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ORE AND GENERATION OF LARGE-SCALE PRIME LIST ON THE COMPUTER(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忆[1](2021)在《面向5G NR-V2X的网联车安全通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云计算、5G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已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车联网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化的网联车则是车联网中与驾乘人员关系最紧密的终端设备。网联车将会搭载多种传感器以感知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产生的数据需要在车载以太网总线系统上传输。此外,网联车还需要时刻与车联网保持通信,对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可靠性和时延有很高要求。目前,基于蜂窝网的V2X技术已成为车联网中主要通信技术,以5G技术为基础的5G NR-V2X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车载以太网和5G是两种异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车载以太网和5G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不一样,要在这两种异构网络之间通信,必须对两种格式的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转换。在网联车接入网络或者与其它实体通信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伪基站、伪终端和第三方恶意设备的攻击,使车辆和用户遭受损失。因此,必须在网联车与其它实体开始通信之前进行身份验证,以保护车辆和用户的安全。本项研究主要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展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详细研究了车联网中车载以太网和5G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载以太网-5G协议转换方法。该方法对网联车发出的上行数据和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协议转换,实现两个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2)针对车联网中车辆和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问题,本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匿名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身份注册和身份验证两部分。网联车和其他交通参与方在接入车联网之前,经过身份注册获得一个公开的身份区块。在后续的活动中,通信双方凭借这个身份区块进行匿名身份验证。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比特币中的区块链是单向线性结构,不利于管理规模庞大的车联网系统。本项研究在树型区块链的基础上实现车联网中网联车的身份认证,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为了保证车联网中网联车与其他车辆或路边单元等交通参与者通信时的数据和信息安全,本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商密算法的网联车安全通信方法。首先,本文针对车联网通信的特点及网联车实际通信场景的信息安全需求,对现有主流加密算法进行深入研究。然后,结合本文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在进行身份验证的过程中,采用商密算法中的SM2密码完成SM4密钥协商,建立基于SM4密码算法的网联车保密通信。在此基础上,本项研究编制了全部相关软件程序,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了该安全通信方法。最后,结合运行结果,对该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通信开销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4)为验证本文提出的上述安全通信方法的可行性,针对该方法中的关键过程,本文进行了FPGA的相关模块设计与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法和基于商密算法的安全通信方法,在5G车联网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许凯[2](2020)在《基于哈希的高通量生物基因测序数据处理算法优化》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常称为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飞速发展推动下,生命科学中生成的数据量大大增加,基因组测序项目的数量和测序数据的数量急剧增加。高通量测序数据在飞速增加,但处理器的性能提升速度却逐年放缓,甚至接近停滞,单个处理器的性能已经难以进一步扩展。在2015年,由于提升芯片频率等方法会进一步加大芯片的散热问题,同时,指令级的流水和并行也出现了巨大的局限性和低效性,各种微体系结构的改进已经达到瓶颈,处理器性能的提升现在每年只有3.5%,平均20年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在芯片领域几乎已经失效。因此学者们开启了多核和异构体系结构的研究,不需要改变程序的算法和实现仅仅依靠芯片性能提升从而使程序性能获得大幅度改善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免费午餐”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一方面生命科学高通量测序数据一直在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近年来计算性能的提升主要集中在新兴体系结构的发展,因此在新的体系结构上如何处理高通量测序数据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因纠错和基因比对是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中前期的两个步骤,纠错和比对在同构CPU上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针对异构架构处理器的研究和针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研究相对较少。如何在基础的算法上进行改进使得计算量减少,如何针对新兴的异构体系架构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适应不同架构处理器的特点,如何进行分布式的实现以针对大规模的数据集,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工作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围绕DNA测序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基因纠错和序列比对在Intel多核和众核架构以及国产自主设计的处理器SW26010等体系结构上的算法设计和针对性实现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述:1)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并行纠错算法SPECTR,旨在提高各种Intel并行平台上Illumina DNA短序列进行纠错时的吞吐量。SPECTR的实现基于k-谱方法,针对Intel多核和众核架构以及异构计算集群采用了许多针对性的优化。本文针对SPECTR中的一个关键操作Bloom过滤器的查询进行了优化,对数据重新布局,加快了查询速度,对查询工作中的共同操作,抽象出查询中向量化需要的一般操作,实现了 Bloom过滤器查询操作的异构计算框架。在纠错过程中,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堆栈迭代的方法来取代在异构架构上性能较低的递归操作。在单个设备内,本文使用OpenMP的动态任务划分实现了负载均衡。针对单个节点的多个设备,本文设计了数据的分发框架,实现了不同设备间的负载均衡。针对多个节点,本文设计了分布式实现。实验表明,与在CPU上的多线程原始实现相比,优化后的实现在不同设备中加速了 2.8到9.3倍。与其他基因纠错工具相比,在相同的硬件上执行时,SPECTR的速度可提高1.7到6.4倍。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32个节点上执行时,实现了约86%的并行效率。2)针对基因比对,本文在神威·太湖之光及其申威体系架构SW26010上设计实现了一种高度可扩展的序列比对算法S-Aligner。为解决序列比对算法中的内存瓶颈和计算瓶颈,S-Aligner设计采用了三层并行级别:(1)使用MPI基于任务网格模式进行节点间并行计算;(2)使用多线程和异步数据传输来实现节点内并行处理,将需要计算的数据进行分块实现了不同计算核心之间的负载均衡,充分利用了 SW26010多核处理器的所有260核,以及(3)向量化了基因比对中计算编辑距离的Myers算法,充分利用了可用的256位SIMD向量寄存器。在文件I/O期间,本文采用异步访问模式和数据共享策略以克服网络文件系统的带宽限制。性能评估表明,S-Aligner几乎可以线性扩展,在太湖之光上的13,312个节点上实现了 95%的并行效率。S-Aligner在具有很高准确度的同时,在单个节点上的性能优于在Intel CPU平台上运行的序列比对工具RazerS3。3)在对S-Aligner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扩展且高效的基因比对算法SWMapper。为了减少内存的使用和加速索引的构建,SWMap-per使用了一个精简哈希索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索引构建方法。在进行比对时,提出了一种新的过滤算法,将基因序列分解为长种子和短种子,使用短种子查找到候选匹配位置后,利用长种子进行过滤减少需要计算的候选位置数。为了去除候选匹配位置中的重复,设计使用了一个最小堆数据结构进行排序删除重复位置。在对基因序列和参考基因子序列进行编辑距离的计算时,设计实现了带状Myers(Baned Myers)算法的向量化,使用SW26010的一条三元逻辑指令替换多条逻辑指令,减少了计算指令数。本文针对多个计算核心设计了动态调度策略来实现负载均衡,针对多个节点,本文设计了分布式实现。性能评估表明,在单个SW26010上,SWMapper的性能优于在相同硬件上的S-Aligner 6.2倍。与运行在Intel CPU上的其他比对算法相比,SWMapper实现了 2.6到26.5倍的加速。在128个计算核组上运行时,SWMappcr实现了 74%的强扩展效率。
周让[3](2020)在《支持隐私数据保护的权限控制理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5G技术的快速推进,与5G相关的业务被广泛应用到工业物联网中。然而,频繁发生的隐私数据泄露事件,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冲击性破坏。于是,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成为制约工业物联网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而用户隐私数据泄露多发于数据存储共享活动之中,所以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核心就是对这些活动中的隐私数据查询、搜索、访问等行为进行权限控制以保证用户数据隐私安全。同时,集成了这些活动的典型应用就是物联网数据检索。而在实际的物联网环境中,物联网数据检索需要应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搜索需求以应对更多的服务。因此,为应对越来越多的物联网数据检索应用需求,如何在保障用户数据隐私安全基础上设计出支持更多功能的物联网数据搜索方案就成了当前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支持隐私保护的权限控制理论为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了数据搜索权限控制、数据来源定位、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数据泄露叛逆追踪等问题以及这些研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多密钥聚合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研究针对的问题为数据搜索权限控制和大规模用户情景下的搜索权限分配管理。具体研究内容为针对Cui等人提出的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指向型内部攻击,可以更加高效精准的获取到被攻击用户的密钥;提出了一个以文件为中心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框架,并分析了该框架用于大规模用户情况下搜索权限管理的优势;定义了基于指定文件模式下的关键字猜测攻击和选择关键字攻击,并基于此提出了以文件为中心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安全模型;再提出了一个以文件为中心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系统的有效构建;相比于同类型方案,本章提出的方案效率更高。2.密钥聚合的多关键字联合搜索加密方案研究。研究针对的问题为数据搜索权限控制、数据来源精准定位。具体研究内容为实现了无序子集搜索和搜索结果取非的数据检索功能;通过条目项管理方式实现了物联网设备管理;相比于其他方案,服务器标签存储和搜索匹配效率更高;相比于同类型方案,生成关键字加密标签的开销更低。3.细粒度数据搜索权限更新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研究针对的问题为细粒度的用户搜索权限更新管理和离线用户搜索权限更新。具体研究内容为基于可信雾节点辅助和半可信雾节点辅助两种方式,分别提出了两种细粒度数据搜索权限更新可搜索加密方案。通过时间周期密钥更新的方式,在每个不同的时间周期生成不同的随机数来重新计算用户搜索密钥和系统公钥,实现了细粒度的数据搜索权限撤销和授予。利用雾节点一直在线的特点,采用可信雾节点直接存储更新后的密钥,半可信雾节点存储更新后的密钥信息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了离线用户搜索密钥更新。4.可追踪的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研究针对的问题为数据搜索权限控制、数据访问权限控制和数据泄露叛逆追踪。具体研究内容为提出了一种叛逆可追踪的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通过在搜索匹配之前对搜索请求进行检测的方式来判断搜索请求是否合法,对不合法的搜索请求进行阻断并发起叛逆追踪。为了提升系统响应搜索请求速度,引入了层层过滤的方式来逐步筛选出合法的搜索请求,降低了服务器进行数据检索匹配的计算次数,从而实现了对服务器的运行优化。此外,还添加了加密数据共享、检索返回数据验证和用户搜索权限动态更新功能。
袁一[4](2020)在《分布式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在自动测试系统领域也不例外。结合当前流行的SOA架构(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灵活、可重用的基本特性,将自动测试系统向SOA架构环境迁移是自动测试系统网络化的不二选择。而Web服务技术是目前实现SOA架构最合适的方案,但是在将自动测试系统的各类测试功能组件封装成可以通过网络被远程使用的测试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众多繁杂而又重复的工作,并且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具备大量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所以提高了将自动测试系统Web服务化的技术门槛。同时大量的测试服务若是不加以管理则会给测试服务的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不便。面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自动测试系统的特点出发,设计并完成了一套可将自动测试系统的TPS程序(测试程序集)自动封装成可远程使用的测试服务接口并对其进行注册管理的软件。主要工作内容为以下几点:1)对自动测试系统向SOA环境迁移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系统用户角色分类和相关的功能需求。2)基于各类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以B/S架构为基础,SSM框架结合Dubbo分布式框架为主体的系统软件层次架构和功能体系架构。3)从数据对象逻辑模型的构建出发,辅助数据库的E-R图,完成了系统数据库的具体设计与实现。同时在功能需求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完成了以Vue+ElementUI前端框架为主要结构的系统页面设计与实现。4)针对目前两种不同的TPS测试程序的工作特性,编写出两套以CXF框架为基础架构的测试服务工程的程序模板,并采用黑盒模式方法通过测试服务信息采集、基于Beetl模板引擎的自动程序代码生成、Maven自动编译等技术实现了将TPS测试程序自动封装为可供远程调用的测试服务接口,并使用JUDDI应用程序作为测试服务接口的注册管理中心实现了对测试服务接口的集中管理。5)设计实现了基于关键词的测试服务搜索订阅功能,给用户搜索调用相关测试服务提供基础保障。目前,该分布式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管理系统软件已经进行了各项系统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并对其自动生成的测试服务工程程序进行了SoupUI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能满足自动测试系统向SOA环境的迁移使用需求。
杨泽云[5](2020)在《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信息筛查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外卫星互联网高速发展,对我国的互联网有害信息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分析这些挑战并尽早考虑应对措施,对有效监管卫星互联网至关重要。对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所传输的敏感信息进行筛查是一种直接、灵活且针对性高的监管手段,对卫星互联网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了国内外各类卫星互联网,介绍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会导致的风险,并指出应对风险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重点讨论了卫星互联网管控的手段。2.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信息筛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特有的移动性、工作方式与其他网络接入设备的相似性。从接入设备监控、内容分析、系统管理三个方面出发,将整个系统设计为三个模块:监控模块、内容分析模块、管理模块,并设计了模块间的通信协议,实现了分布式场景下的数据和消息的有效传递。3.研究了目前应用于互联网的敏感信息筛查手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敏感信息筛查方案,有效降低误判率和提高人工审核效率。在降低误判率方面,该方案将情感倾向判别引入到敏感信息的筛查流程中,避免仅靠敏感词匹配的方式所造成的误判。在提高人工审核效率方面,该方案引入摘要生成算法,将长文本转化为短文本,减少单次人工审核的工作量,进而提高人工审核的整体效率。
李佰霖[6](2020)在《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检修在维持水电站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备检修质量依赖于检修工程师对检修任务的处理能力。设备检修数字化是提高检修人员设备检修综合能力的基础,为检修人员的知识学习、检修操作训练和现场检修辅助的支持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拆解零部件和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性活动,进行标准化的可视化表达难度大;同时,由于人检修操作的不确定性,导致在虚拟环境中构建物理设备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模型困难;且水电站设备零部件多,增加了计算机自动计算设备检修拆解序列的复杂度,限制了对设备检修自动支持的能力。因此,研究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关键技术、理论和方法,构建设备虚拟检修系统,对提升水电站设备维护水平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中,传统的二维动画或者三维过程模拟方法,缺乏人机互动,制约了用户的主动参与,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交互检修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同时,为了提高检修自动支持能力,进一步开展了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自动规划问题研究,探索更优的拆解序列求解方法;另外,为了全面掌握设备及其组成系统的运行过程,开展了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过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最后,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虚拟检修应用实践。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首先,针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要求,提出并建立了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三维数字化框架,为水电站设备检修学习、培训、支持中的三维数字化确定了基本技术路线。其次,提出了从几何结构、约束关系、检修知识、检修任务、检修过程、检修记录等方面构建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信息化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人员的检修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从基础知识、操作熟练度和操作完成度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方法,为开展设备检修的自动规划、三维可视化仿真和数字化服务奠定了基础。(2)针对检修人员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在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展了交互式检修训练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研究。首先,建立了实际检修操作中人、工具、零部件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制定了从零部件逐步组建设备环境的策略。其次,提出了交互式虚拟元件的概念和构建方法,较好解决了包含复杂作用关系和操作过程的设备检修交互仿真环境的构建。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分析,提高了仿真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应用实例可知,只需要通过对13类零部件仿真即可实现对水轮机导轴承设备全部197个零部件交互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为了实现水电站设备检修作业指导自动化,开展了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研究。首先,根据设备的实际拆解过程,制定了分组规划的策略以降低规划计算复杂度。其次,明确目标拆解序列,在拆解序列评价的目标函数中引入空间移动代价。然后,提出了TBGA方法求解拆解序列,引入多团队竞争和更新机制到遗传算法中,提高全局寻优能力;采用优先保护交叉、多点启发变异和往返优化算子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局部寻优能力和速度,同时抑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序列。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TBGA在拆解序列规划中,用了不到其它算法25%的时间得到了更优的拆解方案。(4)研究了典型设备系统的多运行工况的可视化仿真方法。提出了基于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和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驱动的水电站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了通用的动态仿真模型结构,实现了正常运行、任务执行、人为操作、设备故障等多种工况的综合。通过进水阀控制油系统的实例建模,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开关进水阀、人工启停设备、有泵效率下降和油路外漏等故障的可视化动态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可视化仿真方法的有效性。(5)开展了服务于水电站的设备虚拟检修应用实践。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系统结构、功能和数据组织进行了设计,并通过设备检修基础知识学习、检修技能交互训练、三维可视化的检修作业指导以及人员检修知识的考核,验证了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段晓辉[7](2020)在《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分子动力学算法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化学、材料和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和了解微观世界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在分子、原子、原子团尺度上进行观测的成本仍旧高昂,尤其是对于微观过程的连续观测需要更加复杂精密的仪器,同时,一部分微观过程的时间尺度非常小,使得在实验室中捕捉这些微观过程十分困难。因此,使用计算机进行微观层面的模拟对认识和了解微观世界显得尤为重要。使用计算机模拟微观世界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性原理模拟、分子动力学模拟、蒙特卡洛模拟等。其中分子动力学模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分子动力学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分子动力学模拟效率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不断增长。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应用中不断利用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硬件来提高效率,例如使用SIMD、异构众核、定制芯片和大规模并行等方法。2016年发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采用了 40960个SW26010处理器,实现了 125 PFlops/s的理论浮点性能,是中国第一台使用国产处理器登顶Top500榜单的超级计算机。由于其采用的SW26010处理器在架构上有巨大的革新,在实现了极高的运算速度的同时也有很好的能耗比,但这些架构变化也带来了内存模型和编程模型的巨大变动,使得原有的科学计算软件难以有效利用神威·太湖之光杰出的运算能力。虽然SW26010处理器采用的主核和从核异构并行的模式已经见于配备了 GPU、MIC等加速器的计算平台中,但是SW26010的节点没有GDDR或HBM等居于主存和加速器间的高速中间内存。SW26010处理器采用了从主存到从核片上缓存直接传输数据方式,这要求我们重新为算法设计内存访问模式。同时,从核的片上缓存不是常见的自动Cache,而是64KiB的LDM,数据的装入和写回由从核通过对应的指令发起,这给应用程序对从核的使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需要对应用进行很大的改造才能使之适应这种由软件控制缓存的模型,另一方面这也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来控制数据的换入换出,实现对LDM的高效利用。目前,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开展分子动力学算法优化的研究存在的主要挑战有:1)分子动力学应用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离散访存的情况,而SW26010处理器使用DMA访问主存的带宽太低,这种硬件架构和算法的不匹配使得分子动力学模拟在SW26010处理器上取得较为理想的性能非常困难。2)SW26010处理器的从核不能单独启动进程,分子动力学应用中常见的多进程并行框架无法有效利用从核,而分子动力学应用中现存的多线程并行框架往往是为了在超线程处理器上利用逻辑线程而设计的,与SW26010中使用多线程方式来利用物理计算核心的架构也不匹配。3)因为分子动力学是离散访存的应用,在多线程计算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写冲突的问题,对于在SW26010上处理写冲突的问题,可以借鉴的经验比较少。4)分子动力学的计算部分非常复杂,一方面是除平方根这类耗时的数学计算,另一方面是在键角、扭转角和键级计算中需要的超越函数的计算量也很大,所以进行高效的向量化也是需要处理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挑战,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体系结构上的特点,本文针对分子动力学模拟过程中的数据读取、计算、数据更新和邻域索引等关键环节设计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开展了深层算法优化。此外,针对通用的算法优化环节,本文还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神威平台的通用模块,这些模块不仅能够为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的优化提供极大便利,而且还能很好的应用于面向神威平台的其它算法的优化和快速实现。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设计了简洁高效的软件Cache策略以及深入优化的无表方法来解决SW26010处理器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计算中离散读取的问题。文中根据AMAT访存模型对软件Cache的设计中主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取舍,完成了高效的软件Cache实现。另外,根据SW26010处理器的特性,尝试了利用无邻接表方法来完成原子数据的离散读取。两种方法在实验中都可以匹配SW26010处理器的DMA机制并且充分利用SW26010处理器的内存带宽。2.设计了单端更新、混合更新和自适应更新框架来解决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计算中离散更新和并行更新冲突的问题。单端更新采用计算换访存的方式来规避并行更新冲突,混合更新的方式将计算和更新分离,实现了计算并行化而更新串行化的模式,在不额外引入计算量的情况下实现了主从协同的高效更新方式。自适应更新框架使用观察者-执行者模式来完成低成本的副本归约机制,实现了无冲突的高效更新。三种框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势函数,都实现了对SW26010处理器内存带宽的有效利用。3.设计了基于向量混洗、参数剖面和无查表数学函数的向量化方式来提高势函数计算中的计算效率,同时引入了向量短路机制和格点-粒子截断过滤器来规避势函数计算中不必要计算部分。基于向量混洗、参数剖面、向量短路和无查找表数学函数的实现使得在本文对应的实现可以在向量化过程中应对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各种复杂的运算。向量短路机制和格点-粒子截断过滤器可以将模拟中的计算负载降低三分之一以上。4.设计了聚合扫描的邻接表构造方法和增量格点索引构造算法来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邻域索引的构造。聚合扫描的方法通过循环重构、访存聚合的方式来增大访存块,提高基于从核的邻接表构造中的数据复用率。增量格点索引索引构造算法充分利用了分子动力学中粒子运动连续的特性来提高算法中的访存局部性,从而在根源上规避分子动力学的邻域索引构造中全局随机访存的问题,实现了对格点索引构造非常有效的加速。5.设计了软件Cache库SWCache、无表的向量化数学函数库、性能采样库LWPF、调试库Libspc等工具来解决神威.太湖之光软件生态不完善的问题。这些工具不仅加速了本文研究的过程,也对其他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研究有所帮助,其中SWCache和LWPF在SW26010的从核编译器没有C++支持的情况下采用的封装模式也对未来基于SW26010和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开发有借鉴价值。本文在神威·太湖之光上,利用已有的分子动力学软件LAMMPS和AM-BER,以及 自主编写的分子动力学软件 ESMD 对本文中设计的优化方法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在测试中,本文中的设计与实现在SW26010处理器上可以接近或超出同代商用处理器的性能,并且在大规模扩展中实现了 16384节点上对2 750亿原子的模拟,并达到2.43 PFlops每秒的持续浮点性能。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何朝阳[9](2020)在《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监测预警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监测是预警的基础,预警是监测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滑坡监测预警的方法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地理与地质结合不够紧密,监测预警模型很难充分考虑滑坡变形过程和成灾机理,难以取得较高的预警精度,研发的监测预警系统也难以满足数以万计隐患点实时监测预警的实战需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有效地解决地质灾害“什么时间可能发生”、“力争实现提前3个小时预警”的任务。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能力,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滑坡监测预警精度?如何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监测预警中,构建一套可业务化大规模应用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基于此,本论文系统总结作者近10年来在监测预警方面的实践成果,采用云计算与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滑坡监测预警云平台,整合与管理滑坡地质灾害演化全过程的各类资料,研发并行高效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汇聚平台,集成多源异构实时监测数据,形成天-空-地多元立体监测数据中心;综合分析2.1万余台(套)监测设备、超过1.26亿条监测数据的实测曲线,总结划分监测曲线类型,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评价体系,研究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混合架构(B/S架构、C/S架构、移动App)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地质与地理、空间与属性相结合的滑坡演化全过程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手段对滑坡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的“过程预警”,有效地提高了滑坡预警精度。本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构建滑坡“过程预警”模型及其自动求解算法:结合变形速率、速率增量、改进切线角三个参数,构建基于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过程预警”模型,从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入手,划分监测曲线类型,研究滑坡变形演化阶段的自动识别理论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滑坡全过程动态跟踪预警;(2)构建监测设备可靠度建立评价体系和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通过动态对监测设备可靠度进行评价,结合联动预警机制,评价预警结论可信度,以提升监测预警的成功率,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实现自动、实时的“过程预警”,为预警模型的业务化、自动化运行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3)提出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研究实测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为计算机自动处理监测数据提供相关的算法。通过设置监测数据过滤器和采用拉依达准则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初步过滤与粗差处理,再结合数据特征,分别采用移动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识别数据表现出来的变形趋势。基于监测数据曲线特征自动选择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后续预警模型计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提高预警精度;(4)构建实时高效的监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统一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等技术,研究监测数据编码体系,提出一套基于MQTT协议的实时监测数据传输与集成方案,实现多源异构监测数据终端集成和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及汇集融合一体化管理,为监测预警提供实时数据保障;(5)构建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从模型的计算、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等方面,将滑坡预警的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发预警等级求解器,构建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通用计算框架,并从预警信息发布技术及发布策略方面进行总结,实现对滑坡的实时过程预警;(6)构建滑坡变形演化全过程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基于“天-空-地”滑坡多元立体观测技术,采用WebGL技术跨平台的三维数字地球,提供直观、真实的三维实景漫游平台,实现海量基础数据、实时监测数据、视频的集成管理与共享,也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一个功能强大、数据丰富的三维展示平台,构建基于滑坡演化全过程的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和滑坡综合信息模型,为滑坡的专家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7)研发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集成上述研究成果,研究混合架构体系(B/S、C/S、移动端),基于微服务研发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各个架构系统密切配合,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充分发挥各架构的优势,构建数据综合展示统一平台,为过程预警模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滑坡监测预警的业务化运行,为滑坡的防治、应急、抢险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预警信息服务。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STORE AND GENERATION OF LARGE-SCALE PRIME LIST ON THE COMPUT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ORE AND GENERATION OF LARGE-SCALE PRIME LIST ON THE COMPUTER(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5G NR-V2X的网联车安全通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1 5G和C-V2X技术 |
1.3.2 车联网信息安全 |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车载以太网-5G协议转换方法研究 |
2.1 车载以太网协议 |
2.2 5G协议 |
2.2.1 SDAP层 |
2.2.2 PDCP层 |
2.2.3 RLC层 |
2.2.4 MAC层 |
2.3 车载以太网-5G协议转换方法 |
2.3.1 上行数据的协议转换 |
2.3.2 下行数据的协议转换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匿名身份认证方法研究 |
3.1 密码学概述 |
3.1.1 非对称密码和对称密码 |
3.1.2 消息鉴别和哈希函数 |
3.1.3 SM系列密码算法 |
3.2 区块链技术 |
3.3 基于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法 |
3.3.1 车联网与区块树 |
3.3.2 身份注册与生成身份区块 |
3.3.3 身份验证 |
3.4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1 身份区块存在与时效性检验 |
3.4.2 身份区块真实性检验 |
3.4.3 身份区块数字签名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商密算法的网联车安全通信方法 |
4.1 基于SM2 密码的SM4 密钥协商方法 |
4.2 基于商密算法的安全通信方法 |
4.3 安全性分析 |
4.3.1 抗重放攻击 |
4.3.2 抗中间人攻击 |
4.3.3 抗冒充攻击 |
4.4 通信开销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FPGA仿真实验 |
5.1 基于FPGA的通信流程及仿真系统总体架构 |
5.2 数据解密与验签模块仿真与分析 |
5.3 身份验证模块仿真与分析 |
5.4 消息新鲜度检查模块仿真与分析 |
5.5 基于身份区块及商密算法的安全通信方法可行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哈希的高通量生物基因测序数据处理算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中使用的缩略词和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
1.2.1 数据量的增加 |
1.2.2 基因序列纠错的方法 |
1.2.3 基因序列比对的方法 |
1.2.4 异构处理器的发展 |
1.2.5 生物信息学在异构架构上的实现 |
1.2.6 面临的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背景 |
2.1 哈希算法 |
2.1.1 哈希简介 |
2.1.2 布隆过滤器 |
2.2 FASTQ格式 |
2.3 基因纠错算法 |
2.4 基于哈希的基因比对算法 |
2.4.1 SAM格式 |
2.4.2 种子-延伸策略 |
2.4.3 精确比对和最优比对 |
2.4.4 Smith-Waterman算法 |
2.5 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
2.5.1 Intel CPU和向量处理器 |
2.5.2 Xeon Phi |
2.5.3 SW26010 |
2.6 编程模型 |
2.6.1 MPI模型 |
2.6.2 OpcnMP模型 |
2.6.3 Athread编程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ECTR: 多核和众核架构上的可扩展短读序列纠错 |
3.1 引言 |
3.2 串行纠错算法介绍 |
3.3 并行算法设计 |
3.3.1 数据内存对齐 |
3.3.2 向量化Bloom过滤器查询 |
3.3.3 消除递归代码 |
3.3.4 优化细节 |
3.4 分布式实现 |
3.5 实验结果 |
3.5.1 实验设置 |
3.5.2 准确度 |
3.5.3 单设备性能 |
3.5.4 与其他工具的比较 |
3.5.5 天河二号上的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Aligner: 基于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基因比对 |
4.1 引言 |
4.2 Myers算法 |
4.3 S-Aligner的设计 |
4.3.1 计算核组间的大规模并行 |
4.3.2 计算核组内的多线程并行 |
4.3.3 SIMD向量化 |
4.3.4 局部设备内存的使用 |
4.4 实验结果 |
4.4.1 单节点的性能分析 |
4.4.2 与RazerS3的比较 |
4.4.3 扩展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WMapper: 基于精简哈希的可扩展基因比对 |
5.1 引言 |
5.2 带状Myers算法 |
5.3 SWMapper的设计 |
5.3.1 MPE上的工作流程 |
5.3.2 精简哈希索引的建立 |
5.3.3 CPE上的工作流程 |
5.3.4 移除重复位置 |
5.3.5 种子过滤 |
5.3.6 带状Myers算法的向量化 |
5.3.7 数据传输优化 |
5.3.8 分布式版本 |
5.4 实验结果 |
5.4.1 准确度 |
5.4.2 建立哈希索引的时间 |
5.4.3 比对时间 |
5.4.4 优化的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相关的开源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支持隐私数据保护的权限控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细粒度的数据搜索挑战 |
1.1.2 多关键字联合搜索新挑战 |
1.1.3 用户访问权限更新挑战 |
1.1.4 数据泄露追责新挑战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细粒度搜索权限控制的可搜索加密 |
1.2.2 多关键字联合可搜索加密 |
1.2.3 支持用户搜索权限更新的可搜索加密 |
1.2.4 可追责的可搜索加密 |
1.3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公钥加密 |
2.2.1 公钥加密系统定义 |
2.2.2 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系统定义 |
2.2.3 基于指定身份的公钥加密敌手和安全性需求 |
2.3 公钥关键字可搜索加密 |
2.3.1 公钥关键字可搜索加密系统定义 |
2.3.2 基于身份的公钥关键字可搜索加密系统定义 |
2.3.3 基于指定身份的公钥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敌手和安全性需求 |
2.4 数学困难问题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密钥聚合的关键字加密方案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1.1 研究问题描述 |
3.1.2 研究目标 |
3.1.3 研究内容 |
3.2 Cui等人的方案及其安全性分析 |
3.2.1 Cui等人的方案 |
3.2.2 一种针对Cui等人方案的新内部攻击方法 |
3.3 以文件为中心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框架 |
3.3.1 以文件为中心的可搜索加密系统模型定义 |
3.3.2 敌手攻击游戏 |
3.4 基于多密钥聚合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3.4.1 数学困难问题 |
3.4.2 基于多密钥聚合的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3.4.3 方案效率分析 |
3.4.4 方案安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密钥聚合的多关键字联合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1.1 研究问题描述 |
4.1.2 研究目标 |
4.1.3 研究内容 |
4.2 密钥聚合的多关键字子集搜索加密方案 |
4.2.1 数学困难问题 |
4.2.2 密钥聚合的多关键字联合搜索系统模型 |
4.2.3 密钥聚合的多关键字联合搜索加密方案系统构建 |
4.2.4 效率分析 |
4.2.5 安全性分析 |
4.3 支持检索结果取非的扩展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细粒度数据搜索权限更新的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问题描述 |
5.1.2 研究目标 |
5.1.3 研究内容 |
5.1.4 系统安全需求 |
5.2 基于可信雾节点辅助的权限更新方案 |
5.2.1 数学困难问题 |
5.2.2 基于可信雾节点辅助系统模型 |
5.2.3 基于可信雾节点辅助的权限更新方案构建 |
5.2.4 方案效率分析 |
5.2.5 方案安全性分析 |
5.3 基于半可信雾节点辅助的权限更新方案 |
5.3.1 基于半可信雾节点辅助系统模型 |
5.3.2 基于半可信雾节点辅助的权限更新方案构建 |
5.3.3 方案效率分析 |
5.3.4 方案安全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追踪的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研究 |
6.1 研究概述 |
6.1.1 研究问题描述 |
6.1.2 研究目标 |
6.1.3 研究内容 |
6.2 可追踪的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方案 |
6.2.1 数学困难问题 |
6.2.2 可追踪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系统模型 |
6.2.3 可追踪数据共享关键字可搜索加密系统方案构建 |
6.2.4 效率分析 |
6.2.5 安全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分布式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 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架构 |
2.2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2.2.1 自动测试系统迁移需求分析 |
2.2.2 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
2.2.3 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4 系统功能的UML用例图 |
2.2.5 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2.3.1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选择及组件选型 |
2.3.2 系统软件架构层次设计 |
2.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数据库及前端页面的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3.1.1 数据实体模型设计 |
3.1.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3.1.3 数据库表详细实现 |
3.2 系统前端设计与实现 |
3.2.1 系统页面跳转关系设计 |
3.2.2 用户管理系统页面设计与实现 |
3.2.3 功能子系统页面设计与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用户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1 用户管理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
4.1.2 用户管理系统的实现 |
4.2 测试系统Web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2.1 测试系统Web服务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运行流程设计 |
4.2.2 测试系统Web服务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
4.3 测试系统Web服务工程生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测试服务程序流程及工程模板设计 |
4.3.2 测试系统Web服务工程生成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
4.3.3 测试系统Web服务工程生成系统的实现 |
4.4 测试系统Web服务注册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测试系统Web服务注册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
4.4.2 测试系统Web服务注册系统的实现 |
4.5 测试系统Web服务搜索订阅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4.5.1 测试系统Web服务搜索订阅系统运行流程设计 |
4.5.2 测试系统Web服务搜索订阅系统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实验验证 |
5.1 系统测试方法介绍 |
5.2 测试环境及用例配置 |
5.2.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2.2 测试用例与流程设计 |
5.3 系统的功能测试 |
5.3.1 用户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5.3.2 测试系统Web服务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5.3.3 测试系统Web服务工程生成系统功能测试 |
5.3.4 测试服务工程运行测试 |
5.3.5 测试系统Web服务注册系统功能测试 |
5.3.6 测试系统Web服务搜索订阅系统功能测试 |
5.4 系统的非功能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信息筛查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卫星互联网发展概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卫星互联网工作方式 |
2.2 分布式技术 |
2.2.1 分布式存储 |
2.2.2 分布式计算 |
2.2.3 消息队列中间件 |
2.3 Spring Boot |
2.4 预训练语言模型和BERT |
2.4.1 预训练语言模型 |
2.4.2 BERT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扫描接入设备的需求 |
3.2.2 捕获接入设备所传输数据的需求 |
3.2.3 筛查敏感信息的需求 |
3.2.4 生成待定内容摘要的需求 |
3.2.5 数据管理的需求 |
3.2.6 其他功能性需求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系统结构设计 |
3.5 系统技术选型 |
3.5.1 监控模块 |
3.5.2 内容分析模块 |
3.5.3 管理模块 |
3.5.4 消息中间件 |
3.5.5 公共存储 |
3.5.6 通信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1 方案设计 |
4.1.2 关键类设计与实现 |
4.2 内容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方案设计 |
4.2.2 中文摘要生成模型设计与实现 |
4.2.3 关键类设计与实现 |
4.3 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方案设计 |
4.3.2 用户接口设计 |
4.3.3 通信协议设计 |
4.3.4 系统页面展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 |
5.2.1 扫描接入设备测试 |
5.2.2 捕获数据包测试 |
5.2.3 敏感信息筛查测试 |
5.2.4 阻断指定用户测试 |
5.2.5 摘要生成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成果 |
(6)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设备虚拟检修研究现状 |
1.4 设备拆解序列规划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面向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 |
2.1 引言 |
2.2 面向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框架 |
2.3 设备结构数字化 |
2.4 设备检修数字化 |
2.5 检修能力评价方法 |
2.6 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3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式训练仿真方法 |
3.1 引言 |
3.2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操作仿真要求 |
3.3 交互式元件建模与仿真方法 |
3.4 交互式设备建模与仿真方法 |
3.5 水电站设备交互训练环境构建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4 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及群智能优化求解 |
4.1 引言 |
4.2 水电站设备拆解序列规划问题 |
4.3 团队遗传算法 |
4.4 基于TBGA的拆解序列求解 |
4.5 实例应用与算法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水电站典型系统多工况运行可视化仿真 |
5.1 引言 |
5.2 设备系统运行仿真建模方法 |
5.3 进水阀控制油系统建模实例 |
5.4 多工况虚拟运行联合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实践 |
6.1 引言 |
6.2 系统结构 |
6.3 系统功能设计 |
6.4 实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
附录3 论文附图 |
附录4 论文附表 |
附录5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
(7)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分子动力学算法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使用的缩略词和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背景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1 初始化 |
2.1.2 邻域索引 |
2.1.3 势函数的计算 |
2.1.4 积分 |
2.2 神威·太湖之光 |
2.2.1 总体架构 |
2.2.2 SW26010处理器 |
2.2.3 编程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程势函数计算中的优化 |
3.1 L-J势的优化 |
3.1.1 软件Cache方法 |
3.1.2 单端更新方法 |
3.1.3 寄存器通信归约 |
3.1.4 向量化 |
3.2 Tersoff势的优化 |
3.2.1 混合内存更新方法 |
3.2.2 向量化 |
3.3 AMBER势的优化 |
3.3.1 无邻接表方法 |
3.3.2 自适应的副本分配 |
3.3.3 参数剖面 |
3.3.4 向量短路 |
3.3.5 格点-粒子截断过滤器 |
3.3.6 AMBER的短程力优化后的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邻域索引构造的优化 |
4.1 邻接表构造的优化 |
4.2 格点索引构造的优化 |
4.2.1 基于排序的方法 |
4.2.2 增量格点索引构造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神威平台的通用模块优化 |
5.1 向量化的数学库 |
5.2 软件Cache的优化 |
5.2.1 使用宏的封装 |
5.2.2 预处理DMA描述符 |
5.2.3 汇编级别实现 |
5.2.4 使用原子锁的更新CACHE |
5.3 从核计算时性能计数器采样模块的优化 |
5.3.1 数据结构 |
5.3.2 设计模式 |
5.3.3 使用例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 |
6.1 LAMMPS中L-J势的性能测试 |
6.1.1 单节点测试 |
6.1.2 扩展性测试 |
6.2 LAMMPS中Tersoff势的性能测试 |
6.2.1 单节点测试 |
6.2.2 扩展性测试 |
6.3 AMBER的性能测试 |
6.4 ESMD的性能测试 |
6.4.1 单节点测试 |
6.4.2 扩展性测试 |
6.5 SWCache的测试 |
6.5.1 MiniFE中的测试 |
6.5.2 分子动力学软件中的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相关的开源项目 |
图表索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监测预警模型研究 |
1.2.2 滑坡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1.2.3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1.2.4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1.2.5 混合架构在监测预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滑坡监测预警方法研究 |
1.4.2 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1.4.3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的研究 |
1.4.4 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1.5 研究路线 |
1.6 本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变形演化过程的滑坡预警技术 |
2.1 概述 |
2.2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的一般特征 |
2.3 基于变形过程的滑坡预警模型 |
2.4 滑坡变形演化阶段自动识别 |
2.4.1 改进切线角自动求解方法 |
2.4.1.1 改进切线角模型 |
2.4.1.2 离散小波变换提取曲线特征 |
2.4.2 常见监测曲线类型与识别 |
2.4.2.1 平稳型(T11) |
2.4.2.2 稳定型(T21) |
2.4.2.3 震荡型(T22) |
2.4.2.4 递增型(T31) |
2.4.2.5 指数型(T32) |
2.4.2.6 突变型(T33) |
2.5 多设备联动预警机制 |
2.5.1 监测设备分组 |
2.5.2 监测设备可靠度动态评价体系TRIP |
2.5.3 预警结论可信度 |
2.5.4 联动预警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坡监测数据自动处理方法 |
3.1 异常数据自动处理 |
3.1.1 监测数据过滤器 |
3.1.2 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
3.1.2.1 粗差数据的处理 |
3.1.2.2 雨量监测数据常见问题 |
3.2 监测数据的拟合处理 |
3.2.1 移动平均法 |
3.2.2 最小二乘法 |
3.3 数据处理方法适用范围研究 |
3.3.1 数据消噪处理 |
3.3.2 仪器误差处理 |
3.3.3 滑坡失稳阶段的数据处理 |
3.4 监测数据等时间间隔处理 |
3.4.1 状态量数据 |
3.4.2 累积量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坡监测数据实时集成与共享技术 |
4.1 高可靠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 |
4.1.1 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MQP) |
4.1.2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 |
4.1.3 高并发下的高可靠数据分发与共享 |
4.2 基于MQTT协议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实时集成技术 |
4.2.1 两种数据集成技术 |
4.2.1.1 基于ETL模式的批处理集成 |
4.2.1.2 基于MQTT协议的流处理集成 |
4.2.2 基于MQTT协议的数据集成体系 |
4.2.2.1 数据流模型 |
4.2.2.2 负载均衡中的会话保持 |
4.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
4.3.1 分词技术 |
4.3.2 倒排索引 |
4.3.3 海量数据存取优化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策略的滑坡实时过程预警技术 |
5.1 基于策略的预警模型计算框架 |
5.1.1 预警计算流程 |
5.1.2 预警模型管理 |
5.1.3 通用模型计算框架研究 |
5.1.4 预警等级求解器的设计与实现 |
5.1.4.1 求解器计算流程 |
5.1.4.2 多线程预警技术 |
5.1.5 过程预警成果展示 |
5.2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
5.2.1 预警信息自动发布技术 |
5.2.2 预警信息发送规则 |
5.2.3 预警信息解除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滑坡综合数据一体化管理技术 |
6.1 滑坡空间数据集成体系研究 |
6.1.1 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预处理 |
6.1.2 空间数据库的选择 |
6.1.3 空间数据服务平台 |
6.1.4 空间数据集成体系 |
6.2 基于WebGL技术的三维数字地球 |
6.2.1 WebGL技术 |
6.2.2 三维平台的选择 |
6.2.3 三维模型高精度集成技术 |
6.2.4 三维数字地球应用效果 |
6.3 基于国标的视频设备集成体系 |
6.3.1 数据传输协议 |
6.3.2 视频监控统一管理平台 |
6.3.2.1 平台架构设计 |
6.3.2.2 视频设备编码规则 |
6.3.2.3 统一视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
6.4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体系 |
6.4.1 空间数据 |
6.4.2 属性数据 |
6.4.3 非结构化数据 |
6.4.4 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混合架构体系的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
7.1 概述 |
7.2 需求分析 |
7.3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7.4 数据结构体系 |
7.5 云服务基础平台设计 |
7.5.1 SOA与 JWT |
7.5.2 系统架构 |
7.6 混合架构体系 |
7.6.1 B/S架构网页端 |
7.6.1.1 系统演示主界面 |
7.6.1.2 天-空-地一体化数据管理 |
7.6.1.3 监测数据分析 |
7.6.1.4 滑坡过程预警分析 |
7.6.2 C/S架构客户端 |
7.6.2.1 演示模式 |
7.6.2.2 空间数据管理 |
7.6.2.3 监测预警信息管理 |
7.6.2.4 后台服务监控 |
7.6.3 移动端App |
7.6.3.1 概述 |
7.6.3.2 功能架构设计 |
7.6.3.3 移动端开发相关技术 |
7.6.3.4 主要功能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系统应用案例 |
8.1 预警案例 |
8.2 预警流程时间因素分析 |
8.3 黑方台滑坡监测预警 |
8.3.1 概述 |
8.3.2 党川7号滑坡预警过程 |
8.4 兴义龙井村9组岩质滑坡监测预警 |
8.4.1 概述 |
8.4.2 监测点布置 |
8.4.3 系统应用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A.1 全文公式索引 |
A.2 全文图索引 |
A.3 全文表索引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STORE AND GENERATION OF LARGE-SCALE PRIME LIST ON THE COMPUTER(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5G NR-V2X的网联车安全通信方法研究[D]. 刘清忆.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哈希的高通量生物基因测序数据处理算法优化[D]. 许凯. 山东大学, 2020(04)
- [3]支持隐私数据保护的权限控制理论研究[D]. 周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分布式测试系统Web服务封装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袁一.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5]卫星互联网接入设备信息筛查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泽云.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6]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D]. 李佰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分子动力学算法优化[D]. 段晓辉. 山东大学, 2020(11)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滑坡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 何朝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