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洲生态标签——Flower(论文文献综述)
王苑馨[1](2021)在《喜旱莲子草DMNT合成途径关键TPS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原产南美洲的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的宿根草本植物,目前广泛蔓延在北纬32度至南纬38度的湿润陆地上,造成严重经济及生态问题。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Coleoptera:Chrysomelidae),以下简称“跳甲”,是自南美引入、专食喜旱莲子草的优良天敌。跳甲对喜旱莲子草具有高度寄主专一性,是研究专食性昆虫与寄主相互作用的优良模型。前期研究表明,寄主挥发物(E)-4,8-二甲基-1,3,7-壬三烯((E)-4,8-dimethyl-1,3,7-nonatriene,DMNT)能够显着吸引莲草直胸跳甲,且跳甲可利用该挥发物将寄主和非寄主植物区分开,是跳甲定向、定位和取食寄主喜旱莲子草的重要线索。萜类合酶(terpene synthase,TPS)作为DMNT合成中重要的关键酶,是了解专食性昆虫选择、适应寄主以及寄主植物防御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利用喜旱莲子草各组织混合样本转录组数据,对喜旱莲子草DMNT合成关键萜类合酶基因ApTPSs进行了筛选和鉴定,并明确了其在专食性莲草直胸跳甲与寄主喜旱莲子草互作中的功能,从植物萜类挥发物代谢角度阐明了专食性莲草直胸跳甲与寄主喜旱莲子草相互作用机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调查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喜旱莲子草叶片的短期行为,对触摸和取食行为进行了时间划定,随后利用qPCR分析了候选7条ApTPSs片段在跳甲接触5 min、取食1 h和机械损伤下喜旱莲子草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及损伤后随时间推移变化的表达情况,发现跳甲的短期接触即可诱导ApTPS10、ApTPS12、ApTPS16和ApTPS19的上调表达;取食强烈诱导7条候选ApTPSs的上调表达,而机械损伤状态下,候选7条ApTPSs表现出相对较弱的延迟上调表达。结合前期跳甲取食诱导和机械损伤诱导下DMNT的挥发量变化以及TPS基因诱导表达的特性,进一步筛选了DMNT合成相关ApTPSs。2.拼接并克隆了4条ApTPSs基因:ApTPS10、ApTPS15、ApTPS19和ApTPS35。对候选ApTPS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均为TPS-g家族成员,催化非环化萜类的形成,符合DMNT合成相关萜类合酶特征。采用原核表达的方式,对4条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进行了摸索,并利用SPME和GC-MS,体外确定了ApTPSs催化的产物成分,初步确定4个ApTPSs的催化功能。其中,ApTPS15为双功能酶,除催化DMNT前体橙花叔醇的形成外,还催化芳樟醇的形成。ApTPS10、ApTPS19和ApTPS35均催化芳樟醇的形成。3.利用qPCR对4个ApTPSs进行组织表达分析,发现ApTPS15在喜旱莲子草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而ApTPS19在喜旱莲子草各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差别不大。进一步构建ApTPSs-EGFP融合表达载体,采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对ApTPS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ApTPS10定位在质体中,ApTPS15、ApTPS19和ApTPS15均定位在胞质中。ApTPS15的亚细胞区位符合DMNT生物合成相关萜类合酶的亚细胞定位。4.为研究ApTPS15在莲草直胸跳甲和喜旱莲子草相互作用中的贡献,构建了ApTPSs的过表达载体,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遗传转化系统,获得了过表达ApTPS15拟南芥株系,并将过表达ApTPS19拟南芥株系作为对比。过表达ApTPS15拟南芥株系叶片蜷缩偏小,叶片中ApTPS15的表达量是野生型的2倍以上;而过表达ApTPS19拟南芥与野生型差别不大,ApTPS15的表达量中可达到野生型的8倍以上。莲草直胸跳甲的行为选择试验表明,相对于野生型拟南芥,雌性成虫对于过表达ApTPS15拟南芥株系表现出明显的偏好性,而对于过表达ApTPS19拟南芥株系无明显偏好。该结果表明,在拟南芥中ApTPS15的表达能够影响跳甲雌性成虫的行为选择。5.最后,我们构建了pGR107-ApTPS15RNAi载体,利用VIGS技术,诱导喜旱莲子草ApTPS15沉默。ApTPS15沉默植株表现出橙花叔醇丰度的降低,同时也在个别植株出现其他萜类挥发物丰度升高的现象。莲草直胸跳甲雌性成虫更倾向于选择对照植株,而非ApTPS15沉默植株。该结果进一步证明ApTPS15是调控喜旱莲子草DMNT前体橙花叔醇合成的萜类合酶。综上所述,ApTPS15为编码喜旱莲子草DMNT前体橙花叔醇合成的萜类合酶基因,其表达变化能够显着改变喜旱莲子草叶片中橙花叔醇的含量,进而影响莲草直胸跳甲雌性成虫的行为选择。该结果有助于增强对专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的理解。
王云鹤[2](2021)在《拟南芥花期调控基因SSF自然变异鉴定与功能解析》文中指出开花是植物生命周期中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重要转变。开花时间是一个复杂性状,据报道有许多因子参与开花时间的调控。但目前为止,依旧有许多调控因子未被鉴定,生物学功能也未得到解析。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对拟南芥自然群体的花期变异进行了筛选,鉴定到一个花期调控基因SSF(Sister of FCA)的自然变异,并依托相应的突变体材料,开展了分子机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检测了102个拟南芥自然生态型春化处理前后的FLC表达,并以此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同时,我们以花期存在显着差异的自然生态型为亲本,构建了含有284个株系的F2群体,并统计了群体的花期数据,利用QTL分析方法鉴定到了3个主要QTL位点。其中一个位于2号染色体末端的QTL信号与GWAS获得的SNP位点共定位。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SF是Chr2-QTL区间的候选基因。突变体表型鉴定说明SSF正向调控FLC表达。组织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证明SSF定位在细胞核中,且在花器官中高表达。遗传途径分析表明SSF作为新的因子参与自主途径调节开花时间。此外,转录活性分析和Ch IP实验说明SSF在转录水平上调节FLC基因表达。SSF等位变异转基因株系(SSF414N/ssf-2和SSF414D/ssf-2)的FLC表达和开花时间有显着差异。3、通过蛋白IP-MS技术,我们筛选到了一个SSF相互作用蛋白:泛素E3连接酶CUL1,利用Y2H系统、BIFC系统、体外Pull-down和体内Co-IP等技术验证了这两个蛋白间的互作,并发现SSFN414D等位变异能影响其与CUL1的互作强度。4、与野生型相比,cul1-1突变体表现出早花表型,FLC被下调表达,FT上调。定性和定量蛋白泛素化实验表明CUL1可以促进SSF蛋白降解,CUL1还可以与SSF同源蛋白FCA互作并抑制其蛋白积累。此外,N414D的非同义突变显着影响SSF蛋白泛素化程度,从而调控SSF蛋白稳定性并影响植物开花时间。5、瑞典南北地区存在显着的气候差异,研究发现SSFN414D等位基因在瑞典南北也存在显着的地理分布差异,推测SSF自然变异可能与植物在南北两地的环境适应性有关。此外,进化分析发现SSF只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而其同源蛋白FCA存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N414D的自然变异发生在单双子叶分化之后,SSF414N只存在于少数拟南芥自然生态型中。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GWAS、QTL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参与花期调控的候选基因SSF,并深入研究了其功能与其通过与泛素化途径互作调控FLC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并探究了SSF自然变异在植物环境适应性方面发挥的功能。
黄鹂[3](2021)在《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及当代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17世纪荷兰花卉画艺术,17世纪是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荷兰艺术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和专门化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花”逐渐脱离了过去在绘画中从属陪衬的地位,成为了独立的创作主题,并在17世纪的荷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以17世纪荷兰花卉画的发展为主线,探究花卉画这一创作题材的历史成因,并对一批17世纪具代表性的花卉画艺术家的作品进行研究,进而联系当代艺术家的新型花卉画作品,探讨17世纪荷兰花卉画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延伸与影响。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填补国内对于花卉画这一绘画题材研究的不足,同时,“花”这一元素在当代受到了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17世纪荷兰花卉画的发展历程,希望能为当代花卉画艺术创作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刘苹[4](2020)在《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繁殖更新是森林植物能够保持种群延续和群落稳定的重要过程。壳斗科栎属(Quercus)植物的杂交、种子扩散等影响种群更新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槲栎(Q.aliena)、槲树(Q.dentata)和栓皮栎(Q.variabilis)是北京地区的主要乡土树种,理解其繁殖更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本研究于2018年3-10月在北京市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3-10月在北京市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三种栎属植物的物候监测。在萌芽期和开花期物候变化频繁,每两到三天观察一次,结实期每周观察一次,其余时期两周观察一次。两年的观测均发现三种栎属植物的花期物候存在重合期,2018年上方山三种栎属植物的花期至少重合11d,2019年鹫峰三种栎属植物花期至少重叠4d。2018年和2019年4-5月分别在上方山和鹫峰进行了三种栎属植物的杂交实验。从雄花出现开始,每天观察生长情况。上方山累计杂交授粉套袋262个,结果表明,人工授粉使栎属植物克服了杂交受精前障碍,成功交配形成合子,但是杂交果在后期大量发生胚败育,只产生3颗不能萌发的种子,即未产生可育后代。鹫峰杂交授粉套袋591个,但果实后期大量落果,最终只产生1颗不育的种子。两次杂交实验表明三种栎属植物之间的杂交同时受到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的共同影响,杂交成功率低。2018年10月到2019年3月,在上方山进行了三种栎属植物的种子扩散实验。选择6个样地,用1800颗种子,通过野外释放种子,并用红外相机记录种子被取食或移动的全过程,再追踪种子的去向。最后根据动物取食的顺序和种子去向,并结合种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啮齿动物对种子食物的选择策略。结果发现,啮齿动物对种子的取食主要取决于种子大小和种皮厚度。动物更喜欢原地取食个头小、种皮薄的槲树种子,个头和种皮厚度处于中间值的槲栎种子次之,并贮藏个头大、种皮厚的栓皮栎大种子。这是动物对种子营养价值、捕食风险、单粒种子收益等因素进行整体考量之后的结果。本论文为栎属植物的繁殖更新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理论支持,为同域分布不同物种的繁殖和扩散研究提供参考。
明圆圆[5](2020)在《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文化建设也迎来高潮。历史文脉作为城市记忆的延续,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分之一,挖掘并保护历史文脉的对城市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真实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呈现却远远不够。空间被多维度压缩,文化缺失加剧,城市向着冷漠空虚、病态无序的方向倾倒。基于此,如何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并且深化其文化底蕴,引导城市良性发展,这一问题发人深省。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基于历史文脉合理建设城市文化公园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回应。针对历史文脉如何在城市公园中设计表达这一议题,该研究首先阐释文脉、历史文脉和文化公园等相关概念的定义,梳理概述了国内外各城市的研究进程,包括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园项目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整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论,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其运用于城市文化公园的规划设计之中,并对文化公园的选址和规模提出要求和预估。此外,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各案例中,系统梳理了当地的历史文脉,归纳总结出公园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和策略,进而从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由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构建起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此指导随后的方案设计。在设计阶段,该文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展示了当地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的方法和成果。
蓝一恒[6](2020)在《基于群体关联分析的拟南芥调控区适应性研究与多组学关联网络构建》文中提出拟南芥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模式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果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拟南芥功能基因或变异位点被挖掘出来,并应用于农作物的耐逆性、高产性育种。遗传分子的变异是造成生物间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同生态型的生物个体往往能展现出不一样的环境适合度,而探索遗传分子变异的环境适应性及作用机制成为当前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拟南芥中,1001基因组团队检测了超过1000个拟南芥生态型的全基因组序列。基于此,已有部分研究分析了拟南芥的DNA编码区变异的环境关联性与功能,并新发现了一些抗逆性或环境适应性的功能性基因或位点。然而,目前还没有系统全面的针对非编码区变异的分析,这明显不符合DNA非编码区的重要生物学地位。为此,本研究以拟南芥DNA非编码区中的调控区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基因表达关联性、环境因素关联性、区域分化关联性等分析,并进一步探索了非编码区变异的生物功能与遗传机制。简单概括,基于1001基因组的拟南芥泛基因组数据,我们筛选得到321,194个Motif区域的非罕见变异位点。eQTL分析结果显示了5,771个顺式调控关系(cis-eQTL),其中3,663个变异与2,068个基因的表达呈正关联,2,267个变异与1,356个基因的表达呈负关联。接着,我们利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DNA调控区的环境关联分析,结合eQTL数据与Motif扰乱分析,进一步筛选出41个同时具有环境关联性,基因表达关联性以及Motif扰乱性的变异位点,这对局部适应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还展开了调控区变异的共出现分析,发现了广泛存在的变异间协同效应。然后,我们对气候环境差异显着的意大利与瑞典拟南芥种群进行了分歧进化研究,鉴定到206个DNA调控区的变异位点显着关联到拟南芥的趋异进化,并发现了1号染色体对该趋异进化过程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此外,基于DNA调控区变异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意大利与瑞典的拟南芥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分歧进化,且亚群内部也有一定的分化现象,而温度类生物气候因素可能是亚群形成的主要成因。最后,基于1001基因组的数据,我们对拟南芥群体样本开展了多组学关联分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了莲座叶中所有的eQTL位点、环境关联的eQTL位点、GWAS关联的eQTL位点、emQTL位点、pathway-mQTL位点以及pathway-phenotype关系,并进行了全转录组关联分析(TWAS)与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WAS)。通过应用多组学关联网络,我们新发现了两个潜在的开花相关基因,并揭示了其潜在的分子遗传机制。总体而言,本研究基于拟南芥群体样本的多组学关联分析策略,分析了DNA调控区变异的基因表达关联性、环境因子关联性、区域分化关联性等。结合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Motif结合能力分析以及环境差异分析,我们对关联位点进行了精准定位,找出了潜在的致因性位点,探索了拟南芥的局部适应性(Local adaptation)、趋异适应性的遗传分子机制,挖掘了抗逆性、环境适应性等相关的基因或位点。所有的结果将为研究植物适应性进化机制以及挖掘耐逆性、适应性相关的基因或位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探索方向。
李岩[7](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王灵艳[8](2020)在《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植物繁殖对策是植物生态对策的核心内容,对繁衍后代、延续种族有重要意义。环境条件是塑造植物繁殖对策的主要因素,与一直备受学者关注的沙漠、高山等极端生境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波动特征更为明显。湿地植物的繁殖对策是对波动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探索湿地植物繁殖对策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植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不仅有助于更全面认识植物繁殖对策,也对揭示气候变化作用于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中金川湿地、孤山屯湿地和旱龙湾湿地中广泛分布的燕子花(Iris laevigata)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定点连续野外观测、微区模拟和室内控制实验,探究其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了有性繁殖中的性别表达对策、繁殖保障对策,以及挥发物释放节律,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探究燕子花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燕子花有两种形态上独立的分株——有性分株和无性分株,分别实现了基株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过程。本实验以两种分株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验、室内控制实验,探究资源分配模式,并揭示两者形态分化,生理功能上的分工与合作。研究结果表明,无性分株密度显着大于有性分株,植株高大,地上部分仅有叶片,生物量显着小于有性分株。生理上,无性分株只进行营养生长,光合作用效率显着高于有性分株;有性分株可通过种子生产进行有性繁殖,但是授粉失败的个体会迅速枯萎。这表明两种分株生理功能上的分工,且专一,不可逆转。15N标记无性分株后,实验组有性分株能检测到δ15N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两种分株生理功能上的合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克隆植物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理论:克隆植物是一种社会植物,有性分株分化为“繁殖者”构成了极少量的生殖角色,负责产生有性后代;而大量无性分株分化为“劳动者”构成了劳动角色,负责养分的获取和供应。这种分工模式强化了分株执行分工的能力,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保证了燕子花的生存和繁殖,也从理论上阐述了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机制。2、进一步深入到湿地植物燕子花的有性繁殖,探讨花部特征和性别表达过程对湿地水文扰动的响应。本研究结合2013-2015年湿地水位,对三块湿地的燕子花花部特征、性系统表达过程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并通过微区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旱龙湾湿地2013年水位显着高于2014年和2015年,且显着高于另两块湿地。旱龙湾湿地2013年9.09%的燕子花未能产生花粉,2014年、2015年水位恢复正常后均成功产生花粉;另两块湿地在2013年到2015年均成功产生花粉。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旱龙湾湿地2013年花朵大小,花药长度和花粉数量显着小于2014年至2015年,也小于另两块湿地。另外,旱龙湾湿地2014年和2015年种子重量显着高于2013年,也高于另两块湿地,但是子房长度,胚珠数和种子数在不同湿地和年份均没有显着差异。微区模拟的8个中式水位控制槽中,高水位组出现燕子花雄性功能衰退。由此可见,湿地高水位胁迫下,抑制了燕子花两性花中雄性功能的表达,转变为雌花,导致燕子花性系统从两性花变为雌全异株,并导致种子数量和质量下降。该部分研究有助于了解植物在环境胁迫作用下的性系统演化过程,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3、湿地环境条件波动不仅干扰有性繁殖的性别表达结果,也威胁到有性繁殖能否成功。在有性繁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燕子花花冠凋谢过程比较特殊——旋转式脱落,并导致雌雄器官接触。这可能是通过延迟自交来适应环境波动如此频繁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繁殖对策。本研究测定了燕子花不同开花阶段的花粉活力、柱头接受性、花瓣长度、花药和柱头之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不同授粉处理,测定其坐果率、种子数量和质量,对其繁殖保障对策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燕子花开花后第3天花瓣开始旋转,花药和柱头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减小。同时,花粉在衰落期仍保留有花粉活性,柱头具有较高可授性,为延迟自交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授粉实验中,发现自主自交组能够实现10%的坐果率,而去除花瓣时的坐果率为0%,表明燕子花存在延迟自交,且衰落期花瓣的“旋转式”运动是促成延迟自交的主要力量。但是,与自然授粉相比,延迟自交所获得的种子数量和单个种子质量显着降低。此外,自然状态下,雨天的花粉输出量显着下降,仅不到晴天的五分之一。与花粉输出量相比,坐果率受天气的影响相对较小,晴天的坐果率达64.3%±5.64%,雨天的坐果率虽然也显着下降,但是也可达38.8%±0.05%。综上所述,燕子花具有通过花冠“旋转式”运动实现延迟自交的繁殖对策,提供延迟保障。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传粉者结构变化或者极端气候情况,这种延迟自交的策略可以为燕子花有性繁殖成功提供保障,比不具备延迟自交的物种更具有选择优势。4、在研究过程中,2018年金川湿地茸毒蛾(Calliteara pudibunda)爆发,苔草、芦苇等大量湿地植物的叶片、花朵被取食,燕子花却很少被取食。通过观察,燕子花没有针叶等常见的物理防御机制,但是不同花期花朵、盛花期植株不同部位气味的感官差异显着。本章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测定燕子花时间上(不同花期的花朵)、空间上(盛花期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同时观察记录传粉者和植食者的活动规律。GC/MS分析结果表明燕子花花蕾期香气组成平均成分有13种,盛花期有20种,衰落期有12种;花蕾期和末花期以防御植食者的成分为主(芳樟醇和桉油精等),而盛花期以吸引传粉者的成分为主(顺罗勒烯、右旋柠檬烯等)。从花蕾期到衰落期,芳樟醇是唯一在3个时期都存在的挥发物,其相对含量变化也最为明显,3个时期分别为0.06%、0.57%和40.38%。燕子花盛花期各部位所含挥发性化合物如下:花朵20种、子房12种、叶片12种、花茎4种、花茎分泌物4种。其中,除花朵和花茎外,都含有大量的防御性挥发物,如桉油精在花茎分泌物中的相对含量为46.57%,在叶片中为34.64%,在子房中为8.54%,在花朵中仅为1.72%。燕子花的有效传粉者为熊蜂族,访花频率为2.47次/天/花,单次访花时长为8.82秒,燕子花不存在花粉限制。燕子花的植食者包括茸毒蛾和大林姬鼠,只有3.4%的燕子花被茸毒蛾取食,但是85.67%的燕子花有性分株被大林姬数取食。综上所述,燕子花挥发物成分的时空调节,具有防御了昆虫类植食者,吸引传粉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湿地生态系中,燕子花的一系列繁殖对策。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也从植物繁殖过程的角度理解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美君[9](2019)在《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215年《大宪章》号称英国“宪政之母”,而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芬兰顿(Stephen Langton,1150-1228年)有着《大宪章》之父的说法。在西方学界,对这一说法的考证和研究已成为一个饶有兴致的议题,而这点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本文系国内首篇对兰顿大主教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系统研究。兰顿的政治思想并未超脱出中古西欧政治思想发展的总体特点,仍是在其神学思想的基本理路中,构建其充满“限权”色彩的政治理念,并通过其后教俗两界的实践活动,影响13世纪英格兰政治的发展进程。13世纪初期英格兰教俗政治发生两大重要事件:一是英格兰教会法的发展和完善;二是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及其重颁。经过考察,这两大事件与斯蒂芬·兰顿皆存在密切关联。兰顿的思想形成构成本文的第一章内容。兰顿的神学着述是他在巴黎大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写就的,主要包括《教义问答》、《布道词》、《圣经》注释以及其它“散落着述”,这些材料可集中反映兰顿的神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同时,兰顿受到来自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思想启发,这为其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直接的养分。第二章的内容是探讨兰顿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这是本文开展下一步研究的重要基础。“权力的有限性”是兰顿政治思想的内核。“教会说”、“王权说”、“法律说”是权力有限说的中心内容。首先,教会的头是基督,并非教皇;教会所指并非“教皇为首的高级神职人员的教会”,而是包含平信徒在内的信仰集体的教会。其次,兰顿将其“教会说”投射至世俗社会中,形成“有限王权说”。兰顿对“国王产生”、“王的本质”认识统摄于他的神学思想之下:上帝在愤怒中立王,国王统治要尊“神法契约”;国王在本质上是属恶的;在诸多恶行中,国王对赋税或金钱的贪婪是典型表现,兰顿倡导以“需要原则”限制国王征税。以摩西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神法在权力面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王权和教皇权皆在神法下。最后,与众多中古西欧思想家一样,兰顿提出别具特色的“双剑论”,认为代表着“统治权力”的两把剑皆是教会从上帝手中接过,并由代表教会“集体”利益的高级神职人员交到世俗国王手中,背后隐含着罗马法中的“涉及众人之事由众人决断”原则。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是二元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兰顿的“双剑论”丰富了中古教会学者们引发的关于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论争。本文从第三章开始聚焦兰顿由思想家转向政治家的过程,即兰顿当选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王与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之间的权力角逐,是整个中古盛期教权与王权之争的典型,争夺焦点是兰顿大主教的授职权问题。结果,教皇成功将兰顿推到英格兰教会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当选大主教,为兰顿影响13世纪初期英格兰政治发展进程拉开序幕。入主坎特伯雷,兰顿便着手开始英格兰教会的领导工作。对此问题的分析构成本文第四章。厘定英格兰成文教会法是兰顿的重要贡献。兰顿拟定的教会法既继承了中古英格兰早期教会法的主要特点,又具有因政治状况和教俗关系变化带来的特殊性。这些都具体表现在1213/1214年《坎特伯雷教区宪章》以及1222年《奥斯内教会法》之中,并为之后英格兰教会改革事业奠定基础。在分析这两份《教会法》内容的基础上,可帮助我们认识中古西欧教会法的形成、发展和独立过程以及兰顿与1215年《大宪章》之间的关系,学界在这个问题的分析上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第五章论及兰顿大主教与121 5年《大宪章》的关系,这既是本文重点,也是难点。既有研究,观点各异。结合前述相关章节的分析,本章从兰顿政治思想及其教俗实践活动的史实入手,发现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体现在行为和思想上:兰顿既是国王与贵族间的调停者、平衡者、和平制造者,又是《大宪章》基本精神(教会选举特权、法律审判原则、王国集体意识)的注入者。即便《大宪章》遭教皇废黜后,兰顿仍坚持维护其基本精神,最终促成1225年《大宪章》重颁。最后在第六章,本文认为兰顿是中世纪西欧众多思想家中思与行结合的典范,这是他个人的特殊标记。究其一生,他在中世纪西欧历史中的地位可归结为三句话:“经院神学”的阐释者、英格兰教会独立事业的改革者、“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苏江硕[10](2019)在《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说明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我国,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在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菊花对涝渍敏感,涝渍胁迫是制约菊花产业健康发展的要因之一。因此,培育耐涝性菊花新品种是菊花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尚不明确,缺乏可利用的优异种质(基因)资源,严重阻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鉴于此,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88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多个环境下的耐涝性鉴定,利用筛选出的稳定耐涝性差异种质,采用4×3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II)配置了 12个杂交组合,对菊花耐涝性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并通过连锁分析、全基因关联分析和混池转录组测序三种基因定位手段挖掘与菊花耐涝性紧密关联的QTLs、优异等位变异位点以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经典数量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揭示了菊花耐涝性的遗传机制,获得了优异耐涝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对菊花传统杂交育种及现代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盆栽模拟淹水法对88个代表性菊花品种在三个不同环境下进行耐涝性鉴定,根据淹水后植株叶片萎蔫指数、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等外观形态得分以及死叶率计算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对菊花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耐涝性差异明显,其中切花大菊品种的耐涝性隶属函数值(MFVW;0.65)显着高于切花小菊(0.55;P<0.05),亚洲菊花品种的MFVW(0.65)极显着高于欧洲菊花品种(0.48;P<0.01)。菊花耐涝性具有显着的基因型(G)×环境(E)互作效应。根据MFVW的大小,将供试群体分为耐涝、较耐涝、较不耐涝、不耐涝和极不耐涝五个等级,分别包含9个、31个、34个、11个和3个品种。其中,‘火焰’、‘南农雪峰’、‘QX097’、‘寒小白’、‘小丽’和‘希望之光’具有稳定的耐涝性,而‘清露’、‘蒙白’、‘绿心小菊’和‘云南采5’在各个环境下均表现为不耐涝。2.分析了菊花不完全双列杂交群体耐涝性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研究发现,7个耐涝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MFVW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7.5%和51.5%,可能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控制,而其他6个生物量指标胁迫系数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可能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南农雪峰’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出正向较大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有较高的育种价值;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发现‘南农雪峰’ב蒙白’、’QX097’ × ’QX096’、‘小丽’בQX098’杂交组合综合表现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基于形态学标记(PD)以及全基因组随机分布的分子标记位点(GD)估算的遗传距离相比,基于耐涝性分子标记位点估算的亲本遗传距离(QTL-GD)能更好地预测菊花耐涝性的杂种优势。另外,SCA与杂种优势在大部分性状上均存在显着较强的正相关(0.51≤r≤0.80),也可以有效地预测杂种优势,而遗传距离与配合力效应之间的相关性较弱。3.以菊花’南农雪峰’ב蒙白’的162 个F1代单株为作图群体,采用“双-假测交”作图策略和SRAP、gSSR分子标记分别构建亲本遗传图谱。母本’南农雪峰’遗传图谱含有268个标记位点,由31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9.93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420.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69.8%。父本‘蒙白’遗传图谱含有234个标记位点,由52个连锁群组成,平均图距为11.2 cM,累积图谱长度为1669.4 cM,基因组覆盖率约为58.9%。对该群体在两个环境四个不同淹水时期进行了耐涝性鉴定,基于上述图谱对菊花耐涝性进行动态和上位QTL分析。研究发现该群体耐涝性遗传变异广泛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变异系数范围为14.12%~124.30%,广义遗传力介于47.97%~65.18%之间。动态QTL分析检测出37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和51个条件consensus QTLs,分别可以解释5.81%~18.21%和5.90%~24.56%的表型变异。其中三个非条件consensus QTLs在不同淹水时期均能检测到,但是没有发现所有淹水阶段均表达的条件consensus QTLs。上位性QTL分析检测出56个非条件互作对以及13个条件互作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介于0.02%~8.87%之间。因此,菊花耐涝性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且菊花耐涝性QTLs或基因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受环境影响。4.基于92,811个SNP标记和上述88个菊花品种的耐涝性表型数据,通过全基因关联分析挖掘了菊花耐涝性相关优异SNP位点。结果表明,GLM和MLM两种模型分别检测到137和14个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两者共有11个SNP位点。根据表型效应值的大小,筛选出6个优异等位变异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在12.85%~21.85%之间。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优异SNP位点之间具有显着的聚合效应(r2=0.45;P<0.01),’QX097’和‘南农雪峰’两个品种分别携带了 5个和6个有利等位基因,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成功将关联位点Marker6619-75转化为基于PCR的dCAPS标记,平均准确率在78.9%。此外,挖掘并初步验证了 4个耐涝候选基因。5.在‘南农雪峰’(XF)和‘蒙白’(MB)杂交F1群体中筛选出稳定耐涝株系和涝敏感株系各16个,构建耐涝池(BR)和涝敏感池(BS),利用混池转录组测序(BSR-seq)分析菊花耐涝性。结果表明,两个混池的|ΔSNP-index|在大于0.5的阈值下,共检测出125个SNP标记与菊花耐涝性显着关联,|ΔSNP-index|最大值为0.70,平均值为0.55。进一步对这些位点所在的48个Unigenes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注释,挖掘了一个属于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拟南芥ERF026同源基因TRINITYDN60519c3g1。该基因的表达量在XF vs MB中表现为显着下调,在BR中稍低于BS,但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ERF基因已被证实在调节植物低氧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推测TRINITYDN60519c3g1可能参与菊花耐涝性的调控。此外,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在XF vs MB中获得137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BR vs BS中获得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植物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相关。
二、欧洲生态标签——Flow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洲生态标签——Flower(论文提纲范文)
(1)喜旱莲子草DMNT合成途径关键TPS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与植物关系 |
1.1.1 植食性昆虫的食性特化 |
1.1.2 植食性昆虫物种多样性形成假说 |
1.2 昆虫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 |
1.2.1 昆虫的寄主选择与寄主适应 |
1.2.2 植物虫害诱导信号转导与植物防御 |
1.3 专食性昆虫与寄主互作 |
1.3.1 鞘翅目专食性昆虫 |
1.3.2 莲草直胸跳甲与喜旱莲子草 |
1.4 植物萜类化合物 |
1.4.1 萜类化合物的合成 |
1.4.2 萜类化合物的多样性 |
1.4.3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
1.4.4 低分子量萜类挥发物 |
1.4.5 C11、C16萜烯同系物 |
1.5 萜类合酶 |
1.5.1 萜类合酶基因家族 |
1.5.2 萜类合酶的催化机制 |
1.5.3 萜类合酶的基本结构 |
1.5.4 单萜合酶和倍半萜合酶 |
1.5.5 萜类合酶与动植物相互作用 |
1.6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 |
1.6.1 VIGS的发现和作用机制 |
1.6.2 VIGS的优势与不足 |
1.6.3 VIG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1.7 本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喜旱莲子草DMNT合成途径关键ApTPSs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被试植物 |
2.1.2 被试昆虫 |
2.2 试验方法 |
2.2.1 莲草直胸跳甲短期取食行为调查 |
2.2.2 喜旱莲子草不同损伤处理 |
2.2.3 喜旱莲子草不同损伤处理下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
2.2.4 ApTPSs基因筛选及表达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候选ApTPSs基因 |
2.3.2 莲草直胸跳甲短期取食行为 |
2.3.3 昆虫接触、取食和机械损伤下叶片中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评估结果 |
2.3.4 健康状态下各候选ApTPSs基因的基础表达量 |
2.3.5 莲草直胸跳甲接触诱导候选ApTPSs表达 |
2.3.6 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强烈诱导喜旱莲子草候选ApTPSs表达 |
2.3.7 机械损伤诱导候选ApTPSs低水平延迟表达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喜旱莲子草ApTPSs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 |
3.1.2 载体 |
3.1.3 试剂 |
3.1.4 植物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候选ApTPSs基因的克隆 |
3.2.2 候选ApTPSs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3 候选ApTPSs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3.2.4 候选ApTPSs基因的原核表达 |
3.2.5 原核表达蛋白ApTPSs酶学反应挥发物测定 |
3.2.6 莲草直胸跳甲对ApTPSs原核表达产物的选择 |
3.2.7 ApTPSs的亚细胞定位 |
3.2.8 拟南芥过表达ApTPSs基因 |
3.2.9 利用VIGS技术沉默ApTPS15 基因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pTPSs的克隆 |
3.3.2 ApTPSs的序列分析 |
3.3.3 ApTPSs组织表达谱 |
3.3.4 ApTPSs基因的原核表达 |
3.3.5 ApTPSs产物测定 |
3.3.6 莲草直胸跳甲对ApTPSs原核表达产物的选择 |
3.3.7 ApTPSs的亚细胞定位 |
3.3.8 拟南芥过表达ApTPSs基因 |
3.3.9 利用VIGS技术沉默ApTPS15 基因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拟南芥花期调控基因SSF自然变异鉴定与功能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
1.1.1 光周期途径调控植物开花 |
1.1.2 自主途径调控植物开花 |
1.1.3 春化途径调控开花 |
1.1.4 赤霉素(GA)途径调控开花 |
1.1.5 年龄途径调控开花 |
1.1.6 调控开花时间的其他因素 |
1.2 自然变异在植物开花时间调控中的作用 |
1.2.1 植物中自然变异概述 |
1.2.2 GWAS和 QTL在鉴定自然变异中的作用 |
1.2.3 自然变异调控植物开花时间 |
1.3 泛素化修饰在植物开花时间调控中的作用 |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GWAS和 QTL分析鉴定参与花期调控功能性自然变异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2.2.3 实验技术 |
2.2.4 实验所用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GWAS群体表型统计 |
2.3.2 GWAS分析 |
2.3.3 QTL群体构建及QTL分析 |
2.3.4 分子标记分组验证QTL候选区域显着性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GWAS鉴定AT2G47310 区域与FLC表达相关 |
2.4.2 QTL鉴定AT2G47310 与花期调控和FLC表达相关 |
2.5 讨论 |
第三章 候选基因的鉴定和表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3.2.3 实验技术 |
3.2.4 实验所用仪器 |
3.3 研究方法 |
3.3.1 候选区域开花时间调控基因基因组DNA序列比对 |
3.3.2 目的基因克隆和测序 |
3.3.3 突变体鉴定 |
3.3.4 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
3.3.5 SSF-GFP亚细胞定位模式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拟南芥花期调控GWAS和 QTL的候选基因鉴定 |
3.4.2 候选基因SSF表型鉴定 |
3.4.3 候选基因SSF组织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
3.5 讨论 |
第四章 SSF参与FLC调节的遗传途径和功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4.2.3 分子操作技术 |
4.2.4 实验所用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光周期处理 |
4.3.2 春化处理 |
4.3.3 FRIGIDA途径突变体杂交 |
4.3.4 自主途径突变体杂交 |
4.3.5 Lnc RNA COOLIAIR表达分析 |
4.3.6 转录活性及Ch IP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SSF调控开花时间不响应光周期和春化处理 |
4.4.2 SSF调控FLC表达不依赖FRI和 FCA途径 |
4.4.3 SSF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COOLAIR表达 |
4.4.4 SSF在转录水平调控FLC基因表达 |
4.5 讨论 |
第五章 花期调控基因SSF多态性表型和互作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5.2.3 分子操作技术 |
5.2.4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转基因及表型分析 |
5.3.2 质谱分析筛选SSF互作蛋白 |
5.3.3 Y2H验证相互作用 |
5.3.4 BIFC验证相互作用 |
5.3.5 Pull-down验证相互作用 |
5.3.6 Co-IP验证相互作用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SSF N414D多态性导致开花时间和FLC表达差异 |
5.4.2 Pull-down质谱分析鉴定SSF互作蛋白 |
5.4.3 开花调控因子SSF多态性影响自身与E3 泛素连接酶CUL1 互作 |
5.5 讨论 |
第六章 CUL1 参与介导泛素化修饰调控拟南芥花期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6.2.3 分子操作方法 |
6.2.4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CUL1 突变体鉴定及表型分析 |
6.3.2 原生质体转化检测CUL1调控SSF的泛素化降解 |
6.3.3 体外蛋白降解和免疫印迹检测CUL1 降解SSF功能 |
6.3.4 定量分析验证CUL1 不影响SSF基因表达 |
6.3.5 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CUL1与FCA互作 |
6.3.6 蛋白免疫印迹检测CUL1 泛素化降解FCA |
6.3.7 定量分析验证CUL1 不影响FCA基因表达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CUL1 功能丧失导致FLC下调和植物早花表型 |
6.4.2 CUL1通过与SSF相互作用调控SSF的泛素化降解 |
6.4.3 CUL1通过与FCA相互作用调控FCA的泛素化降解 |
6.5 讨论 |
第七章 花期调控基因SSF的多态性功能和环境适应性分析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试剂及配方 |
7.2.3 分子操作方法 |
7.2.4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体外蛋白降解检测SSFN414D蛋白稳定性 |
7.3.2 MG132 处理检测SSFN414D转基因株系蛋白稳定性 |
7.3.3 蛋白印迹验证SSFN414D蛋白稳定性 |
7.3.4 定量分析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SSFN414D蛋白水平受泛素化修饰 |
7.3.5 SSF多态性与环境适应性分析 |
7.3.6 FCA和 SSF的基因家族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开花时间调控基因SSFN414D自然变异影响SSF蛋白降解 |
7.4.2 SSF多态性与环境适应性分析 |
7.4.3 SSF和 FCA基因家族分析 |
7.5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GWAS自然群体FLC表达数据 |
附录2 QTL F_2群体花期数据 |
附录3 课题所用引物 |
作者简介 |
(3)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及当代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十七世纪荷兰静物花卉画的历史成因 |
1.1 新类型的出现 |
1.2 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出现的原因 |
2 十七世纪的荷兰花卉画艺术 |
2.1 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艺术家群体 |
2.2 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的特征 |
3 当代艺术家对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艺术的承继 |
3.1 安布罗修斯·博斯查尔特:对市场需求的回应 |
3.2 雷切尔·鲁伊希:植入科学理念的花卉画 |
3.3 鲍斯·米优斯:传统花卉画的当代“再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壳斗科栎属的研究概况 |
1.1.1 壳斗科栎属的简介 |
1.1.2 壳斗科栎属的研究进展 |
1.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研究概况 |
1.2.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简介 |
1.2.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初步观测研究 |
2.1 引言 |
2.1.1 物候学的研究概况 |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观测结果 |
2.3.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物候观测图谱 |
2.4 讨论 |
3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杂交研究 |
3.1 引言 |
3.1.1 杂交实验的研究概况 |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时间、地点和亲本选择 |
3.2.2 花粉采集与收藏 |
3.2.3 人工授粉及管理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啮齿动物对槲栎、槲树、栓皮栎种子扩散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种子扩散的研究进展 |
4.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物理特性 |
4.3.2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化学特性 |
4.3.3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命运 |
4.3.4 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的种子扩散距离 |
4.3.5 不同动物扩散槲栎、槲树和栓皮栎种子的差异 |
4.4 讨论 |
4.4.1 种子物理特性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
4.4.2 种子化学特性对种子命运的影响 |
4.4.3 种子特性与扩散距离的关系 |
4.4.4 不同动物对种子扩散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文化建设中对建设城市文化公园的要求 |
1.1.2 城市化进程下公众对公园绿地的功能需求 |
1.1.3 现状城市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脉与历史文脉 |
2.1.2 城市公园 |
2.1.3 文化公园 |
2.1.4 小结 |
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2.2.2 中国城市文化公园的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
3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3.1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3.1.1 整体性原则 |
3.1.2 地域性原则 |
3.1.3 原真性原则 |
3.1.4 传承性原则 |
3.1.5 创新性原则 |
3.1.6 参与性原则 |
3.2 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理论 |
3.2.1 文脉主义理论 |
3.2.2 场所精神理论 |
3.2.3 有机更新理论 |
3.2.4 城市意向理论 |
3.3 城市文化公园选址 |
3.3.1 文化区位 |
3.3.2 交通区位 |
3.3.3 环境区位 |
3.3.4 社会区位 |
3.4 规模及容量预估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历史文脉梳理 |
4.1.3 历史文脉表达与展现手法 |
4.2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历史遗址现状 |
4.2.3 历史遗址保护与烘托手法 |
4.3 绍兴东湖风景区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历史文脉梳理 |
4.3.3 历史遗迹传承与再造手法 |
4.4 韩国首尔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 |
4.4.1 项目概况 |
4.4.2 历史文脉梳理 |
4.4.3 历史遗址保育与展陈手法 |
4.5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5.1 项目概况 |
4.5.2 历史文脉梳理 |
4.5.3 历史遗址改造与更新手法 |
5 城市公园中历史文脉的表达方法及设计策略 |
5.1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总体设计研究 |
5.1.1 文脉选择定位 |
5.1.2 空间总体布局 |
5.2 城市公园历史文脉表达详细设计研究 |
5.2.1 对有历史遗存的文脉保护利用 |
5.2.2 对无历史遗存的文脉传承表达 |
6 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
6.1 场地认知 |
6.1.1 区位分析 |
6.1.2 上位规划 |
6.1.3 土地沿革 |
6.1.4 历史文脉 |
6.1.5 项目意义 |
6.2 场地现状 |
6.2.1 周边公园覆盖 |
6.2.2 周边土地利用 |
6.2.3 用地性质 |
6.2.4 交通条件 |
6.2.5 水文条件 |
6.2.6 地形条件 |
6.2.7 植被条件 |
6.2.8 建筑及土壤分析 |
6.2.9 现存问题总结 |
6.3 目标与定位 |
6.3.1 设计原则 |
6.3.2 设计目标 |
6.3.3 设计定位 |
6.4 历史文脉设计表达策略 |
6.4.1 以文化演绎重现本土历史 |
6.4.2 以文化展现引导自然更新 |
6.4.3 以文化互动激发城市活力 |
6.5 总体设计 |
6.5.1 文化特色 |
6.5.2 空间结构 |
6.5.3 景观风貌 |
6.5.4 功能分区 |
6.6 分区设计 |
6.6.1 廊道景观区 |
6.6.2 金鱼戏莲区 |
6.6.3 盛世牡丹园 |
6.6.4 文化科普区 |
6.6.5 文体运动区 |
6.6.6 丘林花海区 |
6.6.7 落英旱溪区 |
6.6.8 雨水花园 |
6.6.9 野趣密林区 |
6.7 专项设计 |
6.7.1 道路系统设计 |
6.7.2 竖向设计 |
6.7.3 水系设计 |
6.7.4 植物设计 |
6.7.5 公共设施及小品设计 |
6.7.6 照明设计 |
6.8 技术经济指标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纸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群体关联分析的拟南芥调控区适应性研究与多组学关联网络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拟南芥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1.1 模式植物拟南芥的起源与特性 |
1.1.2 拟南芥的遗传多样性 |
1.1.3 拟南芥环境应答性的遗传调控研究 |
1.1.4 拟南芥1001 基因组计划 |
1.2 自然选择与局部适应性 |
1.2.1 自然选择理论简述 |
1.2.2 局部适应性(Local Adaptation) |
1.2.3 表型可塑性与调控区变异 |
1.2.4 基因表达调控的适应性进化 |
1.3 群体遗传学策略下的关联分析 |
1.3.1 泛基因组的应用 |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
1.3.3 精细定位(Fine-mapping)方法 |
1.4 多组学联合在植物中的应用 |
1.4.1 多组学联合概述 |
1.4.2 多组学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运用 |
1.4.3 拟南芥的多组学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拟南芥调控区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联性 |
2.1 背景介绍 |
2.1.1 拟南芥基因调控区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
2.1.2 拟南芥1001 基因组计划的数据开放 |
2.2 数据收集、分析方法与结果 |
2.2.1 拟南芥转录调控区筛选 |
2.2.2 基因组数据下载与SNP信息获取 |
2.2.3 转录调控元件变异的筛选 |
2.2.4 转录组数据标准化 |
2.2.5 转录调控区的eQTL分析 |
2.2.6 转录调控区的eQTL初步功能分析 |
2.2.7 转录调控区的变异对植物表型与抗逆性的影响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拟南芥调控区的环境气候适应性 |
3.1 背景介绍与研究策略 |
3.1.1 拟南芥的局部适应性(Local Adaptation) |
3.1.2 拟南芥局部适应性的研究策略 |
3.2 拟南芥局部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
3.2.1 拟南芥采集地的地理气候数据收集与提取 |
3.2.2 调控区变异的环境关联性分析 |
3.2.3 适应性位点的进一步精准定位 |
3.2.4 变异位点之间的协同效应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与经度相关的变异位点分析 |
3.3.2 与纬度相关的变异位点分析 |
3.3.3 与海拔相关的变异位点分析 |
3.3.4 与年平均温度相关的变异位点分析 |
3.3.5 与年降水量相关的变异位点分析 |
3.3.6 变异位点的精准定位 |
3.3.7 变异位点的协同效应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大利与瑞典拟南芥的调控区遗传差异分析 |
4.1 背景介绍 |
4.1.1 拟南芥对不同区域的适应性进化 |
4.1.2 适应性进化的机制 |
4.1.3 意大利与瑞典的环境差异性 |
4.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
4.2.2 统计学分析 |
4.2.3 系统进化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遗传差异位点分析 |
4.3.2 两个区域拟南芥的系统进化分析 |
4.3.3 环境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拟南芥群体样本的多组学关联分析 |
5.1 研究背景与策略 |
5.1.1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5.1.2 研究策略 |
5.2 分析方法 |
5.2.1 数据收集 |
5.2.2 全基因组范围的eQTL鉴定 |
5.2.3 环境关联的eQTL |
5.2.4 与GWAS关联的eQTL |
5.2.5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 |
5.2.6 全转录组关联分析(TWAS) |
5.2.7 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WAS) |
5.2.8 表达甲基化数量性状位点(emQTL) |
5.2.9 通路(Pathway)关联分析 |
5.2.10 基因-表型数据收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基因组的eQTL分析结果 |
5.3.2 与环境关联的eQTL结果 |
5.3.3 与GWAS关联的eQTL结果 |
5.3.4 全转录组关联分析(TWAS)结果 |
5.3.5 表观基因组关联分析(EWAS)结果 |
5.3.6 表达甲基化数量性状位点(emQTL)结果 |
5.3.7 通路关联分析 |
5.3.8 多组学关联网络的应用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8)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植物繁殖生态学发展史 |
2.2 植物的繁殖对策 |
2.3 繁殖分配对策 |
2.3.1 有性繁殖 |
2.3.2 无性繁殖 |
2.3.3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权衡 |
2.3.4 生理整合与克隆内分工 |
2.4 性分配对策 |
2.4.1 植物的性系统类型 |
2.4.2 性二态的进化途径和机制 |
2.4.3 环境胁迫对性二态的影响 |
2.5 植物的繁殖保障对策 |
2.6 植物的防御机制-挥发物 |
2.7 气候变化与湿地植物的繁殖对策 |
2.7.1 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繁殖的影响 |
2.7.2 气候变化对湿地植物繁殖的影响 |
2.8 燕子花(Iris laevigata)概况 |
2.8.1 燕子花(I.laevigata)的生物学特征 |
2.8.2 燕子花的地理分布 |
2.8.3 燕子花(I.laevigata)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燕子花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权衡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物种 |
3.1.2 研究地点 |
3.1.3 两种分株的密度、高度和生物量测定 |
3.1.4 有性和无性分株的叶面积变化规律 |
3.1.5 净光合速率 |
3.1.6 分株之间的15N转移 |
3.1.7 授粉对有性分株的影响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两种分株的形态特征、资源分配模式 |
3.2.2 两种分株的密度、高度比较 |
3.2.3 两种分株的叶片面积动态变化比较 |
3.2.4 两种分株的净光合速率比较 |
3.2.5 两种分株之间的15N转移 |
3.2.6 授粉对有性分株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燕子花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模式 |
3.3.2 燕子花的无性繁殖促进了有性繁殖 |
3.3.3 燕子花依赖于性系统的社会分工假说与资源分配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燕子花的性系统选择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物种和地点 |
4.1.2 水位测量 |
4.1.3 花部特征测量 |
4.1.4 花色苷和黄酮醇的测量 |
4.1.5 天然坐果率和结实情况 |
4.1.6 模拟实验 |
4.1.7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2013?2015年不同湿地的水位 |
4.2.2 2013?2015年年不同湿地的燕子花数量和大小比较 |
4.2.3 不同湿地的燕子花花颜色比较 |
4.2.4 2013?2015年不同湿地的燕子花雄性功能比较 |
4.2.5 2013?2015年不同湿地地区燕子花雌性功能比较 |
4.2.6 水分与花功能性状的Pearson相关性 |
4.2.7 模拟实验中的性表达 |
4.3 讨论 |
4.3.1 湿地高水位对燕子花雄性功能的选择压力大于雌性功能 |
4.3.2 植物为什么更容易失去雄性功能 |
4.3.3 燕子花水位胁迫下的性系统变化是不可遗传变异 |
4.3.4 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影响植物性系统表达,降低生物多样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燕子花的繁殖保障策略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地点和物种 |
5.1.2 花部特征与发育过程 |
5.1.3 花粉活力 |
5.1.4 柱头可授性 |
5.1.5 繁育系统与繁殖保障 |
5.1.6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花粉散发模式 |
5.1.7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结实的模式 |
5.1.8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燕子花的花部特征以及凋谢过程 |
5.2.2 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 |
5.2.3 不同授粉方式对结实的影响 |
5.2.4 不同天气条件下,花粉分发、结实情况的比较 |
5.3 讨论 |
5.3.1 燕子花花冠“旋转式”凋谢方式实现延迟自交,并提供繁殖保证 |
5.3.2 延迟自交是一种繁殖保障策略,但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
5.3.3 延迟自交的进化驱动力及选择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燕子花挥发物释放节律与动植物关系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研究地点和物种 |
6.1.2 燕子花不同花期花朵挥发物的动态检测 |
6.1.3 燕子花不同部位挥发物的检测 |
6.1.4 传粉媒介及其访花行为观察 |
6.1.5 植食者的取食动态 |
6.1.6 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 |
6.2.2 盛花期不同部位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比较 |
6.2.3 传粉者的访花行为 |
6.2.4 植食者的取食动态 |
6.3 讨论 |
6.3.1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抵御昆虫植食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2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吸引传粉者的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3 燕子花花朵挥发物的释放节律与防御植食者、吸引传粉者的双重适应性进化意义 |
6.3.4 燕子花挥发物成分的空间差异可以有效防御昆虫类植食者,难以防御啮齿类动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9)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基本简写表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 |
三、论文思路 |
四、史料基础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兰顿早期及思想形成 |
第一节 早期经历 |
第二节 思想继承 |
一、教父思想 |
二、“巴黎学派” |
三、法学基因 |
第二章 思想内核 |
第一节 论教会 |
一、教皇权 |
二、教会观 |
三、双剑论 |
第二节 论王权 |
一、国王的产生 |
二、王权即“罪恶” |
三、需要原则 |
第三节 论法律 |
一、神法即自然法 |
二、神法即摩西律法 |
三、王权与神法的关系 |
第三章 当选坎特伯雷大主教 |
第一节 12-13世纪的法律、政治背景 |
一、英格兰的古老习俗和法律 |
二、王权、贵族与教会的博弈 |
第二节 当选大主教之路 |
一、教皇任命 |
二、国王认可 |
第四章 兰顿对英格兰教会的立法 |
第一节 13世纪前的英格兰教会法 |
第二节 兰顿的教会立法活动 |
一、《坎特伯雷教区宪章》(1213/1214年) |
二、《奥斯内教会法》(1222年) |
第三节 兰顿教会立法的历史意义 |
第五章 兰顿对《大宪章》的影响 |
第一节 兰顿与《大宪章》关系的学术争论 |
第二节 行为影响 |
一、舆论宣传 |
二、调停之路 |
第三节 思想影响 |
一、教会独立 |
二、王在法下 |
三、王国集体 |
第四节 持续践行 |
一、“法律审判”与拒交罗彻斯特城堡 |
二、“教会特权”与对抗教宗使节 |
三、1225年《大宪章》重颁 |
第六章 评价 |
第一节 经院神学的阐释者 |
第二节 教会独立的改革者 |
第三节 宪政主义的倡导者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斯蒂芬·兰顿大事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耐涝性研究进展 |
1.1 涝渍概况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
1.1.1 对植物生长形态及发育的影响 |
1.1.2 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2 植物耐涝性鉴定方法及评价指标 |
1.2.1 田间直接鉴定法 |
1.2.2 盆栽模拟淹水法 |
1.2.3 人工模拟气候箱法 |
1.2.4 高通量表型平台法 |
1.3 植物耐涝性的分子机理 |
1.3.1 根系结构与植物耐涝性 |
1.3.2 碳水化合物消耗及代谢平衡 |
1.3.3 转录因子与植物耐涝性 |
1.4 菊花耐涝性相关研究 |
2 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原理 |
2.1 分子标记的主要种类 |
2.2 几种常用分子标记的原理 |
2.2.1 SRAP标记 |
2.2.2 SSR标记 |
2.2.3 SNP标记 |
2.2.4 CAPS/dCAPS标记 |
3 植物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解析方法 |
3.1 连锁分析 |
3.1.1 连锁分析概念 |
3.1.2 条件QTL定位 |
3.1.3 连锁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2 关联分析 |
3.2.1 关联分析概况 |
3.2.2 群体类型与分析模型 |
3.2.3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3 集团分离分析法 |
3.3.1 BSA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3.2 BSR-seq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4 多种方法的联合分析 |
3.5 菊花数量性状定位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菊花品种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
1.2.2 耐涝指标测定 |
1.2.3 菊花耐涝性评价标准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评价 |
2.2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AMMI分析 |
2.3 菊花品种资源耐涝性的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 |
1.2.2 耐涝指标测定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F_1代耐涝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
2.2 菊花耐涝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2.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
2.2.2 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2.2.3 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 |
2.2.4 遗传参数估算 |
2.3 菊花耐涝性状的杂种优势 |
2.4 菊花亲本间遗传距离 |
2.5 菊花耐涝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变异 |
3.2 亲本选择选配及杂种优势预测 |
3.3 菊花各耐涝性状的遗传力 |
第四章 菊花遗传图谱构建及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
第一节 菊花连锁遗传图谱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1.3 SRAP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1.4 gSSR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1.5 标记收集、命名与分离分析 |
1.6 连锁分析与图谱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分离分析 |
2.2 母本遗传图谱构建 |
2.3 父本遗传图谱构建 |
3 讨论 |
3.1 分子标记多态性与偏分离现象 |
3.2 栽培菊花的遗传特性 |
3.3 影响遗传图谱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存在问题 |
第二节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QTL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鉴定 |
1.2.1 模拟涝害处理方法及指标测定 |
1.2.2 耐涝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
1.3 菊花耐涝性动态QTL定位 |
1.4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整合 |
1.5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菊花F_1群体耐涝性的遗传变异 |
2.2 菊花耐涝性加性QTL定位 |
2.2.1 非条件QTL分析 |
2.2.2 条件QTL分析 |
2.2.3 非条件和条件QTL整合分析 |
2.3 菊花耐涝性上位性QTL定位 |
2.3.1 非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
2.3.2 条件上位性QTL分析 |
3 讨论 |
3.1 菊花耐涝性动态表型变异 |
3.2 菊花耐涝性的动态遗传机制 |
3.2 QTL聚合及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 |
第五章 基于SNP标记的菊花耐涝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挖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涝胁迫处理和性状调查 |
1.3 SNP基因分型和群体结构分析 |
1.4 GWAS和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
1.5 dCAPS标记开发及验证 |
1.6 候选基因预测及qRT-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2 聚类结果与耐涝性的关系 |
2.3 GWAS分析及优异等位变异发掘 |
2.4 优异等位位点聚合分析 |
2.5 dCAPS标记的开发及验证 |
2.6 候选基因鉴定及差异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GWAS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优异等位变异的聚合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
3.3 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六章 利用BSR-seq挖掘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及候选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涝胁迫处理及样品准备 |
1.3 RNA提取及测序 |
1.4 De novo组装及SNP检测 |
1.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注释 |
1.6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及候选基因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和组装 |
2.2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SNP鉴定 |
2.3 基因功能注释及差异表达分析 |
2.4 菊花耐涝性关联SNP位点鉴定 |
2.5 候选基因鉴定及功能注释 |
3 讨论 |
3.1 BSR-seq及其在菊花中应用的可行性 |
3.2 基因差异表达及候选基因功能的分析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欧洲生态标签——Flower(论文参考文献)
- [1]喜旱莲子草DMNT合成途径关键TPS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 王苑馨. 山西农业大学, 2021
- [2]拟南芥花期调控基因SSF自然变异鉴定与功能解析[D]. 王云鹤.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3]十七世纪荷兰花卉画及当代变迁研究[D]. 黄鹂.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4]北京地区三种栎属植物杂交与种子扩散研究[D]. 刘苹.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历史文脉的城市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黑庄户御金鱼文化公园为例[D]. 明圆圆.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6]基于群体关联分析的拟南芥调控区适应性研究与多组学关联网络构建[D]. 蓝一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8]湿地植物燕子花(Iris laevigata)的繁殖对策研究[D]. 王灵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斯蒂芬·兰顿的政治思想与实践研究[D]. 王美君. 山东大学, 2019(02)
- [10]菊花耐涝性遗传机制解析与候选基因挖掘[D]. 苏江硕.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