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潇[1](2021)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业绩承诺和并购溢价》文中提出企业并购重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途径。完善并购重组等机制,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注入“新鲜血液”,有利于发挥好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繁荣资本市场。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并购蓬勃发展,其交易数量和金额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但并购的效益却并没有呈现同向的增加,甚至上市公司在并购中付出的对价也愈发高,而高溢价往往导致低效率并购甚至决策失败。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为样本,以探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以及业绩承诺的调节作用。过度自信通常表现为高估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低估风险和损失的非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与一般的员工相比,管理层因为自身地位、能力等原因更容易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的关系。同时,还考虑了业绩承诺的调节作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业绩承诺成为了被并购方“增信”的一种方式。签订业绩承诺一方面显示了被并购方对自身业务发展具有很强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并购风险,对被并购方具有良好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并购方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更容易支付较高的并购溢价。对数据分组回归结果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公司并购溢价水平越高。业绩承诺会增强过度自信管理层支付的溢价水平,与没有签订有业绩承诺的并购组比,签订业绩承诺组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作用更为显着。从业绩承诺的不同支付方式来看,相对于现金支付方式,采用股份支付的业绩承诺会增强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正向作用。从业绩承诺内容看,业绩承诺中存在业绩增长率,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并购溢价的正向作用越显着。进一步,通过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发现民营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越高,支付并购溢价水平更高,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过度自信与溢价程度没有明显关系。另外,并购溢价还会影响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溢价水平越高,业绩完成率越低,业绩承诺可靠性越差。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管理层非理性行为和并购溢价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的文献,在研究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的关系中考虑了业绩承诺这一变量的影响,为减少高溢价并购提供了新角度,督促管理者做出合理并购。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减少管理层过度自信的行为,具体包括合理安排管理层组织结构,建立管理层学习与进修机制,完善管理层监督和激励机制;其次,建立科学的并购评估机制,约束管理层的盲目并购;最后是理性看待业绩承诺,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
姜婷[2](2020)在《投资者有限关注对行业轮动效应影响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者有限关注与行业轮动效应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课题,二者领域内的传统研究方法都日趋成熟,但以往着重于个股收益率与关注度高低之间的影响关系,而鲜有涉及到行业之间关注度的差异性;并且国内对于行业轮动的研究受外国研究的影响较多,侧重于经济周期、美林时钟或者是试图运用行业轮动进行投资策略模拟性分析,探究轮动策略的可行性;但却鲜有文献将二者结合起来。因此,本文提出投资者关注度对于行业轮动效应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为分析行业关注度对行业轮动效应的影响,爬取了百度指数作为个股关注度,去除不完整的数据值,最终还有2892支股票,根据证监会2012分行业标准整合为行业关注度差异指标,基于已有研究文献选取超越指数作为行业轮动的代理变量,筛选出15组行业轮动分析组。以2013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作为研究区间,分别设立当期行业关注度差异回归分析组以及滞后期行业关注度差异回归分析组,本文结合统计学模型检验要求以及经济含义,选择出符合本文研究的回归模型。由回归结果分析发现行业间的超越指数不受当期关注度差异的影响,仅受其滞后期指标的显着影响。说明当一波信息、政策或者其他蕴含着可能引起投资者关注的事件发生时,不同的行业之间对于同一信息集的反映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考虑到投资者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能力也不同,导致信息在市场中逐步反应在股价上,存在关联性的行业之间的收益率即发生跨期转变,此消彼长,行业轮动效应即形成。本文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投资者关注与行业轮动研究的空白之处,为资本市场价格波动机制提供一定的建议。并且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重多的特性,为证监会及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以及促进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芳[3](2020)在《财务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针对以前发布的财务报表遗漏或者错误的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正的行为,本意是通过修正或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可是近些年,财务重述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屡屡发生,财务重述是重大的经济事件,会对公司股价、资本成本、高管留任率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增加诉讼风险。重述的另一个负面后果是损害了投资者的信任,构成了对利益相关者信任更为直接的侵犯,信任是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积极预期,一旦受损,就很难得到修复,这使得当公司宣布重述时,限制损害投资者信任成为重述公司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会计领域中,财务信息披露中的文字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且有用的信息,而财务信息披露中所使用的一些语言特征则会影响投资者的心理感知,进而影响到投资者对相关会计信息的处理并放大其对投资判断的影响。因此,投资者能否感知到企业披露的财务重述信息中积极语调所传递的信号,以及企业高管声誉的不同是否会影响财务重述信息披露语调积极性传递效果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笔者研究了财务重述披露语调积极性、投资者信任对个体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以及高管声誉在这一影响机制中的作用。具体来讲:(1)财务重述披露语调积极性是如何影响投资者信任的;(2)以及上述关系如何随着高管声誉的差异而产生变化;(3)投资者信任在财务重述披露语调积极性与投资者判断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以个体投资者为研究主体,结合融捷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重述案例,主要通过经典的实验研究方法对上述研究问题进行探索,以真实上市公司做出的财务重述披露为蓝本,根据自变量的要求,将重述报告中常见措辞“积极化”得到积极语调版本,撰写出平实语调与积极语调两种重述公告作为实验素材,通过2×2被试间实验,让被试以个体投资者的身份在读完实验材料后,基于其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做出评判。并基于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第一,企业采用积极的语调披露财务重述信息会引发投资者对企业积极的感知,限制在宣布重述时对投资者信任的损害,淡化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投资者信任完全中介了财务重述披露语调积极性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第三,高管声誉与财务重述信息披露语调的互动显着影响投资者的信任感知,良好的高管声誉可以强化积极语调披露在修复投资者信任中的作用。因此,对于监管者们未来应该通过完善会计披露质量的相关法规来逐步提高财务重述披露的质量要求;企业在披露重述信息时,不仅要披露相应的补充或更正信息,还应该采用积极的语言语调对重述的归因、影响以及致歉整改等方面进行解释和说明,可以削弱财务重述对投资者的不利影响,使财务重述的影响降到最小,从而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对于高管声誉比较差的公司而言,根本性的做法是努力提升管理层声誉;对投资者而言,考虑到披露语调积极性的影响,投资者在阅读重述公告时,应该采用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判断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以便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
李彩霞[4](2020)在《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先后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比较频繁的大幅波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会产生不利的冲击和影响。2002年我国引入了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境外价值投资者和境外长期资金进入股市,并通过QFII的持股行为引导我国投资者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并促使我国股市能够平稳地对外开放。2019年9月,我国宣布取消了QFII投资额度的限制,进一步促进QFII在A股市场中的投资,随着QFII持股规模的增加,其是否能够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有多大,对于此类问题,近年来相关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通过最新的A股市场数据研究QFII持股与股市波动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QFII与股市波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根据梳理的文献及理论从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及投资者角度分析了QFII持股影响股市波动的机理,再对我国QFII与A股市场波动的现状进行了考察,然后从市场整体和个股层面实证分析QFII持股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市场层面,选取沪深300指数为市场整体的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总体分析2005年第三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QFII持股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不同投资额度的两个阶段来考察其是否存在差异;个股层面,选取被QFII持有的191只股票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系统GMM估计,首先研究了2005年-2019年第三季度的总体情况,再区分不同市场行情以观察QFII持股影响的差异,最后分样本来看不同扩容期间及不同持股时长的QFII持股对个股波动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QFII持股对A股市场整体波动及个股波动均有负向影响,能够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2)在不同股市行情中QFII持股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完全不同。下跌行情中QFII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但股市上涨行情中QFII持股并不能稳定市场,反而引起股价比较大的波动性。(3)QFII持股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QFII投资额度的增加,QFII持股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市场整体及个股的波动性。QFII在前期投资额度较小,对QFII的限制较多,QFII持股规模不大以致难以发挥其作用,而随着QFII投资额度限制的放开,QFII持股对降低股市波动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4)QFII的短期持股行为不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其波动性,而QFII的中长期持股反映了比较理性的价值投资理念,能够显着地降低个股的波动,因此如何规范QFII的持股行为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QFII持股。要倡导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和绩效,提升公司质量,以赢得更多QFII的青睐。(2)完善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要加强对QFII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股市信息透明度。(3)积极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发挥QFII改善投资者理念的作用,积极引导国内投资者形成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减少股市中的非理性投机行为。(4)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使市场有足够的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风险,并完善国际资本流动的预警和响应机制,切实防范其流动风险。
孟辉[5](2020)在《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解释是否是真正的科学解释,一直是关乎社会科学合法性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以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来判断社会科学解释,最终只能得到一种二选一的对立结果:一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社会科学可能沦落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外一种是,因为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社会科学解释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或者不具备自然科学标准的那部分社会科学将不再具有合法性,社会科学将面临分裂的危险。而现有的科学解释模型大多源于自然科学,这些解释模型背后体现的“主体-世界”二元关系,只适合于恒定的自然世界,无法应对变化的社会世界。这些解释模型既无法涵盖社会科学解释中的规范性问题,也无法真正给出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很难适用于社会科学解释。因此,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试图把自然科学解释模型作为社会科学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层面来寻找一条能够模型化社会科学解释和说明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的新进路。为此,本研究将语境维度引入社会科学解释研究中,在融合语境主义的语境本体论和范戴克话语与语境关系理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话语构成的、不依赖主体性的话语语境,进而把“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转化为话语、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作为话语与世界之间中介,话语语境不仅控制了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而且其与外在世界之间体现了规范性的关联,避免了“主体-世界”二元关系的局限。由此,我们可以从话语语境这一新的视角,在认识论层面重新审视理论、现象和外在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语境中,社会现象不再属于外在世界,而是和社会科学理论一样作为话语形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由于话语语境没有主体性依赖,所以我们可以在无须假定主体认知不变或者外在世界恒定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该模型不仅与自然科学解释兼容,而且可以对社会现象不可重复、主体认知不稳定、社会科学的规范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合理说明。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主要论述了社会科学解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的本体地位和非主体性依赖,结合范戴克的语境理论重构了“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话语与世界不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与世界直接作用不是话语而是话语语境,解释则是话语语境稳定和演化的重要动力;运用话语语境控制话语的观点说明了观察和现象的话语语境本质,二者都是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作用的结果,话语语境控制了观察的方向和焦点。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这部分主要是在话语语境基础上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并从规范性视角来说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构成社会科学解释模型所需的两个形式条件:模型的可计算变量和现象语境化表征的条件;第三章,主要完成了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构建工作。首先,阐述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基本结构,论述了可计算变量和社会结构性要素可以说明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观察视角等问题。其次,用金融学案例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合理性。第三,区分了行动和行为,阐述了行动的话语语境本质,行动只有在话语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而社会科学解释就是通过包含规范性的可计算行动变量集重构社会现象的过程;第四章,论述了话语语境视角下经验、概念和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经验在话语语境中获得了显现,而概念只有在规范性的指引下才能进入外在世界,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之间是一种规范性的关联关系。社会科学解释体现的是规范性的合理性而非普遍性,通过社会科学解释,社会科学话语语境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性,这点正是社会科学解释力的重要来源。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组成。第五章,主要运用话语语境的方法模型化历史解释,得到的历史解释话语语境模型是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重要案例论据。历史解释中的连续性话语体现了历史认识的逻辑,与安克斯密特的叙事实体或者核心主题中的历史实体不同,解释模型蕴含的话语实体具有和自然科学理论实体一样的解释和描述功能,可以作为历史解释合法性的重要证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社会与个体之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争、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等社会科学哲学重要问题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话语语境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展望了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话语语境主义的可能性。
黄杉[6](2020)在《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文中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关系到金融稳定、经济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是我国近几年业界研究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防范和化解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明确目标,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金融基础。在金融市场的众多子市场中,股票市场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对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宏观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二百多年的历程,斐然的成绩毋庸置疑。不过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过度投机与非理性投机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对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出现价格异常波动,影响股票市场稳定性从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管控和防范是防止风险从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蔓延的重要环节,所以本文以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进行研究,并以此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政策建议。有效的股票市场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而市场无效则会产生“金融窖藏”导致资金空转,杠杆高企引发泡沫积累,资本价格异常波动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金融危机就是市场无效情况下的极端形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则是市场时点无效时的“常态”,市场有效性提高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但目前学界对于市场有效的研究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理论、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二重分歧使得从有效市场的角度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缺少理论根基。本文应用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解决股票市场有效性的二重分歧,并从这个创新视角出发,使用研究有效周期常用的思想检验方法均值回归,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金融监管机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理论辨析准则和实证检验基础。本文主要依照以下几个层次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梳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紧紧围绕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和演化机理论证风险和有效市场之间的理论逻辑,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分析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对相关研究的不足进行阐述,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做好基础性工作。现有文献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较多的研究,相关理论学说也百家争鸣,但却不存在一套完备的学说能够涵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演变机理、特征研究以及监测度量几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市场无效是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能够解释风险的产生和演化,明确监管和度量指标。因此,本文最终落脚于从有效市场的角度解释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后文测度风险的积聚程度及释放速度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的理论论证部分以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市场有效性是理论基础,系统性金融风险是研究对象,均值回归是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在一个市场有效周期中,市场时点无效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资产价格出现均值回避的特征,市场回归有效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资产价格产生均值回归的现象,以此对风险的形成和演变机理、特征研究以及监测度量进行阐述,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再次,本文的实证部分安排按照均值回归与市场有效周期的证明、到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性特征、再到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非对称特征的思路进行研究。(1)采用均值回归的经典方法证明市场有效周期,选取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股票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利用STAR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几个主要市场上均发现了市场有效周期的存在,其中,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股票市场有效周期较短,说明市场整体有效性较高,出现均值回避的概率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的时间短。而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有效周期较长,市场整体有效性较低,更容易出现资产价格的均值回避,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不断积聚的可能,甚至最终发展为金融危机。(2)在进行股票市场整体性有效周期的证明和检验之后,通过对相关研究梳理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化特征来源于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周期波动的过度反应。因此,本文从股票市场、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三个角度,研究风险在一个有效周期之内的演化进程。市场从发生无效到回归有效带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变使得从宏观角度监测和防范风险成为可能,通过选取股票市场相关变量合成资本市场压力指标,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以及R/S重标极差法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有着高低区制交替、周期波动的特征,演变周期有明显的负向记忆特点。同时,市场风险高位时期小于风险低位时期,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在短暂积聚后就能够释放。(3)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的速度是决定金融危机从可能成为现实的关键步骤,系统性金融风险“缓积急释”的非对称特征促使金融危机的形成。为了更加直观地观测单个风险演化周期内系统性金融风险积聚与释放的速度,本文在运用理论分析证明与数理推导风险演化的非对称性特征基础上,合成市场金融风险测度指标的月度波动方差,并利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检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中国股票市场有着转换门限为负、转换速度较高且负向冲击系数较大的特点,说明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动变化对负向冲击更为敏感,风险的积聚和释放存在非对称演化过程,但负向冲击系数和正向冲击系数的差值并不大,风险积聚和释放的非对称程度较低,形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最后,从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结果出发,对防范和化解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向。从市场整体视角出发,提高市场有效性、缩短市场有效周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从单个周期视角出发,减少风险的积聚程度、减缓风险的释放速度能够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到金融“软着陆”,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赵晓阳[7](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创新是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经济政策的波动会改变企业的市场环境,改变企业对创新投资收益率的预期,进而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现阶段,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上述现实背景,众多学者开始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但迄今为止,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文献较少,且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此外,鲜有文献在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关系时考虑到管理者非理性因素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因此,将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中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是风险还是机遇?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否起到对冲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作用?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我国的经济现实,对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经济政策环境时,探索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加快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方面,从实物期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等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方面,以2010——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实证模型定量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会产生抑制作用;管理者过度自信减弱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在先进制造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明显;融资约束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祁让坤[8](2020)在《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结构调整阵痛、“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缓慢消化的关键时期。在“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背景下,“热”虚拟经济和“冷”实体经济是当前阶段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重工业等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风险,产品核心竞争力不足,投资回报率、劳动生产率增速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下滑趋势。另一方面,与实体经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却呈现出明显的逆周期上扬态势。在资本逐利动机驱使下,众多非金融类实体企业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中大量配置金融资产或者投资性房地产以获得高额回报,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的配置结构失衡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实体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特征事实。针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这一现象,学者们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现有研究文献主要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内在动机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形成了多种观点的争鸣与碰撞。众所周知,高管团队处于企业的核心地位,对企业各项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具有超强的影响力。高管团队拥有企业战略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负责并承担较大的决策风险,可以依据环境变化调整企业战略和企业资源分配。这就引出一系列思考:在当前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现状如何?推动我国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规模大幅度增加的因素究竟有哪些?高管团队在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现有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数是基于“同质的理性人”的古典假设。但是,依据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高层团队成员并非是完全同质的和理性的经济人,而是存在着异质性和由认知偏差引起的非理性成份。因此,为弥补上述研究缺陷,本文把高管视作存在着“异质性”的“非理性人”,基于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双重视角,通过理论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高管团队成员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任职期限、教育背景、金融背景、海外背景和政治背景等背景特征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以及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通过影响其行为特征进而作用于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的作用机制。本文力图结合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事实,研究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以期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相关前置因素理论,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和“实体部门金融化”等现象提供微观证据,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为政府有针对性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金融市场更好地实体经济服务,最终实现经济运营“脱虚向实”和经济良性发展。本文详细回顾了与实体企业金融化、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和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献以及相关基础理论,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多个维度探讨了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首先,对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当前现状和差异在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次,从高管团队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任期特征、教育背景、金融背景、海外背景和政治背景等七个方面实证检验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的影响。最后,分别从高管团队的过度自信和风险偏好两个行为特征研究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产生重要影响。男性高管越少和性别异质性越高的高管团队所管理的上市公司配置金融资产的积极性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公司经营管理时高管更愿意选择持有较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平均任期越长、任期异质性越高的高管团队越稳定,越容易达成一致的金融化投资决策。高管团队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金融背景和海外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正相关,而其异质性却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积极性。紧密联系的政企关系给企业带来资源优势和严格的外部监管,较好的融资便利、较低的融资约束、严格的监管以及金融资产的高风险共同抑制了高管团队配置金融资产的积极性。男性比重越高的高管团队越过度自信,但当性别异质性差异较大时,高管团队中女性高管通常情况下具备较为丰富经管教育背景和财务工作经历,在团队中的地位较高,遮掩了男性高管的过度自信水平,弱化了男性高管的金融化投资决策,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高管团队年龄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因为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的增长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而且也可能带来高管团队内部情感的冲突,这些相互矛盾的方面共同导致高管团队偏好于配置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平均任期越长、学历水平越高、具有金融和海外背景的高管团队越是容易表现为过度自信行为,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越激进,配置金融资产的意愿越强烈,持有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拥有政治背景的高管团队在行为特征上表现出过度自信,可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决策上却表现出消极的一面,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密切关联的政企关系增强了高管团队的自信水平,但过于严格的外部监管又使得企业高管比较谨慎,出于自利动机在金融资产配置上变得较为保守。男性比重越高的高管团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但较大的性别异质性容易遮掩男性高管的风险偏好程度,弱化男性高管的金融化投资决策,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高管团队年龄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表现出较为复杂和矛盾的一面,随着高管团队平均年龄的增长,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提升了高管配置金融资产的积极性,但团队内部情感冲突遮掩了风险偏好程度,不仅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增速,可能在金融化决策上也更多选择的是持有较低风险的金融资产。平均任期越长、学历水平越高、具有金融和海外背景的高管团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配置金融资产的意愿越强烈,持有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越激进。拥有政治背景的高管团队在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对风险的偏好,可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决策上却表现出消极的一面,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密切关联的政企关系增强了高管团队的风险偏好水平,但过于严格的外部监管又使得企业高管比较谨慎,出于自利动机在金融资产配置上变得较为保守。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理论分析,本文把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联结在一起,研究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和行为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深化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相关前置因素理论。这是本文的一个理论创新,系统地补充了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关系。第二,结合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究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系时,本文抛弃了传统的“同质的理性人”假设,采用了基于“异质的非理性人”视角的新的分析框架。第三,依据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把高管团队特征分解为背景特征和行为特征。理论分析表明,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影响着行为特征,并进而作用于实体企业金融化投资决策。因此,对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影响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是本文的重要贡献之一。总之,本文研究发现,从微观金融化层面看,我国上市公司金融化意愿较为强烈,金融化程度有逐步提升的态势。作为公司运营的领导者和控制者,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在作用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过程中,高管团队的过度自信和风险偏好两个行为特征发挥着重要的中介途径和传导作用。研究结论完善和丰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相关前置因素理论,有助于企业通过调整高管团队内部结构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制定相关政策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导金融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最终实现经济运营良性发展。
朱雪婷[9](2020)在《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的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等概念在国内蓬勃发展。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以下简称ESG)方面的表现日益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逐步成为强化责任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子。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资源重复利用等长远视角,投资者理所应当优先投资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并购一直受到广大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但企业ESG高低在并购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影响近几年才开始被意识到。在并购交易过程中,由于目标方和收购方所处的地位不同,各自的ESG表现对合并公司效益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前人学者对收购方企业社会责任与并购效益的影响研究较多,由此本文创新性地研究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此外,市场反应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因此,本文试图探寻各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并做出市场反应的。本文对ESG与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理论逻辑进行了梳理,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及行为金融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以我国2015年至2019年间12起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案例为研究素材,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和事件研究法来分析探讨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并且识别出导致我国投资者对并购公告产生正向或者负向市场反应的主要构型及其核心条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收购ESG表现较高的标的公司,往往能产生积极的正向市场反应。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正向的市场反应来源于对目标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增强双方的信任,从而在企业的未来生产经营中创造更大的收益;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收购高ESG的目标方,并购完成后能进行较大程度的价值转移,从而增加股东财富。此外,本文注意到市场反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一般会以构型的方式组合信息进行投资判断和选择,本文研究发现分别有四种因素组合即构型会导致正向或负向的市场反应。据此,本文针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王洋[10](2020)在《高管过度自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基于非效率投资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股价崩盘不仅会给股民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使国家经济遭受重创。当前国内外对股价崩盘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因素层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宏观因素不足以充分解释股价崩盘。因此,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研究了高管过度自信、非效率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影响路径。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为企业适当关注高管过度自信心理偏差,以及从抑制非效率投资的角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持。本文以当前研究发现的宏观因素不足以充分解释股价崩盘的原因为背景,回顾了学者们关于高管过度自信、非效率投资、股价崩盘风险,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然后对有关变量进行界定,并对其度量方法进行取舍,再依据行为金融学理论、高阶梯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有效市场理论提出假设。之后建立相关回归模型来检验假设,并得出研究结论。最后根据研究过程和结果,对企业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以2013-2018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高管过度自信分别与非效率投资和股价崩盘风险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高管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以及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又将非效率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非效率投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最后将高管过度自信、非效率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同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非效率投资在高管过度自信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发现,高管过度自信和非效率投资均能正向影响股价崩盘风险,高管过度自信也能正向影响非效率投资;此外,非效率投资在高管过度自信正向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绪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实证分析与结果、研究结论和建议。在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最后介绍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在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对本文涉及的三个主要变量进行界定,并阐释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度量方法。在研究设计部分,根据理论提出假设,并进行模型构建。在实证分析与结果部分,依次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前文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在总结和建议章节,概括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归纳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二、西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管理层过度自信、业绩承诺和并购溢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论文框架与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3.1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并购溢价的相关文献 |
2.1.1 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 |
2.1.2 并购溢价的经济后果 |
2.2 管理层过度自信的相关文献 |
2.2.1 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概念和特征 |
2.2.2 管理层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
2.2.3 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并购 |
2.3 业绩承诺的相关文献 |
2.3.1 业绩承诺的特征 |
2.3.2 业绩承诺和并购绩效 |
2.3.3 业绩承诺和并购溢价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行为金融学理论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4 信号传递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 |
3.2.2 管理层过度自信、业绩承诺和并购溢价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取和变量设计 |
4.1.1 样本选取 |
4.1.2 变量设计 |
4.2 构建模型 |
4.3 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并购溢价的实证结果 |
5.3.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业绩承诺与并购溢价的实证结果 |
5.4 进一步分析 |
5.4.1 不同产权性质下的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 |
5.4.2 业绩完成率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替换解释变量 |
5.5.2 替换被解释变量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减少管理层过度自信行为 |
6.2.2 建立科学的并购评估机制,约束管理层盲目并购 |
6.2.3 理性看待业绩承诺,加强各方的监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投资者有限关注对行业轮动效应影响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本文的不足 |
2.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有限关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1 投资者关注度变量的传统研究 |
2.1.2 基于互联网指数的关注度代理变量 |
2.1.3 有限关注对股票量价的影响 |
2.2 行业轮动文献综述 |
2.2.1 行业轮动效应的传统研究 |
2.2.2 行为金融视角下行业轮动效应的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3.投资者有限关注与行业轮动理论基础 |
3.1 有限关注理论基础 |
3.1.1 选择性注意理论 |
3.1.2 分配性注意理论 |
3.2 行业轮动效应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 |
3.2.1 资本市场定价的行为金融学理论 |
3.2.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
3.3 投资者关注对股票收益影响的内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研究设计与样本数据说明 |
4.1 研究设计 |
4.2 样本数据集 |
4.3 变量设定及描述 |
5.行业轮动效应影响机理的检验 |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
5.3 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5.3.1 面板数据模型 |
5.3.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假设检验 |
5.4 静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4.1 行业关注度对行业轮动滞后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2 行业关注度差异对行业轮即期影响实证分析 |
5.5 实证研究结论 |
5.6 稳健性检验 |
6.对策与建议 |
6.1 对交易者的建议 |
6.2 对政府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财务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财务重述对投资者判断影响的研究 |
2.2 投资者信任对投资者判断影响的研究 |
2.3 高管声誉对投资者信任影响的研究 |
2.4 语调对投资者判断影响的研究 |
2.5 研究文献评述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主要概念界定 |
3.1.1 财务重述信息披露语调 |
3.1.2 投资者信任 |
3.1.3 投资者投资判断 |
3.1.4 高管声誉 |
3.2 理论基础 |
3.2.1 损失厌恶理论 |
3.2.2 组织申述理论 |
3.2.3 属性框架理论 |
3.2.4 行为金融学理论 |
3.2.5 Weiner归因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判断的影响 |
3.3.2 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者信任的影响 |
3.3.3 投资者信任的中介作用 |
3.3.4 高管声誉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实验研究设计 |
4.1 实验材料设计 |
4.1.1 融捷健康公司简介 |
4.1.2 融捷健康财务重述概况 |
4.1.3 观测量表 |
4.2 实验对象选择 |
4.3 相关变量设计 |
4.4 实验任务及过程 |
4.5 数据的收集 |
第5章 数据分析 |
5.1 随机化检查和操控检验 |
5.1.1 随机化检查 |
5.1.2 操控检验 |
5.2 假设检验 |
5.2.1 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判断的影响 |
5.2.2 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者信任的影响 |
5.2.3 投资者信任的中介效应检验 |
5.2.4 高管声誉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规范企业财务重述披露行为 |
6.2.2 采用积极语调披露重述信息 |
6.2.3 努力提升管理层声誉 |
6.2.4 有效管理投资者信任 |
6.2.5 结合披露语调综合考量公司投资吸引力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材料 |
实验场景一 |
实验场景二 |
实验场景三 |
实验场景四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境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构投资者 |
2.1.2 QFII |
2.1.3 股市波动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
2.2.3 有效市场假说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3章 QFII持股对股市波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基于股票市场角度的机理分析 |
3.1.1 国内外股市的溢出效应 |
3.1.2 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
3.1.3 市场监管的视角 |
3.2 基于上市公司角度的机理分析 |
3.2.1 改善公司治理的视角 |
3.2.2 提高股价信息含量的视角 |
3.3 基于投资者角度的机理分析 |
3.3.1 改善投资者理念的视角 |
3.3.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视角 |
第4章 我国QFII及A股市场波动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QFII的发展现状 |
4.1.1 我国QFII的发展历程 |
4.1.2 QFII的投资范围及投资方式 |
4.1.3 QFII在我国股市的总体投资情况 |
4.1.4 QFII的持股特征分析 |
4.2 我国A股市场的波动现状 |
4.2.1 A股市场波动的整体状况 |
4.2.2 QFII股与普通股的波动特征 |
4.3 QFII持股与股市波动的关联分析 |
第5章 QFII持股影响A股市场整体波动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5.3 平稳性检验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
5.4.2 分样本的实证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QFII持股影响个股波动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3 平稳性检验与估计方法 |
6.3.1 平稳性检验 |
6.3.2 估计方法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全样本的实证分析 |
6.4.2 分样本的实证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QFII持股 |
7.2.2 完善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监管力度 |
7.2.3 积极培育国内机构投资者,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
7.2.4 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话语语境:对“主体-世界”关系的重构 |
1.1 话语语境概念的引入 |
1.1.1 语境主义的主体性问题 |
1.1.2 话语语境对主体性依赖的消解 |
1.2 理论、现象和观察 |
1.2.1 科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1.2.2 观察和现象的语境本质 |
1.3 科学的话语语境 |
1.3.1 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含义 |
1.3.2 话语语境的同一性条件 |
1.4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科学解释模型化的形式条件 |
2.1 科学模型中的可计算变量 |
2.1.1 科学模型的分类问题 |
2.1.2 模型变量的可计算关系 |
2.1.3 可计算变量对科学模型的意义 |
2.2 社会现象的语境化表征 |
2.2.1 话语语境中的科学表征 |
2.2.2 社会现象、数据与表征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构建 |
3.1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结构 |
3.1.1 理论话语与现象话语 |
3.1.2 社会现象与观察视角 |
3.2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案例分析 |
3.2.1 布莱克-斯科尔斯金融模型 |
3.2.2 金融学话语语境的演化 |
3.3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3.3.1 语境化行动与社会科学解释 |
3.3.2 话语语境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输出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 |
4.1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 |
4.1.1 规范性问题与社会科学解释 |
4.1.2 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规范性关联的论证 |
4.2 社会科学解释的规范性特征 |
4.2.1 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规范特征 |
4.2.2 社会科学解释的社会规范特征 |
4.3 规范性与社会科学解释力 |
4.3.1 概念与行动规范的生成 |
4.3.2 社会科学解释力的规范性来源 |
4.3.3 规范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话语语境模型的应用:以历史解释为例 |
5.1 历史的话语语境 |
5.1.1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 |
5.1.2 历史解释的话语特征 |
5.2 历史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5.2.1 历史话语的连续性关系 |
5.2.2 历史解释的模型化 |
5.2.3 解释模型对历史解释合法性的说明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科学哲学的意义 |
6.1 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6.2 社会与个体关系之争 |
6.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之争 |
6.4 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之争 |
6.5 小结 |
结束语 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话语语境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3.1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市场有效周期的界定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及研究综述 |
2.1 系统性金融风险文献研究综述 |
2.1.1 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 |
2.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演化机制 |
2.1.3 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 |
2.2 有效市场文献研究综述 |
2.2.1 有效市场假说发展过程 |
2.2.2 市场异象与行为金融学质疑 |
2.3 均值回归理论与方法文献研究综述 |
2.3.1 均值回归的理论分析 |
2.3.2 均值回归的检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
3.1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 |
3.1.1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现实基础 |
3.1.2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 |
3.1.3 市场有效周期的特点 |
3.1.4 市场有效周期与金融学分歧的解决 |
3.2 市场有效周期理论视角下系统性金融风险解释 |
3.2.1 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演化 |
3.2.2 时点无效是金融市场的常态现象 |
3.2.3 市场有效周期是金融市场的必然现象 |
3.3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 |
3.3.1 均值回避、市场无效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 |
3.3.2 均值回归、市场有效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释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均值回归与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实证证据 |
4.1 市场有效周期与股票收益率均值回归特征分析 |
4.1.1 市场有效周期与均值回归的必然性 |
4.1.2 市场有效周期与均值回归的周期长短的不确定性 |
4.2 均值回归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与释放 |
4.2.1 均值回归的必然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释放 |
4.2.2 均值回归的周期长短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测算 |
4.3 世界主要市场有效周期测算 |
4.3.1 STAR模型 |
4.3.2 实证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化特征检验 |
5.1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变的理论分析 |
5.1.1 经济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 |
5.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周期演变过程 |
5.1.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范 |
5.2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演变机理 |
5.2.1 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周期放大效应 |
5.2.2 资产泡沫周期循环 |
5.2.3 投资者行为周期变化 |
5.2.4 政府行为周期变化 |
5.3 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性演化实证研究 |
5.3.1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合成 |
5.3.2 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
5.3.3 基于R/S分析法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周期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特征检验 |
6.1 股票收益率非对称波动理论分析 |
6.1.1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现象 |
6.1.2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效应影响因素 |
6.1.3 股票市场收益率非对称性检验方法 |
6.2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机理 |
6.2.1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成因 |
6.2.2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与金融危机形成 |
6.2.3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数理推导 |
6.3 股票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非对称演化检验 |
6.3.1 指标选取 |
6.3.2 模型描述 |
6.3.3 检验过程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短期目标 |
7.2.2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长期目标 |
7.2.3 建立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调控机制 |
7.3 规避突发事件冲击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绩效 |
2.1.1 概念界定 |
2.1.2 创新绩效的测量方式 |
2.1.3 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测量方式 |
2.2.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 管理者过度自信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量方式 |
2.3.3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实物期权理论 |
3.1.2 委托代理理论 |
3.1.3 现代管家理论 |
3.1.4 行为金融学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创新绩效 |
3.2.2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调节作用 |
3.3 概念模型 |
4 实证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3 模型设计 |
5 实证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 |
5.5.1 行业特征异质性的影响 |
5.5.2 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 |
5.5.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绩效影响路径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相关建议 |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文献综述 |
(二)关于高管团队背景特征的文献综述 |
(三)关于高管团队行为特征的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基本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金融化相关理论 |
(一)预防性储蓄理论 |
(二)融资约束理论 |
(三)委托代理理论 |
二、高阶梯队理论 |
(一)高阶梯队理论 |
(二)高阶梯队理论的第一次修正 |
(三)高阶梯队理论的第二次修正 |
(四)高阶梯队理论对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解释 |
第二节 相关概念 |
一、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一)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界定 |
(二)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度量 |
二、团队与高管团队 |
(一)团队的内涵 |
(二)高管团队的界定 |
三、高管团队背景特征 |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同质性及其度量 |
(二)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异质性及其度量 |
四、高管团队行为特征 |
(一)高管团队过度自信及其度量 |
(二)高管团队风险偏好及其度量 |
第二章 实体企业金融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样本企业金融化分布状况 |
(一)样本企业金融化的总体状况 |
(二)样本企业金融化的年度状况 |
(三)样本企业金融化的行业状况 |
(四)样本企业金融化的规模状况 |
(五)样本企业金融化的性质状况 |
(六)样本企业金融化的区域状况 |
第二节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总体状况与差异比较 |
一、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总体状况 |
(一)实体企业金融化年度状况 |
(二)实体企业金融化省际状况 |
二、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差异比较 |
(一)不同区域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差异 |
(二)不同性质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差异 |
(三)不同行业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差异 |
(四)不同规模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差异 |
(五)不同融资约束的实体企业金融化差异 |
第三章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高管团队性别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二、高管团队年龄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任职期限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四、高管团队教育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五、高管团队金融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六、高管团队海外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七、高管团队政治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模型构建 |
三、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一)主要变量总体分析 |
(二)分类样本T检验 |
(三)变量相关性检验 |
二、结果分析 |
(一)高管团队性别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二)高管团队年龄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任职期限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四)高管团队教育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五)高管团队金融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六)高管团队海外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七)高管团队政治背景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内生性问题 |
(一)倾向得分匹配 |
(二)匹配后再检验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过度自信 |
二、高管团队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模型构建 |
三、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一)主要变量总体分析 |
(二)分类样本T检验 |
二、结果分析 |
(一)高管团队性别特征、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二)高管团队年龄特征、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任职期限、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四)高管团队教育背景、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五)高管团队金融背景、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六)高管团队海外背景、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七)高管团队政治背景、过度自信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第五章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与风险偏好 |
二、高管团队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背景特征、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第三节 高管团队风险偏好的理论模型 |
一、风险厌恶指数 |
(一)绝对风险厌恶指数 |
(二)相对风险厌恶指数 |
二、效用函数选择 |
三、高管团队潜在风险偏好指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模型构建 |
三、变量定义与说明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一)主要变量总体分析 |
(二)分类样本T检验 |
二、结果分析 |
(一)高管团队性别特征、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二)高管团队年龄特征、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三)高管团队任职期限、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四)高管团队教育背景、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五)高管团队金融背景、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六)高管团队海外背景、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七)高管团队政治背景、风险偏好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
四、稳健性检验 |
(一)变换估计方法——随机效应 |
(二)替换中介变量——AP指数 |
本章小结 |
本章附表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ESG概念及发展情况介绍 |
第一节 ESG的概念及研究必要性 |
一、ESG的概念及内涵 |
二、ESG评级与评价 |
三、发展ESG的必要性 |
第二节 ESG在我国的发展 |
一、ESG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
二、我国上市公司ESG披露情况 |
三、国内外ESG披露情况比较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逻辑 |
第一节 基础理论分析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四、行为金融学理论 |
第二节 研究逻辑 |
一、ESG反映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质量 |
二、市场反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第三节 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三章 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案例选取及数据处理 |
一、研究样本案例来源 |
二、案例收集与筛选 |
第二节 变量定义 |
一、结果变量 |
二、前因条件 |
第三节 定性比较分析法介绍 |
一、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原理 |
二、定性比较分析法的分类与操作步骤 |
三、定性比较分析法的优势 |
第四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一节 变量的赋值校验 |
一、结果变量 |
二、前因条件 |
三、模糊集隶属度分数 |
第二节 真值表的构建 |
第三节 单个前因条件必要性检验 |
第四节 定性比较分析结果 |
一、市场反应结果分析 |
二、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管过度自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基于非效率投资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高管过度自信与股价崩盘风险 |
0.2.2 高管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 |
0.2.3 非效率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 |
0.2.4 现有文献评述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框架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高管过度自信的界定与度量 |
1.1.1 高管过度自信的界定 |
1.1.2 高管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 |
1.1.3 高管过度自信的度量 |
1.2 非效率投资的界定与度量 |
1.2.1 非效率投资的界定 |
1.2.2 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 |
1.2.3 非效率投资的度量 |
1.3 股价崩盘风险的界定与度量 |
1.3.1 股价崩盘风险的界定 |
1.3.2 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 |
1.3.3 股价崩盘风险的度量 |
1.4 理论基础 |
1.4.1 行为金融学理论 |
1.4.2 高阶梯队理论 |
1.4.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1.4.4 有效市场理论 |
2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2.1 研究假设 |
2.1.1 高管过度自信与股价崩盘风险 |
2.1.2 高管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 |
2.1.3 非效率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 |
2.1.4 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效应 |
2.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3 研究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2.3.1 被解释变量 |
2.3.2 解释变量 |
2.3.3 中介变量 |
2.3.4 控制变量 |
2.4 模型构建 |
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3.1 描述性统计 |
3.2 相关性分析 |
3.3 回归分析 |
3.3.1 高管过度自信与股价崩盘的回归结果 |
3.3.2 高管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的回归结果 |
3.3.3 非效率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回归结果 |
3.3.4 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效应回归结果 |
3.4 稳健性检验 |
3.4.1 过度自信的重新衡量 |
3.4.2 非效率投资的重新衡量 |
4 研究结论和建议 |
4.1 研究结论 |
4.2 政策建议 |
4.2.1 关注高管过度自信 |
4.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西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管理层过度自信、业绩承诺和并购溢价[D]. 陈潇.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投资者有限关注对行业轮动效应影响机理的研究[D]. 姜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财务重述披露语调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影响的机理研究[D]. 李芳.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4]QFII持股对A股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D]. 李彩霞. 西南大学, 2020(01)
- [5]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D]. 孟辉. 山西大学, 2020(11)
- [6]均值回归、市场有效周期与系统性金融风险[D]. 黄杉. 吉林大学, 2020(08)
- [7]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创新绩效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D]. 赵晓阳.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8]高管团队特征与实体企业金融化[D]. 祁让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目标方ESG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研究[D]. 朱雪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高管过度自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基于非效率投资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D]. 王洋. 辽宁大学, 2020(01)