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壳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一、壳聚糖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凯丽[1](2021)在《有机硅接枝环丙沙星及其在抗菌和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介入式医疗器具引起的感染和生物排异为相关治疗带来巨大威胁,原位建立杀菌的方法对药物剂量的需求小、生物毒性低,可有效的降低药物的负作用及细菌的抗药性,因此在植入器具原位建立杀菌抗污机制是预防炎症发作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对广谱性杀菌前药环丙沙星进行化学修饰,通过化学键将其连接到小分子有机硅或有机硅聚合物上,探究其在离子检测和抗菌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环四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改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抗菌研究:首先利用硅氢化反应,将修饰有双键的环丙沙星与含有硅氢键环四硅氧烷相连接,制备了小分子缓释药物(T-D4H-HBC),然后将其与聚乳酸共混得到了抗菌膜。复合膜的SEM结果显示T-D4H-HBC在聚乳酸膜中形成海岛结构,通过水接触角实验发现由于羟乙基丙烯酸链段的引入使复合膜的亲水性提高。复合膜的稳定性实验、体外释放实验、体外抗菌实验、抗菌时效性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等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大肠杆菌(E.coli)与金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并能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复合膜对大肠杆菌的杀伤效果优于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以炎症小鼠为模型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并对炎症小鼠起到治疗作用。(2)聚甲基氢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改性聚乳酸薄膜的制备及抗菌研究:通过硅氢化反应将环丙沙星接枝到线性含氢硅油上,制备了大分子抗菌缓释材料(T-PMHS-HBC),并与聚乳酸共混制备了抗菌膜。抗菌剂T-PMHS-HBC比T-D4H-HBC有更高的药物释放速度,可以更加高效的产生抗菌效果。血常规数据显示白细胞,中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说明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HE染色也说明2.5%T-PMHS-HBC/PLA复合膜显着改善了炎症组织受损状况,炎症对周围组织的破坏情况明显得到抑制。(3)环四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对铁离子检测的研究:Fe3+参与各种生物过程,所以对Fe3+的选择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发现环四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还是一个优异的铁离子荧光探针,Fe3+离子可以高效的导致D4H-HBC荧光猝灭,对其他常见的阴离子及金属离子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对Fe3+离子的检测极限达到0.33μmol/L。

汪泽坤[2](2021)在《负载氨苄西林的多功能纳米硒双通路协同克服细菌耐药性》文中认为随着抗生素的普遍滥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抗生素耐药性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仍然是临床上的一大挑战。迫切需要设计高效、低副作用的新型抗菌药物来克服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药物外排泵的激活和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具有耐药性的主要机制。目前,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协同耗竭ROS而抑制外排泵的表达是克服耐药的重要的手段,这种联合治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针对目前基于纳米载体的复合体系协同克服细菌耐药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以甘露糖改性的壳聚糖(M-Cs)修饰的硒纳米颗粒(Se NPs)为载体,设计并负载了抗生素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为一体的纳米载药体系,并将其用于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与协同耗竭ROS而抑制外排泵的激活的联合治疗。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合成多功能纳米硒,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紫外分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对该多功能纳米硒-Se/Ap@M-Cs@Pba NPs(SAMCP NPs)的结构、形貌、组成和粒径大小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AMCP NPs被成功合成,平均粒径为50±7.5 nm,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形成单位(CFU)、药敏片、单细胞拉曼光谱法和死活细胞染色等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SAMCP NPs浓度在30μg/mL时,可显着抑制耐药大肠杆菌(E.coli(R))繁殖,并观察到SAMCP NPs可以破坏E.coli(R)的细胞膜和细菌完整性。3.伤口愈合实验和菌血症模型等体内抗菌实验表明,5 mg/kg的SAMCP NPs通过抑制E.coli(R)感染诱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促进小鼠伤口加速愈合。SAMCP NPs通过体内抑制细菌增殖,显着减少菌血症小鼠器官损伤和降低死亡率。重要的是,SAMCP NPs在体内表现出低毒性和低副作用,并可以通过肝肾被快速代谢。4.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SAMCP NPs处理后E.coli(R)的ROS水平,并通过RT-PCR检测细菌外排泵表达相关的marA,acrA,acrB和tolC相对cDNA水平。通过头孢硝噻吩显色反应检测β-内酰胺酶的活性。结果显示,30μg/mL的SAMCP NPs可以有效的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和通过耗竭ROS而抑制外排泵的表达,通过协同增强氨苄青霉素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我们的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合理设计,即用多功能纳米硒共同递送氨苄青霉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克服细菌耐药性,可能是实现抗菌协同作用的高效方法。

詹婧[3](2021)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仿生功能化及皮肤创伤修复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意外事故、生产生活、疾病等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皮肤创伤患者每年都加速递增。创伤修复过程通常需要用到敷料以加速和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理想的皮肤创伤修复敷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生物可降解性、合理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诱导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的能力等。皮肤创伤修复敷料的主要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如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原等)和人工合成材料(如聚乳酸(PLA)、聚乙烯醇(PVA)、聚己内酯(PCL)、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等)。天然材料来源广泛,但天然材料只能利用一些材料表面的活性基团进行有限的修饰。合成材料可根据敷料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设计和制备,可获得生物可降解、力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和加工性能优良的敷料材料。但在实际的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控各阶段的细胞生长和分化。而无论是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诱导及促进细胞和组织生长的能力都相对较弱。此外,细菌感染也会带来创面难以愈合的风险。因此,需要在敷料中添加一些活性因子和抗菌剂来实现多种功能。在众多人工合成高分子中,PLGA具有体内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PLGA通过改变合成过程中乳酸和羟基乙酸单体的比例可以控制PLGA降解速度,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和组织工程修复支架中,并且已经获得美国FDA认证。因此,PLGA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用于制备皮肤创伤修复敷料的材料。在本研究中,我们受贻贝足蛋白5中含有的黏附分子多巴(DOPA)的启发,基于分子仿生理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DOPA分子引入到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化能力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抗菌多肽PonG1的末端。同时,采用图案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PLGA纺丝膜作为敷料的基底材料,图案化电纺丝膜与无序电纺丝膜相比,拉伸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得到提升,更有利于伤口愈合。为了赋予敷料促伤口位置细胞黏附和血管化的功能及抗菌能力,本研究表达和提取了带有DOPA的DOPA-bFGF和DOPA-PonG1,随后通过DOPA的黏附能力将DOPA-bFGF和DOPA-PonG1黏附于敷料基底材料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促进细胞黏附与增殖并抗菌的双重仿生功能化皮肤创伤修复敷料。本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力学性能测试、体外bFGF和PonG1的结合和释放、体外抗菌和细胞生物相容性等实验手段对表面仿生黏附有DOPA-bFGF和DOPA-PonG1的图案化PLGA纺丝膜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表面黏附有DOPA-bFGF和DOPA-PonG1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可见生物活性因子的大量沉积。FTIR结果显示有大量的DOPA-bFGF和DOPA-PonG1通过仿生黏附作用与图案化PLGA纺丝膜结合。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图案化纺丝膜的亲水性也得到了增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图案化纺丝膜比无序的纺丝膜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抗菌实验结果显示,仿生黏附有DOPA-PonG1组的抗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图案化纺丝膜表面仿生黏附了DOPA-bFGF后,细胞的增殖和COL-I、VEGF基因表达能力也有显着增强。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大鼠全皮层伤口模型验证仿生黏附有DOPAbFGF和DOPA-PonG1的图案化PLGA纺丝膜的皮肤创伤修复能力,观察1-14天不同组别的伤口修复情况。结果表明,7天时,表面仿生黏附有DOPA-bFGF组的伤口愈合率开始大于其他组。14天时,这种差距更加明显,这说明仿生黏附的DOPA-bFGF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在DOPA-PonG1的联合作用下加速了创面修复。与商品化壳聚糖季铵盐敷料、藻酸盐敷料进行大鼠全皮肤层损伤修复对比,DOPA-bFGF/DOPA-PonG1@PLGA纺丝纤维膜修复的效果最为显着,明显优于商品化敷料组。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图案化PLGA电纺丝纤维膜,基于分子仿生理论,制备了两种仿生化生物活性因子DOPA-bFGF和DOPAPonG1,利用DOPA分子的黏附作用增强了bFGF和PonG1与图案化PLGA纺丝膜的结合力,体外实验结果验证了表面结合有DOPA-bFGF和DOPA-PonG1的PLGA纺丝膜的抗菌和促进细胞生长的能力,体内实验表明这种图案化纤维膜能够加速大鼠背部全皮层伤口的愈合。

陈茹茹[4](2021)在《增效型聚多巴胺抗菌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具有超强粘附性,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PDA)作为载体,负载抗菌剂模型分子丁香酚(EO),制备了EO@PDA微球、PDA@EO微胶囊和树莓状EO@CSPDA NPs三种抗菌体系。分别研究了它们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负载性能、粘附性能、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检测了本文所制备的三种抗菌体系对口腔的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探讨了抗菌机理。解决了口腔类疾病用药粘附性能差,药物浓度较难保持在有效浓度和药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为口腔类疾病用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依据。1、以盐酸多巴胺(DA)在碱性环境中氧化自聚形成PDA微球作为抗菌剂载体,原位吸附抗菌剂模型分子丁香酚,制备聚多巴胺负载丁香酚(EO@PDA)微球。通过纳米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和UV-vis研究EO@PDA微球的形貌、粒径以及释放行为。结果表明:EO@PDA微球呈规整球形,粒径在272 nm到866 nm之间可控,丁香酚平衡负载量为0.2788 mg/mg,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在24 h内累积释放率达到74.62%。抗菌结果表明:EO@PDA微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最小抗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16.5 mg/m L和66 mg/m L;对大肠杆菌(E·coli)的MIC和MBC分别是33 mg/m L和132 mg/m L;与游离丁香酚相比,EO@PDA微球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24 h抗菌率提高了46.02%。2、以丁香酚(EO)为芯材,多巴胺(DA)为壳材,通过乳液模板-界面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尺寸可控的聚多巴胺丁香酚(PDA@EO)微胶囊。通过FTIR、TG、UV-Vis、SEM及TEM对微胶囊的结构、形貌、尺寸大小、包封量、包封率及释放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呈规整球形,粒径在55-94 nm之间,丁香酚包封率为22.52%,包封量为0.6288 mg/mg,最大累积释放率为90.43%。对比实验表明,PDA@EO微胶囊对硅片和猪皮具有优异的粘附性能,对硅片的粘附力为15.9 n N;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24 h,PDA@EO微胶囊较游离丁香酚的抗菌活性分别提高了36.84%和35.52%;当微胶囊质量浓度2.0 mg/m L时,微胶囊对两种细菌的抗菌活性达到99%以上。3、以芯材丁香酚(EO)为主要抗菌剂,壳材壳聚糖(CS)为次要抗菌剂,三聚磷酸钠是交联剂,采用离子凝胶的技术成功制备得到壳聚糖丁香酚微胶囊(EO@CS),然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 NPs),成功制备出树莓状的抗菌复合微粒(EO@CS-PDA NPs)。采用FT-IR、SEM和TGA等对复合微粒的结构、微观形貌、释放性能、粘附性和抗菌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EO@CS-PDA NPs呈树莓状,平均粒径为1μm,分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良好;当壳聚糖和丁香酚的质量比值为1:0.25,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值为1:1,交联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 h和40℃时,EO@CS中丁香酚包封率最大为70.15%,较PDA@EO微胶囊提高了47.63%;最大释放率为92.43%;复合微粒对硅片和猪皮均有较强的粘附性,对硅片的粘附力为19.4 n N,较PDA@EO微胶囊提高了3.5 n N;该微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的抗菌能力较游离丁香酚分别提高了57.68%和59.56%。

叶宝婷[5](2021)在《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感染伤口修复的研究》文中指出急性和慢性伤口都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影响,从而延缓愈合过程。构建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且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多功能敷料对于感染伤口修复至关重要。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e carbon nitride,g-C3N4)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催化抗菌活性。本文基于g-C3N4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构建两种多功能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研究水凝胶分别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的抗菌特性,进一步通过体外、体内实验评估水凝胶在感染伤口修复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制备一种负载g-C3N4纳米片的胶原(Collagen,Col)-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多功能水凝胶(Col-SA/g-C3N4),并研究其用于感染伤口修复的潜力。体相g-C3N4(bulk g-C3N4)经酸蚀刻和超声剥离后得到厚度约为0.7 nm的超薄g-C3N4纳米片。将g-C3N4纳米片分散于Col-SA溶液中,然后用氯化钙交联获得Col-SA/g-C3N4水凝胶。g-C3N4纳米片的负载提高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Col-SA/g-C3N4水凝胶表现出较好的溶胀性能,有望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润的环境。细胞毒性实验表明Col-SA/g-C3N4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Col-SA/g-C3N4水凝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均表现出优异的可见光响应抗菌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Col-SA/g-C3N4水凝胶能够加速感染伤口愈合。其次,在g-C3N4纳米片上原位沉积银纳米粒子制得银纳米粒子/石墨相氮化碳(Ag NPs/g-C3N4,ACN)。以壳聚糖(Chitosan,CS)、多巴胺(Dopamine,DA)、Col和ACN为原料,通过过硫酸铵的氧化制备胶原-壳聚糖基水凝胶(Col-CS-DA/ACN)。Col-CS-DA/ACN水凝胶具有优异的自愈合性和组织粘附性。Col-CS-DA/ACN水凝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均表现出出色的协同抗菌特性。溶血性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证明Col-CS-DA/ACN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小鼠感染伤口模型实验表明,Col-CS-DA/ACN水凝胶可抑制伤口细菌感染并加速愈合过程。

殷茂力[6](2021)在《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医用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的复杂化,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抗菌医用材料在需求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性能化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持续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生物机体的危害,还应具备安全无毒、不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添加型抗菌医用材料存在抗菌剂易溶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选用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广谱抗菌性的壳聚糖为基材,利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抗菌性能优异的壳聚糖衍生物,而后通过溶液浇筑、化学交联和静电纺丝等技术构建了不同结构形态的抗菌医用材料:抗菌保护膜、水凝胶以及纳米纤维。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抗菌医用材料结构形态对吸水溶胀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开发不同领域需求的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设计制备奠定理论与科学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丙烷磺内酯和均三嗪为原料,合成一种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两性离子磺酸甜菜碱中间体,然后以三嗪为桥基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CS-SNCC),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确定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通过溶液浇筑法制膜,研究膜的溶胀性能、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抗细菌粘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SNCC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可降解45.54%;经过24 h和48 h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在膜上的存活率可达97.03%和92.36%;此膜可以在60 min内杀死93.43%的大肠杆菌和9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与CS膜相比,CS-SNCC膜表面粘附的细菌数目分别减少了86.89%和94.19%,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2)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取代度较低,且制备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刚性大。基于此,选用甲基丙烯酸酯磺酸甜菜碱(SBMA)通过过硫酸盐引发来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提高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的取代度。然后通过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来改善磺酸甜菜碱壳聚糖(CS-SBMA)膜的力学性能。CS-SBMA共聚物中的磺酸甜菜碱部分与壳聚糖及乙酰壳聚糖的比例达103.43:89.42:10.58,有效地提高了磺酸甜菜碱部分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效率。CS-SBMA/PVA复合膜具有与人类皮肤相适应的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27-21.63 k Pa和41.27%-74.82%;此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在PBS溶液中浸泡1 h吸液溶胀率最高可达188%,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最大可降解55.74%;另外复合膜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3)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能明显改善壳聚糖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但溶液浇筑法制备的膜材料结构致密,在医用伤口处理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水凝胶作为一类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网络交联结构材料具有较强吸水保水性能,在生物医用伤口材料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以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为改性试剂,合成了带有双键的壳聚糖衍生物(CS-GMA),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与带双键的磺酸甜菜碱小分子交联制备得到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吸水性、酶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进行研究。制备的CS-GMA/SBMA水凝胶具有空间网络多孔结构,可容纳更多的水分子,溶胀率和酶降解率分别可达3313%-3831%和56.77%-58.99%,比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更优异。该水凝胶在60 min接触时间内可使97.76%-99.8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96.65%-98.27%的大肠杆菌失活,且能有效地降低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无明显刺激性。(4)由于水合作用强,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吸水多易破碎,力学性能较差会影响其应用性能。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聚氨酯片段结构,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可控的力学性能,同时氨基酸伪蛋白生物材料因其结构中肽键和非肽键的存在,具有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双重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以带有交联性双键的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与双键改性的壳聚糖进行交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可降解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材料,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形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不同p H条件下水溶胀性能以及在酶降解性能;并用NIH-3T3成纤维细胞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了该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该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压缩力学性能,p H响应的高吸水溶胀性,在酶的存在下能加速降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1.81%和85.59%。另外该复合水凝胶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有效地活化RAW 264.7巨噬细胞,提高NO的产量和TNF-α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生物响应能力。(5)纳米纤维膜是一类具有高度孔隙率的柔性膜材料,兼具了薄膜柔韧性和凝胶网络多孔性。以5,5-二甲基海因和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含有叔胺基团的海因衍生物,然后与环氧氯丙烷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环氧季铵/卤胺化合物,将其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季铵/卤胺化的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红外等测试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与PVA混合制备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特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止血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致密的孔结构及较高的孔隙率(大于70%),同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细胞相容性,氯化后的纳米纤维膜形貌发生变化,但依然保留多孔性,并且抗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在30 min内杀死100%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上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构建的多种形式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既有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膜材料,也有可降解高吸收性的生物响应水凝胶材料,还有兼具抗菌止血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具备良好抗菌效果且安全无毒,可适用于不同生物医用领域需求,为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曹文博[7](2021)在《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致病菌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重要问题,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产生耐药性,药物的抑菌效率降低,致病菌感染加重。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化学反应位点,具有独特的抑菌机制,不易引发耐药性,成为新型抗菌剂的研究热点。其中二硫化钼(MoS2),相比于金属、光催化型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负载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于石墨烯,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在抑菌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MoS2表面带负电不能与细菌结合,纳米片层易团聚,单一MoS2的抑菌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目前的抗菌需求。针对如何有效提升MoS2抑菌性能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主要包括三个途径:增强材料与细菌的结合能力;改善其分散性、更好地发挥光热性能;以及提高活性氧水平。本文以MoS2为基础,引入阳离子型抗菌剂壳聚糖(CS)以提高MoS2与细菌的静电结合作用,引入亲水性聚乙烯亚胺(PEI)以改善MoS2的分散性和光热稳定性,引入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以提高活性氧水平,最后构建MoS2/CS/Ce6三元复合纳米材料以达到高效、广谱的抑菌效果。重点研究功能化MoS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以及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初步探讨相关抑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基于提升MoS2与细菌静电结合能力的策略,采用CS功能化MoS2制备CS-MoS2复合纳米材料,提高MoS2的抑菌性能。通过在MoS2表面修饰巯基乙酸共价结合天然抗菌剂CS,将巯基端修饰在MoS2上,羧基端连接在CS的氨基上,制备CS-MoS2复合纳米材料。采用SEM-EDS、FTIR、XRD、XPS等表征方法证明CS-MoS2复合纳米材料成功合成。通过平板计数法和生长曲线探究CS-MoS2的抑菌性能,结果发现CS-MoS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μg/m L和16μg/m L,比MoS2的MIC降低64倍和16倍,抑菌性能得到提升,且对大肠杆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通过研究CS-MoS2的抑菌机制,结果发现带正电荷的CS-MoS2能够包覆在细菌表面,与细菌结合,造成细胞膜电位下降,膜的渗透性破坏,加剧谷胱甘肽的氧化,胞内ATP、核苷酸释放。二.基于改善MoS2的分散性,充分发挥MoS2光热性能的策略,在上一研究CS-MoS2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EI功能化MoS2制备MoS2-PEI复合纳米材料,实现长效稳定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发现MoS2-PEI复合纳米材料成功合成,能够良好地分散在水溶液中,近红外光照射10 min分散液能够达到较高的温度,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效率。光照下40μg/m L的MoS2-PEI能够抑制100%大肠杆菌和78.7%金黄色葡萄球菌(比MoS2高30%和24.3%),MoS2-PEI分散液在储存一周后抑菌率分别为95.5%和79.7%,光热抑菌性能保持稳定。抑菌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MoS2-PEI能够与细菌结合,光热效应能够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和谷胱甘肽损失,对细菌造成氧化损伤,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胞内的内容物泄露,从而达到抑菌目的。三.基于提高MoS2活性氧水平的策略,在上一研究发现光热效应能促进活性氧产生的基础上,引入光敏剂Ce6,结合MoS2的光热效应与Ce6的光动力效应,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活性氧产量,采用Ce6功能化MoS2制备MoS2-Ce6复合纳米材料,增强光热/光动力抑菌性能。通过化学功能化和物理吸附两种方法分别制备了M-C-f和M-C-m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成功合成,化学键合的M-C-f相对于吸附合成的M-C-m光热性能更好,在光热与光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单线态氧更多,抑菌效果更强。M-C-f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6μg/m L和4μg/m L,比MoS2降低8倍和32倍,M-C-m的MIC分别为32μg/m L和8μg/m L,比MoS2降低4倍和16倍,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光热与光动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活性氧水平大幅度提高,细菌菌体变形甚至裂解,DNA及内酶渗出,影响了细菌的正常生理代谢而死亡。四.基于前面的研究成果,结合CS与Ce6,制备具有与细菌静电结合能力、良好生物相容性、高水平活性氧的MoS2/CS/Ce6三元复合纳米材料(M-CS-Ce6),增强MoS2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的广谱抑菌性能,拓展MoS2的抑菌应用。通过功能化CS、物理吸附Ce6两步制备了M-CS-Ce6复合纳米材料。研究结果表明M-CS-Ce6成功合成,在光动力作用下M-CS-Ce6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2μg/m L和4μg/m L,比MoS2减小64倍和32倍,M-CS-Ce6对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都具有优异的抑菌效果。在光动力作用下M-CS-Ce6导致细菌的渗透屏障遭到破坏,细胞膜超极化,活性氧水平显着提高,引起胞内K+、酶、DNA释放,从而实现抑菌效果。CS的引入有效改善M-CS-Ce6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综上,本文研究制备了MoS2基复合纳米材料,CS的修饰增强MoS2与细菌的静电结合能力,对大肠杆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其次引入PEI改善MoS2的分散性,提高光热抑菌的稳定性;进一步引入Ce6,光热/光动力下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后利用天然抗菌剂CS与Ce6的优势,构建M-CS-Ce6复合纳米材料实现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高效、广谱、安全的抑菌效果。本研究为MoS2复合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奠定基础,拓宽思路,使MoS2复合纳米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开拓其在抑菌方向的广泛应用。

高风坤[8](2021)在《不同分子量磺化氧化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壳聚糖由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得到,可从食品加工废弃物虾蟹壳中提取,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壳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其溶解性较差,使得壳聚糖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本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以提高壳聚糖衍生物的溶解性,以小麦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杀菌活性及其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壳聚糖在农业领域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使用NO2对7种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进行氧化,将壳聚糖C6位的醇羟基氧化为羧基,得到不同分子量的6-羧基壳聚糖,测定其氧化度,并对6-羧基壳聚糖进行磺化改性,制备出7种分子量的磺化6-羧基壳聚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核磁共振谱仪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6-羧基壳聚糖的氧化度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加,氧化度分别为18.28%,24.26%,32.85%,3 5.2 4%,3 9.9 4%,4 7.6 5%,5 3.5 9%。6-羧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相较壳聚糖变差,但将醇羟基氧化为羧基并未改变壳聚糖晶体无定型结构,磺化改性后使得结晶度变差。研究了6-羧基壳聚糖及磺化6-羧基壳聚糖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6-羧基壳聚糖微溶于DMSO、苯、吡啶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可溶于水、稀乙酸中,分子量越大,溶解性越好。磺化6-羧基壳聚糖微溶于DMSO、DMF、苯和吡啶中,可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稀乙酸溶液中。磺化6-羧基壳聚糖溶解性优于6-羧基壳聚糖。研究了改性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和对小麦种子萌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羧基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浓度越大,抑菌率越高,其中40 k Da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抗菌性能最好,EC50为581.68μg/mL。磺化6-羧基壳聚糖对小麦赤霉菌的抑制作用与浓度无线性关系,所有测定浓度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壳聚糖在酸性p H下,浓度为100μg/mL时抗菌活性最好。此外,壳聚糖、6-羧基壳聚糖的各个浓度都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

魏晓慧[9](2021)在《基于植物多糖/抗菌组分协同改性壳聚糖止血海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伤性出血是引起军事和平民伤亡的重要原因,及时止血对于减少失血,提高人员生存率至关重要。在止血过程中,除大量失血外,外界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身体,伸入组织的深层部分,引起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和死亡。基于此,开发制备一类兼具抗菌功能的快速高效止血材料至关重要。止血海绵作为一种止血敷料,具有均匀的多孔结构,能够为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支撑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可吸收大量水分,浓缩红细胞,增强红细胞和血小板黏附,从而加速血液凝固;且材质相对柔软、透气性好,适用于复杂伤口。因此,本研究中,通过浓Na OH溶液(47 wt%)在加热条件下对壳聚糖(Chitosan,CS)进行脱乙酰处理,利用Na IO4对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进行氧化处理,制得二醛基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将CS与CNC/DAC分别按照1:2,1:1,2:1,4:1,6:1,8:1,10:1(X:1)等多种质量比进行混合/结合,获得一系列复合海绵,经过红外、核磁、SEM、循环应力-应变测试、吸水性能、浸水稳定性能等表征手段进行表征。通过脱乙酰化处理,所得CS的脱乙酰度从66.0%提高到99.3%,提高了后续反应活性位点数量。通过化学法制备的复合海绵,其机械性能、稳定性、吸水性能较CS均有显着提高,明显优于物理法,尤其是当mCS:mDAC=2:1时(2CS-DAC),10s即可吸收自身重量56.9±6.5倍的水分,且具有良好的压缩可恢复多孔结构,反复压缩50次其力学性能不受显着影响,其综合物理性能最优。此外,对材料系统开展体外凝血、溶血率、小动物创伤模型、细胞毒性评价,筛选确定综合性能优异的止血海绵配方和制备工艺,同时探讨分析其凝血机理。结果表明,与CS、CNC和Celox TM相比,使用化学法复合海绵可减少失血量并显着缩短止血时间,其中2CS-DAC样品,无论是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凝血指标,还是小鼠尾部静脉和兔股动脉止血模型,均展现出优异的止血效果。在作用小鼠尾部静脉止血时,2CS-DAC与纱布、CS与Celox TM相比,止血时间分别缩短39.8%、38.4%和34.2%,出血量分别减少66.%、75.8%和64.7%;作用兔股动脉止血时,以完全覆盖伤口为准,用量1.0g 2CS-DAC与8.0g纱布、3.7g CS与3.0g CeloxTM相比,止血时间分别缩短47.7%、6.7%和1.6%,出血量分别减少70.5%、44.0%和7.1%,说明2CS-DAC在相对较少的用量时即可达到相近甚至更优的止血效果。而且,由于其自身的柔软性,很容易与新鲜伤口剥离且无明显残留,在后续清创术中不会引起伤口二次出血等继发性损伤,明显优于CS和Celox TM。且具有低细胞毒性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凝血机制分析表明,复合海绵由于其多孔海绵结构的高效吸水能力以及与血液之间的协同静电相互作用,可通过内源性凝血途径极大地粘附和激活红细胞与血小板以形成坚固的血凝块,从而加速其凝血过程,提高凝血效率,降低失血量。对筛选出性能优异的复合止血海绵材料,进一步分别通过物理法和化学法修饰赋予抗菌性能。物理法是通过选用Ag NO3溶液浸渍,Na BH4溶液还原的方式,制备负载米银(Ag nanoparticles,Ag NPs)的抗菌复合海绵Agx@2CS-DAC(x:浸渍液浓度mmo L/L);化学法是通过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2,3-Ep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GTMAC)与CS接枝反应,获得不同取代度的季铵化壳聚糖(Quaternized chitosan,QCS),然后与DAC通过希夫碱反应制得2QCS-DAC复合海绵。并通过红外、XRD、SEM、全血凝固时间(Whole blood clotting time,WBCT)、溶血率及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两种菌种抗菌性能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通过物理法制备抗菌复合海绵依然维持原有的多孔结构与柔软性,同时表面清晰可见不同形态的Ag NPs颗粒。随着Ag NO3浸渍液浓度的提高,所得Agx@2CS-DAC的Ag NPs含量逐渐升高。WBCT结果表明,Agx@2CS-DAC与2CS-DAC复合海绵止血性能接近。同时,Ag2.5/5/10/20@2CS-DAC在0.4mg/m L时对初始浓度105CFU/m L的E.coli和S.aureus均具有>99.9%的杀菌率。但是,所有测试的Agx@2CS-DAC复合海绵的溶血率均远远超过安全上限5%,原因可能是由于Ag NPs的释放造成的。通过化学法制备的抗菌复合海绵,随着mGTMAC:mNH2(CS)投料比从1:1,2:1提高到3:1(X:1),所得QCSx取代度分别为39.7±0.6%、54.9±2.2%以及71.9±2.1%。同时,QCSx在乙酸溶液和水溶液液中的Zeta电位,随着取代度的提高而增大,尤其是在水溶液中QCSx的Zeta电位依次为25.2±1.5 m V、43.8±2.6 m V以及56.7±4.2m V,远高于CS分散液的7.4±1.6 m V。将三种QCSx与DAC按照2:1(m:m)进行反应制备得到抗菌复合海绵2QCSx-DAC,依然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同时在体外凝血WBCT实验中,三种2QCSx-DAC随着取代度的提高,止血时间显着降低。尤其是2QCS3-DAC凝血时间较空白参照、Celox TM以及2CS-DAC分别提高76.6%、59.8%和44.0%。当作用浓度为12.8 mg/m L时,三种2QCSx-DAC复合海绵对105CFU/m L S.aureus杀菌率可达98%以上,其中以2QCS3-DAC最佳,且其对105CFU/m L E.coli也依然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材料的溶血实验表明,三种季铵盐化复合海绵溶血率均低于5%,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所得抗菌止血海绵,可用于民用和军用创伤失血紧急治疗。同时考虑到其良好的压缩性和回弹性,有望在可注射的止血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拓展至深度和复杂伤口的紧急止血治疗等领域。

桑婷[10](2021)在《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1章:绪论感染是口腔金属植入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植入物感染最关键的致病因素,进行抗菌涂层开发预防生物膜形成是目前研究热点,方法虽多,仍存在抗菌性不佳、耐药性、细胞毒性、操作复杂等问题,缺乏高效可靠解决方案。抗菌涂层中被动抗菌剂抗菌肽GL13K和主动抗菌剂纳米银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拟将两者结合,构建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双重涂层,以便达到避开劣势,优势互补的效果,形成具有协同抗菌、低耐药性、细胞相容性佳、操作简便等四大优势的抗感染涂层。构建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双重涂层需要协调两者的涂层工艺,然而,抗菌肽与纳米银两者涂层工艺完全不同,难以双重涂层。本研究通过设计将抗菌肽分子结构自组装成正电荷纳米纤维,再与课题组研发的负电荷纳米银静电结合,借助抗菌肽与钛基的共价强吸附作用,使两者同时与碱蚀后钛基形成稳定涂层,以解决难以双重涂层的难点。本研究将构建并研究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对植入物感染常见菌和耐药菌在体外、体内的抗菌性,并研究其细胞相容性,将为植入物相关感染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第2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表征目的:抗菌涂层中被动抗菌剂抗菌肽GL13K和主动抗菌剂纳米银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拟将两者结合,构建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并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采用p H 9.8的碱性溶液使抗菌肽GL13K重组分子三维结构自组装成纳米纤维,再将不同浓度比例的纳米银与抗菌肽GL13K在4℃或室温下培养4天以形成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涂层溶液,之后将碱蚀后的钛片(e Ti)分别浸没在制备的涂层溶液中,于4℃或室温下培养过夜,以形成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体钛基涂层,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Zeta电位(ZP)、圆二色光谱(C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水接触角(WCA)等对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GL13K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结果:(1)TEM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银直径约为2-4 nm,呈球形。DLS结果证实了纳米银粒径的均一性和稳定性。(2)TEM显示GL13K在4℃下自组装成纳米纤维或在室温下自组装成具有聚集纳米球的纳米纤维。CD光谱结果表明,GL13K在4℃和室温下的CD谱完全不同,但其二级结构组成两者类似。(3)TEM显示纳米银主要分布在自组装纳米纤维上和/或聚集的纳米球上。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CD光谱在4℃和室温下分别与单独GL13K在4℃和室温下的CD光谱相似。(4)XPS能谱及表面元素组成的半定量分析证实了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已成功涂层在e Ti表面,其中Ag含量相对较低,4℃和室温两种合成温度间元素比值未见明显差别。WCA结果显示未涂层的e Ti呈现亲水表面,纳米银涂层后表面亲水性无明显改变,而GL13K或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大大提高了e Ti表面的疏水性,不同温度或不同的纳米银浓度未明显改变e Ti表面亲疏水性。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纳米银尺寸小、粒径分布窄、负电荷、稳定性高;抗菌肽GL13K在碱性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纳米纤维;纳米银与GL13K自组装纳米纤维结合可形成纳米银-GL13K复合物;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已成功涂层在碱蚀钛片表面,涂层方法简单。第3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分析纳米银、抗菌肽GL13K间浓度比例及合成温度对纳米银-抗菌肽GL13K体外抗菌性的影响。方法:体外静态培养口腔生物膜的初期定植菌革兰阳性戈登链球菌(S.gordonii),采用ATP生物发光分析、菌落形成单位分析(CFU)和活/死细菌染色分析,初步评价不同浓度、4℃和室温两种温度下合成的12组纳米银、抗菌肽GL13K和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静态抗菌性能。根据体外静态抗菌结果,优选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钛植入物的浓度比例和合成温度,在更模拟口腔环境的动态滴流式生物反应器中研究其对S.gordonii的抗菌性能。进一步测试复合涂层对感染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和耐药菌革兰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体外抗菌性。结果:(1)在静态生物膜模型和模拟口腔环境的滴流式生物反应器中,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S.gordonii均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而纳米银或GL13K单独涂层的抗菌活性较弱。(2)不同纳米银浓度或不同涂层温度对抗菌活性无显着影响,从而优选了纳米银、抗菌肽GL13K的浓度、合成温度组合。(3)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具有显着抗菌活性,表现出协同抗菌效果。(4)虽然所有涂层对革兰阴性P.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都较对革兰阳性的MRSA低,但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P.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较纳米银、GL13K单独涂层显着更高。结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三种植入物感染常见致病菌S.gordonii、P.aeruginosa、MRSA均表现出显着有效的体外抗菌活性,具有协同抗菌效果,对革兰阳性菌杀菌效果优于对革兰阴性菌。第4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细胞相容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与6组不同涂层钛片共培养2天、5天,通过荧光显微镜对细胞进行黏附和铺展观察,采用CCK-8实验进行细胞增殖定量测定。结果:培养2天和5天时,荧光显微照片显示,e Ti、纳米银、GL13K和纳米银-GL13K涂层表面h BMSCs均处于健康状态;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组别钛片表面h BMSCs增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不影响h BMSCs的黏附、铺展与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第5章: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内抗菌性目的: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对MRSA的体内抗菌性。方法:建立大鼠植入物MRSA感染模型,体内感染4天后,通过不同涂层钛片表面活/死细菌染色分析、CFU分析及钛片周围组织的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评价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钛植入物的体内抗菌性。结果:(1)活/死细菌染色结果显示,无涂层e Ti表面细菌多,且几乎都为活菌,纳米银或GL13K单涂层表面可见部分死菌,而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的钛片表面则观察到明显更少的细菌,且多为死菌。(2)CFU分析显示,单一涂层样品表面细菌附着数量较无涂层组降低了4-5倍,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钛片表面较无涂层组降低了约120倍,体内杀菌效率达98.8%,杀菌效果显着(P<0.01)。(3)组织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组炎症细胞较其他单一涂层组明显减少,并可见部分成纤维细胞生成。结论: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的体内抗菌效果显着,表现出协同抗菌的效果,且具有对抗耐药菌的优势。第6章:结论与展望(1)本研究成功构建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并将其涂层于钛表面,体外及模拟口腔环境下,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对革兰阳性S.gordonii、MRSA和革兰阴性P.aeruginosa均表现出更强的抗菌活性,显示出协同抗菌效果,而纳米银或GL13K单独涂层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弱;纳米银-GL13K复合涂层及纳米银、GL13K单独涂层对革兰阳性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均强于对革兰阴性P.aeruginosa;且各涂层不影响h BMSCs的黏附、铺展与细胞增殖,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在大鼠体内,纳米银-d GL13K复合涂层对耐药菌MRSA表现出协同抗菌效果,具有对抗耐药菌的优势。(2)本研究构建的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具有协同抗菌、低耐药性、细胞相容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为临床上植入物相关感染的防治提供简便有效方案。(3)本研究需进一步从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稳定性、耐久性、成骨活性及其协同抗菌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二、壳聚糖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聚糖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硅接枝环丙沙星及其在抗菌和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菌剂的分类及其抗菌机理
        1.1.1 有机抗菌剂的种类及其抗菌机理
        1.1.2 无机抗菌剂种类及其抗菌机理
    1.2 抗菌剂释放聚合物简介
        1.2.1 纳米粒子释放抗菌聚合物
        1.2.2 抗生素释放抗菌聚合物
    1.3 有机硅的抗菌改性
    1.4 抗菌剂在医用PLA材料中的应用
    1.5 铁离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1.5.1 荧光探针
        1.5.2 铁离子检测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环四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改性聚乳酸及抗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药品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T-D_4H-HBC/PLA抗菌复合薄膜的制备
        2.2.4 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表征实验
        2.2.5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热分析及接触角实验
        2.2.6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实验
        2.2.7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释放实验
        2.2.8 T-D_4H-HBC/PLA 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抗菌实验
        2.2.9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时效性实验
        2.2.10 T-D_4H-HBC的细胞毒性实验
        2.2.11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内抗菌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2.3.2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及亲水性分析
        2.3.3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稳定性分析
        2.3.4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释放分析
        2.3.5 T-D_4H-HBC/PLA 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抗菌分析
        2.3.6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时效性分析
        2.3.7 T-D_4H-HBC的细胞毒性分析
        2.3.8 T-D_4H-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内抗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甲基氢硅氧烷接枝环丙沙星改性聚乳酸及抗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药品
        3.2.2 实验仪器设备
        3.2.3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
        3.2.4 材料的结构及形貌表征实验
        3.2.5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热分析及接触角实验
        3.2.6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实验
        3.2.7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释放实验
        3.2.8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抗菌实验
        3.2.9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时效性实验
        3.2.10 T-PMHS-HBC的细胞毒性实验
        3.2.11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内抗菌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分析
        3.3.2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及亲水性分析
        3.3.3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分析
        3.3.4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药物体外释放分析
        3.3.5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外抗菌分析
        3.3.6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时效性分析
        3.3.7 T-PMHS-HBC的细胞毒性分析
        3.3.8 T-PMHS-HBC/PLA抗菌复合材料的体内抗菌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四硅氧烷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铁离子的检测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药品
        4.2.2 实验仪器设备
        4.2.3 环四硅氧烷荧光探针的合成
        4.2.4 环四硅氧烷荧光探针的结构表征
        4.2.5 光物理性质测试
        4.2.6 D_4H-HBC的紫外滴定实验
        4.2.7 D_4H-HBC的选择性实验
        4.2.8 D_4H-HBC的抗干扰实验
        4.2.9 D_4H-HBC的荧光滴定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结构表征分析
        4.3.2 D_4H-HBC的光物理性质
        4.3.3 D_4H-HBC对离子的选择性
        4.3.4 D_4H-HBC的荧光光谱滴定
        4.3.5 D_4H-HBC荧光探针对Fe~(3+)的识别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2)负载氨苄西林的多功能纳米硒双通路协同克服细菌耐药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1 实验主要试剂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仪器
    2.2 材料合成与表征
        2.2.1 甘露糖修饰壳聚糖(M-Cs)的合成
        2.2.2 Se/Ap@M-Cs纳米球的制备
        2.2.3 Se/Ap@M-Cs@Pba纳米球(SAMCP NPs)的制备
        2.2.4 SAMCP NPs的表征实验
        2.2.5 包封率与载药量测定
        2.2.6 氨苄青霉素的体外释放
    2.3 SAMCP NPs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2.3.1 细菌的活化与培养
        2.3.2 体外抑菌实验
        2.3.3 活/死细胞的测定
        2.3.4 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2.3.5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检验
        2.3.6 细菌形态观察
        2.3.7 细菌超薄切片观察
    2.4 SAMCP NPs体外抗菌机理研究
        2.4.1 β-内酰胺酶活性的测定
        2.4.2 细菌ROS的检测
        2.4.3 实时荧光定量PCR
    2.5 SAMCP NPs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2.5.1 动物模型
        2.5.2 SAMCP NPs体内抗感染活性研究
        2.5.3 小鼠菌血症模型建立与治疗
    2.6 SAMCP NPs的毒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材料表征
        3.1.1 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3.1.2 SAMCP理化性质表征
    3.2 SAMCP NPs体外抗菌活性
        3.2.1 MIC,CFU和抑菌圈实验
        3.2.2 SAMCP NPs抗菌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3.2.3 Live/Dead细菌荧光成像
        3.2.4 单细胞拉曼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
    3.3 SAMCP NPs破坏细菌完整性
        3.3.1 PI/DISC3-5 荧光检测
        3.3.2 β-半乳糖苷酶检测
        3.3.3 SEM观察细菌表面结构
        3.3.4 细菌的切片观察
    3.4 SAMCP NPs抑菌机理
        3.4.1 SAMCP NPs抑制β -内酰胺酶活性
        3.4.2 SAMCP NPs抑制药物外排泵开放
    3.5 SAMCP NPs体内抗感染
        3.5.1 SAMCP NPs促进伤口愈合
        3.5.2 SAMCP NPs治疗菌血症
    3.6 SAMCP NPs的安全评估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仿生功能化及皮肤创伤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皮肤创伤修复的过程和机制
        1.2.1 皮肤创伤修复的阶段
        1.2.2 参与皮肤创伤修复的生长因子
        1.2.3 生长因子的作用模式
    1.3 皮肤创伤修复敷料的材料特点
        1.3.1 生物相容性
        1.3.2 生物降解性
        1.3.3 机械性能
        1.3.4 加工方式
    1.4 皮肤创伤修复敷料的材料分类
        1.4.1 天然材料
        1.4.2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1.5 创伤修复材料的生长因子功能化方式
        1.5.1 共混法
        1.5.2 吸附法
        1.5.3 共价结合法
        1.5.4 特异结合法
    1.6 创伤修复材料的抗菌功能化
        1.6.1 抗生素
        1.6.2 金属纳米粒子
        1.6.3 抗菌肽
    1.7 基于贻贝蛋白的仿生材料
        1.7.1 非电镀法金属沉积
        1.7.2 DOPA协助生长因子黏附于材料表面
    1.8 本课题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设计思路
        1.8.2 主要研究内容
    1.9 研究路线图
第2章 仿生黏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主要器材和设备
        2.2.3 Y-bFGF和bFGF的表达载体构建
        2.2.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2.5 重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2.2.6 Y-bFGF和bFGF生物学活性
        2.2.7 Y-bFGF中的酪氨酸羟化反应
        2.2.8 DOPA-bFGF和bFGF与PLGA膜的结合效率
        2.2.9 DOPA-bFGF和bFGF的释放能力
    2.3 实验结果
        2.3.1 Y-bFGF和bFGF的表达与纯化
        2.3.2 Y-bFGF和bFGF的Western-blot检测
        2.3.3 生物学活性
        2.3.4 DOPA-bFGF的黏附能力
        2.3.5 DOPA-bFGF和 bFGF的缓释能力
    2.4 结果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仿生黏附抗菌肽的制备和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3.2.1 主要试剂
        3.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3 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DOPA-PonG1的合成
        3.3.2 荧光成像法检测DOPA-PonG1与聚合物材料结合能力
        3.3.3 BCA法检测DOPA-PonG1的释放
        3.3.4 DOPA-PonG1抗菌能力检测
    3.4 实验结果
        3.4.1 DOPA-PonG1与聚合物材料结合能力分析
        3.4.2 DOPA-PonG1释放行为分析
        3.4.3 DOPA-PonG1抗菌性能分析
    3.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案化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及理化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4.2.1 主要试剂
        4.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3 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仿生黏附因子改性图案化纺丝膜的制备
        4.3.2 纺丝纤维膜表面形貌观测
        4.3.3 接触角及机械性能测试
        4.3.4 纺丝纤维膜溶胀率及蛋白吸附性能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电纺丝纤维膜表面形貌观测
        4.4.2 纺丝纤维膜亲水性及机械性能分析
        4.4.3 纺丝纤维膜溶胀率及蛋白吸附能力
    4.5 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负载仿生黏附活性因子的纤维膜的生物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5.2.1 实验动物
        5.2.2 主要试剂
        5.2.3 实验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增殖和黏附能力检测
        5.3.2 组织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5.3.3 动物的饲养和分组
        5.3.4 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建立
        5.3.5 术后护理
        5.3.6 表皮创伤愈合程度评估
        5.3.7 皮肤组织的取材和切片
        5.3.8 组织切片的HE染色
        5.3.9 组织切片的Masson染色
    5.4 实验结果
        5.4.1 纺丝纤维膜对细胞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5.4.2 组织修复相关基因表达
        5.4.3 大鼠创面愈合外相观察
        5.4.4 大鼠创面愈合率评价
        5.4.5 HE染色观察皮肤愈合情况
        5.4.6 Masson染色观察组织胶原沉积情况
        5.4.7 与商品化创伤敷料对比实验
    5.5 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第7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增效型聚多巴胺抗菌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口腔疾病
    1.2 口腔抗菌剂
        1.2.1 抗生素
        1.2.2 天然抗菌剂
    1.3 聚多巴胺
        1.3.1 化学反应活性
        1.3.2 粘附性能
        1.3.3 抗菌性能
        1.3.4 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1.4 聚多巴胺在抗菌体系中的应用
        1.4.1 聚多巴胺微球
        1.4.2 聚多巴胺微胶囊
        1.4.3 聚多巴胺复合微粒
    1.5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EO@PDA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PDA微球的制备
        2.3.2 EO@PDA微球的制备
        2.3.3 表征与测试
        2.3.4 丁香酚标准曲线
        2.3.5 丁香酚负载量
        2.3.6 PDA微球对丁香酚吸附行为研究
        2.3.7 EO@PDA微球中丁香酚的释放行为
        2.3.8 EO@PDA微球的细胞相容性
        2.3.9 EO@PDA微球的抗菌活性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PDA微球的影响因素
        2.4.2 EO@PDA微球表征
        2.4.3 PDA微球对丁香酚的负载
        2.4.4 PDA微球对丁香酚吸附行为
        2.4.5 EO@PDA微球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DA@EO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微乳液模板的制备
        3.3.2 PDA@EO微胶囊的制备
        3.3.3 PDA@EO微胶囊结构表征
        3.3.4 PDA@EO微胶囊的包封量与包封率
        3.3.5 PDA@EO微胶囊性能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PDA@EO微胶囊结构
        3.4.2 PDA@EO微胶囊形貌、尺寸与电位表征
        3.4.3 PDA@EO微胶囊的包封量及包封率
        3.4.4 丁香酚的体外释放
        3.4.5 PDA@EO微胶囊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树莓状PDA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EO@CS的制备
        4.3.2 EO@CS-PDA NPs的制备
        4.3.3 EO@CS-PDA NPs的表征与测试
        4.3.4 EO@CS-PDA NPs的性能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EO@CS微球制备
        4.4.2 EO@CS-PDA NPs结构与形貌
        4.4.3 EO@CS-PDA NPs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感染伤口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伤口修复
    1.2 伤口敷料
        1.2.1 传统伤口敷料
        1.2.2 现代伤口敷料
    1.3 抗菌水凝胶
        1.3.1 银基抗菌水凝胶
        1.3.2 光敏抗菌水凝胶
        1.3.3 固有的自抗菌水凝胶
        1.3.4 负载抗菌药物的水凝胶
    1.4 石墨相氮化碳
        1.4.1 结构与制备
        1.4.2 生物医学应用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负载g-C_3N_4纳米片的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菌种、细胞株及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g-C_3N_4纳米片的制备
        2.3.2 Col-SA/g-C_3N_4水凝胶的制备
        2.3.3 g-C_3N_4纳米片的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2.3.4 Col-SA/g-C_3N_4水凝胶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3.5 Col-SA/g-C_3N_4水凝胶产生活性氧测试
        2.3.6 体外抗菌活性
        2.3.7 生物相容性评价
        2.3.8 感染伤口修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g-C_3N_4纳米片的表征
        2.4.2 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性能
        2.4.3 Col-SA/g-C_3N_4水凝胶的表征
        2.4.4 荧光性质和热重分析
        2.4.5 机械性能与溶胀性能
        2.4.6 活性氧的产生
        2.4.7 体外抗菌活性
        2.4.8 生物相容性评价
        2.4.9 感染伤口修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Ag NPs/g-C_3N_4的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菌种、细胞株及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g-C_3N_4纳米片和ACN复合物的制备
        3.3.2 Col-CS-DA/ACN水凝胶的制备
        3.3.3 ACN复合物的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3.3.4 Col-CS-DA/ACN水凝胶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3.3.5 活性氧的产生
        3.3.6 水凝胶的光热性质
        3.3.7 体外抗菌活性
        3.3.8 生物相容性评价
        3.3.9 感染伤口修复
    3.4 结果与讨论
        3.4.1 ACN的表征
        3.4.2 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性能
        3.4.3 Col-CS-DA/ACN水凝胶的表征
        3.4.4 Col-CS-DA/ACN水凝胶的自愈能力
        3.4.5 Col-CS-DA/ACN水凝胶的粘合性能
        3.4.6 机械性能和溶胀性能
        3.4.7 活性氧的产生和光热效应
        3.4.8 体外抗菌活性
        3.4.9 生物相容性评价
        3.4.10 感染伤口修复
    3.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医用材料
    1.3 抗菌剂
        1.3.1 无机抗菌剂
        1.3.2 有机抗菌剂
        1.3.3 天然抗菌剂
    1.4 壳聚糖
        1.4.1 壳聚糖的概述
        1.4.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1.4.3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
        1.4.4 壳聚糖及衍生物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的合成
        2.3.2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
        2.3.3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的制备
        2.3.4 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取代度的测定
        2.3.5 CS-SNCC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2.3.6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2.3.7 抗菌性能测试
        2.3.8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2.3.9 细胞相容性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S-SNCC结构分析
        2.4.2 CS-SNCC化学元素分析
        2.4.3 CS-SNCC结晶和热稳定分析
        2.4.4 CS-SNCC膜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2.4.5 CS-SNCC膜的抗菌性能
        2.4.6 CS-SNCC膜的抗粘附和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2.4.7 CS-SNCC膜的细胞相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烯丙基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共聚物(CS-SBMA)的合成
        3.3.2 CS-SBMA/PVA复合膜的制备
        3.3.3 样品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3.3.4 力学性能测试
        3.3.5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3.3.6 抗菌性能测试
        3.3.7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3.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S-SBMA结构分析
        3.4.2 CS-SBMA/PVA复合膜的物理化学结构
        3.4.3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力学性能
        3.4.4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3.4.5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菌性
        3.4.6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3.4.7 CS-SBMA/PVA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壳聚糖(CS-GMA)的合成
        4.3.2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的制备
        4.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分析
        4.3.4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4.3.5 抗菌性能测试
        4.3.6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4.3.7 细胞相容性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S-GMA化学结构分析
        4.4.2 CS-GMA/SBMA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4.4.3 CS-GMA/SBM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4.4.4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菌性
        4.4.5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4.4.6 CS-GMA/SBMA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CS-GMA/Arg-PEUU)的制备
        5.3.2 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5.3.3 不同p H条件下溶胀性能测试
        5.3.4 酶降解性能测试
        5.3.5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5.3.6 细胞相容性测试
        5.3.7 巨噬细胞激活研究(NO和 TNF-α释放)
        5.3.8 抗菌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设计与制备
        5.4.2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内部结构
        5.4.3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5.4.4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酶降解性能
        5.4.5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
        5.4.6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巨噬细胞激活性能
        5.4.7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5.4.8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的制备
        6.3.2 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氯化
        6.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6.3.4 溶胀性能测试
        6.3.5 力学性能测试
        6.3.6 凝血及血小板粘附性能测试
        6.3.7 抗菌性能测试
        6.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6.4.2 CSENDMH/PVA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物理性能
        6.4.3 CSENDMH/PVA纤维膜的凝血性能
        6.4.4 CSENDMH/PVA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6.4.5 CSENDMH/PVA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MoS_2的结构及性质
    1.3 MoS_2的表面功能化
        1.3.1 化学功能化
        1.3.2 物理吸附
    1.4 MoS_2的生物应用
        1.4.1 生物传感
        1.4.2 生物成像
        1.4.3 癌症治疗
        1.4.4 抑菌
    1.5 基于MoS_2抑菌材料的研究现状
        1.5.1 MoS_2-无机纳米材料的复合
        1.5.2 MoS_2-有机材料的复合
        1.5.3 MoS_2的抑菌机制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CS-MoS_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2.3.2 CS-MoS_2的表征
        2.3.3 CS-MoS_2的抑菌活性
        2.3.4 CS-MoS_2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2.3.5 CS-MoS_2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2.3.6 CS-MoS_2对细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
        2.3.7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2.3.8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ATP的影响
        2.3.9 活性氧的检测
        2.3.10 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2.3.11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2.4 结果与讨论
        2.4.1 CS-MoS_2的表征
        2.4.2 CS-MoS_2的抑菌活性
        2.4.3 CS-MoS_2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2.4.4 CS-MoS_2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2.4.5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2.4.6 CS-MoS_2对细菌细胞内ATP的影响
        2.4.7 CS-MoS_2活性氧的检测
        2.4.8 CS-MoS_2对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2.4.9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抑菌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MoS_2-PEI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3.3.2 MoS_2-PEI的表征
        3.3.3 MoS_2-PEI的近红外光热效应的表征
        3.3.4 MoS_2-PEI的抑菌活性
        3.3.5 MoS_2-PEI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3.3.6 MoS_2-PEI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3.7 MoS_2-PEI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3.3.8 MoS_2-PEI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3.3.9 MoS_2-PEI对细菌胞内ATP的影响
        3.3.10 活性氧的检测
        3.3.11 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3.3.12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oS_2-PEI的表征
        3.4.2 MoS_2-PEI的光热抑菌活性
        3.4.3 MoS_2-PEI抑菌活性的稳定性
        3.4.4 MoS_2-PEI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3.4.5 MoS_2-PEI在细菌表面的分布
        3.4.6 MoS_2-PEI对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3.4.7 MoS_2-PEI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3.4.8 MoS_2-PEI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3.4.9 MoS_2-PEI对细菌胞内ATP的影响
        3.4.10 活性氧和谷胱甘肽氧化的检测
        3.4.11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二硫化钼-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热与光动力抑菌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MoS_2-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4.3.2 MoS_2-Ce6 的表征
        4.3.3 MoS_2-Ce6 的近红外光热效应的表征
        4.3.4 MoS_2-Ce6 的光动力效应的表征
        4.3.5 MoS_2-Ce6 的抑菌活性
        4.3.6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抑菌活性
        4.3.7 MoS_2-Ce6 的最小抑菌浓度
        4.3.8 MoS_2-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4.3.9 MoS_2-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4.3.10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DNA泄露的检测
        4.3.11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4.3.12 光热和光动力效应诱导的活性氧的检测
        4.3.13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oS_2-Ce6 的表征
        4.4.2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效应
        4.4.3 MoS_2-Ce6 的光热和光动力抑菌活性
        4.4.4 MoS_2-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4.4.5 MoS_2-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4.4.6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DNA的影响
        4.4.7 MoS_2-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4.4.8 MoS_2-Ce6 在光热和光动力作用下单线态氧的检测
        4.4.9 MoS_2-Ce6 在光热和光动力作用下总活性氧的检测
        4.4.10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e6 负载壳聚糖功能化二硫化钼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抑菌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M-CS-Ce6 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5.3.2 M-CS-Ce6 的表征
        5.3.3 M-CS-Ce6 的光动力效应的表征
        5.3.4 M-CS-Ce6 的抑菌活性
        5.3.5 M-CS-Ce6 的光动力抑菌活性
        5.3.6 M-CS-Ce6 的最小抑菌浓度
        5.3.7 M-CS-Ce6 对细菌的形态影响
        5.3.8 M-CS-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5.3.9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5.3.10 M-CS-Ce6 对细菌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5.3.11 光动力作用下M-CS-Ce6 的活性氧检测
        5.3.12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5.4 结果与讨论
        5.4.1 M-CS-Ce6 的表征
        5.4.2 M-CS-Ce6 的光动力效应
        5.4.3 M-CS-Ce6 的抑菌活性
        5.4.4 M-CS-Ce6 对细菌形态的影响
        5.4.5 M-CS-Ce6 对细菌膜电位的影响
        5.4.6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DNA的影响
        5.4.7 M-CS-Ce6 对细菌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影响
        5.4.8 光动力作用下活性氧的检测
        5.4.9 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本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不同分子量磺化氧化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
        1.2.1 烷基化改性及应用
        1.2.2 酰基化改性及应用
        1.2.3 羧基化改性及应用
        1.2.4 磺化改性及应用
        1.2.5 季铵化改性及应用
        1.2.6 交联改性及应用
    1.3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1.3.1 抗凝血活性
        1.3.2 抗氧化活性
        1.3.3 抗菌活性
        1.3.4 抗肿瘤活性
        1.3.5 抗炎活性
        1.3.6 其他生物活性
    1.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4.1 食品领域
        1.4.2 环保领域
        1.4.3 医药领域
        1.4.4 农业领域
    1.5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研究
    2.1 引言
    2.2 原料与试剂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NO_2 气体的制备
        2.3.2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
        2.3.3 氧化度测定
    2.4 表征手段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2.4.2 热稳定性测定
        2.4.3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
        2.4.4 核磁共振波谱测定
        2.4.5 物相分析
        2.4.6 形貌观察
        2.4.7 能谱分析
    2.5 溶解性研究
    2.6 结果与分析
        2.6.1 氧化度
        2.6.2 红外光谱分析
        2.6.3 热稳定性
        2.6.4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2.6.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6.6 物相分析
        2.6.7 形貌分析
        2.6.8 能谱分析
        2.6.9 溶解性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研究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
        3.3.2 磺化试剂的制备
        3.3.3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
    3.4 表征手段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
        3.4.2 热稳定性测定
        3.4.3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测定
        3.4.4 核磁共振光谱测定
        3.4.5 物相分析
        3.4.6 形貌观察
        3.4.7 能谱分析
    3.5 溶解性研究
    3.6 结果与分析
        3.6.1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3.6.2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热稳定性分析
        3.6.3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
        3.6.4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3.6.5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物相分析
        3.6.6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形貌分析
        3.6.7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EDS分析
        3.6.8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溶解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性能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步骤
        4.2.1 马铃薯葡萄糖(PDA)培养基的制备
        4.2.2 抗真菌活性测定
        4.2.3 壳聚糖及6-羧基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4.3.2 6-羧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4.3.3 磺化6-羧基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4.3.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种子萌发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植物多糖/抗菌组分协同改性壳聚糖止血海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壳聚糖止血材料研究现状
    1.3 纤维素增强CS性能研究
    1.4 常用抗菌因子
    1.5 止血机理
        1.5.1 激活凝血因子
        1.5.2 血小板黏附机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CNC修饰CS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与表征
        1.7.2 DAC修饰CS复合海绵止血和生物相容性性能评价
        1.7.3 Ag NPs和 QAS修饰的抗菌止血海绵制备与性能评价
第二章 纤维素纳米晶修饰壳聚糖复合止血海绵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核磁谱图
        2.3.2 红外光谱图
        2.3.3 SEM图
        2.3.4 外观与稳定性
        2.3.5 水分吸收能力
        2.3.6 力学性能
        2.3.7 XPS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醛基纤维素纳米晶修饰壳聚糖复合海绵止血和生物相容性性能评价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体外凝血性能评价
        3.3.2 溶血率分析
        3.3.3 小鼠尾部静脉创伤模型分析
        3.3.4 兔股动脉创伤模型分析
        3.3.5 细胞毒性分析
        3.3.6 凝血机制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 NPs和季铵盐修饰的抗菌止血海绵制备与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含银止血海绵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
        4.3.2 XRD
        4.3.3 XPS
        4.3.4 SEM
        4.3.5 WBCT
        4.3.6 抗菌评价—E.coli
        4.3.7 抗菌评价—S.aureus
        4.3.8 血液相容性
    4.4 季铵化止血海绵结果与讨论
        4.4.1 制备流程与取代度计算
        4.4.2 红外
        4.4.3 XRD
        4.4.4 Zeta电位
        4.4.5 XPS
        4.4.6 SEM
        4.4.7 WBCT
        4.4.8 抗菌评价--E. coli
        4.4.9 抗菌评价--S. aureus
        4.4.10 溶血率
        4.4.11 细胞毒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前景与展望
    5.3 课题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主要简历
致谢

(10)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钛植入物感染研究现状
        1.2.1 钛植入物表面抗感染研究现状
        1.2.2 钛表面抗菌肽涂层研究现状
        1.2.3 钛表面纳米银涂层研究现状
    1.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
    1.4 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及前景
第2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2 纳米银的制备及表征
        2.2.3 抗菌肽GL13K自组装纳米纤维的形成及表征
        2.2.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形成及表征
        2.2.5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表征
    2.3 实验结果
        2.3.1 纳米银的表征
        2.3.2 抗菌肽GL13K的表征
        2.3.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的表征
        2.3.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的表征
    2.4 讨论
        2.4.1 纳米银的合成
        2.4.2 抗菌肽GL13K的自组装
        2.4.3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物
        2.4.4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涂层
    2.5 小结
第3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外抗菌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2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研究初探
        3.2.3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研究
        3.2.4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研究
        3.2.5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3.2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3.3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研究结果
    3.4 讨论
        3.4.1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性
        3.4.2 体外模拟口腔环境下的抗菌性
        3.4.3 体外静态环境下对革兰阴性菌及耐药菌的抗菌性
        3.4.4 协同抗菌机制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细胞相容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4.2.3 细胞黏附和铺展的观察
        4.2.4 细胞增殖的定量测定
        4.2.5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体内抗菌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2 细菌培养
        5.2.3 大鼠体内植入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5.2.4 抗菌活性的体内评价
        5.2.5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活/死细菌染色
        5.3.2 菌落形成单位计数
        5.3.3 组织切片HE染色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及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钛植入物表面抗菌涂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四、壳聚糖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硅接枝环丙沙星及其在抗菌和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D]. 周凯丽.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负载氨苄西林的多功能纳米硒双通路协同克服细菌耐药性[D]. 汪泽坤.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3]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仿生功能化及皮肤创伤修复研究[D]. 詹婧. 吉林大学, 2021(01)
  • [4]增效型聚多巴胺抗菌体系的研究[D]. 陈茹茹. 江南大学, 2021(01)
  • [5]光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感染伤口修复的研究[D]. 叶宝婷. 江南大学, 2021(01)
  • [6]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殷茂力. 江南大学, 2021(01)
  • [7]二硫化钼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性能研究[D]. 曹文博. 江南大学, 2021(01)
  • [8]不同分子量磺化氧化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D]. 高风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9]基于植物多糖/抗菌组分协同改性壳聚糖止血海绵研究[D]. 魏晓慧. 军事科学院, 2021(02)
  • [10]纳米银-抗菌肽GL13K复合钛植入物涂层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菌效果的研究[D]. 桑婷. 南昌大学, 2021(01)

标签:;  ;  ;  

壳聚糖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