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法和语篇:语篇分析国际研讨会专辑》(2001)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沈维[1](2021)在《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新中国70年来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理论语言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总体上经历了从相对封闭到开放引进,再到本土创新的发展历程。目前,理论语言学研究仍存在原创性研究不足、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研究队伍学术素养有待提高、国际影响力尚需提升等诸多问题。今后,我国理论语言学研究应坚持问题导向,拓宽研究思路,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队伍的跨学科意识、本土意识和哲学素养,加快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以推动知识体系的创新。
张佳奇[2](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梁冠华[3](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指出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关永皓[4](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研究的方法、路径、范式在不断翻新,翻译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翻译不应被看作是一个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应同时兼顾语言、跨文化交际、语篇特征等属性,以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本论文认为,翻译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原文语篇,而翻译的最后成果则是译文语篇。因此,本论文从语言学的视角,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的相关理论,宏观上从语法连贯、语义连贯、语用连贯三个大的角度,微观上则是从该三大角度的下位分类出发,以中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日译本《习近平国政运営を语る》两个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对照分析两个文本各自的语篇连贯的基础上,对语篇连贯在日译本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语篇连贯在汉译日翻译过程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及应用的可能性,并以此检测译文的准确性。在语法连贯视角下,首先从照应、替代和省略、连接等多个具体的角度对日译本中的语篇连贯的重构展开了研究。在“照应”这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第一、二、三人称及其复数的日译。在“替代和省略”小节,着重探讨了指示词“如此”、“这么”、“这样”的日译。“连接”小节里,对连词“以及”进行了研究,发现译文语篇要达到连贯重构的目的,不可过多受原文语篇的掣肘,而是应根据日语的语言特质、译文的语篇连贯特性等,作适度的增减及调整,不能简单地移植原文的结构。其次,从修辞连贯的角度对译文语篇的连贯进行了研究。具体是择取了有代表性的“排比”修辞格,从句子的排比和句子成分的排比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了研究。原文语篇中的排比对译文语篇中排比的使用与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多数情况下按照原文中顺序翻译为日语,即可重构连贯。另外还发现,语篇中存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日译词不同的情况。为了使语篇在连贯方面更紧密,有必要对译词进行统一化处理,以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再次从句法连贯的角度,以“被”字句为探讨研究对象展开了研究。发现原文中的“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数的“被”字句可以译为日语的被动句,但也有例外,有的“被”字句翻译成日语被动态反而不自然,进行汉译日翻译时,需要同时兼顾译文的连贯性。然后是从语序的角度,包括主谓殊位、定语、状语等角度,考察了译文语篇中的连贯是如何重构的。通过对原文语篇的整体分析,发现主谓殊位主要发生在汉语的“是”字句中,数量也很少,且并未发现“是”字句以外的主谓殊位的情形。“定语”小节中,主要探讨了双重定语和多重定语的日译。整体而言,译文中多重定语的排序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需要在译前准备阶段,译者对原文语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分析清楚多重定语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主位推进模式的角度探讨了一个较长篇幅语篇中连贯的重构,发现原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译文中往往会发生变化。主位推进模式是否要调整,不仅取决于译者,还要观察译文语篇连贯性是否得以保证,以及连贯是否顺畅。语法连贯是研究《治国理政》及其他中央文献日译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同时也是首要层次,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要处理的首先是语言,尤其在书面形式的语篇中,这一特征更为显着。在由低到高的、划分为词、句、超句体、段落、语篇的各个层级上,中央文献的汉译日都要遵守译语的语法规则和使用习惯,译语语篇中的前后句子、前后段落的连接上,要流畅自然、不带逻辑矛盾,同时体现应有的、恰当的逻辑关系,以使译文语篇的连贯得以恰当重构。在语义连贯视角下,首先从小句经验功能角度对语篇连贯在《国政运営》的语篇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及物性系统的六个“过程”(process)在翻译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具体例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认为,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过程中,译文语篇的小句的“过程”类型的择取,要兼顾语篇的意义;其次,译文语篇的小句间逻辑依赖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服从于译文语篇的整体意义,并同时受原文语篇中小句的“过程”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再次,由于原文语篇中的一个小句,在译文语篇中可以用两种或多种形式表达,同时为使译文语篇的语义连贯重新构建起来,小句也有可能进行分译、合译、不译,甚至有可能降至次一级的单位(词组、短语等)进行表达。其次从重复和同义性衔接两个角度,对《国政运営》中的句际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两个语料的对比分析,发现有的原文的衔接在译文语篇中保留下来,从而使译文语篇的连贯性比较明显;而有的例子中,衔接在译文语篇中没有完全保留下来,有衔接中断的现象,对语篇的连贯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使译文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也能清晰可见,保证语篇的连贯性,应当参照原文语篇中的语义上的连贯,使其在汉译日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再次从同现关系的角度,对语义连贯进行了探讨。在《治国理政》的汉译日翻译中,要注意具体语义的表达,消除歧义,以确立该词的具体语义指向,消除模糊语义,重新构建译文语篇的连贯。然后从段际语义连贯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发现通常需要让译文语篇在语义连贯方面与原文语篇保持一致,一般不做改动。为了保持语义连贯、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有时需要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译、合译等。最后从深层逻辑语义的角度对两个实例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在《国政运営》语料中,有的深层逻辑语义没有翻译出来,造成译文读者难以把握原文语篇的意义,主旨不鲜明,导致翻译出现了失误,连贯发生了断裂。因此本论文认为,译者需要全面分析原文语篇的深层逻辑语义,并在译文语篇中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在语用连贯视角下,首先,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了梳理,阐明了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对语篇连贯重构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并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不同的视角,对连贯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进行了研究。直接和间接翻译方法使《治国理政》的日译能够顺利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语篇的连贯方面也发挥了指导性作用。其次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原文语篇和译文语篇在语域的三要素方面,对应清楚,所表述的主题基本一致。语场方面,原文语篇的连贯,在译文语篇中以相同的语言结构保留;语式方面,原文和译语之间对应性强,各自也都达到了语式的要求;语旨方面也符合讲话人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原文的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得以重构,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最后从语域的角度,对其在《国政运営》的语篇连贯重构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语域包含语场、语式及语旨,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缺一不可,任何一项的改变都会影响语言使用,从而导致不同的语域产生。语式方面,结构上存在对应,句式既有变化又有规整,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严密。语旨方面,译文语篇也没有改变原文语篇的讲话特色,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说,语场、语式、语旨对日译及《国政运営》的语用连贯重构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视角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认为三者在《国政运営》中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缺一不可;三者所构建的译文语篇《国政运営》的连贯在整体上不是线性的或单向的,而是一个互相交织的立体网络。语法连贯处于最基础维度,是汉译日翻译和译文语篇实现连贯重构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首要视角和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语义连贯与语法连贯紧密相联,且处于语法连贯的上一层次。语法连贯与语义连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互不相关,而是同时发挥指导作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语用连贯是高于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一个维度,处于二者之上,《治国理政》和其他中央文献的日译,在使译文语篇的语法连贯和语义连贯的同时,也要兼顾语用连贯。通过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语篇连贯在中央文献汉译日的翻译中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译文语篇中的连贯重构具有指导性作用。语篇连贯在译文语篇中的重构,可使译文语篇更具有连贯性,同时也使语篇特征更为清晰。基于语篇连贯角度的本次研究,不再局限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是将中央文献的汉译日翻译看作是超越字对字、句对句逐一翻译、机械翻译的翻译,将研究视野拓展至语篇层次,探讨语篇层次上的译文语篇的连贯重构。本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文本对比分析法、文献综述分析、跨学科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点:(1)视角独特。本次研究是从一个崭新的语篇连贯的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展开的汉译日翻译研究。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相同或相似视角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紧密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日译本的相关数据,并以获取的数据为依据,对日译本的受众接受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对本论文的客观性的支持;(3)紧密联系中央文献研究实际。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语篇连贯视角下的中央文献的汉译日实践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所采取的视角和方法,是为了能更好地翻译和研究《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期待能为其他中央文献的外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助力中国声音的海外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楠楠[5](2020)在《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媒体与外交互动关系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新型外交模式——媒体外交。各国积极开展媒体外交,借助媒体信息传播、议程设置、公众舆论影响等手段输出本国对外政策和价值观。媒体外交行为主体在话语互动过程中生成媒体外交话语。媒体外交话语不仅描述和反映该话语互动过程,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社会建构。俄罗斯作为外交大国致力于发展本国媒体外交并积极建构媒体外交话语以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其媒体外交话语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中不乏情感、态度等评价意义的表达,对其评价意义的研究有助于系统性掌握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生成、组织及建构特征和规律,并揭示其背后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对我国媒体外交话语建构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结合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评价理论以及评价意义的功能语义学研究理论,以2004-2018年俄罗斯外长年度新闻发布会发言及答记者问为例,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在政治语言学视域下对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本文主要研究问题如下:1.在微观层面上,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借助怎样的语言表达手段实现评价意义的呈现?该评价意义具有怎样的语义分类?2.在宏观层面上,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实践过程中不同话语主体如何选择评价资源和评价主题?最终生成怎样的评价语义宏观结构?3.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建构何种政治现实,传递何种价值观?如何借助评价意义实现身份和权力关系的建构?为解决本文研究问题,我们根据评价意义的研究理论以及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路径建立本研究分析框架,分别从语言、话语、对话性角度对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言实现、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向度进行描写性与解释性研究,具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言实现具体体现在评价意义语言表达手段的复杂性和评价语义类型呈现的多样性。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言表达手段体现在各个语言层面上,其中词汇层面上的表达最为频繁,最常使用的词汇类型为性质形容词,句法层面上的表达主要借助带评价词的评价语句,同时也借助修辞手段及情态范畴表达手段。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主要包括以下评价语义分类:一般评价意义、个别评价意义、显性和隐性评价意义以及情态评价意义。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一般评价意义的语义类型包括正面评价意义、负面评价意义和中立性评价意义。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个别评价意义的语义类型包括情感性评价意义、判断性评价意义和鉴赏性评价意义。第二,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资源的选择与媒体外交话语语境模式以及作为评价主体的话语生产者——外交行为体和媒体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独白式语境下以及对话式语境下的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更倾向于呈现中立性评价,中立性评价的呈现使其话语建构更具客观性。较之俄罗斯外长,媒体记者更倾向于负面评价资源的选择,其议程设置具有负面导向性。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中话语生产者更倾向于鉴赏性及判断性评价意义的呈现,更侧重于对评价客体社会价值的判断以及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层面上的评判。较之俄罗斯外长,媒体记者对情感性评价意义的呈现频次更高,其评价更具主观倾向性。第三,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中以俄罗斯外长为代表的话语社团与以媒体记者为代表的话语社团在话语互动过程中在共同评价主题选择的倾向性上存在对应性,但同时存在差异性。以俄罗斯外长为代表的话语社团倾向于国家立场和国家外交价值观的树立并趋向于自我认同,以媒体记者为代表的话语社团更关注俄罗斯对各种国际事件所持态度,反映以媒体记者为代表的话语社团的利益诉求及其议程设置的导向性。第四,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语义宏观结构借助话语组织模式实现,而该话语组织模式取决于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的语境模式。研究表明,俄罗斯独白式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语义宏观结构通过概述-具体话语组织模式来构建;俄罗斯对话式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语义宏观结构通过提问-回答话语组织模式来构建。第五,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借助评价意义的呈现实现对话性的同时建构俄罗斯自我与他者的身份以及权力关系。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中借助中立偏正面的判断性及鉴赏性评价意义建构符合客观事实且积极正面的自我身份,具体体现在俄罗斯外交多元化、现代化及实用主义的自我认同、大国担当、国家及公民利益至上、坚守法律和道德、拥护和平以及重视社会团结等方面,该自我身份的建构反映俄罗斯的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并且与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政治文化相契合。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通过评价意义呈现的差异性建构不同的他者身份,他者身份建构的差异性促使自我与他者关系建构的两级分化,从而生成权力关系,主要涉及霸权主义与平等主义以及冲突关系与合作关系。该权力关系的生成和建构反映自我与他者价值取向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孙吉娟[6](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葛厚伟[7](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李淑晶[8](2019)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生态知识。然而,生态知识并不必然导致生态文明行为。当前,生态危机仍在不断加剧,人类仍然面临着不能持续发展的困境。面对生态危机,生态意识培养与环境道德内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语言是塑造生态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批评语言学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还可以通过语言得到改变与再造。但是批评语言学以语言中的权势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较少关注生态问题。生态语言学是兼顾语言的意识形态和生态问题的新兴学科。其主要研究范式之一是生态话语分析。生态话语分析以语言对生态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语言系统和语篇中的生态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话语分析得到极大发展,学科体系和生态哲学思想得到快速建构,实证研究逐渐覆盖到更多具体的生态语境中。但是,生态话语分析在评价资源分析和语言策略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首先,生态话语分析的语言参数重概念意义轻评价意义,评价资源与生态意识的相关研究不足。其次,全面考虑所有评价资源的分析框架尚待开发。最后,针对生态意识培养的评价策略鲜有研究。鉴于此,本文以生态话语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以生态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态哲学和评价理论、语义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逻辑语义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量化分析法,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系统地研究生态话语中的评价资源,以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生态话语中评价资源的分析框架包括哪些内容?(2)环境新闻语篇中显性及隐性评价资源的使用和分布特征是什么?(3)如何使用评价策略提升读者的生态意识?本研究首先通过讨论生态哲学中人类中心主义等基本问题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尤其是评价理论中积极话语分析、主体间关系思想,整合评价资源,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生态话语评价分析框架,然后以此框架分析环境新闻语篇。为了弥补生态话语分析中汉语语料研究的不足,并为汉语环境语篇写作提供建议,本研究按照主题相关度、语类均衡、奖次由高到低和年代均衡四个标准,从“中国新闻奖”(2009-2018)的环境类获奖作品中收集汉语语料。对其中30篇作品的态度、介入、级差、被评价者等进行标注,进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在讨论人类主体性、特殊性、人类利益正当性、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悖论和动因,以及“人类中心”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等基本生态哲学问题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标准,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个体与类范畴和时间与空间维度三个方面(六个因素)把握生态问题的整体性。“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认为,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生态关系的重要部分。态度资源调节语篇内人类主体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对话资源(介入和级差)调节读者与作者之间关系。此外,语言是否能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还受语境影响。因此,评价分析框架应包括态度、对话空间、生态主体、语域和语类等参数。第二、根据生态话语的评价分析框架,对语料库中的铭文进行标注与统计,发现获奖环境新闻语篇中评价资源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在态度资源方面,态度各子系统在类型上倾向于鉴赏和评判,在极性上倾向于积极。态度意义指向的对象以人类为主,出现最多的被评价者是个人。从各新闻体裁中的态度频次来看,相对于消息和评论,通讯的情感和鉴赏资源明显分布更多,而评判资源略少。从态度子系统内部来看,高兴和安全是情感子系统的主要范畴,并且消极情感所占比例大于消极的鉴赏和评判在相应的子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鉴赏资源整体倾向于积极,消极的鉴赏多体现为结构,并指向局势。评判资源在消息中占比最大,在通讯中最小,评论/副刊居中。鉴赏与评判资源均建构两种自然形象,一种是美好、珍贵、值得尊重的道德楷模形象,另一种是强大、可怕、无情的破坏者形象。此外,自然的情感总是与人的情感缠绕在一起而发挥作用。在对话资源使用方面,获奖环境新闻语篇中态度意义以自言的介入形式为主,借言为辅。在借言内部,扩展资源最多。总体上看态度的协商空间有限,语篇的理想读者主要是言语社团内部成员。从各新闻体裁来看,消息关照的声音最多,通讯予以不同声音的对话空间相对较大,而评论/副刊对态度的立场最不容置疑。从环境主题来看,环境管理和气候变化主题语篇的借言较其它主题多,治沙造林主题中自言最多。级差资源以语势为主,聚焦所占比例非常小。在语势中又以上扬资源占绝对优势,对话空间呈压缩趋势。但是从被调节与未调节的态度比例来看,级差建构的对话空间整体上较为宽松。此外,态度与对话资源具有耦合的倾向。上扬的语势更加明显地与消极的情感和积极的鉴赏耦合。多声介入的评判最多,并且不受体裁的限制,这表明作者在社会尊严问题上表明态度较为谨慎,在情感和审美及道德判断问题上则倾向于直言。对于隐性评价资源,本研究借鉴语义场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义关系的相关阐述,从聚合和组合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现,语义关系是各层级隐性评价机制的底层机制,并且介入与级差意义的资源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除语义关系之外,识解隐性评价还需要上下文、情景和文化语境的框定作用。第三、根据评价分析框架和步骤,以及环境新闻语篇中评价性语言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发现获奖环境新闻总体上比较有利于生态意识的培养。语篇中的有益性生态话语多于破坏性话语。在环境语篇生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环境语篇作者可以从态度资源的使用、对话空间的调控和语类的选择三个方面建构有益性生态话语。在态度资源使用上,作者可以以个人情感和审美情感促进道德情感、以消极情感促进积极情感、以“自然的情感”激发人的情感。在对话空间调控方面,扩展资源更适于搭配评判资源,尤其是社会尊严;压缩资源更适于搭配情感和鉴赏资源,尤其是消极的情感和积极的鉴赏。体裁选择方面,就环境新闻语篇来说,通讯几乎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评价策略,因此从环境道德内化的角度来说,传播效果最好。本研究以评价理论为语言学基础,结合生态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探索生态话语分析的评价研究模式,以便将评价资源与生态视角整合统一起来,从理论上充实并完善当前生态话语分析的学科构建,为生态话语中评价资源的分析提供判断的依据。在实践上,本研究考察了我国环境新闻语篇的评价特征,并为建构有益性生态话语提供有效的评价策略。
王怡[9](2018)在《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为国内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重视对英语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恢复英语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英语人才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认知诗学视角对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文学阅读过程展开实证研究。认知诗学的诞生使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得以与语言学及文学研究有机结合,并为基于真实读者的文学阅读情感研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证方法。国外学者围绕文学语篇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的影响展开跨学科研究。虽然这些成果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但是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读者在英语文学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移情能力发展情况提供了启示。国内的认知诗学研究还刚刚起步,以理论述介和语篇分析为主,针对真实读者英语文学阅读情感展开的跨学科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研究以江苏省某211高校大学三年级的173名英语专业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围绕经典英语短篇小说的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作用进行探究。研究立足于认知诗学关于文学阅读的互动体验观,在一个基于“阅读是投资”概念隐喻的分析框架内探讨语篇前景化、读者个性化特征和读者真实社会情感体验经历三大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是否会对中国读者获得的文学阅读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叙事情感、阅读反思)产生影响?如果是,会产生何种影响?(2)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是否会在提升中国读者的移情能力方面产生积极的即时影响?如果是,会产生何种影响?(3)中国读者的个性化因素(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英语文学阅读经验、本身具备的特质移情、哀伤情绪体验经历)是否会在读者与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如果是,会有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通过文学阅读情感实验(研究一)、移情能力测试(研究二)和个性化因素研究(研究三)对读者获得的文学阅读情感、移情能力变化情况以及个性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作用展开研究,以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基于数据分析,获得如下三方面的研究发现:研究一发现,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对中国读者的阅读情感体验具有显着影响。根据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述:(1)在以智力投资为主的初级层次,读者主要与语篇互动,情感收益以审美情感为主,且语篇前景化仅对读者“新异效果”的审美体验存在显着影响,而对读者“艺术魅力”的感知影响不显着。(2)中级层次的阅读投资在读者与叙事世界之间展开,读者同时投入智力资本和情感资本,情感收益以叙事情感为主。语篇前景化对移情体验的影响尤为显着,而且前景化越丰富,读者获得的参与感越强烈、产生负性情绪的可能性也越小。(3)高级层次的阅读投资是基于真实世界与叙事世界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随着社会资本的加入,读者也可以获得包括阅读反思在内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这一阶段,语篇前景化对读者阅读情感的影响不显着,而由读者在现实社会中的情绪体验经历所构成的社会资本在唤起读者阅读反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研究二的结果,阅读前景化丰富的英语文学语篇有助于提升中国读者的移情能力,但提升程度并未达到显着水平。从“投资”隐喻的角度看,作为一种增值性的情感收益,移情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更多的资本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景化的影响作用。尽管如此,即使只阅读一篇英文小说,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阅读后的移情能力测试得分还是有所提高的。该结果对进一步考察长期的英语文学阅读是否有助于提升中国读者移情能力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研究三结果表明,在分别控制读者的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英语文学阅读经验、特质移情及哀伤情绪体验经历这四项个性化因素的条件下,英语文学语篇前景化依然对中国读者的阅读情感产生显着影响。同时,四项因素均未对移情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从“投资”隐喻的角度看,读者的个性化资本总体上未对其情感收益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就具体因素来看,特质移情与读者的叙事情感密切相关;而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读者产生的阅读反思存在显着影响。此外,“学习语言”这一阅读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会在语篇前景化与读者审美体验的交互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至于英语文学阅读经验,本研究未发现该因素对读者的阅读情感产生显着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本研究参与者阅读量少、英语文学阅读经验不足有关。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建构三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呈现主体性、体验性和超越性的特点。研究超越语篇本身的局限,从真实读者的视角出发,在一个融文学语篇前景化和读者个性化因素于一体的互动框架下,对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文学阅读情感体验过程进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学阅读的研究范围。其次,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呈现跨学科性和实证性的特点。研究将心理学领域的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创伤性哀伤量表、眼神读心测试等标准化测量工具运用于文学阅读的情感研究,有助于推动国内认知诗学向实证科学方向发展。再者,相关研究成果可望为本土化的认知诗学理论体系建构提供有益补充。本研究以中国读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读者真实的社会情感体验经历纳入文学阅读的认知研究框架,对认知诗学的本土化发展有所助益。
周海明[10](2018)在《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关注更多地聚焦于语篇而非句法,这是其区分于所谓主流语言学的显着特征之一。以其创始人M.A.K.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一系列对于句法理论家(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学家)来说比较独特的概念。多年来,这些概念被广泛用于指导语篇分析、语言教学、翻译等实践活动,其适用性价值得到普遍认可。然而,这些概念的本质及其元理论内涵尚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在借鉴和发展“话语建构论”(苗兴伟,2016)这一术语的基础上,将上述概念冠以“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并加以整体考察,旨在结合意义进化论从社会文化视角阐述语篇建构的本质属性,尤其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意义进化论是一种从历时性视角研究意义创造过程的理论范式。它融入了生物进化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的概念或理念,从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维度研究语言系统在功能语义范畴上的进化方式,主张三个维度之间的循环互动是意义进化的机制,而物质经验、意识经验、词汇语法的进化则是意义进化的动因。本研究围绕意义进化的三个维度,基于系统功能学派在语篇发生、语言社会化、科学语言进化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来阐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内涵及发展,有如下主要发现:第一,随着意义进化论的形成和发展,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经历了本体论和元理论层面上的内涵式提升,已从一种语法理论发展成为阐释人、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元理论,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其内涵主要有:语篇是形式和功能的统一体,在语言交际中,意义发生和交换的主要组织方式是语篇,语篇在经验识解、社会交际中起着关键作用;语言系统通过语篇发生、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三个意义进化历程与现实世界循环互动,人们以词汇语法为资源、以语篇为主要媒介,通过意义识解经验现实,最终实现了对经验的历时性建构。第二,从意义进化论的语篇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在本体论和元理论意义上有四个发展。一是语篇资源的重新界定和归类。语篇资源特指体现语篇元功能并参与语篇创造的语法成分,其归类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分类视角从“由下而上”到“由上而下”的切换,并且运用“语篇转接”和“语篇状态”两个新概念进行补充说明。新的分类视角明显受到语篇发生学思想的影响,对语篇组织的解释更为合理,突显了语篇语义的动态性和历时性。二是语篇元功能本质属性的理论反思。非本源性是语篇元功能区别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的重要属性,彰显了语言对现实的建构作用,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核心所在,非本源性思想贯穿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发展、主位推进、语法隐喻等理论之中。三是语篇发生机制的重新构建。韩礼德等借助“元冗余”的概念,修正了早期的语言层次体现观;借助天气与气候的关系比喻,形象地揭示了语篇发生的例示化过程;借助“文化意库”和“个体意库”的概念,诠释了个体对意识形态的语篇建构,最终构建了语篇发生的“体现化——例示化——个体化”三位一体机制。四是建构主义思想的高度彰显。通过深入挖掘系统功能学派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可以发现韩礼德语篇建构观实现了元理论意义上的升华。第三,从意义进化论的个体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就其研究立场和目标而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个体发生研究属于语言社会化研究的范畴。在其研究中,韩礼德等汲取了伯恩斯坦教育社会学思想、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思想、沃尔夫人类语言学思想中的养分。对这些理论思想的借鉴和融汇,充分体现了意义的社会性、建构性、相对性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精髓所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文化语境中个体意义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语篇建构能力的提升,而语篇交际与语言社会化之间的多维互动是个体语篇建构能力持续进化的助推器。个体语篇建构能力的发展彰显出进化性和社会性特征:发展是进化式的,是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渐变过程;发展是社会性的,是一个受社会文化语境驱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功能学派对儿童语言社会化过程所做的系统研究,不仅为诠释人类语篇建构能力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发生学理据,而且对于建构多元性、体系化的语言社会化理论来说,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第四,从意义进化论的种系发生维度来看,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的发展贯穿于系统功能学派关于科学语言进化的研究。科学语言的成功进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人类种系特征的语言的进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考古学的先天不足。作为人类语言进化产物和机制的语法隐喻,尤其是名词化隐喻,被证明是组织科学语篇语法的最佳策略。从意义进化的视角来看,名词化隐喻不仅能够对人类经验进行范畴化和分类组织,而且有助于优化语篇的推理和逻辑推进。构筑科学理论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技术性,即科学语言需要创造专业技术词汇,以实现指称功能;二是合理性,即科学语言要有利于从观察和实验中归纳结论,并从一个观点或论据发展到另一个观点或论据。在具体科学语篇的建构中,名词化隐喻的上述两大功能保证了科学理论的“技术性”和“合理性”。范畴化和分类组织功能就是语法隐喻在元理论层面上的语篇建构功能,具体表现为科学家通过分类、凝聚和过滤、指称等机制来命名或创造虚拟实体以便展开科学研究,最终完成对科学理论的“技术性”的语篇建构。推理和逻辑推进功能主要指名词化语法隐喻在科学语篇中促进上下文衔接、推进主述位发展、形成“信息流”的作用,以此形成语义连贯的科学语篇,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对科学理论的“合理性”的语篇建构。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表明,科学语言的进化实际上是数代科学家通过通力合作,对科学知识进行语篇建构的历时性过程。总之,从意义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韩礼德语篇建构观,不仅有助于把握语篇元功能、语法隐喻、语篇发生等概念的社会建构主义内涵,而且也是对现有功能语篇分析实践乃至系统功能理论发展的一种补充。
二、《语法和语篇:语篇分析国际研讨会专辑》(2001)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法和语篇:语篇分析国际研讨会专辑》(2001)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 |
1.1 改革开放前 |
1.2 改革开放后 |
1.2.1 转换生成语法 |
1.2.2 系统功能语言学 |
1.2.3 认知语言学 |
1.2.4 语用学 |
1.2.5 对比语言学 |
2. 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思考 |
2.1 学术成就和经验总结 |
2.2 当前问题与不足 |
2.3 未来展望和建议 |
3. 结语 |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网络语言研究 |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取向 |
(二)研究方法 |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
(一)学界相关分析 |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
(一)序列的类型 |
(二)序列的特征 |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
(一)话轮上的异同 |
(二)序列上的异同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
(一)人际隐喻 |
(二)即时转喻 |
(三)指称与互文 |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
(二)伦理对策 |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
二、现实应用 |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
二、不足与期待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调查问卷概要 |
1.3.2 问卷问题说明 |
1.3.3 问卷调查结果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
1.6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篇溯源及界定 |
2.2 衔接与连贯 |
2.2.1 衔接 |
2.2.2 连贯 |
2.2.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
2.3 语篇连贯与翻译及外宣翻译 |
2.3.1 语篇连贯 |
2.3.2 语篇连贯与翻译 |
2.3.3 语篇连贯与外宣翻译 |
2.4 语境及翻译语境 |
2.5 国内外中央文献翻译及翻译研究的概况 |
2.5.1 《治国理政》以外的中央文献日译及研究概况 |
2.5.2 《治国理政》的日译及研究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 衔接与《治国理政》日译 |
3.1.1 照应视角 |
3.1.2 替代和省略的视角 |
3.1.3 连接视角 |
3.2 修辞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 句法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3.3.1 “被”字句的范围 |
3.3.2 “被”字句的日译 |
3.4 语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4.1 语序变化 |
3.4.2 常位与殊位 |
3.4.2.1 主谓殊位 |
3.4.2.2 定语 |
3.4.2.3 状语 |
3.5 主位推进模式与《治国理政》日译 |
3.5.1 主位与主位结构 |
3.5.2 主位推进模式 |
3.5.3 主位推进模式在《国政运営》中的重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1 小句经验功能 |
4.2 句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2.1 重复 |
4.2.2 同义性衔接 |
4.3 同现关系与《治国理政》日译 |
4.4 段际语义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4.5 深层逻辑语义与《治国理政》日译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用连贯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 关联翻译理论 |
5.1.1 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1.2 间接翻译与《治国理政》日译 |
5.2 语境 |
5.3 文化语境与《治国理政》日译 |
5.4 语域与《治国理政》日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中央文献日译方略 |
6.2.1 语法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2 语义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2.3 语用连贯视角下的方略 |
6.3 研究展望 |
图目 |
表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原文 |
日本语要约 |
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5)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章节设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语言学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语言学核心概念界定 |
2.1.2 国外政治语言学研究综述 |
2.1.3 国内政治语言学研究综述 |
2.2 媒体外交及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媒体外交与媒体外交话语概念界定 |
2.2.2 国外媒体外交及其话语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媒体外交及其话语研究综述 |
2.3 评价意义研究综述 |
2.3.1 评价意义概念界定 |
2.3.2 国外评价意义研究综述 |
2.3.3 国内评价意义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作为政治话语的媒体外交话语研究 |
3.2 评价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1 评价意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 |
3.2.2 评价意义的功能语义学研究 |
3.3 评价意义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路径 |
3.3.1 批评话语分析起源及主要研究范式 |
3.3.2 话语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 |
3.3.3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
3.3.4 批评话语分析的评价意义研究取向——评价话语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分析框架 |
4.3 研究方法 |
4.4 俄罗斯外长年度新闻发布会语料库 |
4.4.1 语料库的建立 |
4.4.2 语料库研究工具 |
4.4.3 语料的加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言实现研究 |
5.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言表达手段 |
5.1.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词汇表达手段 |
5.1.2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句法表达手段 |
5.1.3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修辞表达手段 |
5.1.4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情态范畴表达手段 |
5.2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语义分类 |
5.2.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一般评价意义 |
5.2.2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个别评价意义 |
5.2.3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显性和隐性评价意义 |
5.2.4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情态评价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话语实践研究 |
6.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资源选择 |
6.2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主题互文性分析 |
6.3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语义宏观结构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社会实践研究 |
7.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实现与政治现实传播 |
7.1.1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的对话性实现 |
7.1.2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与俄罗斯自我身份建构 |
7.1.3 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与俄罗斯外交关系建构 |
7.2 权力关系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价值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语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
1.3.1 语料选取 |
1.3.2 分析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语言学起源及研究范式 |
2.2 生态话语分析的核心概念 |
2.2.1 生态话语和生态话语分析 |
2.2.2 生态主体 |
2.2.3 生态哲学与生态哲学观 |
2.3 生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研究 |
2.3.1 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 |
2.3.2 实证研究 |
2.3.3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话语研究 |
2.4 评价系统研究概述 |
2.4.1 理论研究 |
2.4.2 应用研究 |
2.4.3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新闻话语研究 |
2.5 生态哲学观 |
2.5.1 生存观 |
2.5.2 人本观 |
2.5.3 共生观 |
2.6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生态哲学相关理论 |
3.1.1 从生态哲学到生态观 |
3.1.2 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
3.2 评价理论 |
3.2.1 积极话语分析思想 |
3.2.2 主体间关系思想 |
3.2.3 评价的语义及词汇语法资源 |
3.3 语义关系理论 |
3.3.1 语义场理论 |
3.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逻辑语义关系理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生态话语的评价资源分析框架 |
4.1 “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 |
4.1.1 “人类中心”与“以人为本” |
4.1.2 “以人为本”内涵升华 |
4.1.3 整体生态观的三个方面 |
4.1.4 两种生态观的生态话语分析对比 |
4.2 生态话语分析的阶段与语义层次 |
4.3 生态话语评价资源分析框架及步骤 |
4.4 小结 |
第5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 |
5.1 态度资源的识别与标注 |
5.2 态度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
5.2.1 态度子系统及极性的分布特征 |
5.2.2 不同新闻体裁的态度资源分布特征 |
5.2.3 被评价者的分布特征 |
5.3 情感资源的分布特征 |
5.3.1 情感与新闻体裁 |
5.3.2 情感与生态主体 |
5.4 鉴赏资源的分布特征 |
5.4.1 鉴赏与环境主题 |
5.4.2 鉴赏与生态主体 |
5.5 评判资源的分布特征 |
5.5.1 评判与新闻体裁 |
5.5.2 评判与环境主题 |
5.5.3 评判资源与生态主体 |
5.6 小结 |
第6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对话资源 |
6.1 对话资源的识别与标注 |
6.2 介入资源的分布特征 |
6.2.1 介入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
6.2.2 自言资源的分布特征 |
6.2.3 借言资源的分布特征 |
6.3 级差资源的分布特征 |
6.3.1 级差资源的整体分布特征 |
6.3.2 语势资源的分布特征 |
6.3.3 聚焦资源的分布特征 |
6.4 态度、介入和级差的耦合 |
6.4.1 介入与态度的耦合 |
6.4.2 级差与态度的耦合 |
6.5 小结 |
第7章 环境新闻语篇中的隐性评价资源 |
7.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识别 |
7.2 隐性评价的语言机制 |
7.2.1 隐性态度 |
7.2.2 隐性介入与级差 |
7.3 隐性评价与语境 |
7.4 小结 |
第8章 生态话语的属性分析与评价策略 |
8.1 评价、观念与行为 |
8.1.1 从评价到观念 |
8.1.2 从观念到行为 |
8.2 生态话语的属性分析 |
8.2.1 作为被评价者的生态主体 |
8.2.2 态度与生态关系建构 |
8.2.3 作为读者的生态主体 |
8.2.4 对话空间与生态关系建构 |
8.2.5 生态话语的生态属性 |
8.3 生态话语的评价策略 |
8.3.1 态度资源的使用 |
8.3.2 对话空间的调控 |
8.3.3 体裁的选择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研究结论 |
9.1.1 生态话语的评价分析框架 |
9.1.2 环境新闻的评价资源分布特征 |
9.1.3 生态属性分析与评价策略 |
9.2 研究启示 |
9.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环境新闻语料来源 |
附录2 语料标注赋码表 |
附录3 环境新闻语篇分析样例 |
致谢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9)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英语文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
1.1.2 文学阅读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文学阅读研究的情感回归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 |
2.1 认知诗学 |
2.1.1 认知诗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
2.1.2 认知诗学的学科界定 |
2.2 文学阅读 |
2.2.1 文学性的内涵 |
2.2.2 文学阅读的本质属性 |
2.2.3 本研究关于文学阅读的界定 |
2.3 文学阅读情感 |
2.3.1 文学阅读情感的界定 |
2.3.2 文学阅读情感的分类 |
2.3.3 本研究关于文学阅读情感的界定及分类 |
2.4 移情能力 |
2.4.1 移情能力的界定 |
2.4.2 文学阅读与移情能力的关系 |
2.5 基于认知诗学的前景化认知理论 |
2.5.1 前景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5.2 前景化认知理论模型 |
2.5.3 前景化分层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本研究框架 |
3.1 国外研究 |
3.1.1 前景化与文学阅读情感关系的相关研究 |
3.1.2 前景化对移情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
3.1.3 读者个性化因素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 |
3.1.4 前景化与读者体验交互过程的相关研究 |
3.2 国内研究 |
3.2.1 理论述介 |
3.2.2 分析实践 |
3.2.3 实证研究 |
3.3 小结 |
3.3.1 相关研究述评及研究空间 |
3.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一:文学阅读情感实验 |
4.1.1 研究对象 |
4.1.2 阅读材料 |
4.1.3 研究工具 |
4.1.4 研究步骤 |
4.1.5 数据分析 |
4.2 研究二:移情能力测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步骤 |
4.2.4 数据分析 |
4.3 研究三:个性化因素研究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步骤 |
4.3.4 数据分析 |
第五章 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 |
5.1 语篇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5.1.1 前景化对审美情感的影响 |
5.1.2 前景化对叙事情感的影响 |
5.1.3 前景化对阅读反思的影响 |
5.1.4 前景化对文学阅读情感体验的整体影响 |
5.2 语篇前景化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5.2.1 组内对比分析 |
5.2.2 组间对比分析 |
5.3 综合讨论 |
5.3.1 读者与语篇 |
5.3.2 读者与叙事世界 |
5.3.3 真实世界与叙事世界 |
第六章 个性化因素对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 |
6.1 个性化因素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3 特质移情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1.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文学阅读情感的影响 |
6.2 个性化因素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3 特质移情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2.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移情能力的影响 |
6.3 综合讨论 |
6.3.1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2 英语文学阅读经验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3 特质移情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6.3.4 哀伤情绪体验经历对情感收益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7.3 本研究的启示 |
7.4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中使用的相关材料 |
附录1 《最后一片叶子》原版及改版材料节选 |
附录2 《遗孀》原版及改版材料节选 |
附录3 《最后一片叶子》情感体验反馈问卷 |
附录4 《遗孀》情感体验反馈问卷 |
附录5 阅读前―眼神读心测试卷‖ |
附录6 阅读后―眼神读心测试卷‖ |
附录7 英语文学阅读动机调查表 |
附录8 英语文学阅读量调查表 |
附录9 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 |
附录10 创伤性哀伤(TGI)量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及早期发展 |
2.1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学理传承 |
2.1.1 古希腊经典语言观 |
2.1.2 布拉格学派主位理论 |
2.1.3 王力的“承上说” |
2.2 Halliday语篇建构观的早期发展 |
2.2.1 初创期(1950s—1960s) |
2.2.2 发展期(1970s—1980s) |
2.3 “悉尼学派”对早期语篇建构观的发展 |
2.3.1 Hasan的衔接理论 |
2.3.2 Martin的语篇语义理论 |
2.3.3 Matthiessen的语篇发生理论 |
2.4 国内系统功能学界的贡献 |
2.4.1 理论引介 |
2.4.2 理论发展 |
2.4.3 理论应用 |
2.5 小结 |
第三章 意义进化论 |
3.1 理论背景 |
3.1.1 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1.2 语言进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3.1.3 语言进化研究简评 |
3.2 理论基础 |
3.2.1 西方生物进化理论 |
3.2.2 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
3.2.3 中国古代阴阳学说 |
3.3 理论维度 |
3.3.1 语篇发生维度 |
3.3.2 个体发生维度 |
3.3.3 种系发生维度 |
3.4 理论核心 |
3.4.1 意义进化的机制 |
3.4.2 意义进化的动因 |
3.4.3 意义进化的译名诠释 |
3.5 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4.1 语篇资源的重新归类 |
4.1.1 语篇资源的概念 |
4.1.2 语篇资源的两种归类视角 |
4.1.3 对重新归类的解读 |
4.2 语篇元功能的非本源性 |
4.2.1 概念内涵 |
4.2.2 理论基础 |
4.2.3 重要体现 |
4.2.4 非本源性与其它属性之间的关系 |
4.3 语篇发生机制 |
4.3.1 体现化 |
4.3.2 例示化 |
4.3.3 个体化 |
4.3.4 语篇发生的三位一体机制 |
4.4 语篇建构的元理论内涵 |
4.4.1 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 |
4.4.2 语篇建构的认识论意义 |
4.4.3 非本源性思想的哲学启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个体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5.1 语言社会化研究 |
5.1.1 研究缘起 |
5.1.2 基本概念 |
5.1.3 研究概述 |
5.2 Halliday语言社会化研究的基本内容 |
5.2.1 核心理念 |
5.2.2 研究问题 |
5.2.3 研究方法 |
5.2.4 主要贡献 |
5.3 Halliday语言社会化思想的理论承袭 |
5.3.1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思想 |
5.3.2 Vygotsky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
5.3.3 Whorf的人类语言学思想 |
5.4 儿童语言社会化与现实的语篇建构 |
5.4.1 原始语言及其理论研究价值 |
5.4.2 现实建构的进化性及其本质 |
5.4.3 主观现实和社会现实的语篇建构 |
5.5 小结 |
第六章 种系发生维度的Halliday语篇建构观 |
6.1 科学语言及进化本质 |
6.1.1 科学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
6.1.2 科学语言进化研究的视角 |
6.1.3 科学语言进化的本质 |
6.2 语法隐喻与科学理论的语篇建构 |
6.2.1 人类经验现象的语法建构 |
6.2.2 语法隐喻及其理论化过程 |
6.2.3 名词化的科学理论建构功能 |
6.3 科学语言进化的三大意义历程 |
6.3.1 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2 个体发展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3.3 即时语篇语境中的科学语言进化 |
6.4 Halliday科学语篇建构研究的启示 |
6.4.1 对开展语言读写教学的启示 |
6.4.2 对建构种系进化模型的启示 |
6.4.3 对诠释科学真理相对性的启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贡献 |
7.3 局限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语法和语篇:语篇分析国际研讨会专辑》(2001)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J]. 何伟,沈维. 外语研究, 2021(02)
-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语篇连贯视角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日译研究[D]. 关永皓.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政治语言学视域下俄罗斯“媒体外交话语”评价意义研究[D]. 王楠楠.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
- [6]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7]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8]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评价资源分析 ——以环境新闻语篇为例[D]. 李淑晶. 西南大学, 2019(05)
- [9]语篇前景化对英语专业学习者文学阅读情感及移情能力的影响—认知诗学视角[D]. 王怡.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意义进化视角下的韩礼德语篇建构观研究[D]. 周海明. 苏州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