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吸水剖面准确性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松[1](2020)在《X油藏精细单砂体刻画下的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文中提出X油藏自注水开发以来,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等因素,导致有效压力驱替系统难以建立,油藏压力分布不均,油井见效差异大;北部见水井多,见水方向不清,多次措施无效,治理难度大。急需通过开展精细单砂体刻画研究及油藏动态分析,提出治理方案,提高X油藏的开发水平,指导华庆超低渗透油藏稳产开发。本文针对X油藏现阶段存在问题,在地质研究基础上,引入流动单元,结合单砂体识别响应特征,建立单砂体叠置关系模式,开展精细单砂体刻画。根据历年开发数据分析,通过产能变化、压力变化、含水变化及水驱变化特征研究,评价水驱开发效果;在精细单砂体刻画基础上,通过见效、见水规律掌握研究区高含水井含水上升或水淹原因分析,结合注采对应关系研究,提出对应采油井、注水井措施建议,为X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本文分析研究得知:砂体垂向叠置关系主要为叠切式、分离式、叠置式;侧向接触关系主要为孤立式、对接式、侧切式。浊积水道微相单砂体宽厚比为40-120;浊积水道侧翼微相单砂体宽厚比为54-108。单砂体主要呈北东-南西方向条带状展布,在侧向相互叠置,主力层位单砂体个数在15-22个。结合单砂体研究成果,开展动态分析,针对研究区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精细注采调整(平面)、高含水井治理(剖面)、提高采出程度(挖潜)三个方面提出治理方案,建议实施各类措施194井次,部署新井14口,为研究区稳产增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谭天[2](2020)在《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华庆油田B102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是超低渗油藏发育区,该区块主力产层长3油藏经过18年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稳产形势严峻,因此,探究该区块裂缝发育分布规律,剖析高含水井见水原因,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对提高华庆油田B102区长3油藏的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区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岩心分析实验,研究分析该区长3地层地质特征,明确了开发中后期水洗后的储层因黏土矿物的水化作用,导致注水过程中储层内水敏性强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使原来的矿物结构被破坏,改变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这一特质。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吸水剖面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初步识别-综合再识别-裂缝校正”的裂缝综合识别方法,落实研究区21条裂缝。通过对油水井见水见效规律、注采完善性、聚合物调驱效果的研究,结合对典型高含水井的剖析,明确了油藏见水类型多,治理难度大等矛盾,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补孔、转注以及改变驱替剂等单井措施,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充分考虑研究区剩余油相对富集、目前见效差、裂缝较为落实等主要现状,确定了井网加密的基本指导原则,并以此提出井网加密措施,从而改善B102区长3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刘家琪[3](2020)在《安塞油田P区长6油藏水驱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提出P区位于安塞油田北部,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但总体资源量丰富。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推进,研究区出现产能递减严重、平面水驱不均、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明确该区域油藏裂缝分布以及水驱规律,并依据开发现状开展P区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这将对制定合理开发调整方案,实现油藏精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油藏非均质性和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并结合注采井网开展井组注采对应关系研究,将研究区井组划分为弱受效型、方向性受效型及均匀受效型3类。充分利用监测及生产动态资料,提出以“初步识别-综合识别-校正”为核心的超低渗油藏裂缝综合识别方法,并结合综合识别方法落实裂缝共计92条。通过引入有效驱动系数,实现了对注采井压力驱替系统的准确评价。并以水驱状况评价为基础,总结出油藏平面及纵向水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研究区开发现状,运用经验公式法、自然递减法、旋回模型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系统地评价油藏注采参数,再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法确定研究区最优井底流压介于2.6MPa-2.8MPa之间,最优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为110%,最优采油速度介于0.95%-0.99%之间,最优注采比介于1.3-1.6之间,为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崔强[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不同层系油藏特征差异及开发调整对策 ——以甄家峁长6、郝家坪长2、老庄延9油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原油年产量近几年来一直在1100万吨左右,其主力产层主要为延长组长6油层、长2油层及延安组延9油层,与上述产层相关油田大部分已进入注水开发阶段。目前,延长油区长6、长2及延9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采用的井网、井距及注水方式基本一致,但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这也影响到对三个层系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措施的有效实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甄家峁长6油藏、郝家坪长2油藏及老庄延9油藏为研究对象,从构造特征、砂体连通性、储层物性及含油性等方面对油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上述油藏特征与注采井网、井距及注水方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对不同层系油藏的注水开发调整对策。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长6、长2及延9油藏地质特征差异性(1)构造特征:长6油藏与延9油藏构造幅度差异大,其中长6油藏相邻井间构造幅度一般为2m,构造幅度较小;延9油藏相邻井间构造幅度可达6m,构造幅度较大;长2油藏井间构造幅度介于两者之间,一般为2m~4m,构造幅度中等。(2)砂体单层厚度及连通性特征:长6油层与延9油层砂体单层厚度及连通性差异大,其中延9油层砂体单层厚度较大,可达15m,厚度横向变化快,但连通性较好;长6油层砂体单层厚度薄,一般为3m~4m,横向连通性差;长2油层砂体单层厚度一般为7m,横向连通性较好。(3)储层渗透率特征:长6储层渗透率最小,各小层平均渗透率介于1.8×10-3μm2~2.1×10-3μm2之间,层内及层间渗透率变化大;长2储层渗透率中等,各小层平均渗透率介于7.7×10-3μm2~8.4×10-3μm2之间,层内及层间渗透率有一定变化;延9储层渗透率最大,各小层平均渗透率介于10.6×10-3μm2~10.7×10-3μm2之间,层内及层间渗透率基本无变化。(4)含油饱和度特征:延9油藏含油饱和度最高,一般为45%~60%,其中构造高点含油饱和度高于构造低点含油饱和度;长6油藏含油饱和度一般为35%~55%,构造高、低部位含油饱和度差异较小;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一般为30%~50%,局部鼻状构造发育区域含油饱和度较高。2、注采井网、井距及注水强度的适应性与三个层系油藏特征的关系(1)目前延长油田一般采用的面积注水井网适用于构造幅度小的长6油藏,但不适用于构造幅度大、构造高部位含油饱和度高的延9油藏及长2油藏中鼻状构造发育的区域,该井网易形成延9、长2油藏平面上的剩余油。(2)目前延长油田一般采用的250m左右的井距适用于砂体厚度大、连通性好、储层物性好的延9油藏及长2油藏,不适用于单砂体厚度小,横向连通差及储层物性差的长6油藏,该井距易造成层间及层内剩余油的分布。(3)目前延长油田一般采用的15m3/d左右的单井日注水强度适用于储层物性中等的长2油藏,而对储层物性差的长6油藏及储层物性好的延9油藏适用性差。长6油藏因注水强度大,水线快速推进形成层间及层内剩余油;延9油藏因注水强度小,采注不平衡形成层内剩余油。3、长6、长2及延9油藏开发调整对策及调整效果(1)长6油藏调整应在面积注水方式的基础上,重点调整井距及注水强度,将注采井距缩小至180m~200m之间,单井日注水强度降低至10m3/d。按此调整后甄家峁油田日产原油从249t上升至344t,自然递减率由9.2%降至-10.9%。(2)长2油藏调整应在目前面积注水方式的基础上,鼻隆微构造发育区域采用构造低部位注水—构造高部位采油的注水方式,缩小注采井距至200m左右,单井日注水强度控制在15m3/d。按此调整后郝家坪油田日产原油从113t上升至147t,自然递减率由6.8%降至-16.6%。(3)延9油藏调整应保持注采井距为250m左右的基础上,采用构造低部位注水—构造高部位采油的边部注水方式,提高单井日注水强度至25m3/d左右。按此调整后老庄延9油田日产原油从145t上升至203t,自然递减率由13.0%降至-17.6%。
刘奇[5](2020)在《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适于配注井测试的主要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载体法和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法,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是为了解决油管外的分层注入量的测试问题,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能更准确的反映配注井的注入情况。目前该仪器大部分外径为38mm,对于小于38 mm的测量通道的注入井,该仪器的使用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配注管柱,无法取得准确数据。为解决该问题,本文讨论研制一种新型测井仪,通过设计仪器的机械结构及其井下电路,更新更换耐热材料,抗压材料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现有测井仪的改进与完善,使仪器的结构更合理,技术指标上有较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仪器的可靠性。并进行了仪器样机的耐压、耐温及仪器稳定性实验。然后与地面测井仪PL2000进行了的联调配接,完成了四口井的现场试验。所测试井包括配注井、笼统井、笼统上返井,从现场应用效果来看,该仪器与同种Ф38mm仪器具有相近的技术指标和测量精度,同时具有测量下限低、仪器造价低廉等特点,也可以用于常规配注井的测量,是一种既经济实用又能进行精确测量的测井仪器,可以为低产油井提供较可靠的注入剖面测井资料,能够解决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为油田的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准确的测试资料。
袁晓琪[6](2019)在《华庆油田白257区长6油藏裂缝识别及水驱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白257井区位于伊陕斜坡西南部的华庆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油藏发育区,也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但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进展,稳产形势严峻,为此,搞清该油藏开发规律、裂缝发育分布规律、水驱波及规律,对提高华庆油田白257区长6油藏的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区已有的测井、试油以及岩心观察、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分析该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地质特征及油藏开发现状,通过对油藏单井产能、递减规律、压力驱替系统等的分析研究,总结出油藏目前面临单井产能低、初期递减快,局部高含水,驱替系统难建立,油井见效程度低等开发矛盾。在油层连通性、非均质性和油井见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开展了注采对应关系研究,划分并提出均匀受效、方向性受效及弱受效型3种井组受效模式。充分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吸水剖面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建立了“初步识别-综合识别-裂缝校正”的裂缝综合识别方法,最终落实研究区裂缝共计33条。在油藏水驱特征评价基础上,纵向上通过洛伦兹曲线方法定量刻画了油藏吸水不均匀程度,平面上通过井间阻力、关联度法计算水驱优势方向系数,进一步为白257井区的稳产提供有效依据。
张树鑫[7](2019)在《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优势通道识别与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大庆油田葡北X断块位于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田,随着区块注水时间的增加,油水运动规律也愈发复杂,不断地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注入水的不断冲刷导致储层内部孔隙结构发生改变,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注入水主要沿易于渗流的方向流动从而形成渗流优势通道,最终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分析难度大,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差。因此,通过精细解剖研究区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综合应用各开发阶段的动静态资料,对全区进行优势通道精确识别和治理方案研究,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论文通过三维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的建立,完成了油藏精细描述和油田地质特征再认识,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对全区进行开发效果评价,分析了区块开发矛盾。通过动静态资料、追踪数值模拟、流线数值模拟等手段,提出一套完整的渗流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并完成验证及结果分类。依据优势通道控制机理,将全区剩余油划分为五种类型,并采用灰色关联算法对不同剩余油类型进行叠合和定量评价,总结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各类型渗流优势通道表现特征并进行治理措施适应性分析。最后,对不同类型优势通道进行分类治理,确定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对综合开发效果进行了预测,为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
解金凤[8](2019)在《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对瓦2断块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并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针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断块油藏,开展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重点进行小层的归位和小断层的识别。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井震结合,重新认识瓦2断块内部小断层的分布延伸。开展储层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指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瓦2断块精细三维地质模型。(2)从七大方面系统评价瓦2断块水驱开发效果,重点分析注水效果、水驱动用状况以及层系和井网的适应性。研究发现,平面上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对注水效果影响较大。从储层物性、单砂体采出程度分析,层间矛盾突出,层系适应性不强。动用较好的有E1f31-10、E1f32。目前井网下水驱控制程度80.5%、水驱动用程度66.3%,井网适应性不强。(3)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剩余油分布类型四种,包括构造高部位、断层遮挡、井间滞留区和井控程度低形成的剩余油分布,其中以受沉积微相或注采井网而形成的井间滞留区剩余油为主。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包括沉积微相、层间非均质、断层和开发方式。沉积微相是影响平面剩余油的主要因素,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纵向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李广[9](2019)在《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可采储量逐渐减少,稠油作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同时能够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XX断块油藏属于中深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因此通过注水进行开发,当前水驱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Ⅰ、ⅠⅠ类储层储量动用不均衡,ⅠⅠ类储层整体开发效果较差,同时注入水利用率低,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较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XX断块的天然能量、水驱控制程度、产量递减规律、注入能力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标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藏天然能量不足,注入水利用率低,同时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物性差的小层整体动用效果较差;(2)建立了符合区块特征的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精确度较常规预测模型提高2.4%,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含水率,为现场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立概念模型以及特征模型,对影响水淹的地质和开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油藏水淹主要是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及断层的影响;(4)对XX断块全区及单井的产油、含水等指标进行了高精度历史拟合,整体拟合误差小于5%,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模型;(5)在特征模型及历史拟合研究基础上,明确了目标区块的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将水淹级别划分为特强水淹、强水淹、中等水淹、弱水淹、未水淹,运用“四点五类法”将剩余油划分为富集油、相对富集油、可动用油、难动用油和残余油;(6)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制定了水平井趾端打新井、周期注水、提液三种调整方案并对开发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可增油31.4×104 t、26.45×104 t、18.5×104 t。
于珊珊[10](2018)在《河间东营组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河间东营组油藏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部,隶属于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是河间油田的开发主体,占河间油田总地质储量的53%。河间东营经历了40年的开发,油藏逐渐暴露出吸水、产液结构失衡,见效油井含水上升较快,尤其是东部井区主力层水淹严重的开发矛盾。虽然在2006年起,已经开始对油藏摸索实施三次采油技术挖潜剩余油潜力,但是受到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认识和工艺技术的限制,增油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河间东营油藏已进入“双高”阶段,即高含水83.3%,高采出程度36.6%。为了解决以上油藏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老油藏的采收率,在前期单井组调驱经验认识基础上,首先从地质基础出发,运用小层批产和数值建模方式,深入开展油藏水淹及剩余油规律研究,使挖潜目的性更明确;其次在不断提高注入剂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的基础上,开展调驱体系药剂的室内实验,对形成的水窜优势通道,确定了具有更好封堵效果的“凝胶+微球”的调驱体系;第三,以最小注采井组为单位,一井一策,优化出适合河间东营的深部调驱技术对策,并开展了现场应用与效果跟踪评价。在深部调驱治理技术对策研究过程中,广泛采取“分调”方式,建立了油藏平面、纵向上的立体调整体系。并进行油水井配套措施调整,发挥了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双效调驱作用,不断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调驱效果。将该技术应用于河间东营油藏,截止调驱阶段末,油藏整体自然递减比调前减缓了7.2%,综合含水由89%下降到85%,实现累计增油2.2×104t。该技术对高含水开发后期老油藏剩余油挖潜具有借鉴意义。
二、提高吸水剖面准确性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吸水剖面准确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X油藏精细单砂体刻画下的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砂体刻画研究现状 |
1.2.2 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
2.1 地理位置及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2.1 构造特征 |
2.2.2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特征 |
2.2.3 储层特征 |
2.3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1 开发现状 |
2.3.2 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单砂体精细刻画 |
3.1 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 |
3.1.1 延长统地层特点 |
3.1.2 地层划分方法 |
3.1.3 地层划分结果 |
3.2 流动单元 |
3.2.1 流动单元的划分 |
3.2.2 流动单元的平面分布特征 |
3.3 砂体叠置关系研究 |
3.3.1 垂向叠置关系 |
3.3.2 侧向接触关系 |
3.3.3 单砂体连通模式 |
3.3.4 成因单砂体的定量分析 |
3.3.5 单砂体连通关系划分前后差异对比 |
3.3.6 单砂体连通剖面 |
第四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
4.1 研究区开采单元划分 |
4.2 产量变化情况 |
4.3 压力变化规律 |
4.3.1 油藏压力特征 |
4.3.2 局部压力不均原因分析 |
4.4 含水变化状况 |
4.5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4.5.1 水驱动用程度 |
4.5.2 吸水状况 |
4.5.3 水驱特征曲线表征 |
4.5.4 水驱采出程度 |
4.5.5 水驱效率 |
4.5.6 主侧向压差 |
4.6 见效规律 |
4.6.1 见效类型及分布特征 |
4.6.2 见效方向 |
4.6.3 见效速度 |
4.6.4 见效规律 |
4.7 见水规律 |
4.7.1 见水类型 |
4.7.2 投产高含水井见水原因 |
4.7.3 裂缝型见水井见水原因 |
4.8 注采对应关系研究 |
4.8.1 注采对应关系现状 |
4.8.2 分类典型井组剖析 |
第五章 提高开发水平对策研究 |
5.1 强化剖面治理实现降水增油 |
5.1.1 堵水调剖 |
5.1.2 微球连片调驱 |
5.1.3 投产高含水井治理 |
5.1.4 选择性增注 |
5.2 精细措施挖潜提高采出程度 |
5.2.1 平面井网完善 |
5.2.2 无效注水井转采 |
5.2.3 查层补孔 |
5.2.4 重复压裂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油藏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勘探开发简况 |
2.2 地层划分 |
2.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2 地层对比标准及单砂体数据库建立 |
2.2.3 标准井的选取 |
2.2.4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5 地层比对结果 |
2.3 构造特征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小层单元构造特征 |
2.3.3 沉积微相 |
2.4 储层非均质性 |
2.4.1 层内非均质性研究 |
2.4.2 层间非均质性研究 |
2.4.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研究 |
2.5 储层研究 |
2.5.1 BG217-355 井岩心描述 |
2.5.2 储层岩石学与物性特征 |
2.5.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5.4 储层渗流特征 |
2.5.5 油藏类型 |
第三章 油藏裂缝识别 |
3.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3.2 动态监测识别裂缝 |
3.2.1 示踪剂检测法 |
3.2.2 井地电位法 |
3.2.3 测压资料分析 |
3.2.4 吸水剖面测试 |
3.3 生产动态识别裂缝 |
3.4 裂缝综合识别 |
3.5 裂缝校正 |
第四章 油藏开发规律 |
4.1 油藏开发形式 |
4.2 油井见效规律分析 |
4.2.1 油井见效类型划分 |
4.2.2 油井见效特征分析 |
4.2.3 油井见效影响因素分析 |
4.3 油井见水规律分析 |
4.3.1 水驱优势方向计算 |
4.3.2 油井见水类型 |
4.3.3 高含水油井剖析 |
4.4 聚合物微球调驱效果评价 |
4.4.1 微球调驱实施效果 |
4.4.2 优势/非优势方向效果对比 |
4.4.3 参数优化 |
4.5 注采完善性分析 |
4.5.1 研究区小层潜力评价 |
4.5.2 井组注采对应情况分析 |
4.5.3 研究区注采完善性评价 |
4.6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6.1 检查井水淹层测井解释 |
4.6.2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
4.6.3 剩余油纵向分布规律 |
第五章 改善开发效果措施 |
5.1 油藏开发矛盾总结 |
5.2 单井治理措施 |
5.2.1 动态监测工作 |
5.2.2 油水井措施 |
5.2.3 调剖堵水措施 |
5.2.4 部署注水井 |
5.3 井网适应性评价 |
5.3.1 井网系统评价 |
5.3.2 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
5.3.3 合理油水井数比分析 |
5.4 加密可行性研究 |
5.4.1 井网加密原则 |
5.4.2 B89-02 井组 |
5.4.3 B99-1 井组 |
5.5 方案生产指标预测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安塞油田P区长6油藏水驱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储层沉积相特征 |
2.2.1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2.2.2 砂体展布特征 |
2.3 油藏开发现状 |
2.3.1 开发历程 |
2.3.2 主要开发矛盾 |
第三章 油藏单砂体划分及注采对应关系研究 |
3.1 小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单井地层划分 |
3.1.2 连井地层对比 |
3.2 单砂体识别及划分 |
3.2.1 单砂体识别及划分标准 |
3.2.2 单砂体分布特征 |
3.2.3 砂体结构对剩余油的影响 |
3.3 井组注采对应关系研究 |
3.3.1 注采对应关系 |
3.3.2 注采对应关系分类 |
3.3.3 研究区注采对应关系综合分析 |
第四章 油藏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4.1 裂缝的分类研究 |
4.2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4.2.1 井间示踪剂监测法 |
4.2.2 水驱前缘分析 |
4.2.3 注水指示曲线法 |
4.2.4 吸水剖面分析 |
4.2.5 生产动态识别 |
4.2.6 测压资料分析 |
4.2.7 裂缝综合识别 |
4.3 研究区裂缝校正 |
4.3.1 吸水剖面校正裂缝 |
4.3.2 校正后裂缝平面分布 |
第五章 水驱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研究区油藏水驱规律研究 |
5.1.1 有效驱替系统 |
5.1.2 油藏水驱状况评价 |
5.1.3 纵向水驱规律研究 |
5.1.4 平面水驱规律研究 |
5.2 油藏水驱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油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
6.1 油藏开发形势 |
6.2 油藏开发技术政策 |
6.2.1 油藏合理井底流压理论研究 |
6.2.2 油藏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理论研究 |
6.2.3 油藏合理采油速度理论研究 |
6.2.4 油藏合理注采比理论研究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不同层系油藏特征差异及开发调整对策 ——以甄家峁长6、郝家坪长2、老庄延9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延长组、延安组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开发调整措施研究现状 |
1.2.4 油区研究现状及开发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认识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甄家峁油田延长组长6油藏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及构造特征 |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2 构造特征 |
2.3 砂体连通性与储层特征 |
2.3.1 沉积特征 |
2.3.2 砂体连通性特征 |
2.3.3 储层特征 |
2.4 储层含油性及油藏特征 |
2.4.1 含油饱和度特征 |
2.4.2 构造、砂体及含油饱和度关系 |
2.4.3 甄家峁油田长6油藏特征 |
第三章 郝家坪油田延长组长2油藏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地层及构造特征 |
3.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2 构造特征 |
3.3 砂体连通性与储层特征 |
3.3.1 沉积特征 |
3.3.2 砂体连通性特征 |
3.3.3 储层特征 |
3.4 储层含油性及油藏特征 |
3.4.1 含油饱和度特征 |
3.4.2 构造、砂体及含油饱和度关系 |
3.4.3 郝家坪油田长2油藏特征 |
第四章 老庄油田延安组延9油藏特征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地层及构造特征 |
4.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4.2.2 构造特征 |
4.3 砂体连通性与储层特征 |
4.3.1 沉积特征 |
4.3.2 砂体连通性特征 |
4.3.3 储层特征 |
4.4 储层含油性及油藏特征 |
4.4.1 含油饱和度特征 |
4.4.2 构造、砂体及含油饱和度关系 |
4.4.3 老庄油田延9油藏特征 |
第五章 长6、长2、延9油藏特征差异与注采井网、井距及注水强度的适应性 |
5.1 不同层系油藏特征差异性分析 |
5.1.1 构造特征 |
5.1.2 砂体连通性特征 |
5.1.3 储层物性特征 |
5.1.4 储层含油性特征 |
5.1.5 油藏特征差异 |
5.2 注采井网、井距及注水强度适应性 |
5.2.1 注采井网的适应性分析 |
5.2.2 注采井距的适应性分析 |
5.2.3 注水强度的适应性分析 |
5.3 长6、长2、延9油藏剩余油特征 |
5.3.1 甄家峁长6油藏剩余油特征 |
5.3.2 郝家坪长2油藏剩余油特征 |
5.3.3 老庄延9油藏剩余油特征 |
第六章 注水开发调整对策及效果 |
6.1 甄家峁长6油藏调整对策及效果 |
6.1.1 开发调整对策 |
6.1.2 开发调整效果 |
6.2 郝家坪长2油藏调整对策及效果 |
6.2.1 开发调整对策 |
6.2.2 开发调整效果 |
6.3 老庄延9油藏调整对策及效果 |
6.3.1 开发调整对策 |
6.3.2 开发调整效果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仪器的技术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结构优化 |
2.1 仪器基本原理 |
2.2 仪器总体结构设计、工作方式 |
2.2.1 测井仪结构设计 |
2.2.2 工作方式 |
2.3 测井仪结构优化研究 |
2.3.1 示踪剂的配制 |
2.3.2 电路设计改进与完善 |
2.3.3 机械设计改进与完善 |
2.3.4 仪器刻度方法研究 |
2.3.5 解释方法研究软件开发 |
2.3.6 示踪剂与井筒内注入水速度差检测 |
2.3.7 施工工艺研究 |
2.3.8 多次连续相关信号研究 |
2.3.9 新型同位素释放器研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井仪耐温耐压应用研究 |
3.1 双探头伽码示踪测井仪耐温指标研究 |
3.2 磁性定位器测量短节耐温指标研究 |
3.3 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组合耐压指标研究 |
3.4 仪器刻度研究 |
3.4.1 示踪剂聚合特性及扩散特性研究 |
3.4.2 示踪剂密度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井仪实测资料效果分析 |
4.1 大庆油田实测效果评价 |
4.2 胜利油田实测效果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华庆油田白257区长6油藏裂缝识别及水驱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1.2 构造特征 |
2.1.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4 沉积特征 |
2.2 储层特征与非均质性 |
2.2.1 储层特征 |
2.2.2 储层非均质性 |
第三章 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
3.1 油藏开发现状 |
3.1.1 开发历程 |
3.1.2 关键生产指标分析 |
3.1.3 主要开发矛盾 |
3.2 油井见水见效规律 |
3.2.1 油井见效特征及规律 |
3.2.2 油井见水规律 |
3.3 井组注采对应关系 |
3.3.1 注采对应关系分类 |
3.3.2 全区综合分析 |
第四章 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4.1 研究区裂缝识别方法研究 |
4.1.1 动态监测资料分析 |
4.1.2 生产资料分析 |
4.1.3 试井解释资料分析 |
4.1.4 裂缝综合识别 |
4.2 研究区裂缝校正 |
4.2.1 吸水剖面校正裂缝 |
4.2.2 校正裂缝平面分布 |
第五章 油藏水驱状况研究 |
5.1 油藏水驱特征及水驱效果 |
5.1.1 水驱特征分析 |
5.1.2 水驱状况综合评价 |
5.2 油藏纵向水驱特征 |
5.3 油藏平面优势水驱方向 |
5.3.1 现场监测分析 |
5.3.2 理论计算法 |
5.4 最优井排方向论证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优势通道识别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油田地质概况 |
1.1 开发简史 |
1.1.1 开发调整历程 |
1.1.2 开发状况 |
1.2 构地质特征 |
1.2.1 断层特征 |
1.2.2 微幅度构造 |
1.2.3 沉积特征 |
1.3 储集层特征 |
1.3.1 厚度发育状况 |
1.3.2 砂体发育规模 |
1.3.3 砂体钻遇情况 |
1.3.4 物性电性特征 |
1.3.5 油水分布特征 |
1.3.6 非均质特征 |
第二章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2.1 基础数据处理 |
2.2 构造建模 |
2.2.1 网格划分 |
2.2.2 断层模型 |
2.2.3 层面模型 |
2.2.4 模型质量监控 |
2.3 属性建模 |
2.3.1 孔隙度模型 |
2.3.2 渗透率模型 |
2.3.3 净毛比模型 |
2.3.4 网格粗化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 |
3.1 油藏模型建立 |
3.1.1 生产动态数据处理 |
3.1.2 模型初始化参数 |
3.2 储量拟合 |
3.3 历史拟合 |
3.3.1 全区历史拟合 |
3.3.2 单井历史拟合 |
第四章 渗流优势通道识别及分类 |
4.1 开发效果评价 |
4.1.1 全区开发效果分析 |
4.1.2 单井开发效果分析 |
4.2 渗流优势通道形成机理 |
4.2.1 渗流优势通道形成因素分析 |
4.2.2 渗流优势通道表现特征 |
4.3 平面渗流优势通道方向识别 |
4.3.1 流线数值模拟 |
4.3.2 示踪剂数值模拟 |
4.4 纵向渗流优势通道层位识别 |
4.4.1 动态含油饱和度变化 |
4.4.2 单井层系对比 |
4.5 渗流优势通道结果验证及分类 |
4.5.1 渗流优势通道验证 |
4.5.2 渗流优势通道分类 |
第五章 优势通道治理方案及效果评价 |
5.1 优势通道控制下的剩余油类型 |
5.1.1 优势通道控制下的剩余油类型 |
5.1.2 灰色关联法剩余油类型划分 |
5.1.3 不同类型剩余油定量计算 |
5.2 优势通道治理方案研究 |
5.3 治理效果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 |
1.3.2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
1.3.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1.3.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精细油藏描述 |
2.1 精细砂层对比 |
2.1.1 对比方法 |
2.1.2 标准(志)层的选取 |
2.1.3 标准井的建立 |
2.1.4 筛选典型对比剖面 |
2.2 精细构造研究 |
2.2.1 区域构造 |
2.2.2 精细构造研究的方法 |
2.2.3 精细构造研究成果 |
2.3 储层特征研究 |
2.3.1 沉积微相 |
2.3.2 储层特征研究 |
2.3.3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
3.1 数据准备 |
3.2 精细构造建模 |
3.3 储层属性建模 |
3.4 模型检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开发效果评价 |
4.1 注水效果评价 |
4.1.1 不同沉积微相注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
4.1.2 瓦2北块注水效果评价 |
4.1.3 瓦2-12块注水效果评价 |
4.2 水驱特征曲线分析 |
4.3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评价 |
4.4 水驱动用程度评价 |
4.5 注入水利用率变化规律评价 |
4.5.1 存水率变化规律 |
4.5.2 注入水水驱指数变化规律 |
4.6 储量动用状况评价 |
4.7 地层能量状况评价 |
4.8 开发层系适应性评价 |
4.9 开发井网适应性评价 |
4.10 措施效果评价 |
4.10.1 采油井措施效果评价 |
4.10.2 注水井措施效果评价 |
4.11 采收率评价 |
4.11.1 万吉业驱替系列 |
4.11.2 水驱曲线法 |
4.11.3 指数递减法 |
4.12 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原理 |
5.2 储量拟合 |
5.3 历史拟合 |
5.4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5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
5.6 小结 |
5.7 应用效果与前景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油藏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XX断块生产动态分析 |
1.3.2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1.3.3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1.3.4 XX断块生产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1.3.5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挖潜方案制定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XX断块区域地质概况及生产动态分析 |
2.1 XX断块地质特征 |
2.1.1 工区概况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1.5 流体特征 |
2.1.6 储量评价 |
2.2 XX断块开发特征 |
2.3 油藏天然能量论证 |
2.4 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分析 |
2.5 油藏注入能力分析 |
2.6 油藏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分析 |
2.6.1 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的定义 |
2.6.2 阶段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 |
2.6.3 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
2.7 油藏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2.7.1 产量区域变化规律 |
2.7.2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2.8 油藏采收率标定 |
2.8.1 经验公式法 |
2.8.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2.8.3 童氏图版法 |
2.8.4 采收率预测 |
2.9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2.9.1 含水率预测模型理论推导 |
2.9.2 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与常规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章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3.1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2 砂体韵律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3 流体物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4 断层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5 边底水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6 地质构造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7 井网完善程度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8 注水方式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2 油藏特征模型建立思路 |
3.3 XX断块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3.3.1 确定建立油藏特征模型的范围 |
3.3.2 地质特征属性 |
3.3.3 开发特征属性 |
3.3.4 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第4章 XX断块油藏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4.1 储量拟合 |
4.2 全区指标拟合 |
4.3 单井指标拟合 |
4.4 历史拟合效果评价 |
4.5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
4.5.1 油藏纵向水淹规律 |
4.5.2 油藏平面水淹规律 |
4.5.3 油藏水淹级别划分 |
第5章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方案制定 |
5.1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1 XX断块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2 XX断块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 XX断块剩余油分类 |
5.2.1 剩余油分类方法的提出 |
5.2.2 含油饱和度界限点的确定 |
5.2.3 “四点五类法”在XX断块的应用 |
5.3 XX断块剩余油挖潜方案 |
5.3.1 XX断块基础开发方案研究 |
5.3.2 水平井趾端剩余油挖潜 |
5.3.3 提液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5.3.4 周期注水技术参数设计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河间东营组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与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1 油田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储层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油层分布特征 |
2.1.5 流体特征 |
2.2 油藏开发简况 |
2.3 水驱效果评价 |
2.4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分析 |
3.1 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
3.1.1 油藏工程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2 水驱见效状况分析 |
3.1.3 油藏储量动用状况 |
3.1.4 剩余油分布状况 |
3.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
3.2.1 数值模拟研究思路及方法 |
3.2.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2.3 剩余油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体深部调驱方案研究 |
4.1 调驱方式及对象优选研究 |
4.1.1 调驱井组的选择 |
4.1.2 调驱方式的选择 |
4.1.3 调驱井组目的层优选 |
4.2 地下温度场研究 |
4.3 调驱体系评价及配方优选 |
4.3.1 凝胶体系优选 |
4.3.2 聚合物微球体系优选 |
4.3.3 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
4.3.4 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优选 |
4.3.5 井组注入方案研究 |
4.4 调驱工艺研究及配套措施 |
4.4.1 工艺设计原则 |
4.4.2 工艺设计原理 |
4.4.3 工艺方案优化设计 |
4.4.4 水驱配套措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整体深部调驱现场实施与效果评价 |
5.1 整体深部调驱现场实施情况 |
5.1.1 注入概况 |
5.1.2 现场实施与调整概况 |
5.2 整体深部调驱效果评价 |
5.2.1 水井压力状况 |
5.2.2 吸水剖面改善状况 |
5.2.3 见效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提高吸水剖面准确性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X油藏精细单砂体刻画下的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研究[D]. 刘瑞松.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中高含水期特低渗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技术研究[D]. 谭天.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3]安塞油田P区长6油藏水驱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刘家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区不同层系油藏特征差异及开发调整对策 ——以甄家峁长6、郝家坪长2、老庄延9油藏为例[D]. 崔强. 西北大学, 2020(01)
- [5]Ф28mm配注井吸水剖面测井仪研制[D]. 刘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华庆油田白257区长6油藏裂缝识别及水驱规律研究[D]. 袁晓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7]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优势通道识别与治理研究[D]. 张树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高邮凹陷瓦2断块阜三段地质特征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解金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李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河间东营组整体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 于珊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标签: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