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

西部大开发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

一、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徐婷婷[1](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朱陆露[2](2019)在《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综观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土地面积占比较小、资源较贫乏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率先进入将经济社会建设成生态文明状态,逐步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反观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经济社会的发展跟不上发达地区的步伐,落后的情况下,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据2016年《环境统计公报》显示,西部地区中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在全国生态环境的排名中处于极差地区,这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式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也进一步说明需要全面扭转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式,要走一条经济与环境相适应的和谐发展之路。自“一带一路”空间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窗口,金融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由“主动性”上升到“先导性”。现在,金融如何发挥其先导性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转型生态化发展是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也为新时代、新要求下西部地区摆脱落后地位实现生态文明发展带来新一轮探索。本文构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综合指标体系,基于两系统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1个省13年来的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协调关系作出解释,以此来评价复合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随后,为探索两系统空间分布的关联特征,进一步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讨论我国西部地区全域、局域空间相关性。结论如下:第一,从两个系统的综合指数视角来看。我国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子系统、经济生态化子系统的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态势。第二,从系统耦合协调视角来看。虽然耦合协调度在缓慢上升,但耦合协调的绝对水平仍然较低,西部地区整体状况仍没有跳出失调衰退类型。协调度的发展有赖于发展度的贡献。第三,从空间中心模型视角来看,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发展子系统重心均有向东南方向移动趋势,且金融发展子系统重心年均移动快于经济生态化。但是两子系统间空间重心距离在波动中慢慢变小,两子系统空间匹配程度越来越好。第四,从空间关联性来看。协调度全域自相关分析到空间相关性由负数逐渐变为正数,且GlobalI sMoran’稳定上升。此外,局域相关性分析解释了协调性的异质性,即“非典型”特征。

徐云松[3](2015)在《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1988年邓小平立足于国民经济全局,明确提出“两个大局”的伟大战略构想,即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支持东部率先发展,服从这个大局;当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支援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一种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应该承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和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也确立了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四大经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空间发展格局。然而,我国区域发展的矛盾愈发显着,暴露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尽管国家提出了要实现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国家“十二五”规划还特别强调了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在不断拉大,区域增速格局的扭转也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事实上,我国区域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的状态,并且区域发展过度非均衡的趋势还引致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区域非均衡发展中又以西部地区最为典型,作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最大经济区域,西部内陆的普遍贫穷落后与东部沿海的发达富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西部的贫困落后与历史上西部曾成为世界中心地带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广袤的欠发达西部地区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整体飞跃的掣肘。中国最广大的经济区域仍然是欠发达地域,并且地理面积广阔、涵盖省份最多的西部地区自身也存在着发展差距。伴随着区域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收入差距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益明显,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说,只有实现面积最广、省份最多、最贫穷落后的西部地区“后发赶超”,促进西部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实中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才能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中有详实的理论支撑,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区域金融作为金融发展的空间层次,着重于探讨一国内的地区中观层面金融结构与运行的分布状态与互动关系。经济发展决定金融发展,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也具有显着的非均衡性,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水平与速度明显滞后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十二五”时期进入第二个西部大开发十年以后,特别是“一带一路”中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在发生变化,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是,如果区域过度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和态势不加以改变,协调机制不加以顶层设计和系统完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难以实现质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统一的金融发展,不能以此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的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均衡与非均衡辩证统一的思想。在方法论上本文坚持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运用发展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剖析问题;树立全局与局部考察相结合,整体与部分分析相结合的观念。全文对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立足于两个空间层面的分析视角,即主要矛盾——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非均衡问题,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西部各省份之间的非均衡问题;通过回顾、总结与分析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系统梳理了各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前沿。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以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四个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一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运用各项指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总量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二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从金融行业结构、融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三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从金融实现其功能的效率探究与测度西部区域金融功能非均衡的问题表现与发展态势;四是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将金融子系统放置到整体系统环境中,运用逻辑推理、统计描述、计量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究影响与导致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因素。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由于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而造成的对经济、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动态的数理模型研究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统观的分析要求涵盖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体现多学科交叉,涉及经济学科外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民族学、历史学、地理学、法学等理论与知识,使本文的论述与研究达到一定的历史厚度、思想高度、专业深度和学科广度。基于全文系统的逻辑论述体系,以及多维度研究思路、多样化分析方法得出的观点与结论,从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客观实情与现状出发,针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推动西部区域金融从非均衡发展向实现均衡与非均衡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转变的第一个层面;以及促进金融系统实现和谐性与效率性协调统一,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等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第二个层面,本文提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构想、对策与建议。全文逻辑体系下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论述本文意义;对概念进行界定与辨析,对研究范畴进行阐述。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与逻辑框架、主要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等内容进行概述。其次是理论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按照金融发展理论萌芽——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的顺序进行了综述,并深入到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层面进行了回顾。基于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研究的两个空间层面和四个金融发展非均衡维度与视角的结合,对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阐述了该理论与本文研究问题的联系。第三是分析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研究其问题表现。从历史角度对1949-1978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进行详述,对同时期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状况进行了研究。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状进行描述,基于两个层面(西部区域内与东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非均衡角度,采用统计实证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功能角度衡量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表现,阐明非均衡的时空特征与变动趋势。第四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基本哲学观点,从金融系统研究的系统观角度,对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进行剖析。运用定性分析法、统计描述法、对比分析法,实证检验法,从制度因素、经济条件因素、客观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因素和不确定性冲击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探究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第五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该部分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对文化的负面影响。第六是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评述。其次从定量的角度运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测度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差异;在阐述了面板数据动态与静态模型、计量检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Panel-Data)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东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短期动态效应进行了量化测度。该部分同时研究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探讨了法律制度、法治效率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从区域层面对“中国之谜”命题(低水平法治与高速经济增长并存)进行部分解释;分析了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对法治(正式制度)与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在区域层面表现出的替代机理与耦合关系进行了阐释,指出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即健全法律制度环境、提升法治效率(正式制度),复兴西部内陆优秀文化(非正式制度)的重大意义。第七是总结与建议。根据全文逻辑体系,该部分对各章研究结论进行统一的归纳梳理,结合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提出西部区域金融由非均衡发展转变为协调发展必须注重顶层机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观的思维为指导,提出两个层面的针对性建议。一是西部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优化西部银行业结构;建设西部资本市场,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培育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集聚与扩散功能;推动多层次区域金融合作;大力发展移动金融引领西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实施差异化与统一性相协调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二是西部区域金融系统与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包括:健全西部地区法律体系,提升法治效率;弘扬西部地区优秀社会资本,推动西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体系。

何文彬[4](2015)在《新疆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总量小,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水平低,以致于相当多的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维持社会平稳和政治稳定为基本目标,经济发展不是其主要任务,更遑论金融发展。即便如此,经济发展也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和其它地方政府的对口支援。不可否认,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至关重要,然而事实已经证明没有自身造血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目标很难实现,而其中没有自身的金融发展,仅仅依赖于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内地地方政府的对口援助,在根本上也很难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特瑞哈(Terhal,1992)曾写到“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出现的失衡最终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中,有两类社会群体势必在引发的社会冲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一类群体是经济上已然得到改善但还未满足,而另一类群体是经济地位根本没有改善或改善很微弱。当这两类群体对社会期望同时受挫而感到强烈不满时,尤其是,如果这时经济上失衡的划界恰好与地理上或民族的差别刚好对应时,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地震和社会动荡”。“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双重战略的核心叠加”、“陆上大通道的桥头堡”、“一带一路”决策中的前沿地带,新疆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十余年来,在各项经济数据屡创新高的新疆,有一个事实不容回避,即:内外协调失衡与V型陷阱的双重困境。对内,新疆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相比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全国第16位跌至2013年第28位,2014年的倒数第三。对外与中亚国家相比也存在开始处于落后状态的可能性,本文经过比对发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经济都低于对应接壤同民族两国的发展水平。地处南疆、维吾尔族民众占九成以上的喀什与和田地区,其人均GDP更是远远低于中亚五国最穷的塔吉克斯坦。历史早已证明,相对指标的恶化会使社会公众忽视忘却绝对指标的改善,导致社会公众低估进而否定各种战略的实施效果,导致新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不同于中国内陆其它省市,也不同于中国其它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使得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社会发展,亦或是仅从金融支持角度来探讨促进经济增长都显得很单薄。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就欠发达地区现阶段发育迟缓的金融体系而言,推动其由质到量的金融发展是能够推进经济发展的这一逻辑前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正面关系很可能会导致多重均衡,但不同的国家或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一定会呈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情况,这取决于不同经济增长情况所趋向的某种特殊均衡。这也表明不同金融发展政策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效果的不同由其经济环境所决定。一方面,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内部区域严重的分割性以及经济发展的低起点而导致的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不理想、市场发育迟缓,使得金融发展的外在支持环境恶劣;另一方面新疆金融发展的金融机构种类少、规模小、垄断程度高以及竞争力低下,呈现出相当程度的金融抑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凯恩斯—拉姆齐中的“经济停滞不前、金融部门消失的贫困陷阱”的低水平均衡。新疆金融市场的发展被纳入经济转轨与金融深化的进程中,宏观调控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金融安全、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变迁均会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显着影响。目前的新疆仅凭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无法走出一个又一个“陷阱”,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应该作为主导力量,大力发挥政策金融的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来促进和扶持产业与地区经济迅速成长,以弥补市场金融的不足,作为市场选择的必要补充。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单靠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逐步过渡为政府引导与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相结合的金融制度。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金融发展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推动经济增长,新疆目前的“贫困恶性循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匮乏,关键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和融资能力低下。究其原因,不理想的金融中介运行效率、不协调的金融结构体系均有待于改善。对于物质条件极度贫瘠的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地处偏远荒漠边缘和高寒边境、自然环境恶劣、民生困顿的一些自治县市,其金融发展更多的可以说是金融开发。深化沿边开放、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作用、加大财政金融等各项政策扶持力度、改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民生以及加强与周边地区国际通道建设是新疆目前的现实选择。加之切实执行中央政府对新疆执行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消除障碍,优化其外在支持环境,以化优惠为机遇。沿边向西开放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更是地处边界的边境少数民族自治县市的发展契机。而目前次区域经济合作与金融合作都远远低于预期,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金融向西开放与金融合作机制,有效推进金融开放与合作的深化,否则中国(新疆)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金融安全是研究金融发展时无法忽略的问题,金融风险的存在源于金融的本质属性,贯穿于金融发展过程的始终,永远无法消除。在对“新疆担保圈”等金融恶性事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目前最为突显的风险来源—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为视角,对新疆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鉴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控制力,目前新疆因宏观层次因素导致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从中观层次被债务链条上关联性区域金融风险波及从而引发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也不大。就微观层面而言,新疆重工业多是央企,轻工业多是中小企业,加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当银行信贷运行趋紧、中小银行储蓄资金不足时,影子银行业务勃发、非法集资大案要案频频在新疆各地爆发以及房地产企业支付危机造成的冲击,在扰乱金融秩序的同时,也会导致社会信用危机,所以本文从影子银行视角出发,对其进行规模、结构和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未雨绸缪的预防“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扩散为区域系统性风险。本文在检索文献时发现,研究新疆金融的文献虽然不少,但多为零散的对某个问题进行阐述,还没有以新疆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学位论文。故本文试图基于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和区域金融研究的理论成果,借鉴其它国家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手段,系统的对新疆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以今天的新疆、这样的新疆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探索金融发展理论中的经济成果在典型经济体中的应用,丰富我国的区域金融研究素材。同时旨在为促进新疆的金融发展、改善和提高金融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利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制度、模式和规范,动员其过剩的金融资源以促进“后发”经济的发展,使得欠发达的新疆金融发展具有自我完善和人为选择的现实意义。第一章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为全文奠定理论框架,首先梳理了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对金融史中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以及金融创新发展理论的要点进行整理和综述;其次,对区域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配置理论以及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对中国目前区域金融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本章最后从政策先导、法律保障、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日本北海道开发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借鉴进行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应该作为主导力量,大力发挥政策金融的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来促进和扶持产业与地区经济的迅速成长,以弥补市场金融的不足,作为市场选择的必要补充。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单靠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扶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资本市场的经济作用得以凸显,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过渡为政府引导与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相结合的金融制度。第二章是作为全文研究分析的背景环境,以表明金融发展政策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方面通过对新疆金融发展的区位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多角度分析,在理解新疆战略重要性的同时阐释新疆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严重失衡状态带来的第一个困境—内部协调失衡;另一方面通过与周边接壤同民族中亚国家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了新疆在新欧亚大陆次区域经济合作中面临的第二个困境—v型陷阱。第三章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和运行机理提供实践逻辑和实证依据。首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指标,同时甄选了金融支持度的五个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拟合模型并修正模型,从而分析各种指标对gdp的贡献率;其次,利用回归方程的序数化抽象构建资金影响力模型,比对新疆和其它省直辖市的融资能力。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来说尤其重要,说是决定性的因素也绝不为过。然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却因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当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鉴于经济体属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充裕而廉价,依赖这些要素资源的持续投入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阶段时,尤其是处于重化工业阶段时,此时工业生产的高度取决于资本形成,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一架马车。新疆目前的“贫困恶性循环”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匮乏,关键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和融资能力低下。第四章首先从金融发展规模、深化程度、发展效益和市场化水平等角度出发,对比了新疆同其它省直辖市的差距,对新疆金融发展进行规模分析和质量研判,其中量性指标如金融规模总量、货币化程度、金融相关比率fir和金融机构种类都呈现极大的单调增长,这意味着新疆金融的发展更多的表现为量的扩张;其次,从新疆各产业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利用新疆金融产业中间使用率、中间投入率等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对金融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产业关联度进行了量化处理,可以得出结论:金融保险业已逐步成为新疆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产业,新疆金融保险业对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高、固定资产折旧低、物质装备水平有待提升,应该也必须得到优先发展;最后对新疆地区金融中介运行效率性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帕加罗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新疆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与资本配置效率三个参数,衡量新疆金融中介运行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新疆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运行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合理得出结论认为:新疆的金融市场作为“银行主导型”的市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其运行效率不理想,近年来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倒“u”形的趋势,验证前文的观点,即新疆金融更确切的表现为金融增长。第五章对新疆地区金融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余年的数据分析了新疆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产业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变迁,以此呈现新疆金融结构的变迁;其次,采用金融规模指标、结构指标和资本转化率指标三个变量,通过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对其进行描述,以进行新疆金融历年发展协调性的测度。新疆金融结构目前的状态是在政府推动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具备外生性、跳跃性和被动适应性的特征。多年来,新疆金融结构的体系协调性并没有明显起色,伴随这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反复。其中从金融规模状况、金融结构指标与资本转化率三者之间的协调性系数来衡量,金融结构和金融规模之间以及金融结构和资本转化率之间的协调性相对要比金融规模与资本转化率的协调性要好一些。从两部门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知,新疆金融结构的体系协调性对于本地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是显着的,金融发展体系协调性的提高对新疆经济增长是最有效的支持。第六章首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独特的金融意识和金融行为特征;其次,选取东疆、南疆和北疆典型的30个民族自治市县的金融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因子分析,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支撑以及金融质量四个方面选取了符合实际并可获取的十五个指标,进行金融业发展总体实力的评估。就这些民族自治县市总体而言,金融发展能力不足且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地处偏远苦寒、自然环境恶劣、民生困顿的一些沿边境的县市排名均垫底;再次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信贷资产供给增加量的假设验证中央赋予新疆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由于实行低利率的优惠贷款政策,推动金融资源从存款转化为贷款,有力地支持了新疆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央银行实行的特殊费用和利差补贴等政策,减轻了新疆辖内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使其能够克服地广人稀、经济总量小,尤其是涉农银行经营成本高的困难。但在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其效果未达到预期。第七章阐述了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新疆金融开放与金融合作问题。新疆与接壤的中亚五国开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构造缘西边境经济合作带的起步阶段,中亚五国的快速崛起为开展新疆金融对外向西开放提供了良好机遇。但目前来看,中亚金融合作中具体的现实好处和实际利益都远远低于预期,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金融向西开放与金融合作机制。在各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前景下,新疆的金融开放和金融合作还存在着诸如金融管理体制、金融监管、区域内各国经济差异较大、政治目标不明确、区域内政治关系滞后、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远景规划不明确等障碍因素。目前,国际各种势力在中亚竞相角逐,我国应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合作经验,积极克服障碍,有效推进金融开放与合作的深化,否则中国(新疆)就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第八章在对“新疆担保圈”、“德隆危机”、“新疆证券公司”“新疆金新信托公司”等金融恶性事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以目前最为凸显的风险来源—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为视角,对新疆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了探讨,对其进行规模、结构和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未雨绸缪的预防“影子银行体系”“在没有安全网的条件下走钢丝”。第九章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国应前瞻性的制定整体区域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新疆也应该完善区域性金融体系的构造,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与新疆金融开放与金融合作的步伐,防患于未然采取有效措施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防控等建议,增强金融发展的持续性,为推动新疆的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第六章第三节采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用信贷资产供给增加量的假设首次验证中央赋予新疆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效率问题;第二,第八章第二节区域金融风险分析中首次对辖内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进行了测算调研和结构分析,在文献检索中可知,目前对新疆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和结构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空白,故本部分内容具有原创性。本文的难点在于首先需要大量的数据以进行实证,不同口径的数据需要重新整合和匡算;另外模型的构建、各个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设置,不可避免的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模型适用性风险。至此,笔者认为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诸如在模型实证中,如何放宽假设条件,使其更具现实意义,诸如符合南疆少数民族民众人文特征、民族心理和宗教观念的伊斯兰金融在新疆的试行问题等等。

燕赟[5](2014)在《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该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本论文分析了西北地区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该地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而为当地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本论文从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手,从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体制机制因素等诸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因素(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居民储蓄存款、通货膨胀、市场化程度、人口总量、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产业政策、法律环境等)。通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以及保险基准深度比四种测量保险发展状况的指标,选取了2000—2010年西北五省的相关数据,测度了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实质状况,得出以下结论:按保费收入和保险密度来看,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呈现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分布,西北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按保险深度法计量的结果显示:中国保险业发展呈现“东部、中部、西部基本持平"的趋势,西北五省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和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不大。从保险基准深度比的角度比较,中国保险业发展呈现“中部和西部持平,并且优于东部”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以及建立回归方程,以保险密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实证检验了保险密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水平高低、存款储蓄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有着显着地正相关关系;经济因素是影响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民族和宗教因素与保险密度负相关,验证了前面的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本论文提出了推进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符合西北地区特色的保险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保险业的发展;不断加强西北地区保险企业的自身建设;加强保险监管,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加强保险理念的宣传,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等。

文丹宇[6](2007)在《我国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已成为国家实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也为西部地区非寿险业的发展开启了崭新的天地。论文以我国区域经济状况和西部大开发为研究背景,从我国非寿险业总体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非寿险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进而提出应从战略的高度把西部地区非寿险业的发展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并对发展思路、相应举措以及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把“服务西部大开发”和“服务‘三农’”这两大主题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非寿险业、特别是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既体现了保险业在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肩负的使命,又反映了非寿险业自身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同时,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正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的一些难点问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的束缚,大胆、积极地探索,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薛耀瑄[7](2007)在《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文中指出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成为颇具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以实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培育劳动力涵养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已成为提高和维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西部比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为仅仅依靠传统的自然资源、物质要素投入发展战略来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应该走人力资源开发式道路,发挥人力资本社会放大器的作用来拉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目标是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要求必须从全新的角度,以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大系统,其中经济社会环境、人力资源需求、人力资源开发能力等均是这个大系统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子系统。系统的观点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本文着重通过对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现状、西部人力资源需求、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三个子系统的分析,提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矛盾与问题以及相应的战略选择。试图在系统工程体系框架下重新研究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从系统的宏观层面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其所处社会、经济结构的联系,是人力资源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主要着眼点。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无论在GDP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生产方式、自我积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劳动生产率水平还是在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人力资源的支出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发达地区,而且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重心低、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少、少数民族多、文盲率尤其是女性文盲率高等。而西部人力资源需求、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是从微观供需分析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系统对象构成及其相互作用。从人力资源需求来看,随着西部经济的大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口向东南沿海的流动迁移,会对各类人才形成较强的需求,这些需求都将转化为对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从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来看,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和知识发展水平低,居民收入和财政对教育培训的支持能力低,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差,教育机构包括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教育等的培养能力以及生均办学资源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的系统问题。本文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大量搜集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综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供求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并以陕西省宝鸡市为典型案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创新、愿景、使命、目标模式创新以及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及体制创新点,并认为,以开发人力资源为突破口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种形式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和主要手段。

王信[8](2006)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和历史背景,决定了生态环境重建在西部大开发及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生态环境重建项目周期长、风险高、收益低,必须有大量而持续的资金投入,因此,研究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十分必要。本文从探讨经济与生态、生态环境与金融支持的关系出发,依据生态环境重建与金融支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与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生态环境建设与金融支持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最后,还就西部重点生态重建领域的金融支持模式进一步地进行了典型研究。全文共分6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是:第一章导论。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方法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生态建设金融支持理论的分析,认为深入系统地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问题,既是当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急需大量长期稳定资金支持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内外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不足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第二章金融支持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关系及重要性。本章从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意义、目标以及金融支持在生态环境重建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金融的保障和支持是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核心问题,金融的发展及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为西部生态重建融通所需要的庞大资金,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形成,促进生态重建效率的提高。反过来,西部生态重建的实施,可以使西部居民收入及储蓄增加,西部生态重建的资本积累增加,从而扩大西部生态重建的资本来源和总量,使整个西部生态重建在金融发展之间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第三章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现状。主要研究了西部生态环境与金融支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金融支持不力的内在根源。研究认为,当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造成生态恶化的深层经济根源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经济外部性特征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导致生态重建金融支持不力的原因,在于当前的西部金融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扭曲、金融市场发育不全、二元特征突出等问题;制约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的因素,一方面是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外部经济环境不佳,另一方面是金融支持体系本身的不完善,两方面相互制约,影响着西部地区生态重建中金融支持力度的大小和效率。第四章国外生态环境建设及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主要比较研究了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的生态建设及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认为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是:区域生态治理及金融支持的针对性要强;要确保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引入市

杨文杰[9](2006)在《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森林培育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抓住森林培育主体积极性便是抓住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因此,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是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本文应用市场经济、激励、林业经济学、产权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等理论从分析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及其特性入手,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全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阐述了森林资源、森林资产的概念;分析了森林资产的特性,认为森林资产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外,还是一种特殊商品,论文分析了其特殊性;阐述了森林培育的概念及其经济学特性。第三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及问题。介绍了西北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总结了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认为西北地区森林培育问题,除了自然、历史原因外,主要原因是营林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文章通过西北地区营林主体积极性调查表结果分析,概括出影响营林主体积极性的四大因素,并且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分析了这些因素形成的机理;本章为构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指明了目的和方向,在全文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市场机制是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的基石。针对森林产权残缺和缺乏流转机制的问题,把市场机制引入森林培育行为之中。论述了森林产权流转的意义;研究了森林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阐述了森林资产的价值机制;总结了林权流转的类型与形式,提出了林权流转按主体分类的10种类型;阐述了林权流转的原则和林权流转中的林木管护形式;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市场化的思路。第五章,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森林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特性,其培育具有外部性,需要国家和社会对森林培育予以生态效益补偿和实行优惠的林业税费政策,森林培育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且培育周期长,因此,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需要森林保险,而我国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林业税费政策和森林保险政策还不

谈文琦[10](2006)在《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有效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以及生产率的提高。东西部经济合作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而言,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东西部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创新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开发区域人力资源、加快区域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换、同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论文第一章提出了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研究意义。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发现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强调的是发达与落后区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作,而没有真正将地理学中的“区域”这一概念结合到区域经济学中。因此,本论文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东西部经济合作进行探讨,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东西部合作的条件、各自所具备的优劣势;回答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的具体区位指向以及各自采用何种产业对接的模式等问题,并对东西部经济合作中的产业发展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和建议,在这种前提下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必将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结合与发展提供欣的理论补充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从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意义入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目前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现状并指出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东西合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的成功经验,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现阶段,合作领域在不断拓展,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上,均向纵深发展,带动了西部全面发展。然而就目前的合作现状来看,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分工与合作模式方面,仍存在产业结构演化迟缓、产业链短缺、西部资源型产业发展生命力的衰竭等一定的缺陷。 第三章,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各自所存在的比较优势。从定性的角度看,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西部的资源和特色经济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投资能力的互补,东西部技术的互补以及东西部地区市场的互补等方面。从定量分析的角度,依靠GIS手段,对三大地带、八大区域以及省级单元尺度上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第三产业在东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中西部地区在地质勘查业、农林牧渔业等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大的产业上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二、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4 文献评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1.4.4 机理
        1.4.5 功效:功能+效应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2.4 本章小结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3.6 本章小结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4.5 本章小结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5.5 本章小结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6.1.1 模型比较
        6.1.2 模型选择
    6.2 理论模型构建
        6.2.1 基本模型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6.2.3 引入农业保险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7.2.2 贫困线的确定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7.4 本章小结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8.3.2 模型设定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8.6.1 样本分组依据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7 本章小结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2)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1.2.2 经济生态化的文献综述
        1.2.3 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协调的文献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金融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1.2 经济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
        2.1.3 协调的概念和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2.2.2 经济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2.2.3 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协调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2.1 西部地区金融深化程度逐渐提高
        3.2.2 金融媒介拓宽,金融产品逐渐增多
        3.2.3 金融存贷比限制取消,流动性风险增加
        3.2.4 金融自身、对外绿化程度提高
    3.3 西部地区经济生态化现状分析
        3.3.1 经济增速趋缓,整体环境良好
        3.3.2 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3.3.3 科技创新产出成果丰硕
        3.3.4 污染物排放情况喜忧掺半
        3.3.5 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高
第四章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综合指数测度及演进实证分析
    4.1 指标体系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4.1.1 指标体系
        4.1.2 数据说明
    4.2 综合序参量与空间重心模型的构建
        4.2.1 综合序参量评价模型
        4.2.2 综合序参量的核算
        4.2.3 空间重心模型
    4.3 综合指数与系统空间重心实证结果分析
        4.3.1 综合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4.3.2 综合指数空间重心演进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生态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5.1 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模型解析
        5.1.1 要素间系统动力理论
        5.1.2 系统间自组织演化理论
        5.1.3 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5.1.4 耦合度判断标准及划分类型
    5.2 系统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2.1 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5.2.2 协调水平分解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时空协调实证分析
    6.1 ESDA模型
        6.1.1 空间权重(W)的选取
        6.1.2 全域空间相关性介绍
        6.1.3 局域空间相关性介绍
    6.2 时空协调关联性实证结果分析
        6.2.1 空间分位分析
        6.2.2 全域相关性分析
        6.2.3 局域相关性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区域金融的概念与研究范畴简述
        1.3.2 金融发展的概念简述
        1.3.3 非均衡概念简述
        1.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全文逻辑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区域经济的理论分析
        2.1.1 区位理论
        2.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2.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1.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2 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
        2.2.1 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
        2.2.2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2.2.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后)
        2.2.4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拓展
        2.2.5 金融发展理论的空间视野——区域金融理论
        2.2.6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2.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理论分析
        2.3.1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总量观
        2.3.2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结构观
        2.3.3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功能观
        2.3.4 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系统观
        2.3.5 理论总结与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历史演进与问题表现分析
    3.1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1.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1.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表现
    3.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历程与表现
        3.2.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均衡阶段的背景
        3.2.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均衡格局与表现
    3.3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现状与表现
        3.3.1 西部区域经济总量与结构的非均衡现状
        3.3.2 西部区域居民收入水平与与劳动力价格非均衡
        3.3.3 西部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均衡现状
        3.3.4 西部区域财政收支的非均衡表现
        3.3.5 西部区域对外贸易水平的非均衡
    3.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情况与表现
        3.4.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从均衡向非均衡阶段的历史转变
        3.4.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统计比较方法
        3.4.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4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结构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5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功能指标与非均衡表现
        3.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第4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原因分析
    4.1 制度因素
        4.1.1 金融制度及政策影响
        4.1.2 对外开放程度与试验点政策
        4.1.3 财税体制改革
        4.1.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为
        4.1.5 法律环境差异
    4.2 经济条件因素
        4.2.1 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差异
        4.2.2 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水平
        4.2.3 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
        4.2.4 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4.3 客观环境因素
        4.3.1 区位因素
        4.3.2 资源禀赋
    4.4 非正式制度因素
        4.4.1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4.4.2 多样化的民族传统
        4.4.3 社会资本
    4.5 不确定性冲击因素
    4.6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
第5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的负面影响分析
    5.1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1.1 资本的区域流动效应
        5.1.2 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人为市场分割
        5.1.3 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影响
        5.1.4 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
    5.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5.2.1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5.2.2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
    5.3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6章 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
        6.1.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6.1.2 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6.2 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与动态经济增长
        6.2.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2 样本数据的来源
        6.2.3 实证研究的数理方法
        6.2.4 西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5 东部数据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6.2.6 基于东西部两个地理层级的实证结果分析
    6.3 西部区域法律环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3.1 引言
        6.3.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3.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西部区域社会资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6.4.1 引言
        6.4.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数据说明
        6.4.3 样本数据的来源
        6.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7.1 总结
        7.1.1 全文逻辑体系的归纳总结
        7.1.2 全文研究观点与结论归纳
    7.2 建议
        7.2.1 顶层设计的协调机制
        7.2.2 措施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后记

(4)新疆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金融发展理论回顾与国际国内经验借鉴
    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国外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政策
第二章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运行的支持环境
    第一节 内生增长与经济环境模型
    第二节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外部性支持环境
    第三节 新欧亚大陆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新疆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关系实证分析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理论分析
    第二节 模型选择与分析路径
    第三节 模型变量选择
    第四节 模型实证分析
    第五节 模型的政策意义
第四章 新疆地区金融中介运行效率性分析
    第一节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数量分析与质量研判
    第二节 金融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产业关联度
    第三节 新疆地区金融中介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新疆金融发展结构协调性分析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新疆金融结构体系变迁
    第三节 新疆金融体系协调性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金融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金融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新疆典型性民族自治县市金融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优惠政策效果实证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疆金融的开放与合作
    第一节 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中亚金融合作的理论回顾
    第二节 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疆金融的开放与合作的前景
    第三节 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疆金融开放与合作的障碍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中风险问题分析
    第一节 区域金融风险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新疆区域金融风险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新疆地区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制定整体区域金融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疆区域性金融体系构造策略的选择
    第三节 提高新疆地区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对策
    第四节 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新疆金融开放与合作的对策
    第五节 防范新疆地区区域金融风险的对策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图一

(5)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西北地区
        (二) 保险密度(Insu rance Density)
        (三) 保险深度(Insu rance Penetration)
        (四) 保险基准深度比
        (五) 少数民族比
        (六) 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七) 回归分析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论述西部地区保险业发展总体水平的文献综述
        (二) 关于影响某地区保险业发展相关因素的文献综述
        (三) 对以上相关文献研究资料的评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一) 西北地区保险市场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二) 西北地区保险市场的保险险种不断丰富
        (三) 西北地区保险市场的结构不断优化
        (四) 西北地区保险企业的投资效益不断提高
    二、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西北地区保险业的地位相对较低
        (二) 西北地区保险业的发展不平衡
        (三) 保险企业信誉不高
        (四) 保险业不能完全满足风险保障需要
        (五) 西北地区保险企业的自身定位不准
        (六) 西北地区保险企业人才匮乏
        (七) 西北地区消费者风险及保险意识相对滞后
第三章 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经济因素
        (一) GDP(国民生产总值)
        (二) 居民收入水平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四) 储蓄存款
        (五) 通货膨胀因素
        (六) 市场化程度
        (七) 保险企业自身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一) 人口总量和结构
        (二) 受教育程度
        (三) 居民个人的风险意识
    三、宏观环境因素
        (一) 社会保障水平
        (二) 利率水平
        (三) 产业政策以及法律环境
    四、民族特定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测度
        (一) 利用“保费收入法”测度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
        (二) 利用“保险密度法”测度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
        (三) 利用“保险深度法”测度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
        (四) 利用“保险基准深度比法”测度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
    二、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相关性分析
        (二) 回归分析
第五章 加快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加快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制定符合西北地区特色的保险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保险业的发展
    三、不断加强西北地区保险企业的自身建设
    四、加强保险理念的宣传,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五、加强保险监管,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相关数据
    二、作者简介
致谢

(6)我国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动态综述
第二章 我国非寿险业发展概况
    2.1 我国保险业发展环境和总体目标
    2.2 我国非寿险业发展环境
    2.3 我国非寿险市场发展趋势
    2.4 当前我国非寿险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5 我国非寿险业发展思路
第三章 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空间及对策分析
    3.1 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概况
    3.2 我国非寿险业区域发展失衡影响分析
    3.3 我国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现状
    3.4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空间分析
    3.5 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对策
第四章 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4.1 西部地区工程险发展问题探讨
    4.2 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保险问题探讨
    4.3 西部地区非寿险业服务“三农”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7)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1.1.2 西部社会发展水平
        1.1.3 西部地区人口社会、经济分布特征
        1.1.4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1.2.2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避免“增长陷阱”的惟一途径
        1.2.3 人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1.2.4 人力资本投资是劳动者个体福利提高的保证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相关理论分析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对象
        2.1.1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
        2.1.2 人力资源需求的性质与特征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对象
    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演变
        2.2.1 古典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2.2.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2.2.4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2.2.5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
    2.3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2.3.1 理论研究缺陷
        2.3.2 人力资源开发系统
        2.3.3 人力资源开发中政府的公共职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3.1 宏观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3.1.1 我国人力资源需求的趋势
        3.1.2 西部人力资源宏观需求因素分析
        3.1.3 工资与人力资源需求
        3.1.4 微观人力资源需求的边际倾向
    3.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分析
        3.2.1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
        3.2.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职成教育的需求
        3.2.3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对职成教育的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分析
    4.1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4.1.1 西部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及知识发展水平比较
        4.1.2 居民收入支持能力
        4.1.3 工业化、城市化与就业能力
        4.1.4 西部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
        4.1.5 西部教育财政资金支持能力
    4.2 西部地区职成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能力分析
        4.2.1 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4.2.2 高中阶段教育开发能力
        4.2.3 普通高等教育的开发能力
        4.2.4 成人教育发展情况
        4.2.5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与特征
        4.2.6 医疗卫生资源条件和人口健康素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SWOT分析
    5.1 战略管理与SWOT分析的基本理论
        5.1.1 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
        5.1.2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SWOT分析框架
    5.2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处于初级阶段
        5.2.1 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能力薄弱,开发体系不完善
        5.2.2 尚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5.2.3 人力资源开发教育结构失衡
    5.3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5.3.1 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高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的矛盾
        5.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矛盾
        5.3.3 就业人口多与就业岗位少的矛盾
    5.4 潜在劣势及现实威胁之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5.4.1 职业教育办学成本高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矛盾
        5.4.2 普通高中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的矛盾
        5.4.3 职业学校规模偏小与职业教育急需提高效益的矛盾
        5.4.4 职业教育发展与西部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低的矛盾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6.1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6.1.1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性质分析
        6.1.2 西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愿景与使命
        6.1.3 西部职成教育发展的目标
        6.1.4 推动西部职成教的战略举措
    6.2 关于编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设想
        6.2.1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及功能
        6.2.2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指数的构成
        6.2.3 机构、数据采集与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网两工程”模式—陕西宝鸡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7.1 陕西宝鸡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回顾
        7.1.1 宝鸡职成教改革发展历程
        7.1.2 宝鸡职业教育现状
        7.1.3 宝鸡成人技术教育与培训现状
        7.1.4 简要小结
    7.2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需求分析
        7.2.1 工业
        7.2.2 农业
        7.2.3 服务业
    7.3 宝鸡职成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7.3.1 宝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7.3.2 宝鸡职成教的战略性改革
        7.3.3 宝鸡职教发展战略分析
    7.4 宝鸡职成教育发展的机制创新
        7.4.1 宝鸡职教发展的市场机制
        7.4.2 宝鸡职成教发展机制分析
        7.4.3 构建职教经营型模式
    7.5 关于西部职教发展对策的思考
        7.5.1 宝鸡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城市
        7.5.2 宝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宝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5.3 宝鸡经济社会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型”变化
    7.6 本章小结
本文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金融支持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关系及重要性
    2.1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2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重要意义及目标
    2.3 金融支持在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现状
    3.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3.2 西部生态重建的金融支持现状及主要问题
    3.3 制约西部生态重建金融支持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国外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欧美国家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借鉴
    4.2 亚洲国家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经验
    4.3 国外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借鉴与启示
第五章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5.1 建立面向西部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体系
    5.2 重塑西部生态重建投融资主体
    5.3 建立科学完善的西部生态补偿机制
    5.4 积极培育西部生态资本市场
    5.5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融资方式创新
第六章 西部生态环境重建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模式
    6.1 西部生态农业建设及其金融支持模式
    6.2 西部生态林业建设及其金融支持模式
    6.3 西部生态城市建设及其金融支持模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森林培育的过程及其经济学特性
    2.1 森林资产及其经济学属性
    2.2 森林培育的基本过程
    2.3 森林培育的经济学特性
第三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现状及问题
    3.1 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状况
    3.2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3.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3.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营林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
    3.5 森林培育问题的制度根源
第四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林权流转机制
    4.1 林权流转对森林培育的意义
    4.2 森林培育中的林权制度创新
    4.3 森林资产价值评估
    4.4 林权流转及其类型
第五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主体利益保障机制
    5.1 森林培育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5.2 森林培育税费激励机制
    5.3 森林培育保险机制
第六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激励机制
    6.1 我国林业投资的历史回顾
    6.2 我国林业投资的经验与问题
    6.3 国外森林培育投资政策及其借鉴
    6.4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投资机制创新
第七章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
    7.1 重新认识和审视森林
    7.2 森林培育精神激励的机理
    7.3 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精神激励机制创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意义
        1.1.1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东西部经济合作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1.3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意义、现状与问题
    2.1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意义
    2.2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东西部经济合作现状分析
        2.2.2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条件分析
    3.1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分析
        3.1.1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互补
        3.1.2 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互补
    3.2 东西部比较优势分析
        3.2.1 研究区域划分、数据说明及研究方法
        3.2.2 资源比较优势
        3.2.3 产业比较优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分析
    4.1 研究区域划分与数据说明
    4.2 东西部经济产业结构与区域间产业经济联系
        4.2.1 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比较
        4.2.2 区域间产业经济关联
    4.3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重点产业领域分析
        4.3.1 经济合作重点产业领域的选择
        4.3.2 重点合作产业领域分析与评价
    4.4 东西部经济合作具体内容分析
        4.4.1 农业领域
        4.4.2 工业领域
        4.4.3 第三产业领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
    5.1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基础
        5.1.1 产业转移的基础——产业级差
        5.1.2 产业转移条件
        5.1.3 产业转移的诱因
    5.2 东西部产业对接的转移模式
        5.2.1 产业转移梯度模式
        5.2.2 产业转移反梯度模式
        5.2.3 产业聚集模式
    5.3 东西部产业对接的分工合作模式
        5.3.1 产业垂直合作模式
        5.3.2 产业水平分工合作模式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促进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6.1 促进中西部地区制造加工业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6.1.1 消除区域特权,促进产品市场流通
        6.1.2 积极培育西部制造加工业资本市场
    6.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合作
        6.2.1 东西联合,增加财政对高新技术的投入
        6.2.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6.2.3 合作培育和建立区域性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
    6.3 加强西部地区金融保险业建设
        6.3.1 积极培育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加快建设资本市场
        6.3.2 对于西部地区实施一定的信贷
        6.3.3 建立“开发西部基金”
    6.4 促进东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交流
        6.4.1 制定专项法律,构建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市场体系
        6.4.2 推行志愿者服务形式,实现东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共享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参考文献
    2. 图表
        2.1 图录
        2.2 表录
    3. 主要公式一览
    4. 数据来源一览

四、西部大开发中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2]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协调研究[D]. 朱陆露.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我国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研究[D]. 徐云松.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4]新疆地区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何文彬.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5]西北地区保险业发展实证研究[D]. 燕赟. 西北民族大学, 2014(05)
  • [6]我国西部地区非寿险业发展问题研究[D]. 文丹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
  • [7]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D]. 薛耀瑄.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3)
  • [8]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的金融支持研究[D]. 王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西北地区森林培育激励机制研究[D]. 杨文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10]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研究 ——GIS和统计分析视角[D]. 谈文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保险业的回报与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