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论文文献综述)
周扬[1](2021)在《典型有机砷类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去除及协同增效机制》文中指出砷类、酚类等有机物污染物具有难降解和高毒性等特点,严重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物体。现阶段的水处理技术存在成本高、活性低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在此,本文旨在通过ROX促进TiO2光催化和BaTiO3压电催化技术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无二次污染的去除。其一,提出并实验验证了ROX对典型酚类污染物(即4-CP、phenol和BPA)光化学降解的原位促进作用,该效应是通过具有外延{101}/{001}晶面形状和结构的TiO2SCs实现的。ROX快速吸附并分解为TiO2表面的无机砷,释放的砷被强烈吸附以精细调控TiO2表面化学特性,从而大大减少了二次污染。通过ROX分解对TiO2表面化学和自由基形态的精细调控,其·OH介导的光化学活性显着改善了人工和真实水基质中污染物的降解。在pH值3.0-7.0范围内,ROX促进了{101}/{001}-TiO2的光化学酚类污染物降解,高促进因子为3.0-4.5。其二,TiO2为前驱体水热合成BaTiO3压电催化可以降解ROX,ROX降解释放产生的无机砷可以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形成Ti-As键,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实现了一步完成“氧化+吸附”的过程。在pH=5.0时,BaTiO3压电催化在3.0 h内可以完全降解ROX,并可以同样高效的降解其他有机砷化合物阿散酸和酚类污染物,表现出优于传统高级氧化方法的良好活性,BaTiO3压电催化为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法。
乔宇[2](2020)在《多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及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科技和工业的日益发展在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各种工业和轻工业的兴起,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工业废水的排放不仅导致水体污染相当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甚至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灵敏检测及高效去除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已成为当前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目前多孔材料的发展,为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有机配体连接金属节点/簇形成的多维晶体杂化材料,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MOFs类材料不仅拥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性质以及高度结晶性,而且孔道内部有排列规则、密集的吸附活性位点,使其在气体存储与分离、质子传导、传感、磁性和非均相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从改善和提高MOFs材料的性能出发,以多氮杂环配体、有机羧酸配体为构筑模块,结合不同的金属盐,通过调控材料的合成方法、反应条件及表面形貌特征,设计并可控构建出系列新型高效稳定的MOFs。从中筛选出具有适宜孔道尺寸的MOFs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晶相、结构和组成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开展对环境中污染物(有机染料、金属离子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灵敏检测和选择性吸附与分离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溶剂热条件下,以5-(二(4-苄基苯甲酸)氨基)苯-1,3-二甲酸(H4L)配体和金属离子成功合成了四种新型MOFs材料:[Zn2L]n(1),[Mn(H2L)(H2O)]n(2),[Cd(H2L)(H2O)2]n·n H2O(3)和[Pb2L(H2O)]n·3n H2O·n DMF(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定,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具有拓扑符号为(411·64)(47·68)的6连接网络结构;配合物2展现出(62·84)(63·83)拓扑的4连接三维结构;配合物4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拓扑符号为43·66·8的5连接网络结构。然而,配合物3具有(3,3)连接的二维结构。对配合物1-4的热稳定性和气体吸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4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对CO2气体具有一定的选择吸附性能。此外,研究了配合物1-4在可见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亚甲基蓝(MB)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并根据活性物种捕获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理。(2)在水热条件下以混合N、O配体2-(2-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2-HNCP),2-(3-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3-HNCP)和羧酸配体氨基-联苯二甲酸(NH2-H2bpdc)与金属离子Cu2+、Pb2+和Cd2+结合,成功合成出了三种新型MOFs材料:[Cu2(2-NCP)2(H2N-bpdc)]n(5),[Pb2(2-NCP)2(H2N-bpdc)]n(6)和[Cd(3-NCP)2]n(7)。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晶体结构进行测定,配合物5和7是一维链状结构,通过π-π堆积作用均可形成二维及三维的网络结构;配合物6是二维层状结构,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探究了具有d10结构的过渡金属Cd2+离子构筑的新型荧光配合物对小分子溶剂和金属离子的荧光检测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7可以通过荧光猝灭快速检测硝基苯和Fe3+,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循环稳定性,是一种潜在的化学荧光传感材料。(3)采用2-(4-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4-HNCP)、1,4-对苯二甲酸(1,4-H2bdc)和4,4’-联苯二甲酸(4,4’-H2bpdc)配体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三个多功能发光MOFs材料:[Eu(4-NCP)(1,4-bdc)]n·0.5H2O(8),[Tb(4-NCP)(1,4-bdc)]n·2H2O(9)和[Eu(4-NCP)(4,4’-bpdc)]n·0.75H2O(10)。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表征其结构。结构分析表明,三个配合物均呈现拓扑符号为412·63的三维网络结构。通过对其热稳定性和气体吸附性能的探究,这三种MOF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对CO2气体的选择吸附性。此外,配合物10对金属离子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进行荧光传感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硝基芳香族化合物都使配合物10的荧光强度发生不同程度的猝灭,其中,Fe3+和硝基苯表现出最明显的猝灭现象,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循环使用性,因此可以用于复杂成分的检测。(4)以Cu2O为模板,利用原位生长技术形成Cu2O@HKUST-1的核壳结构,进一步通过移除模板,在聚集体内部成功引入空腔结构,形成HKUST-1包裹的中空结构,称之为HKUST-1 Shell。吸附实验表明,HKUST-1 Shell对废水中硝基苯污染物展现了良好的吸附效果。通过考察影响吸附的各种因素表明,吸附过程在4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则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实验结果通过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可知:HKUST-1 Shell对硝基苯的吸附能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模型,说明吸附形式以非均相吸附在HKUST-1 Shell孔道;吸附过程能够较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吸附动力学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
王艳梅[3](2017)在《Ni/Co-Ln配聚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Ln(Ⅲ)离子和具有d?d(9)跃迁的Ni(II)/Co(II)离子作为中心金属离子,合成Ni/Co-Ln配聚物,最终得到14种配聚物的单晶体,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确定它们的晶体结构:(1){[Pr Ni(2,3-PDA)2(ox)0.5(H2O)3].3H2O}n(8){[Pr Co(2,3-PDA)2(ox)0.5(H2O)3].3H2O}n(2){[Nd Ni(2,3-PDA)2(ox)0.5(H2O)3].3H2O}n(9){[Nd Co(2,3-PDA)2(ox)0.5(H2O)3].3H2O}n(3){[Sm Ni(2,3-PDA)2(ox)0.5(H2O)3].3H2O}n(10){[Sm Co(2,3-PDA)2(ox)0.5(H2O)3].3H2O}n(4){[Eu Ni(2,3-PDA)2(ox)0.5(H2O)3].3H2O}n(11){[Eu Co(2,3-PDA)2(ox)0.5(H2O)3].3H2O}n(5){[Gd Ni(2,3-PDA)2(ox)0.5(H2O)3].3H2O}n(12){[Gd Co(2,3-PDA)2(ox)0.5(H2O)3].3H2O}n(6){[Tb Ni(2,3-PDA)2(ox)0.5(H2O)3].3H2O}n(13){[Tb Co(2,3-PDA)2(ox)0.5(H2O)3].3H2O}n(7){[Dy Ni(2,3-PDA)2(ox)0.5(H2O)3].3H2O}n(14){[Dy Co(2,3-PDA)2(ox)0.5(H2O)3].3H2O}n这14种配聚物是同构的,在晶体中,Ln(Ⅲ)离子与Ni(II)/Co(II)离子先通过吡啶-2,3-二羧酸桥连形成了2D层状结构,然后由草酸根进一步连接成3D网络结构。此外,晶体中还存在O-H…O型氢键,增强配聚物的稳定性。对所有的配聚物进行了IR光谱,UV-Vis-NIR光谱和Vis区及NIR区荧光光谱测定,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指认,除了配聚物(5)和(12),其余配聚物均展现Ln(Ⅲ)的特征发光。另外,一些配聚物的Ln(Ⅲ)的NIR发射带与理论发射相比出现了位移,劈裂和宽化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在Ni(II)和Co(II)离子以及晶体场的双重作用下,体系内部能级受到调谐,这可从它们的UV-Vis-NIR吸收光谱中得到证明。同时测定和分析了部分配聚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讨论了Ln(Ⅲ)对配聚物的光电性能的影响。
刘攀[4](2016)在《硼、钕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染料废水是工业废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是染织大国,染料废水排放量巨大,其中含有的偶氮、芳香类化合物、重金属等成分对生物体有毒害作用,并且由于其高色度、高COD,可生物降解性差等,使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普遍成本高,处理效果较差。因此,选用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方法来处理染料废水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光催化处理污水技术因其高效、节能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而受到了环境工作者的追捧。Bi2O3是P型半导体其带隙能为2.8eV,氧空位多,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能力强,使得它能在自然光下光响应迅速,氧化能力强,对太阳光利用率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当今最理想的光催化材料之一。为了获得活性更高的催化剂,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掺杂改性的Bi2O3光催化剂,Nd3+掺杂改性的Bi2O3光催化剂,硼、钕共掺杂改性的Bi2O3光催化剂,并详细分析了样品的结构与性质,系统考查了其光催化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掺杂改性的Bi2O3光催化剂,分别从B的掺杂量和烧结时间两个方面考察其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TEM、HRTEM、XRD、Raman、FT-IR、UV-Vis DRS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硼掺杂并没有引起Bi2O3晶体结构的转变,样品以单一的α-Bi2O3形式存在,但Bi4B2O9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晶体的生长,进而促进了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提升了光催化活性。灼烧时间也不会改变Bi2O3的晶体结构,但是能够影响Bi4B2O9的生成,促进晶体的生长,使催化剂的颗粒增大,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当n(B):n(Bi)=0.08时500℃煅烧1h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大。(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d3+掺杂改性的Bi2O3光催化剂,分别从Nd的掺量和烧结时间两个方面考察其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TEM、SAED、XRD、Raman、FT-IR、UV-Vis DRS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d与Bi的比例、灼烧时间对光催化剂的晶系、光吸收性能等有一定影响。最佳制备条件为n(Nd):n(Bi)=0.01,煅烧温度为500℃,灼烧时间1 h。最佳制备条件下的样品为四方晶系β-Bi2O3,吸收边带约600 nm,禁带宽度2.45 eV,经过4h可见光光催化反应,对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89.7%。(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掺杂改性的Nd-Bi2O3光催化剂,从B的掺量考察其对Nd-Bi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TEM、SAED、XRD、Raman、FT-IR、UV-Vis DRS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硼、钕共掺杂的氧化铋样品由单一的单斜α-Bi2O3或单一的四方晶相β-Bi2O3转变为α-Bi2O3和β-Bi2O3共存的状态,伴随形成一系列的的复合氧化物与α-Bi2O3和β-Bi2O3形成异质结构或固溶体结构,从而抑制了样品的晶粒生长与团聚,有效的减小了样品的晶粒尺寸,同时可以形成电子捕获中心,有效的提高光催化活性。综上,当B掺杂量为2%时,在500℃煅烧1h的Nd-Bi2O3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田晓莉[5](2016)在《多级结构纳米复合电流变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通常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对其施加外电场,其粘度、剪切强度会瞬间变化几个数量级,表现出固体的性质,具有快速可逆的特点。电流变液(ERF)属于可控流体,是在基载液中加入可被电场极化的微细粒子而制成的悬浮液,在不施加电场时是流动的液体,施加电场后流变性能会发生瞬间变化,由粘度较低的液态迅速变成粘度较大的胶体状态,撤掉电场后又会恢复其流动性质。本论文利用不同途径合成了铬离子掺杂铁酸铋纳米粒子,花状氧化铁/聚苯胺多级结构粒子,各向异性TiO2/聚苯胺多级结构的核壳粒子和聚苯胺/聚吡咯环状纳米纤维,并通过SEM、TEM、XRD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具体的内容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一系列Cr掺杂BiFeO3纳米粒子。生成的Cr掺杂BiFeO3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电流变测试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电场作用下,含Cr掺杂和未掺杂的BiFeO3颗粒悬浮液的电流变性能。发现Cr掺杂BiFeO3颗粒的悬浮液具有比纯BiFeO3颗粒更好的电流变效应。此外,不同的掺杂浓度对电流变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与介电分析相结合,增强的ER效应可以归因于Cr掺杂BiFeO3的电流变液具有增强的界面极化。(2)多级结构的花状氧化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二个步骤法获得。首先,采用高温回流法合成单分散花状氧化铁。然后进一步通过原位聚合法得到花状Fe2O3/聚苯胺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SQUID MPMS、UV-Vis和Haake流变仪研究其结构、形态和性能。得到的氧化铁/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级结构和核壳结构。使用Haake流变仪测试其分散在硅油中,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电流变(ER)性能,表现出明显的电流变性能。(3)各向异性二氧化钛/聚苯胺的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通过三个步骤合成。首先,通过控制水解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的无定形二氧化钛微球,然后用弱酸刻蚀单分散二氧化钛球形成各向异性二氧化钛。最后,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在各向异性的TiO2的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深入地讨论了影响制备纳米二氧化钛/聚苯胺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种类的酸、不同用量的酸和苯胺的用量等。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Zeta电位分析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使用Haake流变仪对各向异性的二氧化钛/聚苯胺复合粒子的电流变行为进行测试。经测试,该电流变液表现出良好的电流变性能。(4)具有粗糙表面的聚苯胺/聚吡咯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过程,一是聚苯胺纤维的制备,二是在聚苯胺纤维表面包覆聚吡咯。由于苯胺与吡咯的制备可以采用相同的引发剂,因此整个实验过程简单,容易实现。同时,本章也讨论了吡咯的用量以及吡咯的聚合时间对产物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使用Haake流变仪对聚苯胺/聚吡咯复合粒子的电流变行为进行测试。
曹时义[6](2016)在《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的羟基化和MnOx改性》文中研究说明TiO2基催化材料是目前最具开发价值的光催化材料,在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光解水产氢、太阳能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石墨烯是一种理想的催化剂载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化学性质,能提高TiO2基催化材料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获得性能更优的复合材料,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使用传统方法复合石墨烯和TiO2基催化材料难以克服石墨烯易团聚和相容性差的瓶颈问题,导致复合材料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还不够理想。氧化石墨烯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和较强的化学活性,但其缺陷较多,物理性能会大大降低,往往需要进一步还原,这增加了制备工艺难度和成本。微波加热可缩短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能耗,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本文采用紫外照射和微波加热辅助H2O2氧化技术能实现原位还原氧化石墨烯和表面羟基化TiO2纳米颗粒,可获得结合牢固、光谱响应范围宽、强吸附和高活性的石墨烯/TiO2复合催化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储能型MnOx改性、构建复合异质结,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性能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讨论其复合机制和增强机理,获得高活性、储能型可见光催化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本论文的制备技术不仅能够快速、绿色合成石墨烯基复合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而且可实现Ti02表面高度羟基化和原位还原氧化石墨烯,拓宽石墨烯/Ti02复合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提高光催化效率,实现’无光’催化和抑菌作用,因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钛酸丁酯、醋酸/硝酸、氧化石墨烯、双氧水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聚丙烯酸(PAA)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有机电解质,采用紫外激发-微波辐射法制备羟基化的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OH-rGO/TiO2),使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DTA)、红外(FTIR)、拉曼(Raman)、荧光(PL)、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SR)等研究羟基化对石墨烯/TiO2结构、形貌和光谱吸收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耐久性、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羟基化处理能降低TiO2结晶度,减小纳米晶粒的尺寸,并在表面激发了较多的缺陷,如Ti3+、O空位、Ti-OH等,显着降低了氧化钛的带隙宽度,拓宽其光谱吸收边至620 nm,提高TiO2催化效率达50%。在光照过程中,羟基化自发形成,氧化石墨烯进一步被还原,赋予了材料可持续吸附和高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并且二者间良好的匹配性和协同作用使得OH-rGO/TiO2复合体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对宽范围高浓度(4.89-195.6 ppm)的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处理能力。(2)以钛酸丁酯、乙酸锰、醋酸/硝酸、氧化石墨烯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PAA和CTAB作为有机电解质,通过紫外照射-微波加热方法合成rGO/TiO2-MnOx复合异质结材料,利用 XRD、TG-DTA、SEM、TEM、元素分布(EDS-mapping)、FTIR、Raman、PL、XPS能谱等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吸收行为,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电化学性能和抑菌活性,并讨论了 MnOx改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TiO2的OH位活性点能促进MnOx量子点沉积于rGO/TiO2复合材料中。MnOx修饰降低rGO/TiO2带隙,将其带隙从2.79eV窄化到2.25eV;形成层错能级,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复合。低锰负载量、氧化石墨烯用量约为6 mL、pH约为2.83时合成的复合体对甲基橙和罗丹明B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30分钟内可降解99.7%的罗丹明B,60分钟可完全降解甲基橙,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了 20%,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催化活性。此外,rGO/TiO2-MnOx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2和31.25μg/mL。引入MnOx后,样品的抑菌效果增强了 3倍。MnOx量子点修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rGO/Ti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降低交流阻抗,有利于俘获、储存光生电子,另一方面增加了 TiO2表面活性,延长电子寿命,最终达到了’无光’催化和抑菌的效果。
邓崇海[7](2014)在《分级结构半导体材料的绿色化学合成及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简捷地制备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分级结构的半导体微纳米材料,考察了微纳米结构的晶体生长形成机制,评价了分级结构半导体材料结构增强的降解模拟水污染物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采用超声化学技术,以醋酸铜和硫脲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通过一步超声辐照反应,成功地制得了分级结构的半导体CuS中空微球。中空微球由厚度约为20nm CuS纳米片交叠自组装而成,纳米片在超声辅助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堆叠位错。在过氧化氢作用下,这种分级中空结构的CuS微晶显示了氧化高浓度水污染物的降解性能,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2、采用微波化学技术,以醋酸镉和硫脲的水溶液为前驱体溶液,通过调控乙二胺的量,成功地控制合成了三种不同物相和形貌相的CdS微纳米晶。随着矿化剂的体积增大,CdS微晶历经六方相单晶纳米球、六方相分级结构的“虫草”状纳米棒、再到立方相分级结构的“菜花”状微球的演变。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实验表明,纯立方相“菜花”状CdS微晶显示最好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这归功于其最小的能级带宽、最弱的荧光和较大的比表面积等结构特性。3、采用超声化学技术,将硝酸铋、硫脲和CTAB的前驱体反应液经一步超声辐照,得到一种超薄的圆片状BiOBr前驱体;前驱体经退火热处理成功地制得了具有分级和多孔结构的半导体BiOBr中空半球壳。半球壳类似于“蛋壳”状,壳壁为典型的类无机富勒烯层状结构,由大量的纳米粒子和孔隙组成。以有机染料RhB为分子探针,可见光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这种独特的分级结构BiOBr中空“蛋壳”显示了高效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4、采用微波化学技术,将硝酸铋、硫脲和CTAB的前驱体反应液经一步微波加热反应,成功地制得了三元高阶硫氯属化合物Bi19S27Br3自支撑超结构。超结构是由单晶的纳米纤维十字编织成微米“筛”,而纳米纤维是由更细的纳米丝融合而成。材料的固体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以模拟污染物RhB为分子探针,可见光催化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降解水污染物性能,为下一步开发近红外光响应的光催化剂提供有益参考。
禹崇菲[8](2013)在《新型纳米BiVO4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钒酸铋(BiVO4)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中采用水热合成法,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成功地制备出纳米T形BiVO4、柱状BiVO4、麦穗状BiVO4光催化剂,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BET)、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PL)等手段对其表面形貌、晶型、粒径、光化学性质等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纳米BiVO4的特性及其光催化活性,并与商业P25-TiO2作了对比。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合成的BiVO4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甲硝唑(MNZ)的活性,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从而为纳米BiVO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处理难降解染料和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助合成纳米BiVO4光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采用水热法并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软模板,通过调节溶液pH制备出T形纳米BiVO4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属于单斜白钨矿型,由长约0.5-1μm的棒状体组成,其纯度较高、颗粒大小均一、光学性质好;T形纳米BiVO4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经过60min的模拟太阳光照,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能够达到95%,比商业P25-TiO2的高19%。且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2.纳米BiVO4光催化剂最佳合成条件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出了纳米BiVO4光催化剂的制备条件:水热时间为18h,反应物硝酸铋与偏钒酸铵的比例为1:1,反应溶液pH为6.0,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及其添加量为2mmol。纳米BiVO4的XRD图谱说明,合成的BiVO4属于单斜白钨矿结构,且结晶性良好。通过UV-Vis和PL对其光学性能进行表征,表明光学性能较好,经过60min模拟太阳光光照,柱状纳米BiVO4可以将一定浓度的MB废水完全脱色,而经过180min模拟太阳光照,对甲硝唑的降解率也能达到65%。3.超声辅助合成纳米BiVO4光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并分别以硝酸、氨水作为溶剂,首次制备出麦穗状纳米BiVO4,该催化剂属于单斜白钨矿晶型,麦穗由许多粒径为40-100nm的麦粒儿组成;BET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4.3499m2·g-1。以PPCPs中的甲硝唑为目标降解物,经过180min的模拟太阳光照,甲硝唑的降解率达到7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光催化效率比P25-TiO2高30%左右。
王旭珍[9](2012)在《Fe3O4微/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纳米磁性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有望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生物医药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十年来,微/纳米结构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直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设计开发具有独特形貌及特殊性能的微/纳米磁性材料是众多研究者的追求目标。本论文以二茂铁为铁源前驱物、醇/酮为反应介质体系,采用中温溶剂热合成技术,通过调变溶剂体系组成、添加剂种类,优化反应实验参数,成功实现了具有多种形貌特征磁铁矿(Fe3O4)微/纳米晶体及其碳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利用X-射线衍射(XRD)、57Fe穆斯堡尔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技术手段,对微/纳米Fe3O4及其碳基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形貌、结构进行了系统表征,探讨了不同形貌Fe3O4微米晶的生长机制,研究了合成的Fe3O4及其复合材料的磁性能、以及在电化学电容器和吸附分离领域的基础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无模板溶剂热技术,以二茂铁为前驱物,成功制得了系列多级分枝结构的星状Fe3O4微米晶体。通过调变反应温度、溶剂种类、前驱物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实验参数,优化了Fe3O4微米晶体生长的反应条件。在350-450℃反应温度范围内,分别选用异丙醇、丙酮、甲醇等为溶剂,利用不同溶剂分子对Fe3O4微晶各界面作用力的差异,调变[100]/[111]晶面的相对生长速率,实现了不同形貌、高度规则对称的六臂二级分枝结构、柱状分枝六角星、金字塔状分枝六足星等Fe3O4微米晶体的可控制备。以上Fe3O4微米晶的形状及磁晶呈现各向异性,与块体磁铁矿相比,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Ms,90-128emu-g-1)和较大的矫顽力(Hc,223-238Oe)。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表明,Fe3O4六足微米星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于通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比电容量。2.利用表面活性剂与不同混合溶剂体系的协同作用,在异丙醇-水及异丙醇-水-表面活性剂溶剂体系中,通过不同构型表面活性剂与Fe304特殊晶面的相互作用强弱差异,调控晶面的相对生长速率,实现了不同形貌、不同尺寸的Fe3O4微/纳米晶体的可控制备,得到了Fe304微纳米八面体(1-2μm)、凹面八面体(2-3μm)、镂空八面体(2-5μm)、微米立方体(1-2μm)等单晶结构,以及由Fe3O4纳米颗粒组装的微米球(1-2μm)多晶磁性材料。研究表明,混合溶剂的组成、水量及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影响Fe3O4晶体生长动力学的重要因素。这些微/纳米晶体材料的静磁性能与其尺寸大小和形貌特征密切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在水和表面活性剂参与下,基于异丙醇溶剂的中温溶剂热合成路线可方便实现Fe3O4晶体的形貌控制合成。3.利用溶剂蒸发诱导组装技术,以晶体硅片为基板、高沸点有机溶剂为介质,通过控制溶剂蒸发过程,实现了Fe3O4六足星状微米晶体的一维线形有序自组装,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到各向异性的微米级晶体“手拉手”排列;以单晶硅片或涂覆碳膜的铜网为基板、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缓慢挥发,实现了Fe3Q4微米球的规模化有序组装,可形成一维长程链状(SEM观察)及封闭的环状(TEM观察)自组装结构,为自组装技术应用于磁性微纳米器件的构筑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4.采用溶剂热合成技术,分别以碳纳米管(CNTs)、氧化石墨烯(GEO)及活性炭(AC)为基体材料,在炭材料表面成功引进磁性纳米粒子,制得Fe304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纳米管(Fe3O4/CNTs)、氧化石墨烯负载高度分散的Fe304纳米颗粒(Fe3O4/GEO)、以及活性炭负载Fe3O4微/纳米球Fe3O4三种复合磁性碳材料。研究了合成过程中溶剂的种类、铁前驱物组成、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不同磁性组装体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形成机制。磁性能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炭基体性质及其表面负载Fe3O4粒子的尺寸大小、形貌特征与负载量的不同,所制备的三种磁性复合碳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显着不同,它们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规律。此外,磁性活性炭对室温吸附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显示出较高的吸附脱除效率和良好的再生循环使用性能。5.以单晶硅为硅源和基板,利用醇-水混合溶剂热体系、二茂铁为铁源,制备得到了含硅的FeSiO3一维纳米材料,长度可达数十微米,平均直径介于20-30nm,具有较窄的尺寸分布。研究了合成反应温度、溶剂组成、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探讨了该一维纳米线的生长机制。FeSiO3一维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为其在固态化学和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创造新机遇。
曹人玻[10](2011)在《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氧化铁(Nanocrystalline Iron Oxide)是近些年开发的一大类纳米材料。当纳米氧化铁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其表面原子数、比表面积能等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从而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磁性、催化性等,在光吸收、医药、磁介质以及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方法存在原料昂贵、难以分离、产品易团聚且难以再分散等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钛白厂副产物绿矾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的方法制备出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然后再对其进行表面包覆制备出水溶性粉体。用红外光谱技术、X衍射技术、动态光散射技术、X射线能谱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透射电镜技术、紫外吸收光谱技术、热重失重技术等对纳米三氧化二铁及其水溶性粉体进行了晶型、表面元素、形貌、粒径分布、稳定性以及光学性质的表征。首先对钛白副产物绿矾的成份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除杂的处理。通过容量法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得知,钛白副产物绿矾中主要含有:Ti、Mn、Al、Bi、Mg、Ca、Pb、Sn等主要元素。选用沉淀分离的方法进行除杂,可以将Ti、Al、Bi、Pb和Sn有效的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绿矾用过氧化氢进行氧化,以氨水为沉淀剂,经沸腾回流制备出了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其平均粒径在50nm、粒子外貌为多面体、结晶度好、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性、而且放置300天后无明显的沉淀。并探讨出最佳的制备条件:(1)前驱体氢氧化铁需要进行预处理。将硫酸铁溶液加热至沸腾,然后再加入沉淀剂制备出氢氧化铁;(2)反应的pH为5,反应时间为6h,反应物的浓度为0.2mol/L。最后讨论聚丙烯酸钠作为包覆剂对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包覆效果。用聚丙烯酸钠可以有效地包覆纳米三氧化二铁粒子;加入絮凝剂可以使包覆后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粒子沉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聚丙烯酸钠溶液(30%,W/W)用量不低于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4%(V/V,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固含量为1%),制备出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粉体再分散后的平均粒径为118nm,其中100nm以下的粒子体积占全部粒子体积的70%;所得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紫外吸收性能较强,对红光几乎不吸收,呈现较纯的红色。
二、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有机砷类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去除及协同增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1 砷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TiO_2介导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1.2.3 BaTiO_3介导的压电催化降解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TiO_2对不同形态砷的吸附富集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TiO_2的制备 |
2.2.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2.2.3 ROX和 As~(5+)的吸附实验 |
2.2.4 分析方法及仪器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TiO_2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
2.3.2 反应条件对吸附活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砷促进TiO_2的光化学污染物降解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光化学降解实验 |
3.2.2 分析方法和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OX促进TiO_2光化学降解实验 |
3.3.2 光化学系统中的ROX转换和砷分布 |
3.3.3 砷封端的表面化学和自由基形成 |
3.3.4 ROX转换调控TiO_2的光化学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TiO_3压电催化去除砷类污染物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BaTiO_3的制备 |
4.2.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4.2.3 ROX的降解实验 |
4.2.4 分析方法及仪器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前驱体BaTiO_3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
4.3.2 不同前驱体BaTiO_3对ROX的降解 |
4.3.3 不同反应条件对ROX降解的影响 |
4.3.4 BaTiO_3对阿散酸的降解 |
4.3.5 BaTiO_3对典型酚类污染物的降解 |
4.3.6 腐殖酸对ROX降解的影响 |
4.3.7 常见阴离子对ROX降解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多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及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简介及发展 |
1.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
1.3.1 水(溶剂)热合成法 |
1.3.2 溶胶-凝胶合成法 |
1.3.3 溶剂挥发法 |
1.3.4 微波加热合成法 |
1.3.5 扩散法 |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分类 |
1.4.1 IRMOF类材料 |
1.4.2 ZIF类材料 |
1.4.3 MIL类材料 |
1.4.4 UiO类材料 |
1.5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
1.5.1 催化材料 |
1.5.2 荧光检测与传感材料 |
1.5.3 吸附与分离材料 |
1.5.4 储氢材料 |
1.5.5 磁性材料 |
1.5.6 药物缓释 |
1.6 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5-(二(4-苄基苯甲酸)氨基)苯-1,3-二甲酸配体构筑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配合物[Zn_2L]_n(1)的合成 |
2.2.3 配合物[Mn(H_2L)(H_2O)]_n(2)的合成 |
2.2.4 配合物[Cd(H_2L)(H_2O)_2]_n·nH_2O(3)的合成 |
2.2.5 配合物[Pb_2L(H_2O)]_n·3nH_2O·nDMF(4)的合成 |
2.2.6 配合物1-4的表征方法 |
2.2.7 样品活化 |
2.2.8 光催化活性研究 |
2.2.9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晶体学数据 |
2.3.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3.3 配合物1-4的PXRD谱图分析 |
2.3.4 配合物1-4的TG及 TG-FTIR分析 |
2.3.5 配合物1-4的气体吸附研究 |
2.3.6 配合物1-4的光学性质分析 |
2.3.7 光催化性能研究 |
2.3.8 光催化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2或3-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配体构筑配合物的结构及其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配合物[Cu_2(2-NCP)_2(H_2N-bpdc)]_n(5)的合成 |
3.2.3 配合物[Pb_2(2-NCP)_2(H_2N-bpdc)]_n(6)的合成 |
3.2.4 配合物[Cd(3-NCP)_2]_n(7)的合成 |
3.2.5 表征方法 |
3.2.6 荧光检测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晶体学数据 |
3.3.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3.3.3 配合物5-7的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 |
3.3.4 荧光光谱分析 |
3.3.5 配合物7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2-(4-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啰啉和芳香羧酸配体构筑配合物的结构及其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配合物[Eu(4-NCP)(1,4-bdc)]_n·0.5H_2O(8)的合成 |
4.2.3 配合物[Tb(4-NCP)(1,4-bdc)]_n·2H_2O(9)的合成 |
4.2.4 配合物[Eu(4-NCP)(4,4'-bpdc)]_n·0.75H_2O(10)的合成 |
4.2.5 配合物8-10的表征方法 |
4.2.6 荧光检测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晶体学数据 |
4.3.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4.3.3 配合物8-10的PXRD谱图分析 |
4.3.4 配合物8-10的TG分析 |
4.3.5 配合物8-10的气体吸附研究 |
4.3.6 配合物8-10的固体荧光分析 |
4.3.7 配合物10的荧光传感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OFs-Shell型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5.2.2 HKUST-1 Shell材料的制备 |
5.2.3 HKUST-1 Shell材料的表征 |
5.2.4 吸附动力学实验 |
5.2.5 吸附等温线实验 |
5.2.6 MOFs材料的再生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KUST-1 Shell材料的XRD表征 |
5.3.2 HKUST-1 Shell材料的FT-IR表征 |
5.3.3 HKUST-1 Shell材料的形貌分析 |
5.3.4 HKUST-1 Shell材料的TG分析 |
5.3.5 HKUST-1 Shell材料的XPS分析 |
5.3.6 HKUST-1 Shell材料的比表面积(BET)分析 |
5.3.7 HKUST-1 Shell材料选择性吸附硝基苯的研究 |
5.3.8 pH值对HKUST-1 Shel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
5.3.9 混合时间对HKUST-1 Shel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
5.3.10 温度对HKUST-1 Shel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
5.3.11 离子强度对HKUST-1 Shell吸附硝基苯的影响 |
5.3.12 HKUST-1 Shell对硝基苯吸附等温线的研究 |
5.3.13 HKUST-1 Shell对硝基苯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
5.3.14 HKUST-1 Shell的再生实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Ni/Co-Ln配聚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d-f配合物的研究意义 |
1.2 d-f配合物研究现状 |
1.2.1 Ni-Ln配合物 |
1.2.2 Co-Ln配合物 |
1.2.3 其它dn-f配合物 |
1.2.4 d~(10)-f配合物 |
1.3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4 我的工作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表征方法 |
2.2 配聚物的制备 |
2.2.1 配聚物{[LnNi(2,3-PDA)_2(ox)_(0.5)(H_2O)_3].3H_2O}_n[Ln= Pr(1),Nd(2),Sm(3),Eu(4),Gd(5),Tb(6),Dy(7)]的制备 |
2.2.2 配聚物{[LnCo(2,3-PDA)_2(ox)_(0.5)(H_2O)_3].3H_2O}_n[Ln= Pr(1),Nd(2),Sm(3),Eu(4),Gd(5),Tb(6),Dy(7)]的制备 |
2.3 关于合成部分的讨论 |
2.4 配聚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章 配聚物的晶体结构 |
3.1 配聚物(1)-(14)的晶体结构描述与讨论 |
3.2 配聚物的XRD |
第4章 配聚物的光物理性质 |
4.1 配聚物的IR光谱分析与指认 |
4.2 配聚物的UV-Vis-NIR吸收光谱的分析与指认 |
4.3 配聚物(1)-(14)的发光性能 |
4.3.1 Ni-Ln配聚物发射光谱的指认与分析 |
4.3.2 Co-Ln配聚物的发射光谱及指认 |
4.3.3 配聚物的发光性能讨论 |
4.4 配聚物的表面光电性能初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硼、钕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目的意义 |
1.2 Bi_2O_3光催化剂的研究 |
1.2.1 Bi_2O_3光催化剂的性质 |
1.2.2 半导体光催化基本原理 |
1.3 光催化剂制备 |
1.3.1 溶胶-凝胶法 |
1.3.2 水热合成法 |
1.3.3 液相沉淀法 |
1.3.4 微乳液法 |
1.3.5 溶剂热合成法 |
1.4 光催化剂改性 |
1.4.1 贵金属沉积 |
1.4.2 复合半导体 |
1.4.3 离子掺杂 |
1.4.4 光敏化 |
1.4.5 表面修饰Bi_2O_3量子点 |
1.4.6 超强酸化 |
1.5 光催化耦合其它技术 |
1.5.1 微波辅助 |
1.5.2 光热耦合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其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试验的主要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B掺杂氧化铋光催化剂制备 |
2.2.2 Nd~(3+)掺杂Bi_2O_3光催化剂的制备 |
2.2.3 B、Nd~(3+)共掺杂Bi_2O_3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
2.3.1 多功能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DRS) |
2.3.5 热分析(TG-DTA-DSC) |
2.4 催化剂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
第三章B掺杂Bi_2O_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掺杂比例对掺杂B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3.2.2 不同煅烧时间对掺杂B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d~(3+)掺杂Bi_2O_3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掺杂比例对掺杂Nd~(3+)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4.2.2 不同灼烧时间对掺杂Nd~(3+)催化剂样品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硼、钕共掺杂Bi_2O_3纳米光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B-Nd-Bi_2O_3前驱物的热分析 |
5.2.2 Nd掺杂Bi_2O_3催化剂的晶相分析 |
5.2.3 B、Nd掺杂Bi_2O_3光催化性能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应用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多级结构纳米复合电流变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流变液:智能软物质材料特性 |
1.2 电流变机理 |
1.2.1 传统的电流变机理 |
1.2.2 巨流变的机理 |
1.3 电流变材料的发展 |
1.3.1 多孔无机物 |
1.3.2 导电高分子 |
1.3.3 导电的复合材料 |
1.3.4 高介电材料 |
1.3.5 巨流变材料 |
1.4 电流变特性 |
1.4.1 流动曲线分析 |
1.4.2 屈服应力和动态模量 |
1.4.3 压缩应力 |
1.5 磁流变流体 |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铁性铬掺杂BiFeO_3颗粒的电流变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案设计 |
2.2.4 反应流程图 |
2.3 铬离子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铬离子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形貌与结构 |
2.4.2 铬离子掺杂铁酸铋纳米颗粒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状氧化铁/聚苯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方案设计 |
3.2.3 反应流程图 |
3.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3.4.2 XRD图谱分析 |
3.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4.4 磁性能分析 |
3.4.5 电流变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各向异性氧化钛/聚苯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样品的制备 |
4.2.3 反应流程图 |
4.3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分散二氧化钛的扫描电镜(SEM)和XRD分析 |
4.4.2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酸对各向异性二氧化钛形貌的影响 |
4.4.3 不同的苯胺用量对各向异性二氧化钛/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的影响 |
4.4.4 电流变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苯胺/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材料的制备 |
5.3 样品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材料形貌及结构表征 |
5.4.2 红外光谱分析 |
5.4.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5.4.4 聚苯胺/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电流变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专利 |
(6)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的羟基化和MnOx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TiO_2催化材料 |
1.2.1 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1.2.2 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1.2.3 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途径 |
1.3 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 |
1.3.1 石墨烯增强光催化机制 |
1.3.2 石墨烯/TiO_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3 石墨烯/TiO_2催化材料的局限性 |
1.4 本论文设计思路、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1.4.1 设计思路 |
1.4.2 创新点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制备及表征 |
2.1 材料制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表征设备 |
2.1.4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及紫外还原 |
2.1.5 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的羟基化 |
2.1.6 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的MnO_x改性 |
2.2 材料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2.2.2 拉曼光谱(Raman) |
2.2.3 红外光谱(FTIR) |
2.2.4 电子显微镜表征 |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
2.2.6 荧光光谱(FL)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8 电子顺磁共振谱(ESR) |
2.2.9 光催化实验 |
2.2.10 电化学测试 |
2.2.11 抗菌实验 |
第三章 羟基化对石墨烯/TiO_2催化材料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OH-rGO/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氧化石墨烯的分散及紫外还原 |
3.3.2 羟基化对材料结构的影响 |
3.3.3 材料表面状态分析 |
3.3.4 羟基化对材料形貌的影响 |
3.3.5 材料光谱性质及分析 |
3.3.6 吸附与光催化活性 |
3.3.7 抑菌性能 |
3.3.8 羟基化增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nO_x改性对石墨烯/TiO_2复合材料结构、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rGO/TiO_2-MnO_x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分析 |
4.3.2 材料表面状态分析 |
4.3.3 MnO_x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
4.3.4 材料光谱性质 |
4.3.5 光催化活性 |
4.3.6 抗菌活性 |
4.3.7 电化学测试 |
4.3.8 MnO_x量子点增强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分级结构半导体材料的绿色化学合成及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Fenton氧化技术 |
1.2.1 光Fenton氧化 |
1.2.2 电Fenton氧化 |
1.2.3 超声辅助Fenton氧化 |
1.2.4 类Fenton试剂 |
1.3 光催化技术 |
1.3.1 半导体能带结构 |
1.3.2 光催化反应历程 |
1.3.3 TiO2晶体结构 |
1.3.4 TiO2光催化反应机理 |
1.3.5 TiO2光催化剂改性 |
1.4 新型可见光催化剂 |
1.4.1 Cu2O |
1.4.2 CdS |
1.4.3 WO3 |
1.4.4 BiOX(X=Cl,Br,I) |
1.5 绿色化学技术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分级结构CuS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类Fenton氧化性能 |
2.1 前言 |
2.2 中空分级结构CuS微球的超声化学合成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CuS中空微球的超声化学制备 |
2.2.3 CuS中空微球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2.2.4 CuS中空微球的类Fenton氧化活性实验 |
2.3 中空分级结构CuS微球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1 CuS中空微球的结构表征 |
2.3.2 CuS中空微球的光学性质和孔隙结构 |
2.3.3 CuS中空微球氧化降解高浓度有机染料 |
2.4 中空分级结构CuS微球的晶体生长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级结构CdS微晶的控制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
3.1 前言 |
3.2 不同物相和形貌结构的CdS微晶的微波化学合成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不同物相和形貌结构的CdS微晶的微波化学制备 |
3.2.3 CdS微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3.2.4 CdS微晶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 |
3.3 不同物相和形貌结构的CdS微晶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1 不同物相和形貌结构的CdS微晶的结构表征 |
3.3.2 CdS微晶的相变与形态学控制及生长作用机理分析 |
3.3.3 不同物相和形貌结构的CdS微晶的光学性质 |
3.4 三种CdS微晶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 |
3.4.1 可见光催化降解MB和RhB有机染料溶液 |
3.4.2 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动力学分析 |
3.4.3 纯立方相CdS微晶的催化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无机富勒烯状BiOBr多孔“蛋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
4.1 前言 |
4.2 BiOBr多孔“蛋壳”的“超声+退火”两步法合成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BiOBr多孔“蛋壳”的“超声+退火”两步法制备 |
4.2.3 BiOBr多孔“蛋壳”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4.2.4 BiOBr多孔“蛋壳”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 |
4.3 BiOBr多孔“蛋壳”的结构与可见光催化性能分析 |
4.3.1 BiOBr多孔“蛋壳”的结构表征 |
4.3.2 BiOBr多孔“蛋壳”的可见光催化降解RhB实验 |
4.4 无机富勒烯状BiOBr多孔“蛋壳”的两步生长机理 |
4.4.1 前驱体BOBP的表征 |
4.4.2 中空BOB多孔“蛋壳”的形成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
5.1 前言 |
5.2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微波化学合成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微波化学制备 |
5.2.3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结构与性能表征方法 |
5.2.4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可见光催化降解实验 |
5.3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结构与可见光催化性能 |
5.3.1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结构表征 |
5.3.2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可见光催化降解RhB实验 |
5.4 三元高阶Bi_(19)S_(27)Br_3自支撑微米“筛”的生长过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新型纳米BiVO4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概述 |
1.2.1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简介 |
1.2.2 半导体光催化的反应机理 |
1.2.3 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的途径 |
1.3.1 金属离子掺杂 |
1.3.2 非金属离子掺杂 |
1.3.3 染料光敏化 |
1.3.4 复合半导体 |
1.4 BiVO_4光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 |
1.5 Bi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5.1 溶胶-凝胶法 |
1.5.2 水相沉淀法 |
1.5.3 微波合成法 |
1.5.4 超声波合成法 |
1.5.5 水热法 |
1.6 光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现状 |
1.6.1 农药 |
1.6.2 染料废水 |
1.6.3 表面活性剂 |
1.6.4 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实验药品 |
2.3 研究方法 |
2.3.1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3.2 光催化反应的光源 |
2.3.3 光催化反应体系 |
2.3.4 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实验方法 |
2.3.5 催化降解效果的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添加对纳米 BiVO_4的形貌、微观结构及光学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BiVO_4的制备 |
3.2.2 样品的表征 |
3.2.3 废水水质 |
3.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 表征 |
3.3.2 SEM 表征 |
3.3.3 BET 表征 |
3.3.4 UV-Vis 光谱和 PL 表征 |
3.3.5 BiVO_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 BiVO_4光催化剂最佳合成条件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BiVO_4的制备 |
4.2.2 样品的表征 |
4.2.3 废水水质 |
4.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制备条件的优化 |
4.3.2 XRD 表征 |
4.3.3 SEM 表征 |
4.3.4 UV-Vis 光谱和 PL 表征 |
4.3.5 BiVO_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辅助合成纳米 BiVO_4光催化剂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麦穗状 BiVO_4的制备 |
5.2.2 样品的表征 |
5.2.3 废水水质 |
5.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5.2.5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 表征 |
5.3.2 SEM 表征 |
5.3.3 BET 表征 |
5.3.4 UV-Vis 光谱 |
5.3.5 BiVO_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Fe3O4微/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Fe_3O_4及其磁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1 Fe_3O_4的晶体结构与磁性质 |
1.1.1 Fe_3O_4的晶体结构 |
1.1.2 Fe_3O_4的磁性质 |
1.2 Fe_3O_4纳/微米晶体的合成方法 |
1.2.1 化学共沉淀法 |
1.2.2 多元醇回流法 |
1.2.3 水热/溶剂热法 |
1.2.4 非水介质热分解法 |
1.3 磁性纳米颗粒的组装 |
1.3.1 单分散纳米颗粒的自组装 |
1.3.2 模板辅助制备组装体 |
1.3.3 磁场诱导组装 |
1.4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 |
1.5 磁性纳/微米材料的应用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2.2 样品表征和分析仪器 |
3 单组分溶剂体系可控合成分级结构Fe_3O_4微米晶及其自组装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异丙醇溶剂中多级分枝结构Fe_3O_4微米晶的合成 |
3.3.1 物相分析 |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3 反应气氛的影响 |
3.3.4 反应物浓度和体系压力的影响 |
3.3.5 微米Fe_3O_4分枝晶体的生长动力学 |
3.4 分级结构Fe_3O_4微米晶的可控合成 |
3.4.1 物相分析 |
3.4.2 丙酮溶剂中合成分枝六角星状Fe_3O_4微米晶 |
3.4.3 甲醇溶剂中合成分级六角星状Fe_3O_4微米晶 |
3.4.4 乙醇溶剂中合成三维花状Fe_3O_4微米晶 |
3.4.5 烃类溶剂及多元醇体系 |
3.5 分级结构微米Fe_3O_4晶体的生长机制 |
3.6 不同分级结构Fe_3O_4微米晶体的磁性质 |
3.7 微米尺度Fe_3O_4晶体的自组装、定向转化与电化学性质 |
3.7.1 Fe_3O_4微米晶的自组装 |
3.7.2 Fe_3O_4微米星的定向转化 |
3.7.3 Fe_3O_4微米星的电化学性质 |
3.8 本章小结 |
4 多组分溶剂体系可控合成Fe_3O_4微米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异丙醇-水混合溶剂体系 |
4.3.1 物相分析 |
4.3.2 形貌演变 |
4.4 异丙醇-水-表面活性剂体系 |
4.4.1 物相分析 |
4.4.2 形貌演变 |
4.5 Fe_3O_4微米晶的生长机制 |
4.6 不同形貌Fe_3O_4微米晶体的磁性质 |
4.7 本章小结 |
5 磁性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5.1 磁性纳米颗粒修饰碳纳米管(Fe_3O_4/CNTs) |
5.1.0 引言 |
5.1.1 实验方法 |
5.1.2 Fe_3O_4/CNTs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
5.1.3 制备工艺条件对Fe_3O_4/CNTs复合材料形成的影响 |
5.1.4 Fe_3O4/CNTs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成分及生长机理 |
5.1.5 Fe_3O4/CNTs复合材料的磁性质 |
5.1.6 Fe_3O4/CNT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5.2 磁性氧化石墨烯(Fe_3O4/GEO) |
5.2.0 引言 |
5.2.1 实验方法 |
5.2.2 Fe_3O4/GEO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物相分析 |
5.2.3 Fe_3O_4/GEO复合材料的磁性质 |
5.2.4 Fe_3O_4/GE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5.3 磁性活性炭(Fe_3O_4/AC) |
5.3.0 引言 |
5.3.1 实验方法 |
5.3.2 Fe_3O_4/AC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物相分析 |
5.3.3 Fe_3O_4/AC复合材料的磁性质 |
5.3.4 Fe_3O_4/AC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 |
5.3.5 Fe_3O_4/A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6 溶剂热合成一维硅酸铁纳米线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合成条件对纳米线形成的影响 |
6.4 纳米线的结构、成分及生长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教学获奖情况 |
(10)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氧化二铁的晶体结构 |
1.2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性质 |
1.2.1 光学性质 |
1.2.2 超顺磁性质 |
1.3 纳米氧化铁的应用 |
1.3.1 在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
1.3.2 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
1.3.3 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3.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制备方法 |
1.4.1 氧化沉淀法 |
1.4.2 均匀沉淀法 |
1.4.3 胶体化学法 |
1.4.4 水热法 |
1.4.5 水解法 |
1.4.6 干法 |
1.5 钛白副产物绿矾中来源成份以及除杂 |
1.5.1 钛白副产物绿矾的来源和成份 |
1.5.2 钛白副产物除杂方法 |
1.6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钛白副产物绿矾除杂 |
2.1 分离方法的选择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副产物成份检测方法 |
2.2.4 绿矾提纯的过程以及原理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1.3 检测方法 |
3.1.4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制备过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纳米三氧化二铁的表征 |
3.3 纳米三氧化二铁胶体制备条件的选择 |
3.3.1 前驱体的预处理 |
3.3.2 pH 值的影响 |
3.3.3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三氧化二铁水溶性粉体的制备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检测方法 |
4.1.4 实验过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聚丙烯酸钠包覆三氧化二铁及其胶体稳定的机理 |
4.2.2 包覆后的纳米三氧化二铁的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结论 |
2、本论文创新之处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回流水热合成均分散纳米α- Fe_2O_3单晶粒子(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有机砷类污染物的高级氧化去除及协同增效机制[D]. 周扬.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多功能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构筑及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检测与处理[D]. 乔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3]Ni/Co-Ln配聚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研究[D]. 王艳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6)
- [4]硼、钕掺杂Bi2O3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评价[D]. 刘攀. 西南科技大学, 2016(03)
- [5]多级结构纳米复合电流变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田晓莉.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6]石墨烯/TiO2复合材料的羟基化和MnOx改性[D]. 曹时义.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4)
- [7]分级结构半导体材料的绿色化学合成及其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D]. 邓崇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10)
- [8]新型纳米BiVO4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禹崇菲.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9]Fe3O4微/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 王旭珍. 大连理工大学, 2012(09)
- [10]以钛白副产物绿矾为原料低温制备纳米三氧化二铁的研究[D]. 曹人玻.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