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9全国制丝学术研讨会暨制丝分会年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蒋猷龙[1](2021)在《浙江省蚕桑学会发展简史(1955~2005)》文中提出1学会的创建及沿革新中国建立伊始,浙江蚕丝科技人员发起组织中国蚕丝学会,于1950年秋成立中国蚕丝学会筹备会,推举郭颂铭和吴载德任正、副主任,一方面向行政机关和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科联)备案,一方面函告全国各重点蚕区同行,希望各地筹组分会。浙江首先响应,于1951年成立中国蚕丝学会杭州分会筹备会,推李化鲸任主任,着手登记会员,并向杭州民政局办理手续,参加杭州市科联,负责全省的会务。后因李化鲸调职外地,
闫咚婉[2](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认为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曹爱娟[3](2020)在《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丝绸联盟落户杭州、以及“杭州丝绸”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等影响下,“杭州丝绸”不仅作为一种纺织服饰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受到主观个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的诸多影响,人们对“杭州丝绸”存在不同的认知评价。在以“杭州丝绸”作为城市金名片、以城市旅游作为经济主导的杭州社会人文环境下,构建科学、有效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能够为衡量现阶段杭州丝绸产业发展与品牌塑造提供新的视角和维度,对于提升“杭州丝绸”的整体形象和扩大“杭州丝绸”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回顾相关文献,界定了“杭州丝绸”的内涵;运用扎根理论研究,划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结构维度,并找到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效果,构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检验与改进“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对“杭州丝绸”的认知评价差异;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与访谈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杭州丝绸”的内涵。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界定“杭州丝绸”的内涵为:生产加工地、品牌注册地或者关键工艺制造地在杭州的丝绸产品,包括丝绸面料、丝绸服装、丝绸服饰品、丝绸家纺(含蚕丝被)、丝绸工艺品和丝绸文创产品等,其原材料以蚕丝纤维为主(蚕丝纤维含量≥50%,不包括缝纫线等辅料)。(2)“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方法,展开“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社会调查,收集访谈资料;采用NVIVO软件分析质性资料,从中提取、归纳出七项作用于“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知识与关联信息等两项个体层面的因素,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品牌表现、社会责任与文化内涵等五项环境层面的因素;探明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构成维度,包括情感倾向与理性认知两个维度;确定了“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产出绩效,即民众趋近或规避“杭州丝绸”的行为意愿。根据数据编码,推导出“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3)“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检验。基于质性分析结果,回顾了认知理论与声誉理论等基础理论;设计“杭州丝绸”认知评价调查问卷,展开社会调查,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根据调研样本数据,借助SPSS和AMO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手段,对质性分析获得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模型及相关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与简化:(1)产品知识、关联信息、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等通过情感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2)产品表现、服务表现和品牌表现等通过情感倾向和理性认知的中介作用,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3)产品表现、品牌表现和服务表现等直接、正向作用于行为意愿。(4)“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构成。基于质性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该体系包括2个层面(个体层面和环境层面),7个影响因素(产品知识、关联信息、产品表现、品牌表现、服务表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内涵),22个认知内容(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行业企业推介、媒体舆论导向、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价格、服务专业、服务周到、售后保障、服务态度、店铺形象、品牌定位、形象识别、消费者责任、环境保护责任、文化传承责任、历史属性、文化寓意和文化载体)和对应的28个评价指标。(5)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根据“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作用结果——行为意愿,将被调查者分为趋近型群体与趋远型群体;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明显的变量与测量指标,并结合访谈资料和调研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趋近型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的均值高于趋远型群体,具体表现为:(1)产品知识变量中的“性能特点”与“购买使用经验”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趋远型群体对于丝绸面料的热湿舒适性、保健功能、抗皱性、勾丝纰裂性能和使用便利性等属性认知不充分,且购买使用经验明显少于趋近型群体;(2)关联信息变量中的“信息渠道便捷性”与“媒体舆论导向”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电子媒介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的影响;(3)产品表现变量中的“高质量”“设计创新能力”“性能”与“性价比”等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主要在于对丝绸制品蚕丝纤维含量的错误认知,以及趋远型群体对色牢度、时尚感、设计感、创新性和价格公正等属性的认知不充分;(4)服务表现变量中的“周到性”与“保障性”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对个性化定制、产品使用说明提供等需求、以及对售后保障的不确定性;(5)品牌表现变量中的品牌图标“易识别性”比较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民众知晓知名的杭州丝绸企业品牌,但不能辨别品牌商标,而且,对于代表产品质量的“杭州丝绸”国家地理标志和高档丝绸标志,民众知晓率很低,其根源在于宣传推广不到位、民众产品知识匮乏;(6)社会责任变量中的“维护消费者权益”比较差异明显,其根源在于产品标识信息、店员提供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此外,两类群体对“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差异最小的变量是文化内涵,比较差异较小的测量指标有“品牌多样性”“重视环境保护”和“历史悠久性”等。最后,基于“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理所揭示的规律,结合访谈资料和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分析所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相关建议:(1)以专业知识普及与使用习惯养成为切入点的产品知识科普策略;(2)以意见领袖带动与信息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的关联信息畅通策略;(3)以自然属性应用开发与设计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的产品开发策略;(4)以周到性服务体系构建和保障性服务制度建立为切入点的服务提升策略;(5)以实施高端品牌发展与重拾国家地理标志牌子为切入点的品牌建设策略;(6)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切入点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7)以文化认同度提升为切入点的文化引领策略。
于磊[4](2019)在《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遗产的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区别于其他文化遗产的特殊之处,也是工业遗产重要的核心价值。工业遗产的保护绕不开对不同行业工业遗产的分类研究,不同工业行业的历史发展、工业科技与工业流程、与之对应的有价值的物证实物都不同。科技价值是工业遗产的一项重要价值,但目前国内对其的分析和探讨不足,缺乏分门别类的研究,相关的技术史,尤其是系统的技术史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匮乏,丧失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重要基础,导致了工业遗产保护的主次与依据不明晰,保护往往本末倒置,拆除了最具有价值的物证载体,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也同样不明晰。本文基于科技价值的视角,以近代十个行业为例,研究与探讨工业遗产的分行业评价与保护。文章首先系统深入研究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与体系,尤其是英国,其制定了目前世界上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保护最详细的文件,研究发现英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评定导则会细分深入到不同行业工业遗址与建筑物的探讨中,并十分重视各行业工业技术史与工业流程的研究。本文以国外为对比参照,重点研究国内自身的问题,以科技价值为切入点,基于科技价值与完整性的视角,以近代的采煤业、钢铁冶炼业、船舶修造业、棉纺织业、棉印染业、丝绸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水泥业与硫酸工业十个行业为例,分门别类的研究了各工业行业的近代发展历程、有价值的遗存现状、近代工业技术与设备、近代工业流程与对应的物证实物、各门类工业遗产关键技术物证、各门类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的层级与范畴等,基于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分行业具体阐释不同行业科技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注点,分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关键物证实物,包括了各行业在评价与保护中的核心实物物证、辅助生产的相关配套物证、以及与完整性相关的工业产业链等。这些结论与成果可为工业遗产的评价与保护、保护规划的制定,以及遗存的再利用等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黄湾湾[5](2018)在《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是近代大学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近代知识女性的精英代表,她们勇敢挣脱传统家庭的羁绊,寻求独立的自我,接受系统的中外教育,融汇中西文化,在学术研究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厚造诣。然而,女性自古以来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女教师在学术领域不被重视,关于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因此,本研究针对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展开探讨,以期彰显女性学术风采,丰富女性学术的研究资料。论文以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她们的学术信息以展现其学术整体概况,并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大学女教师进行深入探索,全面、具体地呈现她们的学术历程及学术特征,凸显大学女教师在近代学术研究领域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基于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剖析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伴随着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子职业思想的渗入以及近代大学职能的转变,女教师凭借自身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跻身于男性霸权的学术圈,逐渐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队伍。论文又从学科背景、学术成果、参与学术团体及学术会议等方面,概述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发展特征。第二部分主要探究林徽因的建筑学术风采。通过对林徽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建筑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探究冯沅君的文学学术风采。通过对冯沅君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俞庆棠的教育学术风采。通过对俞庆棠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学术活动分析,总结她在民众教育研究中的学术研究特征。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中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包括其对大学学术发展的贡献,以及她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曹司胜[6](2018)在《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文中提出20世纪前后,中国对于西方的学习在思想与制度层面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美术教育也从实利主义转向美育,作为舶来艺术的中国油画,学习与传播也从民间的、商业的途径,转向师范教育、美术专门学校等制度性媒介渠道,在学术与学理的层面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中国油画这一话语主体的形成就是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转换形塑着中国油画的发展之路,而话语主体社会行动的“合法性”则需要“话语”的建构。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出发,将20世纪前期的中国油画的发展,看作是在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下的话语形构过程,因此,从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来判断,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话语建构,涉及到民族国家、美育、革命、科学与传统等诸多方面。如果说民族国家是属于价值理性的,那么美育、革命与科学则是在工具理性层面的话语建构,理性基础建构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叙事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在时代的“情境逻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中国油画的现代化进程中,符合话语主体进行社会“合法性”建构的“传统基础”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文化本位与传统的审美心理,成为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因素。作为在艺术及其教育上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物,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油画家对“中西融合”的探索,突破了中国油画早期庸俗化的或外在的、作为符号表征的“融合”,从艺术精神层面建立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与学理逻辑,也更符合话语的“合法性”。范式转换是从宏观社会层面,考察与描述了百年中国油画演进的历史情境;话语形构则是从构成话语主体的结构层面,以符号化的方式表征中国油画社会行动“合法化”的策略;通过对话语的“还原”,寻求与呈现作为艺术本体的“中西融合”的内在逻辑;作为“转型时代的知识份子”,第一代中国油画家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构成了其艺术实践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正是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的多元层次构成了中国油画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独立价值。中国油画的“现代主义”探索与实验在艺术形式语言上追求一种超越性与纯粹性,但总体来说仍然未离开对社会、文化现实的关注,仍然是一种“有我之境”,主观上“有我”与表达上“无我”的矛盾,打开了中国油画发展更为理性的思考空间,可以说,在艺术表达上的“西方主义”与“中西融合”是油画艺术语言模仿与学习的基本问题,既构成矛盾冲突,但又相反相成,其内在亲和性正是中国油画在当代开放、多元的、发展的世界格局中砥砺前行的基本动力。
于晓磊[7](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苏轩[8](2015)在《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学科是纺织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设备引进加速,技术精密专门,行业关系紧密复杂,各级各类人才需求旺盛,行业管理协调力度加大,知识普及、社会交流增长??于是,催生了中国近代从纺织教育到纺织共同体再到纺织科研开展、纺织期刊出版等纺织学科建制化的曲折但恢弘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纺织工业,是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外国列强的外力刺激推动下发端的,较英国更晚了近一个世纪。由纺织工业催生而来的中国近代纺织学科的建制化,也是受到英国等列强的刺激、启发下展开的,同样遵循着英国等国纺织工业推动纺织学科建制的发展顺序,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向中国传入先进的动力纺织机器和纺织技术,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生产方式。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及外商资本纷纷在中国兴建近代纺织企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1897年我国兴办了近代最早的纺织教育机构——蚕学馆,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由此发端。我国早期开办的纺织教育参照西方的课程、实习安排,聘请国外教师及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归国学生任教。随后我国近代兴建了多所纺织教育机构,培养出大批纺织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为共同交流纺织学术而建立了多个纺织共同体,并通过出版纺织期刊的方式在纺织业界和学术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中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在纺织教育机构、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工厂内开展,沿着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不断发展、深入着。有别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建制,纺织学科建制除推动本学科发展外,也是促进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实现着理论驱动和生产促进的“双核效应”。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近代的纺织业,在西方列强的外部推动力和国人自发兴起的纺织学科建制的内部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了生产方式从手工机器纺织生产向动力机器纺织生产的彻底变革。由此可见,纺织学科建制化不仅是中国近代纺织业的重要组成和核心推动力,而且是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纺织业从传统到近现代、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这一历史转型的重要课题。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系统深入的发掘和研究,厘清其产生、发展和成型的历史脉络,总结其深厚内涵和主要特征,找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发现其演进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社会原因,将科学史的内史研究和外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这对今天我国从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战略转型也能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历史的借鉴。但总体而言,前人对该课题尚未做过系统的研究,仅就纺织建制的部分标志进行了零星的介绍。因此,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查阅大量第一手中国近代文献资料特别是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等馆藏的图书期刊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主要就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和纺织期刊等四大方面集中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进行了发掘、梳理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的背景、内涵、特征、脉络、规律、内外动力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纺织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今天的启示。具体来说,本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阐述了本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据此提出一些本课题所应解决的问题。其次,对已有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回顾,分析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至第四章对我国近代纺织工业及教育背景、不同时期的纺织教育建制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我国近代的纺织学科建制在近代社会背景、纺织工业背景及教育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发端于纺织教育。我国近代纺织教育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及上海等地,作为蚕丝及原棉等纺织原料的重要生产地、纺织品贸易的主要通商口岸,这些地区的纺织教育具有开办时间早、学校数量多、发展时间长、可塑性强等特点。近代其他地区(如北方地区、湖北地区、抗战期间的后方等)有少数纺织教育,多为工科院校中设置的纺织科系,规模小,发展时间短。近代纺织教育机构既有私立,也有公立,且教育类型丰富,并逐渐向高层次教育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大多纺织教育均为专科或高等教育。纺织教学及实习内容、纺织教师等由最初从西方引进逐渐发展为国人自行担任教师、自行编订纺织教材等。近代大多纺织教育机构均配有纺织实习及试验工场,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纺织教育机构为近代纺织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些师生在校内组建纺织共同体,并出版纺织期刊,构建了一个纺织建制的雏形。纺织人才毕业后,服务于纺织教育、纺织企事业单位等,推动了近代纺织业及纺织建制的发展。第五章对我国近代主要的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进行研究。作为我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代纺织共同体据创办者的不同可分为校内纺织共同体及社会人士组建的纺织共同体,依据研讨内容可分为纺织学术共同体及纺织行业共同体等。校内共同体主要由学校的教师、学生及校友等组成,社会纺织共同体由社会各界的纺织人士共同组成。纺织学术共同体旨在共同交流及研讨纺织学术等以推动纺织学术发展,纺织行业共同体为纺织行业界人士聚集起来沟通及交流纺织行业内各类消息等以促进纺织工业的发展。近代各类纺织共同体建立之初设置了明确的章程、宗旨及发展目标等,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商讨共同体内各项事宜。纺织共同体还组织筹建纺织教育机构、创办纺织刊物、研讨纺织科研等,极大推动了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第六章通过对我国近代纺织科研机构和纺织科技创新发明进行研究,以此把握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情况及特点。我国近代的纺织科研发展是对西方先进纺织机械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萌芽于纺织教育机构的实习及试验中,随后由政府及私人企业出资兴建了一些纺织科研机构,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由于纺织业的特殊性,进行科研需具备大量的机械设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资金及科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近代一些主要的纺织科研成果由纺织工程师在纺织企业内发明而来,通过登载于纺织期刊等进行宣传及交流。近代的纺织科研在政府的扶植及奖励政策下积极发展,为现代纺织科研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第七章及第八章依据出版机构的不同对我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建制化发展分两部分进行研究,一为近代纺织教育机构出版的期刊,一为其他机构出版,如纺织团体、出版社及纺织企业等。我国的纺织期刊自近代开始出现,作为重要的交流平台,不同的机构所出期刊具有不同特点。纺织教育机构的期刊通常为校内学术共同体所出,以纺织学术内容为主,登载师生撰写的论文、研究成果、心得及对国外学术文章的翻译等,亦有业内专家撰写的文章,还包含对纺织院校、相关团体、师生等信息的报道,是沟通纺织教育机构和纺织工业界的重要桥梁。社会其他机构出版的纺织刊物既包含纺织学术内容,也含有大量的纺织行业内容,同时登载一些创办机构的相关信息等,内容丰富,是沟通纺织工业界、纺织学术界、各类纺织团体等的重要桥梁。纺织各界人士可通过近代纺织期刊寻找自己所需的相关内容、了解行业内最新信息等,至解放前我国已出版了数十种纺织刊物。第九章为结论,依据上述各章对我国近代纺织教育、纺织共同体、纺织科研及纺织期刊等的研究,藉此对中国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总结。近代自1840年至1949年,是我国纺织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历史阶段,而这段时期纺织建制化的兴起及发展正是推动这一变革发生的内在驱动力。近代前半段自1840年至1896年,我国纺织工业在西方列强这一外部力量的推动下向前发展,而自1897年至1949年进入近代后半段,我国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近代纺织建制,随后纺织建制与纺织工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至解放前,我国已建立了多所纺织高等教育机构,组建了一些纺织学术共同体、纺织行业共同体,并建立了几个纺织科研机构且发明出重要的纺织科研成果,创办了数十种纺织期刊,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促使我国近代纺织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动力机器纺织生产基本取代了手工机器纺织生产而成为我国解放后主要的纺织生产方式,因此研究近代纺织建制化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纺织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政府对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植和经济上的鼓励,近代一些个人或企业为纺织建制做出很大贡献,但力量有限,唯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推动纺织建制的发展。其次,无论是纺织工业发展,还是纺织学科建制化发展,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纺织人才展开,因此应明确纺织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纺织人才的需求情况,做到纺织学科建制的有的放矢。最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纺织建制明确的发展方向下,纺织各界人士应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共谋纺织学科建制的大力发展,以此促进纺织工业的蒸蒸日上。
王荣华[9](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朱静[10](2013)在《制度与组织 ——“老字号企业”杭锦丝织厂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位于杭州“丝绸之府”的老字号企业——杭锦丝织厂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进行描述,以揭示制度环境对组织形态的影响方式、特点和深层原因。根据斯科特(W.Richard Scott)对制度三要素的理解,本文将制度环境建构成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三个维度,以考察(1)静态意义上,各个特定历史时期制度环境三要素对组织的影响作用;(2).动态意义上,制度化、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环境三要素对身处其中的组织实体所提供的变更机制。具体来说,本研究在个案拓展法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深度访谈以及参与观察法,将杭锦丝织厂划分成新中国建国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化前后三个时期来探讨制度环境与企业组织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基本实证发现如下:新中国建国前(企业的创建阶段),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于组织的建立。其中,市场、技术的规范,特别是当地的文化特色,更容易使某一类行业组织出现在某一地理区域内。杭锦先生从小就生活在蚕丝业、丝织业发达的江南,通过在专业学校所学习的织锦技术,在实践中开创了影光组织法,将美丽的风景织造得和照片一样富有层次感。在世代从事织锦生意的亲戚支持下,在1922年建立了杭锦丝织厂。文化上的认同,技术上的支持以及地区特有的经济作物,使企业组织的创立获得合法化地位。而其规模的大小、经营的方式则更多的采取组织顺从、妥协和回避战略中的模仿机制。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完全受国家管制阶段),规制性要素统辖了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国家权力高度集中,控制了市场和技术的规范,甚至是人们对工作和生活认知的理解。组织面对强大的规制性要求,更多地采取顺从、妥协的战略。如此,企业组织结构“大而全”,但只是国家这一超大型垄断企业的一个加工厂。市场化前后(企业应对市场转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家管控力度的减弱、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规制性要素对组织的影响在减弱,组织更多地受到来自市场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的影响。由于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还不健全和成熟,因此,企业组织一方面依赖传统文化的认同,行业内对本组织的认同,以及政府官员的认同来获得生产资源和生存空间,从而调整企业战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不得不独立面对市场制度的竞争环境,因此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前提下,企业通过规避规范性要素所带来的制度压力而走多元发展道路。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实证对比分析,我们看到,1)制度环境对组织结构和行为有影响作用,其中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和方式都存在着差异。2)在每一个时期内,现存的制度及其塑造的组织形态,都会呈现出一种惯性,为组织的进一步路径选择制造出一种依赖结构。当制度发生变迁时,组织会依赖于前一时期制度要素所形成的判断。而这种制度依赖本质上恰恰是制度环境中的文化-认知要素所表现出来的惰性。据此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作为制度环境之一的文化—认知要素给组织提供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行为主体企业组织的战略选择和行为模式,成为组织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因而,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国有老字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从我国当下的制度环境,特别是文化—认知要素所带来的制度独特性出发,既重视传统文化框架所提供的信念体系的作用,又发挥文化对市场规范不健全的弥补作用。这样,才能使企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老传统中焕发出新的青春。
二、'99全国制丝学术研讨会暨制丝分会年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9全国制丝学术研讨会暨制丝分会年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蚕桑学会发展简史(1955~2005)(论文提纲范文)
1 学会的创建及沿革 |
2 历届理事会的组成 |
3 学术委员会学术活动 |
4 科普委员会科普工作 |
4.1 成立咨询开发学组,进行蚕桑科技录像片的摄制 |
4.2 编写科普读物和参与科普工作 |
5 组织建设 |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5 相关术语说明 |
本章小结 |
2 “杭州丝绸”内涵的界定 |
2.1 “杭州丝绸”的指代性 |
2.2 产品范畴的“杭州丝绸” |
2.3 产地范畴的“杭州丝绸” |
本章小结 |
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影响机理质性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2 “杭州丝绸”质性资料采集 |
3.3 “杭州丝绸”数据编码 |
3.4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
本章小结 |
4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2 实证研究 |
4.3 “杭州丝绸”认知评价体系说明 |
本章小结 |
5 群体差异下的“杭州丝绸”认知评价 |
5.1 产品知识 |
5.2 关联信息 |
5.3 产品表现 |
5.4 服务表现 |
5.5 品牌表现 |
5.6 社会责任 |
5.7 文化内涵 |
本章小结 |
6 提升“杭州丝绸”整体评价的建议 |
6.1 产品知识普及策略 |
6.2 关联信息畅通策略 |
6.3 产品开发改进策略 |
6.4 服务提升策略 |
6.5 品牌建设策略 |
6.6 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 |
6.7 文化内涵引领策略 |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目录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访谈素材原始语句列举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1 时间范畴的界定 |
1.2.1.1.1 时间的界定 |
1.2.1.1.2 范畴的界定 |
1.2.1.2 十个行业的选取 |
1.2.1.2.1 工业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
1.2.1.2.2 现存遗留所占比例的较高性 |
1.2.2 研究视角 |
1.2.2.1 科技价值的视角 |
1.2.2.2 完整性的视角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1.1 从文化遗产到工业遗产的保护 |
1.5.1.2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起源及发展 |
1.5.1.3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1 英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2 美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3 加拿大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1.3.4 日本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与技术史的研究 |
1.5.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的起源及发展 |
1.5.2.3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理论研究 |
1.5.2.3.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指标与构成研究 |
1.5.2.3.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 |
1.5.2.4《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的建立 |
1.5.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关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与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 |
1.6.1 对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思考 |
1.6.2 近代动力设备的发展历程 |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8 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说明 |
1.9 未尽事宜 |
第2章 近代重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 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1.1 近代采煤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1.1.1 近代采煤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采煤业工业遗产 |
2.1.1.3 小结 |
2.1.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1.2.1 近代采煤的完整工艺流程 |
2.1.2.2 近代采煤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1.2.2.1 开拓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2 采煤系统工艺技术与关键物证 |
2.1.2.2.3 矿井提升与运输及其关键物证 |
2.1.2.2.4 矿井通风与排水及其关键物证 |
2.1.2.2.5 煤的洗选与炼焦及其关键物证 |
2.1.2.2.6 煤矿的动力系统及其关键物证 |
2.1.2.2.7 露天采矿与矿井照明 |
2.1.2.3 小结 |
2.1.3 采煤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1.3.2 采煤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1.3.2.1 萍乡安源煤矿工业建筑群 |
2.1.3.2.2 本溪湖煤矿工业建筑群 |
2.2 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2.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2.1.1 近代钢铁冶炼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钢铁冶炼业工业遗产 |
2.2.1.3 小结 |
2.2.2 近代钢铁冶炼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2.2.1 近代钢铁冶炼的完整工艺流程 |
2.2.2.2 近代炼铁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3 近代炼钢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4 近代钢铁加工工艺与关键技术物证 |
2.2.2.5 小结 |
2.2.3 钢铁冶炼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2.3.2 钢铁冶炼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2.3.2.1 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业建筑群 |
2.2.3.2.2 本溪湖钢铁工业建筑群 |
2.3 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2.3.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2.3.1.1 近代船舶修造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2.3.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船舶修造业工业遗产 |
2.3.1.3 小结 |
2.3.2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2.3.2.1 近代船舶修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2.3.2.2 近代船舶修造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2.3.2.2.1 近代船舶修造工业技术 |
2.3.2.2.2 船舶修造关键技术物证 |
2.3.2.3 小结 |
2.3.3 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2.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2.3.3.2 船舶修造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2.3.3.2.1 福建马尾船政工业建筑群 |
2.3.3.2.2 天津市船厂(原大沽造船厂)工业建筑群 |
第3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一) |
3.1 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1.1.1 近代棉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3.1.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棉纺织业工业遗产 |
3.1.1.3 小结 |
3.1.2 近代棉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1.2.1 近代棉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3.1.2.1.1 棉纺工艺 |
3.1.2.1.2 棉织工艺 |
3.1.2.2 近代棉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1.2.2.1 近代棉纺机具 |
3.1.2.2.2 近代棉织机具 |
3.1.2.2.3 近代纺织动力设备 |
3.1.2.2.4 近代棉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3.1.2.3 小结 |
3.1.3 棉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1.3.2 棉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1.3.2.1 中纺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分厂 |
3.1.3.2.2 石家庄大兴纺织染厂工业建筑群 |
3.1.3.2.3 西安大华纱厂工业建筑群 |
3.2 近代棉印染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3.2.1 近代棉印染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3.2.2 近代棉印染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3.2.2.1 近代棉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3.2.2.2 近代棉印染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3.2.2.3 小结 |
3.2.3 棉印染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3.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3.2.3.2 棉印染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3.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印染厂 |
3.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 |
第4章 近代轻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二) |
4.1 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1.1 近代丝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1.1.1 近代动力机器缫丝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2 近代动力机器丝织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3 近代动力机器丝绸印染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1.1.4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丝绸业工业遗产 |
4.1.1.5 小结 |
4.1.2 近代丝绸业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1.2.1 近代缫丝、丝织与丝绸印染的完整工艺流程 |
4.1.2.1.1 近代缫丝工艺 |
4.1.2.1.2 近代丝织工艺 |
4.1.2.1.3 丝绸印染工艺 |
4.1.2.2 近代丝绸业的关键技术物证 |
4.1.2.2.1 近代缫丝机具 |
4.1.2.2.2 近代丝织机具 |
4.1.2.2.3 近代丝织物染整机具与动力设备 |
4.1.2.2.4 近代丝绸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1.2.3 小结 |
4.1.3 丝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1.3.2 丝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1.3.2.1 上海第一丝厂 |
4.2 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2.1 近代毛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2.1.1 近代毛纺织业的年代分期与发展历程 |
4.2.1.2 历史重要性突出的近代毛纺织业工业遗产 |
4.2.1.3 小结 |
4.2.2 近代毛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2.2.1 近代毛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2.2.1.1 毛纺工艺 |
4.2.2.1.2 毛织工艺 |
4.2.2.1.3 毛织物整理工艺 |
4.2.2.2 近代毛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2.2.2.1 近代毛纺、毛织机具 |
4.2.2.2.2 近代毛整理机具与动力设备 |
4.2.2.2.3 近代毛纺织厂房建筑与构筑物 |
4.2.2.3 小结 |
4.2.3 毛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2.3.2 毛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2.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 |
4.2.3.2.2 中纺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 |
4.3 近代麻纺织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4.3.1 近代麻纺织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4.3.2 近代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4.3.2.1 近代麻纺织的完整工艺流程 |
4.3.2.2 近代麻纺织工艺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4.3.2.3 小结 |
4.3.3 麻纺织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4.3.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4.3.3.2 麻纺织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4.3.3.2.1 中纺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 |
第5章 近代化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 近代水泥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1.1 近代水泥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1.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1.2.1 近代水泥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1.2.2 近代水泥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1.2.3 小结 |
5.1.3 水泥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1.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1.3.2 水泥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1.3.2.1 川沙水泥厂 |
5.2 近代硫酸业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
5.2.1 近代硫酸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
5.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设备研究 |
5.2.2.1 近代硫酸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 |
5.2.2.1.1 二氧化硫的制取 |
5.2.2.1.2 近代铅室法制酸工艺 |
5.2.2.1.3 近代接触法制酸工艺 |
5.2.2.2 近代硫酸工业技术与关键技术物证 |
5.2.2.3 小结 |
5.2.3 硫酸业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分析 |
5.2.3.1 科技价值角度的完整性分析 |
5.2.3.2 硫酸业价值评价典型案例分析 |
5.2.3.2.1 梧州硫酸厂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的研究 |
2. 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的研究 |
3. 关于当代大学女教师学术状况的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1. 大学 |
2. 学术 |
(四)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历史研究法 |
3. 个案分析法 |
一、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与概况 |
(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形成 |
1. 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 |
2. 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催化 |
3. 近代大学职能转变的促进 |
4. 大学女教师主观意志的诉求 |
(二)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的概况 |
1. 学科背景概况 |
2. 学术成果概况 |
3. 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概况 |
二、林徽因:灵性建筑,诗化学术 |
(一) 走进林徽因 |
(二) 林徽因的学术特征 |
1. 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建筑学术 |
2. 探索民族特色的建筑创作 |
3. 在建筑学术领域注入诗意 |
三、冯沅君:细腻文学,柔美学术 |
(一) 走进冯沅君 |
(二) 冯沅君的学术特征 |
1. 细腻情感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丰富 |
2. 关注细节使文学学术研究更加准确 |
3. 中西比较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
四、俞庆棠:心系民众,爱之学术 |
(一) 走进俞庆棠 |
(二) 俞庆棠的学术特征 |
1. 带着母爱研究民众教育 |
2. 在民众教育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 |
3. 参考国外教育经验进行学术研究 |
五、有关民国大学女教师学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
(一) 学术贡献 |
1. 打破了近代大学学科学术的性别隔阂 |
2. 丰富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风格 |
3. 拓宽了近代大学学术的研究领域 |
(二) 学术困境 |
1. 学术与家庭难协调 |
2. 学术与教学难兼顾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群体基本信息一览表 |
附录二: 民国时期主要大学女教师学术成果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部分大学女教师参与学术团体及会议主要情况 |
附录四: 1949年以前林徽因的建筑与相关艺术设计 |
附录五: 1949年10月以前林徽因发表的中国古建筑专着与论文 |
附录六: 1949年以前冯沅君发表的古典文学研究专着与论文 |
附录七: 1949年以前俞庆棠发表的民众教育研究专着与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路向、角度及展开 |
第二节 关于中国油画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方法 |
一、本论文对中国油画历史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范式转换:现代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 |
第一节 “范式”概念与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
一、范式转换: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二、作为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的“范式”概念 |
第二节 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
一、图画手工科:现代美术教育“范式”的开始 |
二、美术学校教育:从实利到美育的“范式转换” |
三、艺术留学:从“西艺非要”到“勤工俭学” |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范式转换” |
一、“前范式”:早期中国油画的“传习” |
二、范式转换:作为“范式”革命的“美术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形构:“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 |
第一节 中国油画话语主体的形成与建构 |
一、话语形构: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二、话语主体的形成:我们需要西洋画吗? |
第二节 话语主体的分散与分歧 |
一、话语主体的分散:美术教育的“日本体系”与“法国体系” |
二、话语主体的“分歧”:为“什么”而艺术? |
第三节 话语建构: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 |
一、价值理性的:民族国家 |
二、工具理性的:科学、美育与革命 |
第四节 还原:“合法性”的传统基础——以《台湾遗民图》为例 |
一、家国、遗民:《台湾遗民图》的价值理性 |
二、本质直观:“中西融合”实践中的“传统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语形构的“公共领域”:美术学校、西画社团、美术展览与出版媒介 |
第一节 美术学校:话语主体形成的核心 |
一、国立美术学校教育 |
二、私立美术学校教育 |
第二节 美术展览:话语主体的表达与呈现 |
一、现代美术展览的萌芽 |
二、美术展览馆的建设与考察:现代美术展览的演进 |
第三节 西画社团:话语主体的建构与扩张 |
一、西画社团的作用 |
二、现代西画社团 |
第四节 出版媒介:话语主体的“延伸” |
一、话语主体的载体 |
二、现代媒体的几种重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与身份建构: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 |
第一节 实践感: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 |
一、概念阐释:身体与“实践感” |
二、族群归属:在原乡被构建的身体 |
三、静沐西风:在他乡被重构的身心 |
四、新女性:女油画家们的油画艺术 |
第二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国油画的现代性 |
一、有“我”之境:艺术精神上的“中西融合”——以徐悲鸿、林风眠与刘海粟为例 |
二、无“我”之境:是西方主义的“模仿”还是现代主义的“新写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会议、展览等科研活动与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8)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
1.2.1 近代纺织史研究资料中的纺织学科建制 |
1.2.2 对近代纺织教育、期刊等专门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2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及实业教育背景研究 |
2.1 近代纺织工业背景 |
2.1.1 近代纺织业的准备阶段(1840-1871年) |
2.1.2 近代纺织业的孕育阶段(1872-1877年) |
2.1.3 近代纺织业的萌芽阶段(1878-1913年) |
2.1.4 近代纺织业的成长阶段(1914-1936年) |
2.1.5 近代纺织业曲折发展阶段(1937-1945年) |
2.1.6 近代纺织业恢复阶段(1946-1949年) |
2.2 近代实业教育背景 |
2.2.1 近代实业教育的前身——工艺技术教育 |
2.2.2 实业教育在“壬寅学制”中属旁枝 |
2.2.3 “癸卯学制”设置专门实业学堂 |
2.2.4 实业教育在“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变革 |
2.2.5 “壬戌学制”促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 |
2.2.6 “戊辰学制”中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法规 |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开端(1897-1936年) |
3.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的重要性 |
3.2 近代江浙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
3.2.1 近代纺织教育开端——蚕学馆 |
3.2.2 近代纺织高等教育开端——南通纺织专门学校 |
3.2.3 近代江浙地区其他纺织教育 |
3.3 近代北方地区纺织教育建制 |
3.3.1 东北大学工学院纺织系 |
3.3.2 北平大学工学院、国立北洋大学、河北省立工学院 |
3.4 近代早期上海纺织教育(沪西、沪东纺织夜校) |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近代纺织教育曲折发展(1937-1949年) |
4.1 抗战时期的上海纺织教育 |
4.1.1 中国纺织染工业补习学校 |
4.1.2 私立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
4.1.3 诚孚纺织专科学校 |
4.2 抗战时期大后方纺织教育 |
4.2.1 国立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
4.2.2 私立铭贤学院 |
4.2.3 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
4.2.4 中山高级工校纺织科 |
4.3 抗战胜利后上海纺织教育 |
4.3.1 文绮染织专科学校 |
4.3.2 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纺织科 |
4.3.3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技术教育 |
4.3.4 交通大学纺织科 |
4.4 抗战胜利后湖北纺织教育 |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
5.1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的重要性 |
5.2 近代纺织学术共同体 |
5.2.1 中国纺织学会 |
5.2.2 中国染化工程学会 |
5.2.3 中国原棉研究学会 |
5.3 近代纺织行业共同体(华商纱厂联合会) |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
6.1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的重要性 |
6.2 近代纺织科研机构 |
6.2.1 棉纺织染实验馆 |
6.2.2 公益工商研究所 |
6.3 以雷炳林及其发明为例看我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 |
6.3.1 雷炳林对纺织科研的贡献 |
6.3.2 雷炳林发明对近代纺织科研的带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近代纺织期刊Ⅰ(院校出版)建制化 |
7.1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的重要性 |
7.2 近代纺织期刊概述 |
7.3 南通学院纺织科的几种纺织期刊 |
7.3.1 《纺织之友》及其历史意义 |
7.3.2 《杼声》 |
7.3.3 《染化月刊》 |
7.3.4 《纺工》 |
7.4 其他院校纺织期刊 |
7.4.1 《纺织染季刊》 |
7.4.2 《纺声》 |
7.4.3 《工学月刊》、《工学季刊》、《工业年刊》及《工业学生自治会会刊》 |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近代纺织期刊Ⅱ(出版社、团体发行)建制化 |
8.1 由出版社发行的近代纺织期刊 |
8.1.1 《人钟月刊》 |
8.1.2 《纺织周刊》 |
8.1.3 《染织纺周刊》 |
8.1.4 《纺织世界》 |
8.1.5 《棉业月报》 |
8.2 学术团体创办的近代纺织期刊 |
8.2.1 《公益工商通讯》 |
8.2.2 《纺织年刊》与《中国纺织学会会刊》 |
8.2.3 《纺织染工程》 |
8.3 行业团体、机构创办近代纺织期刊 |
8.3.1 《纺织建设月刊》和《纺建》 |
8.3.2 《棉纺会讯》 |
8.3.3 《棉业月刊》 |
8.3.4 《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和《纺织时报》 |
小结 |
参考文献 |
9 结论 |
9.1 近代纺织教育建制化 |
9.2 近代纺织共同体建制化 |
9.3 近代纺织科研建制化 |
9.4 近代纺织期刊建制化 |
9.5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小结、启示及展望 |
9.5.1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小结 |
9.5.2 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对现在的启示 |
9.5.3 对纺织学科建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总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路径 |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
一、西北自然概况 |
二、西北资源蕴藏 |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
四、鸦片的毒害 |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
小结 |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
一、开发主张 |
二、浩大的声势 |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着作 |
三、报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英文资料 |
表格索引 |
后记 |
(10)制度与组织 ——“老字号企业”杭锦丝织厂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策略 |
第一节 概念之辩:制度与组织 |
第二节 组织内制度的理性选择 |
第三节 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合法化影响 |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制度的三大基本要素 |
第二节 组织研究的理论架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进入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杭锦丝织厂的起步:建国前创业期的制度与组织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政府的规制性要求 |
一、政策鼓励: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
二、法令推动:工商同业公会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传统规范下的企业组织发展 |
一、企业的创业领头羊:杭锦先生的努力 |
二、织锦技术、工艺流程与产品规范 |
三、企业的组织规模与市场兴衰 |
第三节 文化—认知中的丝绸传统与行会组织 |
一、文化底蕴:官办与民间织造同行 |
二、技术认知:手工向机械的过渡 |
三、丝绸贸易:行会组织的演变 |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杭锦丝织厂的改造(革):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与组织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目标与规制性政策 |
一、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转变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
三、政府机构的纵横管理 |
第二节 国家规范中的丝绸企业改造和建设 |
一、生产流程与技术的革新 |
二、产品风格的变化 |
三、企业“大而全”的结构和厂名的更替 |
第三节 认知信念的控制与心理依附 |
一、意识形态的日常化 |
二、日常工作的认同感 |
三、日常生活的归属感 |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杭锦丝织厂的整顿与转型:市场化前后的制度与组织 |
第一节 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规制性基础 |
一、国企二次改革: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 |
二、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 |
三、老字号企业等扶持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市场规范中的企业组织发展 |
一、技术和产品式样的资格认证 |
二、传统技艺的保留 |
三、企业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对丝绸品味与传统的文化—认知 |
一、企业组织的情感认知 |
二、织锦产品的声誉与品牌 |
三、多种协会组织的并行 |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制度化、制度变迁与组织 |
本章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99全国制丝学术研讨会暨制丝分会年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蚕桑学会发展简史(1955~2005)[J]. 蒋猷龙. 蚕桑通报, 2021(04)
- [2]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3]基于社会认知评价的“杭州丝绸”研究[D]. 曹爱娟. 东华大学, 2020(03)
- [4]工业遗产科技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 ——基于近代十行业分析[D]. 于磊. 天津大学, 2019(06)
- [5]民国时期大学女教师学术之研究 ——以林徽因、冯沅君、俞庆棠为中心[D]. 黄湾湾.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D]. 曹司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7]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8]中国近代纺织学科建制化研究[D]. 苏轩. 东华大学, 2015(07)
- [9]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10]制度与组织 ——“老字号企业”杭锦丝织厂的个案研究[D]. 朱静. 复旦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