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物质循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祁栋灵,杨小波,谢贵水,吴志祥[1](2020)在《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调控资源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森林资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物质产品供给、生态环境的服务与改善、生态景观构建和应对全球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贡献。本文分析了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介绍了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在光热资源、水分资源、养分资源、土地和空间资源调控利用,以及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涵养水源、增强系统稳定性、改善微气象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强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方面的作用及其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应重点围绕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理与调控、橡胶农林生态系统维持机制、橡胶农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服务及其调控、橡胶农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开展研究。
文雅琴[2](2019)在《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区分布着大量的可溶性岩石,降雨丰富,且多侵蚀性降雨,环境容量低,人为活动的强烈干扰严重地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地理因素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得喀斯特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岩石裸露的石漠化景象。水土流失、石漠化、贫困三大问题在喀斯特区相互交织,为了改善喀斯特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喀斯特区因地制宜,实施兼顾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治理措施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生态学、系统学、经济学、水土保持学、社会学等理论,选取喀斯特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阐明了研究区由传统种植模式到农林复合经营的转变历史、影响因素、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基本社会意识特征及种植模式转变引起的文化变迁。并选取示范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了其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及物理性状的影响。最后,针对问卷调查及实验观测结果,为示范区内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喀斯特区脆弱的自然环境外加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问题,原本耕作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使研究区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政府政策是模式转变的首要驱动因素。地貌类型、水资源特征、海拔、坡度、石漠化等级等自然地理因素及示范区农户的环保意识、发展观念、政府政策、经济收入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差异导致了两个示范区不同的农林复合经营及发展现状。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苹果+玉米+土豆、桑树+黑麦草、玫瑰+土豆、玫瑰+核桃+土豆+蔬菜、核桃+玉米、玫瑰+大蒜等;贞丰关岭-花江示范区内主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为花椒+红薯、辣椒+红薯、火龙果+红薯、火龙果+花椒+红薯、金银花+花椒等。(2)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资金及技术支撑、与农业发展机构之间的联系薄弱、农户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农户的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程度低、环保意识不高、基础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导致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效益无法满足农户需求,阻碍了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3)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通过隶属度函数分析得出,土壤综合养分评价得分的大小为火龙果(0.838)>辣椒+红薯(0.744)>金银花+花椒(0.722)>火龙果+红薯(0.713)>火龙果+花椒+红薯(0.71)>花椒+火龙果(0.706)>花椒(0.679)>花椒+红薯(0.63)。总体上,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综合养分评价结果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与花椒单作相比,金银花+花椒模式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改善,而花椒+红薯模式下土壤的综合养分有所降低。在相同的施肥与农业管理措施下,与单作相比,农林复合经营并不是绝对的会增加土壤的综合养分,也可能会降低土壤的综合养分。与火龙果单作相比,火龙果与其它作物的套种都使得土壤的综合养分降低。相比于单作,火龙果及花椒间作模式下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都得到了改善。(4)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不同农业种植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得分为玉米(y)(0.689)>苹果+玉米+土豆(p+y+t)(0.676)>核桃+玉米(h+y)(0.673)>玫瑰+土豆(m+t)(0.647)>玫瑰(m)(0.636)>玫瑰+大蒜(m+d)(0.596)>玫瑰+核桃+土豆+蔬菜(m+h+t+s)(0.595)>桑树+黑麦草(s+h)(0.488)。总体而言,与单作相比,无论是林草模式还是玫瑰间作模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土壤水分条件等都有所改善。(5)选取了喀斯特高原山地区8种典型种植模式,研究其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干筛处理条件下,m+h+t+s,m+d以>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m+t以0.5-1mm的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模式均以2-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为p+y+t>s+h>m+t>m>m+h+t+s>y>h+y>m+d。平均质量直径(MMD)在m+d样地中最大,在p+y+t中最小;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大小为m+d>y>m+h+t+s>s+h>m>m+t>p+y+t>h+y。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分布情况为:y>m+h+t+s>h+y>m+d>m+t>m>p+y+t>s+h;MMD为s+h>m+t>m>m+d>p+y+t>h+y>y>m+h+t+s;GMD为s+h>m+t>m+h+t+s>m+d>m>p+y+t>y;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最大的为玉米单作样地,值最小的为桑树+黑麦草,研究结果表明湿筛处理下的D、MMD及GMD值更能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为增加土壤抗蚀性,应响应国家政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林草种植面积,这为研究区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钰,吴发启,彭小瑜,佟小刚[3](2016)在《黄土丘陵区山地立体种养循环生产能流特征与经济效益分析》文中指出为揭示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功能和效益,研究以宜君县山地立体种养结合循环生产模式为例,分析了该循环生产模式的能量流动和经济效益特征。结果表明:山地立体种养结合模式的有机能/无机能比达到46.2,是传统种植模式的92倍;种养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的能流密度分别为19.7,7.0 MJ/(m2·a)。种养结合模式的系统内依存度为37.4%,远高于传统模式,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种养结合模式的能量产投比为1.07,略小于传统模式的1.14,但其成本利润率、年均收益率和经济产投比分别达到137.6%、4.6%和2.4,均高于传统模式的81%、2.7%和1.8;种养结合模式和传统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年和7年。综上,山地立体种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系统废弃物,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在该丘陵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何成芳,闫晓明,朱鸿杰,陈志豪,谭外球[4](2016)在《农(林)牧共生互作循环技术与模式研究(英文)》文中认为在分析农(林)牧生态系统主要特征基础上,以刺槐林、橡胶园生态系统为例阐述物质循环中养分流动模式和碳循环研究方法,并研究了江淮地区农(林)牧共生互作循环典型模式种类和农牧生态系统循环配置技术体系。
彭小瑜[5](2016)在《黄土高原南部两种循环农业模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循环农业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可行、社会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式,是减少化肥的使用,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对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特征研究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本研究以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分析循环农业模式的能量流动效率、经济效益和物质的输入输出特征,以黄土高原南部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猪-沼-苹果”模式)和多层复合循环模式(山地立体种养模式)两种循环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能量流、价值流和物质流特征进行评价。数据来自对循环农业模式的实地调研采样、实验分析和文献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循环农业模式和传统种植模式的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循环农业模式有机能投入为主,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能流循环指数分别为0.637和0.979,分别是传统模式的5.01倍和3.15倍,有较强的自我稳定性;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系统内依存度分别为6.80%和37.39%,有较强自我维持能力。循环农业模式包含多个子系统,结构复杂,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投入的能量即能流密度是传统模式的2.652.75倍,是一种高能量投入高能量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模式的有机能/无机能、能流循环指数、系统内依存度和光能利用率四个指标优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但能流密度、能量产投比两个指标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并无优势。沼气子系统的能量产投比较低,也需要改良沼气子系统的性能来提高整个模式的能量利用效率。(2)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总成本、总收入和累计净现值高于传统种植模式,但“猪-沼-苹果”模式的经济产投比、成本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低于后者,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模式,循环农业模式在财务上具有可行性,但模式有待优化,获得利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从第7年开始出现正值,投资回收期为6.52年,晚于传统苹果种植模式,循环农业模式收回本金时间较长,投资风险较高;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从第4年开始出现正值,投资回收期为3.87年,投资风险较低。(3)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将系统内产生部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猪-沼-苹果”模式和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作为反馈重新被利用的有机碳分别为0.88 t和11.67 t,高于传统种植模式。通过分析发现循环农业模式反馈输出的比例更高,自给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乾县“猪-沼-苹果”模式和宜君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废弃物有机碳占总输出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0.209和0.258。循环农业模式有机碳的商品输出/总输出和输出/输入低于传统农业模式,模式有待完善。从氮循环的指标特征来看,两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反馈输入/总输入、反馈输出/总输入、商品输出/总输出、商品输出/总输入、输出/输入这五个正向指标都大于传统种植模式,说明循环农业模式有更大比例的氮素重新返回系统被再次利用,输出市场的氮素比例也大于后者,逆向指标废弃物/总输出循环农业模式小于单一种植模式,即被作为废弃物排放的氮较少。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减少无机能的输入,节约资源,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利用系统废弃物的能力较强,并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但是,研究对象仍存在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王来[6](2016)在《渭北农林复合系统生产力及其土根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经营是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林果或灌木有机的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他林副产品等多种产出的优势。鉴于此,农林复合经营在渭北黄土区被广泛应用。然而,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系统在本地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如何是亟需探讨的议题。土壤生态是植被系统可持续性的关键,特别是在水资源缺乏的黄土区更是如此。对农林复合系统土壤生态的研究,有助于理清其可持续性机制;同时也可以为经营可持续性强,产出稳定性高的农林复合系统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两者的单作系统为对照,讨论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水分、浅层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质及根系活动等土壤生态因子的影响;分析各土壤生态因子与系统可持续性和产出的关系。目的是阐明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和根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为农林复合系统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核桃-小麦间作系统的年耗水量比两单作系统均高。但是核桃-小麦间作可以通过降低地表径流量,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在水分充裕月份年份使土壤水分亏缺得到迅速补充,从而防止土壤水分持续亏缺的发生,实现系统的可持续。核桃-小麦间作与两单作系统相比,可以有效降低夏季日内5、10和25 cm地温的峰值及高温时段的土壤温度。在整个生长季节(310月)复合系统5、10和25 cm月平均地温,均低于两单作系统且存在显着差异;特别是5 cm地温与两单作系统的差异最大。这有利于降低核桃-小麦间作系统内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初始入渗速率和稳定入渗速率均为核桃-小麦间作﹥小麦单作﹥核桃单作。与两单作系统相比核桃-小麦间作在种植的第9年后就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的水分入渗速率,但其有效的影响深度约为40 cm。生长季内核桃-小麦间作的入渗速率均在7、8、9月达到高峰,与本地区降雨量的时间分布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入渗速率的提高及其时间分布与降雨时间分布的耦合,可以让土壤在雨季留住更多的雨水,为农林复合系统的稳定和产出提供水分保证。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主要在040 cm土层。核桃-小麦间作表层土壤(020 cm)可以避免因人畜踩踏和缺乏耕作等,造成的土壤容重迅速升高,同时在2040 cm土层对犁底层也有显着的改善作用。核桃-小麦间作对各土层田间持水量均表现出持续的改善作用,除在2040 cm土层略低于核桃单作外,其他从第5年开始均高于两单作系统。核桃-小麦间作对各土层土壤孔隙度均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与两单作系统相比在020和2040cm土层,存在显着差异。土壤孔隙度的改善是水分入渗性能得以提高的基础。核桃-小麦间作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第7年开始与两单作系统均存在显着差异。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核桃-小麦间作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积累速度均呈现倒u形曲线趋势,在第7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核桃-小麦间作是通过向深层土壤积累更多的碳来实现1m深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增加,而核桃单作则是向浅土层积累更多的碳来实现这一过程。核桃-小麦间作有很大固碳潜力,且最大优势是将碳积累在较深土层,这对增加土壤碳汇具有重要意义。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核桃和小麦根系均在上半年有一个大的生长高峰(5和4月),在下半年有一个小的生长高峰(9和11月);二者在大生长高峰期时间上重叠较多,根系竞争主要发生在上半年大生长高峰期。核桃-小麦间作和核桃单作的核桃细根根长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各土层各年份,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核桃细根根长密度均低于核桃单作,且在第7年后存在显着的差异。核桃-小麦间作对各土层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均有显着的影响,在浅层土壤(020cm)从第7年就可以显着增加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而在20cm以下土层从第7年开始则会降低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核桃-小麦间作和核桃单作中,核桃细根的垂直分布中心深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越来越深的趋势,在11年的观察期内从20cm分别增大到38.85和35.26cm。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的垂直分布中心深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越来越浅趋势,在11年的观察期内从27.15cm减小到16.75cm。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根系是通过根系在短期内的快速生长迅速占据土壤空间获得竞争优势,而核桃树是通过根系的逐年积累占据土壤空间最终获得竞争优势。在间作系统中020cm土层由于土地翻耕干扰,让核桃根系无法完成逐年积累,这就为小麦根系竞争优势的发挥提供了机会,两物种才得以共存。农林复合系统中人工干扰下的竞争平衡(竞争-干扰-再平衡管理策略)也是系统可持续和实现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核桃-小麦间作提高了核桃树的生产力而降低了小麦的生产力,对核桃树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来自土壤生态因子。从第5年开始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核桃的产量显着高于核桃单作,到第11年时比核桃单作增产了15.47%。从第5年开始核桃-小麦间作系统中小麦的产量显着低于小麦单作,但在第7年后间作系统中小麦的产量比小麦单作的减产基本稳定在30%左右。核桃-小麦间作系统的经济收益从第3年开始就显着高于两单作系统,且与核桃单作相比没有经济收益降低的过程。在第11年时,核桃-小麦间作系统经济效益的水分利用效率(bwue)为111.50(元·ha–1·mm–1),分别是同年小麦单作和核桃单作的3.78和1.24倍。但籽粒总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kg·ha-1·mm-1)则为小麦单作>核桃-小麦间作>核桃单作。在评价有多种农产品输出功能的农林复合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更适合用BWUE,因其可以将产量和价值统一起来。总之,第一,农林复合系统的根系活动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改善土壤的水分入渗性能,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最终实现系统生产力在数量和质量上提高。第二,农林复合系统根系竞争让物种间根系生态位分离,实现对资源在时空上的多层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农林复合系统的生产力。第三,对农林复合系统中种间竞争进行人为干扰的“竞争-干扰-再平衡”管理策略,也是系统可持续和实现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谭外球,王荣富,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张正旺[7](2014)在《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在分析当前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内容、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农牧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基本方法、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前景。
刘成刚,黄强,邓铭瑞,沈贤宇,刘丽娟,张林,李伟,潘开文[8](2013)在《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椒农间作作为岷江上游花椒种植的主要方式,其系统内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能流和物质流效益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系统的价值转化效益。因此,优化、筛选和评价岷江上游不同椒农间作模式,促进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当地农户的花椒经济收益显得尤为重要。以岷江上游茂县叠溪镇椒农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间作辣椒Capsicum annuum(M1)、花椒间作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M2)、花椒间作玉米Zea mays(M3)、花椒间作杂草(M4)及花椒间空地(M5)等5种模式的能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①5种间作模式的投能结构相对简单,投能利用率较低,农业生产处于中低水平。此外,需特别调整人力投能分配的比例。②该区氮磷输入较多,但钾素整体处于亏缺状态,故应适时适当补充钾素,以保持较好的耕地土壤肥力。③间作高杆和对氮磷钾需求较高的农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建议在今后间作过程中尽量避免。④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系统的能流、物流及价值流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排序为M4(0.701)>M1(0.536)>M3(0.387)>M2(0.347)>M5(0.215)。以上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椒农间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M1模式为较优模式,但仍需注重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高与维持。
李娟,彭金灵,康娟,曾宪海,张朝阳,林位夫[9](2012)在《胶园间作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胶园间作研究多集中在幼龄胶园,而对成龄胶园研究不多,多局限在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橡胶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养分竞争、水分竞争,而养分、水分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未来胶园间作的研究应着眼于成龄胶园,解决成龄胶园各组分之间的养分、水分竞争问题,着重探讨成龄胶园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养分、水分竞争的影响作用,阐明养分、水分竞争的机制,提高间作系统养分、水分利用率,为成龄胶园间作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孟庆岩[10](2011)在《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文中认为以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生态农业模式评价的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的综合效益优于单作、间作胶园和胶—茶—鸡—猪园。
二、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物质循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物质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调控资源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单一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 |
1.1 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 |
1.2 单一人工橡胶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
2 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资源的调控利用 |
2.1 对光热资源的调控与利用 |
2.2 对水分资源的调控与利用 |
2.3 对养分资源的调控与利用 |
2.4 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调控与利用 |
3 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
3.1 涵养水源 |
3.2 增强系统稳定性 |
3.3 改善微气象环境 |
3.4 提高土壤质量 |
3.5 增强生物多样性 |
4 展望与建议 |
4.1 积极开展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 |
4.2 深入开展橡胶农林生态系统维持机制研究 |
4.3 加强橡胶农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服务及其调控研究 |
4.4 深入开展橡胶农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
(2)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文化与农林复合 |
2 喀斯特文化与农林复合 |
3 文化与农林复合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 |
1 传统农业种植到现代农业种植的演变历史 |
2 农业种植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 |
3 农户关于农林复合种植发展的主要社会意识特征 |
4 传统农业种植到农林复合种植的转变所引起的文化变迁 |
5 农林复合模式构建文化机理对比分析 |
四 喀斯特文化背景下典型农林复合经营的土壤环境效应 |
1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土壤养分状况 |
2 同一农林种植模式不同土层中养分的分布状况 |
3 典型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综合养分评价 |
4 不同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五 喀斯特区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
1 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经营调控对策 |
2 基于农林复合模式土壤效应的经营调控对策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3)黄土丘陵区山地立体种养循环生产能流特征与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模式 |
2.2 数据收集 |
2.3 能流特征分析 |
2.4 经济效益分析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循环生产能量流动特征 |
3.1.1 能量产投结构及流向 |
3.1.2 能流特征指标 |
3.2 循环生产价值流特征 |
3.2.1 山地立体种养结合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
3.2.2 传统核桃种植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
3.2.3 种养结合模式与传统模式经济效益差异 |
4 讨论 |
5 结论 |
(4)农(林)牧共生互作循环技术与模式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Characteristics |
of |
Agroforestry Major |
characters |
of |
forest |
ecosystem The |
ecosystem |
with |
the |
most |
biomasses The |
ecosystem |
with |
complicated |
spatial |
structure The |
ecosystem |
with |
bio-diversity The |
ecosystem |
with |
higher |
stability Utilization |
of |
resources |
between |
agriculture |
and |
animal |
husbandry Assessment |
on |
profits |
from |
mutualism |
in |
the |
agroforestry |
and |
animal |
husbandry |
ecosystem Ecological |
benefits Effects |
of |
grazing |
on |
trees Effects |
of |
grazing |
on |
soil |
physical |
and |
chemical |
properties Economic |
profits Characteristics |
of |
Material |
Circulation |
between |
Agroforestry |
and |
Animal |
Husbandry |
Interaction Nutrient |
flux |
model |
of |
N |
and |
P |
of |
agriculture |
and |
animal |
husbandry |
production |
system Carbon |
cycle |
of |
agroforestry-animal |
husbandry |
ecosystem Carbon |
cycle |
between |
agricultureanimal |
husbandry |
interactionCarbon |
cycle |
between |
agriculture |
and |
animal |
husbandry |
interaction Eddy |
covariance δ13C |
obsevation Aerial |
image |
and |
laser |
radar |
technique Soil |
carbon |
cycle |
between |
agriculture-animal |
husbandry |
ecosystem Representative |
Model |
of |
Agroforestry-animalHusbandryInteractionin |
Yangtze-Huaihe |
Region Forest-chicken |
mutualism |
model Rice-duck |
interaction |
model Other |
mutualism |
model Greenhouse-based |
vegetable |
culture Rearing |
model |
on |
paddy |
fields Three-garden |
culture |
model Fishpond-based |
three-dimensional |
culture Supporting |
Technology |
system |
of |
Agroforestry-animal |
Husbandry |
Mutualism Resource |
optimization |
and |
allocation Classification |
of |
rotation-grazing |
zones Selection |
and |
breeding |
of |
domestic |
poultry Feeding |
management |
and |
disease |
prevention |
(5)黄土高原南部两种循环农业模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循环农业的基本内涵 |
1.3.2 循环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1.3.3 循环农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
1.3.4 循环农业评价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2.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
2.2.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
2.3 研究内容 |
2.3.1 能量流特征分析评价 |
2.3.2 价值流特征分析评价 |
2.3.3 物质流特征分析评价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来源 |
2.4.2 系统结构与边界 |
2.4.3 分析方法 |
2.4.4 评价指标 |
2.4.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循环农业模式的能量流特征分析 |
3.1.1“猪-沼-苹果”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3.1.2 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
3.2 循环农业模式的价值流特征分析 |
3.2.1“猪-沼-苹果”模式的价值流分析 |
3.2.2 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价值流分析 |
3.3 循环农业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3.3.1“猪-沼-苹果”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3.3.2 山地立体种养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
4.1 结论 |
4.1.1 能量流分析结论 |
4.1.2 价值流分析结论 |
4.1.3 物质流分析结论 |
4.2 讨论 |
4.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渭北农林复合系统生产力及其土根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概念 |
1.2.2 结构与功能 |
1.2.2.1 结构 |
1.2.2.2 功能和意义 |
1.2.3 局限性 |
1.2.4 农林复合研究发展简史 |
1.2.5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 |
1.3 农林复合系统土壤生态研究进展 |
1.3.1 土壤水分 |
1.3.2 地温 |
1.3.3 土壤理化性质 |
1.3.3.1 物理性质 |
1.3.3.2 化学特性 |
1.3.3.3 土壤有机碳 |
1.3.4 细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及种植安排 |
2.2.2 采样设计、测定及计算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1 土壤水分活动的分层 |
3.2 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动态 |
3.3 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动态 |
3.4 土壤水分的收支平衡和蒸散量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浅层地温的影响 |
4.1 夏季日内地温的变化特征 |
4.1.1 夏季日内 5 cm地温 |
4.1.2 夏季日内 10 cm地温 |
4.1.3 夏季日内 25 cm地温 |
4.2 生长季月平均地温变化特征 |
4.2.1 月平均 5 cm地温 |
4.2.2 月平均 10 cm地温 |
4.2.3 月平均 25 cm地温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核桃-小麦间作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特征 |
5.1 生长季入渗速率的变化特征 |
5.2 年际间入渗速率的变化特征 |
5.3 不同土层深度入渗率的特征 |
5.4 入渗曲线 |
5.5 不同降雨强度下湿润锋的运移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6.1 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6.2 田间持水量的变化特征 |
6.3 土壤孔隙性 |
6.3.1 土壤总孔隙度 |
6.3.2 土壤毛管孔隙度 |
6.3.3 土壤非毛管孔隙度 |
6.3.4 土壤非毛管与毛管孔隙比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7.1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
7.2 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速度 |
7.2.1 土壤有机碳积累速度的动态变化 |
7.2.2 土壤有机碳平均积累速度 |
7.3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动态变化 |
7.4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积累速度 |
7.4.1 土壤有机碳密度积累速度的动态变化 |
7.4.2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平均积累速度 |
7.5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1m土层) |
7.6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积累速度(1m土层) |
7.7 讨论 |
7.8 小结 |
第八章 核桃-小麦间作细根生长动态特征 |
8.1 细根生长的季节动态 |
8.1.1 核桃细根生长的季节动态 |
8.1.2 小麦根系生长的季节动态 |
8.2 核桃根幅半径 |
8.3 细根根长密度的年际变化 |
8.3.1 核桃细根 |
8.3.2 小麦根系 |
8.4 细根平均直径的年际变化 |
8.5 细根比根长的年际变化 |
8.6 细根垂直分布中心的变化 |
8.7 讨论 |
8.8 小结 |
第九章 生物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 |
9.1 产量的变化 |
9.2 生物量的变化 |
9.3 经济效益 |
9.4 水分利用效率 |
9.5 讨论 |
9.6 小结 |
第十章 讨论与结论 |
10.1 根系生态位在时空上的分离 |
10.1.1 在时间上 |
10.1.2 在空间上 |
10.2 根系的竞争策略 |
10.3 土壤的理化性质 |
10.3.1 土壤物理性质 |
10.3.2 土壤有机碳 |
10.4 土壤水分 |
10.4.1 土壤水分入渗 |
10.4.2 土壤温度 |
10.5 结论 |
10.6 建议 |
10.7 创新点 |
10.8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草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1. |
1草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1. |
2草牧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 2林牧生态系统碳循环 3问题与展望 |
(9)胶园间作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胶园间作是提高胶园综合效益的重要种植方式 |
2 胶园间作研究现状 |
2.1 胶园间作能提高复合系统的生产力 |
2.2 间作能提高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 |
2.2.1 改善复合系统的小气候特征 |
2.2.2 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效能 |
2.2.3 提高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效应 |
2.3 间作复合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
2.4 间作复合系统水分关系 |
2.5 间作复合系统的化感作用 |
2.6 间作复合系统的经济效益 |
3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
3.1 研究对象应由幼龄胶园向成龄胶园转移 |
3.2 成龄胶园养分、水分竞争研究不深入 |
3.3 研究成龄胶园养分与光照互作机制 |
3.4 化感作用研究不深入 |
3.5 对胶园间作系统根系研究不够深入 |
(10)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式评价原则 |
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 构造判断矩阵 |
3.1 权重向量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3.2 指标层次总排序 |
(1) 在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中, 其权重大小依次为: |
C22>C24>C23>C25。'>(2) 在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中, 其权重大小依次为C21>C22>C24>C23>C25。 |
C34>C33>C32。'>(3) 在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中, 其权重大小依次为C31>C34>C33>C32。 |
B1>B3。'>(4) 总体看, B层对A层贡献权重的大小, B2>B1>B3。 |
(5) 由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可见, C层各指标对综合效益贡献大小依次为: |
4 材料与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指标原始值 |
5.2 指标标准化 |
6 结论与讨论 |
四、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物质循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以橡胶为主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对调控资源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J]. 祁栋灵,杨小波,谢贵水,吴志祥. 生态学杂志, 2020(11)
- [2]基于喀斯特文化的农林复合机理与土壤环境效应研究[D]. 文雅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3]黄土丘陵区山地立体种养循环生产能流特征与经济效益分析[J]. 王钰,吴发启,彭小瑜,佟小刚.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 [4]农(林)牧共生互作循环技术与模式研究(英文)[J]. 何成芳,闫晓明,朱鸿杰,陈志豪,谭外球.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6)
- [5]黄土高原南部两种循环农业模式评价[D]. 彭小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6]渭北农林复合系统生产力及其土根响应[D]. 王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7]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J]. 谭外球,王荣富,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张正旺.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2)
- [8]岷江上游椒农间作模式能流、物流及价值流研究[J]. 刘成刚,黄强,邓铭瑞,沈贤宇,刘丽娟,张林,李伟,潘开文.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1)
- [9]胶园间作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J]. 李娟,彭金灵,康娟,曾宪海,张朝阳,林位夫. 热带农业科学, 2012(04)
- [10]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评价[J]. 孟庆岩.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