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震监测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1](2019)在《基于多尺度变换的井中微地震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油汽需求的不断增长,低渗透储层油藏逐渐成为提高石油产量的重要方式,水力压裂是勘探低渗透油田的有效评价手段,微地震监测作为一种低渗油气田压裂监测方法备受关注。微地震监测通常被分为地面监测和井中监测两种形式。井中微地震记录具有频率高、能量弱和信号比低的特点,有效恢复监测记录已成为后续信号处理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抑制记录中的噪声是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井中微地震记录中随机噪声抑制方法。通过对比原信号与阈值大小实现噪声与信号分离的方法被称为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去噪方法。但是,传统的阈值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本文对多种阈值函数的连续性与产生误差进行了研究,发现改进加权平均阈值函数具有随着权值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可以在减小误差的同时保持去噪信号的连续性。本文将改进加权平均阈值函数分别与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和三维shearlet变换(Three-Dimensional Shearlet Transform,3DST)结合,同时基于井中微地震数据和改进加权平均阈值函数的特性,分别给出EWT和3DST的阈值方案。EWT是由不同维度的小波变换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进行数学组合得到的。EWT变换改善了小波变换自适应弱和EMD缺少理论基础的不足。本文首先给出了一维EWT的阈值消噪方案。通过分析EWT中的多种频谱分割方法,对比分解后信号的时频特性,选取更适合微地震信号的adaptive频谱分割方法。adaptive方法可以自适应地将井中微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号和噪声分离到不同的模态中。通过分析各模态的频谱和能量信息,将模态分为两种类别,并将权值为零的阈值函数应用于包含较多有效信号的模态,将权值大于零的阈值函数应用于包含较少有效信号的模态。通过分析多种阈值估计方法,选取更适合EWT分解后多模态特点的分层统一阈值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一维EWT阈值去噪算法的有效性。其次,在一维EWT的阈值消噪的基础上,本文考虑到微地震信号道与道之间的相关性,将二维EWT应用于地震信号去噪中。仿真结果显示,二维EWT阈值消噪算法,能够更好地抑制噪声。通过计算井中微地震三分量(Three-Component,3C)数据之间的互相关系数,证明3C数据在三维空间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EWT变换去噪方法并没有考虑到3C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因此,本文进一步给出了3DST阈值消噪方案。首先建立利用3C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构造三维矩阵的机制。应用3DST变换将三维矩阵转换到shearlet域,获得不同尺度系数。通过对各尺度系数能量和高阶累积量的分析,将不同尺度分组。设置更适合3C数据的阈值参数,利用改进阈值函数去噪。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着提高了微震数据的信噪比,有效地保留了有用信号。
刘玮丰[2](2017)在《页岩水压裂缝扩展机理及微震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需求量增加,页岩气凭借其丰富的储量已经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但页岩气藏储层具有比常规储层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储层渗透率和导流能力,因此需要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受到页岩层理、天然裂缝发育的影响,页岩储层压裂改造的效果难以通过一次工程方案设计就能达到要求,需要实时监控压裂状态、分析压裂效果、判断压裂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修改压裂参数使压裂改造更理想。因此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施工过程中裂缝扩展机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的目标。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裂缝扩展长度、方向、储层力学性质、天然裂缝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总结了含中心裂缝的有限宽板模型;考虑裂缝面作用有均布水压力,分析裂缝尖端裂缝线附近的弹塑性应力场分布特征,基于塑性区半径的解析解研究了裂缝扩展长度随均布压力、中心裂缝半长、板宽、剪切屈服强度的变化规律。(2)建立了含中心倾斜裂缝的平板在围压和水压力共同作用下的裂缝扩展模型,基于伪力法、叠加原理和断裂力学相关理论,研究了倾斜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再结合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分析了倾斜裂缝在Ⅰ-Ⅱ复合型裂缝扩展模式下裂缝扩展方向随裂缝倾角、裂缝面水压力、围压差的变化规律。(3)运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单射孔条件下水力压裂数值模型,分别从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泊松比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裂缝扩展形状的影响,在数值模型中考虑了有一定厚度并被填充的天然裂缝,分析水压裂缝接近天然裂缝时、穿过天然裂缝并在天然裂缝内部扩展的规律。(4)针对微地震监测中震源信号叠加干扰的问题,结合自适应谐波模型,对同步压缩小波变换信号分离方法进行优化,解决从原始信号中分离出的信号分量的初动畸变问题,为通过微震监测方法实时监控水压裂缝扩展状态提供良好的信号基础。(5)最后结合水力压裂施工参数及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压裂扩展动态。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果对于水力压裂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分析压裂改造状态以及实时优化施工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飞[3](2015)在《基于微震监测方法的油井压裂裂缝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开采的进程,油井的自然产能将减少,而压裂工艺是石油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能够监测由压裂、注水等石油工程作业时引发地下应力场变化从而导致岩石破裂产生的微地震信号,该信号含有微地震发生时该震源及其附近岩石破裂状态的信息的一种新技术。微地震监测研究的目标就是从这些信号中识别出有效信号,尽可能多的提取有效信息,采用数字处理软件将震源点有效信息成像,并对裂缝的大小、角度、延伸方向及延伸长度等空间尺度情况进行描述。微地震成像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压裂工程作业,及时调整压裂工艺参数;对压裂的范围、裂缝发育的方向、大小进行追踪、定位。压裂参数与震源参数的选取可以决定储层所受到最大、最小水平地应力的主方向以及地应力的历史最大值;客观评价压裂工程的效果,对下一步的生产开发提供直观、有效的指导,降低开发成本。本论文首先在分析了国内外微地震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微地震监测方式和震源定位方法,了解和掌握本次实验的监测仪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流程、现场采集实验数据。然后,基于相应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处理研究和推论,对压裂结果进行成图,进行精度评定,最后,通过油井压裂裂缝定位实践案例论证,该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可行,能够达到对类似压裂工程有指导作用,可以解决油田压裂方面的裂缝定位监测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探索成果,解决了油井压裂裂缝定位的问题,以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成果的可靠性。该方法不仅在改造低渗透油田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于腾[4](2014)在《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石油开采需求的不断增高,低渗透储层油藏逐渐成为了石油产量增加非常重要的部分。水力压裂作为一种应用在低渗透油田的裂缝勘探中有效的评价手段,已经在油气勘探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方法需要选用微震监测技术对其压裂效果合理解释及评价,其中对微地震数据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解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整个微地震数据分析解释的前期处理,基于微地震信号低信噪比这个特点,对噪声进行压制处理则是亟需解决的首要的任务。本文有针对性的微地震监测过程中采集到的噪声进行分析归纳,在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对传统去噪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改进,并改进后将之应用在微地震数据去噪的应用实例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微地震资料噪声的特征,从信号处理的角度上,引出小波变换的重要理论,并着重的解释了小波变换在微地震数据去噪方面优势所在,最终确定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微地震数据去噪的整体方向,并为后续的微地震数据去噪工作打好了理论基础。在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去噪法和阈值去噪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后,进行仿真比对,通过对仿真效果的评测,最终确定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法为首选的微地震数据去噪方案。本文的重点是通过详细的分析,发现阈值法直接应用于低信噪比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对于信噪比来说还有一定的还有提升的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文中第四章提出对新的阈值计算方法的提出,并将传统的阈值函数进行改进,给出相应的改进算法。最终通过对算法的验证,确定了改进阈值函数的算法对信噪比有好的提升,并作为本文对实际信号噪声压制方案。最后对相应的算法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利用改进的方案对模拟信号进行相应的噪声压制实验,进行了人工合成共炮点的模拟去噪处理,并选取了微地震实验的实际资料进行数据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证明该改进算法在对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对信噪比的提升及均方误差的减小都有了很好的改善,适应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信号。
吴瑞[5](2014)在《微震信号波场分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地震监测是利用地震仪器监测岩石微破裂现象,从而获得地下裂缝分布、流体流动、应力变化趋势的一种地球物理技术。它在石油工程、环境与公共安全、采矿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天然气领域里,微地震监测是指利用水力压裂、油气采出或常规注水、注气以及热驱等石油工程作业时,引起地下应力场的变化,导致岩石破裂所产生微地震信号,通过微震信号确定震源位置的监测技术。它与常规地震勘探所得到的地震信号不同是:震源位置、发震时刻、震源强度都是未知的,确定这些因素恰恰是微地震监测的首要任务。该项技术在判断压裂效果,调整压裂方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提高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成效的有效手段。微地震监测的理论基础是声发射学和地震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微震事件的自动拾取、震源成像和精细反演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该项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随着非常规油气田高产的关键技术(水平钻井和压裂储层改造)的出现,该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离该项技术要实现的总目标仍有相当的距离。本文从微地震形成机理出发,介绍了微震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微震监测数据采集方式、微震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讨论了震相质点振动方式、微地震信号及干扰特征、微震信号预处理方法:井斜和方位角校正、频谱分析、频率滤波、道均衡、中值滤波。阐述了极化滤波、f-k滤波、预测滤波等微地震波场分离方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写了井斜和方位角校正、频率滤波、道均衡、主成分分析、极化滤波、f-k滤波、预测滤波等程序。用所编程序对现场采集的微地震事件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频率滤波和主成分分析对抑制噪声有一定效果,对P波初至波拾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2)时域预测滤波效果较好,P波和S波能较清晰地呈现出来,对多次波、导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拉东域预测滤波较时域预测滤波效果要差一些,由于微震事件数据缺乏震源至检波点间的距离信息,因此拉东变换受到了限制;(3)极化滤波可以用来区分线性极化波和非线性极化波,但极化滤波要求微地震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4)通过衰减噪声能突出微地震事件中P波和S波,对裂缝实时成像是方便的,若将P波和S波分离成两个记录,从程序实现角度看是不方便;(5)微地震实时监测的核心问题是信号的自动检测,由于发震时刻未知,仅用P波到时进行实时震源定位,可能会影响裂缝成像精度;若将P波初至作为发震时刻,S波初至作为到时进行实时震源定位,能否提高裂缝成像精度还有待于进行模型验证,这一设想的应用条件是微震事件中有S波存在,若S波不存在或受到严重衰减,此设想也就失去意义。
李仕彦[6](2013)在《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系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微地震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油气井水力压裂裂缝评价最重要的方法。在监测井附近井下或地面布置数个高灵敏的地震检波器接收压裂过程中地层岩石破裂形成裂缝释放的微地震信号,对微地震信号进行震源定位,可确定一系列微震信号的三维坐标,通过这些三维坐标的分布可以描述压裂裂缝具体形态及动态变化过程。这项技术成本低、施工条件简单、无伤害井筒和成像效果好,其结果对于认识裂缝扩展规律,指导优化压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地面微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所设计的地面微地震数据采集器,该采集器采用Cirrus地球物理测量芯片完成信号的放大、A/D转换和数字滤波;采用GPS芯片读取标准时间和GPS坐标;利用U盘完成数据存储,实现监测站点独立采集和存储。然后分别采用P波时差法和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T)对不同标准差的噪声混合信号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将它们的震源定位结果进行比较。P波时差法对于信号信噪比要求高,信号的初至时间很难精确提取,人为因素过大。SET方法存在一个信号信噪阈值,信噪比大于阈值才能准确定位。最后以F井和W井为例,对该油气井的压裂过程进行地面微地震监测并采用SET法对微地震信号进行震源定位计算,勾画出压裂裂缝形态。理论研究和监测实践证明微地震数据采集器的设计是合理的,SET方法用于油气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效果是良好的。
胡永泉[7](2013)在《地面微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微地震监测技术就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状态的地球物理技术,分为井中监测与地面监测两种。与井中微震监测相比,地面微震监测具有无需监测井、布线灵活、成本低等优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前景。然而,地而微震资料噪声复杂,微震有效信号淹没于噪声之中,导致资料信噪比较低。这给资料的处理解释带来较大困难。因此,研究适合提高地面微震资料信噪比的去噪方法,对于地面微震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实际微震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微震有效信号和资料中典型的噪声特点以及分布规律进行总结。通过对已有微震去噪方法的研究,总结出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从而为研究适合于地面微震资料的去噪方法奠定基础。小窗口SVD方法是针对微震资料中普遍存在的倾斜线性干扰而采用的一种改进SVD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取小窗口内微震记录的参考道,利用参考道与小窗口内各道记录做互相关求取各道的时间偏移量。然后根据偏移量将小窗口内微震记录做拉平处理,对拉平后的微震记录进行SVD分解,选取适当奇异值进行资料重构,最后通过反拉平重构资料完成去噪。实践表明,根据实际微震资料特点设计合理的滑动小时窗和参考道迭代次数,可有效压制微震资料中具有一定斜率的线性干扰。单道SVD方法是针对单道微震记录周期性较强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改进SVD去噪方法。方法首先利用单道微震记录来构建分解矩阵,然后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对奇异值分布规律的分析,选取适当的奇异值实现矩阵的重构,最后通过SVD反变换得到得构信号,从而达到削弱噪声、突出有效信号的目的。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制单道微震记录中的周期噪声,是一种适用于地面微震资料的去噪方法。改进时变斜度/峰度法是针对微震有效信号与噪声对称性或高斯性的差异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去噪方法。该方法采用长短时窗内时变斜度或时变峰度的归一化差值作为滤波因子对微震资料进行去噪,从而削弱了时窗内由于噪声的非对称性或非高斯性对去噪效果产生的影响,确保了信号得到更好突出,资料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改善。基于形态学的去噪方法主要用来削弱微震资料中的脉冲干扰。该方法首先采用形态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开运算和闭运算组成的开-闭和闭-开的形态滤波器,然后采用两者组成组合滤波器对微震资料进行去噪,从而克服形态滤波过程中的统计偏倚现象。实践表明,基于形态学的去噪方法对微震资料中的脉冲噪声具有较好的压制作用。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微震资料处理结果的分析表明,本课题研究的去噪方法可有效的压制微震资料中的噪声,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微震资料的信噪比。另外,微震资料噪声复杂,通过单一的去噪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新方法的研究和已有方法的联合去噪是解决地面微震资料低信噪比的两个发展方向。
卜宇[8](2013)在《五号桩油田桩52断块沙三下亚段Ⅰ油组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指出五号桩油田桩52块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东北斜坡带上,北边以桩52北大断层与桩66断块相分隔,南濒桩75断块,目的层段处于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Ⅰ油组,埋深大概在31003300米,主要发育了湖泊重力流浊积扇沉积体系,南部的孤岛潜山和东部的长堤潜山提供了它的物源。研究区北部为构造高部位,其内部发育多条次级正断层,研究区共发育4个小层,9个单砂体。通过分析油藏动静态数据发现,研究区存在层间差异大、采出程度不均衡、单井产能低、采油速度低、水淹情况严重、停产停注井多、停井时间长、注采对应率低以及注采系统极不完善等问题,开发难度较大。为了深化对桩52断块油藏的认识,寻找剩余油的富集区,本论文从五号桩油田桩52块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总结油藏特征、划分开发阶段以及分析开发规律,评价了开发效果并进行采收率的评价;针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及开采特点,建立了单砂体级别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单砂体的油藏数值模拟工作,进行精细历史拟合,包括储量拟合、压力拟合和含水率的拟合,最终得到在地质和开发方面都相一致的油藏模型。综合油藏工程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认为平面上西区顶部开发效果最好,东区剩余油富集,纵向上1小层采出程度最高,2小层剩余可采储量最可观;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油藏沉积特征、储层韵律性、孔隙结构、断层、隔夹层和流体性质等地质因素和井网、射孔位置等开发因素两方面。在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和预测剩余油富集状况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术对策及调整设想,包括分井区综合治理、分层系、继续注水、完善注采井网以及工艺措施,从而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
吕昊[9](2012)在《基于油田压裂微地震监测的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低渗油田进行压裂注水施工过程中,对由地下岩层错动引发的微地震事件进行实时监测是目前国内外新兴的热门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微地震监测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在对低渗油田进行水力压裂改造时,微地震监测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地下裂缝的勘探研究。微地震监测主要有两种方式:地面监测、井中监测。井中监测存在要求监测设备精密、施工操作复杂和成本较高等问题,但是与井中监测相比,由于微地震事件能量比较微弱、地下介质吸收和地面噪音干扰,地面监测存在能够监测到的有效微地震事件少、数据信号信噪比低、震源反演定位的精度较差等问题。综上所述,完善微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探索该方法的优化改善方式,提高震源位置反演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基于微地震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的研究。借助数据挖掘中的分类挖掘方法,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分类识别方法进行研究,在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判别频率估计方法,并与当前公认分类效果较好的SVM和Boost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类效果明显优于Boost方法,其分类精度与SVM方法基本一致,但是SVM在建模时所需时间是该方法的几十甚至几百倍;通过对震相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分析,针对微地震信号特点,提出了一种以STL/LTA序列为输入参数的震相模式识别方法,结合判别频率估计方法生成分类器,并通过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其分类精度相对传统的STL/LTA方法在精度上有10%的提高;研究了震源位置反演算法,分析了现存反演算法的局限性,针对其不足之处,在逆时偏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震幅叠加的震源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对信噪比较低的地震记录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震源反演定位;研究了三维声波方程的正演算法,并根据通过正演模拟获得的地震数据进行震源位置反演计算。最后结合野外试验,进行了实地测试,在震源定位的效果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任孟坤[10](2012)在《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平井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增产和老井挖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水平井技术用于中原油田濮城油田的老油藏挖潜中,濮城油田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常规方法在经济效益等方面已很难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濮城油田水平井挖潜试验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进行了地质再认识研究,水平井布井方式研究,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水平井与油藏沉积特征配伍研究等内容,通过矿场试验表明,本文研究得到的方式应用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以濮城油田沙一下1油藏为例进行高含水油藏地质特性表征研究,在单井地层精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结合开发动态资料,编绘了2m等高距、1∶5000大比例尺分砂体顶面的精细构造图;2.根据沙一下1砂组三角洲的沉积特点及电测曲线特征的变化,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及泥坪五种微相,依据岩心观察编制了相应的沉积相综合柱状图。通过对各流动单元油层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进行精细评价,编制了有效厚度等值图和物性等值图;3.在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目标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濮城沙一下油藏主力小层水淹区域大,基本覆盖全区;水洗效果好,采出程度高;剩余油储量低,仅在构造高点、断层和边角油层变薄、物性较差部位分布;4.采用渗流力学理论计算法、与直井类比法等方法预测水平井产能;利用实际水平井生产数据回归及应用油藏数值模拟预测水平井产能的递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产量递减符合双曲递减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主要包括水平段的长度、油层层内非均质性、水平井的泄油面积、油层厚度、能量的补充等因素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水平井适应性筛选技术,水平井目标区精细三维建模技术、水平井段走向优化设计及目标油藏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对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5.以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从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入手,按构造、储层、油水关系、剩余油分布特征、产能等细节逐一把握,而后统筹考虑,筛选出适合钻水平井的油藏、井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动静结合,定量分析目标区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优化靶区。在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厚油藏顶部、井间水动力滞留型、断层遮挡型及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进行研究,提出针对不同剩余油富集类型的水平井部署方案;6.通过对濮1-平1、濮5-侧平5、濮4-平1、文51-平14口水平井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总结,认为开窗侧钻水平井稳产期长,可提高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经济效益显着,在有条件的油藏水平井挖潜技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微震监测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震监测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尺度变换的井中微地震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阈值去噪方法研究 |
2.1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2.2 阈值函数原理及其分析 |
2.2.1 硬阈值函数原理及其分析 |
2.2.2 软阈值函数原理及其分析 |
2.2.3 加权平均阈值函数原理及其改进 |
2.3 阈值估计和选取的研究 |
2.4 去噪效果的检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的井中微地震信号去噪算法的研究 |
3.1 经验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3.1.1 一维经验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3.1.2 二维经验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3.2 基于井中微地震信号的频谱分割方法研究 |
3.3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研究 |
3.3.1 各尺度信号性质分析及分类 |
3.3.2 阈值函数与阈值选取 |
3.4 经验小波变换在井中微地震噪声抑制中的应用 |
3.4.1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结果 |
3.4.2 实际信号处理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维Shearlet变换井中微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 |
4.1 三维shearlet变换原理及其分析 |
4.1.1 三维shearlet基本原理 |
4.1.2 三维shearlet性质 |
4.2 基于三维shearlet变换的井中微地震信号研究 |
4.2.1 三分量信号相关性分析 |
4.2.2 信号重组研究 |
4.2.3 噪声抑制研究 |
4.3 三维shearlet变换在井中微地震噪声抑制中的应用 |
4.3.1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结果 |
4.3.2 实际信号处理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页岩水压裂缝扩展机理及微震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压裂缝扩展机理 |
1.2.2 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
1.2.3 水力压裂微震监测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压裂缝扩展机理及模拟理论 |
2.1 裂缝扩展机制 |
2.1.1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
2.1.2 裂缝扩展准则 |
2.2 ABAQUS扩展有限元方法 |
2.2.1 ABAQUS扩展有限元 |
2.2.2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线弹性牵引分离本构 |
2.2.3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损伤模型 |
2.2.4 裂缝流体流动模型 |
2.3 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 |
2.3.1 多孔介质基本概念 |
2.3.2 有效应力原理 |
2.3.3 流固耦合原理 |
第3章 页岩水压裂缝扩展理论研究 |
3.1 基于弹塑性分析水压裂缝的扩展长度 |
3.1.1 理论模型 |
3.1.2 计算及分析 |
3.2 考虑围压的倾斜水压裂缝扩展分析 |
3.2.1 倾斜裂缝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3.2.2 水压裂缝扩展分析 |
3.2.3 计算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页岩水压裂缝扩展的模拟分析 |
4.1 水力压裂单裂缝扩展模拟研究 |
4.1.1 模型描述 |
4.1.2 裂缝扩展时主应力场变化 |
4.1.3 参数影响分析 |
4.2 页岩层理对水压裂缝扩展影响分析 |
4.3 水压裂缝同天然裂缝相互作用分析 |
4.3.1 模型描述 |
4.3.2 天然裂缝对水压裂缝扩展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页岩裂缝扩展的微震监测技术研究 |
5.1 微震监测原理 |
5.1.1 震源机制 |
5.1.2 监测方法 |
5.1.3 定位原理 |
5.1.4 微地震信号分析与处理 |
5.2 基于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的信号分离方法 |
5.2.1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5.2.2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信号分离理论 |
5.2.3 信号分离试算及分离缺点 |
5.3 同步压缩小波变换信号分离方法的优化 |
5.3.1 信号分离方法的优化方法 |
5.3.2 优化信号分离方法的流程 |
5.3.3 瞬时属性参数的提取 |
5.3.4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微震监测的水压裂缝扩展解译 |
6.1 水力压裂微震监测方案及初步解译 |
6.2 分段压裂缝的微震解释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基于微震监测方法的油井压裂裂缝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微地震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微地震监测研究新进展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理论 |
2.1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2.1.1 声发射原理 |
2.1.2 摩尔-库仑理论 |
2.1.3 断裂力学准则 |
2.2 微地震监测方式 |
2.2.1 微地震井中监测 |
2.2.2 微地震地面监测 |
2.3 震源定位方法 |
2.3.1 同型波时差法 |
2.3.2 纵横波时差法 |
2.3.3 空间三分量极化分析 |
2.3.4 地震层析成像法 |
2.3.5 三圆相交定位法 |
2.4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适用性 |
2.4.1 微地震监测技术监测水力压裂裂缝成像 |
2.4.2 微地震监测技术监测水驱前缘 |
2.4.3 微地震监测技术对储层进行描述 |
2.4.4 微地震监测技术监测地应力 |
2.4.5 微地震监测技术监测煤矿瓦斯 |
2.4.6 在其他工程方面的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应用 |
2.5 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特殊性 |
第3章 微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基本流程 |
3.1 微地震数据采集 |
3.1.1 仪器系统介绍 |
3.1.2 SE3NT微震仪简介 |
3.1.3 微地震陆地三分量检波器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
3.1.5 GPS定位原理 |
3.1.6 微地震数据特征与属性 |
3.2 微地震数据处理基本流程 |
3.2.1 微震数据去噪处理方法 |
3.2.2 有效信号识别方法 |
3.2.3 震源定位方法 |
第4章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 |
4.1 压裂监测目的 |
4.2 前期准备 |
4.2.1 测区简介 |
4.2.2 压裂监测设计 |
4.2.3 检波器布放位置设计 |
4.3 微地震数据处理过程 |
4.3.1 带通滤波参数选择 |
4.3.2 信噪比参数选择 |
4.4 压裂成果解释 |
4.5 精度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4)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小波变换在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的研究方法现状 |
1.2.2 小波变换应用在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微地震信号噪声及压制方法 |
2.1 微地震信号噪声 |
2.2 常见的噪声压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3.1 引言 |
3.2 傅里叶变换与短时傅里叶变换 |
3.2.1 傅里叶变换 |
3.2.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3.3 小波变换 |
3.3.1 小波分析的概述与发展阶段 |
3.3.2 小波的定义及小波基函数 |
3.3.3 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性分析 |
3.4 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 |
3.4.1 连续小波变换 |
3.4.2 离散小波变换 |
3.5 二进小波变换和离散二进小波变换 |
3.6 多分辨分析和 Mallat 算法 |
3.6.1 多分辨分析 |
3.6.2 Mallat 算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波变换在微地震信号去噪中的方法研究 |
4.1 基于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去噪方法 |
4.1.1 信号与噪声在小波变换各个尺度上的传播特性 |
4.1.2 小波模极大值去噪算法 |
4.1.3 仿真实验分析 |
4.2 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
4.2.1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 |
4.2.2 阈值的选择 |
4.2.3 常规的阈值函数 |
4.2.4 阈值函数的改进方法 |
4.2.5 小波基的选择 |
4.2.6 分解层数的确定 |
4.2.7 仿真实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波变换在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中的实际应用 |
5.1 模拟信号噪声压制实验 |
5.2 实际微地震数据噪声压制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微震信号波场分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震信号形成机制及特征 |
2.1 微震信号发震机制 |
2.2 裂缝扩展机制 |
2.3 微震信号特征 |
第三章 质点振动分析 |
3.1 简谐振动理论 |
3.2 震相的质点振动方式 |
3.3 质点振动的分析方法 |
3.4 质点振动和介质性质 |
第四章 微震波场分离与微震震源定位 |
4.1 视速度波场分离 |
4.2 偏振法波场分离 |
4.3 微震震源定位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施工概况 |
5.2 带通滤波 |
5.3 极化滤波 |
5.4 预测滤波 |
5.5 拉东域预测滤波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系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微地震监测方式 |
1.2.2 震源定位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微地震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2.1 微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选择方案 |
2.2 微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性能指标 |
2.3 微地震数据采集器硬件电路 |
2.3.1 电路总体结构 |
2.3.2 基于CIRRUS芯片的信号调理及采样电路 |
2.3.3 主控制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波时差震源定位研究 |
3.1 P波时差定位法 |
3.2 P波时差定位法模型建构 |
3.2.1 监测目标模型 |
3.2.2 地震检波器排列模型 |
3.2.3 地层速度模型 |
3.3 正演模拟 |
3.3.1 模拟微地震发生 |
3.3.2 微地震的传播与接收 |
3.4 P波时差定位 |
3.4.1 噪声0.2的混合信号模拟计算 |
3.4.2 噪声0.8的混合信号模拟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发射层析成像法研究 |
4.1 SET原理 |
4.2 SET的基本算法步骤 |
4.2.1 计算偏移时间 |
4.2.2 偏移和叠加信号 |
4.2.3 计算相似性参数 |
4.2.4 进行层析成像 |
4.2.5 对SET所得结果的使用 |
4.3 SET方法模型建构 |
4.3.1 监测目标模型 |
4.3.2 检波器排列模型和地层速度模型 |
4.4 层析成像震源定位 |
4.4.1 偏移叠加 |
4.4.2 成像值计算 |
4.4.3 层析成像 |
4.4.4 震源定位 |
4.5 基本模型和获得的结果 |
4.5.1 噪声0.2的混合信号模拟计算 |
4.5.2 噪声0.8的混合信号模拟计算 |
4.5.3 噪声2.0至5.0的混合信号模拟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实例 |
5.1 F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 |
5.1.1 F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基本情况 |
5.1.2 F井微地震监测基本模型 |
5.1.3 F井SET方法震源定位 |
5.1.4 F井压裂监测结果 |
5.2 W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 |
5.2.1 W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基本情况 |
5.2.2 W井压裂监测质量 |
5.2.3 W井压裂监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地面微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微地震去噪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地面微地震监测与噪声分析 |
2.1 地面微地震产生机理 |
2.1.1 尖端效应与漏泄效应 |
2.1.2 混合破裂机理 |
2.2 地面微地震观测系统 |
2.3 地而微震资料预处理 |
2.3.1 去直流分量 |
2.3.2 振幅处理 |
2.3.3 单道归一化 |
2.3.4 实际资料预处理 |
2.4 地而微震资料特征与噪声分析 |
2.4.1 地面微震资料特征 |
2.4.2 微震噪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VD的去噪方法 |
3.1 SVD理论基础 |
3.1.1 SVD定义 |
3.1.2 SVD几何意义 |
3.1.3 SVD应用于微震资料去噪依据 |
3.2 常规SVD去噪 |
3.2.1 常规SVD去噪原理 |
3.2.2 常规SVD理论数据处理 |
3.2.3 常规SVD实际资料处理 |
3.3 频率SVD去噪 |
3.3.1 频域SVD去噪原理 |
3.3.2 频域SVD理论数据处理 |
3.3.3 频域SVD实际资料应用 |
3.4 小窗口SVD去噪 |
3.4.1 小窗口SVD去噪原理 |
3.4.2 小窗口SVD理论数据处理 |
3.4.3 小窗口SVD实际资料处理 |
3.5 单道SVD去噪 |
3.5.1 单道SVD去噪原理 |
3.5.2 单道SVD理论数据处理 |
3.5.3 单道SVD实际资料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去噪方法 |
4.1 高阶统计量理论基础 |
4.1.1 高阶矩与高阶累积量 |
4.1.2 高阶矩与高阶累积量关系 |
4.1.3 高阶矩与高阶累积量性质 |
4.1.4 高斯信号的高阶矩与高阶累积量 |
4.2 时变斜度/峰度法去噪技术 |
4.2.1 时变斜度/峰度去噪原理 |
4.2.2 时变斜度/峰度理论数据处理 |
4.2.3 时变斜度/峰度实际资料处理 |
4.3 改进时变斜度/峰度法 |
4.3.1 改进时变斜度/峰度去噪原理 |
4.3.2 改进时变斜度/峰度理论数据处理 |
4.3.3 改进时变斜度/峰度实际资料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其他去噪方法 |
5.1 改进能量比法 |
5.1.1 能量比法去噪原理 |
5.1.2 改进能量比法去噪原理 |
5.1.3 改进能量比法理论数据处理 |
5.1.4 改进能量比法实际自资料处理 |
5.2 预测反褶积 |
5.2.1 预测反褶积原理 |
5.2.2 预测反褶积理论数据处理 |
5.2.3 预测反褶积实际资料处理 |
5.3 基于形态学去噪方法 |
5.3.1 形态学去噪原理 |
5.3.2 基于形态学去噪方法实际资料处理 |
5.4 微震资料联合去噪 |
5.4.1 预测反褶积与改进能量比法联合去噪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震资料去噪软件 |
6.1 系统概述 |
6.1.1 系统功能模块 |
6.1.2 系统运行环境 |
6.2 软件开发平台 |
6.2.1 QT平台简介 |
6.2.2 QT主要优点 |
6.3 主要功能模块界面展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五号桩油田桩52断块沙三下亚段Ⅰ油组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的概念、类型及分布 |
1.2.2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和技术 |
1.2.3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油藏地质概况 |
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相特征 |
2.4 储层物性特征 |
2.5 油藏流体性质 |
第三章 油藏工程分析 |
3.1 油藏特征 |
3.2 开发简历 |
3.3 开发阶段划分 |
3.4 开发现状分析 |
3.5 开发规律分析 |
3.5.1 注水后产能变化 |
3.5.2 注水后含水变化 |
3.5.3 地层压力变化 |
3.5.4 吸水能力变化 |
3.5.5 油层动用状况 |
3.5.6 采出状况评价 |
3.6 开发效果评价 |
3.6.1 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评价 |
3.6.2 采收率评价 |
3.7 可采储量预测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 |
4.1 数据准备 |
4.1.1 模拟软件 |
4.1.2 静态数据 |
4.1.3 网格系统 |
4.1.4 模型建立 |
4.2 历史拟合 |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
4.3.1 平面剩余油分布 |
4.3.2 纵向剩余油分布 |
4.3.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
第五章 剩余油开发调整方案 |
5.1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潜力 |
5.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潜力分析 |
5.2 技术对策 |
5.2.1 分井区综合治理 |
5.2.2 划分开发层系 |
5.2.3 开发方式 |
5.2.4 完善注采井网 |
5.2.5 工艺及调整措施 |
5.3 调整设想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油田压裂微地震监测的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 |
1.2.1 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简述 |
1.2.2 国外微地震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国内微地震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微地震震源定位原理 |
2.1 引言 |
2.2 微地震探测理论基础 |
2.2.1 摩尔-库伦理论 |
2.2.2 断裂力学准则 |
2.3 监测方法比较 |
2.3.1 井下监测方法 |
2.3.2 地面监测方法 |
2.3.3 井中-地面联合监测方式 |
2.4 震源求解方法 |
2.4.1 基于天然地震定位的微地震监测方法 |
2.4.2 基于勘探地震震源定位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地震有效事件识别技术 |
3.1 引言 |
3.2 常用震相识别方法 |
3.2.1 时域分析法 |
3.2.2 频域分析法 |
3.2.3 模式识别方法 |
3.2.4 震相识别方法总结 |
3.3 分类识别方法 |
3.3.1 分类学习方法研究 |
3.3.2 分类识别算法总结和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 |
4.1 引言 |
4.2 贝叶斯网络分类器 |
4.2.1 贝叶斯网络介绍 |
4.2.2 贝叶斯分类相关知识 |
4.3 改进的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 |
4.3.1 朴素贝叶斯分类介绍 |
4.3.2 频率估计算法 |
4.3.3 判别频率估计算法 |
4.4 实验设计与结果比较 |
4.4.1 实验平台与设计方案 |
4.4.2 实验结果 |
4.5 判别频率估计算法在微地震事件识别中的应用 |
4.5.1 基本原理 |
4.5.2 地震数据集来源 |
4.5.3 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震幅叠加法的微地震震源定位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地震监测系统介绍 |
5.2.1 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
5.2.2 GPS定位原理说明 |
5.2.3 微震监测施工设计 |
5.3 逆时偏移原理 |
5.3.1 逆时偏移法的基本原理 |
5.3.2 逆时偏移在地下绕射点的成像 |
5.4 震幅叠加法震源定位 |
5.4.1 震幅叠加法基本原理 |
5.4.2 震源位置定位 |
5.5 弹性波有限差分正演模拟 |
5.5.1 有限差分理论介绍 |
5.5.2 波动方程有限差分形式 |
5.5.3 数值计算效果实例 |
5.6 震源定位数值模拟 |
5.6.1 大量检波器定位实验 |
5.6.2 少量检波器定位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野外试验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总体设计 |
6.2.1 实验设备 |
6.2.2 实验设计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实验数据 |
6.3.2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7.2 现有问题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井国内外发展及现状 |
1.2.2 水平井渗流特征及试井分析发展现状 |
1.2.3 东濮地区应用水平井状况及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4.2 主要创新点 |
2 濮城油田地质特点及开发现状 |
2.1 油田地质概况 |
2.2 油田开发状况 |
2.2.1 开发简历及开采现状 |
2.2.2 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3 剩余油分布 |
2.3.1 构造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2 储层非均质因素控制的剩余油 |
2.3.3 井网因素控制剩余油 |
2.4 濮城油田具有应用水平井挖潜的条件 |
3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性表征 |
3.1 精细构造研究 |
3.1.1 构造基本特征 |
3.1.2 含油断块划分及其特征 |
3.1.3 储层微构造特征 |
3.2 储集层精细描述 |
3.2.1 流动单元划分 |
3.2.2 沉积微相研究 |
3.2.3 储层物性解释模型 |
3.3 油层分布特征研究 |
3.4 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
3.4.1 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
3.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 高含水油藏水平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水平井的产能递减规律研究 |
4.2 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
4.3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规定水平井单井油藏地质设计技术研究 |
5 高含水油藏水平井与油藏的配伍性研究 |
5.1 利用水平井挖潜层间干扰型剩余油(沙一下 12) |
5.2 利用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沙一下 1~3) |
5.3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水动力滞留型剩余油(沙二上 2~4) |
5.4 利用水平井挖潜断层遮挡型剩余油(文 51 块沙二上) |
5.5 利用水平井挖潜井间井网不完善型剩余油(沙三上 2~2) |
6 水平井挖潜的应用效果分析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微震监测技术在濮城油田沙三上5-10油藏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尺度变换的井中微地震噪声压制方法的研究[D]. 李元. 吉林大学, 2019(10)
- [2]页岩水压裂缝扩展机理及微震监测分析[D]. 刘玮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3]基于微震监测方法的油井压裂裂缝定位研究[D]. 陈飞. 东北大学, 2015(01)
- [4]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微地震信号噪声压制技术研究[D]. 于腾. 吉林大学, 2014(10)
- [5]微震信号波场分离方法研究[D]. 吴瑞. 长江大学, 2014(02)
- [6]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系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 李仕彦.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7]地面微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D]. 胡永泉.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8]五号桩油田桩52断块沙三下亚段Ⅰ油组剩余油分布研究[D]. 卜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9]基于油田压裂微地震监测的震相识别与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 吕昊. 吉林大学, 2012(04)
- [10]水平井技术在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挖潜中研究与应用[D]. 任孟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