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间仙境——崂山(论文文献综述)
诸葛,刘悦琛[1](2021)在《拥抱蓝色大海 探寻人间仙境》文中指出山东拥有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大陆海岸线,海水清澈,沙质良好,气候宜人。渤海与黄海交汇,形成众多滨海风光。帆船之都青岛、人间仙境烟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威海,以及新兴的海滨城市日照,构成了中国东部唯一的海滨城市群——仙境海岸。2014年,山东策划推出了十大"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品牌。其中,"仙境海岸"海滨旅游品牌,已成为山东旅游的一张标志性名片,在绵延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镶嵌着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颗"明珠",海风习习、水天一色的海滨美景,是游客们不舍离去的人间仙境。
史鹏飞[2](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指出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茜[3](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柳已青[4](2021)在《耐冬:五重想象,或现实》文中研究指明蓝色梦境中的海岛,点燃红色的花朵遥望崂山,山峦起伏,云霭升腾,幻化无穷。乘仙槎出入风波里。遥望海天,水天一色,万顷汪洋。蔚蓝苍穹,海天苍茫,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海面波平如镜,阳光跃动,飞鸟滑翔,巨鲸摇动尾鳍,喷出巨大的水柱,宛若喷泉。
邢学敏,崔嘉芮[5](2020)在《丘处机崂山道教诗词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丘处机曾经两次登临崂山传道,共留下咏崂诗词42首,在其全真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这些诗词,丘处机赞叹崂山的山海林泉胜景,盛赞崂山为修道佳地,并阐发了全真理念与修道哲理。丘处机的咏崂诗词,既"以道观物",又"观物体道",他将对崂山景物的描写与证道、悟道、传道交织在一起,堪称崂山题咏的佳作。丘祖的登临对崂山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崂山逐渐发展成为全真教的重要活动中心。
孙克诚[6](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杜娇娇[7](2020)在《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环境特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成为游客的最佳选择。由于风景名胜区中固有的传统游赏模式以及景区建设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的游赏体验和感受,在此形势的背景下,以有效保护自然风景区为发展前提,合理地利用风景区现有的资源,满足广大游客多元的个性化游赏服务需求,提供丰富高质量的个性化游赏服务和体验,成为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青岛崂山太清风景区为例进行研究,借助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方法,选取景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因子,调整相关评价参数,建立适合的游憩机会谱(ROS),量化环境类型的划分,制定游憩活动清单,从而寻求景区在环境、活动、管理、设施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建立动态游赏体系,并对不同环境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对策,科学指导景区的综合性发展。首先,对研究样地的自然环境现状、风景资源现状以及游赏道路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研究的方法。展开对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以自然环境特征、游客活动特征以及在时空特征下游客的游赏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得到游客游赏活动在流量分布、活动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以及活动类型均出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这与景区中所提供的生态环境资源、景区游赏活动事件以及游赏机会有直接关系,运用景区游赏活动特征及规律为后续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构建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系,通过利用调查问卷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物理环境因子、社会因子、管理因子,并进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获得各个因子以及各指标层的权重,将景区划分成生态游憩型、景观游憩型、设施游憩型以及商业生活型四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环境类型的评价指标在景区的特征体现,包括游憩机会、游憩活动体验、活动场地要求以及游憩机会谱序列,构建太清景区的游憩机会谱,为之后的动态游赏规划系统和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基于构建的游憩机会谱和对景区游赏特征的研究,总结景区环境、游赏行为以及与景区管理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形成包括动态管理模式、空间游赏路径、游赏景区游赏主题以及游憩机会选择的动态游赏体系。该体系需要收集处理海量游赏信息数据,完成对游憩活动的指引、反馈和定制的个性服务,同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监测。能够实现为游憩者提供科学的游赏指引和高品质的游赏感受,给管理者提供高效管理并配置游赏资源分配的方案;为规划者及时提供使用评价,及时的修正并对游赏环境设计进行优化,利用该体系的内容可直接指导景区的优化设计。最后,以游憩机会谱以及建立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为基础,形成以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和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型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策略,运用此设计要点,选取景区中四种环境类型的局部地块进行设计优化运用,并为其他类似景区在游赏规划方法上提供可以借鉴的办法。本论文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借助构建的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研究风景名胜区的动态游赏规划能够对景区的建设实践以及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游赏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观点,可以分析风景区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游赏主次关系及利用可行性,依据游客的动态游赏行为、游赏内容选择、游赏路线选择将游赏信息及时传达给游憩者。动态游赏规划通过游赏特征的潜在规律进行优化设计指导和管理措施协调,可以全面展示风景区景观形象、呈现景源价值、提升游览体验。依据研究成果构思景区、景线、景群及主要景点的游赏主题与形象,解决景区可持续发展与游憩者活动体验之间的矛盾关系,平衡游憩机会与景区可持续发展和景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并激活景区中潜在的游赏活力,提高游赏质量;通过划分环境类型合理规划布局景区的动态游赏内容,针对以上景区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优化和发展措施,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景区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景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王晨[8](2020)在《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旅游业也日渐兴盛。近几年尽管来访中国的日本游客人数有所下降,但是通过让日本游客了解中国的魅力,可以促进中日两国关系回暖,从而吸引更多日本游客来华旅游。如何让日本游客在游玩景点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将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这样,如何正确地将景点文化以及历史讲解给游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次口译实践报告决定翻译观光手册《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该手册涉及哲学、地理、历史等,内容十分广泛,是向国外介绍山东旅游资源的宝贵资料。关于山东观光手册的翻译实践报告有不少英文方面的,但是日语方面的并不多。该实践报告,对日本游客来说,是更好了解山东省的绝佳手段;对山东省来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从而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加之以种类纷繁的工艺品、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以及描写美景的华丽辞藻,希望能锤炼口译者的翻译能力,同时也期待能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借鉴。本报告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实践任务。说明本实践报告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以及该实践的过程;第二章分析了该宣传手册的特点。主要从内容和对象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内容包括单词、句子和文章三个层面。然后基于本手册特点,决定了翻译时的文体。最后结合文章的特点选择以重在传达意思的“释意理论”为理论指导,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基于手册特点从词语和文章两方面对对仗句、古诗和食物等举例说明,介绍了文中翻译难点,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四章对实地口译实践在总结和反省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今后的课题。
邢学敏,崔嘉芮[9](2020)在《观物体道:丘处机崂山道教诗词探析》文中研究指明金明昌二年(1191)十月,丘处机从陕西东归,回到故乡栖霞,直至金兴定四年(1220)正月离开莱州昊天观应召北行为止,这三十年间,丘祖积极地在登、莱、青各州传道,主持斋醮活动,视察教团,并写下了大量记游诗和山水诗。金泰和三年(1203),刘处玄逝世,丘祖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遂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教务活动。
高芬[10](2020)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崂山风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旅游需求逐日增长,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已从目的地本身资源到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间的竞争。塑造良好的目的地形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理想状态是旅游目的地维持正面、积极的形象,改善负面、消极的形象,这种良性循环不仅能继续提升其形象,还能增加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游客在网络留下的目的地游记,目的地形象感知成为可以量化的概念。本文以山东省青岛市的崂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在梳理历来国内外研究文献后,基于崂山风景区的特点及现状,提出在网络文本分析法下研究分析其形象感知。首先研究方法使用了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八爪鱼采集软件,收集携程旅游网、马蜂窝、去哪儿、驴妈妈旅游、途牛旅游网和同程旅游6家网站的305篇游记样本,通过认知-情感模型建立分析类目;其次再使用ROST CM软件分析后,得到了崂山风景区目的地感知形象的研究数据,并使用相同的方法从崂山风景区官方网址和微信公众号中得到其官方投射形象;最后将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对比分析,分别从关注角度、形象传递效果、文化资源传递程度和游览方式/时间来对比,进而提出崂山风景区形象的提升建议。根据研究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1)从游客基本特征分析得到崂山风景区的游客分布、出行交通方式、出游季节、旅游次数、游玩天数和游玩方式;(2)游客对崂山风景区的认知形象并不均衡,自然资源频数较高,游客对文化资源感知较低;(3)游客对崂山风景区的情感形象整体处于积极层面,反映了游客来崂山风景区游玩的体验态度呈积极态势;(4)崂山风景区的总体形象准确,游客的重游意向有待提高,日后可以采取丰富产品线路、深化产品营销推广、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方式来提高游客重游意向;(5)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存在一定差异,双方对崂山风景区的形象认同一致,但在整体氛围、传播活动时效性、传递文化资源程度、引导旅游感知方面均不同;(6)综上提出崂山风景区改善建议:满足游客需求,优化旅游体验;提升人文内涵,助力文旅融合;旅游整合营销,新媒体任重道远;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深耕崂山智慧旅游;优化政府职能,全局管控发展。
二、人间仙境——崂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间仙境——崂山(论文提纲范文)
(1)拥抱蓝色大海 探寻人间仙境(论文提纲范文)
修性养心的首选之地 |
最具“仙气”的旅游品牌 |
(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山地旅游 |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
三、体验价值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情境理论 |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
三、数据来源 |
四、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
二、开放式编码 |
三、主轴式编码 |
四、选择式编码 |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案例地选择 |
三、测度步骤阐述 |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量表生成 |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研究假设 |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代山东经济 |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
第二章 济南地区 |
第一节 王士祯 |
第二节 蒲松龄 |
第三节 田雯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新城王氏 |
二、淄川王氏 |
三、历城朱氏 |
四、德州田氏 |
第三章 青州地区 |
第一节 赵执信 |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
第三节 丁耀亢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安丘曹氏 |
二、诸城刘氏 |
三、诸城相州王氏 |
第四章 兖州地区 |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
第二节 黄恩彤 |
第三节 文学家族 |
一、曲阜孔氏 |
二、曲阜颜氏 |
三、济宁潘氏 |
第五章 胶东地区 |
第一节 宋琬 |
第二节 高密诗派 |
一、高密三单 |
二、高密三李 |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
第五节 文学家族 |
一、福山王氏 |
二、文登于氏 |
三、文登毕氏 |
四、即墨黄氏 |
五、掖县赵氏 |
六、高密单氏 |
第六章 其他地区 |
第一节 吴重熹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一、海丰吴氏 |
二、惠民李氏 |
三、曹县万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
一、济南 |
二、兖州 |
三、青州 |
四、登州 |
五、莱州 |
六、泰安 |
七、沂州 |
八、曹州 |
九、东昌 |
十、武定 |
致谢 |
(4)耐冬:五重想象,或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蓝色梦境中的海岛,点燃红色的花朵 |
张三丰手植耐冬,手植传说 |
白耐冬的仙气,张三丰的仙逸 |
太清宫的绛雪,蒲松龄的花仙 |
莫干山上的清梦,山茶花缀满梦的帷幕 |
(5)丘处机崂山道教诗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游山玩水且留连 |
二、青山本是道人家 |
三、山川皆属道生涯 |
结语 |
(6)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概念 |
1.3.3 游憩机会谱相关概念界定 |
1.3.4 游赏轨迹聚类概念 |
1.3.5 动态游赏规划概念 |
1.4 游憩机会谱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游憩机会谱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
1.4.2 游憩机会谱的国外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3 游憩机会谱的国内研究进展及水平 |
1.4.4 国内外游憩机会谱案例分析 |
1.4.5 游憩机会谱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小结 |
1.5 研究样地概况 |
1.5.1 崂山太清景区的历史变革 |
1.5.2 崂山太清景区现状资源普查 |
1.6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6.1 本文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赏特征研究 |
2.1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自然环境特征 |
2.1.1 自然资源类型特征 |
2.1.2 游赏路径特征 |
2.1.3 景点分布特征 |
2.1.4 景点季相特征 |
2.2 崂山太清景区影响游赏特征的游客行为活动特征 |
2.2.1 游客流量分布变化 |
2.2.2 游客游赏活动时间变化 |
2.2.3 游客游赏活动空间变化 |
2.2.4 游客游赏活动类型变化 |
2.3 崂山太清景区时空背景下的游赏特征 |
2.3.1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轨迹聚类特征 |
2.3.2 与景区时空背景相结合的游赏出行链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构建与分析 |
3.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概述 |
3.1.1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主要解决问题 |
3.1.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谱系界定 |
3.1.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框架特征 |
3.2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构建 |
3.2.1 环境变量的初步筛选与拟定 |
3.2.2 环境变量的因子分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命名 |
3.2.4 游憩机会谱分级体系建立 |
3.3 崂山太清景区游憩机会谱的特征分析 |
3.3.1 游憩环境类型应用特征分析 |
3.3.2 游憩活动类型和游憩机会特征分析 |
3.3.3 游憩机会谱因子构成及类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体系 |
4.1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原则 |
4.1.1 协调游赏活动与景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
4.1.2 协调现状固有格局与游赏活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
4.1.3 协调游赏需求与配套设施之间的矛盾 |
4.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内容建设 |
4.2.1 动态管理模式 |
4.2.2 动态空间游赏路径 |
4.2.3 动态游憩环境类型及规划保护 |
4.2.4 动态游赏主题及游憩机会选择 |
4.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动态游赏规划体系实现方法 |
4.3.1 形成动态游赏的指标体系 |
4.3.2 建立动态游赏体系的信息处理平台 |
4.3.3 实行动态游赏体系的运行机制 |
4.3.4 动态游赏体系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与对策 |
5.1 崂山太清景区优化设计对策 |
5.1.1 平衡游憩活动在游憩地中分布,合理分配环境压力 |
5.1.2 增强游憩地局部空间优化,进行适游区的品质重建 |
5.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游赏行为指导 |
5.2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环境类型优化设计要点 |
5.2.1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游憩型 |
5.2.2 以景观美感为主的景观游憩型 |
5.2.3 以活动参与为主的设施游憩型 |
5.2.4 以品质体验为主的商业生活游憩型 |
5.3 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优化设计 |
5.3.1 生态游憩型 |
5.3.2 景观游憩型 |
5.3.3 设施游憩型 |
5.3.4 商业生活游憩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附录 “崂山太清游憩机会及体验调查” |
致谢 |
(8)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第一章 通訳任务についての绍介 |
1.1 通訳実践の必要性 |
1.2 実践対象の由来 |
1.3 通訳実践の目的と意义 |
1.4 通訳実践の形式 |
第二章 ブランドトップ10の特徴の分析と通訳の指导理论 |
2.1 ブランドトップ10の特徴 |
2.2 対象 |
2.3 意味の理论について |
第三章 ブランドトップ10の通訳における実例分析 |
3.1 语汇の再构造 |
3.2 文章の再构造 |
第四章 通訳実践の反省 |
4.1 実践时不备なところ |
4.2 评価されるべき所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付録一:原文 |
付録二:译文 |
谢辞 |
(10)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崂山风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情感分析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基础 |
2.1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和发展 |
2.1.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维度 |
2.1.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 |
2.2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
2.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机制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测量 |
2.3 网络文本分析在旅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3.1 游客形象感知与满意度 |
2.3.2 游客行为意向 |
2.4 游客行为意向 |
2.5 研究述评 |
2.6 理论模型基础 |
2.6.1 认知-情感模型 |
第三章 崂山风景区概况及研究设计 |
3.1 崂山风景区概况 |
3.2 研究设计 |
3.2.1 样本采集 |
3.2.2 样本内容预处理 |
3.2.3 研究工作及流程 |
3.2.4 信度检验 |
第四章 崂山风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分析 |
4.1 崂山风景区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
4.2 崂山风景区认知形象分析 |
4.2.1 旅游吸引物 |
4.2.2 旅游服务与基础设施 |
4.2.3 旅游环境和氛围 |
4.2.4 游客动机及行为 |
4.3 崂山风景区情感形象分析 |
4.4 崂山风景区总体形象分析 |
4.4.1 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
4.4.2 游客的重游意向分析 |
4.5 崂山风景区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分析 |
4.5.1 崂山风景区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 |
4.5.2 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间仙境——崂山(论文参考文献)
- [1]拥抱蓝色大海 探寻人间仙境[J]. 诸葛,刘悦琛. 走向世界, 2021(37)
- [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3]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耐冬:五重想象,或现实[J]. 柳已青. 山东文学, 2021(01)
- [5]丘处机崂山道教诗词探析[J]. 邢学敏,崔嘉芮. 青岛文化研究, 2020(00)
- [6]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7]基于游憩机会谱的崂山太清景区动态游赏规划及优化设计研究[D]. 杜娇娇.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8]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口译实践报告[D]. 王晨. 青岛大学, 2020(02)
- [9]观物体道:丘处机崂山道教诗词探析[J]. 邢学敏,崔嘉芮. 中国道教, 2020(03)
- [10]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崂山风景区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高芬.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