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亦雅[1](2021)在《《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出发,是研究这两部书的基础。从创作动机而言,萧统编辑《文选》无疑受到了其父梁武帝的影响。就当时的文学风气而言,萧统也隐有树立文学风气、彰显文化实力的意图。《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首先是刘勰受到理想人格感召而意图纠正现实问题。此外,也有求文名以入仕的意图。齐梁诗坛有古今新旧之争的讨论,为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批评家都会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文心雕龙》和《文选》继承了自《诗大序》以来情志统一的诗歌观,而《文心雕龙》更明显地强调了诗歌秉情而作的特性。《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了对《诗经》的尊崇,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而造文”的代表,而萧统更重视它的典范地位。对于汉代诗坛,《文心雕龙》和《文选》提到的代表诗人和作品篇目基本吻合。在五言诗的起源问题上,刘勰以为五言诗源于先秦时期,而萧统则以为五言诗源于汉初的李陵诗。关于建安诗坛,《文心雕龙》的《明诗》《乐府》两篇提到的七位诗人除了徐干之外,《文选》都有收录,只不过刘勰出于乐府诗的雅正观而不喜三曹为代表的汉乐府诗作,显示了《文心雕龙》浓厚的辨体意识。对于正始诗坛,《文选》所选的三位诗人恰好是《明诗》里提及肯定的。《明诗》夸赞的左思和张华这两位西晋诗人,《文选》均以较多的数量收录。但是对于西晋诗坛,《文选》收录最多的是陆机诗,而《文心雕龙》以陆机诗为“繁”,显示了二书的不同看法。东晋诗坛玄风大盛,《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郭璞诗的肯定。在诗歌的评价标准上,刘勰不同意新变派一味追求辞采,更不像复古派对辞采、性情完全排斥,在当时的新变派和复古派之间采取了一种折衷的立场。《文选》既重视诗作的审美特色,看重“能文”,但也重视对儒家风雅精神的继承,显示出包容的态度。对于赋的起源问题,《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认同《诗经》、楚辞以及荀宋赋的开拓作用。汉魏时期骚赋混称现象常见,而《文选》和《文心雕龙》都不同程度地区别了骚、赋。二书都有意识地对赋的种类进行了区分,《文心雕龙》将赋分为“鸿裁之寰域”“小制之区畛”两大类,并对其内容和风格特色做了具体的说明。《文选》赋则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等十五类。先秦是赋的发轫期,《文选》和《文心雕龙》都谈到了荀子、宋玉在赋体发展史上的先导之功。对于西汉赋作,《文选》收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四位作家的八篇赋,而这四位也在刘勰称赞的“辞赋之英杰”里,然而刘勰肯定的枚乘赋未被《文选》收录。对东汉赋,二书均对班固、张衡、王延寿的赋作表示了肯定。二书不同之处在于《文选》还收录了班彪、曹大家、傅毅、马融的作品。对曹魏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王粲、何晏赋作的肯定。而刘勰称许的徐干未收入《文选》,以及《文选》收录曹植《洛神赋》、嵇康《琴赋》和祢衡《鹦鹉赋》,刘勰在《铨赋》中并未提及。对西晋赋,《文心雕龙》与《文选》共同肯定了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四位作家的赋作。二书不同在于《文选》对木华、向秀赋作的肯定。对东晋赋,二书都表达了对郭璞赋作的肯定,不同在于刘勰认为袁宏也是此时的代表作家,而《文选》收录了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重视赋这一文体的政治功能。刘勰认为赋应当秉承教化作用,反对那些过分华丽臃肿的作品。《文选》对赋的政治属性的重视表现得更为突出。京都、郊祀、耕藉等居赋类乃至全书之首,这些赋作均与国家统治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说,《文选》《文心雕龙》都体现了情采兼备、文质彬彬的赋学观。这是由二书的编撰宗旨决定的。二书对代表作家的评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有很大不同。尤其表现在对待西晋作家的态度上。潘岳的赋作受到萧统重视,盖因其情深意浓、善用典故、文辞清绮的特点。刘勰并不推崇晋代作品,而且更强调赋的讽谏意义。对颂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突出强调了其“美盛德”的特性;刘勰推崇摹仿《诗经》古颂的颂文,而《文选》所收五篇颂文中有三篇在立意和体制上都与古颂文相异。在赞的起源问题上,萧统与挚虞相同而与刘勰不同,《文选》单独列“史述赞”一类,而《文心雕龙》所论赞文包括了《文选》中的“赞”和“史述赞”两类,这显示了二书文体分类观念上的不同。对铭这一文体,《文心雕龙》与《文选》都指出铭文简约润泽的特点,在铭文的选篇上,刘勰最为推重的是师法《尚书》的蔡邕之作,而萧统则推重典雅华美的陆倕铭文。对于箴文,《文选》只收一篇《女史箴》,既与箴文的政治敏感性有关,也与《文选》对辞藻华美的重视程度有关,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官箴王阙”类箴文的衰落。刘勰推重师范《虞箴》的扬雄等人的箴文,既与贯穿全书的师法经典的观点一致,也反映出了他重视“矢言之道”的政治胸怀。对于“诔”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潘岳的认可,此外刘勰还推重东汉的诔文作家。刘勰认为诔文中的叙述哀情是在记颂功德之上的引申,但是《文选》所收以叙哀浓厚的曹植诔文为首,入选最多的潘岳诔文也为情感充沛之作。《文选》所选诔文实际上反映了魏晋以来诔文偏重于抒发哀情的趋势,而刘勰意图规范诔文文体,更以“大夫之才”的眼光看待诔文的写作。对于碑文,《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蔡邕作为碑文的代表作家,《文选》所收碑文种类则较《文心雕龙》更广。梁武帝推行儒学、宣扬勤政,故而孙绰碑文中评定人物时浓重的玄学痕迹使其未被收入《文选》。刘勰只论及墓碑文并且强调墓碑文的铭功作用,与墓碑文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有关。对于哀文,《文心雕龙》和《文选》对它的施用范围有着不同认识,前者重视潘岳为幼子所作的哀辞,而后者选择的是潘岳悼念妻子而作的《哀永逝文》。同时,二书对哀策文的性质认识不同,刘勰由读策告神的祭祀传统将之置于《祝盟》篇中,而萧统则将之归于“哀”类。对于吊文,二书的注意力均在怀古类吊辞,这与二书性质以及其他两类吊辞难于流传有关。对陆机《吊魏武帝文》的认识,再次反映了二书对简约文风的不同态度。萧统对任昉表文十分重视,任昉之文兼具文雅和华采,这正契合萧统的审美趣味。曹植之文则是刘勰所提倡的情理和辞采的统一。刘勰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是从经国大业的立场上去理解和看待表文的。《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出对武檄的强调和重视。陈琳极富文采的檄文与萧统重视艺术美的观念十分契合。刘勰在谈论檄文的写作规范时展示了他的军事思想,其中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刘勰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兵以定乱、厉辞为武、重视战前谋划、兵诈相参等方面。从《文心雕龙》与《文选》的评选的范围看,《文选》不录经、史、子,与刘勰的大文学观不同。在评价标准上,面对当时“文过其意”的文风,二书兼重情采。在选定各类文体时,刘勰重视作品的正式和传统写作规范,而萧统并不重视这一点。在审美标准上,《文心雕龙》和《文选》均重视典雅。对陆机、潘岳作品的评、选反映了《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辞繁简的不同态度。《文选》对西晋作家的重视反映了萧统对绮丽文风的欣赏,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列《风骨》为其艺术理想。在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学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功能,包含功利用途和道德属性,尤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回避的特征。从文学的国家政治属性而言,刘勰重视各类文体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文选》则可以称之为一项优秀的国家文化工程。这是二书不容忽视的政治属性。
秦凯悦[2](2021)在《张庚《古诗十九首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诗十九首》作为先唐五言诗之冠冕,有着“诗母”、“风余”之称,在后世广泛流传,历来注家、注解不断,至清代,《古诗十九首》研究蔚为大观,涌现出吴淇《古诗十九首定论》、张玉谷《古诗十九首赏析》、饶学斌《月午楼古诗十九首详解》、方东树《古诗十九首论》等着作,其中张庚《古诗十九首解》颇有特色,在众多《古诗十九首》批评中脱颖而出,并在后世产生较大反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张庚自幼所学驳杂,见识广博,《古诗十九首解》将其所学融于一炉,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还深受清代朴学影响,在阐释中严谨、征实、重考据,同时,在明清复古思潮影响下,崇尚和发扬传统的价值取向被文学界高度认可,受此影响,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崇儒尊道,打出“绍已亡之风雅,垂万礼之规模”的鲜明旗帜。张庚《古诗十九首解》具有鲜明的批评特色。其一立足儒家诗教传统,以政教观解《古诗十九首》,在《古诗十九首》中追寻诗“道”,最终能兼顾情与礼的平衡;其二将诗论和画论结合起来以画境论诗,提高了《古诗十九首》批评的艺术品味,为《古诗十九首》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其三善于把握文脉,以整体观解《古诗十九首》,认为《古诗十九首》“法律细密”、“格局甚好”、“文势相承”,这与八股文法和金圣叹诗歌评点密切相关,与西方结构主义一些主张不谋而合,体现出进步的文学观。《古诗十九首解》不仅批评特色鲜明,在清代《古诗十九首》批评流变中,还处于由传统政教解诗向性灵过渡、由大量比附《诗经》向熔铸更多经典过渡的关键转折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古诗十九首解》在清代《古诗十九首》批评体系下的作用不容忽视。《古诗十九首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日益受到官方推崇,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意义与价值,不断向新经典迈进。而其不竭的生命源泉来自辩证师古、守正出新的态度;风雅传承、诗教俨然的用心;细腻真挚、自然拔俗的艺术魅力,这些都带给后世诸多启示。
林雪儿[3](2021)在《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元嘉三大家”是指刘宋元嘉时期的颜延之、谢灵运和鲍照,他们自发地在诗歌中运用时序感模式。时序感模式是一种诗歌结撰技术,也是一种审美经验模式,即它是一种较稳定的表达策略,是一种较一致的主观认知,它的审美意义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诗歌艺术方面的。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在汉末文人五言徒诗处形成以“感物缘情”为审美经验、有稳定的表达技巧的时序感模式。太康时期,“感时生情”成为时序感模式的审美经验核心。元嘉三大家将时序感模式继承下来,并主要在哲学与世俗两个范畴对其内容进行扩充,使其审美经验更加丰富,并将其发展成纯熟的诗歌结撰技术。而三人各自的文化认知与处时态度也在他们表达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元嘉三大家的时序感模式在内容上包括哲学时间、世俗时间、审美时间三类,分析其诗歌的哲学问题、人事遭际、美学意义,能梳理出时序与志、情、理等主题的联系。刘宋时期,“缘情说”的内涵发生变化,“物”的限制减少,“感物”不是必须的传情途径,时序感模式直接成为主题表现的工具。元嘉三大家以诗的时间作为内核,以时空溶合、今昔对比、虚实相生等结构手段,多角度描写、夸饰、比兴、象征等手法,排比、反问、对举等句式,巧用叠词、联绵词、副词、动词等炼字技巧表现这种诗性的时间。如果从时序感模式的角度切入元嘉诗运转关的论题,考察元嘉三大家诗歌创作的复古与创新,那么时序感模式就有了更丰富的美学意义。复古主要指再度恢复了诗歌缘情言志的功能,具体而言是牢牢抓住感时生情的抒情内核、时与情的联系更加灵活。而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最大的两处新变是情感浓度的提高以及对物色的关注。前者体现在生死别离与韶华易逝两大主题在诗歌中频繁出现,甚至在表达上多直抒胸臆、直接议论与诘问时序。而对物色的关注则出于化解时序压迫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时序中的节物成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甚至为了更好地表现物与情的关系,丰富了比兴的表现技巧。第一章叙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手绘先秦至刘宋诗歌时序感模式发展史作为背景板。以时序感模式的诞生标志《古诗十九首》为界,分先秦两汉诗歌的时间意识与魏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两部分,考虑到元嘉三大家的复古取向,重点落在建安、太康时期。再在元嘉文学的背景中考察三大家复古出新的诗学实践与时序感模式的联系。第二至四章根据时序感模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从哲学向度、历史向度、抒情美学向度分别展现三大家中以理、情为取尚的各类诗歌的审美经验架构,从“浓情”与“物色”两个角度突出元嘉三大家时序感模式在美学上的新变,既对三大家诗歌创作中的复与变均有所关涉,又显现时序感模式在诗史中的演变状况及在中古后期的形态。
樊梦瑶[4](2021)在《李白代言类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运用诗学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文学心理学研究等方法,对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创作情况做了深入系统的挖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李白“代动植物言”和“代男性言”的诗作做了认真细致的考索;对影响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的心理因素做出了具体分析:还应用MBTI心理量表对李白的人格形态做了分析,从而从文学创作发生的源头即作者层面窥视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的心理动因;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分析李白代言类诗歌的特点和优点,把握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的深刻内涵。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及第一章内容)主要界定了代言类诗歌的概念、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对于古乐府诗歌写作传统的创新及海内外研究现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对唐前代言类诗歌的研究,主要从“开源”的角度对先秦至魏晋时代的典型代言类诗歌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二部分(第二章)主要引入了“隐含作者”、“叙述者”等西方叙事学概念来探究李白代言类诗歌的生成机制,还对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创作类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划分。按照被代言的“叙述者”种类,李白代言类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代动植物言”、“代女性言”和“代男性言”三个大类,其中每类之下又细分为不同的小类。第三部分(第三章)通过MBTI人格量表、“心理距离说”、“男权中心论”的影响等因素,从文学创作的心理因素角度,对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创作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第四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李白代言类诗歌与《玉台新咏》、《古诗十九首》和曹丕代言类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李白代言类诗歌具有重视人物心理状态挖掘、抒情方式较为直接,突破了南朝时期的模式化写作套路,情感更加真挚等特点。第五部分(第五章)主要分析李白代言类诗歌的艺术价值,即从李白代言类诗歌在文学创作上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李白代言类诗歌中具有的对“人性美”的追求、崇尚自然等理念已经成为镌刻在中华儿女传统基因中的一串串“密码”,对倡导和谐共生的当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思考和分析,试图勾勒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这也有助于当今读者较为系统性地认识和评价李白。
马红霞[5](2020)在《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体对其抒情艺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古诗十九首》中诸多篇章或从游子视角,或从思妇视角出发,书写了对于岁月光阴、功名事业、男欢女爱的独特感受,代表了那一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气质,也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而这组五言抒情诗中一个显着的特点便是从不同的人物视角,即以不同身份、特质的人物作为诗歌的抒情主体,从而获得不同的抒情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情感体验。
杨萍[6](2020)在《《古诗十九首》异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诗十九首》被钟嵘誉为“一字千金”,这组诗以其清新、刚健、质朴的风格和缠绵悱恻、哀而不伤的艺术特点,铿锵有力地在诗歌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字字珠玑的语言形式,被历代中外学者研究、赞赏。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组诗歌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异文。而这些异文的存在显然使“一字千金”的评价显得暧昧可疑。因此,研究这组诗歌的异文显得极为必要。学界对于这组诗歌产生时间的争论,无论何种说法都脱不出中国古籍传播史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钞本时代”,这个问题尤为复杂。所谓《古诗十九首》的“异文”研究,正是将目光放置于这一特殊的文本传播时间段,充分考虑到在“钞本时代”这一大环境下,文本的创作、传播、写定有极强烈的多样性与不稳定性下的文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的文字变化,读者可以探求这组诗歌的生成方式、传播路径。同时也能根据对异文的对比研究,体会不同文字带给诗歌的文学欣赏效果,进而探究异文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本文共分为四章五部分,绪论部分先论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即将《古诗十九首》置于钞本时代这个大背景下,以异文为线索,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的创作、传播、写定,进而阐述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由异文生发的文学欣赏效果和异文背后的文化意蕴。接着分析《古诗十九首》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本文所据校本和凡例做了简单说明。接下来第一章分析了“钞本时代”下文献的生成、传播、写定的复杂性,以及解读文献(含《古诗十九首》)的多种可能性,然后对异文进行定义,对异文的产生原因及表现形式展开分析。第二章则将《古诗十九首》的异文尽可能的收集分类,分为“义同的异文”、“义近的异文”、“形近的异文”、“词序颠倒的异文”及“其他”五类,并简单对所举异文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异文注释进行研究,分析逯钦立对《古诗十九首》异文注释的形式、特点和不足,接着讨论一类特殊的异文注释——自我异文,即在《李善注文选》中,不在同一章节的正文和注释中出现,却在其他章节的注文中出现的异文。通过整理《李善注文选》中的有关《十九首》的自我异文,分析这种注释现象的形成原因以及研究价值。第四章主要分析异文与文学欣赏、文化意蕴的关系,第一部分首先解析了异文于诗歌鉴赏之作用,接着讨论异文与物象探寻的关系,最后归纳与异文相关的“程式句”。第二部分探究异文与文化意蕴的关系,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两方面展开,研究异文反映出的时代文化意蕴。
陈燕霆[7](2020)在《“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的中古诗学阐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海外华人学者陈世骧、高友工先后提出“中国抒情传统”论题,他们秉持中西诗学比较的学术立场,认为中国文学艺术具有抒情的特质,“抒情传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渊源。此后,一部分来自海外地区和中国港台地区的学者相继承续这一学术思路,聚焦中国文学的抒情性,从文化渊源、诗学观念、抒情经验、文本形式等多个向度进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本文将以“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的中古诗学阐释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术史研究的思路,梳理海外“中国抒情传统”论者关于中古诗学研究的阐释内容和理论观点,在联系与比较中展现“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中古诗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至第三章对应海外“中国抒情传统”论者进行中古诗学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详细梳理海外地区学者高友工、孙康宜、萧驰和台湾地区代表学者的相关着作和论述观点,重点关注海外“中国抒情传统”论者的中古诗学阐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新见,以及不同学者之间的承续关系与观点交锋。结论部分从美学理论建构与文学史论述两个方面讨论“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中古诗学阐释的研究意义与不足之处,为当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价值。
池茗,高文韬[8](2020)在《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索引收录2016年中国古代诗歌相关论文目录,收录范围包括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的期刊、报纸。整理参考《中国知网》《全国报刊索引》等相关刊物。*个别文章在发表时文字或标点不甚规范或有错误,但为了与发表时的原貌一致,故不做修改。*目录按时代编排大类,重要体裁、作家再细分小类。*每条所列内容及格式为:作者:题目,《刊物》(出版地),期数,页码。
付思敏[9](2020)在《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古诗十九首》因被梁昭明太子萧统收录在《文选》中而得名,虽仅仅是十九首没有主名的抒情短诗,但一直受到诗论家的赞赏,且一度与《诗经》相提并论。这一特殊现象,引起了历代学者的关注,根据相关资料可知:关于它的研究多集中在探究作者、创作时代、思想内涵、艺术成就这几个方面。笔者在深入学习《古诗十九首》后,对于为何这十九首诗歌能被《文选》收录且被诸多杰出的艺术家所称赞感到十分困惑,从现存文献资料中难以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理由。机缘巧合,笔者了解了王澍的“文体自觉”论、任树民的“艺术特质视域”理念,再结合往昔所学习的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理论,大胆猜测:《古诗十九首》最伟大的成就应当是标志着中国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在探究、验证之前,笔者深入思考“‘诗歌自觉抒情’是否可论”以及“‘诗歌自觉抒情’是否具有共性特质”这两大问题,最终得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可论且具备共性特质”,这是本文研讨的基本前提。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论证“《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首先,以作家、作品、世界、读者作为研讨视域去呈现“《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内涵表现”。考虑到相关可信资料的不足,主要以作品的内容及较为直观的创作手法为依据,同时与早期或同期代表性作品进行对比,使这种表现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其次,从语言、结构、虚实相生的手法这三个方面探究“《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艺术手法”。这一部分内容是对这十九首诗歌自觉抒情直观且又精准的解读。再次,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进行“《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探因”。这一章节内容与前两章内容相互补充,在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梳理《古诗十九首》创作条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论点的合理性。最后,分别从抒情诗的发展、诗歌史的发展、文学史的发展三个层面挖掘“《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意义”。引导读者了解并认可这十九首诗歌对于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最终完成对整个论点的论证。
海风[10](2021)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自先秦之后,很多文人多以“诗言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言志,并不是以无力乏味的语言为主,而是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思妇诗是男性文人来书写闺中妇女的产物,由于政治的黑暗,游学的游子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仕途离自己越来越远,满腹牢骚的内心与向君王表达忠心的情绪错综交杂,在这种情况下,温柔贤良,痴情忠贞的思妇便成为了他们直抒胸臆的寄托。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梳理出《古诗十九首》中描写女性形象的诗,主要将诗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痴女,怨女和商女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三类女性形象在同一社会大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共性与个性。深入展开分析整首诗以及诗中的女性形象,从而表现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女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特点。第二个部分主要着眼于《古诗十九首》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渊源,《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营养,在表现手法上接受了《诗经》、《楚辞》的现实主义色彩,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所处的特殊阶段,《古诗十九首》从创作动机到内容感情到艺术品味,都散发着时代的光辉。第三个部分主要讨论《古诗十九首》流传千古的永恒艺术魅力,更侧重于对《古诗十九首》女性形象描写的艺术魅力的分析,主要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艺术和抒情艺术入手,诗中的女性形象所表达的情感是几千年来我国文人的精神内核,是我国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其艺术手法所带来的巧妙韵味。最后是写《古诗十九首》中女性意识的文学意义,分为两个方面,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以及对后世女性文人创作的影响。对建安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曹氏家族上,在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影响主要是从鱼玄机和李清照的作品逐一进行分析。总之,《古诗十九首》中“女性视角”的书写,以自然、清晰、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它开创了女性自我意识和话语权的先例,为后世作家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养分,表达方法朴实、含蓄、真实。它没有新的华丽的语言,却耐人回味。
二、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产生 |
第一节 社会思潮和文艺风气 |
一、儒学复兴与文化政策 |
二、文坛风尚与文学新变 |
第二节 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 |
一、萧统: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人 |
二、刘勰:渴望建功立业的文士 |
第三节 不同的编着动机 |
一、《文选》的编纂 |
二、《文心雕龙》的撰着 |
第二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上) |
第一节 刘勰与萧统的诗歌思想 |
一、齐梁诗坛与刘、萧诗论 |
二、对历代诗歌的评选 |
三、诗歌的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刘勰与萧统的赋体观 |
一、对赋的基本认识 |
二、对历代赋的评选 |
三、赋体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下) |
第一节 论颂、赞、铭、箴 |
一、颂文观及其评选 |
二、“赞”与“史述赞” |
三、铭文观及其评选 |
四、箴文观及其评选 |
第二节 论诔、碑、哀、吊 |
一、诔文的性质与功用 |
二、碑文观辨疑 |
三、哀文的产生与功用 |
四、吊文观的异同 |
第三节 论章表、檄文 |
一、章表的性质与功用 |
二、檄文的价值和意义 |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章论 |
第一节 评选范围 |
第二节 评价标准 |
一、情采兼重的倾向 |
二、辨析文体的差异 |
三、审美趣味的异同 |
第三节 政治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张庚《古诗十九首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张庚生平及创作背景研究 |
第一节 张庚生平 |
一、学识博通,长于诗画 |
二、四海云游,兼学众妙 |
三、交游广泛,互相切磋 |
第二节 清代朴学背景和复古思潮 |
一、朴学大盛,讲求实据 |
二、复古重儒,推崇诗教 |
第二章 《古诗十九首解》批评特色 |
第一节 风雅传承,诗教俨然 |
一、政教解诗,兼顾诗意 |
二、追寻诗道,探求意趣 |
三、平衡情礼,重视审美 |
第二节 诗画结合,画境论诗 |
一、体式同源,比较互参 |
二、审美相似,情趣相通 |
三、品评鉴赏,交融互渗 |
第三节 善通文脉,整体解诗 |
一、法律细密,解读微妙 |
二、重视格局,提纲挈领 |
三、文势相承,神理贯通 |
第三章 清代“古诗”批评下的《古诗十九首解》 |
第一节 从诗教到性灵 |
一、尊经复古,倡导美刺 |
二、温柔和平,教化之音 |
三、承上启下,过渡性灵 |
四、抒写性灵,不拘一格 |
五、高妙论诗,注重学养 |
第二节 从大量比附《诗经》到熔铸众典 |
一、依《诗》为纲,品评优劣 |
二、以《诗》为主,融汇众典 |
三、偏离主流,灵活阐释 |
第四章 《古诗十九首解》接受及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古诗十九首解》接受研究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解》的地位及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时序感模式发展前史 |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歌的时序意识 |
第二节 建安诗歌言志主题与时序表现 |
第三节 感物缘情经验下诗歌的时序感模式 |
第四节 玄言诗对崇情的反思 |
第五节 元嘉三大家对诗歌时序感模式的自发关注 |
第二章 谈时论理: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哲学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的玄学与佛学 |
第二节 开阔的宇宙视野 |
第三节 颜诗时序中的王权正统思想 |
第四节 谢、鲍诗歌中的感时生理 |
第三章 由时入世: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中的世俗内容 |
第一节 元嘉时期诗歌题序记时的发展 |
第二节 以时序为叙事标尺 |
第三节 时序内容功利化 |
第四节 集结与孤立:自我回忆显现生命态度 |
第四章 感时生情: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感物缘情”的发展 |
第二节 物色论与时序描写 |
第三节 时序与比兴 |
结论 |
附录 |
一 颜延之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二 谢灵运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三 鲍照诗歌时序表达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李白代言类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为代言类诗歌 |
第二节 “罕见凿空”的奇观——李白代言类乐府诗对于古乐府传统的创新问题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路径 |
第四节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前代言类诗歌的嬗变 |
第一节 雏形期:《诗经》《楚辞》中的代言类诗歌掠影 |
第二节 发展期:汉代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中代言类诗歌的吟唱 |
第三节 兴盛期:建安时期与南朝代言类诗歌述略 |
一 建安时期代言体类诗歌创作 |
二 南朝“宫体诗”中的代言体诗歌创作 |
第二章 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情况 |
第一节 唐代代言类诗歌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生成机制和创作类型 |
一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生成机制分析 |
二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创作类型及诗例分析 |
第三章 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心理机制探微 |
第一节 隐藏在“面具”之下的美感——“心理距离说”与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 |
第二节 “感性”的人格倾向与“代言”的冲动——“MBTI人格测评”视域下的李白代言类诗歌创作 |
第三节 男性的权威意识与“塑造”女性的渴望 |
第四章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李白代言类诗歌与《玉台新咏》代言类诗歌之比较 |
一 李白代言类诗歌注重女性内心世界的刻画 |
二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真挚 |
第二节 李白代言类诗歌与《古诗十九首》代言类诗歌之比较 |
一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代言对象身份多样表达情感内涵较为丰富 |
二 李白代言类诗歌意象世界丰富多彩且空灵奇特 |
第三节 李白代言类诗歌与曹丕代言类诗歌之比较 |
一 李白个性天真浪漫少有曹丕式的“代亡友妻言”凄婉之作 |
二 李白代言类诗歌抒情方式较为多样不似曹丕只抒发单纯的感伤情绪 |
第五章 李白代言类诗歌的艺术价值 |
第一节 寄托内心情绪:李白代言类诗歌中的“心理补偿”性 |
第二节 乐为苍生代言:李白代言类诗歌的现实性 |
第三节 崇尚自然赞美人性:李白代言类诗歌的审美属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李白代言类诗歌统计(按照1977年中华书局本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顺序)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体对其抒情艺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谁能别离此?”——思妇主体视角 |
(一)善用比兴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景物环境的描写生发对人物情感心理的刻画 |
(二)多用重言叠字塑造人物形象、刻画女性心理,符合女性的精神与情感特质,生动贴切 |
二、“欲归道无因”——游子主体视角 |
三、“为乐当及时”——文人主体的自我排解 |
四、结语 |
(6)《古诗十九首》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本文所据参考文献及凡例说明 |
第一章 钞本时代的文献与异文 |
第一节 钞本时代的文献解读 |
一、钞本时代下的文献生成与传播 |
二、钞本时代下的抄写者与文本 |
三、钞本时代下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性 |
第二节 钞本时代的异文 |
一、异文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
二、异文的表现形式 |
第二章 《古诗十九首》的异文类型 |
第一节 义同的异文 |
第二节 义近的异文 |
第三节 形近的异文 |
第四节 词序颠倒的异文 |
第五节 其他 |
第三章 《十九首》异文与注释研究 |
第一节 逯注异文的形式、特点与不足 |
一、逯注异文的形式 |
二、逯注异文的特点 |
三、逯注异文的不足 |
第二节 “自我”异文的形成与研究 |
一、《李善文选注》中的“自我”异文 |
二、自我异文成因 |
三、自我异文价值 |
第四章 《十九首》异文与文学、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异文与文学欣赏 |
一、异文与古诗鉴赏 |
二、异文与物象探寻 |
三、异文与程式句 |
第二节 异文与文化意蕴 |
一、异文与物质文化 |
二、异文与制度文化 |
结语 |
附录 《古诗十九首》异文情况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7)“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的中古诗学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肇始:高友工的抒情美学理论构设与魏晋诗学阐释 |
第一节 以“美感经验”为核心的抒情美学理论构设 |
第二节 抒情美学理论观照下的诗歌创作论新释 |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的“自省美典”与抒情诗源头之辩 |
小结 |
第二章 延展:孙康宜与萧驰的中古抒情诗学研究 |
第一节 抒情与描写:孙康宜六朝诗学阐释的两个面向 |
第二节 玄智与诗兴:萧驰中古诗学研究的玄学视角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看孙康宜和萧驰的中古抒情诗学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对话与反思:台湾学界的魏晋六朝诗学观念新解 |
第一节 “中国抒情传统”在台湾学界的出场 |
第二节 “抒情自我”观照下的魏晋文论新释 |
第三节 关于“抒情自我”论说的反思与新见 |
小结 |
结论“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的中古诗学阐释研究评析 |
尾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前人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内涵表现 |
2.1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抒情个体觉醒 |
2.1.1 通过“言己”主题吐露主观需求 |
2.1.2 通过“生命”观表现客观需求 |
2.2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抒情范式自觉 |
2.2.1 实现了语言的自觉 |
2.2.2 实现了“兴象”的自觉 |
2.3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选用抒情背景 |
2.4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抒情实现自觉观照读者群体 |
第3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艺术手法 |
3.1 运用浅貌深衷的语言进行抒情 |
3.1.1 运用概括化的语言抒情 |
3.1.2 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抒情 |
3.2 运用直婉相补的结构进行抒情 |
3.2.1 运用直线结构进行抒情 |
3.2.2 运用非直线结构进行抒情 |
3.3 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进行抒情 |
3.3.1 利用以虚表实进行抒情 |
3.3.2 利用以实带虚进行抒情 |
第4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探因 |
4.1 《古诗十九首》受前代作品抒情意识的影响 |
4.1.1 受原始歌谣抒情意识的影响 |
4.1.2 受《诗经》抒情意识的影响 |
4.1.3 受“楚辞”抒情意识的影响 |
4.2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已开启人对于自身的集中思考 |
4.2.1 人祸天灾开启了人对于“身”的集中思考——生命短促 |
4.2.2 百家争鸣开启了人对于“心”的集中思考——人生价值 |
4.3 《古诗十九首》的作家已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抒情需求 |
4.3.1 教育背景赋予作家创作能力 |
4.3.2 创作背景激发作家抒情需求 |
第5章 《古诗十九首》中诗歌实现自觉抒情的意义 |
5.1 对抒情诗的发展而言:树立了创作典范 |
5.1.1 塑造了“游子”“思妇”这一对典型的抒情角色 |
5.1.2 确立了两种典型的抒情主题 |
5.1.2.1 “离别相思”的主题 |
5.1.2.2 “伤时失意”的主题 |
5.1.3 建立了两大典型的抒情范式 |
5.1.3.1 利用五言的形式抒情 |
5.1.3.2 利用比兴的手法抒情 |
5.2 对诗歌史的发展而言:开辟了新的创作道路 |
5.2.1 开辟了规模化、自觉化的文人“诗”创作道路 |
5.2.2 开辟了系统表现个体生存需求的诗歌创作道路 |
5.3 对文学史的发展而言:推动了由“人的觉醒”到“文的自觉”这一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古诗十九首》中女性形象解析 |
第一节 痴女形象 |
第二节 怨女形象 |
第三节 商女形象 |
第二章 《古诗十九首》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渊源 |
第一节 对《诗经》的女性形象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楚辞》女性形象的继承发展 |
第三节 对乐府诗女性形象的继承发展 |
第三章 《古诗十九首》女性形象的塑造艺术 |
第一节 短语长情的语言艺术 |
第二节 细致入微的抒情艺术 |
第四章 《古诗十九首》中女性意识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建安五言诗对于《古诗十九首》主题的继承 |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女性文人作品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试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D]. 赵亦雅. 山东大学, 2021(10)
- [2]张庚《古诗十九首解》研究[D]. 秦凯悦. 扬州大学, 2021(09)
- [3]元嘉三大家诗歌时序感模式研究[D]. 林雪儿. 中山大学, 2021(08)
- [4]李白代言类诗歌研究[D]. 樊梦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主体对其抒情艺术的影响[J]. 马红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0(20)
- [6]《古诗十九首》异文研究[D]. 杨萍. 暨南大学, 2020(04)
- [7]“中国抒情传统”语境下的中古诗学阐释研究[D]. 陈燕霆. 暨南大学, 2020(04)
- [8]201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J]. 池茗,高文韬.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2)
- [9]论《古诗十九首》中诗歌自觉抒情的实现[D]. 付思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10]《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海风.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