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三眺望2000年(论文文献综述)
金莹莹[1](2021)在《身份认同·话语范型·文学想象 ——“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文中指出“7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特定现象,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作家,于90年代中后期登上文坛,引起评论家、学者注意。她们的小说创作起步于市场经济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之时,多以都市为背景,展现文化转型时期丰富多彩、摇曳多姿的都市景观以及女性的生存境遇。论文以“70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70后”女作家的身份认同、话语范型以及新世纪前后她们对于文学的不同想象。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70后”女作家的命名及群体特征。即从“代际”概念出发,探讨“70后”女作家的命名。代际的区分并不是年龄层次的绝对划分,“70后”女作家有着共同的时代经验,她们的创作也因此多少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处在社会转型断裂代上的她们兼有温文儒雅和放荡不羁两种气质,她们勤恳写作,用自己的独特话语大胆表现当下的时代图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给予了密切关注。第二部分,从自我身份与社会身份两个角度阐释女性的身份认同。“70后”女作家塑造了众多平凡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追寻自我、确认身份过程中她们有着诸多迷茫与困惑。身体的觉醒让她们意识到“我是谁”,青春期的情感体验让她们不断认识自我,表现出对女性存在本身的自信与自尊。在复杂的职场关系、代际关系以及情谊关系中,女性不断寻找缺失的“自我”,女性作为人的价值在多元的社会关系中得到确认。第三部分,探讨“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话语范型。“70后”女作家在书写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关注寻常的人生百态,她们书写物化时代中人的异化以及生存焦虑,揭示出当代生活中人的情感问题和精神痼疾。她们探索女性现代性话语,在传统和现代的断裂中、女性作为主体的流动性中探微女性的现代性体验,关注女性的生存。此外,在关注女性的基础上,部分“70后”女作家以“超性别意识”写作展现男性的生活之困,叩问生命存在,体现了生命关爱的深度。第四部分,分析新世纪前后“70后”女作家不同的文学想象及其原因。新世纪前“70后”女作家大多以个体经验为主,书写她们熟悉的繁华、喧嚣甚至是另类的都市生活,书写题材相对狭窄。新世纪后,大部分“70后”女作家开始走出自我独语式倾诉,把目光放至乡土,增加了作品的地域性色彩与人文情怀。而这些转变与意识形态领域的规限、学院派的批评以及作家自身的自省是分不开的。论文认为“70后”女作家创作没有局限于女性视域,她们关注当下社会,思考人生,叩问人性,写作题材和视域不断拓宽,呈现了一代作家的风姿状态。但“70后”女作家在创作上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她们比较擅长中短篇创作,长篇写作稍有不足;在创作中经验性有余而历史性缺乏。在尊重她们已有创作的同时仍期待她们未来的成果。
王振锋[2](2020)在《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上海作家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井喷之势。王安忆等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依然保持着较为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传承并发扬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与此同时,一大批青年作家也不断涌入文坛,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成为上海文坛乃至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家虽然来自于不同的代际群体,彼此的命运遭际也各不相同,但在创作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对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叙述热情。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质有着密切的关联,诸如人工化的城市景观,深厚的商业主义传统,举国无双的国际化水平,新旧交融、东西杂糅的现代时尚世界,精明务实的市民文化心理等等,使得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呈现出与其他地域作家迥乎不同的文本形态和审美特质。而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它是以传统、习俗、经验、血缘、情感等日常伦理作为最主要的调节系统。因此,本文选择“日常生活”作为核心目标,立足于上海都市文化特质,分别从情爱交往、家庭关系、职场准则、生命情状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上海小说的创作进行整体性关照,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日常生活书写所呈现出的审美特质,及其对于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意义。本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从感伤浮华的物化爱情、物我交融的“小资”情爱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情爱书写的表现形态和精神内涵。第二章立足于家庭关系,主要从女尊男卑的夫妻伦理、互惠互利的代际准则和虚荣刻薄的亲戚关系三个层面,剖析了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来的精刮与促狭的家庭关系面貌。第三章从上海人精明开拓的职业精神和理性务实的职场交往两个维度,重点分析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职场生活准则。第四章则回到一种形而上的观念层面,重点分析了上海人附庸风雅的生活情致、精明实惠的生存之道和孤芳自赏的生命体验,由此总结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的上海人自足与光鲜的生命情态。在前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进一步提炼出新世纪上海小说日常生活书写的审美特质和艺术风格,通过对新世纪上海小说所呈现出的阴柔婉约的文本气息、温软轻柔的上海方言、“小资”式的日常生活情调,以及开放与自恋相交织的文化心理的分析,阐明“魔都”上海日常生活书写所呈现出的女性化审美特质。结语部分指出了新世纪上海小说中日常生活书写的重要价值,即它作为一种城市文学的范本,所展现出来的由“城”的现代化向“人”的现代化转变的美学特质,为我们审视现代都市日常生活的内在变迁以及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参照样本。
谢玉洁[3](2020)在《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海作为一个百年来被众多作家纷纷书写的城市,上海形象也随之在文学作品中频繁被呈现与表达。唐颖作为一位在当代文坛影响力日增的上海女作家,从步入文坛开始便执着地书写着她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其中饱含着作家对上海这座城市厚重深沉的思索与探寻,因此对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进行研究,是理解唐颖小说深沉意蕴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目前关于唐颖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梳理,同时对上海形象的相关问题进行阐释。第二章将唐颖小说中“上海形象”的呈现分为三节:第一节在城市空间的展现下呈现出的日常物质都市;第二节在人情世故观照下展现的日常物质都市;第三节探寻鲜衣美食映照下的日常物质都市。第三章进一步对上海形象的呈现策略进行探寻:第一节从叙事时间来看,唐颖用“闪回”式的追忆来呈现上海形象;第二节从叙事空间着眼,唐颖用异域与本土的双城模式来呈现上海的形象。第四章阐述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的成因。从独特生命体验的影响与海派文学风格的浸润这两方面展开。第五章从对文学中上海形象的丰富和对特殊历史时期的反思这两方面揭示了唐颖小说中呈现的上海形象的价值。最后,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概述。唐颖始终孜孜不倦地书写上海,在小说中呈现出上海的形象,以期塑造出自己眼里的上海,所以对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进行解读,是研究唐颖和她的作品必不可少的一步。
郑扬[4](2020)在《“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文中指出从展示知青生活的《迷夜》,到绘制城市地图的《繁花》,金宇澄对过去时光的回望与书写,总是带有某种强烈的“破碎”意味。这种交织着复杂内涵的“破碎”意绪,不仅构成了金宇澄小说的背景性情境,也凝结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格调,浸润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之中,折射出创作主体个性化的生命体验与审美追求。本文试图从“破碎”这一审美特质入手,通过考察和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与生成原因,把握和理解金宇澄的小说世界。除绪论与结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梳理金宇澄小说创作的记忆地理图。从创作题材上看,金宇澄是典型的记忆型作家,将记忆转化为叙事是其小说最为显豁的特点。通过对记忆的修辞化处理,金宇澄成功建构了以知青生活为核心的乡土空间和以上海生活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二者参差与差异,又凸显出了主体以城市作为“故乡”的写作立场。第二章阐释“破碎”的记忆世界的思想意蕴。具体而言,“破碎”的情感附着于作家对伦理关系、历史价值、生命意义的书写与思考之上。通过对美好情感的悬置和对生命历史荒凉本质的揭露,小说自然地营构了一种晦暗、低沉的文本氛围,生成了内含失意、颓废、感伤、困顿等情感特质的审美格调。第三章分析叙事层面上的“破碎”特质。一方面,金宇澄擅长利用时间的变形和细节的空缺,打断情节的连贯性,制造文本空白,从而使小说成为断片的连缀;另一方面,被悬置的心理描写和游离的叙述视角,也解构叙事的完整性,造成了小说形式上的碎片感。第四章对“破碎”的审美特质进行主体探源。金宇澄小说所氤氲的“破碎”氛围,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记忆)相互交融的结果,是一种内含着作家生命经验、文学追求和审美趣味的诗性建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这种“破碎”的审美特质,不仅与金宇澄的坎坷、边缘的生命体验有关,也联系着作者某种有意识的文学追求。
童敏[5](2020)在《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文中研究表明空间危机是晚清以来中国人所遭遇的一切危机的源头,西方人在中国设立租界是空间危机的重要表征。上海是中国最早设立租界的城市,也是最先西化、最国际化的城市。伴随着租界的设立,西人开始实施针对上海的城市空间改造计划。兴修街道、完善街道网是城市空间改造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街道在上海的成型,街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上海城市空间的传统状态逐渐消失。如此来看,现代街道的修建触发了上海大规模的空间变动,用大卫·哈维的话来说,这便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手段,它显示了上海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上海开始以一种“现代”的姿态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上海街道是对西方城市街道的模仿。首先,居住在租界内的西方人将其本国的街道建设经验移植到中国。型态完善的租界街道满足着都市人的日常生活,给予人们良好的感官体验,并成为中国人想象西方物质文明的“刺激源”。在当时旅沪人员的相关记载中,“街道体验”成了他们判断城市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租界街道的对比之下,老城街道成了“负面”的存在。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老城街道又开始了对租界街道的模仿。空间上的危机会触发社会整体秩序的崩塌。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街道有多种功能。空间不是简单的物质组合,而是凝聚了深厚文化记忆的场所。上海街道由传统向现代地转型在深层次上意味着空间文化记忆的扭转。在直观层面上,现代街道的出现改变了上海原有的水乡秩序,都市日常生活的节奏由慢走向快,由静走向动。空间上的剧烈变动改变着都市人的感知结构,在其时的文学作品中,街道被反复书写,尤其是四马路、南京路、霞飞路、北四川路等街道。它们表明以满足市民大众日常生活为目的的现代生活方式获得了广泛认同。在上海,街道给予人们以独特的城市美学体验,即异域情调。当人们穿梭于上海的街道,仿佛置身于异国。然而,这异域情调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殖民危机。上海街道是一个西化的空间,更是一个殖民的空间。殖民暴力虽化身为异域情调,却无法掩饰它的殖民野心。因此,走在南京路上的上海人,在感受异域情调的同时,也成了殖民权力直接宰制的对象。尤为独特的是,在现代上海,修建街道并不只是市政事务,它还体现为不同权力体系之间的博弈。正是因为如此,华界当局亦通过修建街道来表达自我的民族主义诉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从性别角度来说,它还关涉着传统的两性秩序。“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秩序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根基,如若发生颠倒、错乱,那么便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但在上海,走在街上的女性改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格局。女性以街道这一公共空间实践着自我的性别诉求和政治诉求。现代上海的街道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暧昧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失序的同时又建立新秩序的空间。正是基于此,“空间”与“秩序”可以看作是理解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关键词。街道并非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而是一个不断嬗变的空间。这嬗变首先发生在物质空间层面。本论文的第一章,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和文学文本,考察了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以及转型后的现代街道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在上海,街道要发展就必须突破一些实际的障碍,如河浜、城墙。填浜筑路、拆城筑路是上海街道现代转型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上海,河浜、城墙既是街头景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并且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从清末民初因拆除城墙而引发的争论,便可见一斑。河浜、城墙消失后,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街道,这预示着上海逐渐脱离了乡土中国的秩序,开始适应专属现代都市的新秩序。此外,越界筑路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越界筑路在租界当局主导下进行。然而,“筑路”并不是这一措施的目的,“越界”才是本质。现代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居的城市,空间上的越界正是租界对华界权力的侵犯。所以说,越界筑路是租界进行殖民扩张的手段,由此而形成的街道则是殖民扩张的产物。外部空间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在晚清以来以上海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具备现代型态的上海街道不仅是作品的描述对象,也是文本空间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古代城市小说中,城市的街道未能成为文本空间的构成因素,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街道往往被忽略。现代街道参与文本空间的建构,并成为文本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在空间上的嬗变是直观的,也就是说是可视的、可触的,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到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街道所赋予的经验揉进创作之中。这样说来,现代街道同时也为文学文本的创作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和书写技巧。本论文的第二章阐释现代街道如何影响都市日常生活秩序。街道是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生活在都市中的人时刻与街道发生联系。上海街道构建了现代都市的新时空。与传统街道的日常时空秩序相比,这一新时空是变形的,是被权力所规训的。街灯、车辆是现代街道最重要的附属品,是街道文明的物质表征。但同时,它们的存在让街道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形变。街灯延长了人们在街道上停留的时间,它的存在让街道成了昼夜颠倒的时空。车辆以速度为媒介让街道成了压缩的、流动的、叠加的时空。街灯、车辆让都市日常生活获得了现代化的传奇色彩。巡警是现代街道的重要配置,这预示着作为市民空间的街道开始接受权力的规训,都市日常生活被裹挟在一张巨大的权力网中。现代街道改变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内容。现代都市是物质聚集的场所,人的欲望在物质的刺激下摆脱了日常伦理道德的束缚,开始寻求正常的表达方式。因此,街道成了市民日常生活欲望的表达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上海兴起了一种依托于街道的日常休闲运动,即“荡马路”。所谓“荡马路”也即是散步。“荡马路”是市民大众理解现代上海的重要手段,是人与城市的互动。人既接受了现代城市时空秩序的约束,也在通过行走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上海正是在市民大众的脚部下才获得了意义。摩登与革命是理解现代上海城市文化的关键词。本论文的第三章从摩登与革命的关系阐释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摩登”一词词义丰富,它在30年代的上海与现代物质消费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因此,由物质文化所塑造的现代街道亦可以看作是一个摩登的空间。左翼文人行走在这摩登的空间中,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官体验。但阶级意识却阻止他们进一步沉迷于其中。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城市贫民、无产者处于殖民者和上层阶级的压迫中,他们被排斥在这个充满摩登情调的空间之外。左翼文人的上海街道叙事具有强烈的对比意识。为了寻求空间正义,上海街道被挪用为革命的实践空间。游行示威、街头演讲、散发传单、呼喊口号,上海街头的革命活动是对既有城市空间秩序的否定,同时也是改写城市空间记忆的手段。本论文的第四章从空间与身体的关系入手,阐释了在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女性是如何利用现代街道的空间特质来颠覆传统性别秩序。街道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因而在性别视角下,它亦是男性空间。在传统社会中,街道是拒绝女性的。具体说来,拒绝女性其实是拒绝她们的身体。而现代上海的街道却成为女性身体的展示空间,从晚清的妓女到30年代的摩登女郎和革命女性,上海街头因她们的存在而更加异彩纷呈。走在街上的女性一方面无法避免被男性凝视和被物化的困境,另一方面她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女性的城市经验。为了调整自我身体、街道(公共空间)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在30年代民族国家利益的宏大诉求之下,女性主动接受革命的编码,将自我的女性气质隐藏起来,试图以一个政治的身体、革命的身体弥合两性之间的裂缝。晚清以来,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剧烈的空间嬗变过程,本论文从“空间”与“秩序”入手,结合现代上海城市史、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分别从都市日常、左翼和性别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阐释在一个嬗变的空间中,旧有的秩序如何被颠覆,新的秩序又如何被建立的过程。
殷翼[6](2020)在《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城市的样本就一直处于聚焦的中心。一定意义上,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语境,讨论上海问题,就是在思考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问题。相较于北京、香港、广州、深圳以及其他中国城市,上海的文学书写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不断孕育着文学城市想象的新质。本文以《长恨歌》为历史节点,分析其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城市性等历史转变,探讨这一阶段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缺憾与生长点。绪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圈定19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版图,爬梳《长恨歌》以及其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研究状况,提出论文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通过比较《长恨歌》和它之前文学中的上海想象,分析《长恨歌》的独创性,以此发现了《长恨歌》在想象模式上的推进,即充分展开“人城同构”和“日常史”小说叙事模式。第二章探讨《长恨歌》之后文学中上海想象对《长恨歌》的继承与发展。通过文本细读,从市民日常、旧上海、新上海这三个方面分析《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与《长恨歌》的关联性。继而又从小市民的无力、青年空间的失去与新生、取代日常史的故事“线头”这三个部分,辨析《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在《长恨歌》基础上的更新和变化,理清《长恨歌》所建构的想象模式逐渐被取代的过程。据此,论文第三章展开对《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反思,分析其在《长恨歌》基础上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上海想象的文学史价值。结语部分论文认为《长恨歌》之后中国小说的上海想象虽已经将文学对城市的表达带入了局促的境地,但仍然期待在中国城市化大背景下文学想象城市这一路径开拓崭新的审美气象。
郑伟斌[7](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指出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高原[8](2018)在《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乡土景观、地域景观、国土景观都已经成为风景园林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城市景观隶属于国土景观的一部分。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在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出现“千城一面”、景观同质化的现象,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受到威胁。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对镇江历史城市的发展变迁进行研究和总结,梳理历史城市营建经验,不仅是镇江城市风貌保护的基础研究工作,更能在某种程度上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有效的建议与指导。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宁镇丘陵与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具有过渡性特征。同时,镇江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在古代“以船为马”的江南地区是思想文化较为先进的区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镇江城市营建与发展的过程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本文以镇江历史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景观体系与城市空间营建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研究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核心内容分为历史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以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城市景观和空间特征三个部分。首先,历史城市发展地域环境的研究放眼宁镇地区,以地域文化为基础,研究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农田、水利系统在区域尺度下对镇江城市发展的影响。其次,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叙山、叙水、营城、治野、塑景、成境几个方面。通过分层分区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研究,解读复杂的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过程。第三部分为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历史城市在营建过程中受到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传统哲学等观念的影响,通过“望”的方式体察城市环境,通过视廊、轴线等方式组织城市空间。城市轴线和视线廊道直接影响城市空间,是城市景观特征的最直观表达。城市的发展过程不仅是建筑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包含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在历史进程中,镇江城市逐渐形成了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山—水—城—景一体的城市景观体系。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过程就是人类改造和适应自然,不断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研究总结了不同时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和空间营建特征:“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环水绕,三山成境”、“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总结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的总体特征为“山丘纵横、长江天堑,农耕立本、漕运兴城,山城相嵌、运河血脉,山峦为骨、人文成景”。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的营建经验为“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经验”、“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营建视野”、“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五方面经验。对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进行研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科对镇江城市及镇江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不仅对当今城市发展和建设有指导作用,更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基础。
金钰[9](2018)在《优雅如斯—潘向黎创作论》文中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多元文学格局中,“女性写作”无疑是引人注目的,而潘向黎又是“女性写作”中特殊的一个。同样是六七十年代的“新生代”,潘向黎却避开了“另类写作”、“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的浪潮。不同于徐坤、陈染以决绝的姿态展现女性的存在与力量——以西方女权主义文化思想来解构男女平等的虚妄神话,通过展现男性霸权来颠覆男权秩序和性别关系。更不同于卫慧、棉棉疯狂地暴露身体——以躯体语言冲突道德禁忌,用异化的人性隐喻现实人生。潘向黎努力地汲取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重构一种现代女性的“理想”人格。既现代又传统,使潘向黎成为“女性写作”中的别样风景。论文分为六部分。通过“何为优雅”、“如何优雅”、“为何优雅及优雅的局限”、“优雅如斯”等不同维度,对潘向黎的创作做出价值评估与意义探讨,旨在挖掘潘向黎之于当代文坛的特殊意义。第一部分主要对潘向黎作品进行概览式介绍,结合潘向黎的人生历程,梳理潘向黎的创作历程,尤其是潘向黎创作中的转变。并对潘向黎小说和散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分析,得出潘向黎创作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潘向黎独有的文学特质——“优雅”。与其他作家的都市书写不同,潘向黎始终冷静地游离于各种文坛的热点之外,她的小说总是讲述都市男女的梦与爱,笑与泪,描写当下的、真正属于都市的生活。本文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来探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潘向黎一直坚守的“古典情怀”进一步阐释“何为优雅”。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潘向黎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质,即潘向黎是怎样通过文字建构出属于她的优雅王国。以“意象”、“语言”、“技巧”作为切入点,展现潘向黎清醇恬淡的美学境界和精致典雅的艺术追求。第四部分通过论述留日经历、家学背景和编辑身份等影响因素,探究潘向黎的创作特质——优雅的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她的底子成就了她也限制了她”,这些因素间接导致了潘向黎创作的某种局限。潘向黎所受的良好教育让她过于“优雅”,她的“理想主义”使她无法从容应对时常狼狈不堪的生活。而对于那些有失淑女风范的问题,潘向黎更是无法给予深刻的回答,或者说她拒绝回答——这虽是她人生的限度,却也是她的生命的烙印与写作的标志。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潘向黎创作的独特意义。在历史的纵向坐标里,潘向黎作为闺秀派余韵,其创作起到了续接的传承作用;而在当下文坛的横向坐标中,潘向黎优雅的写作姿态昭示着澄澈而纯粹的文学信仰存在的可能。第六部分附录为潘向黎的文学年谱以及潘向黎的作品编年。对潘向黎创作年表的撰写是对潘向黎创作的补充性观照,也是对其创作的首次系统梳理。
舒寒冰[10](2017)在《纸房子》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太平村1母鸡与大鹏齐飞,月经共晚霞一色。诗人周沧海写过很多诗歌,可被太平村记住的,只有这两句,并广为传播。人们说起周沧海,自然而然就想起这经典名句。那个时候,恶搞之风尚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按现在的话说,周沧海被恶搞,是躺着中枪的。的确是躺着中枪的。那是春日黄昏,院中皂角花随风飘落,周沧海像往常一样,日渐虚弱的身子骨陷在老藤椅上,目睹着老怀表上光阴逝水,一次次地将时间往回拨。王小月悄然进屋。帮她家看地基的地理先生罗盘坏了,遣她来借。她对那块老怀表产生浓厚兴趣,凑近来看,
二、阿三眺望200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三眺望2000年(论文提纲范文)
(1)身份认同·话语范型·文学想象 ——“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70 后”女作家群体:命名与出场 |
第一节 “70 后”女作家的命名 |
第二节 “70 后”女作家群体的多张面孔 |
第二章 “70 后”女作家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身体体验与心理体验的交织变奏 |
第二节 社会身份:消费时代裹挟下的微妙社会关系 |
第三章 “70 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话语范型 |
第一节 日常生活话语表达 |
第二节 女性话语建构 |
第三节 “超性别意识”话语实践 |
第四章 “70 后”女作家的文学想象 |
第一节 新世纪前:自我即世界 |
第二节 新世纪后:自我内心走向外部世界 |
第三节 “70 后”女作家文学想象转变原因探析 |
余论“70 后”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当下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谓“日常生活” |
第二节 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概况 |
第三节 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浪漫与绮靡的情爱书写 |
第一节 感伤而浮华的物化爱情 |
第二节 物我交融的“小资”情爱 |
第二章 精刮与促狭的家庭关系 |
第一节 女尊男卑的夫妻伦理 |
第二节 互利互惠的代际准则 |
第三节 虚荣刻薄的亲戚关系 |
第三章 精明与理性的职场纠葛 |
第一节 精明开拓的职业精神 |
第二节 理性务实的职场交往 |
第四章 自足与光鲜的生命情态 |
第一节 附庸风雅的生活情致 |
第二节 精明实惠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孤芳自赏的生命体验 |
第五章 “她的城”:魔都上海的生活特质 |
第一节 海派话语中的女性特质 |
一 阴柔婉约的文本气息 |
二 温软轻柔的上海方言 |
三 “小资”式的日常生活情调 |
第二节 开放与自恋的伦理纠葛 |
结语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标本 |
第一节 从“城”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 |
第二节 碎片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新世纪上海作家日常生活书写的小说要目 |
附录二 新世纪上海作家日常生活书写研究论文要目 |
附录三 硕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3)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相关问题阐释 |
第2章 “上海形象”的呈现:俗世日常里的物质都市 |
2.1 城市空间展现下的日常物质都市 |
2.1.1 市井空间呈现的日常与物质 |
2.1.2 都市空间呈现的日常与物质 |
2.2 人情世故观照下的日常物质都市 |
2.2.1 精明的处世观念 |
2.2.2 务实的价值取向 |
2.3 鲜衣美食映照下的日常物质都市 |
第3章 唐颖小说中“上海形象”的呈现策略 |
3.1 叙事时间:“闪回”式的追忆 |
3.2 叙事空间:异域与本土的双城模式 |
第4章 唐颖小说中“上海形象”的成因 |
4.1 独特生命体验的影响 |
4.2 海派文学风格的浸润 |
第5章 唐颖小说中“上海形象”的价值 |
5.1 对文学中上海形象的丰富 |
5.2 对特殊历史时期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金宇澄的创作简述与研究综述 |
二、作为审美特质的“破碎” |
三、研究框架及思路 |
第一章 金宇澄创作的记忆版图 |
第一节 绕不开的北方生活 |
一、知青记忆的回眸 |
二、“迷夜式氛围” |
第二节 说不尽的南方故事 |
一、上海记忆的打捞 |
二、“饭局”:打开记忆的一种方式 |
三、对“冷语言”的复活与调试 |
第三节 两种“记忆”世界的对视:城市作为“故乡” |
第二章 放逐、僭越、抽空:“破碎”的记忆世界 |
第一节 被放逐的情感伦理 |
一、爱情:在重压和游戏中失落 |
二、亲情:在缺失和疏离中解体 |
第二节 被僭越的历史价值 |
一、苦难现实对“青春无悔”的解构 |
二、芜杂日常对宏大历史的覆盖 |
第三节 被抽空的生命意义 |
一、无可超越的死亡氛围 |
二、无处找寻的人生方向 |
第三章 中断与悬置:“破碎”的叙事形式 |
第一节 被打断的连贯情节 |
一、中断的线性时间 |
二、空缺的关键内容 |
第二节 “不响”:被悬置的对话与心理 |
一、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 |
二、游离的叙述视角 |
第四章 “破碎”症候的主体探源 |
第一节 动荡生命下的“虚无”体验 |
一、难以忘却的父辈伤痛 |
二、边缘、底层的个人经历 |
第二节 双重身份下的文学追求 |
一、对中西叙事的自觉调和 |
二、《繁花》:从“城市地图”栏目开始 |
结语 “破碎”的意义与限度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为什么是街道? |
(二)为什么是上海的街道? |
(三)文学书写的“街道意识”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街道”的研究 |
(二)对“现代上海街道”的研究 |
三、研究价值、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双重嬗变:街道转型与文本空间的建构 |
第一节 上海旅行与街道书写 |
一、引入旅行视角 |
二、旅行视角下的上海街道 |
三、街道差异体验的书写 |
第二节 上海街道的现代转型及其悖论 |
一、转型的前奏:街道政治的发生 |
二、转型的措施:填浜·拆城·越界 |
三、悖论的表征:空间殖民主义 |
第三节 街道与现代文本的空间构成 |
一、现代文本空间的生成 |
二、文本空间生成与更迭的文化机制 |
三、文本空间中的人物位移 |
第四节 文本叙事中的街道经验 |
一、身体在场与感官世界 |
二、街道速度与文本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街道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 |
第一节 街道秩序与日常的逻辑 |
一、时空变形中的都市日常 |
二、权力下移与被规训的日常 |
第二节 日常之“变”:街道空间的欲望化表达 |
一、生活物欲化:街道的消费空间属性 |
二、狂欢审美:作为娱乐空间的街道 |
三、情感公开:两性关系的“街道叙述” |
第三节 荡马路:街道的日常实践和审美体验 |
一、日常实践 |
二、审美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登与革命:左翼话语中的上海街道 |
第一节 北四川路与左翼文化中心的崛起 |
一、东洋风·平民气·“半租界” |
二、北四川路左翼文化空间的形成 |
三、改造与同化:左翼文化空间的巩固 |
第二节 左翼文人的双重街道体验 |
一、摩登街道与左翼“新感觉” |
二、底层书写与街道阶级化 |
第三节 街道挪用:左翼文人的街头革命 |
一、革命的准备:走向街头 |
二、革命的开始:“街上人”的革命启蒙 |
三、革命的形式: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
四、南京路:革命的记忆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与身体:走在街上的女性 |
第一节 “见或不见”:女性身体与女性空间 |
一、“藏之不见”:传统女性空间的形成机制 |
二、看街:女性身体的“视觉突围” |
三、街道:“新”女性空间 |
第二节 街道与女性身体的再发现 |
一、男性视角下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身体的自我发现 |
三、性别共谋:革命化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街道上消失的身体——对1936年妇女节游行的考察 |
一、游行、身体与街道的空间转变 |
二、女权还是国族? |
三、“为国献身”:女人还是中国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 |
(6)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长恨歌》上海想象的独创性 |
第一节 人城同构:《长恨歌》中上海的形式 |
第二节 日常史:《长恨歌》上海的“芯子” |
第二章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流变 |
第一节 “上海想象”对《长恨歌》的继承 |
一、继续寻找市民日常 |
二、怀想旧上海 |
三、拓展城市地理空间 |
第二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发展 |
一、小市民的无力 |
二、青年空间的失去与新生 |
三、取代日常史的故事“线头” |
第三章 流变原因考辨及文学史价值衡估 |
第一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流变原因考辨 |
一、受“香港怀旧”和“新上海蓝图”的驱动 |
二、对真实上海的需要 |
三、日常生活的“再发现” |
第二节 《长恨歌》之后上海想象的文学史价值 |
一、城市日常美学的建构 |
二、文学想象的可能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8)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研究背景 |
1.1.2.研究意义 |
1.2.研究范围 |
1.2.1.时间维度 |
1.2.2.空间维度 |
1.3.相关理论与概念辨析 |
1.3.1.相关理论研究 |
1.3.2.概念辨析 |
1.4.相关研究综述 |
1.4.1.从元素入手,分层解析复合的城市系统 |
1.4.2.从空间角度,研究城市变迁与规划特征 |
1.4.3.基于文化景观,研究地理与人文环境下的城市演变 |
1.4.4.从风景园林的视角,研究多种尺度下的人地关系变迁 |
1.4.5.镇江城市与景观建设发展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研究方法 |
1.5.2.研究思路 |
1.5.3.研究框架 |
2.镇江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山水特征 |
2.1.地理区位 |
2.1.1.国土视野下的区位概况 |
2.1.2.宁镇地区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3.镇江城市行政沿革 |
2.2.自然地理环境 |
2.2.1.气候条件 |
2.2.2.地形地貌 |
2.2.3.水文条件 |
2.2.4.土壤条件 |
2.3.自然山水分布特征 |
2.3.1.自然山体分布特征 |
2.3.2.自然水系分布特征 |
2.4.小结 |
3.镇江城市发展的地域环境 |
3.1.地域文化基础 |
3.1.1.镇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吴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城乡建设历程 |
3.2.1.秦汉时期的城市萌芽 |
3.2.2.六朝时期的城市崛起 |
3.2.3.隋唐到南宋的城市转型 |
3.2.4.元代到明清的城市变革 |
3.2.5.民国时期的机遇与挑战 |
3.3.区域农业生产 |
3.3.1.农业区划 |
3.3.2.营田特征 |
3.3.3.农田水利 |
3.4.区域运河系统 |
3.4.1.镇江地区运河系统 |
3.4.2.江南运河的变迁与区域影响 |
3.5.小结 |
4.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构成要素解析 |
4.1.叙山:城因山圣 |
4.1.1.势 |
4.1.2.气 |
4.1.3.形 |
4.1.4.韵 |
4.2.营城:山城相嵌 |
4.2.1.城市选址 |
4.2.2.城市营建过程 |
4.2.3.城市营建特征 |
4.3.叙水:控拥江河 |
4.3.1.长江 |
4.3.2.城市河道 |
4.3.3.城市港口 |
4.4.治野:林泽之利 |
4.4.1.镇江城市郊野构成 |
4.4.2.镇江城市郊野特征 |
4.5.塑景:因地制宜 |
4.5.1.城市人文环境 |
4.5.2.园林与建筑营造 |
4.6.成境:景境互成 |
4.6.1.城市“八景”文化 |
4.6.2.京江画派与“八景”文化 |
4.6.3.镇江“八景”的意蕴特征 |
4.7.小结 |
5.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营建过程 |
5.1.历史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
5.1.1.“望”与视廊 |
5.1.2.城市轴线 |
5.2.镇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 |
5.2.1.山体控制城市空间 |
5.2.2.水系组织城市空间 |
5.3.镇江城市景观体系与空间发展阶段特征 |
5.3.1.六朝时期:因山为垒,缘江为境,楼宇成景 |
5.3.2.隋唐到南宋: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山构寺 |
5.3.3.元代到明清:城中有城,山水环绕,三山成境 |
5.3.4.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以寺代园,临水为垣 |
5.4.小结 |
6.镇江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与经验 |
6.1.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特征 |
6.1.1.山丘纵横、长江天堑 |
6.1.2.农耕立本、漕运兴城 |
6.1.3.山城相嵌、运河血脉 |
6.1.4.山峦为骨、人文成景 |
6.2.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经验 |
6.2.1.山城一体:山-水-城-景一体的景观营建特征 |
6.2.2.体国经野:城市内外自然系统的“整体”视野 |
6.2.3.运河为脉:运河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 |
6.2.4.雄秀并见:多尺度下的城市与景观营建 |
6.2.5.人文成境:山水风景与人文意蕴共生 |
6.3.小结 |
7.总结与展望 |
7.1.结论 |
7.2.主要研究成果 |
7.3.创新点 |
7.3.1.成果创新 |
7.3.2.方法创新 |
7.4.展望 |
7.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国十九年镇江主城区测绘图 |
附录二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划》镇江地区测绘图 |
附录三 “京口三山”相关诗词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优雅如斯—潘向黎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创作鸟瞰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何为优雅:都市书写与古典情怀 |
一、都市书写的新可能 |
(一) 物质生活:物欲狂欢的沉思者 |
(二) 精神生活:精神荒漠的守望者 |
二、古典情怀的现代演绎 |
(一) 重构女性的理想人格:淑女风度 |
(二) 重温唯美的浪漫主义:有节制的美好 |
(三) 重现严肃的历史与醇厚的人生 |
第三章 如何优雅:精致典雅的艺术追求 |
一、意象:废墟上的重建 |
二、语言:既传统又现代 |
三、技巧:冰山式叙述 |
第四章 为何优雅及优雅的局限 |
一、家学背景:文学即生活 |
二、留日经历:永恒的东方记忆 |
三、编辑身份:感同身受的局限 |
第五章 优雅如斯:一生只做一件事 |
一、闺秀派余韵 |
二、传统的女性书写 |
附录一 潘向黎文学年谱 |
附录二 潘向黎作品编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阿三眺望200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份认同·话语范型·文学想象 ——“70后”女作家小说创作论[D]. 金莹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论新世纪上海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D]. 王振锋.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唐颖小说中的“上海形象”研究[D]. 谢玉洁.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破碎”的记忆言说 ——金宇澄小说论[D]. 郑扬.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5]空间嬗变与秩序重建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上海街道书写[D]. 童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6]论《长恨歌》之后的上海想象[D]. 殷翼.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8]镇江历史城市景观体系营建研究[D]. 高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优雅如斯—潘向黎创作论[D]. 金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纸房子[J]. 舒寒冰. 百花洲,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