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结构体意义的整体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臣[1](2020)在《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阐释其如何在自己所建构的框架理论下诠释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转型。准确而系统地还原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并不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研究的旨趣主要在于,通过揭示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独特新颖之处——对于世俗性“理解语境”的诠释学考察,指出他对世俗化的思考已经超越世俗化的既定事实层面,而进入世俗性社会所以可能的先验条件(理解可能所必须先行隶属的前理解结构)层面,从而具备了一种诠释学品格。本论文意在证成查尔斯·泰勒世俗化转型理论是一种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理论,但同时也是一种理解与诠释现代性的诠释学理论,它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地理解现代性的理论模式,即现代性理解与反思的诠释学模式。世俗化转型研究是查尔斯·泰勒现代性问题研究的一个核心部分。查尔斯·泰勒区分了世俗的三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称着排除了上帝、终极实在的公共空间;第二种含义指的是宗教信仰和实践的衰落;第三种含义指的是道德的、灵性的或宗教的经验所赖以发生的整体语境。查尔斯·泰勒是在世俗化的第三种意义上来考察世俗性的:他要界定和追溯的是这样的一种变化,它将我们从一个实际上不可能不信仰上帝的社会带入到了另外的一个社会,而在这个社会中,信仰只是诸多人生可能性的一个选项。他试图把握使得这种世俗化最终得以可能的“理解语境”,而唯有从他的框架理论切入,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到其世俗化转型理论的“理解语境”。泰勒的框架理论作为意义理解的可能性条件是一以贯之的。框架通常以前对象的方式存在,犹如一道背景隐含在历史性的进程之中。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世俗化转型本身可以从框架的内在化转型来理解,以“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exclusive humanism)地确立为主轴,据此可以对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阐释路径。在泰勒看来,从“可渗透的自我”(porous self)到“缓冲的自我”(buffered self)的自我转型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效应。自我转型同祛魅的进程密切的关联在一起。可渗透的自我生活在迷魅的世界之中,世界中的力与意义都可以渗透进自我当中;缓冲的自我则生活在祛魅的世界中,且在内在与外在、理智与欲望之间划出了明显的界限。自我转型的过程也是从嵌入到脱嵌的过程,现代性自我是大脱嵌之后的产物。但是,现代性自我也带来了诸多的隐忧,突出表现为原子式的个人主义的泛滥与生命意义的缺失。与自我的世俗化转型相伴随的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方式、理解方式、想象方式的转型。泰勒语境下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侧重揭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对于世界的日常感知方式的转变:世界的世俗化转型就是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转型前的世界泰勒称之为寰宇,转型后的世界则为宇宙;寰宇之中包含着神圣的超越性维度,而在宇宙那里神圣性已经褪去,超越性亦不再发挥作用,宇宙是世俗化世界,也就是为自然规律秩序所支配的世界。伴随着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人们在世界之中找不到神圣性的超越存在,世界无须它们即可以很好地运转,同样,人们在世界之中的日常生活也不再需要超越性信仰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不信”不可避免地兴起了。一般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而本研究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指出在自我转型和世界转型的背后还隐含着更深的时间转型,时间转型与自我转型以及世界转型相互交织和引动,共同推进了世俗化的转型。泰勒将时间划分为世俗时间和更高时间,世俗时间即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时间,更高时间是一种前现代的时间,包括古希腊的永恒时间、上帝的永恒时间和起源时间。从更高时间到世俗时间的转型引发了巨大的效应。这种时间转型带来了超越性经验的退场,从而开启了世俗化的进程。伴随着时间转型而来的还有现代性的隐忧,这种隐忧集中体现为意义的虚无主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极其重要,泰勒认为,在世俗化转型中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替代了上帝的完满性。它改变了人们的信仰与道德,排除了超越性存在对人们生活的作用,使人专注于人自身的内在性,倡导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的观念,认为人们只需依靠自身的力量即可以实现人间福祉。信仰的根基确立在人的内在性上,宗教的意义在于维持人间秩序、实现人间福祉。总之,宗教的基础不再是超越性而是内在性的,人取代神的地位成为成为世俗化时代宗教关注的重心。泰勒将世俗化的进程理解为内在化的过程。泰勒同时也看到了内在化转型所引发的诸多隐忧,“自我—世界—时间”的转型以及“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地确立,其后果都以“意义虚无化”为聚焦。为了回应意义缺失的问题,现代思想家在努力寻求、建构一种新的内在性根基,激进的人文主义、浪漫主义和尼采主义等诸多的思想运动都分享了内在性的框架,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对内在性隐忧的破解,其实是对内在性框架的局部调适,没有从根本上对内在性框架进行批判。内在性隐忧其实是封闭世界结构所带来的效应,封闭结构对超越性存在完全采取一种封闭式的立场。海德格尔、福柯等人对近代的认识论主体展开了严厉的批判,批判的最终指向其实是近代认识论所默认的封闭世界结构。总之,要想根本上化解内在性隐忧,就必须突破使得内在性隐忧得以可能的封闭世界结构。毫无疑问,以框架理论为中心重构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具有一般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批判性质,意在通过剖辨现代社会的精神品质,萃取出现代性的共有经验及其规范理解,以便对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进行批判评估,辨识现代性因素中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探寻超克现代性隐忧的道路,达成重构合理化现代生活之目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侧重于社会批判的现代性理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反思理论,主要是通过对现代性生成语境地理解,展开对现代性的历史性分析。就此而言,泰勒的框架理论具有诠释学的品格。从诠释学的视角看,泰勒的框架无疑是使理解成为可能之先行隶属的条件,具有(哲学)诠释学历史意识所要求的那种使理解成为可能的先行承受的先验性质,也就是说,它可以为理解所以可能提供先行隶属的条件,是理解所以可能必须根据的历史先在的境遇,在效果历史意识层面上为意义理解奠定先验的基础。框架同前理解一样为人们所先行具有,而且人们也正是以框架为基础来进行意义理解的。框架本身历经了从超越性到内在性的转型,这种内在性的特征深深地渗透进现代人地理解的内部,使得“前理解”也变得内在化,从而丰富了诠释学意涵,拓展了诠释学的应用范围。这种可以被称之为“框架诠释学”的世俗化转型理论,为现代诠释学带来了诸多新意与贡献:第一,它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结构思想具体应用于现代性反思理论之中,证明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内在地具有反思功能。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就在现代诠释学所默认的具有内在性特征的框架下揭示出现代性可能伴生的隐忧,显示出一种带有批判气质的现代性理论的反思性品格,这直接证明了哲学诠释学的前理解学说并非如批评者所指责的那样是一种缺乏批判精神的保守主义学说。第二,从现代诠释学的三重划分来看,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既注重对现代性理解的前理解条件及其作用的探究,在理论品格上倾向于哲学诠释学,但作为一位现代性理论家,泰勒又特别注重通过诠释进行社会批判,其诠释学思想又表现出诠释哲学品格,他的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具有一种明显的居间性,这实际上说明了现代诠释学的确不仅可以在哲学存在论上被理解,亦可以被当作一种方法被应用于哲学研究之中。泰勒的“框架诠释学”清楚地表明不能简单机械地按照类型去理解现代诠释学以及应用诠释学,现代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必须从哲学的普遍性高度被认知,并予以肯认。第三,具有诠释哲学向度的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因此不仅要去理解现代性,理解现代性的源发境遇,而且要以这种理解为基础展开对现代性隐忧的诊断,探寻现代性的救赎之途,这实际上包含着泰勒的一个更大的理论雄心,即建构一个现代性研究与反思的新模式——诠释学的模式。就此而言,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是一种强调应用的诠释学,而从现代性理论的角度看,泰勒的框架理论则是一种侧重对现代性源发境遇进行诠释地理解的现代性理论。无论是从诠释学角度去理解,还是从现代性理论角度去理解,毋庸置疑的是,泰勒的框架理论的确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理论,值得研究者策马入林,探骊得珠。
冯显婷[2](2020)在《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将《资本论》称为“艺术的整体”,而商品则是这一整体的起点。看似平凡而普通的逻辑起点,却蕴含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秘密。商品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既是认识对象,又是特殊社会历史之下的现实对象。作为认识对象,从商品到资本的理论逻辑内含着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在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下,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至具体的叙述方法创作了《资本论》。在本质上,“纯有”作为黑格尔概念体系的起点是一种思辨的抽象,商品作为理论体系的起点具有一般的抽象规定性,但它是以现代社会为基础的科学抽象。作为现实对象,商品之所能够成为《资本论》的逻辑起点在于其自身的独特规定性和特殊的社会历史基础。商品作为现代社会的最普遍和最矛盾的现实,是理解价值、劳动、货币以及资本的前提和中介,其所具有的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矛盾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并蕴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批判。通过分析《资本论》的体系,探讨商品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起点的机理,有助于我们理清《资本论》各范畴之间的关系,掌握《资本论》的整体性特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道路。
巨智波[3](2019)在《本真存在作为本真的在世存在 ——基于《存在与时间》的一个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真”与“非本真”是《存在与时间》中极为重要的一组概念,是海德格尔探寻存在之真理道路上关键的思想工具。海德格尔对“本真”概念的使用和表述较为含混,因此解释者对”本真“概念的理解有诸多分歧,对“本真存在”的解释差异很大。本文试图论证,在本真存在理论中,“本真”概念作为形容词或者副词仅仅修饰此在的存在方式,而非此在本身,“本真此在”、“本真状态”等表述都是“本真的存在方式”的简便说法。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都是此在在世存在的存在方式,都要使得此在能够展开世界。一种在世存在的方式必须提供此在和非此在存在者意义,否则不成为在世界之中存在,其中“世界”作为意蕴关联整体给出了非此在存在者意义,“在......之中”规定此在自身要有意义。本真与否的标准在于此在是否“获得自身”,此“自身”特指此在的是其所是的规定性——在世界之中存在。非本真与本真的存在方式都会形成此在的自我理解。非本真此在从周遭世界来领会自身,从现成的世界意蕴关联中完成存在者层面的自我理解。本真此在从此在的是之所是来领会自身,不局限在现成的世界中,完成存在论层面的自我理解。获得自身的本真存在方式拥有了个别性和整体性,相对应的,失去自身的非本真存在方式丧失了个体性和整体性。此在首先与通常是非本真存在者。非本真存在是本真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准备阶段。常人此在首先筹划婴儿进入常人世界,在意蕴关联的世界中生存,否则婴儿将不是此在存在者。非本真的存在方式让此在领会了一部分可能性,但也首先与通常代理此在领会自身,禁锢了此在掌握个别性的本真自我理解。此在只有经历非常人世界的体验后才能够走向个别性的本真道路。此在通过畏获得了个别性,来意识自身领会的根基不在常人世界中。此在通过自己不再存在的可能性的领会开启了向终结存在,获得了整体性。在良知的呼唤中,此在通过愿有良知的决心来弥补之前被常人代理的决定,实行本真的存在方式。
王焕景[4](2019)在《他者视角下理解学生的哲学反思与教学设计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占有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知识占有现象赋予教师教学的威权地位,使得教学流于执行预定的程序而呈现固化态势,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被隐匿。从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方能找出学生主体性被隐匿的根本缘由,进而得出纾解这一现象的启示。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存在论基础上的“主体间性”视角,反观现代哲学界,近半个世纪以来正在卷起一股“去中心”化的差异思想之风,如何回应那“从不是我的’他者’”已经成为焦点话题。他者也成为一个门派林立、观点涤荡的交叠场域,胡塞尔、海德格尔、马丁·布伯、萨特、莱维纳斯都进行了思考与阐述,这其中尤以莱维纳斯的论述更引人注目。莱维纳斯反思了近代西方哲学传统中“整体性”的“同一”传统:无论是主客体的立场,还是存在论的立场,都把自我当作一切认识的源头与中心,自我被确定为“同一”的基础而统摄了一切,这种思维消隐了相异性与多元性。莱维纳斯提出“他者之脸”、“相遇”、“言说”等概念,用以抵抗把他者吸纳进“同一”的哲学传统,用“相异性”超越“整体性”,超越存在论,走向伦理学。我们可以从以莱维纳斯为代表人物的他者哲学中汲取思想营养,追问教学中的占有与压制现象,分析学生主体相异性被遮蔽而造成的教学误解。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他者哲学的立场反思与重构学生的主体性,建立真正理解学生的哲学进路,为教学设计的理念转型提出建议与启示。本文基于他者哲学理论,确认了在主体性的更深层次有一种他者的相异性,他者的相异性拒绝主体性的驯化,因而赋予自我一种伦理的责任:倾听他者的呼唤,而不是将他者统摄于存在的整体性之中。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层面分析了教学中的“理解学生”话题,基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教学设计理念重构的启发性思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辨析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从“主体间性”、“同在”等视角阐述“他者”本质的观点,分析了马丁·布伯等人“关系本体论”的他者观点,确认了莱维纳斯从“伦理学”意义上对存在论他者主体性的超越。同时分析了理解的本体论发展脉络。第二部分对理解他者的认识论意义予以分析。在揭示理解他人的历史性、语言性、反思性、他者性等特性基础上,对理解学生的认识论意义予以阐述与澄清。提出理解学生是“敞开自我、朝向他者”,是“生活世界的相遇与交往”,是“亲近与倾听”,是“创生教学的意义”,是“教师自我理解与理解他者的统一”。第三部分从方法论层面分析了理解学生话题。指明了理解他者的方法论路径:“代入他者的生活世界”、“在相遇中朝向他者”、“消解’客体化之物’的匿名性”、“建立爱与责任的关系”。提出了教师理解学生的方法论:“树立尊重学生的伦理态度”、“显现与修正前见”、“捕捉原生与异质的表现”、“构建交往共同体”、“保持对理解的自我反省”。第四部分则是基于前述哲学思考,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教学设计理念重构的启示。
张玉洁[5](2018)在《“全语文”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信息时代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人才选拔决定性因素。为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提高人整体素质的教育教学策略。作为一个母语学科,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却的责任,而且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本质都使得语文成为新课改的首要试验田。近年来,就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许多教育学者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情景教学、主题教学、专题教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从这些语文课程改革新尝试中可以看出语文课改正沿着整体性、综合性的、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放眼国际这也正是全球母语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上个世纪在全人教育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等众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启发下,美国学者肯古德曼率先在阅读领域进行了语言教学的新尝试,率先提出了全语文这种整体、综合的语言教学理念,从而奠定了语言教育整体、综合发展的新趋向。随着全语言运动的发展,这一语言教育理论不断完善,进一步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教育并波及许多欧美国家和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语文理论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语言学习理论,指导着各国语言教育实践。论文围绕全语文理论展开论述,并以全语文理念与实践为研究中心,从全语文的研究背景与现状、概念内涵、基本理念、实施策略、价值与局限五个方面对全语文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是全语文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本文主要从当下传统语言教学的困境和语文教学的新探索两个方面说明了全语文理论产生的必然性与重要性,进一步阐明全语文理论在中国发展,进一步来指导中国语文教育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接着,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全语文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从整体上了解全语文发展的境脉。其次,鉴于全语文还属于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论文对全语文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首先对全语文概念、特点,理论依据进行介绍,接着对全语文在国内外的实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期对全语文这一理论内涵有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然后论文对全语文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这也是本论文核心部分。全语文理念涉及到整个语言教育系统,本文就从与语文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师生观五大方面对全语文基本理念进行论述。在全语文的实施策略方面,在明确了全语文实施目标的基础上,阐释了全语文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而对全语文实施模式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提高全语文实施效果的六大策略。第四部分对全语文理论的价值与实施限度进行了说明。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实施的界线,全语文也一样。对全语文理论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对于实践中更好的运用全语文理论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施展旦[6](2017)在《杰瑞·福多意义整体论批判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义理论是现代逻辑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核心课题之一,随着研究的渐次展开,对于意义的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理解也逐渐明晰。其中,围绕着意义整体论思想的争论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领域。经过旷日持久的争论,对涉及意义整体论的论证结构的每一成分几乎都有相应的正反观点的呈现。这一方面反映了意义理论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意识到,对意义整体论的论证或反驳涉及意义理论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杰瑞·福多的意义理论正是以鲜明的"反整体论"立场为其基本特征的,其对意义整体论的系统批判在当代意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但国内相关学界对福多的意义理论及其对意义整体论批判的研究尚比较薄弱。本文基于对福多的表征主义意义理论的分析和阐述,通过考察其针对意义整体论所作出的反对性论证,从中梳理出意义整体论的基本发展脉络。从福多的意义整体论批判的逻辑结构出发,分别对这一结构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逐一解读和分析。在吸收福多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一种行动主义方法论,表明如果不像福多那样囿于思想首位的意义观,意义整体论的基本论断可以得到辩护,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决福多理论中所存在的困难。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如下几方面展开:首先,考察了从科学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灵哲学的历史演进中,在意义整体论理解上的变化。在对福多就意义整体论所作评论的分析中,一方面表明福多在意义问题上的反整体论思想和以往思想,特别是蒯因思想之间的渊源,另一方面表明福多是如何基于不同的理论诉求而持反对性观点的。福多是在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反对由意义整体论所带来的一系列具有相对主义倾向的理论后果。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具有心灵哲学背景的福多来说,在他所理解的意义整体论的制约下将无法形成关于意向规律的概括,从而使其一生致力于构建的科学的心理学成为不可能。福多同时认为,由于不能提供一种合理的意义归因的理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中意义整体论的产生都缺乏充分的理由。其次,通过分析福多对意义整体论中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在概括了意义整体论的基本论证模式后指出,拒斥分析性、接受推论作用语义学以及组合性原则三者构成产生意义整体论的支持性的关系结构,福多接受对分析性的拒斥以及组合性原则,拒绝承认推论作用语义学。但是,与传统理解不同,福多没有在拒斥分析性的前提下接受整体论的结论。一方面福多与蒯因一样认为由于涉及不可解释的同义性问题,分析性是无法得到完满的说明的,另一方面,与蒯因不同,福多承认意义的实在性,在心智层面上存在像"褐色的奶牛是奶牛"这样的结构性推论。同时,由于自下而上的组合性原则是说明表达式的语义属性的基础性原则,而组合性原则本质上是非推论性的,因此,不可能从中得出整体论的结论。这一结构的展示表明,在对意义概念的理解上,福多和意义整体论者具有不同的理论立场,即对意义的关注从语言层面转向心智层面。再次,在福多意向实在论的基础上,从思想语言假设出发,分析其意义理论的哲学和方法论基础。福多的意义理论是在其思想语言的本体论基础上,结合心灵表征理论的内容理论。福多认为,对意义概念的把握所需要的是一种完善的语义理论,它能够说明语词和语句的意义是如何得到明确化的。这种理论不仅应该具有对日常行为作出心理解释的功能,还要能够具有指称功能。在福多看来,自然语言的意义理解中固有的认知循环将无法使其提供这样一个完善的理论,像解释主义那样用信念归因说明内容归因的方法完全是一种颠倒次序的做法。因此,只能在承认意义的心智属性的前提下,从思想语言层面来构建这一理论。而由于思想语言的类语言特征,对作为思想语言表达式的命题和概念的内容的性质的解释就成为福多意义理论的核心。在这一理解下,语言的意义是认知条件下的产物,而在福多看来,由于认知活动的缠绕性,不能为意义提供完满的解释,且必然会导致整体论的后果。但与此同时,对思想语言的性质,以及在内容解释上如何协调关系性质和非关系性质之间的关系等的质疑也体现了福多理论中存在的困境。复次,肯定福多对意义的语言分析路径和思想分析路径的区分,以及"思想首位"的意义理论对语义内在论和外在论所作沟通的价值。同时指出,在其强表征主义的思想背景下,福多的思想语言的功能必然呈现出单一化的特征,它是一个只具有表征功能的符号系统,由于其内在性,这样的符号系统本质上不可能真正具有公共性条件下的学习和交流的功能。割裂语言的意义和思想的意义的联系,福多的表征符号要么是纯粹的句法形式,要么通过他的语境化方案实现与世界的关系;但在这样的方案中,福多将不得不接受一种整体论的约束,即在解释主义或普特南等人意义上的语言共同体的约束,意义是在共同体的言语和心智行动中得以展现的。最后,本文在肯定福多区分思想的意义和语言的意义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试图运用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思想,通过构建一种精致的行动主义方法论为一种温和的意义整体论提供辩护。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基于语言-思想-对象的三域划分,用言语行动、心智行动和客观行动的逻辑结构沟通三者之间的关系,承认语言的意义(语意)和思想的意义(思意)的并存性,由此表明语言表达思想和思想表征对象之间形成一个以行动为媒介的相互支撑结构。在此结构中,无论是自然语言还是思想语言,纯粹的符号形式既无法拥有公共语意以表达思想,也无法具有内容以表征世界,语意与思意都必须通过行动而获得。由于在语言、思想和对象三域以及相应的三种行动之间并不预设其中之一的在先性,行动主义方法论由此可以摆脱福多对单一的意义本原的追求,通过把本原问题相对化,在语言、认知和实践三个行动层次上共同把握意义的结构。而在弱化福多为保证意义归因的确定性所设定的强同一性标准的条件下,从意义的双重结构和行动主义方法论的立场,对上述语言的意义和思想的内容的说明都需要一种整体论的保障,但不必像福多那样在强整体论和原子论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可以采纳一种温和的整体论策略。
彭亮[7](2017)在《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探析》文中指出课堂教学与语言的联系甚为紧密,无论是知识的传递抑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一定程度上都需依托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功能来予以实现。正因此,语言往往成为审视课堂教学的一个切入点,各种不同阐述语言的词语“轮番上阵”,试图“攻破”课堂教学的“壁垒”,展开其内蕴的本质,以为更有品质的课堂教学提供语言维度的启示,而课堂话语即是其中之一。从教育研究的旨归来说,探究任何一类教育教学的对象都离不开育人。具体到课堂教学,课堂话语于学生的重要性使其与育人的关联更为紧密,而如若以此来审视课堂话语,则其“确实性”还有待丰富。另一方面,仅就研究本身而言,任一研究领域,方法论是其发展和推进的关键,因而,在转换研究视角审视课堂话语的同时,方法论的变革应是其达致“确实性”的必由之径。基于此,本论文从课堂话语研究的“确实性”这一核心主题出发,分别基于“课堂话语研究的概况”“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情况”以及“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探析”三个主要问题的分析、讨论与构建来符应这一主题。首先,通过对国内外课堂话语研究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就国内课堂话语研究而言,“语言”一词下的研究主要呈现出“螺旋上升”式的研究历程和“理”为骨“例”为肉的研究方式两种主要特征;“话语”一词下的研究在“话语”一词使用的缘由上前后有别,且研究所采用分析框架开始出现由二语课堂向其它课堂移植的趋势:“提问”一词下的研究在研究主题上经历了“有效”的内隐与外显的变化,在研究方式上则是实证的兴起及其与思辨并存的现象,学生得到更多关注使其核心关切进一步深化,对话理念的渗入使其研究旨归趋向深入。而就国外课堂话语研究而言,其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成型、推进和深化五个阶段。萌芽阶段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在数量上不是太多,但诸如时间样本等方法论原则影响深远;起步阶段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课堂话语研究在主题上集中于“关系”和“比较”两类,而在分析框架上主要以弗兰德斯和贝拉克等人的分析框架为主,且这一时期所确立的“固定的时间”“序列”“事件”“移动”以及“现象单元”等分析单位为后继研究奠定了基础;成型阶段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的课堂话语研究在研究主题上有所拓展,即从起步阶段的“关系”和“比较”两种主题扩充至“关系”“比较”和“模式”三种主题,在分析框架上主要以借用已有分析框架为主;推进阶段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课堂话语研究在研究主题上出现交叉现象,即某一研究同时关涉两种类型的主题,在分析框架上开始出现综合的趋势,而这是课堂话语研究深化的前兆;深化阶段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时期的课堂话语研究在研究主题上较为偏向“模式”这一主题,且在分析框架上采用综合的方式。其次,基于上述的“发生学”梳理和分析,分别就国内研究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教育·思辨”式、“形式·教育·实证”式、“形式·语言·实证”式和“形式·社会·实证”式四种方法论以及国外研究中的“关系·统计学·定量”式、“比较·教育学·综合”式以及“模式·人种学·综合”式三种方法论进行了回顾和反思。通过分析发现这些方法论的深化、拓展和转型与信念的确立、理论的渗透和方法的使用密不可分。因此,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可从这样三个层面来探析。就信念的确立而言,可由现代语言哲学所析出的意义、理解和存在三个层面来予以重新认识。其中课堂话语的意义层面可从对象、整体以及行为三个维度来思考;理解层面可从对话性、反思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来考虑;存在层面可从生存、存在以及道说三个层次来审视。由此,研究者可从意义、理解和存在及其所内涵的维度、方面和层次出发来思考其与育人的关联,而这即是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信念确立的方向。就理论的渗透而言,可由学科理论思维方式这一理论核心来予以重新思考。其中,课堂话语研究需从“问题意识——证据构建——检验——结论和新问题”这一循证思维方式来思考自然科学理论的渗透;需在多元与一元间的张力这一理解思维方式来思考人文学科理论的渗透;需以“权力”“文化”这一关联思维方式来思考社会科学理论的渗透。由此,研究者或可从这三种思维方式出发来思考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渗透与育人的关联,而这即是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理论渗透的诉求。就方法的使用而言,可由混合方法和规范性论证的要义来予以重新审视。其中,实证方法需在并行设计、顺序设计和嵌入设计之下,进一步明晰“研究问题”“数据搜集”“数据分析”“结果整合”和“讨论与解释”等步骤的使用方式;思辨方法需在“先验论证”“演绎推理”以及“检验标准”之下,进一步思考“理加例证”方法使用中“理”的深思与更进以及“例”的学科性和设想性,“形而上”方法使用中语言哲学和育人的关照。由此,研究者可从这两个方面来思考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使用与育人的关联,而这即是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方法使用的导向。最后,统整上述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各个层面的探析结果,形成了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进而基于“厚实认识论”的内容、能力和态度之义,确证了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与“确实性”课堂话语研究要求之间的呼应。与此同时,此种探析教育立场下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的方式或可对教学研究乃至教育研究提供启示。
李依霖[8](2016)在《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否定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表达手段也丰富多彩,一般否定句是直接使用否定词来进行否定,更复杂的是非常规否定,有时候说话人故意运用带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或运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等多种手段;更难的是需要进行语用推理才能得出的否定义,这一切都属于语用否定。而且否定这一语言现象向来都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研究的“非常规否定”相比于一般否定句情况更为复杂,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的都是进行分析否定的某一小类或否定的某一方面,并未从全面的、系统的把“非常规否定”展开,都是从非常狭义的语用否定研究,而其实这种非常规否定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特别是在生活口语中。“非常规否定”这一语言现象更多的是借助于一种表达技巧和策略,表现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否定意义和主观情感,因此,该语言现象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观点来对该现象做出探讨。否定这一现象在汉语或是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中均为常见的。在交际过程中要表达否定意义时,为了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来表达出自己心里想说的,来促使达到最高的交际效果。至于怎么运用才能表达出说话者的全部意愿,对说话人来说是很难的。尽管是中国人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更何况对一个汉语非母语者,问题就更复杂。本人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力致于研究否定这一现象,主要是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句的用法和理解。根据调查筛选,本文选取其中最常出现的“非常规否定”现象进行探讨,即词语的隐性否定、疑问代词表否定、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羡余否定四类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同时,还着重研究几类结构的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以便于我们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四类形式的意义。鉴于此,我们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重视语用中的语义描写和分析。同时,借鉴会话含义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和语用理论对非常规否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到描写和解释并重,结合理论和实例做分析。通过对部分非常规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机制的考察,揭示具体表达中所蕴含的认知动因和理解机制。以此更为合理全面地对这四种否定现象作出解释,从而有助于人们正确使用否定形式中的非常规否定现象,同时也意在帮助越南留学生在更好的理解这四种否定现象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每一种否定现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基础理论。第二章介绍论文相关的综述,并对论文题目“非常规否定”作出界定,浅谈否定句的标准、类别和与论文相关的非常规否定现象的语用特征。第三章介绍隐性否定相关问题,其类型的总体特征,着重表达形式和语用分析,在此基础上辨别词语否定和词语义素否定。在讨论其隐性义素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最后从中挑出数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双音节动词进行个案语义分析,通过分析来充实和论证其章节观点的合理性。第四章考察疑问代词表否定现象。本章我们主要运用四个典型的疑问词进行考察即“什么”、“谁”、“哪儿”、“怎么”,通过个案分析采取理论依据对其特征进行阐述该类型的产生动因,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介绍该类型的理解机制以及语用功能。第五章介讨论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现象,首先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做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会话含义表否定的个案分析,对其来源、特征、生成条件、产生动因以及理解机制进行分析。第六章考察提醒类羡余否定,首先对羡余否定加以界定,然后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的特点、性质做介绍,从而对提醒类否定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对提醒类羡余否定词“别”的出现与否影响语义等值做分析,分析其出现的具体格式以及造成差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最后对其表示强化否定格式的生成条件和机制做分析。第七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即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否定表达形式的差异。接着简要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最后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方向。
尚文华[9](2016)在《自由与处境 ——从齐克果到海德格尔》文中提出按照经典的理性哲学的看法,自由乃是完整的理性体系,是现实性和可能性相统一的理想化状态。相应的,人的生存就是一种趋向于理想化的生存,人与人共同的生活乃是趋向于理想的至善完满的共同体状态。本文采用宗教哲学的分析方法,致力于揭示这种理想的自由体系的局限性,指出,在这样的自由体系中,人的具体生存沦为理性理想的附属之物;人的具体选择早己被普遍思想所规定,从而丧失了处境性,而成为公众性的。这种宗教哲学的分析方法源于齐克果。它充分注意到人的生存中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并致力于分析生存中的各种情感的生存论意义,即:情感本身乃是指向对象的,对象则对人的生存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进一步,通过对各种情感的分析,本文揭示出齐克果和海德格尔的不同于经典理性哲学的自由概念,在这里,自由包含了接受性的生存维度,是具体的、处境性的。在文本分析上,我们一方面致力于重构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体系,一方面采用宗教哲学的方法分析这些自由体系给人的生存带来的分裂困境,特别地,在黑格尔的自由概念中,具体人消失于理性推论中的国家中,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之物。进一步,我们进入齐克果对各种宗教性情感的分析中呈现的自由观。齐克果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深刻地批判了理想建构给现代社会带来的问题,以及给个人带来的生存绝望。情感分析让思想再次有了生存的维度,重新唤起人的生存中的的宗教性和伦理性,呈现了一种接受性自由。海德格尔继承了齐克果的伦理和宗教分析,提出了一种生存论的分析,认为我们必须在时间性中理解自由,并指出自由的最基本的特质乃在于处境性。我想指出,从非处境的理想型自由概念到处境中的自由概念是近现代自由概念演变的基本线索。
孙子棋[10](2016)在《网络成语及产生途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成语符合传统成语的性质特点,是具有四字格形式的固定短语,结构上具有定型性、意义上具有整体性。除此之外,网络成语是全体网民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且被广为流传,因此可以归为成语一类。网络成语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事件类网络成语和句缩类网络成语。网络成语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句子缩略;二是截搭和替换。句子缩略和截搭替换是网络成语产生的新途径,也是异于传统成语的独特之处。
二、论结构体意义的整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结构体意义的整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1)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二) 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框架的世俗化转型: 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 |
一、框架的提出、意涵与理论渊源 |
(一) 框架的提出与基本意涵 |
(二) 框架的理论渊源 |
二、框架的特征 |
(一) 框架的“前对象性” |
(二) 框架的“历史性” |
三、从超越性框架到内在性框架的转型 |
(一) 超越性框架的典型形态: 实体性逻格斯体系与超越之神 |
(二) 框架的内在化转型 |
四、框架内在化转型的两个层面和内在框架的构成 |
(一) 神人关系的内在化 |
(二) 整体性的内在化 |
(三) 内在框架的构成 |
第二章 自我的世俗化转型: 从“可渗透的自我””到“缓冲的自我” |
一、自我转型与祛魅 |
(一) 迷魅世界中的“可渗透的自我”与祛魅世界中的“缓冲的自我” |
(二) 渗透与缓冲 |
二、自我转型与大脱嵌 |
(一) 嵌入的自我 |
(二) 缓冲的自我与脱嵌 |
三、自我转型的隐忧: 原子式的个人主义与意义的缺失 |
第三章 世界的世俗化转型:从寰宇到宇宙 |
一、从寰宇到宇宙的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迷魅和祛魅的视野下的世界 |
(一) 迷魅与祛魅: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
(二) 迷魅的寰宇与祛魅的宇宙 |
三、从寰宇到宇宙转型的三个具体层面 |
(一) 从有限寰宇到无限宇宙 |
(二) 从固定寰宇到演化宇宙 |
(三) 从垂直寰宇到水平宇宙 |
四、世界转型的效应 |
(一) 世界的“力”的改变 |
(二) 世界转型的影响: 不信的兴起与意义的缺失 |
第四章 时间的世俗化转型:从更高的时间到世俗化时间 |
一、世俗时间 |
二、更高时间及其三种形式 |
(一) 古希腊的永恒时间 |
(二) 上帝的永恒时间 |
(三) 起源时间 |
三、时间转型的效应 |
(一) 时间转型的世俗化效应:超越性经验的退场 |
(二) 时间转型的联动转型效应 |
(三) 时间转型的隐忧效应: 意义的虚无主义 |
第五章 世俗时代的信仰根基: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 |
一、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出场: 护佑的自然神论的铺垫 |
二、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与双重特征 |
(一)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界定: 肯定与否定的两面 |
(二)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双重特征: 互利秩序与普遍仁慈 |
三、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效应 |
(一) 对超越性的封闭效应: 不信与世俗化的兴起 |
(二) 内在性的禁锢效应: 意义的脆化与虚元 |
(三) 无求于外的人文主义的道德—政治后果 |
四、反思性讨论 |
第六章 世俗化转型的隐忧的形成及其破解之路的寻求 |
一、内在性隐忧的形成 |
二、内在性隐忧所引发的反动效应 |
(一) 激进的人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二) 浪漫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三) 尼采主义对现代性隐忧的反动 |
三、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效应与问题 |
(一) 封闭世界结构的形成与界定 |
(二) 封闭世界结构的效用 |
(三) 封闭世界结构所引发的问题: 意义的虚无主义 |
四、现代哲学对封闭世界结构的批判: 对主体性的解构 |
(一) 主体作为历史建构的产物 |
(二) 主体的死亡 |
五、开放的世界结构: 克服意义虚无主义的尝试 |
第七章 泰勒框架理论的诠释学(hermeneutics)向度 |
一、框架对意义理解的先验奠基 |
(一) 何为框架的先验性 |
(二) 框架对意义的先验性功能 |
(三) 框架作为意义理解的先验条件的双重维度: 自我意义与对象意义 |
二、作为前理解的框架及其内在化 |
(一) 诠释学中的“前理解” |
(二) 框架作为特殊前理解及其推进 |
(三) 框架内在化的诠释学效应 |
三、框架理论在诠释学中的定位及其贡献 |
(一) 框架理论兼具哲学诠释学与诠释哲学的维度 |
(二) 框架理论对诠释学的贡献 |
结语: 框架理论作为现代性理解的诠释学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附件 |
(2)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商品概念 |
一 《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演变历程:从“价值”到“商品” |
(一)《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演变历程 |
(二)从“价值”到“商品”:理论视角的转变 |
二 起点与体系:作为《资本论》体系之逻辑起点的商品概念 |
(一)《资本论》逻辑起点的性质:商品性质的争论 |
(二)《资本论》的逻辑起点与体系 |
三 现实对象与认识对象:商品与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 |
(一)作为认识对象的商品 |
(二)作为现实对象的商品 |
第三章 商品与“纯有”: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思想史渊源 |
一 纯有: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 |
二 作为起点之商品与作为起点之纯有的区别 |
(一)思辨的抽象与现实的抽象 |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
(三)概念体系之起点与现代社会之基础 |
三 作为起点之商品对作为起点之纯有的超越 |
第四章 商品之于《资本论》的体系:从萌芽到全面展开的矛盾进程 |
一 《资本论》之“艺术的整体” |
二 从起点到“艺术的整体” |
(一)商品作为价值与劳动的中介 |
(二)商品是货币与资本的秘密 |
(三)商品与资本积累 |
(四)现代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 |
三 “科学上正确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
(一)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差异 |
(二)抽象商品如何导致资本具体 |
第五章 商品与现代性社会: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现实基础 |
一 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 |
(一)商品与资本:《资本论》视域中的资产阶级社会之本质 |
(二)现代性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的新发展 |
二 商品:现代性社会最普遍、最矛盾的现实 |
(一)商品的普遍属性:现代性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 |
(二)商品的矛盾特征:可感觉而又超感觉 |
三 商品:现代性社会颠倒之缘起 |
(一)商品与异化劳动 |
(二)商品与拜物教 |
(三)商品与现代社会的颠倒 |
第六章 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当代意蕴 |
一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艺术整体性 |
二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现代社会“普照的光”、“特殊的以太” |
三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四 作为逻辑起点之商品与虚拟商品、信息及服务性商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本真存在作为本真的在世存在 ——基于《存在与时间》的一个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写作思路 |
第一章 本真存在的概念辨析 |
第一节 本真概念的两种意义及其用法 |
第二节 本真存在首先是在世存在 |
第二章 本真存在的标准 |
第一节 自身性:本真此在的是其所是 |
第二节 此在存在方式的个别性 |
第三节 此在存在方式的整体性 |
第三章 通往本真存在之路 |
第一节 常人的启蒙与禁锢 |
第二节 个别性的萌芽——畏 |
第三节 整体性的保证——本真的向死而在 |
第四节 一种本真存在的在世存在——良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他者视角下理解学生的哲学反思与教学设计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源起:学生个体世界的遮蔽 |
一、教学实践观察引发的思考:挥之不去的知识占有现象 |
二、追问知识占有现象:学生的主体性被隐匿与误解 |
三、他者伦理作为第一哲学:理解学生哲学思考的新视角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与评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三、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解”与“他者”:本体论意义的开显 |
第一节 从认知对象到共在:被理解者主体地位的回归 |
一、“主体间性”的他人:结对方式理解的他我 |
二、在世之中的“共在”:海德格尔对他者主体地位的确认 |
第二节 从同一到他者:本体论意义上他者地位的擢升 |
一、“关系本体论”:马丁·布伯对他者的显现 |
二、“为他者存在”:萨特对他者实在性结构的揭示 |
三、“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绝对他者”引领的责任与伦理 |
第三节 从方法到本体:理解的本体论地位确立与反思 |
一、从技艺到方法论:生命解释学的理解 |
二、从方法论到本体论:存在论对理解的构建 |
三、伦理困顿:理解者中心论VS被理解者中心论 |
第四节 伦理构建:理解他者的存在论反思及启示 |
一、理解他者的存在论反省及伦理向度思考 |
二、理解学生的伦理向度思考 |
第三章 生活世界的相遇:理解学生的认识论澄明 |
第一节 理解他者的认识论澄明 |
一、理解他者的意蕴变迁 |
二、理解他者的特性解析 |
第二节 理解学生的认识论澄明 |
一、理解学生:敞开自我、朝向他者 |
二、理解学生:生活世界的相遇与交往 |
三、理解学生:亲近与倾听 |
四、理解学生:创生教学的意义 |
五、理解学生:教师自我理解与理解他者的统一 |
第四章 进路与伦理:理解学生的方法论走向 |
第一节 理解他者的方法论进路 |
一、代入他者的生活世界 |
二、在相遇中朝向他者 |
三、消解“客体化之物”的匿名性 |
四、建立“爱与责任”的关系 |
第二节 理解学生的方法论阐明 |
一、树立尊重学生的伦理态度 |
二、帮助学生显现与修正前见 |
三、捕捉原生与异质的表现 |
四、构建理想的交往共同体 |
五、教师对理解的自我反省 |
第五章 理念重构: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启示 |
一、建立为他者的教学伦理:师生主体性的重塑 |
二、超越“表征性知识模型”:教学内容设计的审思 |
三、尊重他者的不可替代性:学习者分析的审思 |
四、倾听与对话: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 |
五、适恰性应用:教学设计模式固化的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全语文”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传统语文教学的困境 |
(1)单科(分科)语文教学的缺陷 |
(2)唯语文的不足 |
2.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探索 |
(1)新课程: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2)新学习:研究性学习与综合性学习 |
(3)新教学:主题式教学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全语文研究历史及现状 |
2.国内全语文研究历史及现状 |
一、“全语文”概述 |
(一)全语文概念界定 |
1.大语文与“泛语文” |
2.“全语文”的含义 |
(二)全语文特点 |
(三)全语文理论依据 |
1.语言学依据 |
2.教育学依据 |
3.心理学依据 |
(四)全语文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1.美国:整体语言教学法 |
2.英国:国家写作计划 |
3.香港:全语文写作教学计划 |
4.山东:钥匙方略——全语文五课堂程式学习 |
二、“全语文”的教育理念 |
(一)全语文的课程观 |
1.“全人”的课程目标 |
2.“全课程”观 |
(二)全语文的教材观 |
1.语文教材以专题组单元模块 |
2.按学生心理逻辑编制语文教材 |
3.听说读写事件的提供 |
(三)全语文的教学观 |
1.“全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沟通 |
2.“全语文”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 |
3.语文教学的范畴不再只是语文课堂 |
4.“全语文”的教学处于真实、自然、完整的情景中 |
5.“全语文”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
(四)全语文的学习观 |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 |
2.以过程为主的整体语言学习 |
3.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习 |
(五)全语文的师生观 |
1.“双主体观”: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 |
2.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好课程” |
三、“全语文”教学实施 |
(一)全语文的实施目标:培养全人 |
1.语言与文学并进 |
2.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 |
3.语文与生活共同提升 |
4.语文与人格协同发展 |
(二)全语文的实施原则 |
1.整体综合的原则 |
2.专题融合的原则 |
3.情景交际原则 |
(三)全语文的实施模式 |
1.确定主题 |
2.融合材料 |
3.合作学习 |
4.多元评价 |
(四)全语文的实施策略 |
1.困境与突破:全课程系统设计 |
2.教书与育人:教学的教育性与心理化 |
3.跨界与融合:跨学科学习新思路 |
4.传统与现代: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与混合式教学 |
5.综合与实践:研究性学习与综合性学习 |
6.主体与合作:合作学习与团队意识 |
四、全语文的研究意义与思考 |
(一)全语文的研究价值 |
(二)全语文的限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杰瑞·福多意义整体论批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一. 本文研究的缘起 |
二. 意义整体论的背景分析 |
三. 福多对意义整体论批判的背景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结构与成果 |
一. 研究结构 |
二. 研究成果 |
第一章 意义整体论思想概述 |
第一节 迪昂-蒯因论题的不同层面 |
一. 迪昂论题及意义确证原则 |
二. 知识的整体性及迪昂-蒯因论题 |
三. 蒯因的确证整体论分析 |
第二节 福多对迪昂-蒯因论题的分析 |
第三节 意义整体论的三个思想进路 |
一. 从确证整体论到意义整体论 |
二. 从心理功能主义到意义整体论 |
三. 从功能作用语义学到意义整体论 |
第二章 福多论意义整体论的一般问题与典型理论 |
第一节 意义整体论的一般问题分析 |
一. 对科学实在论的威胁 |
二. 理解语言学习与交流的困难 |
三. 对构建意向性科学的冲击 |
第二节 意义整体论典型理论的分析 |
一. 戴维森、刘易斯和丹尼特的解释主义理论辨析 |
二. 布洛克的概念作用语义学辨析 |
第三章 福多意义整体论批判的逻辑架构分析 |
第一节 福多对意义整体论论证模式的理解 |
一. 意义整体论的基本概念分析 |
二. 意义整体论的论证结构分析 |
第二节 关于组合性原则 |
一. 意义的组合性原则 |
二. 生成性和系统性 |
三. 福多对本原和派生的组合性原则的理解 |
第三节 关于分析性问题 |
一. 卡尔纳普的分析性概念 |
二. 蒯因对分析-综合区分的批判及其回应 |
三. 拒斥分析性在意义整体论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关于推论作用语义学 |
一. 推论作用语义学对意义整体论的作用 |
二. "双因素"概念作用理论 |
三. 福多对推论作用语义学的批判 |
第四章 福多意义整体论批判的哲学与方法论基础 |
第一节 意向实在论 |
一. 意向性问题概述 |
二. 福多的意向实在论 |
三. 意向反实在论及福多的评论 |
第二节 心理语义学 |
一. 心灵表征理论 |
二. 思想语言假设 |
三. 心理语义学的建构 |
第三节 计算功能主义及自然主义方法论 |
一. 福多的计算功能主义理论 |
二. 方法论唯我论 |
三. 因果论的自然主义 |
四. 对福多方法论的质疑 |
第五章 福多意义理论的基础——概念原子论 |
第一节 心智表征中的概念 |
第二节 概念原子论之论证 |
一. 概念的不可定义性 |
二. 概念是原型 |
三. 概念的先天性 |
第三节 概念原子论的困境 |
一. 概念的不可定义性和不可学习性存在的问题 |
二. 概念先天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意义整体论的行动主义说明方案 |
第一节 福多意义理论的理解维度 |
一. 语言首位与思想首位 |
二. 作为认知媒介的思想语言 |
三. 福多的内容与意义理论的关系 |
四. 福多意义理论的基本困境 |
第二节 意义整体论与内容整体论之辨析 |
一. 弗雷格问题及福多的解决 |
二. 意义之分层 |
第三节 行动主义视野中的意义整体论 |
一. 意义整体论的"认知循环"问题 |
二. 表征的思考功能和行动功能 |
三. 基于行动主义的意义整体论 |
四. 再论分析性和推论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教育立场 |
(二) “确实性” |
(三) 方法论研究 |
(四) 课堂话语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 反思与展望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内课堂话语研究的演变 |
第一节 “语言”研究的变迁 |
一、“螺旋上升”式的研究历程 |
二、“理”为骨“例”为肉的研究方式 |
三、两次重要事件的推动 |
第二节 “话语”研究的变迁 |
一、二语课堂的研究 |
二、“权力”视角下的研究 |
三、教学视角下的研究 |
第三节 “提问”研究的变迁 |
一、研究主题的变化——“有效”的内隐与外显 |
二、研究方式的变换——“实证”的兴起与并存 |
三、核心关切的演变——“学生”的关注与深化 |
四、研究旨归的深化——“对话”的意蕴与深意 |
第四节 其它语词下课堂话语研究的变迁 |
一、“对话”一词下的课堂话语研究 |
二、“行为”一词下的课堂话语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国外课堂话语研究的演变 |
第一节 课堂话语研究的萌芽阶段 |
一、研究主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课堂话语研究的起步阶段 |
一、研究主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课堂话语研究的成型阶段 |
一、研究主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课堂话语研究的推进阶段 |
一、研究主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五节 课堂话语研究的深化阶段 |
一、研究主题 |
二、分析框架 |
三、结论与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国内课堂研究的方法论回顾与反思 |
一、“内容·教育·思辨”式 |
二、“形式·教育·实证”式 |
三、“形式·语言·实证”式 |
四、“形式·社会·实证”式 |
五、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国外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回顾与反思 |
一、“关系·统计学·定量”式 |
二、“比较·教育学·综合”式 |
三、“模式·人种学·综合”式 |
四、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国内外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比较 |
一、信念的比较 |
二、理论的比较 |
三、方法的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信念确立 |
第一节 现代语言哲学概述 |
一、英美传统下的语言哲学 |
二、欧陆传统下的语言哲学 |
第二节 “意义”视域下课堂话语研究的信念确立 |
一、课堂话语的对象之维 |
二、课堂话语的整体之维 |
三、课堂话语的行为之维 |
第三节 “理解”视域下课堂话语研究的信念确立 |
一、理解的对话性 |
二、理解的反思性 |
三、理解的社会性 |
第四节 “存在”视域下课堂话语研究的信念确立 |
一、通向生存的课堂话语 |
二、通向存在的课堂话语 |
三、通向道说(Sage)的课堂话语 |
小结 |
第五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理论渗透 |
第一节 学科理论及其思维方式 |
一、核心之思: 思维方式 |
二、循证: 自然科学思维方式的内核 |
三、理解: 人文学科思维方式的依托 |
四、关联: 社会科学思维方式的圭臬 |
第二节 循证思维方式与课堂话语研究 |
一、课堂话语研究的问题意识 |
二、课堂话语研究的证据构建 |
三、课堂话语研究的检验 |
第三节 理解思维方式与课堂话语研究 |
一、“多元”——课堂话语研究中理解的意蕴 |
二、“一元”——课堂话语研究的育人指向 |
三、多元与一元的融合之径 |
第四节 关联思维方式与课堂话语研究 |
一、权力视域下的课堂话语研究 |
二、文化视域下的课堂话语研究 |
小结 |
第六章 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使用 |
第一节 混合方法与规范性论证 |
一、混合方法 |
二、规范性论证 |
第二节 混合方法:课堂话语研究中实证方法的使用 |
一、并行设计 |
二、顺序设计 |
三、嵌入式设计 |
第三节 规范性论证:课堂话语研究中思辨方法的使用 |
一、“理加例证”方法的使用 |
二、“形而上”方法的使用 |
小结 |
结语 走向“确实性”的课堂话语研究:兼论教学研究的教育立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国外课堂话语分析框架 |
(8)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2.1 否定的类别 |
1.2.2 本文对非常规否定界定 |
1.2.3 本文的非常规否定的语用特征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5 语料来源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界定与综述 |
2.1 否定句划分标准回顾 |
2.1.1 以形式为标准 |
2.1.2 以意义为标准 |
2.1.3 以意义和形式为标准 |
2.1.4 以句法、语义、语用为标准 |
2.2 非常规否定研究 |
2.2.1 隐性否定 |
2.2.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2.2.3 会话含义表否定 |
2.2.4 羡余否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词语隐性否定研究 |
3.1 隐性否定范围的界定 |
3.1.1 隐性否定的界定 |
3.1.2 隐性否定表达形式 |
3.1.3 对话中语用隐性否定 |
3.2 词语否定分析 |
3.2.1 词语否定 |
3.2.2 词语义素否定 |
3.3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 |
3.3.1 隐性义素的性质 |
3.3.2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分类 |
3.3.3 双音节动词隐性义素语义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疑问代词表否定研究 |
4.1 疑问代词表否定与反问句的关系 |
4.2 疑问代词表否定 |
4.2.1 “什么”表否定 |
4.2.2 “谁”表否定 |
4.2.3 “哪”表否定 |
4.2.4 “怎么”表否定 |
4.3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产生动因 |
4.4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理解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对话中的会话含义表否定研究 |
5.1 会话含义表否定 |
5.1.1 会话分析概念 |
5.1.2 会话含义理论 |
5.1.3 会话含义的语义特征 |
5.1.4 会话含义表否定成因 |
5.2 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影响与生成条件 |
5.2.1 表述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
5.2.2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生成条件 |
5.3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特征 |
5.3.1 无标记性 |
5.3.2 语境的制约性 |
5.3.3 推导性和可取消性 |
5.4 会话含义表否定产生动因 |
5.4.1 元认知调节 |
5.4.2 礼貌原则 |
5.5 会话含义表否定理解机制 |
5.5.1 概念整合 |
5.5.2 概念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羡余否定研究 |
6.1 羡余与羡余否定的界定 |
6.1.1 羡余的含义 |
6.1.2 羡余否定的含义 |
6.2 羡余的类型与特点 |
6.2.1 羡余的类型 |
6.2.2 羡余否定的特点 |
6.3 提醒类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
6.3.1 提醒类单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3.2 提醒类复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
6.4 提醒类羡余否定形成动因与产生机制 |
6.4.1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形成 |
6.4.2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的语义等值 |
6.4.3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与“小心/当心/注意/留神 + VP”的语义不等值 |
6.4.4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产生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本文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自由与处境 ——从齐克果到海德格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源起 |
二、分析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题论证和篇章结构 |
第一章 理想化自由和生活的失落 |
第一节 从自然到自由 |
一、抽象个体问题 |
二、霍布斯论自然状态和自由 |
三、抽象个体的自由与生存:从卢梭到康德和黑格尔 |
第二节 康德的自由概念和两个世界理论 |
一、道德分析中的自由王国 |
二、康德的自由概念及其体系 |
三、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分裂 |
第三节 康德式的自由能够维护人类生活共同体吗? |
一、政治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的简单区分 |
二、权利理解不一状态下能够维护政治共同体吗? |
三、信仰缺失状态下能够维护伦理共同体吗? |
第四节 黑格尔的善理念和具体人 |
一、善的抽象性和现实性问题 |
二、善的现实性即现实中的国家 |
三、一个没有具体人的国家 |
第二章 齐克果的自由概念 |
第一节 《论今日的时代》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
一、处境:人类行为分析 |
二、每个人都是所有的人 |
三、闲谈和无聊:现代个人的言语状况 |
第二节 自由与罪:齐克果对信仰的分析 |
一、近代哲学的两种主体概念 |
二、思想构造的主体的生存绝境 |
三、齐克果论罪和信仰的生存意义 |
第三节 着急情绪:新自由概念的生存论基础 |
一、着急和可能性 |
二、对命运和罪债的着急 |
三、自由、罪和着急 |
第四节 悖论的激情:一种宗教哲学的考察 |
一、悖论的激情及其与认识的关系 |
二、绝对的悖论和冒犯 |
三、信仰与瞬间:上帝作为绝对悖论 |
第三章 齐克果论爱 |
第一节 爱的情感:人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 |
一、缺乏“爱”的自由 |
二、对作为情感的爱的分析 |
三、对上帝的爱和对他人的爱 |
第二节 爱是一种义务 |
一、“对爱的信仰” |
二、出于良心的爱和“爱邻人” |
三、在“亏欠”中爱“我们所见到的人们” |
第三节 爱和伦理世界 |
一、爱对他人的造就 |
二、“爱必须在场” |
三、伦理世界与爱的常存 |
四、伦理中的自由 |
第四章 海德格尔论世界和时间性自由 |
第一节 海德格尔论世界的生存论结构 |
一、“在世界之中存在” |
二、人展开世界的“情态” |
三、引入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着急状态 |
第二节 着急状态中的时间性自由 |
一、“着急”与自由 |
二、自由与死亡 |
三、此在的自由的时间性 |
第三节 时间性自由与本真的生活世界 |
一、良知及其呼声的生存论性质 |
二、对良知之召唤的领会:此在的罪责性 |
三、决心、先行的决心和“生存之我” |
四、时间性与历史性 |
第四节 生存论分析下的真理与存在概念 |
一、解释柏拉图“洞穴喻”的概念准备 |
二、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 |
三、在存在与真理之间的人 |
结语 在理性与信仰张力中的自由 |
一、小结:从哲学建构到宗教哲学分析 |
二、自由的处境化 |
三、思想、情感与自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网络成语及产生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成语 |
二、网络成语的分类 |
(一)事件类网络成语 |
(二)句缩类网络成语 |
三、网络成语的产生途径 |
(一)句子缩略 |
(二)截搭或替换 |
四、结语 |
四、论结构体意义的整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查尔斯·泰勒的世俗化转型理论研究[D]. 张瑞臣. 山东大学, 2020(01)
- [2]商品作为《资本论》之逻辑起点的机理及其意蕴研究 ——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中心[D]. 冯显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10)
- [3]本真存在作为本真的在世存在 ——基于《存在与时间》的一个考察[D]. 巨智波. 南京大学, 2019(07)
- [4]他者视角下理解学生的哲学反思与教学设计启示[D]. 王焕景.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全语文”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D]. 张玉洁. 温州大学, 2018(02)
- [6]杰瑞·福多意义整体论批判之研究[D]. 施展旦. 南京大学, 2017(02)
- [7]课堂话语研究的方法论探析[D]. 彭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8]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D]. 李依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自由与处境 ——从齐克果到海德格尔[D]. 尚文华. 山东大学, 2016(10)
- [10]网络成语及产生途径分析[J]. 孙子棋. 现代交际,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