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素过敏反应预防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淑玲,李俊玲,刘洁[1](2014)在《应用紫杉醇化疗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紫杉醇因其疗效显着,成为化疗常用药,但过敏反应较强烈,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本研究旨在对紫杉醇成分,过敏反应机制及特点进行研究,从化疗前的准备、配药、使用以及监测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抑制过敏反应,减轻患者痛苦。
李春梅[2](2011)在《泰素联合铂类的主要作用与反应》文中认为卵巢癌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占第2位,但病死率却为第1位。根据国内外资料,病人5a生存率约30%,70%诊断时已为晚期。目前此病较佳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我科于2006年-2009年将泰素与铂
刘梅[3](2009)在《泰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丽珍[4](2008)在《泰素帝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与护理》文中指出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75%-80%,且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泰素帝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1]。泰素帝的有效率为24%-38%[3],成为治疗NSCLC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泰素帝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32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杨锐[5](2008)在《紫杉醇肺部靶向给药系统—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文中认为肺部癌症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急速上升,目前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攻克肺癌已经成了人类癌症治疗中一个突出的课题。化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现在新的化疗药物并不少见,但由于缺乏靶向于肺癌的药物运输载体,使得化疗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大打折扣,所以开发肺部靶向的药物输送平台已成了临床上的当务之急。紫杉醇是目前最成功的抗癌药物,在体外对肺癌细胞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有着极好的疗效。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包裹的紫杉醇PLGA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进行了筛选,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对纳米粒的外观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对纳米粒中药物的晶形做了检测。在体外的细胞试验中,考察了紫杉醇载药纳米粒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SK-BR-3的细胞毒性,并用香豆素载药的纳米粒探讨了癌细胞吞噬纳米粒的机理。将紫杉醇载药的普通PLGA纳米粒、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和药物溶液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健康小鼠和肺癌模型小鼠体内,对血药浓度和组织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普通PLGA纳米粒和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在体内具有缓释效果,在组织分布试验中发现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对肺部有靶向效果。进一步研究该靶向效果的机制发现:带正电的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在体内同血浆中带负电的蛋白形成了松散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在肺部被毛细血管丛拦截,使药物在肺部大量聚集。比较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在健康小鼠和肺癌小鼠中的组织分布数据,发现纳米粒在肺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要大于它在健康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探讨其机理如下:一方面癌组织的pH值比健康组织低,而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在酸性条件下显示出更高的表面电势;另一方面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带有更多的负电荷,这两个因素使壳聚糖包裹纳米粒与癌组织的亲和力更强。本研究在体外细胞试验中模拟了体内环境,在不同pH值的细胞摄取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中证实了这个机制。最后,为了验证壳聚糖包裹纳米粒的疗效,进行了体内药效试验。证明了壳聚糖包裹的纳米粒疗效确切,确实减小了肺癌组织中癌症囊泡的数目,明显提高了肺癌小鼠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首次提出了壳聚糖包裹纳米粒靶向于癌组织的机理,为癌症靶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2.首次将紫杉醇PLGA纳米粒用壳聚糖包裹,并证明了其药效。3.首次发现了壳聚糖包裹纳米粒静脉注射后在肺部的聚集,并解释了该现象。
吴冬冰,卢素芬,张莘,郑羽雯,唐丽娇[6](2008)在《防治泰素化疗过敏反应102例的护理配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防治泰素过敏反应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泰素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轻度和严重的过敏反应各2例,经及时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其余患者都顺利完成疗程。结论:泰素可以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做好用药前的预处理、用药中的严密观察和熟练掌握过敏反应的抢救程序非常重要。
侯玉梅[7](2008)在《卵巢上皮癌复发后的相关因素与预后》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提高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率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7年1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34例均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加全身化疗。化疗分为泰素组(Taxol+DDP)和非泰素组(DDP+CTX),二次肿瘤减灭术后残余肿瘤体积分为≤2cm和>2cm,治疗后观察其生存率。结果全组患者随访6~12个月,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4.2个月,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肿瘤直径≤2cm和>2cm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1.4个月与15.4个月,术后化疗泰素组与非泰素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8个月与13.6个月,复发时间≥2年与<2年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8个月和13个月。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预后与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肿瘤的体积、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及复发时间密切相关(P<0.05)。
胡贱月[8](2007)在《卵巢癌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59例卵巢癌恶性肿瘤术后采用泰素患者进行化疗的患者的护理经过,观察各种方法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作用,总结各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泰素治疗均采用PT方案,即泰素+铂类联合化疗,3 d为1疗程,间隔4周,一般需6个疗程。总结出各种不同情况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怎样的护理学方法,以及在执行护理时应当注意的要点及采取的措施。结果:树立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了药物的毒性作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护士有效、精心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罗桂珍[9](2007)在《泰素治疗卵巢癌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28例泰素治疗卵巢癌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防治泰素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在泰素使用前仔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史,治疗前按顺序给予抗过敏预处理。认为正确的药物配制方法及输注过程中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发生过敏反应时及时的抢救和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谢莎,龚敏[10](2006)在《泰素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泰素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第1 d使用表阿霉素80100 mg/m2,第2 d使用泰素175 mg/m2,3周1次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毒副作用小,疗效满意。结论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控制泰素联合表阿霉素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二、泰素过敏反应预防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素过敏反应预防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紫杉醇化疗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紫杉醇药品概述 |
2 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情况与机制 |
3 紫杉醇过敏主要症状、患者体征、注意事项 |
3.1 过敏反应主要症状及体征 |
3.2 注意事项 |
4 药品治疗中过敏预防和护理 |
4.1 合理运用地塞米松 |
4.2 过敏反应再次用药、脱敏治疗 |
5 结论 |
(3)泰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护 理 |
2.1 药物的配置 |
2.2 输注要求 |
2.3 心理护理 |
2.4 血管的保护及护理 |
2.5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4)泰素帝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2护理措施 |
2.1心理护理 |
2.2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
2.2.1骨髓抑制: |
2.2.2消化道反应 |
2.2.2.1恶性呕吐 |
2.2.2.2腹泻与便秘 |
2.2.2.3肾毒性 |
2.2.2.4过敏反应 |
2.2.2.5其他不良反应: |
(1) 脱发 |
(2) 体液潴留 |
3) 静脉炎的防护 |
3讨论 |
(5)紫杉醇肺部靶向给药系统—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肺癌的发病率以及目前的治疗手段 |
1.1 肺癌发病率 |
1.2 肺癌的致病因素 |
1.3 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案 |
2.癌症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 |
2.1 靶向制剂的机制 |
2.2 目前肺部靶向制剂的种类和缺点 |
2.3 纳米粒控释系统作为癌症靶向制剂的优点 |
3.第四代抗癌药物—紫杉醇 |
3.1 紫杉醇药物的物理性质 |
3.2 目前市售的注射制剂泰素存在的问题 |
3.3 目前针对紫杉醇研发的新制剂 |
4.本文立题依据 |
5.高分子材料的选择 |
5.1 壳聚糖高分子 |
5.2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高分子的特性 |
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的制备与研究 |
1.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材料和仪器 |
1.2 色谱条件 |
1.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6 精密度试验 |
1.7 重复性试验 |
1.8 溶液稳定性考察 |
1.9 回收率试验 |
2.纳米粒的制备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3 纳米粒中药物的载药率 |
2.4 不同浓度壳聚糖包裹纳米粒的粒径,粒径分布和表面电势的测定 |
2.5 扫描电镜(SEM) |
2.6 透射显微镜(TEM) |
2.7 X-射线衍射 |
2.8 体外释放试验 |
2.9 统计分析 |
3.试验结果 |
3.1 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电势 |
3.2 扫描电镜试验(SEM) |
3.3 血液孵育后的透射电镜试验 |
3.4 X-射线衍射试验 |
3.5 体外释放试验 |
4.讨论 |
4.1 纳米粒的粒径、多分散指数和包封率 |
4.2 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1.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试验方法 |
2.1 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载药的壳聚糖PLGA纳米粒 |
2.2 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紫杉醇载药的壳聚糖包裹PLGA纳米粒 |
2.3 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香豆素载药的壳聚糖PLGA纳米粒 |
2.4 细胞培养方法 |
2.5 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MTT法) |
2.6 细胞摄取试验 |
2.7 统计分析 |
3.试验结果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3.2 细胞摄取试验 |
4.讨论 |
4.1 细胞毒性试验 |
4.2 壳聚糖包裹纳米粒的优势 |
4.3 细胞对香豆素载药的纳米粒的摄取试验研究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体内药动学及生物分布研究 |
1.血浆中和组织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方法 |
1.1 材料和仪器 |
1.2 色谱条件 |
1.3 血浆样品采集与处理 |
1.4 血浆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1.5 组织样品采集与处理 |
1.6 组织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8 精密度试验 |
1.9 重复性试验 |
2.体内药动学和生物分布研究 |
2.1 材料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3.试验结果 |
3.1 药物动力学研究 |
3.2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
4.讨论 |
4.1 药动学特征 |
4.2 壳聚糖包裹纳米粒蓄积于靶器官肺的机制 |
4.3 壳聚糖包裹的纳米粒的优势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靶向肺癌组织的机理研究 |
1.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试验方法 |
2.1 紫杉醇载药的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2 香豆素载药的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3 肺癌模型小鼠的建立 |
2.4 不同pH下的纳米粒的表面电势的测定 |
2.5 不同pH下的体外的细胞摄取试验 |
2.6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测不同pH下的体外的细胞摄取试验 |
2.7 不同pH下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2.8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测香豆素载药的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对肺癌组织的靶向效果 |
2.9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不同pH值环境下壳聚糖包裹纳米粒和普通纳米粒的表面电势 |
3.2 细胞培养介质pH值的变化对癌细胞对纳米粒摄取的影响 |
3.3 细胞培养介质pH值的变化对壳聚糖包裹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的影响 |
3.4 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壳聚糖纳米粒对肺癌组织的蓄积 |
4.讨论 |
4.1 在不同pH值下壳聚糖包裹和普通载药纳米粒的表面电势 |
4.2 周围环境pH值的变化对癌细胞摄取纳米粒的影响 |
4.3 周围环境pH值的变化对纳米粒的体外细胞毒性的影响 |
4.4 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对癌组织的更强亲和力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药效学研究 |
1.材料和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试验方法 |
2.1 肺癌模型小鼠的建立 |
2.2 药效学试验(肿瘤抑制研究) |
2.3 药效学试验(体重以及生存率)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肿瘤小泡抑制试验 |
3.2 肺癌小鼠生存率和体重试验 |
4.讨论 |
4.1 肺癌抑制试验 |
4.2 生存率试验 |
5.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防治泰素化疗过敏反应102例的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2.1 心理护理 |
1.2.2 化疗前预处理 |
1.2.3 专用配置 |
1.2.4 从实验量开始, 逐渐过渡 |
1.2.5 专人看护 |
1.2.6 过敏反应的处理 |
2 结果 |
3 护理体会 |
(7)卵巢上皮癌复发后的相关因素与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3 治疗方法 |
1.3.1 手术治疗: |
1.3.2 全身化疗: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生存时间 |
2.1.1 全组患者综合治疗后生存率: |
2.1.2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肿瘤大小与生存率: |
2.1.3 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与生存时间: |
2.1.4 全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时间与生存率: |
2.2 二次手术后并发症 |
2.3 二线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3 讨论 |
3.1 影响复发性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
3.1.1 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预后与残存肿瘤的体积 (残存肿瘤直径) 大小密切相关: |
3.1.2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生存时间与化疗方案选择相关: |
3.1.3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生存时间与经首次治疗到复发间隔时间密切相关: |
3.2 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并发症及二线化疗不良反应 |
(8)卵巢癌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心理护理 |
2.1 心理特征分析 |
2.1.1 紧张、恐惧心理 |
2.1.2 焦虑、猜疑心理 |
2.1.3 忧郁心理 |
2.1.4 自卑、阉割心理 |
2.1.5 依赖心理 |
2.2 心理护理要点 |
2.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2.2.2 及时传递疾病的相关信息 |
2.2.3 区别不同情况 |
2.2.4 换位思考, 尽量满足病人各种要求 |
2.2.5 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 共同配合促进病人康复 |
2.3 化疗前准备 |
2.4 化疗中配合 |
2.5 泰素毒性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
2.5.1 胃肠道毒性反应 |
2.5.2 过敏反应 |
2.5.3 心血管毒性 |
2.5.4 骨髓抑制 |
2.5.5 局部皮肤反应 |
2.5.6 脱发 |
3 健康宣教 |
3.1 化疗期间患者的健康宣教 |
3.2 化疗间歇期的健康宣教 |
4 小 结 |
(10)泰素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结果 |
4护理措施 |
4.1心理护理 |
4.2用药过程的护理 |
4.3骨髓抑制的护理 |
4.4心血管系统症状及护理 |
4.5肌肉关节痛的护理 |
4.6脱发的护理 |
4.7饮食护理 |
4.8发热、口腔炎的护理 |
四、泰素过敏反应预防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紫杉醇化疗时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 张淑玲,李俊玲,刘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6)
- [2]泰素联合铂类的主要作用与反应[J]. 李春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02)
- [3]泰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J]. 刘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12)
- [4]泰素帝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与护理[J]. 李丽珍. 中国医疗前沿, 2008(23)
- [5]紫杉醇肺部靶向给药系统—壳聚糖包裹的PLGA纳米粒[D]. 杨锐. 沈阳药科大学, 2008(05)
- [6]防治泰素化疗过敏反应102例的护理配合[J]. 吴冬冰,卢素芬,张莘,郑羽雯,唐丽娇.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26)
- [7]卵巢上皮癌复发后的相关因素与预后[J]. 侯玉梅. 河北医药, 2008(06)
- [8]卵巢癌的护理体会[J]. 胡贱月. 中医药导报, 2007(07)
- [9]泰素治疗卵巢癌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护理[J]. 罗桂珍.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7(06)
- [10]泰素联合表阿霉素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护理[J]. 谢莎,龚敏. 现代护理,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