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夏颖[1](2021)在《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减贫脱贫也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密切关注。2020年作为我新时期扶贫的转折点与我国精准扶贫成效考核之际,高职教育精准扶贫也取得了显着进步,研究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则尤为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指标评价模型,了解粤北地区高职院校扶贫绩效的现状与问题,为政府、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决策机关提供高职教育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见与参考。通过教育扶贫绩效评价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以资源配置理论、绩效诊断“3E”理论以及教育收益理论为依托,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为研究样本,探索了粤北地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水平、2017-2019年三年来绩效评价变化趋势以及粤北地区总体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成效。此外,为了构建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研究结合了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文本、教育扶贫工作者的访谈以及已有的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0位专家开展的两轮问卷咨询,确定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1个三级指标,通过可靠性分析,最终构建了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本研究选取粤北地区的五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基于粤北地区五所高职院校在财政资助、社会扶贫、扶贫政策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上,收集五所高职院校的质量年报、统计公报以及五所院校的《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数据采集表》的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得出结论:各院校精准扶贫力度不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本地人才培养回流度不高、技术服务经济效益有待加强。综上,根据专家咨询问卷与熵值法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第一,加强贫困生扶志理念教育;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第三,加大地方人才的吸引力度;第四,建立双部门管理监督机制。并从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以及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两部分展开研究展望。
朱文燕[2](2020)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不管是高职院校数量还是培养人数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发展态势,其体量、规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因为高职院校生源很多都来源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和教育背景不好的家庭,这就使得与本科和重点院校相比,贫困生的比例更大,贫困程度更高,并且相比于本科学生,高职学生的能力更差,文化素养也更低,二者在培养目的和方式上还存在诸多差异。目前,国外学者对资助工作理论、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是,国内学者在研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宏观研究,从微观视角出发开展的研究不多,理论上的多,实践上的少。本文以江苏民办高职院校Q校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搜集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国内外与高校资助工作相关的研究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Q校的资助政策执行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的现状分析其原因,经过分析问题主要包括:助学贷款执行不到位、贫困生识别精准度欠缺、资金分配缺乏科学性、资助育人功能不显着,随后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分别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确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改进贫困生奖助学金分配制度、以德育实现资助育人功能。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比较新颖,以江苏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为切入点,基于现有的政策体系及政策目标,探讨资助问题。通过对案例院校现状的研究分析,对现有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随后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2)研究方法比较得当,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江苏高职院校为典型案例开展深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方法对贫困生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本身及政策目标人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体现出案例的现实针对性。
刘学民[3](2020)在《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防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满足了不同人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民办高等教育也成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主体定位不明、法人属性不清、办学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民办高校身份模糊问题,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民办高校分类管理规定,也即是将民办高校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分类管理政策的出台解决民办高校身份认同等问题,新政策给予了民办高校尤其是营利性民办高校更多自主决策权,调动了民办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但是,分类管理政策推行也给营利性民办高校带来了之前并未遇到的风险,在这些风险中,值得关注的有五大风险,它们分别是管理决策风险、财务风险、办学质量风险、政策法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生源市场风险、办学市场风险、就业市场风险)等。如果无法妥善地处理和应对这些风险,这些风险极大概率会演变成危机,甚至会影响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本研究综合运用教育经济学、投资学、风险管理学、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理论与方法,分别从管理决策、财务、办学质量、政策法规、市场五个角度,系统而又细致地分析了分类管理后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经营管理风险,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其研究结果如下:(1)详细梳理了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内容及分类管理后民办高校经营方向选择。首先,详细阐述了分类管理政策的部署和推进过程,对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的内容,特别是分类管理下营利性高校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之间的不同,展开详细深入分析。同时,进一步提炼出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独特性。其次,采用访谈形式对国内50多所民办高校负责人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和掌握这些民办高校的办学选择倾向。最终发现在接受访谈的50多位民办高校负责人中,有30位表示其所在学校目前倾向于选择营利性办学,但并未进行明确登记。同时,通过50多位负责人的阐述和资料收集,对分类管理下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归纳。为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分析提供更加科学的借鉴。(2)梳理并提炼了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经营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动因。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分类管理具体规定,同时结合现实民办高等院校管理内容,梳理并提炼了分类管理条件下,营利性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按照管理的一般流程,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法规风险、管理决策风险、办学质量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风险这五大风险。且这五类风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忽视其中任何一类风险都可能催生其他风险恶化,进而影响营利性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所以,应对并处理这些风险时应当统筹、系统的考量而不能遗漏其中任何一项。在对相关风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深入分析,这也为处理这些风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以上五种管理风险的重要性和差异程度。虽然以上五种风险对于分类管理条件下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常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各个风险重要性程度并不一致,若对这些风险进行同等管理显然效率较低。因此,在有限管理资源条件限制下,应当针对不同重要性程度的风险进行分类才能取得较高的管理效率。基于此,以接受访谈中30所倾向于选择营利性办学的民办高校相关数据为例,对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并充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各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众多因素进行归类,同时又进一步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出影响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主要因素,为后期的风险防控提供基础。(4)结合国外民办高校风险管理经验及国内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三维、六位、一体”的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如何妥善应对以上风险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所以在前文梳理风险类型、风险成因、确定风险重要性程度的基础上,在充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风险防控和教学质量保障成功经验的条件下,本文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提出了“三维、六位、一体”的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从多角度、全方位对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后风险防控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国内其他民办高校的风险防控提供参考。并以进行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设计,以从教学质量角度降低办学风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将风险防范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运用到分类管理实施后的民办高校管理中,充分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分类管理下我国民办高校,特别是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问题。第二,对分类管理下我国民办高校,特别是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类型及成因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第三,以现倾向于选择营利性办学的30所民办高校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所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各类型风险以及综合风险展开实证评估。第四,创造性的提出了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防控机制,即“三维六位一体”的风险防控机制,为我国民办高校风险防控提供借鉴。
张艳超[4](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春梅[5](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肖剑[6](2019)在《浙江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调整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从1997年开始进入高等教育的全面收费阶段,此后几年大学学费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21世纪初我国高校的学费标准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与当时一般社会家庭的经济可承受能力严重不符。此后国家政策的出台让我国高校的学费水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但是2013年以来随着5年“限涨令”的到期,各省市开始纷纷调整普通高校学费标准,新一轮的“涨价潮”正式来临。诚然,由于近年来办学成本的迅速增加,全国普通高校的学费上涨不可避免,但是学费上涨的幅度大小和学费在不同地区、学校以及专业上的差异性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新一轮高校学费调整的合理性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探讨。不过,当前对这一问题研究绝大部分学者将研究对象确立为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高校,较少有根据学费收取的属地化原则以某一具体省份为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生均教育成本的核算以及学费定价模式与机制等方面,很少有全面的论证其学费调整的合理性并设定定价模型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上也相对单一,更多是运用单一的数理模型法或者文献研究法,较少运用创新型的方法。首次以浙江省公办普通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指数化的数理研究方法与高校学费相结合,构建了浙江省普通公办高校学费调整指数的三维分析框架来论证当前学费调整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多种有效影响学费调整因素的数量分析形成了多元回归的数量模型,由此设计出符合浙江省实际情况的普通公办高校学费调整定价模型。研究发现,自2015年开始的浙江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调整总体而言是合理的,不过在学费调整机制、不同经济负担能力的居民分担学费的比例、不同高等教育层次的学费高低情况和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学费差异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后浙江省应该逐步建立以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为主的学费调整机制;学费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居民的经济可承受能力;学费调整应该反映教育投资者的意愿和选择;学费调整应该加大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学费调整既要体现差异性也要注重资源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配置。
商丽莉[7](2019)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研究 ——以广西两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协同理论以及合作教育理论为指导,从人才培养运行模式、校企合作运行方式、法制建设、经费保障和监督评估机制五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指出六个方面的不足。其次,对德国、美国和英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总结经验启示。再次,以广西两所高职院校为例,阐述他们开展校企合作的做法和成效,分析优点与不足。最后,在分析不足和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更新观念,实现校企共赢;不断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方式;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变革;构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完善法律体系;可靠提供经费保障;有效建立质量监督评估机制。其中,构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四位一体、五点对接的人才培养平台,建立政府层面的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指导委员会和高职院校-企业层面的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依据“职教20条”的改革方向修订完善部分法律法规,选择三种模式共存的人才培养运行模式,是本研究最主要的创新之处。
李铁绳[8](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许艺龄[9](2019)在《民办离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此机遇上,民办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实用性人才。但是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政府在监管民办教育的办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措施。民办教育是属于公共产品性质,政府有义务监管民办教育,有必要加大监管的力度,目前教育部门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管方式,主要是采取评估的方式,但政府的监管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样也有利于民办教育更好地发展。分析政府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监管现状,找出在师资结构、基础设施、专业设置、招生和办学特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有利于为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借鉴意义。
陈溪[10](2019)在《分类管理视域下贵州省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遇到了长期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忽略了不同种类民办高校的办学诉求,未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导致各项支持政策也无法落实。民办高校处于一个缺乏财政支持、又没有良好的政策制度的发展环境下,便无法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于是国家2016年确定了对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制度,在这个民办高等教育制度发生巨大变迁的背景下,贵州省政府应给予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的民办高校足够的、又具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来促进两类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采用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探讨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及分类管理等问题。并对分类管理的背景及分类财政支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阐释,同时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中央,东北、东中西部代表省份分类管理后出台的财政支持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政策中的不足以及可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采用调查法对贵州省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发现贵州省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总体进展较缓慢、直接资金支持总额较小、专项资金支持不够优化、分类支持政策缺乏明确性,缺乏执行力等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从四大方面优化财政支持的建议,分别是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落实,明确财政支持方向,增加财政支持总投入、落实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保障分类财政资金及政策支持。
二、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后脱贫时代 |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 |
三、扶贫绩效评价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德尔菲法 |
三、熵值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资源配置理论 |
二、绩效诊断“3E”理论 |
三、教育收益理论 |
第三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选取准备 |
一、指标选取的目标 |
二、指标选取的思路 |
三、指标选取的原则 |
四、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二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成 |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一级指标的提取 |
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二级指标的提取 |
三、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三级指标的提取 |
第三节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 |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分析与修订 |
四、专家咨询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
第四节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与阐释 |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 |
二、指标体系的阐释 |
第四章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扶贫概况 |
一、财政经费资助情况 |
二、社会扶贫基本情况 |
三、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三节 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处理 |
二、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结果的测算分析 |
第四节 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问题与对策 |
一、扶贫绩效评价问题 |
二、优化扶贫绩效对策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不足 |
一、指标选取具有一定主观性 |
二、部分理论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
三、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扶贫采集不全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加强高职教育扶贫向振兴的角色转变 |
二、有效促进高职教育脱贫与振兴的衔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1) |
附录二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2) |
附录三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3) |
附录四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4) |
附录五 教育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参考(5) |
附录六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 |
附录七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咨询(第二轮专家咨询) |
附录八 绩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九 绩效评价指标无量纲化数据 |
附录十 关于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数据采集和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助 |
2.1.2 贫困生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 |
2.2.4 政策执行理论 |
第3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演变 |
3.1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1 初立探索阶段:人民助学金 |
3.1.2 改革发展阶段:人民奖学金 |
3.1.3 基本完善阶段:混合资助体系 |
3.2 现行资助政策体系与政策目标 |
3.2.1 政策体系 |
3.2.2 政策目标 |
第4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 |
4.1 个案简介与数据来源 |
4.1.1 个案简介 |
4.1.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4.2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成效 |
4.2.1 注重政策宣传 |
4.2.2 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
4.2.3 政策保障功能基本实现 |
4.3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
4.3.1 助学贷款执行不到位 |
4.3.2 贫困生识别精准度欠缺 |
4.3.3 资助资金分配缺乏科学性 |
4.3.4 资助育人功能不突出 |
第5章 高职院校资助政策执行问题化解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助学贷款管理 |
5.1.1 加大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 |
5.1.2 加强助学贷款的过程管理 |
5.1.3 强化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 |
5.2 确立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
5.2.1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
5.2.2 建立动态贫困生认定机制 |
5.3 改进奖助学金分配方式 |
5.3.1 调整资助资金配比 |
5.3.2 对贫困生实行分段资助 |
5.4 以德育实现资助育人功能 |
5.4.1 培养资助学生感恩心理 |
5.4.2 树立资助学生励志心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二、民办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 |
三、风险理论与民办高校风险防控的相关研究 |
四、文献综述基本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办高等院校的内涵 |
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及分类管理 |
三、风险及民办高校风险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一、风险理论 |
二、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
一、基本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 |
第四节 民办高等教育的属性分析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
三、民办高等教育的私人属性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部署和推进 |
第一节 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推进 |
第二节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基本内容 |
一、营利性民办高校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经营的区别 |
二、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 |
第三节 民办高校分类选择的趋势和现状 |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选择趋势 |
二、民办高校的分类选择 |
三、分类管理下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 |
四、分类管理下民办高校的发展特征 |
第四节 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意义和影响 |
一、搭建了营利性大学发展平台 |
二、重构了营利性大学财产权益 |
三、增加了营利性大学办学成本 |
四、放大了营利性大学的营利形象 |
五、放开了营利性大学收费限制 |
六、增加了营利性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 |
第四章 分类管理下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风险及成因 |
第一节 分类管理下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风险 |
一、政策法律法规风险 |
二、管理决策风险 |
三、办学质量风险 |
四、财务风险 |
五、市场风险 |
第二节 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风险成因 |
一、政策法规风险成因 |
二、管理决策风险成因 |
三、办学质量风险成因 |
四、财务风险成因 |
五、市场风险成因 |
第五章 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评估及分析 |
第一节 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
一、风险评估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风险评估体系设计 |
三、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二节 分类管理下营利性民办高校风险的评估 |
一、实证分析过程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营利性民办高校的SWOT分析 |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分析 |
二、内部劣势(Weakness)分析 |
三、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
四、外部威胁(Threats)分析 |
第六章 分类管理下民办高校风险防控的国际经验和借鉴 |
第一节 “专业机构+高校+政府”相结合的典型风险防控机制 |
一、日本私立高校的经验 |
二、韩国私立高校的经验 |
第二节 “专业机构+高校”相结合的典型风险防控机制 |
一、以英、德、法为代表欧洲国家的机制与经验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化经营经验 |
第三节 “专业机构+政府机构”相结合的典型风险防控机制 |
一、高等教育机构风险评估的流程 |
二、高等教育机构风险控制的措施 |
第四节 对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风险防控的借鉴 |
一、政府管理层面 |
二、营利性民办高校管理层面 |
第七章 “三维六位”一体的营利性民办高校风险防控体系与机制构建 |
第一节 “三维六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原则及框架 |
一、体系与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
二、体系和机制建构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三维六位”一体下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 |
一、提高内部治理质量,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 |
二、转变内部治理观念,规范办学行为 |
三、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学校的决策与执行能力 |
第三节 “三维六位”一体下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基本原则 |
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基本路径 |
三、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
第四节 “三维六位”一体下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 |
一、树立风险意识,全面认识办学风险 |
二、建立风险预警与评估系统,提高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
三、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准备,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
第五节 “三维六位”一体下营利性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完善 |
一、建立和完善财务自我平衡机制 |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的自我扩张机制 |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
第六节 “三维六位”一体下政府及社会职能与功能完善 |
一、政府的功能与责任 |
二、社会相关团体与公众的功能与责任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
三、生态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可靠性 |
五、研究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依据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
一、概况简介 |
二、案例分析 |
三、特征归纳 |
四、启示 |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
三、启示 |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
三、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
一、概念解读 |
二、主要特征 |
三、二元选择 |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发展趋势 |
三、相关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 |
一、政府的支持 |
二、校长的魅力 |
三、产权的设计 |
四、文化的交流 |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
四、运行制度保障 |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浙江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重难点分析 |
2 学费调整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成本分担理论 |
2.2 公共产品理论 |
2.3 教育公平理论 |
3 浙江省各地区公办高校学费调整基本现状分析 |
3.1 浙江省学费调整的政策分析 |
3.2 中央部属高校学费调整情况分析 |
3.3 各地区地方公办普通高等本科学校学费调整情况分析 |
3.4 各地区地方公办普通高职高专学校学费调整情况分析 |
4 浙江省各地区公办高校学费调整的指数分析 |
4.1 各地区公办高校基于社会居民生活水平的学费调整指数分析 |
4.2 各地区公办高校基于高等教育成本的学费调整指数分析 |
4.3 各地区公办高校基于毕业生收入水平的学费调整指数分析 |
5 浙江省公办高校学费调整的定价模型 |
5.1 常用的学费定价计量方法 |
5.2 基于学费调整指数的公办高校学费调整的定价模型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原因分析 |
6.3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研究 ——以广西两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校企合作与管理机制 |
二、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与人才培养 |
三、政校企协同与产学研结合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合作教育理论 |
第三章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
第一节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
一、探索起步时期 |
二、改革转型时期 |
三、创新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状 |
一、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
二、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三、法制建设 |
四、经费保障 |
五、监督评估机制 |
第三节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
一、社会各界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定位有欠缺 |
二、校企合作运行方式还不够健全 |
三、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
四、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
五、经费保障还存在一定差距 |
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
第四章 几个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德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一、“双元制”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
二、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三、法制建设 |
四、经费保障 |
五、监督评估机制 |
第二节 美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一、“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
二、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三、法制建设 |
四、经费保障 |
五、监督评估机制 |
第三节 英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一、“三明治”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
二、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三、法制建设 |
四、经费保障 |
五、监督评估机制 |
第四节 经验启示 |
一、实施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运行模式,深入推进院校教育变革 |
二、科学健全的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四、可靠的经费保障和资金优惠激励 |
五、有效的教育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
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案例 |
第一节 广西A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例 |
一、学院基本情况 |
二、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
三、学院校企合作成效 |
第二节 广西B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例 |
一、学院基本情况 |
二、学院校企合作模式 |
三、学院校企合作成效 |
第三节 两所院校校企合作的优点与不足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更新观念,实现校企共赢 |
一、更新职业教育观 |
二、树立互利共赢思想 |
第二节 不断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方式 |
一、组建科学的管理机构 |
二、建立完善实施机制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变革 |
一、优化规范人才培养运行模式 |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三、共建专业体系,调整课程内容 |
第四节 构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平台 |
第五节 大力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法律体系 |
一、补充完善现有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专项法规 |
三、拓展校企合作立法的覆盖面 |
第六节 可靠提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经费保障 |
一、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
二、合理分配资金,实施精准投入 |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
第七节 有效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督评估机制 |
一、明确质量监督评估主体 |
二、完善质量监督评估内容标准 |
三、严密组织质量监督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民办离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现状 |
第一节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政策与法律法规 |
一、政府监管政策 |
二、政府监管法律法规 |
第二节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机构形式与效果 |
一、政府监管机构 |
二、政府监管形式 |
三、政府监管效果 |
第三节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内容 |
一、办学条件监管,保障办学质量 |
二、教学质量监管,实施有效监管 |
三、学科与专业监管,提升办学质量 |
第三章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师资结构不合理,政府监管存在漏洞 |
一、教师学历偏低,实践能力缺乏 |
二、教师职称偏低,教学经验欠缺 |
三、青年教师居多,教师队伍不稳定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不足,政府监管不全面 |
一、政府财政补助不足,基础设施缺乏 |
二、基础设施匮乏,影响办学质量 |
三、硬件设施充足,软件设施缺乏 |
第三节 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市场调查 |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就业率低下 |
二、专业设置趋同,技术含量低 |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政府监管不够 |
第四节 招生受限制,政府监管机制不完善 |
一、招生受地域限制,造成生源危机 |
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略提升教学质量 |
三、招生生源不理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五节 缺乏办学特色,政府监管不够 |
一、缺乏办学动力,无法适应市场机制 |
二、办学追求利润,社会认可度低 |
三、遵循政府监管标准,抹杀办学特色 |
第四章 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思想陈旧,导致监管职责不到位 |
一、受旧思想影响,政府监管职责不到位 |
二、受舆论影响,政府不重视民办教育 |
三、政府不注重民办教育,导致监管的失职 |
第二节 政策偏离公共利益,监管职责缺失 |
一、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监管偏离公共利益 |
二、政府偏向于自身利益,监管职责的缺失 |
三、政策偏向于公办院校,民办高职的监管缺失 |
第三节 政府体制上束缚,管理界限不明确 |
一、受到旧体制的影响,政教不分 |
二、政府管理不明确,直接干预办学 |
三、实行旧的管理模式,监管过度 |
第四节 政府财政扶持不足,导致办学经费不足 |
一、政府资助有限,办学资源匮乏 |
二、财政扶持不够,办学经费不足 |
三、财政资助不够,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
第五节 政府监管机制受制约,导致监管不足 |
一、政府监管机制单一,降低监管效率 |
二、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监管职责不明 |
三、政府监管标准不合理,制约办学自主性 |
第五章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监管的措施 |
第一节 加强师资力量监管,保障教师权益 |
一、建立教师待遇干预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三、加强立法,依法保障教师权益 |
第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监管,保障学生权益 |
一、加强设施监管,规范办学行为 |
二、加强立法,依法约束办学行为 |
三、实行合理监管,发挥办学自主性 |
第三节 加强专业设置监管,发挥专业特色办学 |
一、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与学科 |
二、设置监督机制,为专业设置提供意见 |
三、创设教育监管机构,健全监督体系 |
第四节 加强招生监管,引导办学自主权 |
一、加强招生监管,依法保障学生权益 |
二、加强立法,依法保障学生权益 |
三、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保障办学质量 |
第五节 建立办学质量特色认证制度,有效控制办学质量 |
一、建立办学质量特色认证制度,实行有效监管 |
二、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
三、制定合理的监管标准,推动办学质量特色的监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分类管理视域下贵州省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和局限性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民办高校 |
2.1.2 分类管理 |
2.1.3 财政支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3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下财政支持政策变迁回溯 |
3.1 分类管理的缘由及取向 |
3.1.1 分类管理的缘由 |
3.1.2 分类的标准 |
3.1.3 分类财政支持取向 |
3.2 国家财政支持政策的推进与发展 |
3.2.1 奖励补贴政策 |
3.2.2 税收优惠政策 |
3.2.3 用地优惠政策 |
3.2.4 政府购买服务政策 |
3.2.5 师生支持政策 |
3.3 分类管理下地区财政支持政策对比 |
3.3.1 地区奖励补贴政策 |
3.3.2 地区税收优惠政策 |
3.3.3 地区师生支持政策 |
4 贵州省民办高校财政支持现状分析 |
4.1 民办高校发展状况 |
4.1.1 规模 |
4.1.2 办学条件 |
4.2 财政支持情况 |
4.2.1 土地支持 |
4.2.2 学费收入支持 |
4.2.3 税收优惠支持 |
4.2.4 民办教育专项资金 |
4.2.5 教师人才引进支持 |
4.2.6 科研经费收入支持 |
4.2.7 学生资助支持 |
4.3 财政支持案例研究 |
4.3.1 案例分析(一)—贵州职业学院D与职业学院E(投资举办) |
4.3.2 案例分析(二)—贵州职业学院B(捐资举办) |
5 贵州省民办高校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分类管理未完成,财政支持进展缓慢 |
5.1.2 财政直接支持总额较小,成本分担不均衡 |
5.1.3 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缺乏针对性 |
5.1.4 分类财政支持政策不清晰,缺乏明确性 |
5.1.5 财政支持及其配套政策缺乏执行力 |
5.2 原因分析 |
5.2.1 分类管理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 |
5.2.2 政府财政分担成本意识不深入 |
5.2.3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
5.2.4 地方财政支持因地制宜实现创新难度大 |
5.2.5 制度变迁牵涉面广,外部管理制度难以协调 |
6 分类管理视域下贵州省民办高校财政支持优化建议 |
6.1 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落实 |
6.1.1 完善分类管理政策支持体系 |
6.1.2 明确地方财政支持责任,因地制宜落实支持 |
6.2 明确财政支持方向,增加财政支持总投入 |
6.2.1 实现有区别的民办高校基本支出补助 |
6.2.2 优化民办教育专项资金补助 |
6.2.3 扩大奖励性补助,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
6.2.4 加大科研支持力度,提升民办高校科研能力 |
6.2.5 加大财政支持教师力度,保障教师权益 |
6.2.6 扩大学生受资助范围,完善资助政策 |
6.3 落实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
6.3.1 用地政策 |
6.3.2 税收优惠政策 |
6.4 保障分类财政资金及政策支持 |
6.4.1 强化部门协调机制,促使政策落实到位 |
6.4.2 健全财政支持资金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职院校学费收取方法的完善和改进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后脱贫时代粤北地区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D]. 夏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执行研究 ——以Q校为例[D]. 朱文燕.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3]分类管理背景下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风险防控研究[D]. 刘学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
- [6]浙江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调整问题研究[D]. 肖剑. 宁波大学, 2019(06)
- [7]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研究 ——以广西两所高职院校为例[D]. 商丽莉. 天津大学, 2019(06)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民办离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政府监管研究 ——以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为例[D]. 许艺龄.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分类管理视域下贵州省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支持研究[D]. 陈溪.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