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彩纷呈的唐三彩(论文文献综述)
娄晓琪[1](2021)在《导言 1993:文明工程起步 2001:“文明是什么?” 2021:“文明是什么?文明为什么?” “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年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20年的《文明》探究与展开》文中研究表明1993年5月16日,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启航,至今28年;2001年7月13日,首次提出"文明是什么?";2001年12月5日,《文明》创刊,经过20年的探究与展开:"从文明一问到文明三问"!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邓宏春[2](2021)在《陶瓷题材记录片《瓷路》叙事策略探微》文中研究表明陶瓷题材记录片是记录和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以记录片《瓷路》为例,从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多维叙事视角,人物故事、情景再现和悬念设置的叙事手法,以及画面、声音叙事语言三方面探讨其成功的叙事策略,同时指出缺少英文字幕不利于其国际传播之不足,可以为制作出更好的陶瓷题材记录片提供借鉴。
杜沁芬[3](2021)在《中国陶艺釉彩装饰的文化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文化是由人类思想所开创的、历代积累的有价值的共同业绩,它既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又影响于人们的生活与思想。陶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陶瓷釉彩是陶艺的显性符号,多方面系统地研究陶瓷釉彩的文化,有利于当代陶瓷釉彩的创新与设计应用,也有利于丰富当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本文拟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来综合论述历朝代表性的陶瓷釉彩装饰,试图探讨中国陶瓷釉彩文化整体意涵的演变与构成。
赵小越[4](2020)在《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及其审美样式考辨》文中研究指明在唐代文化大开放大包容的背景下,唐王朝与西域之间交流日益增多,各种文化之间交融、影响,尤其是在盛唐时期,为唐朝艺术文化添上了缤纷多彩的一笔。“唐三彩”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诞生。唐朝铅釉陶器的集合被称为“唐三彩”,大部分发现于唐朝的墓葬中,且盛唐时期的艺术水平最高。“唐三彩”呈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蕴含了当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信息,每一尊陶俑都像是唐文化的缩影。在种类繁多的唐三彩工艺品中,以盛唐时期唐三彩胡乐舞俑最为独特,它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异域风情,这些胡乐舞俑的样式不仅仅透露着唐代胡乐舞编制特点,更是唐代与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考证。因此笔者尝试透过盛唐时期唐三彩胡乐舞俑来分析胡人乐舞的编排,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这种编排是否存在于唐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由于唐三彩胡乐舞俑数量有限,笔者将通过与盛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胡乐舞编排相对比,力求深入、全面的研究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样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是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等;第一部分阐述了唐三彩胡乐舞研究的相关背景,包括对唐三彩的定义,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盛唐胡乐舞形式;第二部分是对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分析研究,通过乐器、乐人的分析,再与敦煌壁画中乐队编制对比,从中了解盛唐时期乐舞编制形式特点;第三部分针对唐三彩中胡乐舞编制特点,分析当时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样式,并试图从符号学的视角浅析唐代人对胡乐舞的审美;第四部分为结论,在盛唐社会背景下,外来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汇融为唐三彩胡乐舞创作奠定了基础,总结唐三彩胡乐舞编制特点,透视唐代胡乐舞乐器编制和乐舞编制,以有助于学界对唐乐舞复原工作提供参考视角。
张裕涵[5](2020)在《唐代百戏演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戏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数千年变迁,及至唐时,由分化走向繁荣,演出内容不断增修扩充,举凡俳优、俗乐乐舞、杂技幻术皆被划归其范畴之内,在唐代的文艺娱乐活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对唐人的影响跨越阶层,是中国演剧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唐代百戏作为一种“俗”的文艺样式而存在,相关资料并未被系统地辑录梳理,而是散落于两唐书、《全唐诗》《全唐文》、敦煌文书、各类笔记小说以及敦煌壁画、墓葬乐俑等百戏文物之中,这些散见史料是百戏在唐代发展的重要史证。因此,通过对散见文献、文物资料的系统梳理整合,还原唐代百戏演出的整体情貌是本文的研究重心。唐代,是百戏疾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间百戏在多重外力与内因互相作用下迈向巅峰。本文首先论述唐代百戏繁荣的外部因素,唐代百戏的繁盛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先秦至隋代多朝的繁衍积淀过程。唐时的政治、经济以及对外文化交流对百戏的发展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三种因素看似老生常谈,空洞宽泛,实则不然。唐时的社会大背景与它朝相较,在诸多共性之下又极具迥异的时代特色,统治者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市坊制崩溃导致商品经济的兴起、频繁的对外交往——胡乐入华等,皆对百戏的发展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推动它向前迈进。继而采用文物与文献相互结合印证的方式,将涉及到唐代百戏内容的近百件墓葬文物(百戏乐俑或壁画)悉数辑录,并结合文献史料将其分门别类为歌舞戏、俳优杂戏类、乐舞类、幻术杂技类等四种类型,并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物进行述评。百戏文物非常具象地还原了唐时踏摇娘、参军戏、乐舞杂技等百戏演出的生动场景,让我们对唐代百戏的演出形态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与了解,如此甚多的百戏文物也印证了唐代百戏演出的繁盛。唐代百戏的社会大环境与演出类型交代清楚之后,再从管理机构、民俗、宗教、观演关系的视角对唐代百戏演出生态进行全面多方位的剖析。百戏诸伎作为唐代游艺活动的中流砥柱,除去外部大环境的影响,还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内部构建,官方力量的介入将百戏纳入职能部门的管辖之下,为其提供了相对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百戏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民俗视域下中的婚丧嫁娶、生诞节日以及宗教信仰视域下的迎神赛社、宗教祭祀等与百戏存在着深广交错的因缘,这些绵长悠久的世俗活动共同建构起唐代百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生态,是推进唐代百戏葆有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内在动因,唐代百戏与民俗宗教文化熔于一炉的紧密连缀,为后学打开了一扇透视唐代百戏的精神文化之窗。唐代多重繁兴的百戏演出空间与百戏的生产、消费对百戏艺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也折射出唐代百戏由“贵族化”向“平民化”下移的发展轨迹。总之,上述各个要素皆是勾勒串联起唐代百戏整体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切入,辑录整理相关资料,以期探究唐代百戏在之所以兴盛的原因并厘清其发展脉络。
张晓娜[6](2020)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陶瓷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陶瓷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展开利用、改造自然的新篇章。中国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依托初中历史教学的平台,开展陶瓷文化教育首先有助于学生了解陶瓷文化,感悟其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此外能够引导中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反思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多视角认识陶瓷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首先需要了解陶瓷文化的概念,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解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陶瓷文化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传播进入到世界各地,影响了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以学生作为主体而言,陶瓷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性;从国家本土丰富的素材资源、对培养师生家国情怀的需要、充足的陶艺人才储备和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等各个方面,可以证明开展陶瓷文化教育是具有可行性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应紧紧围绕内涵、发展和影响三个主题进行讨论,并对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可运用的陶瓷文化资源进行整理、挖掘、补充、拓展。在对主题和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的策略,主要可以从课堂教学中开展中国陶瓷文化教育、利用地方陶瓷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实地参观考察等三个方面进行开展。结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的主题和策略,可以发现陶瓷文化在教材中分布零散与教师系统教学之间的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解决,利用陶瓷文化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不具有普适性,利用博物馆资源实地参观考察的策略则受到馆校合作机制不成熟的限制,因此仍然需要进行克服。
刘春晓[7](2020)在《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文中指出人文历史纪录片在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国家形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创新,更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传播和弘扬,而且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的多元价值,同时选用从1958年至今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为案例,结合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叙事学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是行文的准备,主要介绍了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的选题理由、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阐释了本人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理解,对后文的写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阐释了本文所用到的理论基础,并对人文历史纪录片1958年至今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三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为什么为史料价值,从时间、空间、人物三个角度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第四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为什么为文化价值,从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给人启迪指导生活四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文化价值;第五部分主要阐释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为什么是审美价值,从意境美和真实美两个方面描写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论文的第六部分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的具体表现手法,从画面、声音和叙事三个角度对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展现了人文历史纪录片从丰富多彩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到解说词、同期声、音乐音响的氛围浓厚的声音表达,再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和叙事结构的叙事策略。本文认为,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数量多且质量好的纪录片类型,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日益成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在展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纪录片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总结发现,人文历史纪录片对于我国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播、审美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深刻的体现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有助于纪录片制作专业人士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使他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的主流,丰富思想,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具有价值的优秀人文历史纪录片。通过对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研究,人们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进而对创作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作品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使作品的价值在观众中更好地传播,从而使中国人更好的了解自己,使外国人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借助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赵梦月[8](2019)在《雕塑创作中色彩运用及情感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具有特有的形式语言以及独特的审美特征。多数人欣赏雕塑作品时多是先从形体语言出发,有时会忽略掉雕塑的色彩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雕塑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多的雕塑艺术形式出现,色彩语言在雕塑创作中也更为重要,为未来的雕塑创作提供更多的方式途径。各种不同形式的色彩语言与情感相融合,给雕塑作品和观众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本文以雕塑的色彩语言为切入点,从五个章节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并为第三章雕塑的色彩表现形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四个方面对雕塑的色彩表达方式进行系统案例研究,并为第四章色彩在雕塑中的情感所起的作用提供铺垫;第四章进一步探讨了色彩在雕塑中的情感作用,其中从材料、涂绘、灯光及环境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第五章进一步将雕塑的色彩与情感相融合,并总结出色彩语言与情感融合的方式以及两者融合对雕塑所起的重要性,最后是在本人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陈筱娇[9](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郑小平[10](2018)在《论现代陶瓷设计中的个性化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功的陶瓷设计应当是适合社会生产与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的造物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在适合社会生产中具有共性,而在适合集团、生命有机体中具有个性。设计发展从大工业时代开始,旨在适应社会大生产,而在这个进程中,由于忽略了生命有机体的各种特殊需要,变得生冷,于是,为了使社会生产更接近于生命个体,热衷于生命个体的需要,设计必须全面反映个性化特征。
二、精彩纷呈的唐三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彩纷呈的唐三彩(论文提纲范文)
(2)陶瓷题材记录片《瓷路》叙事策略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瓷路》概览 |
2《瓷路》叙事策略探微 |
2.1 叙事视角 |
2.2 叙事手法 |
2.3 叙事语言 |
3 结语 |
(4)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及其审美样式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三彩胡乐舞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唐三彩胡乐舞产生背景 |
第二节 “唐三彩”定义 |
(一)“唐三彩”定义 |
(二)唐三彩与彩绘俑的区别 |
第三节 唐代胡乐舞形式 |
(一)唐代乐舞形式 |
(二)胡乐舞形式 |
第二章 唐三彩胡乐舞编制 |
第一节 唐三彩胡乐舞乐器分析 |
第二节 唐三彩胡乐舞乐舞分析 |
第三节 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形式 |
(一)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编制形式 |
(二)唐三彩骑驼乐俑编制形式 |
第四节 唐三彩胡乐舞与壁画胡乐舞乐队乐器比较分析 |
(一)敦煌壁画胡乐舞乐队乐器考辨 |
(二)敦煌壁画胡乐舞乐队编制形式 |
(三)唐三彩胡乐舞与敦煌壁画胡乐舞编制对比 |
第三章 唐三彩胡乐舞审美样式考辨 |
第一节 “审美样式”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唐三彩胡乐舞审美样式 |
(一)胡乐舞的异域美 |
(二)胡乐舞的情感表现 |
(三)唐代人的精神需求 |
第三节 符号学视角下的胡乐舞编制 |
(一)象征意义 |
(二)情感共鸣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唐代百戏演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一、涉及唐代百戏的综合性研究 |
二、对唐代百戏的专题研究 |
三、对唐代百戏特定形态或分支的研究 |
四、对唐代百戏的考古图像学研究 |
五、对唐代百戏演出场所的研究 |
六、对唐代百戏演出主体及相关管理机构的研究 |
第一章 百戏的沿革与繁荣背景 |
第一节 百戏溯源 |
一、先秦:百戏的发端期 |
二、秦汉:百戏的发展期 |
三、魏晋南北朝:百戏的铺垫期 |
四、隋朝:百戏的过渡期 |
第二节 唐代百戏繁盛背景 |
一、政治开明:百戏兴盛之源泉 |
二、经济繁荣:百戏发展之基石 |
三、文化交流:百戏兴盛之助力 |
第二章 唐代百戏演出类型 |
第一节 歌舞戏类 |
一、踏摇娘 |
二、大面 |
三、傀儡戏 |
第二节 俳优杂戏类 |
一、参军戏的演出形态 |
二、参军戏的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乐舞类百戏 |
一、唐代乐舞类型 |
二、乐舞文物展现的演出情态 |
第四节 幻术杂技类 |
一、幻术 |
二、杂技 |
第五节 个案研究: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考辩 |
一、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诸说 |
二、韩休墓乐舞壁画演出类型探析 |
第三章 唐代百戏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太常寺 |
一、太常寺管理百戏之沿革 |
二、太常寺对百戏的管理 |
第二节 中晚唐时期百戏管理机构——教坊 |
一、教坊的设立背景 |
二、教坊的建制与构成 |
第三节 教坊的演出形态与演出场合 |
一、教坊四部乐及新制乐舞 |
二、教坊百戏演出场合的迁移 |
第四节 梨园 |
一、梨园的设立与构成 |
二、梨园的演出盛景与衰落 |
第四章 礼俗活动与百戏演出 |
第一节 丧葬仪式与百戏演出 |
一、丧葬用乐制度与官方演出情况 |
二、官方丧仪用乐 |
三、民间丧仪中的百戏演出与禁断 |
四、丧葬百戏的演出功能 |
第二节 婚嫁寿诞中的百戏演出 |
一、婚嫁与百戏 |
二、寿诞与百戏 |
第三节 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百戏演出 |
一、唐代岁时节日 |
二、岁时节日之百戏观演 |
第五章 宗教信仰活动下的百戏演出 |
第一节 混合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唐代混合型宗教信仰的特征 |
二、混合型宗教信仰中的百戏活动 |
第二节 制度型宗教信仰与百戏 |
一、佛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二、道教、祆教影响之下的百戏活动 |
三、制度型宗教信仰对百戏的构建与影响 |
第六章 观演关系 |
第一节 百戏演出场所流变 |
第二节 百戏观演空间 |
一、宗教活动观演空间 |
二、城市商业观演空间 |
三、皇家殿庭及水上观演空间 |
四、军营观演空间 |
第三节 百戏观演活动之运作 |
一、宫廷百戏观演 |
二、营利性的民间百戏演出 |
第四节 百戏观演商业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今人着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期刊论文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致谢 |
(6)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陶瓷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一、陶瓷文化概述 |
(一) 陶瓷文化的概念 |
(二) 陶瓷文化的发展与地位 |
(三)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的主题与可利用资源 |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陶瓷文化教育主题 |
(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可运用的陶瓷文化资源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的策略 |
(一) 课堂教学中开展陶瓷文化教育 |
(二) 利用地方陶瓷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
(三) 利用博物馆资源实地参观考察 |
四、问题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关于纪录片价值研究的相关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1、纪录片的相关研究 |
2、纪录片的价值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难题、创新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拟突破的难题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研究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概念界定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影视艺术理论 |
二、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发展过程 |
一、人文历史纪录片初创时期(1958 年——1967 年) |
二、人文历史纪录片非常时期(1968 年——1977 年) |
三、人文历史纪录片思辨时期(1978 年——1987 年) |
四、人文历史纪录片繁荣时期(1988 年——1999 年) |
五、人文历史纪录片兼容时期(2000 年——2012 年) |
六、人文历史纪录片成熟时期(2013 年——至今) |
第二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 |
第一节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本体价值 |
第二节 时间:对历史的纵向梳理 |
一、反应事件全貌 |
二、展现历史发展进程 |
第三节 空间:对历史的横向整合 |
一、展现民风民俗 |
二、展现地貌特征 |
三、对传统工艺的记载 |
第四节 人物:对历史的全面分析 |
一、大人物的平凡世界 |
二、对文献资料的补充 |
第三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文化价值 |
第一节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
第二节 表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 |
一、展现服饰文化 |
二、展现饮食文化 |
三、展现住所文化 |
第三节 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一、道德意识 |
二、和谐意识 |
三、理想主义 |
第四节 增强文化自信 |
一、更加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
二、增强文化交流 |
三、促进对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
四、给人启迪,指导生活 |
第四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审美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关键价值 |
第二节 意境美 |
一、情景交融 |
二、虚实结合 |
第三节 真实美 |
一、客观真实美 |
二、艺术真实美 |
第五章 人文历史纪录片价值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视觉表达 |
一、丰富的画面语言 |
二、多样的镜头表现 |
第二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声音要素 |
一、解说词、同期声的表达方式 |
二、音乐、音响增强艺术魅力 |
第三节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一、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
二、不同维度的叙事时空 |
三、个性化的叙事结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与不足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参考影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雕塑创作中色彩运用及情感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片征引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 |
2.1 雕塑色彩的演化 |
2.2 中西方雕塑的色彩与情感 |
3 雕塑的色彩表达形式 |
3.1 材料的色彩 |
3.1.1 自然材料色彩 |
3.1.2 人工材料色彩 |
3.2 涂绘的色彩 |
3.2.1 绘制的色彩 |
3.2.2 喷涂的色彩 |
3.3 灯光的色彩 |
3.3.1 内部灯光色彩 |
3.3.2 外部光与影色彩 |
3.3.3 多媒体技术色彩 |
3.4 环境的色彩 |
3.4.1 与环境融合的色彩 |
3.4.2 与环境对比的色彩 |
4 雕塑中色彩的情感作用 |
4.1 材料色彩的情感作用 |
4.2 涂绘色彩的情感作用 |
4.3 灯光色彩的情感作用 |
4.4 环境色彩的情感作用 |
5 雕塑创作中色彩与情感的融合 |
5.1 雕塑中色彩语言与情感融合的方式 |
5.2 雕塑中色彩与情感融合的重要性 |
5.3 色彩在我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作品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论现代陶瓷设计中的个性化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个性化设计渴望的必然性 |
二、实现个性化设计的主客观依据 |
三、设计个性化的表现 |
1. 生命有机体设计的个性化 |
2. 民族设计的个性化 |
3. 集团文化设计的个性化 |
4. 设计者独特的设计思维及其表现所形成的个性化 |
四、结论 |
四、精彩纷呈的唐三彩(论文参考文献)
- [1]导言 1993:文明工程起步 2001:“文明是什么?” 2021:“文明是什么?文明为什么?” “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年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20年的《文明》探究与展开[J]. 娄晓琪. 文明, 2021(12)
- [2]陶瓷题材记录片《瓷路》叙事策略探微[J]. 邓宏春. 江苏陶瓷, 2021(05)
- [3]中国陶艺釉彩装饰的文化研究综述[J]. 杜沁芬. 美术大观, 2021(04)
- [4]唐三彩胡乐舞编制及其审美样式考辨[D]. 赵小越.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5]唐代百戏演艺研究[D]. 张裕涵.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陶瓷文化教育研究[D]. 张晓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4)
- [7]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 刘春晓.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雕塑创作中色彩运用及情感探究[D]. 赵梦月.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10]论现代陶瓷设计中的个性化表现[J]. 郑小平.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