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丙泊酚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宋伟,吴杰,郭咸希,刘刚,张如洪,周本宏[1](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病毒用药监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提高抗病毒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需要多药联合患者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到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各抗病毒药物说明书和MCDEX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的相关信息,总结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药动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信息,提出合理的用药监护建议。从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加强抗病毒药物在COVID-19患者中的用药监护,可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张潇雨[2](2017)在《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丙泊酚是临床中的常用麻醉药物,其临床麻醉效果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本分首先针对丙泊酚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再对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应用做出总结。

曹勤[3](2014)在《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异丙酚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目前主要采用靶控输注的方式给药。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临床靶控输注相同浓度的异丙酚时,个体患者药效不同,表现为体内异丙酚浓度的差异。我们需要采用个体化给药的方式,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给药方案。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用OFV值考察异丙酚代谢的影响因素,是实现个体化给药一种有效的手段。目的:建立异丙酚在国人麻醉患者的PPK模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1体内实验1.1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异丙酚麻醉手术病人22例,以1.0μg/mL为靶浓度,靶控输注异丙酚,在6min、12min时分别采集血液样本。采集完12min的样本后将靶浓度设为2.0μg/mL,于TCI6min、12min分别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对异丙酚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采用执行误差(PE)中位数(MDPE)、PE绝对值中位数(MDAPE)、摆动度(wobble)、分散度(divergence)综合评价TCI系统执行情况。1.2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异丙酚麻醉手术病人44例,靶浓度设为2.5μg/mL于TCI2min、6mim、12min、60min、120min、180min及停止输注异丙酚后2min、6min、30min、60min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对异丙酚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2体外实验2.1建立异丙酚体外肝微粒体模型,研究异丙酚在肝微粒体中的酶促反应代谢动力学参数,及不同抑制剂对异丙酚浓度的影响。2.2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方法分析患者的CYP2B6基因型频率。2.3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建立异丙酚麻醉患者的最简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OFV值评价基因多态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1体内实验1.1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y=0.2911x+0.0211(r2=0.999),平均回收率大于90%,日内与日间的RSD均小于8%。1.2靶浓度为1.0μg/mL时MDPE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5%,-47.0%,2.0μg/mL则分别为:-40.0%,-35.0%。1.0μg/mL时MDAPE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5%,47.0%,2.0μg/mL则分别为40.0%,35.0%。1.0μg/mL时摆动度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53.0%,46.5%,2.0μg/mL则为39.6%,34.5%。1.0μg/mL时分散度在6分钟和12分钟分别为47.5%.h-1,35.0%.h-1,而2.0μg/mL则为34.0%.h-1,23.0%.h-1。2体外实验2.1异丙酚的代谢动力米氏常数Vmax为172.413(μM·mg-1·min-1),最大反应速率Km为777.43(μM·L-1),清除率Clint为0.22(min-1·mg-1·protein)。在100~500μM浓度范围内,CYP2B6的抑制剂氯吡格雷能够显着抑制异丙酚的代谢、而CYP2C9的抑制剂氟康唑和CYP2C19的抑制剂奥美拉唑则对异丙酚的代谢没有显着影响。2.244例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患者中CYP2B6基因型为*1/*1为24例,*1/*6为18例,*6/*6为2例,基因频率分别为53.3%,40.9%和4.5%。2.3NONMEM软件拟合出最简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群体药动学参数为:CL1、CL2、CL3分别为1.84、0.95、0.36mL·min-1·kg-1, V1、V2、V3分别为15.2、52.7、203L。结论1本实验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靶控输注异丙酚时体内的药物浓度,方法较为简单,经济可靠。2靶控输注异丙酚,国人实测浓度与靶控浓度不同。我们需要建立国人的群体药动学参数,指导国人临床异丙酚给药。3异丙酚在肝微粒体代谢反应过程中主要受代谢酶CYP2B6的作用。4CYP2B6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异丙酚在体内的血药浓度,临床用药时可以先测定患者基因型,对含有CYP2B6*6等位基因的患者用NONMEM软件调整剂量。

李世英[4](2010)在《不同性别全麻病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丙泊酚(2,6-二异丙基苯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维持时间较短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其苏醒迅速而完全,且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现象,具有其他静脉全身麻醉药物所无法比拟。因此目前普遍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当中,也常被用于局部麻醉中、手术后以及ICU病人的镇静。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丙泊酚药动学方面的研究有较多报道,但偏差较大。近年来,伴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动物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的研究证实,性别差异能够影响许多药物的药动学,而药物的药动学对于其毒理学和药效学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性别差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性别对于丙泊酚药动学影响方面的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性别对腹部手术全麻病人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的药动学影响,为临床麻醉中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择期腹部手术全麻手术病人20例,ASAⅠ~Ⅱ级,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8~59岁)和女性组(42~59岁),每组各10例,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肺、肾功能均无异常。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均开放静脉通路,并于麻醉诱导前输注0.9%氯化钠液约10~12ml·kg-1,在充分吸氧去氮后,进行麻醉诱导,静脉推注丙泊酚2 mg·kg-1(于20s内恒速推注)、瑞芬太尼1.5μg·kg-1(60s内恒速推注)、氯化琥珀胆碱1.5mg·kg-1后,完成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术中以异氟烷(1%~2%)加笑气(N2O:O2=1:1)吸入维持麻醉,瑞芬太尼0.2~0.3μg·kg-1持续输注,依麻醉深浅来调整维持剂量确保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分别于丙泊酚注射前(Omin)和注射后1、2、3、4、6、10、15、30、45、60、90、120、180、240、360、720min经锁骨下静脉采取血样3ml,肝素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后移取上层血浆置于2mlEP管内,并于-80℃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中丙泊酚的浓度。本实验所得丙泊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由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编制的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选择最佳房室模型,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求出药动学参数。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丙泊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进行处理,两组独立量资料采用采用分组t检验;多组独立定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K-W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结果1.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用药量、失血量和输液量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丙泊酚浓度高效液色谱测定方法标准色谱图提示丙泊酚和内标完全分离,保留时间分别为11.1min和7.1min.丙泊酚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4~25μg·mL-1丙泊酚的最低检测限度为0.01μg·mL-1。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1679X-0.0025,相关系数r=0.998。丙泊酚回收率采用0.1、1和25μg.ml-1三种浓度检测,分别为99.2%、106.9%和98.2%,RSD均小于5%;丙泊酚测定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36%~2.46%和2.26%~4.41%。3.两组病人丙泊酚的血药浓度两组病人静脉注药10min以内丙泊酚的血药浓度女性低于男(P<0.05);10min以后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女性仍较男性有降低趋势,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病人的药动学参数两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和模型识别,以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绘制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三房室开放模型特点。男女两组病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pi为(1.60±0.40vs1.72±0.66)min、T1/2α为(20.77±7.24vs23.46±4.74)min、T1/2β为(274±141vs 269±155)min、AUC0→t为(170.7±14.5vs170.4±17.3)μg·min-1·ml-1、CL为(15.7±3.9vs18.3±4.1)ml·kg-1·min-1、Vc为(0.18±0.03 vs 0.21±0.03)L·k g-1、K12为(0.25±0.08vs0.27±0.11)min-1、K21为(0.11±0.02vs0.11±0.02)min-1、K13为(0.100±0.022vs0.097±0.025)min-1、K31为(0.092±0.016vs0.102±0.0015)min-1、K10为(0.092±0.016vs0.102±0.015)min-1。其中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有更大的中央室分布容积(Vc)(P<0.05);女性病人的丙泊酚清除率(CL)也大于男性(P<0.05),其余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丙泊酚浓度,方法简便、可靠、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丙泊酚血药浓度的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2.两组病人静脉单次注射2mg.kg-1丙泊酚后,在10 min以内女性病人血药浓度明显低于男性;两组病人的丙泊酚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三房室模型,女性病人的中央室分布容积(Vc)和丙泊酚清除率(CL)大于男性。3.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性别对丙泊酚的药动学有明显的影响。

顾洪斌,陈煜,王祥瑞[5](2004)在《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异丙酚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童麻醉和镇静。靶控输注在成人已应用多年,但是儿童药动学参数和靶控输注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药动学的特殊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对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这些结果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公认。为了更好地研究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该文就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二、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病毒用药监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重组人干扰素
2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3 利巴韦林
4 阿比多尔
5 磷酸氯喹
6 结语

(2)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丙泊酚及其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分析
二、药动学相关理论
三、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发展进展分析
四、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一) 注射疼痛问题的解决
    (二) 丙泊酚临床输液综合症的对策
    (三) 术后感染问题的解决
五、结语

(3)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异丙酚概述
    第二节 个体化给药概述
    第三节 群体药代动力学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准确性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异丙酚主要代谢酶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第一节 异丙酚体外肝微粒体酶促反应动力学及主要代谢酶的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异丙酚药物浓度与CYP286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异丙酚在国人体内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总结
    一 小结
    二 创新性
    三 展望
附录
综述:丙泊酚在群体药代动力学中的个体化给药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
致谢

(4)不同性别全麻病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不同性别全麻病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丙泊酚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进展及性别对药动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抗病毒用药监护的研究进展[J]. 李丹,宋伟,吴杰,郭咸希,刘刚,张如洪,周本宏.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04)
  • [2]丙泊酚及其制剂的应用分析[J]. 张潇雨. 科技风, 2017(26)
  • [3]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 曹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4]不同性别全麻病人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特征[D]. 李世英. 郑州大学, 2010(06)
  • [5]儿童异丙酚的药动学相关研究[J]. 顾洪斌,陈煜,王祥瑞.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4(S1)

标签:;  ;  ;  ;  

丙泊酚在儿童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