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结效应与静压预制桩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窦锦钟[1](2020)在《饱和软土中钢管单桩连续贯入的混合网格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饱和软土中钢管桩连续贯入过程对临近土体作用显着,主要表现形式为土体结构破坏、土体变形以及超孔隙水压力响应,从而改变桩的周边环境状态、影响自身贯入阻力及桩基承载力时效。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桩基贯入完成后的承载力变化,但钢管桩连续贯入过程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后续承载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连续贯入过程的作用机理关键在于如何分析土体大变形和孔压响应。传统Lagrange方法采用有效应力形式的本构但无法解决土体大变形带来的网格畸变问题,而CEL或ALE等大变形方法通常忽略了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同时解决网格畸变以及孔压计算问题的有限元方法,进而深入研究饱和软土中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机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引入混合Lagrangian-ALE方法,实现了基于有效应力分析的饱和软土中钢管桩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对土体变形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揭示了饱和软土中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机理,并提出评估不同桩端形式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质参数对土体固结的影响,揭示了钢管桩贯入结束后土体固结效应的机理,探讨了土体固结效应与桩基承载力时效的相关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提出了考虑不同类型网格间土体应力连续性的Lagrangian-ALE混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实现了饱和软土中钢管桩连续贯入过程的模拟。该方法将桩-土接触面附近区域的土体模型设置为非Lagrange网格,并采用总应力分析条件下的土体参数;将其余区域的土体模型设置为Lagrange网格,并采用有效应力分析条件下的土体参数。考虑弹性变形阶段各向同性土体的剪切模量在两种应力分析条件下是相等的,由此建立两种应力分析条件下土体参数的关联性,从而保证混合网格界面处土体应力的连续性。对饱和软土中钢管桩静压贯入全过程(贯入过程及贯入结束后土体固结阶段)以及锤击贯入过程进行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采用混合Lagrangian-ALE方法进行饱和软土中钢管桩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对于静压闭口钢管桩,分析了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对桩周土体土体变形和超孔隙水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最大值?umax受钢管桩半径Rp、入土深度zp、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cu、弹性模量E、超固结比OCR的影响;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以及土体发生侧向位移的径向范围受Rp、cu、E以及OCR的影响,贯入一定深度后将不受zp的影响;桩周土体发生侧向位移的径向范围可达(15-20)Rp,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可达10Rp。(3)将钢管桩的桩端设置为开口,分析了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过程中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对钢管外侧土体变形和超孔隙水压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max以及钢管外侧发生土体侧向位移的径向范围受Rp、zp、cu、E以及OCR的影响;钢管外侧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受zp、cu、E以及OCR的影响,当钢管桩半径超过一定值后将不受Rp的影响;钢管外侧土体发生侧向位移的径向范围可达(20-25)Rp,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可达(5-15)Rp;对于小直径钢管桩,相较于闭口钢管桩,开口钢管桩连续贯入对临近土体变形的影响更显着,随着zp的增大,由于开口钢管桩堵塞,其在土体中的贯入过程将与闭口钢管桩近似;当Rp较大时,闭口钢管桩连续贯入对土体变形和超孔隙水压力响应的影响更明显。(4)分析了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连续贯入过程中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对钢管内、外侧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超大直径静压开口钢管桩,钢管外侧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径向影响范围受Rp、zp、cu、E以及OCR的影响,可达3Rp;钢管内、外侧?umax受zp、cu、E的影响,与OCR无明显关系;紧邻钢管内、外侧?umax与Rp无明显关系,但钢管内土芯中心处?umax受Rp的影响。对于超大直径锤击开口钢管桩,钢管内、外侧?umax受锤击次数Nh、锤击荷载Fh、cu的影响,与E无明显关系,在紧邻钢管内、外侧与Rp无明显关系,在钢管内土芯中心处受Rp的影响;钢管外侧远桩身区域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及其径向影响范围受Rp、Nh、Fh、cu、E以及OCR的影响。(5)在参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评估闭口和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分布的方法。将研究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下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阶段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分布规律的问题简化成研究不同施工和土质参数对与预测曲线相关的比例系数以及无量纲的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最大值(?umax/cu)的影响;对基于圆孔扩张理论推导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最大值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公式综合考虑了Rp、zp、cu、E以及OCR的影响,用于求解闭口和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过程中?umax/cu的变化。(6)对饱和软土中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土体渗透系数ks、cu、E以及OCR对钢管桩贯入结束后土体固结效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土体固结效应与桩侧承载力时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ks以及OCR影响固结阶段土体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速率以及固结持续时间,此外,OCR还影响固结阶段初始时刻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但cu以及E仅对固结阶段初始时刻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有影响;在贯入阶段,近地表附近以及桩尖下部一定深度处负超孔隙水压力会增大贯入阻力;在固结阶段,负超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至正值的过程会引起桩基承载力的降低,甚至导致静载荷试验时桩基础突然下沉的现象,但达到一定时间后,正的超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将会引起桩基承载力一定程度的增加。
覃明兰[2](2020)在《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文中指出近年来,北部湾沿岸地区基础设施数量日趋增多,规模将更大,作为北部湾沿岸地区基础设施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的桩基工程也得到飞速发展,桩基工程在我国北部湾沿岸地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在北部湾沿岸地区广泛分布,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力学、工程特性,使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工程承载性状极为复杂,因而对我国北部湾沿岸地区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呈强触变性,导致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的桩-土相互作用机制复杂,桩基时效性明显。因而开展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地层中桩基时效性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力学、工程特性,合理指导桩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湛江某桩基工程的实际,利用自制的透明模型箱装置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中模型桩基在不同休止龄期承载性状进行研究,分别对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9组模型桩于不同休止龄期内进行单桩静载荷模型试验,测定桩身应变、沉降,同时对模型桩的桩周土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测定其抗剪强度,探寻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量化关系。得到如下结论:(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具有很强的触变性,不同桩长不同桩径的模型桩桩周土的抗剪强度和触变强度比率随着休止时间的增加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在桩长相同的情况下,桩径越小模型桩桩周土的触变强度比率增加的幅度和速率最大;在桩径相同情况下,随着桩长的增加,触变强度比率增长的速率与幅度没有显着的规律。桩长对桩周土的影响不如桩径对桩周土的影响大。(2)随着休止龄期的增加,各模型桩的极限承载力均有不同幅度的恢复,且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恢复的速率表现为前期增长快,后期增长慢。(3)各个休止龄期内模型桩的摩阻力沿桩身近似成“R”形分布,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顶荷载向下传递是逐步实现的。随着休止时间的增加,桩极限侧摩阻力增长较大。(4)桩周土强度的恢复与模型桩的极限承载力增长正相关,土体的触变性越强,桩基的时效性越明显。
刘鹏程[3](2019)在《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多向加芯搅拌桩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当前应用不多,实际经验稍显不足,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钢厂项目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介绍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多向加芯搅拌桩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检测,评价了其工程质量,利用ANSYS有限元进行数值模拟,评价了其关键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可能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丰南钢厂项目区分布有典型的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量、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物理力学性质差等特点。多向加芯搅拌桩通过刚性内芯桩承担荷载,柔性外桩提供侧摩阻力,承载力高于柔性桩,成本低于刚性桩,在较小沉降时能提供足够高的承载力,又能充分发挥预应力管桩的强度。丰南钢厂项目选择多向加芯搅拌桩作为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在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对多向加芯搅拌桩在竖向荷载下的工作性状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桩侧侧摩阻力分担总荷载的90%以上:增加内外芯长度比,可以有效减小多向加芯撹拌桩的桩顶沉降量,最优内外芯长度比应为0.75;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桩顶沉降量可通过增加芯桩面积比来减少,多向加芯搅拌桩的最优截面含芯率应为0.25:水泥掺入量宜为22%左右,为提高水泥土强度,可适当增大下部桩身掺灰量。群桩破坏模式由群桩的极限承载力决定分为群桩侧阻破坏和群桩端阻破坏;影响多向加芯搅拌桩群桩效应的主要因素是承台和桩距。承台会限制群桩基础上部土的相对位移,影响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从而使桩身上部的侧摩阻力值发挥不完善,桩侧摩阻力的最大值不同于单桩出现在桩身上部,而是出现在桩体的中下部。群桩基础中,在不考虑桩长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随着桩数的增加、桩距的减小,其桩侧摩阻力值发挥越小。当内外芯桩长比0.75,含芯率0.25,桩间距3m时,承载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最好。
牟洋洋[4](2018)在《预制桩桩—土界面受力分析及ABAQUS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静压预制桩施工存在许多优点,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软土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该技术的快速发展往往使得其应用超前于理论和实践研究,这给工程实际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诸多研究者对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包括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现场足尺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目前,关于桩土界面的研究逐渐变成焦点,但其中界面法向应力与桩身轴向力的关系一直未被系统揭示。本文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结果,并借助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桩土界面法向应力和桩身轴向应力进行探究与分析。深入揭示在界面法向应力影响下桩身应力的真实变化,以及在不同工况下桩土界面剪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单一变量对界面阻力、黏着力、摩擦系数的影响,并用数值模拟结果来验证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的具体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在桩土界面剪切试验中,弹性极限摩阻力受粗糙度和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且受制于界面有效法向应力,而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大,其会弱化界面摩擦,存在最优含水率约25%;同一粗糙度、含水率、剪切速率下,弹性极限摩阻力与界面有效法向应力正线性相关性较强。(2)在本试验条件下,界面极限摩阻力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至稳定值,存在最优粗糙度约4 mm;受含水率影响较小,存在最优含水率约25%;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存在最优剪切速率约0.6 mm/min;同一粗糙度、含水率、剪切速率下界面极限摩阻力与有效法向应力正相关性较强。(3)滑动摩阻力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并趋于稳定,存在最优粗糙度约4 mm;含水率对滑动摩阻力的影响受制于法向应力,存在最优含水率约25%;滑动摩阻力受剪切速率影响较小;同一粗糙度、含水率下滑动摩阻力与界面有效法向应力正线性相关性较强。(4)滑动摩擦阶段界面摩擦系数受粗糙度影响较大,存在最优粗糙度约4 mm;粗糙度对粘着力所产生的增强作用较小且有限;含水率对摩擦系数影响较小,存在最优含水率约25%;粘着力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并被削弱其发挥;摩擦系数和粘着力受剪切速率影响较大,存在最优剪切速率约0.6 mm/min。(5)在室内模型桩试验中,贯入过程中压桩力主要由桩端承担;桩侧总摩阻力较小,初期增长较快而后期增长缓慢;桩身轴力相对较大,随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沿深度的增长速率降低。桩侧摩阻力临界深度在距模型地基顶面以下4D或0.343 L深度处。(6)当贯入深度小于1D或3D6D时,同一贯入深度桩侧摩阻力发生强化现象,且在埋深较大土体中较为明显。当贯入深度为1D3D时,同一贯入深度的桩侧摩阻力发生退化现象。(7)中性点约在距桩顶0.357L或4D位置。当桩的贯入深度小于3D4D时,残余正摩阻力较小;当桩的贯入深度超过9D时,桩侧残余负摩阻力有逐渐向残余正摩阻力转变的趋势;当贯入深度约2.5D3.5D时,同一贯入深度桩侧残余正摩阻力相对增加1.97倍;当贯入深度约5D7D时,同一贯入深度残余负摩阻力相对降低1.97倍。(8)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数值上相差较小且误差在容许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证明了室内试验所用的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在其他岩土工程测试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郑添寿[5](2016)在《复压法估算静压预制桩承载力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静压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主要表现为触变时间效应、固结效应或硬壳效应。本文通过对静压预制桩的复压试验研究,得出复压所需压桩力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将复压试验估算的静压桩极限承载力与理论计算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所测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复压预测的极限承载力值与理论计算的承载力值很接近,与应用静载试验曲线来预测的结果误差略大,复压预测极限承载力偏于保守。说明复压法来进行预制桩极限承载力预测基本上可以用来指导施工,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前的静载试验费用并缩短施工周期。
苟尧泊[6](2016)在《地下增层改造条件下黏土材料与混凝土基桩的界面剪切行为》文中提出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结构基础形式,近年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一项技术挑战:如何准确把握既有结构基桩在下挖增设地下空间时的承载性状。为此,本文以时间为主线,以桩-土界面剪切行为为纽带,围绕桩基础经历的成桩、正常服役、增层开挖等特征阶段,依次分析桩基时效、开挖卸荷、施工残余应力等效应产生的影响,借助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研究既有工程桩在增层开挖卸荷前、后的承载性状,分析和描述各种效应的作用机理。论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浙江饭店地下车库增层改造项目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平面单桩模型,模拟单桩竖向受压过程,得出单桩承载力,并与已有数值模拟结果对比,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将桩端基岩置换为黏土,转而模拟摩擦桩在软土材料中的竖向受压过程,得到摩尔库伦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下的单桩承载力,并对比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侧土工程性质越好,侧摩阻力增长幅度越大;当土层强弱交替时,出现侧阻软化现象;修正剑桥模型的计算沉降比摩尔库伦模型更大。(2)通过大型室内直剪试验来模拟混凝土桩与粉质黏土的界面剪切作用,得出不同休止期后的界面剪切力,同时观测剪切后土颗粒的变化,以此分析界面剪切力的时效性,并得出时效性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随着休止时间的延长,剪切力不断增大;基于对数时间增长模型可将剪切力的增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d和109d可作为阶段分界点;界面正压力与剪切力初始值密切正相关,与时效增长率无明显相关性;随时间及剪切次数增长,粉质黏土颗粒不断移位、偏转、剥离,且剥离面积不断增大。(3)从桩-土相对位移的角度分析开挖效应的作用机理,得出开挖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式的理论模型。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建模分析,通过模拟增层下挖过程,分析开挖深度和宽度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以及开挖后侧阻分布形式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致既有基桩受拉,沿桩身上段分布正摩阻力,下段分布负摩阻力;基于开挖后侧阻沿深度的线性分布假定,建立简化的5阶段计算模型;随着开挖深度和宽度的增加,桩基承载力减小,且开挖深度的影响更明显。开挖后侧阻的存在对桩极限承载力影响不明显,但若不考虑其影响,会低估桩趋于极限状态时的沉降。(4)以下挖增层中的新补入静压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施工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再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建模分析,模拟新补预制桩的压桩和卸荷过程,得到新补桩卸荷后的桩侧摩阻力以及桩身残余应力,并分析桩端土体和原地下室基坑宽度对施工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岩桩的残余侧摩阻力和桩身残余应力比摩擦桩更大,中性点位置更低;原有地下室的基坑宽度越大,即补桩场地越大,新补预制桩卸载后的残余侧摩阻力和桩身残余应力越小,中性点位置也略高;卸载前的端阻比越大,卸载后的桩端残余应力以及桩身最大残余应力也越大。
吴春武[7](2014)在《静压桩施工对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及桥梁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邻近既有铁路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的情况越来越多,采用静压桩对地基进行加固是一种常用方法,但其挤土效应对邻近既有铁路有不利影响。本文对静压桩施工对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和桥梁的影响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系统阐述了静压桩的沉桩机理和圆孔扩张理论,并且采用圆孔扩张理论的弹塑性解析方法计算了单桩挤土效应。(2)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群桩挤土效应进行了三维的模拟分析,探讨了不同压桩顺序下的挤土效应的差异。(3)结合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进行了静压群桩施工对既有线路基、桥梁影响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静压桩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规律。(4)通过有限元计算,探讨了应力释放孔的防挤作用,结果表明,释放孔可以减小静压桩施工产生的挤土位移和应力,且应力减小效果更明显。(5)探讨了降低静压桩施工对既有线影响的对策措施,着重建议了邻近既有线静压桩施工时的监控方法。
刘俊伟[8](2012)在《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效应包括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四部分。它们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制约桩的承载力性状。本文通过现场足尺试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统计分析和理论建模解析计算,系统揭示了施工效应中各个方面对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土塞效应是指挤入桩孔内的土柱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获得了不同土层中土塞的物理力学特性、分层特征及发展规律,建立了土塞端阻与土塞增长率的线性表达式;发现桩端以上4-5倍桩径范围内土塞的物理力学指标优于原状土,桩端处土塞的静力触探锥尖阻力高于原状土67%。基于土塞效应,首次建立并解答了开口混凝土管桩“桩中桩”荷载传递解析模型。研究表明土塞摩擦力的发挥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上2倍桩内径范围内,桩端处的土塞摩阻力为桩壁外侧摩阻力的3.4倍。同时,本文提出了更适用于开口混凝土管桩的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承载力设计方法-ZJU设计法。挤土效应是指沉桩挤土对桩-土体系的影响。本文在粉土地基中进行了开口管桩的挤土效应试验,揭示了沉桩过程及静置期内桩周土体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发现单桩压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15倍桩径。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解析计算模型,将桩体的压入过程模拟为半无限体中一系列球孔的扩张。现场实测表明黏性土中管桩的挤土效应导致群桩中单桩的承载力降低35%-75%,并讨论了挤土效应的防治措施。通过自制的恒刚度剪切试验,揭示了桩侧摩阻力随剪切循环的指数型退化规律。时间效应是指管桩沉桩后承载力随休止时间的提高。本文提出了承载力三阶段增长理论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固结理论的承载力时效解析计算模型。计算表明,完全非闭塞的摩擦型开口管桩承载力随时间的相对增长速度高出闭口桩约10%。采用隔时复压试验和静载荷试验揭示了开口管桩的时效性规律,发现基桩承载力随时间呈对数型增长,每时间对数循环的增幅处于15%-29%范围。利用时效性的有益影响,提出了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静压桩承载力优化方法。残余应力是指沉桩后由于桩身压缩不能完全恢复而残留于桩内的应力。本文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开口管桩的残余应力展开足尺试验研究,建立了残余应力与沉桩过程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实现了基于能量守恒的残余应力模拟计算解答,揭示了桩土参数和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忽略残余应力将高估中性点以上摩阻力,而低估中性点以下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开口管桩施工效应的系统研究表明,土塞效应、挤土效应、承载力时间效应和残余应力共同制约管桩的承载力性状。统计近2000根管桩静载荷试验发现,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与压桩终止瞬间的压桩力存在相关性:短桩的极限承载力往往小于终压力,而随着桩长的增加承载力将超过终压力;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比值随桩长径比呈双曲线型增长,持力层为黏性土且桩侧为粉土时增幅最显着。
寇海磊[9](2010)在《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模拟与承载力全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大型复杂建筑和城市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静力压桩技术以其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对静力压入桩的残余应力、承载力时效性以及数值模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工程应用和以后更深入的分析提供充分的基础和依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试验研究发现,残余应力的存在不影响桩总的承载力,但对桩身以及桩端荷载分担比有重要影响,并且已经意识到桩顶的松桩回弹现象是其残余应力的外在表现,回弹幅度随桩长、桩入土深度以及打桩频率的变化而变化,提出了利用全站仪测回弹幅度预测残余应力的设想。(2)土的固结作用、触变恢复以及“水膜—土壳”效应是静压桩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在阐述了承载力提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隔时复压试验”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粘性土和砂土中桩承载力增长进行了论述,指出粘性土中承载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土的触变时效,论证了砂性土中桩承载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增长,指出后者承载力增长迅速的原因是砂土中孔隙水的消散速度远远大于前者。(3)本文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的基础上利用位移贯入法,考虑大变形、大位移和桩—土接触等问题,对静力压入桩连续贯入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改变桩土摩擦系数分析桩土摩擦对桩周土体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贯入过程中沉桩性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模拟分析方法,同时,模拟结果可直接为静压桩设计提供参考,为下一步静压桩可视化仿真提供依据。
刘辉[10](2009)在《静压桩压桩力计算及长期承载力预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日益增加,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桩型相比,静压桩噪音低,振动小,无污染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工程设计人员的喜爱。但对于静压桩理论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工程实际应用,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前期研究做过的现场原型试验,对静力压入桩的贯入机理,沉桩阻力及长期承载力预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深入研究静力压入桩沉桩机理及在不同土质中的沉桩特性,并对比分析静压桩的沉桩过程和静力触探的贯入过程之间的异同。分析不同材质、贯入速率和尺寸效应三个影响因素对沉桩阻力的影响,为更好的利用静力触探资料估算静压桩沉桩阻力提供了依据。(2)在搜集整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沉桩过程中侧阻退化机理:总结归纳利用侧阻退化原理降低沉桩阻力的方法,以及侧阻退化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3)提出考虑侧阻退化计算沉桩阻力的基本公式,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利用在山西太原试验场区进行的2组原型试验的实测结果对比用程序计算得到的结果,验证计算公式的可行性。(4)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一个模型预测静压桩长期承载力,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写了计算程序。利用在珠海的试验场区进行的3组“隔时复压”原型试验的试验数据,选其中两根桩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学习,预测第3根桩的长期承载力。将预测得到的静压桩长期承载力~时间曲线和实测承载力~时间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固结效应与静压预制桩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结效应与静压预制桩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饱和软土中钢管单桩连续贯入的混合网格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管桩类型以及贯入方式的比较 |
1.2.2 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总应力分析的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解决方法 |
1.2.4 基于有效应力分析的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解决方法 |
1.2.5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混合网格的饱和土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方法 |
2.1 引言 |
2.2 饱和土中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1 大变形连续贯入有限元模拟的基本模型和整体思路 |
2.2.2 混合Lagrangian-ALE大变形有限元算法 |
2.2.3 饱和土中水土耦合分析方法 |
2.2.4 混合网格界面处土体应力连续性的实现 |
2.2.5 桩-土界面接触算法 |
2.2.6 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
2.3 软土中钢管桩静压贯入有限元模拟的实现 |
2.3.1 钢管桩静压贯入工程案例介绍 |
2.3.2 钢管桩静压贯入数值模型的建立 |
2.3.3 有限元模型中静压桩加载方式的选择 |
2.3.4 钢管桩静压贯入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2.4 软土中钢管桩锤击贯入有限元模拟的实现 |
2.4.1 钢管桩锤击贯入工程案例介绍 |
2.4.2 钢管桩锤击贯入数值模型的建立 |
2.4.3 有限元模型中锤击桩加载方式的选择 |
2.4.4 钢管桩锤击贯入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对饱和软土的作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 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变形响应 |
3.3.1 闭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3.3.2 闭口钢管桩入土深度的影响 |
3.3.3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3.3.4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5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3.4 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响应 |
3.4.1 闭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3.4.2 闭口钢管桩入土深度的影响 |
3.4.3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3.4.4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4.5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对饱和软土的作用分析 |
4.1 引言 |
4.2 常规直径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变形响应 |
4.3.1 开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4.3.2 开口钢管桩入土深度的影响 |
4.3.3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4.3.4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5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4.4 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响应 |
4.4.1 开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4.4.2 开口钢管桩入土深度的影响 |
4.4.3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4.4.4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4.4.5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连续贯入对饱和软土的作用分析 |
5.1 引言 |
5.2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连续贯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对饱和软土的作用分析 |
5.3.1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5.3.2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入土深度的影响 |
5.3.3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5.3.4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5.3.5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5.4 超大直径开口钢管桩锤击贯入对饱和软土的作用分析 |
5.4.1 开口钢管桩半径的影响 |
5.4.2 锤击次数的影响 |
5.4.3 锤击荷载的影响 |
5.4.4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5.4.5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5.4.6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机理讨论和评估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不同桩端形式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的比较研究 |
6.2.1 常规直径开口与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作用比较 |
6.2.2 超大直径开口与闭口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比较 |
6.2.3 钢管桩连续贯入作用机理讨论 |
6.3 闭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评估方法 |
6.3.1 评估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沿深度分布的简化模型 |
6.3.2 简化模型相关系数的参数分析 |
6.3.3 桩周土体超孔隙水压力预测公式的提出 |
6.4 开口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超孔压最大值的估算方法 |
6.4.1 土体超孔压最大值的影响参数分析 |
6.4.2 土体超孔压最大值的预测公式 |
6.5 钢管桩静压贯入引起的土体超孔隙水压力评估方法的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连续贯入的土体固结与桩基承载力时效的相关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桩基承载力时间效应的机理分析 |
7.3 桩周土体固结效应的机理分析 |
7.4 桩周土体固结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1 土体渗透系数的影响 |
7.4.2 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影响 |
7.4.3 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7.4.4 土体超固结比的影响 |
7.5 基于固结效应的桩侧承载力时效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土的触变性 |
1.2.2 触变性对桩基础的影响 |
1.2.3 模型试验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型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1.1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 |
2.1.2 相似理论在本试验中的应用 |
2.1.3 试验原型的选取 |
2.2 模型试验装置 |
2.2.1 模型箱 |
2.2.2 模型桩 |
2.2.3 模型加载装置 |
2.2.4 数据量测系统 |
2.2.5 模型试验加载方案 |
2.3 模型试验 |
2.3.1 地基土材料的选取、参数确定及其制备 |
2.3.2 桩身材料的选取 |
2.3.3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
2.3.4 室内模型试验的安排 |
2.3.5 模型桩的埋置 |
2.4 试验数据及处理 |
2.4.1 模型桩数据整理 |
2.4.2 模型桩荷载与沉降曲线数据整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桩桩周土触变性试验结果分析 |
3.1 桩周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 |
3.1.1 仪器组成 |
3.1.2 试验步骤 |
3.1.3 成果整理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模型桩桩周土不同休止龄期的抗剪强度 |
3.2.2 桩长对桩周土触变性的影响 |
3.2.3 桩径对桩周土触变性的影响 |
3.2.4 触变过程强度恢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桩时效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桩长对单桩时效性的影响 |
4.2.1 桩长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4.2.2 桩长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3 桩径对单桩时效性的影响 |
4.3.1 桩径对桩身轴力的影响 |
4.3.2 桩径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 |
4.4 时效性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4.4.1 Q~S曲线特征 |
4.4.2 时效性下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
4.4.3 桩长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4.4 桩径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桩周土触变性与桩基时效性的关系 |
5.1 桩周土触变效应与模型桩时效性的关系 |
5.2 单桩极限承载力增长率与休止龄期的关系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工程特性 |
1.2.2 软土地基与桩基技术 |
1.2.3 多向加芯搅拌桩 |
1.2.4 桩基承载变形机理 |
1.2.5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项目区较土工程特征及地基处理要求 |
2.1 项目区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地下水 |
2.1.5 场地稳定性及地震效应 |
2.1.6 不良地质作用及不利埋藏物 |
2.2 软土基本物理性质 |
2.3 软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
2.4 项目区地基处理要求 |
3 项目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比选 |
3.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
3.2 高压旋喷桩法 |
3.3 水泥土搅拌桩 |
3.4 预应力管桩 |
3.5 多向加芯搅拌桩 |
3.6 丰南钢厂软土地基最佳处理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4 多向加芯搅拌桩设计与工程质量 |
4.1 单桩设计 |
4.2 承载力计算 |
4.3 群桩设计 |
4.4 施工工艺 |
4.4.1 施工设备 |
4.4.2 芯桩预制 |
4.4.3 工艺流程 |
4.4.4 操作要点 |
4.5 工程质量检测 |
4.5.1 低应变动力检测 |
4.5.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
4.6 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 |
4.6.1 水泥土外桩施工 |
4.6.2 混凝土内芯插入 |
4.7 本章小结 |
5 单桩工程性状分析及技术参数优化 |
5.1 有限元模型概述 |
5.2 单桩静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
5.3 桩身内外芯及桩周土荷载的数值模拟 |
5.4 单桩沉降影响因素 |
5.5 承载力组成 |
5.6 关键技术参数的优化 |
5.6.1 内外芯长比 |
5.6.2 截面含芯率 |
5.6.3 桩身掺灰量 |
5.7 本章小结 |
6 群桩破坏模式与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1 群桩破坏模式 |
6.1.1 群桩侧阻破坏模式 |
6.1.2 群桩端阻破坏模式 |
6.2 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
6.2.1 桩距影响 |
6.2.2 承台影响 |
6.3 群桩基础有限元模型 |
6.4 数值模拟结果 |
6.4.1 桩距影响 |
6.4.2 承台荷载分析 |
6.4.3 桩长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预制桩桩—土界面受力分析及ABAQUS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剪切模型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室内与现场基桩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在静压桩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静压桩沉桩机理与特性 |
2.1 研究背景 |
2.2 静压桩沉桩机理 |
2.3 不同土中沉桩特性 |
2.3.1 在黏性土中的沉桩特性 |
2.3.2 在砂土中的沉桩特性 |
2.3.3 在层状土地基中的沉桩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土界面剪切试验 |
3.1 试验研究 |
3.2 试验结果 |
3.2.1 粗糙度影响分析 |
3.2.2 含水率影响分析 |
3.2.3 剪切速率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模型桩贯入试验 |
4.1 试验研究 |
4.2 试验结果 |
4.2.1 桩端阻力研究 |
4.2.2 桩侧摩阻力研究 |
4.2.3 施工残余应力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型桩贯入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模拟简介 |
5.2.1 模拟桩与地基 |
5.2.2 模拟桩土接触 |
5.2.3 划分部件网格 |
5.2.4 初始地应力平衡 |
5.2.5 模拟桩体贯入 |
5.3 模拟结果 |
5.3.1 模型地基应力平衡结果 |
5.3.2 贯入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复压法估算静压预制桩承载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静压预制桩压桩机理分析 |
2 复压法现场试验分析 |
2. 1 试验方法 |
2. 2 复压法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 |
2. 3 复压预测与静载试验曲线预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
3 结论 |
(6)地下增层改造条件下黏土材料与混凝土基桩的界面剪切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建筑增层改造研究现状 |
1.2.2 桩基竖向承载性状研究现状 |
1.2.3 桩基承载时间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开挖对桩基影响研究现状 |
1.2.5 施工残余应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竖向受压条件下桩-土体系初始承载性状分析 |
2.1 引言 |
2.2 案例背景介绍 |
2.3 初始竖向受压承载力数值模拟 |
2.3.1 计算假定 |
2.3.2 模型建立 |
2.3.3 计算参数设置 |
2.3.4 分析步骤 |
2.3.5 模拟结果分析 |
2.4 模型转换及竖向受压模拟 |
2.4.1 参数设定 |
2.4.2 模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承载时效性试验及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型室内剪切试验 |
3.2.1 试验仪器 |
3.2.2 试样制备 |
3.2.3 试验过程 |
3.2.4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体开挖卸荷条件下桩-土界面响应 |
4.1 引言 |
4.2 开挖效应的理论分析 |
4.2.1 荷载传递基本假设 |
4.2.2 开挖后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 |
4.2.3 开挖后桩侧摩阻力的简化形式 |
4.2.4 简化理论模型 |
4.2.5 算例 |
4.3 开挖效应的数值建模分析 |
4.3.1 模型参数 |
4.3.2 计算步骤 |
4.3.3 数值模拟结果 |
4.3.4 开挖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补预制桩的施工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模型 |
5.3 残余应力的数值建模分析 |
5.3.1 模型参数 |
5.3.2 计算步骤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静压桩施工对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及桥梁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软土地区邻近营业线施工发展迅速 |
1.1.1 路网不断发展 |
1.1.2 邻近营业线施工越来越多 |
1.1.3 软土地区邻近营业线施工需要严格控制 |
1.2 静压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1.2.1 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
1.2.2 静压桩法的工艺特点 |
1.3 邻近营业线静压桩施工的风险 |
1.4 静压桩问题研究现状 |
1.4.1 静压桩挤土问题的理论研究 |
1.4.2 压桩过程桩周土体变化的试验研究 |
1.4.3 压桩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的工程实例研究 |
1.4.4 研究现状评述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单桩挤土效应的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计算分析 |
2.1 静压桩沉桩机理综述 |
2.2 单桩挤土效应的解析法分析 |
2.2.1 基本假设 |
2.2.2 基本方程 |
2.2.3 圆孔扩张理论弹性解 |
2.2.4 圆孔扩张理论塑性解 |
2.2.5 圆孔扩张理论应用实例 |
2.3 单桩挤土效应的有限元法计算分析 |
2.3.1 ABAQUS介绍 |
2.3.2 有限元法分析静压桩主要技术难题 |
2.3.3 单桩有限元模型 |
2.3.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2.4 有限元数值解与圆孔扩张理论解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群桩压桩顺序对挤土效应的影响分析 |
3.1 压桩顺序的选择 |
3.1.1 压桩顺序选择的意义 |
3.1.2 常用的压桩顺序 |
3.1.3 确定压桩顺序的原则 |
3.2 静压群桩施工模拟有限元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参数选取 |
3.2.3 计算模型 |
3.2.4 网格划分 |
3.3 不同压桩顺序的挤土效应对比 |
3.3.1 土体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
3.3.2 土体竖向位移的对比分析 |
3.3.3 土体水平应力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群桩对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影响研究 |
4.1 依托工程简介 |
4.2 有限元建模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参数选取 |
4.2.3 计算模型 |
4.2.4 网格划分 |
4.3 群桩对路基影响分析 |
4.3.1 群桩对路基水平位移影响分析 |
4.3.2 群桩对路基竖向位移影响分析 |
4.3.3 群桩对路基水平应力影响分析 |
4.4 应力释放孔对挤土效应影响分析 |
4.4.1 有无释放孔路基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
4.4.2 有无释放孔路基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3 有无释放孔路基水平应力对比分析 |
4.5 邻近营业线静压桩施工位移控制指标 |
4.6 本章小结 |
5 群桩对邻近高速铁路桥梁影响研究 |
5.1 依托工程简介 |
5.2 有限元建模 |
5.2.1 基本假定 |
5.2.2 参数选取 |
5.2.3 计算模型 |
5.2.4 网格划分 |
5.3 群桩对箱梁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
5.3.1 群桩对箱梁水平位移影响分析 |
5.3.2 群桩对箱梁竖向位移影响分析 |
5.3.3 群桩对箱梁水平应力影响分析 |
5.4 群桩对桥梁下部结构位移影响分析 |
5.4.1 群桩对桥墩、承台水平位移影响分析 |
5.4.2 群桩对桥墩、承台竖向位移影响分析 |
5.4.3 群桩对钻孔桩水平位移影响分析 |
5.4.4 群桩对钻孔桩竖向位移影响分析 |
5.5 邻近高速铁路桥梁施工位移控制标准 |
5.6 本章小结 |
6 减小静压桩施工对既有高速铁路影响的措施及监控 |
6.1 设计方面措施 |
6.2 施工前措施 |
6.3 施工过程措施 |
6.4 邻近营业线静压桩施工监控 |
6.4.1 观测频次要求 |
6.4.2 观测方法 |
6.4.3 沉降、水平位移观测的控制标准 |
6.4.4 轨道几何状态监控测量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
2 开口管桩土塞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土塞效应足尺试验研究 |
2.3 开口管桩的荷载传递解析计算 |
2.4 开口管桩荷载传递足尺试验研究 |
2.5 开口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的CPT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3.1 引言 |
3.2 开口管桩挤土效应模拟计算 |
3.3 沉桩挤土对地基土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
3.4 群桩挤土对基桩承载力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
3.5 沉桩挤土防治措施及实例 |
3.6 基于恒刚度剪切试验的侧阻退化效应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
4.3 承载力时间效应机理分析 |
4.4 开口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计算模型 |
4.5 承载力时间效应静载荷试验研究 |
4.6 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相关关系 |
4.7 基桩承载力时间效应隔时复压试验 |
4.8 基于隔时复压试验的管桩承载力优化设计方法 |
4.9 本章小结 |
5 开口管桩残余应力试验及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研究成果汇总 |
5.3 残余应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 |
5.4 残余应力的足尺试验研究 |
5.5 残余应力的能量法求解 |
5.6 沉桩方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符号清单 |
个人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 |
(9)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模拟与承载力全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桩过程研究 |
1.2.2 桩残余应力的确定 |
1.2.3 成桩后时效性分析 |
1.2.4 静压桩连续贯入数值分析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静压桩残余应力对桩承载性状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残余应力机理分析 |
2.2.1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
2.2.2 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 |
2.2.3 残余应力对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 |
2.3 试验研究 |
2.4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建议 |
2.4.1 现有的残余应力预测方法 |
2.4.2 建议残余应力的预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静压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承载力时效性的估算方法 |
3.3 静压桩承载力时效性机理分析 |
3.4 试验研究 |
3.4.1 静压桩在粘性土中时效性试验研究 |
3.4.2 静压桩在砂土中时效性试验研究 |
3.5 低应变法对桩承载力的时效分析 |
3.5.1 引言 |
3.5.2 低应变法 |
3.5.3 试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ABAQUS 软件介绍 |
4.2.1 基本原理 |
4.2.2 ABAQUS 软件特点 |
4.3 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数值模拟 |
4.3.1 引言 |
4.3.2 贯入过程中几个问题在ABAQUS中的实现 |
4.3.3 ABAQUS 模拟过程中的基本假定以及参数设计 |
4.3.4 模拟过程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静压桩压桩力计算及长期承载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静压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桩时桩侧阻的应力分布研究 |
1.2.2 桩承载力的确定 |
1.2.3 桩成桩后的时效性分析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压桩沉桩机理及与静力触探的比较 |
2.1 引言 |
2.2 静压桩的沉桩机理 |
2.3 不同土质的沉桩特性 |
2.3.1 粘性土中的沉桩 |
2.3.2 砂性土中的沉桩 |
2.4 用于静压桩沉桩机理分析的几种理论 |
2.5 静力触探贯入与静压桩沉桩过程的异同 |
2.5.1 静力触探与静压桩的相似性 |
2.5.2 静力触探与静压桩的差别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沉桩阻力及其计算模拟 |
3.1 引言 |
3.2 桩侧阻力 |
3.2.1 侧阻退化现象 |
3.2.2 侧阻退化的机理分析 |
3.2.3 侧阻退化在工程中的应用 |
3.2.4 沉桩过程中降低桩侧阻的方法 |
3.3 桩端阻力 |
3.4 压桩力计算模拟 |
3.4.1 压桩力计算研究现状 |
3.4.2 压桩力计算方法之间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 |
4.1 引言 |
4.2 承载力时间效应机理 |
4.3 承载力推算方法现状 |
4.4 人工神经网络估算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 |
4.4.1 BP网络模型的结构 |
4.4.2 本文建立的BP模型的计算原理 |
4.4.3 样本及训练 |
4.4.4 预测静压桩承载力时间效应 |
4.4.5 关于计算程序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固结效应与静压预制桩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饱和软土中钢管单桩连续贯入的混合网格有限元分析[D]. 窦锦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基于触变效应的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单桩模型试验[D]. 覃明兰.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3]多向加芯搅拌桩在丰南钢厂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鹏程.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预制桩桩—土界面受力分析及ABAQUS数值模拟[D]. 牟洋洋.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 [5]复压法估算静压预制桩承载力试验[J]. 郑添寿. 工程勘察, 2016(02)
- [6]地下增层改造条件下黏土材料与混凝土基桩的界面剪切行为[D]. 苟尧泊.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7]静压桩施工对邻近高速铁路路基及桥梁影响研究[D]. 吴春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8]静压开口混凝土管桩施工效应试验及理论研究[D]. 刘俊伟. 浙江大学, 2012(06)
- [9]静压桩连续贯入的模拟与承载力全过程研究[D]. 寇海磊. 青岛理工大学, 2010(03)
- [10]静压桩压桩力计算及长期承载力预测[D]. 刘辉. 青岛理工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