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的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汪运坤,马晓丽,张往石,聂玉涛,吕清明,刘小波,李天印[1](2019)在《PACS系统在飞行学员医学选拔耳鼻咽喉口腔科检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飞行学员医学选拔耳鼻咽喉口腔科常规体检的检测效率,探索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在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中的应用,笔者对空军招飞定选某检测站705名受检者,应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CS)技术,按照1人实际操作检测、另1人或多人实时同步观测进行耳鼻咽喉口腔科体检(摄像检查组),而对另一检测站516名受检者按照传统的两人交叉检测模式进行体检(交叉检查组),并于两组受检者中各随机抽取50名,记录每名受检者的实际检查时间,对两组的检测结果和每名受检者平均检查时间进行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两组受检者中的结论为合格者及专家组综合评定结论为合格者,参加航空大学复查结论均为合格;摄像检测组平均每名受者检查时间为(3.54±0.95)min,较交叉检测组(6.34±1.36)min明显缩短(t=11.90,P<0.01)。利用PACS医学信息技术进行飞行学员医学选拔耳鼻咽喉口腔科体检检测时间短、劳动强度小,检测效率高;通过PACS可以将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于飞行学员医学选拔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学选拔效率和水平、跟上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
吴朕[2](2018)在《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是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业务,主要是指采用医学图像采集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等实现医学影像采集结果的一体化管理,为医生的医疗诊断及患者服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随着患者数量近年来的不断增加,作者所在医院的医学影像科在医学影像数据通信及存储过程中面临着信息软件工具缺乏、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与实现了一套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系统(PACS),具体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几点:(1)探讨分析了 PACS系统的通用功能结构,以及其中涉及到的DICOM技术标准、HL7以及IHE技术标准、图像增强技术等,整理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在PACS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及成果。(2)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详细论述了血管减影图像增强的算法设计问题,采用DSA技术按照医学影像增强的要求,设计了针对性的图像增强算法,介绍算法的详细处理流程。(3)采用血管减影图像处理算法设计结果,以及.NET平台的软件开发技术及工具,对PACS系统进行功能设计与开发实现,构建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与运行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并探讨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能够为医学影像科室提供信息化的管理工具,提高其工作效率。
王力伟[3](2015)在《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存档系统设计与建设》文中认为“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应运而生。它是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本文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医院自身环境与条件的大型PACS系统,并对其设计和网络安全管理进行了探索和研究。首先,分析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建设PACS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基于预期目标,设计实现了建设PACS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设计了PACS系统建设方案。该建设方案设计的PACS主服务器群采用多机负载均衡冗余集群系统,Client/Server架构为主,并以Web方式为辅。在网络环境下的通讯服务和支持DICOM应用进行消息交换的必要的上层协议和消息交换的网络通讯支持,基于Diagnostic Viewer Command Line的PACS接口整合,用集中管理模式,来获得可靠性高的服务。系统建设以医院放射科为起点,建设覆盖医院放射科,包括普放、CT、MR及胃肠在内的医学影像网络系统。实施了放射影像检查诊断的无胶片化工作方式,将所有医学影像以Web的形式发布至整个医院所有医技科室、临床科室,实现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完全联网集成。最后,基于PACS建设方案,给出了第一医院PACS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包括逻辑分布、功能单元和系统界面。这些功能模块采用柔性软件思想,设计可随意拆分组合的模块单元来支持管理、查询等功能需求,满足临床医生需求。同时,制定了该系统的安全维护、服务器维护和数据维护规范。
陈兆学,武杰,王远军,聂生东[4](2013)在《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初探》文中指出目的:PACS是医学影像获取、存储、显示、处理、传输和管理的技术综合与集成。它基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以数字化方式获取、管理、应用和共享医学影像和诊断信息。结合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全面、综合的PACS知识素质与技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对高校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方法:在分析PACS技术特点及其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医学信息标准、数字化医学影像应用、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通讯等四方面对PACS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探索。结果:较为详细地描述了PACS在医学信息标准、数字化医学影像应用、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通讯各技术层面相应的实验内容。结论:本文对于PACS系统课程所需要开展的实验内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由于PACS系统的技术复杂性和临床应用领域的特殊性,目前社会上对PACS课程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虽然文中所提出的实验内容在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但该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崔现成[5](2009)在《全院性PACS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某一医院为研究平台,以建立数字化医院为目的,分析了目前医院网络信息情况,根据医院的网络需求,建设了合理的网络,实现了PACS的本地化,满足了医院的日常工作;根据医院的发展,解决了可能出现的网络负载均衡、潜在网络风暴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医院网络升级方案;对医院实施PACS建设以后,短期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组建PACS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及进行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通过组建及应用大型PACS系统,作者对医学图像存储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深入探讨了PACS系统中医学图像存档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黄彦军[6](2008)在《面向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软件框架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使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辅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这一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涌现出大量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其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软件的复用性和开发效率,本文研究了面向医学影像领域的软件框架。本文首先介绍医学影像处理系统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软件复用和软件框架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网络规划和设计领域软件框架(NETPLAN)。在领域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建立了医学影像处理系统领域边界模型、特征模型和领域动态模型,最终形成了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软件框架(SFoMIS)。影像采集、影像处理、DICOM影像传输和数据库操作引擎是SFoMIS框架的核心构件;论文详细介绍了各构件技术原理与实现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发了基于SFoMIS框架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HgImage Workstation V2.0。本文对医学影像处理系统框架的开发方法与技术做了深入的研究,将框架技术应用于医学影像处理系统领域,不但带来了代码复用,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高层次的设计复用。基于SFoMIS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范培珉[7](2007)在《医院PAC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院影像存贮及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的组建及应用,介绍了PACS系统的功能特点、设计原则、系统实现的目标极及其关键技术。组建PACS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它方便了我院影像资料的管理和传输,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王爱灵[8](2007)在《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医学影像系统英文简称为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PACS的开发应用已成为实现数字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条件和未来医院的发展趋势。为了全面、综合、系统地解决医院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医疗教学和临床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并且实现PACS在医院的安全、正常应用。本文在需求调研、查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油田总医院的现状,开发应用了PACS系统。本文对PACS进行了开发研究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采用标准化技术DICOM、图像预取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对医院的17台影像设备进行PACS开发。2.完成了对医学影像的输入、存储、备份和恢复等,进行全面图像管理,医院提供一个完整安全影像系统的数据库。实现了图像回写及胶片的打印功能,并且实现了网络上的诊断查询。3.完成了对报告书写要求的研究。4.实现了PACS与HIS的集成,HIS与PACS/RIS的信息共同组成电子病历。并在系统安全性上有所提高。5.通过对试运行及应用时出现问题的解决,丰富了研究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取得的结论和成果填补了大庆市在该领域的空白,对于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陈勤[9](2007)在《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现了临床放射图像的有效管理和共享,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的系统安装,一方面,PACS项目的建设应基于全面的需求分析、提出针对需求的解决方案和科学、规范的实施策略。然而,目前国内许多医疗机构在PACS实施上往往缺乏有效的计划和策略,同时系统供应商与医疗机构在需求分析方面存在严重脱节,致使系统规划和实施上的随意性较强,最终导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真正有效的作用,并造成人员和资金上的浪费。另一方面,在实施PACS的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传输、显示和影像存储。目前,各医院的网络系统一般主干都为光纤。另外,带高分辨显示的工作站价格逐渐下降,所以,传输和显示已不成为问题。而对图像信息归档存储的要求,是要能满足大量的数据快速存储和调用方便。因此,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论文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而展开的,其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论文首先综述了PACS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着重介绍了我国PACS的发展概况和存在的问题。回顾了几种放射成像设备(CR、CT、MR等)的基础知识、常用术语和医学数字成像,分析了PACS建设的系统关键问题和系统支撑的环境。接着根据目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泸医附院)的实际需求,详细设计了泸医附院PACS实施的需求分析,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泸医附院医学图像存储方案和系统维护进行了设计。通过引入质量功能部署(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技术,对RFP的结构设计和评估模型进行研究,为PACS的有效实施和系统测试及验证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结合论文工作所做的需求分析已经在泸医附院得到了成功应用。医学存储方案和系统的维护设计也即将在泸医附院应用。本文是计算机、医学和管理学领域之间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加强医疗管理的成功例证和探索,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莫洪波[10](2006)在《医学影像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文中认为
二、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的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理论基础概述 |
2.1 PACS结构分析 |
2.2 DICOM技术标准 |
2.2.1 DICOM概述 |
2.2.2 DICOM内容 |
2.3 HL7及IHE标准 |
2.3.1 HL7标准 |
2.3.2 IHE标准 |
2.4 图像增强技术 |
2.4.1 空间域增强技术 |
2.4.2 频域增强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血管减影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
3.1 DSA成像原理概述 |
3.2 DSA医学影像特点分析 |
3.3 DSA图像增强算法设计 |
3.3.1 图像序列预处理 |
3.3.2 图像序列对数变换 |
3.3.3 图像灰度映射处理 |
3.3.4 图像背景模板创建 |
3.3.5 图像序列增强模板创建 |
3.3.6 血管减影图像增强处理 |
3.3.7 图像位宽变换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开发目标分析 |
4.2 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
4.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1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
4.3.2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3.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4.2 数据库表清单 |
4.4.3 数据表结构设计 |
4.5 系统核心功能设计与实现 |
4.5.1 登记管理功能 |
4.5.2 拍片管理功能 |
4.5.3 报告管理功能 |
4.5.4 配置管理功能 |
4.5.5 影像后处理功能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用例 |
5.3 系统测试结果 |
5.3.1 功能性测试结果 |
5.3.2 稳定性测试结果 |
5.3.3 易用性测试结果 |
5.3.4 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成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存档系统设计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PACS系统发展现状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PACS系统技术分析 |
2.1 PACS系统的概念 |
2.2 PACS系统的存储与传输标准 |
2.2.1 存储与传输标准的发展 |
2.2.2 DICOM3.0 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一医院建设PACS系统的需求 |
3.1 第一医院建设PACS系统的必要性 |
3.2 第一医院建设PACS系统的预期目标 |
3.3 第一医院建设PACS系统的设备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第一医院PACS系统建设方案分析与设计 |
4.1 第一医院PACS系统建设方案分析 |
4.2 第一医院PACS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
4.2.1 第一医院PACS系统连接及网络/服务器规划 |
4.2.2 PACS系统设计遵循原则 |
4.2.3 PACS系统的设计模式 |
4.2.4 PACS系统病人登记检查设计 |
4.2.5 PACS系统内病人影像采集的设计 |
4.3 第一医院PACS系统存储结构设计 |
4.3.1 PACS系统对存储的需求 |
4.3.2 PACS系统存储介质分析与设计 |
4.4 第一医院PACS系统的存储策略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第一医院PACS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1 第一医院PACS系统功能模块 |
5.2 病人信息登记模块 |
5.3 影像查询模块 |
5.4 病人历史病例查询模块 |
5.5 影像处理模块 |
5.6 影像工作站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第一医院PACS系统的维护 |
6.1 PACS系统安全维护的机制 |
6.1.1 PACS操作系统的维护 |
6.1.2 PACS系统的安全控管 |
6.2 第一医院PACS系统服务器群的维护 |
6.3 第一医院PACS系统数据备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PACS技术特点及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
2 PACS系统教学实验内容初探 |
2.1 医学信息标准 |
2.2 数字化医学影像应用 |
2.3 医学影像设备 |
2.4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通讯 |
3 结论及展望 |
(5)全院性PACS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及其现状 |
1.3 论文的组织和安排 |
第二章 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
2.1 传统医学影像存档方式存在的问题 |
2.2 PACS 的概念 |
2.3 PACS 的组成 |
2.3.1 PACS 系统功能结构 |
2.3.2 PACS 的软件结构 |
2.4 PACS 分类及其特点 |
2.5 PACS 优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院性 PACS 系统的解决方案 |
3.1 PACS 系统实施原则 |
3.2 PACS 方案设计及实现模式 |
3.3 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 |
3.3.1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情况 |
3.3.2 网络管理及应用系统 |
3.4 全院性 PACS 系统的布线设计 |
3.4.1 PACS 影像设备介绍 |
3.4.2 PACS 图像存储、转发结构 |
3.4.3 医院信息网络终端的设计 |
3.4.4 医院 PACS 网络交换设备的配置设计方案 |
3.4.5 医院PACS建设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扩展方案 |
3.5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方案 |
3.5.1 影像采集方案 |
3.5.2 显示器及影像工作站 |
3.5.3 影像服务器及影像存储方案 |
3.5.4 存储方式的考虑方案 |
3.5.5 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3.6 服务器升级及局域网改造工程方案 |
3.6.1 需求分析 |
3.6.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
3.6.3 服务器的总体设计 |
3.6.4 数据库系统 |
3.6.5 备份系统 |
3.6.6 网络管理和维护 |
3.7 PACS 方案实施后医院短期内情况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CS 系统中医学图像存档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
4.1 医学图像存储的基本方法 |
4.1.1 图像数据与辅助文本信息的对应 |
4.1.2 PACS 系统中心存档分层结构 |
4.2 PACS 中医学图像存档管理方案 |
4.2.1 通过PACS组件的通信实现本地存储管理 |
4.2.2 PACS 中心图像存档系统的设计 |
4.2.3 PACS 中心图像存档数据库的设计 |
4.3 PACS 医学图像数据流控制方法 |
4.4 服务器中央维护程序管理控制台的基本设置 |
4.4.1 配置RIS 服务器连接属性 |
4.4.2 “PACS”的设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及主要研究内容 |
5.2 本项目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6)面向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软件框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简介 |
1.2 相关工作及面临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医学影像处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构建面向应用领域框架的背景知识 |
2.1 软件复用 |
2.1.1 概述 |
2.1.2 软件复用级别 |
2.1.3 影响软件复用的因素 |
2.2 框架概述 |
2.2.1 框架在面向领域的软件复用中的地位 |
2.2.2 基于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 |
2.3 框架与其它复用技术的关系 |
2.3.1 类库 |
2.3.2 组件 |
2.3.3 设计模式 |
2.4 NETPLAN软件框架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领域分析的医学影像处理系统软件框架 |
3.1 领域分析 |
3.1.1 什么是领域分析 |
3.1.2 领域分析过程 |
3.2 框架设计与框架组织 |
3.2.1 建立领域边界模型 |
3.2.2 建立特征模型 |
3.2.3 建立领域动态模型 |
3.2.4 建立对象模型 |
3.3 SFoMIS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SFoMIS 中核心构件设计与实现 |
4.1 影像采集构件 |
4.1.1 视频采集 |
4.1.2 扫描仪采集模块 |
4.2 影像处理构件 |
4.2.1 逻辑视图 |
4.2.2 使用ADAPTER实现多种文件格式封装 |
4.2.3 基本影像处理算法封装 |
4.2.4 医学影像标注 |
4.3 DICOM医学影像传输构件 |
4.3.1 DICOM 网络通信模型 |
4.3.2 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 DICOM 通信 |
4.4 数据库操作引擎构件 |
4.4.1 ADO对象基本模型 |
4.4.2 建立ADO封装类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FoMIS的医学影像处理工作站 |
5.1 背景介绍 |
5.2 HgImage Workstation V2.0 整体设计 |
5.2.1 HgImage Workstation V2.0 的设计目标 |
5.2.2 HgImage Workstation V2.0 提供的功能简介 |
5.3 SFoMIS平台之上开发HgImage Workstation V2.0 |
5.3.1 开发方法 |
5.3.2 Visual C++中开发HgImage Workstation V2.0 准备工作 |
5.3.3 编程方法 |
5.3.4 结果展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与开发总结 |
6.2 后续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
(8)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概述 |
1.1 大庆油田总医院开发背景 |
1.1.1 医学影像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
1.1.2 实现与医院管理(HIS)系统连接的需要 |
1.1.3 医院管理者综合决策的需要 |
1.2 现状与需求分析 |
1.2.1 大庆油田总医院计算机应用现状 |
1.2.2 相关各部门的总体需求分析 |
1.3 国外动态 |
1.4 国内动态 |
1.4.1 国内现状 |
1.4.2 发展趋势 |
第2章 技术关键及解决途径 |
2.1 概述 |
2.1.1 PACS类型及特征 |
2.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技术指标 |
2.1.4 PACS的结构体系 |
2.2 PACS总体功能及设计目标 |
2.2.1 总体结构设计 |
2.2.2 当前在PACS中应用的主要设备 |
2.2.3 当前在PACS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
2.2.4 技术关键及解决途经 |
2.2.5 PACS系统的影像存储和传递形式 |
2.2.6 PACS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章 系统要求及功能 |
3.1 系统运行环境 |
3.1.1 系统运行环境的选择 |
3.1.2 操作系统的选择 |
3.1.3 系统运行环境确定 |
3.2 系统性能要求 |
3.2.1 实用性 |
3.2.2 通用性、灵活性与可扩充性 |
3.2.3 安全性与容错 |
3.2.4 数据保密 |
3.3 系统功能 |
3.3.1 影像获取子系统 |
3.3.2 影像存储模块 |
3.3.3 影像显示处理模块 |
3.3.4 输出和打印模块 |
3.3.5 胶片打印 |
3.3.6 光盘刻录 |
3.3.7 系统融合 |
3.4 PACS与HIS的数据集成 |
3.4.1 设计目标 |
3.4.2 接口要求 |
3.4.3 接口设计 |
3.4.4 应用 |
3.5 建立PACS中的常见问题及对应策略 |
3.5.1 建立PACS中的常见问题 |
3.5.2 大庆油田总医院采取的策略 |
第4章 应用情况及效益分析 |
4.1 应用情况 |
4.2 社会效益分析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4.4 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PACS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1.2 PACS 的提出及定义 |
1.3 国内外PACS 进展 |
1.3.1 国外PACS 发展状况 |
1.3.2 国内PACS 发展状况 |
1.4 我国PACS 系统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 |
1.5 PACS 的发展趋势和国际标准 |
1.5.1 PACS 的发展趋势 |
1.5.2 PACS 的国际标准 |
1.6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PACS 相关理论基础 |
2.1 PACS 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2.2 PACS 医学图像 |
2.2.1 传统放射图像 |
2.2.2 数字放射图像 |
2.2.3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
2.2.4 磁共振成像(MRI) |
2.2.5 核医学成像 |
2.2.6 超声成像 |
2.3 图像获取 |
2.3.1 图像获取网关 |
2.3.2 容错控制 |
2.4 图像归档 |
2.4.1 本地存储管理 |
2.4.2 PACS 控制系统 |
2.4.3 存储介质 |
2.5 图像显示 |
2.6 通讯和网络 |
2.6.1 外部网络 |
2.6.2 内部网络 |
2.7 系统接口和集成 |
2.7.1 医院信息系统 |
2.7.2 放射科信息系统 |
2.7.3 PACS 与HIS/RIS 的集成 |
2.8 实施意义 |
2.9 小结 |
第三章 PACS 系统分析 |
3.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3.2 PACS 的关键技术 |
3.3 系统支撑环境分析 |
3.3.1 PACS 的合理性分析 |
3.3.2 网络环境的组建 |
3.3.3 设备接入问题分析 |
3.3.4 存档需要的估计 |
3.3.5 工作流程重设计分析 |
3.3.6 详细的需求分析 |
3.3.7 影响PACS 系统工程实现的因素分析 |
3.3.8 实施方案分析 |
第四章 PACS 系统设计—泸州医学院PACS 实施的需求分析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概要 |
4.1.2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 |
4.1.3 临床运作 |
4.1.4 文档修订履历 |
4.2 系统组成 |
4.2.1 整体结构 |
4.2.2 网络运作需求 |
4.2.3 数据库 |
4.2.4 存储系统 |
4.2.5 归档系统 |
4.2.6 外部信息系统接口 |
4.2.7 图像获取系统 |
4.2.8 系统集成 |
4.3 系统功能模块 |
4.4 系统开发平台及运行环境 |
4.5 数据库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医学影像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医院影像数据的特点及传统医学图像保存和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5.1.1 医院影像数据的特点 |
5.1.2 传统的医学图像保存和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5.2 临床调用医学影像资料对存储介质容量的需求分析 |
5.3 医学影像数据源分析 |
5.4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
5.5 泸医附院PACS 系统概述 |
5.6 影像存档与管理方案设计 |
5.6.1 医院年影像产生量 |
5.6.2 集中存储和管理与多级结构 |
5.7 存储方式/存储模式 |
5.7.1 在线、近线、离线三级分级存储 |
5.7.2 分布存储 |
5.8 影像数据存储归档管理 |
5.8.1 数据模型设计与数据库的实现 |
5.8.2 影像数据和病人信息的安全存储管理 |
5.8.3 系统的升级性、可扩展性设计 |
5.8.4 安全性 |
5.8.5 可靠性和稳定性 |
5.9 应用效益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运行维护 |
6.1 存储服务器和光盘库的维护 |
6.2 PACS 网络安全维护 |
6.3 影像工作站的安全维护 |
6.4 管理安全 |
第七章 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
7.1 系统的测试和验证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本项目展望与待完善的方向 |
8.3 PACS 将带来的效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医学影像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目前的管理现状 |
3 医学影像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的可行性 |
4 方 法 |
4.1 建立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 (PACS) : |
4.2 建立放射信息管理系统: |
4.3 PACS与HIS的互联: |
5 结 果 |
5.1 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
5.2 提高医院的医疗、急救、科研、教学水平及远程医疗服务: |
5.3 增收节支, 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
5. 4 前景: |
四、医学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的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PACS系统在飞行学员医学选拔耳鼻咽喉口腔科检查中的应用[J]. 汪运坤,马晓丽,张往石,聂玉涛,吕清明,刘小波,李天印.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03)
- [2]临床医学影像通讯与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 吴朕. 西南科技大学, 2018(05)
- [3]第一医院医学影像存档系统设计与建设[D]. 王力伟. 燕山大学, 2015(07)
- [4]PACS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初探[J]. 陈兆学,武杰,王远军,聂生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06)
- [5]全院性PACS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 崔现成.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9(11)
- [6]面向医学影像处理领域的软件框架研究与应用[D]. 黄彦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7]医院PACS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范培珉. 医学信息, 2007(11)
- [8]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D]. 王爱灵. 大庆石油学院, 2007(04)
- [9]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 陈勤.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10]医学影像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 莫洪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