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门杰,冯岚,马振佳[1](2021)在《有氧运动干预中国大学生亚健康有效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中国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性,为大学生亚健康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CNKI、Web of Science自建库,搜集国内外有关于有氧运动对中国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6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个RCT,2825名中国在校大学生。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干预有效降低SCL-90评分[(MD=-0.33,95%CI(-0.46,-0.19),P<0.00001],明显提升亚健康症状好转率[MD=0.82,95%CI(0.79,0.85),P<0.000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干预对中国大学生SAS异质性较高,敏感性分析后异质性变化较大结果不稳定。结论:有氧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中国大学生SCL-90评分,提高亚健康症状好转率;有氧运动干预影响SAS评分缺乏证据;运动干预可能是亚健康治疗的最佳选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王勇[2](2021)在《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12周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影响,为高冲击力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为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提供实践参考价值。研究方法:以方便取样随机选取邗江区某小学五年级3个班共150名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多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25名男生,25名女生),垂直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25名男生,25名女生)和对照组(25名男生,25名女生)。进行12周、3次/周,10分钟/次的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干预;对照组依照学校教学计划进行12周常规教学。选取《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测试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以4×10m折返跑、十字变向跑与十字象限跳测试身体灵敏性,分别在实验干预前和实验干预后进行团体测量。研究结果:(1)经过12周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干预后,4×10m折返跑、十字变向跑与十字象限跳的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显着(P<0.05);运动技能、协调、整体自尊与总维度等度时间×组别交互效应显着(P<0.05);健康、力量、速度的时间主效应显着(P<0.05)、组别主效应显着(P<0.05)。(2)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均有改善作用。身体灵敏性指标4×10m折返跑、十字变向跑与十字象限跳的成绩提升多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优于垂直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P<0.05);身体自尊中运动技能、协调、整体自尊、健康、力量、速度与总维度等方面多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优于垂直方向高冲击力运动组(P<0.05)。(3)4×10m折返跑与身体自尊存在负相关关系(r=-0.199,p=0.015);十字变向跑与身体自尊存在负相关关系(r=-0.165,p=0.044);十字象限跳与身体自尊存在正相关相关关系(r=0.264,p=0.001)。研究结论:(1)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能提高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伴随干预周期的增加,干预收益增加,且多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干预效果优于垂直方向高冲击力运动。(2)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能提高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伴随干预周期的增加,干预收益增加,且多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干预效果优于垂直方向高冲击力运动。
谢晖[3](2019)在《舞动疗法对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动员属于高压力人群,是容易因为内外压力引起生理和心理损耗而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群体,尤其是赛前降体重运动员。本研究目的是探明舞动疗法对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干预效果。运用舞动疗法减轻压力、释放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提升人际支持,以减轻其心理疲劳程度。本研究以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散打项目男运动员23名为实验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通过测量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ABQ),心率变异性(HRV)和Stroop任务指标以及被试的访谈评价来评估舞动干预对其心理疲劳的影响。结果得出:1.舞动干预可使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中成就感降低维度分值显着降低(P<0.05)、情感/体力耗竭维度分值明显降低(P<0.05)、运动负评价维度分值降低(P<0.05),由此可见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减轻。2.舞动治疗可使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中HF(高频功率)、TP(总功率)、SDNN(正常心博间期的总体标准差,即总体心率变异性)、RMSSD(相邻正常心博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显着升高(P<0.05),LF/HF(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能量比值)显着降低(P<0.05),可见舞动疗法提升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和平衡性。3.舞动干预可使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Stroop任务正确率明显提升(P<0.05),反应时前后四次测试对比也有逐渐减短的趋势(P<0.05),可见舞动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脑功能状态,减轻中枢疲劳。4.舞动过程多次测量中发现:Stroop和HRV指标第1次干预后测与干预前测比较,部分数据结果向疲劳减轻的方向变化且具有边缘显着性差异(p值在0.05--0.1之间)。结合运动员舞动后的访谈评价,说明舞动疗法可能具有一定的即时作用。但1次舞动的即时作用比不上4次舞动的效果。综上所述,结合本研究客观量化结果分析和主观评价,可以得出4周舞动干预具有成效,对人体的生理、心理指标产生了显着影响,有效地减轻了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
潘梦婷[4](2018)在《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大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产生认知性脑疲劳,发生脑疲劳后会对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产生影响。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认知性脑疲劳对中枢认知加工能力的影响,为认知性脑疲劳的运动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提供实证研究支持。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时期的身体与心理状况进行运动干预的研究报道较少,关于运动干预对认知性脑疲劳影响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少局限性,研究成果零散,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关于认知性脑疲劳的运动干预模式。因此,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改进运动干预方案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认知性脑疲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产生长时间的认知性脑疲劳后对自身抑制控制影响的特征,寻找科学的方法缓解认知性脑疲劳,以及对抑制控制的促进作用。运动干预的方法对大学生身体发育和认知能力的良好作用为我们对大学生长时学习所致认知性脑疲劳的研究提供了角度,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长时学习所致的认知性脑疲劳提供正确的缓解方法,也能为通过运动提升我国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途径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西安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32名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男生女生各16人,分为实验组(男生8人,女生8人)和对照组(男生8人,女生8人)。1.诱导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模型的建立,采用注意的双侧任务(flankers task)为认知任务。2.对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进行运动干预,女生采用30分钟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2KP/50RPM),男生采用30分钟中等强度功率自行车(2KP/60RPM)。3.检测脑疲劳诱导前后及运动干预后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指标的变化。通过疲劳自评量表测定脑疲劳主观感觉,通过心理行为学指标客观评价脑疲劳变化。主要包括:反应时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测试。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测试反映人体对周围环境和外界压力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具体可对心率变异性进行线性分析,采取时域和频域两种指标。所选取的心率变异性的指标包括SDNN(全部正常RR期间的标准差)、RMSSD(相邻RR期间差值的均方根)、LF(低频)、HF(高频)、LF/HF(低频高频比)等。将所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认知性脑疲劳的易检测指标及运动干预效果明显的指标。研究结果:(1)通过脑疲劳诱导模型的建立,两组被试在进行脑疲劳诱导后,反应时增加、对刺激反应的正确率降低,且都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被试的疲劳评定量表数据与诱导前相比均出现躯体不适、情绪状况不好和认知能力下降,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变化均在4.0-7.9Hz之间,为中度疲劳。在脑疲劳诱发时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SDNN、RMSSD、LF、HF、LF/HF都在上升,表明人体长时间连续性应激容易引发疲劳,具体为交感神经的活动强度大于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强度,是由于脑疲劳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了影响。通过以上结果分析,说明通过脑疲劳的诱导,两组被试均产生了认知性脑疲劳,成功建立了脑疲劳诱导模型。(2)在实验组进行动干预后,对刺激的反应时减少,正确率增加,与脑疲劳诱导后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疲劳评定量表数据与诱导前相比躯体、情绪和认知均有所改善,且都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运动干预后闪光临界融合频率与诱导前数值相近,说明脑疲劳得到一定缓解。运动干预后,实验组SDNN、LF、LF/HF下降,RMSSD、HF上升,实验组经过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在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RMSSD、SDNN高于对照组,反应迷走神经功能的RMSD、HF的HRV指标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RMSSD、HF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反应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迷走神经功能与交感神经功能均衡性的指标LF/HF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迷走神经张力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交感神经张力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在运动干预后,副交感神经提升,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表明运动干预能够激发人的内部的动力,提高人的良好感受能力,认知调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改善了疲劳的影响。(3)对照组没有进行运动干预,测出的数据与脑疲劳诱导后没有太大变化。对刺激的反应时与正确率与脑疲劳诱导后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疲劳自评量表的三个因素与诱导后相比有一定的差异,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SDNN、RMSSD、LF、HF下降,LF/HF上升,迷走神经张力低于实验组组,交感神经张力高于实验组。对照组在未进行运动干预后所测得的数值与诱导脑疲劳后的数值相差不大,与正常值仍有一定的差距,脑疲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1.认知性脑疲劳的检测指标在性别上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变化趋势相同。2.运动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认知性脑疲劳,使运动参与者的认知抑制控制能力得到改善;改善疲劳的影响,提高行为效率。3.参与有氧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相同认知条件下的脑疲劳,并提高其在相同认知操作任务后的抑制控制能力。
王丽丽[5](2018)在《深度休闲对瑜伽场域的职业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度休闲人士转换职业到相关领域人数不断增加,本论文以瑜伽练习者为例,以深度瑜伽练习者过渡到职业瑜伽教师为研究内容,探究瑜伽深度休闲的益处和制约,转换为瑜伽教师的原因、助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主要采取深度访谈方法,对16位有职业转换经历的瑜伽练习者进行访谈。同时,为了保证采访的有效性,对采访对象进行了条件控制。瑜伽深度休闲者的益处主要有身体改善、心理健康、自我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瑜伽深度休闲的制约同样呈现多元性,既有微观层面的个人制约和人际制约,也有宏观层面结构性制约,最大的制约是个人层面的制约,例如个人心里的惰性是瑜伽深度休闲最大障碍。从深度休闲瑜伽练习者到瑜伽教师的职业转换的比例较高。这说明深度练习者对该职业认同性较高。对于转换中的困难也多重多样,最大的来自于经济收入,这个因素也是职业转型阻力因素。在职业转型过程里瑜伽深度休闲者收获了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来自家人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是最大的助力因素。对于瑜伽教师职业的益处与回报这个方面,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最主要的收获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获得了分享传递瑜伽的机会,这让瑜伽教师感觉良好。论文结尾讨论了瑜伽老师的身份是工作、职业还是事业,他们从事的是工作还是休闲,以及职业转换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是转换者寻求个人和社会认同。
王榕[6](2017)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前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把亚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相关文献表明,亚健康人群近年来呈现明显的增长现象,而颈肩亚健康是当前快节奏生活下影响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症状。在我国,70%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有一半的人是颈肩亚健康。为缓解颈肩疲劳、消除颈肩亚健康,许多学者在医学基础上,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在不同领域就颈肩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做了许多研究。作为传统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有它独特的健身功效,本研究运用八段锦独特的健身功效,并结合运动康复特点及体育保健学相关知识,对颈肩亚健康人群的颈肩疲劳症状进行运动干预。研究选取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并伴有颈肩疼痛或不适的76人为调查对象,设制为期三个月的运动康复实验,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许多病症严重的受试者都是室内上班群体,如公务员、教师、IT行业从业者,他们皆因经常伏案长时间工作,甚至熬夜加班,缺乏体育锻炼和身体活动,导致颈肩部发生病变,患者根据实验要求进行三个阶段的八段锦运动练习后,测试的数据显示患者颈部左转、右转、低头、仰头幅度明显有所改善,机体的各项功能水平开始好转,患者肩部感觉到的酸涨、发麻、涨痛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参加八段锦运动练习,有利于缓解特殊病症现状及预防机体部分部位的病变,能够促进机体健康、缓解或消除病痛,使人静心养神、心情愉悦,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建议上班族在工作中讲求工作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工作之余加强体育锻炼,病症严重者及早选择治疗措施,防止病症恶化;颈肩亚健康人群应注重日常预防长期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并结合其他运动形式辅助恢复。
张蓉[7](2015)在《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文中认为亚健康人群是占我国人口比例中最多的人群,而办公室人群又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造成白领阶层人士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劳,所以,办公室人群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人群。据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企业管理者处于慢性疲劳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这是由他们所处的特殊工作、生活环境和行为模式所决定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引起的。为了缓解办公室人群的疲劳、增进身心健康,本研究尝试性地进行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第一,对办公室亚健康人群产生疲劳的病理、病因进行一定的研究。第二,将“体”与“医”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在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和运动医学系教师、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办公室人群的特点,遵循创编原则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创编。第三,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修改、完善,并通过实验进行论证。研究表明,1.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对缓解疲劳有一定的作用;2.实验证明该套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较为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适宜推广;3.该套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受办公室人群的喜爱,同时也得到相关领导的认可。
宛志瑶[8](2015)在《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后受试者的体能指标和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前坐位体前屈和实验后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的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比实验前延长,有显着性差异(P<0.05);髋关节内收、外展、屈经过12周练习后,其活动度也得到了提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膝踝保健体操研制完成;(2)膝踝保健体操科学合理,难度适宜,适合在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中推广;(3)膝踝保健体操对体能恢复和膝踝关节活动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张璨[9](2015)在《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文中认为亚健康作为当前医学科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于亚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亚健康人群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经过调查发现颈肩疲劳是亚健康的主要症状之一。从国内来看我国70%属于亚健康人群,其中40%左右的亚健康人群出现颈肩疲劳症状。由此看来缓解颈肩疲劳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得出:处于颈肩疲劳是身体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了缓解亚健康人群颈肩疲劳、预防颈椎病、促进身心健康,本研究尝试性地进行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首先,对颈肩部位疲劳亚健康人群的生理身体各方面的情况以及颈肩疲劳的病理病因进行研究,其次,运用运动医学方面的知识,将传统中医经络学说、解剖学、颈肩康复理念与我国的健身功法相融合,在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以及体操教研室的专家指导下,专门针对颈肩部位的保健和容易引起劳损的问题而编排出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动作。最后,通过专家的评审对颈肩疲劳亚健康保健体操进行修改和完善后进行实验的论证。研究表明:1.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对于缓解颈肩疲劳具有一定的作用;2.通过实验证明本套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动作较为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适宜推广。
段丽[10](2014)在《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亚健康研究范畴越来越全面,亚健康概念、分类研究、诊断量表、诊断标准、病因病机、各类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现状、干预措施研究等。在众多的亚健康研究范畴中,研究身体亚健康的职业人群状况、其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干预策略措施对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是职业人群的健康问题有可能会降低该人群的生产能力及工作效率,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损害,因此这方面的研宄不但能促进和改善身体亚健康人群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通过资料收集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得出: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最常见的多种身体症状依次为疲倦乏力、肩颈酸痛、腰背酸痛、无精打采、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经期异常、腹胀腹痛、眼干眼涩、腿膝酸软及脱发。而导致亚健康的主要相关因素不尽相同,这可能包括不同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等因素。为了缓解身体亚健康人群亚健康症状、促进身心健康,本研究尝试性地进行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性研究。对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与方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首先对身体亚健康人群进行了相关症状的研究,再将体育和医学相结合,在继承传统保健体操特点的基础上,在全面与重点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下,结合身体亚健康人群特点,在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和运动医学系教师和专家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并对所创编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专家评审。第三,通过分析、反馈信息,对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进行修改和完善,为保健体操的创编思路与方法提供参考。
二、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有氧运动干预中国大学生亚健康有效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 Meta分析结果 |
2.2.1 有氧运动对中国大学生亚健康SAS的Meta分析 |
2.2.2有氧运动对中国大学生亚健康SCL-90的Meta分析 |
2.2.3有氧运动对中国大学生亚健康症状好转率的Meta分析 |
3 讨论 |
(2)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冲击性运动 |
1.1.2 身体灵敏性 |
1.1.3 身体自尊 |
1.2 国内外冲击性运动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冲击性运动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冲击性运动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身体灵敏性研究现状 |
1.3.1 国内身体灵敏性研究现状 |
1.3.2 国外身体灵敏性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身体自尊研究现状 |
1.4.1 国内身体自尊研究现状 |
1.4.2 国外身体自尊研究现状 |
1.5 冲击性运动与身体灵敏性、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
1.5.1 冲击性运动与身体灵敏性的研究现状 |
1.5.2 冲击性运动与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
1.5.3 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实验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方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实验前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和身体灵敏性的描述性统计 |
3.2 实验前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和身体灵敏性的同质性检验 |
3.3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
3.3.1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运动技能维度的影响 |
3.3.2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协调维度的影响 |
3.3.3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健康维度的影响 |
3.3.4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力量维度的影响 |
3.3.5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速度维度的影响 |
3.3.6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整体自尊维度的影响 |
3.3.7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身体吸引力维度的影响 |
3.3.8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外貌维度的影响 |
3.3.9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身体活动维度的影响 |
3.3.10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柔韧维度的影响 |
3.3.11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耐力维度的影响 |
3.3.12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身体价值维度的影响 |
3.3.13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身体自尊总维度的影响 |
3.4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的影响 |
3.4.1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4×1Om折返跑的影响 |
3.4.2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十字变向跑的影响 |
3.4.3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十字象限跳的影响 |
3.5 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影响 |
4.2 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的影响 |
4.3 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舞动疗法对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性心理疲劳概述 |
2.1.1 心理疲劳的相关概念 |
2.1.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界定 |
2.1.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 |
2.2 舞动治疗的概述 |
2.2.1 舞动治疗的概念 |
2.2.2 舞动治疗的原理 |
2.2.3 舞动治疗的理论依据 |
2.2.4 舞动治疗的研究现状 |
2.3 研究评述 |
2.3.1 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因 |
2.3.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鉴别 |
2.3.3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 |
2.3.4 舞动治疗用于心理疲劳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
2.4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1.1 实验对象纳入标准 |
3.1.2 实验对象分组及设置 |
3.2 实验程序与要求 |
3.2.1 舞动干预时间及场地安排 |
3.2.2 舞动干预前后测量 |
3.2.3 舞动干预前后访谈 |
3.2.4 舞动干预设置及要求 |
3.2.5 舞动带领者资质及其督导 |
3.2.6 舞动方案设计 |
3.3 测量指标 |
3.3.1 ABQ问卷分值 |
3.3.2 Stroop测试指标 |
3.3.3 HRV测试指标 |
3.4 测量指标的操作 |
3.4.1 ABQ问卷的操作 |
3.4.2 Stroop的操作 |
3.4.3 HRV的操作 |
3.5 数据收集与统计 |
3.5.1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BQ) |
3.5.2 额外变量 |
3.5.3 Stroop任务和HRV测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额外变量与实验分组的关联性检验 |
4.1.1 运动级别和降重级别与分组的关联性检验 |
4.1.2 年龄和专项龄与分组的关联性检验 |
4.2 舞动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疲劳问卷分值结果及分析 |
4.2.1 两组干预前ABQ问卷分值比较分析 |
4.2.2 两组干预前后ABQ问卷分数差值的比较分析 |
4.3 舞动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Stroop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1 两组干预前Stroop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 |
4.3.2 两组Stroop前后测数据差值的比较分析 |
4.3.3 各组Stroop前后四周测试结果的趋势变化分析 |
4.4 舞动干预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HRV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1 两组干预前HRV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 |
4.4.2 两组HRV前后测数据差值的比较分析 |
4.4.3 各组HRV前后四周测试结果的趋势变化分析 |
5 讨论 |
5.1 舞动干预后主观心理疲劳程度的变化 |
5.2 舞动干预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
5.3 舞动干预后Stroop指标的变化 |
5.4 1次舞动干预后效果与4 次舞动干预后效果的比较 |
6 结论 |
7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BQ) |
附录2 ABQ各维度原始分转变及加权标准分表 |
附录3 运动员身心状况访谈表 |
附录4 舞动干预前后访谈纲要 |
附录5 舞动干预方案(四次) |
附录6 舞动后访谈部分记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诱导脑疲劳结果 |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疲劳诱导反应时结果 |
4.1.2 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疲劳诱导正确率结果 |
4.2 疲劳自评量表 |
4.2.1 实验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运动干预后疲劳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
4.2.2 对照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未运动干预疲劳自评量表测试结果 |
4.2.3 实验组与对照组疲劳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对比 |
4.3 反应时 |
4.3.1 实验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运动干预后反应时测试结果 |
4.3.2 对照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未运动干预反应时测试结果 |
4.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反应时测试结果对比 |
4.4 闪光临界融合 |
4.4.1 实验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运动干预后闪光临界融合测试结果 |
4.4.2 对照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未运动干预闪光临界融合测试结果 |
4.4.3 实验组与对照组闪光临界融合测试结果对比 |
4.5 心率变异性 |
4.5.1 实验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运动干预后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 |
4.5.2 对照组诱导脑疲劳前后及未运动干预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 |
4.5.3 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对比 |
5 讨论 |
5.1 认知性脑疲劳模型的建立 |
5.2 脑疲劳诱导前后及运动干预与未运动干预对疲劳评定量表的影响 |
5.3 脑疲劳诱导前后及运动干预与未运动干预对反应时的影响 |
5.4 脑疲劳诱导前后及运动干预与未运动干预对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影响 |
5.5 脑疲劳诱导前后及运动干预与未运动干预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深度休闲对瑜伽场域的职业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访谈对象 |
1.3.2 访谈过程 |
1.3.3 访谈资料整理 |
2. 深度休闲理论概述 |
2.1 深度休闲定义 |
2.2 深度休闲特性 |
2.2.1 职业生涯性(career) |
2.2.2 坚持不懈(need to persevere) |
2.2.3 个人努力(significant personal effort) |
2.2.4 持久的益处(durable benefits) |
2.2.5 次文化(unique ethos) |
2.2.6 强烈的认同感(identify strongly) |
2.3 深度休闲参与者类型和特征 |
2.3.1 业余者 |
2.3.2 爱好者 |
2.3.3 志愿者 |
2.4 深度休闲活动的益处 |
2.5 深度休闲活动的制约 |
3. 瑜伽深度休闲 |
3.1 瑜伽深度休闲的特点 |
3.2 瑜伽深度休闲的类型 |
3.3 瑜伽深度练习的益处 |
3.3.1 身体状况 |
3.3.2 心理状况 |
3.3.3 自我发展 |
3.3.4 生活习惯 |
3.3.5 人际关系 |
3.4 瑜伽练习的制约 |
3.4.1 心里的惰性 |
3.4.2 身体的制约 |
3.4.3 性别障碍 |
3.4.4 天气、交通、环境影响 |
4. 职业转换 |
4.1 职业转换的原因 |
4.1.1 身体原因 |
4.1.2 自我独立 |
4.1.3 原职业受阻 |
4.1.4 自我激励,教学相长 |
4.2 职业转换的原因分析 |
4.3 职业转换的困难 |
4.3.1 个人方面 |
4.3.2 外界方面 |
4.4 职业转换困难分析 |
4.5 职业转换的助力因素 |
4.5.1 人际的支持 |
4.5.2 国家关系的优化 |
4.6 职业转换的助力因素分析 |
4.7 职业转换后的益处 |
4.7.1 个人方面 |
4.7.2 外界方面 |
4.8 职业转换后获得益处分析 |
4.9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立论依据 |
1.1 选题背景 |
1.1.1 人们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需要 |
1.1.2 亚健康人群促进健康的必然趋势 |
1.1.3 颈椎病人群治愈康复的需要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亚健康研究综述 |
2.1.1 国内人群亚健康现状举例 |
2.1.2 亚健康的症状 |
2.1.3 颈肩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
2.1.4 颈肩亚健康的防治 |
2.2 运动干预 |
2.3 我国学者对于颈肩疲劳这类亚健康人群的研究 |
2.3.1 关于颈肩疲劳病理的研究 |
2.3.2 关于颈肩疲劳的病因研究 |
2.3.3 关于颈肩疲劳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疲劳与恢复的相关研究 |
2.5 运动疗法 |
2.5.1 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
2.5.2 运动处方的内容 |
2.5.3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
2.6 运动干预对颈肩病的作用 |
2.6.1 颈型 |
2.6.2 神经根型 |
2.6.3 椎动脉型 |
2.6.4 交感型 |
2.6.5 脊髓型 |
2.6.6 运动康复治疗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
2.7 八段锦在脊柱病及颈型颈椎病临床康复应用 |
2.7.1 关于八段锦 |
2.7.2 八段锦运动的功法特点 |
2.7.3 八段锦的现代临床价值 |
2.7.4 八段锦运动在治疗脊柱病时的临床效果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实验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相关概念辨析 |
4.1.1 健身气功 |
4.1.2 八段锦 |
4.1.3 亚健康 |
4.2 亚健康人群的现状分析 |
4.2.1 身体现状表现 |
4.2.2 心理现状 |
4.3 导致颈肩亚健康人群疲劳分析 |
4.3.1 导致颈肩亚健康的病因分析 |
4.3.2 导致颈肩疲劳的病理分析 |
4.4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疲劳运动干预的分析 |
4.4.1 运动干预措施 |
4.4.2 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干预的治疗作用 |
4.4.3 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干预对其他功能的影响 |
4.4.4 全身性的运动对颈肩疲劳的作用 |
4.5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恢复作用的分析 |
4.5.1 八段锦运动的功能分析 |
4.5.2 八段锦运动的动作分析 |
4.6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亚健康人群保健的实验分析 |
4.6.1 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的机体实验结果 |
4.6.2 患者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后的心理测试指标 |
4.6.3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疲劳的保健作用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
1.1.2 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需要 |
1.1.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亚健康现状 |
2.1.2 亚健康概念及症状 |
2.1.3 亚健康的诊断 |
2.1.4 亚健康的干预 |
2.1.5 关于亚健康人群办公室疲劳的相关研究 |
2.1.6 关于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研究 |
2.1.7 关于疲劳与恢复的相关研究 |
2.1.8 关于保健体操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9 关于创编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访谈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问卷的设计与基本内容 |
3.3.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实验法 |
3.5 对比分析法 |
3.6 统计分析法 |
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 亚健康 |
4.2 办公室疲劳 |
4.3 保健体操 |
4.4 创编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现状分析 |
5.1.1 工作性质分析 |
5.1.2 工作环境分析---消耗体力 |
5.1.3 工作时间分析---消耗精力 |
5.2 亚健康人群疲劳现状分析 |
5.2.1 疲劳的定义 |
5.2.2 疲劳的表现 |
5.2.3 疲劳的因素 |
5.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疲劳分析 |
5.3.1 办公室疲劳病理分析 |
5.3.2 办公室疲劳病因分析 |
5.4 办公室疲劳运动干预的分析 |
5.4.1 常规运动干预的方法 |
5.4.2 现代运动干预的方法 |
5.5 保健体操对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恢复作用的分析 |
5.5.1 保健体操的功能分析 |
5.5.2 保健体操的动作分析 |
5.5.3 保健体操对缓解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的作用分析 |
5.6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的可行性研究 |
5.6.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支持 |
5.6.2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经费保障 |
5.6.3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专家指导 |
5.6.4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医院骨伤科医生把关 |
5.6.5 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老师们的指导 |
5.6.6 实验过程的实践、论证、修改、完善 |
5.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实验特征研究 |
5.7.1 科学合理的保健体操 |
5.7.2 科学合理的组织 |
5.7.3 参与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受试者情况分析 |
5.8 影响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因素的分析 |
5.8.1 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状况 |
5.8.2 创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 |
5.8.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5.9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效果评价指标的分析 |
5.9.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确定原则 |
5.9.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筛选方法 |
5.9.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有效指标的确定 |
6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 |
6.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目的和任务的确定 |
6.1.1 研制目的 |
6.1.2 研制任务 |
6.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依据的确定 |
6.2.1 理论依据 |
6.2.2 科学依据 |
6.2.3 编排依据 |
6.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思路的确定 |
6.3.1 体医结合 |
6.3.2 防病与辅助治疗结合 |
6.3.3 动静结合 |
6.3.4 成套和局部动作结合 |
6.3.5 创编思路 |
6.4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指导思想的确定 |
6.4.1 安全性原则 |
6.4.2 有效性原则 |
6.4.3 简易性原则 |
6.4.4 时尚性原则 |
6.5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流程确定 |
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 |
7.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主要创编因素 |
7.1.1 运动形式 |
7.1.2 运动负荷 |
7.1.3 练习部位 |
7.1.4 动作设计 |
7.1.5 音乐结构 |
7.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关键技术 |
7.2.1 增强肌力 |
7.2.2 拉伸肌腱 |
7.2.3 松弛肌肉 |
7.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新点 |
7.3.1 形式创新 |
7.3.2 动作创新 |
7.4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方法 |
7.4.1 已有动作的借鉴 |
7.4.2 创编动作的精选 |
7.4.3 单个动作的择优 |
7.4.4 组合动作的整合 |
7.5 动作内容的确定 |
7.5.1 “186”式骨关节健身动作库的构建(附 6) |
7.5.2 “16”式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骨科专家的精选 |
7.6 精选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解剖结构与功能 |
7.6.1 动作名称 |
7.6.2 动作图示 |
7.6.3 动作功能说明 |
7.7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 |
7.7.1 动作形式的确定 |
7.7.2 动作顺序的确定 |
7.7.3 动作强度的确定 |
7.7.4 动作数量的确定 |
7.7.5 动作节奏的确定 |
7.7.6 动作方向的确定 |
7.7.7 动作路线的确定 |
7.7.8 动作音乐的确定 |
7.8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确定 |
7.8.1 动作的选择依据 |
7.8.2 组合动作的“运动处方” |
7.9 专家评审 |
7.9.1 第一轮专家评审 |
7.9.2 第二轮专家评审 |
7.9.3 第三轮专家评审 |
8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与图解说明(附 7) |
9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研究 |
9.1 实验目的 |
9.2 实验对象 |
9.3 实验方法 |
9.4 实验可行性 |
9.5 实验方案的制定 |
9.6 实验前期工作 ---准备工作 |
9.6.1 寻找实验人群 |
9.6.2 了解受试人群的基本情况 |
9.6.3 实验前身体指标测试 |
9.7 实验中期工作---教学工作 |
9.7.1 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
9.7.2 选择实验教学策略 |
9.7.3 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
9.7.4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
9.7.5 实验教学过程的完善 |
9.8 实验后期工作 |
9.8.1 实验后身体指标的测试 |
9.8.2 实验指标的整理、统计、分析 |
9.8.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8.4 影响实验效果的成因分析 |
10 结论与建议 |
10.1 结论 |
10.1.1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对缓解办公室疲劳具有一定的作用 |
10.1.2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较为科学合理、难易程度适中,适宜在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中推广 |
10.1.3 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受到办公室人群的喜爱和相关领导的认可 |
10.2 存在的问题、经验与建议 |
10.2.1 存在的问题 |
10.2.2 积累的经验 |
10.2.3 给予的建议 |
11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8)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
1.1.2 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需要 |
1.1.3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亚健康概念及症状 |
2.1.2 亚健康的干预 |
2.1.3 关于膝踝疲劳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 |
2.1.4 关于膝踝疲劳病理、病因的相关研究 |
2.1.5 关于膝踝疲劳保健体操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2.1 问卷的设计与基本内容 |
3.2.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3 访谈法 |
3.4 实验法 |
3.5 对比分析法 |
3.6 数理统计法 |
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 膝踝疲劳的界定 |
4.2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的界定 |
5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 |
5.1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的目的和任务 |
5.2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依据 |
5.2.1 以膝踝关节的病理、病因为依据 |
5.2.2 以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 |
5.2.3 以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为依据 |
5.2.4 以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的理论为依据 |
5.2.5 以体能康复体系理论为依据 |
5.2.6 以肌力的平衡原理为依据 |
5.3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的指导原则 |
5.3.1 安全性原则 |
5.3.2 实效性原则 |
5.3.3 简易性原则 |
5.4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流程 |
6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 |
6.1 创编因素 |
6.1.1 练习形式 |
6.1.2 练习动作 |
6.1.3 运动负荷 |
6.1.4 练习部位 |
6.1.5 音乐设计 |
6.2 创编方法 |
6.2.1 借鉴 |
6.2.2 精选 |
6.2.3 择优 |
6.2.4 整合 |
6.3“54”式膝踝关节健身动作库的确定(附 6) |
6.4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内容的确定及说明 |
6.5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运动处方” |
6.5.1 运动处方概念 |
6.5.2 运动处方内容 |
6.6 专家评审 |
6.6.1 第一轮专家评审(附 1) |
6.6.2 第二轮专家评审 |
6.6.3 第三轮专家评审 |
7 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对象 |
7.3 实验方法 |
7.4 实验身体指标确定 |
7.4.1 影响实验因素 |
7.4.2 监测与评价指标 |
7.5 实验前期工作(准备工作) |
7.5.1 寻找实验人群 |
7.5.2 了解受试人群的基本情况 |
7.6 实验中期工作(教学工作) |
7.6.1 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
7.6.2 选择实验教学策略 |
7.6.3 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
7.6.4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
7.6.5 实验教学过程的完善 |
7.7 实验后期工作(统计与整理工作) |
7.7.1 实验指标的整理、统计、分析 |
7.7.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7.3 个案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膝踝保健体操研制完成 |
8.1.2 膝踝保健体操科学合理、难易适度,适合推广 |
8.1.3 膝踝保健体操对体能恢复和膝踝关节活动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8.2 建议 |
8.2.1 对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的建议 |
8.2.2 对创编者的建议 |
8.2.3 对相关部门的建议 |
9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9)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
1.1.2 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的需要 |
1.1.3 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的需要 |
1.1.4 颈椎病人群身体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内亚健康研究综述 |
2.1.1 国内亚健康现状 |
2.1.2 亚健康的概念 |
2.1.3 亚健康的症状 |
2.1.4 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
2.1.5 亚健康防治对策 |
2.1.6 运动干预 |
2.1.7 关于肩颈疲劳亚健康发病人群的相关研究 |
2.1.8 关于颈肩疲劳病理情况的相关研究 |
2.1.9 关于颈肩疲劳病因情况的相关研究 |
2.1.10 关于颈肩疲劳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 |
2.1.11 关于疲劳与恢复的相关研究 |
2.1.12 关于保健体操理论的相关研究 |
2.1.13 关于保健体操创编的相关研究 |
2.1.14 关于颈椎病保健体操的相关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亚健康”研究进展 |
2.2.2 关于颈椎病病情发展现状及理论发展 |
2.2.3 关于颈椎病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检索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问卷调查法 |
3.3.1 问卷的设计 |
3.3.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 实验法 |
3.5 对比分析法 |
3.6 数理统计法 |
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 亚健康 |
4.2 保健操 |
4.3 颈肩保健体操 |
4.4 创编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亚健康人群现状研究 |
5.1.1 工作性质分析 |
5.1.2 工作环境时间分析 |
5.2 亚健康人群疲劳现状分析 |
5.2.1 疲劳的定义 |
5.2.2 疲劳的表现 |
5.2.3 疲劳的因素 |
5.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疲劳分析 |
5.3.1 颈肩疲劳病因分析 |
5.3.2 颈肩疲劳病理分析 |
5.4 颈肩疲劳运动干预的分析 |
5.5 保健体操对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恢复作用的分析 |
5.5.1 保健体操的功能分析 |
5.5.2 保健体操的动作分析 |
5.6 颈肩保健体操研制的可行性研究 |
5.6.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支持 |
5.6.2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专家指导 |
5.6.3 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老师们的指导 |
5.6.4 实验过程的实践、论证、修改、完善 |
6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 |
6.1 颈肩疲劳保健体操研制目的和任务的确定 |
6.2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的指导思想 |
6.2.1 安全性原则 |
6.2.2 有效性原则 |
6.2.3 简易性原则 |
6.2.4 针对性原则 |
6.2.5 时尚性原则 |
6.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依据 |
6.3.1 理论依据 |
6.3.2 科学依据 |
6.3.3 编排依据 |
6.4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思路 |
6.4.1 体医结合 |
6.4.2 防病与辅助治疗结合 |
6.4.3 成套和局部动作结合 |
6.5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研制流程确定 |
7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编 |
7.1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主要创编因素 |
7.1.1 运动形式 |
7.1.2 时间、强度、频率 |
7.1.3 主要练习部位 |
7.1.4 动作设计 |
7.1.5 音乐结构 |
7.2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关键技术 |
7.2.1 增强肌力 |
7.2.2 拉伸肌腱 |
7.2.3 松弛肌肉 |
7.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创新点 |
7.3.1 变零散为相对有序 |
7.3.2 变单一为相对整合 |
7.3.3 变枯燥为相对灵活(菜单式) |
7.3.4 变无声为有声 |
7.3.5 变无图像为可视 |
7.3.6 变无示范为示范指导 |
7.3.7 充分体现颈肩力量、拉伸、放松 |
7.4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方法 |
7.4.1 借鉴 |
7.4.2 规避 |
7.4.3 择优 |
7.4.4 整合 |
7.5 影响颈肩疲劳保健体操的创编因素 |
7.5.1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身体健康状况 |
7.5.2 创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 |
7.5.3 颈肩疲劳保健体操的动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7.6 “24”式骨关节健身库颈肩部位健身动作内容的确定及图解(附 5) |
7.7“18”式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内容的确定及图解说明(附6) |
7.7.1 动作结构的确定 |
7.7.2 动作顺序的确定 |
7.7.3 动作强度的确定 |
7.7.4 动作数量的确定 |
7.7.5 动作音乐的确定 |
7.7.6 精选“18”式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说明 |
7.8 专家评审 |
7.8.1 第一轮专家评审(单个动作) |
7.8.2 第二轮专家评审(组合动作) |
7.8.3 第三轮专家评审(成套动作) |
8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研究 |
8.1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目的 |
8.2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对象 |
8.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方法 |
8.4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方案的制定 |
8.5 实验前期工作--准备工作(2012.12—2013.1) |
8.5.1 寻找实验人群 |
8.5.2 了解受试人群的基本情况 |
8.5.3 实验前身体指标测试 |
8.5.4 问卷调查和随访 |
8.6 实验中期工作——教学工作(2013.3—2014.5) |
8.6.1 确定实验教学目标 |
8.6.2 选择实验教学策略 |
8.6.3 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
8.6.4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
8.6.5 实验教学过程的完善 |
8.7 实验后期工作——统计、整理工作(2014.5—2014.6) |
8.7.1 实验后身体指标的测试 |
8.7.2 实验指标的整理、统计、分析 |
8.8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8.1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难易程度调查与分析 |
8.8.2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音乐受喜欢程度调查与分析 |
8.8.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价值调查与分析 |
8.8.4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实验指标前后对照分析 |
8.8.5 运动强度监测结果分析 |
8.8.6 个案分析 |
8.8.7 有效实验特征分析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1.1 创编出较科学有效的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 |
9.1.2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颈肩部位疲劳的作用 |
9.1.3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较科学合理、难易适度,适合在人群中推广 |
9.1.4 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受到受试者好评 |
9.2 建议 |
9.2.1 对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的建议 |
9.2.2 对创编者的建议 |
9.2.3 对相关部门的建议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在读期间发表的书刊 |
13 附件 |
(10)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全民健身的需要 |
1.1.2 人本关怀的需要 |
1.1.3 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运动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
1.2.2 寻求科学的保健方法 |
1.2.3 促进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亚健康 |
2.1.1 亚健康定义 |
2.1.2 身体亚健康 |
2.2 四季 |
2.3 保健体操 |
2.4 创编思路 |
2.5 创编方法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 |
3.1.1 亚健康研究 |
3.1.2 关于亚健康症状研究 |
3.1.3 亚健康的诊断 |
3.1.4 亚健康的干预 |
3.1.5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养身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6 关于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3.1.7 关于保健体操理论方面的研究 |
3.1.8 关于创编理论方面的研究 |
3.1.9 关于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2.1 慢性疲劳综合征 |
3.2.2 诊断和治疗 |
3.2.3 干预手段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资料收集法 |
4.2.2 文献资料法 |
4.2.3 调查法 |
4.2.4 跨学科研究法 |
4.2.5 观察法 |
4.2.6 问卷调查法 |
4.2.7 访谈法 |
4.2.8 统计分析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身体亚健康人群现状研究分析 |
5.1.1 职业及现状 |
5.1.2 工作环境及时间分析 |
5.2 身体亚健康人群疲劳现状分析 |
5.2.1 疲劳的定义及表现 |
5.2.2 疲劳产生的因素 |
5.3 身体亚健康人群颈肩疲劳分析 |
5.3.1 颈肩疲劳病因分析 |
5.3.2 颈肩疲劳病理分析 |
5.4 身体亚健康人群腰背疲劳分析 |
5.4.1 腰背疲劳病因分析 |
5.4.2 腰背疲劳病理分析 |
5.5 身体亚健康人群膝踝疲劳分析 |
5.5.1 膝踝疲劳病因分析 |
5.5.2 膝踝疲劳病理分析 |
5.6 身体亚健康人群疲劳恢复研究 |
5.6.1 疲劳的判断 |
5.6.2 疲劳的恢复 |
5.7 四季对身体亚健康人群缓解疲劳的作用分析 |
5.7.1 四季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
5.7.2 四季变化对身体亚健康人群缓解疲劳的作用 |
5.8 民族传统体育养身“导引术”对身体亚健康人群缓解疲劳的作用分析 |
5.8.1 “导引术”的作用及功能分析 |
5.8.2 “导引术”的动作分析 |
5.8.3 “导引术”对身体亚健康人群缓解疲劳的作用分析 |
5.9 保健体操对身体亚健康人群恢复疲劳作用分析 |
5.9.1 保健体操的功能分析 |
5.9.2 保健体操的动作分析 |
5.9.3 保健体操对身体亚健康人群缓解疲劳的作用分析 |
6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研究 |
6.1 指导思想 |
6.1.1 以人为本 |
6.1.2 价值体现 |
6.1.3 以操为主、以经穴点缀 |
6.1.4 多元结合、突出重点 |
6.2 创编依据 |
6.2.1 理论依据 |
6.2.2 科学依据 |
6.2.3 编排依据 |
6.3 创编思路 |
6.3.1 体医结合 |
6.3.2 传统与现代结合 |
6.3.3 防病与辅助治疗结合 |
6.3.4 动静结合 |
6.3.5 全身和局部结合 |
6.3.6 创编思路 |
7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方法研究 |
7.1 动作创编方法特点研究 |
7.1.1 独立性特点 |
7.1.2 全新性特点 |
7.1.3 想象性特点 |
7.1.4 灵活性特点 |
7.2 动作编创方法可行性的研究 |
7.2.1 历史条件的可行性 |
7.2.2 市场需求的可行性 |
7.2.3 锻炼成效的可行性 |
7.2.4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注重科学指导的可行性 |
7.3 动作编创方法原则的研究 |
7.3.1 整体性原则 |
7.3.2 开放性原则 |
7.3.3 层次结构原则 |
7.3.4 目的性原则 |
7.3.5 择优性原则 |
7.4 动作编创方法的研究 |
7.4.1 迁变(移植) |
7.4.2 加减法 |
7.4.3 替代 |
7.4.4 重组 |
7.4.5 倒置 |
7.4.6 拼合 |
7.4.7 重复 |
7.4.8 启发法 |
7.5 动作编创方法的注意事项 |
7.5.1 安全 |
7.5.2 有效 |
7.5.3 简单 |
7.5.4 科学 |
8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思路与方法研究效果 |
8.1 186 式动作的形成(附图) |
8.2 186 式的论证(附表)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1.1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思路符合该类人群身体状况 |
9.1.2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思路适用于该类人群进行练习 |
9.1.3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方法符合创编规律 |
9.1.5 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动作创编方法适用于身体亚健康人 |
9.2 建议 |
9.2.1 对锻炼者的建议 |
9.2.2 对创编者及指导员的建议 |
9.2.3 对组织者的建议 |
10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四、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氧运动干预中国大学生亚健康有效性的Meta分析[J]. 门杰,冯岚,马振佳. 四川体育科学, 2021(06)
- [2]不同方向高冲击力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灵敏性与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D]. 王勇. 扬州大学, 2021(09)
- [3]舞动疗法对散打赛前降体重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D]. 谢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运动干预对大学生认知性脑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D]. 潘梦婷. 西安体育学院, 2018(12)
- [5]深度休闲对瑜伽场域的职业影响[D]. 王丽丽. 浙江大学, 2018(05)
- [6]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颈肩亚健康人群的保健作用研究[D]. 王榕.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办公室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 张蓉.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8]膝踝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 宛志瑶.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9]颈肩疲劳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的研制[D]. 张璨.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10]身体亚健康人群保健体操创编思路与方法研究[D]. 段丽. 成都体育学院,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