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防止动脉硬化

苹果防止动脉硬化

一、苹果阻止血管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郎利娟[1](2021)在《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364种滇西植物进行了体外降脂活性的筛选;第二章为丽江山荆子(Malus rockii)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第三章论述了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的体内降脂活性研究;第四章综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目的:寻找植物来源的新型降脂天然产物或先导成分,研究其相关降脂作用机制,从而为开发滇西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油酸和棕榈酸钠诱导Hep G2细胞产生脂质堆积,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对采自滇西地区的植物样品以及从丽江山荆子中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降脂活性测定,油红对细胞内的脂质进行染色,酶标仪检测油红的OD值,最后通过降脂率来评价供试品的降脂活性;利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丽江山荆子的枝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建立高脂模型,最后进行地鼠相关血脂指标的测定,以此来评价丽江山荆子主成分根皮苷的体内降脂活性及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共筛选了364个植物样品,其中有43个植物样品的降脂率大于15%,占总供试样品的11.8%;降脂率大于10%的植物样品有105个,占总供试样品的28.8%;其中0049AE、0054BE、0315CE降脂率均大于20%,分别为(20.46±7.72)%、(20.15±11.32)%、(30.07±6.74)%。2、从丽江山荆子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Fr.A段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Fr.E段、Fr.F段分离得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羽扇豆醇(5)、3β-hydroxyglutin-5-ene(6)、β-谷甾醇(7)、卡枯醇(8)、十八醇(9)。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100、200、300、400μM时有一定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分别为(2.76±3.64)%、(9.64±6.26)%、(3.89±3.02)%、(5.75±4.70)%,其中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率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为(2.19±3.87)%;化合物2~4、6~9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能显着降低血清中TC、TG、LDL-C、HDL-C浓度,对肝脏中的TC、TG、LDL-C、HDL-C无明显降低作用;脏器指数及脏器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根皮苷对各脏器无毒性作用,200、50 mg/kg根皮苷组均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肪病变,对地鼠各脏器及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安全性高于洛伐他汀;经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根皮苷与人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进一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根皮苷能显着增加高脂血症地鼠肝脏CYP7A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1、供试364个植物样品中共有105个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均大于10%,其中编号为0315CE的供试品降脂活性最好。2、从丽江山荆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5个三萜类,1个二氢查尔酮类,1个豆甾醇类,两个其他类,其主成分为根皮苷。化合物2、4、6、8为首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活性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其余化合物终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的抗高脂血症作用的总体表现可能优于洛伐他汀,其作用靶点可能为CYP7A1。

冯紫荆[2](2021)在《《饮食战胜疾病》(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科普类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文中指出本报告的英汉翻译素材选自科普类文本《饮食战胜疾病》节选。该书出版于2020年,作者威廉·W·李是一名着名的癌症研究人员,也是剑桥大学血管生成基金会的主席,他向人们介绍了一些有利于保持健康的食物。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译者选取第二部分的第六章作为本篇报告的研究文本,原因在于健康与食物密切相关,这是最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且第六章中不乏医学术语和一些生动的语言。如何用具有可读性的语言来翻译专业表达的句子而又不失准确性是难点所在。通过对原文特征的全面分析,发现要想令不懂医学术语的人可以为译文吸引,修辞格是关键。因此修辞格被确定为本研究的方向。在理论框架上,译者选择了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报告的指导。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形式对等刚好指导了句法修辞格,动态对等指导了语义修辞格。与此同时,译者采用了三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增译、省译和转译,试图总结出修辞格的翻译规律,以期为未来同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实用的参考价值。

曾洁[3](2021)在《茶黄素减轻高脂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红茶作为全球最流行的饮料之一,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功效,包括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减肥降脂作用等。心血管病(CVD)是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CVD患病人数约有2.9亿人,由其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疾病致死总人数之首,其发生发展与膳食因素密切相关。红茶饮用与CVD的关系广受关注,但截止目前,针对红茶摄入与CVD发病率之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红茶是否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尚不明确,且内在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动脉粥样硬化(AS)是CVD的关键共同病理起因,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又是AS的早期关键环节。因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损伤,是预防AS和CVD的重要策略。本课题通过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以高浓度胆固醇诱导细胞损伤,并以高脂膳食诱发ApoE-/-小鼠体内AS的发生发展,构建体内外实验模型;观察和评价红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茶黄素(TF),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体内AS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同时深入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旨在揭示红茶潜在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及其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一。在0~100μmol/L浓度范围内,茶黄素对HUVECs无明显毒性作用。以10μmol/L的胆固醇刺激HUVECs 24 h,成功构建体外细胞损伤模型。与模型组相比,茶黄素预处理组(5、10μmol/L)的细胞活力和NO的分泌量显着升高(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LDH释放量显着降低(P<0.05)。此外,胞内ROS和MDA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一定剂量的茶黄素预处理可有效减轻高浓度胆固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2)实验二。以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12周,成功构建AS体内模型。与高脂组相比,茶黄素低高剂量组(5、10 mg/kg·d)小鼠的体重有所降低,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茶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C、LDL-C水平显着降低(P<0.05),同时,茶黄素高剂量组(10 mg/kg·d)小鼠血清中TG水平显着降低,而HDL-C水平显着增加(P<0.05)。对小鼠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观察表明,与高脂组相比,茶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的主动脉壁内膜明显较薄,泡沫细胞的集聚和脂质沉积得以改善,斑块面积显着减少(P<0.05),胶原形成。同时,主动脉内ROS和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此外,茶黄素低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组织内MMP-2/9的m RNA水平显着降低(P<0.05),茶黄素低剂量组小鼠主动脉内MMP-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以及茶黄素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内MMP-2/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一定剂量的茶黄素膳食干预能有效减轻高脂膳食引起的ApoE-/-小鼠体内AS的病理进展。(3)实验三。茶黄素处理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细胞和小鼠主动脉内SOD、CAT和GSH-Px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茶黄素可有效上调Nrf2和HO-1蛋白质的表达,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此外,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可明显降低茶黄素预处理组(10μmol/L)的细胞活力以及Nrf2、HO-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增加细胞凋亡率。以上结果说明,茶黄素能激活Nrf2/HO-1通路来发挥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茶黄素可有效减轻高脂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能明显减轻高脂膳食引起的体内AS的病理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实现的。

江振洲,袁子航,孙丽新,吴启鹏,柴媛媛,李思佳,向婷,喻琼娜,朱英,张陆勇[4](2020)在《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文中认为通过检索近2年中国学者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靶点的相关论文,分类综述这些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研究的新进展,为新药研发及新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参考和思路。

赵培[5](2020)在《氨氧基乙酸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近二十年来,随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积极开展和规范化药物治疗的认真贯彻,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了不可逆的心肌细胞丢失和不良的心室重塑,部分患者后期发生了心力衰竭,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长期预后。心肌梗死后促炎M1型巨噬细胞的过渡激活加剧了不良心室重塑和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在M1型巨噬细胞的三羧酸循环中存在两个断裂点,由天冬氨酸-精氨酸-琥珀酸旁路进行补偿,将中断的循环连续起来。氨氧基乙酸(Aminooxyacetic acid,AOAA)是该旁路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强效抑制剂。先前的研究显示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可以控制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因此,我们推测AOAA有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能量代谢来调节其极化,进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研究目的(1)通过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骨髓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s,BMDMs)和RAW264.7细胞系,在细胞水平阐明AOAA对巨噬细胞能量代谢及极化的调控作用;(2)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心肌梗死模型,进一步探讨AOAA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方法和结果(1)提取小鼠骨髓细胞,在体外经M-CSF刺激培养7天,诱导其分化成BMDM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明确BMDMs是否诱导成功;分别给予LPS 10 ng/mL+IFN-γ10ng/mL或IL-4 20ng/mL处理细胞24h,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以及qPCR等方法明确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是否极化成功。结果发现骨髓细胞经M-CSF诱导培养7天后变为纺锤形或不规则形,高表达CD11b和F4/80,提示这些细胞被成功诱导分化为BMDMs;经LPS+INF-γ或IL-4极化处理24h后,M1型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M2型巨噬细胞稍拉长,仍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前者高表达CD86、iNOS、TNF-α、IL-6和IL-1β,后者高表达CD206、Arg1、Ym1和IL-10,提示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诱导成功;与此同时,我们也检测了 RAW264.7细胞系经上述极化诱导后的改变,结果发现形态变化不显着,但标志物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趋势与BMDMs基本一致,提示RAW264.7细胞系向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成功。(2)在成功提取、诱导和极化巨噬细胞后,我们通过观察M0型、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培养上清颜色,测pH值、乳酸、ATP和糖酵解水平,qPCR检测糖代谢限速酶的表达,以明确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并观察了 AOAA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与M0型相比,M1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转为淡黄色,pH值下降,乳酸水平增加,ATP产量下降,糖酵解水平升高,糖代谢限速酶表达增加;M2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颜色和pH值无明显变化,但乳酸水平明显下降,ATP产量增加,糖酵解和糖代谢限速酶的表达受抑制。与此同时,我们检测了 RAW264.7细胞系极化后乳酸和ATP的水平,其变化趋势与BMDMs一致,进一步表明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具有不一样的代谢特征。有趣的是,AOAA可增加M1型巨噬细胞pH值,抑制乳酸和糖酵解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ATP产量,还可抑制糖代谢限速酶的增加。提示AOAA促进了 M1型巨噬细胞的代谢向M2样转化。(3)由于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可以控制巨噬细胞的极化,在明确了 AOAA对巨噬细胞代谢的调节后,我们利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qPCR等技术在BMDMs和RAW264.7细胞系上评价了 AOAA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我们发现AOAA可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和促进其向M2型极化。这些数据表明AOAA可能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4)随后,我们构建了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利用心超、Masson’s trichrome染色、HE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qPCR等技术评价了 AOAA对小鼠心功能、心梗面积、以及心脏局部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我们发现AOAA可缩小心梗面积,改善心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AOAA抑制了心梗周边区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增加了 M2型巨噬细胞的比例。相应的,我们发现AOAA调控了心脏中巨噬细胞相关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5)NLRP3炎症小体在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且主要在巨噬细胞中激活。因而,我们利用Western blot及qPCR技术,从细胞和动物两个层面探讨了 AOAA对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AOAA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和心肌梗死小鼠心脏组织中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过度激活。研究结论(1)在免疫应答的炎症高峰期短期给予AOAA治疗可显着改善心肌梗死小鼠的心功能;(2)AOAA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实现的,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通路的过度激活实现的。本研究结果证实了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来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可行性;强调了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病理生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为研发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策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冯恬[6](2020)在《苹果新品种‘美红’制备低糖高类黄酮果脯的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富士’苹果占70%以上,品种结构单一,且以鲜食为主,缺乏优质的加工新品种。本研究以课题组选育的高类黄酮苹果新品种‘美红’为试材,探究其作为加工专用品种的适用性,为充分保存和利用果实中富含的类黄酮等营养保健成分,对果脯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对感官和营养成分等品质评价发现,高类黄酮苹果‘美红’是适用于制备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的优质加工新品种。以其为材料进行加工将填补国内外纯天然红肉苹果脯的空白,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与产业链延伸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测定美红果实的外观、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对美红苹果的加工适宜性进行了研究。与富士苹果相比,美红苹果果肉全红,果实硬,外观品质好,高糖高酸,口感酸度大,类黄酮、花色苷等营养成分含量高,适宜加工成苹果脯。2、对超声波渗糖、微波渗糖、真空渗糖和糖煮渗糖得到的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的色泽、质构特性、营养物质、复水率、含水量等进行了对比,发现真空渗糖比其它三种渗糖方式类黄酮等营养物质的保留率都高,得到的果脯类黄酮含量高达8.272 mg/g,分别是超声波、微波和糖煮渗糖的2倍、4倍和8倍以上。并进一步对真空渗糖的渗糖时间、渗糖温度和蔗糖浓度进行了L9(34)正交试验,确定果脯的最佳渗糖工艺。3、通过研究护色、硬化、渗糖、干燥等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最大限度保留类黄酮等营养保健成分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的加工工艺。具体为:Vc浓度1%,护色时间30 min;1.5%氯化钙与1.0%氯化钠复合硬化4h;真空渗糖时间90 min,渗糖温度40℃,蔗糖浓度25%,解除真空后继续在常温下渗糖12h;0.09 MPa的真空度下,温度70℃,干燥5 h,此工艺得到的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营养物质最丰富,真空包装以后可在12℃的条件下贮藏90天。4、对优化后得到的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和低糖富士苹果脯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外观红润有光泽,酸甜可口,相比低糖富士苹果脯更加晶莹剔透,感官品质更好。类黄酮含量是富士苹果脯的3倍以上,是果实鲜样的7倍左右,总酚、花色苷等营养成分含量均显着高于富士苹果脯及高类黄酮苹果鲜样,营养价值与外观品质俱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美红’苹果是适用于果脯加工的优质新品种,将填补国内外纯天然红肉苹果脯的市场空白,并为高类黄酮苹果的推广应用与产业链延伸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吴佳蓉[7](2020)在《探究卒中120网络模式下轻中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国外相比,我国溶栓率低,院前延误时间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卒中120网络模式建设相对较少,地区分布不均,综合救治及高级支持能力相对薄弱,网络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既往研究显示静脉溶栓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1-2],认知障碍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常见非运动症状之一[3-4],目前有关轻中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探讨卒中120网络模式下轻中型AIS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采用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Birmingham Cognitive Screen,BCoS)分析该类患者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轻中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患者44例,根据患者送往南沙医院救治途径的不同可分为两组,其中由卒中120网络送至我院救治25例患者为A组,自行前往我院救治的19例患者为B组。(1)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天数、药物依从性及复发率,基线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差异。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脑动脉狭窄、烟酒史、颈动脉斑块、同型半胱氨酸、射血分数及相关炎症因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是否经由卒中120网络来院就诊、患者的ONT、DNT时间等。(2)两组患者溶栓治疗24小时后再复查头CT平扫排除脑出血,并于溶栓后3-4天内分别完善头部MR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MRP)评估,住院期间均需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3)所有入组患者入院后均由经专业培训的神经科临床医师运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院后进一步电话随访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NIHSS量表以检测两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MR灌注成像有一至两名影像科医师评估低灌注体积及梗死部位。继续随访A、B两组患者溶栓后第7天、第30天、第90天的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MMSE、MoCA、BCoS量表评分,同时随访溶栓后第7天、第30天、第90天的mRS评分及NIHSS评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不同时间段的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临床观察不同脑区梗死的AIS患者的认知区域的损害情况。疗效评估方法:轻中型卒中指NIHSS评分为1-15分[5];预后评估采用mRS评分为标准,90dmRS评分为0-2分为预后恢复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恢复不良[6,7]。结果:(1)A、B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烟酒史、睡前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颅内动脉狭窄、同型半胱氨酸、射血分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2)A、B两组患者在ONT、DNT时间进行比较,A组在DNT、ONT时间方面较B组缩短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3)A、B两组在mRS预后评价上卡方检验显着性(p=0.013),A组实现临床转归良好的病例数为19例,所占比例为79.2%,B组实现临床转归良好的病例数为8例,预后良好比例为42.1%,两组间率的卡方检验值为6.234;通过比较90天mRS处于0-2分的患者病例数所占比例可知,A组实现临床转归良好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在DNT、ONT时间对MRS预后评价的影响方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得出,DNT OR=1.14,p<0.05,ONT OR=1.13,p<0.05,表明DNT、ONT对MRS预后评价具有影响较显着。应用ROC曲线分析DNT、ONT对轻中型AIS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90dmR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进行检验,DNT曲线下面积为0.964,p=0.000<0.05,ONT曲线下面积为0.930,p=0.000<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DNT、ONT对MRS预后评价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4)A组溶栓后第30天、第90天的NIHSS评分较出院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B组溶栓后第30天的NIHSS评分较出院前无明显差异(p=0.0096),B组溶栓后第90d的NIHSS评分较出院前下降(p均=0.000);通过组间比较得出,且A组溶栓后第30天、第90天NIHSS评分均较B组降低明显(p=0.001,p=0.001)。(5)A组(经120网络来院就诊组)溶栓治疗后第30天的MMSE总分与治疗后第7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自行来院就诊组)溶栓治疗后第30天、第90天的MMSE总分与治疗后第7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溶栓后第90天MMSE、第30天MoCA、第90天MoCA较出院前总分升高,差异均有显着性(p=0.005,p=0.000,p=0.000),B组患者溶栓后第30天MoCA、第90天MoCA总分较出院前升高(p均=0.000);A、B两组组间比较,第30天MMSE总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溶栓后第90天的MMSE总分、第30天及第90天MoCA总分均高于B组(p=0.047,p=0.000,p=0.000)。(6)A组(经120网来院就诊患者)与B组(自行来院就诊组)两组患者溶栓第7天的BCoS量表总分及各区域测评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第30天听觉注意总分显着提高(p均<0.05);苹果删除准确性显着提高(p均<0.05);图片命名分数显着提高(p均<0.05);BCoS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第90天时在听觉注意总分、伯明翰规则转换分数、规则识别数、苹果删除准确性、图片命名、句子朗读时间、假词阅读时间、延迟回想、延迟再认等方面均较治疗后第7天有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组间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第30天听觉注意总分、苹果删除准确性、图片命名分数显着优于B组(p=0.034,p=0.001,p=0.000);A组治疗后第90天听觉注意总分、伯明翰规则转换分数、规则识别数、苹果删除准确性、图片命名、句子朗读时间、假词阅读时间、延迟回想、延迟再认优于B组(p=0.034,p=0.041,p=0.004,p=0.001,p=0.002,p=0.000,p=0.001,p=0.004)。(7)A、B两组患者磁共振灌注成像中显示有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共有26例,有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的共有18例。本研究AIS患者出现听觉注意总分下降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在双侧额颞叶、枕叶,出现苹果删除试验总分下降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左侧额颞叶、左侧丘脑及枕叶;出现延迟回想时间延长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双侧额颞叶,以优势半球为主;出现延迟再认时间延长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在左顶叶、右丘脑、左枕叶、双侧额颞叶;出现句子朗读时间延长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额、颞叶;出现伯明翰转换规则分数下降的脑低灌注区主要分布双侧顶叶;90dmRS为0-2分的患者出现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的比例显着高于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p=0.037),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患者出现苹果删除准确性总分下降比例显着高于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p=0.031),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患者出现句子朗读时间延长比例显着高于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p=0.005),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患者出现听觉注意总分下降、延迟回想时间延长、延迟再认时间延长、伯明翰转换规则分数下降所占比例与右侧大脑半球低灌注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院前急救启动120网络卒中预警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窗,在卒中120网络模式下及时正确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促进轻中型AIS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溶栓疗效。(2)区医联体卒中120网络模式建设可减少轻中型AIS溶栓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伯明翰认知评估量表(BCoS)为一类涉及认知域较为广泛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工具,可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对轻中型AIS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尤其在记忆力、语言能力及注意力方面。(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灌注成像所显示的低灌注脑区对指导评估AIS患者卒中后认知域的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曹玉瑶[8](2020)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在维持体内稳态和调节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家蚕(Bombyx mor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模式昆虫。H2S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机理尚未见报道。本论文调查了不同浓度H2S对家蚕体重、发育时间、茧质、生殖力和死亡率的影响,并确定H2S促进家蚕生长发育的最优处理方式和最优浓度;比较不同品系的家蚕品种对H2S的应答能力;利用组学技术从代谢水平和转录水平分析H2S处理后家蚕血淋巴代谢物及脂肪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论文研究结果对明确H2S调控家蚕发育的机理建立了基础,为把H2S开发成家蚕生长调节剂提供了理论依据。(1)不同浓度H2S对家蚕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首先调查了桑叶浸泡法和熏蒸处理法两种H2S处理方式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熏蒸处理法死亡率低于桑叶浸泡法;50μM以上的浓度H2S对家蚕有显着毒害,低浓度H2S(5μM)能够促进家蚕的体重增加。进一步采用低浓度H2S(0μM、2.5μM、5μM、7.5μM、10μM、12.5μM)熏蒸处理家蚕,结果表明低浓度H2S能增加家蚕的平均体重、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但对家蚕的发育时间和生殖力无显着影响。综合各种指标,熏蒸法处理家蚕的H2S的最优浓度为7.5μM。(2)不同品系的家蚕品种对H2S的应答能力有显着差别。利用7.5μM H2S熏蒸中系、日系、欧系和地方及多化性蚕品种。7.5μM H2S熏蒸下,地方及多化性的P50、NT和HM蚕品种的死亡率显着低于中系的C5和CW、日系的J6和J8、欧系的EY和E4。7.5μM H2S能够提高地方及多化性的P50、NT、HM和欧系的ET、E4品种的体重,降低中系的C5和CW、日系的J6和J8品种的体重,其中P50与对照具有显着性差异。在7.5μM H2S处理后,P50、E4和HM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显着提高,对所有品种的生殖力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家蚕品种对H2S的抵抗能力不同,其中H2S对P50品种体重和茧质提高最显着。从所调查的品种看,H2S对不同品系的家蚕体重和茧质促进作用顺序为:地方及多化性>欧系>中系>日系。(3)H2S处理对家蚕血淋巴代谢物的调控。利用L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分析H2S对家蚕血淋巴内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的影响。7.5μM H2S处理后,家蚕5龄3天的血淋巴共鉴定出45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5个上调,20个下调。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核苷、有机酸、脂质和类脂质化合物、有机杂环化合物及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其中,(6Z,9Z,12Z)-十八碳三烯酸、苹果酸、磷酸胆碱等含量升高,棕榈酸、尿酸盐等含量下降。差异代谢物主要影响嘧啶代谢、嘌呤代谢、脂肪酸代谢、线粒体中的脂肪酸延伸等代谢途径来促进家蚕生长发育。(4)H2S处理对家蚕脂肪体基因表达的调控。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H2S处理和家蚕脂肪体内基因表达的变化。7.5μM H2S处理后,家蚕脂肪体内共有1200个基因表达产生显着变化,其中977个上调、22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内吞作用、糖酵解/糖异生、柠檬酸盐循环(TCA循环)、NF-κB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转录信号通路。H2S处理后,与糖酵解/糖异生和TCA循环相关的基因PGK、PGM、IDH、PC表达显着上调,随着5龄发育时间的延长表达量上升,说明H2S能促进家蚕能量代谢;H2S处理后,与内吞作用相关的基因Rab-10、Tret1及VPS4基因表达量5龄后期表达水平高于前期,且H2S处理组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说明H2S激活体内的内吞作用,加快蛋白质转运和物质运输;H2S能下调Tak1及MMP-3的基因表达量,可抑制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发生。此外,与丝蛋白合成相关基因Fib-H、P25、Fib-L在H2S的作用下上调,并且表达量以时间依赖性方式增加,5龄后期表达量显着升高,为吐丝过程提供基础。

陶嘉磊[9](2020)在《基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探讨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物质基础库;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类黄酮组分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RSV潜在作用靶标;研究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对RSV肺炎小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靶标代谢组学方法聚焦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探讨类黄酮组分抗RSV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类黄酮组分的纯化工艺与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以药液质量浓度、树脂药材质量比、供试品pH、洗脱液体积、醇洗体积分数、洗脱体积流量为考察参数,并以类黄酮含有量为主要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应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切换扫描模式采集样品MS/MS数据,通过MS-FINDER平台结合人工核对方法定性分析清肺口服液中类黄酮组分,同时使用UPLC-MS/MS,以CSH-C18色谱柱、ESI,负离子模式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26种类黄酮。类黄酮组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与STITCH数据平台对前期鉴定出的76种类黄酮进行成分靶标预测;基于Phenolyzer平台获取RSV相关靶点,利用STRING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同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利用空斑实验测定RSV毒力,通过RSV滴鼻诱发小鼠肺组织感染模型。造模12 h后使用类黄酮低、高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同时使用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此外,在滴鼻造模前5天予以类黄酮预防性给药。在RSV感染第4与第6天对小鼠肺组织病理进行分析,并利用IHC方法分析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评价类黄酮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通过ELISA法和qPCR检测IL-1β、TNF-α、TGF-β1和IL-10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CD4+与CD8+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比例,评价类黄酮组分对于RSV感染小鼠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分别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SV的F、G、NS1的核酸转录水平和F蛋白的表达量,同时针对F蛋白和RSV使用IHC验证类黄酮对RSV复制的影响;通过ELISA法和qPCR分别检测血清IFN-β以及IFN-α、IFN-β mRNA水平;利用 qPCR 对 MDA5、RIG-I、TBK1、IRF3、JAK1、TYK2、MX1、TRIM5、ISG15、IP-10 mRNA 进行检测,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TBK1、IRF3、p-TBK1、OAS1 水平,以及利用IHC半定量检测MX1、OAS1蛋白水平,评价类黄酮对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靶标代谢组学技术,检测RSV感染第4天小鼠血清、肺组织中与糖代谢、TCA相关的代谢产物水平,探讨类黄酮对RSV感染小鼠能量代谢产物的影响以及与固有免疫的联系。结果:(1)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药液质量浓度24 mg/mL,树脂药材质量比25:3,上样液pH值4.0,5 BV水洗除杂,醇洗体积分数80%,醇洗体积6BV,洗脱流量3.0mL/min。纯化后,类黄酮含有量从18.5%提高至68.9%,转移率为78.7%。(2)共有440种类黄酮被初步鉴定出,其中负离子模式266种,正离子模式234种,有60种类黄酮在两种模式下均有良好响应;已知清肺口服液组方各单味药类黄酮共计146种,有78种被检测出;儿茶素、木犀草素等26种类黄酮能够同时被定量检测,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square>0.9978)。(3)76种类黄酮共挖掘靶标368个,得到与RSV感染共同靶点87个,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奈酚、木犀草苷是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靶标功能富集结果显示清肺类黄酮组分抗RSV作用机制主要与炎症通路、免疫调节、能量代谢、抗病毒感染等途径相关。(4)肺病理结果显示,RSV感染第4、第6天小鼠肺部均有严重的炎症反应,有大小不等的实变病灶、显着浸润的炎症细胞以及明显的血管组织、肺泡组织周边水肿。类黄酮高剂量和预处理组肺组织炎症评分低于模型组;RSV感染后,肺组织Caspase-3表达上调,类黄酮组可部分抑制Caspase-3水平。(5)ELISA、qPCR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类黄酮高剂量和预处理组能有效降低IL-1β、TNF-α和TGF-β1炎症因子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类黄酮组分治疗或预处理后有减少CD4+、CD8+T淋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浸润的趋势。(6)肺组织中可检测到RSV特异性核酸,而在正常组中未检测出。模型组有较强的RSV复制,但肺组织中IFN-α、IFN-β mRNA上调不明显,类黄酮预处理或治疗后均可抑制F蛋白及其mRNA水平,同时对G、NS1核酸转录也有抑制作用,且均能有效上调IFN-αmRNA以及血清、肺组织中IFN-β蛋白水平,对IFN-β mRNA有上调趋势。(7)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BK1、IRF3mRNA的水平呈现出与RIG-I mRNA相似的上调作用,同时IRF3、p-TBK1蛋白也显着上调,TBK1有上调趋势,对JAK1、TYK2转录无影响,能够提高MX1、TRIM5、ISG15、IP-10转录水平和OAS1蛋白含量;类黄酮高剂量和预处理均能促进TBK1磷酸化,提高JAK1、IP-10、ISG15 mRNA水平,对TYK2 mRNA无影响,对OAS1蛋白有上调作用。(8)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丙酮酸、乳酸、顺式乌头酸均上调,琥珀酸、3-磷酸甘油酸有上调趋势,α-酮戊二酸有下调趋势;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逆转RSV感染诱导的丙酮酸、乳酸、顺式乌头酸、3-磷酸甘油酸的上调,能够下调血清苹果酸水平,有降低琥珀酸趋势;利巴韦林的干预造成了血清中乳酸、琥珀酸、富马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柠檬酸进一步上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丙酮酸、乳酸等1 1种目标代谢物均显着上调;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逆转RSV感染诱导的肺组织乳酸、3-磷酸甘油酸、富马酸、苹果酸、葡萄糖的上调,能够进一步上调肺组织丙酮酸水平,有降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琥珀酸趋势;与模型组比,西药利巴韦林的干预可以下调葡萄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水平,但造成了肺组织更高水平的乳酸堆积。结论:(1)采用聚酰胺树脂纯化清肺口服液中的类黄酮稳定可靠、效果良好;运用MS-DAIL联合MS-FINDER分析鉴别类黄酮简单高效,可作为初步鉴定中药类黄酮成分的首选方法。(2)UPLC-QE-Orbitrap-MS结合MS-FINDER可快速定性分析清肺口服液中的类黄酮;利用UPLC-MS/MS技术,使用CSH-C18色谱柱可以高效、可重复的同时定量检测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中26种类黄酮。(3)通过LC-MS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获得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的作用机制主要与炎症通路、免疫调节、能量代谢、抗病毒感染等途径相关,证实了复方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4)每只BALB/c小鼠给予5 × 10^5 PFU的RSV滴鼻可引起显着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类黄酮组分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同时RSV滴鼻造模能够在肺组织检测到RSV特异性核酸和蛋白,而类黄酮治疗可有效抑制RSV复制。(5)RSV感染可抑制宿主细胞Ⅰ型IFN的转录,干扰机体正常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同时造成宿主血清、肺组织能量代谢紊乱,乳酸堆积;类黄酮可激活Ⅰ型IFN信号通路,促进TBK1磷酸化,上调抗病毒蛋白水平,改善RSV诱导的代谢紊乱,同时类黄酮能够有效预防RSV感染,激活宿主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对宿主能量代谢失衡也有一定预防作用。(6)类黄酮所表现出的激活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TGF-β1活性、与病毒非结构蛋白结合、改善宿主能量代谢并下调乳酸水平等方式间接实现。(7)利巴韦林能够有效抑制RSV的复制,但在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炎症反应等方面不及类黄酮,且能够引起宿主更强烈的能量代谢紊乱,诱导血清、肺组织乳酸水平升高,抑制宿主细胞正常的抗病毒免疫功能,这可能是临床使用不能获益的内在原因。

吴夏青[10](2019)在《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40 mg/d L或7.8 mmol/L。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是餐后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两种关键性糖苷酶,抑制其活性可有效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另一方面,高血糖会加速机体内敏感性蛋白质(如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晶状体蛋白等)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团损伤,最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茶是世界着名的三大饮料之一,享有“健康之液,灵魂之饮”的美名,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也是茶叶的主要功能性成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但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探讨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诠释儿茶素独特的营养价值用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为儿茶素作为食品功能因子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膳食营养提供科学指导和实验依据,这对于促进儿茶素作为食源性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工业、助力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儿茶素中3种主要组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儿茶素组分两两之间以及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BSA–甲基乙二醛(MGO)为模型,研究了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制,并探讨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CG、EGCG和GCG对α-淀粉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5.30±0.22)、(137.15±0.13)和(30.02?±?0.23)μg/mL,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GCG>ECG>EGCG,IC50均比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27.76±0.19μg/mL)大,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抑制类型。当抑制α-葡萄糖苷酶时,ECG、EGCG和GCG的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混合型和非竞争型,其IC50值分别为(4.03±0.01)、(1.05±0.02)和(1.15?±?0.32)μg/mL,抑制能力为EGCG≥GCG≥ECG,均显着强于阿卡波糖(IC50=79.41±0.19μg/mL)。两种儿茶素或它们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的抑制主要为拮抗作用,但两种儿茶素联用能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而与阿卡波糖联用显示出相加效应。(2)ECG、EGCG与α-淀粉酶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且氢键和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GCG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力与之相同,而范德华力和氢键驱动了GCG与α-淀粉酶的结合,这促使了ECG、EGCG和GCG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结合形成基态复合物而猝灭酶的内源性荧光。25℃下,3种儿茶素与α-淀粉酶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39±0.21)×105 L/mol、(5.49±0.21)×105 L/mol和(4.47±0.03)×104 L/mol,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的Ka分别为(3.46±0.20)×104 L/mol、(2.49±0.16)×105 L/mol和(7.31±0.05)×104 L/mol,EGCG与两种酶的亲和力均比ECG和GCG强。同步荧光和圆二色光谱显示ECG、EGCG和GCG引起了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中色氨酸与酪氨酸微环境及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分子模拟表明ECG、EGCG结合在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心,占据了酶的活性位点,阻止了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酶活性,而GCG结合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活性中心附近,引起酶构象发生改变,占据了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的通道而阻碍了底物与酶的作用,使得酶的催化活性下降。(3)以BSA–果糖为模型,研究了ECG、EGCG和GCG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初、中、末期3个阶段产物(果糖胺、二羰基化合物和荧光AGEs)、蛋白质功能基团(羰基化、自由巯基)、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蛋白质交联结构以及蛋白质构象和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均能抑制阶段性产物形成,且抑制果糖胺和荧光AGEs的活性比二羰基化合物高;它们可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但阻止巯基含量降低的效果不够明显;ECG、EGCG和GCG均可抑制AOPP和淀粉样β-交联结构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糖引发的BSA二级结构的变化及蛋白质疏水性的降低。(4)研究了ECG、EGCG和GCG清除自由基、捕获MGO、螯合Fe2+、还原Fe3+以及结合BSA的能力,分析了它们对BSA–MGO体系产生AGE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对O2.-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92.9%、50.2%和85.3%),且螯合Fe2+和还原Fe3+能力较强,这可能阻止了体系中的氧化过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捕获AGEs前体物MGO,且E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1:3和1:10)形成了ECG–MGO-单加合物和ECG–MGO-双加合物,G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3:1和6:1)形成了两种GCG–MGO-单加合物;ECG、EGCG和GCG均能够结合BSA,结合常数(Ka)在104数量级,且ECG与BSA结合的Ka值较大;3种儿茶素对BSA–MGO体系中AGEs的抑制率为98.1%、97.3%和96.7%。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减少AGEs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其对体系中氧化过程的阻止、捕获MGO以及结合BSA的活性相关。(5)研究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抑制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形成、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维生素C/苹果酸浓度为1.7–35.2μg/mL时,维生素C可促进EGCG对MGO的捕获,而苹果酸仅仅能够明显促进8.9μg/mL EGCG对MGO的捕获。维生素C能够增强EGCG对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的抑制,而苹果酸的增强作用不明显。17.6μg/mL维生素C/苹果酸最能促进浓度为8.9和35.4μg/mL EGCG对O2.-的清除。维生素C、苹果酸均能加强EGCG与BSA的结合作用,其Ka值分别由(6.86±0.19)×104 L/mol增加到(7.42±0.13)×104 L/mol和(7.76±0.18)×104 L/mol。与苹果酸相比,维生素C增强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可能源于它提高了EGCG捕获MGO、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能力。

二、苹果阻止血管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苹果阻止血管硬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丽江山荆子枝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第一章 364 种滇西植物体外降脂活性筛选
    前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供试物样品的配制
        2.2 Hep G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体外高脂模型的建立
        2.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测试
    3 实验结果
        3.1 不同浓度诱导剂的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3.2 高脂模型方法建立
        3.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筛选结果
    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丽江山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前言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提取和分离
        2.2 HPLC 法测定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2.3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根皮苷细胞毒性测定
        2.4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3.3 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3.4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3.5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4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丽江山荆子主成分体内降脂活性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喂养饲料
        1.5 供试品
    2 实验方法
        2.1 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的诱导、分组及给药
        2.2 实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金黄地鼠体重变化
        3.2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脂浓度的影响
        3.3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质浓度的影响
        3.4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仓鼠粪便脂质浓度的影响
        3.5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6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3.7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8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
        3.9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苹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前言
    1.化学成分
        1.1 黄酮类
        1.2 三萜类
        1.3 酚类
        1.4 甾体类
        1.5 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
        1.6 脂肪酸类
        1.7 单糖
        1.8 二萜类
        1.9 其他
    2.药理活性
        2.1 抗氧化作用
        2.2 癌细胞毒性及抗肿瘤作用
        2.3 抗菌作用
        2.4 降糖、降脂作用
        2.5 促进免疫调节
        2.6 对肝脏保护作用
        2.7 抗炎作用
        2.8 美白作用
        2.9 抗衰老作用
        2.10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2.11 抗辐射作用
        2.12 促凝作用
        2.13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2.14 急性毒性
        2.15 促排铅作用
        2.16 抗病毒作用
        2.17 对乙醇所致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2.18 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2.19 延长秀丽线虫寿命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饮食战胜疾病》(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科普类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Revision of Translation
3 Case Analysis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1.2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Classification of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Selected Text
        3.2.1 Syntactic Figures of Speech
        3.2.2 Semantic Figures of Speech
    3.3 Methods of Translating Figures of Speech in the Selected Text
        3.3.1 Addition
        3.3.2 Omission
        3.3.3 Adaption
    3.4 Implications
4 Conclusion
    4.1 Major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4.3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The Original Text and its Translation

(3)茶黄素减轻高脂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损伤
        1.2.1 动脉粥样硬化简介
        1.2.2 血管内皮损伤简介
        1.2.3 血管内皮损伤与AS关系
    1.3 AS的药物治疗
    1.4 膳食类黄酮与AS的发生发展
    1.5 茶黄素及其生物学活性
        1.5.1 茶黄素简介
        1.5.2 茶黄素生物活性
    1.6 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黄素对高脂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
        2.3.2 分组及处理
        2.3.3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2.3.4 细胞凋亡的测定
        2.3.5 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测定
        2.3.6 上清液一氧化氮(NO)水平测定
        2.3.7 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测定
        2.3.8 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的测定
        2.3.9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胆固醇致HUVECs损伤模型建立
        2.4.2 茶黄素对HUVECs的毒性作用
        2.4.3 茶黄素预处理对HUVECs活力以及凋亡率的影响
        2.4.4 茶黄素预处理对HUVECs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4.5 茶黄素预处理对HUVEC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茶黄素对高脂膳食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及饲养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处理和分组
        3.3.2 血清血脂水平的测定
        3.3.3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
        3.3.4 Masson三色染色分析
        3.3.5 主动脉组织MDA水平的测定
        3.3.6 主动脉组织ROS水平的测定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3.3.8 Western Blot
        3.3.9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茶黄素膳食干预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4.2 茶黄素膳食干预对ApoE~(-/-)小鼠血清脂质水平的影响
        3.4.3 茶黄素膳食干预抑制ApoE~(-/-)小鼠体内AS斑块的形成
        3.4.4 茶黄素膳食干预对ApoE~(-/-)小鼠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3.4.5 茶黄素膳食干预对ApoE~(-/-)小鼠主动脉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茶黄素减轻高脂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制探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动物和细胞处理
        4.3.2 蛋白浓度测定
        4.3.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检测
        4.3.4 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检测
        4.3.5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检测
        4.3.6 Western Blot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茶黄素对SOD活力的影响
        4.4.2 茶黄素对CAT活力的影响
        4.4.3 茶黄素对GSH-Px活力的影响
        4.4.4 茶黄素对Nrf2 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4.4.5 茶黄素对HO-1 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4.4.6 Nrf2 抑制剂的影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疾病作用靶点
    1.1 高血压作用靶点
        1.1.1 高血压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1.1.1 miR-34b
        1.1.1.2 miR-34a
        1.1.1.3 miR-142-3p
        1.1.1.4 miR-16
        1.1.2 高血压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1.2.1 Rho激酶
        1.1.2.2 T-细胞盐皮质激素受体
        1.1.2.3 补体成分3a受体和补体成分5a受体
    1.2 心律失常作用靶点
        1.2.1 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2.1.1 miR-3144-5p
        1.2.1.2 miR-1231
        1.2.2 心律失常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2.2.1 丝裂原活化激酶激酶-7
        1.2.2.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
    1.3 心力衰竭作用靶点
        1.3.1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3.2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3.2.1 心肌细胞再生相关LncRNA
        1.3.2.2 内源性心脏再生相关调节因子
        1.3.3 心力衰竭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3.3.1 去乙酰化酶-6
        1.3.3.2 内膜转位酶50
        1.3.3.3 转录激活因子3
        1.3.3.4 ATP酶抑制因子1
        1.3.3.5 EphrinB2 心脏纤维化是左心室重构常见的特征,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
    1.4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作用靶点
        1.4.1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4.1.1 miR-20a
        1.4.1.2 miR-574-5p
        1.4.1.3 miR-21
        1.4.2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4.2.1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亚基δ转录本1相关LncRNA
        1.4.3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4.3.1 ADAMTS7
        1.4.3.2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
        1.4.3.3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
        1.4.3.4 前列腺素E3受体
        1.4.3.5 IL-37
        1.4.3.6 Tim-1 + B细胞
        1.4.3.7 热休克转录因子1
    1.5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靶点
        1.5.1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1.5.1.1 hsa-miR-148b
        1.5.1.2 miR-155
        1.5.1.3 miR-17-5p
        1.5.1.4 miR-126
        1.5.1.5 miR-9
        1.5.1.6 miR-182
        1.5.1.7 miR-210
        1.5.1.8 miR-1185
        1.5.1.9 miR-98
        1.5.1.10 miR-338-3p
        1.5.1.11 miR-328
        1.5.1.12 miR-377
        1.5.2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LncRNA靶点
        1.5.3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1.5.3.1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1.5.3.2 胃饥饿素
        1.5.3.3 Jmjd3
        1.5.3.4 CD137
        1.5.3.5 CD146
        1.5.3.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1.5.3.7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亚基12
        1.5.3.8 干扰素调节因子3
        1.5.3.9 apelin-13
        1.5.3.10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1.5.3.11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
        1.5.3.12 β-干扰素Toll/1L-1R结构域衔接蛋白
        1.5.3.13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家族成员7
2 脑血管病作用靶点
    2.1 脑血管病治疗相关的miRNA靶点
        2.1.1 miR-195
        2.1.2 miR-9-5p
    2.2 脑血管病治疗相关的蛋白与基因靶点
        2.2.1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2.2.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2.3 15-脂氧合酶/15-羟二十碳四烯酸
        2.2.4 组蛋白去乙酰酶4
        2.2.5 趋化因子受体5
        2.2.6 sigma-1 受体
        2.2.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2.8 脑活素
        2.2.9 血管生成素样4
        2.2.10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2.2.11 Netrin-1
        2.2.12 TNF-α刺激基因/蛋白6
3 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靶点
    3.1 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点
        3.1.1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3.1.2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3.1.3 RIPK1-VDAC1途径
        3.1.4 金属硫蛋白-1、Th17与Treg
    3.2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用靶点
        3.2.1 Toll样受体-4
        3.2.2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3.2.3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3
        3.2.4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
    3.3 多发性硬化作用靶点
    3.4 银屑病作用靶点
        3.4.1 miR-194
        3.4.2 Yes相关蛋白
        3.4.3 角蛋白17
        3.4.4 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
    3.5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靶点
        3.5.1 miR-15a
        3.5.2 Toll样受体-4
        3.5.3 CXC趋化配体因子16
        3.5.4 非经典和中间单核细胞亚群

(5)氨氧基乙酸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巨噬细胞极化、代谢及氨氧基乙酸的代谢调节作用
    第一节 小鼠原代骨髓源巨噬细胞的诱导、极化和鉴定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的代谢及氨氧基乙酸的调节作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氨氧基乙酸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第一节 氨氧基乙酸抑制了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氨氧基乙酸促进了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氨氧基乙酸对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第一节 氨氧基乙酸改善了心肌梗死小鼠的心功能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氨氧基乙酸对心脏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氨氧基乙酸对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巨噬细胞在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后心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苹果新品种‘美红’制备低糖高类黄酮果脯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苹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1.2 高类黄酮苹果培育研究现状
    1.3 高类黄酮苹果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4 我国果脯行业的发展现状
    1.5 低糖果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6 果脯品质评价方法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设计
        2.2.1 美红苹果加工适宜性研究
        2.2.2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2.2.3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研究
    2.3 实验方法
    2.4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美红苹果加工适宜性分析
    3.2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加工工艺研究
        3.2.1 护色工艺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3.2.2 硬化工艺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3.2.3 不同渗糖技术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3.2.4 真空渗糖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3.2.5 真空热风干燥对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3.3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品质研究
        3.3.1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
        3.3.2 低糖高类黄酮苹果脯的包装方式及保质期
4 讨论
    4.1 美红苹果加工适宜性研究
    4.2 品种特性对苹果脯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探究卒中120网络模式下轻中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8)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硫化氢简介
        1.1.1 硫化氢的合成与代谢
        1.1.2 硫化氢的生理功能
        1.1.3 H_2S的应用
    1.2 家蚕
        1.2.1 家蚕概述
        1.2.2 家蚕应用
    1.3 代谢组学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3.1 代谢组学概述
        1.3.2 代谢组学在家蚕上的应用
    1.4 转录组学及其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学概述
        1.4.2 转录组学在家蚕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浓度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2.1 材料处理
        2.2.2 家蚕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2.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H_2S最优处理方式的确定
        2.3.2 不同浓度H_2S对家蚕体重影响
        2.3.3 不同浓度H_2S对家蚕发育时间的影响
        2.3.4 不同浓度H_2S对家蚕茧质影响
        2.3.5 不同浓度H_2S对家蚕生殖力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硫化氢对不同品种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与设备
    3.2 试验内容与方法
        3.2.1 材料处理
        3.2.2 家蚕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H_2S对不同品种死亡率的影响
        3.3.2 H_2S对不同品种家蚕体重的影响
        3.3.3 H_2S对不同品种家蚕茧质的影响
        3.3.4 H_2S对不同品种家蚕生殖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处理及取材
        4.2.2 LC-MS测定
        4.2.3 信息流程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预处理与可靠性分析
        4.3.2 多元统计分析
        4.3.3 差异代谢物筛选
        4.3.4 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5.1 材料与仪器设备
    5.2 试验内容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处理及取材
        5.2.2 转录组测序流程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总RNA质量检测
        5.3.2 数据质量评估
        5.3.3 参考基因比对统计
        5.3.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5.3.5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6 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
        5.3.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5.3.8 荧光定量PCR验证
        5.3.9 显着差异表达基因在5龄幼虫期基因表达量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9)基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探讨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RSV的研究进展
        1.1 RSV流行病学研究
        1.2 RSV结构特征
        1.3 RSV感染复制与病理学特点
        1.4 RSV的临床诊断
        1.5 RSV的预防和治疗
    2 中医药防治RSV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药防治RSV感染的临床研究
        2.2 中医药防治RSV的基础研究
    3 宿主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
        3.1 病毒感染模式识别受体及信号转导
        3.2 Ⅰ型干扰素的信号转导与抗病毒作用
    4 类黄酮抗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4.1 类黄酮的广泛生物学活性
        4.2 类黄酮抗病毒作用的多种途径
    5 本实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的提取与鉴定
    1 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纯化的工艺研究
        1.1 仪器与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类黄酮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3 UPLC-QE-Orbitrap-MS技术结合MS-FINDER快速分析清肺口服液中类黄酮组分
        3.1 仪器与试药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4 UPLC-MS/MS法测定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中26种类黄酮
        4.1 仪器与试药
        4.2 方法与结果
        4.3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作用机制
    1 中药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及几个关键问题
        1.1 网络药理学概述
        1.2 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的现状
        1.3 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2 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网络药理学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四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RSV感染Hep-2细胞空斑实验结果
        3.2 RSV感染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3.3 类黄酮组分有效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
        3.4 类黄酮组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
        3.5 类黄酮组分对RSV复制及F蛋白的影响
        3.6 类黄酮组分上调IFN-α、IFN-β mRNA,提高血清、肺组织IFN-β含量
        3.7 类黄酮组分促进Ⅰ型IFN上游TBK1的磷酸化水平
        3.8 类黄酮组分激活Ⅰ型IFN下游抗病毒蛋白OAS1、ISG15表达
        3.9 类黄酮组分改善能量代谢,降低乳酸水平
    4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英文缩写词表
    2 UPLC-MS联合MS-FINDER初步鉴定出的440种类黄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述
        1.2.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1.2.2 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1.2.3 餐后血糖水平控制的重要性
        1.2.4 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
    1.3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3.1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简介
        1.3.2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与II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1.3.3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1.4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相关重要产物
        1.4.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过程
        1.4.2 活性自由基物种
        1.4.3 活性羰基化合物
        1.4.4 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
    1.5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1.5.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分析技术
        1.5.2 干预AGEs形成的策略
        1.5.3 抗糖基化试剂的分类
    1.6 儿茶素概述
        1.6.1 儿茶素类化合物
        1.6.2 儿茶素对II型糖尿病的干预
        1.6.3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1.7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酶促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2.3.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测定
        2.3.3 儿茶素之间及其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能力
        2.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
        2.4.3 儿茶素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2.4.4 儿茶素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光谱
        3.3.2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3.3.3 测定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
        3.3.4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3.3.5 分子模拟研究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作用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3.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构象的影响
        3.4.3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及抑制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蛋白质功能基团及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模型的制备
        4.3.2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阶段性产物的测定
        4.3.3 蛋白质羰基化和巯基含量测定
        4.3.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4.3.5 蛋白质疏水性分析
        4.3.6 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测定
        4.3.7 蛋白质交联结构分析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儿茶素对果糖胺形成的影响
        4.4.2 儿茶素对二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4.4.3 儿茶素对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4.4.4 儿茶素对蛋白质羰基化的抑制作用
        4.4.5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巯基的影响
        4.4.6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4.4.7 儿茶素对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抑制能力
        4.4.8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交联结构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BSA–甲基乙二醛(MGO)模型的制备
        5.3.2 赖氨酸?MGO模型体系中自由基的测定
        5.3.3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和还原Fe~(3+)的能力测定
        5.3.4 儿茶素捕获MGO的能力测定
        5.3.5 儿茶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测定
        5.3.6 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5.3.7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儿茶素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4.2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作用和还原Fe~(3+)的能力
        5.4.3 儿茶素对MGO的捕获能力及其加合物分析
        5.4.4 儿茶素对模型体系中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5.4.5 儿茶素与BSA的结合作用
        5.4.6 糖化BSA的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5.4.7 抑制机制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6.3.2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6.3.3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AGEs形成的影响
        6.3.4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氧自由基的影响
        6.3.5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6.3.6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6.4.2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6.4.3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干预AGEs形成的影响
        6.4.4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6.4.5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与 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成果

四、苹果阻止血管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D]. 郎利娟. 大理大学, 2021(09)
  • [2]《饮食战胜疾病》(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科普类文本中修辞格的翻译[D]. 冯紫荆.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茶黄素减轻高脂诱导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曾洁. 西南大学, 2021(01)
  • [4]中国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Ⅰ)[J]. 江振洲,袁子航,孙丽新,吴启鹏,柴媛媛,李思佳,向婷,喻琼娜,朱英,张陆勇. 药学进展, 2020(06)
  • [5]氨氧基乙酸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机制研究[D]. 赵培. 苏州大学, 2020(06)
  • [6]苹果新品种‘美红’制备低糖高类黄酮果脯的适用性研究[D]. 冯恬.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7]探究卒中120网络模式下轻中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D]. 吴佳蓉. 广州医科大学, 2020
  • [8]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家蚕生长发育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 曹玉瑶.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探讨清肺口服液类黄酮组分抗RSV研究[D]. 陶嘉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夏青. 南昌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苹果防止动脉硬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