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十年代人的文字与垃圾(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昕[1](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杜淑文[2](2019)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作为连接都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为作家带来写作灵感,提供精神园地。新世纪以来,“70后”作家的小城镇题材创作愈加多元,在记录小城镇变迁的同时也丰富了小城镇世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切入,通过溯源与比较探讨二十一世纪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中“城”的发展与“人”的真实生存样态,深入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意象书写和叙事艺术。除去绪论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特征。外在环境方面,政治上,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小城镇发展保驾护航;经济上,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快速发展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急剧转型,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上,改革开放以后描写小城镇改革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随后过渡到上世纪末文化界刮起怀旧之风,人们面对周遭环境的改头换面又开始怀念往日的小镇生活,以上背景都影响着“70后”作家的小城镇写作。主体特征着重从作家身份、作家创作的精神指向和文学追求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便更好地突出“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特质。第二部分探讨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具体从“70后”作家笔下变革中的城镇书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城”的挖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小城镇生活节奏的变化,由过去的安稳与日复一日的停滞到如今的快速变动。二、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世风变化使小城镇人的观念接受由保守走向开放,小城镇伦理秩序也从一开始的暧昧游移逐步走向混乱失范。三、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变革,由曾经聚居环境下的熟人社会体系向重视业缘关系的倾向过渡。四、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展示了小城镇人消费观念的转型、消费欲望的膨胀与小城镇发展的不平衡矛盾的显现。在“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人物分析中,围绕三类代表形象展开:一是小城镇中流动的城镇青年形象。“流动”是在转型时代背景下城镇青年所具有的的共性特征,一类青年在小城镇中流动,一类在小城镇与都市之间流动,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人物特征和成长路线。他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与成功的雄心,却总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中遭遇重重阻力。二是固守的小城镇中坚。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小城镇人,长期的小城镇生活经验使这类人物熟悉小城镇的生存法则,是最具有小城镇人格特征的一类人物形象,外在看似碌碌无为,但在他们的平淡生活下总掩藏着秘密的波涛汹涌。三是无助的乡村外来者形象。他们是小城镇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城镇稳定秩序中的异质分子,他们对于不公平待遇的反抗,也加速了小城镇秩序的失序。第三部分从意象研究出发,对“70后”作家笔下的小城镇样态一分为二,一方面用田园牧歌式的小城镇的书写,来探究街道、河流、杂货铺等意象在古朴婉约的小城镇乌托邦建构下的特殊意义;另一方面则从都市挤压下的现实城镇创作,细化镇口公路、地图、厂区、玻璃屋等意象在小城镇现实书写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通过意象的挖掘,探讨不同样态下作家创作的意蕴指向,加深对于小城镇的过去与当下的理解。第四部分着重剖析“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将“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所展现的突出特质概括为以下方面:一、“离去-归来”叙事模式的继承与创新,“70”后作家擅长利用这种模式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小城镇的发展,建立城与人的牵系。二、用死亡窥视城镇的叙事策略,“70后”作家的小城镇书写频繁地用死亡叙事加深读者对于小城镇人精神困顿的思考,用死亡结局印证小城镇阶级伦理环境长期以来对人的禁锢。三、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作家通过小说中不定式内聚焦视角的频繁运用和内聚焦、外聚焦视角的灵活转换来塑造多元化的小镇人物,深入小城镇生活的细部,打造多样化的叙事效果。本章从三个叙事层面的角度,分析“70后”作家对于小城镇社会环境和内部人性的塑造,形成了立体化的小城镇图景建构,阐释了作家对于小城镇世界的多维思考。第五部分围绕“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反思展开论述。在价值意义上,小城镇创作领域的开掘一方面是“70后”作家为了摆脱身体写作的喧嚣的自省与反拨;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当下“人的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为大众重新关注当下小城镇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多元的窗口。同时,值得反思的是,部分“70后”作家在创作中缺乏历史意识的介入、政治层面上的阐释,沉溺于“小叙事”的日常描写,造成文本存在感性情绪的泛滥,容易流于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这些不足都需要“70后”作家在日后的创作中不断强化自我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增强作品的社会深度与穿透力。
李婷[3](2018)在《“70后”作家路内中长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70后”作家在当代文坛中曾长期处于失语的尴尬地位,虽然为冲出重围进行了努力尝试,但较之“60后”作家、“80后”作家来说,所受到的关注力度仍旧不够,这个现象值得让人深思。在这个“中生代”的作家群体中,路内是让人格外惊喜的一位。他近年来的创作速度快、质量高,显示出不容忽视的势头。本文以“70后”作家路内的六部中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云中人》、《花街往事》和《慈悲》的单行版为研究对象,通过社会历史、文本细读和比较等方法,对路内及其小说进行定位与剖析,以期为“70后”作家、作家优秀代表之一路内的关注与研究提供些许材料。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研究材料与研究综述、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缕析“70后”作家及其与路内的关系,梳理了“70后”作家的命名由来、所处情境和创作发展,将“70后”作家的创作与路内进行比较,发现路内小说能够表征“70后”作家的主要特征,并且拥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第二章主要分析路内小说的文本内涵,对变迁交接的八、九十年代和遍布工厂、技校、新村的小城空间进行解读,并分别从人和物两个方面对小说意蕴进行细致剖析。第三章主要探讨路内小说的叙述形式,叙述视角上,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三人称互换,使用灵活;叙述结构上,不同的作品对应不同的单线结构、复线结构、网状结构,设计多变;叙述语言上,呈现出戏谑化语言、陌生化语言、日常化语言的不同风格,多彩生动。第四章主要审视路内小说中的困境与突破,指出其创作缺失,并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路内努力寻求突破的尝试。结语部分将之前正文所述的观点进行总和,既看到路内作品的特色,也指认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路内的创作表示肯定与期待。
刘霞云[4](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关建华[5](2016)在《“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70后”作家的创作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其创作实绩有目共睹,并逐渐成为当下文坛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尤其在中篇小说方面,“70后”作家显示出强大的创作实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篇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即以“70后”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法,归纳总结“70后”作家在这一文体领域所展现出的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以“70后”中篇小说的发生为研究目标,分别从“70后”中篇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生产机制、“70后”作家自身创作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分析“70后”选择中篇小说文体写作的原因。认为“70后”中篇小说是在“70后”作家群体擅长的写作区域,得益于文化生产机制的转变,为深刻、及时地反映时代问题而做出的选择,是时代、文体与个人的互相选择。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70后”中篇小说的创作流变。从上世纪90年代“美女作家”的欲望化写作到“70后”重塑期的严肃写作,再到新世纪十年中“70后”中篇小说的多元化突围,分析了“70后”中篇小说的两次转型与新世纪的成就,从整体上梳理了“70后”中篇小说的发展历史与转型过程。第三章主要从主题学角度研究“70后”中篇小说的多元化叙事主题,分别从乡土主题、城市主题、成长主题三个方面,研究分析“70后”中篇小说在文学主题方面的时代特色,同时分析“70后”中篇小说与“50后”、“60后”作家在主题侧重方面的不同。“70后”作家书写无根的乡土精神与诗意的乡土乌托邦,展现出独具代际特色的乡村个体与新乡土意识。面对城市,他们探索城市个体精神内核与现代文明本质同时引进全球化视野,将城市文学带进了更广阔的领域。在成长主题中他走了一条“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关注传统与现在”的道路,体现出“70后”作家的成长轨迹。第四章主要针对“70后”中篇小说创作中的艺术新探索展开分析,主要包括“70后”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与后先锋写作,“70后”对日常经验的个人化书写,以及“70后”中篇小说文体结构的创新。通过分析具体文本,从叙事手法,文体结构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解读“70后”中篇小说在继承中的创新。论文结语对“70后”中篇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创作局限进行总结,并根据其创作实绩预测未来创作走向。本论文以“70后”近20年来创作的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70后”中篇小说的外部创作背景,小说内部主题及艺术特色,从内、外两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其发展流变及代际特征。突破了以往对“70后”个体作家或单个作品或命名问题的研究局限,同时将中篇小说的研究与代际作家研究结合起来,实现了在代际划分下对中篇小说的整体研究。
刘莹[6](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张颖[7](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常思佳[8](2014)在《存在与可能-70后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70后作家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文化大背景与个体作品阐释方面。这些研究或是过于宏观,对整个文化场域进行呈现与批判,然而却忽略了个体成长的艰难;或是过于狭窄,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品评,这又会丧失对作家群体的整体性把握。考察一个群体必然要与另外一个群体进行比较,比较之中难免会突出两个群体之间的断裂,从而弱化两者之间的衣带关系。但正是这种断裂推动着思想的前行。本论文集中探索和论述70后作家创作的现状与未来的可能,70后作家创作的主体为小说创作,本论文也以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第一章,将通过梳理新中国民众普遍具有的精神脉络,进一步分析七十年代出生人群独特的童年体验与成长历——剖析70后作家精神财富的来源,探究70后作家的精神空白。70后作家进入文学创作角色后所出现的精神困惑,以及独特的精神特质是本章的论述内容。第二章分析70后作家开始写作后,逐渐成熟的创作过程。70后作家的首次出场曾经轰动一时,却又如昙花一现,迅速遇冷。受到文坛冷落的70后进入了创作的沉潜期,经过时间的淘洗,70后作家不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风格,70后作家可以说是文学失落时代的纯文学创作坚守者,此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可否认50后、60后作家的创作精力依旧旺盛,80后、90后作家的创作势头正劲,就在这两种创作洪流的夹击下,70后作家的创作显得有些沉寂。这种夹缝间的创作,对于70后作家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也为他们提供了沉潜与修炼的时间。在时间的洗礼中,70作家的写作手法日渐成熟,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更是手法娴熟、笔法细腻,可以说70后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已经走向了辉煌。第三章将以走出创作沉潜期,重新回归文坛视野的70后作家小说作品为主,分析70后作家创作成熟后所遇到的创作瓶颈,可以说大部分70后作家的创作不能与50、60后作家相比肩。他们的创作有些显得相当沉闷,对于语言、素材的无节制运用,对于大框架作品建构的稍显无力都是制约70后作家的关键所在。第四章是总结也是前瞻,对于70后作家所处的当代文学创作氛围的探寻,可以更清楚地了解70后作家所面对的现实,也更能判断出70后作家创作的未来可能。对70后作家现实主义作品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属于70后作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也能够看到70后作家经过又一次的沉潜修炼后实现的新突破。中国当代文坛的重新回暖也为正在进行新探索的70后作家提供了机会,为再次崛起的70后作家创造了新的平台。从最初“美女作家”的横空出世,再到刘玉栋、徐则臣、李浩、鲁敏、乔叶等沉潜作家的持续写作,再到2012年“中间代”作家的再崛起,70后作家一次次的突围、探索终于形成崛起之势。震撼当代文坛。对70后作家创作的期许,也正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期盼。
王皎[9](2013)在《冯唐 用文字打败时间》文中研究说明初看冯唐,竟是因为下面一段评语。"冯唐完全是一个野孩子,一身非法的才情。七十年代人的经验因为冯唐的书写重新变得神奇,当然,你就算不是作者的同代人,也能看出这是具有真正意义上欢乐、自由和战斗精神的精力充沛的文字。最崇高和最庸俗的,最雅和最俗的,最高调和最不高调的,都在冯唐的文字里狂欢。"
袁珍[10](2012)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 ——以广州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垃圾产量也随之激增。“垃圾围城”是目前各大城市面临的窘境,“垃圾战争”是全球应对垃圾问题的无奈之举。各国纷纷寻找有效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垃圾源头分类被国际上奉为处理垃圾的最佳方式。源头分类改变传统“一包打”的垃圾倾倒方式,将垃圾按照不同的成分,分类投放、收运与处理,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填埋量,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垃圾分类在中国缘何难以实施,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制约分类政策的实施。文章以垃圾分类政策发展为线索,对当前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做了梳理;以广州市出台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4月1日起实施)为契机,结合政策实施过程中观察调研情况,采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分析广州市垃圾分类政策执行取得的主要成效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政策执行研究为分析范式,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梗阻因素;以行为动力为基本视角,探讨垃圾分类行为的激励因素;以协同学为梗阻消解理论依据,针对梗阻因素提出相应的消解对策。我国人口多、资源少,如不节约利用,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执法主体主要是城管,由于监督主体单一,执法力度不足,因此需要协同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垃圾分类。政府应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中国的资源回收产业,逐步完善分类回收体系。文章基于国内政策环境与体制的特点,提出由政府主导监管、社会协同参与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以解决垃圾围困问题。
二、七十年代人的文字与垃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七十年代人的文字与垃圾(论文提纲范文)
(1)“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70后”作家及小城镇书写的概念界定 |
0.2 小城镇书写的现代流变 |
0.3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0.4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生成语境与主体特征 |
1.1 急剧变化的小城镇世界 |
1.1.1 政府政策的推动:从“大问题”到“大战略” |
1.1.2 经济板块的突起:从“中间发展带”到“三元结构” |
1.1.3 文化症候的时移:从改革实验探索到怀旧文化倾向 |
1.2 集体书写的内在特质 |
1.2.1 作家身份:“生在红旗下,长在物欲中”的小镇青年 |
1.2.2 精神指向:立足小城镇人个体价值的文本表达 |
1.2.3 文学追求:重构都市“漂泊者”的精神返乡之所 |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70后”小城镇书写中的“城”与“人” |
2.1 世纪之交变动中的小城镇 |
2.1.1 小城镇生活节奏的打破:从“日月缓慢”到日新月异 |
2.1.2 小城镇道德伦理的变迁:从暧昧到失范 |
2.1.3 小城镇人际网络的过渡:从熟人社会到业缘交际 |
2.1.4 小城镇消费模式的转换:从满足温饱到“仿都市而近乡村”的劣质效仿 |
2.2 人口大流动中的小城镇群像 |
2.2.1 “心如天鹅,命如土狗”——流动中的城镇青年 |
2.2.2 “有秘密的普通人”——平凡多面的城镇中坚 |
2.2.3 “摘不掉的土帽子”——无助的乡村外来者 |
3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两极样态下的意象生成 |
3.1 乌托邦勾勒下的小城镇意象 |
3.1.1 河流与石板街、青石巷:“此处心安是吾乡”的归属 |
3.1.2 “里居外店”的店铺:小城镇人的生活王国 |
3.2 都市挤压下的小城镇意象 |
3.2.1 镇口公路、地图:建立与外在世界的联系 |
3.2.2 “臭鸡蛋味儿”的厂区和“城不城,乡不乡”的高楼:粗放式发展的恶果 |
3.2.3 玻璃屋、“发光的云”:回归质朴的渴望 |
4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叙事艺术 |
4.1 “离去—归来”:以都市为参照视野的叙事模式 |
4.1.1 融不进的都市:全球化视野中的“离去” |
4.1.2 回不去的家乡:“归来”后的城镇审视 |
4.2 “另类的灰”——用死亡窥视小城镇的叙事策略 |
4.2.1 压抑致死:用死亡挖掘小城镇人物精神困顿 |
4.2.2 流言致死:用死亡讽刺小城镇社会阶级伦理 |
4.3 城镇“浮生散记”:灵活交错的叙事视角 |
4.3.1 “生活如结,无法打开”不定式内聚焦组合生活矛盾 |
4.3.2 “近山浓抹,远树轻描”外聚焦和内聚焦视角的转换 |
5 “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价值意义与创作反思 |
5.1 “70 后”作家“小城镇世界”文学建构的价值意义 |
5.1.1 代际群体内部的自省与反拨 |
5.1.2 观照小城镇问题,响应“人的城镇化” |
5.2 “70 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的创作反思 |
5.2.1 历史意识的缺乏:自我精神园地的圈禁 |
5.2.2 “小叙事”的沉溺:小城镇书写深度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70后”作家路内中长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材料与研究综述 |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路内与“70后”作家 |
第一节 时代造就的“70后”作家 |
一、“70后”作家的命名 |
二、“70后”作家的处境 |
第二节 “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 |
一、商业炒作的市场营销 |
二、沉潜坚守的群体创作 |
第三节 “70后”作家中的路内 |
一、“70后”作家的创作共性 |
二、路内的小说创作和特质 |
第二章 路内小说的文本内涵 |
第一节 时空建构解读 |
一、变迁的交接时代 |
二、特殊的小城空间 |
第二节 人物形象分析 |
一、男性群体形象 |
二、女性群体形象 |
第三节 特殊意象阐释 |
一、巴比伦 |
二、天使 |
三、乳沟时代 |
第三章 路内小说的叙述形式 |
第一节 多变的叙述视角 |
一、第一人称叙述 |
二、第三人称叙述 |
三、第一第三人称变换叙述 |
第二节 灵活的叙述结构 |
一、单线式结构 |
二、复线式结构 |
三、网状式结构 |
第三节 多彩的叙述语言 |
一、戏谑化语言 |
二、陌生化语言 |
三、日常化语言 |
第四章 路内小说的困境与突破 |
第一节 小说创作的瓶颈 |
一、题材单调和内蕴薄弱 |
二、人物相像和情节雷同 |
第二节 恐怖迷离之文《云中人》 |
一、校园恐怖题材 |
二、叙事空白设计 |
第三节 现实主义力作《慈悲》 |
一、崭新的思想深度 |
二、强烈的现实关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的选择——“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发生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代的文学需要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的催生 |
第三节“70后”作家创作成长中的自主选择 |
第二章 重塑与突围——“70后”中篇小说的创作流变 |
第一节“美女作家”中篇小说创作的出场 |
第二节“70后”“重塑期”的中篇小说创作实绩 |
第三节 新世纪十年“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突围模式 |
第三章 断裂与接续——“70后”中篇小说多元化叙事主题 |
第一节 无根的乡土与精神乌托邦——乡土主题分析 |
第二节 个体的焦灼与现代化迷途——城市主题分析 |
第三节 身体成长与精神回归——成长主题分析 |
第四章“70后”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探索 |
第一节“70后”式现实主义与“后先锋”写作 |
第二节 日常经验的个人化书写 |
第三节“70后”中篇小说文体结构新探索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
二、审美困境 |
第二节 文体风尚 |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
二、分化与融合 |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
二、西方“经典”流变 |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
二、“文学大师”之争 |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
一、信息网络化 |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
一、文学经典“危机” |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存在与可能-70后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70后作家的文化人格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红旗下的蛋”——70 后的气质渊源 |
第二节 “一无所有”——应试教育下的个体成长 |
第三节 “文学失落”的准个体时代——70 后的成年礼 |
第二章 从徐步潜行到大步流星——走向成熟的70后 |
第一节 与商业相纠缠的创作状态 |
第二节 沉潜中求索自我风格 |
第三节 文学失落时代的精神坚守者 |
第四节 成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
第三章 成熟后的创作瓶颈与再出发 |
第一节 步入创作迷局的困惑 |
第二节 叙事的陈旧 |
第三节 长篇小说创作的开启与自我精神突围 |
第四章 70后创作的可能与未来 |
第一节 当代文学之于 70 后作家 |
第二节 “70 后”式现实主义 |
第三节 70 后作家的可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概述 |
2.1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相关问题 |
2.2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
2.2.1 欧美国家的垃圾分类政策 |
2.2.2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政策 |
2.3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
2.3.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 |
2.3.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组织体系 |
2.4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分析 |
2.4.1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 |
2.4.2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组织架构 |
2.4.3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三章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现象 |
3.1 政策执行效力在政府各层级中递减 |
3.2 倡导性政策未能形成明确执行压力 |
3.3 各区差异性导致政策落实效果悬殊 |
3.4 社会各阶层参与分类的力度不均衡 |
3.5 政策的宣传与普及缺乏有效的手段 |
第四章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因素 |
4.1 政策执行梗阻的环境因素分析 |
4.1.1 经济资源环境 |
4.1.2 政治法制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自然生态环境 |
4.2 政策执行梗阻的主体因素分析 |
4.2.1 城市决策者的利益倾向 |
4.2.2 政策及执行的弹性太大 |
4.2.3 政策执行人员激励不足 |
4.2.4 缺乏专业队伍指导分类 |
4.2.5 监督执行缺乏有效手段 |
4.2.6 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形成 |
4.3 政策执行梗阻的目标群体分析 |
4.3.1 市民环保意识淡薄 |
4.3.2 排放习惯短期难改 |
4.3.3 无利驱动分类行为 |
4.3.4 生存压力无暇顾及 |
4.3.5 惰性心理削弱分类 |
第五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消解对策 |
5.1 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 |
5.2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执法监管力度 |
5.3 建构长效可行的垃圾分类行为激励途径 |
5.3.1 唤醒公民垃圾分类意识 |
5.3.2 培养市民垃圾分类习惯 |
5.4 协同多元主体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
5.4.1 协同学思想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
5.4.2 协同推进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减量 |
5.4.3 协同提升生活垃圾后端处理效益 |
5.5 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七十年代人的文字与垃圾(论文参考文献)
- [1]“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70后”作家小城镇书写研究[D]. 杜淑文. 辽宁大学, 2019(01)
- [3]“70后”作家路内中长篇小说研究[D]. 李婷. 河南大学, 2018(01)
- [4]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70后”作家中篇小说研究[D]. 关建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6]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7]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8]存在与可能-70后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常思佳.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冯唐 用文字打败时间[J]. 王皎. 东西南北, 2013(14)
- [10]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 ——以广州为例[D]. 袁珍. 广州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