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还是扎根——对“马来西亚中国画”身份的思考

归根还是扎根——对“马来西亚中国画”身份的思考

一、叶落归根抑或落地生根——对“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身份认同问题的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盈[1](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认同是文化理论的重要问题,是一个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哲学问题。文化认同也是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海外华人是一个拥有六千万之众、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群体,在全球化进程中同样面临着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全球化进程既加剧了华人文化归属感的危机,也强化了华人文化认同的意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华人生存实践展开的具体形式不同,华人文化的具体呈现各有特殊性,华人文化认同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异性。但是,作为一个与母国和原乡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文化群体,海外华人在族群属性上同属中华儿女;在文化属性上,都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基因;在文化认同上,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都表现出共同的文化自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总体理念和方法论,从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内在的共同性、普遍性和规律性进行系统的论析。在认识论维度,对华人文化和华人文化认同的涵义进行界定和解析。提出了华人文化是由华人移民根据生存实践的需要,在与居住地社会文化邂逅、接触和交融过程中,重新诠释和建构的文化复合体;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作为认同主体的华人对华人个体之间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理解、承认和接受。并从居住国和祖籍国的角度对华人文化认同的对象进行分析;从个人主体、社群主体和族群主体等三个层次对华人文化认同的主体向度进行分析;从生存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对华人文化认同的目的向度进行分析。在实践论维度,阐述了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意蕴:实践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客观基础和前提;实践是文化认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是文化认同目的实现与否的检验尺度。梳理了华人文化认同实践历程的过程性和阶段性,指出了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是一个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到华侨文化认同再到华人文化认同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特征主要表现在网络化、跨国化和交往性等方面,并指出这些特征深刻地影响了华人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和华人文化认同的建构。在价值观维度,对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基本涵义和主要构成要素进行概括和梳理,分析了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具有建构性、中华文化主导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性;并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社会意义: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塑造和范导的作用;对华人族群意识和行为具有凝聚和规制的作用;对华人社会的形成、发展具有维系、整合和稳定的作用。在现实层面上,对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进行阐述,指出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是以华人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由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和华人传统信仰等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分析了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困惑和影响华人文化认同的因素,提出了重构华人文化认同的策略性思路。进而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以及现实重构的原则进行了初步探析。

胡星灿[2](2019)在《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一九五七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的身份也由中国侨民变成马来公民,这一身份的变化导致马华文学的归属问题趋于吊诡:从文学的渊源、传承来看,马华文学深受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启发与影响,将之视为中国文学在南洋地区的延展并无不妥;然而,从现代国家的建制、要求而言,在马来西亚生产的马华文学,被纳入马来西亚文学版图也是情理中事。所以,在文学传统和政治的差异化标准之下,马华文学的归属渐趋吊诡,并始终未有清晰定论。不仅如此,在新兴国家论述中,马来西亚为打造国族主义,还将非马来文化都排除在国家文化体系之外,而对待用华语书写、传递华人文化的马华文学更是加以约束、宰制。至此,无论是马华作家还是马华文学,都面临着“有国无籍”的尴尬。当然,面对困境,马华作家也尝试着调整创作,并借晚近兴起的全球化浪潮,跳出家国、民族的阈限,书写具有普世性、泛文化的文学作品,但是,这批作品究竟能否克服此前困境还很难说。可见,在不同语境里,马华文学将面临各种困境。面对困境,马华作家具有针对性地不断调试创作,建构相对坚实的文学主体,以期攻艰克难。这种策略性质的主体性建构历程证明了马华文学主体性绝非铁板一块,它注定要踏上不断建构,又不断延异的未竟之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动态的马华文学主体性入手,探讨在不同困境中,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的嬗变。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将引入“冲击—回应”视域,将“困境”和“主体性建构”作为互相参照的依据,确保本文能够准确还原主体性建构的思路。对此,本文将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论述:第一,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马华文学是在“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影响下诞生的,从一开始,它就无法摆脱该系统的影响。然而,随着马华文学在地化趋势愈演愈烈,马华作家对走出该系统影响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因此,面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对马华文学的影响/干预,马华作家建构了一种以“本土意识”为中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并非被强力塑造,而是在马华文学与“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互动拉扯中渐渐地被发现、被营建,因此它的出现是马华作家应对影响的权宜之计,天然就存在限度和不足。第二,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由于建国后的马来执政精英旨在打造一个马来化的“国家文化”体系,因此,马华文学长期被国家层面的霸权话语遮蔽、排除。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文化特征,马华文学不得不调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来抵抗文化霸权,由此,马华文学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随之被建构起来。该主体性重在挖掘马来华人/马华文学不同于官方话语的隐蔽语本,以表演式的书写挑衅“国家文化”体系的威权。第三,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而至,文学生产不再是此时此地的行为,因为马华作家也顺时顺势地建构了以“文学共同体想象”为重心的主体性。该主体性不仅灵活利用华语语系文学的优势,广泛地向域外华语文学借贷创作资本,以补充马华文学场的资源匮乏;它还想象了一个具有人类普遍主义精神的“文学共同体”,以此超越本土,走出主体困境。经过以上三方面内容的讨论之后,本文在结语部分将总结性地指出三种马华文学主体性并非各自独立、毫无瓜葛,而是相互对话、彼此应和。而“二元思维”是连结三种主体性对话的关键词。换句话说,三种主体性都是在“二元思维”的左右、牵制、驱动下完成建构历程的,因此,这种建构方式容易存在审美盲点,建立起来的主体性更易走入板结化的趋势。

默崎[3](2017)在《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华文学”(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①是“世界华文文学”(World Chinese Literature)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人劳工海外赴美“淘金”被羁留于旧金山湾的天使岛(Angel Island),他们刻写在被拘禁之地的文字成为美华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品。②从中国人赴美淘金到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铁路建设和农业垦殖工作,直到现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负笈抵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再到台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留美热潮,七十年代末由中国内地接续台湾而形成的“新移民”潮流,中国人离家去国到北美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使反映这种人生梦想的美华文学内涵异常丰富。进一步说,美国梦书写是美华文学中十分突出的部分。这部分在美华文学中有它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本论文力图研究这些内容。美国梦“是每一个人对于更好、更深刻、更丰富人的美好愿景”③。作为一个概念它首次被提及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梦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梦,但自近代华人抵美“淘金”以来,它也部分地转化为到达北美的华人的美国梦。华人美国梦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美华文学最初文本之一的《苦社会》,就是表现华人北美“淘金”的美国梦。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实际上也是在寻找美国梦,寻找西方梦,更是寻找民族振兴梦。他们的美国梦更多是现代民主梦以及现代文化梦。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白先勇这些台湾留学生作家的文本仍然包含了美国梦的追寻。他们的美国梦是逃离故土,抵达“天堂乐土”。但是进入美国社会后,台湾留学生作家对美国的美好想象化为泡影,这就使美国梦复杂了起来。从新移民文学开始,华人北美寻梦的过程不再充满辛酸与痛苦回忆。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子”,华人抵美所追寻的美国梦就变得简单纯粹,没有了以往被赋予的沉重的文化色彩。它们是理想主义追寻失落后的美国梦、以追逐物质利益作为人生实现的美国梦、以学习西方文化从而维护自身权益而奋斗和融入异质文化的美国梦,最后是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美国梦。进一步说,在异域文化空间中,华人逐渐适应并部分地介入西方异质文化。在自觉的文化对比与审视中,华人自身形成“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文化空间”,并以之回望文化母国,重新审视故土文化,这是另一向度的美国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作家的美国梦视角更为高远,思维更加现代,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美华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对这种美国梦的书写。这是本文立论的依据。因此,本文以华人美国梦的追寻为线索。一是以一些优秀的美华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主,梳理一百多年来的美华文学,分析这些作家文本的主题意蕴、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二是对美华文学中美国梦叙事(小说)的丰富内涵做深入探讨,进而分析这些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各自的文化思想内涵;三是分析与美国梦叙事相关的美华作家的“故国回望”叙事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华人的美国梦实质内涵,研究美国梦与美华文学的关系。美国梦叙事是美华文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研究美国梦叙事可以窥探到美华文学的个中面目。因此,该章首先探讨这一问题,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第二章研究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早期美国梦叙事有三种形态:近代时期华人追求温饱与养家糊口的美国梦;现代时期华人努力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美国梦;台湾留学生文学时期表现悲情与放逐的漂泊美国梦。此时期的美国梦叙事分别以控诉、寻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沟通、悲情放逐为主要内涵。第三章研究现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本章通过对理想主义失落的美国梦叙事、逐利的美国梦叙事、维护华人权益的“人权”美国梦叙事和华人经过奋斗终于“落地生根”的美国梦叙事来研究这四种美国梦叙事的不同思想文化内涵。华人作家的“故国回望”也是美国梦叙事的一种形态。因此,第四章研究华人作家“故国回望”的美国梦叙事。华人作家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洗礼”后,产生了超乎两种文化的“第三文化空间”的视角叙事。我们把这种叙事也称为美国梦叙事。这种叙事是美华作家反观、审视自己母国文化的叙事。其文化内涵极为复杂,它们既是美国梦叙事,也是中国梦叙事。因而,比较研究这种叙事就极有文化旨趣。这是海外作家所独具的叙事,因而美华作家对文化母国的审视叙事就更有价值。美华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目前,有学者将其放到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就十分有见地。然而,从具体文本出发来作深入研究也十分必要,因而本论文选择从美国梦叙事这一议题作研究。我相信,如果我们熟悉美国梦叙事,那么我们对美华文学将会有深入地了解。

梅德顺[4](2016)在《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美术教育入手,就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百年对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发展做出比较研究。尤其对英属马来亚处在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前(即是1957年国家独立前),华侨美术社团的活跃与西方美术主义的共同接触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马来西亚高等艺术教育制度的影响,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对中华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间中领先与替换了在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导致技艺取向与审美取向的对峙,促使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在此夹缝下的美术课程实施深感困惑与挑战;其二,是马来西亚当地华侨社会受其殖民地的国家教育政策约束与后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营造出南来或二代画家极力融入殖民文化的潮流以及共同创造出本土南洋美术文化的努力来作出改变;其三,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艺术教育的共存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目标,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和技职教育的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透过比较研究解开与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后50年间,中国艺术教育体制的传递带给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实施所引起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尤其在美术设计人才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以及美术课程结构的设置,启发了马来西亚各大艺术大专院校的办学动力,进而崛起了东西方高等美术教育学制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等实施状况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比较,从其历史与社会学角度得出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传承之意义。

袁福棠[5](2014)在《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传播 ——以“七夕情牵中秋月”云顶情歌对唱活动为例》文中认为摘要:“七夕情牵中秋月”云顶情歌对唱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七夕节”和“中秋节”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大众传媒为传播手段,辅之以人际传播、现场传播等渠道,通过举办“载歌载舞”的节庆活动,将马来西亚华裔群体中许许多多的“小家”凝聚成“大家”,将七夕、中秋这一传统意义上情侣相会、一家团聚的私人时刻演化为群体性的、“万家同欢”的公共时刻,由此建构了传统节日的现代媒介传播仪式。此类华人传统节日的现代化活动通过将仪式的饥渴转换为民族意识形态,制造了盛大的“民族家庭”团圆聚会,并借助华文媒体的力量建构起“马来西亚华人”这一群体概念,并经由华文媒体所呈现的节日仪式氛围营造出一种“现场感”,使地域上分散的千千万万普通华人家庭中的观众“在场”,沉浸其中、感同身受,由此建构了真正意义上“万家同欢”的大众媒介仪式。华人传统节日公共化、群体化、现代化的仪式传播方式的变革既基于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又源自华族群体情感表达与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民族话语与群体身份的建构成为这一仪式化传播过程中的内容核心。华人传统节日通过仪式化传播建构起马来西亚华裔群体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公共文化活动,加深了马来西亚华人自身对华族传统习俗的认识,唤起华裔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范磊[6](2014)在《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族群共同体的出现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必然产物,当有着不同的肤色、文化以及经济与政治理念的族群接触之后,相应的对立与冲突、依赖与合作、同化与融合就会接踵而至。不同的族群即使托庇于同一的政治共同体内,由于族群异质性消融的不完全性,族群之间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利益竞争、权力博弈、规范调适和认同角力都会成为多元族群国家不可避免的常态性存在。21世纪曾被认为是族群政治消亡的时代,但是事实证明,族群政治在当今世界的影响也许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引人注目。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多元族群之间的张力,以和平方式推动族群之间的磨合与包容,使有着较大异质性的人类群体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自诞生至今就始终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加坡可谓是先天不足最为典型的国家。不过,虽然它有着有限的幅员、多元的族群和复杂的地缘环境,但是却因其出色的治理能力赢得了与其先天条件不相称的巨大影响力。自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新加坡国家治理层面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处理族群关系。虽然是华人为主体的社会,但是却身处马来国家的包围中,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包括多元族群结构、多样化语言和多种宗教与文化并存的社会形态,使新加坡在几乎是被迫的独立后,面临着生存、治理与发展方面的极大考验。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通过制定平等多元的族群政策和建立完善的相关配套制度等具体的因应措施,以相对平等公平的权力分配,减少了国家与社会资源的内耗,缓和了族群关系并化解了族群矛盾,这种由国家主导的“多元一体”模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多元族群社会和谐发展的典范。在多元族群国家中,族群与国家是一对并生却又有着内在结构性张力的变量。国家可能会从既有族群中,以人口占最多数或者最强势的族群作为国家认同的对象,但是这种同化政策往往引起其他族群的反对;也可能借助国家公共权力来主导和推动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认同取向,从而产生多元平等的族群整合政策,而如何在国家整体及多元族群之间寻求稳定及发展则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智慧。新加坡政府并未将占本国人口绝对多数的华人族群作为国民的认同对象,而是重新建构出一个中性的“新加坡人”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建构与认同不会让少数族群感到压力和有被剥夺感。各族群在族群意识的基础上,透过政府的积极主导,逐渐塑造出“新加坡人”的国族认同、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论文中尝试对新加坡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多元族群国家的多层族群治理模式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在这个充斥着内外族群压力的高异质性国家,如何有效地解决了族群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张力,建构出一个多元族群国家体系中族群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奇迹。同时希望据此建立一个解释框架,来解析现代多元族群国家如何架构和管理其族群关系,维护国家团结与稳定发展。在该框架中,基于利益、规范与认同三个关键性变量的族群多层治理模式以及族群和谐与社会稳定构成一组因果变量关系,族群治理的发展与族群和谐的实现是一个从族群身份到国家公民身份、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从族群规范到国家规范、从族群利益到国家利益,在消解族群与国家之间结构性张力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稳定的动态的国家建构过程,是一个通过持续的社会化将多元整合为一体的相对稳定结构的过程。在多元族群国家中,能否处理好族群内部、族群之间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将影响甚至决定着族群关系乃至整个社会与国家的稳定,利益必然地被视为是推动族群与国家关系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在新加坡这个多元族群社会,利益维度的族群治理充分发挥了国家的主导性作用。国家通过政策引领与制度规约,通过国家层面的治理结构来主导新加坡族群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发展。而随着公共治理社会化取向的不断提升,有着典型社会性角色特征的族群在利益维度的族群治理中则扮演了主体性的角色。经济利益的满足以及自身的经济地位是形成不同的族群态度的基础,所以提升少数族群和经济上处于弱势的族群参与经济发展的能力,优化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多元族群参与能力是解决族群张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的基础层面,基层组织体系涵盖了族群和社区等多个层面,在培育族群和谐、消解族群与国家的利益张力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集体期望和预期的一种呈现,规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规制行为体行为以及确保行为体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多元族群国家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如何化解族群规范与国家规范之间结构性张力的问题。新加坡各族群都曾经力图以本族群的价值规范来推动国家规范建设,希望借助国家的力量实现单纯依靠族群难以实现的政治目标。这种意图和行为给新加坡的族际整合与国家建构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国家在多个层面有效的族群治理推动着族群与族群之间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在规范维度的结构性张力持续弱化,使国家规范成为高于族群规范的上位规范体系,再次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族群治理特征。但是新加坡并没有否定各族群的价值体系以及规范的合法性存在。在诸如宗教信仰、宗法制度、世俗国家建设以及注重家庭在社区互动中的基础性作用等方面都确保了特定族群的自主权与包容性。同时国家通过制定共同价值观的形式为整个社会建构起同一的价值规范体系,通过这一全国性共有价值规范的确立来构筑国家意识形态,最终巩固了多元族群国家的规范基础。近50年来新加坡并没有因为族群间的规范歧异而爆发有规模的冲突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族群规范与国家规范之间的调适与相融已经成为这个多元族群国家发展的主流。认同作为一个关系性与过程性的概念,强调的是共同体内部的个体之间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持续的社会化互动,在多元族群国家框架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虽然先天地存在结构性张力,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如果存在有效的治理两者甚至可以相互促进。新加坡各族群的族群认同随着殖民统治的持续逐渐培养起来,在二战时期得到激励和强化,随之在战后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得以爆发。这种多元的次国家认同必将会与新生的国家认同产生矛盾,造成难以避免的结构性认同张力。独立建国以后,几十年的族群治理进程有效缓解了族群与国家之间的认同张力,推动了“新加坡人”国家认同的建构。最终在由国家主导,族群与社区积极参与的族群多层治理结构中,上位的国民身份取代原有的族群身份成为首要的认同选项。不过,随着新移民的涌入,新加坡的国民融合与认同张力的纾解再次面临新的挑战。总的来看,族群平等政策是新加坡族际整合与国家建构的基础以及族群治理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社会化多层治理的形式逐渐淡化了族群的政治色彩,最终通过在利益、规范和认同三个面向以及国家、族群与社区三个层面的多层治理,使族群与族群之间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所存在的结构性张力得以纾解,实现了新加坡的族群和谐与社会稳定。概括起来,新加坡的族群治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多元共存是基调;多层治理是路径;实用主义是导向;和谐稳定是目标;均衡发展是关键,国家主导是保障。

刘立娟[7](2010)在《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多年前香港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首先进入中国大陆文学研究视野,让人们惊觉在中国大陆文学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学空间,世界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研究历程经历了“命名”的抵牾,学科定位的论争等宏观描述阶段,在这一阶段华文文学的多元性、复杂性使这种宏观描述常常遭遇“挂一漏万”的尴尬,或陷入对自我命题的质疑,甚至否定的泥淖。近几年来,大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走向了“建立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的理想构架,把研究视角放在研究对象的个体及个体呈现的特征上,再把每个独具个性的个体放回“共同体”的框架中,客观准确的呈现世界华文文学的丰富多彩。华文文学是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国以外华文文学中最具特色、最有实力与前景的一支。中国与东南亚山海相连,人文相通。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文莱等国为主的华文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影响广大,已发展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镇。本文秉承法国学者艾伯金勒提出的“历史的探寻,美学的沉思”审美理想,以生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历史流脉,以及生成后的东南亚华文文学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属性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诗学、文化批评学、空间诗学、地缘诗学、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学等基础理论,运用杂糅了“双向阐发”、“异质比较”、“文化寻根”等方法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生成机理、发展脉络,及蕴涵其中的文化属性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发掘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共同性、差异性,及其在世界华文文学框架中的独特的价值。东南亚华文文学虽处在“文化中国”的第二个中心地带,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的不同,各国的华文文学依然异彩纷呈。他们都有“文化中国”的血脉,但也有着“华莱士与鱼尾狮并立”的多元组合,“黄袍佛国”的温和气质,“达邦树”在黑暗中消失,在光明中崛起的异族风采。要想在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学现象中建立一个以“历时发展”为脉,以“国别华文文学”为络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全景,跨文化比较是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跨文化比较就是要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差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文学所阐释的“人性”达到一种共同的表述、理解、评析,建设文学共享的精神家园。本文的整体思路是形塑“东南亚华文文学全貌”的“演化树”。研究过程中论者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生、演化做谱系考察与研究,分析研究华人社会形成的几个主要因子,如:生态原因、地域影响、社会形态乃至各居住国对华政策等。上溯至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起源——汉代,下沿“五四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中期东南亚各国独立,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东南亚“文化中国”的再次复兴,循着这个进化过程,蠡窥东南亚华文文学文化基因——“内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异质文化冲突、交流、融合、重构的源流、走向及发展脉络,挖掘形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文化诱因”。找到了东南亚华文文学“根脉”,把视角转移到他的多姿多彩的“形态”——文本与叙事方式上,通过典型文本解读,叙事范式的梳理补充,找到“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同源特征”、“根性特征”在进化过程中与异质文化的结合后变异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东南亚华文文学这棵大树根深叶茂,不断生长,硕果累累,还有很多的形态、现象有待研究,如:东南亚华文文学“考古”的新发掘;各国别不同的“文化意象”的书写;东南亚华文文学的书写方式与东南亚人的性格特征关系等等。但由于“不在场”的研究状态带来的资料不足,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产生的地域文化缺乏现场感,在论证“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过程中,总有一些边界模糊不清,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一缺憾意味着论文结束就是新的研究的开始,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蒋思明[8](2010)在《芳心缘自然,品性留本真 ——华语经典意象荷莲的诗意流播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文学领域中的荷莲意象活在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中,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文精神,在她身上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本文以我国文学经典意象之一的荷莲意象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爱情”切入考察荷莲意象历史最为悠久的意蕴特征,再从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入手,考察社会制度、民俗风气和神话传说等多个方面对于意象的影响,加以民间俗语、国画以及一些野史传说等资料佐证,从中归纳出荷莲意蕴的民俗文化特征。荷莲意蕴由俗而雅的变化趋势受到了宗教和文化影响,唐代的儒释道文化交汇成一条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之河,荷莲意象在此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综合意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性,其中尤为独特的便是民族“心性”。本文一方面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考察荷莲意象的文化和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以荷莲意象的诗意流播为窗口,综合考察海外华语文学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华语文学在新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显现的新变化。

杨芳青[9](2007)在《泰国华文微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型小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类,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一大趋向。微型小说最大的特点是篇幅小、语言精湛、结构灵巧,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其社会作用与艺术功能,却为卷帙浩繁的宏篇巨着所无法替代。在当代泰华文坛,小说写作也有越来越“小”的趋势。泰华微型小说起步比较晚,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紧逼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步伐,创建出一个色彩缤纷的艺术天地。本文通过大量的文本分析,探析泰国华文微型小说的总体面貌,对泰华微型小说的历史沿革、崛起原因、发展轨迹与现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用文化认同的矛盾、冲突与建构理论来阐释泰华微型小说的多重文化问题。探讨了泰华微型小说中的的社会、方言以及宗教等问题。同时,对泰华微型小说的创作特征、艺术特色、代表作家及泰华微型小说的走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马淑贞[10](2006)在《马华小说的异族想象变迁》文中提出生活在马来西亚这个由多元民族构成的国度,异族题材自然地成为马华作家的一大取材方向,塑造异族形象也成了这类题材的中心内容。作为中国移民后裔的马华作家,其文本中对于“异族”形象的塑造实际反映了华人主体对“自我”身份的建构欲望和对现实的困境的反思。本文试图从马华小说文本中的“异族”想象变迁来分析马华作家的叙事策略变化和剖析华人主体心态的历史嬗变。 马华作家主体在文本中对异族采取了不同的艺术方法或者说叙事策略,它经历从最初的“魔化式想象”(一种先入为主的异化)“异族”,发展为随后的“同化式想象”“异族”(隔膜式主观诉求),最后转变为“发现”(融入式的现实探索)“异族”,即从“魔化”他者到“发现”、“还原”他者的变化。 马华作家的写作策略或者说叙事的变化源于华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融入的心态的历史变化,“异族”作为华人认同自身的镜子与参照系,其形象的变迁折射出华人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心态变迁——从最初的陌生、疑惧、疏离到理性地审视、观察、思考到完全、主动、热情的拥抱。 形象作为一种主观的“镜像”,其本质为一种想象,它折射出注视者的复杂心态。从马华小说中的“异族”形象(想象)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马来西亚华人族群在融入马来西亚这片土地过程中的历史心态和解构、重建“自我”并且获取“主导者”认同的“土地之子”这一名号的强大决心和愿望。

二、叶落归根抑或落地生根——对“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身份认同问题的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落归根抑或落地生根——对“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身份认同问题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重点和难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认识论维度
    第一节 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建构
        一、关于文化的本质内涵的辨析
        二、华侨、华人、华人文化的概念界定
        三、华人文化认同的概念建构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对象
        一、华人对居住国文化的认同
        二、华人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主体向度
        一、华人个人主体的文化认同
        二、华人社群主体的文化认同
        三、华人族群主体的文化认同
    第四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目的向度
        一、生存认同:寻求同一生存方式
        二、身份认同:确认华人文化身份
        三、价值认同:接受共同文化价值
第三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论维度
    第一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意蕴
        一、实践是文化认同形成的客观基础与前提
        二、实践是文化认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三、实践是文化认同目的实现与否的检验尺度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历程
        一、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过程
        二、华人文化认同实践历程的过程性与阶段性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践特征
        一、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网络化
        二、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跨国化
        三、华人文化认同实践的交往性
第四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价值观维度
    第一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构成
        一、价值观的内涵、类型与意义
        二、华人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构成
    第二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特性
        一、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建构性
        二、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主导性
        三、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华人文化价值观认同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和现实重构
    第一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实施机制
        一、华人社团机制
        二、华文教育机制
        三、华文传媒机制
        四、华人传统信仰机制
    第二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困惑与影响因素
        一、华人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的迷思
        二、影响华人文化认同的因素
    第三节 华人文化认同的现实重构
        一、建构和增强华人意识
        二、建设华人共有精神家园
        三、构建和完善华人网络
        四、构建华人共同的文化象征符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与主题
    1.2 研究范畴与对象
    1.3 研究现状的回顾
        1.3.1 以“本土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1.3.2 以“中国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1.3.3 以“抵抗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研究
        1.3.4 以“文学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性建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设计
第2章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的隐身与显现
    2.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中隐身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2.1.1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影响了“马华文学系统”的建立
        2.1.2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限制了马华文学的创作思路
        2.1.3 “中国文学/文化”系统使马华文学的归化之路愈益艰难
    2.2 再造中国:论马华文学对“中国文学/文化”系统的加工与改造
        2.2.1 再造华文:从“去政治”角度思考
        2.2.2 再造文化:从“马华特质”层面思考
        2.2.3 再造技术:以“现代主义”角度思考
        2.2.4 小结
    2.3 本土的崛起:辨析马华文学“本土意识”的限度问题
        2.3.1 作为盾牌的本土意识
        2.3.2 作为商品/招牌的本土意识
        2.3.3 作为政治规范的本土意识
        2.3.4 小结
    2.4 本章结语
第3章 马来西亚“国家文化”论述中的离心与抵抗
    3.1 “国家文化”论述中离心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3.1.1 附会马华文学的政治意涵
        3.1.2 限制马华文学的创作题材
        3.1.3 马华文学抵抗主体与抵抗策略的成型
    3.2 马华文学的隐蔽语本:以马共书写中的“身体”为例
        3.2.1 身体与展览的互文
        3.2.2 身体与解构思维的结合
        3.2.3 小结
    3.3 华文学的抵抗式表演:以同志书写的“敢曝”为例
        3.3.1 马华同志书写的身体表演与敢曝
        3.3.2 马华同志书写的语言游戏与高级敢曝
        3.3.3 小结
    3.4 本章结语
第4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与“借势”
    4.1 “全球化”语境中弱势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4.1.1 在冷战思维影响下的马华文学
        4.1.2 “离境”背景中嬗变的马华文学属性
        4.1.3 全球语境下吊诡的马华作者身份认同
    4.2 弱势华语语系文学的跨国主义:以“在台马华文学”为例
        4.2.1 共谋:处理中国性问题
        4.2.2 共识:反思在地化问题
        4.2.3 同构:透视文学的国籍问题
        4.2.4 小结
    4.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马华文学:一个文学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
        4.3.1 马华文学场域里“文学共同体”的表述与呈现
        4.3.2 读者的共同体
        4.3.3 命运的共同体
        4.3.4 文化翻译与共同体想象
        4.3.5 小结
    4.4 本章结语
第5章 结语:反思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与“二元思维”
    5.1 马华文学与先验的“二元思维”
    5.2 “二元思维”下的审美盲点
    5.3 “超越二元思维”的马华文学主体性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关于“世界华文文学”
        二、多样的学科命名及概念阐释
        三、有关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四、美华文学研究的进展
    第二节 本论文的写作设想
第一章 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第一节 美国梦
        一、美国梦的由来
        二、美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三、中美形象的互相建构
    第二节 “华人的美国梦”
        一、华人美国梦及其实质
        二、华人美国梦的叙事进程
    第三节 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一、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二、华人的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小结
第二章 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第一节 “淘金者”的美国梦——《苦社会》的美国梦叙事
        一、愤怒控诉的“美国梦”主题
        二、美国梦叙事的最初范本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语堂及其美国梦叙事
        一、文化沟通的想象
        二、文化担负与美国梦
    第三节 “失根的一代”的美国梦——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一、白先勇与於梨华的美国梦叙事
        二、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小结
第三章 当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第一节 失落的美国梦
        一、理想的追寻与失落——查建英的美国梦叙事
        二、失落中的坚守——苏炜的美国梦叙事
    第二节 “逐利”美国梦
        一、大众文化下的“逐利”追寻——《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美国梦叙事
        二、逐利书写的深化——《回流》的美国梦叙事
    第三节 “维护权益”美国梦
        一、艰难维权的美国梦——《安大略湖畔》、《刀锋下的盲点》的美国梦叙事
        二、融入之难的美国梦——陈河小说和吕红的《美国情人》美国梦叙事
    第四节 “落地生根”美国梦
        一、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美国梦——《金山》的美国梦叙事
        二、“落地生根”美国梦——黄运基的美国梦叙事
        三、“新生代”作家的美国梦叙事
    小结
第四章 “美国梦”与故国回望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下的国族寓言——卢新华的故国叙事
        一、《紫禁女》的故国叙事
        二、《伤魂》的故国叙事
    第二节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想象——《甲骨时光》的故国叙事
        一、文化及其传承
        二、有关历史的想象
    第三节 国民性的呈现与改造——袁劲梅的故国叙事
        一、从中西文化融合到国民性批判
        二、袁劲梅小说美国梦叙事的特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依据
        1. 历史的事实
        2. 实证可考
    三、研究背景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
    六、研究涉及的范围与关键词汇的选用
    七、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20世纪初叶中马艺术教育的形成比较
    第一节 20世纪中马艺术教育思潮的雏形
        一、中国美术教育目的为扞卫中华民族产业的传承
        1.沿袭晚清工艺传习所的工艺美术教育
        2.民国时期工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工艺教育
        3.华侨教育受到中华教育思维的影响
        二、马来亚殖民时期西洋美术的文化孕育与雏形
        1. 英殖民地政府主流教育促成手工美术
        2. 沿革英殖民地时期旅居画家艺术的传播
        三、中马两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异同比较
        1. 历史文化的差异诞生了共同的艺术语言
        2.复杂的时代背景拉近了艺术符号的距离
    第二节 中国艺术运动为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一、中国新美术运动兼收并蓄的中西艺术思潮
        1. 水墨书法与西方艺术精神思维的融汇
        2. 洋务运动与西画教育东渐形成的渊源
        二、先驱画家参与马来西亚抗战画展的教育启发
        1. 华侨美术社团与研究会创办的力量凝聚
        2. 以中国抗战思潮传播中的南洋互动关系
        三、中马两地艺术活动的开展研究意义之比较
    第三节“中学西用”美术教育在新时代夹缝中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西学仿照与引入西方美术教育的雏形与发展
        二、马来西亚契机并存的时代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三、中马两国美术教育办学际遇的挑战研究之比较
第二章 20世纪二战前后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策略比较
    第一节 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定标杆
        1. 刘海粟借洋兴中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远见视界
        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实用美术的创新美术课程
        1. 颜文梁实业求存思想为美术教育拓展新局面
    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南洋风的目标
        一、林学大为马来西亚纯美术定下南洋思想新概念
        二、南洋首二代华裔先驱画家共创南洋美术风格
    第三节 中马两国高等美术教育实施发展意义比较
        一、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意义的共同点
        二、中马高等美术教育东西艺术融合走向多样化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理念与实施比较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课程体制艺术教育一脉相承发展的利弊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二、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的多元课程规范衔接
        三、中国艺术院校百年中西合并办学发展的利与弊问题探究
    第二节 马来西亚二战前后继承东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反思
        一、首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反思
        二、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理念延续的挑战
        1. 移植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办学的存在问题
        2. 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目标的取向
        3. 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的创办目标与理念
第四章 中国对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与发展历程的比较
    第一节 印象中国与融合南洋色彩的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深思
        一、移居侨民身份认同与美术特征对峙的挑战
        1. 多重艺术情感的身份认同意识
        2. 强烈祖国情怀的美术创作符号再现
        二、早期中国南来华侨画家融合南洋色彩的题材
        1. 华侨画家为移居家园增添南洋气息
        2. 五一三种族事件后的美术创作气氛
        三、中国艺术教育百年历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比较
    第二节 中马水墨传统绘画技法与跨媒介艺术火种的碰触
        一、中国水墨传统技法在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承
        1. 独立前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国粹画科设立的意义
        2.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课程与科系的设置结构
        3. 独立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水墨画科的追随
        二、马来西亚水墨画媒介的艺术创新与转型
        三、中马两国现代水墨画家创作理念与风格异同之比较
结论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一:相关文献回顾
    1.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文献
    2.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文献
    3. 吉隆坡美术学院文献
    4.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5.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的专题研究
附件二:20 世纪中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
附件三:20 世纪中马各高等艺术院校资料简介与综述
附件四:中马艺术院校招生宣传资料
附件五:中马高等艺术院校章程(节选)
附件六:20 世纪中马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概况综述(部分节选)
附件七:20 世纪中马艺术教育工作者兼画家的高等艺术教育背景概况综述
附件八:20 世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美术师资习艺来源状况综述
附件九:采访中马两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工作表和采访文稿(节选)
    (一)苏州美专校友严定宪访谈录
    (二)苏州美专校友陈士宏访谈录
    (三)苏州美专校友唐令渊访谈录
    (四)苏州美专校友尢玉淇访谈录
    (五)前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谢有锡访谈录
    (六)槟城锺灵独中美术主任陈昌孔访谈录
    (七)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美术老师刘达勇访谈录
    (八)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美术主任谢金聪访谈录
    (九)柔佛麻坡中化中学美术老师陈培仁访谈录
    (十)槟城资深水彩画家兼钟灵国民型中学退休美术老师蔡传仁访谈录
    (十一)与锺金钩院长会见冯健亲院长的访谈录
附件十:中马高等艺术院校创办人或校长相关私人来往书信内容(节选)
    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二、马来西亚艺术院校的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附件十一:马来西亚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一、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1 大马美育渐入佳境
        2 绘画在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定位和前景与创作动机
    二、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锺金钩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附件十二:其他相关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章
    一、陈世集:《小谈星洲木刻版画与创作》
    二、刘抗,《刘海粟与中国的近代艺术》
附件十三: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与吉隆坡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附件十四:20 世纪国际时事发展形势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史料对照汇编总表
附件十五:20 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历程年表

(5)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传播 ——以“七夕情牵中秋月”云顶情歌对唱活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回顾
三、调查说明
四、调查数据描述及分析
    (一) 把根留住: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根记忆
    (二) 载歌载舞: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传承与传播
    (三) 情到深处: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庆活动的效果与影响
    (四) 路在何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传承的潜在危机与现代转向
五、研究结论与总结
    (一) “歌传万家”:华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传播
        1、一家团聚:七夕、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意涵与节庆仪式
        2、万家同欢:华人传统节日的群体仪式化传播
    (二) “情牵一处”:认同危机下的民族话语与身份重塑
        1、“由内而外”的华人文化认同危机
        2、“自下而上”的民族话语与文化身份重塑
结语
附录1:活动照片、传播与报导
附录2:“七夕情牵中秋月”云顶情歌对唱赛调查数据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研究族群政治?
        二、新加坡族群政治的研究面向
        三、研究目标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族群治理的理论假设与变量关系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文本阐释
        一、民族、族群与种族
        二、治理与多层治理
    第二节 族群与国家:理论假设与治理结构
        一、族群治理的理论建构
        二、族群治理的理性趋向
        三、族群治理的多层结构
    第三节 利益、规范与认同:变量关系与研究假设
        一、为什么选择利益、规范与认同?
        二、基本假定与研究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加坡族群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多元共存:新加坡族群关系的结构
        一、新加坡多元族群社会的形成
        二、新加坡各族群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族群冲突:新加坡族群关系的黑色记忆
        一、玛莉亚暴乱
        二、回教先知诞辰暴乱
    第三节 族群和谐:新加坡独立以来的族群关系特质
        一、政策引领下的和谐族群关系
        二、制度保障下的和谐族群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加坡族群治理的利益维度
    第一节 族群与国家中的利益因素
        一、利益概念:族群与国家的双重向度
        二、新加坡国家利益与族群利益的关系
    第二节 多层治理:新加坡在利益维度的族群治理结构
        一、治理的国家层面:政府主导下的利益均衡布局
        二、治理的族群层面:族群主体自觉中的利益选择
        三、治理的社区层面:基层组织框架下的利益调适
    第三节 案例研究:集选区制度与族群因素考量
        一、族群精英与新加坡政治发展
        二、集选区制度与少数族群的政治参与
        三、集选区制度对新加坡族群治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加坡族群治理的规范维度
    第一节 族群与国家中的规范因素
        一、规范概念:族群与国家的双重向度
        二、新加坡国家规范与族群规范的关系
    第二节 多层治理:新加坡在规范维度的族群治理结构
        一、治理的国家层面:国家至上的规范引领与价值塑造
        二、治理的族群层面:族群和谐与包容的宗教规范推动
        三、治理的社区层面:家庭为根的价值规范塑造
    第三节 案例研究:从儒学复兴到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一、儒学复兴运动与华人价值规范的重塑
        二、新加坡人的共有规范:共同价值观的提出
        三、和谐共融与求同存异的共同价值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加坡族群治理的认同维度
    第一节 族群与国家中的认同因素
        一、认同概念:族群与国家的双重向度
        二、新加坡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
    第二节 多层治理:新加坡在认同维度的族群治理结构
        一、国家层面:政府主导的张力弥合与认同整合
        二、族群层面:社会组织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三、社区层面:社区互动与认同张力的弥合
    第三节 案例研究:国民融合进程中的中国新移民
        一、中国新移民:新加坡族群治理的新议题
        二、新移民的认同张力:表现形式与产生原因
        三、认同张力的消解:多层互动的治理路径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新加坡族群治理:一个双面向的考察
    二、新加坡族群治理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探寻世界华文文学的文化本质——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引入
    第二节 跨文化视野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第三节 跨文化视野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概况
上编 传承——溯源东南亚华文文学中华根性文化
    第一章 生命精神溯源——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地域东南亚——东南亚华人生存环境
        第二节 流徙漂移——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形成
    第二章 “内在中国”东南亚的植入、冲突、融合
        第一节 文化交往——中国文化植入东南亚
        第二节 落地开花——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思潮催发东南亚的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华人华族的集体记忆
    第三章 “内在中国”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外在呈现
        第一节 文化交往——中国文化植入东南亚
        第二节 落地开花——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接受与传播
        第三节 信仰的链接——佛教对东南亚文学的影响
下编 流动的边界——“中国的”还是“本土的”?
    第一章 “内在中国”—华人“族性”共同记忆的诗性探寻
        第一节 记忆故乡——母体文化的烛照
        第二节 回望故园——母体文化的追思
        第三节 重构“故乡”——“他者”的寻找
    第二章 本土写作——异质文化的融入
        第一节 植根他乡——故乡的迁移
        第二节 模糊边界——“故乡”的焦虑
        第三节 行走异邦——对“他者”的书写
        第四节 故乡异邦——“他者”对中国的本土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中本文参考资料
附录2:《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本文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8)芳心缘自然,品性留本真 ——华语经典意象荷莲的诗意流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荷莲意象的文化属性
    第一节 荷莲意象的文化考索
        一、荷莲意象与中国哲学思想
        二、荷莲意象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 精神升华对诗意流播的影响
第二章 荷莲意象的民俗特征
    第一节 荷莲意象外在美及其表现形式
        一、荷莲意象之形态美
        二、荷莲意象的色泽美
    第二节 荷莲意象与地域文化
    第三节 荷莲意象与我国民俗习惯
        一、荷莲意象的谐与隐
        二、民间赏荷之习俗
第三章 荷莲意象的雅化与绵延
    第一节 荷莲意象的爱情意蕴延伸
    第二节 荷莲意象的仙化色彩
    第三节 荷莲意象之禅修映现
第四章 荷莲意象与国人的人格和心性
    第一节 "花中隐君子"之儒家人格体现
    第二节 荷莲意象与民族"心性"
第五章 荷莲意象在台港澳和海外华语文学中的诗意流播
    第一节 荷莲意象在海外华语文学传播中铭刻和再现
        一、思乡情结的体现
        二、悠久历史的再述
    第二节 荷莲意象在海外华语文学传播中的变化和发展
        一、现实生活环境变化给予的新契机
        二、海外华人创作的积极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9)泰国华文微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
第二章 "从澜沧江到湄公河"——泰华微型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现状
    第一节 泰华微型小说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泰华微型小说的崛起原因
第三章 "根同株异竞映辉"——从泰华微型小说看华人的文化交融状态与杂化认同意识
    第一节 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泰华微型小说特征
    第二节 泰华微型小说中的认同意识
        一.政治认同
        二.文化认同
        三.宗教认同
第四章 "尺水兴波"——泰华微型小说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创作特征
    第二节 泰华微型小说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一.司马攻
        二.曾心
        三.陈博文
        四.马凡
        五.郑若瑟
第五章 "微型的变奏"——泰华微型小说的走向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泰华微型小说的走向
    第二节 泰华微型小说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华小说的异族想象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Abstract and Keywords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异族:第三只眼的注视
    第一节:“阿里-峇峇”:日常生活中的异族
    第二节:“胡姬花”:族际婚姻中的异族
    第三节:“娘惹与峇峇”:族际家庭中的“半个异族”
第三章:“差异的面纱”:想象异族的方法透视
    第一节:“魔化”:先入为主的异化
    第二节:“同化”:隔膜式的主观诉求
    第三节:“发现”:融入式的现实探索
第四章:为什么异族:主体心态的变迁:从华侨、华人到华裔
    第一节:站在“中国”心态的高岗上
    第二节:立在“华族”审美的滤光镜前
    第三节:融入“多元”意识的“野地”里
第五章:结语
论文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叶落归根抑或落地生根——对“马来西亚华人中国绘画”身份认同问题的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 张晶盈. 华侨大学, 2019(01)
  • [2]困境与策略 ——马华文学主体性建构研究[D]. 胡星灿.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3]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D]. 默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 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5]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传播 ——以“七夕情牵中秋月”云顶情歌对唱活动为例[D]. 袁福棠. 南京大学, 2014(04)
  • [6]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结构研究[D]. 范磊. 山东大学, 2014(10)
  • [7]东南亚华文文学流脉的跨文化研究[D]. 刘立娟. 吉林大学, 2010(05)
  • [8]芳心缘自然,品性留本真 ——华语经典意象荷莲的诗意流播研究[D]. 蒋思明. 暨南大学, 2010(10)
  • [9]泰国华文微型小说研究[D]. 杨芳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7)
  • [10]马华小说的异族想象变迁[D]. 马淑贞.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归根还是扎根——对“马来西亚中国画”身份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