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舒立与《财经》(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19)在《生态学视角下财新网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历经了近十年的发展,如今的财新网已转型为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然而,在该模式的实际运行中上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财新网应该如何制定发展策略去应对这些挑战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财新网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一样,置身于生态环境中,而生态学正是一门专门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学科,故本文以财新网为研究对象,借以生态学的视角将财新网放置在内外生态环境的大框架中,通过考察内外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现状,继而分析其面临的生态危机,再结合生态学相关理论为财新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根据对财新网内外生态环境的分析本文发现,在间接外生态环境中存在版权保护困难、消费分级明显、用户红利见顶的问题;在直接外生态环境中存在用户体验有待改善、平台垄断增加成本、技术创新需要突破的问题;在内生态环境中存在财新网内部人事调整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针对间接外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分享机制、运用场景营销、采用用户思维的发展策略;针对直接外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精细化运营、跨界合作、双维度创新的发展策略;针对内生态环境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导者个人影响力的发展策略,以上的发展策略需结合环境的变动而行。本文立足于生态学的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财新网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为研究财新网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研究视角。在媒介转型的背景之下,财新网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全面收费的财经类媒体,这对其他转型中的财经类媒体而言无疑是一个正面的范例。本文对财新网过往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未来发展策略的探究,不仅可以对财新网本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也可为其它财经类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白筱[2](2018)在《胡舒立:鸣鸟退役》文中研究说明胡舒立远远走在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表达界限之外—如走兽与飞鸟同置巨笼,走兽归属于地面,在有限空间内,飞鸟可以多一个维度展羽胡舒立以探卜中国言论表达的边界而闻名,但很多时候,那些边界只属于她和她的采编团队。她远远走在绝大多数中国媒体的表达界限之外—如走兽与飞鸟同置巨笼,走兽归属于地面,在有限空间内,飞鸟可以多一个维度展羽。如今,这只"老鸟"已65岁,在传媒行业工作超
罗瑞垚[3](2017)在《财新传媒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文中提出记者作为新闻业的“行动者”,是新闻业务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曾经,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涌现出了一批业务水平高超、社会影响力大的记者,但近年来,随着原创新闻行业的萎缩,这一批记者大多陆续离场,几大市场化媒体的影响力也不复当年。那么究竟还有哪些人在做记者?他们如何认识媒体功能、记者角色和自我身份?为回答这些问题,笔者选择了以新闻专业主义着称的财新传媒作为样本,通过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财新记者的职业意识做了初步探究,结果发现:首先,财新记者均强调媒体的独立性和公共性,以与作为“喉舌”的党媒相区别。他们对媒体功能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公民社会的守望者、作为监督者的“看门狗”和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啄木鸟”。但由于外在条件所限,监督者和推动者角色的实现均面临多重困境,他们更多地强调此时媒体作为“记录者”的角色并予以实践。其次,财新记者秉承着高度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通过严格遵守新闻专业主义的业务操作准则,来实现记者作为第三方的客观、中立的职业角色。尽管从主观的出发点和期许来说,他们仍然希望通过报道事实上起到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财新内部严格和完整的新闻生产流程和业务操作准则也使记者意识到,客观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的准则和一个可能实现结果。最后,财新记者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出现了明显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的代际分野。老一辈记者普遍存在一种“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的情怀,而新生代记者则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以新闻报道为业的专业人士。虽然与财新的理念存在一定差异,但作为中流砥柱的老一辈记者依然拥有较大的空间,他们的理念也能与财新的新闻生产流程和业务操作准则和谐共处,碰撞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虽然新闻专业主义在各个媒体内部的理解和实践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专业主义对中国新闻业和中国记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记者这一群体的专业化程度正在逐渐提高,新闻业的职业共同体和社区认同也初见雏形,越来越多的记者认同媒体作为记录者和监督者的独立身份,试图在业务实践中践行记者作为中立第三方的角色,也反过来促使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成为了新闻业所公认的业务操作准则。此外,互联网传播格局和资本的参与也在影响着记者的职业意识。总之,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中国记者的职业意识也处在一种流动的变化状态。
张海霞[4](2019)在《《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研究 ——以2016年封面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以经济为报道核心的财经新闻在新闻行业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财经新闻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矛盾,即财经新闻的重要性和其阅读门槛较高之间的矛盾。财经新闻覆盖了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资本市场以及公司信息等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现状,因此大到宏观经济政策,小到菜市场价格,受众都有了解财经新闻的需求。但财经新闻中往往涉及诸多的数据以及财经专业知识,使得财经新闻的阅读门槛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让晦涩难懂的财经新闻变得相对通俗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亟待解决,这也是财经记者在叙事过程中的追求。如此一来,关于财经新闻的叙事研究也随之迫切了。本文选择财经新闻类杂志《财新周刊》作为研究对象,该杂志在2016年获得“融媒体杂志传播百强榜”第四名,从影响力等方面来看,《财新周刊》当年的封面报道的叙事都值得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财新周刊》展开研究,选取2016年的封面报道作为案例并进行分析,并用定比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16年的封面报道抽取出10篇报道进行研究,结合新闻报道案例内容运用新闻叙事理论对报道中的叙事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对抽出的封面报道精读后,具体分析将从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结合逻辑学、修辞学、传播学等理论研究总结《财新周刊》的叙事策略,并结合其他学者运用叙事学理论对财经类杂志的研究结论作为参照,探讨《财新周刊》在叙事上值得其他财经类媒体的借鉴之处。研究结果显示,《财新周刊》在新闻叙事方面有多处值得借鉴的地方。叙事者方面,《财新周刊》一篇封面报道的隐性叙事者有多个,记者也是1-4个不等,多个记者“齐心协力”对新闻报道的效率会有一定的提高;《财新周刊》叙事方式多样且创新,尤其是幕后视频以及新闻图表的的制作运用值得借鉴;《财新周刊》在叙事前对于引用的数据以及对比的材料提前找好参考标准系,这样的做法能有效避免出现记者在后面的叙事中产生逻辑混乱的错乱感,值得借鉴;《财新周刊》在叙事手法上有许多技巧值得借鉴,包括运用地域关系、人物关系、时间线以及修辞手法等对使得枯燥的新闻更有趣,易读性更强;在叙事视角上,周刊多用“限知视角”交代了素材出处,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运用多个视角叙述一篇报道,使得报道内容更充实等。
姜慧珺[5](2015)在《《财经》杂志的编辑出版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以来,市场中涌现出不少新心财经类杂志,这些杂志无一例外试图通过市场化操作和专业报道获得市场和专业的双赢。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杂志走向市场和专业标志着中国杂志媒体的一大进步。究其源头,不能不谈到国内第一本以“独立、独家、独到”为宗旨的《财经》杂志。作为目前市场中有关财经类杂志中的领跑者,《财经》杂志一直是众多后来者的模仿和赶超对象。然而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财经》的领先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业界认为,《财经》的成功是“不可重复”的。作为媒体研究者,《财经》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研究案例。遗憾的是,至今学界还没有很多关于《财经》的研究文章。这一方面是因为杂志媒体在媒体大家族中的边缘地位,也源于杂志本身的低调。本文试图从《财经》的发展历程、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这四方面入手,为读者提供一个对《财经》比较清晰完整的分析,也为中国杂志媒体的进步提供一个可能的思路。本文通过研究杂志《财经》的编辑与出版的特色,来分析《财经》杂志得以成为财经类杂志领先者的原因,通过它的编辑特色研究,我们从编辑的角度更好的了解了杂志的编辑特点。出版特色方面的研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相信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的了解《财经》杂志。
张杰[6](2015)在《《财经》个性及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个性理论为基础,对《财经》杂志展开研究。在分析《财经》杂志个性的基础上,选取经典案例来凸显其个性,并通过所选案例的内容和影响延伸到《财经》杂志在中国期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为绪论,基于《财经》杂志研究领域缺乏对个性的详细分析,展开对个性的研究。第二章回顾了《财经》杂志的创办和发展历程,并对其分阶段进行了论述。第三章是《财经》杂志个性分析,由期刊个性入手,分析《财经》杂志的个性,进而引出第四章,《财经》杂志的个性体现。第四章选取了《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SARS系列报道来凸显《财经》“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和“大财经”思想。第五章分析的是《财经》发展史上的插曲——高层集体出走事件,该事件对《财经》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笔者认为,这与《财经》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财经》个性鲜明,可以指引新的采编团队快速进入角色。本章也可以看作是第六章的一部分,但由于出走事件对期刊改革意义重大,所以单独成章进行论述。第六章则集中分析了《财经》在中国期刊史上的影响。第七章结论,《财经》提升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将新闻专业主义推到了显着的位置,以实际行动引领了财经媒体的发展。
杨婷婷[7](2014)在《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财经》杂志研究 ——以胡舒立时期(1998-2009)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财经》杂志作为一份以财经新闻报道见长的新闻性刊物,同时在政治反腐、舆论监督、决策制定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这足以说明该杂志的重要地位,独特的报道视角和权威的新闻报道模式在国内财经媒体语境中产生重要影响。究其地位形成的原因,在新闻实践中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成为其有别于其他同类财经媒体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新闻专业主义作为切入点,对胡舒立时期(1998-2009)《财经》杂志的报道内容、新闻理念、运营机制等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内容优势背后的机制创新——坚持新闻专业主义,以期对我国目前的财经媒体发展提供借鉴与发展思路。本文首先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进行梳理,总结其主要内容与特征,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研究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发展情况。接下来对《财经》杂志进行具体剖析,结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内容与特征从新闻理念、报道内容、编辑方针特色和经营机制四个方面阐述《财经》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具体表现,以期对其他财经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黄媛[8](2013)在《碰撞与融合:中国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登陆、演变与困境 ——以《财经》杂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财经》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登陆、实践、融合与演变。新闻专业主义进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诞生于美国自由主义的时代背景下,是美国有良知的媒体人为了摆脱政党和资本家对社会的操纵而做出的反抗。新闻界通过揭黑、揭丑的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促使法律有效的实施和新政策的诞生,并以此来促进美国的民主进程和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新闻人积极参与到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中。《财经》更是以改革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自居。《财经》以独立、独家、独到的报道理念赢得了读者的信赖。通过大量调查性报道与精准性新闻,独立、客观地对新闻事件进行了专业的报道,得到国内外媒体的一致认可。本文研究的核心是《财经》在内容生产和编营分离的机制下,如何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语境下实践新闻专业主义。《财经》在秉承客观、独立、中立的新闻理念的同时,如何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客观性与职业化规范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作者进而得出结论,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受到了一定的改造与融合。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缘起、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对前人研究《财经》杂志与新闻专业主义的成果进行总结梳理。进而引出本研究的意义;第一章新闻专业主义的登陆与现状;主要介绍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涵。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当前的研究现状与实践情况以及其发展的困境;第二章《财经》杂志的创刊与发展;将《财经》置于新中国经济新闻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回顾《财经》杂志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来论述《财经》杂志的诞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对其人事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第三章主要分析《财经》杂志如何在内容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实践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是如何在这两方面融合与被改造的。第四章《财经》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与中国语境;通过前一章的内容分析与量化研究,得出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受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新媒体的影响。第五章结语。新闻专业主义在广受争议的背景下,其倡导的客观性、独立、中立与公正受到挑战,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将如何面对这些困境。本文结语将给出结论。
贺艳燕[9](2011)在《资本时代下中国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的标立与变易 ——以《财经》杂志(1998-2009)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专业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媒体宣传自我价值和获得外界赞誉的一个标签。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如何在中国新闻媒体与资本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发展?对于市场化的财经类媒体,这一过程如何反映出运作中的各种矛盾和张力?这些是本文力图回答的问题。本文以1998-2009《财经》的新闻实践为分析对象,以市场化的财经类媒体与资本结盟为视角,考察在博取市场利益竞争中的专业主义表现。专业主义自《财经》创立到2009年出现人事震荡,一直是《财经》自立和业界推崇的标志性词汇,但《财经》所认可的专业主义有其独特性。《财经》十一年来的新闻报道与中国整体改革密切相关,中国金融产业的大发展以及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广泛融合,均对专业主义在财经类媒体的诠释、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将会影响中国市场化财经类媒体及其从业者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预示中国媒体正在形成新的变革方向及格局。
周圆[10](2011)在《《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经》(原名《Money》)从1998年4月创刊至今已经十三年,号称为中国目前最广为阅读的财经类杂志,拥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高端读者群,《财经》不仅在国内赢得口碑,还获得海外媒体的高度肯定,其采编经营团队获奖频频,不少奖项是中国乃至亚洲新闻界首次获得。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使《财经》杂志声名大噪的系列舆论监督报道,以这十三年间封面文章为主要参考对象,首先梳理《财经》舆论监督报道的发展历程大事记,按内容分类为证券市场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环境领域、反腐领域的舆论监督报道,并分析其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力。这一系列报道能够有力地发挥舆论监督力量,在于其选题具有重大意义、新闻内容视角独家、报道模式立体有深度、内容专业性强、语言风格统一冷静、标题标签式易于传播。根本原因在于《财经》有“联办”这个具有官方色彩的背景平台、编辑与经营分离的机制及丰富人才资源。《财经》坚持的“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之新闻理念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舆论监督报道方式,就算经历2009年胡舒立等高层集体出走事件,使得《财经》采编团队几乎“换血”,都没有使它停下脚步或减轻力度。希望本文可以给新闻业界的舆论监督报道和财经类杂志发展提供一点启示和借鉴。
二、胡舒立与《财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舒立与《财经》(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学视角下财新网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媒介融合走向深化 |
1.1.2 知识经济带动内容付费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学理论研究综述 |
1.2.2 企业生态学研究综述 |
1.2.3 财新网已有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财新网的发展历程 |
2.1 财新网概述 |
2.2 财新网发展历程 |
2.2.1 电商售货阶段(2010年—至今) |
2.2.2 周刊付费阶段(2013年—至今) |
2.2.3 知识产品阶段(2016年—至今) |
2.2.4 全面收费阶段(2017年—至今) |
第三章 财新网的生态环境考察 |
3.1 财新网的间接外生态环境考察 |
3.1.1 政治因子 |
3.1.2 经济因子 |
3.1.3 社会因子 |
3.2 财新网的直接外生态环境考察 |
3.2.1 需求因子 |
3.2.2 资源因子 |
3.2.3 技术因子 |
3.3 财新网的内生态环境考察 |
3.3.1 企业家因子 |
3.3.2 人力资源因子 |
3.3.3 产权制度因子 |
第四章 财新网的生态危机分析 |
4.1 财新网的间接外生态危机分析 |
4.1.1 版权保护的复杂现状 |
4.1.2 消费分级的营销思考 |
4.1.3 用户红利已趋向枯竭 |
4.2 财新网的直接外生态危机分析 |
4.2.1 用户体验有待继续提升 |
4.2.2 平台垄断增加传播成本 |
4.2.3 技术创新需要多维突破 |
4.3 财新网的内生态危机分析 |
4.3.1 人事调整的过渡时期 |
4.3.2 股东利益需求的分歧 |
第五章 财新网的生态发展策略 |
5.1 财新网间接外生态发展策略 |
5.1.1 内容分享机制的建立 |
5.1.2 场景细分的营销方式 |
5.1.3 用户思维抢用户时长 |
5.2 财新网直接外生态发展策略 |
5.2.1 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
5.2.2 跨界合作激发协同效应 |
5.2.3 双维度把握技术创新 |
5.3 财新网的内生态发展策略 |
5.3.1 强化领导者的个人影响力 |
5.3.2 把握利润与品牌之间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3)财新传媒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境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 职业记者的回归与职业意识的界定 |
2.1 职业记者的起源与回归 |
2.2 记者职业意识与新闻专业主义 |
2.3 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与界定 |
3 财新传媒简介及访谈情况 |
3.1 财新传媒简介 |
3.1.1 财新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现状 |
3.1.2 新闻业务范围及生产流程 |
3.1.3 组织原则——采编与经营分离 |
3.2 财新传媒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
3.2.1 创始人胡舒立及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
3.2.2 财新的媒体功能定位 |
3.2.3 财新对记者的角色和身份的界定 |
3.3 对财新记者的深度访谈 |
4 财新记者职业意识的认知与辨析 |
4.1 媒体功能:作为监督者和推动者 |
4.1.1 媒体功能理念的同质化 |
4.1.2 “看门狗”的束缚 |
4.1.3 “啄木鸟”的式微 |
4.1.4 “守望者”的坚守 |
4.2 记者角色:“中立者”角色的实现 |
4.2.1 中国记者职业角色的分野 |
4.2.2 从“倡导者”的“本能”出发 |
4.2.3 以专业操作准则抵达中立 |
4.3 自我认同:“知识分子”与“专业人士”并存 |
4.3.1 “知识分子”与“专业人士”的分野 |
4.3.2 “知识分子”与“专业人士”的博弈 |
4.3.3 新生代记者的困境与坚守 |
5 结语:记者的职业意识与时代变迁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研究 ——以2016年封面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分析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新闻叙事学相关文献综述 |
1.4.2 《财新周刊》研究文献综述 |
1.4.3 其他财经类杂志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2.相关理论及研究对象概述 |
2.1 新闻叙事学相关理论归纳 |
2.1.1 叙事学理论概述 |
2.1.2 新闻叙事学理论概述 |
2.2 研究对象概述 |
2.2.1 《财新周刊》概述 |
2.2.2 《财新周刊》典型意义 |
2.2.3 《财新周刊》封面报道的抽样结果 |
2.2.4 样本的基础资料及统计分析 |
3.《财新周刊》新闻叙事者 |
3.1 新闻叙事者界定 |
3.1.1 媒体把关者即新闻叙事者 |
3.1.2 读者是新闻叙事者 |
3.1.3 采访对象为新闻叙事者 |
3.2 新闻叙事者的分类 |
3.2.1 显性新闻叙事者 |
3.2.2 隐性新闻叙事者 |
4.《财新周刊》的新闻叙事视角 |
4.1 新闻叙事视角界定 |
4.2 新闻叙事视角的类别 |
4.2.1 全知视角 |
4.2.2 限知视角 |
4.3 《财新周刊》新闻叙事视角运用 |
4.3.1 限知视角更客观 |
4.3.2 限知视角的衔接作用 |
4.3.3 多种新闻视角在同一篇报道中出现 |
5.《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结构 |
5.1 新闻叙事文本界定 |
5.2 新闻叙事文本如何架构 |
5.2.1 《财新周刊》新闻热点现象:以点带面 |
5.2.2 《财新周刊》新闻标题及导语:简洁概括 |
5.2.3 《财新周刊》新闻背景:多以时序衔接 |
5.2.4 《财新周刊》新闻评价:以事实评价事实 |
6.《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策略 |
6.1 叙事前先找准参考标准 |
6.2 清晰的图表式叙事 |
6.2.1 数据图是财经新闻叙事的好帮手 |
6.2.2 公司关系图理清复杂叙事 |
6.3 创新式的视频吸引读者 |
7.《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的启示 |
7.1 《财新周刊》与《财经》比较研究 |
7.2 《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的借鉴意义 |
7.2.1 表达形式多样且创新 |
7.2.2 借助时间线讲述财经新闻背景更具故事性 |
7.2.3 运用地域关系讲述新闻故事更具带入感 |
7.2.4 采用修辞手法讲述财经新闻故事更接地气 |
7.2.5 运用人物关系讲述新闻故事 |
7.2.6 形容词折射报道立场 |
7.3 财经新闻叙事的发展趋势 |
7.3.1 财经新闻数据可视化趋势 |
7.3.2 视听结合沉浸式传播趋势 |
7.3.3 新闻叙事序列间逻辑进一步加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财经》杂志的编辑出版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内容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述 |
2.1《财经》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1 初始时期 |
2.1.2 艰难时期 |
2.1.3 扩展时期 |
2.2《财经》杂志的经营状况 |
2.2.1 广告与发行 |
2.2.2 衍生品 |
第3章 《财经》特色研究 |
3.1 板块特色 |
3.1.1 封面版块 |
3.1.2 财经版块 |
3.1.3 政经板块 |
3.1.4 产经板块 |
3.1.5 生活板块 |
3.2 编辑理念和操作 |
3.2.1 三独特色 |
3.2.2 操作特色 |
3.3 报道特色 |
3.3.1 调查性报道 |
3.3.2 前瞻性报道 |
3.3.3 时政报道 |
3.4 批评特色 |
3.4.1 政策敏感 |
3.4.2 题材强势 |
3.4.3 组合报道形式 |
3.4.4 负面人物报道 |
第4章 重要人物的编辑理念 |
4.1 胡舒立时期 |
4.2 张志雄时期 |
第5章 现状及建议 |
5.1 现状 |
5.1.1 易于被封杀 |
5.1.2 不可避免的信息漏洞 |
5.1.3 激烈竞争的压力 |
5.1.4 内部机制缺陷 |
5.2 改进方法 |
5.2.1 找准定位 |
5.2.2 核心团队的稳定 |
5.2.3 采用采编经营分开的方法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财经》个性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财经》的创办及发展历程 |
2.1 《财经》杂志的创办 |
2.2 《财经》杂志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财经》杂志个性分析 |
3.1 期刊个性 |
3.2 期刊个性的形成和体现 |
3.3 《财经》的个性分析 |
第四章 《财经》个性的形成和体现:经典报道分析 |
4.1 《基金黑幕》分析:审时度势,专业解读 |
4.2 《银广夏陷阱》事件:采访周密,逻辑严谨 |
4.3 SARS 系列报道:嗅觉敏锐,理性深度 |
第五章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的影响分析 |
5.1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的来龙去脉 |
5.2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对《财经》的影响 |
5.3 《财经》高层集体出走对期刊界的影响 |
第六章 《财经》在中国期刊史上的独特地位及影响 |
6.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的了望塔 |
6.2 媒介专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实践 |
6.3 注重社会效果,行为示范引领财经媒体发展 |
6.4 着眼长远,创设公益项目发现培养财经记者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财经》杂志研究 ——以胡舒立时期(1998-200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
0.2.2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
0.2.3 《财经》杂志研究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1 《财经》与新闻专业主义 |
1.1 新闻专业主义 |
1.1.1 主要内容与特征 |
1.1.2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专业主义 |
1.2 《财经》创刊背景与定位 |
1.3 胡舒立时期《财经》概述 |
2 《财经》新闻专业主义表现分析 |
2.1 独立原则——“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 |
2.1.1 独立立场 |
2.1.2 独家报道 |
2.1.3 独到见解 |
2.2 《财经》报道内容分析 |
2.2.1 栏目设置 |
2.2.2 专题报道特色 |
2.3 编辑方针特色 |
2.3.1 以采编为中心 |
2.3.2 “华尔街日报体”的运用 |
2.3.3 传播过程:人本主义特色 |
2.4 专业原则——经营机制:专业平台+专业人才 |
2.4.1 《财经》与“联办” |
2.4.2 专业水平:“内行人给内行人讲故事” |
2.4.3 培养专业的采编队伍 |
3 胡舒立时期的《财经》对其他财经媒体发展的启示 |
3.1 胡舒立与新闻专业主义:主编视界决定媒体边界 |
3.2 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新闻专业主义的“三驾马车” |
3.3 专业的采编队伍保证内容生产的权威性 |
3.3.1 记者观:观察者 |
3.3.2 编辑观:思想者 |
4 结语 |
4.1 《财经》个性 |
4.2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碰撞与融合:中国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登陆、演变与困境 ——以《财经》杂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 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综述 |
2. 《财经》杂志相关文献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1章 新闻专业主义的登陆 |
1.1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形成 |
1.2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 |
1.3 新闻专业主义与中国新闻观的碰撞 |
1.3.1 党报的新闻价值观 |
1.3.2 中国转型时期的媒介生态 |
1.3.3 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 |
第2章 《财经》杂志创刊与发展 |
2.1 《财经》杂志的创刊背景 |
2.2 《财经》杂志的前世今生 |
2.2.1 《财经》的诞生 |
2.2.2 《财经》品牌的确立 |
2.2.3 《财经》的沿革 |
第3章 《财经》杂志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 |
3.1 《财经》内容生产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
3.1.1 《财经》客观性原则研究 |
3.1.2 观点独到与意见平台 |
3.2 编营分离的管理机制 |
第4章 《财经》杂志的新闻专业主义报道与中国语境 |
4.1 政治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 |
4.2 资本市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
4.3 社会文化对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的改造 |
4.4 新媒体与新闻专业主义的互动 |
4.4.1 新媒体对客观性的突破 |
4.4.2 新媒体对职业化的冲击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资本时代下中国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的标立与变易 ——以《财经》杂志(1998-200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闻专业主义文献梳理 |
第二章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 |
第三章 《财经》视野中的专业主义 |
一、“以我为主地做杂志”—《财经》的自我定位 |
二、在揭黑报道中走近专业主义 |
三、具体化制度规范:内部专业主义标准的树立 |
第四章 媒介团队的分裂与重组:《财经》专业主义的困境 |
一、平台的崩塌 |
二、建立与延续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 |
一、访谈对象:杨大明 |
二、访谈对象:付涛 |
后记 |
(10)《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与研究方法 |
2 《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发展历程 |
2.1 舆论监督的定义 |
2.2 《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发展历程 |
3 舆论监督报道特色 |
3.1 选题具有重大意义 |
3.2 新闻视角独家 |
3.3 报道模式立体深度 |
3.4 内容高度专业化 |
3.5 语言风格统一冷静 |
3.6 标签式标题易于传播 |
4.《财经》舆论监督报道成功原因剖析 |
4.1 背景平台具有官方色彩 |
4.2 编辑与经营分离 |
4.3 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
5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胡舒立与《财经》(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学视角下财新网发展策略研究[D]. 张莹. 广西大学, 2019(01)
- [2]胡舒立:鸣鸟退役[J]. 白筱. 中国慈善家, 2018(02)
- [3]财新传媒记者的职业意识研究[D]. 罗瑞垚. 武汉大学, 2017(06)
- [4]《财新周刊》新闻叙事研究 ——以2016年封面报道为例[D]. 张海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财经》杂志的编辑出版特色研究[D]. 姜慧珺. 河北大学, 2015(12)
- [6]《财经》个性及影响研究[D]. 张杰.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7]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财经》杂志研究 ——以胡舒立时期(1998-2009)为例[D]. 杨婷婷. 辽宁大学, 2014(01)
- [8]碰撞与融合:中国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登陆、演变与困境 ——以《财经》杂志为例[D]. 黄媛.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9]资本时代下中国新闻媒体专业主义的标立与变易 ——以《财经》杂志(1998-2009)为例[D]. 贺艳燕. 复旦大学, 2011(01)
- [10]《财经》杂志舆论监督报道研究[D]. 周圆. 暨南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