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西哥的宪政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崔朝浩[1](2021)在《美国南部与威尔逊政府的墨西哥政策》文中指出
汪程超[2](2021)在《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的“新康有为主义者”之于康有为的国家思想有基于各自研究主题的部分阐发,但迄今没有学者从政治学专业的视角,尤其是国家理论的视角对康有为的国家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身当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古今中西的交汇点、被誉为“现代中国立法者”的康有为之于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中国(how)以及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现代中国(what)有丰富的思考和着述。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国家共同体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这一大的问题意识出发,聚焦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通过对康有为晚期政治着述的探讨和分析,总结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康有为认为,人类历史将由“据乱世”进化到“升平世”,再由“升平世”进化至“太平世”,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三世不可躐等而进”。之于“据乱世”的传统中国转型进入“升平世”的现代中国,康有为论述的核心问题意识是:在万国竞争、列强环伺的国竞时代,如何完成政治整合,增强国家能力,构建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走出一条强国之路来?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的、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天下国家”改造成为以单一民族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何避免多民族王朝国家转型时普遍面临的解体命运,将一个领土完整的传统中国带入现代世界?如何处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与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之于“升平世”向“太平世”的过渡,康有为的关切重心则由“国”直接转向了“民”,他的问题意识由如何“保国”以“为国家图富强”变为如何“去国”以使民众“去苦得乐”。之于以上诸问题,康有为从不同维度做了丰富、系统、成熟、深入的思考。本文拟分别从政体维度的“共和”、国族维度和文明维度的“中华”以及世界维度的“大同”三个大的维度出发,一环扣一环,将康有为的问题和答案由表及里逐次打开,进而尝试构建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本文认为,民初共和政体所面临的危机,其答案或不在制度本身,而在于制度置身于其中的政治实体和时代背景。而如何构建一个独立、自主、强大且具自身特殊文化风格的现代国家所面临的诸问题,其答案不仅要向共时性的国家本身深处探寻,也要向历时性的、国家浸润于其中的历史、传统以及由此所沉淀下来的文明深处探寻。而对由政体、国族、文明共同构成的现代国家的超越,则将目光投诸未来,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从being到becoming的终极目标,为人类历史赋以新的意义,也为人们反思今天由民族国家构成、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康氏先求“共”再谋“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的共和观、“保全中国”熔铸各民族的国族观、古今接续中西综合既有主体性又有世界性的文明观、超越现代国家之局限构建一由个人组成的世界性公政府的大同观共同组成了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康有为融贯古今中西且具渐进特征的政治致思之于探索自身发展道路、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娟[3](2020)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中西冲突使保种、保教、保国成了时代的主题。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思想重构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活剧,其核心命题就是救亡图存。康有为作为戊戌维新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近代政治变革的先驱,他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社会变革之路,他的政治变革主张既内涵深厚的政治意蕴,又富有精湛的伦理思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视以及对民权、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的普遍追求,也昭示了近代中西方伦理思想由交锋到融合的可能。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斥着明显的分歧和断裂。戊戌政变前,他高呼“民权”、“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来反对封建专制、等级伦理以及禁欲主义,提倡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希冀对腐而不亡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等级伦理进行全面的变革。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以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在革命高潮尚未掀起之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政治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却仍停留于原位,固执地把“忠君”与“救国”、“封建皇帝”与“变法”联系起来,皇帝成为变法成功与救亡图存的必要条件,由此他提出“保皇”、“立教”的政治主张,甚至不惜参与违背历史发展的复辟帝制运动,曾经的维新派领导人物退变为最大的保皇派与反动的封建遗老。很显然,康有为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价值诉求已经不再是争取民权与平等,而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效忠和对君权的坚守,这无疑是对传统等级伦理的复辟。与顺应了时代潮流与国情发展的革命思潮相比,康有为后期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倒退性与反动性。康有为为何没有继续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投入革命,他所谓的保皇、立宪、渐进、改良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看似矛盾的政治伦理思想背后是否隐藏着连接与贯穿的线索?他于历史交替之际所进行的政治变革与道德转型对于当今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有何警醒与借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来深入探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基础、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渐进改良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贯穿于康有看似矛盾与断裂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线索即“为民”与“为人”的仁道关怀。深受西方社会契约论以及天赋人权论的影响,康有为将国视为民之公产,认为君与民应是对等的关系,均为天下之主。又因人皆由元而生,人在本质上是平等且独立的,由此得出人人皆有自主之权。在生而平等的人类公理指引下,康有为指出非人道的专制政治终将被凸显人地位与价值的民主政治所取代,立宪政治体现了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君主立宪制度则是近代中国在现实国情下能够发扬君主优势以克制激进民主乱相的最佳策略。康有为的政治伦理实践也遵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指向,他执着于君主制与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的原因就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流血与伤民,“保民”、“安民”、“治安为尚”是其主张渐进路径的重要考量。为实现富国以养民,他提出发展物质为近代中国救国之急方。同时,重视“智”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平民教育与普及教育,通过凸显“智”的先行性来修正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为本,智为辅”的仁本主义哲学体系;游离于政治实践之外,康有为构建了一幅远高于现实的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大同以人人生而平等为构建准则,以仁道进化为前进动力,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在政治、经济、社会绝对公享、公有的制度化构建基础上,大同最终实现了德福一致的至乐境界。康有为的现实政治实践意在为国人“救苦”,而社会理想则意在为全人类“救苦”,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是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现实与理想这两条看似平行的思想线最终统一于“救苦”与“求乐”的人道关怀之中。受时代与阶级属性的限制,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他努力吸收西方的新文化和新观念,却又固执地将其镶嵌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中,带有“旧瓶装新酒”的色彩,反映了其革新思想的不彻底性;他宣扬民主与民权,却又顽固地坚守君主立宪;他设计了大同理想社会,却又用三世进化理论将其置于空想。总之,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由于这些局限,导致他后期政治伦理思想明显的倒退与反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近代思想变革的历史悲剧,但也是一种历史的探索,通过分析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学识涵养与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结合下所产生深邃洞见、他审视世事的理性精神、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仁道情结与人道关怀、对人欲的认肯以及以“人”为政治价值核心的确立。这些积极的因素,值得后人借鉴。
王斐[4](2019)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文中认为从19世纪末俄国的民粹派运动、美国的“人民党”运动开始,民粹主义便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尤其进入21世纪,民粹主义迅速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政治潮流。拉丁美洲作为典型的民粹主义发生地之一,其民粹主义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拉丁美洲的20世纪,被看作是“民粹主义的世纪”。从发展历程来看,民粹主义贯穿南美大陆的现代化进程,几度兴衰而绵延不绝,其兴起、发展、兴盛、衰败和复苏与政权变迁和政治利益斗争密切相关,反映了拉美现代化进程中价值观的变化与价值评判的多样性。无论根源如何,是好还是坏,民粹主义始终是拉美国家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拉美国家,民粹主义作为是一种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现代化相伴而行并休戚相关。从现代化进程来说,拉美国家作为现代化的“实验室”,其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组成。19世纪末期以来,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三种现代化战略,即古典自由主义、发展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种经济模式,即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型出口导向;多种政治模式,即寡头威权主义、官僚威权主义、现代代议制民主等。当前,拉美国家仍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阶段。基于此,本研究力图在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探究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影响,通过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考察民粹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民粹主义的普遍性特征与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特征,理清产生和发展的深刻根源,呈现民粹主义的影响,并尝试给出作者对拉美民粹主义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导论部分突出依据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拉美现代化进程中民粹主义这一研究主题,着重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意义所在。通过回顾学界相关研究,期望在民粹主义的内涵界定、表现特征、产生根源、积极作用、消极影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第一章从历史角度对拉美民粹主义进行纵向梳理,主要从三个阶段入手,即20世纪初期到30年代拉美民粹主义的萌芽时期、30年代至80年代末的拉美民粹主义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民粹主义的新演化。本文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代表国家与代表人物,结合时代背景、政策取向等进行梳理,形成对拉美民粹主义的初步判断。第二章从比较分析的视角,总结了世界民粹主义普遍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与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特征。普遍性特征主要有草根性、非理性、批判性与易变性;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城市为主要阵地,领袖个人崇拜且带有卡里斯马式的领导特点,普遍采取的是改革而非革命的方式。第三章主要分析民粹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一是从经济根源来看,拉美国家作为后发国家,由于依附性经济地位难以改变,加之市场经济的缺失和不彻底的土地改革,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经济出现增长性贫困,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改变;二是从政治根源来看,拉美国家作为美国的“后院”,受美国影响较大,加之自身政治体制的缺陷、政党力量较为弱小、军队强大与活跃等问题,致使威权有余而民主不足,“政治钟摆”早已成为常态;三是从思想文化根源来看,拉美国家受西班牙和葡萄牙影响较大,缺乏科学民主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存在危机,加之外来文化冲击,致使民粹主义长期存在;四是从社会根源来看,拉美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纵向的社会分层化和横向的社会结构流动,导致社会冲突频发,为民粹主义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肥沃土壤。第四章主要分析民粹主义的影响。一是从政治视角而言,民粹主义在关怀民众、维护弱势社会群体利益和推动政治参与平等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加剧了政治领袖专断,煽动性的政治动员冲击民主转型,加深了政治体制危机;二是从经济视角而言,民粹主义在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但其采取的经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三是从社会视角而言,民粹主义的施政维护了部分民众利益,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但因福利赶超加剧了中等收入陷阱和收入分配不公,与民粹主义的政治口号背道而驰。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当前拉美民粹主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试图剖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内部问题与挑战主要集中在政党自身建设不足、政治生态恶化、经济发展问题突出和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暴力升级等方面;外部问题与挑战主要集中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美国政策影响拉美地缘政治等。面对这些问题,拉美国家需从指导理论、政治选举、政党建设等方面完善自身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改革,拉动现代化发展进程,以重新获得地区主导权。结语部分对本研究做了回顾性总结与反思,得出基本结论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空间与理论生长点。
马晨莲[5](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何增科[6](2019)在《论社会制度与思维习惯》文中研究指明不同国家民众有着不尽相同的基本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差异的原因很多,社会制度的差异是其中的一个基本原因。这项研究重点探讨的是社会制度对基本思维习惯的影响及其具体机理,同时也关注思维习惯对社会制度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的政治文化跨国研究、国别案例研究和国内不同地区比较研究的经典文献的重新解读可以发现,社会政治制度对思维习惯具有塑造作用,改变正式制度可以引发思维习惯的改变,尽管二者变化的速率并不一致。同时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传统思维习惯通过增强或减少社会资本存量,可以影响到新制度的成败,文化转型或思维习惯的转变也可以催生制度的变革。
何秋[7](2018)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带来有史以来危及生存的最大挑战,面对亟待解决的新兴环境法问题气候变化议题,法律界积极寻求有效的制度应对。美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规范和立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格局和应对有着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作为全球事务的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具有高度和独特的影响力。领先世界环境法的美国已经在联邦和地方层面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气候变化规范过程,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多层次和多面向的事前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事中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到事后的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制度之间的内嵌与衔接,契合成了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或重点于宏观制度,或侧重于细微局部,而从整体视角系统地梳理和剖析其制度体系、探索深层原因的文献比较少见,不足以揭示美国气候变化应对的全貌而通观全局。故本文以期将经济分析法学与具有科学性的气候变化制度进行对话,并弥补法学与科学、社会理性与科学理性之间的隔阂。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全貌是怎样的?其规律和特性为何?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可借鉴之处为何?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以美国联邦和地方气候变化应对为研究路径,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全盘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成因、规律和特性,从而廓清其气候变化法律应对的整体概况,以期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和未来方向提供思考和借鉴。本文的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部分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及思路做出阐述。第一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和立法现实背景。首先探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所管控的温室气体概念,分析出气候变化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人为温室气体进行法律规范化。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的特性,凸显出气候变化治理需要法律介入规范的迫切需求。法律可以构建有效的治理模式,对气候变化进行制度化、规范化治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于气候变化对美国自然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背景之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和立法进程显示,气候变化问题在从科学研究转为经济发展问题之后,进一步发展为国家行为主体间政治权力和利益的博弈。第二章研究美国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命令控制型监管、市场导向和司法救济与监督等四种法律制度模式。以巨灾保险和责任保险制度为主的风险预警与分担模式透过制度的设计,分散和协调气候风险,发挥提供有效财务保障、提供风险分散和管理以及抑制气候变化风险扩大的功能。通过研究美国联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以及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分析“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依靠环境监管干预的方式,在美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了经济原理和市场机制的气候变化法律之市场导向制度是美国目前主流管制的工具,引导温室气体排放机构基于经济诱因主动配合管控,以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方式实现温室气体管控目的。司法诉讼是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特色,美国的气候变化诉讼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任何司法管辖区的气候变化诉讼,法院成为多元气候变化参与主体沟通协调和解决争端的平台。司法在气候变化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功能、沟通功能、诠释和再造法律规范功能以及塑造社会影响力功能。第三章研究美国地方气候变化应对实践。在联邦政府层面长期缺乏有意义的行动和强有力的领导气候变化治理情况下,美国地方政府一直是气候变化的倡导者。本章从美国地方的气候变化倡议入手,以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地方政府的气候应对实践为源展开研究,解读作为美国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气候治理。美国地方政府依行政命令和立法方式启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自下而上”地推动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发展。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践作为联邦气候变化应对的“试验田”,填补了联邦气候变化监管不积极的缺位,也为今后国家级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参考经验。第四章分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规律和特性。面对气候变化这个具有集体行动特性的全球化议题,维系与保障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是美国的首要考量。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美国注重成本效益因素,秉持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的气候管制理念,权衡气候变化应对中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的关系。减缓、适应并进和司法审查这两个灵活而有弹性的法律原则,切合气候变化的治理需求,构成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重要的规范元素。通过层层检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可以看到美国国内气候变化应对始终不辍,形成了由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监管体系,成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规范性法律架构。第五章解析美国经验的可行性借鉴和掣肘,及对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启示。从美国宪政制度和国家结构的角度分析,美国权力分立的宪政制度、党派分化以及“美国至上”的价值观是影响其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形成和实施的根本因素。权利分立的联邦制以及共和党和民主党气候政策理念的分化,造成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治理结构性和程序性失调。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演进,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形态模式。在充分考量法律移植的基础上,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作为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的有益参考。本论文在系统分析与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是学科交叉分析后的制度梳理。气候变化是环境法新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发展原有环境法制度功能或形成新的制度来解决。美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且有成效的法律架构。本文以最新的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应对与国家结构、规范机制之间的一手丰富素材为基础,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评析最新的气候政策,分析最新的气候诉讼等,结合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践经验,审视法律制度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联,分析出美国以风险预警与分担制度、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以及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监管体系。第二是对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设计有实践价值。目前我国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存在局限性。而我国已有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大多内容零散,局限于政策介绍或某单一机制基本层面的探讨,还没有展开全面体系化的研究。本论文深入地研究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完整体系结构,从联邦到地方,从政策到法律,从理论到实践,从治理初期到最新进程,进一步考察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适用性。提出我国可以从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气候变化治理地方“先行先试”、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规范经验、以及推动气候变化司法等方面借鉴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一些经验,有利于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整体框架体系的构建。因此,本论文对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进行完整而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第三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美国注重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气候政策和制度程序,本论文运用法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系统分析了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运行的动力与合理性、法律制度与经济活动间结构性与制度性的逻辑关系,能够为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基础。
聂圣平[8](2018)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肇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新自由主义的各项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诚然,这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潮是导致此次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许多人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而忽略了新自由主义在其他方面的理论主张。但是,众所周知,政治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在谈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新自由主义时,学界必须既要看到其经济理论,也要关注它的政治理论,尤其是在政府方面的理论主张。因此,以政府观为视角对新自由主义进行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西方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政府观也相应地出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嬗变,分别是古典自由主义时期的“守夜人”型政府观、现代自由主义时期的“全面干预”型政府观以及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新守夜人”型政府观。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概括为“小政府、大社会”。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主张弱化政府,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主要负责保护和保障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过多干涉市场和社会。市场的运转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社会的秩序则依赖的是发达的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新自由主义的两位代表人物诺齐克和哈耶克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对新自由主义的政府观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以论证其科学性。诺齐克采取的是政治哲学的视角,而哈耶克则采用的是经济哲学的维度。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正因为其具有的一些科学性而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受到了追捧,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在理论界表现为,一大批学者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大加赞赏和大力推崇,学界一度形成“洛阳纸贵”的怪相。在实践领域则表现在,以撒切尔和里根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领导人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式的改革。但是,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也因其局限性而不得不面对一些理论的责难和现实的困境。理论的责难主要体现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采取的针锋相对式的批判性重构。除此之外,共和主义的代表人物佩迪特提出“无支配自由”尝试取代新自由主义的“无干涉自由”,而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倡导的“权利正义观”本身就存在着阿喀琉斯之踵。新自由主义政府观面临的现实困境则主要体现在,以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为指导的各国实践发展都不同程度地遭遇瓶颈甚至是重大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最好的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主张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根源之一。依据之一,市场秩序长期依靠的是自发的自由竞争来维系,政府远离市场,疏于对市场监管,导致金融市场混乱并最终走向崩溃。依据之二,政府长期被弱化,职能有限,无法应对风险社会时代的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国际金融危机就是这种风险的典型代表,而政府因自身能力有限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显得慌乱和乏力,从而使得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依据之三,政府不能干涉社会,社会秩序长期依赖公民社会组织来维持。但是,西方公民社会尚未发达到可以让社会离开政府保障的程度,很多社会问题是公民社会无法自行解决的,如社会失业问题、公民购买力的下降以及偿还能力的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可见,新自由主义政府观是一种科学性与局限性并存的政府理论,学界应该全面而客观地看待它,并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这对我国的政府体制改革将不无裨益。政府体制改革关系到一国的政治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及其诱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因为国际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回暖而走向终结,世界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高峰已过,但其后续影响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即美国相对实力的削弱、中国相对实力的增长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些变化对我国国家安全尤其是政治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此外,后金融危机时代,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回升。俄罗斯在意识形态领域,历史上曾经与中国有着深刻的渊源,再加上俄罗斯的改革就曾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因此,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政治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关系到一国的文化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大局。可见,正确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文化安全提出的挑战显得尤为必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尤其是具体的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一条正确的路径:“大政府”是可能的,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大”体现在政府的能力上而不是权力上。同时,通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的分析,可以为我国政治安全建设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阵地。
夏晓娟[9](2018)在《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文中认为梅内姆执政时期(1989-1999年)是阿根廷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阿根廷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尽管受到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负面影响,但在国内外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阿根廷民主政体保持相对稳定,政治民主化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军事改革有利于军政关系的调整,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将军队归置到民选政府体制之内,肃清了威胁民主政体的军方威权因素;法制革新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规制,有利于促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有效制衡局面的形成;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有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体现出民主在基层的稳步推进;政治文化得以扬弃,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如政界高层协商与合作的加强,民众依法维权意识的普及,政府之民众民主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开展等,均体现出民主化已深入国民意识之中。
李晓波[10](2017)在《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文中提出“价值宪法学”是基于价值哲学范式来研究宪法的新兴学科,不同于“规范宪法学”和“政治宪法学”研究范式,它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人和宪法之间的效应和意义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宪法价值的产生、宪法价值的实现和宪法价值的评价等,以此来阐释宪法运动的内在发展规律。以往美国宪法侧重从规范和政治角度来研究,本文尝试从价值学角度来研究“建国”到“重建”阶段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发展规律。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实践中围绕宪法基本价值而呈现出宪法价值发展的倾向性或趋向性,它不仅是一种宪法价值认识活动,而且是宪法价值的实现和评价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根本推动力量,他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具体历史阶段需要,这个需要推动了宪法发展变化。在“建国”到“重建”阶段,美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构建一个强大共和国实现自身“自由”,这要求联邦政府必须积极发挥国家能力,扩充中央政府权力来完成历史任务。“人民”的需要迫使联邦政府在宪法赋予权力基础上,通过“多元”宪法变迁机制扩大权力,扫除了“州权主义”、奴隶制等结构性难题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威胁,实现权威和“自由”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宪法因事实压力引起的变迁也然会体现和实现这种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由于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紧紧围绕美国宪法基本价值结构,接受基本价值价值的制约和调控,并接受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标准的检验,从而确保了国家主义的“善”相,实现了“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具体历史统一。“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实现了“人民”在具体历史阶段提出的规范性需求,化解了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张力,确保了宪法的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尽管宪法变迁作为宪法价值实现较为理想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主体“人民”与客体宪法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并没有成功解决奴隶制问题,这说明宪法变迁在化解规范与事实张力方面并不是万能的,在保持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方面也不是完美的。尽管如此,“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在相当长历史阶段内较好地体现和实现了“人民”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比较成功地维护了宪法的稳定性、权威性和适用性。因此,从比较宪法学角度来讲,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研究对于中国“价值宪法学”研究具有开创性理论意义,对完善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和“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公民权利价值取向的确定也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价值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等宪法变化形态理论,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范畴来分析“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运用价值和历史“双重标准”对国家主义进行价值评价,并构建一定的理论模型来分析宪法变迁具体实现机制等,这些都是本文创新点所在。本文根据“价值宪法学”研究体系,从宪法价值取向的产生、宪法价值取向的实现、宪法价值取向的评价等方面来安排论文总体结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宪法变迁和“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首先阐述了“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主要从宪法价值的产生,宪法价值的实现和宪法价值的评价等方面来论述,对“价值宪法学”的研究体系有一个交代。其次研究了宪法变迁的含义、性质、实现机制、界限和逻辑结构。再次论述了宪法变化形态理论,将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这三种变化形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各自内在规定性和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关系,以及宪法变化形态与宪法价值实现之间关系。第二章,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本体论。首先研究了美国宪法基本价值结构,其包括民主、共和、法治、自由和联邦主义五个基本价值,它们一起构成基本价值结构。基本价值结构对于宪法变迁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它能防止宪法变迁蜕变为“恶性变迁”,确保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其次比较了美国和德国宪法变迁的异同。美国宪法变迁不同于古典宪法变迁理论产生地的德国,通过比较明确美国宪法变迁的内在规定性。再次分析了邦联条例与联邦宪法的整体性价值取向差异,意在从规范层面说明联邦宪法价值取向特点。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存在三种历史形态,即“建国”到“重建”的国家主义,“重建”到“新政”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价值取向和“新政”至今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这三个不同形态反映了美国“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价值观念发展的总体趋向性。第三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原因论。本章主要运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来分析“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发生学原理,这四个原因分别是:规范与事实的质料因,渐进式宪法价值实现的形式因,人民对强大政治共同体需要的动力因和实现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的目的因。这四个原因从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的角度立体展现了这个历史阶段宪法变迁出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诸种因素。第四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主要从宪法价值实现的维度来研究“建国”到“重建”历史阶段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问题。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宪法解释的具体实现机制,以此来揭示宪法变迁实现的一般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宪政实践,重点考察了司法解释、总统宪法惯例和政党惯例等三种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如何实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从宪法修改与宪法变迁关系来理解“重建修正案”,也是理解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的重要维度,通过对“重建修正案”进行回溯研究可以清楚理解宪法变迁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第五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评价论。本章从宪法价值评价角度对“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进行评价。价值评价是价值的再认识活动,其核心在于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标准主要由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构成,价值标准是价值关系内部标准,历史标准是外部标准和“元标准”。通过“正义”和美国宪法基本价值这个价值标准,以及“价值进步”历史标准对国家主义进行价值评价,认为国家主义总体上是“善”的。第六章,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意义论。本章主要研究了“建国”到“重建”美国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研究对中国宪法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有利于拓展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新领域,进行“价值宪法学”研究初步尝试。在实践层面,有利于完善我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确定“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历史形态。
二、墨西哥的宪政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西哥的宪政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2)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思想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3.1 历史学进路的着述 |
1.3.2 思想史进路的着述 |
1.3.3 “新康有为主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本分析法 |
1.4.2 选取文本的依据 |
1.5 研究视角 |
1.5.1 “国家”概念解析 |
1.5.2 “把政治共同体带回来”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政体的选择 |
2.1 何为共和? |
2.2 为什么中国不能摹欧仿美? |
2.3 康有为“共和”论述的理论贡献 |
第三章 民族国家的构建: 以康有为的满汉关系论述为核心 |
3.1 虚君的人选 |
3.2 “保全中国” |
3.3 “熔铸满汉,正定国名曰中华” |
3.4 康有为国族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
第四章 文明国家的构建: 以康有为的“国魂”论述为核心 |
4.1 儒学现代化的努力 |
4.2 “国魂”说 |
4.3 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世界性 |
第五章 对现代国家的超越 |
5.1 国家的消亡 |
5.2 公政府的诞生 |
5.3 超越国家——两种方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实用的保守主义者 |
6.2 康有为的“中国模式” |
6.3 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
参考文献 |
1. 康有为论着部分 |
2. 中文着作部分 |
3. 中文论文部分 |
4. 译着部分 |
5. 外文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剧变和时代主题 |
一、内外交困的生存危机 |
二、“天命论”衰弱带来的价值危机 |
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
第二节 康有为的学术历程 |
一、幼年家庭影响 |
二、师从朱次琦 |
三、广涉西学新思想 |
四、转向今文经学 |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转折 |
一、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衰败 |
二、近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的东传 |
三、近代中国新旧政治伦理的交锋 |
第二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渊源 |
一、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
二、今文经学托古改制理论 |
三、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 |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
一、民主政治价值观念 |
二、自然科学理论 |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第三节 政治伦理的哲学基础 |
一、以元统天的本体论 |
二、爱恶自然的人性论 |
三、天欲人理的理欲观 |
四、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
第三章 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人人平等——平等为先验之公理 |
一、平等思想的本土源流 |
二、平等为人类之公理 |
三、平等之法最益于人道 |
第二节 天赋民权——人人有自主之权 |
一、中国民权思想的缘起 |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的论证 |
一、国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 |
二、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 |
第四章 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 |
第一节 破旧立新——专制政治的必然灭亡 |
一、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 |
二、废除专制为人道之所以然 |
第二节 立宪政治——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
一、中国宪政思想的缘起 |
二、宪政者合君民而共治 |
三、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
第三节 君主致治——扬君之势的现实策略 |
一、升平之世必君主立宪 |
二、千年制度非一日可除 |
三、共和之制今必不可行 |
第五章 渐进改良政治伦理实践的救国方略 |
第一节 渐进改良——治安为尚的路径选择 |
一、共和之制共争共乱 |
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
三、三世进化的渐进性 |
第二节 物质救国——近代中国的救国之方 |
一、中西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冲突 |
二、发展物质为救国之急药 |
三、欧美胜于物质中国胜于道德 |
第三节 以智为导——智统四端的伦理文化 |
第六章 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 |
第一节 众生平等——均平主义的制度构建 |
一、平等的制度构建 |
二、平等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去私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 |
一、去私为公的经济正义 |
二、天下为公的政治公正 |
第三节 以仁为本——顺乎人道的为政理念 |
一、“本体论说”的新立意 |
二、“仁道进化”的新构想 |
第四节 去苦求乐——德福一致的终极关怀 |
一、去苦求乐的终极追求 |
二、德福一致的最终实现 |
第七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 |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实质的掩盖 |
二、对中西方政治伦理思想认识与利用的扭曲 |
三、君主立宪制度表象与实质之间的相悖 |
四、政治伦理思想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 |
五、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倒退与反动 |
六、大同社会理想的空想与虚妄 |
第二节 历史价值 |
一、强调了政治伦理的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 |
二、提倡以理性指导社会改造 |
三、启迪了近代的政治变革 |
第三节 当代启示 |
一、政治伦理的建构要吸收本土文化资源 |
二、政治改革要顺应国情与大势 |
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需有创新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 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 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民粹主义的概念梳理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相关概念辨析 |
四、理论工具 |
(一) 现代化理论 |
(二) 社会公正理论 |
(三) 社会分层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拉美国家民粹主义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萌芽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初)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政策取向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发展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末)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改革取向 |
第三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新演化 |
一、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 |
二、典型国家及其代表人物 |
三、改革取向 |
第二章 拉美现代化进程中民粹主义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民粹主义的普遍性特征 |
一、草根性 |
二、非理性 |
三、批判性 |
四、易变性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的独特性 |
一、城市为主要阵地 |
二、卡里斯马式的上层领导 |
三、妥协的改良主义 |
第三章 拉美民粹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 |
第一节 经济根源 |
一、经济基础薄弱 |
二、市场经济不完善 |
三、土地改革不彻底 |
第二节 政治根源 |
一、美国干涉与控制 |
二、威权主义盛行 |
三、政治体制缺陷 |
四、军队强大且活跃 |
五、政党力量相对弱小 |
第三节 思想文化根源 |
一、缺乏科学民主的文化传统 |
二、国家认同危机 |
三、传统的一体化团结思想 |
四、外来文化冲击 |
第四节 社会根源 |
一、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
二、社会分层趋势显着 |
三、社会结构流动多变 |
四、社会冲突激烈且常态化 |
第四章 民粹主义对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
第一节 政治视角 |
一、维护社会群体利益 |
二、推动政治参与平等性 |
三、煽动性政治动员冲击民主进程 |
四、加剧领袖政治专断 |
第二节 经济视角 |
一、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三、加深经济发展不平衡困境 |
第三节 社会视角 |
一、提升民众利益和生活质量 |
二、加剧收入分配不公 |
三、福利赶超加重中等收入陷阱 |
第五章 拉美民粹主义的挑战与趋势 |
第一节 当前拉美民粹主义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一、拉美的新民粹主义 |
二、内部问题与挑战 |
三、外部问题与挑战 |
第二节 拉美民粹主义未来发展趋势 |
一、民粹主义的政治选举 |
二、民粹主义的指导理论 |
三、民粹主义的改革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一) 拉美民粹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相伴而行 |
(二) 拉美民粹主义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并存 |
(三) 拉美民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尚未终结 |
二、研究展望 |
(一) 拉美民粹主义政府、军队和民众互动的机制研究 |
(二) 拉美民粹主义的国别研究和区域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5)《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
1.1.1 西学释义 |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
3.2.1 “新”与“旧”调和论 |
3.2.2 “动”与“静”调和论 |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立法背景 |
第一节 气候变化之内涵 |
一、气候变化的学理内涵 |
二、气候变化的法律内涵 |
三、温室气体的意涵 |
四、气候变化之特性分析和法律规范需求 |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衍生的背景 |
一、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结构体系和现状 |
二、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 |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之政策和立法进程 |
一、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美国在气候变化国际框架中的角色 |
三、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规范化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联邦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基本体系 |
第一节 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
一、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
二、气候变化保险制度之原则和可保性研究 |
三、美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绿色保险”与气候变化 |
四、美国洪水保险法律制度:巨灾风险转移的保险形式 |
第二节 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
一、传统管控法律制度在气候变化法律中的功能和特点 |
二、气候管控基础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及实践价值 |
三、评估和管理气候影响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理论支撑 |
四、整合环境许可和气候变化之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 |
五、交通运输领域减排之机动车辆排放管理制度 |
六、成本效益最优之能源效率标准和标识制度 |
第三节 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
一、气候变化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内涵和发展脉络 |
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理论基础和制度构建 |
三、碳税在美国气候变化治理中的未来评析 |
第四节 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
一、美国气候变化诉讼演进趋向 |
二、美国气候变化诉讼原则和实践 |
三、美国气候变化诉讼之侵权公害诉讼和大气信托诉讼 |
四、司法在气候变化管控上的功能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理路:以三个州为例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中的角色演绎 |
一、地方气候变化法律和政策评析 |
二、美国区域气候变化法律管控之倡议 |
三、地方在气候变化规制上之动因和动力 |
第二节 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框架 |
一、华盛顿州政治体系及气候变化之影响 |
二、华盛顿州气候变化主体法律框架和制度构建 |
三、案例研究之西雅图市气候行动介评 |
四、华盛顿州气候变化法律评析 |
第三节 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 |
一、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渊源 |
二、加州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交易法律制度体系 |
三、加州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证成 |
第四节 马萨诸塞州气候变化法案解读 |
一、《马萨诸塞州全球变暖解决法案》之法律架构和意义 |
二、马萨诸塞州之减排项目 |
三、马萨诸塞州第569号行政令解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特征及基本模式 |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理论渊源 |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法源与内涵 |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本质内涵 |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内核分析:法经济学视角 |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法经济学基础:碳的社会成本 |
二、美国气候变化应对之成本效益分析 |
三、美国气候变化制度之内核 |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
一、减缓和适应并进原则 |
二、司法审查原则 |
第四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核心理念 |
一、构建理念之一:衡平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本位 |
二、构建理念之二:资本市场和有限政府之气候管制 |
第五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基本模式:“四位一体” |
一、风险预警与分担法律制度 |
二、命令控制型监管制度 |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 |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审思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之深层剖析 |
一、美国宪政制度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
二、美国环境联邦主义下的气候变化法律制度 |
三、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下的司法功能 |
第二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结构性和程序性之掣肘 |
一、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结构功能失调 |
二、美国气候变化法律治理程序性局限 |
第三节 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的借鉴 |
一、气候变化法律制度决策中考量SCC(碳的社会成本) |
二、气候变化治理“试验田”借鉴之地方“先行先试” |
三、市场导向型法律制度之规范经验 |
四、司法救济与监督:推动气候变化司法 |
第四节 中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构建 |
一、完善我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之构想 |
二、强化气候变化法律责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径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学理分析 |
2.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概念廓清 |
2.1.1 政府与政府观 |
2.1.2 新自由主义 |
2.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溯源 |
2.2.1 古典自由主义时期——“守夜人”型政府 |
2.2.2 现代自由主义时期——“全面干预”型政府 |
2.2.3 新自由主义时期——“新守夜人”型政府 |
2.3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主要内容 |
2.3.1 政府的起源 |
2.3.2 政府的职能 |
2.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3.4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2.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基本特点 |
2.4.1 有限性 |
2.4.2 消极性 |
2.4.3 法治性 |
2.5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巨大影响 |
2.5.1 撒切尔和里根的追捧 |
2.5.2 “华盛顿共识”的面世 |
第三章 两种维度下的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逻辑展现 |
3.1 政治哲学之维——诺齐克的“最弱意义上的政府” |
3.1.1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理论基石——个人权利 |
3.1.2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产生——对无政府的否定 |
3.1.3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功能——对多功能政府的驳斥 |
3.1.4 “最弱意义上的政府”的意义——一种用于乌托邦的结构 |
3.2 经济哲学之维——哈耶克的“有限政府” |
3.2.1 “有限政府”的理论基石——自发秩序 |
3.2.2 “有限政府”的功能——政府职能有限 |
3.2.3 “有限政府”的路径——政府不得干预市场 |
3.2.4 “有限政府”的形式——法治政府 |
3.3 两种逻辑演绎的简单比较 |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理论困境、现实境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
4.1 理论困境之一: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责难 |
4.1.1 社群主义 |
4.1.2 社群而非个人 |
4.1.3 公益政治而非权利政治 |
4.1.4 强化政府而非弱化政府 |
4.2 理论困境之二:其他学派对新自由主义政府观的挑战 |
4.2.1 “无支配自由”与“无干涉自由”的争论 |
4.2.2 “权利正义”的阿喀琉斯之踵 |
4.3 现实境遇: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在各国的实践遭遇 |
4.3.1 两极分化严重 |
4.3.2 经济社会危机频发 |
4.4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国际金融危机 |
第五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
5.1 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政治安全的概念界定 |
5.1.1 后金融危机时代 |
5.1.2 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 |
5.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国际金融危机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的影响 |
5.2.1 国际环境的主要变化 |
5.2.2 俄罗斯的日渐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的回升 |
5.3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安全的影响 |
5.3.1 国际格局变动与全球化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5.3.2 俄罗斯国际影响力的回升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 |
第六章 政府体制改革维度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
6.1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警示 |
6.1.1 现代社会的风险性要求政府积极有为 |
6.1.2 政府积极有为需要的是能力强的政府而非权力大的政府 |
6.1.3 培育公民社会组织以弥补政府从社会退出后留下的职能空白 |
6.1.4 审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6.2 新自由主义政府观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启示 |
6.2.1 政府的合理角色定位: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
6.2.2 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
6.2.3 呼吁人权:保护和尊重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 |
6.2.4 重视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七章 意识形态安全维护视角下的我国政治安全建设 |
7.1 摒弃“华盛顿共识”,坚持“中国道路” |
7.1.1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道路” |
7.1.2 “中国道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路径 |
7.2 应对国际环境新变化,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
7.2.1 增进相互信任,坚持做责任大国 |
7.2.2 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
7.2.3 提高国内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防止“和平演变” |
7.2.4 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国际联系密切后带来的社会思想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
7.2.5 紧跟国际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
7.3 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俄罗斯影响力的回升,降低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负面影响 |
7.3.1 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社会主义意义上的改革 |
7.3.2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
7.3.3 俄罗斯的现行体制并非完美 |
7.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
7.4.1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 |
7.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
7.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阿根廷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民主化理想之溯源 |
第二节 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梅内姆就任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二章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的转型 |
第一节 阿根廷军政关系回溯 |
第二节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转型 |
第三节 军政关系转型与政治民主化 |
第三章 宪政改革与行政权力的规制 |
第一节 传统宪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宪法修改与总统权力规制 |
第三节 司法体制改革艰难启动 |
第四章 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与公民权利的维护 |
第一节 社群组织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人权组织及女权运动的维权成效 |
第三节 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 |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扬弃与民主促进共识之加强 |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民主化的关系 |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90年代政治文化的新动向 |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改革对政治民主化的负作用 |
第一节 改革社会成本对民主质量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对民主化经济基础的制约 |
第三节 监管失衡对民主责任机制的挫伤 |
第四节 联邦与地方畸形的关系与民主不平衡性 |
第七章 政治民主化稳中有进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民主化浪潮与多边国际组织的推动 |
第二节 国内适宜民主政治成长的氛围与土壤 |
第三节 梅内姆的“自由与民主”情怀与治国理政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一、宪法变迁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宪法价值的研究 |
三、“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美国宪法 |
二、宪法变迁 |
三、国家主义 |
四、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 |
五、时间域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价值哲学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规范分析法 |
五、“大宪法观” |
六、实证模型分析法 |
七、案例研究法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价值宪法学和宪法变迁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宪法学的一般理论 |
一、宪法价值的产生 |
二、宪法价值的实现 |
三、宪法价值的评价 |
四、宪法价值的结构 |
第二节 宪法变迁的理论概述 |
一、宪法变迁的含义 |
二、宪法变迁的性质 |
三、宪法变迁的实现机制 |
四、宪法变迁的界限 |
第三节 宪法变迁的逻辑结构分析 |
一、实质主义宪法观 |
二、“刚性”的修改程序 |
三、宪法变迁实现机制 |
四、宪法性事实 |
第四节 宪法变化形态理论 |
一、宪法变化的诸种学说 |
二、宪法革命 — 激烈的宪法变化 |
三、宪法修改—显性的宪法变化 |
四、宪法变迁—隐性的宪法变化 |
五、宪法革命、宪法修改和宪法变迁的关系 |
六、宪法变化与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本体论 |
第一节 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结构 |
一、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民主 |
二、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二:共和 |
三、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三:自由 |
四、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四:法治 |
五、美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之五:联邦主义 |
第二节 德国和美国宪法变迁比较分析 |
一、德国宪法变迁的历史流变 |
二、美国宪法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
三、德国和美国宪法变迁的异同 |
第三节 邦联条例和联邦宪法的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
一、州民“一元身份”与国民“二元身份” |
二、“松散联盟”与“合众统一” |
三、“邦权主义”与“联邦主义” |
四、“民主主义”与“共和主义” |
第四节 美国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历史形态 |
一、“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
二、“重建”到“新政”:经济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
三、“新政”至今宪法变迁的公民权利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原因论 |
第一节 规范和事实结构的质料因 |
一、成文宪法: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规范基础 |
二、事实要素:民族国家和帝国“双重构建” |
三、事实和规范之间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渐进式宪法价值实现的形式因 |
一、宪法和宪法价值的双向运动关系 |
二、宪法变迁:渐进性宪法价值实现形式 |
三、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宪法价值 |
第三节“人民”对强大政治共同体需要的动力因 |
一、“人民”作为宪法价值的主体 |
二、建国时期的“人民”:支持联邦宪法 |
三、国家构建时期的“人民”:建立一个强大共和国 |
四、“内战”和“重建”时期的“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
第四节 确保宪法稳定性、权威性和适应性的目的因 |
一、美国革命的“保守主义” |
二、宪法变迁:“保守主义”宪法观的实践 |
三、国家主义实现“权力宪政”与“权利宪政”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实现论 |
第一节 宪法变迁实现机制模型分析:以宪法解释为例 |
一、宪法解释权分配的两种理论 |
二、“本位主义”中宪法解释的参与方 |
三、“本位主义”宪法解释权分配的理论模型 |
四、“本位主义”中“外生性”制约:以司法机关为例 |
五、“司法主义”和宪法解释的实现 |
第二节 建国到重建最高法院与司法国家主义 |
一、联邦法院与宪法 |
二、司法国家主义初露峥嵘(1789—1800) |
三、“马歇尔法院”的绝对国家主义(1801—1835) |
四、相对的国家主义:联邦至上和州权的缓慢增长(1837—1860) |
五、国家重构:“内战”和“重建”中的国家主义(1861—1877) |
第三节 总统权力变迁实现国家主义(1789-1877) |
一、宪法与总统权力 |
二、建国到重建总统权力变迁体现 |
三、总统权力变迁的原因探析 |
四、总统权力变迁实现国家主义:以外交事务权为例 |
第四节 政党变迁实现国家主义(1789-1877) |
一、政党和宪法 |
二、政党体现民意 |
三、两党政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温和化 |
四、政党变迁实现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
第五节“重建修正案”巩固国家主义价值取向 |
一、“重建修正案”的内容和批准 |
二、“重建修正案”: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的结果 |
三、“重建修正案”与国家重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评价论 |
第一节“二重性”评价标准: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 |
一、价值标准:价值评价的内在标准 |
二、历史标准:价值评价的“元标准” |
三、价值标准和历史标准的关系 |
第二节“正义”和宪法基本价值对国家主义评价 |
一、国家主义的“正义”维度: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
二、国家主义与宪法基本价值的统一 |
第三节 国家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
一、共和国构建:“建国”到“重建”的历史任务 |
二、国家主义的合历史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国到重建宪法变迁国家主义价值取向意义论 |
第一节“价值宪法学”:宪法学研究的新范式 |
一、价值哲学:宪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
二、价值宪法学、政治宪法学和规范宪法学 |
三、“价值宪法学”的前景 |
第二节 中国宪法60年:同一性和变迁 |
一、中国宪法60年的同一性 |
二、中国宪法60年的变迁 |
三、国家主义:中国宪法60年变迁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中国宪法变迁存在问题和完善 |
一、“改革宪法”的“被动回应型” |
二、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宪法变迁实现机制完善 |
第四节“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价值取向的展望 |
一、“改革宪法”时代“人民”的价值取向 |
二、“后改革宪法”时代人民的实践需要 |
三、“公民权利”:“后改革宪法”时代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墨西哥的宪政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南部与威尔逊政府的墨西哥政策[D]. 崔朝浩. 西南大学, 2021
- [2]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D]. 汪程超. 山东大学, 2021(02)
- [3]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张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研究[D]. 王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6]论社会制度与思维习惯[J]. 何增科. 北大政治学评论, 2019(01)
- [7]美国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 何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自由主义政府观与我国政治安全研究[D]. 聂圣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D]. 夏晓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10]美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建国”到“重建”国家主义为视角[D]. 李晓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