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江[1](2021)在《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口的增长,对粮食和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而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农业干旱的影响。农业干旱主要受气象干旱和高温的影响。因此,如何综合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并构建可靠的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以及部署抗旱减灾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在监测农业干旱时可能出现不一致的问题,采用Kendall Copula函数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SSI构建联合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JSSI)以表征农业干旱。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温度指数(ST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高温,进而构建标准化复合事件指数(SCEI)和标准化干或热事件指数(SDHEI),并分析中国6~8月不同严重程度的气象干旱和高温出现的条件下,发生农业干旱的联合概率和条件概率以及影响因素。在1~3个月预见期下,以前期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即不考虑高温)以及前期的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即考虑高温)作为两组预测因子,分别构建基于meta-Gaussian(MG)和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的两种农业干旱预测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法(LOOCV),预测中国逐年夏季的农业干旱并进行性能评价,并对两组预测因子下的两种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在中国不同分区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Kendall Copula函数联合1、3、6、9和12个月尺度的SSI构建的JSSI能够及时捕捉到短时间尺度的新发干旱和中长时间尺度的持续性干旱,可以客观反映农业干旱的综合状况。(2)与SCEI描述的复合干热事件(即气象干旱和高温同时发生)不同,构建的SDHEI表征气象干旱或高温至少有一个出现的情形,可以全面反映干热事件的综合状况,可作为有效监测干热事件的工具之一。(3)在6~8月份,中国同时出现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这种复合极端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微、中度、严重的概率不高,分别为0~20%、0~10%、0~6%,概率空间分布相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荒漠区、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西藏。在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高温是诱发农业干旱的主要因素;而华北东部、西北荒漠区、东南沿海地带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和南部,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主要驱动因素。(4)在1~3个月预见期下,与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因子为前期的气象干旱、高温和农业干旱)相比,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因子为前期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在各气候分区上的农业干旱预测性能较优,表明MG模型在高维情形下考虑高温的影响并不能提高农业干旱的预测性能。(5)对比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典型年份农业干旱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确定性系数(R2)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考虑高温的PCC模型更适用于中国夏季的农业干旱预测。
周楠[2](2021)在《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文中认为上升流为上涌低温海水,带来许多营养物质,对渔业资源、海洋环流和气候特征有着深远影响。舟山群岛由9个小岛组成,海域存在沿岸上升流,是我国着名的舟山渔场,吸引大批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叶绿素a(Chl-a)浓度资料、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资料、海表面风速(Sea Surface Wind,SSW)数据和Ni(?)o3.4指数(Ni(?)o3.4 Index,INi(?)o3.4),来探讨舟山上升流区域定义问题,研究上升流的时空变化,同时分析厄尔尼诺对舟山上升流强度、范围等特征的影响程度,以及风场引起上升流时空变化的机制研究。利用2002-2011年7-8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分析舟山上升流区域叶绿素a浓度变化。此外,利用上升流区域与外海的海表温度差值以及对应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定义了上升流的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夏季舟山海域SST比外围海域低不少,范围在29°N-31°N,122°E-123°E,中心平均温差在1.5℃。7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达到6.6 mg/m3,且上升流区域和非上升流区域叶绿素a浓度差异大,表明上升流处于强势期。8月份的叶绿素a浓度均值达到6.4mg/m3,但各年份间的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结合叶绿素a浓度分布特征和海表温度差值数据,可定义7月份的舟山上升流边界温度阈值为0.75℃,8月份阈值为0.5℃。利用2002-2018年6、7、8月月平均SST作距平场,进行EOF分析(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同时通过分析多年的月平均SST分布图,讨论了舟山上升流的范围,以及低温中心位置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夏季舟山6月存在上升流,7月上升流强度最为强盛,8月上升流强度减弱。舟山海域上升流低温中心存在变化。同一个月,不同年份的温差差异较大,可以看出上升流强弱存在年际变化。(2)SST距平场EOF分析,得到6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7%和26.5%,7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0.8%和26.5%,8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为38.2%和34.5%,舟山上升流呈现一个2-3年的周期性变化。(3)6月舟山上升流呈长蛇状分布,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舟山群岛,其上升流中心位置大致在舟山岛和梅散列岛之间。7月上升流主要集中在舟山群岛附近,从梅散列岛沿伸到马鞍列岛,呈环状分布,上升流中心主要在马鞍列岛、嵊泗列岛、衢山岛和川湖列岛这四个海岛。8月上升流主要集中在舟山群岛附近,从梅散列岛沿伸到马鞍列岛,呈环状分布,上升流中心有两个区域。利用1995-2016年的海表温度数据和海表风速数据,计算1998和2016年海表温度距平场(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和气候夏季平均分布SST,分析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舟山海域海表温度和海表面风速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夏季,舟山上升流区域海表温度都呈现暖异常,相较气候态夏季平均上升流中心,温度增幅分别在0.5-0.9℃和0.75-0.8℃。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年上升流区域总体面积减少,舟山上升流减弱,说明厄尔尼诺对上升流起到增强作用。(2)1998年夏季,舟山海域南部以西南风为主,且风速最大达到4.5m/s,而北部主要以偏南风为主,风速逐渐减弱。2016年夏季,舟山海域整体以东南风为主,风速由南向北逐渐减弱。1998年在西南风作用下,上升流的范围明显大于2016年。利用舟山海域2002-2018年6-8月月平均海表面风场分布,探讨夏季舟山海域的风场分布情况,同时结合6-8月月平均海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风向对舟山上升流的影响。对SSW距平场进行EOF分析,探讨了海表面风速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6月舟山群岛东南部分盛行偏南风,而舟山群岛本身及其西北部则盛行东南风。7月,舟山群岛东南部盛行偏南风,舟山群岛西北部盛行东南风,而舟山群岛本身盛行偏南风。8月,整个舟山海域都盛行东南风。夏季舟山海域复杂的风场分布,是夏季舟山上升流强度、范围变化的主要原因。(2)7月舟山群岛附近主要盛行偏南风和西南风,与6、8月相比,其上升流整体范围,以及上升流中心范围更广。西南风和偏南风利于上升流的发展,而东南风则会相对抑制上升流的发展。(3)SSW距平场EOF分析,得到6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96%和24.68%,7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2.9%和27.1%,8月前两个方差贡献率为45.6%和28.7%。海表面风速存在4-5年的周期性变化。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高炜[4](2020)在《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文中指出湿地具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在调节气候、防洪蓄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全世界湿地正经历快速且大面积的退化,湿地保护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小兴安岭地处我国中温带,发育众多沼泽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然而,几十年来,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受到农业开垦、森林砍伐等一系列生产建设活动的破坏,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沼泽湿地的面积快速减少,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1)以Landsat遥感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随机森林和增强回归树分类方法,提取1975年、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五期小兴安岭地区草本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分析不同时期三类沼泽湿地的动态度、景观格局、质心,研究沼泽湿地时空变化过程;(2)研究1975—2015年(40a)、1975—1985年、1985—1995年、1995—2005年、200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降水、地温、植被覆被指数(NDVI)、冻融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小兴安岭地区社会经济要素变化特征;(3)建立最大熵模型,量化五个不同时期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分析主要驱动因素与沼泽湿地减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主要驱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沼泽湿地减少的影响。本研究为沼泽湿地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沼泽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1975—2015年(40a),小兴安岭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湿地面积均出现大幅度下降,面积下降比例由高到低的是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草本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转出类型主要是林地和耕地,1975—199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处于上升阶段,1995—2015年,沼泽湿地转出为耕地的面积有所下降,整个研究时段耕地是沼泽湿地转出的第二大土地利用类型。说明人为耕种是沼泽湿地减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1975—2015年,沼泽湿地发生剧烈变化、稳定性变差,沼泽湿地退化的强度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增强;三类沼泽湿地质心都不同程度地向西北方向迁移,草本沼泽的迁移距离相对最小,森林沼泽和灌丛沼泽迁移距离较大。三类沼泽湿地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空间上沼泽湿地发生退化的剧烈程度不均衡造成的。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与中低纬度天然湿地既存在共性规律又存在差异。(3)1975—2015年小兴安岭气温、地温、降水均呈增加趋势。气温呈现出北部和中部上升趋势高于南部;地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中部升高趋势最强,北部升高趋势强于南部的特点;降水空间分布为北部降水变化小,南部特别是西南地区降水呈较强增加趋势。小兴安岭40a间气温、地温、降水变化既有时间序列上的差异,又存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4)1975—2015年小兴安岭年以及季节冻融厚度呈显着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春季(7.87cm/10a)>夏季(3.16cm/10a)>冬季(1.79cm/10a)>秋季(0.873cm/10a),40a间冻融厚度的空间分布变化呈现出南部冻融厚度下降强度强于北部,且具有显着性,东部下降强度大于西部。1975—2015年NDVI具有显着下降趋势(p<0.05),研究区北部、中部、东南部区域NDVI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强度为中心弱、边界强。(5)1975—2015年,小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减少主导因素不同,不同年代际同一类型沼泽湿地减少的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素具有年代际的分异性,1995年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驱动因子的拐点,1975—1995年草本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是由耕地扩张造成的,而1995年后耕地对草本沼泽湿地的影响降低,特别是2005年开始,耕地已经不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不同年代际灌丛沼泽湿地减少主要受到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森林沼泽湿地的减少主要受地温、气温升高、冻融厚度下降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影响。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的驱动因素存在南北、东西差异,南部、东部地区耕地扩张是草本沼泽湿地减少的重要因素,北部和西部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因素变化导致沼泽湿地减少。因此,40a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减少是耕地扩张与自然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具有空间分异特征。
付尧[5](2020)在《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热环境恶化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健康,它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近年来,在城市热岛与气候变暖的双重作用下,大多数城市在夏季都受到“高温热浪”威胁。因此,城市热环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如何改善城市热环境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与难点课题。基于长时间序列逐日气象数据,本研究明确了中国城市热环境和热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机制,并在群落与景观尺度上揭示城市森林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综合调节机制。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在全国尺度上,综合采用Mann-Kendall与Sen’s slope趋势分析方法,研究183个重点城市1990-2016年期间夏季热环境因子与舒适度指标的演变特征,首次阐明了全国主要城市的热舒适度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夏季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有108个城市夏季热舒适度指数PET大于29℃,居民承受中等或强以上级别的热压。14个城市夏季舒适居民无热压,7个和54个城市居民夏季分别承受轻微冷压和微热压;我国大部分城市夏季有变热、变干的趋势,温度平均每年上升0.027℃,相对湿度平均每年下降0.181%。风速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平均每年下降0.006m/s。热环境的变化导致夏季PET与不舒适天数平均每年增加0.028℃与0.142天。位于东北平原、西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49个城市的PET显着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098℃,其中有28个城市的不舒适时期也显着延长,平均每年延长0.702天。不同气候背景条件下,城市化因子对热环境和舒适度动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太阳总辐射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的城市的热环境和舒适度更容易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以东北典型城市长春为例,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剖析城市热环境恶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在1990-2016年期间,长春市热环境因子、舒适度指标的城郊差值与各个城市化因子均在2002年附近变化显着,2002年以后长春市市区热岛现象与干岛现象越来越明显,市区风速显着下降。人工热源(如交通工具)增加是市区温度增加,湿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土地利用模式(如建成区面积与道路面积的增加)的改变是市区风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城市热环境的改变引起了夏季PET与不舒适天数的增加,导致市区居民承担更高的热胁迫与热风险。针对城市热环境恶化问题,本研究首先在群落尺度上揭示城市森林调节城市热环境的机制。研究表明:叶面积指数与郁闭度为调节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关键指标且存在明显阈值,在本研究中叶面积指数达到3时,即可使样方内温度和PET分别下降1.7℃和8.1℃;当郁闭度达到0.4时,可使样方内温度和PET分别下降1.5℃和8.1℃。建议将叶面积指数达到3,郁闭度达到0.4作为规划城市森林的阈值,在大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城市森林降温、增湿以及缓解热压力的效果显着。本研究进而在景观尺度明确了城市森林与建筑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森林面积、城市森林斑块聚集度、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斑块聚集度分别在边长为2000m、1200m、1200m、1900m、1400m以及1700m的方形缓冲区范围内与温度的相关性最强。基于移动测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不同城市化强度下景观指数在有效影响范围内对城市热环境和舒适度调节作用及其异质性规律。研究表明:城市森林和建筑景观格局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尤其是对高城市化社区。在有效影响范围内,当城市森林面积大于30公顷,即森林覆盖率大于7.5%时,城市森林可起到稳定降温效果,从而调节热舒适度。城市森林斑块结合度越高,其调节作用就越强。建筑面积和建筑体积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增加,当建筑体积小于15×106m3时,其遮荫效果达到最佳,可以有效降低PET,改善热舒适水平。建筑斑块结合度对日间和夜间调节作用有所差别,斑块结合度高在日间会使温度和PET增高,而夜间会使温度和PET降低。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全国尺度上城市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系统地揭示了群落与景观尺度上城市森林对城市热环境的调节机制,为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和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对改善城市热环境与提供居民热舒适度有重要作用。
曹凯翔[6](2020)在《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温盐遥感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指出长江口紧邻大陆,周围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环流结构使得长江口邻近海域呈现出独特的温盐分布特征。开展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海表温/盐遥感变化分析与冲淡水探测研究,对于提升对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温盐变化特征认知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口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结合遥感和再分析等多源数据,开展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夏季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分析与长江冲淡水探测研究,分析了可能影响长江口临近海域表层温盐变化的海洋和气象要素,为深入研究该区域温盐变化过程和机理提供科学数据和研究基础,为海洋动力环境与短期预报预测提供参考与支撑。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MW-IR SST融合产品开展了长江口邻近海域SST时空变化分析。结果发现,长江口研究区域SST总体介于15-25℃之间,南北海域最大温差可达10℃以上,呈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域存在由于台湾暖流水,对马暖流水与黄海暖流水扩展所形成的暖水舌,黄海冷水南侵所形成的冷水舌。整个研究区域SST的增温、降温变化趋于一致,整体呈现出增温的趋势;研究区域SST呈以32°N为界的南北反相分布特征,当北部SST升高时,南部SST下降;长江口邻近海域SST还存在东部的朝鲜半岛和济州岛附近海域为负,其他海域为正的反相分布。研究区域冬季SST降温趋势在四个季节中最为显着,夏季SST升温趋势在四个季节中最为显着。(2)基于实测盐度数据与MODIS Aqua Rrs数据,建立了长江口邻近海域SSS线性反演算法,采用独立实测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1.55psu,相关系数为0.80,将模型推广至MODIS Terra、Sea WIFs和VIIRS SNPP Rrs后并进行多源卫星SSS数据融合,获取高空间分辨率与覆盖度的长江口区域SSS产品,研究发现融合后的SSS产品空间覆盖度较单星可提高10%左右。研究区域的多年平均夏季SSS为30.8psu,SSS的空间分布具有近岸处低,远岸处高的特点,从近岸向外海逐渐升高,在长江口外形成一明显的低盐水舌。长江冲淡水的扩展类型有东北型扩展、东北偏北型扩展、东北偏东型扩展、双向型扩展与无明显指向型扩展。(3)开展了长江口区域SSS/SST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ST与表层流速、东亚夏季风指数、长江口周围陆地气温呈正相关关系,SST与风速、东亚冬季风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东亚冬季风对长江口区域SST变化影响较为显着。长江冲淡水向外海扩展主要受到长江径流、流场、风场的影响,长江入海冲淡水的东向扩展主要受到长江径流影响,偏南风以及台湾暖流的东北向流则是影响长江冲淡水转向东北的主要因素。夏季长江冲淡水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区SST和SSS产生影响,SSS与SST整体呈正相关,冲淡水东向扩展距离与SST整体呈负相关关系。
王笑歌[7](2019)在《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提出辽宁省西部地区正常年份降水量仅有500 mm左右,水资源匮乏、旱灾频发,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建立适宜的干旱级别评价方法、掌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干旱发生规律、当地合理地进行抗旱减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当地降水量数据和干旱历史资料,对现有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进行修正,在建立起新的适应于当地的多指标数值化旱情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这一地区干旱成因,使用水分平衡模型预测土壤增墒、退墒过程,再对该地区干旱演变趋势做了预测,并提出了旱情评价、抗旱减灾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修正干旱分级标准。使用当地降水、干旱发生等的历史资料,在对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干旱指标标准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用9种干旱指标建立起了辽西地区干旱指标等级标准体系。这9种指标有气象干旱指标降雨距平百分率、Z指数、SPI指数、连续无雨日数,水文干旱指标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农业干旱指标土壤相对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百分比,社会经济干旱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百分比。修正前后分级指标比较,修正前全国旱情等级标准偏高,不适于辽西地区干旱评价。(2)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把辽西地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四种类型干旱旱情按从轻到重,分别赋予由1到4数值;然后把4种类型干旱旱情等级数值先分别平方、再求和计算平均值,最后再对平均值开平方,该平方根即为综合旱情等级值。经典型干旱年份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一综合评价方法是可行的。(3)降水及干旱发生时空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即朝阳建平北部年降水量最低、地处该区东南部的锦州市年降水量相对较高;地处该区东北-西南走向中间地带的阜新和葫芦岛市居朝阳和锦州市之间。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表明,辽西地区降水第一空间模态为全区统一偏多或偏少;第二空间模态表现为东南和西北方向的反向变化;第三空间模态为辽西东部和西部之间降水量的反相变化。辽西地区年降水量呈40年、23年、10年、5年准周期性变化。春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最长,秋季次之,较夏最短;但地区间差异不明显,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以阜新市最长、葫芦岛和锦州次之。当地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季节上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辽西地区生长季各级农业干旱年频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趋势。轻度、中度干旱全区发生频率几乎均在50%以上,其中朝阳、阜新、葫芦岛地区达到70~80%,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发生频率较轻度、中度干旱频率有所降低,其空间格局类似。(4)基于前期降雨指数模型和水分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所建模型墒情预测值与历史实测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当地农田耕地土壤退墒和增墒过程墒情预测预报,但其预报精度主要取决于预报方案的精度;为此,该模型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序列、较短时间间隔的土壤墒情数据资料,并且保证数据准确可靠。(5)各地干旱是大气环流和局部地形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温及地形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辽西夏季干旱的成因,结果表明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驱动,在850h Pa、500h Pa、200h Pa各层环流系统控制下使辽宁夏季降水偏少、导致辽西地区干旱发生。不同区域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对辽西夏季发生干旱产生影响。前一年4月西太平洋海区与辽西夏季降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暖水年时降水偏少共10年,可作为评判辽西夏季降水的重要指标。辽西地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间过渡带,使得西北来的锋面天气系统到葫芦岛、朝阳地区下沉辐散,不利于降水维持或形成。(6)依据大气环流预测干旱发生精度不高。从天文因素、大气环流、海温等方面对辽西夏季降水量中长期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1)前一年12月的太阳黑子指数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研究建立了两者间的预报关系,在2016-2018年的预报实践中,合格率为2/3;(2)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如下500h Pa高度场的3个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3)对影响辽西夏季降水量的前期海表温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4个海温关键区,对辽西夏季降水量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从近3年的预报效果来看,并没有一个十分出色的预报指标将三年均预报正确,其原因可能为辽宁省汛期降水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台风登陆等,而台风降水难以预测,且其对降水格局的影响显着。本研究修正了辽西地区干旱分级标准,提出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降水及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适于当地农田土壤墒情的退墒和增墒预测预报,分析了辽西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地形成因,并尝试基于大气环流来预测该区中长期旱涝趋势。上述成果可以使得辽西地区旱情评价更加科学,可为今后实际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曹越[8](2019)在《基于集合预报的暴雨概率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在中国气象局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范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1502000)的资助下完成的。本论文通过对ECMWF集合预报与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对我国中部地区降水预报能力在确定性及概率性方面的预报能力进行了检验评估,得到了不同模式的各自优势并对不同模式的误差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机器学习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将我国中部地区根据预报特征的不同分为了8个区域,并对各个区域降水预报的特征及分级降水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利用传统的Poor Man等权概率预报法及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两种方法进行了分区暴雨降水概率预报计算,并对比两种方法对不同区域强降水预报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概述如下几个方面:(1)首先利用传统的确定性预报的检验方法及改进了标准差的R指数对ECMWF高分辨率模式、ECMWF集合控制预报、ECMWF集合平均三种确定性预报结果进行确定性模式的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ECMWF高分辨率模式对观测降水平均值的刻画较为随机且没有规律,总体上,集中度东部偏大,西部偏小;ECMWF集合控制预报平均值基本都大于观测,东南部集中度偏大,西北集中度偏小;集合平均预报的平均值分布较有规律,基本是西北偏小,东南偏大,且东部地区集中度偏大的现象被放大;综合而言,集合控制预报在集中度和平均值的综合度量下更靠近实况降水,但ECMWF高分辨率模式模式对实况降水集中度刻画最优。(2)通过传统的概率预报检验方法,以及为避免样本不均而导致概率预报评分不准确的情况而进行的“有降水BS评分”及“无降水BS评分”的计算结果,对ECMWF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能力进行检验评估,并利用Talagrand分布对其误差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华北及四川地区是集合离散度的高值区,降水可预报性较低,预报可信度小;我国西北地区为集合离散度的低值区,降水可预报性高,预报可信度较大。同时ECMWF集合预报在我国中部地区,特别是在四川及东南地区远远高于集合平均的标准差,需要适当缩减集合离散度,以使得集合预报系统更加集约。同时ECMWF集合预报的单模式等权概率预报对小雨的预报效果并不好,虽然可以增加预报的命中率,但同时也增加预报的空报率,而在中雨或大雨量级降水中的表现较好,可以为降水事件出现与否做出较为有价值的区分。在暴雨量级降水中虽然空报率低、但漏报率高、区分度不足,需要探究新的方法对ECMWF集合预报系统进行集成,以获得更多的不确定性信息。(3)通过利用概率预报与确定性预报检验的评分结果作为聚类因子,利用K-means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后,把我国中部地区分为了八个降水预报不同区域,然后综合对各个区域的预报特征及分级降水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2与区域4为北方地区暴雨降水预报的关键区,区域7与区域8为南方地区暴雨降水预报的关键区域,这些区域的暴雨以上(≥50mm)降水频率高,且由于地形、气候的复杂性,暴雨预报的准确度较低,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合适的预报方法。(4)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制作分区概率预报与Poor Man集合概率预报法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制作的暴雨降水概率预报结果比利用Poor Man集合预报法制作的概率预报准确度更高,预报的落区也更接近实况降水。且在区域2、4、7、8这四个区域的预报可信度较高,因此在这些区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制作概率预报较为恰当。
马景永[9](2019)在《北京油松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在改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和提供生态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华北人工林区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将会持续的增加,必将对区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显着的影响。真实的探测该区域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及其与干旱的关系,对于发展区域人工林适应性管理策略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北京地区典型油松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法,对涡度相关系统的气体过滤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分析了 2012-2017年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探讨了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调控机制,对比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几方面的科学认知和结论:(1)净辐射(Rn)、感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和土壤热通量(G)在六年的研究期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动态。感热通量是消耗净辐射的主要能量组成成分,而潜热通量只是在生长中期超越感热通量。夏季和秋季干旱都会导致生长中期和后期的感热通量显着大于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在日和季节时间尺度上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年际尺度上土壤热通量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2)2012-2017年,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主要特征为:高波文比(β=H/LE;6.28、6.42、5.65、5.34、6.40 和 8.49),高 H/Rn(0.37、0.36、0.36、0.30、0.34 和 0.39)和低 LE/Rn(0.15、0.17、0.17、0.16、0.15 和 0.16),β、H/Rn和 LE/Rn的年均值分别为 6.43、0.35 和 0.16。(3)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蒸散发(ET)具有明显的日、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2012-2017年,日最大蒸散发分别为4.8、4.5、4.1、3.3、4.1和5.1 mm day-1,年累计蒸散发分别为328、371、290、326、334和365 mm,年均蒸散发为336±29 mm。蒸散发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冠层导度和植被覆盖度等生物因子的控制,而这些生物因子又受可利用土壤水和饱和水汽压差的调控。蒸散发也具有显着年际变异,蒸散发与降雨量的比值(ET/P)介于0.66-1.62之间,蒸散发的年际变异主要是由前一年非生长季和当年生长季降雨共同补给土壤水导致的。这些结果清晰的表明,降雨的发生时间和前一年土壤水的遗留效应对调控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蒸散发年际变异至关重要。(4)2012-2017年,该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年均值范围为1.39-1.93 g C kg-1 H2O。干旱发生时间和持续长短显着影响人工幼林生态系统WUE的季节和年际变异。夏季干旱会降低生态系统WUE,秋季干旱会增加生态系统WUE,而春季干旱对生态系统WUE影响不明显。相比于短期干旱(干旱期<30天),长期干旱(干旱期>30天)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蒸散发的影响更大,从而调控生态系统WUE的变化。干旱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产力、蒸散发和水分利用效率还具有滞后的影响,滞后时间一般为3年。(5)2012-2017年,生长季月WUE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壤体积含水量(VWC)具有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降雨(P)呈现二项式关系,人工幼林生态系统WUE的季节变异主要是由这些生物物理变量调控生态系统生产力来决定的。与此相反,人工幼林生态系统WUE的年际变异主要是由可利用土壤水调控植被覆盖来决定的。综上所述,由于华北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项目的继续实施和现有林分的持续增长,预计未来由于干旱而导致的区域水缺失问题将会持续凸显,势必对区域人工林的发展和区域水资源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研究发现,春季是研究区人工林生长的关键阶段,春季土壤水的高低会显着影响后续人工林结构和功能的发展。此外,我们的研究也发现长期干旱对人工林的危害大于短期干旱。因此,为了最优化人工林的功能,同时减少对人工林灌溉水的需求,建议在春季和长期干旱发生时灌水比其他时期灌水更有利于区域人工林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吴雅娟[10](2019)在《毛乌素沙地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经常受强光、高温、干旱等环境胁迫的影响,其适应环境波动的生理过程和适应机制了解有限。光系统Ⅱ叶绿素荧光参数因其对环境波动的高度敏感性,经常被视为探究植物适应环境胁迫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南缘典型沙生植物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和赖草(Leymussecalinus)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5-2016年其光系统Ⅱ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原位连续监测与定期观测,分析两种植物光系统Ⅱ荧光特性在短期(昼夜)和长期(季节)尺度上对环境波动的响应规律,探究油蒿和赖草对波动环境的生理适应机制及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荧光参数的日、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的日变化近似“U”型,正午取得最小值;非光化学淬灭(NPQ)的日动态变化趋势与ΦPSⅡ相反,在正午取得最大值。油蒿和赖草均存在夜间热耗散,NPQ的变化范围为0-0.5。两物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ΦPSⅡ与NPQ值表现为春秋低夏季高。在春夏季,部分Fv/Fm值低于健康值的下线(0.73)。(2)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光合有效辐射(PAR)波动的适应机制:①两种植物光系统Ⅱ对PAR短期适应机制相同,通过增加热耗散和减少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开放的比例来避免高光抑制。但两物种适应机制的敏感性不同,PAR升高,油蒿的反应中心较敏感,而赖草的热耗散机制较敏感。表现为油蒿的ΦPSⅡ-PAR拟合斜率大于赖草;而赖草的NPQ-PAR拟合斜率大于油蒿。②两种植物光系统Ⅱ对PAR变化的长期适应机制差异不显着。PAR升高,两物种均通过提高热耗散避免光抑制,但油蒿进行热耗散的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较高的Fv/Fm和ΦPSⅡ),为光合过程提供能量。而赖草在高光强时容易受到的光抑制和损伤,表现为Fv/Fm降低至0.5,光合原初反应中心受损。(3)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空气温度(Ta)波动的适应机制。①两种植物光系统Ⅱ适应Ta的短期机制相同。两种植物通过生理反应的时间滞后机制,在高温时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来避免其光系统Ⅱ受到短期的高温胁迫。表现为在日变化上,油蒿和赖草的ΦPSⅡ和NPQ的最值与Ta的峰值均存在时间滞后效应(2-3 h)。当Ta达到日最大值时,两物种的ΦPSⅡ值较高。②两种植物光系统Ⅱ对Ta变化的长期适应机制存在差异。Ta较高时,油蒿通过较高的热耗散和光能转化效率适应高温,维持光合作用的能量供应;而赖草通过关闭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减少热耗散和光能转化效率,适应高温。具体表现为在季节变化上,油蒿Fv/Fm值均比较稳定;而当Ta>21℃时,赖草的Fv/Fm、ΦPSⅡ和NPQ均降低,与油蒿的差异显着。表明赖草光系统Ⅱ能量转换机构的热稳定性较差,抗高温能力劣于油蒿。(4)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土壤水分(VWC)波动的适应机制:①油蒿和赖草对VWC变化的短期适应机制相同,通过热耗散机制耗散过剩的能量,但赖草光系统Ⅱ对干旱的耐受能力较弱,因为其被动热耗散的比例较高。表现为在降雨及恢复阶段,油蒿和赖草非调节性能量耗散(ΦNO)的变化是白天高晚上低。在干旱阶段,赖ΦNO在凌晨显着升高白天降低,且Fv/Fm低于0.73。相比油蒿(Fv/Fm始终高于0.73),赖草光系统Ⅱ更易受到干旱的胁迫。②油蒿和赖草对VWC变化的长期适应机制存在差异。油蒿通过高光能转化效率和热耗散适应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而赖草主要通过减少热耗散和关闭反应中心适应低或高土壤水分状况。表现为油蒿光系统Ⅱ对土壤水分的耐受能力较强,Fv/Fm相NPQ随土壤水分变化没有显着地增加或降低;而赖草有明显的水分胁迫阈值,当VWC<0.08或>0.14 m3·m-3时,Fv/Fm和NPQ均降低。总之,油蒿和赖草作为典型的沙生植物对环境波动具有良好的抗逆性。两物种光系统Ⅱ对光强、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环境波动的适应机制在短期和长期尺度上不同。两物种通过热耗散机制和时间滞后机制来适应环境因子的短期波动。长期尺度上,油嵩通过较高的光能转换效率和热耗散机制适应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波动;而赖草通过抑制光系统Ⅱ活性,减少热耗散适应环境波动,存在明显的温度和土壤水分的胁迫阈值。从两种植物光系统Ⅱ生理适应的角度,建议在生态恢复前期选择油蒿为主要固沙植被,而赖草在未来气候变化中可能会受到环境胁迫,并进一步影响油蒿和赖草群落的结构。
二、2003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定义及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
1.2.2 干旱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及地貌概况 |
2.1.2 气象水文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干旱指数构建 |
2.2.2 复合极端事件的联合概率和条件概率 |
2.2.3 Meta-Gaussian(MG)模型 |
2.2.4 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模型 |
2.2.5 预测性能度量指标 |
2.3 小结 |
第三章 干旱指数适用性评价及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
3.1 数据来源 |
3.2 联合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JSSI)适用性评价 |
3.2.1 典型年份评价 |
3.2.2 典型区域和气候分区评价 |
3.3 标准化干或热事件指数(SDHEI)适用性评价 |
3.3.1 气象干旱与高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典型年份和典型区域评价 |
3.3.3 气候分区评价 |
3.4 不同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1 不同滞时下各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2 同时段下各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3.5 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农业干旱的影响 |
3.5.1 夏季发生复合极端事件的风险分析 |
3.5.2 不同严重程度的气象干旱和高温对夏季农业干旱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ta-Gaussian(MG)模型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 |
4.1 数据来源 |
4.2 农业干旱预测结果 |
4.2.1 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农业干旱预测及概率 |
4.2.2 考虑高温的MG模型农业干旱预测及概率 |
4.3 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
4.3.1 不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
4.3.2 考虑高温的MG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
4.3.3 两种MG模型预测性能比较及分区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air Copula Constructions(PCC)模型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 |
5.1 数据来源 |
5.2 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农业干旱预测结果 |
5.4 PCC模型预测性能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上升流水文特征研究 |
1.1.2 上升流流场特征研究 |
1.1.3 上升流形成机制研究 |
1.1.4 厄尔尼诺事件对上升流的影响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处理及方法 |
2.1 数据 |
2.1.1 叶绿素a浓度数据 |
2.1.2 海表面温度数据 |
2.1.3 海表面风场数据 |
2.1.4 Ni(?)o3.4 指数数据 |
2.2 方法 |
2.2.2 海表面温度数据处理 |
2.2.3 海表面风场数据处理 |
2.2.4 叶绿素a浓度数据处理 |
2.2.5 EOF分析 |
第三章 舟山上升流区域定义研究 |
3.1 舟山海域的水文特征 |
3.2 舟山上升流海域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 |
3.3 舟山上升流边界阈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舟山上升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4.1 舟山上升流的季节性变化 |
4.2 舟山上升流的年际变化 |
4.3 舟山上升流范围、低温中心位置变化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厄尔尼诺对舟山上升流的影响 |
5.1 全球超强厄尔尼诺事件(1995-1998、2015-2016 年) |
5.1.1 舟山海域上升流中心温度变化 |
5.1.2 厄尔尼诺事件后的1998和2016 年舟山上升流的海表面温度异常 |
5.1.3 舟山上升流风场异常变化 |
5.2 2009 年厄尔尼诺年与2008、2010 非厄尔尼诺年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风场引起舟山上升流时空变化的机制研究 |
6.1 夏季风场分布情况 |
6.2 夏季复杂风场对上升流的影响 |
6.3 海表面风速的时空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
一、气候资源 |
二、水资源 |
三、土地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
本章小结 |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
附录 |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
(一) STC访谈记录 |
(二) WFJ访谈记录 |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环境变化对湿地影响研究 |
1.2.3 沼泽湿地驱动机制研究 |
1.2.4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方法 |
2.1.1 增强回归树算法 |
2.1.2 Mann-kendall检验 |
2.1.3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法 |
2.1.4 最大熵模型原理 |
2.1.5 地理探测器模型原理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2.2 地形数据预处理 |
2.2.3 环境因子数据预处理 |
2.2.4 模型参数预处理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自然概况 |
2.3.2 资源概况与社会经济 |
2.3.3 湿地概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3.1 沼泽湿地提取 |
3.1.1 草本沼泽湿地提取 |
3.1.2 灌丛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提取 |
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
3.2.1 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动态变化 |
3.2.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面积的时空动态变化 |
3.3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分析 |
3.3.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土地利用动态转移 |
3.3.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度 |
3.4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4.1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时间变化 |
3.4.2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空间分布 |
3.5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质心变化分析 |
3.6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规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环境因子变化分析 |
4.1 气候指标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1.1 气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
4.1.2 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
4.1.3 地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
4.2 冻融厚度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冻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
4.2.2 冻融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4.2.3 冻融的突变特征分析 |
4.2.4 冻融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4.2.5 冻融时空变化规律 |
4.3 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4.3.1 植被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分析 |
4.3.2 植被覆盖空间变化分析 |
4.3.3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规律 |
4.4 小兴安岭社会经济要素变化分析 |
4.4.1 人口数量 |
4.4.2 粮食产量 |
4.4.3 国内生产总值 |
4.4.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5.1 环境因子变量的重要性分析 |
5.1.1 197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2 1975-198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3 1985-199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4 1995-200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1.5 2005-2015年沼泽湿地减少驱动机制分析 |
5.2 驱动因子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主要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进展 |
1.2.1 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研究 |
1.2.2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影响 |
1.2.3 景观格局对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数据处理 |
2.2.3 技术路线图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空间分布 |
2.3.2 中国城市化发展动态 |
2.3.3 全国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
2.3.4 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演变的驱动因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典型城市热环境与热舒适度的演变规律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技术路线图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春市城市化发展动态 |
3.3.2 长春市热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 |
3.3.3 长春市热舒适度指标的变化趋势 |
3.3.4 城市化对热环境因子与舒适度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研究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处理 |
4.2.3 技术路线图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城市森林样方内热环境与舒适度的差异 |
4.3.2 城市森林样方内热环境与舒适度调节作用的差异 |
4.3.3 群落结构对热环境与舒适度调节作用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数据处理 |
5.2.3 技术路线图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范围内景观格局对温度的影响 |
5.3.2 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对温度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
5.3.3 城市建筑景观格局对温度与热舒适度的影响 |
5.3.4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全国范围内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演变特征 |
6.1.2 东北典型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演变规律 |
6.1.3 城市森林群落结构对热环境和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
6.1.4 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调节作用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温盐遥感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数据源介绍 |
2.3 研究方法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口区域SST特征与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
3.1 长江口区域SST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 长江口区域SST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 长江口研究区域SST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区域夏季SSS遥感反演与时空变化分析 |
4.1 长江口区域夏季SSS反演与精度验证 |
4.2 长江口区域夏季SSS遥感时空分布与长江冲淡水探测研究 |
4.3 长江口区域SSS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7)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干旱评价指标 |
1.2.2 旱情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1.2.3 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 |
1.2.4 降水量中长期预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主要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主要数据资料及其来源 |
2.2.1 降水量数据 |
2.2.2 河道流量数据 |
2.2.3 土壤含水量数据 |
2.2.4 水库蓄水量数据 |
2.2.5 受旱面积数据 |
2.2.6 农村因旱饮水困难数据 |
第三章 辽西地区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1 干旱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3.1.1 干旱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采用干旱指标的选取及计算 |
3.2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 |
3.2.1 典型站点选择 |
3.2.2 辽西地区典型站点历史干旱频率分析 |
3.2.3 干旱指标适用性分析及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西干旱综合评价方法 |
4.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 |
4.1.1 干旱综合评价模型 |
4.1.2 干旱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数学方法 |
4.2 典型干旱年旱情综合评价验证 |
4.2.1 单点单指标干旱指标计算 |
4.2.2 单点单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计算 |
4.2.3 单点多指标综合计算 |
4.2.4 单点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2.5 多指标空间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西干旱时空间规律分析 |
5.1 辽西降雨时空特征 |
5.1.1 辽西降水空间分布及年内分配 |
5.1.2 降水量的EOF分析 |
5.1.3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
5.1.4 降水量丰枯周期分析 |
5.2 辽西地区干旱持续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1 分析方法 |
5.2.2 作物生长季连续无雨日数分析 |
5.2.3 各季连续无雨日分析 |
5.3 辽西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1 以降水量距平百分率为指标的干旱频率 |
5.3.2 河道径流距平指标干旱频率 |
5.3.3 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干旱频率 |
5.4 本章小结 |
5.4.1 降水量时空特征 |
5.4.2 连续无雨日数特征 |
5.4.3 干旱频率特征 |
第六章 土壤墒情短期预测研究 |
6.1 墒情监测及预报现状 |
6.1.1 墒情监测 |
6.1.2 墒情预报 |
6.2 资料收集整理 |
6.3 退墒模型的建立 |
6.3.1 退墒的物理过程 |
6.3.2 退墒预报 |
6.3.3 土壤退墒特性 |
6.3.4 退墒曲线率定结果的验证 |
6.4 增墒模型 |
6.4.1 增墒的物理过程 |
6.4.2 增墒预报 |
6.4.3 土壤增墒特性 |
6.5 预报模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旱涝趋势中长期预测研究 |
7.1 辽西地区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
7.1.1 辽西地区夏季干旱的天气成因 |
7.1.2 辽西夏季干旱的前期海温外强迫影响 |
7.1.3 辽西干旱的地形因素 |
7.1.4 辽西典型干旱时间成因分析 |
7.2 基于前期气候特征的旱涝中长期预测 |
7.2.1 前期大气环流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2.2 前期海温预测辽西夏季降水 |
7.3 基于天文背景的旱涝年预报方法研究 |
7.3.1 太阳黑子与辽西降水的关系 |
7.3.2 由太阳黑子预测辽西地区降水 |
7.4 各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基于集合预报的暴雨概率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检验研究进展 |
1.2.2 集合预报研究进展 |
1.2.3 暴雨预报研究进展 |
1.3 本文拟研究问题及各章内容安排 |
1.3.1 拟研究问题及创新特色 |
1.3.2 论文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及方法 |
2.1 资料及研究区域 |
2.1.1 预报资料 |
2.1.2 实况资料及研究区域 |
2.2 研究思路及方法介绍 |
2.2.1 研究思路 |
2.2.2 研究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CMWF高分辨率模式降水预报能力评估和误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思路 |
3.3 结果分析 |
3.3.1 准确度评估 |
3.3.2 集中度评估 |
3.3.3 相关性评估 |
3.3.4 分级降水预报能力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CMWF集合预报系统的概率预报能力评估和误差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思路 |
4.3 结果分析 |
4.3.1 集合预报模式的可靠性 |
4.3.2 集合预报模式的离散度 |
4.3.3 集合预报模式的区分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水预报的聚类分区特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思路 |
5.3 结果分析 |
5.3.1 降水预报的分区分析 |
5.3.2 各区域降水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区暴雨降水概率预报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思路及具体计算流程 |
6.2.1 QUICKPROP算法 |
6.2.2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计算流程 |
6.3 结果分析 |
6.3.1 人工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建立 |
6.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分区暴雨概率预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北京油松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森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和蒸散发过程研究进展 |
1.2.2 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水文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 |
3.3.1 观测方法和实验设备 |
3.3.2 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计算、质量控制和插补 |
3.3.3 参数计算 |
3.3.4 干旱和生长季定义 |
3.3.5 统计分析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4 涡度相关系统性能评价 |
4.1 改进的过滤系统对涡度相关系统的影响评价 |
4.1.1 高频响应评价 |
4.1.2 分压和CO_2信号强度评价 |
4.1.3 野外维修评价 |
4.2 能量平衡闭合评价 |
4.2.1 半小时尺度能量平衡闭合评价 |
4.2.2 日尺度能量平衡闭合评价 |
4.2.3 能量平衡不闭合原因分析 |
4.3 小结 |
5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环境和生物因子动态特征 |
5.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
5.1.1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 |
5.1.2 光合有效辐射 |
5.1.3 饱和水汽压差 |
5.1.4 降水和土壤体积含水量 |
5.1.5 相对土壤含水量 |
5.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物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
5.2.1 归一化植被指数 |
5.2.2 冠层导度 |
5.3 小结 |
6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和水汽交换动态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
6.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季节和年际动态分析 |
6.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季节和年际动态分析 |
6.3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日动态分析 |
6.4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调控机制 |
6.5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蒸散发季节和年际动态分析 |
6.6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蒸散发变异的调控机制 |
6.7 讨论 |
6.7.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特征 |
6.7.2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蒸散发的调控机制 |
6.7.3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蒸散发的年际变异和水量平衡 |
6.8 小结 |
7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动态特征及其对干旱的响应 |
7.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动态及其与水热通量的关系 |
7.1.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季节和年际动态 |
7.1.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水热通量的关系 |
7.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动态特征 |
7.2.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动态分析 |
7.2.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日动态分析 |
7.2.3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年际动态分析 |
7.3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机制 |
7.3.1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异的调控机制 |
7.3.2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年际变异的调控机制 |
7.4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的响应 |
7.4.1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夏季干旱的响应 |
7.4.2 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秋季干旱的响应 |
7.5 讨论 |
7.5.1 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对比 |
7.5.2 干旱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5.3 环境和生物因子对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机制 |
7.6 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毛乌素沙地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
4.1 光合有效辐射 |
4.2 空气温度 |
4.3 饱和水汽压差 |
4.4 土壤含水量和降雨量 |
4.5 小结 |
5 油蒿和赖草的光系统Ⅱ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 |
5.1 油蒿的光系统Ⅱ荧光参数的日动态、季节动态与年际动态 |
5.2 赖草的光系统Ⅱ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动态、季节动态与年际动态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6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光照的适应机制 |
6.1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光照的短期适应机制 |
6.2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光照的长期适应机制 |
6.3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机制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小结 |
7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温度的适应机制 |
7.1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温度的短期适应机制 |
7.2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温度的长期适应机制 |
7.3 不同温度对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的调控作用 |
7.4 结果与讨论 |
7.5 小结 |
8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机制 |
8.1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干旱-降雨引起的土壤水分变化的短期适应机制 |
8.2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土壤含水量的长期适应机制 |
8.3 夏季土壤水分对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的调控作用 |
8.4 结果与讨论 |
8.5 小结 |
9 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饱和水汽压差的适应过程 |
9.1 油蒿和赖草的光系统Ⅱ对饱和水汽压差的短期适应 |
9.2 油蒿和赖草的光系统Ⅱ对饱和水汽压差的长期适应 |
9.3 结果与讨论 |
9.4 小结 |
10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2003年夏季(6~8月)我区气候影响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象干旱和高温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模型研究[D]. 吴海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舟山海域上升流时空变化及其原因研究[D]. 周楠.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D]. 高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城市热环境与舒适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研究[D]. 付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4)
- [6]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温盐遥感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曹凯翔.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02)
- [7]辽西地区干旱评价及预测研究[D]. 王笑歌.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基于集合预报的暴雨概率预报研究[D]. 曹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9]北京油松人工幼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马景永.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毛乌素沙地油蒿和赖草光系统Ⅱ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研究[D]. 吴雅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