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论文文献综述)
李重,王嘉新[1](2021)在《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格森形象:以彭康为例》文中提出彭康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较早接受严格哲学训练的中国学人。他的思想轨迹与在当时的中、日文化语境相合,又展现了西方哲学中国化后的形象。当把彭康哲学思想放置在中国现代哲学的背景下,就能初步勾勒出这样几方面的侧写:柏格森哲学——创造进化论在中国兴起;彭康对科玄之争的论断;彭康的柏格森印象;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立场。带着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我们试图以柏格森为关注点,还原近代中国和西方思想接触的原初语境,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反思。
马枫[2](2021)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哲学批判一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1世纪20年代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危机,更使生态批判的创新和生态哲学的重构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理论任务。在这次疫情危机的冲击下,西方主流生态哲学褪下自由与民主的华丽外衣,其固有的理论缺陷暴露无遗。在理论上,西方主流生态哲学将“生态环境”变成了一个本质化、中心化的理论内核,而将人的生命置于这个核心之外,对生命健康与生态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缺乏思考,很少关注到病毒、瘟疫与人类健康之类问题。这次突发的疫情危机警醒了人类,也推动生态哲学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思考生态问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在这个方面,法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以马克思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理论为基点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德勒兹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立场,注重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哲学分析,由此出发,将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为人类生态问题的最终根源,并进一步发展为对以资本同一性逻辑为核心的现代性批判,和对西方哲学的超验本质主义传统的哲学批判。德勒兹从马克思经典理论出发,广泛吸收卢克莱修、斯宾诺莎、康德、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哲学史资源,以差异性、内在性和容贯性为前提批判原则,入手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重生态维度,创建了以生成论、生机论、机器论与地理哲学四大主题为其内容,以重建“新大地和新民众”为其归宿的丰富而完整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本论文从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立场出发,试图批判性地全面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内容和当代意义,期待以此为拓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哲学史背景。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德勒兹,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念为首要的理论来源,首先确定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核心母题,由此建立起反现代性的新自然主义,重构出表现性、多元性、生成性的现实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在当下互渗的现实状况与内在机制,并把马克思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命题确立为自身生态理论的实践旨向。德勒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回溯到柏拉图本质主义与理念论的哲学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同一性、超验性的传统,认为理念论的四重幻相蒙蔽了本真的差异、流溢因之上建立的分有的原则泯灭了内在性,他重建了反同一性、超验性的差异性与内在性,并以差异性和内在性为基础再生了容贯性原则,将三者共同作为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也预设了其理论的生命内核。以上述思想为基础,德勒兹构建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三重批判框架,不仅将自然生态定性为社会问题,而且提出了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本身是生态问题的一部分,并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同构的关系。他与加塔利为学界所熟知的两卷本“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着作,就是以精神生态为切入点的批判理论。第二部分努力呈现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主要学术贡献和理论构成,这就是其在生态领域对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生命批判、技术批判和历史批判的具体展开。首先,德勒兹以生成论批判资本主义存在论,认为存在实为生成之在,自然具有多样性、多元体、共生性、关联性、断裂性与开放性的生成法则,整个自然既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世界,也不是按照树状模式建立起来的等级世界,而是一个由个体化的多元体所构成的多元体,是“反对其自身”的生成自然,由此批判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认知的误导,揭示了此次疫情危机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其次,在生机论的起落沉浮的学术背景中凸显德勒兹对资本主义压制生命的批判,通过探析生命力量与自然、物质、心灵、精神、感知、艺术等事物的内在机理,德勒兹在生态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进行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发掘了新的社会场域下的生态创造力量。第三,着眼于机器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普遍现象,经剖析机器的文明面及反生态的文明悖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抽象机器控制自然、社会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运行机制,同时以机器论视角考察有机体与有机的、无机的环境之间的共生规律,探析了超越技术理性的桎梏、重建人类生态文明的另一种可能。第四,德勒兹把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作为其地理哲学的源头,并受尼采地理学隐喻的启发,赋予大地概念地球的、自然的、文化的与空间的等多重内涵,通过揭露其编码、结域、层化的内在机制,批判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大地是被总体化、统一化了的同质空间,进而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破解问题推进为由“纹理空间”向“平滑空间”的转化。地理哲学也是对现代性尊崇历史观念的一种反拨。第三部分探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在哲学上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未来出路的构想与规划。一方面,德勒兹主张重塑主体性,把生态拯救之道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内在的生存方式”,生成人类敬畏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以期达到以人性解放追求生态自由,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德勒兹既期待现代社会增强系统化、微观式的治理能力来应对生态危机,又希望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化解矛盾,其以消极逃逸的方式摆脱资本的平面、摆脱资本主义的一整套公理体系、摆脱以同一性为逻辑的现代哲学的设想,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另外,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包含着“生态共同体”意蕴,但以习近平生态思想来衡量,其思想只表达了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向往,缺乏有价值的行动纲领。以“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聚全球共识,坚持异质同构、求同存异的原则来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共同体,才能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明天。
查芳灵[3](2020)在《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初是中国思想史上各种社会思潮激荡不已的时代。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与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代表人物与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始人,两种真正发生重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思潮——进化论和唯物史观同样对其思想演变产生显要作用,使其主体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重要转变。进化论在欧洲具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形态多样。由于近代中国客观实际的现实需要,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更为关注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具有充分解释力和适用性的社会进化论。进化论在中国的发展肇始于严复意译的《天演论》,历经维新派、革命派等不同主体的理解、传播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满足了希冀和主张“变革”的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全新意识形态的需要。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其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人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成为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以及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启蒙精神。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作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影响力最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化论同样对陈独秀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思想具有浓厚的进化论色彩,彰显出强烈的革命性。青年陈独秀带着真挚的爱国热忱踏上救国征程,将如何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时局作为其思考的核心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极力推崇进化论,认为进化论是“宇宙之根本大法”,是“人心划然一新者”,进化论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主要理论依据,他围绕历史观、伦理观、人生观等阐述了一系列观点,在运用进化论探究中国出路,抨击旧思想、旧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进化论的唯物性和能动性原则。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演进与转变。这是环境、社会、实践等外部原因和个人阅读、研究、经历等内部原因合力之作用。根据对陈独秀文集、书稿等史料的梳理与研究,力求刻画清楚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的轨迹。在《劳动者底觉悟》中,陈独秀高度评价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彰显出群众史观的萌芽。在《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中,陈独秀初释剩余价值思想并运用剩余价值思想研究中国工人问题。《谈政治》则表明陈独秀已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在《社会主义批评——在广州公立法政学校演讲》中,陈独秀论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在1922年4月发表的《马克思学说》中,陈独秀系统阐释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劳工专政”等,着重论述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说的内在统一性,批驳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把握马克思的两大真精神。思想转变有其复杂的原因,离不开特定的外部历史环境,同时,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是陈独秀实现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内在逻辑。陈独秀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要义,准确把握唯物史观的“要旨有二”,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变化的规律、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国家论、政党学说等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总体上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意,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中国人对唯物史观的最初认识与理解,促进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与李大钊、蔡和森、李达等共同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通过解析陈独秀对于唯物史观的阐释,以点带面,试图勾勒出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初传播的图景。与此同时,陈独秀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分析和探索。一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剖析中国社会问题,正确定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是关于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认为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三是运用唯物史观剖析当时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各派别,在道路之争中,明确指出中国应选择与实行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四是关于推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主导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和唤醒无产阶级的觉悟,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以及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等。作为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不仅影响了个人的人生轨迹,更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这一思想转变作历史评价,可以看到,不论是价值理想层面上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或是学理层面上阐释和宣传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还是实践层面上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个人、时代、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限制,其思想转变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简单化、机械化之处等等。但从整体上看,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的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在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与中国革命的结合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经百年有余。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早已不同往日,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回望历史,如果没有陈独秀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最初的积极选择和阐释,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结合,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成就。在新时代的今天,重新理性审视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转变的这段历史,厘清其思想转变的脉络和轨迹,努力展现出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面貌和内在规律,从一个维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丰富思想资源。
丁晨[4](2020)在《德勒兹《时间-影像》对空间设计的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之下,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电影哲学理论着作《时间-影像》,对时间和空间的全新解读方式依旧拥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作品涉及庞大的电影研究体系从而引发的哲学实践的概念,陈述了电影与哲学、理论与实践、概念与存在的关系。以二战后的生存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为时代背景,后现代主义导演们在影像中体验时间,形成了现代电影中的视觉风格、叙事特征和塑造手法,他们以实验精神重塑了电影美学。研究了德勒兹的哲学观、电影观和对于影像多重维度建构逻辑后,基于德勒兹《时间-影像》的理论基础,完成了以歌剧《歌剧魅影》为蓝本的空间设计,从“锥形时间尖点”的图像转译、“线性空间层次”的空间体验、“演艺空间逻辑”的形态建构为切入点,呈现《歌剧魅影》以“时间-影像”下的全新表现形式,完成包含四个时间维度和多个演艺空间的实验性剧院舞台。并加入对故事结局创造性的演绎,展现了多种“时间切片”下的可能性,共同构成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维度交织。
康玲玲[5](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晏丽平[6](2020)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文中研究说明进化论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社会史和文化史上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中国现代美学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在人文社科领域内学者主要关注的还是进化论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等领域的影响,在美学领域内该议题尚未有充分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以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为研究重点,对蔡元培、梁启超、宗白华等重要美学家的思想进行梳理,提炼总结进化论意识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理论形态及其叙事逻辑,并对进化论在中国现代美学创构进程中的思想功能和理论意义进行客观评价。希望通过对中国现代美学中进化论思想的回眸,为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课题作出介绍和概括,第一章介绍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和产生的影响;第二、三、四章分别以梁启超、蔡元培和宗白华为例,具体分析了进化论思想对三者美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梁启超的进化论思想的表现及其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的美学观念的转变;第三章则主要论述了进化论思想对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影响;第四章主要写了宗白华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及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对宗白华的影响;最后一章综合地讨论了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中的正反作用以及对其的反思与评价。最终本文得出结论:进化论思想是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因素和理论基础,它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现代美学的话语生成,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逻辑与话语内容绕不开进化论思想。
涂晓婧[7](2019)在《朱谦之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朱谦之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着名的文化史大家。他的研究视野很广泛,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化、文学、音乐、戏剧、考古、政治和中外文化关系等等领域,其中有诸多方面都属于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极具前瞻眼光的开拓性研究。本篇论文将以朱谦之的“美学思想”作为核心观照对象,从四个层面对朱谦之的美学思想给予系统地梳理、总结和分析,进而全面地展示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与理论价值。第一章将首先对朱谦之个人的生平和其学术生涯发展脉络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分析朱谦之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日趋成熟的历程及其理论渊源,包括早期所接受的儒家、道家、佛家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化中杜里舒、柏格森、黑格尔、孔德等哲学家的理论观点对其美学思想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的奠基作用,以及朱谦之在儒道文化、无政府主义及孙中山式的大同共产主义之间所做出的文化调和;第三章全面分析朱谦之美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无元、流行进化、唯情论、美育、音乐文学),以展示其所建构的理论系统(各范畴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的具体形貌;第四章重点探讨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独特贡献,及其在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将对其理论的局限性进行分析阐述。结论部分概括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理论要点,以及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独特价值和启发。朱谦之的美学思想是对自五四运动时期开始盛行,并一直有所延续的唯科学主义的一种抵抗、矫正与调和,在科学和人文的现代化路向选择上,既具有不可替代的开创性贡献,也有着深远的启发意义。朱谦之将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结合起来,对真情、人性、文化等诸多领域展开了深入地追问,尽管他的思想仍存在许多不足,甚至有陷入程式化唯心论漩涡的嫌疑,但他对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乃至现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等多个方面仍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缪梦丽[8](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与异例的使用与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小学教育改革和创新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需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阵营和敏感阶段,是创新发展的生命基础与成长摇篮。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亟待教师教学行为的创新。反观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传统范式和规范伦理约束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自由,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现实困境导致了教师的固步自封和精神贫瘠。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关注自我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生命价值与职业价值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突破经验主义和群体意识的制约。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维度的惯例和异例进行定义,以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石,运用了质性的研究方法,深入吴地L小学教学现场,参与观察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50余节,选择其中8位典型教师进行课堂观察与记录,具体分析他们的经典教学案例,提炼其教学惯例与异例行为。此外,对其中3位教师进行对话访谈,深入了解教师意图和主观感受。本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和对话访谈等方法,探究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惯例和异例的具体使用,并试图对其做出理论建构。研究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惯例与异例的内涵、特点、要素、生成、规律和影响,为教师的教育生命成长提供了可参考的建议。惯例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逐渐积累形成并延续使用于不同情境的的常规教学行为;异例是指教育者在教学中违反普遍规则、打破常规教学范式的异化教学行为。惯例与异例各有其优缺点且相对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惯例具有感召力与规范力,而异例具有批判力与创新力。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与异例的使用要满足生活要素、审美要素和尺度要素。丰富的生活是教师产生语文思维的灵感源,审美化的课堂教学为教师更新教法提供思路,教师在使用惯例与异例时需要把握好尺度。小学语文教师受外铄因素影响自觉使用与遵循惯例,并自觉产生因袭行为,受内发因素影响产生创造异例的内在冲动与本质需求,通过异例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有望实现教学的创造与超越。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需要教师拥有“破格”的勇气,“自疗”的智慧和“叛逆”的理性,来面对被体制局限、时代要求和现实困境裹挟的教育生活,需要勇有“出乎其外”的旨趣,适度保留“文人血性”,兼顾“内生长”与“外生长”的平衡性,以达成个性的解放和自我的现实超越。
周心甜[9](2019)在《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时间观中,人们通常把时间看作是和空间一样的纯一媒介,将时间与空间混为一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着名哲学家柏格森通过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绵延”学说,最早将时间问题提升为哲学的首要问题。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绵延概念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贯穿于柏格森整个哲学体系中,而对于绵延概念的阐释也构成了柏格森哲学的主要内容。首先,柏格森认为绵延是区别于空间化时间的真正的时间,作为真正时间的绵延主要的特征为:绵延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是陆续出现的,不可测量的;是不断创新的,无法预见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变化本身。其次,柏格森认为绵延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是万物变化运动的动力,是一种创造的进化。最后,柏格森指出对“绵延”概念的阐释主要是为了引出自由,柏格森批判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并指出自由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是深层自我通过自身不断创造发展的一种瓜熟蒂落的行为,是自我与绵延的统一。可以说柏格森是时间观念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在其他哲学家们都陷入空间化时间的囹圄时,柏格森将绵延中的时间本体从空间化的时间中剥离出来,第一次从哲学上界定了时间与空间,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将时间与空间混淆的局面,消除了空间化时间对于生命和自由的误解,在他之后的哲学家们在涉及时空问题时都很难脱离他的影响。同时,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物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导致了现今社会中的人们开始试图用僵死的、机械的钟表时间来对生命进行界定,此时对柏格森的时空观进行分析,对于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与个人生命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深刻的启示,也可以对物化现象的猖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刘春晓[10](2018)在《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亨利·柏格森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二十世纪法国着名哲学家、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曾掀起一阵热潮——“柏格森热”,柏格森关于生命的哲学观点,表现了他对生命过程的独特看法,其生命伦理观点主要体现在晚年所着的《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此外,在《实践与自由意志》和《创造进化论》等着作中也有所提及。他将“生命”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用道德贯穿于生命发展过程的始终。柏格森将个体从生到死的过程看作是在生命冲动的作用下、连续的绵延过程,而生命的绵延并非直线式的时空延伸,而是在面临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循环往复中的曲折前进,这就是自我的本质。对柏格森生命哲学伦理观点的研究,就是从哲学的视角看待道德生命的发展过程。柏格森认为,道德自我是存在于绵延的时间中的自我,是充满着创造性的、变动不居的。柏格森将时间分为三种形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的事物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中,现在的事物就在眼前运动着,而将来是即将到来的,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限衔接中发展进化的。柏格森深入到生命自身研究各种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演变的动力,认为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少数精英人物道德抱负的实现会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无论是个体道德还是社会道德的发展都是没有目的、没有终点、永不停止的。在个体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服从于外在的压力,遵守道德义务,以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当社会能够稳定运行的时候,个体在道德生命冲动力和创造力的作用下,达到了个体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此时,个体不拘泥于外在的规则约束,而是努力冲破道德义务的强制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在开放的社会中,每个人所处的地位和享受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但是总有生命体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比较强的精英人物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他们通过直觉体悟获得了较强的生命掌控力,同时将自我的道德光辉无私地照耀到每个普通人,带领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状态、封闭的社会环境。在柏格森这里,己道德和类道德总是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再由高级阶段基础上的较低等级向更高级的道德发展。柏格森不仅论述了生命道德的两种境界,而且还在封闭和开放两种社会形态下,相应论述了两种宗教形态,即静态的宗教与动态的宗教,表明了其宗教观念。静态的宗教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处于静态宗教影响下的人们主要受到自我本能的支配,而动态的宗教则使人们处于博爱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拥有充分的意志自由,并且富有创造性,表现出人类生命的本质。柏格森的宗教观与其伦理观是一脉相承的,都将道德人作为自我生命乃至世界的主宰,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鉴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暴露出了社会个体伦理道德素养的低下、对于生命意义的迷茫、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的问题,传统的伦理思想体系有待完善,新的思想道德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柏格森的生命伦理思想肯定和重视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向往社会平等和个人自由、乐观地憧憬了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前景,其思想观念和态度取向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格森形象:以彭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2)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德勒兹是生态哲学家吗? |
1.西方主流生态哲学的困境 |
2.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论证思路 |
第1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哲学基础 |
1.1 重思马克思的自然观 |
1.1.1 马克思批判理论中的自然概念 |
1.1.2 基于现代性批判的新自然主义 |
1.1.3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如何可能? |
1.2 反思生态问题的“前提批判”诸原则 |
1.2.1 差异性原则 |
1.2.2 内在性原则 |
1.2.3 容贯性原则 |
1.3 加塔利的启示:进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三个维度 |
1.3.1 自然生态维度 |
1.3.2 社会生态维度 |
1.3.3 精神生态维度 |
第2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理论构成 |
2.1 生成论 |
2.1.1 生成之在 |
2.1.2 自然的生成法则 |
2.1.3 “反自然”的真实自然 |
2.2 生机论 |
2.2.1 生机论的起落沉浮 |
2.2.2 物质、生命与自然力量 |
2.2.3 生命力量的另一来源:精神、感知与艺术 |
2.3 .机器论 |
2.3.1 机器变革及其两面性 |
2.3.2 资本主义机器的反生态本性 |
2.3.3 机器的文明面与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
2.4 地理哲学 |
2.4.1 大地概念的多重内涵 |
2.4.2 尼采的地理学隐喻 |
2.4.3 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 |
2.4.4 从纹理空间到平滑空间 |
第3章 德勒兹对走出人类生态危机之可能路径的哲学构想与规划 |
3.1 重塑新主体:重新反思人性与人的生存方式 |
3.1.1 “内在的生存方式”的生态涵义 |
3.1.2 生态伦理精神的生成 |
3.1.3 回到马克思:从自由个性到人类解放 |
3.2 重建新大地:走向人类生态共同体 |
3.2.1 生态治理与疫情治理 |
3.2.2 激活反资本主义的生态力量 |
3.2.3 基于根茎模型的“生态共同体” |
结语: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与面向未来的生态哲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总体架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总体架构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启蒙运动 |
一、进化论传入中国的时代背景 |
(一)进化论及其在欧洲的发展 |
(二)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 |
(三)进化论传入近代中国的思想背景 |
二、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进化论的译介与传播 |
(一)严复的天演进化思想 |
(二)维新派的进化论思想 |
(三)革命派的进化论思想 |
(四)互助主义进化论传入中国 |
三、进化论在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
(一)对传统世界观、历史观的冲击 |
(二)奠定中国近代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
(三)激发自由、科学、民主、理性等近代启蒙精神 |
第二章 陈独秀前期思想中的进化论因素 |
一、陈独秀对进化论的总体认识和唯物论发展 |
(一)青年陈独秀的人生经历 |
(二)“宇宙之根本大法” |
(三)带有进化论色彩的唯物论 |
二、陈独秀进化论的历史观 |
(一)“人类文明之进化,新陈代谢” |
(二)“万物之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之有无强弱为标准” |
(三)“所不同者,吾人有自动的发展力耳” |
(四)“革命者,一切事物革故更新之谓也” |
三、陈独秀带有进化论色彩的伦理观 |
(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二)“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 |
(三)“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 |
四、陈独秀人生观中的进化论因素 |
(一)“青年之精神界欲求此除旧布新之大革命,第一当明人生归宿问题” |
(二)“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
(三)“幸福之为物--必兼个人与社会以为量” |
第三章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思想转变 |
一、“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 |
(一)群众史观的萌芽 |
(二)初释剩余价值学说 |
(三)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
二、“我是相信唯物史观的” |
(一)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 |
(二)形成较完整的唯物史观思想体系 |
(三)把握马克思的真精神 |
三、陈独秀思想转变原因的理性审视 |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省思 |
(二)追求个体解放和社会民主的前后贯通性 |
(三)新文化运动对进化论的反思 |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 |
第四章 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解说 |
一、唯物史观“要旨有二” |
(一)“人类文化之变动” |
(二)“社会制度之变动” |
(三)“唯物史观派”的巨子 |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
(一)阐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
(二)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内在统一 |
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
(一)劳工专政思想 |
(二)国家观 |
(三)政党论 |
第五章 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一、对中国特殊社会性质的定位 |
(一)剖析中国社会问题 |
(二)定位中国社会性质 |
二、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分析 |
(一)中国革命须分“两步走” |
(二)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分析和选择 |
(一)社会主义道路之争 |
(二)选择苏俄式社会主义道路 |
四、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推进 |
(一)创建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 |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无产阶级觉悟 |
(三)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 |
(四)联络革命的资产阶级展开民主革命 |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思想转变的历史评价 |
一、启蒙的革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的确立 |
(一)赋予启蒙新的精神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 |
(二)以思想论战促进中国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辨明和追求 |
二、从零星到聚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一)总体把握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 |
(二)组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
三、由理论到实践:拉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问题的帷幕 |
(一)领导创建中国共产党 |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 |
四、思想转变的历史局限 |
(一)尚未彻底摆脱进化论因素的影响 |
(二)忽视对辩证法的学习与研究 |
(三)对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德勒兹《时间-影像》对空间设计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勒兹的《时间-影像》的研究思想 |
第一节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
一、“存在”的哲学体系 |
二、“现实存在”与“本真性” |
第二节 柏格森《物质与记忆》 |
一、“记忆”的形成逻辑 |
二、形象的选择、认知和存活 |
第三节 胡塞尔《现象学》 |
一、“现象学”的发展秩序 |
二、先验主义的构成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间-影像》中的电影观与哲学观 |
第一节 《时间-影像》中的电影观 |
一、运动与影像 |
二、时间与影像 |
第二节 《时间-影像》中的哲学观 |
一、“现在的尖点” |
二、“生成的时间性” |
三、“时间的内在性” |
四、“影像感觉的逻辑” |
第三节 《时间-影像》中的电影与哲学关联 |
一、电影与哲学中潜望与感知 |
二、时间晶体中的符号阅读 |
三、电影与哲学中“绵延”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时间—影像》中多维度建构逻辑 |
第一节 感觉与影像 |
一、“零度影像”的建构逻辑 |
二、“言说符号”与“溢” |
第二节 情感与影像 |
一、任意空间的可能性 |
二、“圣像”的品质力量 |
第三节 冲动与影像 |
一、衍生的“遗传”片段 |
二、“偶像”的“症候”作用 |
第四节 动作与影像 |
一、“综合符号”与“痕迹” |
二、动作“印记”的施放 |
第五节 反射与影像 |
一、“话语”的间接关系 |
二、吸引与倒错的“形象” |
第六节 关系与影像 |
一、整体的“象征”符号 |
二、“标记”与“无标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影像中体验时间的导演与经典作品 |
第一节 阿伦·雷乃 |
一、《广岛之恋》 |
二、《纵情一曲》 |
三、《法国香颂》 |
第二节 小津安二郎 |
一、《秋刀鱼之味》 |
二、《晚春》 |
三、《东京物语》 |
第三节 让·吕克·戈达尔 |
一、《精疲力尽》 |
二、《再见语言》 |
三、《华丽的咏叹》 |
第四节 路易斯·布努艾尔 |
一、《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
二、《朦胧的欲望》 |
三、《黄金年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间-影像》研究的实验性空间设计 |
第一节 锥形的时间尖点——图像转译 |
一、记忆的扩展与叠加 |
(一)场所记忆 |
(二)故事线的生成 |
二、图像的解读与分解 |
(一)图像中的时间切片 |
(二)图像的叠加与分解 |
第二节 线性的空间层次——空间体验 |
一、朦胧的影像空间 |
(一)碎片化的拼贴结构(戈达尔) |
(二)决定性瞬间形成(布列松) |
(三)色彩的维度的编织(明奈利) |
二、诗意的空间的体验 |
(一)隐匿的空间界限 |
(二)冥想的空间体验 |
(三)沉浸式空间漫步 |
第三节 演艺的空间逻辑——形态建构 |
一、空间的图式语言 |
(一)体现事件的空间布局 |
(二)表达秩序的空间图式 |
二、形态的图示语言 |
(一)线性与非线性的交织 |
(二)形态与空间 |
三、建构中的形态组织与营造 |
(一)空间形态的组织 |
(二)空间形态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的确立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进化论”思想的本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一节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
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 |
二 社会达尔文主义 |
第二节 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一 严复与《天演论》 |
二 由日本传入的进化论思想 |
第三节 进化论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 |
一 中国现代思想革命的兴起 |
二 中国现代美学理念的变革 |
第二章 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进化论思想 |
第一节 “三界革命”与进化论思想 |
一 文学革命论 |
二 “三界革命”的影响 |
第二节 梁启超情感与道德观中的进化论思想 |
一 梁启超论情感“进化” |
二 梁启超对道德进化的不同立场 |
第三章 蔡元培美学思想中的进化观 |
第一节 进化论思想与“美育代宗教” |
一 蔡元培对孔德的社会进化思想的接受 |
二 “美育代宗教”中的进化观 |
第二节 进化论视野下的美术与道德 |
一 蔡元培美术观念与进化 |
二 蔡元培论道德进化 |
第四章 进化论思想与宗白华的美学理论 |
第一节 宗白华早期美学思想中的进化观 |
一 文化观与人生观 |
二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影响 |
第二节 进化论与宗白华艺术观 |
一 艺术的起源、性质及分类问题 |
二 艺术生活与同情 |
第五章 关于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进化论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精神的塑造 |
一 科学理性精神 |
二 进步观的形成 |
第二节 美学领域内反进化的声音 |
一 中国现代美学家对进化论思想批判 |
二 中国现代美学中进化论思想的理论缺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朱谦之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朱谦之的学术历程 |
一 五四时期 |
二 游历时期 |
三 中大时期 |
四 北京时期 |
第二章 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一节 西方思想的接纳 |
第二节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 |
第三章 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无元意识 |
第二节 虚无主义流行进化说 |
第三节 唯情意识 |
第四节 “审美”的文化形态:以直觉为基础的艺术 |
第五节 朱谦之的美学实践 |
第四章 朱谦之美学思想的独特价值与启发 |
第一节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调和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新发现 |
第三节 朱谦之美学思想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与异例的使用与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教育创新的异化与新时代诉求 |
1.1.2 教育场域的平庸与教师成长需求 |
1.1.3 个人兴趣的驱动与专业发展探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惯例 |
2.1.2 异例 |
2.2 惯例与异例的辩证关系 |
2.2.1 .惯例与异例相对应存在 |
2.2.2 惯例和异例的相互转化 |
2.3 理论基础 |
2.3.1 伯格森的创造进化论 |
2.3.2 胡塞尔的现象学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使用案例分析 |
3.1 基于影视效应的读写结合——F老师《天鹅的故事》 |
3.1.1 教师概观 |
3.1.2 类比镜头 |
3.1.3 三播三练 |
3.1.4 予权于生 |
3.2 基于游戏体验的具身教学——Y老师《踩影子》 |
3.2.1 教师概观 |
3.2.2 参与体验 |
3.2.3 再现情景 |
3.2.4 细致描述 |
3.3 结合绘画艺术的句式训练——C老师《我学写字》 |
3.3.1 教师概观 |
3.3.2 板画联想 |
3.3.3 强化仿写 |
3.4 故事类文本的补白式续编——S老师《蜗牛的奖杯》 |
3.4.1 教师概观 |
3.4.2 创编语境 |
3.4.3 合作探究 |
3.4.4 补白续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师异例使用案例分析 |
4.1 类读线索法——S2 老师的《爱如茉莉》 |
4.1.1 教师概观 |
4.1.2 线索串联 |
4.1.3 类读延伸 |
4.2 思维可视法——C2 老师的《狼和鹿》 |
4.2.1 教师概观 |
4.2.2 表括全文 |
4.2.3 逻辑引领 |
4.2.4 图述主旨 |
4.3 知识穿插与范例引入法——W1 老师的《公仪休拒收礼物》 |
4.3.1 教师概观 |
4.3.2 穿插知识 |
4.3.3 引入范例 |
4.4 鱼骨搭建与追问法——W2 校长的《爱之链》 |
4.4.1 教师概观 |
4.4.2 连续追问 |
4.4.3 搭建骨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建构:惯例与异例的特征洞察及要素陈述 |
5.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惯例的特征 |
5.1.1 惯例的感召力 |
5.1.2 惯例的规范力 |
5.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异例的特征 |
5.2.1 异例的批判力 |
5.2.2 异例的创新力 |
5.3 惯例和异例使用的要素 |
5.3.1 生活要素:语文思维的灵感源 |
5.3.2 审美要素:更新教法的新思路 |
5.3.3 尺度要素:把握新旧选择火候 |
第六章 建构:惯例与异例的逻辑规律及现实启示 |
6.1 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与异例的生成 |
6.1.1 自觉:外铄因素影响下的惯例形成 |
6.1.2 自悟:内在因素影响下的异例形成 |
6.1.3 惯例与异例的逻辑规律 |
6.2 惯例与异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影响 |
6.2.1 惯例之于教师的因袭行为 |
6.2.2 异例之于教师的现实超越 |
6.3 小学语文教师使用惯例与异例原则 |
6.3.1 惯例使用的原则导向 |
6.3.2 异例使用的原则导向 |
6.4 现实启示:小学语文教师成长中的扬弃 |
6.4.1 “破格”的勇气 |
6.4.2 “自疗”的智慧 |
6.4.3 “叛逆”的理性 |
6.4.4 “出乎其外”的旨趣 |
6.4.5 “文人血性”的保留 |
6.4.6 “内外生长”的兼顾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2:教师惯例或异例使用课堂观察表 |
附录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柏格森时空观产生的哲学背景 |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生命哲学的出场 |
第三节 传统时空观的转型 |
一、古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分离 |
二、近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补充 |
三、现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 |
第二章 柏格森时空观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 |
一、数量与性质的区分 |
二、两种众多性的区分 |
三、真正的时间与空间化时间的区分 |
第二节 作为真实时间的绵延 |
一、绵延的概念 |
二、绵延的特征 |
第三节 永远不息的漩涡之流 |
一、对传统神学及机械论的批判 |
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冲动 |
三、生命进化是创造的进化 |
第四节 时间与自由意志 |
一、对非决定论与决定论的批判 |
二、自由与自由行动 |
三、自由的实现 |
第三章 对柏格森时空观的评析 |
第一节 柏格森时空观的学术价值 |
一、对后世时空观的影响 |
二、对过程哲学的影响 |
三、对方法论的启发 |
第二节 柏格森时空观的现实价值 |
一、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
二、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启示 |
三、对物化现象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进化论思想 |
1.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
2.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 |
(二)意志主义伦理学 |
1.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
2.尼采的“权力意志”论 |
(三)早期的生命伦理思想 |
1.狄尔泰的生命伦理思想 |
2.齐美尔的生命哲学思想 |
3.居友的生命道德观 |
二、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
(一)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基础 |
1.生命与物质 |
2.本能与理智 |
3.时间与记忆 |
(二)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内容 |
1.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 |
2.“道德义务”和“道德抱负” |
3.己道德和类道德 |
4.“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 |
5.道德生命的进步途径 |
(三)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特点 |
1.道德来源上的直觉主义 |
2.道德理想上的英雄主义 |
3.道德旨归上的神秘主义 |
三、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局限性及现代启示 |
(一)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1.道德力量生物学化 |
2.物质性力量的匮乏 |
(二)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
1.高扬道德生命的尊严 |
2.发挥生命的创造力量 |
3.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哲学中的柏格森形象:以彭康为例[J]. 李重,王嘉新. 中国图书评论, 2021(07)
- [2]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D]. 马枫. 吉林大学, 2021(01)
- [3]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思想转变研究[D]. 查芳灵.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德勒兹《时间-影像》对空间设计的启示研究[D]. 丁晨.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5]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中国现代美学中的进化论思想[D]. 晏丽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朱谦之美学思想研究[D]. 涂晓婧. 厦门大学, 2019(08)
- [8]小学语文教师惯例与异例的使用与建构研究[D]. 缪梦丽. 江南大学, 2019(12)
- [9]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D]. 周心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柏格森生命伦理思想探析[D]. 刘春晓.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