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性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波[1](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段强[2](2017)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中共中央于2015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要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将其打造成区域性文化科教中心,由此,教育产业中心的构建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打造区域性教育产业中心,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概念界定。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发现,教育的产业属性已被广大学者接受和认可,其中基础和义务教育偏向于公共产品,高等教育是教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文章着重讨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问题。文章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文章第三部分为核心区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从高等院校的数量与空间布局、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师资力量与经费投入、对外合作以及国际化水平等方面进行现状的分析。文章第四部分构建区域高等教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教育中心性指数,筛选出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节点城市的教育产业中心的比较分析,指出乌鲁木齐高等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第五部分,综合文献、现状以及对比分析,阐述核心区建设教育产业中心的制约因素有高等院校缺乏核心竞争力、高等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布局不匹配、产业结构与高校学科建设脱节以及校企合作单一,产学研推进困难。文章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建设教育产业中心的经验,提出核心区建设教育产业中心应该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参与的基本思路,从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两方面考虑制定战略框架,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促进民办高等院校发展、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快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快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校办产业的发展、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实现国际化进程,切实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的发展。
齐杭[3](2017)在《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争鸣历程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术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30多年来,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所关注的是30多年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都有哪些学术争鸣,这些争鸣都围绕什么内容展开,所争鸣的内容是什么。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这些学术争鸣进行梳理,以期展现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争鸣全貌,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脉络,厘清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引起研究者对学术争鸣的重视。本文首先对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学术争鸣问题进行梳理,并详细展现争鸣的起源、争鸣的过程、代表人物、主要的争鸣观点及评价。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争鸣有:1985年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争论、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还是“研究领域”、高等教育“规律”、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关系、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然后对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术争鸣的特点进行总结,得出的主要特点有:从数量上看,争鸣的文章、次数都相对较少,高等教育争鸣远远不够;从质量上看,部分学术争鸣流于表面,高质量深层次的争鸣较少;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问题的争鸣也有实践问题的争鸣;从争鸣者来看,批判性的知识分子缺乏。应该从培养批判精神、完善学术圈学术争鸣氛围、发挥学术期刊对学术争鸣的引导作用等三个方面来促进高等教育学术争鸣的发展。鉴于笔者研究能力有限,本研究涉及问题较多,时间跨度较大。因此,本文在文献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如何推动学术争鸣的发展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林杰[4](2016)在《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自主办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也是一个宏大的研究课题。然而,大学自主办学作为一个概念,其内涵依然需要澄清;作为一种理念,依然遭受着公众的质疑甚至是误解;作为一种价值,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作为一种制度,依然需要改进与完善;作为一种实践,依然举步维艰。由此可见,大学自主办学既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并首先表现为理论问题。本研究认为,大学自主办学是指为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大学在推动政府、社会、大学三者彼此衔接与互相协调和促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动态行为。政府、社会、大学三者之间的彼此衔接与相互协调,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外在支撑;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三者之间的正向匹配与耦合共生,也称为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理想形态,是大学自主办学的内在依托。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内外部关系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但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之间的互动,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需以信任为基础。当然,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共识,也不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常识。实际上,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是大学自主办学合法性的基础,没有对大学自主办学合理性系统与深刻的阐明,大学自主办学势必会缺乏公众认同与法理基础。大学自主办学是在大学自身发展逻辑与外部发展诉求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动态行为过程,具有无可辩驳的合理性,但这并不是大学自行其是、为所欲为的理由。所以,无论是分析与研究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还是推动与促进大学自主办学实践的顺利发展,都应以尊重和彰显大学的本质属性为基点,践行大学的本质使命为旨归。通过历史考察和政策分析发现,大学自主办学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变迁,体现出一些典型的特征。从演变时空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外部关系以内外部关系之间通常处于割裂状态;从演变形态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渐进地推进的;从演变动力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从演变目的的角度来看,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是在“政治—经济”主导下推进的。总之,在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大学的本质属性与本质使命体现的均不明显。大学自主办学现实困境——“放乱收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推动大学自主办学,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转变行政化思维方式与实体思维方式,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郭宏[5](2014)在《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贺词,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教育投入”,充分显示了教育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上的战略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进一步明确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在继承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尊重人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突出了高素质人才对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地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党深刻认识国内外形势下做出的伟大的战略部署。从国际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作用不断凸显,全球经济复苏对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表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顺应国际背景和时代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增加高等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和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源,奋力进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延长人口红利期、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对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提出全面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迎来了历史关键期。本文从基本理论、内在机理、国际比较、经验借鉴、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对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理论分析,对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并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为补充的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建立了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模型,揭示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相关指标的比较,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取得的成绩,并归纳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由高等教育投资效率低而引起的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问题。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经费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影响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结构,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设置了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上42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排名,结果显示我国仅排在第33位。通过对42个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距人力资源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对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劣势指标进行分类,发现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对受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并对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以回归分析结果为依据,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投资高等教育,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高等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经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率,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对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起到关键作用。
方林佑[6](2013)在《主体身份、政府角色与中介组织地位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呈现“三元结构”,形成高等教育发展“新协调三角”和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具有基础性。市场机制关注供求、选择、价格、竞争与风险,是集体选择和公共选择的根基,是被人类历史证明了的富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而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历史变迁,显示了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顽强生命力,也证明了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寓于市场主体、政府和中介组织“三个关键点”之中,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是“后发外生型”,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的“三个关键点”,实质上就是三个“建设点”:一是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身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是指直接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主要包括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用人单位、科技服务需求者等,其中,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应该具有“灵敏性”,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对供求、价格等信号做出适当的回应。但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缺失,高等教育出资人产权虚化,高等教育捐赠者动力不足,学生及其家庭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大,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成本“软约束”,科技服务需求者合作机制存在较大缺陷。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已经“身份迷失”。二是高等教育市场的政府角色。政府既是市场的外部调控者,又是市场的特殊参与者。好的政府既要守住“高等教育市场化底线”,又要避免大学的“两类行政化”,确保高等教育的必要投入,维护高等教育的“公正性”。政府应该充当高等教育产品的“精明买主”,成为高等教育“战略性产品”的提供者,并与高等教育的主要生产者(高等学校)科学分权,为市场机制的运行提供有效保障。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政府已经“角色错位”。三是高等教育市场的中介组织地位。高等教育中介是为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这种非营利、非政府的专业化组织,与政府、市场形成“三边制衡”,共同维护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稳定性”。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中介组织已经“两极分化”,具有“官方性”和“边缘性”双重特征,“缓冲器”功能残缺,重大决策“不在场”。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已经“地位缺席”,其根本出路是“民营化”。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存在的“三大问题”,只有通过“创新”来解决。一是通过管、办、投分离,促进政府机制的再造;二是通过权、责、利结合,实现市场主体的解放;三是通过转、扶、改配套,加强市场中介的中立。学术力量与市场力量、政府力量、志愿者力量不是处于同一个维度,能级差异也很大,任其自由发展势必窒息学术。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自觉向社会分权,以培育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体系,营造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环境,并利用市场机制的张力,让高等学校从“二元结构”走向“三元结构”社会。这样,“三类组织”(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博弈与制衡,“三种机制”(市场机制、志愿机制、政府机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冲突与互补,可以矫正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失衡,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便建立一个公正、有效、自由的高等教育体系。
李联明[7](2012)在《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深知识在国与国之间的越境流动,它以国家政策为重要导向,以人员流动、课程教学、科研合作、境外办学等活动为主要方式,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能力的人才。国际化不仅己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向,而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进入“后9·11时代”(Post-9/11 Era),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相应地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向:第一,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带来的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和挑战。新保守主义狂热的美国中心主义思想和奉行的单边主义政策,使高等教育政治论统领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各要素之中。《爱国者法案》、《高等教育法》等主要法律及其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对人员流动、学科等加以限制,使高深知识的越境流动呈现出“逆水行舟”的局面。第二,前往美国的外国学生人数连续四年保持下降态势,美国高等教育吸纳外国学生跌入一个低潮,外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较以往更加困难。联邦政府把外派学生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非传统国家正在成为美国学生前往的“热点地区”,国务院、国防部、情报部门等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外国师资进入美国的数量一度下跌,但在一些政府主导的师资交流项目中,一些对于美国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项目却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许多高校不断加大派遣教师出国交流的力度,并在学校规划、提升教师全球能力、教师资格证书发放、师资交流协议签署等众多方面采取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第四,高校课程国际化被赋予服务于国家目标、服从于国家安全战略、培养具有全球能力的公民和劳动力等使命。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方式呈现综合化,体现出课程的功利性与不稳定性,呈现出输出与引入双向度、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多类型、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多维度,揭示出政府与大学、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交织争锋的复杂画面。第五,美国国家主要安全部门对于外语人才需求量大增,服务于反恐战争和加强国土安全变成了美国大学外语教学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事关美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关键语言”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波斯语、阿拉伯语、乌尔都语、汉语、普什图语等“敏感地区”的语言学习人数比例大幅度增长。第六,外来移民和外籍人员的学术活动设置了各种严厉的限制措施,使美国高校的科研环境面临新的挑战。“视同出口”规定严重危害理工科师生科研活动。在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教师的言论自由受到强大冲击。一些敢于突破控制的教师和学生则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第七,美国高校依托“压力”、“推力”、“拉力”三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加快海外办学空间拓展的步伐,纷纷前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东地区和亚洲地区举办境外分校,在取得重大成功的同时也遭遇国际政治关系、国家政治制度、文化冲突、资金运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后“9·11”时代,美国颁布的系列法案和出台的相关政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带来新的趋向,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既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又拓展和交流高深知识的相悖而又并行前进的复杂景象。在美国的高校,开放与控制、引进与输出、得到与失去等多种现象并存,折射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固有的“双刃剑”效应。
张继平[8](2011)在《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文中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开展高等教育评估以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的价值选择,也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取得了显着成绩,但其间的冲突也更为突出,需要从价值取向上进行探讨。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是指高等教育评估主体与客体在面对或处理评估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信念、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体现于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起着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判断一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是否合理,其价值标准为评估理念合发展性、评估主体合包容性、评估客体合自觉性、评估指标合逻辑性、评估方法合规范性和评估结果合目的性。放眼世界,当今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控制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委托代理模式、以荷兰为代表的叠加评估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合作模式,其保证质量与提升效益和合相应、政府参与与社会评估和协有序、自我觉醒与外部推动和衷共济、综合评估与分类评估和美交融、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和雅共生、公平竞争与绩效拨款和顺相依的共同特征,体现了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择其善者而从之,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回归国情,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在价值变迁中际遇了理念性冲突、主体性冲突、客体性冲突、指标性冲突、方法性冲突和结果性冲突,其形成原因是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强制,主要体现为符号暴力、行政权威、话语剥夺、绝对主义、非理性逻辑和不公平分配等。平衡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价值冲突,促进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和谐发展,首先是要建立起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平衡机制,其次是要建立起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平衡战略,再次是要建立起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保障体系。综观全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高等教育评估是作为冲突与和谐的统一体而存在的,但冲突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第二,和谐的高等教育评估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是一个长远的征程,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第三,现实中的冲突不可能颠覆高等教育评估的存在价值,坚持评估的立场不可动摇;第四,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冲突暴露了高等教育评估本身的弱点,评估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第五,公民的理解与支持是高等教育评估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葛广昌[9](2010)在《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文中指出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我国高等教育在步入大众化阶段后,自然会进入到以内涵建设、质量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自然而然地会演变为教育品牌或品牌机构(大学),大学之间的竞争自然而然地会演变成高校品牌竞争。从实践看,高等教育品牌营销是在高等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管理经营社会化等背景下发生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外名牌大学就是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典型形式和榜样。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品牌建设已开始从学校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已经由学校自身需求发展到国家需求,已经由个体的自发行为演变为国家的主动行为。但由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品牌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国内品牌营销成功经验不多、高校品牌营销模式雷同、品牌营销的外部支持不足等原因,高等教育品牌营销还未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社会的普遍关注,高等教育品牌营销还存在着品牌理念个性化不足、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模式形式化等问题。从现状看,我国高等学校大致可以分为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普通大学三个层次。应该说这三类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学校,但其营销策略、营销模式有别。名牌大学品牌营销重在品牌扩张,剑指国际学术界和世界高等教育市场;重点大学品牌营销重在品牌建设和教育服务质量,立足于国内一流;普通大学品牌营销重在学校形象塑造和教育服务产品差异性上。当然,高等教育品牌营销不仅仅是高校内部的事情,它受到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学校发展模式以及政府治理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必须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品牌营销战略,找准适合自身特点的品牌营销策略,并承担与合理规避市场风险。毋庸置疑,大学品牌或品牌大学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巨大吸引力也正在被社会及教育界的广大有识之士所认识,如何尽快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品牌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借鉴教育服务理论、市场营销学、品牌营销学等研究成果,从大学品牌营销产生的背景入手,对高等教育营销有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品牌营销的研究情况,结合目前中国高校品牌营销的需要,重点论述了高校公共关系营销策略和文化营销策略,并以英国华威大学为例进行了营销策略应用分析,最后,就如何塑造中国高校品牌、开展高等教育品牌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
孟丽菊[10](2010)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今天,现代大学已远远超越了其与社会保持距离的“象牙塔时代”,进入一种与社会“互动”的发展时期。政府、企业以及一般的公众均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后工业时代社会发展“动力站”和“轴心组织”的现代大学应该如何选择和适应政府—市场的双重扰动,这不仅是各国大学的领导者在大学决策和实际运作中要经常面临的问题,更是现代大学管理研究需要思考的理论焦点。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性思考,本文以在生态学领域中获得广泛应用的生态位理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现代大学与外部社会环境即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类同于生物种群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大学可以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生物种群,政府和市场是形成现代大学生态位的生态限制因子。在生态位的理论视野下,大学—政府—市场关系就可以体现着大学形成和发展以及运行和管理的双重生态学内涵。也就是说,从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而言,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确立体现着一种大学不断演化的一种动力机制。由此,大学整体生态位的建立和迁移就与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更迭和变迁存在着一致性;其次,就大学的现实生态位而言,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分维生态位形态的相互影响与调整则是大学的一种制度化的运行模式,这种制度化模式可以通过大学自主生态位、政府—大学分维生态位和市场—大学分维生态位之间的多元互动和交互反馈机制体现出来。也正是基于上述生态位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本文建立起了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双重生态位分析模型:即“历时生态位模型”和“截面生态位模型”。“历时生态位模型”标示了大学在其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即中世纪时期的古典大学、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的现代大学以及20世纪末期开始至今的当代大学,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作用下不同形态和功能以及在特定时期中大学整体生态位的特征表征;而“截面生态位模型”是对大学现实整体生态位的表征,这一模型更具体而细致地表述了大学与政府、市场的互动方式和手段,体现了大学在多元外部机制制约下的运行状态和发展目标。但在现实环境中,大学与政府、市场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关系强度却因为大学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此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历史回顾和现实经验分析,进一步解释和确证了“截面生态位模型”所表述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具体内涵;并进一步总结出现代大学与作为主要生态因子的政府、市场之间互动关系的规律和模式,以此作为塑造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现实形态的参考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根据“截面生态位模型”提供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现实生态位形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进而针对中国大学—政府—市场之间存在着的非良性生态位互动关系,提出了中国大学—政府—市场现实生态位调整的目标及引导路径,即通过良性引导机制的建立,逐步消除过度行政化和市场化对中国大学—政府—市场生态位关系的非生态干扰,推动和促进中国大学—政府—市场之间适宜生态位的形成,这也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大学改革和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课题。
二、对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性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性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1.3 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基本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存在的创新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教育区位商 |
2.1.2 教育产业化 |
2.1.3 教育产业中心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教育产业竞争力理论 |
2.2.3 教育经济理论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高等院校数量与空间布局 |
3.2 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 |
3.2.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3.2.2 每百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 |
3.2.3 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 |
3.2.4 在校生层次结构 |
3.3 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 |
3.3.1 专任教师数 |
3.3.2 生师比 |
3.3.3 正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
3.3.4 博士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3.4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
3.4.1 教育经费总投入 |
3.4.2 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的支出 |
3.5 高等院校的对外合作 |
3.6 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水平 |
3.6.1 留学生的规模与分布 |
3.6.2 高等院校的孔子学院建设 |
3.6.3 外派教师数量 |
4.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教育产业中心的比较分析 |
4.1 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4.1.2 相关数据来源 |
4.1.3 节点城市的筛选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高等教育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
4.2.1 因子分析方法和步骤 |
4.2.2 节点城市高等教育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 |
4.2.3 节点城市高等教育产业竞争力具体要素分析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高等教育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教育产业中心的制约因素 |
5.1 高等院校规模较小,民办高校基础薄弱 |
5.2 高等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布局不匹配 |
5.3 产业结构与高校学科结构脱节 |
5.4 校企合作形式较为单一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的构建 |
6.1 国内外教育产业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 |
6.1.1 大学城的建立 |
6.1.2 科技产业园的规划 |
6.1.3 相关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
6.1.4 政府政策导向与支持 |
6.2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的基本思路 |
6.2.1 基本思路 |
6.2.2 战略框架 |
6.3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教育产业中心的政策建议 |
6.3.1 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促进民办高等院校发展 |
6.3.2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快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
6.3.3 加快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校办产业的发展 |
6.3.4 加快高等教育产业实现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争鸣历程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争鸣总体概况 |
第二章 关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 |
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讨论 |
对“校长负责制”的讨论 |
对招生与分配制度的讨论 |
结语:知识分子的担当 |
第三章 关于“学科”与“研究领域” |
20 世纪90年代关于学科与研究领域的讨论 |
21 世纪的旧话重提 |
对两次争论的比较 |
结语:无谓之争 |
第四章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 |
对“两个规律”论的讨论 |
高等教育“适应论”之争 |
结语:高等教育“规律”何处? |
第五章 关于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 |
高等教育市场化 |
反高等教育市场化 |
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 |
结语:高等教育是教育 |
第六章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 |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要性之争 |
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行性之争 |
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路径之探讨 |
结语: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异化 |
第七章 关于高等学校基本职能 |
争论源起 |
争论扩大 |
结语:人与知识、文化、社会 |
第八章 关于教学与科研关系 |
是否要纠正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 |
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
结语:重科研、轻教学的蔓延 |
第九章 关于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 |
“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概念 |
“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辩 |
结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
第十章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争鸣的特点分析 |
学术争鸣缺失的原因思考 |
结语: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学术争鸣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高等教育政策的关注与反思 |
1.1.2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3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紧张”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存在问题的研究 |
1.2.5 关于大学自主办学推进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拓展大学自主办学研究的“问题域” |
1.3.2 深化大学自主办学本质的理论认识 |
1.3.3 化解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之困 |
1.3.4 开拓大学自主办学问题研究的新视野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选择 |
1.4.2 具体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增强权能理论 |
1.5.2 权责对称 |
1.5.3 治理理论 |
1.5.4 理论选择的适切性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2 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解读 |
2.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内涵 |
2.2 大学自主办学的构成要素 |
2.2.1 办学自主权 |
2.2.2 自主办学能力 |
2.2.3 自主办学责任 |
2.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本特征 |
2.3.1 相对性 |
2.3.2 文化性 |
2.3.3 历史性 |
2.3.4 复杂性 |
3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与合理性 |
3.1 大学自主办学的基点 |
3.1.1 大学的本质属性 |
3.1.2 大学的附属属性 |
3.1.3 大学本质属性与附属属性之间的关系 |
3.1.4 大学自主办学的身份确认 |
3.2 大学自主办学的合理性 |
3.2.1 大学组织特殊性的本质要求 |
3.2.2 大学基本职能发挥的内在基础 |
3.2.3 高等教育繁荣发展的必要前提 |
3.2.4 大学基业常青的根源 |
3.2.5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动力 |
3.2.6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势所趋 |
4 大学自主办学的双重关系 |
4.1 大学自主办学的外部关系 |
4.1.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政府 |
4.1.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社会 |
4.1.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大学 |
4.1.4 大学、政府、社会的衔接与协调 |
4.2 大学自主办学的内部关系 |
4.2.1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办学自主权 |
4.2.2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能力 |
4.2.3 大学自主办学过程中的自主办学责任 |
4.2.4 办学自主权、自主办学责任、自主办学能力的匹配与耦合 |
4.3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的互动 |
4.3.1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价值 |
4.3.2 大学自主办学内外部关系互动的基础 |
5 大学自主办学的历史变迁:政策变革的视角 |
5.1 大学自主办学外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
5.1.1 中央与地方:经过集权与分权多次反复后走向“央地结合” |
5.1.2 大学与政府:大学从完全处于政府控制之中到逐渐获得办学自主权 |
5.1.3 大学与社会:大学从完全封闭状态到逐渐社会化 |
5.2 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的历史变迁 |
5.2.1 1949—1978 年:政策安排未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2 1978—1992 年:政策安排开始关注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3 1992—1998 年:政策安排逐渐重视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4 1998—2014 年:政策安排开始反思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2.5 2014年至今:政策安排全面关注与调整大学自主办学内部关系 |
5.3 大学自主办学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 |
5.3.1 割裂性 |
5.3.2 渐进性 |
5.3.3 “自上而下”性 |
5.3.4 “政治—经济”主导性 |
6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与理性抉择 |
6.1 大学自主办学的现实困境 |
6.1.1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界说 |
6.1.2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危害 |
6.1.3 大学自主办学“放乱收死”的原因 |
6.2 大学自主办学的理性抉择 |
6.2.1 廓清大学自主办学的本质 |
6.2.2 转变行政化与实体思维方式 |
6.2.3 夯实大学自主办学的行动基础 |
6.2.4 重塑大学自主办学的信任基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自主办学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的界定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
一、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 |
二、高等教育投资的的性质 |
三、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内涵 |
一、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内涵 |
二、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 |
二、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 |
三、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教育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的人力资源思想 |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内在机理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
一、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功能 |
二、高等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 |
三、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 |
第二节 高等教育投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 |
一、高等教育投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
二、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影响高等教育的结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关系的模型分析 |
一、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
二、模型的结构 |
三、要素的关系 |
第三章 高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世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情况 |
一、世界部分国家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
二、世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水平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及人力资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
一、高等教育投资水平有所提高,为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 |
二、在高等教育投资的支撑下,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有所提高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
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人才培养能力较低 |
二、高等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毕业生适应能力不强 |
三、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高校学生质量下滑 |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观念层面的原因 |
二、体制层面的原因 |
三、法律层面的原因 |
四、管理层面的原因 |
第四章 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国内外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 |
二、构建人力资源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二节 42个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排名及比较分析 |
一、国家的选取 |
二、数据的处理与测算方法 |
三、42个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排名及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定位及比较分析 |
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综合排名分析 |
二、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指标分析 |
三、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指标分类 |
第四节 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取得的成绩 |
二、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数据的选择 |
三、结果的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源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的建立 |
二、变量的选择 |
三、数据的选取 |
四、回归方程的检验 |
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美、日、韩、印投资高等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的成功经验 |
一、美国的成功经验 |
二、日本的成功经验 |
三、韩国的成功经验 |
四、印度的成功经验 |
第二节 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重视高等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
二、明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 |
三、完善高等教育投资立法,为培养人才提供法律保障 |
四、探索多元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为培养人才筹措经费 |
五、向不发达地区提供资助,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
第七章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 |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战略目标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应遵循的原则 |
一、需求导向原则 |
二、稳步增长原则 |
三、事权与财权统一原则 |
四、成本分担原则 |
五、统筹协调原则 |
第三节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具体策略 |
一、以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宗旨,规范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 |
二、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 |
三、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结构 |
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方向,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利用率 |
总结及展望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主体身份、政府角色与中介组织地位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高等教育资源的低效配置 |
(二)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协调三角” |
(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冲突与互补 |
二、相关研究 |
(一) 关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市场化的研究 |
(二) 关于高等教育市场主体的研究 |
(三) 关于高等教育与政府的关系研究 |
(四) 关于高等教育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 |
三、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高等教育市场主体 |
(二)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 |
(三)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 |
(四) 高等教育政府机制 |
(五) 高等教育志愿机制 |
(六) 高等教育战略性产品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变迁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基础性” |
一、高等教育市场与效率 |
(一) 高等教育市场的构成 |
(二) 高等教育市场的效率 |
二、高等教育中的个人选择 |
三、高等教育服务的市场供给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回归 |
一、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生成 |
(一) 中世纪大学与市场机制 |
(二) 近代大学与市场机制 |
(三) 现代大学与市场机制 |
二、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失灵” |
(一) 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常规性失效 |
(二) 高等教育的“商业化” |
(三) 高等教育的“国家化” |
三、国外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改造 |
(一) 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 |
(二) 教育券、特许学校与营利性大学 |
(三) 公立高校治理机制的变革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初创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1949—1976) |
二、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1977—1984) |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1985—) |
(一)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二)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
(三)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
(四) 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现状与前景 |
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的现状 |
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建设的前景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身份 |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与市场主体的关系 |
一、自然人与法人“主体性” |
二、市场主体的“身份认同” |
三、主体与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灵敏性”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主体“身份迷失” |
一、市场主体动力、权力与能力不足 |
二、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市场主体 |
第三节 高等教育提供者的主体身份 |
一、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 |
(一) 办学自主与高校职能 |
(二)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
(三) 教师工作绩效与职业安全 |
二、高等教育出资人的产权 |
(一) 高等学校的利益相关者 |
(二) 个人、团体、学校和国家产权 |
(三) 高等教育组织的产权效应 |
三、高等教育捐赠者的动力 |
(一) “志愿精神” |
(二) “财富的福音” |
(三) 高等教育捐赠者的权益 |
第四节 高等教育需求者的主体身份 |
一、学生选择权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
二、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约束 |
三、科技服务需求者的合作机制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政府角色 |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与政府的关系 |
一、政府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
(一) 政府的高等教育角色 |
(二) 政府与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公正性” |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底线” |
(一) 扞卫高等教育的“公共性” |
(二) 保护高等教育的“创造性” |
(三) 避免高等教育的“垄断性” |
三、高等教育的“行政化” |
(一) “第一类”行政化——高等教育宏观管理行政化 |
(二) “第二类”行政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行政化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政府“角色错位” |
一、政府的强势与行为失范 |
三、政府是高等教育战略性产品的提供者 |
第三节 精明的买主:“产品提供者”还是“产品生产者” |
一、政府的“市场参与” |
(一) 作为高等教育“用户或出资人”的市场参与者 |
(二) 作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者”的市场参与者 |
二、教育“公共产品”采购 |
(一) “人才”采购——生均经费拨款问题 |
(二) “科研成果”采购——课题立项资助问题 |
(三) “社会服务产品”采购——社会服务项目补贴问题 |
三、政府的购买“偏好” |
(一) “政绩”偏好 |
(二) “寻租”偏好 |
第四节 宏观调控者:“外部调控者”还是“内部控制者” |
一、政府的“行政干预” |
二、政府调控高等教育市场的合法性 |
三、高等学校与政府的权力边界 |
(一) 起于国民举办大学、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
(二) 止于教育自由、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 |
(三) 限于公共领领域中的大学外部事务 |
(四) 防止“政府失灵”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中介组织地位 |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与市场中介的关系 |
一、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理论基础 |
(一) 教育中介组织的基本理论 |
(二)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基本特征 |
(三)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主要类型 |
二、中介组织与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稳定性”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中介组织“地位缺席” |
一、市场中介组织的单一化、行政化与机械化 |
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出路是民营化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官方性” |
一、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 |
(一) 高等教育评估中介 |
(二) 高等教育咨询协调中介 |
(三) 高等教育筹资融资中介 |
(四) 高等教育交流中介 |
二、大学教育基金会 |
(一) 国外的大学基金会 |
(二) 我国的大学基金会 |
三、我国公立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官僚化” |
第四节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边缘性” |
一、大学间的松散性联盟 |
(一) 国外的大学联盟 |
(二) 我国的大学联盟 |
二、高等教育中的民间协会组织 |
(一) 国外民间高等教育协会组织 |
(二) 我国高等教育民间协会组织 |
三、我国民间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边缘化” |
(一)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再创新 |
(二)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失语”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创新 |
第一节 管、办、投分离,促进政府机制的再造 |
一、市场机制引领政府改革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
三、高等学校治理机制的创新 |
第二节 权、责、利结合,实现市场主体的解放 |
一、高等教育中的“人本位” |
二、高等教育中的“现代性” |
三、学生、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
第三节 转、扶、改配套,加强市场中介的中立 |
一、公立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转型 |
二、民间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帮扶 |
三、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管理的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基本概念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二、国内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特色 |
五、研究限制 |
第二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政策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法律与政策 |
一、《国防教育法》正式启动外语教学和区域研究 |
二、《文化教育相互交流法案》把外语教育和区域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三、《高等教育法》对构成国际化的诸多要素提供系统性支持 |
四、《国际教育法》强调联邦政府资助和管理国际教育的责任 |
五、《国际教育备忘录》确定国际教育要服务于美国的世界领袖战略 |
第二节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政策的出台与修订 |
一、“9·11事件”使美国再次处于"斯普特尼克"时刻 |
二、新保守主义势力抬头并对美国政治带来巨大影响 |
三、《爱国者法案》相关条款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造成严重冲击 |
四、《高等教育法》修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严格监控 |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出现“钟摆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的新方向 |
第一节 美国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的数量与流向 |
一、美国接受外国学生人数稳定增长 |
二、美国派出学生主要前往欧洲国家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国际流动的下降与转向 |
一、美国接受外国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
二、在美外国学生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
三、美国派出学生开始转向亚非拉国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师资国际流动的新特点 |
第一节 美国高校师资国际流动的广泛性 |
一、美国高校广泛接纳外国师资 |
二、美国高校不断向国外派出师资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师资国际流动的异常性 |
一、美国高校接纳外国师资开始变得艰难 |
二、联邦政府联合高校向国外派出师资的策略与效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新方式 |
第一节 美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自发和系统性发展 |
一、课程国际化呈现出零星发展状态 |
二、课程国际化获得系统性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高校课程国际化服务于国家利益 |
一、课程国际化上升至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高度 |
二、课程国际化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反应存在差异 |
三、课程国际化实施方式呈现综合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新地位 |
第一节 美国高校外语教学的语种与质量 |
一、外语教学科目中盛行欧洲语言 |
二、学生学习外语的总比例逐渐降低 |
三、学生学习外语的水平和质量总体偏低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外语教学的移位现象 |
一、美国对外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 |
二、联邦政府大力资助外语教学 |
三、高校采取措施加强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科学研究的新环境 |
第一节 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历史传统与价值 |
一、西方大学自由研究和探索的历史源远流长 |
二、美国大学提出并奉行保障学术自由的"三A原则" |
第二节 美国大学校园学术自由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 |
一、"视同出口"规定严重危害理工科师生科研活动 |
二、"黑名单"冲击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言论自由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后“9·11”时代美国高校举办境外分校的新境遇 |
第一节 美国在19-20世纪举办的境外分校 |
一、境外分校主要为满足到国外传教的需要 |
二、境外分校及合作项目集中在国外的历史和文化名城 |
三、境外分校的教学模式以美国本土高校为蓝本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境外分校渗入政治与经济因素 |
一、高校举办境外分校受地缘政治影响 |
二、美国高校举办境外分校的总体发展形势 |
三、美国高校举办境外分校遭遇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与获奖荣誉 |
(8)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历史潮流的席卷 |
(二) 现实困境的挑战 |
(三) 未来发展的呼唤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代表性的评估观 |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评估 |
(二) 高等教育评估 |
(三) 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 |
二、高等教育评估的构成要素 |
(一) 高等教育评估理念 |
(二)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 |
(三) 高等教育评估客体 |
(四) 高等教育评估指标 |
(五) 高等教育评估方法 |
(六) 高等教育评估结果 |
三、合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标准 |
(一) 评估理念合发展性 |
(二) 评估主体合包容性 |
(三) 评估客体合自觉性 |
(四) 评估指标合逻辑性 |
(五) 评估方法合规范性 |
(六) 评估结果合目的性 |
四、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 |
(一) 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和谐论分析 |
(二) 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冲突论分析 |
第三章 国际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演进与特征 |
一、国际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演进 |
(一) 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价值的萌芽 |
(二) 以知识为中心的理性价值的产生 |
(三) 以测量为中心的工具价值的发展 |
(四) 以经验为中心的实用价值的论争 |
(五) 以决策为中心的政策价值的兴盛 |
(六) 以服务为中心的公共价值的普及 |
二、国际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和谐特征 |
(一) 评估理念:保证质量与提升效益和合相应 |
(二) 评估主体:政府参与与社会评估和协有序 |
(三) 评估客体:自我觉醒与外部推动和衷共济 |
(四) 评估指标:综合评估与分类评估和美交融 |
(五) 评估方法: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和雅共生 |
(六) 评估结果:公平竞争与绩效拨款和乐融融 |
三、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提升评估理念,顺应潮流与尊重规律并重 |
(二) 整合评估主体,政府引领与社会参与并举 |
(三) 解放评估客体,外部推动与高校自觉并进 |
(四) 改善评估指标,全面发展与办出特色并行 |
(五) 改进评估方法,专业评估与业余评估并用 |
(六) 优化评估结果,公平竞争与差异对待并存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变迁与冲突 |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变迁 |
(一) 以彰显个性为中心的人本价值的分化 |
(二) 以选贤任能为中心的公平价值的适应 |
(三) 以教育视导为中心的政策价值的涵摄 |
(四) 以公共选择为中心的社会价值的概括化 |
二、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现实冲突 |
(一) 理念性冲突 |
(二) 主体性冲突 |
(三) 客体性冲突 |
(四) 指标性冲突 |
(五) 方法性冲突 |
(六) 结果性冲突 |
三、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冲突的原因 |
(一) 符号暴力:评估理念有违发展性 |
(二) 行政权威:评估主体缺乏包容性 |
(三) 话语剥夺:评估客体丧失自觉性 |
(四) 绝对主义:评估指标忽视逻辑性 |
(五) 非理性逻辑:评估方法不合规范性 |
(六) 不公平分配:评估结果背离目的性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公民对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解 |
(二) 公民关于高等教育评估信息的来源 |
(三) 公民对高等教育评估的态度 |
第六章 价值平衡:高等教育评估从冲突走向和谐的思考 |
一、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平衡机制 |
(一) 妥协机制 |
(二) 调停机制 |
(三) 仲裁机制 |
二、制定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平衡战略 |
(一) 评估理念的内外双修——兼顾内涵与外延 |
(二) 评估主体的多维转变——包容一体与多元 |
(三) 评估客体的双重激励——协调被动与主动 |
(四) 评估指标的纵横捭阖——融通层次与类型 |
(五) 评估方法的交融互补——涵盖定性与定量 |
(六) 评估结果的双剑合璧——联阙竞争与合作 |
三、建立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保障体系 |
(一) 政策保障 |
(二) 法制保障 |
(三) 社会保障 |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9)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1.1.2 适应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 |
1.1.3 出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品牌营销研究概况 |
1.3.2 我国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概况 |
1.3.3 国内外研究比较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标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基本理论 |
2.1 品牌 |
2.1.1 品牌的定义 |
2.1.2 与品牌相关的概念 |
2.1.3 品牌的构成 |
2.1.4 品牌的功能 |
2.1.5 品牌层次 |
2.2 营销 |
2.3 品牌与品牌营销 |
2.4 教育服务论 |
2.5 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营销 |
2.5.1 高等教育市场 |
2.5.2 高等教育营销 |
2.6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 |
2.6.1 高等教育品牌 |
2.6.2 大学品牌 |
2.6.3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 |
3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在我国的现状 |
3.1 高等教育相关者对教育品牌的认识情况 |
3.1.1 品牌认知度 |
3.1.2 品牌联想 |
3.1.3 品牌感知质量 |
3.1.4 品牌忠诚 |
3.2 品牌分类 |
3.2.1 品牌分类的作用 |
3.2.2 我国高等教育品牌分类现状 |
3.3 开展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重要性 |
4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实施 |
4.1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理念 |
4.2 分析高等教育市场和顾客 |
4.2.1 高等教育市场构成要素 |
4.2.2 高等教育市场发展条件 |
4.2.3 高等教育顾客类型 |
4.3 建立营销管理机制 |
4.4 找准高等教育品牌的接触点 |
4.4.1 高校的品牌识别 |
4.4.2 高校品牌隶属层级 |
4.4.3 高校品牌接触点 |
4.5 制定营销计划 |
4.6 推广营销 |
4.7 评估营销绩效 |
5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策略及案例研究 |
5.1 营销策略 |
5.2 公共关系策略 |
5.2.1 公共关系 |
5.2.2 高校重视公共关系的意义 |
5.2.3 公共关系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 |
5.2.4 高校公共关系策略的实施 |
5.3 文化营销策略 |
5.3.1 大学文化、大学品牌、文化营销 |
5.3.2 构建高等教育文化品牌 |
5.3.3 高等教育文化营销的实施 |
5.4 国外名牌大学品牌营销案例 |
5.4.1 华威大学简介 |
5.4.2 华威大学成就品牌的特色之路 |
5.4.3 华威大学品牌营销的经验 |
5.4.4 华威大学品牌营销的借鉴与启示 |
6 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的建议 |
6.1 树立品牌意识 |
6.2 加大高校品牌理论研究 |
6.3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专业化 |
6.4 科学进行品牌管理 |
6.5 稳健品牌发展 |
6.6 引进来走出去,走品牌营销国际化线路 |
6.7 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品牌效应,实现滚雪球式发展 |
6.8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提升大学品牌实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等教育品牌营销调查问卷 |
附录2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实践活动 |
致谢 |
(10)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伯顿·克拉克的大学—政府—市场"三角分析范式" |
1.2.2 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治理理论" |
1.2.3 政府—大学—产业的"三螺旋模型" |
1.2.4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与大学—政府—市场关系选择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生态位理论基础 |
2.1 生态位理论概述 |
2.1.1 生态位理论的内容 |
2.1.2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
2.2 生态位理论在大学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
2.2.1 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 |
2.2.2 生态位重叠与大学定位 |
2.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框架 |
2.3.1 基本思路:生态位理论对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解释力 |
2.3.2 模型设计: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模型的双重结构 |
2.3.3 模型应用: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历时生态位模型与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 |
3.1 生态位Ⅰ:中世纪市场因子促成大学生态位的萌动与初兴 |
3.1.1 市场需求: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潜在力量 |
3.1.2 行会自治:中世纪大学的"组织特权" |
3.2 生态位Ⅱ:国家干预因子对大学整体制度生态位的奠基 |
3.2.1 工业革命与英国"新大学运动" |
3.2.2 科学教育与德国柏林大学建立 |
3.2.3 法国进入"帝国大学制"时代 |
3.2.4 "赠地学院":经济发展诉求的美国新大学 |
3.3 生态位Ⅲ:政府、市场交替介入大学整体制度生态位的调整 |
3.3.1 政府调整职责与新市场机制对大学的牵引 |
3.3.2 外部市场之一:高等教育市场 |
3.3.3 外部市场之二:科学研究市场 |
3.3.4 外部市场之三:民间资本市场 |
3.4 本章小结 |
4 截面生态位模型与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国际比较——以发达国家为例 |
4.1 大学"自治生态位"的基本特征 |
4.1.1 大学"自治"的合法性 |
4.1.2 大学"自治"的权限范围 |
4.1.3 大学"自治"的不同模式 |
4.2 政府—大学生态位的链接方式 |
4.2.1 政府对大学的财政资助 |
4.2.2 政府对大学的政策调控 |
4.2.3 政府对大学的宏观管理 |
4.3 市场—大学生态位的辐射空间 |
4.3.1 大学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
4.3.2 大学—企业的互动和联盟 |
4.3.3 大学与市场的直接对接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的分析与调整策略 |
5.1 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的现实形态 |
5.1.1 政府—大学生态位的"错位"和"缺位" |
5.1.2 大学"自主性"生态位薄弱 |
5.1.3 市场—大学生态位的偏离和不足 |
5.2 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调整的整体设计 |
5.2.1 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的目标定位 |
5.2.2 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的调整机制 |
5.2.3 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的优化政策 |
5.3 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调整的引导机制 |
5.3.1 政府—大学生态位的法律关系链接 |
5.3.2 市场—大学生态位适宜性调整之一:人才培养多样化 |
5.3.3 市场—大学生态位适宜性调整之二:科技成果产业化 |
5.3.4 大学自主生态位目标导向:学术自主 |
5.4 中国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生态位调整的引导路径 |
5.4.1 准确定位政府—大学生态位中政府职责 |
5.4.2 积极推进市场—大学生态位的"产、学、研"一体化" |
5.4.3 全面拓展大学自主面办学的生态位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勒内·笛卡尔大学与法国政府签订的合同 |
附录B 东北地区某大学教师科研津贴的核算办法(试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性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教育产业中心建设研究[D]. 段强.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3]198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术争鸣历程与特点研究[D]. 齐杭. 苏州大学, 2017(04)
- [4]关系思维中的大学自主办学研究[D]. 林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9)
- [5]高等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D]. 郭宏.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6]主体身份、政府角色与中介组织地位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机制的研究[D]. 方林佑.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5)
- [7]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发展研究[D]. 李联明. 南京大学, 2012(07)
- [8]从冲突走向和谐:高等教育评估价值取向的社会学分析[D]. 张继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高等教育品牌营销研究[D]. 葛广昌.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10]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 孟丽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