度分布及变化 |
3.3 不同街区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
3.3.1 不同街区的人口分布 |
3.3.2 不同街区人口分布的变化 |
3.3.3 不同街区人口分布的集聚与分散形态 |
3.4 小结 |
4 武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动因 |
4.1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 住宅建设郊区化促进 |
4.2.1 城区居住环境质量下降,郊区开发区居住环境良好 |
4.2.2 城市用地开发日渐郊区化 |
4.2.3 交通条件改善为住宅郊区化提供前提条件 |
4.3 产业布局调整的推进 |
4.3.1 商业布局的调整 |
4.3.2 工业布局的调整 |
4.3.3 工业企业外迁和工业园区建设 |
4.4 交通设施建设的推动 |
5 武汉市人口分布优化建议 |
5.1 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实现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 |
5.1.1 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 |
5.1.2 促使城市由近域扩散走向远域扩散 |
5.1.3 合理规划居住区,促进人口和就业空间分布的和谐统一 |
5.2 集散有序,因地制宜,实现人口的合理变化 |
5.2.1 促使居住郊区化的合理发展 |
5.2.2 使各级重点镇成为人口的有效接收地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单中心假设下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研究 |
2.1 单中心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 |
2.2 主要研究结论 |
2.2.1 基本符合单中心城市模型假设 |
2.2.2 模型参数变化与国际有关研究基本一致 |
2.2.3 各个城市的最优人口密度模型并不一致 |
3 多中心假设下人口密度模型 |
3.1 主要研究 |
3.2 主要结论 |
3.2.1 多核心模型能更好地刻画部分城市的人口密度分布 |
3.2.2 部分大城市次中心已经初步发育 |
4 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研究的评价 |
4.1 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部分研究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
4.2 数据质量差, 研究方法滞后, 结论可比性差 |
4.3 缺乏对就业、居住等要素的密度模型研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提高数据质量, 创新研究方法 |
5.2 加强城市人口密度模型的比较研究 |
5.3 加强对就业等要素的密度分布研究 |
(8)城市人口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 ——以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城市人口郊区化的研究动态 |
1.2.1 城市人口郊区化的相关概念 |
1.2.2 国外城市人口郊区化研究动态 |
1.2.3 我国城市人口郊区化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城市人口郊区化的过程和机制 |
2.1 国外城市人口郊区化 |
2.1.1 国外城市人口郊区化的过程 |
2.1.2 国外城市人口郊区化的机制 |
2.2 我国城市人口郊区化 |
2.2.1 我国城市人口郊区化的过程 |
2.2.2 我国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影响因素 |
2.3 国内外城市人口郊区化的比较 |
2.3.1 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发展阶段差异 |
2.3.2 人口郊区化的形成原因差异 |
2.3.3 人口郊区化特点差异 |
3 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发展过程 |
3.1 济南区域概况 |
3.2 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的过程 |
3.2.1 郊区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
3.2.2 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的阶段性分析 |
3.2.3 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定 |
4 济南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
4.1 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郊区化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
4.1.1 经济发展水平与郊区化 |
4.1.2 城市化水平与郊区化 |
4.2 政策与制度的改革推动了人口郊区化进程 |
4.2.1 户籍制度的改革与人口郊区化 |
4.2.2 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人口郊区化 |
4.2.3 住房制度的改革与人口郊区化 |
4.3 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拉动了人口郊区化进程 |
4.4 行政区划调整带动了人口郊区化进程 |
4.5 新区开发是郊区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
4.6 交通通讯设施的改进为郊区化提供了保障 |
4.7 居民居住观念的变化促进了人口郊区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现状与进展 |
二 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
(一) 行政区划法 |
(二) 自然标志法 |
(三) 圈层距离法 |
(四) 方向距离法 |
(五) 函数模型法 |
(六) 人口重心法 |
三 结 论 |
(10)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城市地域划分理论 |
2.2 城市人口迁居理论 |
第三章 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的测量 |
3.1 人口分布变动的测量指标 |
3.2 人口分布变动测量的函数模型 |
3.3 城市内部地域范围界定 |
3.4 城市发展阶段界定 |
第四章 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特征分析 |
4.1 人口分布变动的描述分析 |
4.2 人口分布变动函数模拟分析 |
4.3 人口分布变动指标分析 |
第五章 大城市发展阶段判定及成因 |
5.1 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分类 |
5.2 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人口分布变动原因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市发展与疏散化的阶段性关系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霍露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0
- [2]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D]. 张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3]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D]. 张欣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
- [4]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D]. 赵捷. 武汉大学, 2015(07)
- [5]上海市域人口分布与变动:1990-2010年[D]. 陆燕秋. 复旦大学, 2014(04)
-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市人口分布及变化分析[D]. 江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7]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J]. 吴文钰,高向东.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8)
- [8]城市人口郊区化动力机制研究 ——以济南为例[D]. 孙文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9]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方法及其应用[J]. 高向东,王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0]当代中国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新形势、新特点研究[D]. 王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