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低钠在诱导透析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哲[1](2021)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枸橼酸钠抗凝CRRT救治的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枸橼酸钠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救治尿毒症脑出血患者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其周边医院治疗的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发生脑出血患者44人,随机选取同时段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未发生脑出血的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24人进行对照。从两组患者既往史、原发病、透析方式、抗凝剂选择、血压及生化检测指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将患者根据是否经过枸橼酸钠抗凝CRRT治疗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枸橼酸钠抗凝CRRT在救治尿毒症脑出血患者中的价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绘制危险因素列线图,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1.有无脑出血的两组患者在既往脑血管事件史、既往高血压病史、日常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血清钠、血清钙、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甘油三酯、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等因素方面有显着性差异,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低血清钠、高血清钙、高血白细胞计数、高日常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与脑出血事件密切相关,上述结果以列线图的方式,进一步呈现出各个因素对脑出血发生的影响程度。2.发生脑出血的44例患者,经过枸橼酸钠抗凝CRRT治疗的患者有17例,全部存活,生存率100%,未经过枸橼酸钠抗凝的患者27例,经过无肝素血液透析,17例生存,10例死亡,生存率仅为63.0%,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χ2=8.148,P=0.004)。两组患者治疗前,在血清钙、血清钠、血清钾、血CRP、D-二聚体、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水平皆无显着差异(P>0.05),枸橼酸钠抗凝组在治疗前BNP较无肝素组显着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枸橼酸钠抗凝组在血清钙、血CRP、D-二聚体、血清钾、白细胞计数、甘油三酯较无肝素组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较无肝素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3.将脑出血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发现生存组患者在血清BNP、血清钙、CRP、D-二聚体、血清磷、白细胞计数皆显着低于死亡组,血清白蛋白、血清钠、血小板计数皆显着高于死亡组。结论:1.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史、脑出血事件前高收缩压、日常透析时高收缩压、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高血钙、低血钠、高BNP、高甘油三酯、高白细胞计数、高CRP,皆是引起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危险因素引入多因素模型中筛选,构建包含低血清钠、高血清钙、高血白细胞计数、高日常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的预测模型,呈现各因素对脑出血事件的影响程度,临床中可参照此模型预测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积极预防。2.枸橼酸钠抗凝方式具有比无肝素抗凝方式明显有优势,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后救治成功的核心技术。其降低脑出血患者死亡的机制是既保证体外血液及滤器不凝,患者充分透析、减轻钠水潴留、降低血压,又能通过其自身成分改善尿毒症脑出血患者的低血钠、高血钙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保证救治成功率,凸显了枸橼酸钠抗凝在患者救治中的优势。3.通过比较治疗后生存和死亡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发现脑出血危险因素中的大部分指标包括高血钙、低血钠、高白细胞计数、高CRP等经枸橼酸钠抗凝CRRT治疗后都可以得到有效地纠正。
许明杰[2](2020)在《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越来越多应用于活动性出血的普通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但临床上因其临床操作繁琐,限制了其推广。目前含钙透析液的透析中使用枸橼酸抗凝的方案并不统一,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了较低剂量的枸橼酸抗凝方案在良好的抗凝效果上可减少甚至取消血气测量,也有学者采取较高剂量的枸橼酸抗凝方案,但需要进行频繁血气监测。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两种不同剂量枸橼酸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研究,用随机编码表,由系统自动随机进入A组或B组。A组先接受低剂量RCA(Low dose-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L-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然后再进行高剂量RCA(High dose-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H-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B组先进行H-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然后再进行L-RCA进行3次血液透析。观察完成预设时间比率、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抗凝效果以及透析过程中血气变化。研究结果:目前完整完成方案共14人,共84例次,两组方案各42例次。1、L-RCA组枸橼酸速度为[200.00(196.98,205.64)]ml/h,H-RCA组为[260.00(258.92,261.79)]ml/h(P<0.01);L-RCA组枸橼酸使用总量为[780.00(761.81,803.19)]ml,H-RCA组枸橼酸使用总量为[1040.00(974.70,1031.97)]ml,P<0.01;L-RCA、H-RCA完成预定透析时间的比例分别为(90.48%vs.88.10%,P=0.72)。L-RCA、H-RCA组透析时间为(3.86±0.24 vs.3.79±0.44h,P=0.22)。2、不良反应:H-RCA出现心慌3例次,透析后低钙3例次,但无肌肉痉挛等低钙症状;两组均无溶血、过敏、低血压、肌肉痉挛、通路功能不良等症状。3、抗凝效果:将滤器及静脉壶凝血程度分为0-3级,2级及以下为有效率,L-RCA组与H-RCA组透析器抗凝有效率分别为(97.62%vs.95.24%,P=1.00)。L-RCA、H-RCA透析器寿命分别为(3.86±0.24 vs.3.82±0.41h,P=0.57)。两组静脉壶抗凝有效率均为83.33%(P=1.00)。4、体内血气和电解质水平变化:LRCA组透析后p H较透析前轻度升高(7.434±0.047 vs.7.490±0.054,P=1.21×e-7);LRCA组体内钙离子较透析前下降(1.16±0.12 vs.1.09±0.09mmol/L,P=2.2×10-5),体内钠离子轻度升高(137.70±2.43 vs.138.89±1.41mmol/L,P=1.16×10-3)。H-RCA组p H升高(7.429±0.054 vs.7.488±0.053,P=3×10-6);钙离子下降(1.15±0.12 vs.1.06±0.08mmol/L,P=4.9×10-5);钠离子升高138.50(137.00,140.00)vs.139.00(138.00,141.00),P=4.82×10-4。低剂量、高剂量RCA组透析前后钙离子变化均值(-0.09±0.10 vs.-0.08±0.10mmol/L,P=0.896),钠离子变化均值(1.19±2.03 vs.1.14±1.75mmol/L,P=0.909),透析2h滤器后Ca2+浓度(1.00±0.10 vs.0.96±0.09mmol/L,P=0.046)。结论:1、L-RCA方案与H-RCA方案完成预设时间比率无明显差异。2、L-RCA方案抗凝效果不劣于H-RCA方案,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低。3、RCA透析后均有p H、Na+上升,游离Ca2+较前降低,建议行枸橼酸透析时可适当降低碳酸氢根浓度以避免碱中毒。透析后钠离子浓度有明显升高,考虑与输注枸橼酸钠量大相关,建议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如血压),调整透析液钠离子浓度。
张艾佳[3](2020)在《低钠血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
许明杰,洪大情,王莉[4](2020)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普通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局部枸橼酸钠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因其抗凝安全性及有效性,在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应用越加普遍。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RCA在普通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在抗凝治疗过程中的优势及风险,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何艳妍[5](2015)在《优质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血透方法和仪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依从性、护理总体满意度、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焦虑评分。
王红[6](2013)在《灸药结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厥脱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CKD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也快速增长。目前,肾脏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是血液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速度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率与质量,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灸疗作为中国传统的医疗保健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通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功效。生脉制剂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等功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复杂,其本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肾虚损。根据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时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厥脱证”范畴,防治当采用益气养阴、回阳固脱之法。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灸疗与生脉制剂具有良好的防治低血压和抗休克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的无烟灸疗对环境无污染,符合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要求。目前,尚未见灸药结合防治透析中低血压的研究报道。1研究目的观察“灸药结合方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有效性及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评价其控制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2研究方法2.1病例选择及分组: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交叉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病例来源为2011年10月到2013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空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武警总医院等9家血液净化中心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产生随机序列,根据随机序列给受试者分配治疗组别,并在第一阶段治疗完成后,经过规定的洗脱期,交叉接受另一组别的治疗。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临床评价中心的中央随机系统进行随机分配,分为A组、B组,其中A组交叉前给予灸药结合治疗,交叉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B组交叉前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交叉后给予灸药结合治疗。本研究共纳入234例,其中A组116例和B组118例,研究过程中,共有33例患者脱落,脱落率为14.10%。2.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试验组在采用西医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灸疗与口服生脉胶囊。本研究采用无烟灸疗,灸具选用江苏省泰州市灸疗技术研究所生产的纸管贴穴灸疗器(苏泰药管械准字2003第1270052号);服用的生脉胶囊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3021036,每粒0.3g,成分:红参、麦冬、五味子),3粒/次,3次/日。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两穴左右交替选用)及关元,由研究人员在患者每次透析时施灸,每穴2壮,以患者有持续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周治疗2-3次。本研究4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计8周。2个疗程结束后,随访8周(含洗脱期),随访期间两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根据交叉试验原则,在第一阶段随访结束后,进行第二阶段的观察,即两组交换处理方法,疗程和随访观察时间与第一阶段一致。2.3观察指标:2.3.1低血压发生率及程度:透析前测量血压,发生低血压时连续监测血压,直至血压正常为止,记录轻、中、重度低血压发生情况。2.3.2透析治疗质量评价指标:(1)提前中断透析治疗次数。(2)未完成超滤脱水目标情况:用设定超滤脱水量-实际完成脱水量(m1)计算。2.3.3两组西医常规措施干预次数。2.3.4中医症状积分。2.3.5随访观察:指标内容同前。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P值<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3.1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共有病例234例,其中男性88例(占37.61%),女性146例(占62.39%),平均年龄为57.64±18.12岁,平均透析龄为56.252±47.142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透析龄、治疗前的中医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3.2灸药结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3.2.1灸药结合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例次,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且作用稳定:本研究共观察了19409例次血液透析,其中第一阶段总计10081例次,A组5062例次,B组4992例次;第二阶段总计9315例次,A组4812例次,B组4543例次。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治疗期、随访期以及总疗程的治疗期与随访期,比较试验组发生的低血压例次与对照组发生的低血压例次,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一阶段治疗期,试验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4.46%,对照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8.47%,随访期,试验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8.41%,对照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63.24%;在第二阶段治疗期,试验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8.53%,对照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0.68%,随访期,试验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8.91%,对照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50.19%,无论在治疗期还是随访期,试验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灸药结合可以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例次,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且作用稳定。3.2.2提高血液透析质量:3.2.2.1减少血液透析的中断次数: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治疗期、随访期以及总疗程的治疗期与随访期,比较试验组发生低血压时中断透析的例次与对照组发生低血压时中断透析的例次,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灸药结合可以减少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时中断透析的次数,从而提高血液透析质量。3.2.2.2有利于超滤脱水目标的完成: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治疗期、随访期以及总疗程的治疗期与随访期,比较试验组发生低血压时未完成的超滤脱水量与对照组发生低血压时未完成的超滤脱水量,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了灸药结合方案可以有利于超滤脱水目标的完成,从而提高血液透析质量。3.2.3减少西医常规干预次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治疗期、随访期以及总疗程的治疗期与随访期,比较试验组发生低血压时西医干预次数与对照组发生低血压时西医干预次数,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4改善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观察了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灸药结合方案可以改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4结论4.1灸药结合方案可以降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透析质量;4.2灸药结合方案可以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西医干预次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4.3灸药结合方案可以改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4.4灸药结合方案对于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具有较稳定的作用。
徐建强[7](2012)在《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α、β2-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体外聚合及药物结合研究》文中认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在生产中主要引起小麦赤霉病、玉米茎基腐病和穗腐病及水稻穗腐病,它不但造成作物产量损失,而且该菌产生的毒素对作物的品质造成严重的降低。主要由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是防治小麦赤霉有效的药剂。当前,禾谷镰孢菌已对多菌灵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小麦赤霉病发生有愈发严重的趋势,生产中急需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多菌灵替换药剂。通过遗传转化及基因定点突变技术,本实验室已证明了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是由其p2-微管蛋白基因突变引起,其突变位点包括F167Y、E198K或E198L、F200Y,50位点突变体也可产生对多菌灵的低抗。但尚未有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β2-微管蛋白氨基酸突变与多菌灵抗性关系的报道。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和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 MAPs)组成,其中α、p-微管蛋白聚合形成的异源二聚体,是微管的基本单位。α、p-微管蛋白处于一个聚合/解聚的动态过程,多种以微管蛋白为靶标的药物都是同微管蛋白结合后抑制了微管的动态过程而发挥药理作用的。目前已开发出基于微管蛋白体外聚合为靶标的抗肿瘤药物筛选模型,但丝状真菌的微管蛋白还没有在离体条件下用作杀菌剂创制及筛选的靶标。为了研究禾谷镰孢菌α、β-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反应并以此开发出杀菌剂的离体筛选模型,以及在蛋白水平上理解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实质,本文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禾谷镰孢菌α、β-微管蛋白,并进行了体外聚合及药剂结合研究,结果如下:以禾谷镰孢菌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α1、α2-微管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上,转化到宿主菌Rossatta (DE3) pLysS,筛选阳性克隆,进行蛋白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52.1kD和55.9kD;融合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对包涵体洗涤及透析复性后采用HisTrapTMHP Columns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微管蛋白。以构建好的(pET32a-β2-tubulin)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p2-微管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ET30a+表达载体上,并转化到宿主菌BL21(DE3)及Rossatta (DE3) pLysS,筛选阳性克隆,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并筛选蛋白可溶性表达的诱导因子;对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最终获得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高的阳性克隆;通过对诱导温度、诱导物浓度、诱导时间、初始诱导时的菌液浓度、培养液、诱导物种类及宿主菌等七因子的综合分析,获得了β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诱导条件;利用HisTrapTM HP Columns对p2-微管蛋白进行纯化,可获得纯度很高的可溶性β2-微管蛋白。SDS-PAGE确认表达出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51.6kD; Western-blot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tag及p-微管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通过改变诱导条件获得禾谷镰孢菌可溶性的α-微管蛋白,包括降低诱导温度和诱导物浓度,延长诱导时间。诱导条件改变对a-微管蛋白总量无影响,但可使包涵体中的蛋白量下降而上清中可溶性的蛋白量增加,其中上清中a1-微管蛋白的增加量较α2-微管蛋白多,说明α1-微管蛋白在大肠杆菌里更容易可溶性表达。利用HisTrapTM HP Columns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可获得纯度很高的可溶性a-微管蛋白;Western-blot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tag及α-微管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α-微管蛋白在提取及纯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结构上的完整性。研究了禾谷镰孢菌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反应。微管蛋白纯化后经过透析、浓缩,可以在体外无微管相关蛋白下发生聚合反应。聚合的条件是:反应在Pipes buffer中进行,微管蛋白浓度1mg-mL"1, GTP浓度2mmol·L-1;反应温度37。C,反应时间60m,DMSO对聚合无影响;聚合在96孔酶标板上进行,在酶标仪350nm处测定反应60m之内的吸光度,每隔12s读数一次。结果表明:α2、β2-微管蛋白的聚合程度比αl、β2-微管蛋白聚合程度强;多菌灵加入可显着地抑制α1、p2或α2、β2-微管蛋白的聚合,但对已发生聚合的微管无作用;多菌灵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抑制同其活体条件下对出发菌株的抑菌效果相同。几类药物对α、β2-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不同,同其活体抑菌活性也不完全一致,表明禾谷镰孢菌α1、β2-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反应可用在药物的初步筛选中。在大肠杆菌中利用pET32a+成功表达了禾谷镰孢菌不同抗性菌株的p2-微管蛋白,改变诱导条件,使β2-微管蛋白得到了可溶性表达并进行了自然条件下的纯化。不同位点的氨基酸突变对融合蛋白表达总量及可溶性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纯化的β2-微管蛋白对His-tag及β-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均有反应,说明蛋白在提取及纯化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结构完整性。尽管pET32a+表达出的融合蛋白N端有大约17.3kD的标签蛋白,但同al-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特性与pET30a+表达的融合蛋白无差异,多菌灵对聚合的影响也相同,说明N端的标签蛋白对β2-微管蛋白与α1-微管蛋白体外聚合无影响。不同抗性菌株β2-微管蛋白与α1-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存在着显着差异,198位突变导致聚合程度加强;但多菌灵对抗性菌株p2-微管蛋白与αl-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无影响,表明β2-微管蛋白发生点突变后与多菌灵的亲和力降低。采用荧光淬灭的方法研究了禾谷镰孢菌p-微管蛋白及不同抗性菌株p2-微管蛋白同多菌灵的体外亲和性。多菌灵对所有的融合蛋白都具有荧光淬灭效应,对敏感菌株β2-微管蛋白的荧光淬灭率最高,对双位点突变菌株(52-7)p2-微管蛋白荧光淬灭率最低,但对中抗菌株p2-微管蛋白的淬灭率低于高抗菌株JT04和点突变体E198K。药剂平衡试验表明,微管蛋白浓度2μmol·L-1,多菌灵浓度在20μmol·L-1,时对融合蛋白的荧光淬灭率达到最大值,故选取该浓度进行药剂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β2-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体外结合速率和出发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水平呈负相关,抗性水平高的菌株有较低的结合速率Kon;而解离速率Koff则同抗性水平呈正相关,抗性水平高解离速率大;亲和常数Ka同多菌灵抗性水平呈负相关,敏感菌株的p2-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亲和常数大于抗性菌株的。p1-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亲和常数Ka介于敏感菌株p2-微管蛋白和低抗点突变体Y50C p2-微管蛋白之间,表明其在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抗性表型中也有一定作用。
林巍[8](2012)在《硫酸黏菌素致小鼠神经毒性初探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黏菌素是多黏芽孢杆菌培养液中获得的碱性环状多肽类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因其具有神经毒性和肾毒性使黏菌素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近年来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超级细菌”的出现,使黏菌素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和再评价,所以明确其毒性作用机制对探寻新的减毒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选用小鼠作为试验动物,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对硫酸黏菌素的神经毒性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其神经毒性发生的可能机制。选用18-22g昆明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的半数致死量;在毒代动力学实验中,将60只昆明小鼠以最大耐受量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分别在给药后0.17、0.33、0.5、1.0、2.0、3.0、4.0、6.0、12和24h麻醉处死6只小鼠,分离血浆和组织,UPLC/MS/MS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硫酸黏菌素的浓度;另取18只小鼠,测定给药后1h和24h的血液生化指标。亚急性试验中,选用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硫酸黏菌素低、中、高剂量给药组,每组12只,给药组以2.5、5.0、7.5mg·kg-1剂量连续静脉给予硫酸黏菌素7d,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临床症状,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小鼠,检测血清、脑、脊髓组织中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另选择昆明小鼠48只,以2.5、5.0和7.5mg·kg-1剂量尾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对照组每天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d;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3、7、14d,进行神经行为学测试(步态、网格指数和热觉传导速率试验)。以上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小鼠静脉注射硫酸黏菌素的半数致死量为12.5mg·kg-1,可见其注射途径给药毒性较高,注射后出现明显的毒性症状。(2)毒代动力学实验中,建立了血浆和组织中硫酸黏菌素含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静脉给予最大耐受量硫酸黏菌素后,小鼠身上可呈现硫酸黏菌素在临床中出现的肌肉无力、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毒性症状,说明小鼠对硫酸黏菌素的潜在毒性具有敏感性,可以用来作为硫酸黏菌素毒性试验动物模型;血浆毒代动力学结果表明硫酸黏菌素易分布到各组织中,其中血浆AUCo-∞为25.5μg·h·mL-1;t1/2λz:为9.8h;表观分布容积为5.5L·kg-1;组织毒代动力学显示硫酸黏菌素在脑组织中半衰期最长,在肾组织中暴露水平最高,表明脑组织是其蓄积的主要器官,肾组织是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3)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硫酸黏菌素中剂量组(5mg·kg-1)和高剂量组(7.5mg·kg-1)能够显着增加小鼠血清中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以及脑和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小鼠脑和脊髓组织中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神经行为学测试,高剂量组硫酸黏菌素可使小鼠出现行为学变化。提示硫酸黏菌素能引起脑、脊髓神经元损伤和凋亡,影响小鼠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以原代培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为研究对象,在含终浓度硫酸黏菌素为0、62.5、125、250和500μg·mL-1的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24h后,从细胞形态学变化、生化角度、DNA断裂变化、氧化应激、细胞内外游离Ca2+浓度等方面,探讨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的毒性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形态学观察、AO/EB双荧光染色、Hoechst33258染色、DNALadder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等结果显示,硫酸黏菌素125μg·mL-1剂量组可导致DRG神经元病变,但无明显细胞凋亡变化250μg·mL-1和500μg·mL-1剂量组硫酸黏菌素可导致小鼠DRG神经元发生病变和凋亡,且病变和凋亡程度具有剂量依赖性,说明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有毒性作用。(2)随着硫酸黏菌素浓度的增加,小鼠DRG神经元中ROS活性升高,GSH含量降低,打破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导致氧化应激,致使DRG神经元氧化损伤,揭示氧化应激可能是硫酸黏菌素的神经毒性机制之一(3)随着硫酸黏菌素浓度的增加,小鼠DRG神经元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胆碱含量降低。提示硫酸黏菌素可使神经元突触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量减少。(4)随着硫酸黏菌素浓度的增加,小鼠DRG神经元细胞内[Ca2+]i浓度升高,细胞培养液中[Ca2+]i浓度降低,提示细胞内外[Ca2+]i浓度变化可能是硫酸黏菌素导致DRG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综上所述,硫酸黏菌素在体内外均能够引起小鼠神经元形态改变,神经元氧化应激,通过Ca2+等途径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其神经毒性。
董诗竹[9](2011)在《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血栓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40.7%。其比例远高于人类大敌癌症,居各类死因之首,而血栓形成为其主要因素。因此,开发天然、高效、毒副作用小的抗血栓药物成为当今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岩藻聚糖硫酸酯是是褐藻中特有的一种含有硫酸酯的水溶性杂聚糖,化学组成和结构随海藻的种类、生长季节和提取方法的不同而不同。目前对羊栖菜、泡叶藻、昆布等制备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较多,但关于海带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大多为大分子的杂多糖,结构不清楚,无法解释作用机理,所以有必要对我国海域内生长的海带中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结构的深入分析,并联系其抗血栓活性,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以我国黄海海域生长的海带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粗糖为原料,用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分离纯化得到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自由基氧化降解法结合膜分离法得到12种低分子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以产物的得率、分子量分布、硫酸根含量、中性糖组成及官能团为指标进行分析,获得4个最佳组分,分别为F1、F2、LMWF4a、LMWF4b。二、利用制备出的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和高硫高岩藻糖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选用直流电刺激诱导大鼠颈动脉形成血栓模型,进行抗血栓活性的研究(测定指标为:全阻塞时间,TFPI、TXB2和6-keto-PGF1α);并用有效抑制血栓效果剂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对正常实验动物的凝血系统(测定指标为:APTT值、PT值、TT值、ATⅢ含量和FIB含量)、纤溶系统(测定指标为:全血浆凝块溶解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t-PA、U-PA、PAI)和血小板系统(测定指标为:ADP、AA、凝血酶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进行分析,结合血小板的人体外实验(测定指标为:样品、ADP、AA、凝血酶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探讨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硫酸根连接在糖的C2或C3位处于平伏键位置,主要含有岩藻糖和半乳糖。2.自由基氧化降解粗糖,过氧化氢浓度越高,产物的分子量越低,硫酸根和岩藻糖的含量也会下降,所得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含有岩藻糖和半乳糖,有可能在糖的C2和C4之间形成双硫取代。9%H2O2和4.5%H2O2氧化降解所得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在300-2500Da内的组分无显着差别,分子量为1.5kDa,组分集中;9%H2O2氧化降解粗糖得到的低分子量糖的硫酸根含量明显低于4.5%的H2O2,但二者的产物都主要集中在2500-6000Da;硫酸根含量最高的组份是4.5%H2O2氧化降解4.5g粗糖所得的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在2500-10000Da内的组分LMWF4b硫酸根含量最高。3.采用加热溶剂和脱气法对传统氯化钡-明胶法进行改进后精密度和稳定性都得到提高,实验试剂和仪器成本低,适合普通实验室和化验室测定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中硫酸根含量的使用。离子色谱法在测定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中硫酸根的含量时比氯化钡-明胶法所需样品少,不受其他离子及杂质的干扰,精密度比改进后的氯化钡-明胶法更高,适合在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硫酸根含量的检测中推广。4.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越大,抗血栓能力越强,并呈剂量依赖关系。5.海带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体内抗血栓活性主要作用于外源凝血途径,并通过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内源凝血途径的延长效果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不明显,人体体外实验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6.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血栓活性既可延长外源凝血途径,也可延长内源途径,并且可以激活纤溶系统,同时通过抑制血小板和血管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张鹏远[10](2010)在《低温透析对血透中低血压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防止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降低其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选择在长期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患者20人。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压。所有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本试验分三个阶段(共12周)进行,采取患者自体交叉透析的方法,分别用37℃和35℃的透析液进行透析4周,最后4周让患者选择自己感觉较好的温度进行透析。我们发现常温透析透析后体温无明显变化,而低温透析的体温明显降低(P<0.01)。同时低温透析患者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P<0.05)。低温透析患者的心率无明显改变,常温透析时心率较透析前升高(P<0.05)。低温透析(35℃)中不适症状出现的次数明显低于常温透析(37℃)(P<0.05)。血液透析患者由前4周的常温透析改为低温透析后低血压症状出现的次数明显降低(P<0.05),并减少了干预措施次数。第三阶段,大部分的患者低温透析以后与以前相比感到更加舒适和富有活力。结论:低温透析(35℃)提高透析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是稳定透析中血压的重要因子。相对常温透析而言,低温透析由于维持了透析中和透析后的稳定性,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低温透析是一个简单、有效、经济的透析方法,尤其适用于反复发生症状性低血压的患者。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低温透析。
二、高低钠在诱导透析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低钠在诱导透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枸橼酸钠抗凝CRRT救治的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组与无脑出血组一般情况与实验室数据比较 |
1.1 尿毒症脑出血组与无脑出血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
1.2 尿毒症脑出血组与无脑出血对照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1.3 尿毒症透析患者脑出血危险预测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2 枸橼酸钠抗凝CRRT 救治组与无肝素CRRT 救治组在生存率、昏迷评分等方面的比较 |
3 经过枸橼酸钠抗凝CRRT 救治组与无肝素CRRT 救治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
4 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一般情况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毒症患者脑出血原因探究及在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2)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普通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RCA原理及监测 |
2 RCA抗凝优势 |
2.1 RCA抗凝有效性 |
2.2 RCA抗凝安全性 |
2.3 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2.3.1 RCA降低凝血级联反应 |
2.3.2 RCA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
2.4 对缺血性急性肾损伤中的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作用 |
3 RCA抗凝缺点 |
3.1 对机体代谢影响 |
3.2 肝功能不全或肝衰竭患者慎用 |
3.3受药物影响作用 |
3.4 对钙磷代谢影响 |
4 RCA目前在HD中的临床应用 |
4.1 抗凝方式 |
4.1.1 双段式 |
4.1.2 单段式 |
4.2 不同含钙浓度透析液对抗凝效果的影响 |
4.3 RCA-HD监测及控制软件 |
5 RCA成本-效益 |
6 总结 |
(5)优质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2.2. 1 程序特性方面 |
1.2.2. 2 个人特性方面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 |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
3 讨论 |
(6)灸药结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厥脱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生脉制剂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文献计量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1.5 疗效评价方法 |
1.6 研究质量控制措施 |
2 结果 |
2.1 临床病例观察完成情况 |
2.2 一般情况 |
2.3 疗效分析 |
2.4 不良事件分析 |
3 讨论 |
3.1 灸疗、选穴及应用生脉制剂的依据 |
3.2 灸药结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入组一般情况表 |
附录2 病例脱落一览表 |
附录3 症状分级量化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α、β2-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体外聚合及药物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说明表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禾谷镰孢菌的经济重要性 |
1 禾谷镰孢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
2 引起的病害种类 |
2.1 小麦赤霉病 |
2.2 玉米茎基腐病及穗腐病 |
2.3 水稻烂秧病 |
3 禾谷镰孢菌毒素 |
4 防治策略 |
4.1 抗病品种的应用 |
4.2 农业栽培措施 |
4.3 化学防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管、微管蛋白及抑制微管蛋白类药物和疫苗 |
1 微管 |
2 微管蛋白的结构 |
3 γ-微管蛋白与微管相关蛋白 |
4 微管的动力学特征 |
5 真菌微管蛋白的亚型及各自功能 |
6 抑制微管蛋白类药物 |
6.1 抗肿瘤药物(长春花碱类、秋水仙碱类、紫杉醇类等) |
6.2 杀菌剂(苯并咪唑类) |
6.3 除草剂(二硝基苯胺类) |
6.4 驱虫剂(苯并咪唑类) |
7 微管蛋白疫苗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管蛋白靶标类药物的抗性机制及抗药靶标的利用 |
1 肿瘤细胞对微管蛋白靶标类药物的抗药性机制 |
2 牛筋草对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 |
3 寄生虫对苯并咪唑类驱虫药物的抗药性机制 |
4 植物病原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机制 |
4.1 生化机制 |
4.2 分子生物学机制 |
4.3 其它机制 |
5 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5.1 抗药性测定方法及敏感性基线 |
5.2 禾谷镰孢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现状 |
5.3 抗药性菌株的性质 |
5.4 抗药性遗传机制 |
5.5 抗药性分子机制 |
6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治理 |
7 抗性靶标基因的利用 |
7.1 在生防上的利用——提高生防菌对化学药剂的抵抗力 |
7.2 分子生物学上的利用——筛选标记 |
7.3 靶标蛋白的确定及药物管理策略的制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管蛋白靶标类药物的离体筛选 |
1 微管蛋白的制备方法 |
1.1 直接制备 |
1.2 离子交换树脂纯化 |
2 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 |
2.1 寄生虫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 |
2.2 植物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 |
2.3 丝状真菌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 |
2.4 微管蛋白在其它系统里的表达 |
3 微管蛋白的同源模建及药剂结合位点 |
3.1 真菌微管蛋白的同源模建 |
3.2 二硝基苯胺类药剂在牛筋草α-微管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
3.3 苯并咪唑类及二硝基苯胺类药剂在寄生虫微管蛋白上的结合位点 |
4 α、β-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 |
5 微管蛋白与药剂的体外结合 |
5.1 同位素标记法 |
5.2 荧光淬灭法 |
5.3 半胱氨酸巯基化法 |
6 微管蛋白靶标类药物的离体筛选 |
6.1 利用荧光淬灭进行药物离体筛选 |
6.2 利用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进行药物的离体筛选 |
6.2.1 无荧光分子的加入 |
6.2.2 荧光分子的加入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禾谷镰孢菌α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变性条件下的纯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菌株、质粒及宿主菌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寡核苷酸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2 表达前的分析方法 |
1.2.3 RNA的提取、RT-PCR及α-微管蛋白基因扩增 |
1.2.4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1.2.5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
1.2.6 Western blot |
1.2.7 包涵体透析复性 |
1.2.8 复性蛋白的纯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融合蛋白结构及表达特性预测 |
2.2 阳性重组质粒的验证 |
2.3 融合蛋白表达效率及存在形式 |
2.4 融合蛋白验证 |
2.5 包涵体的尿素洗涤 |
2.6 融合蛋白的复性及纯化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二章 禾谷镰孢菌β_2-微管蛋白在大肠杆菌里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主要试剂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菌株、质粒 |
1.1.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2 表达前的分析方法 |
1.2.3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1.2.4 β_2-微管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
1.2.5 β_2-微管蛋白表达条件优化 |
1.2.6 β_2-微管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1.2.7 β_2-微管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融合蛋白的结构及表达特性预测 |
2.2 阳性重组质粒的验证 |
2.3 β_2-微管蛋白表达效率及存在形式分析 |
2.4 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条件 |
2.4.1 温度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2 诱导物浓度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3 诱导时间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4 菌液浓度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5 培养液组分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6 诱导物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7 宿主菌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4.8 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条件 |
2.5 可溶性微管蛋白的纯化 |
2.5.1 微管蛋白的纯化设备 |
2.5.2 结合缓冲液(Binding buffer)咪唑浓度优化 |
2.5.3 洗涤缓冲液(Wash buffer)及洗脱缓冲液(Elution buffer)咪唑浓度优化 |
2.5.4 可溶性β_2-微管蛋白的纯化 |
2.6 β_2-微管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禾谷镰孢菌α-微管蛋白在大肠杆菌里的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载体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载体构建 |
1.2.2 α-微管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1.2.3 α-微管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
1.2.4 α-微管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α-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条件 |
2.1.1 α_1-微管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2.1.2 α_2-微管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2.1.3 诱导条件优化对α-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 |
2.2 自然条件下α-微管蛋白的纯化 |
2.3 α-微管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禾谷镰孢菌α、β_2-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所用试剂 |
1.2 方法 |
1.2.1 微管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制备 |
1.2.2 微管蛋白的透析、浓缩、保存 |
1.2.3 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方法 |
1.2.4 多菌灵对禾谷镰孢菌α、β_2-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 |
1.2.5 微管蛋白聚合反应作为药剂筛选靶标的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α、β_2-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 |
2.2 多菌灵对α、β_2-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 |
2.3 药物对α、β_2-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禾谷镰孢菌不同抗性菌株β_2-微管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同α_1-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及载体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寡核苷酸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2 RNA的提取、RT-PCR及β_2-微管蛋白基因扩增 |
1.2.3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1.2.4 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及纯化 |
1.2.5 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
1.2.6 α_1、β_2-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阳性重组质粒验证 |
2.2 β2-微管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1 常规诱导条件下β_2-微管蛋白的表达 |
2.2.2 不同位点氨基酸突变对β_2-微管蛋白总蛋白产量的影响 |
2.2.3 β_2-微管蛋白在常规诱导及可溶性诱导下上清中蛋白量的对比 |
2.2.4 不同位点氨基酸突变对β_2-微管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影响 |
2.3 可溶性β_2-微管蛋白的纯化及Western blot分析 |
2.4 不同抗性菌株β_2-微管蛋白与α_1-微管蛋白的体外聚合 |
2.4.1 标签蛋白对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 |
2.4.2 β_2-微管蛋白不同位点氨基酸突变对聚合的影响 |
2.4.3 多菌灵对α_1、β_2-微管蛋白体外聚合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禾谷镰孢菌β-微管蛋白与多菌灵的体外结合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所用试剂 |
1.1.2 多菌灵母液的配置 |
1.2 方法 |
1.2.1 β-微管蛋白的制备 |
1.2.2 微管蛋白的透析、浓缩、保存 |
1.2.3 荧光淬灭的测定方法 |
1.2.4 多菌灵对β-微管蛋白的荧光淬灭分析 |
1.2.5 多菌灵与β-微管蛋白的结合平衡分析 |
1.2.6 多菌灵与β-微管蛋白结合的动力学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融合蛋白上色氨酸数目及位点 |
2.2 多菌灵对β-微管蛋白的荧光淬灭 |
2.3 多菌灵同β-微管蛋白的结合平衡 |
2.4 多菌灵和β-微管蛋白体外结合的动力学特性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全文小结 |
一、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 |
二、本文创新点 |
三、本文尚待解决的问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硫酸黏菌素致小鼠神经毒性初探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黏菌素 |
1.1.1 黏菌素的药效学 |
1.1.2 黏菌素代谢动力学研究 |
1.1.3 黏菌素的抗生素后效应 |
1.1.4 黏菌素的毒理学 |
1.1.5 黏菌素残留研究进展 |
1.2 药物神经毒性的评价方法 |
1.2.1 神经行为学检查 |
1.2.2 形态学检查 |
1.2.3 生理学检查 |
1.2.4 生化检查 |
1.2.5 神经毒性体外评价模型 |
1.3 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1.3.1 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 |
1.3.2 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
1.3.3 毒代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1.4 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
2.2.1 急性毒性试验 |
2.2.2 生物样品中硫酸黏菌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硫酸黏菌素毒代动力学研究 |
2.3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实验 |
2.3.1 临床症状观察 |
2.3.2 硫酸黏菌素对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的影响 |
2.3.3 硫酸黏菌素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影响 |
2.3.4 神经行为学实验 |
2.4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细胞的毒性试验 |
2.4.1 DRG神经元细胞的培养 |
2.4.2 DRG神经元细胞的鉴定 |
2.4.3 DRG神经元细胞半数抑制率(IC_(50))的测定 |
2.4.4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形态学变化观察 |
2.4.5 DRG神经元细胞活性检测 |
2.4.6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胆碱含量变化 |
2.4.7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
2.4.8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凋亡检测 |
2.4.9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的检测 |
2.4.10 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细胞[Ca~(2+)]_i浓度影响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急性毒性和毒代动力学研究 |
3.1.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1.2 测定生物样品中硫酸黏菌素方法学考察结果 |
3.1.3 硫酸黏菌素毒代动力学试验结果 |
3.2 亚急性毒性试验 |
3.2.1 临床症状的观察结果 |
3.2.2 硫酸黏菌素对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3 硫酸黏菌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2.4 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果 |
3.3 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细胞的毒性试验结果 |
3.3.1 DRG神经元细胞的鉴定结果 |
3.3.2 DRG神经元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测定 |
3.3.3 DRG神经元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
3.3.4 MTT法检测结果 |
3.3.5 LDH水平检测结果 |
3.3.6 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胆碱含量的测定结果 |
3.3.7 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 |
3.3.8 DNA Ladder检测结果 |
3.3.9 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 |
3.3.10 硫酸黏菌素致DRG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的检测结果 |
3.3.11 硫酸黏菌素对DRG神经元细胞[Ca~(2+)]_i影响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硫酸黏菌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
4.2 硫酸黏菌素毒代动力学研究 |
4.3 硫酸黏菌素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4.4 硫酸黏菌素对N-乙酰基神经氨酸含量的影响 |
4.5 神经元细胞的培养 |
4.6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细胞毒性作用 |
4.6.1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细胞形态的影响 |
4.6.2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活性的影响 |
4.6.3 氧化应激对小鼠DRG神经元的影响 |
4.6.4 硫酸黏菌素对小鼠DRG神经元细胞[Ca~(2+)]_i浓度的影响 |
4.7 硫酸黏菌素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血栓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海带研究概况 |
1.1.1 植物学性状研究 |
1.1.2 营养成分研究 |
1.1.3 生理功能研究 |
1.1.4 海带的开发利用 |
1.2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概况 |
1.2.1 不同分子量岩藻聚糖糖硫酸酯的制备、分离与纯化方法 |
1.2.1.1 海带岩藻聚糖糖硫酸酯粗糖的提取及纯化 |
1.2.1.2 海带不同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纯与分离纯化 |
1.2.2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结构研究 |
1.2.3 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功能简介 |
1.2.3.1 抗凝血功能 |
1.2.3.2 抗血栓功能 |
1.2.3.3 其它生物学功能简介 |
1.3 血栓性疾病概述 |
1.3.1 血栓疾病的危害及分类 |
1.3.2 血栓的形成机制 |
1.3.3 血栓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
1.3.3.1 抗凝药物 |
1.3.3.2 抗血小板药物 |
1.3.3.3 溶栓药物 |
1.4 课题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不同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分离纯化及化学组成研究 |
2.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Q-Sepharos FF 阴离子交换制备中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
2.2.2 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制备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 |
2.2.3 分子量的测定-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 |
2.2.4 硫酸根含量的测定 |
2.2.4.1 传统氯化钡-明胶法 |
2.2.4.2 改进后氯化钡-明胶法 |
2.2.4.3 离子色谱法 |
2.2.5 中性糖含量的测定-糖醇乙酸酯衍生物气相色谱法 |
2.2.6 红外光谱分析糖链结构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
2.3.2 硫酸根含量结果 |
2.3.2.1 传统氯化钡-明胶法 |
2.3.2.2 改进后氯化钡-明胶法 |
2.3.2.3 离子色谱法 |
2.3.3 高硫低分子量组分中性糖含量的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2.4 小结 |
3 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血栓活性的研究 |
3.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3.1.1 材料 |
3.1.1.1 样品 |
3.1.1.2 实验动物 |
3.1.2 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配制 |
3.2.2 实验步骤 |
3.2.3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刺激电流对全阻塞时间的影响 |
3.3.2 各组血浆中血液因子的比较 |
3.4 讨论 |
4 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 |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4.1.1 材料 |
4.1.1.1 样品 |
4.1.1.2 实验动物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试剂配制 |
4.2.2 实验步骤 |
4.2.3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5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
5.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5.1.1 材料 |
5.1.1.1 样品 |
5.1.1.2 实验动物 |
5.1.2 试剂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试剂配制 |
5.2.2 实验步骤 |
5.2.3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6 抗血小板聚集的大鼠体内实验和人体外实验 |
6.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6.1.1 材料 |
6.1.1.1 样品 |
6.1.1.2 实验动物 |
6.1.2 试剂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试剂配制 |
6.2.2 实验步骤 |
6.2.2.1 人体外血小板实验 |
6.2.2.2 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6.2.3 统计学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人体外血小板实验 |
6.3.2 ADP、AA、凝血酶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6.3.3 ADP、AA、凝血酶对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6.4 讨论 |
7. 小结 |
8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低温透析对血透中低血压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综述 |
1.1 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
1.2 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原因 |
1.3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机制 |
1.4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病例选择和分组 |
2.2 透析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透析前后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变化见表1 |
3.2 低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2 |
3.3 低温透析后患者的感觉 |
第4章 讨论 |
4.1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
4.2 目前预防透析性低血压的方法 |
4.3 低温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高低钠在诱导透析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枸橼酸钠抗凝CRRT救治的优势研究[D]. 李文哲. 青岛大学, 2021
- [2]比较高、低剂量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 ——一项随机、交叉、对照临床试验[D]. 许明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低钠血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张艾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
- [4]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普通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进展[J]. 许明杰,洪大情,王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03)
- [5]优质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何艳妍. 齐鲁护理杂志, 2015(23)
- [6]灸药结合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厥脱证)的临床研究[D]. 王红.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7]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α、β2-微管蛋白的原核表达、体外聚合及药物结合研究[D]. 徐建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8]硫酸黏菌素致小鼠神经毒性初探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D]. 林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9]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血栓活性研究[D]. 董诗竹.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10]低温透析对血透中低血压的干预研究[D]. 张鹏远. 吉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