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怡博[1](2021)在《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肌苷酸(5’-Inosinic acid,IMP)是肉质鲜味重要的指标,动物宰杀后,供氧停止时合成一定量的ATP迅速降解为IMP。IMP以从头合成途径为主,最后可生成腺苷酸(AMP)和鸟苷酸(GMP),AMP和GMP又可补救生成IMP。本研究以略阳乌鸡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的高效提取和检测方法;采用已优化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日龄(60、90、120、150、180、210)、不同组织(腿肌和胸肌)以及不同储藏温度(4℃和-18℃)下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RT-q PCR法比较了IMP合成降解相关基因在不同性别、不同日龄、不同组织间的肌肉IMP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了IMP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实验建立了精确度高、重现性好的色谱方法。最终确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采用DIONEX Ulti 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COSMOSIL Packed Column C18(4.6mm×250 mm,Φ5μm)色谱柱,甲醇-磷酸三乙胺(4:96)为流动相,柱温25℃,检测波长248 nm,进样量20μL。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2μg/m L,0.08μg/m L,方法精密度RSD值在0.30%-4.78%;平均回收率为99%,RSD值为2.71%;IMP线性范围为12.2-97.6μg/m L,R2=0.9999,线性关系良好。此外,对样品进行不同处理提取肌肉中的IMP,测得鲜肉样、冷冻干燥样、鲜肉去脂样、冷冻干燥去脂样的IMP含量分别为0.014 g/kg、0.018 g/kg、0.023 g/kg、0.029 g/kg。发现前处理减小脂肪干扰,可提高IMP的提取率。(2)本次实验通过对影响IMP含量的日龄、性别、组织部位和贮藏温度等因素的探究,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的略阳乌鸡性别间IMP含量差异显着,母鸡大于公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长,IMP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0.01),150日龄含量最高;不同组织间IMP含量胸肌极显着大于腿肌(P<0.01);贮藏温度对肌苷酸含量影响较大,4℃冷藏贮藏时,第2 d IMP含量显着升高,是食用的最佳时期,之后IMP含量逐渐降低,第4 d损失率为9.36%,第6 d损失率为19.46%,第8 d鸡肉明显腐败变质;-18℃冷冻贮藏时,第8 d的IMP含量高于第1d,是食用的最佳时期,15 d内IMP含量变化微小,损失了5.24%,22 d IMP含量接近冷藏2~4 d,29 d接近4~6d冷藏贮藏,最佳冷冻贮藏的时期以15 d内为宜,冷冻效果明显优于冷藏。(3)本次实验通过对IMP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的分析,发现不同性别间GPATase、GARS-AIRS-GART、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极显着高于公鸡(P<0.01),pur H基因的表达量母鸡显着高于公鸡(P<0.05),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公鸡与母鸡间差异不显着(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规律为先增后减,ADSS、IMPDH为先减后增。不同组织间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的表达量胸肌极显着高于腿肌(P<0.01),而ADSS、IMPDH基因的表达量胸肌和腿肌组织间差异不显着(P>0.05)。IMP相关基因丰度的表达规律隐含了略阳乌鸡鸡肉鲜味持久的原因:AMPD基因可将AMP转化为IMP,AMPD基因大量表达,补充了IMP含量维持肉质鲜味;GMP也是呈味核苷酸之一,IMPDH基因的高表达是鸡肉维持鲜味的又一重要原因。以上结论为肉质鲜味持久的基因调控方式提供了基础依据。(4)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IMP含量与其合成降解基因的关联性,研究发现IMP含量和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MPD、GMPR基因表达量呈现显着性正相关(P<0.05),和ADSS、IMPDH基因表达量为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因此,GPATase、GARS-AIRS-GART、pur H、ADSS、IMPDH、AMPD、GMPR基因可能参与了略阳乌鸡肌肉组织中IMP含量的调控。为高品质略阳乌鸡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5)从IMP含量和其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中发现,150日龄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含量最高,150日龄略阳乌鸡肌肉中IMP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量最高,降解基因表达量最低。因此,从鸡肉鲜味角度来说,150 d日龄的略阳乌鸡适合出栏,为略阳乌鸡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金涛,邱蔚然,黄凤杰[2](2021)在《啤酒酵母转化腺苷生成ATP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建立和优化啤酒酵母转化腺苷生成三磷酸腺苷反应液中AR、AMP、ADP、ATP的分离及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elch Ultimate AQ-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05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 H 6.8)-0.6%甲醇溶液(V/V=89∶11);流动相B:甲醇。梯度洗脱:0~15 min,A相100%; 15~20 min,A相100%~85%,B相0%~15%; 20~35 min,A相85%,B相15%;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洗脱时间:35 min。AR在0.198~7.920μg、AMP在0.252 5~10.10μg、ADP在0.500~20.0μg、ATP在0.400 2~16.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上述4个物质间的分离度大于1.5,分离效果较好。4℃保存,12 h内四组分峰面积的RSD小于2.0%,低温稳定性较好。多次进样,4组分峰面积RSD小于2.0%,精密度较好。上述成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7.73%,99.04%,95.36%,99.68%,对应的RSD分别为1.50%,1.91%,1.43%,1.95%。表明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简便,可应用于啤酒酵母转化腺苷生成三磷酸腺苷反应的多组分的含量测定及反应转化率计算。
张静[3](2020)在《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的患病率不断提升,而且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喜欢点外卖,选择更多高油高盐高热量的饮食方式,是造成代谢基础疾病频发的重要原因。而造成高尿酸血症的直接因素是各种不健康饮食方式导致人体嘌呤类组分摄入过量,使得体内尿酸水平不断升高,在体内各个部位产生尿酸盐结晶,显着提高患病风险。因此,研究分析各类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十分重要,并且需要掌握贮藏加工过程中食品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建议,降低患病风险,同时也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患者提供数据参考,通过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稳定病情,早日恢复健康。本文主要建立优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检测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含量及分布规律。同时,探究在传统热加工、贮藏过程中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并且对不健康饮食方式中广泛添加的调味品进行研究分析,探究调味品对痛风等疾病的不良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对比分析各项色谱条件,试验不同流动相对嘌呤检测结果的影响情况,最终确定操作方便、高效、准确度较高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建立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Agilent XDB-C18柱(4.6 mm×250 mm,5.0μm);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 H=3.8);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20μL;紫外波长:254nm。相关系数在0.9996~0.9998,相对标准偏差在0.97%~1.69%之间,回收率在79.85%~102.60%,控制在定量分析的阈值范围内,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食品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2)典型食品及常见调味料的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规律通过水产品、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等常见典型食品及调味品中的嘌呤类组分检测,探究嘌呤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测食品中总嘌呤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产品>动物内脏>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其中所测水产品为高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47.46~433.15mg/100g;所测畜禽肉类为中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为106.09~138.16mg/100g,而内脏猪肝的总嘌呤含量大于280mg/100g,高于部分水产品;所测植物性食品属于低嘌呤类食物,总嘌呤含量大部分小于50mg/100g。各类调味品中嘌呤含量相差较大,鸡精、鸡鲜调味料总嘌呤含量高于500mg/100g,且因添加了呈味核苷酸,次黄嘌呤和鸟嘌呤含量明显较高。由实验结果可发现,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及分布与食品种类、食品品质、生长环境、取样部位等因素密切相关。(3)传统热加工方式和贮藏条件下的嘌呤类组分变化通过水煮、微波加热、油炸等热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水煮、微波加热、油炸过程中猪肉中总嘌呤含量均不断减少至趋于稳定值,肉汤中嘌呤含量相应增加,三种加工方式对嘌呤的脱除率不同:微波>水煮>油炸,水煮60min的除率约为60%,微波10min约为70%,油炸5min约为40%。测定了20℃常温、4℃冷藏、-20℃冷冻三种不同温度,贮藏0~96h鸡肉中嘌呤类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温度越低,嘌呤变化也越小。在鸡肉品质不出现显着腐败变质的前提下,20℃贮藏18h鸡肉中次黄嘌呤不断增加,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有所减少;4℃贮藏时,48h内次黄嘌呤、黄嘌呤不断增加,之后次黄嘌呤保持稳定,黄嘌呤缓慢增加,腺嘌呤、鸟嘌呤变化较小;-20℃贮藏时,96h内各嘌呤类组分基本保持稳定。(4)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测定了I+G中四种嘌呤类组分含量,结果表明I+G等食品增鲜剂中次黄嘌呤含量较高,进一步探究调味品中大量添加呈味核苷酸二钠(I+G)造成人体大量摄入嘌呤类组分,带来健康风险。同时测定I+G添加到生鲜食品及热处理后的食品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生鲜食品中所含的磷酸酯酶会分解I+G,而热处理后由于磷酸酯酶失活,对I+G作用较小。
杨华,赵文华,宋学英[4](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TP、ADP、AMP分离方法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目前关于ATP、ADP、AMP的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提供了标准方法,但药典方法中的离子对试剂对色谱柱有一定的损害,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降低。而文献的方法虽然对标准品效果较好,但当遇到复杂基质时,目标化合物与样品中的杂质就很难分离。目的:本研究的方法试图通过选择色谱柱、改变缓冲盐浓度及柱温等实验条件,达到目标化合物与杂质分离的目的。结果:在室温条件下,用symmetryshield RP18 (4.6*250mm5μ)的色谱柱,缓冲盐浓度在0.05mol/L,pH5.85时,ATP、ADP、AMP能够和样品中的杂质很好的分离,分离度为1.5477、1.6459、3.855,符合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分离度的要求。
高学慧[5](2019)在《不同解冻方式及冻藏温度对鱿鱼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分析了鱿鱼胴体基本营养成分,通过分析并比较营养成分结果,掌握了不同鱿鱼的营养价值;并研究了不同的冻藏温度(-18℃,-28℃和-60℃)下对3种鱿鱼肌肉冷冻变性的影响,在150天冻藏时间内,通过测定pH值、TVB-N值、SSP值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发现冻藏温度对鱿鱼品质的影响,选择出适宜鱿鱼保存的冻藏温度;同时,探究了3种鱿鱼在低温解冻、超声波解冻、流水解冻以及静水解冻4种不同的解冻方式下,通过测定感官指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质构特性以及pH值、TVB-N值、SSP值等理化指标,比较不同的解冻方式对鱿鱼品质的影响,选出最适宜鱿鱼解冻的解冻方式;最后,研究了不同保水剂对鱿鱼保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鱿鱼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营养较高的食物,蛋白质在16.97%-19.80%之间,脂肪仅在1.01%-1.12%左右。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DAA/TAA%分别为43.693%、43.192%和43.763%。谷氨酸作为重要的鲜味氨基酸,在三种鱿鱼中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395%、0.481%和0.446%。三种鱿鱼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尤其是EPA+DHA含量分别为47.41%、56.71%、48.85%。三种鱿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无机元素均为K、Na、Mg、Ca和Zn,可作为较好的补充人体无机元素的食物来源。2.在冻藏的过程中,3种鱿鱼的感官指标、pH值以及盐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不同的下降的趋势;而TVB-N值、TBARS值与K值则呈现不同的上升的趋势。在贮藏初期,鱿鱼肌肉中脂质氧化较明显,其他指标变化趋势较平缓;而贮藏后期,鱿鱼的感官指标及营养价值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冻藏过程中的品质顺序为:太平洋褶柔鱼>阿根廷滑柔鱼>东南太平洋茎柔鱼。冻藏的温度越低,鱿鱼品质变化越不明显,贮藏效果越好,冻藏温度为-60℃时鱿鱼品质明显优于-28℃和-18℃。因此,在3个不同冻藏温度冻藏过程中,鱿鱼的品质顺序为:-18℃<-28℃<-60℃。3.不同解冻方法对鱿鱼有着显着的影响,超声波解冻对鱿鱼有很大的影响,解冻时间最短,解冻损失率较高,TBARS值较低;低温解冻虽那能保持良好的品质,解冻时间较长;静水解冻与流水解冻时间相差不明显,就咀嚼性来说,流水解冻方式较好,且解冻损失率相对较少,以及TBARS值和TVB-N值,均为流水解冻效果最好。因此,流水解冻方式可作为鱿鱼最适宜的解冻方式。4.不同的保水剂对鱿鱼保水性有着不同的影响。添加0.2%焦磷酸钠与0.3%海藻酸钠的鱿鱼中水分含量较高,分别为79.18%和79.32%,保水效果较好;添加0.1%复合磷酸盐的鱿鱼中蒸煮损失率为1.79%,蒸煮损失率最低;而添加0.1%复合磷酸盐、0.2%六偏磷酸钠和0.3%三聚磷酸钠的鱿鱼中离心损失率(3.2%、3.0%和2.8%)低于空白组(4.32%),0.1%、0.2%和0.3%的柠檬酸钠和氯化钠的鱿鱼中离心损失率分别在3.5%-4.3%范围内,低于空白组;添加0.3%复合磷酸盐的鱿鱼中冻后失重率为2.60%,达到最低,而添加量为0.1%柠檬酸钠的鱿鱼,冻后失重率为4.7%,效果最佳。综上所述,0.1%柠檬酸钠可作为鱿鱼适宜的无磷保水剂,而海藻酸钠对鱿鱼保水效果较差,不适合应用在鱿鱼中。
陈桂江,贾欢欢,李云峰,梁金强,曾业文,关业枝[6](2018)在《HPLC法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酐》文中认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磷酸肌酸(PCr)和肌酐5种物质含量的方法,用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样品能量物质的测定。方法考察色谱条件(色谱柱、流动相、柱温、检测波长、进样量、洗脱梯度和洗脱时间等);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和回收率、检测限与定量限、稳定性等。结果专属性、线性、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能满足后续研究的需要。动物给药后能量物质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联合给药效果更显着。结论方法检测结果可靠、操作简便;检测方法可用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样品能量物质的测定。
董勇,谢浙裕,朱琳娇,陈运动[7](2018)在《三磷酸腺苷二钠片质量标准提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市售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的质量,并探讨其质量标准。方法抽取浙江省内流通销售的三磷酸腺苷二钠片47批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考察释放度检验、紫外鉴别及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47批次样品中,含量及释放度各有1批次不合格;其他46批次含量测定结果介于96.7%117.6%,总核苷酸量介于102%127%;紫外鉴别均符合标准规定。三磷酸腺苷(T3)的比值与含量、总核苷酸密切相关;平均释放度与总核苷酸含量呈正相关;T3值的变化会导致一磷酸腺苷(T1)、其他峰(溶剂峰除外)(Tx)变化。对放置5个月的样品进行再检验,发现总核苷酸、T3和含量均下降,T1、二磷酸腺苷(T2)、Tx含量均增加;对不同时间、地点抽取的同一批次样品含量检测结果完全不同。结论对于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现有的标准,释放度限度可以适当提高,含量测定建议增加T3、Tx比值的限度范围或总核苷酸量的限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8](2017)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制修定件》文中指出批件号:XGB2016-0012016年02月22日WS1-XG-001-2016注射用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 and Magnesium Chloride for Injection本品为三磷酸腺苷二钠与氯化镁加适量辅料制成的无菌冻干品。按平均装量计算,含三磷酸腺苷二钠(C10H14N5Na2O13P3)不得少于标示量的90.0%120%,含氯化镁(MgCl2·6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鉴别】(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三磷酸腺苷二钠20 mg),加稀硝酸2 mL溶解后,加钼酸铵试液
俞海伦,韩玉良,高建平,王会琳,武容,许旭[9](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肌酸和5种磷酸腺苷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肌酸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辅酶I、环磷腺苷5种磷酸腺苷含量的方法,为相关药效研究提供条件.将大鼠心肌组织加入预冷的高氯酸溶液中,在冰浴条件下匀浆,低温离心取上清液,调节pH值到中性,再低温离心取上清液存于-20℃冰箱,测定前再离心6 min后进样2μL作HPLC分析.使用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0mmol/L,pH 6.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15℃.评价了方法的精密度、线性和回收率.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结果可靠,操作简便.
唐祯,徐兰,陶晓璇,封传华,张浪,李刚[10](2017)在《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及肌苷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考察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及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条件下,模拟临床用药方法,配制3种药物与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和肌苷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变化情况,同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 H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结果:室温下4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 H、不溶性微粒、各药物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无明显变化;24 h后,配伍溶液出现浑浊絮状物,p H、不溶性微粒、含量及有关物质均明显发生变化。结论: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及肌苷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溶液应于4 h内使用完。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略阳乌鸡产业发展现状 |
1.2 肌苷酸(IMP)定性定量检测的研究进展 |
1.2.1 IMP的特性 |
1.2.2 IMP含量的检测方法 |
1.2.3 IMP含量的影响因素 |
1.3 IMP合成和降解代谢途径及其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
1.3.1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途径 |
1.3.2 IMP的从头合成过程 |
1.3.3 屠宰后IMP的形成 |
1.3.4 IMP的降解和补救合成 |
1.3.5 IMP合成和降解途径的关键基因 |
1.3.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3 研究思路图 |
第二章 略阳乌鸡肌肉IMP检测条件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色谱条件的确定 |
2.2.2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3 四种方法处理下的肌肉样品IMP含量的测定结果 |
2.3 小结 |
2.3.1 色谱方法的优化和验证 |
2.3.3 样品处理方法的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性别、日龄、组织和贮藏温度条件下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的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略阳乌鸡肌肉样品IMP色谱图 |
3.2.2 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3 不同性别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4 不同组织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2.5 不同贮藏温度略阳乌鸡肌肉IMP含量变化规律 |
3.3 小结 |
第四章 IMP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与其含量的关联性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4.1.2 实验思路图 |
4.1.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内参基因质量检测结果 |
4.2.2 RNA的完整性和纯度检测结果 |
4.2.3 目标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
4.2.4 样品中各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4.2.5 不同性别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6 不同日龄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7 不同组织间略阳乌鸡肌肉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
4.2.8 IMP合成降解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和IMP含量的关联性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2)啤酒酵母转化腺苷生成ATP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生物转化反应 |
2.2 最佳波长的选择 |
2.3 色谱柱的选择 |
2.4 流动相的选择 |
2.5 色谱条件 |
2.6 溶液的配制 |
2.6.1 对照品溶液 |
2.6.2 供试品溶液 |
2.7 专属性试验 |
2.8 线性关系考察 |
2.9 精密度试验 |
2.1 0 稳定性试验 |
2.1 1 重复性试验 |
2.1 2 加标回收率试验 |
2.1 3 样品含量测定 |
2.1 4 反应转化率计算 |
3 讨论 |
(3)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嘌呤概述 |
1.2 嘌呤对健康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案 |
1.5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嘌呤提取与检测的研究进展 |
2.1.1 嘌呤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
2.1.2 嘌呤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2 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1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2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3 植物类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4 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2.5 其他食品中嘌呤类组分研究进展 |
2.3 贮藏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3.1 贮藏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3.2 加工过程中嘌呤类组分变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
2.4 食品增鲜强化中I+G的研究进展 |
2.4.1 I+G概述 |
2.4.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进展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的优化 |
3.2.1 检测方法的建立 |
3.2.2 嘌呤标准溶液的制备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3 常见食品材料样品前处理方法 |
3.3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
3.3.2 水煮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3 微波加热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3.4 油炸过程中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4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3.5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
3.5.1 I+G标样处理及嘌呤含量测定 |
3.5.2 样品前处理及测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RP-HPLC嘌呤类组分检测方法优化 |
4.1.1 RP-HPLC检测条件的优化 |
4.1.2 RP-HPLC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与精密度 |
4.1.3 RP-HPLC检测方法的回收率 |
4.2 代表性食品原料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1 水产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2 畜禽肉类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2.3 植物性食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3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3.1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HPLC图 |
4.3.2 典型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分布情况 |
4.4 传统热加工方式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4.4.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嘌呤标准品的影响研究 |
4.4.2 水煮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4.3 微波加热过程中猪肉和肉汤中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4.4 油炸过程中猪肉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5 贮藏条件对嘌呤类组分的影响研究 |
4.5.1 感官评定 |
4.5.2 不同贮藏条件下嘌呤类组分变化情况 |
4.6 食品增鲜强化中的I+G抗降解稳定特性的研究 |
4.6.1 I+G中嘌呤类组分含量测定 |
4.6.2 I+G抗降解稳定特性研究 |
4.6.3 I+G中嘌呤类组分测定及分布规律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TP、ADP、AMP分离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试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样品的配置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色谱柱的选择 |
3.2 缓冲盐离子强度的优化 |
3.3 柱温的优化 |
4 结论 |
(5)不同解冻方式及冻藏温度对鱿鱼品质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鱿鱼简介 |
1.2 鱿鱼的营养价值 |
1.3 解冻方式研究进展 |
1.3.1 空气解冻法 |
1.3.2 水解冻法 |
1.3.3 超声波解冻法 |
1.3.4 其他解冻方法 |
1.4 冻藏保鲜技术研究简介 |
1.5 保水剂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鱿鱼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
2.3.3 氨基酸组成测定 |
2.3.4 肌肉营养价值评价 |
2.3.5 脂肪酸组成测定 |
2.3.6 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 |
2.3.7 胆固醇含量测定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三种鱿鱼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2.4.2 氨基酸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 |
2.4.3 脂肪酸分析与比较 |
2.4.4 矿物质元素分析与计较 |
2.4.5 胆固醇分析与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鱿鱼在不同冻藏温度下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的预处理 |
3.3.2 鱿鱼感官评定 |
3.3.3 pH值的测定 |
3.3.4 TVB-N值的测定 |
3.3.5 SSP值的测定 |
3.3.6 TBARS的测定 |
3.3.7 K值测定 |
3.3.8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鱿鱼冻藏过程中感官评分变化规律 |
3.4.2 鱿鱼冻藏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 |
3.4.3 鱿鱼冻藏过程中TVB-N值的变化规律 |
3.4.4 鱿鱼冻藏过程中SSP值的变化规律 |
3.4.5 鱿鱼冻藏过程中TBARS值的变化规律 |
3.4.6 鱿鱼冻藏过程中K值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解冻方式对鱿鱼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前处理 |
4.3.2 解冻时间的测定 |
4.3.3 感官品质评定 |
4.3.4 质构特性的测定 |
4.3.5 解冻损失率的测定 |
4.3.6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4.3.7 pH值的测定 |
4.3.8 TVB-N值的测定 |
4.3.9 K值测定 |
4.3.10 TBARS值的测定 |
4.3.11 SSP值的测定 |
4.3.12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解冻方式对鱿鱼解冻时间的影响 |
4.4.2 解冻方式对鱿鱼感官品质的影响 |
4.4.3 解冻方式对鱿鱼质构特性的影响 |
4.4.4 解冻方式对鱿鱼解冻损失率的影响 |
4.4.5 解冻方式对鱿鱼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4.4.6 解冻方式对鱿鱼pH值的影响 |
4.4.7 解冻方式对鱿鱼TVB-N值的影响 |
4.4.8 解冻方式对鱿鱼K值的影响 |
4.4.9 解冻方式对鱿鱼TBARS的影响 |
4.4.10 解冻方式对鱿鱼SSP值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保水剂对鱿鱼保水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原料的预处理 |
5.3.2 水分含量的测定 |
5.3.3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5.3.4 离心损失率的测定 |
5.3.5 冻后失重率的测定 |
5.3.6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保水剂对鱿鱼水分含量的影响 |
5.4.2 不同保水剂对鱿鱼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
5.4.3 不同保水剂对鱿鱼离心损失率的影响 |
5.4.4 不同保水剂对鱿鱼冻后失重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HPLC法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试剂及对照品 |
1.3 动物来源及实验方法 |
1.4 色谱条件 |
1.5 样品前处理 |
1.6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专属性 |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2.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2 色谱柱的确定 |
2.2.3 柱温 |
2.2.4 体积流量 |
2.3 方法建立及验证 |
2.3.1 线性范围、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2 精密度 |
2.3.3 回收率 |
2.3.4 稳定性 |
2.4 样品测定结果 |
3讨论与展望 |
(7)三磷酸腺苷二钠片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量测定 |
2.2 紫外鉴别[6] |
2.3 释放度检查[6] |
2.4 贮存时间和环境对含量的影响 |
2.5 含量测定、紫外鉴别及释放度检查结果 |
2.6 紫外鉴别、平均释放度、总核苷酸、T3比值与含量的关系 |
2.7 T1, T2, T3和其他杂质Tx的关系 |
2.8 贮存时间和环境对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9)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肌酸和5种磷酸腺苷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仪器 |
1.2 试剂及药品 |
1.3 实验样品来源与预处理 |
1.4 色谱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条件下标样与实际样品的典型谱图 |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2.1 检测波长 |
2.2.2 色谱柱 |
2.2.3 流动相组成 |
2.2.4 柱温 |
2.2.5 流速 |
2.3 方法验证 |
2.3.1 精密度 |
2.3.2 线性范围、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3 回收率 |
2.4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 |
3 结语 |
(10)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及肌苷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配伍溶液的配制 |
2.2 外观及可见异物观察 |
2.3 p H测定 |
2.4 不溶性微粒数变化 |
2.5 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考察 |
2.5.1 溶液的配制 |
2.5.2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5.3 线性关系考察 |
2.5.4 精密度试验 |
2.5.5 重复性试验 |
2.5.6 回收率试验 |
2.5.7 配伍溶液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
3 讨论 |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略阳乌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性研究[D]. 陈怡博.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啤酒酵母转化腺苷生成ATP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J]. 王金涛,邱蔚然,黄凤杰. 药物生物技术, 2021(02)
- [3]常见食品中嘌呤类组分及其在加工贮藏中的变化规律研究[D]. 张静.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ATP、ADP、AMP分离方法的优化[J]. 杨华,赵文华,宋学英. 分析仪器, 2019(05)
- [5]不同解冻方式及冻藏温度对鱿鱼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 高学慧.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6]HPLC法测定附子山茱萸联合给药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腺苷、磷酸肌酸和肌酐[J]. 陈桂江,贾欢欢,李云峰,梁金强,曾业文,关业枝. 药物评价研究, 2018(12)
- [7]三磷酸腺苷二钠片质量标准提高研究[J]. 董勇,谢浙裕,朱琳娇,陈运动. 中国药业, 2018(02)
-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制修定件[J].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药品标准, 2017(02)
- [9]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肌酸和5种磷酸腺苷的含量[J]. 俞海伦,韩玉良,高建平,王会琳,武容,许旭. 应用技术学报, 2017(01)
- [10]注射用辅酶A、三磷酸腺苷二钠及肌苷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 唐祯,徐兰,陶晓璇,封传华,张浪,李刚. 中国药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