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气长输管线输差计算方法分析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潘俊宏,刘东海,屈静[1](2021)在《长输管线输差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原油外输中长输管线容易产生输差,影响原油计量工作交接的问题,从影响输差的温度、排量、管存量、气体溶解度、流量仪表本身及漏失量六个方面分析,通过纠偏方式和计算判断输差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为长输管线的输差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杜欢[2](2020)在《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计资料显示,管道企业每年由于燃气泄漏、盗用造成的输差约占5%,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不断提升,国家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配气价格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强燃气价格确定及监管要求,要求输差原则上不超过5%,三年内降低至不超过4%。但是埋地管网因其隐蔽性如有腐蚀泄露、私接盗用的情况很难发现,如大范围进行探测排查相应的成本极大,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或需要极大的监测系统投资。因此考虑结合现有监测资源利用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分析,主动发现燃气输配系统异常,是更加经济或在现阶段更契合实际的方法。本文拟通过对部分管段的实际压力监测进行动态水力情况的反推从而确认理论流量,通过与支线管网已知用气末端的流量计量进行对比,对管网压力损失进行水力计算及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并对误差区间进行分析,从而对管网在运情况进行评估,主动发现燃气管网压力损失异常,缩小排查范围,对局部进行探查从而发现埋地管网的私接或异常情况。
陈雪锋[3](2020)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在油气管道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风险识别、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风险量化和风险评价五个步骤。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是定量风险评价中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决定了定量风险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然而,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事故概率计算与实际情况结合不够、事故后果评价没有考虑无形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没有纳入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等诸多局限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等方法,开展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根据典型管道失效数据库,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基础失效概率数据统计特征;结合我国国情实际,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修正模型;在考虑点火源类型和点火概率的基础上,建立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模型。其次,分析管道事故案例,将事故损失分为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选取代表性计算物质、选择典型孔径、确定泄漏类型、计算泄漏速率和估算泄漏物质总量、识别事故后果、利用后果计算模型,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和计算管道事故损失。再次,研究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风险内涵,事故包括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从事故概率计算、事故后果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三个方面,构建定量风险评价模型;根据ALARP原则,分别确定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而提出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最后,通过具体工程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验证其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根据天然气长输管道历史失效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事故概率计算的修正方法;(2)事故后果计算中考虑了事故引起的多类损失,事故后果评价更具真实性;(3)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包括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经济损失风险、环境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使得风险量化更全面。本文改进了现有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能够为管道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参考和决策依据。
刘玉杰,马雨廷,王伟,段腾龙[4](2019)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分析及控制》文中认为随着天然气消费总量的增加及其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比例的逐年上升,燃气企业对天然气储运和计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天然气在输送和计量过程中会产生输差问题,对燃气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从ZX线生产运行实际出发,重点分析了天然气计量输差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加强计量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降低输差的具体措施。
王龙[5](2019)在《天然气输差形成原因及控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传统能源的不断衰竭,天然气作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的地位不断地凸显出来。近年来燃气开采实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同时环境保护政策对燃料燃烧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天然气的应用将拓展到各行各业。但是由于天然气输差问题的存在,天然气的使用效率和燃气企业的效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本文将对燃气输差的含义、燃气输差的成因以及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为解决城镇燃气输差问题提供可行之策。
龚岳兵[6](2019)在《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气供销差问题是城市天然气公司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分析的方法,运用过程管理理论,以宁波兴光公司的管理模式为研究目标,从天然气在公司管理中的流经过程,分成三个过程,即门站进气过程(上游)、内部运行管理过程(中游)和用户售气过程(下游)。从上游的气质、表具,中游的生产作业、维护管理及下游营业收费、违规用气、计量工作等过程中供销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上游、中游、下游各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上游进气过程管理中强调气量比对和提高计量精度;在中游内部运行管理过程中加强场站管理,通过技改、内部管理降低排放量和泄漏量,并首次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对天然气管道的影响;在下游用户售气管理过程中创新营业收费抄表和考核管理,通过灵活的抄表模式,增大无线远传表和户外表的投入,推广微信抄表方式,从而提高了抄表率,同时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将用户气费支付的及时性纳入征信系统,并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提高收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重视燃气流量计的选择,创新地利用计量表具的在线监测系统和人工比对相结的方法,提高了故障表的发现率并及时修复,从而降低了供销差。
肖静文[7](2019)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控制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很多企业和居民的推崇。天然气贸易重要的经济控制指标就是其计量工作中对输差的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的明显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天然气长输差控的现状,探析如何提升天然气输差控制技术,并为同行业的研究提供必要参考。
师小杰[8](2017)在《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的成因与管控》文中指出目前天然气的长距离输送主要由管道完成,而管道计量输差的管理控制由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各大管道输送企业极为重视的工作之一,文章分析输差产生的原因,并对管控输差的方法进行研究。
党磊[9](2017)在《西北地区天然气贸易计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贸易计量是燃气公司日常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其在天然气购销、经营、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天然气的准确计量,就不能准确的掌握天然气贸易交接量和燃气企业购销动态情况;就会造成燃气公司的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受损。同时,城市燃气公司的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考核制度就无法落实,天然气计量交接矛盾会逐步激化,最终导致燃气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也将无法维持正常的供气秩序。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分析的方法,以西北地区西安、兰州、天水等地的天然气贸易计量方式、管理模式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提高天然气贸易计量准确度,完善天然气计量管理、控制输差等的方法措施。本文还通过对能量计量方法的了解和分析,对日新月异发展起来的燃气计量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先进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为城市燃气企业进一步提高计量准确度、加强计量管理、控制输差探索新方法、途径和管理模式,从而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晶晶[10](2017)在《ZM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及应用程序开发》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耗量的急剧增加,天然气进口已成为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天然气进口管线中,ZM天然气输送管道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输差问题,超出了可接受范围,不仅给交接双方经济带来了较大影响,还影响着双方的国际贸易合作关系。因此对该管线展开输差产生原因分析,确定问题属性,确保天然气输量的准确、可靠和统一,对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双边国际贸易合作关系。故本文针对ZM天然气管道的输差问题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燃气管网的输差分析控制基础理论,分析比较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从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构成的角度分析了输差产生的原因。结合ZM天然气管道现场运行情况和数据,认为引起ZM天然气管道输差增大的因素可能是管存计算偏差、放空量和自用气量。其次,从压缩因子的计算、管段细分程度两方面对管存计算进行研究和优化,得到适合ZM天然气管道的管存计算方法。在压缩因子计算方面,通过对比8种常用状态方程和8种经验公式,优选AGA8-92DC计算方法,在计算时间和求解过程两方面优化AGA8-92DC计算方法。在管段细分程度方面,结合ZM天然气管道实际分析,制定最优管段划分方案。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ZM天然气管道输差相关的历史数据和记录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输差的主要因素。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进一步挖掘历史数据和记录,得到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最后,运用C#语言编制了 ZM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程序,采用编制的程序对ZM天然气管道2015年~2016年上半年输差相关数据以及记录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程序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二、天然气长输管线输差计算方法分析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气长输管线输差计算方法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输管线输差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输差变化 |
2 基于管线中流态分析运行特点 |
3 影响管线输送误差的因素 |
3.1 测量温度对输差的影响 |
3.2 泵排量对液量输差的影响 |
3.3 流量计本身的检定范围对输差的影响 |
3.4 管线存油量对输差的影响 |
3.5 气体对输差的影响 |
3.6 容积式流量计漏失量对输差的影响 |
4 解决方法的探讨 |
5 结束语 |
(2)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论文背景及思路 |
1.1 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 |
1.2 北京市天然气总体发展及建设情况 |
1.2.1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规模及建设情况 |
1.2.2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规划建设 |
1.3 燃气供销差的定义以及国内外管理现状 |
1.3.1 供销差的概念 |
1.3.2 国内外燃气供销差管控情况 |
1.3.3 燃气供销差产生的原因 |
1.3.4 控制供销差的管理措施 |
1.4 控制供销差工作中的难点以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
2.1 目前水力计算的应用 |
2.2 压力及流量的监测方法 |
2.3 目前北京燃气Gs的工况应用现状 |
第3章 论文研究方法 |
3.1 燃气管道的水力计算 |
3.1.1 燃气在圆管中稳定流动方程式 |
3.1.2 附加压头与局部阻力损失 |
3.1.3 低压燃气管道摩擦阻力损失计算公式 |
3.1.4 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沿程压力降计算公式 |
3.1.5 管道水力计算图表 |
3.1.6 天然气黏度和雷诺数 |
3.2 理想状态模型下流量与压力的变化 |
3.2.1 定管道长度压力流量变化曲线 |
3.2.2 层流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2.3 临界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2.4 湍流状态理想模型管段压力 |
3.3 研究案例的选取 |
3.4 各类数据的监测 |
3.4.1 调压箱压力监测 |
3.4.2 计量仪表 |
3.4.3 流量补偿控制器 |
第4章 低压燃气管道压力与流量变化对比 |
4.1 锅炉房案例1 |
4.1.1 基本情况 |
4.1.2 调压箱出口压力监测数据 |
4.1.3 计量表监测数据 |
4.1.4 局部阻力系数核定 |
4.1.5 计算压力曲线 |
4.1.6 计算压力曲线与实际压力曲线对比 |
4.1.7 计算流量曲线 |
4.2 误差分析 |
4.2.1 计量误差的影响 |
4.2.2 参数选取的影响 |
4.3 对比结果误差修正 |
4.3.1 压力误差计算区间 |
4.3.2 流量误差计算区间 |
4.4 对比结论 |
第5章 低压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 |
5.1 定量分析研究 |
5.2 研究的应用方向 |
5.3 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1 管道定性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2 管道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3 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2 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2.3 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研究现状 |
2.3.1 管道事故特点 |
2.3.2 管道失效模式 |
2.3.3 管道事故影响范围研究现状 |
2.3.4 管道事故损失研究现状 |
2.4 风险可接受准则研究现状 |
2.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
3.1 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
3.1.1 欧洲EGIG失效概率分析 |
3.1.2 美国PHMSA失效概率分析 |
3.1.3 加拿大NEB失效概率分析 |
3.1.4 我国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分析 |
3.1.5 失效概率数据统计特征 |
3.2 基于修正系数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 |
3.2.1 管道失效概率修正方法 |
3.2.2 修正系数与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3.3 天然气长输管道点火概率计算 |
3.3.1 立即点火概率计算 |
3.3.2 延迟点火概率计算 |
3.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概率计算程序 |
3.5 本章小结 |
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方法研究 |
4.1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程序 |
4.1.1 典型管道事故案例 |
4.1.2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类型 |
4.1.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损失分类 |
4.1.4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后果评价流程 |
4.2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影响范围计算模型 |
4.2.1 天然气扩散模型 |
4.2.2 事故物理效应计算模型 |
4.2.3 事故伤害准则 |
4.2.4 事故影响范围计算 |
4.3 天然气长输管道事故损失计算方法 |
4.3.1 有形损失计算 |
4.3.2 无形损失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可接受标准研究 |
5.1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内涵 |
5.1.1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定义 |
5.1.2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计算框架 |
5.2 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
5.2.1 定量风险评价程序 |
5.2.2 定量风险评价模型 |
5.3 天然气长输管道各类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1 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2 经济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3 环境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4 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标准 |
5.3.5 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可接受标准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基本概况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土壤植被 |
6.1.3 气候气象 |
6.2 事故概率计算 |
6.2.1 第三方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2 腐蚀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3 设计缺陷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4 误操作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5 自然灾害修正失效概率计算 |
6.2.6 管道事故概率确定 |
6.3 事故后果评价 |
6.3.1 事故影响范围确定 |
6.3.2 事故损失计算 |
6.4 定量风险评价 |
6.4.1 人的安全与健康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2 经济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3 环境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4 声誉损失风险可接受评价 |
6.4.5 管道风险可接受评价 |
6.5 对比分析 |
6.5.1 基于肯特法的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评价 |
6.5.2 风险评价结果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声誉指标权重排序及损失量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输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2 输差产生的原因 |
2.1 计量仪表产生的误差 |
2.2 设备泄漏产生的误差 |
2.3 人为因素导致的输差 |
2.4 管存气量的计算偏差 |
2.5 设备检修、排污放空 |
3 输差管理措施 |
3.1 加强计量设备管理 |
3.2 不定时监督制度 |
3.3 实行计量器具的铅封化管理 |
3.4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输差控制 |
3.5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
4 结语 |
(5)天然气输差形成原因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燃气输差的含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燃气输差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 |
3.1 输差形成原因 |
3.1.1 计量仪器的因素 |
3.1.2 输气管线的因素 |
3.1.3 其他方面的因素 |
3.2 输差控制措施 |
3.2.1 仪表的选用 |
3.2.2 输差定位预警 |
3.2.3 防止漏气 |
3.2.4 加大管理力度 |
4 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
(6)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天然气供销差管理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天然气供销差的概念 |
2.2 天然气供销差的内涵 |
2.3 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
2.4 过程管理理论 |
3 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现状与原因分析 |
3.1 宁波兴光公司管理现状 |
3.1.1 企业管理概况 |
3.1.2 天然气系统压力级制 |
3.1.3 市场发展现状 |
3.1.4 天然气供销差现状 |
3.2 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原因分析 |
3.2.1 上游供销差原因分析 |
3.2.2 中游供销差原因分析 |
3.2.3 下游供销差原因分析 |
4 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管理 |
4.1 上游供销差管理 |
4.1.1 气质影响管理 |
4.1.2 超声波减小现场因素影响的管理 |
4.2 中游供销差管理 |
4.2.1 优化场站管理 |
4.2.2 加强管道泄漏管理 |
4.3 下游供销差管理 |
4.3.1 营业收费管理 |
4.3.2 计量管理 |
4.3.3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用户气量数据管理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建、工业用户通气设备情况确认表 |
附录B 公建、工业用户在线仪表日常巡检表 |
致谢 |
(7)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控制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气输差控制的现状分析 |
1.1 计量装置的选择 |
1.2 天然气样的采集处理 |
1.3 泄漏损耗的控制 |
1.4 网格化处理 |
1.5 实时监测技术 |
2 完善天然气管道输差控制方法 |
2.1 正确分析管存控制 |
2.2 计量器的误差分析 |
2.3 采用分线计量工艺 |
2.4 统一输差统计方式 |
2.5 降低温度和压力的测量误差 |
2.6 实例分析 |
(8)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的成因与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1 输差产生的原因 |
1.1 贸易计量误差 |
1.2 管存气量计算误差 |
2 管控输差的主要途径 |
2.1 建设数字化管道 |
2.2 管道压力、温度采集点合理化 |
2.3 减少人为误差造成的输差 |
2.4 对特殊用户设置比对计量 |
2.5 消除管道隐患、故障造成的输差 |
3 结语 |
(9)西北地区天然气贸易计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管网输差管理研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北地区城市燃气计量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城市燃气企业概况 |
2.2 城市燃气计量现状 |
2.3 西北地区城市燃气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
2.3.1 流量计选型问题 |
2.3.2 流量计性能问题 |
2.3.3 输差控制问题 |
2.3.4 居民用户计量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燃气贸易计量技术研究 |
3.1 天然气计量技术研究 |
3.1.1 气体涡轮流量计 |
3.1.2 气体腰轮流量计 |
3.1.3 膜式燃气表 |
3.1.4 智能IC卡燃气表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
3.2 燃气表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
3.2.1 燃气表智能化的特点和现状 |
3.2.2 燃气计量仪表管理模式展望 |
3.3 自动化抄表技术展望 |
3.3.1 抄表系统现状 |
3.3.2 抄表方式比较 |
3.4 天然气能量计量技术研究 |
3.4.1 能量计量发展概述 |
3.4.2 国外天然气能量计量现状 |
3.4.3 国内天然气能量计量现状 |
3.4.4 国内外天然气能量计量现状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燃气管网输差分析 |
4.1 输差的概念 |
4.2 输差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计量系统的计量误差 |
4.2.2 管网管存气量的计算偏差 |
4.2.3 管网系统泄漏问题 |
4.2.4 放空气量的估算 |
4.3 影响输差主要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气管网输差预警指标及管存气优化计算 |
5.1 城市燃气管网输差预警指标研究 |
5.1.1 输差预警指标的提出 |
5.1.2 管网计量系统支路不确定度的合成方法 |
5.1.3 城市燃气管网模型简化 |
5.1.4 燃气管网进气端和出气端计量总不确定度合成 |
5.1.5 计量输差预警指标 |
5.1.6 实例分析 |
5.2 燃气管网管存气量的优化计算 |
5.2.1 管网压力、温度计算 |
5.2.2 管存气压缩因子计算 |
5.2.3 实例计算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燃气计量管理措施研究 |
6.1 西北地区城市燃气计量管理概述 |
6.2 加强计量管理措施 |
6.2.1 科学进行计量仪表选型和维护 |
6.2.2 建立健全燃气管网系统的计量监督与管理制度 |
6.2.3 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计量管理 |
6.2.4 加强计量人员管理及法制宣传教育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ZM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及应用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道输差管理研究现状 |
1.2.2 数据挖掘研究现状 |
1.2.3 天然气长输管道计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ZM天然气管道输差现状 |
2.1 ZM天然气管道工程概况 |
2.2 ZM天然气管道输差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输差构成 |
3.2 输差产生原因 |
3.2.1 计量系统的计量偏差 |
3.2.2 分析气质组分对超声流量计计量的影响 |
3.2.3 管存量计算偏差 |
3.2.4 放空气量和自用气量的偏差 |
3.2.5 管道泄漏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存计算研究 |
4.1 压缩因子公式优选 |
4.1.1 常见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 |
4.1.2 AGA8-92DC计算方法和SGERG-88计算方法对比 |
4.2 AGA8-92DC计算方法优化 |
4.2.1 AGA8-92DC计算方法表达式及步骤 |
4.2.2 AGA8-92DC计算方法初步编程测试 |
4.2.3 AGA8-92DC计算方法的优化 |
4.3 确定管段细分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挖掘在ZM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中的应用 |
5.1 数据挖掘的定义 |
5.2 初步筛选影响输差单一因素 |
5.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原理 |
5.2.2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与试算 |
5.3 确定因素间交互作用对输差的影响 |
5.3.1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
5.3.2 关联规则经典算法及其分析 |
5.3.3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性能比较 |
5.3.4 ZM天然气管道输差相关数据挖掘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程序设计及ZM天然气管道实例分析 |
6.1 概述 |
6.2 程序总体功能概述 |
6.2.1 基础参数输入 |
6.2.2 计算处理 |
6.2.3 结果输出 |
6.3 程序主要操作界面 |
6.3.1 主要操作界面 |
6.3.2 基础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界面 |
6.4 ZM天然气输差实例计算分析 |
6.4.1 ZM天然气管道管存量计算 |
6.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6.4.3 Apriori算法挖掘分析 |
6.5 输差控制管理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ZM天然气管道实例计算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天然气长输管线输差计算方法分析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输管线输差分析及对策研究[J]. 潘俊宏,刘东海,屈静.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1(02)
- [2]低压燃气管网压损分析的应用研究[D]. 杜欢.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3]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陈雪锋.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分析及控制[J]. 刘玉杰,马雨廷,王伟,段腾龙.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5]天然气输差形成原因及控制[A]. 王龙. 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十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19
- [6]宁波兴光公司天然气供销差管理研究[D]. 龚岳兵. 宁波大学, 2019(06)
- [7]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控制技术分析[J]. 肖静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03)
- [8]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差的成因与管控[J]. 师小杰. 广东化工, 2017(19)
- [9]西北地区天然气贸易计量技术研究[D]. 党磊. 西安石油大学, 2017(11)
- [10]ZM天然气管道输差分析及应用程序开发[D]. 李晶晶.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