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宋亚东,李翠霞[1](2021)在《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文中提出运用2001—2019年进出口数据,对我国乳制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水平进行测算,尝试区分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兼具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以及无优势四种类型的乳制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表明:第一,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乳制品整体来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足,具有比较优势的乳制品是鲜奶和乳清,具有竞争优势的乳制品有奶油、干酪、婴幼儿奶粉及奶粉,两种优势兼具的乳制品是酸奶,无优势的乳制品是炼乳,比较优势变化对两种优势兼具乳制品的竞争优势水平提升作用最显着。第二,本国GDP对奶粉进口促进作用明显,仅对奶油出口有促进作用;国外GDP对各类型的乳制品进出口均有促进作用,对乳清的促进作用最大,对除鲜奶之外的其他类型乳制品出口有正向作用,尤其是炼乳;国外人口对进口影响显着,尤其是干酪;距离对各类型的乳制品进出口有阻碍作用,但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乳制品进口无影响。第三,关税对炼乳出口影响最为显着,对乳清进口影响最为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鲜奶进出口促进作用最明显;签订自贸协定对竞争优势乳制品促进作用明显;是WTO成员对鲜奶出口和婴幼儿奶粉进口促进最为明显。第四,各类型乳制品进出口主要和潜在贸易伙伴所属洲际基本趋同,但对具体国家潜力差异显着。
陈林华[2](2021)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作为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其竞争优势既关系到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效率和水平,也关系到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当前体育全球化治理体系重构,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研究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及如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探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彼得·德鲁克认为关键是技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杰恩·巴尼认为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案例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习、网络组织等理论溯源与文献分析,逐步收敛核心概念并按照“心里倾向—能力变化—结果感知”的范式构建初步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框架,对730家上海本地曾参与过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组织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具有“需求泛化”特殊性;另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的松散网络和非本地化的价值链业务网络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即是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异质体。需求、知识基础与组织学习、行动者与网络这三个概念组合共同诠释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更有利的资源获取)与特殊性(灵活性、创新速度和业界声誉)。第三,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学习导向由“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构成。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均对网络能力各维度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原因可能在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远端关系。第四,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网络能力由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网络能力各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网络能力各维度在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部分的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的启示:(1)应高度重视学习导向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2)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推进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3)应重视网络能力建设,主动地参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各项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提升的积极效应等。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入探讨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本属性,以及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形成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第二,运用质性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学习导向、网络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成果。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邵冰[4](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蔡之兵[5](2020)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路径:基于区域优势互补的视角》文中指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根本目标。地区产业结构与自身区域优势相匹配是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前提。从区域优势与区域比较优势的关系出发,将区域优势解构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区域比较优势,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应确保制造业结构的完整性,坚持完全的区域一体化导向,保障地方按照高质量导向发展经济和产业的积极性,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各地区应根据当前区域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关系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精准发展战略。
张方[6](2020)在《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咖啡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饮料作物,一直以来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3大饮料。咖啡产业是近年来云南省迅速崛起的特色产业之一,产量一直占据全国总产量的98%以上,在全国独具资源优势,云南咖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咖啡产业的发展,同时决定了中国咖啡的世界地位,且云南咖啡从其市场潜力角度而言存在对国际上很多知名咖啡替代的可能性。但就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该更全面地评价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云南咖啡的产业经济效益,提升云南咖啡的整体地位。本文以云南省咖啡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咖啡产业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并对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及咖啡产业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形成了后文对竞争力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从种植分布、消费、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对中国和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云南省主要是种植小粒种咖啡,主要集中分布在在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德宏、西双版纳5个核心区;基本形成完整的咖啡产业链,但主要以上游咖啡种植环节为主,且生产加工技术含量比较低,且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咖啡产业技术标准;云南省咖啡基本以出口咖啡原豆为主,呈现贸易顺差的局面,但不具备影响世界咖啡市场的能力。通过总结从多角度描述了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结构单一、供应不稳定、利润空间低、终端产品市场影响力弱、缺乏同一行业标准、缺乏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等。在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面主要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维度共选取了6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优势方面包括资源禀赋系数(EF)、出口贡献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四个指标,竞争优势方面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两个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竞争力综合指数。通过对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发现云南省咖啡产业虽然呈现较强的比较优势,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竞争优势,且竞争力波动性较大,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整体较弱,虽然与咖啡生产大国差距较大,但国际竞争力要大于云南周边的咖啡种植国家。在影响因素方面,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能力、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社会因素、经济主体状况五个方面共30个指标框架,运用Likert 5级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云南省咖啡产业影响程度得分,一级影响因素指标中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经营主体状况>技术创新>市场环境>生产能力>社会因素,二级影响因素指标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影响程度最小的为汇率。最后根据所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政府方面建议包括: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完善云南省咖啡交易中心、加快咖啡标准体系建设;企业方面建议包括:加强咖啡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强化人才智力支撑、选育优质咖啡品种,发展精品咖啡、建立农户合作组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期能为提高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保证咖啡产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鸿勤[7](2020)在《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肉羊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不仅对当地农村牧区经济收入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全国肉类供给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内蒙古肉羊产业面临着国外羊肉冲击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担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粮改饲”等政策号召下新的机遇。因此研究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梳理竞争力相关理论及内蒙古肉羊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基于“钻石模型”阐明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现状,并根据“钻石模型”下四个基本因素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省域间及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综合来看,内蒙古肉羊产业在省域间排名第二,生产要素竞争力和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但在需求条件要素、产业的结构及竞争对手要素上并不突出。(2)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综合竞争力中赤峰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排名靠前。(3)省域间竞争力水平中高级生产因素及竞争对手实力的影响程度较大,区内竞争力水平中比起生产要素,需求条件要素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本文从规模养殖、要素投入、流通方式及相关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水平的相关建议,旨在为肉羊产业从业者开拓思路,为后续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高岩[8](2020)在《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在正在经历的消费升级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逻辑的变化使得产业内出现超额利润和市场机遇,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刺激,而新进入企业的持续进入会加剧产业的竞争程度。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了新进入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战略学者认为正确的战略和创新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获得企业绩效,这一结论也普遍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同。企业的各种活动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知识、专业技能和承诺。人力资源柔性有助于新进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满足经营管理的多样化需求、获取竞争优势和提升组织绩效。对面临资源短缺的新进入企业来说,根据正确的市场导向和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实施最有效的战略依然是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虽然学者们对此展开了丰富的研究,但新进入企业如何实施市场导向、调动自身人力资源柔性支撑外部搜寻尚未得到确定的答案。基于此,本文整合位置优势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从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探索外部搜寻的中介作用,从竞争网络视角出发,剖析网络结构的调节效应,为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首先,本文对新进入企业位置优势的来源和与竞争优势的联系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分析并界定了新进入企业的内涵,剖析了市场进入和外部环境对新进入企业的影响,提出了新进入企业包括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在内的位置优势各个维度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模型。其次,分析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对竞争优势影响机理。利用网络爬虫获得的数据尝试探究新进入企业竞争网络结构、市场导向及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了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及竞争网络结构调节作用的理论模型;基于实证结果分析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选择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再次,对不同竞争网络结构下的市场导向-人力资源柔性交互对竞争优势影响机理分析。本部分尝试引入外部搜寻中介变量以及竞争网络结构的调节变量,基于对新进入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剖析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人力资源柔性交互影响竞争优势过程的内在机理。本文提出市场导向-人力资源柔性交互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关系的假设,挖掘外部搜寻中介变量和竞争网络结构调节变量的作用机理,构建概念模型;基于外部搜寻中介效应检验分析新进入企业不同市场导向-人力资源柔性交互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而引入竞争网络结构变量,探究不同竞争网络结构对新进入企业实施外部搜寻获得竞争优势过程中的调节效用。然后,对不同竞争网络结构下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人力资源柔性交互对竞争优势影响机理仿真分析。根据前文实证结果,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针对不同竞争网络结构下对新进入企业市场导向和人力资源柔性影响竞争优势的机理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不同情境下的新进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优路径。最后,提出提升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和策略。本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论,从位置优势的来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个角度提出提升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首先,根据中介效用检验结果,整合位置优势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提出包括外部搜寻提升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然后根据调节效用检验和仿真结果分析,提出不同竞争网络结构下,新进入企业应对竞争和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包括不同市场导向和不同外部搜寻行为下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吴杨伟,李晓丹[9](2020)在《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争论,运用双重异质性模型和相对效用价格比方法考察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贸易优势本质上是一种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是贸易优势理论的理论基准,比较优势的当代理论认知融合了供给侧的成本优势和需求侧效用满足的质量优势,体现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来源与表现的一致性。无论是要素价格差异的成本优势,还是产品相对效用满足差异的质量优势,都直接或间接通过产品价格加以体现。当代比较优势是相同消费者效用满足下的产品价格比较与竞争,源于拓展要素观下"一揽子要素"的要素结构差异与优化升级;贸易优势的获取不仅取决于产品成本的节约,而且在于消费者效用满足下产品质量的提升。
汪行东,贾荣[10](2020)在《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转移——基于上海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区位选择活动,通过将产业转移承接地特征区分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用2001-2017年上海132家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研究发现: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且二者具有互补效应;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分别是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对年龄、规模、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业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乳制品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水平测度与分析 |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水平测度 |
(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水平分析 |
1. 乳制品整体角度 |
2. 乳制品子产品角度 |
(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高度相关 |
2. 比较优势变化是竞争优势变化的基础 |
三、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分析 |
(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二)模型适用性检验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1. 核心变量分析 |
2. 影响因素分析 |
(四)贸易效率/潜力分析 |
1. 进口方面 |
2. 出口方面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体育治理格局重塑加剧体育服务主体国际竞争 |
1.1.2 体育产业政策频出对服务主体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体育产业组织及市场主体竞争力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赛事服务组织 |
2.1.2 竞争优势 |
2.1.3 组织学习 |
2.1.4 学习导向 |
2.1.5 网络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际体育赛事发展及服务的相关研究 |
2.3.2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3.3 学习导向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4 学习导向对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4 国内外现有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征分析 |
3.1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基础特征分析 |
3.1.1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服务属性 |
3.1.2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 |
3.1.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 |
3.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 |
3.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样本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案例访谈资料的主范畴归纳 |
4.2.3 主要变量的内涵表征描述 |
4.3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4 相关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提炼 |
4.4.1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 |
4.4.2 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
4.4.3 竞争优势的内涵及维度 |
4.5 文献对话与初步理论模型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提升 |
5.1.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1.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2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2.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2.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 网络能力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3.1 网络规划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2 网络配置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3 网络运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4 网络占位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1 网络能力对学习承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5.4.2 网络能力对开放心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6.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6.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6.2 核心变量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1 自变量学习导向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2 中介变量网络能力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3 因变量竞争优势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4 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测评 |
6.3 预调研与问卷的修正 |
6.3.1 学习导向预调研分析 |
6.3.2 网络能力预调研分析 |
6.3.3 竞争优势预调研分析 |
6.4 大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7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正态分布检验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信度检验 |
7.3.2 效度检验 |
7.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1 学习导向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网络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3 竞争优势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1 学习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2 网络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3 竞争优势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6 变量相关分析检验 |
7.7 假设检验 |
7.7.1 初始模型构建 |
7.7.2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7.7.3 差异检验 |
7.8 讨论与分析 |
7.8.1 学习导向对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2 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3 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知识异质体”本质决定组织竞争优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
8.1.2 学习承诺通过影响网络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
8.1.3 开放心智对组织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
8.1.4 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8.2 研究启示 |
8.2.1 充分认清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特征 |
8.2.2 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导向并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
8.2.3 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发挥学习导向促进效应 |
8.2.4 推进网络能力建设发挥“意愿+能力”的综合效应 |
8.3 创新之处 |
8.3.1 研究创新 |
8.3.2 主要贡献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的局限性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预调研问卷 |
附录四 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路径:基于区域优势互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二、区域优势的内涵、解构与衡量 |
(一)比较优势与区域优势的关系 |
(二)区域优势影响区域经济布局的机理 |
(三)不同类型比较优势的衡量 |
三、我国区域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分析 |
(一)制造业与区域优势的匹配关系 |
(二)按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的产业与区域优势的匹配关系 |
四、区域优势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 |
(一)变量与模型 |
(二)估计结果 |
(三)进一步分析 |
五、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对策建议 |
(一)确保制造业结构的完整性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基础 |
(二)坚持完全的区域一体化导向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前提 |
(三)保障地方发展经济和产业的积极性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动力 |
(四)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路径 |
(五)根据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优势匹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提升与发展策略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抓手 |
(6)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咖啡产业 |
二、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国际竞争力 |
二、比较优势理论 |
三、资源禀赋理论 |
四、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咖啡产业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
一、中国咖啡种植情况 |
二、中国咖啡消费情况 |
三、中国咖啡进出口贸易情况 |
第二节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历程 |
二、云南省咖啡产业种植情况 |
三、云南省咖啡产业生产加工情况 |
四、云南省咖啡出口贸易情况 |
第三节 云南省咖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咖啡产品结构单一 |
二、云南咖啡供应不稳定 |
三、利润空间较低 |
四、终端产品市场影响力较弱 |
五、行业认证标准缺位 |
六、缺乏与国际组织合作 |
第四章 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二、评价指标 |
第二节 云南省咖啡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
一、资源禀赋系数(EF) |
二、出口贡献率 |
三、出口增长优势指数 |
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
第三节 云南省咖啡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 |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
第四节 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测算 |
一、数学模型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确定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一、生产能力 |
二、市场环境 |
三、技术创新 |
四、社会因素 |
五、经营主体状况 |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样本信息 |
二、各影响因素主次分析 |
三、信度分析结果 |
四、效度分析结果 |
五、因子分析结果 |
第三节 云南省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一、模糊综合评价概要 |
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的建议 |
二、企业方面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各国咖啡种植和贸易相关数据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7)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二、主要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 |
2.1.1 肉羊及肉羊产业 |
2.1.2 竞争力及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 |
2.3 小结 |
三、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3.1 内蒙古养羊业发展历史 |
3.2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品种情况 |
3.2.2 存栏及出栏情况 |
3.2.3 羊肉产量及价格情况 |
3.2.4 肉羊饲养规模情况 |
四、内蒙古肉羊产业优劣势 |
4.1 生产因素 |
4.1.1 生产因素的优势 |
4.1.2 生产因素的劣势 |
4.2 需求条件因素 |
4.2.1 需求条件因素的优势 |
4.2.2 需求条件因素的劣势 |
4.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4.3.1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的优势 |
4.3.2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的劣势 |
4.4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 |
4.4.1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的优势 |
4.4.2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的劣势 |
4.5 机遇与政府因素 |
4.5.1 机遇与政府的优势 |
4.5.2 机遇与政府的劣势 |
五、内蒙古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5.1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 肉羊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5.3 基于“钻石模型”下肉羊产业评价体系 |
5.3.1 生产因素 |
5.3.2 需求条件因素 |
5.3.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5.3.4 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因素 |
5.4 数据来源 |
5.5 主成分分析法 |
5.5.1 选用原因 |
5.5.2 数学模型及推导 |
六、内蒙古肉羊产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
6.1 肉羊产业省域间竞争力分析 |
6.1.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6.1.2 需求条件竞争力分析 |
6.1.3 相关支持产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
6.1.4 产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竞争力分析 |
6.1.5 综合竞争力分析 |
6.2 内蒙古自治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6.2.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6.2.2 需求条件竞争力分析 |
6.2.3 相关支持产业要素竞争力分析 |
6.2.4 产业结构及竞争对手竞争力分析 |
6.2.5 综合竞争力分析 |
6.3 小结 |
6.3.1 国内省域间肉羊产业竞争力小结 |
6.3.2 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小结 |
七、研究结论及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肉羊产业竞争力建议 |
7.2.1 生产因素 |
7.2.2 需求条件因素 |
7.2.3 相关支持产业因素 |
7.2.4 产业结构与竞争对手因素 |
7.2.5 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1.3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位置优势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市场导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人力资源柔性的研究现状 |
1.2.4 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现状 |
1.2.5 外部搜寻研究现状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进入企业的概念界定 |
2.1.2 新进入企业的市场导向内涵与维度划分 |
2.1.3 人力资源柔性内涵与特征 |
2.1.4 外部搜寻内涵与维度划分 |
2.1.5 竞争网络与竞争网络结构的界定 |
2.1.6 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界定 |
2.2 新进入企业的位置优势 |
2.2.1 位置优势理论 |
2.2.2 新进入企业的位置优势来源与联系 |
2.3 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3.1 市场导向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3.2 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3.3 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2.4 外部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4.1 跨界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过程的理论分析 |
2.4.2 信息交互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过程的理论分析 |
2.5 竞争网络结构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2.5.1 竞争网络特点与竞争网络结构 |
2.5.2 竞争网络结构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三种机制 |
2.6 理论模型提出与研究设计 |
2.6.1 理论模型 |
2.6.2 实证研究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竞争网络结构下市场导向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
3.1 市场导向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3.1.1 顾客导向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3.1.2 竞争导向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3.2 竞争网络结构的调节作用假设提出 |
3.2.1 网络规模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3.2.2 网络密度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3.2.3 网络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3.3 市场导向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 |
3.3.1 实证对象选择 |
3.3.2 变量测量 |
3.3.3 实证分析 |
3.3.4 进一步讨论 |
3.4 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力资源柔性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以及外部搜寻的中介效应 |
4.1 人力资源柔性与市场导向交互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4.1.1 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4.1.2 人力资源柔性与竞争导向交互影响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4.1.3 人力资源柔性与顾客导向交互影响竞争优势的假设提出 |
4.2 外部搜寻中介效应假设提出 |
4.2.1 跨界搜寻的中介效应假设提出 |
4.2.2 信息交互的中介效应假设提出 |
4.3 实证研究设计与检验 |
4.3.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3.3 量表信效度检验 |
4.4 中介作用实证分析 |
4.4.1 变量相关性检验 |
4.4.2 人力资源柔性与市场导向交互影响竞争优势的回归分析 |
4.4.3 外部搜寻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4 进一步讨论 |
4.5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竞争网络结构在外部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过程中的调节效应 |
5.1 竞争网络结构在外部搜寻影响竞争优势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
5.1.1 竞争网络规模在外部搜寻影响竞争优势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
5.1.2 竞争网络密度在外部搜寻影响竞争优势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
5.1.3 竞争网络异质性在外部搜寻影响竞争优势过程中的理论分析 |
5.2 竞争网络结构在外部搜寻影响竞争优势过程中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5.2.1 网络规模在外部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5.2.2 网络密度在外部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5.2.3 网络异质性在外部搜寻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调节效应假设提出 |
5.3 竞争网络结构的调节效应检验 |
5.3.1 竞争网络规模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5.3.2 竞争网络密度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5.3.3 竞争网络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
5.3.4 进一步讨论 |
5.3.5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情境下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1 动态竞争视角下的多主体仿真模型构建 |
6.1.1 动态竞争模型框架与基本假设 |
6.1.2 动态竞争模型主体结构设计 |
6.1.3 动态竞争模型的主体行为规则设计 |
6.2 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影响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2.1 仿真模型参数值讨论 |
6.2.2 竞争导向和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2.3 顾客导向和人力资源柔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3 不同成长阶段下新进入企业开展外部搜寻提升竞争优势路径分析 |
6.3.1 第一阶段下新进入企业外部搜寻的路径分析 |
6.3.2 第二阶段下新进入企业外部搜寻的路径分析 |
6.4 竞争网络结构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4.1 竞争规模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4.2 竞争网络异质性影响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仿真分析 |
6.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的路径分析与策略 |
7.1 不同情境下新进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路径比较分析 |
7.1.1 不同市场导向下提升竞争优势的路径比较分析 |
7.1.2 外部搜寻提升竞争优势的网络结构路径分析 |
7.2 不同市场导向的新进入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
7.2.1 以竞争导向为主的新进入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
7.2.2 以顾客导向为主的新进入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
7.3 基于外部搜寻的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
7.3.1 实施竞争导向时注重增强创新组织文化并提高敏捷性 |
7.3.2 实施顾客导向时需精准个性地与消费者进行信息交互 |
7.3.3 培养人力资源柔性并灵活配置人力资源 |
7.4 竞争网络结构视角下提升竞争优势的策略 |
7.4.1 实施市场导向时竞争网络结构选择的策略 |
7.4.2 开展外部搜寻时竞争网络结构选择的策略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回顾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竞争优势理论 |
三、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认知拓展 |
(一)拓展要素观下的理论认知 |
(二)理论基础:双重异质性模型 |
(三)分析框架:相对效用价格比 |
四、贸易优势的当代认知融合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再讨论 |
(二)贸易优势的来源与表现具有一致性 |
1.来源的一致性 |
2.表现的一致性 |
五、结论 |
(10)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转移——基于上海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
二、研究假设 |
(一)比较优势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
(二)竞争优势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
(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转移 |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与数据 |
1. 变量 |
2.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结果汇报与分析 |
(一)全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
(二)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实证结果分析 |
五、研究拓展与稳健性检验 |
(一)不同类型的企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不同么? |
(二)稳健性检验 |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四、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J]. 宋亚东,李翠霞. 中国流通经济, 2021(06)
- [2]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林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5]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形成路径:基于区域优势互补的视角[J]. 蔡之兵. 改革, 2020(08)
- [6]云南咖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内蒙古肉羊产业的国内竞争力研究[D]. 鸿勤.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市场导向与人力资源柔性对新进入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理研究[D]. 高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9]论贸易优势理论的当代发展[J]. 吴杨伟,李晓丹.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20(03)
- [10]承接地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产业转移——基于上海企业对外投资数据的实证研究[J]. 汪行东,贾荣. 投资研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