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毕业应对策略与指导

中职学生毕业应对策略与指导

一、职校生毕业应对策略及其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秀[1](2020)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教研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日益突显。同时,教研员也被赋予了众多的角色,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教研员的职责越来越庞杂,角色定位也越来越模糊。外在的多重角色赋予使得教研员无论是对于其自身,或是对其所在的教研组织,都存在着身份认同的困扰。针对教研员身份冲突与抉择的难题,教研员的身份建构问题逐步进入到研究者的讨论视野。本研究以后结构主义取向作为理论视野,聚焦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这一主题,参照后结构主义关于身份研究的观点,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中的个案研究法作为研究策略。在研究中首先梳理了身份建构的概念和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访谈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以W市B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的身份建构历程、关键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首先,从身份建构的历程来看,教研员的身份建构经历了角色转换、适应与重建的动态过程。教研员基本上由优秀教师演变而来,且主要受外部因素的驱动才树立了他们作为教研员的身份,做教研员是一个自我摸索与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研员对身份进行了选择与重构。其次,教研员个体自身和外部情境共同作用于他们作为教研员的身份建构过程,教研员身份发展的变化过程就是教研员个体在与自我和外界环境之间互动以寻求工作价值的过程。一方面,教研员从社会情境中,包括了在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组织环境、重要他人中建构教研员的群体身份,寻求教研员群体特有的工作价值。另一方面,教研员通过与自我互动,对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进行反思和确认,寻求自我内心所真正认可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再次,虽然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教研员作为推动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人员,强调教研员应该发展其作为课程领导者的身份,但是实际中教研员自我建构的核心身份仍是教师指导者,偏向于依赖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教师和开展其它教研工作,与课程改革呼吁的教学研究者存有一段距离;最后,面对政策制度的规定与安排,教研员作为积极的能动者,在结构制约当中也只能表现出非常有限的能动性。而这种强结构和弱个体会共同作用于教研员的身份承诺。基于此,本研究围绕教研员身份建构的内涵,提出了建构教研员身份的可能性建议,具体包括:从“我是谁”的角度,建议教研员可以通过合作自传的方式,在自我的故事叙事中进一步感知和追问自己的身份,思考自我的身份建构走向何处,研究者在其中扮演者合作者与倾听者的角色,记录和理解教研员的身份建构故事,最终形成文本交给教研员本人,作为自我认知与反思的工具,并且这也能成为其他教研员的身份镜像;从“我要做什么”的角度,建议教研员要基于工作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形成“实践中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此外,从教研员身份发展的角度,建议教研员在实践中从工具理性重归交往理性,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之上,教研员会以寻求价值认同作为自己的身份建构路径,在这其中也更有助于教研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和构建自己的专业身份。

张燕[2](2020)在《职校青年“抖音”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认为短视频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视频短小精悍,内容丰富,深受广大网民喜爱,也因此吸引了许多互联网企业投资开发各类短视频APP。抖音是今日头条推出的短视频产品之一,与其他短视频产品不一样的是,抖音产品一推出市场,就吸引了大量青年网民用户的关注,在抖音发布的用户调查表中也显示,抖音用户主要是一些95后高知识高学历青年人群。青年群体是与互联网最亲近的一代人,也是新媒体应用最为活跃的一族。研究他们新媒体使用与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次研究参考学术界已有的短视频新媒体使用、社会支持、自我同一性、主观幸福感、个人价值观等等的研究成果。以广州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广州华夏职业学院青年学生为样本,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探讨职校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情况、所获得社会支持情况、自我认同的发展,抖音使用对其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并设计相关研究假设进行考察和探讨。研究主要发现:1,职校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有显着正向影响。“抖音”短视频使用对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有显着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在“抖音”短视频使用对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中起完全中介作用。2,职校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青年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青年学生所获得的自我认同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3,职校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对个人价值观有显着负向影响。社会支持在抖音使用对个人价值观的影响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4,职校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社会支持、自我认同起中介作用。总之,“抖音”使用能够提职校青年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对其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显着负向影响。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的心理状况,以及“抖音”使用对他们意识形态的影响。研究既是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术研究的一个补充,同时也是为抖音使用对职校青年用户影响的研究提供前沿研究和参考资料。

胡永波[3](2019)在《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现状及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规则意识是人们在认知认同外在规则的基础上形成的自觉遵守并用其指导和规范行为的观念。本研究运用自编问卷以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重庆市部分高中生的规则意识现状,分析了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探索高中生规则意识的培育路径。本研究将高中生的规则意识分为高中生对规则的基本认知、规则遵守意识以及规则参与意识三个维度,对规则的认知主要包括对规则内涵和作用的基本认知,规则遵守意识是指对不同类型规则作用认知基础上的内心产生的自觉遵守状况,规则参与意识维度主要反映高中生在规则制定和规则监督上的积极程度。本研究对重庆市50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总结了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的现状。总体而言,高中生的规则意识存在一定的积极方面,主要体现在高中生对于校纪校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不同规则类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认知,而且基本能做到遵守规则。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总体上高中生的规则意识仅处于中等程度,仍需大力提升规则意识水平。第二,高中生对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度最低。第三,高中生存在规则认知和规则遵守脱节的情形。第四,高中生规则参与积极性不高。第五,男生的规则意识水平相对较低。第六,学生干部规则意识并未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未发挥其应有的带头作用。最后,高中生的规则意识水平并未随年级的升高而提升。结合以上对高中生规则意识现状分析和其他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剖析了高中生规则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传统文化中重人情轻规则取向的深远影响、法律等惩戒措施的威严未能有效发挥、媒体缺乏有效正面积极引导;其次是高中生规则意识教育上存在偏差。表现在规则意识教育理念失衡、规则意识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忽视学生在规则制定、监督等环节积极性的调动;然后是高中生自身思想行为特点的不足。体现在自身素质欠缺,自制力缺乏、个性与规则要求冲突下的价值观偏差。最后是重要影响人物失范行为的负面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则意识培育的建议:第一,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高中生规则意识培育创造和谐环境。具体包括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为规则意识培育提供内生价值、借助法律等强制手段提高违反规则的成本、媒体密切关注舆情,进行积极有效引导;第二,完善高中生规则意识教育过程。从强化规则意识育人理念、丰富规则意识培育内容、创新规则意识教育形式、完善规则意识培育保障机制四个方向着力;第三,促进高中生加强自我规则意识教育。包括深化对规则的认知、严格运用规则要求自我,注重“知行合一”。第四,发挥重要他人的影响作用,强化规则意识的培养。

袁建伟[4](2018)在《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Z市某职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学校数量和规模已占据全国普通教育的“半壁江山”,再加上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连续刷新纪录,使得目前呈现出全国性的就业难现象,尤其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为此,党和国家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就业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文件大力支持和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然而,作为承担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职业咨询与辅导、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等专职任务的职业指导教师,并没有受到学校、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甚至职业指导教师连自我定位都不够清晰。结果是直接导致了目前在职业学校工作的职业指导教师其整体专业化程度不高并且关于该领域的现有理论成果比较匮乏。因此,本文认为:当下聚焦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这一新兴群体并对其专业化的内涵、现状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是破解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现实需要,而且是实现职业指导教师队伍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选取职业学校中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Z市某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实际情况调查,主要分析了职业指导教师在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创新创业意识以及专业化发展途径和现状满意度等情况,摸清了其专业化的真实状况,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例分析了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在其专业化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即职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薄弱、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足、专业态度积极性不高、职业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亟待增强、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和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不畅;并在此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客观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即职业指导教师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发展意识不强,教师专业背景与职业指导关联性较弱,其专业化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校和政府重视不够、相关配套政策跟进不力和指导教师专业化缺乏相应的标准。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前期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相关资料积累、梳理和充分的理论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中后期主要围绕某职业学校进行访谈和问卷,即首先对35名职业指导教师进行了问卷预试和试测问卷项目分析,并根据试测结果对试测问卷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对42名职业指导教师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并对其中3名职业指导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第三,综合采用SPSS和Excel统计软件对问卷和访谈资料进行科学量化分析并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专业化的六条对策,即明确自我定位、强化职业指导教师自我发展意识;开展系统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破除制度制约、完善其专业化政策保障;颁布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标准;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

蔡军[5](2018)在《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简称导学关系)是指在博士生教育过程中,博士生与直接导师(第一导师)之间的互动、影响和互信状态,它以学术、科研活动为基础,主要包括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角色、位置、行为。博士生科研投入是指博士生(包括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时间的博士)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程度和状态。研究导学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是改善培养条件,改革培养模式,组织培养资源,为博士生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创造优越培养环境的基础。基于人际环形模型理论、信任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三个相关研究问题,开展调查和分析。问题一,导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三,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基于人际环形模型理论、信任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影响度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呈负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导学关系影响度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存在负相关;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存在正相关。为了验证相关假设,本研究设计了两个互为补充的研究,一个是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导学关系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另一个是对南京某高校N科研团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问题和广州某高校G科研团队老师对学生的信任问题进行现象学研究,采用了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现象学研究等方法。本研究分七章对相关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和综合研究。第一章呈现了研究缘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问题、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由此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第三章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了人际环形模型的基本特征,人际环形模型与同类模型的比较特征,人际环形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章还收集整理了与信任内涵分析、功能分析、影响分析、分类、测量相关的理论。最后梳理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概念界定、效能感来源和效能感测量相关的理论。第四章对研究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包括提出假设、建构模型、调查问卷设计和质性访谈设计等。第五章通过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和对个别博士生的访谈资料分析,研究了导学关系的基本状况、导学关系的差异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基本状况、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差异特征。第六章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分析了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特征和机制。本章还通过对南京某大学N科研团队、广州某大学G团队的现象学研究,分析了导学关系中信任的来源、影响因素、变化轨迹和意义。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结合博士生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导学关系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特征、导学关系对博士生投入的影响特征三个方面的结论。导学关系呈现五个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导学关系呈现了结构的差异性特征。在结构上的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信任和影响方面的差异。信任包括导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对导师的信任。导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以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为基础的。而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是以对导师的学术能力特征和品行特征为基础,是受博士生培养制度和管理因素影响极大的信任。在影响维度上,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导师在学术能力和学术威望方面影响的隐蔽性和持久性,二是导师在人际交往特征影响方面的情景性和短暂性。综合量化分析结果和质性研究结果,师生两个群体在判断什么是理想的导学关系的问题上具有一致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性。在导师看来,有利于博士生成长、有利于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导学关系是应该首选的师生关系。而博士生理解的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则是把师生之间交往的和谐程度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博士生也把与导师交往的时间成本因素放在了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位置上。第二,院校培养因素、团队文化因素对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影响度影响显着。而博士生的学术背景因素、工作背景因素对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和影响度影响不显着。第三,导学关系的整体信任状态较好,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不信任”状态和“非常信任”的极端状态表现不明显。“源于导师的信任”与“源于博士生的信任”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前者略低于后者。导学关系的“影响度”整体得分较低,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导师,影响与导师是否干预博士生有关,非干预性影响得分高于干预性影响。第四,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感发生于认同感、承诺、博士生身份认知等因素,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受制度因素影响,师生良性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与否、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程度多深、博士生对导师信任的态度是否恒定等问题与现象所反映的是博士生对科学价值的判断与偏好。导师对博士生信任的基石是学生的能力与责任心,团队对科研质量的诉求影响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导师的信任强化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外界压力。师生交往和信任变化的过程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内容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与现实发生冲突的过程。第五,导学关系的综合性特征。导学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性质与状态来得以体现。导学关系受院校培养因素、团队文化影响而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导学关系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出了易变的特征,主要体现为随时间的变化,师生之间的信任模式和信任程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信任是导学关系的核心要素,它起源于博士生的科研价值判断和价值倾向。师生之间信任变化是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等大学精神与社会现实冲突磨合和彼此消融的结果,由此而形成了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个特殊场景下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师生关系,它不同于企业中的师徒关系,也不同于中小学、本科、硕士阶段的师生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呈现四个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分类和排序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分为三类,分别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科研行为投入。根据对418位博士生调查统计结果,按均值由大到小降序排列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科研行为投入。标准差由小到大升序排序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和科研行为投入,反映了这三类指标的离散情况。第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整体特征。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结果来看,博士生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偏少,参与横向项目的博士生多于没有参与横向项目的博士生。多数博士生没有独立主持过科研项目。博士生在对科研属性的认识和理解上,主要倾向于认为科研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这也是博士生最为普遍的想法,较少博士生把科研作为一项正式工作来看待。而很少有博士生把做科研作为求职和升迁的工具。在对科研状态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博士生更倾向于认为科研活动具有学科开放性,较多博士生认为从事科研活动与博士生论文写作没有关系,科研活动仅是为了完成项目,而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功利性质较强。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紧密程度上,得分均值相对较低。博士生在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性质评价方面,把学科价值、学科方法放在首位,博士生也比较注重科研活动短期目的和科研活动的社会意义,而对科研项目的学术性、科研活动的丰富程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等等关注相对较少。从博士生科研参与的活力度来看,均值为3.04,博士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得分较高,而在与学术同行交流方面,则显得活力不够。在对科研投入自评打分方面,博士生自评科研持久性特征得分相对较高,而在对科研奉献特征方面得分次之,在专注特征方面则得分最低。第三,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差异特征。F检验结果表明,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因素对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各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信任度越高,则博士生科研情感投入得分越高,相应地,博士生科研认知投入得分也更高。检验结果还表明,信任度越高,博士生科研行为投入越高。F检验结果表明,导学关系的影响度对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三个维度得分高低不具有预测作用。第四,博士生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整体上是在导师指导或管理下的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就两个科研团队比较而言,G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完成项目的目的性更强一些,科研活动过程涉及到了更多管理的成份,在活动内容上也较多地涉及到了博士生与导师之间、博士生与博士生之间,科研团队与实验单位之间以及实验成果鉴别、应用单位之间的关系。而N团队更强调团队成员个人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涉及团队成员协作完成科研项目的信息。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导学关系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相关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认知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行为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情感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第二,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机制。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在博士生科研投入与导学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在博士生科研投入与导学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中,直接效应为0.18,间接效应为0.31,总效应为0.49。第三,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过程性特征。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是师生信任生成并产生作用的过程。科研投入过程中的探索的动机、活动的目的、方法的认定、事实的选择、体系的建构、理论的评价等因素都与科研价值和科研倾向有关。这些因素会影响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程度。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感不断形成的过程,也是博士生认同感、科研承诺、科研身份认知逐渐形成的过程。导学关系要对博士生的科研投入产生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良性的师生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而非良性师生互动则会成为在博士生和导师之间建立信任的大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博士生与导师不断交往和持续互动的过程,两个过程是同步的、交叉的。故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导师清晰了解博士生的能力和责任心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博士生和导师对科研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诉求,而对科研质量的诉求,会因为博士生与导师的差异程度和磨合程度而对师生之间的信任产生不同影响。第四,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意义。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进而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的过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影响路径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途径特点本身有关,导学关系主要是因师生之间的信任而起作用,师生之间的信任会给博士生带来成功的体验,能让博士生有机会看到导师在科研过程中的成功,让博士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有所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让导师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口头交流的形式来向博士生传递取得学业和科研成功的相关程序信息和策略信息。由于师生之间的信任,博士生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导师所传递的学科信息,增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多种精神因素交织的过程,这些因素又与现实形成冲突和矛盾,给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带来影响。在逐项分析和综合思考导学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独立特征和二者的相互关系产生条件、促变因素和诱变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博士生教育所面临的博士生培养政策上的困局,培养模式上的问题,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第一,要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价值,重视博士生效能感信息,从不同途径搜集并利用博士生效能感信息,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提升博士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增强博士生的文化自信。第二,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关注博士生多样化科研需求,给予博士生个性化指导,建立立体化师生交流平台,整合博士生的学习与科研资源,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分析从博士生招生到博士生培养各个环节中与信任相关的要素。加强招生多元化改革,保证师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确保师生之间的信任基础。完善制度,确保博士生和导师在学术指导、科研指导、科研合作、成果利益分配等问题上有清晰的界定。有了明确的界定,导师有可靠的依据对博士生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加以判断,导师也明确了自己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必须扮演的角色,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了清晰的界定,博士生也对攻读学位过程中应该努力的目标、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信任导师,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本研究建议建立导师公开述职制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在逐步加强落实相关制度,对导师的指导实施监督和评估。但导师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存在不足,博士生没有知情权,博士生也缺少机会参与对导师的评价。一旦导师公开述职,导师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也就透明化,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也就演变成了公开的信任、透明的信任,减少了其间的盲目性。基于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综合分析结果,建议对博士生的学习、科研实施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评价,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一旦导师对博士生的管理和控制行为在严格的制度下实行,师生之间的信任的制度化成分就会增多,理性化程度就会提升,其重心是让导师更好地了解博士生,形成深度信任,建立良好导学关系。为了让导师更好地了解博士生,建议建立博士生定期汇报制度,汇报博士生的学业进展、科研进展。由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存在管理上的差异,建立和实施定期汇报制度时,可以在硬性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机动的成份。一旦博士生有了定期向导师汇报的责任和义务,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也就建立起来了,也就不会出现本研究所发现的导师对博士生信任不足的现象。此外,还需要对师生共同发表科研成果、合作开展科研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明确。鼓励师生之间公平、高效的合作,利于博士生的成长,也利于更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为了升级师生之间的信任水平,提高导学关系质量,建议完善“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导师在责任明确、易于沟通、默契合作、互为监督的氛围下工作,导师之间有良好信任,也促使师生之间信任水平的提升、信任模式的转变。本研究是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形势下做的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量化数据分析方法,同时,也采用了访谈资料分析和现象学观察和反思等适合于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和影响度特征,认识到了师生交往对形成导学关系基本特征的作用,证实了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因素在提升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改善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方面所起的作用,探索了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确保师生互信、改善导学关系、激发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促使博士生提高科研投入度的机制。由于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受限,本研究在量化研究过程中选择样本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在样本量上也仅限于418个有效样本。因而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推广上具有局限性,只是局部反映了我国博士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现状与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和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状态。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真实情况。本研究设计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量化研究部分和质性研究部分分析的重点都是学校这个场域内发生的师生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行为,分析时,把师生关系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来,这种分析思路容易发现研究对象所存在的某些特点,但是,师生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师生关系不能完全与社会上其它复杂的关系完全分离开来,师生关系与其它社会关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师生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在下一步研究中,我们将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积极吸收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思想的最新科研成果,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模拟,更为真实形象地反映导学关系的结构变化、博士生行为模式的变化、导学关系及博士生科研行为的共变情况。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进行深层次、宽视野的分析,得出更接近于真实和本质的结论,总结博士生教育的问题和规律,为下一步制定研究生教育政策,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与思想依据,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为中国的腾飞和发展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伏达生[6](2017)在《提升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行动研究 ——以礼县某职业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职校办学模式的复杂性及农村职校生的特殊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其现状进行把握后,通过行动研究辅以课堂观察、访谈形式对农村职校生的阅读现状尝试性进行改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鉴于农村职校及学生的特殊性,确立此次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及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此外,通过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课外阅读的概念、农村地区高中生课外阅读和职校生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及提升职校生语文课外阅读效果的策略。第二部分主要从影响职校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和认识、动机和兴趣倾向、习惯和方法、指导及课外阅读环境方面分析现状。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该职业中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行动研究计划的实施,笔者首先确立了行动研究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为期三轮的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职校生对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兴趣显着提高,能掌握基本的课外阅读技法及学生的整体能力都有所提高。第五部分主要是此次行动研究的整体反思与后续研究展望。三轮行动研究,虽未让每一农村职校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但在笔者开展研究的班级,从最初的态度与行为相左、无目的开展课外阅读、茫然、教师指导的严重缺失到目前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提高及掌握基本的阅读技法等,可见此次行动研究有其效果。

李颖[7](2017)在《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历程中,走出旧观念的束缚,倾听时代的召唤,必然伴随足够强烈的愿望和压力,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这样一种追求的产物,肩负着时代变革的使命,聚焦国家、学校以及个体生命现象,无论在理论或现实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既有利于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依据,也有利于学校打破常规化课程教学的局限,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转变教师的育人观,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行为,涵养健康心灵。但从现实发展来看,对校本课程体系概念的认识模糊、研究实践居多、理论不足、探讨不够深入、缺少管理和评价的研究等问题是制约校本课程体系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和深入。研究选取W市S实验学校为调研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从现实考察和体系框架建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使校本课程体系建构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形成一套新的有实际发展意义的做法。校本课程体系是指为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而对课程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进行排列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和不断进化的系统,具有结构性、功能性、目的性和可控性的本质属性。生态主义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可以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S实验学校的实际调研数据显示,校本课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弊病,例如课程活动范围局限、课程资源来源渠道有限、课程类型单一、课程质量低等,后期建设工作应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丰富校本课程类型、提高校本课程质量、重视对校本课程的管理等。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主要以“思源—助流—扬波”的指导思想,以“理”、“实”、“异”、“活”、“合”的建构原则,以体系建构的整合模式,以“校本课程体系研发小组建立—情景需求分析—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课程组织—课程的实施、评价与修订”为研发流程,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其形成完整体系。由于学识、能力、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后续研究将在“丰”、“修”、“验”、“拓”、“监”这五个方面予以深化。

张艳[8](2016)在《基于情境判断测验的师范生隐性知识发展现状研究》文中认为隐性知识不仅仅是知识的一种静态形式,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的联系尤为紧密。师范生作为准教师群体,其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发展对教育信念的树立以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对师范生隐性知识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为师范生更深刻的理解教育问题,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保证教学质量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够为师范生整体的职业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教师的教育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研究一:以访谈、观察、开放式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收集材料,自编《师范生隐性知识情境判断测验》,以沈阳师范大学136名师范生为被试进行预测。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99,重测信度为0.754,分半信度为0.835,同时量表也具有较好的效度。结果表明,《师范生隐性知识情境判断测验》可以作为相关的测量工具。研究二:以《师范生隐性知识情境判断测验》为工具,以沈阳师范大学120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实习前后对师范生隐性知识水平加以测量。结果表明:1.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水平总体差异不显着。教育实习后,师范生在反击、立规矩、委托、回避4种策略上的得分略低于实习之前,其余3种策略上的得分略高于实习之前。2.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在识别应对教学问题情境中好的策略变化较小,在识别坏的策略上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好的策略方面,实习后,在说服教育策略的识别上较实习前有所下降,其余策略均无变化;坏的策略方面,实习前倾向于将反击、立规矩归为坏的策略,实习后更倾向于将服从归为坏的策略。3.实习前,师范生隐性知识水平在专业上存在显着差异,人文社科类师范生在各策略上的平均分均高于理工类的大学生,其中在反击、立规矩、回避、服从4种策略上存在显着差异。实习后差异不显着。4.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水平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着。研究三:教学反思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水平总体差异不显着,但在具体策略上有所变化。综合三个子研究的结果,本研究认为经过教育实习,师范生并没有获得相应的隐性知识。由此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师范生隐性知识研究与宣传力度,加强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相关的实习制度,提升师范生对师徒互动的认识,为师范生隐性知识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龚顺强[9](2016)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不少中职学生的工作表现差强人意,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许多实习后的中职学生也承认,面对完全不同的环境,没有自己期待的那样好,强烈的挫败感对自信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同时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导致工作非常被动。这些压力让很多中职学生产生了对职业的畏惧,也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活的适应。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职学生在入职适应上面存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中,入职适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大学生,对中职学生的研究很少见。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入职适应问题研究已成为中职素质教育的一项新课题,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对他们取得职业成功很有意义。本研究采用了2014年江苏理工学院张弘、钱丹等人编制的“职校生入职适应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用于调查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入职适应的现状及发现问题并对下一步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通过对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302个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检验,对中职学生的入职适应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方式,对部分入职适应存在障碍的志愿者进行辅导干预。选取了40名自愿性、合作性和承诺性都较高的志愿者作为团体成员,并随机将成员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无干预,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后测和跟踪测。本研究的结论有:1.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学生入职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自身心理适应状况良好,但职业环境适应性方面较差。2.不同性别中职生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方面存在非常显着差异,并且男生都高于女生。3.不同生源地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在职业选择适应性、职业心理适应性、学习与技能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四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城镇学生好于农村学生。4.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职业心理适应性、职业环境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三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且非独生子女好于独生子女。5.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职务在职业心理适应性、学习与技能适应性、职业人际适应性三个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各维度的排序为:校级干部>院系级干部>班级干部>无。6.云南某学院中专部三年级参加过实习实训的中职学生对入职适应辅导有较高的需求,希望学校更多地开设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来提高入职适应,具体的辅导内容大多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技巧、文化素养的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自信心培养、压力管理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7.初步形成了应用于中职生入职适应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8.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是可行和有效的。

岑艺璇[10](2015)在《国外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核心技能形成的职业教育机制为中心》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多学科理论及其方法对新职业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谓“新职业主义”,不仅仅是指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或理论流派,而且它是指通过政府主导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想、政策、法律、管理和实践的合作型革新,它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入的世界影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研究在分析了英、美、德、澳四国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资料的基础上,大体上完成了该论文的写作。论文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如下:一、分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及意义,探究新职业主义及其教育的实质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呈现形式、特征和改革的范围和实体。新职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统一。约翰·杜威的实验学校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课程论就是关于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和相结合的典型。二、指出了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成功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其推动机构能够较好地处理计划、目标、政策、行动、激励机制、制度和资源配置等之间的机制和关系。大量的学者型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新职业主义教育倡导课程的合作开发来整合学术和职业教育的内容以及课堂外的教育经验。三、尝试构建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核心技能开发理论(理论的核心和主体部分)、规范化运行理论(技术技能的规范,技术技能水平的标准保障)、情境化学习理论(从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经验”,是能力构建、专业知识发展的前提条件)、技术技能文化的积淀和推动理论(获得技能的价值体系,技能发展的推动力和积累力)和制度供给动力推动理论(一种保障条件、一种动力机制)等五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四、分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实现过程,即从核心技能(个体)——核心能力(团队)——核心竞争力(团队、集体、国家);提出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动力系统构成即,市场拉力、制度供给的推力及保障力、文化的推力和吸引力、工作场所情境化的注意力等方面动力。五、探讨了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核心技能的本质特征,从能力来源、能力作用、重点选择和与一般具体技能存在方式的区别的角度进行探讨,从知识框架结构、强制性标准结构、国家标准体系结构、项目概念框架结构四个维度分析核心技能的功能结构,从技能条件选择、技能选择程序、技能生成路径和技能理论框架的检验与调整这四个方面阐释核心技能形成的基本原则,分析了英、美、德、澳四国核心技能课程开发机制的特点。六、进行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情境化学习理论研究,指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整合要通过“参与”来实现。在学校习得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具体工作情境或工作过程中才能被激活。工作过程中的知识是以整合的方式呈现于“经验”之中,工作场所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从真实的工作中获得“经验”是能力构建、专业知识发展的前提条件。七、进行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规范化运行理论研究,从库恩、默顿范式的理论视角阐释了规范化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提出了规范化教育是将把专业的技术规范引入教育的全过程,是将抽象的概念、经验开发成具体操作规范,是获得精准、熟练技能过程的一种形式,是注重将艺术思想融入技术技能的开发;揭示了规范化教育是传播着一种获得技能的价值体系,是获得技能整合能力的培养体系,是利用全社会资源的行动规范体系。八、进行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技术技能文化积淀和推动理论研究,从文化学、技术哲学的理论视角探讨了技术技能文化的范式特征、内部构成要素、英德美等国的技术技能文化深层信念的教育积淀,技术技能文化的价值偏好与选择。提出了崇拜技术权威的传统情结是推动技能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的团队作业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训练、发展与复杂化的文化追求是技能提高的条件;技术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是教育改革的基础。九、进行了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制度供给理论研究,指出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的战略性特征。提出将职业技能开发上升至战略的高度是引导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是一种有效运行机制。职业教育制度供给具有政策与路径的机制性,内容与执行的一致性、立法和条件的保障性,职业教育价值培育系统具有规范性。十、分析了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分析了英、美、德、澳开展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的共同和不同的特点。对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进行了总体分析与展望。最后提出了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对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二、职校生毕业应对策略及其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校生毕业应对策略及其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教研员是推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新世纪以来拥有多重身份的教研员面临冲突与抉择的难题
        (三)教研员身份相关研究的缺位
    二、研究意义
        (一)丰富关于教研员群体的身份研究
        (二)构建身份建构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推动相关理论发展
        (三)有助于促进教研员的身份建构和专业发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身份的概念辨析
    二、身份建构的理论取向
    三、身份建构的分析框架
    四、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
    五、教研员的身份及相关研究
第二章 探讨教研员身份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二、叙事身份理论
    三、结构化理论
    四、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
        (一)教研员
        (二)身份建构
        (三)教研员的身份建构
    三、研究方法
        (一)质的研究取向
        (二)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
        (三)资料分析
    五、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可靠性保障
        (二)研究伦理
第四章 教研员的专业身份建构历程
    一、Y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幸福的从教时光
        (二)身份开端:拉力与推力双管齐下
        (三)身份发展:凭经验指导教师,否认自身的专业领导者身份
        (四)身份期望:在兼顾工作与生活中引领教师走语文素养之路
        (五)小结:理性选择与两条腿走路
    二、E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比较顺利的教师生涯
        (二)身份开端:勉为其难的接受任命
        (三)身份发展:做一行爱一行的“职场菜鸟”
        (四)身份期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小结:被动上岗与任务导向
    三、T教研员的身份建构之路
        (一)身份记忆:从体育老师做到副校长
        (二)身份开端:直接服从领导的安排
        (三)身份发展:比较享受现在作为专业人员的工作状态
        (四)身份期望:回应课改期待,做拥有专业话语权的教研员
        (五)小结:行先于思与情感能量
第五章 教研员身份建构的真实图像
    一、角色认知
        (一)顺应结构的自我定位:以教学研究为重的业务人员
        (二)政策导向的任职条件:专业素养要高,服务意识要强
        (三)存有分歧的价值认同:“石头扔进大海”与“做嫁衣”
        (四)带有歧视的待遇地位:不合理的职称评定与较低的工资水平
    二、情感体验
        (一)偏于薄弱的情感基础:外部因素主导的择业动机
        (二)正负交织的情感体验:慢慢理解和接受了这个身份
        (三)略显微弱的情感承诺:做好本职工作,平衡多重身份
    三、行为倾向
        (一)行政权威渐退中的变化:通过个人实力指导教师
        (二)站稳脚跟的关键:保持公正特别重要
        (三)制度上的盲区: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在自我摸索中熟悉工作
        (四)多元职能赋予的应对策略:组建中心组团队
        (五)服膺于社会和体制:最有压力的是考试
第六章 影响教研员身份建构的因素分析
    一、自我认知
        (一)在原初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建构新身份
        (二)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对身份进行选择与重塑
        (三)在自我能力评价的前提下对身份进行探索与呈现
    二、重要他人
        (一)作为支持或阻碍系统的家人职业观
        (二)作为关键事件的教师对教研员的认可
        (三)作为榜样力量的优秀教研员个人事迹
    三、互动情境
        (一)组织环境对教研员身份建构的支持与制约
        (二)教研员对制度安排的顺应与抵制
        (三)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
第七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一、主要研究发现
        (一)教研员的身份建构经历了角色转换、适应与重建的过程
        (二)教研员的身份建构是自我与外界互动中寻求工作意义的过程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自我建构的核心身份仍是教师指导者
        (四)结构制约下的教研员身份建构表现出相当有限的能动性
    二、建构教研员身份的可能性建议
        (一)合作自传:借助研究者推动“传主”的身份构建
        (二)基于实践的反思:形成“实践中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重归交往理性:寻求价值认同的身份建构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2)职校青年“抖音”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流程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抖音”短视频使用研究
    2.2 社会支持
    2.3 自我认同感
    2.4 主观幸福感
    2.5 个人价值观
    2.6 青年学生抖音短视频使用情况的相关测量工具研究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思路以及设计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3.2 研究的范围界定
    3.3 研究模型与假设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4 职校青年抖音短视频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及个人价值观概况
    4.1 样本信度分析
    4.2 样本人口统计分布
    4.3 样本因子分析结果统计
5 抖音短视频对主观幸福感、个人价值观影响
    5.1 职校青年“抖音”使用与社会支持回归分析
    5.2 职校青年“抖音”使用与自我认同感回归分析
    5.3 “抖音”短视频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
    5.4 “抖音”短视频使用与个人价值观回归分析
    5.5 社会支持与自我认同感回归分析
    5.6 主观幸福感与个人价值观回归分析
    5.7 社会支持、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
    5.8 性别、年级与各变量之间关系检验
    5.9 分析结果与汇总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结果启示
    6.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1:问卷调查
附件2:访谈信息(学生)
致谢

(3)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现状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1.选题来源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规则意识的研究现状
        2.国外关于规则意识的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1.重点
        2.难点
        3.创新点与不足
一、规则意识概述
    (一)规则意识内涵及其形成
        1.规则和规则意识
        3.规则意识的形成过程
        4.高中生规则意识
    (二)高中生规则意识培育的内容
        1.对不同类型规则的认知
        2.规则遵守意识
        3.规则参与意识
    (三)高中生规则意识培育的意义
        1.有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
        3.有利于与高等教育阶段规则意识教育实现更好衔接
        4.有助于推动社会实现良好有序发展
二、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现状调查
    (一)调查工具、调查对象与数据处理方法
        1.调查工具
        2.调查对象
        3.数据处理方法
    (二)高中生规则意识的总体状况
    (三)高中生规则意识存在的问题
        1.高中生规则意识仅处于中等程度,仍需大力提升水平
        2.高中生对法律法规的熟知程度最低
        3.高中生存在规则认知和规则遵守脱节的情形
        4.高中生规则参与积极性不高
        5.男生的规则意识水平相对较低
        6.学生干部规则意识并未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未发挥其应有的带头作用
        7.高中生的规则意识水平并未随年级的升高而提升
三、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传统文化中重人情、轻规则取向的深远影响
        2.法律等惩戒措施的威严未能有效发挥
        3.媒体缺乏有效正面积极引导
    (二)高中生规则意识教育上存在偏差
        1.规则意识教育理念失衡
        2.规则意识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
        3.忽视学生在规则制定、监督等环节积极性的调动
    (三)高中生自身方面的不足
        1.自身素质欠缺,自制力缺乏
        2.个性与规则要求冲突下的价值观偏差
    (四)重要他人失范行为的负面效应
四、培育和提升高中生规则意识的对策思考
    (一)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社会氛围
        1.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为规则意识培育提供内生价值
        2.借助法律等强制手段提高违反规则的成本
        3.媒体密切关注舆情,进行积极有效引导
    (二)完善高中生规则意识教育过程
        1.强化规则意识育人理念
        2.丰富和优化规则意识培育内容
        3.创新规则意识教育形式
        4.完善规则意识培育保障机制
    (三)高中生加强自我规则意识教育
        1.加强自我教育,深化对规则的认知
        2.严格运用规则要求自我,注重“知行合一”
    (四)发挥重要他人的影响作用,强化规则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Z市某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一) 国外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二) 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三) 既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和依据
    一、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涵
        (一) 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二) 创新创业意识内涵与作用
        (三)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基本内涵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职业指导
        (二) 职业指导教师
        (三)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
    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一) 破解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现实需要
        (二)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 提升职校生就业创业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需要
        1.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有利于提升职校生就业创业能力
        2.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有利于促进职校生全面发展
    四、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依据
        (一) 自我实现理论
        1. 理论简介
        2. 理论应用
        (二) 教师专业化理论
        1 理论简介
        2. 理论应用
第二章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工具
    二、问卷的编制
        (一) 问卷的预试
        (二) 预试问卷的项目分析
        (三) 正式问卷的内容和结构
        (四) 正式问卷的合理性探析
    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结果
        (一) 个案概况
        (二) 正式问卷的样本
        (三)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调查结果
        (四)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现状满意度调查结果
第三章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薄弱
        (二)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足
        (三)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态度积极性不高
        (四) 职业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意识亟待增强
        (五) 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结构不够优化
        (六)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不畅
    二、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职业指导教师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背景与职业指导关联性较弱
        (三)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培训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四) 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五) 学校和政府重视不够,相关配套政策跟进不力
        (六)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缺乏相应的标准
第四章 促进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对策研究
    一、明确自我定位,强化职业指导教师自我发展意识
    二、开展系统有效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
        (一) 制定校级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
        (二) 注重职业指导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保障其入职基本素质
        (三) 强化职业指导教师在职培训,提升其专业化发展素质
        (四) 灵活开展培训后学习交流,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四、破除制度制约,完善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政策保障
        (一) 要完善职业指导教师准入制度
        (二) 要完善职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三) 完善创新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五、颁布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标准
        (一) 专业知识标准
        (二) 专业技能标准
        (三) 专业态度标准
        (四) 创新创业意识标准
    六、校企合作共同打造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 构建高效的职业指导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二) 形成职业学校与企业职业指导教师定期交流实践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二、参考论文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热点问题引发思考
        二、对博士生与导师群体开展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三、博士生科研行为涉及多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社会转型和发展为开展研究带来契机
        五、个人兴趣推动本研究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 梳理了中外博士生教育的相关文献
        (二) 研制了适合于调查博士生科研实情的工具
        (三) 分析、回答了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几个焦点问题
        二、实践意义
        (一) 有助于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的舆情功能
        (二) 有益于高校教育管理政策调整的智库功能
        (三) 有助于博士生成长的导向功能
        (四) 可呈现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功能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核心问题
        二、子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导学关系
        (二) 博士生科研投入
        (三) 影响
        (四) 信任
        (五) 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设计
        一、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的研究设计
        二、操作层面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原则与研究伦理
        (四) 本研究论文框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一) 科研投入的内涵
        (二) 科研投入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 作为结果变量的科研投入研究
        (四) 作为前因变量的科研投入研究
        (五) 科研投入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主题
        二、特征评析
    第二节 关于博士生导学关系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一) 相关文献对师生关系的外延和内涵的讨论
        (二) 对不同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的分析与测量
        (三) 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的分析与测量
        二、特征评析
    第三节 关于“导学关系与科研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二、特征评析
    第四节 文献研究总结与评论
        一、文献研究发现
        (一) 研究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
        (二) 研究方法的整体特征
        (三) 研究的主题特征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 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 选择独特有效的研究视角
        (三) 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际环形模型理论
        一、人际环形模型的基本特征
        二、人际环形模型与同类模型的特征比较
        三、人际环形模型的应用
        四、人际环形模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信任理论
        一、信任的定义、作用与影响
        二、信任的分类
        三、测量信任
        四、信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自我效能感内涵
        二、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机制
        三、一般性效能感和特殊效能感
        四、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建构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一、建构模型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量化分析设计
        一、问卷结构设计与内容选择
        (一) 国内外现有问卷存在的问题
        (二) 博士生科研投入问卷内容与维度设计
        二、问卷调查程序设计
        (一) 变量设置
        (二) 变量使用的排除性说明
        (三) 测量工具
        (四) 对导学关系的测量操作设计
        (五) 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测量操作
        三、预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一) 预测问卷的效度
        (二) 预测卷信度检验分析
        四、正式问卷施测
        五、对问卷中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质性分析设计
        一、质性分析的目的
        二、质性分析的方法
        三、访谈问题提纲与问题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学关系与博士生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导学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导学关系基本状况分析
        二、导学关系差异分析
        (一) 婚姻状态差异分析
        (二) 性别差异分析
        (三) 年龄差异分析
        (四) 发文数量差异分析
        (五) 主持科研项目状况差异分析
        (六) 学位性质差异分析
        (七) 跨学科性质差异分析
        (八) 参与科研项目状况差异分析
        (九) 工作经历差异分析
        (十) 年级差异分析
        (十一) 学科文化性质差异分析
        (十二) 招生入学性质差异分析
        (十三) 学习背景差异分析
        (十四) 工作背景差异分析
        三、本节分析结果小结
    第二节 博士生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一、博士生科研投入基本状况分析
        二、博士生科研投入差异分析
        (一) 信任度差异分析
        (二) 影响度差异分析
        三、本节分析结果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一、线性关系假设检验
        二、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
        三、回归结果
    第二节 博士生科研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三节 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分析——现象学的视角
        一、问题
        二、情境
        (一) 广州某高校科研团队
        (二) 南京某高校科研团队
        三、基本操作、效度及研究伦理
        四、方法论基础
        五、信任来源与影响因素——基于N科研团队的分析
        (一) 认同感唤起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二) 承诺激发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三) 身份认知诱生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四) 培养制度因素左右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五) 师生良性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
        (六) 反思:信任的来源、本质与功能
        六、信任变化轨迹及意义发现—基于对G科研团队的分析
        (一) 学生的能力与责任心是导师对博士生产生信任的基石
        (二) 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对科研质量诉求的差异性
        (三) 导师的信任强化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
        (四) 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外界的压力
        (五) 反思:信任的变化、意义和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导学关系的现状与特征
        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现状与特征
        三、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
        (一) 量化分析对假设的验证情况
        (二) “影响”的机制
        (三) “影响”的过程
        (四) “影响”的意义
    第二节 建议
        一、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价值
        (一) 重视博士生效能感信息
        (二) 从不同途径搜集并利用博士生效能感信息
        (三) 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四) 提升博士生的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五) 增强博士生的文化自信
        二、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
        (一) 呼唤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复苏
        (二) 关注博士生多样化科研需求
        (三) 给予博士生个性化指导
        (四) 建立立体化师生交流平台,整合博士生的学习与科研资源
        (五) 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
    第三节 本研究贡献、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生科研活动参与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2 博士生导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博士生访谈提纲
致谢

(6)提升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行动研究 ——以礼县某职业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职业高中学校办学模式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2.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有关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综述
二、礼县某职业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的设计
        2.调查的实施
        3.调查结果分析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关于阅读要求
    (三)职校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和认识
    (四)职校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和兴趣倾向
        1.职校生课外阅读的动机
        2.职校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倾向
    (五)职校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和方法
        1.职校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阅读时间
    (六)职校生课外阅读指导
    (七)职校生课外阅读环境
        1.个人方面
        2.学校方面
三、礼县某职业中学学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一)职校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态度与行为相左
    (二)职校生无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
    (三)职校生无良好课外阅读习惯且阅读过程中茫然现象严重
    (四)职校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严重缺失
    (五)职校生的课外读物匮乏且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改进职校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行动研究实践
    (一)三轮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案
        1.提升农村职校生课外阅读的行动研究方案
        2.行动方案制定的可行性分析
    (二)第一轮行动研究过程及效果分析
        1.提高农村职校生对课外阅读认识和兴趣的研究过程
        2.农村职校生对课外阅读认识和兴趣显着提高
        3.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过程及效果分析
        1.对上轮行动研究的改善
        2.阅读技法指导的教学行为
        3.二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分析
        4.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四)第三轮行动研究过程及效果分析
        1.对上轮行动研究的改善
        2.职校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教学行为
        3.教师指导工作的细化
        4.第三轮行动研究的效果分析
        5.第三轮行动研究的反思
五、行动研究反思与后续研究展望
    (一)行动研究反思
    (二)行动研究的后续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校本课程体系研究综述
        1.2.2 国内校本课程体系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可能的创新点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释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校本课程
        2.1.2 课程体系
        2.1.3 校本课程体系
    2.2 理论基础阐释
        2.2.1 生态主义理论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3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现实考察
    3.1 S实验学校简介
    3.2 调查和访谈设计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访谈设计
    3.3 调查和访谈结果陈述
        3.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2 访谈情况分析
        3.3.3 问题与原因分析
4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理性思考
    4.1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依据
        4.1.1 国家教育发展纲要
        4.1.2 学校特色办学规划
        4.1.3 专家理论指导意见
    4.2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价值
        4.2.1 有利于社区文化的发掘
        4.2.2 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塑造
        4.2.3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3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
        4.3.1 求“理”原则
        4.3.2 求“实”原则
        4.3.3 求“异”原则
        4.3.4 求“活”原则
        4.3.5 求“合”原则
    4.4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整合模式
        4.4.1 既有模式的要旨
        4.4.2 整合模式的推出
5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探讨
    5.1.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路径
        5.1.1 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
        5.1.2 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
        5.1.3 学生社团活动的优化
    5.2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
        5.2.1 校本课程体系研发小组建立
        5.2.2 情景需求分析
        5.2.3 目标确定
        5.2.4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5.2.5 课程组织
        5.2.6 课程的实施、评价与修订
    5.3 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注意事项
        5.3.1 注意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
        5.3.2 注意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实
        5.3.3 注意校本课程的生成特质
        5.3.4 注意校本课程的趣味活力
        5.3.5 注意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控制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贡献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1 中文部分
    2.外文部分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情境判断测验的师范生隐性知识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隐性知识的源起及研究现状
        (一) 隐性知识的起源及其实践性
        (二) 隐性知识的概念
        (三) 隐性知识的理论基础
        (四) 隐性知识的测量
        (五) 隐性知识的获取
    二、 情境判断测验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一) 情境判断测验的理论基础
        (二) 情境判断测验的开发
        (三) 情境判断测验的优点、缺点
        (四) 基于情境判断测验的隐性知识研究
第二部分 研究总体构想
    一、 问题提出
        (一) 师范生隐性知识研究现状
        (二) 教育实习与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得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师范生隐性知识的发展现状研究
    研究一 师范生隐性知识情境判断测验的编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 情境及反应选项开发模式的选择
        (二) 情境及反应项目的收集
        (三) 情境及反应项目的筛选
        (四) 师范生隐性知识情境判断测验的预测
        三、 研究结果
        (一) 情境判断测验的有效性
        (二) 数据预测结果的有效性
        四、 讨论
    研究二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的发展现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一) 被试
        (二) 研究工具
        (三) 施测过程
        (四) 统计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总体差异
        (二)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好的策略与坏的策略对比
        (三)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专业性质差异
        (四)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性别差异
        四、 讨论
        (一) 教育实习前后师范生隐性知识的发展特点分析
        (二) 不同文化背景下实习教师隐性知识对比
    研究三教学反思前后师范生的隐性知识发展现状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一) 量的分析:教学反思前后隐性知识比较
        (二) 质的分析:教学反思对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得的作用
第四部分 创新、不足及建议
    一、 创新及不足
        (一) 研究创新
        (二) 研究不足
    二、 建议
        (一) 统一隐性知识的测量,加强隐性知识的宣传普及
        (二) 完善教育实习的相关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权责关系
        (三) 兼顾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提高师范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保障师徒互动的有效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基本确立
        二、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中职生入职现状
    第二节 入职适应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入职适应研究综述
        二、入职适应综述小结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
        一、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界定
        二、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与发展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四、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学生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五、团体心理辅导文献综述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现状调查对象
        二、实验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总体思路
    第六节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研究一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现状调查结果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
    第六节 现状调查结果讨论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的总体状况及辅导需求讨论
        二、中职生入职适应状况的差异分析讨论
第四章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团辅对象的筛选
        二、团辅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干预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二、实施步骤
    第四节 研究工具
    第五节 研究结果
        一、团辅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的分析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入职适应的5维度在前测、后测和跟踪测间的比较
        三、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四、实验组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后的主观感受评价分析
    第六节 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入职适应干预效果讨论
        一、团辅手段是提高入职适应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本研究开发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中职生入职适应
第五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中职生入职适应现状
        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反思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职校生职业适应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2 团体心理辅导评价量表
    附录3 团体成员主观感受评价表
    附录4 中职生入职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国外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核心技能形成的职业教育机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背景
    第一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20世纪上半期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时期
        二、20世纪 70-80年代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酝酿时期
        三、20世纪 80-90年代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职业主义教育运动和世界影响
    第二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形成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条件
        一、技术更新的速度对教育课程变革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二、各发达国家开始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提出进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 四个国家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问题
        一、英国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问题
        二、美国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问题
        三、德国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问题
        四、澳大利亚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问题
第二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主张
    第一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批判教育理论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
    第二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形成的方法分析
        一、整合的能力的理论方法
        二、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方法
        三、范式理论的方法论
        四、结构与功能关系理论的方法
    第三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一、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二、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三、德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四、澳大利亚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
第三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结构特点
        一、新职业主义教育的主体目标
        二、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基本手段
        三、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制度供给
    第二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运行机制研究
        一、新职业主义教育的运行动力系统
        二、新职业主义教育的运行过程
        三、新职业主义教育运行的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机制
    第三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运动的组织与政府政策变革
        一、新职业主义教育运动的组织与协调
        二、新职业主义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有大量的执行者
        三、新职业主义教育运动与政府的教育发展重心变革
第四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核心技能开发理论研究
    第一节 核心技能的概念解读
        一、核心技能概念的提出背景和系统规定
        二、核心技能概念涵义的各种解读
    第二节 核心技能的功能结构和形成的基本原则
        一、核心技能的功能结构特点
        二、核心技能形成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核心技能课程开发机制的国别特点
        一、英国核心技能课程开发的机制特点
        二、美国核心技能课程开发的机制特点
        三、德国核心技能课程开发的机制特点
        四、澳大利亚核心技能开发的机制特点
第五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情境化学习理论研究
    第一节 情境化理论的职业教育价值
        一、知识与技能、工作与学习之间亟需整合的教育方式
        二、情境学习理论的职业教育价值分析
        三、情境中的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职业教育价值分析
    第二节 情境学习理论的教育运行机制分析
        一、情境学习运行的基本假设
        二、情境学习运行过程的基本结论
        三、情境学习的教学基本规范
    第三节 工作场所学习的模式探索
        一、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
        二、工作场所学习的特点
        三、工作场所学习过程模式
第六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规范化运行理论研究
    第一节 规范化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阐释
        一、规范化教育是为提高核心技能的一种战略选择
        二、规范化教育是把专业的技术规范引入教育的全过程
        三、规范化教育是精准和可操作性技能的开发
    第二节 规范化教育的社会价值分析
        一、规范化教育是揭示并传播着获得技能的一种价值体系
        二、规范化教育是构建获得技能整合能力的培养体系
        三、规范化教育是利用全社会资源的行动规范体系
    第三节 规范化教育的运行机制研究
        一、规范化教育是对共同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约束教育
        二、规范化教育运行系统的开放性和科学性
        三、规范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符合操作规范
        四、规范化教育体系要具有合力支撑条件的保障
第七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技术技能文化积淀和推动理论研究
    第一节 技术技能是一种文化
        一、技术与文化的渊源关系
        二、技术文化的基本特征
        三、技能文化是人们对技能的认知、信仰与崇拜
    第二节 技术技能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机制
        一、技术技能文化深层信念的教育积淀
        二、技术技能文化的价值偏好与选择
    第三节 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推动和调控机制
        一、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推动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二、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推动机制
        三、技术技能发展的文化调控机制
第八章 新职业主义教育的制度供给理论研究
    第一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制度供给的机制特点
        一、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理念的战略性
        二、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政策与路径的机制性
        三、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内容与执行的一致性
        四、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立法和条件的保障性
    第二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制度供给理念的世界影响
        一、职业教育制度供给的全民获益机会
        二、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推进了体系化的需求
        三、从立法的层面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
        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日益完善
        五、职业教育行动策略的地域维度特征日益明显
    第三节 核心技能开发的制度供给国别特点研究
        一、英国构建了完善的核心技能培训、认证政策体系
        二、美国立法确保学生获得从学校到工作的核心技能
        三、德国确立了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
        四、澳大利亚制定了规范创新的课程管理机制
第九章 新职业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第一节 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
        一、实施开放式职业教育
        二、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三、建立密切教育界和企业界联系的课程
    第二节 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
        一、通过生涯学院进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改革
        二、通过技术准备计划进行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的衔接改革
        三、通过全面的行业课程计划(AAI)整合工作和学习
    第三节 德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
        一、在教学计划中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二、推出基于主题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三、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知识的行动导向教学
    第四节 澳大利亚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实践
        一、技术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变革及其职能
        二、建立澳大利亚资格认证、质量培训、国家培训包框架
    第五节 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的分析与展望
        一、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的发展分析
        二、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的问题分析
        三、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展望
        四、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成果情况
致谢

四、职校生毕业应对策略及其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员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D]. 杨秀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职校青年“抖音”使用对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为例[D]. 张燕. 暨南大学, 2020(04)
  • [3]重庆市高中生规则意识现状及培育研究[D]. 胡永波.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Z市某职业学校为例[D]. 袁建伟. 扬州大学, 2018(05)
  • [5]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D]. 蔡军. 南京大学, 2018(02)
  • [6]提升农村职业高中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行动研究 ——以礼县某职业中学为例[D]. 伏达生.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1)
  • [7]S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个案研究[D]. 李颖.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于情境判断测验的师范生隐性知识发展现状研究[D]. 张艳.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2)
  • [9]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中职学生入职适应的干预研究[D]. 龚顺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国外新职业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核心技能形成的职业教育机制为中心[D]. 岑艺璇.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中职学生毕业应对策略与指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