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清沿海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保护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郑蔚恒[1](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蔡豪哲[2](2020)在《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7年9月(夏季)、2017年11月(秋季)、2018年3月(冬季)、2018年5月(春季)四个航次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通过研究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和重要种、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以了解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与资源概况,以期为进一步摸清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的资源状况提供基础研究以及为兴化湾海域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次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7种,隶属于21目64科98属。按季节分析,春季捕获游泳动物51种,夏季79种,秋季37种,冬季50种。按类别分析,鱼类共79种,甲壳类共43种,头足类共5种。按照分类分析,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37种;其次为鲽形目、鲱形目、鲉形目各8种;再其次为鳗鲡目4种。按照生物量组成分析,鱼类占总生物量的59.95%,甲壳类占总生物量的38.09%,头足类占总生物量的1.96%。按照尾数组成分析,鱼类占总尾数的17.84%,甲壳类占总尾数的81.78%;头足类占总尾数的0.37%。兴化湾鱼类大多为浅水性鱼类,出现了较多的河口性鱼类,这与海域地理位置、水文因素相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季节分布主要受鱼类洄游的影响。由于过度捕捞东海鯷科鱼类衰退的趋势在此海域同样存在。甲壳类多为东海经济种和常见种。此外,兴化湾湾口位置是各类游泳动物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全年优势种仅有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1种,其IRI值为2841,重要种有5种,分别为扁足异对虾(Atypopenaeus stenodactyl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断脊小口虾蛄(Oratosquillina interrupta)、真鲷(Pagrus major)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IRI值依次为405、267、263、261、105。春季优势种有1种,为真鲷,其IRI值为5122;夏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扁足异对虾,其IRI值分别为6085、1955;秋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其IRI值分别为3450、1277;冬季优势种有1种,为细螯虾,其IRI值为2906。兴化湾的优势种和重要种,多为地方性种类或者洄游性种类,优势种的季节更替与鱼类的洄游和虾类的繁殖有关,虾类优势种可能有由中型虾类向小型虾类衰退的趋势。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从适温性、栖息水层进行划分。从适温性性来看,暖水性种数>暖温性种数>冷温性种数,暖水性46种,暖温性31种,冷温性2种。从栖息水层来看,底层鱼类有56种,近底层鱼类有12种,中上层鱼类有11种。甲壳类根据宋海棠、俞存根等人的研究,划分为广温低盐、广温广盐、高温高盐三大生态类群。兴化湾近岸海水形成的广温低盐的水系、外来的高温高盐水系、二者混合形成的广温广盐的水系,这三种水系决定了兴化湾游泳动物的生态特征。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结果显示,四个季节标序图均具有一定解释意义。聚类分析(CLUSTER)分析表明,春季在相似性2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夏季在相似性30%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秋季在相似性1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冬季在相似性16%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ANOSIM分析表明,四个季节组间均差异显着。春季、秋季群落特征可能与物种丰富度以及站位水文条件有关,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冬季可能与南日水道与兴化水道有关。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3~2.13,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71,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81~3.50,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游泳动物平均生物量资源密度为113.51kg/km2,最高为12号站位(212.83 kg/km2),最低为3号站位(29.24 kg/km2);平均尾数资源密度为84.82×103 ind./km2,最高为4号站位(520.27×103 ind./km2),最低为7号站位(13.51×103 ind./km2)。四个季节的季节更替指数(AI)均在96以上,迁移指数(MI)夏季、冬季接近为0,表明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物种迁入量和迁出量处于非动态平衡状态。ABC曲线结果显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除冬季外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受干扰程度如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季受到的干扰强度较大可能是由于台风侵袭。
金星星[3](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黎秋莉[4](2019)在《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底,水利部已经批准设立了十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有878个,相当于省级标准的水利风景区2000多个,其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占全国水利风景区的比例约为43%。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风景区中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类型,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水库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水资源,水利风景资源丰富而独特。福建省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依其所处的地形地貌不同,其景区规模大小、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程度均有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对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水利风景资源特色进行分析,通过对水利风景区以及相关景区的风景资源进行文献综述,采用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风景资源的相关特性进行spss量化处理。通过调查福建省平原湖泊型、丘陵湖泊型和山谷河道型这三种类型的水库作为水利风景区其水利风景资源的景观特性受地形地貌影响的程度,分析不同景区内的山水格局特征、地文组成差异、水文及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变化、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等,通过挖掘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形地貌代表性和独特性,总结了在不同地貌下其风景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特色,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1在生物群落、工程建筑景观、库区小气候和水文景观4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主因子F2在地文景观和社会属性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F3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基础地形因子。由数据分析得出,F1的贡献率最高,为35.218%,说明在平原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生态敏感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F2贡献率为31.290%,说明风景资源的人为参与性因子也非常重要;F3贡献率为29.799%,说明平原地区的地形变化不明显,其山水地貌景观对景区景观特性的影响弱于前两者。(2)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4在地文景观、社会属性、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看成是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主因子F5在生物群落和工程建筑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主因子F5在山水地貌景观和水文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地理基础因子。主因子F4的贡献率最高,为36.213%,说明在丘陵湖泊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人文社会活动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最高,最为重要,体现在景区的库区小气候环境特征显着,对景区内外的游客显示出明显的吸引力。F5贡献率为31.551%,说明风景资源的基础投资反应因子也非常重要,水工建设对生物群落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二者又共同对景区起作用。F6贡献率为27.403%,相对于其它因子,丘陵地区的地形虽然有明显变化,但尚未表现出更大的优势,这可能景区规划建设者尚未充分挖据现有的资源有关,使游人未能充分体验到丘陵地貌的景观独特性。(3)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主因子F7在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库区小气候3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相当于是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主因子F8在社会属性和生物群落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为风景资源的生物活跃性因子;主因子F9在山水地貌景观和工程景观2个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表示为基础地质工程因子。F7与F8是三个主因子中较高的的两项,两者的贡献率相差不大,分别为34.691%和34.664%,说明在山谷河道型景区内风景资源的库区生态本底因子和生物活跃性因子对景区的景观特性贡献率都较高,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刺激了景区的生态环境良好发展。通过这两个因子,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此类型的景区在人为景观上尚未过多进行开发建设,大部分景观都按当地原始风貌自然体现。主因子F9贡献率相对较小,为26.779%,说明该类型的景区内山水地貌景观虽然气势恢宏、雄伟多变,但总体上未能形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且游线可达性极弱,很难满足游人体验和观赏的需求,人们对其感知较弱。立足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宗旨,研究结果将用于对规划保护和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提出具有实用性的策略,包括对景区内的道路游线交通规划,工程选址以及建筑景观的合理布局,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和植被群落的有效保护等方面,旨在打造具有地形地貌景观特色的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观。同时引导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为今后我国更合理、有序、高效地规划建设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提供理论上的科学指导,是发展建设不同境域内具有特色的水利风景区的必然趋势。
陈志强[5](2019)在《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文中提出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林地资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了解林地资源现状与变化动态,进行科学合理的林地经营规划,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发展,“3S”技术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林地变化动态监测及管理。本文将福建省福清市作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手段对福清市林地资源变更进行研究,基于2016年-2018年福清市林地“一张图”数据,对福清市林地资源现状、林地变更等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福清市林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以期能及时发现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及控制林地向有利方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林地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福清市林地资源现状:福清市现有土地总面积156200.67hm2,其中林地面积68656.21 hm2,非林地面积87544.46 hm2,森林覆盖率为41.98%。森林覆盖率已基本达到2020年目标值(41.85%)。有林地面积57926.27 hm2,疏林地面积138.73 hm2,灌木林地面积7661.23 hm2,未成林地面积612.29 hm2,苗圃地面积168.75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56.22 hm2,宜林地面积1890.48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24 hm2。林地保护等级II级保护33491.67hm2,III级保护5622.61hm2,IV级保护29541.93hm2。(2)2016年-2018年林地变更调查期间,福清市地类变化图斑共计5869个。福清市林地面积净减478.03hm2,其中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净减量分别为7179.80hm2和1251.6hm2,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及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净增量分别为:6525.75hm2、403.71hm2、59.88hm2、2.76hm2、959.03hm2、2.24hm2。在非林地与林地动态转移变化中,非林地转变林地面积0.09hm2,林地转变非林地面积478.12hm2。(3)2016年-2018年福清市林地变更调查中,引起林地变化的原因为:造林更新、森林采伐、规划调整、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灾害因素、自然因素及调查因素。变更期内变化的面积为12273.74hm2,其中,造林更新引起的变化面积为52.37hm2,森林采伐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0.76hm2,规划调整引起的变化面积为2.05hm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58.21hm2,灾害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14.92hm2,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507.95hm2,调查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0207.57hm2。引起林地变化面积最大的是调查因素,占总变化面积的83.17%。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福清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出台后,变更期内福清市林地征占用情况有所减少,并按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进一步提高福清市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水平,当务之急,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林业经济、林业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基层林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林业行政执法等机构和队伍的业务水平,激励林业工作者适应新时期、新技术,熟练掌握林业软件操作,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较强的林业队伍。
周凌辉[6](2019)在《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清的位置在福州的东南一带,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福清作为福建沿海城市,海岸线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契机,但是利弊相依,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比较频繁,例如风沙、旱涝,特别是每年夏季的暴雨和台风。开展沿海防护林建设,不但是筑牢福清生态安全屏障的需要,也是加快推进福清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于提高整个福清市防灾抗灾的能力,维护人民生活和谐与稳定以及财产生命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然而,福清市早期的沿海防护林建设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缺乏全面、系统以及长远的规划,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已不满足于沿海防护林仅发挥传统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功能,还希望充分挖掘沿海防护林的景观美化价值以及生态经济效益。所以,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对福清市的沿海防护林体系进行规划建设,以进一步优化并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的各类效益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表法、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对福清市现有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福清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城市发展定位等基本情况,依据景观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健康原则对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进行规划并提出具体建设措施。主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在规划上,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要做到因害设防。依照福清市自身从海岸到平原再到内陆山区的不同区域环境所面临的风险源特点来确立不同的防护林功能。2、在树种选择上,必须要因地制宜,主要种植乡土树种,并适当的选择外来的优良的树种。避免出现树种单一、生态统稳定性差、缺乏良好的防护能力等问题。3、在防护林建设上,要运用混合交叉种植方式,进行树种的科学配置,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4、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的景观生态效益,对景观布局进行优化以满足福清市构建滨海新城的要求。最后,从福清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防护林体系建设后的抚育管护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组织保障要到位;二是资金筹措要灵活;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造林;四是强化林业执法;五是引导公众参;六是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七是以发展促保护。通过对福清市沿海防护林的现状及其规划建设方面问题研究,提出对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的意见,希望能够对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游碧君[7](2019)在《福建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当今社会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耕地质量在保障粮食安全乃至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揭示区域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对因地制宜实现耕地质量科学高效保护、管理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形地貌复杂的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借助GIS技术,利用全省2009年29945个、2017年3641个耕地土壤调查样点和1:50000耕地利用-土壤类型空间属性数据库,开展1:50000比例尺省域耕地质量评价,分析2009-2017年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2009年和2017年福建省耕地质量等级均值分别为6.44和4.91,2009年耕地质量以七等到十等为主,2017年耕地质量以四等到六等为主,耕地质量总体向好,但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耕地质量空间差异明显。2.2009-2017年福建省耕地质量平均提升了1.53个等级,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空间差异明显。不同行政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程度各异,耕地质量等级变化介于0.71.89之间,其中,以漳州市耕地质量提升幅度最高,厦门市最低,沿海地区除漳州市外,其他设市区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幅度均低于全省耕地质量提升的平均水平,内陆地区则正好相反;不同耕地利用类型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幅度表现为旱地>水田>水浇地;海拔<200 m、200400 m、400600 m、600800 m、8001000 m、10001200 m和>1200 m耕地质量提升的平均等级分别为1.40、1.70、1.66、1.53、1.48、1.44和1.32;距离居民点<300 m、300600 m、600900 m、9001200 m、12001500 m、和>1500 m耕地质量提升的平均等级分别为1.52、1.63、1.65、1.68、1.63和1.28;距离道路<500 m、5001000 m、10002000 m、20003000 m、30004000 m、和>4000 m耕地质量提升的平均等级分别为1.47、1.64、1.68、1.69、1.64和1.44。3.2009-2017年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受社会经济、人口等因素显着影响,灰色斜率关联分析表明第一产比重、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城镇化水平、有效灌溉面积、钾肥施用量以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福建省耕地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黄博强[8](2019)在《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地带。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扰动下,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海湾与近海流域水污染频发,水生态严重退化。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海岸带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并耦合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环境效应,其过程机制与影响机理亟需深入探讨。本论文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以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为研究主线,以福建省13个海湾和最大的流域—闽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与水质、水土流失环境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国土空间开发管制、水资源保护、陆海统筹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土地利用强度分析(Intensity Analysis)、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环境脆弱性评价等方法,探究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系统阐明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过程机制。闽江口、泉州湾、深沪湾和厦门湾在2002-2009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其它海湾在近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加速;建设用地持续增加。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间隔(2009-2017)外,城市化挤占了 13个海湾大量的农业用地;围填海导致的滩涂大量丧失在近30年成为一种常态。除福清湾第三个时间段,其余海湾水体相对稳定。相比传统的指数法,强度分析方法可更好地展示土地利用内在转移过程。人口增长、地形、法律法规、和自然保护区建立等相关政策因素是福建省主要海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揭示了近30年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阐释了海湾水质的影响机制。在1990-2016年期间,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是福建省海湾水质超标的主要因子;海湾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具有显着地空间分布特征,呈河流入海口向湾口逐渐减小趋势,除旧镇湾、诏安湾为湾内<湾口和东山湾外;提出了福建省13个海湾水质监测优化方案;探讨了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海湾水质的关系,发现二者具有显着相关,海湾林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的增加、大规模的围填海、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是导致福建省海湾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探究了福建省最大的近海流域--闽江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机制及其水土流失效应。1985-2014年,闽江流域的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以损失林地和农业用地为代价。各支流及全流域年均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为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流域水土流失受到气候变异性、土地利用变化、地形因素的共同驱动;降雨量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大于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林地和农业用地持续转移到建设用地和裸地,是导致河流出口输沙率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土壤侵蚀量与TP呈显着正相关,是导致河流TP增加的重要因素。闽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对闽江口的水质状况具有显着的影响。进一步开展了福建省海湾环境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13个主要海湾的环境脆弱性程度均属于中度脆弱以上,闽江口、兴化湾和旧镇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重度脆弱,福清湾、泉州湾和厦门湾的环境脆弱性属于极度脆弱,并提出了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流域综合治理、海岸带生态修复措施和生态补偿等针对性管理措施。
陈凯[9](2018)在《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距海岸线100 km的近岸地区内生活着超过全球60%以上的人口,高度依赖并影响着海岸带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长期观测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显着增强,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扰动,威胁海岸带环境健康和生态安全。高强度、无节制的人类活动可产生包括海洋酸化富营养化等在内的负面生态影响。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生态压力尤为严重,尤其是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差的半封闭性海湾城市,后者多为全球最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为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管理和协调人类对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福建省海岸带典型海湾和厦门西海域为例开展案例研究,从定量的角度探讨区域发展对海岸带水环境的影响。在方法学研究方面,本研究较系统地构建了海岸带区域发展对典型海湾水环境质量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体系,具体包括以下4个层次:1)应用结构断点检验法,获得海湾水环境质量变化过程对海岸带管理政策与行动的联系。2)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社会经济指标和海湾环境等指标间的数据筛选与压缩、关系式建立和影响能力识别。3)利用海湾水环境指标的时间序列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分析海湾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对厦门西海域近30年的水质变化进行Bai-Perron结构断点检验,结果显示1)溶解氧浓度在2008年后显着改善,主要源自环西海域积极的环境治理行动;2)厦门西海域溢油管理相较于酸性物质排放管理更为有效;3)入海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具有潜在相同的来源,其浓度上升伴随着厦门人口的增长。多元统计分析中表明,厦门西海域水质的pH值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比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更敏感,也与三者断点的出现顺序相匹配。另一方面,对福建省7个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典型海湾作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人为因素的影响强度显着大于自然因素,泉州湾、厦门湾水质较劣,东山湾、湄洲湾水质较优,整体上海湾污染程度与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厦门西海域水质的改进EKC模型,支持了活性磷酸盐浓度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间存在“倒U型”关系,意味着以磷限制为主的富营养化管控策略,显现一定成效,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营养盐入海管理和恢复自然生境。福建省海岸带水质的面板EKC模型显示,pH、石油类与经济水平间存在“倒U型”关系,该结果一方面肯定了海洋溢油管理取得实质成效,另一方面则支持了营养盐浓度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持续上升,并且富营养化将加剧海水pH值的下降趋势。借助“后发优势”,我国应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响应不确定性的纳入决策考量,避免重大海洋污染事件的重现。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环境质量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响应通常是非线性的,不存在普适的海岸带管理措施,应根据海域具体条件,辅以可量化的阶段性目标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周姗姗[10](2016)在《福清兴化湾湿地不同生境类型越冬水鸟分布与典型生境恢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化湾是福建省最大的基岩海湾,也是福建省规划重点开发建设的深水港湾和临港工业基地之一,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最集中的区域。福清兴化湾湿地是福建海湾型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福清兴化湾湿地类型多样,拥有大面积的淤泥质滩涂湿地,且福清兴化湾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36,55],水鸟资源也非常的丰富,是福建省的重要湿地。近年来,福清兴化湾湿地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福清兴化湾鸟类生物多样性及栖息地,且对推动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福清兴化湾区域内水产养殖场、潮间盐水沼泽、淤泥质海滩、红树林4种不同生境类型的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分布地点、生境类型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直接计数法记录调查区域内水鸟的种类、数量,调查时主要以步行为主,用GPS定位调查点。分析福清兴化湾湿地越冬水鸟对4种不同生境类型的利用情况,并对其中的重要珍稀濒危水鸟进行了调查,最后对福清兴化湾湿地保护现状和恢复策略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4-2015年间的实地调查数据显示,福清兴化湾共调查记录到的水鸟共6目9科17属29种,占福建省湿地水鸟总种数185种的15.7%。其中鹏鹏目、鹈形目各有1科1种,雁形目有1科6种,鸥形目有1科5种,鹳形目有2科6种,鸻形目科与物种种数均最大,有3科14种。在总计6个目的越冬水鸟中,有??目和鹈形目2个目的水鸟为单种科。水鸟按地理区系划分,古北种24种,东洋种3种,广布种2种。水鸟居留型以冬候鸟为主,有24种;优势种有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1种,常见种有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琵嘴鸭(Anas clypeata)、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赤颈鸭(Larus saundersi)等9种,稀有种有金斑鸻(Pluvialis dominica)、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苍鹭(Ardea cinerea)、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等19种。2、本研究调查的福清兴化湾湿地分水产养殖场、潮间盐水沼泽、淤泥质海滩、红树林4种不同生境类型,在水鸟种类组成上,水产养殖场>潮间盐水沼泽>淤泥质海滩>红树林。水鸟种群数量方面,淤泥质海滩(15417只)>水产养殖场(10726只)>潮间盐水沼泽(2650只)>红树林(1150只)。不同生境类型越冬水鸟物种多样性显示,水产养殖场生物多样性指数(2.89)>潮间盐水沼泽生物多样性指数(2.1)>淤泥质海滩生物多样性指数(1.34)>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指数(0.68)。从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与G-F指数分析得出,淤泥质海滩和潮间盐水沼泽水鸟多样性较为丰富,其物种多样性指数和G-F指数分别为1.34、0.321和2.1、-0.009。各目水鸟在生境利用中存在显着性的差异,?鹏目只在水产养殖场内有分布,鹳形目偏好水产养殖场和淤泥质海滩湿地类型,鸻形目主要选择淤泥质海滩栖息,水产养殖场也是其主要的栖息地。对水鸟物种种数和种群数量与不同生境类型面积关系分析得出,水产养殖场物种种数、种群数量均较大,其物种种类、种群数量分别为25种10726只;淤泥质海滩面积最大物种种数20种低于水产养殖场25种,种群数量达15417只;潮间盐水沼泽与红树林面积均较小,潮间盐水沼泽水鸟物种种数12种和种群数量2650只,均大于红树林水鸟物种种数3种和种群数量1150只。对水鸟不同生境类型生态类型分布分析得出,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涉禽类占主体优势,其中淤泥质海滩物种数和种群数量均最大,共13种14340只;其次是水产养殖场,共13种7241只。水产养殖场、潮间盐水沼泽、淤泥质海滩情况较相似,主要分布为涉禽类,还有部分游禽分布。红树林分布的全为涉禽类,共3种1150只。综上所述,淤泥质海滩是福清兴化湾水鸟主要利用的天然湿地,而在人工湿地水产养殖场中,水鸟的物种种类、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均较大,在水鸟栖息地利用方面占举足轻重的地位。3、本研究实际调查记录到的珍稀濒危水鸟共1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二级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3种。福建省保护鸟类主要分布于水产养殖场,有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白鹭(Egretta garzetta)、大白鹭(Egretta alba)、苍鹭、白腰杓鹬、银鸥(Larus argentatu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8种;其中,2014年调查记录的黑脸琵鹭达到世界种群数量的2%以上,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2和标准6。2015年记录黑嘴鸥多达600多只,占全球总数量7%,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6。4、为缓解福清兴化湾湿地进一步生境破碎、丧失、退化的趋势,保护和恢复水鸟在高潮水位时的栖息地。结合研究结果分析得出,水产养殖场是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在高潮水位时选择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典型生境类型。对福清兴化湾湿地现状的分析发现,一方面,面临湿地填海开发、人工水产养殖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湿地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威胁;另一方面,区域内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乏,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等都严重影响了湿地水鸟的生存与栖息地质量。根据历史对人工水产养殖场生境因子对水鸟栖息地选择影响的研究,并结合福清兴化湾现状分析得出,影响福清兴化湾生境恢复关键因子主要包括水位、植物覆盖、人为干扰、水面面积等方面。对福清兴化湾湿地水产养殖场关键点进行水鸟资源调查,确定了水鸟恢复示范小区范围,并根据本研究水鸟群落组成与分布对此区域进行恢复。通过水位调控、生态补水、生境岛营造、植物营造、生态养殖一系列技术措施对水产养殖场进行水鸟生境营造,为水鸟提供因高潮水位时生境丧失所需要的栖息地。从而达到对湿地水鸟物种多样性进行保护,以及对退化湿地进行功能恢复的目的。
二、福清沿海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保护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清沿海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保护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岛 |
2.1.2 海岛生态系统 |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
2.1.4 陆海统筹 |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
3.1.1 资源价值转化 |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 其他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5.1 研究对象选择 |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
6.1.1 研究对象选择 |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
6.2.1 研究对象选择 |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1.1.1 气候 |
1.1.2 地理概况 |
1.1.3 发展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渔业发展现状 |
1.4 目的及意义 |
1.4.1 游泳动物定义及其研究意义 |
1.4.2 本研究目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调查区域 |
2.1.2 调查方法 |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1 相对重要性指数 |
2.2.2 生态类型 |
2.2.3 群落结构的多元分析 |
2.2.4 多样性指数 |
2.2.5 扫海面积法 |
2.2.6 ABC曲线 |
2.2.7 季节更替指数(AI)与迁移指数(MI) |
第三章 结果 |
3.1 游泳动物种类及数量组成 |
3.1.1 游泳动物春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
3.1.2 游泳动物夏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
3.1.3 游泳动物秋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
3.1.4 游泳动物冬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
3.2 游泳泳动物优势种与重要种 |
3.2.1 游泳动物春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
3.2.2 游泳动物夏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
3.2.3 游泳动物秋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
3.2.4 游泳动物冬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
3.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 |
3.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
3.4.1 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
3.4.2 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
3.4.3 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
3.4.4 冬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
3.5 游泳动物多样性 |
3.6 游泳泳动物资源密度与分布 |
3.7 ABC曲线 |
3.8 季节更替指数与迁移指数 |
第四章 讨论 |
4.1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
4.2 游泳动物优势种组成特征与变化 |
4.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组成 |
4.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4.5 游泳动物多样性分析 |
4.6 游泳动物群落稳定性 |
4.7 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构成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发表论文 |
2.学术交流情况 |
致谢 |
(3)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利风景区研究进展 |
1.3.2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 |
1.5.1 水库型水利风景区 |
1.5.2 水利风景资源 |
第二章 国内典型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概述 |
2.1 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1.1 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1.2 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2 南方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2.1 南方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2.2 南方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2.3 草原地带风景资源特色 |
2.3.1 草原地带的地理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 |
2.3.2 草原地带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 |
第三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分类与分布 |
3.1 福建省区域概况 |
3.2 福建省水库的分类与分布 |
3.2.1 福建省水库分类 |
3.2.2 福建省水库分布 |
3.3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分布 |
3.3.1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区域分布 |
3.3.2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地理分布 |
第四章 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1.1 实例一—福清东张水库石竹湖水利风景区 |
4.1.2 实例二—宁德市蕉城区“瀛洲仙池”水利风景区 |
4.1.3 平原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2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2.1 实例三——三明市尤溪县双鲤湖水利风景区 |
4.2.2 实例四——长汀县羊牯汀江水利风景区 |
4.2.3 实例五——尤溪县闽湖水利风景区 |
4.2.4 丘陵湖泊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3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 |
4.3.1 实例六——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湖水利风景区 |
4.3.2 实例七——龙岩市梅花湖水利风景区 |
4.3.3 实例八——浦城县高坊水库水利风景区 |
4.3.4 山谷河道型水库水利风景资源特色分析 |
4.4 三大类型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比较 |
第五章 基于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 |
5.1 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景观特性评价计分及结果分析 |
5.1.1 计算得分并排序 |
5.1.2 分析结果 |
5.2 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策略建议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3S”技术在森林资源中的运用 |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法 |
2.2 技术流程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及林地资源现状概述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 |
3.1.3 地质地貌 |
3.1.4 土壤、气候、植被等特点 |
3.2 林地资源现状 |
3.2.1 资源现状 |
3.2.2 地类现状 |
3.2.3 权属现状 |
3.2.4 森林类别现状 |
3.2.5 林种分类现状 |
3.2.6 林地保护等级现状 |
4 福清市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 |
4.1 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
4.1.1 各地类变化情况 |
4.1.2 林地权属变化情况 |
4.1.3 森林类别变化情况 |
4.1.4 保护等级变化情况 |
4.1.5 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情况 |
4.2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1 有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2 疏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3 灌木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4 未成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5 苗圃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6 无立木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7 宜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8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变化原因分析 |
4.3 各原因导致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
5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5.1 林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
5.1.1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待完善,森林覆盖率低 |
5.1.2 树种结构不够合理 |
5.1.3 专业人才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林业发展需要 |
5.1.4 富民产业力度不足 |
5.1.5 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矛盾关系 |
5.2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
5.2.1 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等制度 |
5.2.2 科学规划林地,合理使用 |
5.2.3 建立森林灾害防控体系 |
5.2.4 完善林业队伍素质教育体系 |
5.2.5 依靠科学进步,提高科技含量 |
5.2.6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林地可持续发展 |
5.2.7 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宣传力度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有利于提高福清防灾减灾能力 |
1.2.2 有利于推进福清生态文明建设 |
1.2.3 有利于促进福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1.2.4 有利于满足福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1.2.5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 |
1.3 国内研究概况 |
1.3.1 国内沿海防护林建设概况 |
1.3.2 国内沿海防护林保护概况 |
1.4 国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沿海防护林建设研究概况 |
1.4.2 国外沿海防护林保护研究概况 |
1.5 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的选择配置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1 技术路线 |
1.7.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土壤 |
2.2.3 气候 |
2.2.4 水文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2.4 自然灾害情况 |
2.5 小结 |
3 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福清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 |
3.1.1 海岸护堤林 |
3.1.2 沿海基干林 |
3.1.3 农田防护林网 |
3.1.4 城镇绿化美化林 |
3.1.5 荒山绿化 |
3.2 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 |
3.3 小结 |
4 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 |
4.1 规划理念 |
4.2 沿海防护林建设原则及依据 |
4.2.1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
4.2.2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 |
4.2.3 立足高标准、适度前瞻性 |
4.2.4 多种效益统筹考虑 |
4.2.5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4.3 沿海防护林规划构成 |
4.4 小结 |
5 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措施 |
5.1 基干林带造林建设 |
5.1.1 岩质海岸基干林带造林方式 |
5.1.2 泥质海岸基干林带造林方式 |
5.1.3 岩质基干林带树种选择 |
5.1.4 泥质基干林带树种选择 |
5.2 丘陵山地防护林带建设 |
5.2.1 造林地选择与分类 |
5.2.2 营造林设计 |
5.3 现有基干林带的完善改造 |
5.4 防护林的抚育管护 |
5.5 小结 |
6 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建设保障措施 |
6.1 组织保障要到位 |
6.2 资金筹措要灵活 |
6.3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造林 |
6.4 强化林业执法 |
6.5 引导公众参与 |
6.6 加强对红树林的保护 |
6.7 以发展促保护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1.1 注重防护林带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
7.1.2 树种选择是防护林带建设的根本 |
7.1.3 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是系统的工程 |
7.2 建议 |
7.2.1 拓宽林业发展渠道 |
7.2.2 以项目建设带动科研投入 |
7.2.3 多方推动形成合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福建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
1.2.2 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研究 |
1.2.3 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1.2.4 耕地质量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2 耕地资源概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3.1 技术路线 |
3.2 方法步骤 |
3.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2 耕地质量评价底图及评价单元空间数据库建立 |
3.2.3 耕地质量评价样点空间数据库建立 |
3.2.4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5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库建立 |
3.2.6 耕地质量评价 |
3.2.7 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分异分析 |
3.2.8 耕地质量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3.2.9 数据统计与图件编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福建省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
4.1.1 福建省2009年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
4.1.2 福建省2017年耕地质量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
4.2 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异分析 |
4.2.1 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总体空间分异 |
4.2.2 不同耕地利用类型耕地质量动态变化 |
4.2.3 不同海拔分区耕地质量动态变化 |
4.2.4 随居民点距离变化的耕地质量动态变化 |
4.2.5 随道路距离变化的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空间差异 |
4.3 福建省耕地质量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 |
2.1.1 海湾的定义 |
2.1.2 海岸带范围的界定方法 |
2.1.3 国内海岸带调查范围 |
2.1.4 国外海岸带范围界定案例 |
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研究 |
2.2.1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与过程 |
2.2.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水质效应 |
2.2.3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2.3 海湾水质时空变异性研究 |
2.3.1 海湾水质时空变化研究内容 |
2.3.2 海湾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
2.3.3 海域水质评价方法 |
2.4 海岸带环境评价研究 |
2.5 海岸带管理上推到流域尺度 |
2.6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海湾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1.2 闽江流域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2.1 遥感影像数据来源 |
3.2.2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2.3 海湾环境调查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法 |
3.3.2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3.3.3 海湾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方法 |
3.3.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3.3.5 RUSLE模型和SEDD模型 |
3.3.6 环境脆弱性评价 |
第4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过程机制 |
4.1 海湾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格局 |
4.2 基于指数法的土地利用变化 |
4.3 基于强度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 |
4.3.1 时间间隔水平强度分析 |
4.3.2 类别水平强度结果分析 |
4.3.3 转移强度水平分析结果 |
4.4 指数法与强度分析方法对比 |
4.5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
5.1 水质指标的选择和预处理 |
5.2 海湾水质评价结果 |
5.3 海湾水质时间变化特征 |
5.4 海湾水质聚类分析 |
5.5 海湾水质判别分析 |
5.6 海湾水质空间差异性分析 |
5.7 海湾水质监测站点优化方案 |
5.8 土地利用变化对福建省主要海湾水质的影响分析 |
5.8.1 海湾土地利用变化与水质关联性 |
5.8.2 水质变化驱动力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6.1 闽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
6.1.1 闽江流域土地利用总体变化情况 |
6.1.2 闽江子流域土地利用转移水平强度分析 |
6.1.3 闽江子流域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6.2 闽江流域土壤侵蚀量和产沙模数变化 |
6.2.1 土壤侵蚀量总体变化情况 |
6.2.2 土壤侵蚀转移变化特征 |
6.2.3 流域的产沙模数情况 |
6.3 闽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机制分析 |
6.3.1 气候变异性的水土流失效应 |
6.3.2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流失效应 |
6.3.3 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
6.4 流域水土流失与水质的相关性分析 |
6.5 闽江流域出口水质对海湾水质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海岸带环境脆弱性评价及管理 |
7.1 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脆弱性评价结果 |
7.3 海岸带环境管理建议 |
7.3.1 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管理建议 |
7.3.2 沿岸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议 |
7.3.3 防治工业污染排放的管理建议 |
7.3.4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的管理建议 |
7.3.5 海水养殖污染的管理建议 |
7.3.6 流域水土流失和围填海的生态修复 |
7.3.7 农业用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
7.3.8 林地保护的管理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岸带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扰动 |
1.1.1 海岸带是支持社会发展的重要地区 |
1.1.2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
1.1.3 国际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计划 |
1.2 认识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环境影响的过程 |
1.2.1 环境监测提供必要的信息 |
1.2.2 评估人类对海岸带的影响 |
1.2.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1.3 加强我国海岸带管理的意义 |
1.3.1 海岸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1.3.2 解决生态问题维护人类福祉 |
1.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
1.4.1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代表性说明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调研 |
2.1 研究区域概述 |
2.1.1 厦门西海域概述 |
2.1.2 福建省海岸带概述 |
2.2 数据调研和整理 |
2.2.1 厦门西海域 |
2.2.2 福建省海岸带 |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框架 |
3.1.1 厦门西海域 |
3.1.2 福建省海岸带 |
3.2 数据分析方法 |
3.2.1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2.4 Bai-Perron内生多重结构突变检验 |
3.2.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 |
第四章 1980-2012年厦门社会经济发展与近岸水质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 |
4.1 厦门社会经济发展轨迹(1980-2012) |
4.1.1 GDP增长和构成 |
4.1.2 在籍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 |
4.1.3 废水、废气排放量 |
4.2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1980-2012) |
4.2.1 pH |
4.2.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 |
4.2.3 营养盐 |
4.2.4 石油类 |
第五章 区域发展对厦门西海域水质影响的多元统计与计量分析 |
5.1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1 H~+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3 营养盐的结构断点检验 |
5.1.4 石油类的结构断点检验 |
5.2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统计分析 |
5.2.1 相关性分析处理 |
5.2.2 主成分分析处理 |
5.2.3 回归分析处理 |
5.3 厦门西海域水质的未来发展——基于EKC的分析 |
5.4 案例小结 |
第六章 2007-2015年福建省典型海湾水质变化分析 |
6.1 典型海湾的水质变化 |
6.1.1 pH |
6.1.2 溶解氧 |
6.1.3 化学需氧量 |
6.1.4 无机氮 |
6.1.5 活性磷酸盐 |
6.1.6 石油类 |
6.2 典型海湾营养盐浓度的历史变化比较 |
第七章 区域发展对福建省典型海湾水质影响的多元统计与计量分析 |
7.1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研究 |
7.1.1 主成分分析 |
7.1.2 聚类分析 |
7.2 基于面板EKC模型的研究 |
7.2.1 化学需氧量和营养盐的未来趋势 |
7.2.2 pH和石油类的未来趋势 |
第八章 典型海湾富营养化问题的管理 |
8.1 高营养盐浓度对海水酸碱值的影响 |
8.2 营养盐入海负荷管理的思考 |
8.2.1 限制性营养盐的管控策略 |
8.2.2 单一营养盐管控策略的不足 |
8.2.3 美国佛罗里达州Tampa湾案例的启示 |
8.3 案例小结 |
第九章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厦门西海域水质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9.1.2 福建省海岸带水质变化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10)福清兴化湾湿地不同生境类型越冬水鸟分布与典型生境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滨海湿地的重要性 |
1.1.2 滨海湿地所面临的威胁 |
1.2 湿地水鸟研究进展 |
1.2.1 中国湿地水鸟研究进展 |
1.2.2 福建湿地水鸟研究进展 |
1.3 湿地恢复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福清兴化湾的自然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自然资源概况 |
2.2 福清兴化湾的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社区人口 |
2.2.2 经济状况 |
2.2.3 社区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区 |
3.2 调查方法 |
3.2.1 调查方法 |
3.2.2 调查时间 |
3.3 数据分析 |
3.4 技术路线 |
4 福清兴化湾越冬水鸟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组成与分布 |
4.1 福清兴化湾越冬水鸟的组成与分布 |
4.2 不同潮水位水鸟生境选择分析 |
4.3 福清兴化湾越冬水鸟不同生境类型分布 |
4.3.1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种类组成 |
4.3.2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物种数量分析 |
4.3.3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生态类型分布 |
4.3.4 不同生境类型珍稀濒危水鸟分布 |
4.3.5 水鸟种群数量与不同生境类型面积的关系 |
4.3.6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种群密度分析 |
4.4 福清兴化湾越冬水鸟多样性分析 |
4.4.1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 |
4.4.2 不同生境类型水鸟均匀度指数分析 |
4.4.3 水鸟生态特征多样性分析 |
4.5 越冬水鸟的优势种和稀有种 |
4.6 不同目水鸟对生境的利用 |
4.6.1 不同目水鸟对生境的利用 |
4.6.2 各目水鸟对生境利用间的关系 |
5 福清兴化湾水鸟栖息地恢复技术探讨 |
5.1 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受威胁因素分析 |
5.1.1 围垦开发 |
5.1.2 人工水产养殖的不合理开发 |
5.1.3 湿地环境污染 |
5.2 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的栖息地选择 |
5.3 福清兴化湾水鸟典型生境恢复技术探讨 |
5.3.1 恢复示范区选择 |
5.3.2 生境恢复关键因子确定 |
5.3.3 生境恢复关键技术 |
6 结论 |
7 讨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1.1 从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组成来看福清兴化湾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湿地对福清兴化湾湿地水鸟的意义 |
7.2 福清兴化湾水鸟栖息地保护对策 |
7.2.1 对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
7.2.2 建立科研平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福清沿海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及保护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D]. 蔡豪哲.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福建省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资源特色研究[D]. 黎秋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5]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D]. 陈志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6]福清市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建设研究[D]. 周凌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7]福建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游碧君.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0)
- [8]陆海统筹视角下福建省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D]. 黄博强. 厦门大学, 2019(08)
- [9]区域发展对福建省海湾水质影响的计量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D]. 陈凯. 厦门大学, 2018(06)
- [10]福清兴化湾湿地不同生境类型越冬水鸟分布与典型生境恢复研究[D]. 周姗姗.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