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网络中的多址接入

宽带接入网络中的多址接入

一、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论文文献综述)

薛晨岚[1](2020)在《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落地,接入网技术成为了影响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延伸现代服务业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HINOC)技术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唯一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可提供千兆接入速率,已有商用芯片和小规模试点。为进一步提升同轴电缆的宽带接入能力,更好地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带宽以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课题组基于HINOC2.0展开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以及更灵活的服务质量保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需要解决的组播和下行有效传输问题,提出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多Profile(定义每个子载波调制阶数的模板)传输机制下的HINOC终端设备(HINOC Modem,HM)分组算法;搭建了相应的仿真环境,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可以为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需求,并基于需求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播帧格式的设计,组播相关表项的设计,以及组播帧发送信道选择算法的设计。然后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对组播传输机制进行了仿真,利用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提供的基本组件完成了Pd周期、MAP周期的构造、MAP帧的生成、组播业务的组帧和入队,以及HB到各HM的组播业务转发;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场景,测试了组播传输功能以及系统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和平均时延抖动,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的可行性和本文仿真工作的正确性。接着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多Profile传输机制下HM分组算法的设计需求,并完成了HM分组算法的研究和设计,包括:问题建模、相关算法归纳和分析、算法设计、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最后对多种HM分组算法进行了仿真,设计了数据源模块、算法实现模块及统计模块,并针对数据源类型、Profile个数、HM节点个数三种影响因素对各分组算法进行了测试,统计了各算法的执行耗时,根据测试结果对各HM分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算法的适用条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KCo PA(K-means Clustering for Profile Assignment)算法相对其他算法具有多种优势,可以给多Profile传输机制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

陆洋[2](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喻聪[3](2019)在《无源光网络中节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的节能降耗是当前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无源光网络(PON)具有大容量、低损耗、低成本及对业务透明等显着优点,是当前宽带接入网络的首选技术之一。而将无源光网络与无线网络结合的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HOWBAN),既具备光接入网的上述优点,同时又具备了无线网络灵活性高、易于部署、支持可移动性等优点,是未来宽带接入技术的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论文针对PON和HOWBAN系统的节能策略及其应用,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等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简述了PON和HOWBAN系统的基本概念、网络架构、系统网元以及关键技术,并分别针对PON系统和HOWBAN系统,详细地分析了现有的节能方案,从基本原理及性能分析等方面对比了现有节能方案的优缺点。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LT缓存的节能方案,该节能方案引入了一种模块化的节能技术,在OLT处设置一个缓存器用于缓存来自核心网的数据,OLT根据缓存器中的下行数据业务大小动态地向各ONU授权带宽,并控制ONU中不同模块的收发状态。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相对传统无节能方案可以节能75%,在下行链路负载较低时,下行分组平均时延相对传统节能方案有明显改善。论文针对典型的商住混合楼宇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移的光无线混合节能方案。该方案通过系统中处于低负载的网元设备进入睡眠模式,并将该部分负载通过重路由转移到其他活跃网元设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相对于传统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平均节能效率,当家庭用户分别占总用户的25%与50%时,在白天用户总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平均节能效率分别提高约11.3%与20.4%。

张鸿[4](2019)在《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由于有效地融合了光接入网的大容量、长距离与无线接入网的高灵活、低成本等优势,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Fiber-Wireless Access Network,FiWi Access Network)被认为是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可见,FiWi能够为大量用户提供较强的接入及传输能力,然而,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的影响,FiWi接入网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其所承载的大量业务发生中断,严重影响业务的可用性,降低用户的体验质量。因此,FiWi接入网中的故障容忍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针对FiWi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展开研究。面向FiWi接入网的故障类型多样、拓扑结构复杂、网络环境多变、传输媒介异构等特点,以提高网络生存性及保障业务可用性为目标,围绕动态路径倒换、快速数据恢复、高效资源配置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着力增强FiWi接入网对分段内故障和分段级故障的容忍能力,构建具有强故障容忍能力的下一代宽带接入网。(1)动态路径倒换针对业务恢复过程中由网络拥塞导致的业务传输质量恶化问题,分析了业务恢复时传输质量恶化的内在因素,提出带有负载均衡的动态业务恢复机制(Dynamic Traffic Recovery Mechanism with Load Balancing,DTRM-LB),建立了大量业务并发恢复下的业务流量疏导模型。从全局视角充分考虑当前网络资源使用状态,提出带有节点分割的二分图模型,实现合理的网关资源配置。同时,针对大量业务并发进行业务恢复时容易出现路径聚集现象的问题,提出带有拥塞避免的路径分配方案为受损业务动态分配传输质量较高的恢复路径。数值结果表明,该机制较好地提升了网络的负载均衡程度,缓解了由于网络拥塞导致的时延和丢包率性能恶化问题,保障了业务的传输质量。(2)快速数据恢复针对业务恢复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丢失问题,研究跨域协同可靠传输机理,提出联合网络编码的并行路径传输机制(A Lossless Fault-Tolerance Mechanism Combining with Parallel Routing and Network Coding,LFTM-PR-NC)。结合网络编码的信息融合性和并行路径的高可靠性,建立了跨域协同并行传输模型,突破业务恢复的常规思路,将业务恢复与路由编码相融合,容忍由于网络故障导致的单路径失效,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数值结果表明,LFTM-PR-NC机制大幅度降低了业务的恢复时间,改善了业务传输时延。(3)高效资源配置针对备用资源部署成本高和恢复时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互补特性的备用光纤部署机制(Backup Fiber Deployment Algorithm Based on Traffic Complementarity,BFDA-TC),建立了时空尺度下的备用资源部署模型。设计一种带有备用保护切换功能的远端节点,通过在远端节点间部署备用资源,消除业务恢复过程中的瓶颈链路,提升业务恢复速度。围绕人类社会生活规律所带来的分段流量互补性特点,利用时间尺度下空闲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空间尺度下配置成本与恢复速度的动态博弈规律,结合流网络中的最小代价最大流理论在具有显着流量互补特征的分段间部署备用资源,更细粒度地共享网络空闲资源,降低了备用资源的部署成本和提升了业务恢复速度。数值结果表明,BFDA-TC机制在大部分场景下均显着降低了备用资源的部署成本,在任何场景下均有效降低了业务的恢复时延。

吕韵欣[5](2019)在《光接入网节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以及宽带业务需求的进一步增加,通信网的能耗问题日趋严峻。通信网大量的电力需求不仅给各大网络运营商带来了额外的运营成本,也使得网络“提速降费”工程的推进变得更为艰难,阻碍了社会“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接入网作为通信网中的“最后一公里”,其能耗占到了整个通信网能耗的80%。因此,开展接入网节能降耗研究对降低整个通信网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光接入网为背景,讨论了光接入网节能降耗研究的现状,开展了光接入网节能降耗机制的研究。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动态资源调度机制,结合未来光接入网的需求和新兴光接入网先进技术,设计并提出了多种光接入网节能降耗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和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光网络单元(ONU)分组互联的电子开关光接入网能效研究在基于电子开关的光接入网基础上,提出了ONU分组互联的光接入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将ONU分组,并对每个ONU组内的所有ONU进行两两互联,实现了在低负载下ONU流量的汇聚,减少了工作的电子开关端口数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在低负载下明显地降低网络功耗。其次,利用用户网络流量模型,研究了在不同ONU分组规模下该方案的日常节能表现,并综合建设成本探讨了最佳ONU分组规模。此外,针对非对称上下行流量的情景,进一步提出了上下行独立的ONU分组互联光接入网方案,实现了对电子开关光接入网在非对称上下行流量情景下网络功耗的优化。同时,对非对称上下行流量、上行链路速率以及ONU分组规模对上下行独立的ONU分组互联光接入网方案功耗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2.基于动态资源调度的时分复用光接入网能效提升研究针对基于ONU轮询机制的10 Gbps以太无源光网络(10G-EPON),提出了两种基于动态资源调度的网络节能降耗方案,分别称为负载自适应轮询顺序调度(LASA)方案和轮询周期压缩(PCC)方案。a)LASA方案通过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地控制每一轮询周期内ONU的轮询顺序,增加了在连续两个轮询周期内所有ONU可获得的总睡眠时间。相对于传统固定轮询顺序方案,LASA方案在保证网络时延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ONU能效的有效提升。此外,针对低负载时轮询周期过短而LASA方案无法有效节能的问题,提出了固定最小传输时间(FMT)机制,改善了LASA方案在低负载时的能效。b)PCC方案通过将连续的数个轮询周期作为一个轮询周期重置循环,并设置压缩系数来动态地压缩和扩张每一个轮询周期重置循环内的轮询周期,增加了ONU在一个轮询周期重置循环内可获得的睡眠时间。研究结果表明,PCC方案有效提升了ONU的能效。此外,通过分析压缩系数和一个轮询周期重置循环中包含的轮询周期数目对系统能效和时延的影响,对压缩系数和一个轮询周期重置循环中包含的轮询周期数目的选择进行了讨论。3.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在时-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TWDM-PO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该方案将光接入网分为4层,并在除了光链路终端(OLT)组层外的每一层内,将同一层的网络设备互联成一个环状结构,以此在实现同层设备之间相互保护的同时,增强了ONU接入OLT路径选择的灵活性。通过该方案,不仅网络备用设备的数量得到减少,而且在低负载下,ONU流量也可以得到更好地聚汇聚,使得大量网络设备能够关闭来实现节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在有效保证光接入网生存性的同时极大地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运行功耗。此外,受益于该方案的流量汇聚功能,其联合LASA方案可获得更为突出的网络节能降耗效果。4.基于数字滤波多址接入(DFMA)技术的高能效光接入网研究在数字滤波多址接入无源光网络(DFMA-PON)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域子带分组分配的光接入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将多个数字域子带组合成一个子带组,并将一个子带组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分配给多个ONU使用,提升了每个ONU的传输速率,增加了每个ONU可获得的空闲时间,以此进一步通过结合ONU睡眠唤醒节能机制,实现了ONU能耗的有效降低。其次,研究并讨论了该方案中一个子带组所含数字域子带数目对系统能效的影响。进一步地,结合工艺技术提升对器件功耗的影响,比较了该方案与传统光接入网方案平均传输每比特数据的能耗随工艺技术发展的变化,对网络升级换代可带来的能效提升进行了讨论。

陈松明[6](2016)在《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丰富以及电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现有铜缆的接入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开展高速率宽带业务的需求。对运营商来说,开展“光进铜退”,通过光纤网络的敷设,进行网络转型和宽带化改造,提升网络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是电信产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由于其结构简单、低成本、可靠行强的网络拓扑,以及能够提供高宽带业务的特点,是光纤网络建设所依托的架构。在接入层,PON在各方面优于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发展出EPON和GPON两大标准阵营,根据本身的技术特点,在实际应用里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在设备功用特性、相互贯通性、链式产业发展、成本控制方面有着成熟运用的EPON和GPON已经成为无源光接入技术的标准。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并推动了IPTV、高清电视、3D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互联网业务,由此带来飞速剧增的信息传输带宽需求,当下采用的EPON、GPON技术甚至10G PON系统也逐渐捉襟见肘。因此,面对继续增长的宽带网络需求,立足长远发展,需要对下一代无源光网络进行研究。文章简要的介绍了由PON到NG PON过程中涉及的技术演进,说明了基于TWDM-PON技术的下一代无源光网方案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情况,并以智能ODN作为设备智能化的代表,讲解智能网络设备的发展。通过成本分析,分析了NG-PON在目前以将来商用化的可行性。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并对今后无源光接入网络的发展提出展望。

李雪军[7](2016)在《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文中研究说明宽带接入网的接入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通信方面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当前研究背景的介绍,阐述了宽带接入网的概念,介绍了几种宽带接入的方式,同时概述了两种多址接入协议,结合两者的优点,引入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董丹[8](2016)在《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中共享保护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Hybrid Wireless-Optical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HOWBAN)融合了光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各自的优势,是下一代接入网的最佳候选方案之一。它的前端可采用无线网状网(Wireless Mesh Network,WMN),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后端可以是长距离无源光网络(Long Reach Passive Optical Network,LR-PON),覆盖范围广、传输容量大,能够以较低成本为更多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当网络发生故障时,会导致HOWBAN中大量数据丢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生存性问题是HOWBAN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HOWBAN的网络结构和研究现状,总结了HOWBAN的节能机制、部署策略、路由机制等关键技术,然后针对HOWBAN的前端网络和后端网络的生存性机制进行讨论,分析了HOWBAN中利用前端WMN的自愈性将后端受影响业务进行重路由的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带宽请求和可用性需求不同,提出一种用户行为感知的共享保护算法(User Behavior Aware Shared Path Protection Algorithm,UBA-SPP)。该算法联合考虑不同类型区域用户的负载大小分时不同以及可用性需求的差异性,在为不满足可用性需求的业务选择备用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时,尽量选择与业务所在ONU的负载具有互补特性的ONU作为备用,在保证连接可用性要求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备用ONU容量共享效率,最小化网络中预留的备用ONU容量。然后在前端WMN寻找从工作ONU到备用ONU之间的备用无线路径,利用无线重路由功能转移后端受影响的业务。另外,针对网络发生故障时不同用户对要求恢复的业务带宽不同,将带宽降级服务概念引入HOWBAN中,提出一种支持降级服务的共享保护算法(Degraded Service Shared Path Protection Algorithm,DS-SPP),该算法根据用户业务的带宽需求和可以忍受的降级带宽程度,为其选择备用ONU并分配降级备用带宽,然后再通过前端WMN重路由受影响的业务。由于考虑了业务能够忍受的降级带宽,因此该算法可以大大降低备用ONU资源和备用无线资源的预留量,进一步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最后,本文利用VC++6.0软件搭建HOWBAN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两种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有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UBA-SPP和DS-SPP算法依据不同用户行为的差异性,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在满足其服务要求的同时,能够减少网络中预留的备用资源,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优于已有算法。

伍彩[9](2015)在《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宽带接入网是电信网的基础,是发展全业务运营的重要环节,通信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的基本条件,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原有以ADSL为主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高带宽速率的要求,GPON技术作为目前宽带主流接入技术将逐渐代替原有ADSL宽带接入技术,为电信运营商实施光进铜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论文首先叙述了国内外PON技术的发展背景,提出PON技术在宽带接入网中的应用价值,然后介绍了宽带接入网设计所涉及的XDSL、FTTX、GPON技术及现有设备情况,并对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及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包括目前宽带接入网模块局情况、小区宽带网络资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FTTH建设方案,最后进行宽带城域网、OLT设备组网和光缆线路以及光纤跳纤设计等。在完成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后,根据宽带接入网的组织原则,结合带宽估算的结果,对以ADSL和PON网络组网方式的接入网进行对比,最后通过对ADSL和PON宽带接入方式下带宽的测算得出结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通过GPON技术对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实现后,现有宽带接入网络得到了改善,极大的满足了小区用户对接入高带宽的需求,通过具体的带宽测试更进一步证明了GPON技术接入方式下高带宽的影响力。

刘崇[10](2014)在《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接入网的宽带化已是大势所趋。大连联通公司一直致力于大连地区宽带网络的建设,随着EPON技术的成熟,大力建设EPON网络,推进市区接入网络工程的改造。本论文结合作者在大连联通公司参与的大连地区EPON建设工程,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对大连市内四区现有网络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与原有DSLAM设备组网对比,提出了大连地区EPON网络建设的技术分析、网络规划、数据规划和数据配置等实施方案。关于网络融合,采用PON接入为主、DSLAM接入为辅的思路。(2)针对实际住宅小区的状况,分析了小区的业务需求,参与了整个工程方案的设计、设备选型制定、数据规划和配置及后期各项测试与验收等工作。(3)对大连EPON网络IPTV组网进行设计,分析了EPON城域网组播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RP冗余和安全、源路由器安全、用户SR安全、PIM和IGMP协议的安全方案,并在模拟实验中给出了解决措施。对规避城域网IPTV组播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发挥了作用。该工程的竣工,为大连联通公司未来的小区EPON工程建设建设提供了标准与经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论文提纲范文)

(1)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介绍
    2.1 概述
    2.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
        2.2.1 网络结构
        2.2.2 MAC层结构
        2.2.3 MAC层帧格式
        2.2.4 媒体接入控制和信道分配机制
        2.2.5 节点接纳机制
        2.2.6 信道绑定机制
        2.2.7 多Profile传输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3.1 概述
    3.2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需求分析
    3.3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3.3.1 组播帧格式
        3.3.2 组播相关表项的构建
        3.3.3 组播业务入队
        3.3.4 组播业务转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分析
    4.1 概述
    4.2 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介绍
        4.2.1 仿真调度器
        4.2.2 定时器
        4.2.3 流量生成器
        4.2.4 节点和节点事件
        4.2.5 缓存队列和缓存链表
        4.2.6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4.3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实现
        4.3.1 构造Pd、MAP周期
        4.3.2 MAP帧生成
        4.3.3 组播业务组帧和入队
        4.3.4 组播业务转发过程
        4.3.5 仿真流程
    4.4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4.4.1 仿真场景
        4.4.2 仿真参数设置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1 组播传输功能验证
        4.5.2 吞吐量
        4.5.3 时延和时延抖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5.1 概述
    5.2 HM分组算法设计需求分析
    5.3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5.3.1 模型建立
        5.3.2 算法归纳和分析
        5.3.3 算法设计
        5.3.4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分析
    6.1 概述
    6.2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实现
        6.2.1 数据源模块
        6.2.2 算法实现模块
        6.2.3 统计模块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6.3.1 算法性能和数据源关系
        6.3.2 算法性能和Profile个数关系
        6.3.3 算法性能和HM节点个数关系
        6.3.4 时间复杂度
        6.3.5 综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2.2 ADSL接入技术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2.2.2 ADSL接入方式
        2.2.3 ADSL调制原理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2.3 光纤接入技术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2.3.3 EPON接入技术
        2.3.4 GPON接入技术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2.4 HFC接入技术
        2.4.1 CATV网络简介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2.6 无线接入技术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3.2.1 OLT部署
        3.2.2 ONT/ONU部署
        3.2.3 ODN部署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4.1.2 接入层OLT
        4.1.3 BRAS设备
        4.1.4 网管系统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4.1.6 设备面板
        4.1.7 光猫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4.2.2 工程施工方案
        4.2.3 分布施工方法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无源光网络中节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无源光网络概述
        1.2.1 光线路终端
        1.2.2 光网络单元
        1.2.3 光分配网
    1.3 HOWBAN概述
        1.3.1 HOWBAN的基本结构
        1.3.2 HOWBAN的技术特点
    1.4 HOWBAN的关键技术
        1.4.1 网元部署策略
        1.4.2 路由机制
        1.4.3 生存性机制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接入网的绿色节能技术
    2.1 接入网节能技术概述
        2.1.1 节能性能指标分析
        2.1.2 ITU-T节能标准方案及分类
    2.2 无源光网络睡眠节能技术
        2.2.1 ONU周期内睡眠节能技术
        2.2.2 OLT睡眠节能技术
    2.3 HOWBAN的节能技术
        2.3.1 节点的低能耗架构
        2.3.2 OLT的休眠
        2.3.3 不同结构下的ONU休眠
        2.3.4 无线路由器的休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LT缓存的节能方案
    3.1 无源光网络的基本结构
    3.2 基于OLT缓存的节能方案的提出
        3.2.1 背景研究
        3.2.2 基于ONU模块化的节能技术
    3.3 改进的节能方案
        3.3.1 改进方案的时序管理
        3.3.2 改进方案的算法流程
    3.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3.4.1 仿真参数与模型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负载转移的光无线混合节能方案
    4.1 基于负载转移的光无线混合节能方案概述
        4.1.1 背景研究
        4.1.2 应用场景
    4.2 改进的节能方案
        4.2.1 负载转移机制
        4.2.2 改进的节能算法
    4.3 改进方案的性能分析
        4.3.1 仿真参数确定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的总结
    5.2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致谢

(4)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宽带接入网
    1.3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
        1.3.1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的系统结构
        1.3.2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的传输原理
        1.3.3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的应用前景
    1.4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中的故障容忍机制
        1.4.1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中的故障分类
        1.4.2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研究现状
        1.4.3 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研究面临的挑战
    1.5 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
        1.5.1 本文的主要贡献
        1.5.2 本文的结构安排
2 带有负载均衡的动态路径倒换机制
    2.1 引言
    2.2 网络模型
        2.2.1 负载均衡性评价模型
        2.2.2 带有节点分割的二分图模型
    2.3 带有负载均衡的动态业务恢复机制
        2.3.1 选取目标WONU子问题
        2.3.2 寻找高质量无线路径子问题
    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1 视频业务评价模型
        2.4.2 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联合网络编码和并行路径的快速数据恢复机制
    3.1 引言
    3.2 网络模型
        3.2.1 网络时延模型
        3.2.2 并行传输模型
    3.3 联合网络编码的并行路径传输机制
        3.3.1 网络时延计算
        3.3.2 队列长度计算
        3.3.3 并行路径计算
        3.3.4 路径流量分配
        3.3.5 最优编码包数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流量互补特性的高效资源配置机制
    4.1 引言
    4.2 网络模型
        4.2.1 网络分段模型
        4.2.2 远端节点模型
        4.2.3 BFDA-TC机制的数学模型
    4.3 基于流量互补特性的备用光纤部署机制
        4.3.1 工作区分段与住宅区分段间的备用光纤部署
        4.3.2 混合区分段与B-R分段组之间的备用光纤部署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5)光接入网节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光接入网主要结构与技术
        1.2.1 PTP光接入网
        1.2.2 AON光接入网
        1.2.3 PON光接入网
    1.3 光接入网节能降耗技术研究现状
        1.3.1 ONU节能降耗研究现状
        1.3.2 OLT节能降耗研究现状
    1.4 光接入网节能降耗研究面临的挑战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ONU分组互联的电子开关光接入网能效研究
    2.1 基于电子开关的光接入网
    2.2 ONU分组互联的电子开关光接入网方案
    2.3 ONU分组互联的电子开关光接入网的能效分析
        2.3.1 网络功耗与平均每吉比特能耗
        2.3.2 不同ONU分组规模下的日常网络能耗
    2.4 非对称上下行场景下ONU分组互联电子开关光接入网的能效研究
        2.4.1 上下行独立的ONU分组互联电子开关光接入网方案
        2.4.2 上下行独立的ONU分组互联电子开关光接入网的功耗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动态资源调度的时分复用光接入网能效提升研究
    3.1 基于动态资源调度的时分复用光接入网能效提升机理
    3.2 基于轮询顺序调度的高能效动态资源调度方案研究
        3.2.1 负载自适应轮询顺序调度方案
        3.2.2 负载自适应轮询顺序调度方案性能分析与优化
        3.2.2.1 能耗及时延性能分析
        3.2.2.2 负载自适应轮询顺序调度方案的优化
    3.3 基于轮询周期压缩的高能效动态资源调度方案研究
        3.3.1 高能效轮询周期压缩方案
        3.3.2 高能效轮询周期压缩方案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
    4.1 光接入网的生存性需求
    4.2 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
    4.3 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的性能分析与能效优化
        4.3.1 多环结构的高生存性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的性能分析
        4.3.1.1 网络的生存性
        4.3.1.2 网络的建设成本
        4.3.1.3 网络的接入距离
        4.3.1.4 网络的功耗
        4.3.2 结合轮询顺序调度方案的能效优化研究
        4.3.2.1 优化方案的能耗
        4.3.2.2 优化方案的时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字滤波多址接入技术的高能效光接入网研究
    5.1 数字滤波多址接入无源光网络基本原理
    5.2 数字域子带分组分配的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
    5.3 数字域子带分组分配的高能效光接入网方案的能效分析
        5.3.1 ONU能耗随数字域子带组规模的变化
        5.3.2 每比特能耗随技术发展变化的预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PON接入技术的发展过程
        1.2.1 PON技术的组成
        1.2.2 PON技术发展历程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光接入网需求分析
    2.1 发达国家先进光接入网的发展现状
    2.2 国内运营商现状分析
    2.3 市场需求分析
        2.3.1 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集约化建设
        2.3.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化发展
    2.4 拟定发展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G-PON系统可行性分析
    3.1 EPON与 GPON系统浅析
        3.1.1 E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3.1.2 GPON的系统构成与技术回顾
        3.1.3 EPON与 GPON的市场成熟产品分析举例
    3.2 NG-PON的发展历程与NG-PON技术解析
        3.2.1 NG-PON的发展历程
        3.2.2 10G PON系统的技术解析
        3.2.3 NG-PON2 系统的技术浅析
    3.3 TWDM-PON系统分析
        3.3.1 TWDM-PON技术方案分析
        3.3.2 TWDM-PON系统组成
        3.3.3 TWDM-PON发展及其标准化历程
        3.3.4 TWDM-PON应用与普及的可行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ODN系统可行性分析
    4.1 智能ODN的发展历程
        4.1.1 智能ODN的发展
        4.1.2 智能ODN标准化的目的
        4.1.3 智能ODN标准化历程
    4.2 智能ODN的系统构架
        4.2.1 智能ODN设备
        4.2.2 智能ODN网管系统
        4.2.3 智能管理终端
    4.3 智能ODN应用与普及的可行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一代光接入网的规划与成本分析
    5.1 结合下一代光接入网的总体规划
        5.1.1 总体规划设计思路
        5.1.2 结合下一代PON系统的分光比原则
        5.1.3 结合下一代PON系统的光分配网分析
    5.2 下一代光接入网成本分析
        5.2.1 PON系统敷设成本分析
        5.2.2 PON系统运维成本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基本概述
二、ALOHA和CDMA多址接入
三、结语

(8)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中共享保护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
        1.1.1 光纤接入网
        1.1.2 无线接入网
        1.1.3 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优势
    1.2 HOWBAN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HOWBAN的生存性问题研究
    2.1 HOWBAN的生存性分析
    2.2 基于冗余备份的保护策略
        2.2.1 在ONU间部署备用光纤
        2.2.2 在AWG间部署备用光纤
    2.3 区分服务类型的保护策略
    2.4 HOWBAN中基于无线重路由的保护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OWBAN中基于用户带宽和可用性需求的共享保护算法
    3.1 引言
    3.2 网络模型
    3.3 可用性分析
    3.4 UBA-SPP算法描述
        3.4.1 备用资源分配策略
        3.4.2 无线前端选路算法
        3.4.3 算法具体步骤
    3.5 仿真及结果分析
        3.5.1 仿真模型
        3.5.2 仿真性能指标
        3.5.3 仿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HOWBAN中支持降级服务的共享保护算法
    4.1 引言
    4.2 网络模型
    4.3 带宽降级保护
    4.4 DS-SPP算法描述
        4.4.1 备用资源配置
        4.4.2 无线前端备用路径选择
        4.4.3 算法具体步骤
    4.5 算法仿真及结果分析
        4.5.1 仿真模型
        4.5.2 仿真性能指标
        4.5.3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PON技术背景
    1.2 PON技术应用价值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宽带接入网技术
    2.1 宽带接入网简介
        2.1.1 宽带接入网概念
        2.1.2 宽带接入网业务
    2.2 宽带接入网技术原理
        2.2.1 XDSL接入技术
        2.2.2 FTTX接入技术
        2.2.3 GPON工作原理
    2.3 GPON接入技术
        2.3.1 GPON技术特点
        2.3.2 GPON接入方式
        2.3.3 GPON传输设备
3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及业务需求分析
    3.1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分析
        3.1.1 小区宽带接入网的基本要求
        3.1.2 小区接入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 小区宽带接入网需求分析
        3.2.1 小区宽带接入网用户需求分析
        3.2.2 小区宽带接入用户容量分析
        3.2.3 ODN建设可行性方案
4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
    4.1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总体设计
        4.1.1 小区宽带接入系统的总体构成
        4.1.2 FTTH ODN设计方案
    4.2 小区宽带接入网传输设备设计
        4.2.1 宽带城域网组网设计
        4.2.2 OLT传输设备的选型及组网设计
    4.3 小区宽带接入网网管设计
        4.3.1 XPON VLAN规划和网管系统方案设计
        4.3.2 网管系统方案设计
    4.4 小区宽带接入网光缆设计
        4.4.1 光缆选型、光纤纤芯容量、光传输通道衰耗核算
        4.4.2 光分路器箱、光缆接头盒、光交接箱选型
        4.4.3 光缆线路图设计
    4.5 PON网络传输距离和带宽测算
        4.5.1 PON网络传输距离测算
        4.5.2 PON系统内宽带测算
5 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优化改造与效果分析
    5.1 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实施要求
        5.1.1 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内容与分工
        5.1.2 OLT设备配置要求
        5.1.3 PON层设备功能测试
        5.1.4 光通道测试
        5.1.5 设备测试流程
    5.2 小区宽带接入网改造后效果分析
        5.2.1 小区宽带接入网改造前后比较
        5.2.2 小区宽带接入网用户带宽测算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相关技术标准
    2.1 EPON的基本原理
        2.1.1 EPON的参考结构
        2.1.2 EPON的上行复用技术
        2.1.3 EPON的下行复用技术
    2.2 EPON协议栈
        2.2.1 MPCP层
        2.2.2 OAM层
        2.2.3 向前纠错
    2.3 突发控制
        2.3.1 突发发送
        2.3.2 突发接收
    2.4 光纤保护倒换
        2.4.1 骨干光纤保护方式
        2.4.2 光纤全保护方式
    2.5 测距
    2.6 DBA
        2.6.1 DBA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2.6.2 DBA过程
3 EPON网络规划与实现
    3.1 EPON网络拓扑结构
        3.1.1 EPON网络参考模型
        3.1.2 EPON接入网主要结构
    3.2 EPON接入网具体设计
        3.2.1 EPON网络规划原则
        3.2.2 网络规划概要
        3.2.3 EPON网络数据规划
        3.2.4 FTTx典型业务发放方案
    3.3 小区EPON网络建设工程
        3.3.1 小区宽带接入网现状
        3.3.2 小区EPON网络建设规划
        3.3.3 小区接入网络具体设计
        3.3.4 数据规划
        3.3.5 核心层数据配置
        3.3.6 FTTH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3.3.7 FTTB接入方式业务实现
    3.4 业务实现的相关测试
        3.4.1 光功率测试
        3.4.2 网络性能测试
    3.5 小区EPON网络优化
        3.5.1 原设计方案的弊端
        3.5.2 优化方案
        3.5.3 链路聚合配置
    3.6 小区EPON网络哈希冲突问题分析
        3.6.1 问题现象
        3.6.2 问题定位过程
        3.6.3 问题原因分析
        3.6.4 问题的解决方案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联通EPON组播组网
    4.1 网络电视IPTV组网
        4.1.1 网络架构
        4.1.2 IPTV数据配置
    4.2 EPON网络承载IPTV业务现状
    4.3 IPTV组播网络安全
        4.3.1 RP安全
        4.3.2 组播节目源安全
        4.3.3 PIM和IGMP协议安全
        4.3.4 IPTV组播VPN安全
    4.4 组播安全部署
        4.4.1 RP部署
        4.4.2 源PIM路由器部署
        4.4.3 用户接入PIM路由器部署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OLT部分组播数据代码
附录B ONU部分语音数据代码
附录C 网络电视IPTV数据代码
致谢

四、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论文参考文献)

  • [1]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D]. 薛晨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3]无源光网络中节能策略研究[D]. 喻聪.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4]光纤无线融合接入网故障容忍机制研究[D]. 张鸿.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1)
  • [5]光接入网节能技术研究[D]. 吕韵欣.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以成本控制为导向的下一代光接入网设计的可行性研究[D]. 陈松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宽带接入网的多址接入[J]. 李雪军. 中国新通信, 2016(11)
  • [8]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中共享保护算法研究[D]. 董丹.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7)
  • [9]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网设计[D]. 伍彩.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10]EPON宽带接入网工程的设计与实现[D]. 刘崇.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宽带接入网络中的多址接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