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ethane-rich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hosting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左银辉,郑紫芸,邵大力,王红平,杨柳,王朝锋,张勇刚[1](2021)在《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高纯度的CO2气藏不仅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地质意义,CO2气藏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对CO2气藏的成因、鉴别方法、成藏主控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结果表明:CO2气藏的成因可以分为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且以前者为主;CO2气藏成因的判别主要是综合多种地球化学指标,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来分析;高地温场、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是CO2气运聚成藏最重要、最直接的三大主控因素;幔源CO2进入沉积盆地中具有4种脱气模式,即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和火山岩吸附气后期脱气模式。但在CO2对油气运移聚集的影响、CO2释放机理、脱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尚存一定的争议,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李弛[2](2021)在《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文中指出莺歌海盆地位于我国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是中国近海典型的高温(地温梯度普遍大于4.0℃/100m)高压(最大压力系数2.3)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盆地内CO2含量较高,单井CO2相对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CO2通过盆地内发育的底辟构造及正断层运移至浅部,使得溶蚀作用强度增加,储层物性好于CO2含量低储层,是影响中新统黄流组砂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乐东区与东方区黄流组储层中CO2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其中,乐东区黄流组储层中CO2的分布与地层深度相关,深度在3900m以下的储层CO2含量高,3900m以上储层基本不含CO2;东方区单井之间黄流组储层CO2含量差别较大,最高可达75%,含量低的井CO2相对含量最高不超过10%。依据储层受CO2影响程度,将研究区黄流组砂岩储层分为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两类。通过含烃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包裹体温度分析、包裹体盐度及捕获压力恢复、铸体薄片显微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电镜扫描观察、薄片荧光显微分析、阴极发光显微分析、电子探针元素分析、碳酸盐胶结物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分析方法,结合单井埋藏热演化史模拟,对上述两类储层的岩石学与物性特征、成岩演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定量恢复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孔隙演化过程,结合埋藏热演化史、研究区地震剖面及区域构造背景,构建了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埋藏-成岩-孔隙演化过程,分析了CO2影响下的储层成岩-流体充注-孔隙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结果表明,CO2影响储层及未受CO2影响储层的成岩演化过程存在差异,CO2充注及伴生的超压对压实作用强度及自生矿物溶解-沉淀规律产生影响。未受CO2影响储层由于缺乏超压对原生孔隙的保护,原生孔面孔率随地层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其中,乐东区3723m~3900m深度段原生孔面孔率从9.0%下降到0.5%;东方区3125.33m~3900m深度段原生孔面孔率从10.0%减小到3.0%。相对较低的地层压力及贫CO2的孔隙流体使地层中易于沉淀铁方解石(铁方解石:乐东区平均含量7.9%;东方区平均含量1.8%),不易沉淀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乐东区平均含量0.2%;东方区平均含量0.1%),且溶蚀作用相对较弱(次生孔面孔率:乐东区4.1%;东方区6.2%),地层中原生及次生孔隙均不发育。CO2影响储层由于超压减弱了的压实作用强度,原生孔面孔率随埋深增大基本不变。其中,乐东区CO2影响储层不同深度上的原生孔面孔率最大值基本保持在2.0%~4.0%,部分层段可达5.5%;东方区CO2影响储层原生孔面孔率最大可达11.0%。CO2流体及高的地层压力使CO2影响储层中的Ca CO3及铝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度增大,铁方解石及长石易被溶蚀(次生孔面孔率:乐东区5.1%;东方区18.1%),易于沉淀铁白云石(铁白云石:乐东区平均含量1.1%;东方区平均含量2.6%)及硅质胶结物(石英次生加大:乐东区平均0.7%;东方区平均0.4%)。乐东区及东方区沉积-构造演化背景不同,两个地区CO2充注模式及孔隙发育模式存在差异。乐东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东部斜坡带,区域内深度3900m以下发育较大规模正断层,是区域内CO2运移的主要通道;东方区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区域内存在的大规模底辟构造是深部CO2运移到浅部储层的主要通道。深部CO2溶解于高盐度热流体中并通过底辟构造或深大断裂垂向运移至黄流组砂岩储层,改变了储层的成岩环境及孔隙发育过程,导致CO2影响储层中的原生及次生孔隙均较发育,孔隙连通性与物性较好。
赵子龙[3](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吴飘[4](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王文青[5](2019)在《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油、气、煤、铀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具世界普遍性。中-东亚能源成矿域即为典型的多种能源成矿带。中国北部位于该成矿带的中东部,其间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周缘蚀源区发育富铀酸性岩浆岩。在较长地质时间内,蚀源区向盆地内部输送了充足的铀物质,不仅形成了中国北部典型的砂岩型铀矿床、煤岩型及泥岩型铀矿床,还形成了富铀烃源岩(例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吐哈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等)。铀作为一种具有强氧化催化作用及放射作用的元素,前人就铀的氧化催化效应对烃源岩生烃作用的影响做了较多研究,但就铀的放射性对烃源岩及其生烃作用的影响研究较为薄弱。富有机质且富放射性元素的烃源层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放射性对有机质及其共存流体的物理化学作用,结果会极大地影响有机质的成烃演化。为了聚焦铀的放射作用对烃源岩的影响以及在烃源岩生烃过程中带来的外源氢情况,本实验选用了钴源(60Co)作为γ射线的辐射源对样品进行辐射实验(γ射线辐射强度与铀含量具有相关性)。所选样品均为烃源岩系中代表性含氢物质。考虑到烃源岩中主要含氢物质类型及可能对辐射产氢量的影响因素,分别选取蒸馏水、石膏、不同浓度及类型的盐溶液、正癸烷、沥青及干酪根,进行γ射线辐射实验。通过对辐射产物(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烃源岩系中的含氢物质,在辐射条件下均产生可检测的氢气,产氢量总体与H-X键能有关(X指O或C等元素)。(2)氢气产量受辐射总剂量控制。地质环境中,低剂量率长时间的辐射也可产生巨大的辐射剂量,进而影响烃源岩生烃作用。辐射总剂量可作为评价烃源岩中辐射作用对成烃贡献的参数。(3)水溶液辐射产氢量与其中所含离子种类及浓度有关,Na+、K+、Ca2+及Cl-离子的加入及其浓度的增加可大大促进水的辐射产氢量,而富氧离子SO42-的加入对辐射产氢量具有抑制作用。地层水中多富含Na+、K+、Ca2+和Cl-离子,有利于生氢。(4)辐射生氢反应为一化学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环境中,随着产氢量逐渐增多、压力增大,辐射生氢率逐渐减小,表明封闭环境不利于辐射生氢反应的进行。而烃源岩系为半封闭-开放的环境,有利于氢气的持续产生。(5)盐溶液辐射产生H2/O2比值受盐溶液浓度及辐射总剂量控制。当辐射剂量小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辐射剂量影响,随剂量的增加快速增加;当剂量大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盐溶液浓度控制,随后者增加而增加。水溶液受辐射产生氢气同位素组成受辐射剂量率、盐溶液浓度及其上方压力影响。随辐射剂量率的增大而变重,随盐类离子的加入及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轻,随着盐溶液上方气体压力的逐渐升高而变重。H2/O2比值及氢同位素组成可作为识别地下辐射成因氢气的参考。(6)辐射作用下,正癸烷同时发生裂解与聚合反应。不仅产生了氢气、还产生了C1-C20的正构烷烃以及对应的异构和不饱和烃类,产生烃类气体碳同位素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变重。无水干酪根及沥青受辐射是一个H/C及O/C比值逐渐降低而支链减少、芳构化的过程,此过程与有机质热成熟过程一致。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铀优质烃源岩不仅具备辐射生氢的能量和物质基础,高浓度盐类离子、较高含量黏土矿物及较小的孔隙度、还原及非封闭的环境等都有利于辐射生氢的进行及氢气的保存。通过计算,50ppm的铀含量自长7段烃源岩沉积至今(约200Ma)已为每m3烃源岩提供至少26L的外源氢,对烃源岩生烃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辐射能可作为有机质生烃除了热能以外的另一种能量来源,在含放射性物质的烃源岩中,放射性对有机质的裂解、聚合及加氢作用使成烃作用加速,生烃率大幅度提高,还可促进低熟油气的生成。本实验不仅确定了地下富铀烃源岩中外源氢的辐射成因,对今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也指示了在烃源岩生烃作用过程中,不仅温度及压力的热解作用,辐射作用也可直接促使烃源岩生烃,这无疑补充、完善了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也为清洁能源氢气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白云云[6](2019)在《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相控性”,微纳米孔隙发育、井筒积液严重,开发难度大,厘清差异成岩相微观孔渗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苏里格气田苏48区盒8段为例,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和油层物理等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和图像与非图像显示手段,对不同成岩相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和气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盆地成藏背景、物源以及沉积微相进行阐述,其次对储层差异性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成岩相命名及测井参数表征;综合利用X-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气水相渗等实验,对不同成岩相微纳米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阐明了影响储层孔渗性能和气水分布微观赋存特征的主控因素;最后通过对不同成岩相的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为寻找有利区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综合利用孔隙类型、自生粘土矿物和成岩强度系数,将研究区盒8段储层划分为四类成岩相,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高AC、中等-低RLLD、低DEN;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中-高AC、中RLLD、低DEN;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中-高GR、中-低AC、高RLLD、中等DEN和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测井响应特征为高GR、低AC、低RLLD,高DEN。(2)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属于优质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49%,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1.607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34MPa,孔喉比为112.08;束缚水饱和度低,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8%。(3)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属于有利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11%,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0.9625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59MPa,孔喉比为168.762;束缚水饱和度中等,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12%。(4)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属于较好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1.44%,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孔和微孔—溶孔;平均喉道半径0.706μm,排驱压力平均为1.61MPa,孔喉比为215.66;束缚水饱和度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1.3%。(5)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成岩相品质最差。其特征参数为:面孔率为0.73%,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平均孔隙半径只有11μm;平均喉道半径0.512μm,排驱压力平均为3.01MPa,孔喉比为259.567;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束缚水饱和度最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0.5%。(6)成岩相品质与生产动态有很好的响应特征,成岩品质好的属于中—高产气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较好的属于中产稳产气井,后期产水量上升;成岩品质一般属于低产气水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差的气水干扰强,产能低,甚至无产能。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周嘉义[8](2019)在《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安地区于江苏省江都市。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该区构造特征以及油气藏分布等问题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新开展对永安地区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下一步油田老区稳定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永安地区的复杂地质构造和勘探中存在的问题,以地震、钻井、测井、录井、测试等地质资料为基础,从烃源岩、储层、沉积相、盖层、圈闭等多个方面对永安地区的成藏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典型油气藏解剖来确定主控因素,同时建立成藏模式,对永安地区的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利用精细构造解释,预测有利圈闭。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成果:(1)研究区内沉积以三角洲沉积为主,整体储层砂体较为发育,戴二段的储层物性比戴一段储层物性好;同时该区发育两套主要的储盖组合,分别是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和以E2d11泥岩为盖层,以E2d12砂岩为储层的储盖组合。(2)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结合成藏期次的研究,明确了生储盖组合是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的基础,断层的侧向封闭性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辉绿岩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对油气成藏起到破坏作用,并以此建立了永安地区油气成藏模式。(3)总结成藏规律,结合构造精细解释,确定4个有利圈闭作为下一步勘探的目标。
黄亚浩[9](2018)在《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与红外光谱定量研究 ——以丽水凹陷和阿尔卑斯为例》文中认为流体包裹体所包含的各种地质信息是相关地质过程的密码(P,T,pH,X,W,S等),通过光谱定量分析技术获得流体包裹体内的各种数据并结合其他地质手段来研究地壳及地幔中的地质作用过程,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针对于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多个含二氧化碳的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光拉曼光谱定量技术,不仅探讨CH4-CO2-H2O-NaCl地质流体体系内不同物质组成的拉曼定量方法,同时利用碳同位素分析,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数据,埋藏史模拟,地震解释和构造演化等综合手段,来解决丽水凹陷二氧化碳与烃类气体成藏期次规律,为此类含二氧化碳油气沉积盆地的流体成藏规律提供新的技术研究手段。另一方面,本文首次建立了甲烷(40-200℃,2-50 MPa)和二氧化碳(40-120℃,6-50 MPa)单一组分傅里叶红外光谱参数与温度-压力-密度的定量模型。同时分别对阿尔卑斯山中央区石英脉体内多个纯甲烷天然流体包裹体和FSCC人工合成纯二氧化碳包裹体,应用了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定量方法,此研究打开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技术的大门,同时比较了傅里叶红外技术与激光拉曼技术的优缺点,为下一步含甲烷和二氧化碳多元体系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打下了基础。最终得到了以下一些认识:流体包裹体光谱定量技术方面:1、建立了纯CO2体系160℃,3-50 MPa和H2O在CO2溶解体系下160℃,10-50 MPa的拉曼定量标定曲线,探讨归纳了CO2,CO2-H2O,CO2-H2O-NaCl,CH4,CH4-H2O,CH4-H2O-NaCl,CH4-CO2七种物质组成体系下流体包裹体的定量方法,为下一步地质应用的理论基础。2、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Micro FT-IR)结合HPOC技术,首次研究了温度范围(40-200℃)和压力范围(2-50 MPa)下甲烷v3伸缩振动峰(P,Q,R)的形态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征,分别研究以面积(Area),半高宽(FHWM),高度比(R/Q,P/Q)和峰位移变化(P,Q,R)为红外定量参数与压力和密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建立了甲烷不同红外参数与温度-压力-密度的定量模型。3、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结合HPOC技术,首次研究了温度范围(40-120℃)和压力范围(6-50 MPa)下二氧化碳2v2+v3和v1+v3伸缩振动双峰的形态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征,建立了面积(Area)与压力和密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建立了二氧化碳红外面积参数与温度-压力-密度的定量模型,讨论了峰位移变化。地质应用方面:在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存在着多个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气藏,以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定量分析为核心手段,结合镜下岩相学分析,埋藏史演化和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等综合手段,得到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矿物阴极发光性观察等分析手段查明了丽水凹陷储层砂岩主要为火山碎屑砂岩,少数为长石岩屑砂岩,LS35-7-1d和WZ13-1-1井中的火山岩屑含量相比于LS36-1构造中要高,主要的矿物括有石英,长石,岩屑,方解石,铁白云石,片钠铝石等,矿物共生序列为粘土矿物包壳—菱铁矿—黄铁矿—高岭石—次生加大石英、微晶石英—铁白云石-片钠铝石-方解石。2、根据CO2的含量可将丽水凹陷二氧化碳气藏划分为两类:I类CO2含量在90%100%之间;II类CO2含量在30%60%之间。平面上,CO2气藏主要分布在丽水西次凹和灵峰潜山带;纵向上,其主要分布在明月峰组、灵峰组。丽水凹陷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无机成因为主,气源主要来自于地幔,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丽水36-1构造带CH4为有机成因,CO2为有机、无机混合成因,以无机成因为主,同时无机成因的CO2由壳源、幔源混合形成,以幔源为主;WZ13-1-1以及LS35-7-1d井的CO2为无机成因(幔源)。碳同位素分析显示,两类含二氧化碳井中二氧化碳的来源都主要为无机幔源为主。3、丽水凹陷古新世储层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主要赋存于石英颗粒裂隙内部和石英次生加大边中。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盐水溶液包裹体,为液相盐水溶液包裹体;第二类为含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纯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富二氧化碳气流体包裹体,溶解态二氧化碳富水相流体包裹体;第三类为含甲烷流体包裹体,可以分为纯甲烷流体包裹体,富甲烷气流体包裹体,溶解态甲烷富水相流体包裹体以及含固体有机质颗粒的甲烷水溶液包裹体;第四类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混合气包裹体,包含二氧化碳与甲烷混合气包裹体和二氧化碳和甲烷混合盐水包裹体。三个构造内含二氧化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120-160℃和200℃-230℃。LS36-1构造和LS35-7-1d的含甲烷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00-130℃和140-160℃。甲烷二氧化碳混合气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80-100℃。4、丽水凹陷西次凹中富二氧化碳包裹体和纯二氧化碳包裹体的总密度主要分为三类:低密度二氧化碳流体(0.15 g/cm3左右或者更小),中密度二氧化碳流体(0.45 g/cm3左右),高密度二氧化碳流体(0.75 g/cm3左右)。密度呈现出随着均一温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LS36-1和LS35-7-1d水溶液包裹体的盐度值大约在0.6-6.6 wt%,WZ13-1-1的水溶液包裹体盐度小于2.4 wt%。低盐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12-146℃,但是高盐度包裹体(<6.6 wt%)的均一温度范围在122-153℃,整体来讲,随着盐度的增加均一温度也在增加。在LS36-1中甲烷气包裹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较低密度的甲烷流体(大约0.1 g/cm3或更低),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在92.3到107.3℃,以及较高密度的甲烷流体(大于0.115 g/cm3),甲烷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在97.8到116.9℃。5、成藏期次方面,在LS36-1中第一期二氧化碳流体的充注是在晚古新世(58-57 Ma),第二期二氧化碳流体的充注是在中新世(21-4 Ma);LS35-7-1d也记录了两期二氧化碳的充注,第一期在古新世晚期(61-59 Ma),第二期二氧化碳的充注时间为上新世(5-3 Ma);WZ13-1-1存在两期二氧化碳充注,第一期二氧化碳充注在古新世晚期(60 Ma),第二期二氧化碳的充注时间在上新世(3-1 Ma)。在LS36-1构造中,第一期甲烷充注进入气藏在晚渐新世,在这个时期圈闭已经形成,二氧化碳在21-4 Ma成藏,驱替第一阶段的甲烷气,在二次生烃之后,第二期甲烷充注进入气藏(8-1 Ma),部分驱替早期二氧化碳并形成现今气藏。在LS35-7-1d中甲烷气形成于渐新世,晚期二氧化碳的充注发生于5-3 Ma,驱替早期形成的甲烷气藏并形成现今气藏。6、在瑞士地区阿尔卑斯山中央区存在四个流体区,其中的甲烷流体发生氧化反应,流体向水区和二氧化碳区过渡,对甲烷区域纯CH4包裹体红外光谱定量技术分析,在40℃下,采集甲烷v3伸缩振动Q峰位移来确定纯甲烷天然流体包裹体的密度和捕获压力,这些包裹体的压力区间分布位于CH4区域末端,说明了从CH4到H2O-(CO2)区域的过渡不是压力控制的。同时对单一纯甲烷包裹体同时收集其40℃下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在室温下的拉曼光谱,确定其密度,同时进行对比,两种光谱分析技术得到的密度偏差很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验证了傅里叶红外定量的甲烷模型。对阿尔卑斯山中央区石英脉体中纯CH4流体包裹体,利用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技术进行了地质应用,同时验证傅里叶红外定量技术的可行性。7、通过单一二氧化碳组分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技术,在40℃下,采集二氧化碳2v2+v3和v1+v3伸缩振动双峰峰面积来确定FSCC人工合成纯二氧化碳包裹体的密度,同时在室温下,采集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确定其密度进行对比,两种光谱分析技术得到的密度偏差很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
代静静[10](2018)在《西泉地区石炭系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储集空间特征及成岩演化》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资源丰富,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良好,但盆内火山岩分布广泛,岩性复杂多样。前人笼统地将火山岩归为一类,研究火山岩储层特征、成岩演化过程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却忽视了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在成因、岩石学特征及成岩演化方面的差别。此外,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凸起的西泉地区火山岩储层及成岩作用、烃类充注及对孔隙影响方面资料相对缺乏。选取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分别代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普通薄片镜下观察及鉴定、铸体薄片图象孔喉实验、扫描电镜分析、岩石薄片荧光特征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荧光特征、均一温度和拉曼探针化学成分测定,研究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组合,孔隙结构特征,成岩演化序列,烃类充注期次和规模及其对储集性能的影响。结合研究区的埋藏热演化历史,大致厘定油气及自生矿物(自生石英、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时期,构建西泉地区石炭系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成岩-烃类充注-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在岩石成因、矿物组成、孔隙类型及组合、物性特征、成岩演化过程方面存在异同。安山岩的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扩大气孔、斑晶溶孔、基质溶孔及少量的构造裂缝和溶蚀缝,而火山角砾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填隙物溶孔构造裂缝等;气孔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的孔隙类型繁多,孔隙组合方式多样,孔隙度和渗透率高,孔隙结构好于致密安山岩和凝灰质角砾岩;岩浆期后热液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安山岩的原生孔隙;压实作用对安山岩储集性能影响较小,却减少了火山角砾岩的孔隙数量和孔径的大小;风化淋滤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是后期改善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次生充填作用和胶结作用均极大程度的破坏了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的储集空间和渗流能力。
二、Methane-rich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hosting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hane-rich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hosting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CO2成因类型 |
1.1 有机成因气 |
(1)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作用生成CO2气。 |
(2)有机质被氧化形成的CO2气。 |
(3)有机质热降解生成CO2气。 |
(4)有机质裂解生成的CO2。 |
1.2 无机成因CO2 |
(1)上地幔岩浆脱气。 |
(2)中下地壳或消减带上地幔楔形体中的熔化岩石熔融脱气。 |
(3)岩石化学成因(碳酸盐变质成因)。 |
2 CO2气藏成因判别方法 |
2.1 CO2组分及碳同位素特征 |
2.2 碳同位素系列 |
2.3 稀有气体 |
2.4 CO2/3He |
2.5 综合鉴别法 |
3 CO2成藏主控因素 |
3.1 地热活动 |
3.2 断层活动 |
3.3 岩浆活动 |
(1)岩浆活动为无机成因CO2气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 |
(2)火山活动可为CO2提供储集空间以及运移通道。 |
(3)火山活动为岩石变质提供了热源。 |
4 CO2脱气模式 |
(1)地幔物质沿岩石圈断裂直接脱气模式。 |
(2)热流底辟体脱气模式。 |
(3)壳内岩浆房-基底断裂组合脱气模式。 |
(4)火山岩吸附气后期脱气。 |
5 展望 |
(1)CO2流体与油气成藏的耦合性。 |
(2)壳源以及壳幔混合型CO2的脱气模式。 |
(2)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流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2.2 CO_2流体充注特征研究进展 |
1.2.3 莺歌海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实验及分析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沉积地层特征 |
2.2 盆地构造演化背景 |
2.3 地层温度及压力特征 |
2.3.1 现今温度、压力场 |
2.3.2 古温、压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成分及砂岩类型 |
3.1.2 填隙物类型及含量 |
3.2 储层孔隙类型与组合、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
3.2.1 孔隙类型与组合 |
3.2.2 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流体及烃类充注期次与特征 |
4.1 烃类充注的岩相学特征及期次 |
4.2 CO_2流体及烃类充注的包裹体证据 |
4.2.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包裹体成分特征 |
4.3 流体充注与储层温度、压力的响应 |
4.3.1 储层流体包裹体温度特征 |
4.3.2 储层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特征 |
4.4 天然气组分中的CO_2流体充注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成岩演化分析 |
5.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1.1 未受CO_2影响储层 |
5.1.2 CO_2影响储层 |
5.2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 |
5.2.1 未受CO_2影响储层 |
5.2.2 CO_2影响储层 |
5.2.3 成岩演化差异 |
5.3 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表征 |
5.3.1 孔隙演化定量计算方法 |
5.3.2 孔隙演化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_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储层孔隙发育机制 |
6.1 盆地构造-热活动过程控制了CO_2流体的充注过程 |
6.1.1 CO_2流体成因及物质来源 |
6.1.2 CO_2流体活动通道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
6.2 流体活动与储层成岩演化时序关系 |
6.3 CO_2流体活动对成岩-孔隙演化过程的影响 |
6.3.1 地层超压对压实作用的影响 |
6.3.2 CO_2流体对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溶解的影响 |
6.3.3 CO_2流体对长石溶蚀及石英胶结物沉淀的影响 |
6.4 CO_2流体活动控制下的孔隙发育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
1.2.2 输导体系 |
1.2.3 流体动力 |
1.2.4 成藏模式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主要认识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
3.1 油气来源 |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
3.1.2 天然气成因 |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
3.2 深部流体示踪 |
3.2.1 岩相组合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
4.1 输导体系 |
4.1.1 高渗岩体 |
4.1.2 断层 |
4.1.3 不整合面 |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
4.2.1 断裂演化 |
4.2.2 形成机制 |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
4.3.1 裂缝类型 |
4.3.2 发育期次 |
4.3.3 形成机制 |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
5.1.1 温度特征 |
5.1.2 压力特征 |
5.1.3 超压成因 |
5.2 古压力场恢复 |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
6.1.1 充注时间 |
6.1.2 运移方向 |
6.1.3 优势运聚区域 |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
6.3.1 油气充注历史 |
6.3.2 流体驱替实验 |
6.3.3 油气成藏模式 |
6.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
1.5.1 主要工作量 |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
2.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
2.3.1 古生界基底 |
2.3.2 侏罗系地层 |
2.3.3 下白垩统地层 |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
3.1 洼槽分布 |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
4.1.1 有机质丰度 |
4.1.2 有机质类型 |
4.1.3 有机质成熟度 |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
5.1.1 油藏类型 |
5.1.2 油藏分布特征 |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
5.2.1 地层水性质 |
5.2.2 天然气性质 |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原油宏观特征 |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
5.3.3 碳同位素特征 |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
5.4.1 原油成因类型 |
5.4.2 原油来源分析 |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
6.1 输导体系类型 |
6.1.1 断裂输导体系 |
6.1.2 砂体输导体系 |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
6.3.3 油气运移方式 |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
7.2.1 成藏阻力特征 |
7.2.2 成藏动力特征 |
7.3 油气成藏过程 |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
8.1 油气成藏模式 |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生烃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1.2.1 有机质成烃机理 |
1.2.2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方式 |
1.3 辐射生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辐射生氢机理 |
1.3.2 辐射生氢影响因素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北方盆地富铀的形成背景与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
2.1 铀物质丰富的区域背景——中亚-俄南-蒙古巨型放射性异常域 |
2.2 中国北方中西部能源盆地周缘蚀源区富铀特征 |
2.2.1 区域地质概况和基础资料及分区 |
2.2.2 各蚀源区岩石铀含量分析 |
2.2.3 蚀源区岩石及其铀含量时空分布演变 |
2.3 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
2.3.1 鄂尔多斯盆地 |
2.3.2 吐哈盆地 |
2.4 铀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
2.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流程与方案可行性分析 |
3.1 样品选择及实验方案 |
3.1.1 样品选择 |
3.1.2 制样 |
3.1.3 辐射 |
3.1.4 检测 |
3.2 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
3.2.1 不同含氢物质辐射主要气态产物 |
3.2.2 产氢量与产氧量的关系 |
3.2.3 不同物质辐射产氢量差异因素探讨 |
3.3 小结 |
第四章 水溶液辐射生氢对比实验 |
4.1 辐射剂量率与辐射时间等效性关系 |
4.2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分析 |
4.2.1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特征 |
4.2.2 富氧阴离子对产氢量的抑制作用 |
4.2.3 盐类物质分子摩尔数对产氢量的控制作用 |
4.3 不同盐溶液体积辐射产氢量特征 |
4.4 盐溶液辐射产氢量与产氧量关系探讨 |
4.5 氢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辐射有机物的产物分析 |
5.1 辐射正癸烷产物分析 |
5.1.1 正癸烷辐射气态产物 |
5.1.2 辐射正癸烷的液态产物 |
5.2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产物分析 |
5.2.1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气态产物 |
5.2.2 干酪根及沥青红外光谱结果 |
5.3 有机质辐射产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烃源岩系演化过程中放射作用的油气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
6.1 长7段富铀烃源岩中辐射生氢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
6.2 辐射生氢的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成岩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孔隙表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孔隙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小层划分 |
2.3 沉积特征 |
2.4 物源分析 |
2.5 成藏特征 |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压实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微裂隙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特征 |
3.2.1 成岩阶段划分 |
3.2.2 成岩阶段演化特征 |
3.3 成岩作用影响因素 |
3.4 成岩过程孔隙定量演化 |
3.5 成岩相分类及测井识别 |
3.5.1 成岩相分类及特征 |
3.5.2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成岩相储层岩石及物性特征 |
4.1 储层学特征 |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2 不同成岩相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4.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2.2 不同成岩相物性相关性 |
4.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
4.3.1 宏观非均质性 |
4.3.2 不同成岩相宏观非均质性 |
第五章 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特征 |
5.1 储层孔喉特征研究 |
5.1.1 孔隙及喉道特征 |
5.1.2 不同成岩相孔隙和喉道特征 |
5.2高压压汞实验 |
5.2.1 实验原理及孔隙分类 |
5.2.2 不同成岩相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5.2.3 不同类型成岩相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
5.3恒速压汞实验 |
5.3.1 实验原理 |
5.3.2 不同成岩相孔喉进汞特征 |
5.3.3 不同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
6.1 核磁共振测试 |
6.1.1 实验原理及结果 |
6.1.2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6.1.3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气水相渗实验 |
6.2.1 相渗曲线形态特征 |
6.2.2 典型成岩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2.3 束缚水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不同成岩相气水分布及生产特征研究 |
7.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特征 |
7.1.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状态 |
7.1.2 含水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
7.2 不同成岩相气水赋存特征 |
7.2.1 物性对气水分布影响 |
7.2.2 毛细管力对气水分布影响 |
7.3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8)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戴南组沉积特征 |
2.5 高邮凹陷勘探概况 |
第3章 油气成藏条件 |
3.1 烃源岩特征 |
3.2 戴南组储层特征 |
3.3 盖层特征及储盖组合条件 |
3.4 构造特征 |
第4章 油气成藏模式 |
4.1 典型油藏解剖 |
4.2 典型气藏解剖 |
4.3 成藏期次分析 |
4.4 成藏主控因素 |
4.5 成藏模式 |
第5章 油气富集规律 |
5.1 油气富集规律 |
5.2 有利圈闭预测 |
5.3 应用效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9)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与红外光谱定量研究 ——以丽水凹陷和阿尔卑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流体包裹体相变测温技术 |
1.2.3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阴极发光技术 |
1.2.4 显微拉曼激光光谱分析技术 |
1.2.5 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技术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流体包裹体光谱定量技术研究 |
§2.1 激光拉曼光谱定量技术 |
2.1.1 实验装置 |
2.1.2 纯CO_2体系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3 富CO_2体系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4 富H_2O含溶解CO_2体系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5 富CH_4体系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6 富H_2O含溶解CH_4体系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7 CO_2和CH_4混合气拉曼光谱定量方法 |
2.1.8 拉曼热成熟度光谱定量方法 |
2.1.9 二氧化碳δ~(13)C拉曼定量方法 |
§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技术 |
2.2.1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2 不同温压条件下甲烷PVT-x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 |
2.2.3 不同温压条件下二氧化碳PVT-x傅里叶红外光谱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激光拉曼光谱定量包裹体分析技术地质应用 |
§3.1 丽水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
3.1.1 地层特征 |
3.1.2 构造演化 |
3.1.3 油气地质特征 |
3.1.4 二氧化碳分布 |
§3.2 天然气类型及成因探讨 |
3.2.1 二氧化碳成因研究 |
3.2.2 烃类气体成因研究 |
§3.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3.1 储层砂岩主要矿物成分 |
3.3.2 成岩共生序列 |
§3.4 储层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5 储层流体显微测温分析研究 |
§3.6 流体PVT-x性质与成藏期次研究 |
3.6.1 含二氧化碳包裹体定量数据分析 |
3.6.2 含甲烷包裹体定量数据分析 |
3.6.3 丽水凹陷各构造埋藏史模拟 |
3.6.4 丽水凹陷二氧化碳与烃类气体充注期次 |
§3.7 小结 |
第四章 傅里叶红外光谱定量包裹体分析技术地质应用 |
§4.1 瑞士地区阿尔卑斯山脉中央区地质背景 |
§4.2 纯 CH_4 流体包裹体 PVT-x 性质定量数据分析 |
§4.3 纯CH_4流体包裹体密度计算方法对比 |
§4.4 纯CO_2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密度计算方法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西泉地区石炭系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储集空间特征及成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火山岩研究现状 |
1.2.1 火山岩油气藏及储层研究现状 |
1.2.2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储层及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及储集空间特征 |
3.1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 |
3.1.1 安山岩的岩石学特征 |
3.1.2 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 |
3.2 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特征 |
3.2.1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孔隙发育及组合特征 |
3.2.2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物性特征 |
3.2.3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孔隙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成岩作用与成岩演化过程 |
4.1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4.2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
4.3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成岩演化序列的建立 |
4.3.1 安山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
4.3.2 火山角砾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
第五章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成岩-油气充注历史 |
5.1 荧光薄片分析烃类充注期次 |
5.2 流体包裹体确定烃类充注期次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利用含烃包裹体荧光特征确定油气充注期次 |
5.2.3 含烃包裹体成分确定油气充注期次 |
5.2.4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油气充注期次与规模 |
第六章 安山岩与火山角砾岩的成岩-烃类充注-孔隙演化过程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Methane-rich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ir hosting volcanic reservoir rocks of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碳成因、成藏主控因素及脱气模式研究综述[J]. 左银辉,郑紫芸,邵大力,王红平,杨柳,王朝锋,张勇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9)
- [2]CO2流体活动影响下的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及孔隙发育机制 ——以莺歌海盆地中新统黄流组为例[D]. 李弛. 西北大学, 2021(12)
- [3]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4]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文青. 西北大学, 2019(04)
- [6]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 白云云. 西北大学, 2019(04)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8]高邮凹陷永安地区古近系戴南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周嘉义. 长江大学, 2019(01)
- [9]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与红外光谱定量研究 ——以丽水凹陷和阿尔卑斯为例[D]. 黄亚浩.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10]西泉地区石炭系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储集空间特征及成岩演化[D]. 代静静. 西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