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冯译萱[1](2021)在《阿城论》文中研究表明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邹海燕[2](2021)在《汉藏文论话语下悲剧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窦娥冤》与《朗萨雯波》为例》文中提出

崔常俊[3](2020)在《豫剧《白蛇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豫剧《白蛇传》为研究对象,分析豫剧《白蛇传》在河南省内以及省外的流布,探讨其演出兴盛、交流广泛、影响巨大的文化背景;以樊粹庭改编本与常香玉演出本为中心,分析豫剧《白蛇传》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成就,探讨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传承策略。绪论部分,界定研究对象,概述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介绍白蛇故事的渊源、流变,考察豫剧《白蛇传》在河南以及省外的流布,分析演出盛况,探讨文化背景。白蛇传说源远流长。在唐传奇时期,白蛇故事体现了神道不诬、色欲害人的主题;在宋元话本阶段,白蛇故事吸取旧说,将塔与怪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在明话本时代,白蛇故事借助白蛇以写人,表达弘扬人欲的意旨;清代以后,白蛇故事被搬上舞台,呈现重情娱心的特点。豫剧就是演绎《白蛇传》的重要剧种,而《白蛇传》也是豫剧的代表性剧目。豫剧《白蛇传》在河南省内的演出活动非常兴盛。清末民初,豫剧《白蛇传》就已经在开封地区演出,遍布全省而且与其他剧种交流互动,又是科班或剧团排练的常备剧目,切合观众喜好和演员素质。科班或剧团通过移植创新以争取观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进一步扩大它的影响。豫剧《白蛇传》在省外的流布范围也十分广阔,其演出与编创大师、着名演员的努力密切相关,既保留本色又互相借鉴,更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引导、支持。豫剧《白蛇传》的演出活动甚至遍及全国,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第二章,以樊粹庭改编本及常香玉演出本为中心,分析豫剧《白蛇传》深刻的思想内涵。豫剧《白蛇传》的思想意蕴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浓厚的悲剧意识:男弱女强导致婚变悲剧,同时悲剧意识又有弱化趋势;二是情理矛盾和抗争精神,既展示了情欲矛盾与明哲保身的深刻冲突,又显示了“理性”与抗争精神的对立。第三章,探讨豫剧《白蛇传》的艺术成就。豫剧《白蛇传》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体现为动态展示、对比突出、描摹心理和切合身份;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善于设置戏剧冲突、善于剪裁、情节生动;在语言方面则呈现出刚柔兼备、张驰有度和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另外,樊粹庭先生的改编本和常香玉演出本的差异性体现了豫剧编导大师对于传统戏剧的不同改编思路,也显示出豫剧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发展趋势。结语部分,探讨豫剧《白蛇传》对于河南文化建设、河南地方戏研究以及“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

陈亚利[4](2020)在《超越深渊的路径 ——论史铁生小说的宗教情怀》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人由于接受了更多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教育,在处理个体苦难时往往趋向于依靠个人的努力试图克服,向神灵求助的意识薄弱,强大的压力难免会使他们处于陷入精神深渊无法脱离的处境。史铁生根据自己残疾和疾病的生命体验及其在苦难中企图寻找解脱的愿望,从自身生命经验出发凭借宗教精神来应对深渊,以求能够超越生命中的困境。以佛耶两种宗教情怀作为精神指导契合史铁生的生命境遇和解脱的出路,佛教在回答他怎么面对死亡的问题上给了他很大启发,除此之外其心理疗法也安抚了作家的情绪;他接受了基督教关于原罪、博爱、宽恕的思想,以更加平和、积极、逍遥的心态来面对活着这件事。因此在生与死的哲学上,佛耶两教都给出了史铁生恰当的答案,这也正是遭遇残疾和病痛的他迫切需要的精神指导,所以与仁义中和的儒教、清静无为的道教无缘。在这样的神本意识引领下,辅以个人摆脱苦难的意志也就有了超越困境的可能。在审视、接触宗教文化时史铁生始终保持着冷静、理性的思考,对宗教中一些教义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在从佛、耶信念受益的过程中阐释了自己对于处于深渊当中应如何处理人义、神义关系的看法:既要有个体力量的发挥,又要有向神灵呼救的行动,困境伴随着我们整个生命,所以超越深渊的过程也应该永久存在。从书写意义方面来看,史铁生接触宗教文化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离不开个体精神的建构,生命境遇的转变和拯救得益于宗教情怀的影响,使深处困境中的人们多了一点关怀心灵的深邃,也多了一点向人性深处探寻的出路。对宗教文化的理解也丰富和发展了它的美学价值,作品反映的思想大都是超越深渊的尝试,其中有着人义论的努力,更多的则是以神义论为依托,在充满荒诞的现世祈盼圣灵的降临以完成救赎,不失为全体人类生活的一种参考。

张秋诗[5](2020)在《论白先勇的悲剧意识与小说创作》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奇才”,白先勇及其小说创作历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对象。其特殊的身份背景、人生经历、文化积累、创新思维等都决定了他几乎所有的小说创作都是围绕着悲剧意识进行展开,并以此诠释了他对于文化、生命、历史的特殊认知与体悟。本论文从悲剧意识入手,对白先勇及其笔下的小说中体现的悲剧进行了梳理与探寻。本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根源入手,探析白先勇及其小说创作中悲剧意识的成因。白先勇悲剧意识的生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生逢乱世,自童年时期起白先勇就随家人于炮火之下四处奔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感到了时间与历史的无常。二是成年后远离故土求学生活,在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下形成了他独特的“寻根”情节。三是自小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的感伤基调与悲天悯人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白先勇最初悲剧意识的形成。第二章论述了白先勇悲剧意识的文本意涵。从具体的文本分析入手,结合白先勇独特的人生经历,阐明了白先勇在小说建构中体现出的多种悲剧意识,即对人们无常命运的悲悯之情、对彼岸世界的精神皈依与为同性恋群体的谱写哀歌。通过对白先勇不同悲剧意识形态的分析,揭示了在经历时代与历史巨变后的众生百态。白先勇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心灵感悟化为珍贵的墨水,刻画出了悲剧与处于悲剧中的人们的困顿与绝望,并试图在这困境中建立抚慰与救赎的精神家园,体现了其悲天悯人的创作情怀。第三章细致阐述了白先勇悲剧意识的审美呈现,也是本文是主要创新之处。第一节从人物群像的塑造方面入手,以父亲形象、红颜祸水形象及失根者形象三方面为基础,探究其不同人物形象在小说创作中的不同功用,并在继承前人对人物形象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与深化了人物群像建构的类型与内容。第二节是话语修辞与悲情缠绕。作者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学习了西方现代派的写作手法,意识流与反讽写作技巧的运用将小说中隐含的悲剧意识作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同时对方言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写作的极致追求。第三节是美的形式与悲的映现及共鸣。从戏曲、音乐、色彩等方面对小说叙事架构进行了分析,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更好地体现小说中的悲剧意识与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更能突出其审美功用。通过对小说书写方式的分析,突出了其悲剧意识的独特之处,体现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郭伟楠[6](2020)在《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文中认为田沁鑫是中国当代具有独特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的话剧导演,其作品以深刻的主题内涵和大胆瑰丽的艺术想象见长。田沁鑫戏剧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不仅丰富了其作品内涵,同时也对中国戏剧的发展颇具当代启迪。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同时也是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经验,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和审美追求。本文聚焦于田沁鑫戏剧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及其展现出的艺术个性生命力所在。集中围绕三个问题作出讨论:第一,田沁鑫戏剧中如何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第二,为何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其戏剧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三,田沁鑫戏剧中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启示有哪些?基于此,本文共分为三章进行讨论。第一章,集中讨论田沁鑫戏剧中如何展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文章从戏剧文本、舞台呈现和编剧创作三个角度对其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此问题的把握有助于对田沁鑫戏剧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表现进行由表及里的认识,进而展现出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贯穿其戏剧作品产生的每一个环节。第二章,通过对六部具体作品的整体解读,分析讨论为何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其戏剧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本章中选取最能够展现田沁鑫戏剧艺术个性的代表作,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提炼出每部代表作中最具概括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以此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田沁鑫戏剧中的强大生命力。第三章,着重讨论田沁鑫戏剧表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当代启示。田沁鑫戏剧中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运用,起到了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作用,点明了中国戏剧市场对于戏剧审美与娱乐双重需求的要义,同时为中国戏剧家在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运用和创新上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借鉴经验,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中国戏剧审美的民族性格。田沁鑫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展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田沁鑫戏剧创作的艺术个性与价值,也为中国戏剧对于美学精神表现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

付美[7](2020)在《从芥川龙之介晚期作品看其悲剧意识》文中研究说明芥川龙之介1927年7月24日服安眠药自杀于田端家中,产生了极大的轰动,世人对文学鬼才芥川的早逝不免感到惋惜。芥川在《给一个老友的信》中表达了自己“恍惚的不安”。当时的社会环境、芥川的生活环境、芥川对艺术的追求等各方面对芥川的自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芥川龙之介自杀的深层原因是其悲剧意识。芥川童年时期就意识到家庭、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成长经历使芥川较早地体会到生存处境的的悲壮性。悲剧意识产生于追求生存发展产生的生存处境。芥川特殊的生存处境促进了其悲剧意识的发展。本文分为四个章节,从芥川自身经历、《齿轮》中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芥川对社会的关照及悲剧意识对其自杀的影响四个方面对芥川龙之介的悲剧意识进行探究与论证。在分析芥川悲剧意识的来源后,梳理芥川悲剧意识分别在作品中与社会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并根据芥川对死亡的描写、对社会的讽刺、对艺术的追求推导出芥川死亡意识的发展历程,最终自杀的原因。第一章,以《大导寺信辅的半生》与《一个傻瓜的一生》为立脚点,以自传性作品内描写的真实,分析悲剧意识的来源。首先在芥川龙之介早期,家庭成长环境对芥川性格与思维方式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婚后,因痔疾、神经衰弱等身体疾病与签约新闻社成为专职作家,芥川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处境。情感方面困扰于秀茂子的纠缠,生活在遗传母亲的发疯的恐惧中,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第二章,分析《齿轮》中的意象,意象所象征的意义正是芥川悲剧意识的表达,以晚期作品《齿轮》中频繁出现的三个意象雨衣、齿轮及赤光分析芥川文内所表现出的由阴郁、不安到接近死亡的逐渐变化过程。作品中浓郁的阴郁气氛令人感到恐怖,通过芥川的文字感受到芥川的内心。第三章,明治、大正时代的社会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芥川的创作,因为芥川的敏锐性,对于社会有自己的希冀,才会造成性格上消极的一方面,形成冷眼看世界的态度。对于社会的不满、无可奈何的心情发泄在作品内,如《河童》中对利己主义的讽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但是对社会不满的芥川并没有表现出反抗的勇气,不满的心理与无反抗的行为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芥川的痛苦。第四章,芥川称自己的文学是“败北”的,但实际上颇受赞扬,“败北”是芥川人生的败北,即自杀,在文学方面芥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宫本显治的论文“败北的文学”以无产阶级作家独特的视角对芥川晚期作品进行了评价,肯定了芥川晚期作品的社会价值。由于多重折磨,芥川的生命也逐渐走向死亡,并在晚期作品中出现自杀的意图。虽然芥川以自身的力量反抗自己的悲剧性命运,但命运的强大使人难以逆转,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的结局。可以说悲剧意识是导致芥川自杀的深层原因。

郑玲[8](2019)在《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路遥知马力型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朋友因误会产生纠纷到误会消除的友谊故事。朋友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遥知马力型故事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交友之道至今还在言说。笔者搜集了 62个异文,在此基础上探究该故事类型的历史流变、亚型、文学艺术魅力以及朋友伦理四个方面内容。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包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关键问题与创新点。在研究现状部分笔者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总结了目前学者对于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研究所做的贡献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创新。第二部分是“路遥知马力型故事概括”。就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路遥知马力型故事最早是在南朝时期从印度以佛教故事的形式传入中国的。路遥知马力型故事是一个俗语故事,既以故事又以俗语的方式流传在民间,这一章笔者重点讨论了俗语与故事的发展演变关系以及该故事类型的俗语与故事之间的生成关系。笔者从众多文献中搜集出该故事类型共62篇,笔者根据该故事类型的区域分布情况绘制出区域分布图,通过区域分布图探究该故事类型的区域分布特点和流变规律。为下一章类型的分析打下基础。第三部分是“路遥知马力型故事亚型”。笔者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将路遥知马力型故事划分为四个亚型,分别是一箱女红亚型、一夜洞房亚型、一路积福亚型和一份厚礼亚型。笔者在这里讨论了每一种亚型的情节、亚型与地域,亚型与讲述者背景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了亚型中的核心情节。第四部分是“路遥知马力型故事叙事艺术”。笔者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该故事类型的艺术特色。路遥知马力型故事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冲突,冲突贯穿在故事结构中。情节的起伏、人物冲突、悬念的设置、误会的叠加、悲喜风格的频繁转换,让路遥知马力型故事更具文学艺术色彩。第五部分是“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的朋友伦理”。朋友是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的核心要素。本章节笔者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伦理批评等角度来研究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的朋友伦理。同为朋友的故事,世界故事中两老友型故事与路遥知马力型故事讲述方式完全相反,价值选择的不同,却反映了相同的价值取向。这与朋友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性有关,儒家交友观的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人选择朋友的关键原因。

耿慧波[9](2018)在《2015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索引所收录的是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中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索引,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条目在前,摘要附后。*每个条目所列内容为:序号.作者:《题目》(导师),院校一、索引1.杨洁:《<诗经>郑、卫诗歌研究》(程奇立),山东师范大学2.邱梦艳:《<诗经>学中结构阐释法的形成历程》(姜广辉),湖南大学

何双[10](2018)在《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对象是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关于这一论题主要体现在他对儒道佛思想的重新阐释中,同时这也是构建以陆王心学为主干的现代新儒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理论,本文特别从牟先生的思想着述中整理、提炼出的三个论点:“悲天悯人”、“游与逸”、“大悲心”。儒家借用悲剧精神给世人创造了春风化雨般的“感通世界”;道家则重“艺术精神和贵族精神”;佛家的“圆善”保住了一切法,也证实了大悲心的价值与意义。这些都是把握“牟先生所理解的中国哲学的特质”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最终得出中国悲剧精神中的“苍凉悲壮”之感。

二、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豫剧《白蛇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白蛇戏”的渊源、演变与传播
    第一节 白蛇故事与“白蛇戏”的演变
        一、唐传奇时期:神道不诬,色欲害人
        二、宋元话本时期:吸取旧说,塔怪融合
        三、明话本时期:借蛇写人,高扬人欲
        四、清代以后:舞台呈现,重情娱心
    第二节 豫剧《白蛇传》在河南境内的流布
        一、班社林立,唱遍中原
        二、移植创新,与时俱进
    第三节 豫剧《白蛇传》在省外的流布
        一、编创引领,名角巡演
        二、保留本色,交流互鉴
        三、政府鼓励,统筹引导
第二章 豫剧《白蛇传》的思想意蕴
    第一节 豫剧《白蛇传》的悲剧意识
        一、男弱女强与婚变悲剧
        二、悲剧意识的弱化趋势
    第二节 情理矛盾与抗争精神
        一、情欲奔突与明哲保身
        二、“理性”阻挠与抗争精神
第三章 豫剧《白蛇传》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豫剧《白蛇传》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通过动态展示与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
        二、注重心理描写与人物身份地位相符合
    第二节 豫剧《白蛇传》的情节结构
        一、强烈的内外矛盾冲突
        二、取舍得当、张弛有度的结构安排
    第三节 豫剧《白蛇传》的语言艺术
        一、阳刚与柔美的融合
        二、运用诙谐幽默,增添喜剧效果
    第四节 不同改编思路与传承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超越深渊的路径 ——论史铁生小说的宗教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阐释
    3 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命与宗教的互动——史铁生与精神深渊
    1.1 现代人的精神深渊
    1.2 疾病的生命体验
    1.3 史铁生的生命惠悟和宗教情怀
第二章 超越深渊的拯救:史铁生小说宗教情怀的呈示
    2.1 对传统佛教精神的扬弃
    2.2 对基督精神的神性思考
    2.3 化苦为乐的宗教化人生观
第三章:精神建构与美学超越:史铁生宗教情怀的书写意义
    3.1 个体精神的建构
    3.2 生命境遇的拯救与超越
    3.3 另一种书写:宗教情怀的美学价值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论白先勇的悲剧意识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其重难点与方法
第一章 白先勇悲剧意识的根源探寻
    第一节 动荡时事中的流离失所
    第二节 远离故土的羁旅漂泊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渗透熏陶
第二章 白先勇悲剧意识的文本意涵
    第一节 对无常命运的悲悯
    第二节 向彼岸世界的精神皈依
    第三节 为同性之恋谱写哀歌
第三章 白先勇悲剧意识的审美呈现
    第一节 人物群像的悲剧性设置
    第二节 话语修辞与悲情缠绕
    第三节 美的形式与悲的映现及共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主要研究方法
    0.3 创新点
    0.4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田沁鑫戏剧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1.1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及其在田沁鑫戏剧中的体现
        1.1.1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概述
        1.1.2 中华传统美学元素在戏剧中的体现
    1.2 戏剧文本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1.2.1 归于“和谐”的矛盾冲突
        1.2.2 “诗化”的人物语言
        1.2.3 极简写意的舞台布局说明
    1.3 舞台呈现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1.3.1 突破时空的直观互动
        1.3.2 声画组合的写意空间
        1.3.3 综合性的舞台呈现
    1.4 编剧创作中的中华传统美学元素
        1.4.1 柔韧的悲剧女性形象塑造
        1.4.2 “回环式”的叙事结构建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田沁鑫戏剧经典个案中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
    2.1 儒、道、禅宗美学精神概述
        2.1.1 儒家美学精神概述
        2.1.2 道家美学精神概述
        2.1.3 禅宗美学精神概述
    2.2 儒、道、禅宗美学精神的艺术体现
        2.2.1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仁”思想的艺术呈现
        2.2.2 《断腕》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艺术呈现
        2.2.3 《青蛇》中禅宗意境之美的艺术呈现
    2.3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悲剧意识的发展
    2.4 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中悲剧意识的艺术体现
        2.4.1 《生死场》中的女性悲剧意识
        2.4.2 《赵氏孤儿》中的英雄悲剧意识
        2.4.3 《1699·桃花扇》中的文人悲剧意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田沁鑫戏剧的当代启迪
    3.1 田沁鑫戏剧对现代中国戏剧创作的启发
        3.1.1 兼顾戏剧审美与戏剧娱乐
        3.1.2 促进中华传统美学在戏剧中的运用
    3.2 田沁鑫戏剧的社会的意义
        3.2.1 体现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3.2.2 影响民族审美心理
    3.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从芥川龙之介晚期作品看其悲剧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先行研究
第一章 芥川龙之介的悲剧意识及其生成
    第一节 家庭与成长环境
        一、两个家庭
        二、母爱的缺失
    第二节 生存压力
        一、神经衰弱的折磨
        二、奔波于生计的压力
    第三节 心理压力
        一、“疯子的女儿”——秀茂子的纠缠
        二、对发疯的恐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芥川龙之介悲剧意识的独特表现
    第一节 “雨衣”所代表的阴郁
    第二节 “齿轮”所代表的不安
    第三节 “赤光”所代表的东西方思想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芥川龙之介对个体人生毁灭的关注与思考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悲剧意识
        一、《地狱变》中表现的艺术至上主义
        二、《河童》中表现的艺术至上主义
    第二节 社会层面的悲剧意识
        一、对利己主义的讽刺
        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悲剧意识与自杀
    第一节 “败北的文学”
        一、“败北”的含义
        二、宫本显治对芥川龙之介文学的评价
    第二节 死亡意识的萌芽
        一、芥川龙之介的生死观
        二、对死亡的认识与超越
    第三节 悲剧意识对自杀的影响
        一、对悲剧命运的反抗
        二、无法逃避的生存悲剧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 选题缘由
        2.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与创新点
        1.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故事概况
    第一节 历史溯源
        一、历史源流
        二、故事与俗语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地域流布
    第三节 情节分析
第二章 故事亚型
    第一节 一箱女红亚型
        一、叙事模式
        二、核心情节
    第二节 一路积福亚型
        一、叙事模式
        二、核心情节
    第三节 一夜洞房亚型
        一、叙事模式
        二、核心情节
    第四节 一份厚礼亚型
        一、叙事模式
        二、核心情节
第三章 叙事艺术
    第一节 多元化叙事结构
        一、“一报还一报”两段式结构
        二、三叠式结构
        三、线性递进式结构
        四、复合式结构
        五、多元化结构形态的生成机制
    第二节 误会和悬念的叙事技巧
        一、误会
        二、悬念的情节设定
    第三节 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第四章 故事中的儒家朋友伦理
    第一节 儒家朋友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性
        一、“朋友”伦理含义
        二、儒家交友之道
    第二节 先秦儒家义利观影响下的朋友伦理
        一、先秦儒家义利观新解
        二、路遥知马力型中的故事中“义”“利”观问题
    第三节 路遥知马力型故事对当代交友观的影响
        一、“日久见人心”哲理的当代衍生
        二、当代交友观的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缘起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悲剧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悲剧落幕、喜剧当道的时代环境
    第二节 “西方悲剧理论”特征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中国传统悲剧审美精神的历史阐释
第二章 现代新儒学视野下牟宗三悲剧理论的特质
    第一节 悲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第二节 牟宗三悲剧理论的主要特质
第三章 儒家学说与“悲天悯人”
    第一节 由主体性与道德性所引发的“悲天悯人”
    第二节 忧患意识中的中的敬、敬德、明德与天命
    第三节 悲剧意识的根基之天命下贯而为“性”
    第四节 悲剧精神根基的衍生之孔子的“仁”与“性与天道”
    第五节 儒家悲剧精神的实践路径之“复性工夫”
    第六节 悲天悯人的“感通世界”
第四章 道家领域蕴藏的“游与逸”
    第一节 “唯显逸气而无所成”之名士人格
    第二节 逸气与弃才之境界
    第三节 “逍遥游”的悲剧审美意蕴
    第四节 道家玄理之性格对悲剧精神内涵的开拓
    第五节 艺术精神和贵族精神是“游与逸”的本质彰显
第五章 佛教所开显的悲剧意识之“大悲心”
    第一节 宗教浪漫情绪——大悲心
    第二节 缘起性空
    第三节 《大乘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
    第四节 “圆善”是大悲心的最终愿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藏文论话语下悲剧运行机制的研究 ——以《窦娥冤》与《朗萨雯波》为例[D]. 邹海燕. 西藏大学, 2021
  • [3]豫剧《白蛇传》研究[D]. 崔常俊. 河南大学, 2020(02)
  • [4]超越深渊的路径 ——论史铁生小说的宗教情怀[D]. 陈亚利. 河北大学, 2020(08)
  • [5]论白先勇的悲剧意识与小说创作[D]. 张秋诗.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田沁鑫戏剧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表现[D]. 郭伟楠.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从芥川龙之介晚期作品看其悲剧意识[D]. 付美.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路遥知马力型故事研究[D]. 郑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2015年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J]. 耿慧波.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2)
  • [10]牟宗三对中国传统思想悲剧精神的阐发[D]. 何双. 暨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悲剧意识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