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用字母表示数的核心素养表现及内涵
- 答:用字母表示数的核心素养表现及内涵:
尊重学生,读懂儿童;聚集核心素养。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核心素养聚焦应该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化思竖厅想、推理能力及建模思想,在具体的课上,着力点不尽相同。
在教学中不断地带领学生经历与体验用算术来表示非常的麻烦,从而引出字母表示,比如写出和算出1的4倍,2的4倍,一直往下说:一万的4倍,这时她巧妙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觉得写不下去了就想想别的表示办法?
真是一语中的,有的同学还继续地写下去,而有的同学已经“悟”出方法:4×A,没有悟到的同学,吴老师没有轻易叫停,而是请其他同学上台“劝”,即劝他停下,用上简捷的表示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充分认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捷方便,
也充分体验到了从算术思想的转变;在提出的“()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桥嫌()条腿”问题中,吴老师一直引导学生思考与分析: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让学生充分明白这样的表示方法,虽然都是用字母表示数,但无法表示出其间的数量关系。我觉得符号化、建模应该是《用字母表示余消隐数》要聚焦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用字母表示数应注意什么
- 答:1、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例如:在长方形中,如果长用a表示,那么宽就不能用a表示,应该换一个字母,可以用b表示,不然,就会引起混乱。
2、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也空芦要按照顺序序写。
例如:b×3×a要写成3.a.b或3ab。
3、用字母表示数需要写单位名称时,如果是乘法和分数形式的除法式子,可以直接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
如1.2米、b3吨,如果是a÷5,写单位名称要加上括号,如(a÷5)米。
用字判信母表示数知识点
1、用字母表示掘亏轮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s=vt,v=s/t,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a=bc,b=a/c,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ab)c=a(bc)
:(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3、将数值代入式子求值
把具体的数代入式子求值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先写出字母等于几,然后写出原式,再把数代入式子求值。字母表示的是数,后面不写单位名称。同一个式子,式子中所含字母取不同的数值,那么所求出的式子的值也不相同。 - 答:用字母表示数闭首时,要注意:
(1)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2)在含有字母的乘法中,通常把“×”号省略不写,如腊局3×a创作3a,a×b创作a*b或ab。
(3)在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的乘积中,一般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
(4)在含有字母的除法中,一般不用轮态让÷号,而写成分数的形式,如s÷t创作。 - 答:乘法时 可以省略乘号 如果是数字与字母的 注圆氏意数字要写前雀闷面 式子最好要化为最简 同橘岁散一小题内 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问:观课《用字母表示数》
- 答:昨天听了文老师的课——《用字母表示数》,文老师的执教风格是我喜欢的类型,我看到的文老师总是温温柔柔的、面带笑容的,真诚地与吵斗学生在交流。听完课,游姐让大家对这节课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相应的对策,我们备课组讨论之后,发现了两个比较细节但也是课堂中比较重要的要素的点。
课堂从续写儿歌开始
1-探究一中,续写“( )只青蛙,( )条腿。”,学生展示了四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N,N;A,B;A,Ax4;A,4A。有丛答一个学生提出:建渗碰慧议不要写成4A,因为比如当A=1的时候,可能会读成41。然后文老师立即解释了字母与数字相乘,乘号简化为点再到省略的规则。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大部分孩子其实都知道这里的4A表示4XA,所以当时更好的处理方式是让其他孩子来解释,而不是老师马上直接给出解答。
2-探究三:字母还可以用在加法、触法、减法里面吗?
情境:淘气妈妈比淘气大26岁
淘气 妈妈
9 9+26
10 ( )+( )
11 ( )+( )
……
15 ( )+( )
(1)如果用n岁表示淘气的年龄,那妈妈的年龄是( )岁。
(2)如果用b岁表示妈妈的年龄,那淘气的年龄是( )岁。
……
说到了范围的问题,文老师提到当字母表示年龄的时候它是有范围的,不能无限增大。
经过讨论,我们觉得如果这里再让孩子们举一些例子就更好了,就能更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字母是否有范围,范围大小如何等问题。
总结:一定要注重学生生成,不要担心学生说不出来,学生在质疑与解惑中的收获远远大于老师直接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